河流与湖泊教案(实用17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编写教案前,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至关重要的。教案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一
1.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是()。
a.额尔齐斯河b.塔里木河c.黑龙江d.雅鲁藏布江。
2.关于内流河和内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河最后都注入内陆湖泊b.内流河流经的.地区称为内流区。
c.内流河有的流入湖泊,有的在中途消失d.我国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3.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所在省区是()。
a.旧孟津河南省b.河口内蒙古自治区。
c.宜昌湖北省d.湖口江西省。
4.黄河泥沙90%来自()。
a.上游和下游b.上游和中游c.中游和下游d.中游。
5.关于我国外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北全部为内流区,东南全部为外流区。
b.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北多为内流区,东南多为外流区。
c.青藏高原全部位于外流区。
d.额尔齐斯河位于内流区,所以为内流河。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二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
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性的知识层次水平。
(2)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3、教材处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开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实事热点,如黄河的断流等。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2)精心设计活动。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
(3)充分利用图像。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水系图等,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社会生活角色,帮助他们体会和理解各种地理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4、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黄河颂。
利用课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景观视频,同时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与学生共同高唱:“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样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到黄河的意境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新课。
话说黄河。
各小组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黄河探险。
要求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的支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教学新课。
黄河的奉献。
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
2、课件展示宁夏平原、黄河源头、壶口瀑布、华北平原的景观图,分组讨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类型,说明母亲河的奉献。
采用发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课本知识,强化思想教育。
黄河的忧患。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以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生动,突破难点。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课堂总结。
长话短说。
要求学生长话短说,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这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课外探究。
想象作文。
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描绘未来的黄河,举办作品展。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三
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概况。
(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地理,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八年级有45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对地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趣,又能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四
珠江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京杭运河的起止点及途径地区。
〈教学手段〉。
地图: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图;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地形图;珠江流域示意图;京杭运河示意图。
景观图:西江、京杭运河。
〈教学过程〉。
(讲述)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文明的两条大河,在后面会做专题介绍。在祖国的南疆还有一条大河,在我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这就是珠江。
(展示)珠江流域示意图。
(板书)二、江南大河―珠江。
(讲述)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7倍。珠江流经地势二、三级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展示)西江的风光。
(讲述)除天然河流外,我国还有很多人工河,如刚提到的灵渠等,其中京杭运河为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板书)三、京杭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示意图。
(学生活动)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完成教材中的读图练习:
从京杭运河示意图上看:
1、京杭运河北起_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_市;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展示)有关京杭运河的图片。
京杭运河扬州段景观。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五
通过读图,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国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区和特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能在图上确认内外流区域的界限;并结合地形图指出它与地形区的关系,结合季风区非季风区图指出它与气候区的关系。
通过阅读珠江流域图和广州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理解珠江水量大、汛期长、水运发达的特点;理解红水河段水能丰富的知识内容。
通过引导阅读京杭运河示意图,使学生能够读出运河的起止点、经过的省区、勾通的水系。
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等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通过珠江的水文特征是结合流域内降水、地形特点分析得出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
引言这部分简要概括地说明河流湖泊的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通过“想一想”提出河湖对人类提供了“利”,同时也造成“害”。
正文中四个标题,实际上可归纳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内流区和外流区”:介绍了外流河、内流河;外流湖、内流湖。通过这部分内容,可看出我国河湖众多,且多大江大河的特点。教材在后两节对长江和黄河做专题介绍,但珠江水量在我国居第二位,也是学生应该有所了解的一条河流。因此,第二部分内容是“南方大河——珠江”:介绍了珠江的源流概况、水量、水能、航运等知识。第三部分是“京杭运河”:介绍了运河在世界上的地位、长度、在历史上的作用、现状,并通过读图练习的形式,使学生读出运河的起止点、经过的省区及沟通的水系。
建议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进行本节的教学。教学中要注意读图环节。由于河湖的分布、河流的走向、水文特征等是在地形和气候要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章节的各种地图外,还要引导学生查阅中国地形图、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某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等。即通过阅读本章的地图,归纳得出现象和特征;通过阅读前两章的相关地图,分析得出这些现象和特征的成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逐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关于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教学,可从读图练习入手。通过查找主要河流及各自注入的海洋,总结出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进一步得出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内、外流区的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进行比较,并给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外流河的特点。(生源较差的学校可不讲水文特征。)。
关于我国的湖泊的教学,可把此标题提前至第二个标题。在讲完内流河、外流河后,自然过渡到湖泊,湖泊也分为内流湖、外流湖,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为淡水湖,两大湖区也分别为咸水湖、淡水湖的集中分布区。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会比较顺畅。
关于南方大河--珠江的教学,要讲清这里所说的南方与以秦岭-淮河为界线划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中的南方是不同的概念,其含义应该是南疆的大河。其水资源丰富、水量居全国第二的特点,要结合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水能蕴藏丰富的特点,要结合地形图分析;其他特点读图即可。
关于京杭运河的教学,结合课本中的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完成练习题即可,因为这里没有难点。但要顺便补充一点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中,古运河的现实作用,为后面讲南水北调时埋下优笔。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内流区和外流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湖,外流湖的含盐度的差异。
〈教学手段〉。
地图: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图;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地形图;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我国主要水系图。
景观图:鄱阳湖、青海湖。
〈教学过程〉。
(引课)。
有一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些歌是赞美长江的。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从雪山走来,奔向大海”的大江大河。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本章我们来学习河流湖泊的知识。
(教师总结)今后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将更多地开发、利用其“利”,防治其“害”。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查阅地图册,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各注入哪个大洋。
(展示)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讲述)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的区域叫做外流区。
(学生活动)找出塔里木河河水的去向,与长江、黄河、珠江等的区别?
(讲述)我们把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叫做内河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找到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观察其位置,思考:1、与气候一章中的哪条气侯区的分界线位置接近?(可查阅地图)2、外流区的气候特征和外流河的水文。(给出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3、内流区的气候特征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给出乌鲁木齐的降水量柱状图)。
(板书)2、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讲述)除河流外,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分布在内流区的叫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分布在外流区的叫外流湖,是淡水湖。
(学生活动)观察“咸水湖和淡水湖”示意图,分析说明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则为淡水湖的原因。
(板书)3、外流湖和内流湖。
(讲述)这些湖泊的分布相对集中在两大湖区,即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学生活动)读图,找出两大湖区的主要湖泊。
(展示):青海湖和鄱阳湖的风光图片。
鄱阳湖。
青海湖。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
(2)东部平愿湖区:鄱阳湖。
〈板书设计〉。
一、外流区和内流区。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2、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水文特征。
3、外流湖和内流湖。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
〈教学重点〉。
珠江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京杭运河的起止点及途径地区。
〈教学手段〉。
地图: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图;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地形图;珠江流域示意图;京杭运河示意图。
景观图:西江、京杭运河。
〈教学过程〉。
(讲述)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文明的两条大河,在后面会做专题介绍。在祖国的南疆还有一条大河,在我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这就是珠江。
(展示)珠江流域示意图。
(板书)二、江南大河—珠江。
(讲述)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7倍。珠江流经地势二、三级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展示)西江的风光。
(讲述)除天然河流外,我国还有很多人工河,如刚提到的灵渠等,其中京杭运河为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板书)三、京杭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示意图。
(学生活动)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完成教材中的读图练习:
从京杭运河示意图上看:
1、京杭运河北起_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_市;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展示)有关京杭运河的图片。
京杭运河扬州段景观。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六
(复习)。
1.什么叫外流区、内流区?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那么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学习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
(提问)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哪个气候区?那里的气候有何特点?
(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对照图讨论。
(展示并总结)在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上画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并出示乌鲁木齐的气温降水图,得出结论: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非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少雨。
(提问)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高山上冰雪融水。教师可补充:部分来自山地降水。)。
(提问)根据内流河河水的来源,分析内流河的水量在一年中有什么变化?(春季随气温逐渐增高,冰雪融化,河水增多;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河水最丰富;秋季冰雪融水减少,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最少,甚至断流。
(讲述)正是由于内流河流经非季风区,这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所以内流河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而且河水被大量蒸发.流量迅速减少。因此内流河的流程短,很多河流中途消失。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识认季节河的`符号,并且在内流区中找出弱水和塔里木河两条季节河。
(学习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在内流区中找出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景观图片两幅。塔里木河位于我国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仅次于原苏联的伏尔加河(3530千米)、锡尔——纳伦河(2991千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乌拉尔河(2428千米),为世界第5大内陆河。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它的汛期短,在7~9月水量;10月以后水量大减;由于上游源于高大山地,干流沿山麓地带分布,下游多季节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的灌溉图片两幅。塔里木河是塔里木盆地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表格。从表格上我们看出了什么呢?(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上中游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大增,再加上近年来塔里木河中游沿岸大量盲目引水开荒,又大量的浪费了水资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胡杨树的两幅图片。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而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几十万亩胡杨林枯萎死亡。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芦苇和红柳等消失。沙漠蔓延趋势逐年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及下游5万多人的生存,那里的耕地面积由60年代的5万公顷,减缩到现在的1。4万公顷。由此可见,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学习南方大河——珠江)。
(过渡)我们已经从整体上了解了我国大江大河的分布、分类及特征。在众多的大河中,长江、黄河跨地区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两节中详细了解。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南方的大河珠江。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景观图。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提问)珠江的位置有何特点?结合地形、气候,想一想,珠江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七倍。珠江流经地势二、三级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提问)目前建立了哪些水电站?(答案略)。
(提问)珠江不仅水能丰富,而且航运价值也很高,为什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回答很可能会多种多样,但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如南方水量丰沛,利于航运;经济发达,需求航运沟通海洋,海河联运,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地处对外的前沿等等都应该鼓励赞扬。)。
(学习京杭运河)。
(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的人工河流。其中有一条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人工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景观图片。从图中使学生了解运河河道的宽阔、航运的繁忙、沿岸经济的发达。
(展示)京杭运河图。边演示边讲解京杭运河的起始点、长度、流经的省市、沟通的水系等内容。
(讲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就在公元前485年起开凿邗沟,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奠定了大运河的初基。这段运河的开凿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了。到了隋朝,隋文帝建都长安(今西安),由于供给京师的粮食主要靠黄河运输,而黄河上又有三门峡阻隔,运粮十分不便,京师的粮食供应有很大的困难。一遇荒年,京师军民就没有饭吃。公元594年,由于连续几年的荒年,隋文帝不得不带领京师军民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当时已迁都洛阳,为了从外地调运粮食到京师,并到扬州看“琼花”,就征集几百万民工,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从长安到扬州沿渠修筑御道、离宫。同时还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连接卫河,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达北京。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又拓宽浚深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余杭(今杭州),两岸宽达十余丈,能通“龙舟”。至此,南北大运河全部开凿完成,成为我国历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展示并讲解)展示京杭运河地图(多彩地图)。京杭运河历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高低悬殊,黄河泛滥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199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运河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运河船只可以进入钱塘江。目前,运河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学习内流湖和外流湖)。
(过渡)以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各类河流的特点,最后学习我国的湖泊。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内流湖,什么是外流湖。
(讲述)天然湖泊遍及中国各地,其名称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湖”、“池”、“漾”、“海”、“错”等之称。湖泊也有内流湖区与外流湖区之分,其分界线与内外流河的分界线大致相同。外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小的淡水湖为主;内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大的咸水湖为主,但青藏高原上有一些淡水湖。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七
开场白: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节内容,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地位和作用。
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课。本节分为四部分,一、认识河流和湖泊;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三、黄河的治理;四、长江的开发。中国的河湖众多,星罗棋布,就象美好仙界的明珠,遍布全国各地。这此河湖不仅有灌溉、航运和旅游等价值,还提供了水、水能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我国美丽的山河。
2、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外流区域,内流河和内流区域的分布和划分,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运河。东部湖区和西部湖区的分布。
智力要求:初步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地理位置,主要水文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及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德育渗透:通过认知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在灌溉,航运,旅游和水能利用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在我国工业和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3、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各河流的水文特征学生难以掌握和描述,本节解决的重点关键在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布图上采用多媒体课件,边讲边演示,建立空间结构,这样能直观的,形象的反映教材的层次性和知识内涵,帮助学生加以认识和区别的比较。
2、读图分析法:查找我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河流分别注入的海洋。
在教学过程中,以图作媒介,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图册中的地图,让学生读图思与分析记图,熟图。使学生巧妙的用眼看图,用脑记图,开口可以说图,动手可以绘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水平,获取地图技巧的能力。
1、挂图(我国内、外流区域图)。
2、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耳熟能详的歌曲,分析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为主,以及家乡的河流对生活及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二)新课设计。
板书:
一、我国主要河流概况。
1、让学生完成下表:
自然河流。
注入海洋。
人工运河。
长江。
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北起()市,南至()市,沟通我国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依次为(),(),(),(),()。
黄河。
珠江。
松花江。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2、我国最大河流和最大内流河?
板书:
二、我国外、内流河的概念,
3、设疑置问,我国最大河流?让学生阅读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因为长江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并指出北方和南方河流的冰期不同,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河流有冰期,南方无冰期,。
板书:
1、我国的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称为大地的明珠,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具有灌溉、航运、旅游等很强大的价值;还为工业和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水能资源。
2、我国两大湖区分为东广大平原湖区和西部高原湖区。
板书: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根据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有无冰期加以说明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五、活动。
1、利用地理填充图填注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
2、思考题: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称第二大河?经过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黄河比珠江的长度长,流域面积也比珠江广阔,但是,珠江的流量是黄河的7倍,航运也比黄河较发达。
一、我国主要河流的概况。
二、内,外河流的概念和划分。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八
本章分为三节,一是讲河流和湖泊的概况。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河流、湖泊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掌握分析河流基本水文特征,另两节专题性学习长江、黄河有重要意义,本节系统复习课。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分布,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2)了解我国内、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3)让学生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得我国主要谈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4)让学生了解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5)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6)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2、能力目标:
(1)学会读图理解,分析外流河河流的年流量变化图。
(2)在诱思、探究与讨论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知识能力。
(3)学会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了解流域、水系,内、外河流流域的分布;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阅读黄河水系和“地上河”示意图,了解黄河多灾的原因。
3、思想教育:
通过讲述各河流概况,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教育。
问题性教学法。就是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重要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实施启发教学。
1、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不同特征。
2、黄河的治理。
3、长江的开发。
〔教学难点〕:。
1、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关系。
2、长江洪灾原因及重要性讨论。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析图表、多媒体教学、活动讨论、学生设问。
〔教具准备〕:学生地图册、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教学挂图。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外流河和外流区。
2、内流河和内流区。
3、内、外流区的分布。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2、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1)黑龙江及松花江。
(2)辽河、海河和黄河。
(3)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
三、滚滚长江。
1、长江源头、流经省份、地形区、注入海洋。
2、上、中、下游划分。
四、滔滔黄河。
1、黄河源头、流经省份、地形区、注入海洋。
2、上、中、下游划分。
3、主要支流。
4、地上河成因、治理。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九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商务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特征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等。本课既是对前面“地形地势”“气候”的拓展和延伸,也为下面学习“长江”“黄河”打好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能对我国河流分布及其特征有所了解,培养热爱自然的理念。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个性鲜明,对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不适合自主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顺应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找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总结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3、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布及其水文特征。
【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讲授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环节一: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请同学们猜猜是哪一条河流,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河流?接着进一步提问:我国的这些河流都分布在哪?它们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从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设置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从而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总特征。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有什么特征?学生读图后师生总结: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呈现河流湖泊众多的特点。
(1)分布特征。首先我会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并请学生在图上填出河流的名称,并找到他们的归宿。学生读图后回答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等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外流区。而塔里木河等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内流区。接下来我会继续提问: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是相间分布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学生阅读地图后回答到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限与之前所学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相同,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气候较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我会在此提醒学生注意在西北地区也有外流河,如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东部地区也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部分为内流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找寻答案的过程,提升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养成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水文特征。首先我会展示“中国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特点,将全班分为三大组,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外流河(北方和南方)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学生阅读地图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谈论,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理解这一难点。
3、湖泊。我会在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湖泊及其分布特点。学生回答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我国湖泊众多,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其中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搜集资料,描述本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对家乡的认识。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
1.说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找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总结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3.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及其特征。
【难点】。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请同学们猜猜是哪一条河流,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河流?接着进一步提问:我国的这些河流都分布在哪?它们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总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谈一谈看完这张图的感受。
【学生回答】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呈现河流湖泊众多的特点。
2.河流。
(1)分布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学生在图上填出河流的名称,并找到他们的归宿。
【学生活动】。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
【教师总结】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等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外流区。而塔里木河等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内流区。
【学生回答】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限与之前所学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相同,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气候较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教师总结】注意在西北地区也有外流河,如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东部地区也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部分为内流区。
(2)水文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特点,将全班分为三大组,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外流河(北方和南方)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生回答】外流河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的河流一般汛期较短、有结冰期,除东北地区部分河流外,它们大多流量小、含沙量大;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内流河水量小,夏季接纳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此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绘制表格。
3.湖泊。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湖泊及其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
【教师总结】我国湖泊众多,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0xx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搜集资料,描述本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四、板书设计。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一
这是一节参加工作才第二年的新教师公开课,鲁老师能镇定自若地把一节课完整地上下来,已很不易。教师自身的素质总体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教态自然,语速适中,普通话标准,堪比一个老教师的教态。鲁老师在上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找了很多地理相关图片,而且补充了一些课外的地理知识。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能将图、文、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起到教学辅助作用。
板书字体端正美观。与学生互动自然,能基本操控整个教学课堂。这都体现了一个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比较欠缺的是,可能接触地理教学时间不长,在教学过程中,地理专业术语应用不够精确到位,大多用“白话文”表示,不够精炼,甚至有极个别错用词误出现。
(一)、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鲁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陈述法等轮番上阵。但教学手段相对比较保守,缺乏新意。即使学生探究思考中,也没“大胆放手”。
(二)、课堂过程。
1、导入。
鲁老师的导入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上课主题。但作为一节公开课,缺乏新意没能一下抓住学生眼球。
2、知识点。
整堂课下来,鲁老师把该节内容的知识点基本能讲到了。而且充分结合地理教学,特别是区域地理特点,在知识点讲述中,结合我们学生实际,穿插大量地图,引导学生一起读图析图。在教学过程中,鲁老师还注重教学方法指导,如怎样分辨淡水湖与咸水湖,能将解题指导自然融入,对一个新教师而言,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在讲述本节重难点河流水文情况分析,通过四条有地方代表性河流对比解说汛期来突破重难点。但对其他的水文特征,如含沙量、冰期等仅简单解说,没有展开,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在知识点的过渡上,上下承接不够自然。整个教材没有进行重新整合。
3、活动设计。
一个精彩的课堂活动,会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入高潮。鲁老师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有讨论、有集体回答、有个别回答,类型多样。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突出,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活动设计中,不少题目太过表面化,而且题意表达不够清楚明了。甚至有些完全是教师自己总结概括,让学生记忆。对高中生而言没有成就感。在活动做最后点评时,鲁老师还不够到位,有些没点出出题意图。活动设计“量”、“质”有待加强。
4、时间安排。
45分钟课堂时间,把握刚好,能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整堂课给听课者明显的“紧—松”感觉。重难点在时间安排上也不突出。
5、板书设计。
作为新教师,能注重板书,而且设计合理,已经很不错了。但板书不仅仅写在黑板上,还需要能充分利用,搭建知识建模。
6、教学环节完整性。
一堂公开课上的基本环节,鲁老师基本都走到,但从课堂完整性考虑,少了课堂小结。如能利用板书,再度回顾知识点,对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框架体系,能更好掌握知识点。
这是鲁凌云老师平时上课的真我展现,而不是“秀”一堂课。虽然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但作为一个新教师比上学期已有很大进步。相信随时间推移,教学经验积累,鲁老师会再一次突破自我,更上一层。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二
河流湖泊是自然界的宝贵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和污染,许多河流湖泊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保护河流湖泊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相关活动,并深有体会。以下是我在河流湖泊环境保护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河流湖泊的重要性。
河流湖泊是自然界的生命之源,给予我们丰富的水资源、调节气候和提供生态服务等。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河流湖泊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因此,了解河流湖泊的重要性是保护河流湖泊环境的首要步骤。
保护河流湖泊环境,首先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河流湖泊环境产生影响时,才能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在这方面,教育宣传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参加了许多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到保护河流湖泊环境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传递给身边的人。
第三段: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保护河流湖泊环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重要的是付诸实际行动。我积极参与了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的相关活动。例如,我参加了清理河流垃圾的志愿者活动,亲自动手捡拾河流垃圾,帮助清理河道。此外,我还参加了湖泊水质检测的活动,通过掌握湖泊水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为河流湖泊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呼吁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只有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的力量是保护河流湖泊环境的重要保障。在参与环保活动的同时,我也通过各种途径呼吁政府加大对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的力度。例如,我参与了环保组织的请愿活动,要求政府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制定相关环境法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公民讨论会和环境保护座谈会,向政府反映民意,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五段: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河流湖泊环境。
河流湖泊环境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共同解决。我也积极参与了国际河流湖泊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并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与他国环保组织的交流,我了解到其他国家在河流湖泊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中汲取灵感,借鉴经验,提升我国的河流湖泊环境保护水平。
总结:
保护河流湖泊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加强了对河流湖泊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还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实践出一番心得。同时,我也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河流湖泊环境。希望我国能够在河流湖泊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三
自主、合作、探究。动画演示“地上河”成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我们潍坊张面河等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各河段特征配上图片录象更直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运用“一碗水,半碗泥”,“跳进黄河洗不请”等俗语,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提出黄河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更全面、更主动一些。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四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新教师,从教几年来,有得有失,感受颇多。很多教学环节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不断反思中学习、进步。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
今年我执教高二年级,反思以往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显的紧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高二年学时的紧迫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师教知识,一堂课下来,觉得很满,弹性时间不长,学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慢。这样教学目标就很难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重难点的不明确使学生学习被动,知识框架混乱。
对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更多的原因在于我没有很好的教于分析方法而一味的就题论题,同样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对策: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人无完人,随着教学工作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我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五
【教学重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一些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
一、众多的河湖。
湖?
生:淮河、海河、珠江、京杭运河、塔里木河……鄱阳湖、太湖……。
师:从你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湖众多,河流就像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湖泊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航运河、灵渠等。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材料《京航运河》)。
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这几幅图片说明河流和湖泊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生: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因外流区降水充沛,内流区降水稀少。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雨量线一致,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师生小结:并出示我国的内外流区面积比较以及内外流河水量的比较,在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的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小、流程短,为内流河。季风区内,降水多,河水补给靠大气降水,水量大,地势向海洋倾斜,多外流河。(同时,出示塔里木河上干枯河道上生长的胡杨林的图片,以及松花江流域上大面积的茂密的森林,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活动一:出示带有空白图例的我国内外流区的示意图。
要求: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六
本周六上午我有幸听了主任的一节展示课,下午又聆听了专家们对我校的“三六智慧课堂”操作的建议,一天的听课学习使我收获很大,下面就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符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情境的创设,他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梯子下滑,从而引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也引出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所以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引他们走向成功。
二、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符主任的课件制作也十分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所有老师都知道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听了符主任的这节课,使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课堂教学不但要有准确的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幽默的煽情语言,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数学教学中,符主任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符主任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虽然是第一次给孩子上课,但我却感受到他和孩子之间竟是如此的默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以学生间信誉心的交流。
以上是我听课的几点心得体会,我以后要把这次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运到我们的“三六课堂”模式中去,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河流与湖泊教案篇十七
通过读图,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国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区和特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能在图上确认内外流区域的界限;并结合地形图指出它与地形区的关系,结合季风区非季风区图指出它与气候区的关系。
通过阅读珠江流域图和广州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理解珠江水量大、汛期长、水运发达的特点;理解红水河段水能丰富的知识内容。
通过引导阅读京杭运河示意图,使学生能够读出运河的起止点、经过的省区、勾通的水系。
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等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通过珠江的水文特征是结合流域内降水、地形特点分析得出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引言这部分简要概括地说明河流湖泊的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通过“想一想”提出河湖对人类提供了“利”,同时也造成“害”。
正文中四个标题,实际上可归纳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内流区和外流区”:介绍了外流河、内流河;外流湖、内流湖。通过这部分内容,可看出我国河湖众多,且多大江大河的特点。教材在后两节对长江和黄河做专题介绍,但珠江水量在我国居第二位,也是学生应该有所了解的一条河流。因此,第二部分内容是“南方大河——珠江”:介绍了珠江的源流概况、水量、水能、航运等知识。第三部分是“京杭运河”:介绍了运河在世界上的地位、长度、在历史上的作用、现状,并通过读图练习的形式,使学生读出运河的起止点、经过的省区及沟通的水系。
教法建议。
建议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进行本节的教学。教学中要注意读图环节。由于河湖的分布、河流的走向、水文特征等是在地形和气候要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章节的各种地图外,还要引导学生查阅"中国地形图"、"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某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等。即通过阅读本章的地图,归纳得出现象和特征;通过阅读前两章的相关地图,分析得出这些现象和特征的成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逐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关于"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教学,可从读图练习入手。通过查找主要河流及各自注入的海洋,总结出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进一步得出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内、外流区的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进行比较,并给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外流河的特点。(生源较差的学校可不讲水文特征。)。
关于"我国的湖泊"的教学,可把此标题提前至第二个标题。在讲完内流河、外流河后,自然过渡到湖泊,湖泊也分为内流湖、外流湖,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为淡水湖,两大湖区也分别为咸水湖、淡水湖的集中分布区。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会比较顺畅。
关于"南方大河--珠江"的教学,要讲清这里所说的南方与以秦岭-淮河为界线划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中的南方是不同的概念,其含义应该是"南疆的大河"。其水资源丰富、水量居全国第二的特点,要结合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水能蕴藏丰富的特点,要结合地形图分析;其他特点读图即可。
关于"京杭运河"的教学,结合课本中的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完成练习题即可,因为这里没有难点。但要顺便补充一点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中,古运河的现实作用,为后面讲南水北调时埋下优笔。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内流区和外流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
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湖,外流湖的含盐度的差异。
〈教学手段〉。
地图: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图;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地形图;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我国主要水系图。
景观图:鄱阳湖、青海湖。
〈教学过程 〉。
(引课)。
有一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些歌是赞美长江的。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从雪山走来,奔向大海”的大江大河。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本章我们来学习河流湖泊的知识。
(教师总结)今后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将更多地开发、利用其“利”,防治其“害”。
(板书)第1节。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查阅地图册,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各注入哪个大洋。
(展示)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讲述)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的区域叫做外流区。
(学生活动)找出塔里木河河水的去向,与长江、黄河、珠江等的区别?
(讲述)我们把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叫做内河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找到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观察其位置,思考:1、与气候一章中的哪条气侯区的分界线位置接近?(可查阅地图)2、外流区的气候特征和外流河的水文。(给出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3、内流区的气候特征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给出乌鲁木齐的降水量柱状图)。
(总结)略。
(板书)2、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讲述)除河流外,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分布在内流区的叫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分布在外流区的叫外流湖,是淡水湖。
(学生活动)观察“咸水湖和淡水湖”示意图,分析说明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则为淡水湖的原因。
(板书)3、外流湖和内流湖。
(讲述)这些湖泊的分布相对集中在两大湖区,即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学生活动)读图,找出两大湖区的主要湖泊。
(展示):青海湖和鄱阳湖的风光图片。
鄱阳湖。
青海湖。
(总结板书)(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
(2)东部平愿湖区:鄱阳湖。
(总结、练习反馈)。
〈板书设计 〉。
一、外流区和内流区。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2、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水文特征。
3、外流湖和内流湖。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
珠江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京杭运河的起止点及途径地区。
〈教学手段〉。
地图: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图;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地形图;珠江流域示意图;京杭运河示意图。
景观图:西江、京杭运河。
〈教学过程 〉。
(讲述)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文明的两条大河,在后面会做专题介绍。在祖国的南疆还有一条大河,在我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这就是珠江。
(展示)珠江流域示意图。
(板书)二、江南大河—珠江。
(讲述)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总结)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7倍。珠江流经地势二、三级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展示)西江的风光。
(讲述)除天然河流外,我国还有很多人工河,如刚提到的灵渠等,其中京杭运河为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板书)三、京杭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示意图。
(学生活动)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完成教材中的读图练习:
从京杭运河示意图上看:
1、京杭运河北起_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_市;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展示)有关京杭运河的图片。
京杭运河扬州段景观。
(总结、练习反馈)。
〈板书设计 〉。
二、江南大河—珠江。
三、京杭运河。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重点: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
(复习)。
1.什么叫外流区、内流区?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学习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
(提问)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哪个气候区?那里的气候有何特点?
(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对照图讨论。
(展示并总结)在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上画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并出示乌鲁木齐的气温降水图,得出结论: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非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少雨。
(提问)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高山上冰雪融水。教师可补充:部分来自山地降水。)。
(提问)根据内流河河水的来源,分析内流河的水量在一年中有什么变化?(春季随气温逐渐增高,冰雪融化,河水增多;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河水最丰富;秋季冰雪融水减少,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最少,甚至断流。
(讲述)正是由于内流河流经非季风区,这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所以内流河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而且河水被大量蒸发.流量迅速减少。因此内流河的流程短,很多河流中途消失。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识认季节河的符号,并且在内流区中找出弱水和塔里木河两条季节河。
(学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在内流区中找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景观图片两幅。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仅次于原苏联的伏尔加河(3530千米)、锡尔——纳伦河(2991千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乌拉尔河(2428千米),为世界第5大内陆河。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它的汛期短,在7~9月水量最大;10月以后水量大减;由于上游源于高大山地,干流沿山麓地带分布,下游多季节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的灌溉图片两幅。塔里木河是塔里木盆地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表格。从表格上我们看出了什么呢?(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上中游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大增,再加上近年来塔里木河中游沿岸大量盲目引水开荒,又大量的浪费了水资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胡杨树的两幅图片。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而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几十万亩胡杨林枯萎死亡。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芦苇和红柳等消失。沙漠蔓延趋势逐年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及下游5万多人的生存,那里的耕地面积由60年代的5万公顷,减缩到现在的1.4万公顷。由此可见,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学习南方大河——珠江)。
(过渡)我们已经从整体上了解了我国大江大河的分布、分类及特征。在众多的大河中,长江、黄河跨地区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两节中详细了解。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南方的大河珠江。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景观图。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提问)珠江的位置有何特点?结合地形、气候,想一想,珠江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七倍。珠江流经地势二、三级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提问)目前建立了哪些水电站?(答案略)。
(提问)珠江不仅水能丰富,而且航运价值也很高,为什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回答很可能会多种多样,但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如南方水量丰沛,利于航运;经济发达,需求航运沟通海洋,海河联运,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地处对外的前沿等等都应该鼓励赞扬。)。
(学习京杭运河)。
(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的人工河流。其中有一条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人工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景观图片。从图中使学生了解运河河道的宽阔、航运的繁忙、沿岸经济的发达。
(展示)京杭运河图。边演示边讲解京杭运河的起始点、长度、流经的省市、沟通的水系等内容。
(讲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就在公元前485年起开凿邗沟,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奠定了大运河的初基。这段运河的开凿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了。到了隋朝,隋文帝建都长安(今西安),由于供给京师的粮食主要靠黄河运输,而黄河上又有三门峡阻隔,运粮十分不便,京师的粮食供应有很大的困难。一遇荒年,京师军民就没有饭吃。公元594年,由于连续几年的荒年,隋文帝不得不带领京师军民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当时已迁都洛阳,为了从外地调运粮食到京师,并到扬州看“琼花”,就征集几百万民工,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从长安到扬州沿渠修筑御道、离宫。同时还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连接卫河,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达北京。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又拓宽浚深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余杭(今杭州),两岸宽达十余丈,能通“龙舟”。至此,南北大运河全部开凿完成,成为我国历史上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展示并讲解)展示京杭运河地图(多彩地图)。京杭运河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高低悬殊,黄河泛滥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199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运河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运河船只可以进入钱塘江。目前,运河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学习内流湖和外流湖)。
(过渡)以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各类河流的特点,最后学习我国的湖泊。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内流湖,什么是外流湖。
(讲述)天然湖泊遍及中国各地,其名称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湖”、“池”、“漾”、“海”、“错”等之称。湖泊也有内流湖区与外流湖区之分,其分界线与内外流河的分界线大致相同。外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小的淡水湖为主;内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大的咸水湖为主,但青藏高原上有一些淡水湖。
(展示)咸水湖和淡水湖形成示意图。
(提问)咸水湖和淡水湖输出湖水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对湖水的盐度有什么影响?
(总结)咸水湖湖水的输出以蒸发为主,使湖泊中的盐分留在湖中,日积月累,使湖水的盐度增高,形成咸水湖和盐湖。(展示盐湖图片)。
(展示并讲解)分别展示我国两大湖区的主要湖泊图片,并配以适当的说明。
板书设计 :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南方大河——珠江。
五、京杭运河。
六、我国的湖泊。
1.内流湖和外流湖。
2.我国的两大湖泊区。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如果我国地势为东高西低,河流将会与现在有那些不同?
〈步骤〉。
1、分组。
2、根据引导问题进行讨论:
a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b对内、外流区面积的影响。
c对河流水量的影响。
d对水能资源的影响。
3、各小组总结,派代表发言。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
4、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