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与教案(汇总23篇)
教案中需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重要要素。制定一个好的教案对于教学的有序进行非常关键,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如果你对教案的格式和内容不是很清楚,看看下面的教案样本会有所帮助。
学案与教案篇一
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花雨》。
生:读题。
师:桂花雨非常的香,再读——。
生:再次读题。
生:因为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
(教师出示句子“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在黑板上,并指名一学生读)。
生: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教师提醒读出儿化,学生再读)。
师:(点“迷人”二字)迷人是什么意思呀?
生:迷人就是令人陶醉。
二、品味香气迷人.
师:香气味儿令人陶醉。怎么使人陶醉呢?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认真自由朗读第二节。)。
生:课文中说“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没有不”就是说全都浸在桂花香里了。
生:我觉得“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以看出很多家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一生读)。
师:“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水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里是指沉浸。
生:就是说人们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师: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感受?
生: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呀!
生:桂花真香呀!我都想摘一些下来泡泡茶!
生:如果我在吃饭,我会觉得饭都特别的香。
生:我真得想多摘一些下来,做糕饼、桂花卤、各种好吃的。
师:其实你用不着摘,琦君的母亲会送给村上的你们!
生:我觉得这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上的人都分享到了。
(学生自由读)。
师:我刚才看到你边读边摇头,请你来读!
生:有感情地读。
师:都要陶醉了。还有谁来读?(一生再读,更有感情)。
师:是呀!此刻人们都浸在桂花香里了!(板书:“香“)现在谁再来读一读指板书:“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一学生闭着眼睛读了一遍)。
师:你怎么闭着眼睛读呀?
生:因为我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三、 学习摇花乐。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这节主要写了琦君缠母亲摇桂花。
生:这节主要写了缠母亲摇桂花、怎样摇桂花、和父亲的一首诗。
师:你真会概括。还有谁来说!
生:这节写了摇桂花的情景。
师:刚才第一个女生说小时候琦君缠母亲摇桂花,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生:(娇声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你开始急了。
生:(撒娇般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你迫不及待了。
生:(皱眉着急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生:(欲哭似的)“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哟!看你无奈地都快要哭了。你们这么缠想干什么呢?
生:我想早点看摇桂花的情景。
生:我想看看那桂花落下的美景。
生:我想闻闻那香香的雨。
师:摇桂花是件大事。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大家快来摇吧!(学生做动作摇)。
师:这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分别说:“高兴、快乐、开心”
师:好,让我们一起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你来喊一喊?
(三位学生喊。)。
师: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约二十秒)。
师:(深情地)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想到了什么?请拿出笔,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
(音乐声中学生写并交流)。
生:我终于看到桂花雨啦!沐浴着这桂花雨,我都要陶醉了!真是太美了呀!
生:那朵朵桂花就仿佛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向我纷纷飞来,我跳起来喊:“太好看了!”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呀!
生:我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愿望,看到了迷人的桂花雨,真想这一刻永远陪伴着我。那黄色的小花落满地,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师:好,那就让这一刻在你的心中成为永恒。
生:我还说一个比喻,飘落的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生:啊!桂花真香呀!飞舞的桂花如同金色的雪花。这幅美景让我陶醉,真想天天闻到桂花香。
师:对呀!桂花如雪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生:这是一场纷纷扬扬的桂花雪呀!我沉醉在其中,不由翩翩起舞。“桂花雪!桂花雪!你快快下吧!”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喊着。
生:读。
师:你最后一句读得那样轻,看来你真的陶醉了。谁再读?
生:读。
师:同学们通过想象,读得真如陶醉一样。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
师:小琦君陶醉了,那她的父母亲呢?(引生齐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这首诗请各自再读一读。(生读)谁来读?
(有三位学生读,读得很有感情,教师评点最后一位学生“梦”字读得很甜。)。
师:课件出示:(在摇桂花的这一天,白天,花雨缤纷。晚上,夜深人静,小琦君梦见 ,多甜啊!)。
生:她会梦见自己在吃桂花糕、桂花卤。
生:她梦见桂花丰收的情景。
生:她梦见自己随桂花雨一起翩翩起舞。
师:是啊!摇桂花非常的快乐!梦多甜呀!
生: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和桂花一起飞舞。
(三名学生欢快地读,然后全班齐读)。
四、品味生活香浓。
师:是啊!梦里是香的,现实生活中更香。
(出示第四节,音乐起,让一学生读,接着请三位学生反复读最后一句话)。
师:同学们看,有这样两句话。出示:(1、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一句是十几家邻居浸在桂花香中,后面一句是整个村庄浸在桂花香中,范围扩大了。
生:这两句都写香的。
生:我发现这两句都有“浸”,我认为是同一个意思?
师:她认为是同一个意思,你呢?
生:我觉得前一个只是浸在,后一个是指渗透进去了。
师:对呀!桂花香还渗透到了桂花糕、桂花卤里去了。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是桂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而下面一句是全年都浸在花香里了。
师:一年中除了闻花香,还能尝花味,吃上桂花糕、桂花卤,这一棵桂花树让大家一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丰收的喜悦中,全村老老少少的其乐融融中。
五、感受乡愁。
生:我想母亲其实非常想家乡的那棵桂花树。
生:琦君的母亲认为家乡的桂花比外地的要香,要好。
师:这里的“金桂”就是“金贵”,为什么母亲心中的桂花树如此金贵呢?
生:因为母亲也很怀念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日子。(该生眼睛湿润了。)。
生:可见母亲非常的思念家乡的桂花。
师:这棵桂花有童年的欢乐。
生:(哭着)因为这桂花是全家人悉心照料的,包含着母亲的心血,所以外地桂花比不得。
师:桂花里有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板书:情)这树如此金贵,其实就是母亲的根哪!(板书:根)。
生:她会梦见一家一起摇桂花的情景。
师:甜中带着苦涩。
生:她会梦见尝美味的桂花糕。
师:可是她不能回到故乡了。
生:会梦见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的情景。
师:梦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学生低沉、深情地读,进入了情境)。
师:(教师带着无限地眷恋讲述并朗读)琦君很多作品都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对家乡有深深的眷恋。她在《烟愁》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配乐逐行出示:
师:你想说什么?
生:琦君永远不会忘记故乡的。
师:是的,现在琦君.已经80多岁了,为了寻根,去年她又回到.故乡,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那熟悉的乡音,看看美丽的山山水水,不禁泪水涟涟。其实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营造的思乡情中了。)下课。
学案与教案篇二
常识性说明文具有语言浅显、通俗易懂的特点,但这类课文的弊端就是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学得枯燥无趣。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师生都兴味盎然呢?我们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中,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用途。在设计这课的教学时,我想:如果按一般的上课流程,一板一眼,也许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但如果创设个情境,没准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断:
一、谈话激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问话音刚落,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我:“想”都用渴求的眼神看着我?)。
二、创设情境。
师: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揭开新型玻璃的神秘面纱。非常好,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然后咱们召开一个“新型玻璃”现场公布大会。全班分成五大组,分别代表五种新型玻璃的研制厂,各自去研制一种玻璃,(合作讨论学习)再选派一名学生任厂长,负责全面介绍新产品,老师会扮演记者,将对各种新型产品进行采访,希望各位厂长对答如流哦。
(这一环节,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新奇、有挑战的学习氛围,学生跃跃欲试。)。
三、讨论、合作学习。
老师出示学习要求:1、认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懂、读流利;2、抓住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深入思考,讨论学习,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准备在发布会上宣讲。
(这一环节,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交流、实践。
生:各位先生、女士、记者朋友们,我是新型玻璃厂的厂长,我们厂通过技术创新,研制出了新型的玻璃,它们功能奇特,方便好使。欢迎大家使用。今天,我着力推荐的一种新型玻璃就是“夹丝网防盗玻璃。”
生:顾名思义,这种玻璃最大的特点就是“防盗”。
师:请具体谈谈。
生:这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丝网与电源、自动报警器相连。当有人企图划破玻璃时,这玻璃会自动发出警报。
师:这“金属网”怎么这么神?
生:对呀,这“金属丝网”是用一种很细的,能导电的金属材料做的,比我们看过的蜘蛛网都更细更密。
师:哦,原来是这样。最后,请你详细谈谈这种玻璃的用途。
生:在银行以及存放文物、珠宝、重要文件、图纸的建筑均可采用。
发布会开展得有声有色,课堂气氛活跃异。
常,五位厂长滔滔不绝,结合记者的采访都自己厂研制的玻璃做个淋漓尽致的说明介绍。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检测了自主学习效果,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社交和自我展示能力,让学生体会一种成功的喜悦。)。
五、创新延伸。
生:当然有了,我们正在研制一种“吃灰玻璃”。如果用这种玻璃做黑板,教室里,就不会粉尘飞扬了,也不会影响师生健康了。如果建筑用这种玻璃,那么房屋里就一尘不染了,那么妈妈清扫就省事多了。
生:我们厂也正在研制一种“吃水玻璃”雨雪天行驶的车辆,司机会视线模糊,容易出事故。等我们的玻璃问世,那可就安然无恙了。再用这种玻璃制成眼镜,就不怕水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小手如林,争先展示:有编广告词的,有载歌载舞表演式的,有当推销员的,最让人回味无穷的是两个同学以精彩的小品表演来玻璃。
(这一环节,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上述的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在学习。大家主动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显著的特点就是精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弘扬学生鲜明个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兴趣的激发。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行为,我们教学最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产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对所学的产生内在的兴趣。从以上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到,教师的激趣谈话,挑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召开发布会和推销会,更让学生觉得新奇和激动,个个精心准备,全身投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转入主动。真正体现了教学艺术是在于激励、点拨、和鼓舞。
二、大胆设想,培养创新个性。
指出:创新能力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上述的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想法,大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气氛极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弘扬自己的个性,学生无拘无束,身临其境,畅所欲言。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发展思维,在交流中表达。老师的平等参与也加大了师生的亲和度。一堂课,是其乐融融,轻松惬意。
四、锻炼社交实践能力。
社会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社会人”为己任。在这节课中通过召开发布会和推销会这两个环节,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模拟的“社会化”把学生直接推向了市场,学生入情入景,在这种虚拟的市场竞争中,锻炼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五、获取成功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就要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用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面教学中,教师不仅把学习的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发展了能力,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案与教案篇三
3、情感目标:培养乐观自信的精神。
1、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2、赏析海燕形象及其深刻的内涵。
学习散文诗的象征手法及其运用。
两课时。
多媒体。
1、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情感。
2、预习生字词。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通过课件来观看这一幅图:
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成员程菲、杨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钰源和邓琳琳站在金牌的领奖台上。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得金牌的过程。程菲是一个老将,她的失利,从平衡木上摔了下来。后面年轻的选手顶住了压力,很自信很完美地继续走下去,克服了心里压力。最后程菲也自信地克服了自己的内心压力,完美地完成了她最拿手的自由体操,战胜了实力相当的美国队,为中国人民拿下了这块来之不易的金牌。在空中飞翔的那一刻,她们的姿态就像海燕一样,在国家体育馆上空飞翔,他们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勇敢自信地继续飞翔,并把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为什么说他们像海燕,而不想海鸥?理由就让高尔基来告诉我们吧。让我们走入课文《海燕》。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一说所了解的高尔基。(自由作答,互相补充)。
2、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高尔基,俄国作家,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他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圈画批注出生字词,理解字义,并标序文段。(朗读过程中,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初步感知酝酿情感)。
2、听录音朗读。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朗诵者感情节奏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齐声朗读。(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四.质疑探究。
1、同桌互动,思考交流:从文中找出,海燕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海燕是暴风雨的预言家。
2、小组讨论交流,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场面?各个场面中海燕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自由作答)。
教师点拨1:根据暴风雨来临前的时间段寻找。
明确:三个场景画面。
a.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暴风雨酝酿中(1-6)。
b.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暴风雨逼近(7-11)。
教师点拨2.根据上面的三个场面,分析海燕的表现:
a.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b.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c.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五.探讨感知。
教师点拨:海燕在暴风雨的表现我们可以概括出它一系列的品质,从而在这些品质中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明确: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2、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点拨:类似于诗歌中的“托物言志”
明确: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暴风雨”,虽然不像战争年代具有斗争性,但是依然具有挑战性,而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像高傲的海燕一样,坚信自己的信念,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人生的标杆直跑,暴风雨越猛烈,你就会变得越坚强,暴风雨也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七.布置作业。
1、作品为什么还写其他的海鸟?
2、文中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八.链接材料:从郑振铎的《海燕》、冰心的《小橘灯》、屠格涅夫的《门槛》中学习象征手法。
学案与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小朋友,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
板书课题:
舟过安仁。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小朋友,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
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同学描述画面,引导同学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同学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小朋友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小朋友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同学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
用投影仪展示局部同学的画,并让同学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小朋友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小朋友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
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学案与教案篇五
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因此被称为“北方威尼斯”,变教案为学案,变课堂为学堂。1463年,斯德哥尔摩被定为瑞典的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瑞典的第一大城市。02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海军基地交通枢纽。该城坐落在瑞典最南端。隔厄勒海峡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相望。两城相距仅26公里。马尔默市区分为两部分。03乌普拉萨瑞典东部城市。
地处瑞典东部、斯德哥尔摩的正北方,濒临费利斯河和梅拉伦湖。城市四周有肥沃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景致优雅清新。04哥德堡哥德堡是瑞典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工业大城市。位于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与丹麦北端相望。哥德堡港口终年不冻,是瑞典和西欧通商的主要港埠。济源下冶二中:张桂军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各中小学面临的新问题。今年以来,下冶二中在深山区开辟了一条“变教案为学案,变课堂为学堂”的探索之路。下冶二中围绕市教育局“三名工程”创建活动,开展了“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学校根据山区教育的实际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尝试学案教学模式。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案《变教案为学案,变课堂为学堂》。
这种模式一改传统教学的“教案”为“学案”,将“课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学的主旋律,把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变成现在的学生自主看书、思考、讨论、探究、发现、感悟的学习过程。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原则是:“一个目标”即立足课堂,切中要害,以学生“学会和会学”为目的,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让教师轻松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两案兼备”即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的教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三个阶段”即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认真自备、集体研讨),教师把精彩留在课上(学生自主、培养能力),教师把关爱放在课后(加强辅导、落实“三清”)。
学案教学的“四个环节”是导、议、讲、测。导就是学案引导、学生自学;议就是学生讨论、生生互动;讲就是质疑点拨、难点精讲;测就是面向全体、分层达标。其核心是任务驱动、学案导学;分组合作、互动提高;教师精讲、系统升华;达标测评、反馈矫正。学案教学的推行,把课堂变成了学堂,学堂里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学习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师都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学案,精心设计学堂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学堂里主要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与学习效率,并适时给予点拔与精讲。一年来,下冶二中的学案教学已初见成效,教师成为课堂的掌舵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学能力明显提高,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
学案与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也称“教学要求”,指该堂课要达到的几个目标。达到这几个目标,就可以说“完成教学任务”了,否则就是一堂未安排好的失败课。有人提出“目标式教学模式”,强调“达标意识”,甚至一上课就让学生齐声朗读“目标一二三”,以使学生明白这堂课的学习目的。
二、教学程序需要固定吗。
笔者听过一些公开课。为了让听课者清楚教学实施情况,教课者常印发简要教案给听课者,评课者也往往会对照这份教案来考察、评价。这种情况下,教课者更会严格遵照教案上准备好的目标、内容、步骤去实施,不敢在课上“越雷池一步”。在这样固定的程序操作中,即使场面表现得活泼、热烈,也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放开,自由地思考、想象和提问,成为真正的“主体”。
由此看来,按照传统的语文教案进行教学,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从而学生通过语文课上的学习提高语文能力、文学欣赏水平及创新能力。究其原因,是教案只体现了教师“教”的思想,而没有较多地考虑学生“学”的实际。故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妨变“教案”为“学案”。在“学案”中,应体现什么内容呢?我以为,至少在以下两方面需要补充或改进:
a、搜集、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
除了教学参考书给教师提供的必要的教学资料,为了能在课上帮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扩大文学视野等,教师还需用心去搜集和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占有资料后进行选择,将学生可能需要的一些在课前印发或抄录给学生,供学生自读时参照理解。把这一步做在“学案”中,不仅是“告诉”了学生一些新知识,更是给了他们理解课文的一把把金钥匙,使他们能自己尝试开启,锻炼学习能力,品尝胜利的喜悦。仍以《荷》一文为例,只交代关于本课的写作时间、背景资料学生就能凭它们来体会朱自清先生其时其地的心情了,但朱先生为何会“忽然想起”了采莲,想起了江南?为何要引用《西洲曲》中的几句诗?恐怕学生无从理解。如果教师备“学案”,将体现古人眷恋江南的情结的诗词(如白居易的《忆江南》、韦庄的《菩萨蛮》等)收集、介绍给学生,将《西洲曲》原文及主题交给学生,学生的问题大概也就迎刃而解或一点就通了。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为劝秦穆公退兵,离间秦、晋关系道:“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里的“晋君”指晋惠公而非本文开头提到的晋文公(重耳)。若不去做些查阅工作,恐怕有的教师都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昏聩,中宠姬的圈套废掉了太子申生,使申生自杀,逼得众公子纷纷逃亡。献公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而献公死后,大臣杀死了太子,迎立公子夷吾(重耳之弟)为君,是为晋惠公。惠公死后,太子圉立,是为晋怀公。怀公不得民心,重耳在秦国了解情况后,在秦军的护送下,回国杀死怀公,登上了君王宝座,是为晋文公。在晋国几易君王的**中,秦穆公先后护送过惠公、文公两人回国,惠公“过河拆桥”,文公则对秦感恩,故本文不讲信义的“晋君”当指惠公。如果不掌握这段史料,学生学习课文就会有疑问。
b、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
传统“教案”中,教师是本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案”中则必须将学生放在首位,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如学生学习《拿来主义》时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也会使人产生恐怖”;学习《琐忆》会问:“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一句中为何要加引号;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会问:“为什么佚之狐认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等等。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本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他们认真地去钻研过课文。于是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充满了期待。这正是“学案”比之于“教案”要求更高之处。教师光凭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是发现不了或者说估计不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必须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是注释中没有或解释得不清楚的,哪些是容易引起怀疑的,哪些是容易激发学生联想从而产生较高层次的问题的……“学案”中对学生的提问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从容,而问题能当场得到解决,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堂,就是互动的、活泼的、充满灵气的。
c、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学的具体情况。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按照传统的教案实施教学,遵守事先订好的时间安排、提问设计等,很难体现“因材施教”。一个班级通常有五六十人,学生课前学习的能力、水平大不相同,怎么可能以同样的问题激起全体学生的想象或是以同样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共鸣呢?如果只照顾到大多数(通常只能如此),势必冷落了一些学生,与素质教育“面对一切学生”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
听说有的学校实施学生选试卷制,把考卷按难度大小分为a、b、c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试卷考试,不管选了哪个层次的试卷,考试成绩都一视同仁。这种做法有可取的一面,在于它考虑到了学生客观存在的层次上的不同,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在语文教学学案中,也不妨体现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学法指导,备课时对全班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作出估计,有针对性地设计“区域教学”,在教学时间、学习深度、提问等等方面作出恰当的不同安排。这样的语文课必然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力所能及地思考、讨论,分析文章,回答问题,练习写作,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与教案篇七
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
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
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3.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请学生发表看法:(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
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
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
二、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2自然段,然后逐句读讲。
1.“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高、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学生画后交流)。
生:这里用了“哪儿……哪儿……”。
生:还有“不管……不管……总是……”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什么感情?(崇敬)。
那么,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齐读)。
师: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设计意图: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课文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提炼出“高”“直”这一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三、引读讨论14自然段:
1.“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2”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3.“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问: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
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请学生谈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白杨:哪儿需要,哪儿生根,不管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坚强)。
爸爸:边疆需要,扎根边疆,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坚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五、总结课文,升华中心。
请学生用文中的重点词语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
坚强白杨边疆建设者。
六、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练习背诵课文。
学案与教案篇八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和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
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
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
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同学配乐朗读:
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
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竞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学案与教案篇九
1、初步了解李宝嘉和他的《官场现形记》,把握故事情节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细节描写的作用。
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明确本文讽刺艺术。
相关链接。
我所了解的李宝嘉及《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祖籍江苏武进,咸丰年间,迁居山东。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益清一家合住。他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书画篆刻,多才多艺。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庚子国变弹词》。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它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被鲁迅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一、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阅读《兄弟阋墙》,扫清文字障碍,完成下列字音题。
兄弟阋墙()埋怨()弥补()绺着胡子()踱步()新畲()气喘吁吁()落拓()提防()徇私舞弊()孽障()搭讪()。
2、读完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4、兄弟俩闹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精段品读,合作探究。
1、课文中对三荷包兄弟大打出手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请从文中划出相关文字,品味其表达效果,体会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2、课文中还有另外写得比较精彩的.细节,请从文中划出,分析体会其妙处。
三、总结提升,拓展训练。
精彩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断,所写文字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学案与教案篇十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一句子。
生1:因为我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1:我觉得这个妈字应该读长一些。学生试读。
师: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觉得这个妈应该读得短、快一些。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读得短、快一些才能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学生试读。
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觉得这个妈可以读得长一些,不仅可以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读出作者的撒娇。学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全体学生试读,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
[评析]。
听着学生这样极富创意的朗读,我不禁想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是啊,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个性化的朗读更是一门艺术。在本段教学中,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读活了,重在老师能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进行有创造的思维,指导个性化的朗读。这样个性化的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学生是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其实,一篇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第一范文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桂花)。
此文转载。
学案与教案篇十一
《采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今昔对比,写出了戍边战士回乡归途中伤心悲苦的心情。下面是《采薇》优秀学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3、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赏析: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拓展阅读:《诗经·采薇(节选)》介绍。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写作背景:。
《诗经.采薇》是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进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周宣生(公元前八二七至公元前七八二年在位)执政的前夕,狁曾乘周王朝政治**和遭遇丈旱灾的机会,侵扰北方边境.(公元前八二七年悬望曾出兵征讨)。
诗的背景:。
原诗共六章,阅读材料节选的是第六章的前四句,分别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这首四言诗,在我国以《诗经》为代表的古诗中是很常见的.
诗的意思:。
春天,柳条随风飘动;冬天,雪花飞舞.
学案与教案篇十二
一、爸爸的话介绍了白杨的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认真品读爸爸说的三句话,运用我们学过的各种感悟方法(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二、(生合作学习8分钟后)汇报。
1、我们组从“白杨树从来就这样直。”这一句中的“从来”体会到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质。联系下文中这句“不管遇到……”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它“从不”低头,笔直向上地生长,是多么顽强。
2、我们从“不管……还是……不管……还是……总是……不……也不……”这几个重点词体会到了它的坚强品质。我想给大家读一下这句。
师:让我们把这句话拆开读一读,体会它的坚强。每行同学读一句。
遇到风沙,它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雨雪,它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干旱,它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洪水,它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齐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渲染情感:是的,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磔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我们组对“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感受很深。哪里需要就为哪儿奉献自己的根、枝干,叶,或者说全部,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啊。
4、我来补充。这里的“哪儿”可以是沙漠戈壁,可以是悬崖峭壁,也可以是城市乡村,这说明白杨是从不嫌弃每一片土地,它的奉献是无私的。
5、联系第一自然段,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为戈壁守卫铁路线,增添生机,献出自己的力量。
师:那么谁能有感情地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茫茫大戈壁一眼望不到边,什么植物都没有,非常荒凉。
生:地上除了黄沙就是石子,大风刮着,遮天蔽日。
生:没有山,没有水,没有动物,更没有房子,连天都是灰蒙蒙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无私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不讲条件,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白杨树,让我们再齐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情。
三、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那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朗读14小节。
四、多么坚强的白杨树,傲然耸立在大戈壁上,给茫茫的大戈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能背下来吗?我们试试。背不熟的可以看书。
点评:
这一重点段的教学,教师的目标不是定在总结白杨作为植物的自身特点上,而是从中体会作者要表现的白杨精神,这就为后文理解边疆建设者的品质做了铺垫,使“借物喻人”这一写法的特点——“相似之处”更清晰,更利于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这一片段教师发挥了“组织、引导”的主导作用,把词句的理解感悟还给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学语习文的舞台——综合运用各种感悟方法,去思考,去表达,既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有同学间的思维碰撞,既有读中的感悟,又有悟后的朗读,“主体”落得比较扎实。
学案与教案篇十三
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更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预先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基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正符合这一教学需要。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预先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指导纲要,称之为“学案”。一般是每学期初将整个学期的“学案”编制完成,每课时独立一份;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人手一份。“学案”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也可以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这样学生依靠自己学习能力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就可以在课前先消化;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待课堂学习。课堂45分钟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老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预先得到这些问题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在编制“学案”时,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我在教学中的“学案”尝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知识结构、基本线索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线索,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脉络。通过知识结构、线索分析,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既可作为学习前的自学路径指南,又可作为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一般先由老师拟定一个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部分由学生尝试概括,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学生概括的份量,体现老师主导作用。二、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基本史实概念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事件起因:如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二是事件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项、过程、标志、特点等要素;三是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或影响、意义、经验、教训等要素。将这些要素以提问式或填空式等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自学同时完成题目,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三、运用能力训练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能力首先体现为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因此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科相关信息,如学科及教学、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观点,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历史现象的内在、外在联系进行分析,弄清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训练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自己设计题目,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或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对比,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有一定层次的难度,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四、学生探索及反馈在“学案”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探索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发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并正确引导,对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提出,供讨论。完成了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师生之间已经有沟通的共同基础。再进入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要注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首先,可利用一部分时间,采用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结构、基本史实、概念、观点的掌握情况。接着用探讨、辩论等方式进行运用能力的训练。特别要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据,鼓励辩论,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同时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一些开放性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作课后继续讨论,也可以此为启发点,指导学生课余撰写相关的历史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我几年来的改革尝试,仅仅是一个初步探索,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备课工作量大,需要查阅的资料多,受到信息量来源的局限;在学生自学时间安排、能力训练形式及课堂组织教学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学案与教案篇十四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
学案与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判断某个例子处于生命系统结构的地位;。
了解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
举例说明群落、种群的概念。
2.能力目标:
培养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知识、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细胞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初中生物仅在七、八年纪开设,学生几乎对这些内容没有太深刻的记忆,仅仅是有所了解而已;另外,本节内容涉及了到细胞等微观、抽象的内容,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使其尽量理解、掌握本节的知识。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节课,主要有细胞的知识、群落及种群的知识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本节既是对初中知识的复习,又是高中阶段的学习的基础,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理念及策略:
通过举例、展示及讨论等方法是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方法及媒体: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等。
2.教学媒体:图片。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问题探讨。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问题探讨。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小结。
回顾。
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总结。
练习题。
硕果飘香,又是一季丰收时;我们感叹,生命是如此神奇、如此美妙,同时也如此值得我们去探索;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即将开启生命的探索之旅,一起找到我们心中那些未知的答案!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2页上的“问题探讨”部分。在2002年11月份到2003年期间,一场名为“非典型肺炎”的疾病在我们国家爆发,同时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经研究发现,引起这种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冠状病毒。这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连简单得细胞都没有,却引起了人类的一场灾难。
请问: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sars病毒是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的?
下面我们先学习细胞的知识后再来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几个与生命活动相关的例子,请看到书上的资料分析部分。
看第一个例子,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草履虫的相关知识了,那么: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呢?
2.如果没有了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还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呢?为什么?请大家自由讨论后给出答案。
解答: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仅有一个细胞,它的生命活动就是靠这仅有的一个细胞来完成的,因此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是绝对离不开细胞的,甚至一个不完整的细胞也是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从这个例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与细胞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离开细胞这个结构草履虫就不会存在,它是单细胞生物,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实例,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发育严格来说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当精细胞与卵细胞成功结合开始,一个生命就开始了发育的过程,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的各种组织、器官,最终形成个体,当个体从母体中出生之后,就开始了生长过程,进而长大、成熟、衰老、死亡。从这个现象看了,我们人类个体与细胞有联系吗?当然有联系,并且联系很大,每个个体都是从一个相同的起点——受精卵开始的,而受精卵正是由生殖细胞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有之后的一系列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现象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人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提问:
解答:
缩手反应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反射需要由反射弧作为结构基础,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一般来说,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是一个细胞,效应器和传出神经是一个细胞,而中枢神经是一个神经细胞。在缩手反应这个活动中,最少都需要3个细胞参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就不会有缩手反应的动作,该生命活动同样离不开细胞。
我们再来看一下实例4上面的内容,这个例子介绍的是一种病毒,叫做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与非典病毒一样属于病毒界,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我们说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那么病毒既然连细胞结构都没有,它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用手机查询病毒的相关知识。
解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许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原因,病毒寄生在我们人体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繁殖、生长,因此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它的生命活动也是离不开细胞的。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hiv病毒(无细胞结构)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现在来回答我们开始提成的问题。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sars病毒是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的?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能侵入宿主细胞进行繁殖,他的生命活动是离不开细胞的;sars病毒侵入了人的呼吸道,主要在人的肝脏细胞、鼻粘膜细胞、器官表皮细胞等细胞中生长繁殖。
像草履虫一样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个体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而像人等个体由两个以上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多细胞生物。请同学们根据定义分别举出一些单细胞生物及多细胞生物的例子。
解答: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衣藻、疟原虫、酵母菌等;。
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植物和动物,如人、狗、牛、苹果树等。
在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系统。
学案与教案篇十六
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引发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的正是sars病毒。回忆一下初中所学的有关病毒的知识谈谈在你们的理解中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课本第2页问题探讨这儿有一幅sars病毒模式图,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结构,(画图讲解)外面一层是蛋白质外壳,叫做衣壳,衣壳内部是遗传物质核酸,衣壳外被一层囊膜包被,囊膜上的小突起叫做刺突。而一般的病毒的结构通常包含两部分: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病毒的核酸有两种,像sars病毒的核酸就是rna,而另一种如乙肝病毒的核酸是dna。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sars病毒主要侵染的是人体肺部细胞和上呼吸道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那么,sars病毒是如何侵染人体细胞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看看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画图讲解:吸附—注入—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组装—裂解)病毒先是吸附在寄主细胞外面,然后将核酸注入到寄主细胞内部,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蛋白质合成和核酸的复制,在利用合成好的蛋白质和核酸组装成新的病毒,最后寄主细胞裂解,病毒被释放,然后继续侵染人体其它细胞。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细胞被破坏了,因此即使一些非典患者已经治好了,但也还是会留下后遗症,最严重可能导致不能走动,终生残疾。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了解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不再进行生命活动。生物通常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
初中生物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得像草鞋的小明星,大家还记得它吗?(草履虫)。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我们可以看到,草履虫有着完整的结构:。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学案与教案篇十七
1、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2、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如同一个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和好坏,也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学生写记叙文苦于找不到有意义的材料,其实“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滴水中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生活,就能体味到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情美,普通事件中的哲理美。
三、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第一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的片断或故事。第二类是取材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第三类取材是借物或借景抒情。
(一)第一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的片断或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心旷神怡,让人留恋忘返;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1、写流淌着情感热血的人和事。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只有那些曾经感动过心灵的人和事,写入文章才能作用于灵魂,才能感动读者。写人,可以是父母、师长、同学等;写事,可以写家庭、学校、社会等;写物,可以是一丝白发、一方手帕、一片枫叶:都要把浓郁的情感色彩作为选材的重要标准。
如,写少年海子在距家20余里的一所中学读书,为了节省每趟8分的车票钱,每周都跑着回家。甚至为了不磨破鞋子,光着脚跑着回家。(《回家》)。
“地冻天寒,娘老远地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娘愣住了。海子看着爹娘,怯生生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娘猛地搂住了海子,紧紧地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
特写镜头式的生活场景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在冰天雪地里,跳动着的热气腾腾的赤子之心。时间、空间、严寒、贫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对老家、慈母的思念和向往,裹一身严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着亲情的热血。搂着海子流泪的母亲,兀立寒风的父亲,心中同样翻腾着亲情的波涛,其中却有阵阵的剧痛和丝丝缕缕的辛酸掠过。
2、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和事。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就会发现生活里其实到处都有真善美,那些蕴含着怜悯、慈悲、仁爱、宽和、谦逊、奉献、和善……美德的人和事,一旦经过艺术笔墨的点化,便闪烁着熠熠的人性光辉,文章也便随之增色。
如,陕西考生写的满分作文《父亲》的一个片断:
一个钟头过后,听到院外叮当的三轮声我就知道父亲已经回来,我赶忙打开外门,去迎接父亲。打开外门一看,啊,父亲好似练了气功似的,头上雾气缭绕,汗珠子直往下掉。我递上毛巾。父亲接过抹了一把脸,顾不得休息,就拾掇起他的蔬菜了。父亲拿过毛巾,一个个地擦拭他的西红柿,他的黄瓜……擦拭后的蔬菜更加新鲜,我想,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忽然,我对父亲说:“在他们上面喷些水吧。这样不但蔬菜新鲜,而且还能多卖好几斤呢。”父亲听后勃然大怒:“我卖的是菜,不是水。”我说:“别人都是这么做的。”父亲暴跳如雷:“混帐小子你净从哪里学来些歪门斜道?我告诉你,我们姓李的决不做那昧良心的事!做人,就要讲诚信,堂堂正正,对得起咱的良心。”由于父亲的信用,他的生意总是很不错的。
“我”劝父亲往蔬菜上喷水。父亲暴跳如雷:“混账小子你净从哪里学来些歪门邪道?我告诉你,我们姓李的决不做那昧良心的事!做人,就要讲诚信,堂堂正正,对得起咱的良心。”简短一句话,父亲光明磊落,诚实忠厚的朴实品格得到充分的体现。
3、写蕴含着深邃思想的人和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睿智的老人,每一丝皱纹里都有世事沧桑;平凡的故事,每一处片断里都有深邃思想:用理性的眼光审视生活,发掘其潜涵的精神内核,使思维向纵深运作,便会发掘生活的意义,体悟生活的内质,写出思想深邃的记叙文。
[佳作示范]。
闪光的心灵。
我曾在一家蛋糕店兼职。这是一个店面很大的自选商店,一排排的货柜上摆满了中式和西式的糕点,诱人而炫目。尤其是那些一元一盒的小蛋糕深受孩子们欢迎。
那天周末,收银台的小姐正在忙碌着,我也在给那些新进来的商品贴价标。突然,瞥见柜台边正走过来一个孩子。我心中顿时一阵感伤,这个孩子一身衣服早已破旧而发黄,瘦削的脸上满是灰尘,使我看不出他的表情。他的嘴角嚅动着,那双因饥饿而深陷的眼睛却放着惊奇的光芒,紧紧地盯着那些蛋糕,恨不得将面前的一切都盯到肚子里去。
我紧锁着眉头,心中满是对这个孩子的同情。当我转过身,这个孩子已走进里面的货柜不见了。
我转身继续给那些新进的商品贴价标。过了不久,我听见商店的老板在出口处愤怒地大声怒吼。我心中一凛,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有人偷东西被抓住了。
我赶忙走出货柜,看见商店老板背对着收银台,一脸凶相,面前站着那个瘦弱的颤抖的孩子。
“把你的衣服掀开,不然打断你的腿。”老板大声呵斥。
孩子因害怕而露出极度惊惧的眼神。他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手和身体毫无节奏地颤抖着。
我这才发现,他单薄的上衣靠近腰部位有一处微微隆起,像是塞着什么东西。
“我……我没有、我没有……孩子的声音打着颤,夹着一丝哭的声调。”
这时店老板像是怒极了,一把掀起孩子的胸前的衣服,猛然从孩子的腰间拽出一件东西来--我们店销售的一元一盒的小蛋糕。
孩子霎时间吓得脸色苍白,这时收银台里的小姐突然惊声说:“哇!胡老板,他没有偷,原来他已经付过钱了。”
店老板一愣,回头一望,看见收银台不起眼的一角上果然有一枚一元的硬币。在那里闪着冷冷的、微弱的光芒。
店老板尴尬地将抓着孩子的手,慢慢地松开了。
那一刻,我看得清楚:那枚硬币是收款小姐趁机偷偷地放在上面的。
透过这枚小小的硬币我看到了收款小姐那闪光的心灵。
[简评]面对饥寒交迫正在遭到老板责骂的儿童,机敏的收款小姐,在收银台上偷偷放上一枚硬币,使那名儿童免遭毒打,让我们看到了收款小姐心灵的善良,行为的高尚。冷冷的闪着微弱光芒的硬币,昭示人性的美好。
(二)第二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如2002年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小作者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再现了昭君在和亲前后的动作行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写她解救飞蛾脱离火海的细节,既鲜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让人击节: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记叙性散文取材有四忌:一忌演绎话题或材料;二忌漫无边际的科学幻想;三忌缠绵悱恻的浪漫言情;四忌天马行空的武林传奇。这些生活离我们较远,一般不易在考场出彩。
(三)第三类是借物或借景抒情。就是从自然界的景物的记叙描写中去领悟人生的哲理。如:
飘落心灵的秋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林虽将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了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了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那还很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叶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着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
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的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学案与教案篇十八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1、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2、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方法:对比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新课:三个子目合成一气。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和其他电气的发明和使用、电气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工业革命。
代表性发明。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问题小结:以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案与教案篇十九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熟了的石榴”一段时,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石榴,根据课文的情节进行表演,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对课文进行演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把“急切”“张望”“高兴”的表情表演得淋漓尽致,我很欣慰,孩子们的表演告诉我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榴成熟时惹人可爱的样子。
“感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情感美的滋养,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对于小学生来说,深刻的感悟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感悟中发展语言,升华情感。
可见,让孩子们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并不难,换一种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案与教案篇二十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1、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2、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3、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
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
3、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学案与教案篇二十一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激趣导入)。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好,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高尔基的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海燕》又称《海燕之歌》。
二、检查预习情况(现代文预习6步法)。
学生回答。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
(1)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海燕是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
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在海上高傲地飞翔。
(2)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是一个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
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的形象。
(3)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是一个呼唤暴风雨的。
战斗者的形象。
2、课文赞美海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赞美海燕的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如:“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然后着重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再从乌云听出了“叫喊”的愤怒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侧面烘托这“叫喊”具有震慑敌胆的威力,运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四、、深入探究。
本文除了海燕,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的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形象的高大。
五、体验与反思。
1、学习本文后,你喜欢哪一形象?并说明理由。
2、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应该怎样做呢?试就这个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六、拓展延伸。
(出示海燕图画)。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它会对海鸥、海鸭、企鹅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高尔基的《海燕》。
二、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的处理。
三、深入研讨:
1、文中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海燕象征什么?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什么?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2、象征与比喻的比较:
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
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而诗的'意图,象征的对象,恰如隐身在那别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征技巧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只针对一种现象。
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四、小结。
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今天,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阅读这篇散文诗,如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等。
五、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学习本文后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六、附板书设计。
高傲飞翔大声疾呼穿过乌云;
海鸥海鸭企鹅胆怯;
不怕困难迎接困难——战斗精神!
学案与教案篇二十二
浅谈pst课改之我见。
课改进行了一个学期,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从一开始的无知到茫然到略为知晓,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新学期又开始了,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pst课改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导学案的设计。
从pst课改到现在,我们的导学案设计一直都不是很理想,虽然通过不断的摸索,已经在渐渐地完善,但并没有达到最佳境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老师还备课时还没有把思想从教案转向学案.
为什么称它为“学案”而不是“教案”呢?传统教学中,老师所备的课称为“教案”,因为它是为老师服务的,是老师上课的流程,而“学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同学们自学的指南针,要问教案与学案哪个更好备?那当然是教案,教案是老师自己用的,备课时只要根据自己的想法记下即可,而学案备的不仅是内容,还要备学生,而我们的学案一直都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们没有备好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英语老师在备学习目标时,会写“掌握c部分的句型”,在老师的心中都非常明白c部分句型很重要,让学生掌握就是要学生会听说读写,但同学们看掌握二字可能就不是很明白了,有的人认为只要会读就叫掌握,有的人认为只要知道汉语意思就叫掌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因为老师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不够了解学生的思维,所以用了“掌握”这个自认为准确实质上模糊的词语,可能就导致学生预习时达到的程度不够,或是效果不好,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牢记,学生的脖子上长着学生的脑袋,而没有老师的脑袋,要想导学案能真正为学生服务,那设计者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构思才行。
二、谨慎选拔组长。
在pst课改下,在三环五步的课堂中,组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强而有能力的组长在每个班级中是不可或缺的。
1.领导者,每组的组长就是各组的领头羊,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后,都是由组长领着组员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
2.组织者,在课堂活动中,尤其是自主合作交流这一环节中,组长的作用体现得极其明显,组长要给大家合理的分配任务,要组织好组员共同合作学习,一起走向展示的舞台。
3.示范者,作为一组之长,不管是在言语,还是行为,或是学习上都起到榜样的作用,都是组员心中的标杆,学习的方向。
4.反馈者,可以说,组长比老师要了解学生,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组长的及时反馈,可以让老师掌握到每个人的情况,了解到很多信息,省去很多不心要的麻烦。
三、小黑板的利用。
1.可以将小黑板分配到各个小组,用于写上各组所提出的问题,在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将答案写在上面,那么展示的时候挂出来既可以看到问题又可以看到答案就显得非常清楚非常直观.
3.小黑板还可以用来划上积分格,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全班同学的得分情况,从而警醒自己.
4.小黑板还可以抄写测评题,节省上课时间.也可以抄一些重难点题或是易错题.
总之,小黑板的用处很多,既然有这样的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
四、课堂上老师的角色转换。
pst课堂呼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老师还是会很冲动的跳出来说几句。如何才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呢?也许你可以教一教你的非专业课,或许会有所启发.
当然,在课改的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的东西.我想在这虎虎声威的,我们前景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发出自己的威力!
学案与教案篇二十三
学案及教案(30分钟)。
晨曦blog。
《晨读》。
丛台区丛阳小学申红霞(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难点】。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让学生通过对比,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加倍的努力学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体会作者的情感。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一段学习生活的回忆。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也沉浸在读书的美好境界中,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二、检测预习:
1、我能准确读出来。
2、读字组词,我来提醒。(自学字词时要注意的问题,说记字方法)。
课前谈话: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觉得幸福吗?你们想过吗?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你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的小时候),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想不想知道,(生:想)。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他的童年。引入新课26《晨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进入自主学习。
检测预习:。
(先在组内,组长组织检查预习情况,然后教师检测。)。
师:谁能又快有准确的读出这些词?(生读)。
师:同学们这些字我们怎么把它准确的记住呢?创境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预习是以学生课下预习为主,课上小组内及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即可。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学生将自学时,自己的识字方法讲给大家,即增强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
1、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
读第一自然段,找出。
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句。
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并在组内交流交流。(组内预展)。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
【合作探究】内容。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教师根据个别学生获小组随机进行奖励,整堂课中得到红星的小组或个人,可在该小组内加3分。教师随机点拨)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拓展延伸】。
由今天的学习环境与文中的对比,让学生懂得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加倍的努力学习。
(四)拓展延伸。
我会补充。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词语的美,试着背诵课文。(六)推荐书目。
喜欢、向往。
课堂评价解析1、组内评价。以小组长为核心,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员回答问题情况,课后总分。
2、教师评价。教师负责记录学生课上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速度、纪律进行评价打分。
3、学生互评。主要指小组汇报完毕后,学生进行评价打分。评分可一组评二组;二组评三组;三组评四组等等。以此类推,进行评价。
课堂结束,将其分数进行汇总,评出优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