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毯下的尘土教案(汇总20篇)
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注重因材施教。以下教案范文选自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供广大教师参考。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一
一、说教材:
(一)、课文位置及作用:
《地毯下的尘土》为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体裁是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富有生活情趣及教育意义的童话作品,课文通过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懂礼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因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学习时要结合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让学生特别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生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讨论该怎样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教师可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由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程和方法目标:
这篇课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题目的设计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在教学中要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娇骄二气、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种种现象存在的巨大隐患,比如由于懒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发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从而在生活中进一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四)教学重难点:
品味、理解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及好处,并在作文中运用这些写法。
二、教法学法。
课前让学生准备涉及人的(诸如勇敢、勤劳、诚信、舍己为人等)美德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主人公性格的分析,主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概括,这样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回归文本,又尽量避免用简单的词汇来给主人公的性格下定论。对于主人公的美德,可以要求学生联想读过的其它文章,思考哪些人物具有和本文主人公相类似的性格。(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题目、情节、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认识。)讨论时教师做适当点评,通过这一讨论可让学生得到道德教育,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二、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说最欣赏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的`哪种品质到入新课,(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字词积累。
勉强被褥葱茏眷顾真挚津津有味。
以上词语,要求学生注音,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再分别另造一个句子。因为词语不多,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测预习。
(三)诵读课文时思考问题: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丰富的想象,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铺垫;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其余部分,(可以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一部分同学齐读小矮人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的叙述部分。)。
(四)思考和讨论。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关语句,用铅笔画出来,并指出这些语句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方面的性格,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领会分析主人公的形象,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例如:“‘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心理描写。在激烈的心理矛盾之后,米妮选择了诚实,于是也收获了金币,这也许是她所有美德的回报吧。所以在那以后,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五)交流活动。
1、请学生概括米妮的性格,并以“我跟米妮比一比”或“米妮,我想对你说”为题说一段话。(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特点尤其是弱点,针对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娇骄二气、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应当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存在的巨大隐患,比如由于懒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发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
2、系自己读过的故事,想想有哪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米妮一样具有令人难忘的美德。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大致情节、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认识。(学生讲述童话故事,旨在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通过这使学生给自己上了一堂很生动的美德教育课。)(多媒体展示: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
3、朗读从“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到“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这几段文字。
讨论:
这一节讨论老师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引导,要求学生说出真实感受,有很多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经历,比如考试时作弊,自己一直没有主动认错;弄坏了集体的东西,却不为所知等等,通过这一节的讨论,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坦诚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求得朋友的谅解,比忍受内心的自责要痛快得多。
(2)、这一节的内容和故事的题目有着紧密的联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并自己为课文拟一个新的标题。
明确:这几段文字是故事的关键,本文虽然写了小主人公很多美德,但作者着力刻画的还是“诚实”这一主题,而且通过小米妮打扫地毯下面的尘土获得金币这一情节,告诉读者“只要认认真真去工作,就回得到好的回报”这一道理。用“地毯下的尘土”做标题,因为它是揭示文章主题的主要内容。至于学生自己为本文设计的标题,只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合情合理即可。
(六)小结。
本文的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学到了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去。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发现许多美德,而这些,也许正好是我们所欠缺的。
(七)布置作业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段练习,学习通过描写手段(语言、行动、肖像、细节等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例如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有话可写)。
1本设计旨在把课文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并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课文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
2、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二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掌握教材内知识的基础上,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教学改革理念的。
一、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诚实、善良、勤劳的价值。
(二)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德书》;积累文中生字词;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理解“米妮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过程与方法:
1.“自主”积累,感知内容:导入新课,挑战预习。
2.“合作”品读,感受形象:读一读,说一说;学一学,练一练。
3.“探究”归纳,感悟主题:拟题比赛;揭示主旨。
二、有助于学生审美观与做人素养的形成。
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童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益载体。基于这一点,我设计的两个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小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三
2、培养自己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3、通过朗读、讨论,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4、通过片断练习,发展想像力。
1、学会全面地分析、刻画人物形象。
2、培养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对一学生进行评价,赞扬他身上所具有的美德)。
师: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生回答)每个同学身上都闪耀着美的光芒,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朋友――米妮,也是美德的化身,今天,我们将随着米妮到童话世界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板书课题)。
1、挑写生字词(听意思写词语)。
2、(出示幻灯片)“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
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这篇文章就出自这里。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
用上这样的句式:米妮是个_____的孩子,课文第__段这样写道:“______”
2.《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可以围绕以下话题。
1、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
2、课文是通过米妮的哪些心理活动表现她的诚实的。
师:以米妮为镜子,照照自己,谈谈自己身上有什么弱点。
说话题目:《我和米妮比一比》《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暗示了一个人要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会得到生活中的宝藏。
片断练习,任选一题:
1、假若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请你发挥想像,写下下面的情节。
2、米妮回家后有什么遭遇呢?请你展开想象来续写童话。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四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文章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为母亲病了,自告奋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闯进了十二个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劳、善良打动了小矮人们,并担起了照顾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因时间紧迫而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小米妮内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扫,结果意外地获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币,作为她诚实的奖赏。故事最后,小米妮带着金子和送给妈妈、妹妹的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她懂礼貌、乐于助人,给小矮人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别是在她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实,如果她不翻开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责备和永久的遗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说“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启发,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记得打扫那片“地毯下的尘土”。
以“地毯下的尘土”作为文章的标题,初看貌似难以理解,饶有兴趣地读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纠结的根源——工作的'疏忽点。也正是因为小米妮的责任心强,诚实的她无法忍受“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与“星星”对话之后,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过和小米妮相似的经历,有些事也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或学习。古语有云:“君子慎独。”当人们面对自己诚实、善良、责任的拷问时,你能不能坦诚地交上无愧于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认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让我们先学习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块秘密的“尘土”倾诉出来,马上用行动清理干净吧!
读完《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故事,让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会给那些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个好的回报,小矮人的金币就藏在每一个微小的工作之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找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2.分析米妮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美德的内涵,体会故事深意,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预习检查.
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被褥真挚葱茏。
眷顾津津有味。
简要讲述童话内容〈由一名语文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强的学生完成〉。
(2)交流感受.
思考: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勤劳、善良、诚实、有礼貌、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品析课文:
(1)浏览课文。
要求:边读边圈出描写小姑娘勤劳的句子,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2)讨论交流。
正面描写:
〈1〉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
〈2〉洗盘子,擦地板,把家弄得漂漂亮亮的。
〈3〉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就开始整理房子。(动作描写)。
侧面描写:
〈1〉小矮人们非常“高兴和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晚上小矮人回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的红红的饿,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3〉“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屋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3)思考:
(4)总结: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延伸。
〈1〉找金点子。
a晚上7:00多了,可小青的爸、妈今天还在外面干活,小青应该怎样做?
c结合实际说一件能体现你勤劳或诚实的事例。
(6)写作练习。
要求:写一段50--100字的短文,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手段,突出主要性格。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六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文章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为母亲病了,自告奋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闯进了十二个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劳、善良打动了小矮人们,并担起了照顾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因时间紧迫而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小米妮内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扫,结果意外地获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币,作为她诚实的奖赏。故事最后,小米妮带着金子和送给妈妈、妹妹的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她懂礼貌、乐于助人,给小矮人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别是在她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实,如果她不翻开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责备和永久的遗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说“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启发,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记得打扫那片“地毯下的尘土”。
以“地毯下的尘土”作为文章的标题,初看貌似难以理解,饶有兴趣地读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纠结的根源――工作的疏忽点。也正是因为小米妮的责任心强,诚实的她无法忍受“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与“星星”对话之后,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过和小米妮相似的经历,有些事也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或学习。古语有云:“君子慎独。”当人们面对自己诚实、善良、责任的拷问时,你能不能坦诚地交上无愧于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认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让我们先学习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块秘密的“尘土”倾诉出来,马上用行动清理干净吧!
读完《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故事,让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会给那些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个好的回报,小矮人的金币就藏在每一个微小的工作之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找寻。同学们,请怀着一颗真挚、诚实的心,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吧!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培养自己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3、通过朗读、讨论,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4、通过片断练习,发展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全面地分析、刻画人物形象。
2、培养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对一学生进行评价,赞扬他身上所具有的美德)。
师: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生回答)每个同学身上都闪耀着美的光芒,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朋友――米妮,也是美德的化身,今天,我们将随着米妮到童话世界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挑写生字词(听意思写词语)。
2、(出示幻灯片)“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
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这篇文章就出自这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
用上这样的句式:米妮是个_____的孩子,课文第__段这样写道:“______”
2.《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四、听读课文,畅谈体会。
可以围绕以下话题。
1、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
2、课文是通过米妮的哪些心理活动表现她的诚实的。
五、说说自己,培养情趣。
师:以米妮为镜子,照照自己,谈谈自己身上有什么弱点。
说话题目:《我和米妮比一比》《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小结。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暗示了一个人要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会得到生活中的宝藏。
七、作业。
片断练习,任选一题:
1、假若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请你发挥想像,写下下面的情节。
2、米妮回家后有什么遭遇呢?请你展开想象来续写童话。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八
1.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如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刻画。
3.通过片断练习,发展学生想像力。
过程和方法。
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重点:品析“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
难点:将所悟到的道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情境导入。
畅所欲言要点: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诚实、信仰、忠诚……。
2.“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今天,我们将随着这篇课文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
朗读、品味,摘记要点,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进行阅读分析。
二、熟悉课文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学生朗读、勾通、摘录,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示例:“她是个勤劳的孩子,文中第几段这样写道……她是个诚实的孩子,文中第几段这样写到……”
(估计学生的回答都是从正面描写的角度)。
2.引导:《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回忆旧知,背诵相关诗句。勾画、谈体会,分组讨论。
3.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学生通过变换题目练习,理解课文主要情节是“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因为米妮诚实、善良的美德也主要是从这一情节体现的。
4.引导学生品味“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一重点。体会作者运用形象化的心理描写写米妮内心深处的`斗争,生动感人。
要点:米妮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在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作者在这里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的是惊叹号,这就表明了米妮的内心在进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作者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最终诚实占了上风:“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了扫帚,开始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三、讨论作品意义。
引导:跟米妮相比,我们现在中学生的讨论发言,力求层次清晰,内容具体。
四、本课小结。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问题探究。
调查研究内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
活动步骤。
1.选取几位调查样本(以十名学生为宜)。
2.通过对其本人、同学、父母、老师采访和日常观察了解其性格特点。
3.分析其性格形成原因,并作出书面总结。
4.向其父母提出改正其不良性格的合理化建议。5.监督约束其行为,直至有所进步。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九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篇童话的思想内涵,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在了解童话童话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学习创作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1.能说出标题与内容的联系。
2.能结合文章相关语句分析本文刻画的小姑娘米妮这一人物形象。
3.能试着在写作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4.能运用通过动作和心理对话描写塑造人物。
5.能说出本文歌颂的人物品质并分析这样的美德内涵。
1.能结合文章相关语句分析本文刻画的小姑娘米妮这一人物形象。
2.能试着在写作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1.能试着在写作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2.能正确看待童话结尾处地毯下出现金币这个情节。
1、字词积累。请你查字典,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自己把每个字词默读两遍。
葱()茏()眷()顾真挚()教诲()。
勉()强()遗憾()津津有味()异口同声。
2、相关积累。
(1)关于作者:莫德林赛,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
(2)关于《美德书》。
3、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请用四字短语填空。
4、这篇文章通过叙述,通过与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的小女孩米妮的形象,告诉我们。
1、课文的标题为“地毯下的尘土”,它与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请试着比较一下“地毯下的金币”与原标题,哪个更好?)。
点拨:“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键,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和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情节。
结合课文我们不难发现题目耐人寻味。它似乎在形象地告诉我们:心灵上的尘埃要勇敢地去擦拭,否则它永远是心灵上的灰尘,使你内心不安;勇敢地去擦拭,你就会意外地发现,你洁净的心灵正在闪闪发光!它不再是不安,而是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份由衷的快乐、一笔宝贵的财富。
(另拟的题目符合文章的内容即可,如《诚实的回报》、《诚实的小姑娘》等,再请学生将所拟题目与《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标题比一比,看哪个更好。)。
2、正面描写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等,揭示人物品质和性格特征、反映主题的描写方法;侧面描写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刻画人物,从他人的眼中、口中、感受中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请你用括号标出文章表现米妮优秀品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米妮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米妮是个善良诚实、勤劳能干的孩子文中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语句有:正面描写:
1.米妮就洗盘子,擦地板,把家里弄得漂漂亮亮的。
2.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
3.起床后她做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从此每天都是这样,米妮一直这么认真地干着,直到仙女的假期到了最后一天。侧面描写:
1.小矮人们看到家里变得十分干净时,说道:“难道这不令人高兴和吃惊?我们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着又叫道:“你刚来时我们的房子的样子有点惨,但现在你已把它收拾得清洁又漂亮。”
2.晚上小矮人们回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3.“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屋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a、文中为什么两次写到小姑娘看窗外的风景。
(先请两位学生将两处写米妮望着窗外风景的地方找出来,再分析“意在说明什么”。)。
点拨:第一次描写引出了故事的重点情节“地毯下的.尘土”;第二次描写引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引出了一段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
反复的修辞手法,句尾用感叹号,表明米妮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地毯下的尘土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米妮不说没人知道,可是她躺在床上,看到星星才想起,于是就反复地想着地毯下的尘土。作者巧妙地采用米妮和星星对话的形式来表现米妮的内心活动,通过她的自责表现诚实的品质。)。
c、文章是如何表现米妮此时内心的矛盾的?
课文是通过米妮的哪些心理活动表现她的诚实的?课文通过心理描写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她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地,觉得不安另一方面,她要做完家务,并希望在小矮人回来之前全部做好小矮人回来了,并没有发现米妮的秘密。可是米妮内心的不安通过她心底的声音,通过反复的呼喊表现出来,而星星的语言则代表她希望原谅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两种声音的交织,反映出她此时内心的斗争,是承认自己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地。最后,当“要”诚实的念头占了上风时,她主动纠正了自己的错误。通过米妮与星星的对话形式表现米妮的内心活动通过内心的自责来表现诚实。
4、童话的结局是小姑娘米妮得到了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个结局的看法(用自己的话或到课文中找都可以)。
点拨: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定会有回报的;美丽的心灵,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
1.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如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刻画。
3.通过片断练习,发展学生想像力。
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将所悟到的道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畅所欲言要点: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诚实、信仰、忠诚……。
2.“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今天,我们将随着这篇课文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
朗读、品味,摘记要点,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进行阅读分析。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学生朗读、勾通、摘录,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示例:“她是个勤劳的孩子,文中第几段这样写道……她是个诚实的孩子,文中第几段这样写到……”
(估计学生的回答都是从正面描写的角度)。
2.引导:《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回忆旧知,背诵相关诗句。勾画、谈体会,分组讨论。
3.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学生通过变换题目练习,理解课文主要情节是“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因为米妮诚实、善良的美德也主要是从这一情节体现的。
4.引导学生品味“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一重点。体会作者运用形象化的心理描写写米妮内心深处的斗争,生动感人。
要点:米妮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在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作者在这里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的是惊叹号,这就表明了米妮的内心在进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作者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最终诚实占了上风:“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了扫帚,开始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引导:跟米妮相比,我们现在中学生的讨论发言,力求层次清晰,内容具体。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调查研究内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
1.选取几位调查样本(以十名学生为宜)。
2.通过对其本人、同学、父母、老师采访和日常观察了解其性格特点。
3.分析其性格形成原因,并作出书面总结。
4.向其父母提出改正其不良性格的合理化建议。5.监督约束其行为,直至有所进步。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一
因为课文里的米妮,她是一个勤劳的女孩。而我却是一个懒惰的女孩。
平时,我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动手去干。只是,吃喝玩乐,例如:有一次,放学回家。肚子饿得要命。我看见妈妈还没煮饭,立刻大声大喊的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煮饭,我肚子好饿了。”妈妈又不出声,走进厨房里煮饭。妈妈一个人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呢!我当时为什么这么懒呢?我应该去帮妈妈煮饭,让妈妈来抄菜。现在想起来也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很懒。
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出差了。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我每天一放学就去买饭吃,从不自己动手去做。吃完饭就放在桌上,什么也不动手。
我现在觉得很后悔,我学了这篇课文,我一定会改正的。我一定要比课文的米妮更加勤劳。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二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启发想象大胆创新。
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演示工具,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1、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2、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地毯?抢答:剪贴、绘画。
二、讲授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1、地毯的图片2、图案的书籍3、民间剪纸作品。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想怎样设计自己的花地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指导制作
选底色: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纸张做地毯的底色。先选择花纹的颜色,要和底色成对比色,使花纹更加突出。再设计装饰图案。
四、教学拓展:
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师出示一个带花边的大底板,同学们将小地毯拼成一块大地毯。
五、收拾与整理:每组一个纸篓将废纸收拾干净。
六、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
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地毯,效果鲜艳,不错。
反思:学生绘制形状较好,个别同学存在着色彩单调,不鲜艳。对此我及时指点和演示,学生认真修改。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三
1、欣赏故事,感受作品中友爱、快乐、温馨的感情色彩,理解故事内容。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扩展想象续编故事。
3、激发参与文学活动的兴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1、幼儿操作材料。
2、投影仪、字卡(踩)。
3、录音故事。
1、观察图片(投影仪)。
图片上有谁?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2、欣赏故事(听录音)
(1)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到小狐狸家?
(2)小狐狸过生日,它出了什么好主意使大家快乐?
3、师生共同阅读
(1)白地毯怎么会变成花地毯?
(2)你认识故事中的“踩”字么?找找在第几行第几个。
4、扩展想象,续编故事。
还有谁也会来小狐狸家参加生日活动?它会让地毯变出什么美丽的图案?
5、活动迁移
在你的.生日活动中,你会想出什么办法让朋友快乐?
1、在幼儿扩展想象时,可以先简单画出想象图案,再进行语言描述。
2、可将作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育活动。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四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
2、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3、是否发挥合作精神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
集体交流,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
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1、地毯的图片
2、图案的书籍
3、民间剪纸作品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准备用那一种设计方法来制作。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成组,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学生运用剪或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用旧画报、挂历、彩纸等材料来设计。
分组把设计好的“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
收拾和整理教室环境卫生
五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这课学生设计的地毯五花八门,真是太好了,运用色块,线条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地毯图案,作业效果很好!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五
《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旨的一个主要内容。故事的开头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样讲究扣题、点题,而是从小米妮的身世讲起,经过层层的铺垫之后,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才点明主旨,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文章的标题可谓耐人寻味、富有深意,却含而不露。
从小姑娘米妮离家找工作开始,就一路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她沿着一条从未走过的森林小路走,居然没有迷路,反而碰巧找到了一座神奇的“小屋”。当我们这位幸运的小姑娘在这座陌生的“小屋”里充分展现她勤劳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德时,“小屋”的主人——恰好是“山里掌管金子的十二个快乐的小矮人”,而不是凶狠恶毒的巫婆——回来了,更为巧合的是“他们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十二个快乐的小矮人”迫切需要一个人代替“仙女保姆”,而米妮恰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一向勤劳的米妮又怎么会不扫“地毯下的尘土”呢?原来,这又是一个巧合。恰恰就在“仙女假期的最后的一天”,小米妮“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恰好被“窗外”“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迷住了,“连要干的活都忘了”,以至于连“地毯下的尘土”也来不及扫了。
正是这一连串的巧合,推动了情节不断向前发展,使行文更富有情趣,也给读者带来了一波又一波阅读快感。不过,这一连串的巧合却并不让人觉得蹊跷、突兀,反而觉得合情合理。而这一效果的产生,正是由于作者莫德·林赛对情节设计的技巧已经达到圆润无痕的境界了。
米妮“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出小姑娘着急、慌张的心理;“我想,”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声音虽大,骨子里的心虚却暴露得更明显;“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眼睛”,她好像听到了星星们在说:“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小米妮有些急了,但她仍抱有一丝侥幸,“米妮把脸转向墙”。但是,她心灵最深处的一个声音反反复复响起来,“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而且,“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所有的星星都快乐地叫着。这样,小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就跃然纸上,她诚实善良的形象再一次印入读者脑海中。
这一部分没有为写人物心理而进行心理描写,而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来刻画米妮起伏不断的心理变化过程,使主人公米妮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地“立”在读者面前。可谓“雁过不留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六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文章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为母亲病了,自告奋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闯进了十二个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劳、善良打动了小矮人们,并担起了照顾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因时间紧迫而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小米妮内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扫,结果意外地获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币,作为她诚实的奖赏。故事最后,小米妮带着金子和送给妈妈、妹妹的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她懂礼貌、乐于助人,给小矮人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别是在她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实,如果她不翻开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责备和永久的遗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说“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启发,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记得打扫那片“地毯下的尘土”。
以“地毯下的尘土”作为文章的标题,初看貌似难以理解,饶有兴趣地读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纠结的根源——工作的'疏忽点。也正是因为小米妮的责任心强,诚实的她无法忍受“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与“星星”对话之后,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过和小米妮相似的经历,有些事也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或学习。古语有云:“君子慎独。”当人们面对自己诚实、善良、责任的拷问时,你能不能坦诚地交上无愧于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认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让我们先学习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块秘密的“尘土”倾诉出来,马上用行动清理干净吧!
读完《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故事,让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会给那些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个好的回报,小矮人的金币就藏在每一个微小的工作之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找寻。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七
今天,我们刚学了一篇课文:《地毯下的尘土》。我学完这篇课文后,觉得很愧疚。因为课文里的米妮,她是一个勤劳的女孩。而我却是一个懒惰的女孩。
平时,我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动手去干。只是吃喝玩乐。例如:有一次,放学回家。肚子饿得要命。我看见妈妈还没煮饭,立刻大声大喊的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煮饭,我肚子好饿了。”妈妈没有出声,走进厨房里煮饭。妈妈一个人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呢!我当时为什么这么懒呢?我应该去帮妈妈煮饭,让妈妈来炒菜。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当时真的很懒。
还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出差了。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我每天一放学就去买饭吃,从不自己动手去做。吃完饭就放在桌上,什么也不收拾。
我现在觉得很后悔,我学了这篇课文,我一定会改正的。我一定要比课文的米妮更加勤劳!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八
1.认知目标: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进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进行“地毯”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地毯”设计活动过程的乐趣。学会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小地毯”。
难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图案,注意色彩搭配合理。
1、教师准备:地毯图片、小塑料拼图地毯若干、自制地毯若干、正方形和长方形彩纸、旧画报、旧挂历、水彩颜料、六张大白纸等。
2、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一)引导阶段:
2.让我们用手摸一摸,感觉如何?它像什么?可以将它放在哪里?
3.谁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称。(花地毯)
4.启发学生回忆,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地毯?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说说有什么作用?
5.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块美丽的花地毯?(揭示课题)
(二)内容新授
a欣赏感知:
目的:通过多媒体图像,初步了解地毯的装饰方法。
方法:欣赏、讨论、讲授相互结合。
1.利用图片向学生介绍地毯的编织过程。
2.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毯,讨论地毯的装饰特点。
b引导想象,表达审美感受。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
方法:观察、比较、讨论、想象、创作。
讨论过程:
1.(将其他班学生自制的“小地毯”若干分发到各个自由结合的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欣赏交流,小组讨论协商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一块“小地毯”到班级进行交流。)
(1)观察、比较“小地毯”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2)“小地毯”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3)选出你最喜欢的“小地毯”,说说为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4)还能用什么方法、材料来表现?
2.教师小结过渡。
3.小组讨论协商,共同设计“小地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学生设计创作。
5.各小组展示地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大地毯”)
(三)激励评价
目的: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进行“地毯”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方法:表达、欣赏。
过程:各小组的代表介绍小组制作的“大地毯”和合作体会。
(四)收拾与整理
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集体动手。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剩余材料分类处理。
2.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小地毯”。
一个多学期的训练,促使孩子们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法来进行创造,我骄傲的对这些孩子说:“孩子,你们长大了,已经成为知识的主人了!”孩子们受到了感染,创造的劲头更足了,下课时,教室里的展板上布满了色彩鲜艳、构图各异的花地毯。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十九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文章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为母亲病了,自告奋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闯进了十二个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劳、善良打动了小矮人们,并担起了照顾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因时间紧迫而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小米妮内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扫,结果意外地获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币,作为她诚实的奖赏。故事最后,小米妮带着金子和送给妈妈、妹妹的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她懂礼貌、乐于助人,给小矮人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别是在她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实,如果她不翻开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责备和永久的遗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说“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启发,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记得打扫那片“地毯下的尘土”。
以“地毯下的尘土”作为文章的标题,初看貌似难以理解,饶有兴趣地读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纠结的根源——工作的疏忽点。也正是因为小米妮的责任心强,诚实的她无法忍受“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与“星星”对话之后,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过和小米妮相似的经历,有些事也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或学习。古语有云:“君子慎独。”当人们面对自己诚实、善良、责任的拷问时,你能不能坦诚地交上无愧于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认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让我们先学习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块秘密的“尘土”倾诉出来,马上用行动清理干净吧!
读完《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故事,让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会给那些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个好的回报,小矮人的金币就藏在每一个微小的工作之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找寻。同学们,请怀着一颗真挚、诚实的心,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吧!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篇二十
地毯下的尘土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诚实。那课文有哪些需要我们写笔记的?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地毯下的尘土。
一起来看看。
今天,我们刚学了一篇课文:《地毯下的尘土》。我学完这篇课文后,觉得很愧疚。因为课文里的米妮,她是一个勤劳的女孩。而我却是一个懒惰的女孩。
平时,我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动手去干。只是吃喝玩乐。例如:有一次,放学回家。肚子饿得要命。我看见妈妈还没煮饭,立刻大声大喊的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煮饭,我肚子好饿了。”妈妈没有出声,走进厨房里煮饭。妈妈一个人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呢!我当时为什么这么懒呢?我应该去帮妈妈煮饭,让妈妈来炒菜。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当时真的很懒。
还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出差了。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我每天一放学就去买饭吃,从不自己动手去做。吃完饭就放在桌上,什么也不收拾。
我现在觉得很后悔,我学了这篇课文,我一定会改正的。我一定要比课文的米妮更加勤劳!
《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旨的一个主要内容。故事的开头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样讲究扣题、点题,而是从小米妮的身世讲起,经过层层的铺垫之后,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才点明主旨,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文章的标题可谓耐人寻味、富有深意,却含而不露。
从小姑娘米妮离家找工作开始,就一路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她沿着一条从未走过的森林小路走,居然没有迷路,反而碰巧找到了一座神奇的“小屋”。当我们这位幸运的小姑娘在这座陌生的“小屋”里充分展现她勤劳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德时,“小屋”的主人——恰好是“山里掌管金子的十二个快乐的小矮人”,而不是凶狠恶毒的巫婆——回来了,更为巧合的是“他们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十二个快乐的小矮人”迫切需要一个人代替“仙女保姆”,而米妮恰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一向勤劳的米妮又怎么会不扫“地毯下的尘土”呢?原来,这又是一个巧合。恰恰就在“仙女假期的最后的一天”,小米妮“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恰好被“窗外”“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迷住了,“连要干的活都忘了”,以至于连“地毯下的尘土”也来不及扫了。
正是这一连串的巧合,推动了情节不断向前发展,使行文更富有情趣,也给读者带来了一波又一波阅读快感。不过,这一连串的巧合却并不让人觉得蹊跷、突兀,反而觉得合情合理。而这一效果的产生,正是由于作者莫德·林赛对情节设计的技巧已经达到圆润无痕的境界了。
米妮“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出小姑娘着急、慌张的心理;“我想,”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声音虽大,骨子里的心虚却暴露得更明显;“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眼睛”,她好像听到了星星们在说:“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小米妮有些急了,但她仍抱有一丝侥幸,“米妮把脸转向墙”。但是,她心灵最深处的一个声音反反复复响起来,“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而且,“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所有的星星都快乐地叫着。这样,小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就跃然纸上,她诚实善良的形象再一次印入读者脑海中。
这一部分没有为写人物心理而进行心理描写,而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来刻画米妮起伏不断的心理变化过程,使主人公米妮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地“立”在读者面前。可谓“雁过不留痕”!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文章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为母亲病了,自告奋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闯进了十二个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劳、善良打动了小矮人们,并担起了照顾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因时间紧迫而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小米妮内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扫,结果意外地获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币,作为她诚实的奖赏。故事最后,小米妮带着金子和送给妈妈、妹妹的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她懂礼貌、乐于助人,给小矮人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别是在她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表现出来的真挚和诚实,如果她不翻开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责备和永久的遗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说“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启发,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记得打扫那片“地毯下的尘土”。
以“地毯下的尘土”作为文章的标题,初看貌似难以理解,饶有兴趣地读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纠结的根源——工作的疏忽点。也正是因为小米妮的责任心强,诚实的她无法忍受“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与“星星”对话之后,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过和小米妮相似的经历,有些事也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或学习。古语有云:“君子慎独。”当人们面对自己诚实、善良、责任的拷问时,你能不能坦诚地交上无愧于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认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让我们先学习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块秘密的“尘土”倾诉出来,马上用行动清理干净吧!
读完《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故事,让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会给那些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个好的回报,小矮人的金币就藏在每一个微小的工作之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