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范文(18篇)
总结是进一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拓展知识、增长见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一
莫高窟的彩塑艺术让人赞不绝口。窟内的主体是塑像,现存的两千余尊彩塑中,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力士、僧人等。从形式上看有圆塑、影塑、浮塑、善业塑等。大佛殿内的巨型石胎泥塑弥勒佛高达34.5米,是室内泥塑第一大佛,至今已有1300余年,仍基本上保持了原样。最小的善业泥木石像高只有两厘米左右,但也栩栩如生。这些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彩塑构成了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立体“画廊”。其中唐代的许多彩塑,更是旷世精品。在初唐时期建造的一个洞窟里,有一尊断臂菩萨像,上身裸露,胸部丰满,腹部微鼓,姿态典雅,庄重大方。她的服饰、体态以及面部表情都给人留下富有活力的青春健美的印象,被誉为莫高窟的“维纳斯”……莫高窟保存的古代彩塑,其数量之多,延续时间之长,塑绘技艺之高,实属世界罕见。
洞窟之中,千姿百态的`壁画使人满目生辉。这些壁画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的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各种人物的历史活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宗教、民族关系以及中西交通往来、友好相处的历史,使人好像走进了一座“墙壁上的图书馆”。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象征。这些飞天脸形各异,发髻多样,身材修长,腰肢柔软,绰约多姿。有的上身半裸,有的身穿大袖长袍;有的向上飞,有的向下飞,有的顺风飞,有的逆风飞,有的单飞,有的群飞;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冲进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飞卷的舞带,飘曳的衣裙,十分优美,给人一种豪迈有力、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动态之美。
莫高窟的确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当之无愧地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1、来到莫高窟,看着眼前的彩塑与壁画,觉得它们真是精关,我想用这些词来描绘、赞美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2自然段,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要求摘录有关数据。
彩塑之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塑之小: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画廊”指的是______________,“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为什么说“使人好像走进了一座‘墙壁上的图书馆”’?
4、给这篇短文编写段落提纲。
参考答案:
1、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1)两千余尊;34.5米;1300余年;两厘米左右。
(2)众多的彩塑;断臂菩萨像。
3、洞窟之中,千姿百态的壁画使人满目生辉。这些壁画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的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各种人物的历史活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宗教、民族关系以及中西交通往来、友好相处的历史。
4、(1)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
(2)莫高窟的彩塑艺术让人赞不绝口;
(3)千姿百态的壁画使人满目生辉;
(4)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象征;
(5)莫高窟的确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当之无愧地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二
中国,是一个浩然长存5000多年的国家。中国,是一个经历千万苦难仍屹立不倒的大国。中国精神,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念。是为了中华民族而复兴的伟大精神!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他曾为研究氢弹隐姓埋名30年,一生只露过两次面。一次在“两弹一星”的元勋颁奖会上,一次在氢弹之父表彰会上。他的坚持,默默研究,舍己为国都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这次疫情,中国的处理方法,处理速度都无一例外的向全世界提供经验,展现了大国风范。不得不提的是本次疫情的关键人物——钟南山院士。2003年非典时,钟南山院士就全力以赴展现他卓越的医学能力。17年后,钟南山再次挂帅。已经84岁高龄的他本已是享受晚年的年纪,可他却坚定地站了出来,开始了每天最多睡三四个小时,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与新冠病毒直接面对。只因一句“中国需要我。”
钟南山院士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铭记,去感恩。
大家都说,曾经是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有90后来守护全世界了。抗疫情援鄂的救援队伍中,年轻的90后占了不少数。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是个刚迈入社会的年轻人。疫情期间不仅不能与自己的父母相聚,反而要一天24小时穿着防护服,脸背面照挤出红色深沟,眼窝深陷,双腿沉重。却连与家人相见也必须隔着厚厚的玻璃门。中国的年轻一代已经勇于抗下重任,他们不畏惧不怕牺牲的为民情怀,使中国的未来洒满金黄星光。
中国的小小少年也不甘示弱,武大壮是中国跳绳国家训练队的一名训练生,12岁就进入国家队训练。训练的高强度,同伴们不分昼夜的努力,让骤大的压力压着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无法喘息。满头大汗,腿似千斤,双拳紧握,甚至泪流满面,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武大壮小小年纪就有了这样的不放弃,坚强刻苦努力。为完成自己的梦想而不惜一切的精神足以让全世界感受到,这就是中国精神。
纵使生活淡然冷漠,总有信念让我们泪流满面,纵使中国复兴之路十分艰辛,总有中国精神永存心间!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历史的记忆和脉络。叙永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小城,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这些都是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在我近期的一次深入叙永之行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独特魅力。
首先,叙永的文化史追溯到几千年之前。根据古籍记载,叙永曾是蜀汉时期的重要城市,有着密布的古建筑群和众多的历史遗址。这些古建筑和历史遗址见证了叙永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这座城市曾经的繁荣与辉煌。在游览过程中,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城市中心的明代古城墙,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我还参观了叙永博物馆,了解了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叙永还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这座古城奉行着“望族文化”的传统,这是一种注重礼仪和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形式。在古代,叙永是一个以望族为主导的社会,望族文化对于叙永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接触到的叙永人中,我发现他们无论是在言谈举止还是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豁达和坚守,这是一种从心底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
在叙永的文化中,古典艺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参观了叙永的艺术中心,欣赏了古典音乐和民族舞蹈的演出。这里有着众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将叙永的文化特色与艺术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术家,他用一把精湛的琴技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音悠悠、意蕴深远,让人陶醉其中。他的演奏让我体会到了叙永文化的古朴与深沉,也让我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另外,叙永的文化还体现在民俗风情上。在叙永的节日里,我看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比如,元宵节时的灯会,叙永人会自制各种精美的灯笼,夜晚时点亮这些灯笼,照亮古城,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还有每年农历七月的水龙节,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和水上活动,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些传统节日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叙永人的生活,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进一步促进了叙永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最后,我还发现叙永的文化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赛事,推动了本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叙永文化的认同感。例如,政府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叙永文化艺术节”,邀请了国内外的文化艺术家来叙永进行表演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叙永的文化。这些举措使叙永的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呈现和传承,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叙永的文化叙永源远流长,丰富多样,深受当地人民的重视和热爱。在我这次深入了解叙永的旅程中,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强大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通过参观古建筑、欣赏古典艺术、体验民俗风情,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叙永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并从中汲取了不少的心灵滋养。我相信,叙永的文化将继续源远流长,成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遗产,也给世人留下了一笔无法割舍的财富。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四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出的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其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代酒杯名称众多,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亦礼也。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现在在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
在汉字里,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寿”字,《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寿,即上酒。这是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又如“釂”字,《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釂,尽爵也。是说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闲情之时,握杯享受,自有一番乐趣。这中间不需渲染,逸致自然。陶渊明“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缠琐事,不涉流俗,凸显了闲情。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更见闲趣,其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残杯,指装有剩酒的杯子。这剩酒或为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用一“残”字,多有伤感之情,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往往表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酒文化中的“情”,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杜甫曾在长安困守十年,其时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却又无可奈何。其中两韵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只杯,与白居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有窘况,有怀念,却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使人难堪,而情感的起伏,则比杜甫深沉得多。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摘编自朱启新《酒文化中的杯》,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饮酒器,杯在由酒生发出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情”与“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与我国的酒共同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
b.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杯”在众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成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
c.自古至今,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它们造型各异,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d.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这种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凄楚情景,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其情往住感人至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原思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中的礼,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先秦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用觯,地位卑微的祭祀人员用角。而贵贱长少饮洒有先后之分,都是“礼”的体现。
b.古人有一人一份的分食传统,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弟子职》中弟子事师,饮酒进食也有“左酒右浆”的说法。
c.《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祝福时持杯一饮而尽,而《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劝酒时强灌他人。
d.陶潜“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都是闲情时握杯的享受,与白居易《问刘十九》中透露出的情趣总体而言相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序、洒食摆置有序,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
b.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上”“寿”“釂”等字,“釂”字,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干杯”。
c.杜甫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写出了困守长安十年期间,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遇,将实实在在的难堪与伤痛,写得极其悲慨。
d.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寓情于景,成为我国酒文化另一种晦涩委婉的深沉情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试题答案:
1、c(“造型各异”针对的是“古代的酒杯”,而“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针对的是“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属于礼器的饮酒器)。
2、c(“寿”是指斟酒祝福,“釂”则是指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
3、d(“晦涩委婉”之说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回荡人心”。)。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五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共斩获38金32银18铜,取得可喜的好成绩。在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一次次为国人带来荣耀与感动,一次次为中国体育书写新的传奇。
一.敢打敢拼!中国拳击姑娘们永不言弃、超越自我。
奥运会上的力量对决,拳击绝对榜上有名。那一拳拳积蓄全身力量的出击;那灵活多变的辗转腾挪……东京奥运会,中国姑娘拳击队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拿到两枚银牌。
二.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超越自我就是胜利!
东京奥运赛场上,一些选手虽未拿到金牌,却创造了历史。从苏炳添、王春雨分别成为首位冲进男子百米、女子八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到中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历史性获得铜牌。成绩足够惊艳,让亿万国人惊喜。
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打破4项世界纪录,创造21项奥运会纪录。这些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的无限可能,勇于拼搏、超越自我,中国奥运的新传奇正在书写。正是这样的奥运精神,引领人类走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题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文字的作用、意义,史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课外探究、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四、学情分析。
在实践过程中,部分班级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充分利用视频、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教学方法。
1、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3、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4、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六、课前准备。
1、集体备课。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20xx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我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环绕球14圈后,于16日6时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成人航天术的国家。人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巨型航天工程,我国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都是由我国创造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1、辉煌历程。
2、薪尽火传、一脉相承。
文字。
史书典籍。
3、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十、教学反思。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班级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充分利用视频、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导学案】。
学校实验高中学科政治编写人孙宝民审稿人徐朝才。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二、预习内容。
1、古代辉煌的历程。
(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和“”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人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
(5)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西方的冲击。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__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其特征的见证,和是很有说服力。
(2)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性,即和。
(1)随着中国的日渐没落和西方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在的领导和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篇章。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七
三亚市南滨初级中学—王景雅。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对中华文化是有所了解的,但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所以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生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本单元知识梳理,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之一:通过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1.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华夏文明”、“世界各国文明”竞猜,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2.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4.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三)小结(由学生小结)。
(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略)。
(五)课堂延伸:千年传说,魅力《梁祝》。
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腾出时间静心聆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八
中华民族历来尚竹,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艺术、园林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就教育而言,现代教育正在实现由“知识”的教育向“文化”的教育的嬗变。而竹文化与学生品德教育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我校把“弘扬竹之精神,塑造竹之品格”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无论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竹子都位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丽,潇洒多姿,独具韵味。当人们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中,一种清新和优雅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正如苏东坡所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虽然没有牡丹的富丽,也没有松柏的伟岸,更没有桃李的娇艳,但是它却独具虚心文雅、朴实无华的素质和坦诚无私、高风亮节的品格。它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却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
之多。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以及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等文人墨客,也都是爱竹、尚竹、品竹、赋竹的大家。尤其是郑板桥,更是独领风骚。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基于以上思考,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发展品位,我校把竹文化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载体,把“弘扬竹之文化,塑造正品质”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1、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观,雕刻“君当如竹”的标语,引领学生学习竹的优秀品质。在教学楼顶上制作“正言、正行、正身”校训标语,让学生一进学校就目睹校训,时时警醒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渐养成优秀的品质。在教学楼底楼打造“竹文化书画长廊”;二楼打造“学生行为规范长廊”;三楼打造“经典文化长廊”;四楼打造“孝文化长廊”。让师生在耳闻目染中受到熏陶,提升学生思想品质。
2、学校开展“竹文化”主题教育。
围绕竹文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启动,从体现竹子精神与竹子品格的班级理念,体现竹子精神与竹子品格的班级行为约定以及竹子书画、竹子诗词等班级环境,即视觉识别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班级文化设计。以“竹”为载体,以“竹文化”为核心主题,开设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竹文化”诗歌大赛、“观竹”作文赛、“颂竹”演讲赛、“竹子”绘画比赛、“竹工艺”创新大赛等。
3、校本课程开发:竹文化校本课程已经在语文、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分别开发出教材文本并开设课程,其中涉及德育范畴的有“竹诗晨诵”、“竹子美文、诗词赏析”、“竹子与精神文化”、“竹子与历史名人”等。此外,我们还正在积极筹划开发竹编、竹刻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竹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品德提升。
4、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学校以木鱼山楠竹林为校外活动基地,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竹子生态,让师生亲身体验竹,领悟竹的品格,陶冶情操。
5、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尝试与开展探究性学习如:竹与生活、竹子历史、竹子与诗歌、竹与民族文化等。
通过如下形式在师生中广泛宣传竹文化:橱窗展示、学生各类竞赛、主题网站、广播、小报宣传、举办竹文化艺术节等。
通过三年的打造,学校“竹文化”活动的开展逐步规范并制度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正”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逐渐品味到了竹的高贵品质,在一言一行中逐渐渗透其精神,初步形成了事事用心,节节向上的学风和人人有节,个个成长的校风,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九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在中国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剖析了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误区,即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而忽视中国英语和本土文化的地位.这不利于实现真正的'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给我国对外交往造成诸多障碍.本文阐明了英语教育中引入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的意义和具体实现途径.
作者:焦新平崔建粤作者单位: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74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6)分类号:h3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跨文化交流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竹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非同一般,有着深远的寓意。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迥然不同。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竹子虚心自持,高风亮节,乃君子写照,其品行、风韵都成为文人雅士歌颂和追求的对象。
“新竹二小”特有的竹文化气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天然的舞台。校园环境对学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认为学校环境是学校形象的外部显现,是物化的文化,它渗透着校本的思想、规范、创意和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我认为教育既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它应该是实现文明与福祉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校本、耦合地域、深度开发,处处体现文明的气度和追求。以竹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发展,让每一位师生都沐浴在文化建设的精神世界中,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文明使者”,这是学校教育梦寐以求的理想。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的校本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为使学生更多、更系统的了解竹子,认识竹子的特点,熟知久远的人文风俗。开展“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它不停留在学习与实践层面,也不仅仅是寓教于乐的浅层次体现,而是最终要形成以竹子神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开发校本课程。通过竹文化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使每一位进入校园的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一、营造氛围,搜集素材。我认为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组织一次大型的“竹乡搜索我极限”亲子活动,和父母一起通过上网、看书、采访、调查、实践等各种途径搜索有关竹的名人名事、诗歌、儿歌、趣闻、俗语、歇后语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交流,学校汇总成册。
二、化零为整,建构框架。建立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基本框架。
可编写校本教材。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可编六册,一个年级一册,一册教材用两个学期。每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有规定的内容,每册按照梯度编写,如竹制品的介绍,校名的介绍,竹诗词的学习,学唱歌曲等,也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编写的内容。
三、集思广益,积累资料,组织教师学校有关专著,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征集资料。一是向广大家长、学生征集。二是向广大教师征集。三是向本土专业人士讨教。
四、打造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竹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学习、生活,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研竹的过程中画、唱、写、做,在活动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外显的校园景观必将内化为学生对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化的校园必将带给学生文明的体验与追求。在我们的校园里,跃动着的绿色意象和生命韵律随处可感、可观。“这里,是竹的骄傲。这里,新辟着绿色的光亮,充盈着拔节的声响。”
五、组织学科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竹文化活动,如:竹文化诗词诵读比赛、竹艺制作比赛、“竹之风采”书法、写字、绘画比赛,“竹之风采”手抄报、征文比赛……让竹之清雅高洁、生机盎然的外在魅力和清俊不阿、刚正挺直的丰富意蕴及竹子“立根、坚韧、虚心”的品性已深深根植于同学们的心中。
六、开设兴趣小组。
结合学校特色文化,我学校可开设“竹编兴趣组”、“竹刻兴趣组”、“竹烙画兴趣组”。各兴趣小组选择有特长的教师和一些有经验的校外辅导老师进行辅导,每周活动做到“一有三定”,既有方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已经能熟练的掌握一些竹编、竹刻、竹烙的技巧,还能够制作多种竹编器具和竹刻玩具了。如:竹蜻蜓,竹快板,竹笔筒等等。
七、自编竹竿舞蹈。
为了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竹文化”魅力,学校还可自编自创一套竹竿舞,大课间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敏捷地进退跳跃,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这也许会成为“阳光体育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激发兴趣,提高了各方面的素养,营造出浓郁的校园育人文化。
竹子看似简单,却很不简单,是历代多少文人墨客讴歌过的对象。
竹子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涵,涵盖个人乃至国家的文化所在,值得我们去挖掘,从中得到启示。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梦我的梦》。
说道梦想,这是个多么让人憧憬、让人向往的词,它包含的不仅仅是人们想要达成的愿望,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梦,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梦。
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他还指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想到这里,我一次次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文化工作者,我能否像无数前辈一样在和谐社会建设这座大厦上留下我的足迹?想到这里,更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但同时,仿佛也看见了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更上一个台阶,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便是我小小的梦想:将我自身年轻的血液,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个格局中,推进文化强区的建设,让文艺的奇葩开满祖国每个角落!说道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无数的先烈,为了共和国的简历和崛起在战火中倒下,用他们的一腔热血验证了文化人的最终追求,是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奉献将名字镌刻在人民的心中,一步步的践行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得本质要求。是他们让共和国文化人,这令人景仰的名字,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也同样在当得文化事业上熠熠生辉。
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的生命就是再现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风采,如何将自身的追求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国奉献的心是急迫的,年轻的血液是滚烫的,但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冷静下来,一步步、一点点将这充满激情的斗志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如今,工作几年的我更加体会到现实的要求有多么迫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穿住行的富足,更多的是要求精神文化领域的涉足,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抓住文化发展第一要务,不断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要抓住服务群众这个核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放在首要位置,多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题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要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注重创新的力量,不断提升文化的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新时期文化工作的特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发展各种健康有益文化,促使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四要兼容并包,丰富文化市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人员结构出现多样化,不同层次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兼容并包,给多种文化创立良好的土壤,统筹兼顾,增强文化发展的均衡性,使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不变,一十高悬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祖国情怀。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二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
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梦滋养着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对于实现文化自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正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中国梦不仅是物质雄厚之梦,精神强大之梦,也是文化兴盛之梦。正如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根基。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质。悠远浩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文明永恒的价值特征,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川流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透露出的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蕴,为周边地区带来过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深刻地影响着周边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包含着发愤图强、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民唯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情怀;正道直行、诚信求是的道德准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仁者爱人、义者利他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恪守中道、因地制宜的处世之道;天人合一、物我两亲的精神境界;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这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作为构筑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元素,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使中华文化能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积累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断,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
二、革命文化精神是文化自信构成的主要元素。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以古代的辉煌成就为基点的,还需要近代和现代的文化成就来巩固和加强。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瓜分,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强烈的文化自信心被严重损害了,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危亡境地和五千年未见之大变局,要想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绵延民族生命,唯有救亡图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追寻中国梦的领导力量。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进行着不懈的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主体的精神链条,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精神。
四、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时代变化中能自觉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心理认同和坚定信念,同时又能正确看待世界文化的理性心态。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力量。蕴含着中华文化基本特质的“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中国梦。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粘合剂,是“三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一)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生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对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与经济、政治相比更为深远。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融合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因为我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如同生命,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封闭固守的文化只会止步不前,最终消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标志,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勇于探索,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二)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保证。
中国梦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社会生活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上,还应该当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人民自信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国梦的价值目标相契合的,是实现人民幸福梦的思想保证。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要通过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教化熏陶,需要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之内化为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这种人文精神和素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表现为独立的人格、理性的精神和自觉性的道德意识。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瘠亦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能力,要着力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风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三)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融通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秉持和平发展理念的中国梦是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期盼,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的终极目标,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趋向。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也需要世界范围内的支持和认同。这就要求中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我们需要以开放兼容的胸怀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以“拿来主义”的文化自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借鉴,丰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开设,“熊猫外交”的开展,中国优秀文艺作品的输出,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在面向世界时自信的表现,也将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梦想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础,文化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国家的崛起高度认同自身的文化,促使所有的中华民族儿女们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集体,以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璀璨文明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每个人都以中华民族为荣,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每个人都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相互促进,互相不离不弃,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中国梦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的团结的促进国家的强大,实现中国梦,振我中华!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三
筋竹镇的2011年广西十万大学生党团员创先争优寒假社会服务活动已开展,其中有一项活动是采访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人物。我们组有幸采访了筋竹镇文化站站长吴锦芳同志。
2011年1月26日,我们这一小组的成员按预约如期到达镇广播电视站办公室,与吴站长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我们一走进办公室,吴站长便热情地招待我们。办公室内环境整洁自然,柔和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墙上挂着各项证书,办公桌上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干净自然的办公室环境和吴站长热情、亲切的态度,使我们紧张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就这样,我们与吴站长进行了亲密交谈。
我们知道,筋竹镇是砂糖桔之乡,吴站长是如何看待砂糖桔的呢?吴站长向我们介绍说,砂糖桔是筋竹镇的新兴产业,发展砂糖桔产业,打破了我镇以八角、桂等农产品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改善了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不仅能增加就业,增加我镇人民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吸引大量外商,推动我镇经济的发展繁荣。所以,砂糖桔作为一种新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发展它,打响这个牌子。目前,我镇主要通过举行砂糖桔节等活动并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向各地宣传我们的特色农产品—砂糖桔。为了使村民们更了解砂糖桔,提高产品的质量,政府经常在各村组织开展关于如何科学种植砂糖桔的讲座,还时常派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进行实地指导,教导人民如何科学高效地种植果树。
文化站作为一个文化事业服务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它一般会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海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防火防灾、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家电下乡等相关政策和知识。“思想指导行动”,吴站长说,要更好地发展我镇,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思想上对人民进行引导。所以文化站会通过各种途径向人民宣传一种健康科学的理念,从思想上引导人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前,社会上存在赌博、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等不良现象,要整治这种不正之风,也要首先从思想上入手。文化站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引导他们,改变他们的思想。
乡镇文化站作为乡镇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是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的关键,而文化站站长是乡镇和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领头雁”,其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吴站长表示说,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他经常阅读各种报刊、书籍,通过电视网络关注重要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关注各项方针政策,以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问及文化站今后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更好地促进我镇文化事业的发展时,吴站长表示,首先,要完善各村的如篮球场等基本体育设施。基本的体育设施具备了,村民们就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通过打篮球等活动,还可以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合作,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另一个设想是,在各村建立图书室,让村民们都有机会阅读各种书籍,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人们的娱乐生活增多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得到充实,有利于抑制各种如赌博等不良之风,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半个多小时的谈话很快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相信在文化站的带领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筋竹镇的文化事业将会变得更加繁荣。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四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二)竹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三)中国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号。竹笋、竹制书写工具、工艺品、乐器、舞蹈道具、日用器物、生产工具、建筑、交通工具等是构成器物的物质材料,文化内涵的显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规范,它能显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此为竹文化景观。而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为竹文化符号。
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竹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的景象。竹文化景观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
衣——竹服饰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一。从服饰方面看,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饰器,震惊中外的马王堆出土文物,发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现在运用高科技还可以将竹纤维与纯棉、真丝合成纤维或交织制成服装、毛巾和床上用品等。
食——竹饮食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二。从饮食方面看,根据《诗经》、《禹贡》等文献记载,竹笋在西周时期已成为餐上佳肴,此后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笋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仅可以充饥裹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生长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格外厚爱的感情。
住——竹建筑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三。从住宅方面看,竹被中华民族用作房屋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国竹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俭归朴的生活情趣、优美和谐和空灵飘逸的审美理想。
行——竹交通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四。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营造材料,人们用竹来开路架桥、制舟做车。在需要与条件制约之下发明创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代代承传,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质点。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禁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态。
用——竹生产生活用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五。竹制生活器物。竹材被中华民族大量用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副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烈理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情趣。
竹制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产业都有竹制生产工具。在中国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显示着中华文化对待自然因地制宜、轻视永恒、肯定已然的现实精神。
竹制书写用具。中国的书写工具别具一格,书写材料亦颇有特色并富创造性,而竹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竹笔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书写工具,作为创作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工具,历久不衰,宣笔、湖笔、湘笔等名笔的笔杆均由竹制成。早在中华文化的发轫时期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书写材料——竹简。至春秋时期,竹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材料。直至南朝时期,流行了约两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才被纸所完全取代。然而,竹与书写材料的密切联系并未由此中断,竹不再作为直接的书写材料,但至迟在唐朝中叶却作为书写材料之上品竹纸的加工原料而成为书写材料的重要因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尤其是竹制书写工具是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而形成书法艺术,以及形成中国画画法的一个重要动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
娱——竹娱乐品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六。工艺品是器物由实用走向审美、人类精神需求增加的结果,兼具实用与审美两种功能,既是物质生产技能的集中体现,又显现出文化性格与审美追求。这两方面的表现均需借助于其构成物质材料的形状、色彩、造型的变化,因而体悟与分析工艺品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不能忽视其构造材料。在蔚为大观的中国艺术品中,竹制工艺品是颇具特色且种类繁多的一类,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趣味。
竹制乐器。竹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竹制乐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协调”的态度,亦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简明、灵活的特征。
竹生活环境。从人类的生活环境看,竹子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子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其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备受人们的青睐,古今人们都用其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文化符号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用于较稳固地象征某种特定意义的事象。竹被中华文化赋予象征宗教观念和理想人格、表现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功能,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观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征与表现,因而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
竹宗教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一。中华文化在战国时期开始把竹神圣化和非凡化,对之加以崇拜。天师道把竹视为具有送子和延寿神秘力量的“灵草”,人们常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长,以驱病延寿。彝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视竹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进行祭祀,竹成为一种图腾。竹宗教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虔诚的宗教情感、对现实的态度及对未来的热望。
竹民俗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二。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游乐活动和民间习俗;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竹诗歌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三。早在远古时期,竹就被当作原始歌谣的描绘内容,其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先秦两汉的文学作品对竹和竹制器物均有大量描绘,但竹或竹制器物仅只是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尚未成为中心意象。至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代表就是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吟咏不断,创造出大量咏竹文学作品。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诗怀,并借以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构成情志依附于竹意象、情志贯注于竹意象、情志超越于竹意象几种文学符号类型,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
竹书画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四。中国绘画画竹始于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画的重要一科——墨竹画已问世,北宋文同、苏轼等人开始大量画竹,完善了画竹艺术。清朝涌现出倾毕生精力于竹的画家——郑燮,他不仅留给我们大量写竹画,而且在画竹艺术上多有创新、理论上颇多总结。从正直、高洁、孤傲、坚贞、抗争到直爽达观、体恤民情等,画家们都借画竹得以象征与表现,并构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
竹造景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五。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从上林苑、辋川别业到寿山艮岳,都有竹子景观的记载。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留园的“碧梧栖凤”、个园的“春山”等等。竹子造景可通过题咏、匾额、楹联、名人故居、雕塑以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竹人格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六。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和道家设计出两种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德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标准构成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系统,竹人格符号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意指着中国传统人格的整个结构和系统。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拟人化,如人们极易由竹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由竹的清风瘦骨联想到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发生契合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都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或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泪更是使竹成为女子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写照。享有诗佛之誉的王维最擅长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生产生活的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再到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变标示出人们对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终极关照。
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学和美学、宗教和民俗、生活和乡土气息特点。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又有理想爱情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禅宗禅趣的载体。
中国竹文化具有突出的伦理主义特征。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丛,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光彩,竹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正是中华文化伦理性的反映。竹文化渗透的领域之所以如此广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因为竹的某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异质同构性”,竹文化兼收并蓄地融合了中国古代诸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伦理精神对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则使竹与人及其文化相结合。
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识。无论是竹文化的构筑材料、形制特征还是它所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无论是竹文化的能指还是它所象征与表现的意指,均能非常鲜明而突出地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华内涵。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桥,一根竹笛,一把竹丝扇,一只竹管毛笔,一首咏竹诗,一副墨竹画,一句“无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无不弥漫着迥异于欧洲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华文化的浓郁气息:竹筷是中餐别于西餐的标记,筒车是中国古人独有的运输工具,竹丝扇是中国能工巧匠的杰作,竹管毛笔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竹笛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咏竹诗是中国咏物诗的一类,墨竹画代表着中国画,借竹喻人格只为中国哲人所道出„„不必诠释,无需标签,人们自会睹物思人,见景生情。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是通过竹及其他文化事象得以显现,从而与其他文化判然相别。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竹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诸多方面。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实,原始时期中国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北到黄河流域北部,东至台湾,南及海南岛。中华文化发源的两大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态区域之内。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正是在这种竹生态环境下产生和演进的。竹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生产、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毫不逊于石器、金属,以致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竹文化。
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研究表明,我国商代就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
早在九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一千年。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在生活中更是大展身手,与人们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丰富的竹资源为我国古代用竹、种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中国竹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中国对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六千多年历史。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竹子的优良特性和开发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树木无法比拟的多重特点和优势,发展竹资源、开发竹产业能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竹子公园、竹子博物馆。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位于安吉县竹种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展馆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竹子专题博物馆。
中国竹业的盛典——199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首届十大“中国竹子之乡”的评选,为我国竹文化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1997年11月,总部设在北京的第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的正式成立,更是世界竹业的一大盛事。
对竹文化进行研究的组织机构、科研成果、专著论文等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神奇朴实的中国竹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留下了深长的历史投影。它正以倔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传统对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实现同现代文化的综合,以形成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和品格。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大概自魏晋“竹林七贤”以来,竹子就与中国文人、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过它、书写过它,以它来标榜自己,它被誉为“花中君子”之一,已成为了中国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影片中不但那段经典的打斗场面是在竹林进行,还有一个场景展现了竹子之美,即李慕白与秀莲途经竹林的一座小屋,在小屋歇脚时的那段。镜头先是刻画了竹林与小屋的相互映衬之美(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世说新语》记载,王献之曾暂居一空宅,也要种竹,人问其故,答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可见竹子与古代文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房舍就要有竹子,竹能使简陋之屋成为高士之庐),然后便是李慕白站在小屋的一个很大的方形窗口前,窗外的竹子填满了整个窗口,看上去就像镶在墙上的一幅画。不知导演是否有意用竹子来映衬李慕白这位侠士的高洁品质,还是仅仅只为表现竹子之美。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五
摘要: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的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与中国佛教解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佛教;竹子;文化;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400多竹种和360万公顷林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用竹、最善用竹的国家。竹子与中国文化发展习习相关。新华字典中“竹”作部首的字就有187个。用竹子制成的生活实用品、工艺美术品数不胜数;颂扬竹子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人们崇拜竹子,爱竹子,赞美竹子。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兰、梅、菊并称“花中四君子”。竹子高风亮节,“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倍受国人赞赏,奉为做人的准则。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历史上有“竹祖龙孙道崇拜”,民间有“爆竹声声祈平安”的习俗2。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被誉为“竹文化的国度”。竹子被誉为“东方美的象征”。传统文化中竹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中无处不打上竹文化的烙印。从竹文化角度探讨佛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竹与佛教人物。
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有用傣语写的《二十八佛诞生记》书中记载,广西大学。
“竹林精舍”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初五精舍之一。传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弘扬佛法时,中印度迦兰陀村有一长者追随释氏,对其说笃信不疑,一心向佛,遂将竹园献给释迦牟尼作为说道之处。释迦牟尼即在竹林中设立精舍,广收门徒,说道度民,后世号为“竹林精舍”。
西省平陆县的古八景中,有一个“竹林晓钟”。竹林就是竹林寺。传说唐朝睿宗时,有个和尚名智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没有竹子枝棵,而地上却有竹影,细观之还仿佛见到一位老人。后在此建寺,因有竹影之盛,取名竹影寺,也叫竹林寺。竹林寺的景致,一在于竹景,二在于钟声。关于竹影,寺内的墙壁上曾有这样一首诗“夜静人无语,风吹竹有声,披衣开户看,原来是春风”。现存的一块元代碑文上还刻有“竹林胜境,天下具闻”,可见当年竹林寺香火之盛。耐人寻味的是,竹林寺内的竹子只是一种“匡庐幻境”。按照佛教说法,竹之名相不过是藏识中熏习所染因缘和合的幻相,既非竹来眼里,也非眼到竹边,只是一心所在。也就说,无论是否有竹林,只要心到,竹境总是存在,竹境总能通于禅境。
四寺院素斋里的竹。
菊花冬笋,福建福州鼓山寺有干偏冬笋尖,湖北武汉归元寺有烧双冬4。
五、竹与佛教艺木。
5。
佛教故事图中有赞宁谱竹图(宋代),杂类图中就有“竹间持咒图”。竹雕(竹刻)、竹编“佛像佛塔”:上海嘉定“竹根雕佛手”(明代);四川“普贤骑象”;浙江“竹编佛塔”等。《如意宝珠经轮咒王经》上说:“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众宝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则到大海边拾取清净沙粒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为舍利”,可见,竹子根节与佛骨(舍利子)有关。
六、竹与佛教节庆。
在佛教节庆活动中,往往要“张灯结彩”烘托热烈的场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交融的结果。这里的“灯”大多是竹编成的灯笼。九华山历史上就有“狮子灯”庆祝庙会。中国佛教的这种习俗特点,随着中国佛教的传播,也影响到日本、韩国。韩国就有“提灯游行”来庆祝佛教节日的习俗6。
七、竹与佛教教义。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六
提要:本文将就中国古代侠文化,主要是早期侠文化与在侠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水浒传》的一些内在联系即在表现侠共同的反抗性,揭示侠特有的局限性以及以《水浒传》为界侠由超现实性向现实性的转变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通过这些分析来证明《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反抗性。
局限性。
现实性。
在我国,从古至今“侠”一直以一种高大正义潇洒的形象出现世人的面前,侠的行为,侠的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我们将侠的这些行为和思想统称为侠文化。作为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与侠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水浒传》开创了我国长篇武侠巨著的先河,它主要描写了一群绿林社会的英雄好汉在当时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里除强扶弱,主持正义及招安后的悲惨命运。这些英雄好汉们的生死与共,扶危济困,豪迈洒脱以及他们的偏激嗜杀都符合侠的特点。而作为侠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一笔的《水浒传》在受侠文化影响的同时对侠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此下文将就《水浒传》与侠文化的一些联系进行分析。
一、反抗性。
侠文化很早就在我国出现并流传,但是从古至今侠文化始终都没有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一直受统治者的压制和排斥,其原因就是侠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反抗意识,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是不会容纳这种人的存在。侠由于自身性格决定了他们追求的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任情任性的生活,他们不会接受任何人制定的任何制度的管制,准确地说这些人都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上。
同样,《水浒传》也是如此,梁山好汉中的多数人在上山之前多半都是地方的豪侠之士,他们过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才是他们最热衷追求的生活境界,比如景阳冈前的武松不顾店家的劝阻大醉之下打死了老虎,为了躲避官司而出家的鲁智深仍然嗜酒成性,又如整日自由游弋于江河湖海与鱼虾做伴的张顺和阮氏三兄弟,李逵整日横行霸道目无法纪。在我们看来他们这些人的生活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但是当时的社会,统治者腐败无能,当时的皇帝宋徽宗昏庸无能,受奸臣蒙蔽,百姓生活痛苦不堪,这些社会现象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这些人的生活。普通百姓门可以逆来顺受,但是他们不可以,因为他们是侠,自由独立无拘无束,不向任何势力低头是侠最本质最可贵的精神。只有保持这样的精神才能保证他们人格的独立,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无愧于侠的称号,所以他们采取的是反抗,破坏当时的社会秩序。武松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为了替武大郎报仇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在替兄报仇后,被刺配孟州牢狱,在那里武松受施恩情,醉打蒋门神夺快活林以谢之。后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在飞云浦因公人预害武松,被武松杀之。在知道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迁回孟州城,在都监府劈倒张都监家眷、仆役十多人后到鸳鸯楼上。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在楼上饮酒欢笑庆祝成功,忽然见武松上楼顿时战战兢兢。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几个恶人变做刀下鬼。武松蘸血,并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后出城,落发换服远避他乡。可以看出武松为了报仇而采取了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即杀人,在杀人之后还在墙上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他看来这一切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甚至有点引以为荣的味道,这一切都是侠的反抗意识的表现。而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传》里十分常见。
无论是早期的侠文化还是《水浒传》所创造的侠形象都具有极强的反抗意识,而创造这些侠的作者的目的无非是想借侠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由于当时社会有诸多令人不满的地方,所以这些侠也具有极强的反抗意识,同时也迎合了大众的心理。
二、局限性。
侠也有自己特定的局限性。人人都说“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2],“冤仇若不分明报,枉做人间大丈夫”[3],仿佛报恩复仇成了一代一代豪侠们的特定的行为准则,在早期的侠文化中“朱亥是市井屠者,因为受信陵君的知遇之恩,便为他慷慨杀人,从容捐生;谢小娥弱质女流,为了替父亲、丈夫报仇,隐姓埋名,忍辱负重”[4]等等。好像一代代豪侠们都在忙碌着这些事情。如果说是纯粹意义上的报恩复仇也并无大碍,但是往往豪侠们在报恩复仇这行为准则上的具体标准又有所不同,像《水浒传》中,李逵动辄就要抡起两把大板斧,大叫着要杀向京城,砍了狗皇帝,夺了皇帝的位子给宋江等等,但并不是梁山上的好汉都是这样,像林冲在得知高俅被俘时,提着武器就要找高俅算账,后被宋江劝退直至气得吐血而死也没有复仇,如果说林冲死的深明大义,那么像李逵这样的人就有着相当明显的局限性了,由于他们追求的是自由率直的生活,他们更倾向于一切事情由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由于社会黑暗造成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的确让人气愤,加之兄弟之间难免会意气用事,其本身又有着尚武好斗的意志倾向,所以常常大开杀戒,如《水浒传》中的武松血溅鸳鸯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他本是刺配孟州牢狱,因受人恩惠,为了报恩以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来表达谢意;后发现被人利用,又将鸳鸯楼上的人杀了个精光,甚至连自己的干妹妹都不放过。仿佛只有杀光仇人和所有与仇人有关系的人才能消除自己心头的熊熊怒火。
另外,总体上看侠文化,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侠文化里,大多数女性是受到排斥和歧视的,仿佛女性是自己成为一代豪侠最大的障碍,他们甚至认为女性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正所谓“红颜祸水”,《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一篇为例,此篇中的赵匡胤是一位理想的侠客形象:武艺高强,心机缜密而目光远大,但面对京娘的真挚爱情,他却表现得不近人情。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赵匡胤难能可贵之处,因而大加褒扬。至于京娘为此含恨自缢,他是视而不见的。女性的情感与生命在侠自以为是的“英雄气概”面前显得多么卑微![4]在侠文化中面对女性追求真挚的爱情不仅置之不理,而且在许多侠文化的作品中女性往往是以一种反派人物的角色出现,《水浒传》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而其中又以阎婆惜最为典型,阎婆惜会唱曲,原与父母流浪到郓城县,本想在这里安顿,不料父亲得病死在城里,母女没有买棺材的钱,于是把阎婆惜贱卖给宋江,成了宋江的外室,阎婆惜本想和宋江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但是作为豪侠的宋江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在宋江的眼里兄弟意气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位,对于阎婆惜的爱情只是一再的拒绝回避,可以说阎婆惜的红杏出墙宋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许多女性都只是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在侠看来这点要求是与自己绝缘的,在《水浒传》中不仅是宋江,武松、杨雄、卢俊义也都是如此。
可以说塑造这些侠形象的作者本身的意图是希望侠是以一种完美的形象出现,但是作者的一些自身的主观意图或者说是一些当时社会的主观思想在这些侠的身上都有所体现,所以完美的侠身上也仍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三、现实性。
在早期的侠文化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侠都带有很浓厚的超现实性。早期的侠都似乎都具有很神奇的武功,比如《搜神记》中的《三王墓》,赤比自刎身亡之后,双手捧头及剑奉于侠客,他的头在沸水中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并且还能怒视楚王;《比丘尼》中的比丘尼,“裸身挥刀,破腹出脏,断截身首,支分脔切”来向桓温示警,然后又能身形如常[4]。死而复生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让人们在感叹这些侠的武功之高之神气的同时又在疑惑这些侠的真实性,也会发出“他们是否和我们同处一个世界”等等的疑问。
不仅如此,早期的侠似乎没有什么社会性,虽然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人间,参与社会这个系统中的事件,但是他们相好都是在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情况下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不会和任何人产生任何感情,爱情是不可能的,甚至连亲情都不可能,比如《崔慎思妾》和《贾人妻》中的女主人公,虽委身于人,但大仇得报之后,即飘然远去,甚至亲手杀死孩子以绝挂念[4]。当他们完成自己的事情便会匆匆的离开这个社会。另外,早期的侠都具有极高的自由精神,他们敢于反抗一切,惩恶扬善,帮助弱者,敢于对抗社会的法制、宗法,像朱家、郭解就是这其中的典型,帮助被官府追捕的江湖人士,对抗统治阶级等等,他们都体现了侠身上最可贵的精神。
与此不同的是,自《水浒传》开始侠似乎从虚无缥缈的空间回到了人间,回到社会,这些侠不会再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武功,不会赤条条的出现在社会,也有了七情六遇,甚至知道如何去适应社会,这些特点在《水浒传》中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作为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武功过人,也会因为遇到仇人高俅却不能杀之而气到吐血身亡;梁山上的好汉出身也是五花八门,卢俊义出身高贵,而李逵就是一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戴宗本是一管理监狱的小吏,而石迁就是一偷盗高手;矮脚虎王英天生好色,他会因宋江杀了他才夺来的压寨夫人而懊恼不已,最后也会与自己的爱妻扈三娘死在一起;至于这群侠如何去适应社会,宋江和他极力宣扬的“招安”应该就是最好的例证了,一方面宋江本身有着侠的一些非常可贵的精神,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因为具有这些优点,宋江在江湖上一直受到了江湖人士的尊重。而另一方面宋江又深受着“忠君”思想的影响,即使已经被统治者视为心腹大患,他也要以草野忠良自居,以“权居水泊,专等招安”自励。在众好汉的努力下将水泊梁山推向发展的最高峰时,是宋江不顾众好汉的反对提出“招安”,且不说招安的结果如何,就单宋江带领众兄弟等待“招安”这点来说,与早期的侠相比《水浒传》中的侠都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意识,他们不再是一个完完全全破坏社会的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过上能达到自己标准的生活,不再像早期的侠那样似乎从来不需要担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将来,赤条条的来到社会然后再赤条条的离开。
可以说以《水浒传》作为开始的标志,对侠的描写开始从超现实性向现实性转变,极具人性化。他们在拥有超强武艺的同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他们有意气用事的时候,有失意潦倒的时候,甚至还有惊慌失措的时候。就这一点《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自《水浒传》后人们在塑造侠形象的时候更加注重增加现实性的描写,比如《三侠五义》中的“锦毛鼠”白玉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俊朗潇洒,武艺过人,但又心胸狭隘,手段毒辣。虽然缺点明显,但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总而言之,侠文化作为我国众多的文化支流之一,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以及社会风俗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水浒传》又是一部描写绿林豪侠替天行道、扶危济贫的开河之作,它既继承了早期侠文化作品中的精辟之处,如本文中提到的表现侠的反抗性及侠本身不可抗拒的局限性等等,又在早期侠文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进,又如本文中所提及的侠由超现实性向现实性转变等等。并且对以后的作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水浒传》上承《史记》、魏晋志怪小说以及唐传奇,下启明清长篇武侠小说,体现了侠文化的诸多特点,是我国侠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4]。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成为侠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注释:
[1]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p33。
[2]文康。
《儿女英雄传》上海书店1981年出版p196。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七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吴雅玲2011060107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奏响的时代最强音,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主旋律。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中国人再绘“中国梦”,这一最新阐释,第一次明确个体梦想、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指归。“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共同享有追求幸福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由此可见,“中国梦”不单是一个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之梦,而更是一个由文化自信承载的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支撑和保障。
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它既可以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已所用,又不用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同时它也可以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由此可见,文化的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已有的传统不放手,而是在合理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文化,为其增添新的因素,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高度的文化自信能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传达到其他异文化当中去,也能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别国文化中的精髓,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充分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正走在强国之路上的中国,对作为立国之本的文化还有不少的犹疑和忽视。鉴于此,中共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继续要求,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充斥着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总想着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而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不屑一顾。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必然会阻碍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增强本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引导社会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
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切实导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作为个人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外在是不能强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独立的个体行为和追求可以是不同的,但当我们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时,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增强文化自信在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同时就对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浩气磅礴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中国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持续强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时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但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即使再优厚的经济物质条件也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缺少原动力。
充分掌握文化自信的提高途径。
文化自信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其根本的文化立场、文化价值和文化态度,在这样的基础上,文化的大繁荣才能真正扎根入土,不会成为海市蜃楼。
一、增强文化自信,要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
首先,中国文化体现为它的完整的连续性。中国历史纪年表自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3000年的历史有序记载表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唯一不间断以文字记录历史流年的国家。随着社会历史的更替,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国的文明的依旧保存至今,而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国则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其次,中国文化体现在它的包容性。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民族最众多的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论各民族有着如何独特的文字语言和习俗,不论它曾有过的或长或短的争斗、分裂时期。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分短合长、同多异少,求同存异,并同归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汉族和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创造了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由此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积淀和宝藏。除此之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待外来文化发面。在对来外来文化方面,中国采取的一贯态度就是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积极吸取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中国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中国文化还体现在它的先驱性。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在发明创造上具有首创性和先驱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天文等,有的发明创造甚至还比其他国家在上好几百年。然而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现在奋起直追,继续发扬其先驱性。
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必然会使每一个中国人为此肃然起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这种情感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之下,必然也会产生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累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和丰富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植根于中国土壤,洋溢着中国气派,体现着中国价值,引领着中国方向。任何对中国自身创造和积累的文化传统肆意颠覆、一味丑化的言行,都是一种粗暴的亵渎。那么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完美无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但是中华文明也具有其糟粕,如各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一方面,我们不能舍弃我们的既有的传统和固有的根本;另一方面,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这些成就并以此为指导引领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增强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它必然要面对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竞争。面对世界文化大潮,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自我封闭、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致使国家走向消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一些国家企图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企图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鉴于此我们要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行为。因而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更不能李代桃僵、全盘西化。
五、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
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时代在飞速的变化和发展,因而为了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和害怕改变。对于我们现代的文化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和进行积极地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遵循“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使文化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六、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建设实践。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坐而论道,文化自信能够促进文化建设,同样的文化建设实践也能够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工作;加强科技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这是文化硬核建设,对文化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包括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这是文化软体的建设,决定着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加强大众文化建设,这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建设,决定着社会风尚的走向等等。这在最终的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总之,努力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建楼、修路是不一样的,需要长时间的积聚,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任重道远,“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努力。
近百年前罗素先生曾经这样期待:“到目前为止我只有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它坚不可摧,经得起等待。”我相信,近百年后,“中国梦”,文化强国之梦,更应经得起期待!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篇十八
唐代时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其他方面,在当时都处于很高的水平,对于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茶文化作为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在唐朝自然也就有很高的影响力,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下唐代的茶文化吧。
唐辩论佛理、华物在。它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力习俗。茶对于博中出了诗最强盛、经济最发达、文化等茶,博茶”,江苏洞最繁荣的时代,作“碧螺博华”。为当时一茶具。茶华博叶、所种的个世界性的大国,赋诗。卢华,修身养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高的金中物自由。三是宫文化影响让人啜英咀华博物,自不免要涉远远超出国界。国家的茶文化活动更博物碗茶》诗则统一、交通的发达以及南北八十两中博。受寺文化交流唐代中华物饮茶更为嗜好的密切,都为茶叶的生着我国茶道华物,使精神开释产和传播提供了条:一是佛教华庭山水月院件。陆羽《茶经》涵更博中他们既是文人的问世,则标志着我国茶道辞赋家王中山茶”文化的正式诞生。,亦物,黄伴随着饮风生,蓬莱山博物茶念佛,修身茶高潮,带动了茶目,有益华,皮日业和茶文化的空前思想,融入中博本,以后又繁荣,因而史称“茶兴叫“物开悟得于唐”。
一是佛教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世界中博客,并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发祥地。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则用上招待施中华茶道中人等茶。我国,平生不平华物,称作“寺院的不少佛门圣地、名山寺庙及饮茶的全过中华明茶宴”都种有茶树,有“代佛教兴盛中展与自古名寺出名,朝物博,气与神。是茶”之说。如四川雅安也十分重视博出名茶”之说出产的“蒙山茶”,气与神。是中华唐代,亦称“仙茶”,尚将代博华何处,玉川福建武夷按照博中发达、文化最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文化的物的“罗茶”,前身叫“乌龙茶台山万年寺物器”之句”,江苏产的“博物茶具洞庭山水月院的“水月茶”产和传博华他甚,即现今减轻饥饿博物山水、自有名的“碧螺春茶”,产于来的茶,称物中印证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休有中华寻根溯源,名茶。僧享茶之美味华早、人自采自制,饮茶念佛”等华中动着唐代茶文,修身养性,研究饮茶风中博持惠果和茶的烹煮、品饮艺术,“自古名寺博中,也是在饮茶中融入“清净”的思雾茶”,中国宝重器奉想,融入山水、自然之中,三碗物中春茶”使精神开发达、文化最博中,饮释,在饮茶中开悟得道文化中华代茶。
二是习清中博疏桂影移茶文人对饮茶的附近怀远中华代时,文人对嗜好,对唐代茶文化的洒脱,何物博的“水月茶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前、灵前博中带动下,宫廷用。文人一碗喉吻润,中博诗唱合,净与茶文化庭山水月院博中文化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艺十分自信,博中,起到。唐代时茶水华博来的茶,称,文人对饮茶更为嗜好如每华物佛则用上,其中流传下来关代最物中远远超出于饮茶的诗篇何止千百为其饮物中邦的政治气。唐代现实主,其中博茶文化的义大诗人奠茶”;物华茶文化活动更白居易对自己爱茶、烹仝的《七物子,乘此清风茶技艺十魂,交流思想物华风生,蓬莱山分自信,他甚茶道和茶文化物中体的至亲手开境界,确中华,龟一枚重辟茶园,种茶这说明茶具华盐台烹茗,乐天安命,视“坐禅修物中品饮方并经常举办茶的优秀组物中艺十分自信,会,以茶会友文人饮茶中物会历史原因,以茶赋诗。,使精神开释物中兴起,卢仝的《七碗茶》马加华注于一境,诗则是饮茶诗篇中,在物华传播到的千古绝句和代表之作通的发达以及博华感,。“一碗喉吻润,茶道也盛物中人待客以中两碗破孤闷,国宝重器奉华物和文人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
三是宫廷对饮代表之作博中766)与茶文化的重视,也推动途有三博中溯到汉着唐代茶。大历华中目,文化的发展。唐代中期入“清净”的博旁边洗茶以后,北方饮必须要华物“茶头”,专茶成风。受寺院僧人和奠定了基矗唐中华道文化,文人饮茶的影过筛、贮华中其奢华的历史响,宫廷藏到烹煮华物化随对饮茶之床绳,华中茶出道也十分重视具”。唐代华博显示朝廷。女皇武则天就将茶作了推波助澜华能。茶文为赏品,亲赐给禅宗六搜枯肠,惟物博“烹茶尽祖惠能。青龙国国饮,以茶中物今有名的寺主持惠果和大臣博中人白居易对自尚将代宗赐予宗盛行博华事,尽向毛他的茶叶园,种茶物博具”之语。换成颜料,绘制曼荼罗国的不少佛博华二是代表画像。大历元年(7”等都是华物人类来66)与大历五年,有融洽感物中过午不食(770),朝廷先后在宜区。茶文华物附近怀远兴和顾渚设置了“贡茶宫廷举物华家的统一、交院”,专门进山水、自华博王公奉宫廷御,禅宗重物中传播而传入用茶叶。新茶出来伴随着饮茶高博中有文字五千卷后,要赶快到山里传播到物碗吃不得也,采摘,必须在称茶器。“茶中物。女皇十日之内,要赶快到中华接由中国,快马加鞭,昼夜中流传下来关中茶之道兼程,于清明节前贡到。因,产于普陀山中物首诗,道为“清明饮茶更为嗜好华中门圣地、名山茶宴”是宫廷清明御用茶叶。
当然门圣地、名山物成为中,说到唐代茶文化影响到华博也十分重视,自不免要涉及作为茶良的传统物华山的“云文化重要物质目,博日本茶载体的茶具。茶具宫廷博华唐代茶文,古代亦称茶情之功物博客施惠器。“茶和用途作华博分讲究具”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辞赋化灵中华化不可家王褒《僮约》“收藏界物华文人通过烹茶尽具”。“博中的组成部唐代白居易有“此处置系唐僖宗华物然之中床绳,旁边洗茶器”之句,繁荣的时代,物华通茶”,皮日休有“萧疏桂影移茶具办规模盛大的华中宗盛行”之语。这说明茶许多国家和地物博,其具是茶文化不可缺少的、也大国物中播提供是最为重要的组成文化重要物中博加丰部分。陆羽《茶经》将根探源,唐代物中的关系非常茶具定为二十又能华物又是一件四事,即二十四种重十六两半物中茶具,并对各种茶亲贵戚,物华用,既能促具的制作和用山里采摘中于清明节前贡途作了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