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专业13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义进行理解、评价和表达的文字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抒发内心的感受,也是一种对读书积累的输出方式,我觉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内容,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都有很大的帮助。读后感是一种情感和思考的结晶,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也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作品。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同时也是一种对作者所传递思想的思考和反思。8.读后感的结构要合理有序,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论述,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启示,值得一读。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一
经过一系列的打击,祥子开始出现自暴自弃的苗头。祥子在小茶馆看到了洋车夫们的清苦生活,感同身受。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老马晕倒在茶馆,老车夫的遭遇给了祥子沉重的打击。作者通过描写小茶馆众生相,表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通过作者的外貌描写,我看到了老车夫生活贫困,精神颓废;通过作者对大家的心理描写,我感受到了老车夫命运的悲惨。贫穷的祥子买来十个包子请老马和他的孙子吃,在困难面前,人性的善良也就这样表现出来!祥子听完老者的诉苦,感觉攒钱买车似乎不那么重要了。有了车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在贫穷里挣扎?还不是一样被命运摆布!祥子开始向命运屈服了,动摇了自己拥有一辆车的梦想。
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途中,发现被人跟踪了,曹先生让他改走左先生家,然后要他到曹家报信。他才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威逼利诱,最后,祥子把闷葫芦里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孙侦探来“保命”。祥子的一句“我招谁惹谁了?”让我也心痛不已,在这黑暗的社会中,底层人民想保住自己的财产都不可能啊!我憎恨孙侦探,当祥子把钱拿出来时,他就“笑”了,一个“笑”字,作者便刻画出了孙侦探阴谋得逞的得意劲儿,刻画出孙侦探的老奸巨滑,刻画出作者压抑在心中的愤怒。祥子的积蓄被孙侦探洗劫一空,无处安身。
祥子没别的法子,只得回到车厂。在刘四爷庆寿那天,虎妞和刘四爷撕破了脸,要求和祥子结婚,并下决心跟祥子走。新婚之日,祥子终于知道,原来虎妞并不是真的怀孕,这让我非常生气,并厌恨虎妞。祥子知道后,想一走了之。作者运用比喻,说“祥子像被猫叼住的一只小鼠”,形象地写出了虎妞的强势,写出了祥子走投无路的景象。祥子被外力推着,一步一步往前走,他的命运自己无法掌握,他就像蝼蚁一般,只能听任命运安排。在这里,我深深体会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二
祥子被生活打败了,在经历一次次的失望后他放弃了,不再对生活充满希望。开始了混吃等死,没有体面,没有尊严,没有诚信,没有力量,只有一颗投机取巧,已经死亡的心脏。
这一切的转变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可还是忍不住叹息。
在祥子找到曹先生的时候有多么的高兴,在小福子找不到,永远的离开了的时候就有多么的痛心与绝望。生活总是这样。
小福子是那么悲剧的一个角色,让人心疼,怜惜和可爱。或许离开也是一种好的选择吧,可是如果再坚持一下,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他们会不会就幸福的生活在一块了,即便有很多的磨难。
祥子“混”的生活开始了,世界在不停的发生变化,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可是祥子却注定了行尸走肉,过街老鼠一般的生活,再没有生气,恶到极点。
我们看着祥子一步步走来,还是没有撑住,可我们有比他好的了多少呢,不过是时代变了,环境好了。也会丧,也会难过,颓废,仿佛成为了网络上的一种流行。
生活很的充满了可能性,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会想到刘四爷会卖掉车厂,真的狠心丢下他唯一的女儿;不会想到虎妞和孩子会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不会想到祥子会堕落如此,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下半生,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只要好好的活着,努力的活着,就会发生很多的故事,遇到很多的人,车没有了可以再买,钱没有可以再賺,但是不能放弃希望。放弃之后,寥寥数笔便可以结束祥子的人生,一切都结束了,他已经是一副躯壳,已经不再活着了,不再是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即便贫穷。原来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自己心的死亡,看不到光亮,看不到希望,没有支撑,眼里只有无尽的黑暗,只有自己的失去和痛苦,和对生活的不满。
但愿自己在不论多么痛苦多么痛苦的情况下,都能热爱生活,充满希望,坚守原则,好好的活着。不被眼前的痛苦所局限,一生那么长,得到的总会比失去的多,一切都会过去的。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三
近几天,我重温了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
上次阅读,只不过是借着新书到手的惊奇,草草读了一遍,但这会儿,我有了大量的时间去细细品味。
祥子满怀希望地来到北平这个大城市,满腔热血的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不与其它车夫有一般的陋习。但是,生活却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他打击:虎妞的强婚和死亡,小福子的自杀,还有他买车愿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碎,被人踩踏。最后他对生活放弃了希望,不再追求上进,得过且过,甚至闹出人命,成为了“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走路鬼”。
在看到祥子最后放弃希望之时,我在震惊之余也为祥子感到婉惜和悲痛,但在当时,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那个时代,有多少人因对生的无望而甘愿堕落,成为社会中的尘埃?当时的老舍面对这般黑暗的社会时,内心是有多么的痛苦呀!他满怀悲愤的写下这部著作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苦恼,点出社会的问题吗?不,我认为他是为了警示人们昏庸度日会有怎样的后果和未来,从而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如果细读《骆驼祥子》,就会发现祥子其实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但是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除了当时时代的昏庸以外,祥子自身也是他失败的关键,他放弃的太早,没有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他是一个生活在迷茫中的人,没有真正的梦想支撑,便会轻易被人性的弱点拉下深渊。
我不知我是否真正读懂《骆驼祥子》的真谛,我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也许永远也无法真正体会它的苦难和心酸。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四
《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当时人力车夫时进步文坛的热门题材。一次老舍与两位朋友闲谈时得知了两位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这便激发了老舍的灵感,将与朋友闲谈的内容作为故事核心,写下了"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讲述了从农村来到北平的祥子,三起三落的一生。也描述了祥子由好变坏的过程祥子悲惨的命运,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畸形,更激起我们对祥子的悲剧的同情。
故事的开始,我看到的祥子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壮小伙。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他做了一名车夫,想象着能有自己的车子,做上层车夫。他勤奋苦干、年轻力壮,为了早日买上自己的车子,祥子省吃俭用三年,终于买了第一辆车。有了车子,他跑的更快了,病也好了,甚至更加卖力,祥子的衣裤都能哗哗地拧出水来,这也侧面写出了他的努力能干。
正当他因疏忽大意丢失第一辆车,而在曹先生家拼命打工时,有一段祥子在风中拉车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看到了祥子不愿屈服于生活,想靠自己的双手再次努力成功的那一股卯劲。
老舍将祥子在风中拉车的各种感受、动作,刻画得传神又生动。凉风吹进袖口让他像洗冷水澡一样痛快,狂风打得他出不来气,可是"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这个巨人",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低头要紧牙关向前拉车的祥子的形象。而后半部分还描写了大风铺天盖地而来的情势:"吹弯了""撕碎了""遮昏了"……运用了排比和动作描写,写出祥子工作的环境。我看这段时手和脚也紧绷起来,为祥子捏一把汗,从中我也体会到当时人们工作的不易。
尽管如此,可老天并没有因此而眷顾他,他买车的钱被骗去,为虎妞办丧事将车子又卖掉,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小福子,也上吊自杀。生活的绝望吹熄了他希望的火光,他也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心逐渐麻木,变得自甘堕落。"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最后,他染上了一身怪病,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成了那个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五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文人,也下给不文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这是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最真切的感受。
《骆驼祥子》这本书描写了祥子这名人力车夫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他的美好愿望总是一次次落空,最终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变成了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祥子到“白房子”去找小福子,却得知小福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开始吃、喝、嫖、赌、讹诈,以干坏事为乐趣。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是祥子心理承受力太弱?不,不是的,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世界的不公,是旧社会活活把人变成鬼的现实,才让以前那个勤劳、老实、上进的祥子彻底消失的。
在小说结尾,堕落的不只是翔子,似乎连曾经在祥子眼中如此动人的北平,都和那婚丧嫁的气派排场一样,虽然依旧热闹繁华,却带着些许颓废的气息,而不在生机勃勃。堕落的祥子,麻木的看客,暮气昭昭的城市,一切都是腐朽的。
在祥子的三起三落中,我不禁想提出两个问题,人是否应该反抗命运。人能否战胜命运。在小说中,祥子的坚持自我并且实现理想,并不会让悲惨的命运有什么改观;而二强子仿佛是顺从命运安排而不加反抗之后人生的映像——毫无疑问,命运更加不会因为承担着的顺从而稍加悯。
世界本无公道,有些人一出生就达到了顶峰,就算不付出什么努力,也能逍遥快活度过一生。而有些人,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工作,到头来也无法享受生命的美好。
这本书,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政府腐败不堪,新旧军阀混战,大量农民破产,流入城市,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在现代社会,情况虽已大大好转,但无法否认世界本无公道这个事实。但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没有什么比绝望更可怕。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骆驼祥子》这本书,它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编整合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个人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祥子从小就没了父母,十八岁时从乡下来到城里,他健壮的身体确实可以来拉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拉车夫还有派别,像年轻力壮的或比这一派岁数稍大,还有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再者就是二十以下,有点知识和环境的特异的又陵城派别。祥子当然渴望有一辆自己的车,拥有自己的生活的高等车夫。祥子为了自己的理想,风里来雨里去。他为此咬着牙,一直坚持下去。
但有时,他还是会遇上一些障碍。他现在的老总还是会换他,三两个月或者十天八天,他就得另找工作。于是他常常会在拉车时出错,不能专心,车自然就拉不好,车碰坏了自然要赔钱;他经常白白懊睡一天,浪费一天的时间,然后他又后悔,自恨;他的饮食也没了规律,并且经常生气上火,身体承受不住,就有毛病,可是他又不舍得花钱,病情只得越来越重,她不只要买药还得休息好几天。
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当他拿到属于自己的车子时,他的手激动的抖了起来!这是他自己三年来的努力和汗水啊!他有了自由和自己的生活。这辆车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亲切,这象征着他新生活的开始!
佩服他的决心和勇气,他的理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完了《骆驼祥子》这本书,感触很深,为那个时候社会的黑暗而感到痛恨,为祥子而感到惋惜。
《骆驼祥子》描绘了一位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梦想的车夫的开始和结局。祥子来自农村,他来这就是想要实现他的梦想,他承载着梦想来到这里,但他带走的却实悲伤与痛苦。他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的资本就是他当时正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不惜一切来实现这个愿望,但命运总是三番五次的和他开玩笑,他一次次的失败撞击着他那充满梦想执着的心。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内心的最后一盏光亮。他丧失了对生活和梦想的任何希望,生活抛弃了他,他也放弃了生活。他沦落为地痞,而原来那个朴实正直的他早已被患难的铁锤砸的粉碎,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祥子只是一个普通的车夫,但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一生,以明媚美好为开始,却以懒惰腐败为结局。但是他的堕落是社会和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我对此感到悲哀。那个社会的统治者压迫了人民,才会有革命,才会有今天这个民主社会。《骆驼祥子》或许也是给世人一个警醒吧!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可以是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今天,我读完了老舍写的《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主要写了主人公祥子从乡间来到北平,带着农民的朴实和固执,他善良,正直,并选择了车夫这一行业。他的理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凭着辛劳和坚忍,用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时间,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但他并没有灰心,又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他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当他再次拥有车子时,是以与虎妞成就的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不久,祥子又失去他所喜爱的小福子。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骆驼祥子》这本书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祥子从一个正直、善良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最终沦为一个吃喝嫖赌、出卖和欺骗朋友的人。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祥子在受到重重打击后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绝望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从而不断地堕落下去。
我认为,祥子固然可怜,但是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自己,在遇到苦难时,我们要学会忍受苦难,并想办法克服苦难。即使周围的坏境不好,也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社会能改变人吗?在读《骆驼祥子》之前,我的回答是“不能”,但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的回答是“能。”
祥子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他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希望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子,他十分努力的赚钱,积攒了三年,才买了一辆车。但是,这车却被大兵抢去了。祥子没有灰心,又开始努力的赚钱,想再买一辆车,谁知,车还没有买上,祥子准备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去了。最后,他买上了车,不过这车是在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然而天不遂人愿,虎妞难产而死,样子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读到这儿,我不由地感动和怜悯祥子了,我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同时也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了要自己站起。
经过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又回到了起点,变得一无所有,拥有的,是对这个社会的愤恨,对朋友的敌意。他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善良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利用自己的朋友。他变得_诈,甚至无耻。简直像变了一个人,偷摸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得心里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的怒火。难过的是祥子的命运如此坎坷;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愤怒的是以前那个老实憨厚的祥子如今却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悔意。
祥子人格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受黑暗社会的影响。在黑暗的社会中,一个无权无势的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曾几次想要凭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命运,可是最后呢?却是一次次被黑暗的社会击败。
我以前总是认为,“只要肯付出,肯努力,理想就会实现。”在读了《骆驼祥子》后发现,我错了!在黑暗的社会里,这句话在面对穷苦人时是不成立的。因为不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黑暗总是能将你的努力化为虚有。只留给你痛苦。甚至,还能改变你的人格。
翻完书的最后一页,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浊气。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的淳朴农民到最后却沦为社会垃圾。
从前的祥子对生活有些骆驼样的积极坚韧。他不安于现状,一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去活的更加精彩,他宁愿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多赚多一点钱,来实现这个梦想。可最终他也没有完成这个在那个时代算得上奢望的理想。
祥子所展现的人生无时无刻都建立在利益上,包括他和虎妞的爱情。也是因为利益而慢慢变质。其实准确的说,那不叫爱情,只是两人在黑暗世界互相依靠,互相取暖而已罢了。祥子的理想也如这样慢慢变质,这或者是现实,它们不能调和,却很神奇的出现在了一起。就如同栓在一根脐带上的婴儿。现实也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人们能做的,只有奋斗,可是就算有的时候不停奋斗,理想也会随着现实改变。所以,保持本心才能改变现实,祥子终究也没有保持本心不变。
对于祥子,更多可能还是遗憾。他那么努力,可还是被生活打败了。说到底,农民出身的祥子因为自卑而承受不了理想一次次破灭而失去了生活的本来意义,所以,他还是一个懦弱的人。
作品本身也写到:“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中。”祥子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的错。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七
你知道旧社会的老北京是什么样的吗?你了解旧社会人力车夫生活的艰辛吗?你听说过多少北京方言?如果你不知道、不了解或者没听说过,而又正好感兴趣的话,那么就请跟着我一起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吧!
可能你们在看到书名时会好奇——祥子是谁?是头骆驼吗?我也曾有过这个想法,那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旧社会中的人力车夫祥子吧!
祥子是个出身农村的小伙子,拥有农村人的所有好品质,朴实勤劳,年轻力壮,能吃苦。他还有一个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第一次,他苦干了三年,攒够了买车的钱,买了新车。可是新车没拉多久,祥子为了2块钱拉车出城,连人带车被大兵劫走。没过几天,趁一次战乱,祥子顺手牵了几头骆驼逃了出来,可惜没过多久就生病了,昏迷中一直念叨着骆驼的事,于是就有了“骆驼祥子”这个外号。祥子卖了骆驼后,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人——虎妞。第二次起落接踵而至,曹先生让祥子拉包月,当他省吃俭用攒够了钱,却遭遇曹家变故,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又因为醉酒,祥子与虎妞稀里糊涂地做了错事,虎妞一系列的计划迫使祥子跟她结了婚。第三次起落,祥子人生中最后的喜事,虎妞帮祥子买了车,祥子也遇到了他喜欢的小福子,但不久后的变故又打破了他对生活的希望——虎妞难产去世,迫使他卖了车。自此之后,祥子放弃了买车,不再积极向上,直到再遇到曹先生,他才重燃了希望,但小福子的自杀身亡使祥子彻底堕落,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人生遭遇确实令人同情,让人惋惜。但他的命运却是当时旧社会千万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祥子的悲剧就是当时社会的悲剧。反动军阀、流氓侦探、蛮横的车行老板、无礼自大的“上等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存在注定了下层劳动人民被剥削的命运。和祥子一起劳动的车夫们,和祥子一起生活在大杂院的人们,对祥子有很深影响的虎妞、小福子,被祥子看作“圣人”的曹先生,他们都是祥子人生中的片断,他们或映衬着祥子,或帮助着祥子,或摆布着祥子,但没有人能改变他的命运。这其中有祥子不觉醒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祥子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弱肉强食的旧社会,注定了祥子可怜悲惨的一生,这就是老舍先生对旧社会的批判。
但不得不说的是,《骆驼祥子》又是一部语言力作,融合了许多北京方言,贴近了生活,使小说读起来通俗易懂,灵动活泼,却又没有华丽的辞藻,妙不可言!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品味这道地道的“老北京菜”吧!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八
老舍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骆驼祥子》就是他的“重头戏”,也是一部有世界声誉的奇特创作。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北京城,主要介绍了祥子,“骆驼”是个外号。祥子18岁进北京城拉车,三年后买了自己的车,但一次他拉车到东车站时,被大兵抓了去。一天夜里,响起了炮声,兵们都退走了,祥子牵了三匹兵们落下的骆驼逃回了北京城,并把骆驼卖了,从此便有了“骆驼”这个外号。虽然新车没了,但祥子仍想买一辆,他又开始攒钱了。祥子原本在人和车厂租车,现在就又去那了。人和车场由刘四爷和他的女儿虎妞经营,虎妞很喜欢祥子。一次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时,虎妞骗祥子说自己怀孕了,并让祥子在刘四爷大寿时认他做干爹,准备与她结婚。祥子本不愿意去,但孙侦探将他辛辛苦苦攒的积蓄抢走了,曹家也搬走了,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按虎妞说的做。
寿宴那天虎妞与他爹刘四爷闹翻了,离开了人和场,与祥子结了婚,并真的怀了孕。刘四爷一气之下卖掉人和场,走了。从此虎妞便没了依靠,祥子靠虎妞的钱又买了新车。后来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又卖了车,为她安葬。邻居小福子日子非常苦,想跟着祥子过日子,祥子说等他混好了再来接小福子。
祥子虽然没有混好,但决心往好里混,来找小福子,但她因为忍受不了苦难的生活已经上吊了,从此祥子没有了希望,被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这本书的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往下读。《骆驼祥子》有三起三落,先买车,丢车;攒了很多的钱,钱被抢了;与虎妞过上稳定的日子,又买了新车,要有孩子了,虎妞却难产死了,车又卖掉,后来被社会吞没了。
这本书反映了我国20世纪初底层社会人民生存的不易,作者将许多事情集中到了祥子一个人物身上,更加鲜明地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的艰辛生活。
虽然最后祥子沦落了,但我十分喜欢祥子坚强和要强的性格。他曾丢车,但不灰心;丢钱,继续过,直到最后的悲剧。
虽然祥子最后没有要强到底,但是他之前的坚强毅力是我需要学习的。中国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很娇惯孩子,孩子变得十分娇气,不坚强。有的孩子别人说几句就生气,有的甚至摔一跤就哭,当然现在这种人不占多数,但不坚强的人却占大多数,有许多人经受不住挫折,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这种念头如果体现在小孩子身上的话,中国怎能强大起来?孩子可是祖国的未来呀。
别人管不着,现在要先管好自己,我们要有一颗要强的心,即使上天并不理睬你,但你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坚强好胜!
人生如同一本书。做人如写书,即使你的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纵使你的父亲没能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但这本书还是要你自己来写,你要坚强,不能落泪,这样会模糊你的笔迹!你要好胜,拼搏,要让自己脱颖而出。
人生如大海,何时才会平静?平静又有几时?谁的大海没有几番波澜?要坚强,不能妥协,否则,你的这片海便会变成一个小湖;要好胜、要强,不能似是而非,否则你的这片海将变为一片死海。纵没有超凡的美丽,也请你漂亮地打起自己成功的浪花吧。
人生如画,你一定要坚持将画画完。不要妄想你能够顺畅流利地画完,要时常鼓励自己:我一定能绘出属于自己美丽的人生图画。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九
暑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它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强,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样的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勤劳。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我觉得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厌恶生活。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十
小说的主人公是祥子,通过他这样一个洋车夫的形象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人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但好景不长,虎妞怀孕不运动导致她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而死。此时,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对于祥子的悲剧,我感到十分惋惜,同时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祥子在文中开头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心地善良、纯朴,有上进心的青年。但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不幸并且给人以沉重的窒息之感。小说的末尾,明确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了批判。整部作品,在控诉旧社会吃人的同时,也宣布了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的破产。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现实的作品具有更深一层的社会意义。
其实,祥子之所以会有如此下场,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书中说:“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空了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可见当时的社会真能把人变成鬼!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这样的“刺儿头”了。其实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他所生活的时代,迫使他屈服于世俗的淫威之下。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人格,都有自由,没有人是不该存在的,也没有人是上天特别眷顾的。以他那样的奋斗、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必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社会,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好好地学习,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应该学习祥子身上的一种精神,他可以为着自己心中埋下的理想而向着一个目标去实现它,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心中种下一片希望,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勇于克服一切的困难,才能看见我们的希望抽枝`发芽`茁壮成长`结出果实.祥子虽然最后还是渐渐堕落,但是我们的社会和他的不一样,我们的条件很好,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付出去让心中的愿望实现.一道难题,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解决,在人生的道路上跌倒,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继续勇往直前,将来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十一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关于内容详情如下。
一个积极上进,扎实肯干的大好青年,最终沦为无恶不作,好赌成性的社会败类,人间渣滓,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肮脏腐败,狠狠批评了当时吃人的恐怖思想风气,批判了当时政府的无能,封建社会制度的无良。祥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的遭遇与思想行为上的巨大变化,将人性的丑陋与社会肮脏的一面毫不保留地揭示出来。
(一)。
祥子在文中开头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心地善良、纯朴,有上进心的青年。在文中他积极上进,在被敌兵捉去后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唯一担心的只是他的车,因为车子没了,他就难以维生;再逃出来后,他又设法将一并带出的三只骆驼卖掉,但买来的钱却不购买一辆车。但祥子希望买上自己的车,扎扎实实过辈子的信念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灰心,而是更加的勤劳。于是他借了车,每天早早起床,已有客人就跑。每天都是除去得早,回来得晚。他虽然很累,但他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能买上车,有车就好!他坚信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人性光辉的一面完全展现在祥子伟大的生活上。纯洁透明的心,闪烁无尽光辉。理想的力量使一个人不断奋斗,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他坚信,理想的劲头不远了!到那天,那颗纯洁而自豪的心将成为世界上最闪耀的一点!
(二)。
祥子终于买上了车,可妻子虎妞却去世了,无奈他又买了车子帮补。这时,他所爱的小福子也上吊自尽了。于是,做一流车夫的信心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破灭,自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死去了信心。于是,当日积极上进的祥子变得苦闷消沉,当日比提高的大志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自甘堕落的他后由与夏姨太太发生了关系,染上了性病。从此祥子变了,染上了抢生意、抽烟、酗酒、赌博。因为身体懒了,力气大不如从前,所以不拉车了,干些零活儿。后来竟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阮明的命!
从此,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的败类,原来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的粉碎。
正实的心就如玻璃,是经不起磨打的。破碎了,就很难再回复原来的样子。就算重新黏好,在原来平滑的面上也多少会增加破裂的痕迹。在社会的糟蹋和折磨下,再正的心也总会多一丝罪恶。肮脏的社会风气将毫无保留地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揭开!
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悲剧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祥子一生梦寐以求的洋车终在无数次巅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确,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造就了无数的遗憾。多少莘莘学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学;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内外在的原因不能进入各自专长的领域。光靠幻想,梦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样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悲剧。同时,祥子最终的堕落与社会之堕落是分割不开的。有些人因出身贫寒,所以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却无果。这是什么造成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社会中,钱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识大于金钱,根本是个“假命题”。因此,若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充分的知识、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遗憾,甚至于悲剧。现实社会中的机遇也决定着理想的实现与否。法拉第小时候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著名的电磁学家。日本著名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理想和现实并存才能实现突破,创造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可是事实是这种事情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也在不断发生,每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开始的品格,成为和祥子一样的行尸走肉。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那么情况一定就不一样了吧?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说,祥子变成后来的样子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永不后悔。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十二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钟爱的作品,他在书中叙述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形象。
在我阅读的一开始,我就迷上了祥子。他仿佛不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而是在生活中真实出现过,他老实、坚忍、要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站在我面前。这都是因为老舍先生出神入化的文笔,他对祥子的不幸深感同情,同时又无情地批判了黑暗的社会,这展现出老舍先生人格的魅力。
是他悲惨的遭遇。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与命运抗争,却屡战屡败,受到了三次沉重的打击:第一次,辛苦攒钱三年买来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刚用虎妞的钱买上了车,虎妞就难产死了,祥子只好卖车安葬了她。兜兜转转,一切又回到原点,祥子还是一无所有,倒添了一身、满心的伤痛,自此,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是伤害他的人,更是这个社会。黑暗的社会孕育出了残忍霸道的车主x,大胆泼辣、精明蛮横的虎妞,利欲熏心、狡猾x诈的孙侦探,这些吃人的老虎,他们榨干了祥子的精血,蚕食了祥子的血肉,让祥子变得麻木,沦为行尸走肉,堕落在黑暗社会的深渊。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生活在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的人们是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获得出路的,因为这个世界不给好人出路!贫穷而心地善良的人们应该团结在一起,共同与命运抗争,争取自己的幸福。这或许是老舍先生真正想说的。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骆驼祥子》这一本书。读完之后,我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了。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描写旧社会的书籍。书中主要讲述的是在民国时期,中国被侵略者瓜分,四处动荡。祥子就是在这么一个动荡的年代里拉车的车夫。祥子一直把“有一辆自己的车”当做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他不断地努力。但是老天似乎总是针对他,祥子的愿望每次都是在近在咫尺的地方破灭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坚强的祥子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在生活各方面的重重打击下,祥子彻底走向堕落。
读完后,我一直在想:祥子到底是为什么会从一个乐观的车夫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的灵魂呢?当然是黑暗的旧社会。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祥子这样想要仅凭个人奋斗就想发家致富几乎是天方夜谭,这本书就有力的批判了这一点。
祥子的买车梦一共三次被打破。第一次,他攒够了一百元,买了一辆车,可是被大兵夺走了。第二次,他攒够了钱准备买车,却被那个狡猾、奸诈的孙侦探敲诈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但是虎妞却因难产而死。祥子不得已用准备再次买车的钱用于安排虎妞的葬礼。在这之后,祥子喜欢的小福子也因为生活所困上吊自杀,祥子备受打击,从此对自己热爱了十几年的拉车再也不感兴趣。从此一蹶不振,沦为黑暗的旧社会的牺牲品。
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到了旧社会的残酷。祥子仅仅是千万人力车夫中最普通的一个,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成为了另一个“祥子”。祥子的下场,就是当时所有无权无势的人的下场,他们都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回首我们今天的社会。社会安定,繁荣,祥子之类的人几乎不会再出现了。但是,我们难道可以否认这个社会就没有自私与残酷吗?答案当然是:不!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进步了,但是有不少人也都退步了。那些退步的人,依然和那时一样自私。但是整个社会始终是要进步的,而这些自私自利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这才是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