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长江教案(专业15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适当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案编写有所启发。这些范文包括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内容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在编写教案时,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
挂图、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看图说话。
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听音乐。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4)、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1、学生认读。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
1、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习歌曲。
2、抄词语(两遍)。
3、组词。
哺()溉()涛()源()。
辅()概()滔()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训练。
播放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
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分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齐读。
自由读。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
精读第2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讨论:(“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默读第1节,思考,讨论交流:(“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第一句读得很深情,最后一句读出“赞美”“依恋”
四、练习朗读全诗。
师引读学生跟读。
指导朗读、背诵,学唱歌曲。
交流:(“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业。
1、填空: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健美的臂膀,。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
2、背诵诗歌。
3、学唱歌曲。
4、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宋)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飘泊于长江的杜甫.
这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词。长江波涛,滚滚东去,千百年来,多少风云一时的英雄人物,都被这浪涛冲刷淘洗,消失在这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了。作者在这里,不仅面对浩浩长江,抒发了人生有限、历史无情的深沉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建立过辉煌功业的英雄豪杰的深情缅怀。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二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一、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
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目的要求。
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各组代表发言(突出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学习一条河流的思路,教会学生一种方法,因为是针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较容易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通过媒体的辅助,重点突出地理位置与示意图的结合,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
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当堂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3、学会阅读长江水系图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4、通过讲述我国长江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包括长江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长江的水能资源及著名水利枢纽,长江的航运价值四部分。
重难点分析:
“滚滚长江”的重点是长江的源流概况及长江各河段名称,长江上游的.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中游的荆江,下游的扬子江等都是长江干流某一段的名称,学生常误认为是另一条河流,教师应结合长江水系图,找到各河段的位置。
“滚滚长江”的难点是长江干流水能资源的开发。
教学方法:读图,讲授,讨论,归纳。
教学流程:/gzzj/gzzj/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引入新课:播放歌曲《长江之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从分析歌词入手,自然过渡到新课。
讲授新课:
1、幻灯展示长江水系图,找出发源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和湖泊(洞庭湖、鄱阳湖)、上、中、下游的划分(以湖北宜昌、江西湖口为界)等。利用中国地形图,查阅长江流域的范围、长江依次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峡的位置。
[1][2]下一页。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育学生爱护母亲河,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激趣。
2、交流对长江的了解。
(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感受长江气势。
(三)初读,把握诗歌中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直接抒发作者对长江赞美、
依恋之情的诗句用====划出来。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诗句。
3、指导理解、朗读。
(四)精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说说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哪些诗。
句描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3、指导理解。
4、出示课件(惊涛骇浪),看完画面长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
5、指导朗读前两句。
6、交流: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7、指导理解,朗读。
8、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五)学习第二小节。
1、默读第二小节,说说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3、指导朗读。
(六)练习朗读全诗,体会写法。
1、男女生对读课文,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
2、这首歌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七)总结。
赞颂了长江的()、(),表达了对长江的。
()、()之情。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五
1、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自读感悟,想象情境。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
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敦。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称做“山城”
(1)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要强调这些数据。)。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学习“以至于”的用法。)。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
(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山城特点。
(1)街道弯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胜天。
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想象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
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雾城”雅称。
(1)雾美:
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
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
c、浓厚的艺术气氛。
(2)雾多:
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
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
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
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b、多雾原因。
(1)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
(2)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
c、雾对重庆的影响。
(1)交通不便,造成危险;。
(2)适合柑橘生长。
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
1、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1、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
五、作业设计。
1、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
2、写一亮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5、话说长江(节选)。
山城。
重庆雾城。
夜景美。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六
七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但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所以本课从长江沿岸的地理和风景名胜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看” “听”、 “诵” 、“唱”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歌曲,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气势宏大、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和抒发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歌曲为4/4拍,a b a三段体结构。
1、用缓呼缓吸的方法学唱《长江之歌》,能用赞美地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
2、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初步体会旋律的进行与表现歌曲情感的联系。
3、感受歌曲中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河——长江和对祖国大好河ft的热爱之情。
1、教学重点:用缓呼缓吸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2、教学难点:唱准歌曲的弱起、大跳及附点节奏。教学方法
(1)示范法
(2)欣赏讨论法
1课时
多媒体、课件、钢琴
多媒体准备,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1、请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曲。
2、出示影视音乐的概念
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
3、导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影视歌曲——《长江之歌》。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因黄河、长江而诞生,又汲取了这两条母亲河的乳汁,在母亲河的共同哺育下发展壮大、繁荣昌盛,是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亿万的华夏人民。让我们随着今天的音乐课来共同领略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风采。
1、播放公益视频《美丽长江之歌》,畅谈你知道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初步感知长江的壮美。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ft脉的格拉丹东雪ft河流全长6397km是
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长江,感受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
2、简介歌曲背景沿革及作者、介绍《话说长江》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内容
生:我仿佛看到了亿万年来,长江在祖国大地上奔流不息,灌溉着我们花的国度,也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
4、朗诵歌词,颂出对母亲河的热爱(背景播放《长江之歌》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词的朗诵,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长江的豪迈与壮美。
6、聆听并学唱歌曲、复习4/4拍的强弱关系及划拍手势、弱起小节等知识。、师范唱、生跟唱第一段词,讨论:有哪些地方感觉比较难唱?(解决大跳与附点音符)、教师带唱第二段歌词,感受歌曲一浪推一浪奋勇向前般的旋律线。
7、分析总结歌曲结构并完整演唱、给歌曲分段并分析各个乐段的情绪情感。
a乐段:对长江采风的描述(热情的)
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几千年来,长江无私地为中华儿女灌溉、排污、取水、运输、发展工业。可是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生病了……(视频播放:《母亲河的哭泣》),说说的你的想法。
我们赞美长江,同时要懂得保护长江。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到环保,对比长江的壮美与受到的破坏,由衷的产生保护长江的情感。
1、师小节:《长江之歌》作为《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把长江的风采及人们对它的赞美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影片的内容非常贴切,从而看出影视剧的内容跟影视音乐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我们要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2、在《长江之歌》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长江之歌》
旋律特点:弱起进入、波浪式、大跳、附点音曲式结构:a b a +尾声
情感体现:热情亲切抒情激昂无尽赞美作业设计
1、有感情歌唱《长江之歌》
2、搜集影视歌曲并唱一唱,体会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刚踏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因此,我在课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注意到教学切入点的导入,其二,更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和歌曲相结合,做到形象和生动,容易接受。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七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1、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dvd光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再读课文,解词析句。
你最喜欢读哪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
句?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任意谈。对哪句感兴趣谈哪句。
要点: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三读课文,升华情感。
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总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4、练习朗读。你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经典的诗句夸一夸长江吗?
三、学唱歌曲。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九
教材简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关键处处理: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师: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学生翻阅本单元教材,导课。
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播放完,出示中国地形图,师生共同介绍长江,对长江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多年之前,有一部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中的`主题歌《长江之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播放《长江之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四、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六、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
七、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
十、质疑问难。
十一、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
十二、课时小结。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4.预习下一篇课文。
板书设计:
雪山走来东海奔去乳汁哺育臂膀挽起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未来奔去清流灌溉力量推动母亲的胸怀。
附:在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怎么“母亲河”是“敌人”?你或许要问。她曾安静地流淌着。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忽然她却勃然大怒,掀起骇人的滔天巨浪。冲走了房舍与家畜,无情地卷走了亲爱的家人,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二、多角度审视长江。课前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体现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
三、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我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情感。
在这个环节,我记下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做上记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有困难时稍作点拨,这些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在讨论的过程中,辅助以感情朗读,很明显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教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学唱歌曲、作业布置:p6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豪迈雄壮。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十一
1.了解作者郭风及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两课时。
:长江的挂图。
1.:
2.: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3.: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
:(给加点的字注音)。
玫瑰()曙天()吹拂()哺育()。
舢板()驳船()堆栈()。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整体感知:本文界通过描写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互动学习:
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这里的黎明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了。
明确:见课本。
明确: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书场”“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互动4:自己动手式着给课文分分段,看看课文都用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明确:见课本。
补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等。记叙明确过程,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抒情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表现为托物寓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与景。
互动5:根据表达方式的学习归纳一下本文的写作方法。
明确:
1)借景抒情的写法。借描写长江来赞美祖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
2)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见课本。
明确:无啰嗦之感。这里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补充: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反复有接连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2.辨析带点词语的细微差别。
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的甜美。
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辨析:“容光焕发”“甜美”不仅写出了形貌,而且写出了心理情状,而“舒畅”“欢愉”主要写的是心情。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背诵。
2.了解有关长江的指示。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十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抄写第一节诗句。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品: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
学习诗歌。
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
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
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
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
8.感情地朗读全诗。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你了解它吗?课。
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十三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十四
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抄写第一节诗句。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品: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
二、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
三、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学习诗歌。
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
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
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
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
8.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你了解它吗?课。
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篇十五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两课时。
磁带、录音机、幻灯片、幻灯机、投影片、投影仪、录像带、录像。
机、黑板、钢琴、银幕。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