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独立人格范文(16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总结的内容要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读者得出有效的结论。总结范文的内容和结构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的框架,但具体的写作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保持独立人格篇一
朱慈蕴。
控制股东依其优势地位,极易通过侵蚀公司独立人格,继而侵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为此,控制股东应当严格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切实尊重公司独立人格。
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有着独立于其股东的人格。公司的独立人格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公司的独立人格表现在公司有独立的财产、独立的名称,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特别是能用自己的财产独立地承担公司对外经营产生的一切债务。
公司独立人格对公司以及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公司来说,独立的人格不仅使公司能独立地从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协调公司内部关系,使公司的经营效率实现最大化,还使公司有了更清晰的价值评判标准,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同时也使公司的经营状况能更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对其进行监督,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同样的,对股东来说,一方面公司的独立性有利于公司资产状况的稳定,使公司经营活动有充分的财产作保障。而利润的最大化就意味着股东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换言之,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高、利润丰厚的最终得益者是股东;另一方面,公司的独立人格还使得股东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在公司经营失败时只损失其出资额的部分,而不会有承担无限责任导致倾家荡产的危险。正因如此,公司具有独立人格这一公司法人制度的设计,才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使现代公司因获得雄厚的资本支持而迅速发展。
然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并没有减少或降低股东的投资风险,只是通过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技术设计,将股东的投资风险巧妙地转给了公司及其债权人。事实上,公司的债权人之所以愿意承担这些风险,是基于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何者承担风险更为合理、更有效率的比较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由公司债权人承担这些风险更为合理、更有效率,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股东必须尊重公司的独立人格,真正与公司相分离。只有当公司股东在财产上、业务上、人事上与公司完全分离,当公司发生经营风险时,那些自愿的公司债权人就应当接受自己对公司经营能力判断的结果。相反,如果公司股东一方面享有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庇护,将自己的责任锁定在出资范围内,同时获取公司赢利的.好处;另一方面又无视公司的独立人格,将公司作为自己获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必将产生极大的不公平。
强调公司的独立人格,不仅对公司债权人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小投资者意义更为重大,特别是对那些股东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中的中小投资者更是如此。因为与公司债权人相比较,这些中小投资者在获得公司经营的真实信息上、在选择公司经营者或决定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方面、在对公司经营层实施有效监督时,都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而且,当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种种劣迹而导致公司下市或破产时,中小股东劣后于公司债权人获得清偿的制度,更使其饱受血本无归的煎熬。所以,对中小股东而言,他们也很惧怕公司的独立人格被滥用,而能够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只可能是控制股东。因此,我们强调股东尊重公司独立人格,实际上就是控制股东必须尊重公司独立人格。
那么,控制股东为何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可能性呢?其一,控制股东具有控制公司形式要件的庇护。众所周知,现代公司是资本企业,资本是公司的灵魂,“资本多数决定”是公司中最基本的表决方式,公司制度基本上都是围绕资本这一中心设计的。仅从形式上看,控制股东由于掌握多数资本,因而,其表决权在公司选任董事等代理人时、在重大经营事项进行决策时,就显现出其巨大的威力,结果往往是控制股东的意志以公司的意志表现出来。在这种形式要件的掩盖下,如果控制股东与公司人事、财产、业务不分离,滥用其控制权,是很难被发现的。即使能被发现,发现成本也极高。其二,控制股东具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内在驱动力。因为公司法人制度中潜藏着一种“道德危险因素”,这种“道德危险因素”来自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本身。由于股东仅对其投资行为承担投资额之内的风险,这意味着无论投资风险有多大,股东承担的责任部分是不变的。加之控制股东通过滥用公司人格,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不当利润,而对应的违法代价却很低。因此,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控制股东可能会肆意侵害公司独立人格。
其实,控制股东切实尊重公司独立人格,本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应有之意,我国公司法中也有具体规定。因此,我们强调控制股东必须尊重公司的独立人格,应当从认真执行公司法做起。具体而言,控制股东尊重公司的独立人格,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履行出资义务。严格意义上讲,出资义务是股份认购人的义务,但由于认购人一旦履行出资义务,就成为公司的股东,故而也可以说是股东的出资义务。
第二,不得变相抽回公司资本。公司成立后,控制股东利用其在公司的控制地位,随意占用公司财产,变相抽回出资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中向公司借款或者要求公司为股东的借款提供担保就是抽回出资的常用方式之一。有些上市公司的国有大股东错误地认为,当初为包装其上市,国有企业将优良资产重组给上市公司,自己承担了大量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现在从上市公司抽调一些资产也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前者向上市公司出让优良财产,属于大股东自愿的带有捐赠性质的行为,后者则属于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行为。
第三,控制股东对中小投资者负有诚信义务。公司中的诚信义务原本是针对公司的经营层即董事、经理提出的。之所以延伸至控制股东,是因为控制股东与其代理人董事、经理在事实上有“合为一体”之嫌。董事、经理既然作为控制股东在公司中的代言人,根据“权责相一致”原则的要求,控制股东对其他中小投资者理所当然的负有诚信义务。因此,要求控制股东履行诚信义务,就是要求控制股东在公司中不得滥用控制权,不得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司的整体利益之上。对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时,应当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第四,控制股东切实履行“三分开”义务。这在国企改制的上市公司中尤其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国企改组为公司制度,形式上的改造比较容易实现,但观念的转变却比较难。如认为国家投入公司的资产仍属于国家所有,公司拥有的仅是财产经营权。拥有所有权的股东支配公司“天经地义”,甚至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仍需由作为国有股股东之主管机构的党委任命,导致上市公司的董事或经理“一身二主”,无法履行其对本公司的应尽义务。加之国有股被认为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即使滥用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也是因实现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所为。这样就导致国有股的大股东难免对上市公司“发号施令”。因此,必须强调控制股东做到在财产上、人事上、业务上与公司分离,这是保障公司具有独立人格的基本要求。(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保持独立人格篇二
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独立意味着孩子能够自主思考、自主决策,并且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学会独立思考。我经常和孩子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道理和意义。同时,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独立的人格。
其次,培养孩子独立决策的能力。真正的独立人格需要孩子具备自主决策的能力。在孩子面临决策时,我尽量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权衡利弊,做决策。当然,我会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交给孩子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自己权衡利弊、做决策的能力,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第三,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把一切都为孩子打点好,让他们觉得生活无忧无虑。相反,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承担起一些责任。我会给孩子一些适应年龄的家务劳动,让他们从小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例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等。通过这些家务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能让他们体会到独立的喜悦。
第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力。一个独立的人格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我会给他们一些适应年龄的挑战性任务。例如,让他们自己备餐、完成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手工艺品等。通过独自完成这些任务,孩子们会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
最后,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虽然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但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我们不能对孩子过度干涉,要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总是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交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让他们自己去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同时,我也会培养他们的内外在的独立能力,例如,独自去商场购物、独自上学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让他们摆脱对我们的依赖,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
总之,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决策,让他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坚强意志力以及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独立人格。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独立成长,更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享受到独立自主的快乐和自信。
保持独立人格篇三
五四之前,中国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她们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捆绑着,又被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戒律禁锢着思想,成为封建宗法制的一种没有人格的机器。她们无论怎样努力,都只是社会和家庭的附属品,这是历史悠久的封建文化背景和社会造成的。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科学民主的新思想不断涌入,妇女的思想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五四时期,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性主义高峰。这时期的女性思想,不仅传承了近代的女权运动,使女性对其社会、家庭地位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初步唤醒了处于封建父权压迫下的中国妇女寻求独立人格的意识,而且直接培养了鲁迅,周作人等五四女性解放的同谋者和女性作家写作的滥觞。五四及以后的作家作品中的女性都受新思想的影响,不断从封建家庭中走出来,追求自身的独立和解放。
有着先进女性观点的鲁迅,对女性的解放问题有着长期、深入地思考,对女性的不幸遭遇和在社会中的悲惨处境给予充分的揭示。其中,受到良好教育和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子君便是他唯一一篇爱情小说《伤逝》中追求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子君受过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有着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觉悟。由于这种先进思想的驱动,使她能够很容易接受涓生与她交谈的事物“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也正是这些新思想、新偶像促使子君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求独立,离开束缚她的封建家庭,成为一个摔门而走的娜拉。
鲁迅在倡导女性解放时,强调的不是参政权、教育权而是经济权。在娜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时,鲁迅就写下了《娜拉走后怎样》来说明:从事理上推想,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吧,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卖掉。经济独立是女子寻求自由获得人格独立的首要因素。从子君结局也可以看出鲁迅意识中女性经济独立的重要。他在《关于妇女解放》中进一步说:“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所有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认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
而女作家在反映女性生存与独立时,大多则以精神层面讲述女性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执着于女性的精神追求从而达到人格的独立。丁玲笔下的沙菲就是个性独立与精神追求的代表。沙菲以自我保护的胜利反抗了异化的爱情,保住了女性的尊严。她追求在完整意义上的女性存在价值,充分理解人,特别是对劣势女人的理解和尊重。沙菲喊出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将女性思想追求呈现出来,大胆的反叛男权文化对女性思想的抹杀和忽视。沙菲的选择就是丁玲最终对女性的自我理解。丁玲说:“我感到寂寞,苦闷,我要倾诉,我要呐喊,我没有别的办法,我拿起笔,书写我对旧中国封建社会愤懑与反抗。”丁玲及其笔下的沙菲都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想使女性真正被尊重,实现人格独立。但在当时社会,最终仍然是陷入了“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处境。
无论鲁迅笔下的子君,因经济不独立而被迫走回封建家庭,还是丁玲笔下有着较高精神追求却找不到出路的沙菲,她们都未真正获得人格独立。伴随着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思索,历史进入五六十年代。此时,在继承五四思想的基础上,女性更进一步认识自己,执着于真正独立的探索。杨沫的《青春之歌》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女性形象,她在经历了和子君、沙菲一样的苦闷后,最终找寻到自己的事业——走向革命,真正实现了女性的独立。林道静意识到不能向子君一样在经济上依附于男人,故而不断追求经济独立;也不能向沙菲一样将精神追求只停留在空想上,继而通过行动找寻到自己理想的出路,林道静最终真正冲破封建男权社会的禁锢,以女性意识为主题,坚守着不断探索经济独立和精神追求的信念,成为女性追求的典范。
综上所述,三个女性追求人格独立的道路启示着现代女性:要独立自强,就要养成独立的性格,并具备谋生的能力,在经济独立的同时,还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按照自己的精神追求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而达到经济独立。将男性视为生活的伴侣而不是依附对象,由经济上的独立走向社会角色的独立,最终达到人格的独立。
事实上,社会发展到今天,女性在人格独立的问题上有些迷失。一些女性在心理上对男性依附和对社会的依赖并没有完全消除。在市场竞争中,她们比男性往往更缺乏适应能力和心理准备,遇到困难和冲突,不是寻找自救而是寻找依赖的对象。总之,女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在不断追寻中确立,发展到现代社会却有部分迷失,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这种精神不会因一个时代而结束,是要靠女性不断探索更新。重读经典,从子君,沙菲,林道静身上体味这种女性独立人格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徐敏.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五四女性思潮中的周作人女性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4.
[2]鲁迅.关于妇女解放[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597.
[3]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27.
保持独立人格篇四
问题不在于屈原爱国,问题在于他怎样爱国,在于他的爱国方式多年的影响力。
所以,我们还需要深一层去探究屈原的精神内涵。
屈原的世界观是怎样的?屈原和一般的人区别到底在哪里?
《楚辞》中,有一篇著名的《渔父》,讲的是屈原流放时和一位渔父的对话。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f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ざ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保持独立人格篇五
选对郎[女性人格独立](网友来稿)。
贵州省兴义中学。
选对郎。
贵州兴义中学李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那女子未嫁前该怎么挑选可以托付终身的郎君呢?敬请读《霍小玉传》、《琵琶行》、《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红楼梦》、《柳毅传》等等优秀的文学作品。
聪明的读者一定已经反应出我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品都有一位女性形象,探究这些女子的命运,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二启示。
首先,女子一定要找经济独立的男人。
杜十娘一代名姬,绝代芳华,聪明美貌才艺与金钱集于一身,可她却在爱情上弱智,居然看上了软弱缺乏主见的李甲,最终伤透了心,抱匣沉江。李甲的软弱有性格的因素,但主要还来自经济上的不独立,他能认识杜十娘靠的是父亲的钱财,在父亲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后,他毫无挣钱的本事,就靠杜十娘生活。作为男人,这是很不爽很伤自尊的事,杜十娘开百宝箱时他也不好意思看。孙福的一番巧言恰好说透了他的心思:他固然迷恋杜十娘,可他用什么来养活杜十娘呀。他卖杜十娘,从他的角度看来,实在是迫不得已而可以原谅之举。贾宝玉对爱情坚贞吧,但他还是不能如愿娶林妹妹,为什么?还因为他经济上不独立,必须接受父母安排,只落得“一个妄自嗟呀,一个空老牵挂”,让“心事终虚化”。
婚姻要靠物质维持,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爱情婚姻上的自主。反过来看,盐商孙福就潇洒自信多了,遇到看中的女人他就去追求,因为他是钱的主人;琵琶女的商人丈夫也很潇洒,他爱娶谁娶谁,他的钱袋他做主。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找经济独立的男人这才是硬道理。当然,你也可找经济暂时不独立但却被你看好的男人,但这有点像买股票,要承担风险,要有心理准备。
其次,要找人格独立的男人。
李益一代才子,遇到霍小玉总算了了他才子配佳人的情结。山盟海誓,信誓旦旦,到头来奉的`还是“父母之命”。李益不存在经济上的困扰,但人格上,他受约束于父母。历朝以孝治天下,就不能责怪李益太听父母的话,婚姻上做不了自己的主。焦仲卿一府中小吏,虽挣不到大钱,可也算经济独立了,他还是哭着休了爱妻,为什么?父母之命。就因为父母之命,这两个经济已然独立的男人都不得已舍弃心爱的女子,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还待论证,但两个男人都失去了幸福却是不争的事实。焦仲卿“自挂东南枝”最终还是完全放弃了做儿子的责任。敬畏父母决不是盲目顺从父母,那些父母面前羔羊般的男人有恋母情结的男人是不能指望终身指望幸福的。
男人要经济上独立人格上独立才有与之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的资本,柳毅与小龙女的爱情,诸葛亮、梁鸿的婚姻都在证明这一点,柳毅独立,龙女遂其所愿;诸葛亮、梁鸿独立,黄硕孟光终有所托。
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今天,男人多得不愁找,就看你找个什么样的,但不管你找什么样的,经济上的独立和人格上的独立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先决条件。而相应的,女人也该经济独立,人格独立。
谨以此文与已婚未婚的姐妹们共勉。
作者邮箱:cxq801@。
保持独立人格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历来以所谓缺少独立人格意识而为人所诟责,但这种诟责太嫌笼统,它没有分清先秦儒家与秦以后儒家的区别.若说秦以后儒家文化缺少独立人格意识则可,但说先秦儒家文化缺少独立人格意识则未免失之以偏概全.起码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而言,在他身上就具有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封建专制制度正在建立的时代,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独立意识也日益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幽灵所吞噬.
作者:杨淑明作者单位: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山东,潍坊,261041刊名:理论学刊pku英文刊名:theoryjournal年,卷(期):“”(3)分类号:b2关键词:
保持独立人格篇七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于把“专家”、“大师”、“学者”的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诚然,专家和大师的话,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正确的、高明的。但他们毕竟是凡人,不是神,不可能事事都对。甚至可以说,专家和大师犯下的错误比普通人犯下的错误更难纠正。因为光环下,很少有人有勇气质疑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学会独立思考。早在几百年前,思想家康德就曾说过:“敢于用自己的理性。”只有有了明辨是非的意识,才能不被大师和专家头顶的光环蒙蔽,陷入盲从。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陷入盲从;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陷入黑暗和停滞。中国明清时期就是这样。明清之际,“仲尼非生于天,永恒如永远。”一种荒诞的谎言盛行于世,人们把传统的儒家信条视为天道神律。就算他们思考讨论,在当时的人眼里也是亵渎神明,目中无人,更不用说质疑、否定、创新了。于是,在这种崇拜中,中国越陷越深,陷入了停滞的泥潭,直到鸦片篝火像闪电一样划破了中国大地上空的死气沉沉的天空。中国才走出迷信和盲从,重新踏上前进的道路。因此,独立思考是进步和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盲目服从迷信必然导致失败。
相反,一个人如果把独立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就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前进的动力,不断纠正错误,修正方向,最终成功到达目的地。正是因为没有盲从,袁隆平才能够摆脱笼罩世界植物王国半个世纪的“水稻谬误”的影响,从而开创了水稻杂交育种的全新时代,让人类看到了彻底摆脱饥饿、实现丰衣足食的希望。因此,独立思考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独立思考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就无法抬起头,用自己的眼睛直视真理的天空。独立思考需要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智慧,就无法透过表象看到本质,那么他看到的就不会是真实的真相,而是怪诞扭曲的画面。这两种人,前者是懦夫,后者是羔羊,只会助长错误倾向。后者是个疯子,闯进珠宝店的野蛮人。他只知道否定和毁灭,却不知道如何提出正确的主张。这两种人都不知道如何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就是在尊重正确意见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新的意见。本质上是辩证否定的。所以,独立思考是发展之路,真理之路,也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需要新的声音。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为时代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新时代需要有新思想的新人。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打造一条成功之路。
保持独立人格篇八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1班的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作家刘xx回答过这个问题:“是因为你需要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得到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耳朵去听旋律,酝酿自己的情绪。当你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觉得别人貌似有趣,别人貌似占理,就直接拿过来用,当成自己的意见。你以为你的人生变得似乎有趣了,其实从你人云亦云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便开始丧失了意义”。
一起交通事故中,路人因闯红灯被车撞伤,新闻一经报道,网友一边倒的骂路人,批评其不守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可当媒体随即透露,撞人的是宝马车,舆论可能就立刻反转了,大家又齐骂宝马车主,字字锋利如刀刃,全然忘记之前的言论。
分明是同一则新闻,经舆论的反复发酵后,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而不是去探究事实,明辨是非。大部分人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造成舆论反转的根本原因。
那如何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呢?
第一,不盲从。梅花不争春,独开汉水滨边,吹香弄影,黯淡了一山春色,成就了一世美名;清溪不争流,叮咚山林幽壑间,清澈婉转,不负一生清誉;庄子不从众,让世人随他一起逍遥渭水,逍遥天下;屈原不从俗,他汨罗江水都随他澎湃千年,滋养千年。
第二,不迷信。20xx世界末日是否真的会到来?sars来临后醋是否真的有用?这些曾看似可怖的问题都已经由时间一一解答。不迷信神灵,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迷信权威,马云也好比尔盖茨也好,鸡汤都是熬出来的,没有一个成功者是靠鸡汤成功的。
第三,勤学多思。不把别人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不认为听到的一切都是对的。一个人要有思考的欲望,必须要学习新的东西,只有经过思考和实践后,东西才是自己的。
历史的进程不会倒退,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向前。一个人开始懂得独立思考之价值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发掘出一个旁人都不曾到过的世界。这种能力虽不一定能帮你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毫无疑问的是,你将乐在其中。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保持独立人格篇九
论文在学术知识方面尤为重要,那写好一篇论文必然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呢?下面请看下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优秀的论文范文。
cpa,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cpa为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唯一拥有签字权的执业资质。
财政部成立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简称财政部考委会),组织领导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财政部考委会设立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财政部考办),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财政部考办设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根据契约理论,企业与注册会计师之间是一种由特定合约确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的利益有同一的一面,更有对立的一面。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执行审计业务时,往往遭遇客户的不正当要求以及解聘的压力,使注册会计师处于维持客户与保持信誉的两难境地。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利益,保证社会审计的公正性。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
按契约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个有效的契约(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进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缔结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的网络,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设计的一系列契约来描述。契约是界定各方产权的工具,各种要素的投进者作为契约的一方或权益持有者,必然会尽量掠夺自我效用的最大化,这必然会造成各方的利益冲突,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人们便在签订的契约中具体规定各种可能情况下每个人享有企业产出的特定权利并规定了如何分配企业活动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这些契约大多数都与会计计量有关。也就是说,在契约中引用会计数据来作为分配财产的依据。为了使契约得到严格的执行与遵守,就必须对这些契约的执行进行监视。出于经济的原因,企业往往会聘请独立于企业之外并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土—一注册会计师,来担任此职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进,但假如这种行为可以降低代理本钱,同样可以使企业价值增大,使企业可以以较高的价格来发行股票。可见,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车出于报告企业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降低代理本钱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改变一些会计数据、方法或表露企业治理职员的违约行为。假如这些建议未被接受,则隐含着注册会计师发表反对意见审计报告的威胁。这往往是企业治理当局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企业治理当局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迫使注册会计师屈从,从而形成了企业治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冲突。面对冲突,注册会计师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摘要:一是屈从压力,不要求企业调整报表,也不报告违约行为;另一种是不屈从压力,要求企业调整报表,并报告违约行为,否则发表反对意见审计报告。每一种选择都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不同的本钱或损失。注册会计师假如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则会面临或有诉讼赔偿及信誉降低,从而失往进步收费以及吸引更多客户的机会本钱。但假如作了第二种选择,企业治理职员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而更换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被企业更换则意味着不仅会失往客户,失往了未来收益的机会,而且会丧失其“准租金”。所谓“准租金”是注册会计师在第一次接受客户委托时,为了解客户基本状况与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状况而支付的筹备本钱。这些筹备本钱会给注册会计师提供大量相关信息,减少注册会计师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时间与金钱的支出。在以后的审计中审计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注册会计师由于“准租金”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准租金”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注册会计师通过竞价来招揽业务时,可以压低服务费报价,来获得竞争上的上风。出于本钱一效益的权衡,注册会计师会比较两种方案的本钱,选择本钱较小的一种。但是,需留意的是,社会对审计的需求,是以报告违约行为为条件的,假如注册会计师对方案一的选择过多,就会使公众以为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服务是无效的,从而会威胁到整个注册会计师执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努力保持其独立性,并极力抵制治理当局的压力。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
德鲁克说:“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商业模式,正在走向消亡:企业不再销售产品,而是销售经验,”
德鲁克的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呀!企业不是卖产品,而是卖经验,而是卖思想,而是卖生活方式。可口可乐卖的不是饮料,而是卖健康向上的精神,号称是美国精神。麦当劳不是卖汉堡,它卖的是给孩子带来快乐,卖的是美好的回忆。茅台酒卖得不是酒,而是历史是文化,卖的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企业把注意力,只盯着产品,那客户的眼睛就盯着价格,你可以生产出可口可乐味道的饮料,价格便宜,别的厂家可以生产出味道更好的,价格更便宜的饮料来,那我为什么买你的饮料?现在我卖的是文化了,我是健康向上了,你怎么跟我竞争?对手无从下嘴,客户无可选择,于是他们都成功了。
对照我个人的发展,我郝志强也从“卖产品”,到“卖经验”,有个巨大的转型。我现在好赖也是讲师了,我讲什么呢?我有营销和讲师训练,两个系列的课程。我能上营销的课程,是因为我是做销售代表出身。我能上讲师训练的课程,是因为我做过8年多的职业讲师。现在我不是靠直接干活,挣钱养家的。我在出售我的经验,我在出售别人的经验,甚至我在出售我出售经验的经验。看我的一些当年的老同事,后,还在卖手机,还在卖彩电,因为他们眼里只有产品,不善于总结经验呀。
这个销售代表去到客户那里,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客户的问题,帮助客户成长,而不是推销产品。
著名的盛大公司,内部管理模式,竟然是模仿游戏的方式,你说奇怪不奇怪。原来陈天桥发现,盛大可以管理好上千万的玩家,但管理不好内部的来人的员工。盛大就模仿游戏中,各种职务,发明了游戏的管理模式。新员工要积累经验值,要做项目,要接任务,或者分发任务。等经验值到了一定阶段,还可以升级,就像游戏中一样。在国内,哪个企业有这样的管理系统?你说盛大今后,是不是可以把游戏关了,他完全可以卖内部管理经验,卖游戏管理经验为生。我们知道ibm公司,有很多咨询顾问,对外以咨询公司示人。华为当年引入了ibm的研发体系,就是ibm把自己的研发模式,弄了个微缩版,卖给了华为。今后华为真正强大了,华为卖什么,是不是也卖经验?面向本土的中小企业,卖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难说呀。
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这是优秀企业的宿命。这也是企业要骄傲的地方。你的员工拿不走你的产品,那是犯罪,但他带着脑袋离开,他拿走了你的很多经验,这是必然的,也是你值得骄傲的。所以老板们,是不是要不断沉淀,不断总结你们企业在各个领域的经验,你们的客户喜欢你们的经验,你们的对手喜欢你们的经验,别的行业的人喜欢你们的经验。你们是有经验有文化的企业,“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可战胜的”。
郝志强说:“从明天起,总结经验,游学世界,我有一个企业,卖的是经验”。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msn邮箱:consult@、haozq@郝志强原创培训网:
关于作者: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一
各位:
大家好!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于把“。
专家。
”、“大师”、“学者”的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诚然,
专家。
专家。
和大师犯下的错误比普通人犯下的错误更难纠正。因为光环下,很少有人有勇气质疑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学会独立思考。早在几百年前,
思想。
家康德就曾说过:“敢于用自己的理性。”只有有了明辨是非的意识,才能不被大师和。
专家。
头顶的光环蒙蔽,陷入盲从。
中国。
越陷越深,陷入了停滞的泥潭,直到鸦片篝火像闪电一样划破了。
中国。
大地上空的死气沉沉的天空。
中国。
才走出迷信和盲从,重新踏上前进的道路。因此,独立思考是进步和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盲目服从迷信必然导致失败。
相反,一个人如果把独立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就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前进的动力,不断纠正错误,修正方向,最终成功到达目的地。正是因为没有盲从,袁隆平才能够摆脱笼罩世界植物王国半个世纪的“水稻谬误”的影响,从而开创了水稻杂交育种的全新时代,让人类看到了彻底摆脱饥饿、实现丰衣足食的希望。因此,独立思考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表象看到本质,那么他看到的就不会是真实的真相,而是怪诞扭曲的画面。这两种人,前者是懦夫,后者是羔羊,只会助长错误倾向。后者是个疯子,闯进珠宝店的野蛮人。他只知道否定和毁灭,却不知道如何提出正确的主张。这两种人都不知道如何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就是在尊重正确意见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新的意见。本质上是辩证否定的。所以,独立思考是发展之路,真理之路,也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的新人。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打造一条成功之路。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二
德鲁克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老年人,以保证年轻人有晋升的机会,有足够的年轻人,以保证企业的继续生存,有足够多的老年人,以提供经验,有足够多的年轻人,以提供推动力,”
这不是我们当年的国企倡导的“老中青三结合”吗?年轻人爱冲动,不怕加班,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以冲在前面,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去趟地雷。中年人处事稳重,阅历丰富,可以在后面坐镇指挥。老年人经验丰富,处变不惊,可以在最后面掌舵。这样的企业有冲劲,还不容易犯错误,可以说是完美组合。
就像德鲁克说的一样,这样的企业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总有人不断地退休,总有空岗位留出来,下面的中年人,下面的青年人,总能看到晋升的机会,他们在满怀希望中,不断地努力工作。但很多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是“老中青三结合”,老板喜欢用年轻人,企业高管、中层、基层,都是20到35岁这个年龄段。下属往上一看,岗位都是满的,岗位上的那个人,不像要退休或去世的样子,下面的人没有了希望,当然要跳槽,或工作不卖力。
各位管理者,你们在设计组织体系时,可以设计得很完善,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甚至花了大价钱,请咨询公司来设计。但岗位上不一定都要有人,岗位上不一定要全部选用年轻人。你这个管理者,可以不给下属一个岗位,毕竟高层职位有限,你也可以不给下属高薪,毕竟企业成本负担很重,但你总要给他一个希望吧?人都是为希望活着。你连希望都不给下属了,下属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都是干这个工作,都差不多是挣这么多工资,那他为什么要给你干,他为什么要卖力?没有理由!
但等他能力强了一些呢?跳槽是必然的。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有嫩叶,有主干,有枯枝败叶,有虫子,有鸟窝,这棵大树才在茁壮成长。对于企业来说,不完美的结构才好用。
郝志强说:“管理者可以不给下属职位,可以不给下属高薪,但无论如何,你要给下属希望呀”。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msn邮箱:consult@、haozq@郝志强原创培训网:
关于作者: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三
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破产案在美国朝野引起了巨大的震荡。安然事件凸显了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陷所带来的弊端(如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安然公司的审计和咨询服务,安然公司的许多高级职员曾为安达信的审计师)。因此,美国的监管机构正重新考虑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如果此举得到落实,将使“五大”损失最少126亿美元的咨询服务费。无独有偶,银广夏事件也暴露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如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的同时兼任财务顾问)。透过这些审计失败案的立体反思,业界进一步认识到: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业务多元化的态势面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敏锐地把握各种现实或可能的利益冲突,以期塑造超然独立的职业形象。
一、何为利益冲突?
独立性原则的要旨是使注册会计师免于利益冲突,从而奠定正直与客观的执业基础。利益冲突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人的自我利益与其作为特定角色应尽的义务冲突;二是某人身兼双重角色时相对应的两种义务发生冲突(beauchampandbowie,1988)。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而职业判断的受益人是社会公众,社会有理由期望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如果审计报告的使用人从审计中获得的收益比期望获得的利益少,则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利益冲突。
(一)直接经济利益。
直接经济利益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及其亲属所拥有的股票或其他所有者权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定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时,独立性将受到损害。在注册会计师非主动地获取客户股权的情况下,如继承股权,或以股东为配偶,或是接管客户公司,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执业前尽早处理股权,否则,注册会计师应拒绝对该公司的报告任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业行为规则解释101认为,在业务聘约期内或者在发表意见时,会员或其事务所已经或可以从企业取得直接利益,应视为对独立性的损害。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认为,配偶、未成年子女或与会员共同生活及由会员供养的亲属所拥有的财务利益,一般都视同会员的财务利益。
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特别对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公司2698名合伙人(占全部合伙人的86.5%)至少违反一项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协会所规定的独立性准则的要求。不仅11位资深合伙人中的6位承认违反了独立性规定,专业助理人员也有10.5%违反了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事实是合伙人及经理人持有所审客户的公司股票,与客户具有直接利益关系。
(二)间接经济利益。
间接经济利益是指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具有密切的但非直接的财务利益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注册会计师系财产委托人,或遗嘱执行人、管理人,而该信托在客户公司中拥有经济利益;二是注册会计师在客户公司或合资企业中拥有经济利益;三是注册会计师在某一非客户公司中拥有经济利益,而该非客户公司与客户公司之间有投资关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针对第一种情况指出,如果单一从业者或从业的合伙人、或其配偶或未成年子女是该信托的受托管理人,并且该信托持有的股权相对于公司所发行的股权或该信托的总资产比例是重大的,则不能接受对该公司的报告任务;对于充当遗嘱执行人或管理人的情况,适用同样的规则。对于第二种情况,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也认为会影响独立性,因而应加以禁止。对于第三种情况,当非客户接受客户投资者的投资是重大的,则注册会计师在非客户公司之间任何直接或重大间接经济利益,将被视为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方面的独立性;同样,当客户接受非客户投资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在非客户投资者中有直接或重大间接经济利益,将被视为损害独立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最后强调,注册会计师应独立于客户公司及其所有的母公司、子公司以及联营、合营企业。
(三)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情形。
1、借贷关系。
注册会计师或其所在事务所与客户公司及其主要职员之间一旦存在借贷关系,就意味着双方具有了财务关系,独立性就会受到损害。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指出,若注册会计师接受或向客户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主要股东贷款,理性的观察者则会认为其独立性受到损害。因此,无论是注册会计师本人还是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都不能向客户贷款或作为客户借款的担保人,也不能从客户处取得贷款,或由客户担保而取得贷款。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会计师行为准则》指出,会员或事务所,与企业或其高级管理人员、董事或主要股东之间有借贷关系,应视为对独立性的损害。不过,行为规则的解释101-5中提到了例外情况,即“不追溯贷款”(grandfatheredloans)和“其他允许的贷款(otherpermittedloans)不属于限制范围。
2、在公司的任职。
注册会计师在公司中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一定的职位,则其独立性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人能够超然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接受业务前(不短于两年),如果是公司的合伙人、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或职员,则将被视为在公司中拥有利益,这会削弱他对该公司做出报告时的独立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会计师行为准则》除禁止会员担任客户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与此相当的经理人员或职员外,同时禁止会员成为客户的股票承销商、股权信托人、客户养老金或利润分享信托业务的受托人。
3、物品和劳务。
如果注册会计师接受了客户的物品和劳务,其立场和表现将受到影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指出,注册会计师不应接受与社会生活中正常的礼貌不相当的馈赠或礼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审计人员或合伙人接受纪念物以外的礼品,即使通知所在事务所,也会影响其独立性。
4、前任从业者。
会计师事务所前任合伙人或股东,由于辞职、离任、退休或出售股权等原因离开事务所,仍可能与客户发生利益关系,特别是参与事务所的业务活动或就职于原事务所的客户公司(如安达信的审计师被安然公司聘用),可能存在损害独立性的情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前任合伙人仍使用原事务所的办公室,或收到原事务所的利润分成,则这种利益关系影响事务所的独立性。
5、收费。
如果注册会计师的收入严重地依赖于某一客户或某一客户集团,可能会屈从客户的压力而不再保持独立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从某一客户或客户集团的收费是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唯一或重大部分时,注册会计师应认真考虑其独立性是否受到损害;向客户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延期后尤其是在下一年度签发报告时仍未收到,也可能会损害独立性。
6、佣金。
团体而收受介绍费的会员,或通过支付介绍费已获得客户的会员,应披露收受或支付的介绍费。
二、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
根据传统的观点,美国审计实务界和理论界一直把独立性视为一项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或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强加的行为限制。而7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白皮书则将独立性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核心价值。
(一)行为约束观。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独立性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研究探讨,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主要为抵制客户压力或影响、审计人和经理合作或合谋、审计人员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以及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等。具体表现为对缺乏或丧失独立性的行为做出判断,并制订了一系列限制性条款。目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执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某些行为与关系都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包括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关系等。这些规定以堵漏的方式提炼出来,但却不能涵盖所有的方面。不仅投资者和管理者担心由于情况的变化使得限制性规定捉襟见肘,实务界也对这一套复杂刻板的准则颇有微词,认为费时费力,成本过高。
鉴于公众认为注册会计师同时审计客户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不可避免存在利益冲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列维特(arthurlevitt)在其任期内欲拿“五大”开刀,要求他们在20分离咨询业务。列维特认为“贪婪与狂妄”已经使注册会计师传统上为股东提供公允财务报告的使命产生偏离,致力于拓展利润丰厚的咨询业务使会计师事务所疏于其主营的公司审计,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下降。为保证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时的独立性,列维特建议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包括设置财务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保险统计、薪酬系统设计等在内的一系列咨询服务。但这一建议遭到了包括“五大”在内的注册会计师界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认为,如果审计与咨询分开,会计师事务所很难吸引最佳的专业人才,注册会计师全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将受到影响,同时将降低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水平,并将阻碍会计师事务所吸引优秀人才。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初步达成妥协。“五大”有条件接受sec关于独立性的限制:事务所只有经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充分论证后才能获准提供it及其他咨询服务;事务所的独立性须受独立监管,以判定其业务是否有利益冲突;事务所不能接手超过其全部业务收入40%以上的内部审计业务;上市公司须披露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的会计、顾问及税务服务费明细。
(二)核心价值观。
197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白皮书,其指导思想在于把独立性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即独立性并非只是对注册会计师的外在行为加以限制,而是保障和提高自身执业水平的基石,一个缺失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成果对相关利益主体而言毫无意义。因此,为实现注册会计师的社会价值,就必须时刻把独立性视为自身的核心价值,并养成一种基本的职业意识。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成员威廉教授在年3月《accountinghorizon》杂志上发表的论文《auditorindependence:aburdensomeconstraintorcorevalue?》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价值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是计量方面的.专长和实施标准化规范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尽力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价值,注册会计师对独立性的遵守应源于一种由内向外的动力。
年11月,美国独立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审计师独立性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草案,其中包括独立性准则的定义、目标以及基本原则等。该概念框架草案列出了各种可能削弱审计独立性的潜在威胁:(1)自我利益威胁(self-interestthreats),即“来自于注册会计师涉及个人利益时的威胁”,自我利益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情感、金钱或其它个人利益。(2)自我检查威胁(self-reviewthreats),即“来自于注册会计师检查自己工作或事务所他人工作的威胁”,评价自我或自身事务所的工作很难没有偏见。(3)倾向威胁(advocacythreats),即“来自于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倾向支持或反对客户的状况或观点的威胁,即注册会计师容易模糊第三方的角色”。(4)熟悉(或信任)威胁(familiarityortrustthreats),即“来自于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密切关系的威胁”,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有着密切的个人或职业关系时,可能不加怀疑地接受客户声明书或观点。(5)胆怯威胁(intimidationthreats),即“来自于注册会计师认为他被客户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强制的威胁”,如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不同意客户关于会计准则的运用时被威胁解除业务约定等。
倘若将行为约束视为他律,核心价值则是自律。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特定时期,缺乏自律能力成为注册会计师贯彻独立性的最大障碍,于是有关方面就会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有损独立性的各种行为进行限制。这时,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约束。随着服务选择范围的拓宽、审计技术的现代化、经济信息的几何级数增长、社会公众对审计信息的依赖和期望度的提高,尤其是非鉴证业务比重的扩大,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恪守独立性的挑战。审计独立性不再是对外部限制的一种机械反应,而成为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职业素养。因此,独立性应是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的统一。
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夏事件,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尽管目前我国的会计市场排斥高独立性的审计供给,但独立性依然是注册会计师安身立命的基础。“有的注册会计师炒股,有的事务所搞承包、收入分成,把客户、审计收入包给个人,出让事务所的公章,事务所的个人收入与被审计上市公司紧密相联,独立性何在?……如果注册会计师失去了独立性,那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汪建熙,)。针对目前会计市场独立性缺失的现实,本文作者提出如下考虑:
1、作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股东的注册会计师(包括其直系血亲和近亲,如未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及公婆等,下同)如果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拥有客户的股票等),则该事务所不能接受对客户的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作为事务所一般职员的注册会计师,如果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则他(她)本人必须回避。
2、对于涉及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三种情形,作为合伙人或股东的注册会计师,不应接受对客户的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作为事务所一般职员的注册会计师,存在上述三种关系时,应当申明回避。
当申明回避。但根据正常的贷款程序、条件和要求从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如住宅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除外。
4、如果注册会计师接受任务前的两年内是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与此相当的经理人员,则不能接受该客户的审计鉴证服务。
5、注册会计师不应接受客户的物品和服务,除非接受的条件不比客户的大多数职员更优惠。
6、当会计师事务所从一个客户或一相关客户集团的收费超过业务总收入的15%时,应当考虑客户集中度风险对独立性的影响,并记录在案。
7、注册会计师为客户提供审计或审阅、代编财务报表以及审核预测性财务信息时,不得支付或收受佣金。非鉴证业务不属于禁止之列,但须向客户披露支付或收受的事实。
8、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不能同时为客户提供内部控制设计、代理记账、代理纳税或其他影响独立性的服务。如果管理咨询收入超过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的50%以上,应考虑审计与咨询机构分立。
9、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向协会提交独立性的承诺,以表明事务所建立了一套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的政策与程序。会计师事务所的每一名注册会计师都应签署独立性声明,以合理保证其符合形式独立和实质独立的要求。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四
德鲁克说:“通用汽车的分部经理,能在短期达到经济独立,当他想抒发自己的见解,反对公司的政策,或以自己的方式管理企业时,无需再多做犹豫。因为他不必不惜一切代价,来保住这份工作,在核心管理层前面,也不用自惭形秽。核心管理层也许比他更富有,但那只是量的差别,而非质的区别。”
这是德鲁克在做通用顾问时,说的一番话,他看到了现象,分析出了本质。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呀,下属是个穷光蛋,下属连个房子都没有,或是个标准的房奴,有两个孩子,老婆没工作。下属的负担很重,你说这个下属的心态会怎样?我要是这个下属的话,我会拼命想保住这个工作,尽量推卸责任,避免犯错误,拼命想多挣钱,拼命想讨好我的上司,我为什么要做那些高风险的决策呢?我为什么要反对上司的那些,不合理的决策呢?我还有老婆孩子呀,我要挣钱养家呀。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上司的人,我不是公司的人。我可能会不断迎合上司,可能替上司家接孩子,可能给上司送礼,我要想尽办法讨好我的上司,我哪里有独立人格?上司说干啥,我就干啥,上司说咋干,我就咋干,我没脑子。
而德鲁克在通用汽车观察到,那些分部经理,待遇很丰厚,他们很挣钱呀,估计比德鲁克挣钱要多。他们万一失去了通用汽车的工作,到别的公司,又是一条好汉,或完全可以退休做个富家翁。当他们上司的决策,违背公司的制度,甚至是违反公司的战略时,这些人会跳出来,他们有资格跳出来,他们也有胆量跳出来。老子有钱,老子不在乎!经过这样的来回博弈,总部和分部的“谈判”,通用汽车的事业部制,分权体系,才能有效运作。
各位管理者们,你们下属的日子过好了,你这个上司的日子也过好了,
有的老板说,我关心你的生活,你关心我的工作,说得多好呀。所谓财散人聚,你这个老板把钱,都抓在自己手上,下属对你只是人身依附,你在他们眼里只是钱的化身,一旦有别的企业给钱多,他们自然就走了。财聚人散呀。所以德鲁克还说:“经理人如果担心(因决策失误而)被解雇,就与履行职责和实施委托给自己的权力背道而驰。”
管理者有多少决策是正确的呢?估计连一半都不到吧。其实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那是非常正常的,能做出正确决策那是意外。比错误决策更错误的是,管理者不做任何决策,而只是观望市场的变化,或等待上司给他决策。管理工作是实践,不是科学,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管理者要在错误的决策中,不断地修正,不断尝试,才有可能让决策越来越正确。我们的刑法都要不断修正,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组织,完美的决策,完美的管理者。人是不完美的,人做的事情也是不完美的,即便你是天才管理者,你做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你的上司可能,不这样认为。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所以德鲁克说,要是下属担心自己的岗位,下属在人身上依附于公司,他的收入不高,他为什么要做决策?他就无法履行职责。当年的鲁迅,为什么敢和有关当局为敌?写出“匕首”和“投枪”一样的文章?因为他的收入很高,他讲课的收入,加上写稿的收入,后人给他算账,他每个月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所以他才有“笑傲江湖”的资格呀。要是他拿着上司发的少少的工资,当个小职员,上司决定了他的命运,他还会那么“深刻”吗?像李白那样狂放是要有资格的,我们的管理者,要给下属这种资格,让下属从经济上,从人格上独立起来。
郝志强说:“企业需要的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才,人才能做出人才的事,奴才只能做出奴才的事,而独立人格是靠经济基础做支撑,行行好老板,多发点钱吧”。
关于作者: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五
根据契约理论,企业与注册会计师之间是一种由特定合约确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的利益有统一的一面,更有对立的一面。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执行审计业务时,往往遭遇客户的不正当要求以及解聘的压力,使注册会计师处于维持客户与保持信誉的两难境地。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利益,保证社会审计的公正性。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
一、企业对审计的需求。
按契约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个有效的契约(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缔结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的网络,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设计的一系列契约来描述。契约是界定各方产权的工具,各种要素的投入者作为契约的一方或权益持有者,必然会尽量攫取自我效用的最大化,这必然会造成各方的利益冲突,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人们便在签订的契约中具体规定各种可能情况下每个人享有企业产出的特定权利并规定了如何分配企业活动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这些契约大多数都与会计计量有关。也就是说,在契约中引用会计数据来作为分配财产的依据。为了使契约得到严格的执行与遵守,就必须对这些契约的执行进行监督。出于经济的原因,企业往往会聘请独立于企业之外并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土—一注册会计师,来担任此职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但如果这种行为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同样可以使企业价值增大,使企业可以以较高的价格来发行股票。可见,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车出于报告企业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降低代理成本的要求。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作为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减少客户对审计业务的需求。为了规范对会计信息的披露,防止证券市场对股票价格的高估,政府部门要求制定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信息。会计方法的标准化,可以成为注册会计师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在诉讼中,注册会计师只要证明损失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违反了会计准则而造成的即可免除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的规范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重要性。然而,会计准则对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实施了某种限制,迫使企业采取了较高的订约技术,这不仅降低了以会计为基础的契约在减少代理成本方面的有效性,而且也降低了企业对这种契约的要求。这反过来又降低了对作为一种监督手段的审计的需求,即减少了企业对审计契约的需求。会计准则对会计师事务所有利的影响是拓宽了其服务的范围。
本来注册会计师的职责主要是报告违约行为,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布使事务所也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有关准则的信息以及为客户进行会计培训而增加财富。
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改变一些会计数据、方法或披露企业管理人员的违约行为。如果这些建议未被接受,则隐含着注册会计师发表反对意见审计报告的威胁。这往往是企业管理当局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企业管理当局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迫使注册会计师屈从,从而形成了企业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冲突。面对冲突,注册会计师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屈从压力,不要求企业调整报表,也不报告违约行为;另一种是不屈从压力,要求企业调整报表,并报告违约行为,否则发表反对意见审计报告。每一种选择都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不同的成本或损失。注册会计师如果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则会面临或有诉讼赔偿及信誉降低,从而失去提高收费以及吸引更多客户的机会成本。但如果作了第二种选择,企业管理人员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而更换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被企业更换则意味着不仅会失去客户,失去了未来收益的机会,而且会丧失其“准租金”。所谓“准租金”是注册会计师在第一次接受客户委托时,为了解客户基本状况与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状况而支付的筹备成本。这些筹备成本会给注册会计师提供大量相关信息,减少注册会计师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时间与金钱的支出。在以后的审计中审计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注册会计师由于“准租金”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准租金”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注册会计师通过竞价来招揽业务时,可以压低服务费报价,来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出于成本一效益的权衡,注册会计师会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选择成本较小的一种。但是,需注意的是,社会对审计的需求,是以报告违约行为为前提的,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方案一的选择过多,就会使公众认为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服务是无效的,从而会威胁到整个注册会计师执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努力保持其独立性,并极力抵制管理当局的压力。
三、独立性与执业能力对注册会计师的意义。
既然注册会计师的任务是要报告违约行为,那么他们对违约事件报告的概率就不能为零,否则就会让公众认为审计服务无助于降低代理成本而失去对此行业的需求。并且,支付给审计服务的费用也取决于报告违约的概率。这一概率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1、审计时发现某一特定违约行为的概率。这一概率取决于注册会计师能力的大小和在审计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即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企业的违约行为往往是隐蔽的,其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包含一定的技术性,如果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较低,或者对某项审计业务不够重视,投入不足,都可能造成不能发现企业的违约行为。
2、注册会计师对已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概率。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相对于客户的独立性。进一步又取决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执业道德水平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与否。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报告违约行为面临诉讼的可能性较大,行政处罚较重,则其权衡利弊,较大可能选择披露违约行为,否则相反。
为了激发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向证券市场证明他们就有一定的执业能力,即发现违约行为的概率不为零,并且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独立于客户的形象,即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也不为零。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注册会计师必须要保持独立性并要抵制来自企业管理当局的压力。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与抵制压力的机制有:
1、维持信誉而不屈从压力。注册会计师的信誉是通过多年细致的质量控制而建立起来的,这也是衡量其提供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树立发现和报告违约行为的业绩与信誉,注册会计师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代价包括雇用素质比较高的业务人员而支付的较高的工资,为了获得充足的信息而支付的信息成本,为了提高执业能力而支付的培训费用以及质量控制费等等。但是,这种信誉一旦建立起来,就可增加注册会计师与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与对其业务的需求,从而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财富。信誉对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影响使其会加倍小心地维护他们的信誉。
2、强化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作用。如前段所示,单个注册会计师要树立起富有独立性和执业能力的信誉,代价是十分昂贵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不仅可以降低这种代价,向投资者提供有关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执业能力的信息,而且会维持执业信誉。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方法有:(1)负责资格鉴定。为了维护信誉,协会要求其成员在人会前参加入会考试,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的称号,从事与称号相应的业务。(2)进行执业培训。为了保持和提高执业能力,协会要求其会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后续教育,学习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3)成立执业道德委员会,监督会员的行为。当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表现低于协会标准时,协会可取消其审计资格。协会的会员资格起着一种约束作用,就像注册会计师的信誉一样,失去资格就意味着失去收入。
3、坚持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无限合伙制演化而来的。这种形式在两方面对促进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独立性做出了贡献。一是通过无限责任来实现的。无限责任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以自己的财产对审计失败负有责任,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不负责的审计报告就会面临失去财产的危险。这使得注册会计师不得不保持独立性。二是合伙人之间的相互监督。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作为一套契约,要求其合伙人选择符合他人期望的行动。由于客户不能监督审计人员的投入,合伙人不得不自我监督,以确保一个合伙人不能通过低标准的工作收取高额的费用来获利。此外,如果发生审计失败,审计失败会被广泛宣传,不仅犯错误的个人要受到信誉的损失,它的合伙人及事务所也会因此而降低信誉。由于合伙人都有相互监督的动机,这会增强注册。
会计师的执业能力,降低某一注册会计师屈服于企业经理压力的概率。我国目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是有限责任的组织形式,这对维持信誉是不利的。
保持独立人格篇十六
在公共管理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从事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公共管理者,需要有着独立自主的德性和人格。这一点是他区别于农业社会担负统治职能的社会治理者和近代工业社会中担负管理职能的社会治理者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者的独立自主人格使他自信、自尊和获得尊严,而这些都是他开展公共管理活动的有力支持因素。
一、独立自主:公共管理者的德性与人格
在伦理学所提出的德性条目中,有一种突出人的主体性、个体性的德性,那就是独立自主。然而,人的独立自主的德性在人的德行中则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人格,即人的独立人格。或者说,在人的各种德性中,独立自主是一种直接以人的人格形式出现的德性,它既是人的德性的标志,又是人的人格的指称。在独立自主这个德目上,体现了德性与德行、人格的一致性,从理论上来把握这一特点,可以理解成人在道德上自足圆满。
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独立自主也是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在公共管理者的德行中,他的独立自主的人格一方面表现为公共管理者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表现为对公共管理体系中一切独立人格的尊重。
作为公共管理者德性的独立自主,与以往各种治理模式中权力执掌者的那种惯常表现出来的个人专断完全不同。个人专断在自主的同时也倾向于为他人做主,倾向于用死板、僵硬、细致的规定限制甚至窒息被治理者的创造性。个人专断表现在治理活动中,往往会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都把权力行使到极端的地步,表现出事无巨细和无所不及地行使权力,被治理者必须完全听命于他,他对被治理者的要求就是做他的“提线木偶”。独立自主作为一种德性,是宽容和仁爱责任义务的道德升华,它所意味着的是:公共管理者在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
同样,作为公共管理者人格的独立自主,则主要表现在他对自己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思想和行为自由的意识。公共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依法开展自己的社会治理行为,让这种治理行为与公共管理体制、机制和组织行为相协调,是岗位和职务的相对确定性所规定的。但是,公共管理者所受到的这些外在规定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逃避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责任义务。而且,他还不仅仅满足于把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作为一种责任义务来承当,他需要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对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自主行动有着充分的自觉,把执行命令、遵纪依法与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自主有机地统一起来。实际上,这就是要求公共管理者把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提升为他的人格。
作为公共管理者德行的独立自主,是以对社会规范和合理性规则的遵从为前提的。因为,这些规范和规则是社会一切成员共同遵守的,所以,也必然会要求公共管理者遵守之。在某种意义上,公共管理者的独立自主正是来源于更好地遵守这些规范和规则,而不是背离了这些规范与规则的“独立自主”。也就是说,背离了社会共同体的规范和规则,是不能视为独立自主的,反而只是一种荒诞的任性。总之,作为公共管理者德性和人格而存在的独立自主也是德行的独立自主,而不是相反。
独立自主作为公共管理者的德性是外施于人的。也就是说,这种独立自主并不仅仅属于公共管理者个人的独立自主人格,而是一种在他自己的独立自主人格实现中充分尊重他人独立自主的道德品质。因为,只有一个人成了对自己的独立自主人格有着充分认识的人,才会尊重他人独立自主的权利。相反的陈述就是费希特做出的,一个想做主子的人必然是真正的奴才,或者说,想做主子的人满脑子里都是奴才意识。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那些拍马逢迎、阿谀奉承的人也必然是独断专行之徒,他最为敌视的就是他人的独立自主。一个人一旦有了拍马逢迎、阿谀奉承的恶行,他也就必然会要求别人有着同样的恶性,即要求别人同样地用拍马逢迎、阿谀奉承来对待他。
独立自主作为德性与人格的统一,是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拥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前提。因为,公共管理者一旦有了这一德性和人格,就不会墨守成规,而是根据自己的自主判断来开展公共管理活动,从而在处理一切具体问题时,所遵循的是一些基本原则,而不是具体规条,在那些基本原则之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公共管理活动是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权力关系在其存在的历史表现中的自我证明是: ( 1 ) 自上而下的服从甚至盲从; ( 2 ) 自下而上的依附 …… 同样,法律关系在其存在的历史表现中,则鼓励人们对法律规范无条件地接受,法律就是铁的定律,个人在法律面前没有异议的权利。所以,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都倾向于剥夺人的自主的判断力,把人训练成迷信恭顺的奴仆。特别是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方式,在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几乎把一切人都训练 成了物欲的奴隶。每当社会治理主体让渡给个人一些满足物欲的自由时,总会更多地剥夺个人的自主。结果,甚至连那些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中最高主宰者的个人,也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德性和人格。由此可见,不仅对于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个人,而且对于作为社会治理者的个人,甚至是对于那些处于社会治理结构最 高层的治理者,独立自主都是极其可贵的德性和人格。特别是在那些鼓励趋炎附势、盲从愚忠的领域中,人的独立自主的德性和人格就会显得更加珍贵。
独立自主作为人的德性和人格是人的一种恒定的道德品质。一个能够独立自主的人,在一切领域中的一切活动中,都会表现出他的这一德性和张扬他的这一人格。一方面,他会理性地对自我的能力、素质、社会影响力作出 判断;另一方面,他也会对他从事的工作、承担的任务,以及他的责任和行为后果作出 理性判断,然后才作出 行为选择。即使他做出知难而上的决定,也是基于理性判断的决定,是正确的行为选择,而不是盲从和冒进,更不是出于炫耀和显示的心理。因此,拥有独立自主德性和人格的人,既不会在强者面前示弱,也不会在弱者面前示强;既不会畏惧困难、逃避责任,也不会狂妄任性、轻率鲁莽。
在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中,个人必然是与特定岗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公共管理者在上司与下属之间表现有别,在上司面前惟命是从,而在下属面前独断专行,那么他在本质上恰恰是缺乏独立自主德性和人格的人。所以,拥有独立自主的德性和人格,使人似“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不畏强权,敢于承当,时时处处根据公共管理职业性质的要求和他自己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充分自信,去承当公共管理的职业使命和回应公共管理客体的服务期望。
二、公共管理者独立自主人格的表现
独立自主的德性会表现为自信,独立自主的人格会体现为人的自尊。反之亦然。
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是人的自尊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独立自主必然会以人的理性自尊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说来,在人的自我感觉中,有着三种形态的自我:其一是自大,其二是自尊,其三是自卑。自大与自卑是人的自我感觉的两种极端形态,都是非理性的和放纵情感的结果。自尊则不同,是人的理性的自我意识,是自大与自卑的“中庸”。自大与自卑是可以转化的,一个拥有自大恶性的人,只是在一些场合表现出自大,而在另一些场合就会表现出自卑。所以,一个自大和自卑的`人往往是失去自我的人,患得患失,他的自大与自卑完全取决于环境、场合和他人。自尊与自大和自卑比较起来的不同,恰恰表现在使人与环境、场合和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维持一个独立自主的理性空间。自尊使人独立于环境、场合和他人之外,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判断,并在这种审视和判断中与自我加以对照。然后,作出 行为选择。因此,在他的行为选择中,凝聚了基于独立自主的创新,使他的行为区别于一切平庸的因袭而发的行为,并能够赢得广泛的尊重。所以说,独立自主的德性是自尊的实现,而这种自尊又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独立自主使人自强、自立。如上所说,独立自主表现在行为选择中,包含着对自我、环境、场合、他人以及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的比照和理性判断过程。在这个比照和判断的过程中,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所在,从而找到提高和改进的方向。缺乏独立自主德性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比如,人的自大既阻碍了对自我的认识,也妨碍了对环境、他人等等的正确判断,往往使人长期陶醉在一些并不准确的初始判断中,直到环境等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给他造成了极大压力的时候,他还不能意识到。所以,正是由于他的自大,使他戴上了狂妄和虚荣的眼罩,从而使他丧失了认识自我、环境和他人的能力。虽然自大在一些极其短暂的时期内使人表现出自强,却不可能实现自立,更不能使他实现自主。失去自立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自强,其实只是虚假的自强,是一时的幻影。
同样,自卑则会以另一种形式使人丧失自立和自强。虽然自卑与自大不同,自大使人封闭,而自卑则使人开放。自卑的人有着开放的意识,愿意去比照和认识自我与环境、场合、工作、任务和他人。但是,自卑的心理定势往往妨碍了他在这种认识中形成正确的结论,反而会在比照和判断中加强自觉卑下的意识,进而堕入不思进取、浮躁懦弱的境地,生成嫉妒之心。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行为选择就会包含着放弃作为、自暴自弃、迷信盲从和嫉贤妒能等等可能性。当然,自尊的人有时也会有自卑意识。但是,这种意识一旦出现,他就能够感知到,并找出自卑意识产生的根源,进而去发现超越自卑的上确方向 。能够意识到自卑的人并不自卑,反而恰恰是真正的自尊。因为,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自卑并努力超越自卑,就使他获得了自强、自立、自主的能力。
自大使人表现出骄傲,即骄己傲人,总是自视甚高,以“他人之师”甚至“天下之师”而自居,对他人所为之事总会品头论足,对他人应为之事总会以先知先觉的口吻加以指点。比如,“你应当如何……”,其实,他并不真正知道“应当如何”,他的“指示”、“建议”、“劝告”由于他的自大、封闭而毫无内容,只是一些极其幼稚粗浅的见解而已。然而,如果他的这些“指示”、“建议”、“劝告”没有受到有力反驳的话,他就会自鸣得意,再一次感受到了好为人师的乐趣。
也就是说,自卑使人失去自信,既不打算改变环境、他人,也放弃了任何改变自己的努力。自卑可以督促自己去认识环境、他人等等,却往往是浅尝辄止,因为他并不是出于丰富自我和积极进取的目的去认识,而是试图在他人身上发现一些不足的或更为卑下的方面,以求自己在比照中得到自满。然而,自卑的人往往在这种认识中发现更多高尚和强大的方面,以至于他无法容忍和承受他人的高尚和强大,生出无名的嫉妒之心,并开始恶意地贬低他人、诽谤他人,试图用这种对他人的贬低和诽谤去纾 难自卑的压力。因而,自卑使人的心灵变得阴暗,自卑的人总在嫉妒他人、贬低他人和指责他人……。
自尊的人往往会表现出适度的谦虚,他在对自我与客我的全面认识和比照评价中,准确地确定了自我与客我的同、异、差、比,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因而,他能够自觉地以人为师,主动地向他人学习,谦逊地对待每一种意见和建议,集百家之长以充实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独立自主的德性也就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因为,他在自尊、谦逊和自觉的学习中,不仅进一步获得了自强、自立、自主的能力,而且更加坚固了独立自主的资本。
由此可见,独立自主的人格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也是一种能力,它能够使人对自我、对环境、对他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能够使人对自我应当和即将作出 的行为选择作出 理性思考,从而使人拥有自强自立地立身于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之中的能力。独立自主让人在对待自我的问题上通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我节制而实现自尊;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出勇敢上进、坚忍不拔的勇气;在为人处事中做到平和友善、诚实守信。
三、公共管理者人格尊严的确立
人的独立自主人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使人获得尊严,一个拥有依附人格的人是无所谓尊严的。在此意义上,人的独立自主在人的德行上是以自尊的形式出现的。
当然,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人的尊严来源于人对社会的贡献。在形式上,人的身份、地位、职务、职称等等也可以使人获得相应的尊严。对于社会治理者而言,由于执掌权力能够拥有权威,权威在一定情况下与尊严具有相近的特征。然而,权威并不是尊严,至多只是一种威严。不过,权威是可以转化为尊严的,如果社会治理者能够根据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正确行使权力,那么在他正确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就能够获得尊严。如果他不能正确行使权力,无论他在何种程度上强化了自己的威严,也不会获得尊严。尊严只属于有益于社会和有益于他人的人。所以,公共管理者个人尊严的获得惟有忠实地贯彻公共管理体系的服务价值取向,舍此再无他求。
在统治型和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治理者的一切治理行为,除了需要建立在权力或法律的基础上之外,还需要以权威为依托。在某种意义上,权力和法律转化为权威可以更加增强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和治理活动的积极效应。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权威也是必要的。但是,在这里权威的表现有所不同。因为,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权威的强制性心理认同特征。在公共管理中,权威发生了质的改变,它是转化为公共管理者人格尊严而存在的权威。
公共管理者的尊严和权威是一个东西,他的尊严就是他的权威,如果他没有尊严,他也就不会有任何权威。也就是说,公共管理者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之外,他不应当有获得权威的其他途径,他不能像以往的社会治理那样,通过权力的行使来为自己创造权威。公共管理者的尊严来源于尊重和自尊。尊重和自尊本身就是相互对应和互为前提的,对他人的尊重既是自尊的表现也是自尊的实现;同样,也只有自尊的人才会尊重他人和赢得他的人尊重。尊重和被尊重、自尊与他尊的统一,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理想形态。长期以来,尊重和被尊重、自尊与他尊的统一都是被作为一种道德信条而代代相传的。可是,尊重与自尊的统一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得到实现的。
在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结构的等级性决定了对尊重的要求胜于自尊,能够做到自尊的治理者往往难于融入这种治理体系中去,或者根本就不为这种治理模式所容纳。这类人能歌出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千古绝唱,但总会一再地面对仕途的挫折。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本质上是与尊重和自尊不相干的。不过,这种治理活动的主体之间也有着人际关系的维度,因而也包含着尊重与自尊的问题,虽然这种尊重与自尊相对于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而言,是一种边缘性的存在,对治理活动的影响却是不可轻视的。然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尊重和自尊的形式,尊重和自尊的表现状况,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尊重和自尊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它们相对于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边缘性而不那样引人注目而已。社会治理者尊重与自尊相统一的形态只有在公共管理中才能得以出现。公共管理者相互之间的尊重和自尊,交织成了每一个公共管理者的尊严。因而,在公共管理者个人这里,以往社会治理者的那种权威不再存在,作为个人的公共管理者只拥有尊严而不拥有权威,或者说公共管理者仅仅拥有作为尊严的权威。
在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由于尊重与自尊的分离,受到尊重的人可以不尊重那些尊重他的人,那些尊重人的人在行为上很难把尊重与阿谀奉承区别开来。这种情况也可能部分地被理解成尊严,而实际上则是权威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因为,尊重者所尊重的不是人而是人所拥有的权威,被尊重者所拥有的只是权威而不是尊严。所以,既不存在对人的尊重,也不存在所谓自尊的问题。当然,在这些治理模式中,也有一些自尊的人,这些人的自尊总会以拒绝权威和藐视权威的形式出现,而且每当他拒绝权威和藐视权威的时候,立即就会被权威所挫败。所以,这些自尊的人并没有因为自尊而获得尊严,反而因为自尊而受到侮辱。因而,这是一种尊重者不自尊,自尊者不尊重的状况。我们所说的尊严只存在于尊重与自尊的统一中,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既然无法使尊重与自尊相统一,所以社会治理者也就不可能真正拥有什么尊严。尊严之于社会治理者,只是一种假象和幻想。公共管理使公共管理者的尊重与自尊统一了起来,因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社会治理者获得了尊严。
无疑,自尊是人的人格表现形式,即人的人格特征。公共管理者的自尊来源于职业的神圣性,在一个公职活动受到普遍尊重、公共利益关乎社会的健全的社会中,从事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职业活动中,他的人格能够得到淬化 ,得到提升。自尊是与自负相对应的,自尊使人正气凌然 ,相反,自负则倾向于产生势利小人。因为,自尊是建立在对自我社会价值的直觉的基础上的,在自尊背后所蕴含着的是要证明和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冲动。自负则不同,自负是产生于等级社会和作为等级社会的遗物而存在的,任何时候,自负都是人对自我身份地位的不合理夸大的产物。即使轻微的自负来源于对自我能力的夸大,其中也已经包含着自认为有着超群的能力而必将拥有超群的身份地位这样一种谵妄。自尊的人也就是自主的人和负责任的人,他的自尊促使他自信,遇事独立作出 判断,而不是盲目行动或听命于他人。同样,他的自尊保证他敢于承当,蔑视争功诿过的行径。
就社会治理而言,一般说来,尊严属于个人,即属于社会治理者个人,而权威则属于整个治理体系,有着制度的基础。在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治理者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并不属下他个人,是因为他拥有权力,或因他与法律之间的直接联系,才表现为拥有权威,在本质上,还是属于治理体系的权威。所以,他的全部治理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这种权威是否得到了维护,至于他个人的尊严,对于他的治理活动,并不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公共管理把依据权威的社会治理转化为依据尊严的社会治理,改变了尊严总与个人相联系的状况,从而使尊严成为公共管理体系及其制度的尊严。与公共管理者个人的尊严一样,公共管理体系及其制度的尊严也是建立在尊重与自尊的基础上的。在整个公共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以及法律途径等,使公共管理各类组织之间有着尊重与自尊的互动机制,使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尊重与自尊中不断优化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