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模板16篇)
读后感是在阅读之后所产生的个人情感和思考的体现,它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所读内容的内涵和意义。写读后感时,要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啰嗦,保持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不同人阅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读后感,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一
在无聊的大学生活之余,在辅导员的恳切教导下。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学习乐趣,我细细品读了林语堂老先生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但那些所谓的哲理都是些简而言之的、质朴的。这也让我们看到林语堂老先生的一些优秀品质,在当代已经很值得人们去学习。
这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交给我们一些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林语堂老先生简述了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发表的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他用柏拉图的对话方式写这本书。把偶然想到的话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琐事安插进去,这将是多么自由容易的方式。它的形式并不是像报纸上的谈话或问答,或分成许多段落的评论;而是指真真有趣的、冗长的、闲逸的谈论,一说就是几页,中间富于迂回曲折,后来在料不到的地方,突然一转,仍旧回到原来的论点,好像一个人因为要使伙伴惊奇,特意翻过一道篱笆回家去一般。读这本书我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至少会使我的同伴感觉我对于回家的道路和四周的乡野是熟识的……他所表现的观念早由许多中西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从东方所借来的真理在那边都已陈旧平常了。
但它们总是老先生的观念,它们已经变成自我的一部分。它们所以能在我的生命里生根,是因为它们表现出一些林老先生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当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我即对它们出于本心的协调了。我喜欢那些思想,并不是因为表现那些思想的是什么伟大人物。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
他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他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他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因此,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我相信在美国的繁忙生活中,他们也一定有一种企望,想躺在一片绿草地上,在美丽的树阴下什么事也不做,只想悠闲自在地去享受一个下午。“醒转来生活吧”这种普遍的呼声,在我看来很足以证明有一部分美国人宁愿过梦中的光阴,但是美国人终还不至于那么颓丧。问题只是他对这种闲适生活,要想享受的多少之间和他要怎样使这种生活实现而已。也许美国人只是在这个忙碌的世。
林语堂在该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
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这是一本让青少年找到自然的经典诵本,是一本脱离了繁华城市喧嚣的读本,深值得大学生诵读。那些忙忙碌碌的外国人的生活充满喧嚣。而中国却趋向于安逸的生活。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忙碌,更多的是享受生活,享受真正的大自然。其实,真正的生活就在于细细的品读生活,点点滴滴。我相信在《生活的艺术》一书的指导下,我们的生活会为了生活而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二
所谓极简,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地做事、顺其自然地交往,顺其自然地言谈,顺其自然地举止……当这一切都与自然相顺时,一切都会得到自然地回报,你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生活都会变得顺利、通畅,呈现一种极致简单又极致顺畅的统一”。
这本书,我花了两个半天时间读完,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有太多的感同深受。里面言辞简朴、表达自然、传递处浓浓的生活气息。虽然提到里禅,但极其平易,让你豁然开朗,禅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与运用。
作者从生活、工作、精神、物质四个层面加以阐述,从所待的人,做的事,想要的物……诸如现实中领悟道理,从遵循“禅”的智慧过渡到“极简生活”。
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欲望梦想、心性态度、情绪欲望,既是活法,也是修行;是禅意人生,也是精进生命。
《禅与极简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就是这样,作者用自己的生活理念与人格精神,借以文字的方向,传递某种质朴的生活美学。
比如书中谈到,“人都容易草率对待理所当然之事。其实,所谓理所当然之事,即基本的事情。而基本的事情,总的来说,指的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去做的事。因为做这些事,不会马上产生很大的成果,所以很多人不会踏踏实实地做这些事,而是会想一些‘歪门邪道’,比如思考‘是否有别的方法’,‘是否有能马上取得巨大成果的方法’等。实际上,世上并没有这种速成方法”。
这也让我想到,实现生活中很多人,在做某件事时,总想走捷径、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喜欢急功近利、不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热衷于盲从成功人士。想着凭什么他们可以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而我不可以。还时不时抱怨社会不公、资源分配不等……这些在枡野俊明看来,都是缺乏努力做好理所当然之事的决心和毅力。
其次,我们总以为“如果丈夫的工资再多一些,孩子顺利通过考试,我们的.家就完美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唯有将注意力放在所有欠缺的地方,才有继续前行的价值。人生惟有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才可能努力向前,才可能获得为人的喜悦。才是真正的人生。
所以,“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完美的东西”。在“禅的世界里,大家都讨厌完美的东西”。
这些就是精进,也是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需要接受“做不到的自己”。这是对自己的宽容,也是对他人的宽容。因为人的力量存在差异,“个性”才会出现。
这不是消极,也不是为自己找退路,而是我们要相信顺其自然,别肆意给自己增加烦恼。因为我们有自身的短板与局限,如果死盯住这样、那样的烦恼不放,只会让自己精疲力竭。
当然我们也需要活在“此刻”。及将自己立即投入到行动中,不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尽量避免拖延症。在工作和创业过程中,不要只看远方,还应看看脚下。
比如,“当你看到你的眼前有一段很长的台阶后,你会觉得这段台阶非常非常长。但是,如果你只把注意力放在一级一级地向上爬的脚上,当你爬完三分之一后,一往下看,你就会感叹’啊,我不知不觉爬了这么多。”如果你继续往上爬,并在接近顶峰的地方往下看,你就能看到之前从未见过的别样世界。
要相信,“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你的青山……对于你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在哪儿,而是你是否正在你所在的地方努力生活。”
毫无疑问,“未来的自己”是“今天的自己”的积累。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三
《生活的艺术》是国学大师林语堂在1937年出版的一部英文作品,曾占据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我看的是中文译本)。这本书也是我和一位书友交换得来的,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看了两个月左右。
《生活的艺术》无疑是一本好书,官方介绍这样说: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
这本书的前面大部分内容我是没看进去的。中国字都认识,但读过去之后却没有进入大脑;或者读懂了,但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我硬着头皮往下啃,一边反思自己为什么读不进去,吸收不了。直到看了“读书的艺术”这个小节才搞明白。之前认为,这本书写于1937年前,那个时候作家的用语习惯,语境与现在不一致;或者作家的思维方式跟理工科的汉子有差异,导致看不懂。读了这一小节之后,才发现问题出在自己的心境上。这本书本身传达的是贴近自然的生活观念,需要舒缓的心境才能读得下去。在学校,自己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想的是用尽量短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却需要细细地品,慢慢地读,方能读懂。
读这本书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尚未达到可读一本名著的相当时期时,他即使勉强去读,也必觉其味甚劣。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自身水平不够的时候,他的鉴赏水平也是有限的。所以,面对一个作品时,不能妄加评论和下结论,很多时候要从自身开始反省。一个人的心境也很大程度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味。不同时候读同一本书,滋味也是不同的。就像读这本书一样,回到家以后心境慢慢地闲适起来,也更加能够欣赏这本书了。读这本书时,也发现了书中好多处的观点都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什么起源于西方。作者从哲学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受限于个人水平,我对这本书的分析是不够彻底的。当你的心境不急躁,当你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时,是可以读下这本书的。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四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当我第一次翻开《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时,我就深深地被林语堂先生幽默、风趣但又不乏书生雅兴的文笔吸引住了,捧着书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研究了起来。书中幽默的文笔、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谁说中国式的悠闲文化只有富到人家才能享受,住在山腰上的隐士天天都能享受到‘鸟鸣涧‘的乐趣……”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茅庐,听见了水声叮咚、鸟鸣㕤啾;当我看到“大隐隐于市,一个僧人如果回到城市中吃肉、喝酒而不糜烂心灵的话,才是真正的’高僧‘“时,我忍不住想进入书中,与林语堂先生畅谈一番;林语堂先生笔锋一转:”人性本由动物化成,我们人人都有如孙悟空一般“看到这里,我一下子没忍住,”噗哧“一声把口中的水全喷了出来。
书中有曰:“松下有石,石欲怪;石旁有路,路欲曲;路尽有桥,桥欲危;桥头有室,室欲幽……“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白墙粉瓦,小桥流水,弯弯曲曲的小路看不见尽头;一户人家的炊烟已经升起,竹林密疏有致却不见人影;一拐弯,跨过一道门儿,只见那户人家的儿女正在嬉戏;叮咚溪水,清澈见底,袅袅炊烟,热情人家,使我流连忘返。
渐渐地,自己仿佛就是这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人,喜怒哀乐完全和文字融为一体,现实世界的事却如梦一般渺茫不可及。
不记得是谁曾说过了:读书就像隐身地串门儿。的确,我在书中见到了行酒令的热闹、品茶的优雅、鸟鸣涧的悠闲与诗人聊天时的尽兴。但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书中有孔孟对后人的谆谆教诲、宗教与人性的诠释、中国式生活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一种体验,更是一次次奇妙的旅行!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五
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感慨作者有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颗体验到平常之美的心灵,作者也是生活的智者。作者可能是反感于社会政治争斗,或者是天生的.超凡脱俗,他醉心于人生,成为一位美好的理想主义者。过去常常有人拿鲁迅和作者做为两种文人的代表,进行批判。的确,他们是两类知识分子,鲁迅等人是社会现实参与派,作者则是逍遥自由派。他们都是关注现实和追求自由的,但其重心、方式又是不同。前一者他们是时代的潮儿,后者则是时代的旁观者,我喜欢鲁迅等人深刻、执着、硬骨头的精神,而他们心中却有着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沉重的苦难感。但我更心仪作者一类人对生命,人生和人性的理解,那是即关注普通人民生苦乐,又能够在天地间自由翔飞,有着对生命和人生的大彻大悟。他们守静独、致虚极、挥真元,聚人类之学养,发民族之慧光,以独特的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着建设。知识分子的作用是言,他们的意见能不能赋于实践,取决的是当政者,劝而无用,只能做罢,或许生活还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态。于是作者这一类人有了自己灵魂的归宿,不管怎么说,我们给他们的只能是尊重。
《生活的艺术》一书既是一本教人如何享受生活的幸福手则,也是一本让人有所思的人生哲学小品集。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行云如水的文字,文中的内心境界,想必能让你体察到另一种人生的智慧。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六
昨天和师父一起去书店买书了几本书。说起来很可笑,这可能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次买书回来。不是不会去新华书店,只是没有买书回来。买衣服或买吃的,花了钱不会心疼,买书就会心里蛋疼一下。有木有,有木有?现在想来,这样的想法简直荒谬到极点。早上起来,拿起刘墉的《迎向开阔的人生》就不能放开手了。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我终于看完了,心情大好,受益匪浅。起床以后,一杯牛奶,一个面包,一本书,生活很惬意!
下午看了一会电影,没什么意思。我又开始写东西,写读后感。今天该是第三章了吧。
第三章—我们的动物性遗产。
就像大家所认识,接受的一样,我们是人猿的子孙。我们继承了猴子式的聪明,同时也能轻视我们的罪恶和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游记》中的那只猴子就是整个人类的缩影。他是聪慧的,也是自大的。我们人类也一样,多少的科技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人类又是多么孤高自傲的。他们无视自然法则,不尊重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破坏生态……可转念一想,尽管人类有许多缺点,许多弱点,我们仍必须热爱人类!于是乎,我们的责任就是投身到这个可爱又可恨的社会中,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奉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我,也该好好努力了!
既然是人,就不免一死。很多时候都会觉得人生如梦一场。我们的社会不断地经历着生老病死一系列过程,然后发展前进。也许人生就是在时间的白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吧。明白这些以后,也就不该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路要走,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到人世间来了一趟,总不该空空地回去。既难免一死了,也就无所谓畏惧死亡了。就像史铁生所说的,死亡是一个迟早要来临的节日。我们是该做好准备迎接这个节日,而不是一味地畏惧,逃避。
对于先生在论肚子中所写的,我举双手表示赞同。不仅仅是在中国,应该是全人类,有什么比吃饭更重要呢?其实,真心不需要注重什么礼仪,就最本质的需要而言。在当下的中国,90%的合同都是在酒桌上谈成功的。这就最能说明问题了,大家都更乐意在饭局环境中完成生意和任务。这个时候的人,一定也更平易近人。“民以食为天”,对于每一个人,吃饭就是一种享受!但是就现在的中国而言如何吃得健康,吃得营养,还真是发人深思啊!面对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伤不起啊。
最后关于人类的强壮肌肉的论述中,有一小段我很赞同且喜欢的话—天使完全以说话去解决争端;禽兽完全以肌肉和爪牙解决争端;唯有人类拿拳脚和说话去解决争端。天使绝对相信公理;禽兽绝对相信强权;只有人类以为强权就是公理。用这样的描述来说明人类,对极了。只有人这种怪异的生物是永远介于天使和禽兽之间的一个矛盾体。也许是这个社会要求我们如此吧,毕竟我们在某些时候还是需要来点强权的。至少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人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强势,强权一点的。
今天晚上回来的心情有点糟,说不上什么理由。可能也影响到今天写的东西了吧。那就明天再接再厉吧。
亲爱的,晚安。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七
看魏小安的《与中国旅游同行》时,他极力推荐《生活的艺术》,说是这本书会让我们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于是从图书馆借来看了。作者是林语堂。这本书是他在美国写的,当时在美国引起很大的反响。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林语堂也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迫不及待得开始读这本书。因为感觉现在的自己及身边的人都是压力重重极不快乐的。那么,林老先生会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艺术呢?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本书谈了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呵呵,如果真这么会享受,我们定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这本书聊到关于人生的话题。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这样的:“人是一切事物和活动的中心,人生的目的与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而活着就要快乐,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也就是觉得生活的享受在于一种态度。林老先生说:“我以为这个世界太严肃了,因为太严肃,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快乐的哲学以为调剂。”“我们是属于这尘世的,而且和这尘世是一日不可离的。即使这个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是的,我们要努力去获得精神的和谐,对于这个孕育万物的天地,必须有一种感情,一种依恋之感。“尘世到底是真实的,天堂终究是飘渺的,人类生在这个真实的尘世和飘渺的天堂之间是多么幸运!”
林老先生要我们坚持一种快乐的享受的哲学。也是,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既然生命如此脆弱,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烦恼于生活中那些琐事,为一些小事情耿耿于怀?另外,从他的文字中也深刻感受到要顺应自然,循着四季,顺应内心自在地生活。他还坚持要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的确,那些物质财富的多少确实不能说明我们的幸福感。你敢说我们只要越有钱越有名利、地位就越幸福吗?所以我们不需要刻意追求那些身外之物。当然,对于我们年轻人想要达到这种境界还很困难,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做保证。但是至少,我们要坚持内心的宁静,淡泊一点,淡然一点,去追求自己兴趣和梦想才是最重要的!总之,遵循内心,追求快乐!
书中还坚持“博爱”。不要太去挑别人的刺,多包容那些那认为的错的事和恶的人,同时也接纳自己的一些缺点。存在即是合理。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少去批评怀疑他人,而是有一颗关怀心,包容心,这样你自己也会变得大度一些,快乐一些。
做一个真性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活出真我。懂得享受生活,以一种悠闲的达观的态度活着。而不只是忙忙碌碌,不只是辛苦地学习和工作。确实,学习是为了生活,工作也是为了生活。如果你每天只是在为这些奔忙,而忘记享受生活,那么你是忘记了生活本真的样子,得不偿失了!所以如林先生所言,“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另外阐述了悠闲的重要。有一句话感触很深,“世间万物尽在过悠闲的日子,只有人类为着生活而工作。”想想也是,有多少人不是在任劳任怨工作,为了生存奔波烦恼到白发苍苍?书中说,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智慧的。所以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我们得学会忙里偷闲。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一种很好的境界,这是懂得休闲,懂得享受生活的表现。那么,只要是你想做的什么事情,比如学个什么乐器,去一个一直都想去的地方旅行,抓紧时间去做吧!不要等到有足够多的钱足够多的时间才去做,因为这样你一直都不会去做它。而享受生活并不需要你要多有钱,只要有心足矣。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珍惜当下,每一个今天,每个此刻都是特别的。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记住,悠闲的生活,必须要有一个恬静的心地和乐天旷达的观念,以及一个能尽情观赏大自然的胸怀方能享受。我们在浮华的城市打拼,别忘记要给自己放个假去亲近大自然,去观赏神奇美丽的风景,多出去放飞我们的心灵。记住生活的本来面目,不要成为生活的奴隶,而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使生活变成,“为了生活而生活”。
李白就曾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记住享受活着的美好!善意对待周边的人和事,将烦恼的事情化成简单,出去旅行,去喝喝茶,聊聊天,赏赏花,读读书,作作画。简单、快乐地活在这个尘世间。因为,生活,是一门艺术!生活,是一种修行!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八
我们从一出生就注定我们是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是属于中国的血,落在这片土地,我们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性征。当然,黑头发,黄皮肤等外在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知识来了解其根源。而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内在精神品质与性格的不同,我们从林语堂先生的《中国人》中可以找到答案。
林语堂先生在这本书中,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我们中国人,向西方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人,既不会带着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也不会带着中国人自我的优越感。读完这本书,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中国人自己。
书中有一句话是:“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天朝大国,虽然历史上中国确实很强盛,但是在清朝末期逐渐衰落的事实却一直被国人掩埋在尘土里,那时的中国人,绝不会承认,天朝大国已经是历史了,他们还活在梦里。鸦片战争用了种残酷的方式,叫醒了中国人。这种方式,让沉睡在美梦中的中国人极其痛苦,醒来才发现原来属于自己的一切都没了。可是,还有很多中国人没醒。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最终叫醒了中国人。这些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让中国人彻彻底底地醒悟。
我们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书中准确地概括了以下特点:“(一)为稳健;(二)为淳朴;(三)为爱好自然;(四)为忍耐;(五)为无可无不可;(六)为老猾俏皮;(七)。
为生殖力高;(八)为勤勉;(九)为俭约;(十)为爱好家庭生活;(十一)为和平;(十二)为知足;(十三)为幽默;(十四)为保守;并(十五)为好色。”每一种特征都有其历史缘由,统括起来包容于“圆熟”一个名词里头。书中说,“中国人有一种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也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中国青年在父母的教育下,便养成了这种圆熟的特性。在现代社会我深有体会。
我们在长辈面前,永远是乖巧可爱的,父母说什么都对,一切听从于父母,在我们眼里,这是一种孝,其实这是一种愚昧的圆熟。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压制于心,对父母一切言听计从,这样的我们,活得自在吗?我们总该有自己的想法,在父母错时,能站出来指出,而不是想着父母永远是对的。
以前的时候你绝不会在领导面前指出他的错误,因为“圆熟”的你,早就失去了怀疑的勇气。我们都是“圆熟”的中国人。
但在今天,我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变化,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不一样,虽然性格上还是受到历史和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吸收中国人自古以来团结、热爱和平、吃苦耐劳等优秀精神品质、改造剔除那些自私自利、保守等不好的精神品质,中国人一定越来越好。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种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拼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力。”这段话其实正是描绘了现在的中国所处的状态,对中国的未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自我反省有很大的意义,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九
之前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林语堂的《中国人》(《吾国与吾民》),最近又读了他写的《生活的艺术》。看书名就知道林语堂老先生是个幽默旷达的人。因为此书当年在美国也以英文出版,所以书中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对他关于中国人悠闲生活的描写记忆尤深。书中提到几个十分舒适的生活方式: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茶和交友等等。老先生十分推崇自然乐天的生活方式,并对西方过于严苛古板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评,比如过于讲究效率,纪律。最终老先生还是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近乎人情人性,是最高档的生活方式。
其实读完了书,我觉得非常矛盾,甚至有些难以接受林老先生的观点。我的矛盾是这样的:我非常希望自己也生活在那样的悠闲自得的状态当中,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可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不可能的。老先生笔下的中国哲学虽然处处充满着高于西方的优越感,但其实这种格调与如今的时代现实格格不入。如果在一千年前,我是可以理解这种轻松愉快的哲学。因为中华的帝国无可匹敌,全球第一,所以我们自然有些自己的优越感,并诞生一种享受生活的哲学。但后来的事实是,我们在这种优越和清闲当中无可挽回的落后了,世界文明变成了西方中心。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书中提到美国非常紧绷的工作压力,和中国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对比。然而反观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情况恰巧反了过来。看来无论哪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都是清闲不得的。
林老先生最喜欢的哲学家是陶渊明,认为陶渊明是最高智慧的生活方式的典型。在我看来,这也仅仅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和少数幸运儿的幸运。谁不想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呢?但我无法料想自己被放入一个清幽的深山老林之后能快活多久,恬淡的生活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意义,我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维持这样的一个神仙般的日子直至终老。想想迈克尔杰克逊家财万贯时修建了自己的梦幻庄园,然而他并无法在自己的音乐事业消退之后继续享受自己的乐园生活,反而问题重重。在我看来,中国的很多古代哲学,都存在着消极避世的倾向,我非常认为这是我们文化的一大软肋,而非所谓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自在快活。再怎么看也有点犬儒主义的意味。
我更多的看到一种阿q的幽默,圆融,隐忍,缺乏崇高感的现实主义,依仗厚重文明撑腰的些许狂妄。林老先生喜欢的脚搭在写字台或茶几上的自在已经在西方随处可见,然而发达与秩序在中国却依然在缓慢建立。抽烟饮酒在他看来是一种极乐享受和真性情的体现,但是拿烟头烫桌子却略显迂腐。在我看来,严谨秩序古板的西方哲学在现今是值得推崇的,也许多年以后中国跻身发达国家以后再拾起这种悠闲哲学也不迟,到时,我们更会连同中华文明的复兴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
林语堂在自述中写道,“吾与吾父都是过于理想化的人,因为我父子俩都欣赏幽默并同具不可救药的乐观。”此言听上去有点自嘲之意,但在读过其自传后自然会了解为什么他能够成为收获颇丰的理想主义者。
首先,林语堂的理想主义思想源于父亲,正如上段所言,他认为他和他父亲同是理想化的人,尤其是当林语堂打算去德留学时,几乎是只有个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费,他父亲也没阻止,还颇为高兴,因为其父也常梦想着柏林大学。从自传中可以了解到父亲对于林语堂得影响颇深,很多知识和思考都是源于早年父亲的庭训所得,他对的思想也是源于父亲的教导。因此,家庭的教养的方式对孩子尤其是对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十分关键。
其次,林语堂的理想主义基于的是自信。林语堂在出国留学之时虽赤手空拳,但他认为自己常有运道,而且对自己有信心,诸般困难不足以令他不勇往直前,事实是他也的确做到了在游学中达到学业的顶峰,看来其自信也并非盲目的自信,他对自身的实力还是颇为了解的。这让我想到自己不如林语堂般自信,日子常在担忧焦虑中度过,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实力不足,没有把握和底气。
其三,林语堂理想主义的辅衬是幽默与乐观。从林语堂的写作风格就可以知晓他为人也是颇为幽默的,而幽默塑造了他乐观的性格,使他进一步迈向理想化道路。例如他曾说老师给他作文的评语是“如巨蟒行小径”,他回敬的是“似小蚓过荒原”,老师虽评他行文拙笨,他倒也能乐观的自圆其说。此外较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有一次他在台北一所学校毕业典礼演讲,在他说话之前,有许多长长的演讲,终于轮到他时,他说道,“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此言一出,成了林语堂说的一流笑话,他的幽默亦庄亦谐,风趣又不失严肃,读之爱之。
此外,林语堂理想主义的延续得利于妻子的陪伴。在自传中有一章节林语堂描述了他的婚姻,虽其婚姻是旧式的婚姻,媒妁之约,但他说妻是水命,包容万有,同他一起共患难,无论做什么决定都陪伴着他。在妻子的陪伴下他能够继续思考他的疑团,继续过他想过的理想人生。
综上我们可以了解,林语堂的理想主义构建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处世的风格,由此看来理想主义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其存在也是多方因素的整合,存在自是有其道理哉。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一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对于现代得人似乎非常难,生活让我们很累。人们不停地奔波,因为我们不断的追求。
累,现代生活的代言。或许我们的生活缺少艺术,不懂得如何去艺术的生活着。可是艺术是什么?怎么才是艺术的生活……或许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生活可以是艺术,可以很放松,可以是种享受。它可以经历大风大浪,也可以停泊在港湾里随着清风微微有些晃动。船帆本是白的,但如果你喜欢,便可以添上一点颜色,那么它就与别人不同了,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自我”和“闲适”我认为它更多的是在告诉人们在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我认为,林先生并不是叫我们放弃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必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以快乐为原则的。林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二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老先生旅美专事创作的第一本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又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作者站在一个当代人的立场上,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娓娓道来。
生活如同谱写乐章,人会在美感的引导下,将生活经历变成一个主题,而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细品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闲适随性的世界之中。林老先生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性,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
作者主张心地坦白、近情合理的人生哲学,认为只有出世哲学与入世哲学的相互调节和谐融合才能不违背人的本性,产生和谐的人格。在对于人生哲学的认识上人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禁欲和厌世,像印度佛教那样通过对肉体的折磨达到精神的圆满;另一个是极端世俗化,沉溺于官能享受,如同中国数千年来各个王朝的覆灭时的状态,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也有不少人沉溺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生活的艺术》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将道家消极的人生观与儒家积极的人生观适度的融合起来,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做一个合乎情理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给人生带来欢乐与情趣。
生活之中我们心情难免浮躁,但读了《生活的艺术》后,作者的那份悠然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不昂贵,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我们应该清醒的去生活,不要受社会上浮躁之风影响而迷失方向。将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尽情释放出来,去拥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读喜欢读的一本书,去品味爱吃的美食,毫无疑问,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健康人生,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它传授了我们快乐的秘诀,改变我们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三
1、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2、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3、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5、文明可以改变爱情的方式,却永远不能扼杀爱情。
6、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7、一个人出生后,他的灵魂就到处寻找那与他相配的另一半。他也许一辈子也找不着他。也许要十年、二十年。但是他们碰面的时候,马上认得出对方,全凭直觉,无须讨论,无须理由,双方都如此。
8、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来云人。
9、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10、演说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
11、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12、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13、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14、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15、在灰烬里拾到一颗小珍珠,是比在珠宝店橱窗内看见一粒大珍珠更为快乐。
16、恋爱的法则是热情洋溢中双方都应该全心全意忘掉别的事情。
17、享受悠闲的生活决不需要金钱。有钱的阶级不会真正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
18、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19、如果在一个国家之中有份自由的刊物或议会,让人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运动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重要性。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0、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21、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
心得感悟。
林语堂这个人相信不用多说大家都是认识的,我今天看完了《林语堂传》这本书,我觉得一代国学大师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这次读全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林先生对于生活中美的'捕捉。他无论是看到雨珠自屋檐落下,或是看到麻雀从空前飞过,都会觉得无与伦比的美丽。而到老年,看到琉璃厂小小器物,竟然会感动到流泪:只因他太爱人世间的一切,为走向死亡不能欣赏这些美丽而遗憾。
他用英文写作,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一本薄薄的《生活的艺术》,让外国人对中国人刮目相看。让他们觉得原来在古老的东方,那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人,活得是如此有腔有调。更有美国大批妇人遵照书中描写起居生活,觉得诗情画意极了――因为在中国:月可歌,花可醉,风可弄,雪可吟。
他把东方含蓄幽默中庸的生活态度用流利的英文流于笔端,相反国内的许多译文他觉得不得要领。他自己过得也极有韵味,吃穿住行,既考究又潇洒。他喜欢李密庵的《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闱半经尘,半土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一半还之天地,让林先生七十还如孩童天性,对万物保有一份赤诚的好奇心;一半留于人间,让林先生总结了生活的种种妙处,写与世人分享。
林先生的一生称不上多传奇,但也是丰富多彩的,谢谢林先生的二女儿写了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魅力。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四
读完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后,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然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天堂一般。
在林语堂那里,享受人生,不拘一格,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同等重要,抑或根本就不分哪是物质哪是精神,而是“心物合一”、“灵肉一体”。这种打破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从而给感性、理性以更合乎人性的界定的看法,奠下了林语堂人生哲学的底色。在林语堂看来,中庸哲学的近情是基于个人主义内涵的。正是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情感,才是判断取舍的重要依据,而集体脾性和民族性格则是由各个个人的情感汇聚形成的。天才并非像中世纪神学的“灵魂”那样一个神话实物,而仅仅是一个比喻;国家天才不过是它的行为的一种性质和做事的方法罢了,天才的作用不过是在国家危急时的选择与取舍倾向,决定着国家的.最后行动途径。在林语堂那里,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近情的国家将生活在和平之中,近情的夫妻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近情的生活是享受快乐的生活。近情精神是中国所能贡献给西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在西方人,凡是只须合于健全逻辑的,便认为是很充足的,但在中国人虽然在逻辑上已是很对时,也还不能认为很充足,同时还须求其近于人情,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着述颇丰。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见,理想和追求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原则的,换言之,理想与追求必须是在“好玩之心”的驱使下,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实现的。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五
有幸看到了《简单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原因和化繁为简的方法。
人生随着阅历的增加,经历的多了,有些是财富,更多的东西可能是垃圾。没有定期进行头脑的清理,脑袋也会被垃圾阻塞。就如同买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它们占据了你的空间,导致屋子一团糟。我们的头脑,每天接收无数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也会占据大脑空间,形成大脑效率下降。
那么从这一刻开始,我们要抛弃旧有的不断的买买买的生活、不断的存入大脑的方式,我们要走上简单生活的道路。应该是从观念、思维、行动、言行上进行一次革命。
一直以来,我们被各种励志的故事包围,被各种成功人士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被各种高大上的物质刺激着,被别人的镜头吸引着。似乎,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满足,才是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自己却无比的焦虑,似乎永远无法满足,是贪婪还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我们被物品包围,被琐事包裹,被生活消耗,被焦虑环绕,似乎一只拉磨的驴子,永远没有尽头。我们努力地去生活、去工作、去追逐,但是却距离幸福原来越远。
改变迫在眉睫,我们要勇敢的说不!我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我们要放下对外界的执念,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探索自身的需求,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是自己的一种内心感受。当自己被满足以后,自然会觉得开心和满足。我们要去发现自己、愉悦自己,我们的头脑、思维、生活环境、物品等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才能获得自身的满足。
这边书的出现,像是一股清风吹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原来,复杂生活并非我们的本意,幸福的真谛在于简化生活、腾出空间、沉淀内心。通过清醒地自我认识,挣脱物质的束缚,探索精神的自由,最终抵达内心的安宁和富足。
我们一直在追逐,把精力放在追求外在的认可上;我们把时间花费在购物、保管、维护、丢弃物品上。仔细想想,我们一直都在被别人的眼光所累、被物品所累,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
摆脱多余的累赘,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
不经意间,我们的步调慢了下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眼前所做的事情,与家人好友共度时光,全心全意地投入吃饭、散步、看电影这些美好的事情,按适合自己的节奏生活。
简单生活还会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影响,物质领域的超脱能带来人际关系领域的解脱。
如果一个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很强,其实意味着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感、内心脆弱的人。
相反,如果能够摆脱对外在、物品的依恋,达到比较高的精神自足境界,那么你对他人的需求就会减少,在索取和付出之间更容易取得平衡,彼此的关系也更融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囤积物,如果不懂得适时舍弃,心灵也将被事、物淤塞。
从在校学习到参加工作,从单身到结婚,从小孩呱呱坠地到离家求学,每一个阶段的转变,都是一次清空自我、重新出发的宝贵机会。
一旦从琐事和物质中超脱出来,每到一处“驿站”,我们都更能主动地卸下不再需要的事、物,找回因为扮演好学生、好父母、好子女的角色而丧失的内心的轻盈和广阔。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篇十六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当我第一次翻开《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时,我就深深地被林语堂先生幽默、风趣但又不乏书生雅兴的文笔吸引住了,捧着书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研究了起来。书中幽默的文笔、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谁说中国式的悠闲文化只有富到人家才能享受,住在山腰上的隐士天天都能享受到‘鸟鸣涧‘的乐趣……”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茅庐,听见了水声叮咚、鸟鸣啾;当我看到“大隐隐于市,一个僧人如果回到城市中吃肉、喝酒而不糜烂心灵的话,才是真正的’高僧‘“时,我忍不住想进入书中,与林语堂先生畅谈一番;林语堂先生笔锋一转:”人性本由动物化成,我们人人都有如孙悟空一般“看到这里,我一下子没忍住,”噗哧“一声把口中的水全喷了出来…...
渐渐地,自己仿佛就是这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人,喜怒哀乐完全和文字融为一体,现实世界的事却如梦一般渺茫不可及。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一种体验,更是一次次奇妙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