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热门13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作品进行评述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我想我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写读后感时,要注重逻辑的连贯,避免跳跃性的表达,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热情,并且写出更加精彩的读后感。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一
读了《神b效应》这篇故事后,让我懂得了,无论在哪,都不能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圆通山动物园有一只特别棒的红颊b。动物园为了搞创收,每个星期进行一场神b斗眼镜蛇的表演。这只红颊b在这么都场表演都屡战屡胜,获的观众的称赞和掌声,最后过度的虚荣心使他形成了掉以轻心,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感觉。最终被眼镜蛇咬死,夺走了他的小命儿。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我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有一次数学3单元测试考了100分的好成绩,可是也是因为骄傲4单元就只考了92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只想让我们懂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骄傲!读了《神b效应》这篇故事后,让我懂得了,无论在哪,都不能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圆通山动物园有一只特别棒的红颊b。动物园为了搞创收,每个星期进行一场神b斗眼镜蛇的表演。这只红颊b在这么都场表演都屡战屡胜,获的观众的称赞和掌声,最后过度的虚荣心使他形成了掉以轻心,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感觉。最终被眼镜蛇咬死,夺走了他的小命儿。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我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有一次数学3单元测试考了100分的好成绩,可是也是因为骄傲4单元就只考了92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只想让我们懂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骄傲!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二
村落效应i“爷爷家有wifi了,回来玩吧。”
本书的“村落”指的是,在你与朋友,亲人,爱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依赖关系,村落效应是持续的面对面人际接触带来的正向身心体验。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为什么在线时代,我们必须面对面地交流。
之所以会这样,正如书中所说:
“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与接触才能让人感受到如村落般的归属感。它是一个人免疫力,复原力,和影响力的真正来源。”
而且长时间的依赖于手机,会影响“村落”的关系。之前看到一则新闻:爷爷家有wifi了,回来玩吧。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面对面接触与虚拟社交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好好思考:
你有多久没与人面对面交流了?
你有多久没与人拥抱了?
你有多久没与人共进晚餐了?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三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习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四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五
今天读《煤气灯效应》第五章:情感操纵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章让人感触良多,一言难尽。猜得中开头,猜不中结局。
1995年周星驰拍摄的《大话西游》上映。女主角紫霞仙子貌美如花,智慧无双。她非常高傲,立下一个十分奇怪的规矩:无论是神仙还是妖怪,只要有人可以拔出她的紫青宝剑,她就会一生一世的跟着他。这位美貌的仙子觉得: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我想,大部分女子都做过类似的美梦。她们认为年轻、漂亮就是征服世界的杀手锏。于是,社会上盛行这样的调调:别那么努力工作了,工作再好不如嫁个好男人。还有人说:你看看自己,就是个女汉子!温柔一点嘛,会撒娇的女人才好命呢。
这是电影,可是也是现实的反应:大部分在开始嫁得好的女人,结局跟紫霞仙子一样凄惨,甚至还要悲惨。
情感操控第三阶段的特点和问题: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没有怀疑没有争辩更没有吵架。一切风平浪静,因为被操控者已经彻底屈服,放弃了一切抵抗,沦为奴隶。操控者就像训练一只小狗,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训练成了只剩求生本能的动物。最初,把美貌当做武器的女人,不但没能征服世界,反而沦为阶下囚。多么可笑啊。如果还有人高唱事业好不如嫁得好,那么,请他来看看,这些嫁得好的女人到底是什么下场?!
情感操控到了第三阶段,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是对的,我是错的。操控者已经完成训练,结束了完美的洗脑工作,开始享受成果了。被操控者因为过于绝望已经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其实这个阶段,被操控者的表现,也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无论吃什么都没有味道,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几乎断绝了跟朋友家人的一切往来,就是呆呆地活着。
因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无法承受,为了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会出现一种本能地退缩状态,切断自己的五官和身体感受,将自身消耗降低,仅仅可以维持生命。
第三,丧失自我,损伤灵魂。灵魂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灵魂有个代表:自我。这个自我非常重要,没有自我人就跟动物在差不多的层次。自我丧失之后,没有屏障,灵魂就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伤害,终身难以消除。
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在哪里?被操控者死守关系,不肯放手。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第一,受到威胁。比如,有人说大吼说,你要是敢离开我,我就跟你同归于尽。有些人更加不理智,为了达到目的,以孩子为筹码。因此,操控者虽然非常痛苦,因为有所顾忌,只能苦苦忍耐。
第二,物质因素。如果选择离开,就意味着经济状况下降。很多人可以忍耐精神上的虐待,因为其他人看不见。但是,物质水准下降,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事情。因此,很多被操控者害怕降低经济水平,或者害怕物质匮乏,只能忍受。
第三,心理因素:害怕孤单,害怕被抛弃,更害怕社会上的眼光。因为人格不独立,过度依赖关系,因此害怕孤单,特别惊恐被人抛弃。这其实是被操控者的心理问题,是他们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担忧。因为有这个心结,才会遭遇操控者。
怎么办?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壮士断腕,割肉离场,也许明天更加美好;要么咬牙死忍,坚持到最后。老一辈的婚姻大多选择咬牙死忍,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离婚。现代社会,离婚不再是屈辱或者污点,因此很多人选择离开。
小结:撒娇?好命?看谁可以笑到最后?
很多人对情感操控有极大的误解,以为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虐待。其实,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表面看是操控者虐待被操控者,内在,是被操控者有所求。贪图人家的家境,条件或者物质生活。这个,谁又看得见呢?可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梦嫁得好的女人,醒醒吧。至少做到独立自主,有人娶那是锦上添花,没人娶,自由自在依旧灿烂。
想要人家白白养你一辈子,这个代价你付得起吗?好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六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七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八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九
对互联网的社会史感兴趣的小盆友可以将《数字位移》和《网络效应》共同阅读。前者描绘了不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故事,将时代变迁和企业家创业奇迹勾连起来,建构了一种大胆赌博、不怕失败,敢于挑战传统智慧的商业天才围绕用户体验和网络自组织来进行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推进企业在战略、组织和人才等方面的革新,从而利用网络效应带来的规模效益,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和产业规模扩大,由此融合了对财富的欲望和关于推翻既有权力结构的浪漫梦想,这样一个人发明一种技术、一种技术扛起一个企业、一个企业扛起一个时代的未来主义叙事;而后者却将上述的这种企业家创业奇迹看作是抽离了历史背景和情感结构的英雄主义叙事,不仅遮蔽了英雄主义背后的社会力量的形塑作用,将技术本身及其工具性应用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构建了一种基于热情和献身的无酬劳动想象。
同时也将用户的个人浪漫主义计算机使用体验与新自由主义市场竞争逻辑相互联系起来,在不同社会力量的形塑下改变了互联网的设计和发展进程,开启了商业化用途,并维系了系统性的财富掠夺,引发了一个资本主义爆发性增长的时期。
具体来说,前者通过乌托邦棱镜将互联网描绘成另类的自由竞争市场或社群主义合作的化身,将弹性工作和开源合作视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使人从ibm、索尼等膨胀囊肿的传统科层制中解放出来,而通向未来大道的苹果、亚马逊和谷歌等企业预示着新型民主、自主工作、劳动自治的诞生,能够让企业根据市场灵活获得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和创新盈利模式,通过在影音、物流、零售、清洁用品、服装、食品等全产品链的扩张来支配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尤其是亚马逊公司,是当代新经济和成功学的典范。
而在后者看来,众包式生产和弹性雇佣只是一种新的个人浪漫主义想象,它剪除了培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政府、医疗系统和政府资助等等——从而建构了如乔布斯、比尔盖茨、贝佐斯等等光鲜亮丽的英雄,并忽略了聚光灯之外的集体组织和默默无闻的个人。例如,在新自由主义的故事里,天才的年轻程序员马克·安德森创建的网景浏览器是跨时代的、革命性的发明,然而却掩盖了网景浏览器只是对其他浏览器进行了改进,以及非盈利平台的贡献等等事实。
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革命和平台经济的不断扩张并未解决健康保障、生活必需品和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还带来了铁锈地带的经济危险处境和西方的整体社会危机。也许正如斯特里特所说:“要求信息产业开放硬件设施并提供普惠式服务是一回事;个人想要拥有iphone来实现自我表达是另一回事......歌颂不确定性及其传奇故事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我们歌颂不确定性,而遮蔽了像换尿布等等维持基本生存的事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关注问题有所重合但视角完全不同的两本书在同一年、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学院、同一个系的两个老师手中分别出版,阅读时有一种精神分裂般的快感。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十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
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
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十一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一个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闻故事穿针引线地穿插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中去,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些效应的存在,形象地告诉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对一些极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应有了一个恰当的形象的解释,我感觉受益匪浅。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十二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好人是如何变成魔鬼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路西法效应读后感,欢迎阅读!
路西法,本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但因为拒绝臣服基督,堕落为魔鬼,成为撒旦。路西法的罪孽,被中古世纪思想家认为是“贪爱”。沉溺于贪爱的人,不论外在自我价值如何,都为贪爱所利用。因贪爱而犯罪的恶人要归在第九层地狱,以冰湖冻结。《路西法效应》一书的作者津巴多教授用路西法命名,就是想要借用魔鬼原本就是天使的例子来说明,坏人并非天生的恶,是情境的力量让好人逐渐堕落。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主持人,这本书是他亲自撰写的回顾研究之作。书中以描述监狱实验为主线,穿插研究了很多相关的实验,揭示出在情境的影响下,人性可能发生何种改变。作者在书的开始是这样写的:“将好人放进邪恶的情境中,看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为了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能在何种方式控制个体行为,如何主宰个体人格、价值观念和信念等内容,开展了这项监狱实验,让志愿者在一所模拟监狱中扮演囚犯和狱卒,计划实施两周,但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因为发生形势失控而被迫中止。实验共招募了24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情绪稳定的年轻人入选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 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
实验过程
1971年,8月14日,周日,美国加利福尼亚。
9名大学生遭到逮捕并被送到同一所监狱。他们被赤裸身体接受检查,并穿上囚犯的衣服,每个人被分别编上号码,在监狱里只称呼号码,不再叫名字。
8月14日,星期天。
身穿笔挺帅气的卡其制服,胸前挂着口哨,戴着深色雷朋太阳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9名狱卒的装扮绝对可以乱真,他们三人一组三班倒进行值班。不过这些“狱卒”没有受过任何专门的职业训练,对如何做狱卒,他们只是从电视、报刊杂志上见过,津巴多教授只是以典狱长的身份对9名狱卒做出尽可能贴近真实、但不能使用暴力维持监狱秩序的要求。
刚开始时,狱卒们对囚犯并不严厉,遭到了教授的批评。于是,他们开始加强手段。
8月15日,星期一。
刚刚过了第一天,狱卒便对囚犯们实施了第一次惩罚:如果有谁忘记指示或床铺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几十个俯卧撑。囚犯们把自己关在牢房中,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体罚。狱卒们开始用灭火器喷射囚犯,将他们赤身裸体地锁在床腿上,有些囚犯还被关了数小时禁闭,或者被限制就餐。8612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精神出现了异常,进行歇斯底里的反抗,成为第一个退出者。
8月16日,星期二。
有一名新的志愿者替换了“8612”。狱卒们晚上换班时都会吹口哨把犯人弄醒,强迫他们做俯卧撑、唱歌,犯人们一个个都没精打采。为了惩罚反叛者,狱卒还把上厕所作为奖励,监狱成了臭气熏天肮脏无比的猪圈,狱卒们让囚犯徒手清洗马桶。时刻草木皆兵,监狱中的紧张气氛达到顶点。有三名囚犯开始出现情绪激动、思维混乱的应激症状。实验引入了模拟假释委员会进行听证。当父母来探望时,狱卒们要囚犯假装表现出在模拟监狱里过得很好的假象。结果父母似乎也完全陷入实验的情境中,完全没有感觉到孩子的不正常。不到三天,扮演狱卒的一部分学生已不只是在演戏,他们用敌意、负向影响和注意力,把自己武装成真正的监狱狱卒,并在他们的值班报告、回顾日记和个人反应中表露无遗。比如819听到假释委员会拒绝他的假释请求时,竟然全身起了皮疹。
8月17日,星期三。
囚犯819出现情绪崩溃状况,他成为第二个放弃者。
虽然囚犯5486向狱卒们指出这只是个实验,但几乎没有人理会他。新增的替补囚犯416非常顽固,他也指出狱卒们违反合约的内容,但这些似乎已经完全被其他囚犯所忽略。
接下来3401退出,416坚持绝食以与狱卒对抗。狱卒们让其他的囚犯一起加入惩罚416的队伍,惩罚变得变本加厉。
1037第四个被释放,他也因为情绪崩溃而变得非常抑郁。4325得知自己没有被释放,也完全崩溃失控,成为第五个被释放者。
实验引入了神父和律师,但情况并无好转。
三天内已经有五人退出,余下的是416、2093、5486、5704、7258。
8月18日,星期四。
实验继续,狱卒更加无所顾忌,虐待不断升级,不公正的处罚相继上演。只有5486要求狱卒应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他几乎是完全清醒的,416则坚持绝食对抗。又有两名犯人达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津巴多教授也感到很困惑,他不知道实验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当他的女友克里斯蒂娜教授来到实验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愕不已,她将教授痛骂一顿,愤然离开。
津巴多虽然信心有些动摇,但仍想将实验进行下去。直到当天晚上,他发现狱卒开始强迫两个“囚犯”模仿动物交配时,才被惊呆,知道侮辱和暴力行为已经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宣布实验结束,比预期提前了9天。
不到一周的时间,实验便让9名原本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毫无犯罪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冷面狱卒,天使变成了魔鬼。
实验结果
津巴多教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开始时,拥有绝对权力的实验指导者就指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狱卒与囚犯。“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就要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其中一个狱卒如此说。在人性的大熔炉中,人可能不会表现得像过去熟悉的自己,一旦去人性化,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在实验结束后,扮演囚犯的学生和扮演狱卒的学生似乎都没有从角色中恢复过来。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对狱卒和作为典狱长的津巴多教授充满了愤恨,认为他们没有人性。被公认为最坏的狱卒,还似乎处于狱卒角色的兴奋中,觉得不够过瘾。同时,狱卒们也纷纷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适的借口,认为这是自己所赋予的角色应该行使的职责。但他们同时也承认,是职责掩盖了他们原本的样貌。
实验证明,大部分人都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实验一开始就界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让狱卒和囚犯完全划清了界限。囚犯是坏人,他们是社会败类,不配当作人来看待,不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可以像对动物一样对待他们;狱卒是好人,他们被授予了武器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都出身善良,也从来没有参观体验过真正的监狱,但短短的几天中,他们便学会了如何利用权力控制无权的囚犯。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惩罚囚犯,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关禁闭等等,把囚犯看成牲畜一样对待。作为无权势者的囚犯面对权势者建立的监狱与狱规,只能选择反抗或顺从来回应,反抗带来的是残酷惩罚,顺从则导致自主性和尊严的丧失。渐渐的,囚犯们开始相信自己已经成为真的囚犯,永远无法离开监狱。
实验证明,好人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影响下,也会犯下种种暴行。这个设计的监狱环境具有巨大的心理强制力,可以诱发实验参与者做出强烈、逼真的反应,甚至是病态性反应。狱卒们从刚刚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的无所顾忌,囚犯们从最初的反抗,到最后变得服从听话,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停止了思考。虽然囚犯们随时都可以提出退出实验,就可以不再受到惩罚,但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来。
情境效应的影响要发挥作用,首先就要去个性化。比如让狱卒们穿上统一的制服,戴上让别人看不到他们眼神的太阳眼镜,他们能感觉到某种权威感。囚犯们也要一一接受裸身检查,同时换上统一的囚服,并且不再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以编号来称呼。在这个实验里,不但狱卒和囚犯全情投入,连神父、假释委会员委员长、律师、囚犯亲人以及典狱长“我”全都成为了情境中的角色,所以使得实验看起来更逼真。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情境里,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实验并无不妥,直到教授的女朋友克里斯蒂娜教授的到来才打破了这一环境。她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局外人,她看这个局内的状况,看得比较清楚,整个人也没有那么投入,所以人的某种相对抽离是重要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实验的非人性化,实验才终于被终止。
情境是一个大染缸,实验参与者们逐渐被情境染缸里潜移默化的力量玷污了人格。原本津巴多教授以为,囚犯们在监狱里会谈论一些个人的理想、生活,因为他们全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年轻学生,充满了激情和梦想,又处在一个叛逆的70年代,应该会有很多共同话题,但囚犯们在监狱里的谈话90%以上都是有关监狱的。根据出狱后60%以上的再犯罪率,看得出监狱是个彻底失败的社会实验。
事实上,这次实验从情理上来说也并不合法。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都不能以任何方式贬低生命,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做让人痛苦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却没有做到。它违反了伦理道德,因为从实验一开始就向学生和家长隐瞒了逮捕的真相,同时也在警察总部进行了正式登记,实验中充斥着种种对人格的侮辱和自尊的摧残。当出现失控的场面时,实验主持者仍然坚持进行实验,没有更早地中止研究,造成了好几名囚犯的扮演者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因为实验带来的伤害太大,所以这样的实验,至今无人敢再尝试。
虽然实验结束后安排了减压解说会,但这次实验对于所有参与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的8612后来拿到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最残酷的狱卒赫尔曼,即使在多年后也仍然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对待他人的态度,主持实验的津巴多教授则一直为唤醒人们关注制度性权力而奔走,同时他也改变了自己教学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
相关案例
津巴多教授的实验证明,人性有着巨大的弹性,任何人的身上都可能出现极端顺从和抵抗权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个人的性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也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
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次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约80-100万的图西族人。事实上,这两族人原本就是混居在一起,很多人本就是邻居、朋友、师生、同事。一夜之间,由于政府告诉胡图族人图西人是坏蛋,胡图人就展开了对图西人的疯狂残杀。原本的兄弟伙伴,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残暴的人。这其实也是受到情境的影响,其中有一种群众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当周围其他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自己不做就会显得另类。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并不认同,人们也可能会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这就像监狱实验里,当狱卒们要求囚犯们一一上前敲“黑洞”的门,给关在里面的囚犯416施加压力时,虽然有一两个囚犯并不情愿,但他们仍然做了。
书中提到了一个医生不合理用药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让医生故意开错药,并坚持自己的药方正确,结果22名护士里有21名听从了医生的指令,造成不合理用药。这样的事件去年在新华医院也发生过一次。那天晚上一名值班医生错把化疗药当成普通的退烧药开给了五十几名儿童注射,当时的护士也提出过异议,最后都被医生一一反驳,造成了一起严重的错用药物事件。
另外,美国还发生过一些这样的案件。一些骗子冒充警察给某些餐厅经理打电话,告诉他们某女员工行为不端,要他们对女员工进行裸检,并进行性活动。结果,经理们竟然乖乖地服从了“权威人士”的话。人们如同服了药一般信服陌生人的电话,这就好像现在充斥在中国大地的诈骗电话,正因为人们对于公安局、法院、医院这些权威部门有着天然的信任,所以才会上当。
国外还有一个名词叫作“狂欢节效应”。也就是说,在狂欢节里,人们可以追求酒、女人、歌曲,纵情享乐,不受约束。当参与庆典的人纵情于集体狂欢的感官享乐时,原本有的各种忧虑和义务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此时人们会暂时放弃传统对个人行为的认知和道德约束,这就是群体行动的去个人化过程。在中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前几年出现过好几次游行,游行中人们不但将日本餐馆、汽车全都砸坏,甚至还发生了冲突,造成了伤亡。这也是“狂欢节效应”让人暂时放下了道德标杆而造成的恶果。
书中还提到一个现象: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果周围有越多人围观,这些人越不可能介入协助;相反,如果周围只有一两个人,他们反而更愿意伸出援手。这是因为当人多的时候,每个人都假设其他人会协助,分散了个人的责任感,而害怕做错事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的想法以及担心管闲事可能付出额外代价的想法也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如果参与者换成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就不会像成年人考虑那么多相关因素,就反而更愿意出手相助。去年发生的四川一位老太被三名小学生扶起后反而将他们告上法庭一案,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这个案例里,人们更愿意相信孩子,因为他们的心灵本质上还是非常纯净的。事实证明,确实是老太太污告了孩子。
书中最后提到了于2003年发生的美军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其中的情节与斯坦福监狱实验如出一辙。在监狱中,士兵们在去个性化后,沉浸在高度放纵的心理状态下,他们不去做理性思考,做事也计后果,对囚犯进行疯狂虐待。这其实就是“狂欢节效应”在起作用,因为不需要负个人责任,所以就能为所欲为。
预防邪恶
津巴多教授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每个人的心里面其实都有一个预警,它在提醒我们警戒我们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比如不应该放纵言论自由,要尊重某种的权威与秩序等。
教授乐观地指出,只要按照他提出的“十步法”,人们就能够顶住压力违抗“路西法效应”。第一步是承认错误,第二步提高警觉,第三步强调责任,第四步坚持独特性,第五步尊敬公正人士、反抗不义者,第六步珍视独立性,第七步维持警觉心,第八步平衡自己的时间观,第九步不牺牲个人自由,第十步反对不公正的系统。
津巴多教授后来的研究认为,真正的英雄行为中的人对于邪恶情境具有抵抗力,除了维持一个局外人的心态,常常能保持内心警觉的环境,抽离出局势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平凡人,就像《辛德拉的名单》里面的德国商人,这些人不见得特别伟大,往往只是一些平常人,相对于平庸的邪恶,也有一种善良的平庸。他们的特点在于做了正确的事,却丝毫不以英雄自居,认为自己只是表现了何为正派,何以言行的共同感受,对于情境具有一种特别的敏感,不会那么容易被情境所屈服,所以也不容易成为一个凶手。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维持自己的人格,就是要保持对于周围环境的警觉,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性,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学会用理性分析,不轻易相信舆论,拥有独立的思考。
“善恶之界存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多为自己而活吧。
还记得我们刚从历史书里得知南京大屠杀时的感受吗,除了无比的悲愤,同时我们也在怀疑那些日本军人究竟抱有怎样的一种心态,犯下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残忍灭绝人性的举动的。同样的,令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的,还有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暴行,那些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同样还有就发生在约十几年前的卢旺达大屠杀,伊拉克虐俘行为,等等。历史和现实从不缺少这类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我们也能了解到当时参与这类暴行的人们后来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他们有的会觉得十分惭愧认为自己是个恶人;有的只是觉得我当时必须这么做,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有的会说我在完成我的任务,是上级指派我这么做的,我身不由己;还有的会觉的当时这么做其实是在帮助对方。
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并理解这类暴行发生的原因呢,众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他们有的说这关乎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即他们是由一群心里变-态的人组成;也有的说他们是一群被鼓动了的人群;也有的说这是历史或斗争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产物。
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津巴多认为这类暴行的发生的原因更多的来自于情境的力量,即当时的环境带给人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些的发生。他认为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津巴多教授通过他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深刻且令人恐怖的展示了在监狱里几个通常意义上的标准好人是怎么一步步转化成让人胆寒的恶人的。津巴多教授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路西法效应,路西法lucifer,撒旦的别名。这也是这一书名的由来。
通过了解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制度带来的权力,然后是制服带来的去个性化去个人化,再来是群体的归属感及认同感。这些都成为情境力量的重要部分。
我不打算重述斯坦福监狱实验,我决定从我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一过程。
如我们这一代,在上小学时都会参加少先队,佩戴红领巾。还记得我们刚戴上红领巾时的情景吗,我们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国旗下宣誓效忠祖国,然后排着队欢乐的走进教室,这里有着那么一部分还未够资格戴上红领巾的同学们,其中不乏你的好朋友,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么,他们也许正在用羡慕的眼神盯着自己,也许正在伏案哭泣,也许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我们呢,我们可能会摆出一副同情的表情,极尽热情的安慰这些人,或者趾高气扬的走过他们身边,无论我们怎么做,其实在心底已经将这群人划归为另外一类人,一类比自己低等的人。你没有?呵呵,也许你忘记了当你还未佩戴上红领巾时那一股透入心底的沮丧还有面对红领巾时的自卑。
再回过头来回忆下老师是怎么挑选学生加入少先队的吗,学习成绩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你是否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当你申请成为少先队时,老师会告诉你,好好学习,积极表现,成为品德兼优的好学生,这样你才够资格申请。通过老师的话,你是否已经把红领巾和非红领巾划归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品德兼优的好学生,一类是不思进取,思想恶劣的坏学生。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如果你堕落成坏分子后,老师是有权力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摘掉你的红领巾并撤销你的少先队身份的。
那么,我们再回忆下,为了获得红领巾或保住红领巾的身份,你是否有向老师或者班长打过某位同学的小报告,哪怕他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违反纪律的小事,比如在上课时和同座轻声的说了那么一句悄悄话。做出这一类行为的背后并不只是为了保住红领巾,还有一重要原因是,你觉得做为红领巾的一员,你有权力也有必要这么做,这么做可以维护红领巾的名声,也可以显示出红领巾的优越性。
看吧,在这一环境下,你开始理所当然的向权威者出卖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朋友,并认为他们是低等人群,理应受到改造,如果他们不服从,有必要对其进行惩罚。在我的小学,我的班主任,每次他觉得某个学生不听话时,他就会安排大家在课堂上举报他的任何不合乎纪律的行为,并且让大家对这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当然,做为权威者的他会对其施以一定程度的体罚,比如罚站,打耳光之类的做为对学生们的检举行为的反溃我还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情景,首先是少先队员开始进行检举,非少先队员则会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会觉得这是获得表现的机会,一部分会感觉到羞耻,因为在他们的同类中有个人居然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他们会沉默着低下头,就像是大家正在批评自己一样,还有一部分人,会以看热闹的方式面对这一切,并在他人检举的同时偷笑被检举者的表情或是别的什么。
重点在于,我清楚的记得,最初时我对这一行为感到很为难,有时被检举者会是我私底下的朋友,但是为了保住我的红领巾,我不得已对其进行所谓的检举揭发,开始我只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行为,这让老师很不满意,而事后我在被检举者面前也感到羞愧,不管怎样,我违背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和义气。但是,后来,我渐渐习惯这一行为,我变得热衷于这一行为,因为这总比听课要来得有趣的多,我还可以毫无顾忌的笑,我也开始学会罗织罪状安在被检举者身上,哪怕他并没有干过这些。事后我在他面前也不再感觉到羞愧,有时被检举者会在私下反驳我们莫须有的罪状,但是,我们通常会这么说,既然你在某个时刻干过这样的事,那么你在另一个时刻也肯定这么干过,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我们相信做为非红领巾团体中的落后分子,你一定会这么做的。同时,我们还会将这一反驳行为积极上报给老师,以换取更大的'信任,甚至是权力。
其实,这就是一出活生生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尽管我们并没有对非红领巾一族进行身体上的侵犯,但是,如果老师允许的话,我相信我们会这么做的。
在这一过程里,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佩戴红领巾获得了去个人化的效果,在斯坦福监狱里,狱卒和囚犯都有各自的制服,我们还可以回想下一个标准的红卫兵的装束,绿军装,佩戴毛主席徽章,怀揣红宝书。而去个人化让我们成为一个群体,权威者即老师赋予了我们这个群体相对于另一个群体的优越性,于是,我们会认为所做的一切只是对于另一个群体的行为,而非个人,不妨想想反右运动,左派对右派的迫-害,没有人会觉得那是对于一个人的恶行,左派们认为这是为了改造右派而已。还有就是课堂纪律以及学校纪律也就是制度带来的权力,做为红领巾的一员,即是认同制度的一员,我们有必要为了维护自身所认同的制度而对反抗者进行教育以及惩罚,这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这些惩罚会在维护制度这一观念下变得更为理所当然且不用背负罪恶。
但是私下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当我们脱下红领巾,走出校园后,我们就会立马变成一个软弱的,善良的,温顺的孩子,我们和小朋友们欢乐的玩在一起,不分彼此,就算这里面有非红领巾者,我们尊重长辈,爱护动物,我们是他人眼中的乖孩子。
看吧,这就是津多巴教授在书里给我们揭示的情境的力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我之前提及的那些暴行,当然,它并不是唯一的解释,但是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情境的力量,并小看它。比如在回看文-化-大-革-命时,很多人都会说,我才不会去批斗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人们不会相信自己会去做恶,但是,你恐怕忘记了你是怎么跟随大部分同事对那个私底下是个很不错的人的同事进行落井下石的,你又是怎么跟随着众人耻笑那位可怜的裸露着身体的疯子的。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做恶,恶行并不总是一种直接施与受害者的行为,有时候默认也是一种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让人心寒的恶,比如围观多人殴打一人,比如围观跳楼者。默认会助长恶行的扩大化和严重化。我突然想起有很多贪官在回忆录里都会提及,起初他也是报着为民办事并恪守清廉的准则来为官的,但是,当他发现原来大多数的官员都在贪腐时,他的立场变发生了动摇,最后一步步的堕落成大贪,这其中有着来自贿赂者和权力的各种诱惑,同样也有着我们对走后门这类事的默认。
总体来说,路西法效应里揭示了人在情境下如何展示出自己的令人胆寒的恶的一面的,似乎看起来情境的力量如此的让人难以抵抗,似乎只有英雄才可以在其中独善其身,然而在书的结尾,津巴多教授最后也提出了对抗情境的力量的十步法,包括承认自己的错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等。但是能够严格遵守这十步法看起来是那么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正直的人令人尊敬的一生会遭受那么多苦难的原因,因为情境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不过,让我们好歹也尝试着,尝试着对抗它,尝试着成为一个追求平等,追求自由的正直而善良的人吧,如果我们都去进行了尝试,那么,同样的这也会成为一股情境的力量,一股温暖充满爱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它会令恶人转化成好人,那时,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个转化的过程为安吉尔效应,安吉尔 angle,天使。
每当这个世界上发生暴力事件时,我们总会在同情受害者的同时强烈谴责施暴者。可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都不认为暴力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可能认为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残忍的施暴者。你真的这么自信吗?先不要急着回答。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书是一部引导人们探索和面对内心世界阴暗面的心理学著作,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堕落为恶魔经过了怎样的过程,这本书叫《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是什么意思呢?西方神话中,路西法就是魔鬼撒旦的另一个名字,它就是由天使堕落成的恶魔。而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菲利普津巴多。他是一位相当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震惊世界心理学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连作者自己也意外地沉浸在了心理的阴暗面中,人性堕落的速度和程度都远远超出了预计,而至今也没人敢照原样把这实验重复做一次。
怎么会写这样一本关于探索堕落的书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菲利普,他的童年是在美国贫民区度过的,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他日后的生活和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贫民区里各种“街头智慧”、“生存法则“,以及周围伙伴的堕落,使作者开始对人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特别是人性的黑暗面。多年后,《路西法效应》面世了。
本书的架构也是比较特别的,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人类性格的转变原因,紧接着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当遇到非常状态时,我们自己能有多少把握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而后几章就是大篇幅陈述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整个过程,从大学生参与实验,到犯人和狱警的角色分配,再到最后“狱警“的暴力失控。几章的记录形式如同电影剧本一般,一位旁白讲述正在上演的故事,又不时的辅以心理学诠释,以解答读者部分的迷惑。直到实验结束,才做出了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原因的查找。作者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阴暗心理的探索之旅。书的最后,作者有所转折,认为人性终究是善良的,并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对抗外部情景和各方面的系统力量,使人保持其善良的品行。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实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斯坦福监狱实验吧。菲利普首先征集了多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并通过心理学测试对他们进行了筛选,选出了心理指标接近人类平均标准的20名。而后其中一部分人被一场逼真的逮捕行动抓进“监狱”中,而另外的人则被任命为”狱警“,“犯人”和“狱警”都是随机分配的。原本预计实验时间为两个星期,实验目的就是观察这些普通的大学生,年轻有为的好孩子们在身份和权力重组分配后,”犯人“和”狱警”的互动情况,这个环境和制度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最后这个实验的结果却是十分的骇人,人性的堕落速度和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预计,以至于实验进行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迫终止了。
实验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读者都可以在这部实验后三十多年才重新整理出来的《路西法效应》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看这部书时,我脑海里无数次闪现出一部几年前看过的电影——《浪潮》。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电影中美国历史老师用短短的时间就在一个班里培养出了曾被同学所憎恨的纳粹主义。电影中的许多行为和人物的心理状态我们都能从《路西法效应》中找到相应的解释和分析。相反,也能让读者更进一步的理解《路西法效应》在现实中是如何发生的。
当然,作者研究这些,并不是想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来替犯罪的人开脱,这不能成为他们免责的理由。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使人们正确地面对各种不良的情景,找到根本的原因并改正它,防止更多的人被其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脆弱,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不会轻易的被情景所屈服,做到随时对自己身边情景秩序和社会环境保持独立和警觉,对自己的心灵做出重新的审视。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篇十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