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篇一
一、贯穿一个“读”字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整节课屈老师共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伊始,屈老师利用课前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随机引导学生认识了“玫瑰”两个生字后,又告诉学生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小鹿和玫瑰花之间的故事。一篮玫瑰花,一个美妙的故事,学生读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屈老师安排了第一个层次的读书,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当学生经过了几个来回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后,屈老师又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以达到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的目的。
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读书。紧接着屈老师安排了第三个层次的读书,即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和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旨在了解全文大意。在创设情境,学习课文这一教学环节,屈老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第四个层次读书,即深入细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屈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小鹿很喜欢玫瑰花)你还知道了什么?(小鹿种玫瑰花很辛苦)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它很辛苦的?(常常、松土、浇水)你能把它种花的辛苦读出来吗?以上四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真正体现了崔峦老师提出的“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要体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得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
二、体现一个“实”字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屈老师在导人新课后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落实识字任务。(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2)同桌互读。同桌相互合作,互帮互学,要求读的同学大胆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当好小老师,读得正确的鼓励鼓励他,读得不正确的给他指出来。(3)教师检查。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认读,尔后问学生: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记?(瘸、惋、骨)在学生达成共识后,屈老师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发现的方法识记了“瘸”,形旁表义的方法识记了“惋”,汉字演变的方法识记了“骨”。(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引导学生读带有生字的句子。(5)在轮读比赛课文中再次巩固识字。从以上五个环节,可看出屈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读音、识记字形上走了几个来回,从而使识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不乏灵活多样。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同样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屈老师的教学展示了引导学生由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可谓训练到位。比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看画面数玫瑰花的朵数时,徐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玫瑰花渐渐地长大)“渐渐”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此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屈老师问:你从课文中看出了什么?(小鹿很悲伤)哪个词让你看出来的?(惋惜)能给它换个词吗?(叹惜、可惜)鹿弟弟很惋惜地对哥哥说,你能在他说的前面再加上一句话吗?(“唉!这些玫瑰花你白栽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就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在故事的情节中迎刃而解了。一节好的语文课,语文“味”要浓,训练要扎实到位,屈老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点。
三、注重一个“情”字
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屈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以创设活动情境为主导,以境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人角色,入境人情,与文本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思……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比如,开课伊始,屈老师说:孩子们,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出示玫瑰鲜花)。在学生的惊叹声中,屈老师又说:谁来闻闻,摸摸?(好香,好舒服)谁来数数它共有多少朵?(13朵)你们知道13朵玫瑰花代表什么吗?(友谊长存)你们知道屈老师有什么希望吗?这样的开课为以后小鹿和其他伙伴情感的升华作了铺垫。学习课文前,屈老师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你们愿意和小鹿做朋友吗?(愿意)那我们就戴上鹿家族的徽章吧!(好)我们现在都是小鹿了。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屈老师问:小鹿的玫瑰花有什么变化?(长出了许多花骨朵)有多少朵?(出示画面)那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数1、2、3……此时,你心里怎样(高兴、激动),能用读表示出来吗?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屈老师问:你躺在床上,心里会惦念着什么?通过这样两个环节,学生已完全融人到了角色之中。
学习第七至八自然段,当小鹿得知自己种的玫瑰花是红色的,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时,屈老师问: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给别人带来快乐是最大的快乐)整节课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四、落实一个“写”字
读中学写,学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屈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挖掘教材中的“说话”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先说后写。比如,学习第七自然段,当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高兴地笑了时,屈老师问学生:这时你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学习第八自然段,当鹿弟弟高兴地对鹿哥哥说“看来,你的玫瑰花没白栽”时,屈老师又追问: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学完全文后,屈老师布置了一项拓展性写话练习:我对小鹿说句话。
夏雨有痕,屈老师的课,犹如盛夏的及时雨,在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将引领着我们在课改航程上踏痕远航……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篇二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这则故事里,传递出“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是快乐的”思想。而这一思想的传达又是通过鹿弟弟、黄莺、微风和小鹿的对话体现出来的。仇鸿飞老师教材把握到位,教学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堂课简简单单却又扎扎实实。
仇老师能够抓住低段教学的特点,积极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如教学伊始,仇老师利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朵花,什么花?(出示一朵真的玫瑰花),学生读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另外,在课上,仇老师还非常重视读的训练。仇老师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然后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课堂上,仇老师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的内容、读的形式、读的层次方面都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读中,激发学生读的情感,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在读中,理解“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的哲理。 仇老师抓住这两句 “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和“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引出疑问,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仇老师在导入新课后设计了识字任务,例如仇老师渗透字串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大量识字,同时,本课的地字短语是一大特色,短语的学习也为学生的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字也是低年段的又一大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教学“谢”时,分别利用观察范写、练写,闯关等环节,扎实有效地完成写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不乏灵活多样,可谓训练到位。
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仇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以创设活动情境为主导,以境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入角色,入境人情,与文本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思……例如“同学们,你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来赞美小鹿的玫瑰花?他们会怎样赞美小鹿的玫瑰花?”。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整节课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总体来说,仇老师这堂课气氛融洽,这是一节令我耳目一新的课,这节课我也学会了如何让学生乐学,我要试着把这种方式运用到我今后的课堂中。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篇三
屈教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一课中,他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整节课屈教师共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伊始,屈教师利用课前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随机引导学生认识了“玫瑰”两个生字后,又告诉学生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小鹿和玫瑰花之间的故事。一篮玫瑰花,一个美妙的故事,学生读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屈教师安排了第一个层次的读书,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当学生经过了几个来回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后,屈教师又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以达到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的目的。
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读书。紧接着屈教师安排了第三个层次的读书,即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和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旨在了解全文大意。在创设情境,学习课文这一教学环节,屈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第四个层次读书,即深入细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屈教师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小鹿很喜欢玫瑰花)你还知道了什么?(小鹿种玫瑰花很辛苦)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它很辛苦的?(常常、松土、浇水)你能把它种花的辛苦读出来吗?以上四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真正体现了崔峦老师提出的“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要体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得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屈教师在导人新课后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落实识字任务。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
(2)同桌互读。同桌相互合作,互帮互学,要求读的同学大胆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当好小老师,读得正确的鼓励鼓励他,读得不正确的给他指出来。
(3)教师检查。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认读,尔后问学生: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记?(瘸、惋、骨)在学生达成共识后,屈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发现的方法识记了“瘸”,形旁表义的方法识记了“惋”,汉字演变的方法识记了“骨”。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引导学生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在轮读比赛课文中再次巩固识字。
从以上五个环节,可看出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读音、识记字形上走了几个来回,从而使识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不乏灵活多样。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同样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屈教师的教学展示了引导学生由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可谓训练到位。比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看画面数玫瑰花的朵数时,徐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玫瑰花渐渐地长大)“渐渐”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此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屈教师问:你从课文中看出了什么?(小鹿很悲伤)哪个词让你看出来的?(惋惜)能给它换个词吗?(叹惜、可惜)鹿弟弟很惋惜地对哥哥说,你能在他说的前面再加上一句话吗?(“唉!这些玫瑰花你白栽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就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在故事的情节中迎刃而解了。一节好的语文课,语文“味”要浓,训练要扎实到位,屈教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点。
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屈教师在本课教学中以创设活动情境为主导,以境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人角色,入境人情,与文本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思……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比如,开课伊始,屈教师说:孩子们,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出示玫瑰鲜花)。在学生的惊叹声中,屈教师又说:谁来闻闻,摸摸?(好香,好舒服)谁来数数它共有多少朵?(13朵)你们知道13朵玫瑰花代表什么吗?(友谊长存)你们知道屈教师有什么希望吗?这样的开课为以后小鹿和其他伙伴情感的升华作了铺垫。学习课文前,屈教师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你们愿意和小鹿做朋友吗?(愿意)那我们就戴上鹿家族的徽章吧!(好)我们现在都是小鹿了。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屈教师问:小鹿的玫瑰花有什么变化?(长出了许多花骨朵)有多少朵?(出示画面)那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数1、2、3……此时,你心里怎样(高兴、激动),能用读表示出来吗?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屈教师问:你躺在床上,心里会惦念着什么?通过这样两个环节,学生已完全融人到了角色之中。
学习第七至八自然段,当小鹿得知自己种的玫瑰花是红色的,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时,屈教师问: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给别人带来快乐是最大的快乐)整节课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读中学写,学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屈教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挖掘教材中的“说话”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先说后写。比如,学习第七自然段,当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高兴地笑了时,屈教师问学生:这时你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学习第八自然段,当鹿弟弟高兴地对鹿哥哥说“看来,你的玫瑰花没白栽”时,屈教师又追问: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学完全文后,屈教师布置了一项拓展性写话练习:我对小鹿说句话。
夏雨有痕,屈教师的课,犹如盛夏的及时雨,在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将引领着我们在课改航程上踏痕远航……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篇四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整节课陈老师共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伊始,陈老师利用课前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随机引导学生认识了“玫瑰”两个生字后,又告诉学生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小鹿和玫瑰花之间的故事。一篮玫瑰花,一个美妙的故事,学生读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陈老师安排了第一个层次的读书,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当学生经过了几个来回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后,陈老师又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以达到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的目的。
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读书。紧接着陈老师安排了第三个层次的读书,即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和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旨在了解全文大意。在创设情境,学习课文这一教学环节,陈老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第四个层次读书,即深入细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陈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小鹿很喜欢玫瑰花)你还知道了什么?(小鹿种玫瑰花很辛苦)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它很辛苦的?(常常、松土、浇水)你能把它种花的辛苦读出来吗?以上四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真正体现了崔峦老师提出的“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要体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得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陈老师在导人新课后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落实识字任务。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
(2)同桌互读。同桌相互合作,互帮互学,要求读的同学大胆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当好小老师,读得正确的鼓励鼓励他,读得不正确的给他指出来。
(3)教师检查。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认读,尔后问学生: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记?(瘸、惋、骨)在学生达成共识后,陈老师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发现的方法识记了“瘸”,形旁表义的方法识记了“惋”,汉字演变的方法识记了“骨”。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引导学生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在轮读比赛课文中再次巩固识字。
从以上五个环节,可看出陈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读音、识记字形上走了几个来回,从而使识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不乏灵活多样。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同样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陈老师的教学展示了引导学生由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可谓训练到位。比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看画面数玫瑰花的朵数时,徐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玫瑰花渐渐地长大)“渐渐”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此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时,陈老师问:你从课文中看出了什么?(小鹿很悲伤)哪个词让你看出来的?(惋惜)能给它换个词吗?(叹惜、可惜)鹿弟弟很惋惜地对哥哥说,你能在他说的前面再加上一句话吗?(“唉!这些玫瑰花你白栽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就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在故事的情节中迎刃而解了。一节好的语文课,语文“味”要浓,训练要扎实到位,陈老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点。
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陈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以创设活动情境为主导,以境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人角色,入境人情,与文本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思……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比如,开课伊始,陈老师说:孩子们,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出示玫瑰鲜花)。在学生的惊叹声中,陈老师又说:谁来闻闻,摸摸?(好香,好舒服)谁来数数它共有多少朵?(13朵)你们知道13朵玫瑰花代表什么吗?(友谊长存)你们知道陈老师有什么希望吗?这样的开课为以后小鹿和其他伙伴情感的升华作了铺垫。学习课文前,陈老师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你们愿意和小鹿做朋友吗?(愿意)那我们就戴上鹿家族的徽章吧!(好)我们现在都是小鹿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陈老师问:小鹿的玫瑰花有什么变化?(长出了许多花骨朵)有多少朵?(出示画面)那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数1、2、3……此时,你心里怎样(高兴、激动),能用读表示出来吗?学习第三自然段时,陈老师问:你躺在床上,心里会惦念着什么?通过这样两个环节,学生已完全融人到了角色之中。
学习第七至八自然段,当小鹿得知自己种的玫瑰花是红色的,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时,陈老师问: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给别人带来快乐是最大的快乐)整节课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读中学写,学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陈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挖掘教材中的“说话”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先说后写。比如,学习第七自然段,当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高兴地笑了时,陈老师问学生:这时你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学习第八自然段,当鹿弟弟高兴地对鹿哥哥说“看来,你的玫瑰花没白栽”时,陈老师又追问: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学完全文后,陈老师布置了一项拓展性写话练习:我对小鹿说句话。
夏雨有痕,陈老师的课,犹如盛夏的及时雨,在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将引领着我们在课改航程上踏痕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