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艺术展范文(22篇)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另外,写总结时我们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练性。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能会找到一些启示和思考的点,希望对你写好一篇总结有所帮助。
参观艺术展篇一
当老师宣布明天将要去参观国际石雕艺术展,全班迫不及待的大声欢呼。
当天一早,同学们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散步到达展览会场。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自然时尚”,我最喜欢的作品是闪闪发亮的“金元宝”,不禁让我想触摸一下。另外还有一个“精灵乐园”的作品,一道彩虹上,白白的石头,弯弯的弯道,就像一座溜滑梯,上面还有精灵乐在其中的玩着溜滑梯,以及身上带着尖尖利刺的“凤凰来仪”,尖锐的刺和其他作品比起来格外独特。
这次展览的石雕作品栩栩如生,让我叹为观止、回味无穷,我希望下一次可以带家人一起去参观这个石雕艺术展。
参观艺术展篇二
参观艺术展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参观艺术展。
观后感。
希望您喜欢!
很荣幸,我参观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展览会。在展会的过程中我分别观看了五所高校的展会作品,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设计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有些人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都是围绕着自我的中心在做,所以做出来的作品是那么的普遍、不堪一击。当我看到具有设计美称的江南大学,学生作品是。让我对设计这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因为设计这个专业就是一种直觉的思考,设计者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反映了时代的需求。设计者不能一昧的去追求时尚,追求自已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时代设计的“梦想”。
在这次展览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首先作为一个设计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去观看你周围的一切事物。因为很多精髓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当中。如果一个设计者能将生活中的小事溶于作品当中,那么他的设计作品将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设计就是这样,只要你的设计作品能使大众认可,能被时代需求索接受。则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者,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建立起这样的思维。
在我观看完这次展览后,我对平面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这是对于我来说平面设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那要看你对这里词是怎么理解的了。对于学美术出身的人这方面其实是很简单的,可是对于不是美术出身的爱好者呢?但是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别人不敢想的,你想。别人不敢做的,你做(在国家法律规定内)。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你已经做到,就可以了”。
在我认识到平面设计这个专业时,我一直认为,平面设计是有生命的,纸是作品的皮肤,印刷则是作品的华服,内容才是作品的血肉,翻阅则是欣赏时代的脚步,搁置则是停留的失落。静下心,观看展览中的作品,我能感受到艺术的呼吸。每张,每件不在叙述或好或坏的故事。精彩的在演绎、展示优美与繁华。粗俗的宣誓直接的苍白,充斥着霸道与无礼。也有简单愚笨者,混乱在漫无边际。这一切都是设计的端点。精彩的作品如人一样充满自信的魅力,感染着与其心灵相同的人。
观看了这次设计展览,现在我对设计的定位则是,设计就是一种创意,而这种创意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而是来自突然的灵感。而这种灵感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的。只要你把握好这个一瞬间,就没有你做不到的创意了。
20xx年3月14日下午两点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1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在孟德会老师和宋严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张伯英艺术馆。在两位导游的热情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两个小时的参观。一进门,首先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是徐州民俗铜像。有民间娱乐的斗鸡热闹场景,有展示婆媳友好关系的烙烙馍场景,还有民间艺人捏泥人场景等等,这些铜像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再现了民国期间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接着,同学们又参观了汉后堂、余庆堂,墨缘阁等景区。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亲身体会到了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仅从床的差异上同学们就明显感到了南北之间的文化不同:南方——细腻,北方——豪放。最后,我们参观了艺术馆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文豪殿。它是目前苏北最大的单体大殿,大殿又分净觉和碧澜观两室。净觉里陈列着许多文人、名人对张伯英先生的赞美之词,碧澜观里展示着张伯英先生的书法作品和相关文物。在返回的路上,同学们参观了百佛堂,远远就看见释迦摩尼正坐在大堂中间,同学们兴奋地跑过去,好奇地看看摸摸,有的同学还真诚地跪在佛像面前祈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的健康。
张伯英艺术馆不仅展示了张伯英在文艺方面的天赋,而且渗透了他弃官从文的淡薄心态和爱国主义情怀。历时两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下次再来参观。
对于一个没有艺术气息的人来说,参观画展着实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浏览像完成任务亦或是喃喃自语假装在陶冶情操。但是走进刘海粟先生和他的夫人夏伊乔的画展却给人一种心广神怡、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是不同。
起始,我便了解到刘海粟夫妇的一生。首先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了。我相信年龄不是差距,22岁的年龄差让我感受更多的是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爱情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是很有影响的,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为他们的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色彩。与其说世界创造了刘海粟这样成功的画家,而夏伊乔夫人则是让这份成功熠熠生辉的光芒。通过欣赏,相对于刘海粟先生的画,我更喜欢夏伊乔夫人的画。因为颜色鲜艳的画更能带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鲜丽,是我对夏伊乔夫人画的总括。不枯燥不单一的颜色让人觉得舒心,她的画风从骨子里透着女子特有的风韵:纤柔、婉转又顽强。纤柔:是女子特有的气质,纤细而柔软;婉转:看着画中的风景仿佛一个窈窕女子在和你轻声细语的谈论着;顽强:并不与温婉冲突,那些苍劲有力的青松翠柏是最有力的代表。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到南北朝范缜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都强调了形神的统一。“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夏伊乔夫人的画不仅有了形神的完美结合,色彩的搭配更增添了一份视觉享受。
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写道:“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草一尊,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画的对象虽是极端复杂的,但复杂中蕴含着简单,变化多端中隐藏着规律。从夫人的《牡丹》到《四季花鸟图卷》对自然界反复观察研究,使其印于脑里,熟烂于胸中,而后才能倾泻而出,任意挥洒,才能“浅露造化秘”,最后达到“随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天地。
夏伊乔夫人是刘海粟先生的第四任妻子,他们在刘海粟先生人生最低落的时候结合了,生命最痛苦的文革阶段是夏伊乔夫人陪伴他一起度过的。夏伊乔夫人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地支持、理解和照顾着丈夫。没有人知道刘海粟先生这样的风流才子一生中到底爱过多少个女人,也无人知道他的爱到底停留在哪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拥有夏伊乔的刘海粟先生的后半生是幸福的,最后他用一个大写的“爱”表达了对妻子最大的感谢。正是夏伊乔这道最无私的光芒,照亮刘海粟先生成功路上最坚实的墙!
今天上午九点,我来到了上海城市艺术雕塑艺术中心,与中华小记者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日本新多媒体动漫艺术展,今天可是最后一天了呢。虽然上网查过,不过我还是不清楚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我进入了展厅。
然后就是东京展区了。在这个展区中有四幅以日本首都“东京”为题材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全东京的风貌。有三副的类型差不多,而另外一幅却吸引了我。它就是“门的视觉”,来自小林和彦。“它把新干线丛山形车站到东京车站为止的景色,用计算机进行圆形处理。形成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作品。虽然是非现实主义作品,但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呵,可不是嘛,一圈一圈转得头晕,也看不清什么景色。远看还像是小时候玩的万花筒呢!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从车门内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样,乘新干线的人也数不胜数,但只有他,想到了用平凡来造就艺术。
表现展区可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展区,人可多了。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
地上有好多锥形物,这些是干什么的?一看介绍,原来叫“光影”,可以通过外界对它们的碰触变化出不同的影像。我蹲了下来,用笔碰一碰,没反应……这时,工作人员又来帮我了,用手轻轻一摸,哇!一只蝴蝶就飞了出来。我也来试一试。小花,飞机,小鸟,蚂蚁……每一个锥形物变出的影像都不一样,可好玩了。好玩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科技的高超。
空中悬着一个轮子一样的东西,下面放着两个常见的圆形手柄。“环形光轴”?我纳闷了,这怎么玩啊?好心的工作人员又来帮我了。原来是一款游戏,跟打飞机差不多,但人得跟着飞机跑,因为是环形的嘛。第一轮我输了,没关系,再来。果然,第二轮我一下就把工作人员的飞机给打了下来。这跟其他的游戏不一样,很有创意。(无形之中还锻炼了身体)。
普通的两台打字机也许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但这里的两台可就有趣了。它们通过电子激光,在一张纸上“打”出五颜六色的文字,并可以传输给对方。“打字机”旁的“字符震荡”有点让人摸不清头脑了,很普通的几根绳子与一张屏幕。而当你拨动绳子的时候,屏幕上所显出的影像便会随着绳子的碰撞而变幻出绚丽的图案,像是抽象派。“桌上风暴加强版”也同样采用了投影技术,四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在桌面场景上随着个人的爱好随意移动,可以互相问候,也可以坐在花园的长凳上聊天。可奇怪的是,我看不到投影仪。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通过每个人物身下的识别系统向电脑作出反应所放映出的最新科技。
展区的右边跟“动漫展”类似,展出了许多日本原装漫画书与一个与人差不多高的高达模型。许多漫画书都不曾耳闻,只有一本“钢之炼金术士”是为众人所知的。像对于左边,漫画这边明显冷清许多。
哈,可不是嘛,左边的展区全是游戏机,而且大的小的品种齐全。任天堂出品的ique我家也有,但今天所见识到的游戏卡可谓是闻所未闻。“瓦力欧制造转转乐”要求通过游戏机与人体的倾斜来完成游戏,我连连失败了几次,而另一位同学却过关斩将。看来我的平衡是不够好。因为是日文版的,所以好多游戏都不知道该怎么玩。只有一款“新超级马里欧兄弟”不用看文字就能玩,而且还是最新版本,所以许多游客都爱不释手。
大型游乐机中最受欢迎的要数两台格斗机了。不过我却认为“能源小精灵”更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有机器的手柄都与一般超市中买的不一样,所以感觉特别新鲜。在玩“音乐射击”的时候,手柄还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而震动。感觉身临其境。
展区最后的两个超大屏幕播出了日本的优秀动漫短片,卡通人物形状怪异却十分可爱,不得不感叹日本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也“玩”了,差点忘了还是有任务的。于是我开始在人群中寻找采访对象。呵,就在“新超级马里欧兄弟”游戏机的区域,我看到一位头发已微微泛白的老大妈正专注地打着游戏。凑近一瞧,别说,打得还真不错。等到她终于尽兴了,她告诉我,今天是来陪她的外甥的。他平时在家就喜欢这些,听朋友说这边有个日本媒体动漫艺术展,虽然家里很远,但还是带孩子来了,长长见识。来了发现,果然和外面的游戏厅不一样,都是高科技!当问到她为什么也和小孩一样喜欢游戏,她笑了笑,说:“我可不希望自己这么快就变老了,外甥喜欢玩什么,我也跟着看看,年轻一把!”她指了指在不远处“打拳”的外甥。呵,打得可起劲呢。
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于其他大多数人不一样,在漫画展区逗留了许久。她说,昨天5点来的时候已经清场了,感到很可惜。今天早早的就来了,主要是来看漫画的,身为一个漫迷今天能看到这么多原装的日本漫画书十分开心。没想到另外还看到了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新科技与最新款的游戏。特别喜欢“光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和我一样啊!)。感觉来参观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玩着ique,年龄小,好交流。他说,是妈妈带他来的。他很喜欢游戏,家里也有ique。不过觉得这里的游戏与外面的不一样,不仅是最新款,而且要动很多脑筋才能通关。虽然有些东西看不懂,但还是被深深吸引了。
最后,小记者没剩几个了,我跑去找那个好心的工作人员。他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们真幸运,他觉得这个展里的的东西都蛮适合青少年看的,比呆在家里泡电脑好多了(那是)。多了解一些日本的新科技,开开眼界。的确,有些真的是我想都没想到过的。问起他做这个工作7天了累不累。挺诚实的,他回答说,累,当然累,不过累得值!既能帮助游客了解这个艺术展内的的新作品,自己也长了见识。
离开了展厅。一看表,呵,比预定时间超出了半个多小时。其实我也挺贪玩的,不,是有好奇心。前面说过,玩的同时也要思考,不然就白玩了。专业性的东西我不懂,但我至少知道要创造出这些东西光靠技术是不够的,主要还是得多动脑筋,得创新,不是吗?而且我在许多作品的制作人旁边还看见了“协助人”,说明啊,一个人突破性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另外,我很欣赏那位工作人员呢。
能在最后一天参观到此展,我想真的是很幸运呢。
参观艺术展篇三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位于浙江美术馆内的敦煌莫高窟艺术展。
一走进展厅,我就兴奋地叫起来:“哇!这尊卧佛好大,好壮观啊!”整个展厅四面和顶上都是佛像的壁画,我们立刻被这种很浓的佛教圣地的氛围所包围。我们走进一个个模拟石窟,看到了一尊尊佛像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壁画,好像来到了真正的.敦煌莫高窟。我被这些精美的壁画吸引住了,在古代没有充足的颜料的情况下,这些古人是怎么画出这么漂亮的壁画?我觉得他们真是太厉害了!我也想向他们一样将来能画出这么美丽的画。
我今天参观敦煌莫高窟艺术展真是太有意义了,太快乐了!
参观艺术展篇四
10月2号,爸爸开车送大舅舅回兰州,顺便带我、畅姐和冉哥去参观安庆黄梅戏艺术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见了两边的柜子,一边是服务台,一边是卖纪念品的。天花板和墙壁都是大红色的,更显现出戏剧国色纯粹。再往里走,看见一个黑白的大电视正在播放《天仙配》。拐个弯儿,还有一个正在《天仙配》唱词的小屏幕。再往前走,还有很多扇子排成两竖排,每个扇子上都有一张黑白的戏剧照片和那个戏剧的名字。在它们的后面有很多关于戏剧的`展览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凤冠。
这个凤冠是蓝色的,上面镶嵌着许多蓝色的珠宝,凤冠两边各有一条缀着珠宝的银线。凤冠是给戏剧中富贵人家的女子戴的,非常重,但戴上后非常好看。
我们一上二楼就看见了一个很大的黑白电视机在播放《女驸马》,下面放了很多凳子。我很喜欢这个黄梅戏,所以就看了一会儿。
接着,我们拐了个弯儿,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玻璃展柜,里面装了很多戏剧里的服饰。第一个是皇帝穿的龙袍,上面有五条龙,还有一顶红色的帽子,上面有很多珠宝。放在它旁边的是皇后的衣服:一顶凤冠、红色的袍子,不过袍子上没有龙。后面还摆了很多服饰,都差不多,但最后一组却十分朴素,一套是白色上衣,腰间系了一条粗布绳,搭配的是淡绿色的裤子。另一套是淡粉色的上衣搭配白色的裙子。
最后我们到了三楼,三楼展示的是聂耳与国歌。聂耳是人民音乐家,出生于1912年2月14日,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他在1935年7月17日因游泳不幸溺水而亡。那时,他才23岁。
这里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你想来玩玩吗?
参观艺术展篇五
前些天,妈妈带我去植物园看菊花艺术展。妈妈告诉我:这次的菊花展是跟河南开封共同举办的。开封在历史上曾经是北宋的都城,而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所以这次的菊花展就叫“两宋菊花艺术展”。
刚走进植物园的大门,我就闻到一阵淡淡的花香,接着就看到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紫红色的、金色的,竟然还有绿色的菊花。花朵也有大有小。大的有碗口大小,花瓣层层叠叠的,捧在手中沉甸甸的。小的就是小雏菊了,小小的像是些毛茸茸的小珠儿,在秋风中滚来滚去,可爱极了。有些菊花的花瓣像舞动的丝带一样在空中漂浮着,真是美丽极了。
最吸引我目光的,是一丛紫红色的“小章鱼”。它的花瓣与其它的菊花不一样,不是非常大,只有七、八根紫红色的细丝向周围均匀地舒展开,细条的顶端又微微卷了一下,中间是一颗娇嫩的花芯,真像只活泼可爱的小章鱼。风一吹,在绿油油的叶子中间的“小章鱼”就像在碧绿的海洋中畅游着。
植物园中到处都是用菊花搭建成的主题展区。有用菊花搭建的开封府,前面还有两个头戴菊花的萌娃娃。有用菊花布置成的庭院,配着茅草棚和小桥流水,让人想起了世外桃源。那些用菊花摆成的一只只漂亮的五颜六色的花孔雀,更是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纷纷地挤上前去与它们合影。
我观赏着、赞叹着,直到走累了才恋恋不舍地坐车回家,但这美景却深深地留在我脑海中了。
参观艺术展篇六
20xx年3月14日下午两点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1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在孟德会老师和宋严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张伯英艺术馆。在两位导游的热情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两个小时的参观。一进门,首先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是徐州民俗铜像。有民间娱乐的斗鸡热闹场景,有展示婆媳友好关系的烙烙馍场景,还有民间艺人捏泥人场景等等,这些铜像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再现了民国期间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接着,同学们又参观了汉后堂、余庆堂,墨缘阁等景区。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亲身体会到了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仅从床的差异上同学们就明显感到了南北之间的文化不同:南方——细腻,北方——豪放。最后,我们参观了艺术馆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文豪殿。它是目前苏北最大的单体大殿,大殿又分净觉和碧澜观两室。净觉里陈列着许多文人、名人对张伯英先生的赞美之词,碧澜观里展示着张伯英先生的书法作品和相关文物。在返回的路上,同学们参观了百佛堂,远远就看见释迦摩尼正坐在大堂中间,同学们兴奋地跑过去,好奇地看看摸摸,有的同学还真诚地跪在佛像面前祈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的健康。
张伯英艺术馆不仅展示了张伯英在文艺方面的天赋,而且渗透了他弃官从文的淡薄心态和爱国主义情怀。历时两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下次再来参观。
参观艺术展篇七
“一所伟大的大学,需要一座伟大的博物馆。”一直想去清华园的艺术博物馆看看,周日下午约了美女去到位于清华园内的博物馆。
远远地看到冷风中矗立的人物雕塑群,凭感觉我知道前面就是博物馆了。
走进来看,是被誉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的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先生的雕像。
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先生19应邀到清华演讲,引用《易经》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生要做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这次演讲对清华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清华即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校训。
陈寅恪先生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作为历史学家,先生学贯中西。是公认的本世纪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师。
“南书房行走”的王国维先生于1923年应召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是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集哲学、经学、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
赵元任先生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者之一,28岁便被美国康乃尔大学聘为物理讲师。29岁时,他回到清华,担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讲师,30岁任哈佛大学哲学讲师,33岁被聘为清华哲学教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是对四位国学大师最好的解读最高的评价吧。
步入博物馆,正对着大厅的是一座气势非凡、由黄色侧墙和黑色阶梯组成的主交通轴,一直延伸到最高处,沿着这条简洁明快的楼梯拾级而上,参观者便能顺利到达各个展厅。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屋顶还被设计成一个自然光过滤器,阳光可以透过天台玻璃照射下来。
在服务人员的提示下,我先去了一楼的主展厅,这里展出的是以“回归.重塑”为主题的雕塑大师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
整个展厅以黑白和深蓝为主色调,无论是展厅的布局、作品的摆放、色彩的搭配还是灯光的处理,都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
展览共分七个单元:第一单元“布德尔的创作之源”呈现了布德尔由学习到掌握雕塑技术期间用作参考和汲取灵感的考古文物;“帕拉斯(1887-1905)”“阿波罗(1898-1909)”“弓箭手赫拉克勒斯(1906-1909)”“果实(1902-1911)”,“珀涅罗珀(1905-1912)”及“香榭丽舍剧院与垂死的人马(1910-1914)”六个主题单元集中展现了布德尔重塑古代经典人物及题材的独特创作手法和理念,古希腊雕塑的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理念在布德尔的作品中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布德尔师从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但是,他与罗丹却又是不同的。“艺术必须从古老的根上生长出来,再让树枝伸向现在,等待着开花结果。”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布德尔的艺术信念,也揭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之旅。
布德尔对待每件作品都非常执著,尤其是在创做纪念碑作品时,有一件作品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期间创作了57件草稿,还有一件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所以他的每件作品都是精彩的、绝伦的、真实的。
主展厅陈列的是布德尔的代表作——《弓箭手赫拉克勒斯》。这件作品在西方雕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甚至曾经摆放在的雅典奥运会场馆的门口。你看,大师雕刻刀下的赫拉克勒斯浑身筋肉,体形瘦小,左脚伸出圆周外,突破了平衡圆满的倾向,刻意夸大了的弓箭,包裹着一个剑拔弩张的精悍紧张的肉体,带给人无穷的力量和阳刚。
邵大箴先生评价布德尔手下的赫拉克勒斯是一个背负着承重使命的苦行僧,豪气万丈却又抑郁深沉。这与布德尔喜欢贝多芬雄壮悲怆的交响乐是不无关系的,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雕塑还是音乐,这件作品所呈现的是悲怆与英雄的结合。
“艺术的生命是爱,不能够把全部生命贡献给艺术创作的人,应该放弃赋予石头以生命的职业。”正是因为他对雕塑炽热的爱,你能从大师的每一件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温度。雕塑大师罗丹对他这位高足的叹赏毫不隐讳,“布德尔在不断地推论中,寻求真实,他的作品非常的理性,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在全体中有重要的价值。”
沉浸在这位雕塑大师的世界里,其实是在享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都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驻足在大师的作品前,你能感觉到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似乎穿越时空在跟你对话。
艺术的魅力是具有穿透力的、直抵人心的,两个小时的时间与大师对话,与作品对话,每一件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和柔美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
从一楼直接去了顶层四楼。
13号厅的“晚霞余晖——清朝瓷器展”,10号厅的“翰墨丹青——清华藏珍书画展”,12号厅的“必忠必信——王纲怀捐赠铜镜展”,11号厅的“随方制象——清华藏珍家具展”,8号厅的“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7号厅的“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以及9号厅的“丝绣撷英——清华藏珍织绣展”……展厅内每件藏品都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比如织绣展厅中展出了清代“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红纱地绣花金玉满堂女氅衣、蓝地刻丝云龙立水长袍等名品。在这里,终于有缘一睹明代刻丝凤穿牡丹团花,各色丝线织出的艺术品可谓精美绝伦,心中不由地赞叹古代艺人精湛的织绣技艺。
博物馆的三楼是“理想之境——马里奥.博塔的建筑与设计。”建筑与人类密切相关,“我们塑造了自己的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我们”。作为国际级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充满人文性和理想性。他融合了严谨的理性主义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当代建筑语言回应久远的历史记忆。他虔信一座建筑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根源和记忆”,在“记忆”的土地上,务必保留日渐丧失的地域特征和历史特色。作为清华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师,我们看到,缓缓上升的步行阶梯和顶层天花板的自然采光,博物馆与大学主楼以及整个校园之间的关系,无不印证着博塔独特的建筑理念。
最后来到博物院的二层,在4号展厅,“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独上高楼”,取自静安先生的“三重境界说”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以“独上高楼”作为展厅主题,一是喻其令后人望其项背的学问之大成就,也喻其孤傲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展厅分“罗王之交、平生交游、清园执教、静安不朽”几个单元。静安先生人生最后的时光是在清华园度过的。期间,他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90年前那个初夏的一天,他却义无反顾的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的鱼藻轩。带着他“学贯中西,满腹经纶”的才华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精神,平静的去了。清华园的茔地,成了这位国学大师最后的归宿。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如今,静安先生手写遗书的石印本静静地躺在展窗里,先生的自沉曾一度成为学界之谜,作为“国学第一人”,后世再无人能及先生之成就。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已是日落时分,夕阳穿过树梢的光影在博物馆墙面上缓缓移动。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透过那些老旧的物件,能感受到那种“跳动”,心灵得以在此安放,而无需在意溜走的时光,人也随着一起沉静到永恒的时光里去。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参观艺术展篇八
最近我参观了一场关于现代艺术的展览,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展览中包含了许多由不同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从绘画到雕塑再到装置艺术,每一个展品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诠释。
在这次展览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三件作品,分别是:一件抽象画作品、一件雕塑作品和一件装置艺术。
首先是那件抽象画作品。它看起来像是一副抽象绘画作品,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件作品来自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视角。艺术家采用了许多色彩和几何图案,在不同的角度下,观者可以看到不同的形象,这使我感到非常震撼。当我沉浸在色彩的美感中时,竟然忽略了这幅画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这件作品让我明白,艺术家们的作品通常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其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是那件雕塑作品。这件作品描绘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孩,正凝视着远处的海洋。她站在一朵巨大的云朵上,仿佛随时准备起飞。这件作品不仅表现了女孩的美丽和青春,还蕴含着无限的憧憬和追求,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它也是艺术家对童话世界的演绎,其中弥漫着一股神奇而又具有启迪性的气息。这件雕塑作品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并让我产生了一种走向未来的勇气和信念。
最后是那件装置艺术。这个安装在展览中央的巨大装置项目类似于一个迷宫里的迷人隧道,展览观众在她的“朦胧世界”中穿行,逐渐适应她的气氛。这个装置让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追逐自己的想法,享受梦幻和追求的心情。同样,这个艺术项目的背后也蕴含着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他的生态意识,表达了他对人类多样性的热爱,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参观这次展览让我感觉到艺术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如同一面魔镜,展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反映。乍看之下,这些艺术作品不过是几张画,几个雕塑和装置艺术,但是在深度剖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背后蕴含的思想、故事、和灵魂。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让我们拥有领略美的能力,开启我们更广阔的思维,让我们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和感受人性的伟大。
总之,这次展览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艺术是无限的,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样性、美丽和思考的领域,展现了人类文明及人性的伟大。我相信,艺术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会让我们在美丽的世界里变得更有价值。
参观艺术展篇九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周末,我参观了浙江美术馆“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
来到美术馆门前,立即看到一座牌楼,“莫高窟”三个字映入我的眼帘。再往前走,一幅巨幅照片“莫高窟”展现在眼前,大大小小的石窟有序地排列着,给人以无尽的沧桑感。进入大厅,所有的柱子以及大梁上都印着莫高窟的壁画图案,使人置身于壁画的世界。
一楼展厅陈列着许多雕像及壁画。这些壁画大多都是名师的临摹作品,内容极其丰富,色彩明丽,每幅画都有着一个神奇的故事。展馆里的几尊雕像和真人一般大小,姿态各异,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最令我惊奇的是泥塑表面的颜料,这些颜料都是用天然矿物制成的,难怪敦煌壁画历尽千年还能保持如此明艳的色彩。在这里我还了解到泥塑的制作过程,它需要用到木头、稻草以及泥土等材料,制作过程非常复杂。
在二楼展厅,你能看到一代绘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他临摹了两百多幅敦煌壁画,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模仿得十分精致,富有神韵。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的一座艺术宝库,我以后一定要到甘肃去看一看。
参观艺术展篇十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学校的艺术展厅,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让我对学校的艺术教育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小小的展厅竟然承载着那么多的艺术精品,每一件作品都展示了学生们的创作天赋和艺术才华,让我深受启发。
第二段:对观展作品的描述。
展厅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从绘画到雕塑,从摄影到陶艺,无一不展现着学生们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名为《自由之歌》的油画。画中的色彩鲜活而明亮,几只抬头高歌的小鸟在广阔的蓝天下自由翱翔,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它们追逐梦想的悸动。此外,还有一件精美的陶艺作品,它以一个倾斜的花瓶为主题,花瓶的上半部分为瓷器材质,而下半部分则是用木材制作,呈现出独特的材质感和艺术效果。每一件作品都表达着学生们对生活、对世界独到的见解,给观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第三段:对艺术展览的感悟。
参观这次艺术展厅,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抒发,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观者。同时,艺术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它可以超越语言的限制,用画笔和雕刻刀来表达观者无法言说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观看这些作品,我对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我也开始更加欣赏并喜爱艺术。
第四段: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考。
学校的艺术展厅不仅给学生展示了他们的创作才华,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这些作品不仅仅展示了学生们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艺术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沉浸,学校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还为学生们的个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个人收获与展望。
通过参观学校的艺术展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教育的力量。之前,我对艺术只停留在表面,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缺乏深入的思考。而这次参观让我明白,艺术是一种可以触动人心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想象力得到释放,情感得到宣泄。从此,我会更加主动地接触和了解艺术,培养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我很期待以后能够积极参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活动,发掘并培养自己的艺术潜能,将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总结:
通过参观学校的艺术展厅,我体验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刻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心路历程。同时,我认识到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期待未来能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艺术,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素养,将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参观艺术展篇十一
由于我身体不舒服,没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这次的秋游活动,好可惜!周日爸爸妈妈见我身体好点了就带我去看了“彩绘熊猫公共艺术展”。
在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思南公馆里,只见30只形态各异的“素颜”白色熊猫模型簇拥着一只长两米、高一米的埃及法老造型的金色彩绘熊猫。形态各异的熊猫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匍匐前进,还有的相拥而抱……憨态可掬的熊猫们引得我们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活动现场为了让大家体验彩绘熊猫的过程,特地为我们这些参观者精心准备了可爱的'熊猫明信片,让大家自由地发挥想象力,为“素颜”大熊猫进行装扮。爱画画的我立马参加了“彩绘大熊猫公共艺术展作品征集”的活动。我用手上的画笔,认真仔细地“打扮”着明信片上的大熊猫,亮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熊猫,我精心设计的自创图案,都让我心里感觉乐呵呵的,因为这是我的原创作品喔。
期待下次的公益主题活动,更期待下次和同学们一起的春游活动。
参观艺术展篇十二
艺术展览是每个艺术爱好者都会去参观的地方,因为在展览上可以看到许多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心血结晶。我也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最近参观了一场艺术展览,让我领略到了不同作品的风格和写实的方法。在此,我想分享我参观艺术展览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艺术展览的第一印象。
当我走进展览馆的时候,我看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每件都是非常独特和美丽的。我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艺术之海中,许多艺术品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喜。我开始仔细地观察每件作品,从画面中感受艺术家的用心和思维。
第三段:对作品的理解和理解。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人物画像,风景画,抽象画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通过不同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创作出来的。作为观众,我的任务是了解每个作品的思想和表达。例如,一个人物画像可能代表一位重要人物的故事,而一个抽象画可能传递了艺术家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理解每部作品背后的意义,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参观这场艺术展览,我感觉自己沉浸其中,深深感受着每个作品的表达。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图像,而是包含了艺术家的心灵和情感。恍然大悟,艺术之美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外观,更重要的是人们心灵的感受。每个人的看法可能是不同的,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当我们走进展览,听到劲道的音乐,看到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时,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艺术之旅。
第五段:总结并概述。
参观艺术展览是一场艺术之旅,它能帮助我们拓宽思维和视野,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和能量。通过这次参观,我受益匪浅,从中我理解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需要去品味艺术的珍贵和精华,从中找到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艺术的魅力无穷,我们需要不断地发掘和体验。
参观艺术展篇十三
起初,当我听到要去看毕沙罗展的时候,还蛮高兴的,这是我第一次到博物馆参加艺术等相关展览。因为是第一次,所以特别兴奋,我和父亲一起前往毕沙罗展,指导我怎么抄重点。
直到我到故宫,进到展览室时,整个气氛都很不一样,空气中瀰漫着一种艺术气息。顿时,心沉淀了下来,听着解说,一边抄笔记,从毕沙罗的生平,到图画的解释,我全部都抄了下来,以便报告的'完成、顺利和成功。从图中的大自然景色与讲解过后,才了解到,原来在较早的年代,大自然景色需配合神话故事,大自然本身不能作主角,和现在的观念相差甚远,那时候的艺术好像不怎么自由,较晚的年代,已经可以很自由的绘画。
这些画作看完之后,还去看一段影片,有关于巴比松派画家、毕沙罗本人与毕沙罗家人的艺术作品,本来不怎么懂艺术的我,经过解说之后,如同知晓其中的奥妙,领悟其中的道理,使我艺术品味更加的好,没想到一次的艺术之旅,能如此有这么大的收获。老师说过,一辈子要与名画相逢,可真不简单,也很难得,这一次真是我难忘的艺术之旅。
参观艺术展篇十四
百岁高龄的周令钊爷爷是一位的伟大艺术家。在信尚美术馆的一楼是周爷爷为新中国造型的巨作,他参与设计了国徽,政协徽章,少年队队旗,还设计了共青团团旗。新中国成立后,周爷爷等专家为了设计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图案,走进炼钢车间搜集绘画素材,走进少数民族山寨采风,在众多的速写设计稿中挑选出典型的图案与祖国的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组合成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我们边走边观赏这些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作品。
步行来到二楼,周令钊爷爷的生平介绍和工作照片让我感受到周爷爷是一位勤奋耕耘的老师;灵动的`速写,炫丽的民族风情水粉,各种细致的设计初稿……不同体裁风格的作品都让我看到一位画家是如何记录生活的美好。
美术馆的老师带领我们在三楼的教室体验”不一样的海底世界”。先用软陶泥混合在卡纸上做海底,透明的塑料卡片上画下我们心中的海洋生物,经过老师的指导,摆放在不同位置,在灯光的照映下一副立体的海底世界就构成了。
在信尚美术馆里我像一只开心的小鱼感受着美学的波涛,在色彩的海洋里畅游。
参观艺术展篇十五
首段:介绍艺术展览的背景和主题(200字)。
最近有幸参观了一个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展览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于当代社会和生活的独特见解。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能够一睹这些充满创意和思想的作品,深入了解艺术家们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思考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段:入场后的第一印象和艺术作品的解读(250字)。
踏进展览场馆,我被眼前的景象惊艳到了。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占据了整个展览空间,艺术家采用了各种材料和形式,如金属、塑料、布料等,将当代社会的人与物联系在一起,呈现了一种独特而又深刻的艺术观点。在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艺术家们对于环境污染、城市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等问题的关切。通过作品的形象化和象征性,艺术家们传达了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担忧。
三段: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观众的反应(250字)。
除了装置艺术作品外,展览中还有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从色彩运用到线条构图,从材料选择到主题思想,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艺术家的功力和创意。观者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禁发出赞叹之声。有些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些作品引起了观者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思考。我深感到艺术的力量不仅在于美,更在于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四段:艺术作品对于观众自身的影响(250字)。
这次参观让我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了我对于环境保护、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思考自己对于这些问题能够做出什么贡献。艺术作品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认识到艺术不仅是为了欣赏,更是为了启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改变。
五段:总结观展体会和对艺术的认识(250字)。
通过这次参观艺术展览,我对艺术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艺术不仅是审美的享受,更是对于社会、人类和自然的思考和表达。艺术家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传递了他们对于当代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和关切。艺术不应该只存在于画廊和艺术馆中,更应该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我们应该主动参与艺术,让艺术进入我们的生活,引发我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参观艺术展篇十六
艺术展览是一种丰富人生的方式,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想象力。最近,我参观了一次艺术展览,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品,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方式。下面,我将就我在此次展览中的所见所感展开讨论。
首先,这次展览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幅名为《春天的花园》的油画。这幅画以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一个美丽的花园,让我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气息中。通过这幅画,我感受到了艺术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除了绘画作品,展览还有一些雕塑作品,其中一尊名为《自由之女》的雕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尊雕塑高大挺拔,手持火炬和橄榄枝,象征着自由和和平的女神。这个形象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力量和希望,让我对人类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其次,参观艺术展览也让我思考了艺术的意义和价值。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能够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观众。比如,在展览中,我看到了一幅名为《内心的风景》的绘画作品。这幅画以黑白和灰色为主调,画面中有几只鸟儿正在天空中飞翔,而背景则暗示了艺术家内心中的许多感受和情绪。通过这幅画,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家的孤独和渴望,也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艺术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宣泄。
此外,艺术展览也给我带来了审美的享受和感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每一件艺术品,并思考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有时候,我会觉得有些艺术品很奇特,不容易理解,但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它们更具有吸引力。例如,我看到了一件名为《失落的梦想》的艺术品。这件作品展示了一个被破碎的梦想,并通过碎片化的形象表达了对真相的探寻和追求。虽然这件作品的意义不是很明确,但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艺术品的美不仅在于外表的精致和技巧,更在于观众能否通过它们看到更多的东西,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参观艺术展览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每一个艺术展览都代表着艺术家们的努力和才华,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艺术展览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体验,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和多彩。通过观看艺术作品,我学会了欣赏和品味艺术,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和思维。艺术展览让我重新审视了周围的事物,发现了生活中的美,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并且积极面对自己的未来。
总之,这次参观艺术展览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通过观看艺术作品,我看到了艺术的美、思想和价值,也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艺术展览激发了我对美的追求和思考,也使我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我相信,艺术将继续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予我灵感和力量,让我成为更加独立和全面的人。
参观艺术展篇十七
东莞展览馆位于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占地3.1万平方米,展区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是一座展示我市名城风采的展览馆。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班去参观展览馆。到了那里,导游姐姐微笑着迎接我们,她对我们说:“请大家带着问题参观展览馆,记下以下几个问题:
1、东莞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中国的第一块番薯地在哪里?
3、东莞有几家五星级酒店?
4、东莞九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
“好了大家快去找答案吧!”姐姐一说完,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奔向一楼展览室。我一进去,就东看看,西瞧瞧,发现很多人围在一起,好像在抄一些什么。我把头探进去,以为是东莞名字的由来,便抄下来。刚抄完第一句,我就觉得不对劲,怎么有“香港”这两个字的?我仔细一看,原来是香港的由来。我只好走到其他地方继续寻找答案。忽然,我眼睛一亮,跑过去仔细一看,就是它了——中国第一块番薯地!我连忙抄了下来:虎门是中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个地方。抄完这些,我便开开心心地寻找其他答案了。在一楼,我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其他问题的答案,于是,我就上到二楼。刚上到二楼,我就看到一个地方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城市篇”。我想:五星级酒店那个问题的答案肯定可以在这里找到。我跑到那里,把上面的`资料看了一遍又一遍,可就是没有找到。突然,我看到一个地方有九座人身雕像,我连忙跑过去。我仔细看了看,每个雕像下面都有一块木板,上面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简介。民族英雄有林则徐、王作尧、张家玉、袁崇焕、罗享信、熊飞、蒋光鼐、关天培、曾生这几位。我欣喜若狂,又找到一个答案了!还有两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找到,我正准备去找的时候,谁知道,集合令来了,我只好去集合。到了集合地点,我发现有两个女同学在一个超大的“锅”旁边抄着什么东西。我走过去,看见他们正在抄着这件出土文物的简介。我也拿起笔把它记了下来:司母戊鼎于一九三九年出土于安阳,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5公斤。抄完后,我就去参加排队,恋恋不舍地离开东莞展览馆了。
我这一次去东莞展览馆参观,收获很多。东莞展览馆,真不错!
参观艺术展篇十八
虽然已经过了两天,但是我还是清楚地记得,那些悬挂在空中的半人半蜻蜓的模型,它们的表情看起来真邪恶啊。这就是艺术家李山的作品。李山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艺术家,在一次观看展览时,他看到了一件半人半兽的作品,这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从此开始研究生物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周五中午,施老师和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里的李山作品展。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蜻蜓人。我们问:“为什么是蜻蜓人,而不是其它的半兽人呢?”导游跟我们解说,这是因为蜻蜓的外壳看起来像铠甲一样,很像外来入侵怪兽的盔甲,所以这个作品展会出现许多的蜻蜓。
导游带着我们走入了一个展厅,里面种着许多金黄色的玉米,导游告诉我们,通过改变一个基因组织,就能让一根玉米雌雄同体。随后,我们又看到了许多李山先生的。
日记。
那上面画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画例如有的人长出了翅膀有的人长出了复眼……在李先生的画作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五官模糊不清的人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李山先生想象未来的物种的样子但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才把五官弄得非常模糊。在球型影厅里我们躺在靠垫上观赏了基因突变的全过程我们非常震惊!这才明白了原来人的身体里还发生着这么多的变化。
最后,我们被领进了一间做丝网版画的工作室。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布袋,接着把布袋放在丝网板下,在板上涂上黑色颜料,压紧网板,紧握刮板在网上反复向后刮,这样才能让颜料均匀地渗出丝网,印到布袋上。我们轮流操作,有的人图案印得很深,蜻蜓人的翅膀都完全变成黑色了,上面的纹路都看不出来了。有的人印得很浅,蜻蜓人的边缘非常模糊,基本看不出来它的轮廓。我印得还差不多,不深不浅,刚刚好。不过,颜料的味道好奇怪,怎么闻都像苦巧克力味。
最终,我们收获满满地回到了校园。在教室里,我细细地回味着展馆里看到的各种景象,我不禁想:“如果人类有一天发生了基因突变,是不是真的会变成半兽人呢?”
参观艺术展篇十九
在当今的社会里,艺术展览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展览馆,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中,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这次我来到了某城市的美术馆参观一场名为“画中世界”的艺术展览。在这场展览中,我深深地领悟到了艺术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段:欣赏心得。
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一幅名为《传统新娘》的油画。画面中,一位华美的新娘盛装登场,她身穿传统的白色嫁衣,手捧鲜花,端庄大方,又透露出一丝娇羞。整幅画布洋溢着婚礼的欢乐与祥和,让人陶醉其中。这幅画让我回忆起了那个美好而难忘的婚礼。
第三段:思考与启示。
艺术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也是一种探索美的方式。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明白了艺术对于人生的启示和意义。在流淌的时间中,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人性的复杂和纯粹。这种体验,让我感悟到做一个有情趣的人的重要性。
第四段:与作品的对话。
我和艺术创作者没有机会面对面交流,但我能通过欣赏他们的作品来窥探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在欣赏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时,我很像一位静静的听众,在聆听着艺术创作者的心灵的呼唤和传达。这种沉浸在艺术中的感觉,很难表达,但却能够深深地渲染我们的心灵。
第五段:总结。
参观这场艺术展览,让我不仅收获了美的享受,还有了一份体味生活的心灵感悟。艺术展览是一次人文体验的旅程,是一种心灵的升华。通过这场展览,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期望。展览结束之际,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美术馆,也在今后的人生中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观艺术展篇二十
展览是一个传达文化的平台,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人,在展览中总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自去年以来,我一直压抑着自己没有参观过一场艺术展览的遗憾感,这个暑假,我终于有机会走进艺术博物馆,体验并了解了艺术展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与心得。
第一段:预备。
作为一个文艺爱好者,我在参观艺术展览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打算提前了解展览的主题和展出的作品。我用“艺术展览”关键词在搜素引擎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该主题的信息,不久之后便找到了展览的相关资料。
第二段:走进展览。
参观展览前,我在心里描绘了许多展览的画面及感受。走近展览馆,我首先被眼前的宏伟建筑所吸引。经过安全检查,我走进了展览馆。展厅内部设计简约,空间布置得很宽敞整洁。展位之间的距离正确安排协调,观众不会感到拥挤。刚进入展厅,我时不时地停下来欣赏琳琅满目的文物,走近作品,细心观察每一件展品的细节,慢慢地,我的心境也得到了深刻的提升。
第三段:作品的特点。
在这场展览中,我看到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作品,其中一副极富感染力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绘画中的文字与日常相见,仿佛流露着生命的渴望,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灵魂。这副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风格,又有超现实主义的元素,一切都那么地有说服力。我感到这副作品能够将现实生活与叙事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画家的用心之处,感情之真切和技术之高超,都成为了我对这次参观的一份宝贵体验。
第四段:参观的启示。
即便我在准备时了解展览的主题和作品,然而展览实际呈现出来的东西,仍然超出了我的想象。这秒数一切艺术是如此的神奇,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模特或是一张简单的画作也能引人深思,让我们对自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深深感受到,艺术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
第五段:参观的感想。
回想起这次展览,千言万语只能归结为一句话:品味经典,体会美好。看展览不是为了增长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在艺术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我相信,只有真正投入自己,才能收获最珍贵的回报。在这场艺术展览中,我领略了知识的广博、沉稳的美学,同时也享受到了美感奋发的感觉,希望自己在未来的艺术之旅中,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每一次关于艺术的机会,让自己的精神之花更加鲜艳盛开。
参观艺术展篇二十一
艺术展览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放松。最近我去参观了一场城市艺术展览,这次的展览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观看艺术品,我不仅感受到了艺术家的用心之处,也深刻体验到了艺术对我的启迪。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观展经历,来谈谈我在参观艺术展览中所获得的感悟。
首先,艺术展览让我对艺术的辨识能力有了提升。在展览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我们需要学会分辨真伪,辨别好坏。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发现艺术作品不仅有各自独特的创意,还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作品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力;有些作品则采用了抽象的艺术手法,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通过观展,我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我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艺术作品给予我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艺术家对于生活、人性、社会等方面的思考。我曾经看过一幅雕塑作品,它展现了一个废墟中的孩子,面容沧桑而坚毅。这幅作品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我想起了社会问题与人性的碰撞。艺术家通过作品展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正和痛苦,激发了我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艺术不仅仅是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更是通过作品引发思考,唤起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
再次,在艺术展览中,我也领悟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艺术家常常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我们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对于周围环境、人际关系、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理解与表达。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观众联系起来。在展览中,我看到了那些生活中的平凡之美,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情感和真实生活的思考。艺术是生活的映射,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最后,艺术展览让我学会了欣赏与倾听。在展览中,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每一件作品,去感受每一幅画作和雕塑中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我们能够激发自己的情感共鸣,并且从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同时,在观展过程中,与艺术家进行互动和交流,也是一种倾听的过程。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思考背后的故事和艺术品背后的核心信息,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和理解。
通过这次艺术展览的参观,我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生活和社会问题也多了一份思考与关注。艺术正如一座桥梁,将观众与艺术家联系在一起,通过作品互动与交流,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的力量。参观艺术展览不仅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灵感和启示,为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和意义。
参观艺术展篇二十二
星期五下午,阳光明媚,陈老师和施老师带领我们班去参观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官的李山作品展,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整面墙上李山拍摄的各式各样的南瓜,真是稀奇古怪,有的像圆圆的西瓜,有的像长长的丝瓜,有的像弯弯的茄子,还有的像凹凸的苦瓜,刚开始我以为拍摄的是长坏的蔬菜呢!原来它们是基因突变的物种。还有天花板悬挂下来的“蜻蜓人”模型,它们一大片,“飞翔“在空中,前半部分是蜻蜓,后半部分是人,五颜六色的,非常逼真,仿佛是外星球飞来的新物种。讲解员说,李山老师的作品体现的是一种“基因突变”。每个生物都是平等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基因很多都是一样的,人的基因只要换上别的基因久会变成新物种,这就是“基因突变“。他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有的说可以变成人马欢快奔跑,有的说可以变成鱼人潜入深海,我想要变成鸟人自由飞翔。
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展览,真让人增长见识,打开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