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模板14篇)
计划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做出的安排和安排的过程。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实现性,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一
(一)主要工作目标。力争完成接待旅游总人数1443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消费1607.44亿元,同比增长20%。
(二)抓好“三创”工作。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推动上林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宾阳县、横县、江南、西乡塘、良庆区、武鸣区创建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邕宁区创建xx特色旅游名县。
(三)抓好重点项目工作。加快推进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自治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环大明山旅游区、马山环弄拉生态旅游圈建设工作,发挥十里花卉长廊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沿昆仑大道项目集聚,建设精品旅游线路。
(四)抓好产业融合,助推扶贫攻坚。重点推进“旅游+林业、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创建力度,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实现旅游扶贫。
(五)抓好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在xx国际旅游中心建成运营的基础上,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厕所革命”,加大旅游交通标识牌在各县(区)的安装密度。开发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启动精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旅游民宿的评定工作。
(六)加大宣传力度,实施精准营销。建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出传播渠道,构建跨区域、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办好月月旅游节,结合节庆活动,整合包装四季皆游、昼夜精彩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打造完善优化的国际(地区)航线格局。
(七)狠抓行业管理,优化服务环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及时处理旅游投诉,推动建立旅游市场全域监管机制。完善信息互推、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红黑名单制度,推动旅游行业纳入社会信用联合惩戒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工作,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二
一是产品核心竞争力仍然不强。重点景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景区的提质扩容,但受机制、环境、投资、宣传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市场竞争力、影响力仍然不大,客源市场局限于周边省区,游客人数增幅不大,中宁、海原景区开发不够。
二是旅游要素配套不够。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看,硬件不配套、功能不完善,全市无五星级酒店,四星级、三星级酒店不但数量少,而且设施和服务质量都需大大提升。旅游厕所改造、建设、导向、标示系统,城市停车场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三是乡村旅游规模小,特色不明显。发展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引导不够,水平不高,仍处于起步阶段,240余家农家乐,大部分处于较低的档次,建筑无特色、业态较单一、地域文化特色不强、形象环境较差。
四是旅游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够,产业链条较短,辐射性不强。
五是管理机制作用发挥不够,人才队伍急需加强。“1+4+n”的旅游管理综合体制作用发挥还不够,“黑车”、“黑导”等影响旅游城市形象的问题还没能根治。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专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策划人员、宣传营销专业人员等都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极不适应。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三
(一)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预计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22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9.53%,旅游总消费1406.91亿元,同比增长24.8%。入统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87%,新增入统旅行社6家,超额完成4家。
(二)加快推进“三创”工作。完成《xx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xx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成功打造环绿城马上大等6条康养旅游线路和环首府中医药健康旅游圈。兴宁区、青秀区获评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马山县获评xx特色旅游名县,邕宁区重点景区万达茂、xx园博园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消费突破亿元。方特东盟神画、园博园、融晟极地海洋世界开业,邕江水上游启航,xx国际旅游中心建成运营,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27亿元。推动大明山重新开放,新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6家。
(三)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xx国际旅游中心建成运营,新增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6家。完成新建、改建118座旅游厕所,完成第一批102块新版xx旅游交通标识牌布设。融入“爱xx”智慧城市建设,xx国际旅游中心全面应用大数据中心、vr智能体验等,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四)农旅融合助推扶贫攻坚。新增xx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45家。组织开展旅游扶贫就业招聘活动,94家旅游企业提供5297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01人。支持帮扶村屯发展乡村旅游,欧阳村成功申创xx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同江村同江公社成功申创xx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五)精准营销推陈出新。建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及互联网、微博、微信、抖音、facebook等新媒体渠道,开展线上线下联合宣传促销。xx旅游微博、xx旅游微信公众号发文5000多条,阅读量达到3500多万人次。xx旅游微博获得全国市级旅游官博影响力top10。推出20个月月旅游节,活跃旅游市场。
(六)航线格局完善优化。吴圩国际机场吞吐量首次突破1500万人次,达到1509.8万人次,同比增长8.5%,累计开通航线172条,其中国内航线138条,国际(地区)航线34条,通航城市达108个,其中国内城市77个,国际(地区)城市31个,机场通达性及便捷性进一步提升。
(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全年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执法检查26次,出动检查人员158人次,检查旅游企业96家次,保障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合法权益。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和“双公示”专栏,从严查办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我委查办重大案件被国家文旅部通报表扬。全年受理旅游投诉203件,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
(八)精神文明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围绕创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优秀人才,在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导游员张珊获第七名,被授予“全国金牌志愿讲解员”称号,韦江丽获荣誉优秀讲解员称号,是全国第一批荣誉红色旅游讲解员。联合部门在重点时段对星级酒店、a级景区、旅行社进行安全生产督查,全年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四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2020年,共完成项目投资12.8亿元,王屋山道境广场、卢仝文化休闲产业项目(一期)等景区项目稳步推进,那些年.小镇老兵工酒店5月31日营业。大峪侍郎腰官帽山农旅观光、青萝河书画院、砚瓦河汽车主题公园、思礼云潭山庄、邵原娲皇谷旅游度假区、坡头白狄古城等新业态项目快速建设。杭州金城集团投资100亿的王屋山福源小镇项目可研、立项、环评、土地红线图勘界、一方案两论证、文物地面勘探、村民安置方案制定等工作正在推进;盘古小镇产业规划顺利完成。王屋镇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选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旅游项目名单。开展全市旅游项目储备及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培训。
二是旅游形象宣传提升。顶层设计宣传营销规划,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委托德安杰公司编制《xx市旅游宣传营销总体规划》,确立“愚公故里传奇xx”营销品牌。在央视一套和四套海峡两岸栏目、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北京《假日自助游》dm杂志等主流媒体和旅游专业期刊以及北京西客站、北客站候车大厅、郑州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商旅时代》杂志、郑州近2000台地铁电视和繁华路段10条公交车体等投放xx旅游形象广告;在郑州50家三星级以上酒店投放旅事通led液晶屏落地灯箱宣传广告;与郑州第一大广播类媒体104.1合作,在洛阳、焦作、新乡、晋城、运城等重点客源城市热门媒体微信公众号投放精美微信宣传软文。在郑州成功举办“上善济水王屋洞天愚公移山秀灵xx”全域旅游摄影展暨旅游推介会;指导举办王屋山桃花节、小浪底樱花节、小沟背女娲文化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王屋山金秋养生节等旅游节会活动,举办2020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暨王屋山万人登山迎新活动。在河南省旅游局指导下联合焦作、鹤壁、新乡、安阳五市成立“老家河南山水太行”区域旅游合作联盟,推出自驾游、研学游、休闲游三条精品线路;组织开展美丽中国行聚焦“河南山水太行”大型采风xx行活动、金秋旅游推介会(洛阳)、全国铁旅联盟来济踩线活动暨“愚公故里传奇xx”旅游推介会等活动,组织参加郑州乐活旅游展、“万里茶道”旅游文化节、“老家河南·生态豫南”旅游推广联盟成立活动、信阳茶文化节、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邢台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北方旅游交易会、云台山旅游节、中国沿黄美景展(韩城)、“老家河南豫见江南”长三角旅游推介会、“老家河南山水太行”旅游产品推介会等各类交流活动。“一山一水一精神”主题品牌初步树立,“愚公故里传奇xx”的旅游营销品牌进一步叫响,一级旅游市场基本全覆盖,二级市场深入拓展,韩国等境外市场有效培育。2020年,荣获了中国旅游总评榜颁布的2020年度“全域旅游推进奖”、中原旅游大咖联盟颁布的“2020年度中原旅游机构特别贡献奖”。
三是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明确安全责任,构建旅游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开展联合执法,开展春节、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中秋、国庆旅游市场检查;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对消防安全、汛期安全、不合理低价、虚假广告宣传等热点问题进行整顿;开展“秋冬会战”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活动,重点对不合理低价游、“黑车”、“野导”、非法经营、强迫消费等行为进行查处;倡导文明旅游,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进景区、寻找最美导游、留下最美游客等文明主题活动;建立红黑榜制度,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纳入诚信信用记录;组织全市相关镇办和单位旅游工作人员50余名,赴浙江大学参加全域旅游业务培训;举办1400余人参加的旅游品牌推广“月末大讲堂”;组织安全培训5批次600余人次;以赛促学,组织参加全省第四届导游大赛;组织参加郑州春季餐饮交流会美食推广大赛,王屋山大酒店刘道多“秘制佛手爪”获单项赛冷菜类特别金奖。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五
一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发展,2020年2月,旅游工商分局、旅游警察大队和旅游巡回法庭挂牌运行;2020年3月,召开高规格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大会,制定下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分工台账》;2020年5月,《xx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2020年8月,王屋山、小浪底全国首家旅游检察室挂牌成立,旅游、工商、公安、法院组建的全省首家旅游综合执法办公室挂牌成立,“1+3+n”综合执法监管机制建成,旅游综合执法站落户全市5个4a级景区,目前,旅游综合执法站正向全市各镇办延伸;建立xx旅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布《xx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xx市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20-2020年)》;2020年10月20日,我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获省级评估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省级中期评估,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国家旅游局验收。多方投资5000余万元,城乡全域新(改)建a级标准旅游厕所159座,新增完善全域旅游标识标牌400余面;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智慧旅游综合指挥平台、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5家4a级景区智慧景区项目。建成王屋山智慧景区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景区新增摄像头400余路,wifi热点100余个。全域旅游激励机制推进,奖补到位资金758.96万元,包括王屋山景区5a创建、小浪底北岸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天女河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王屋山制种基地柏木洼观光园项目建设、省级特色旅游(休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建设、旅游商品大赛、节庆活动、旅游大团等方面。
二是王屋山(济水源)国家5a级景区创建正式启动。委托四川来也规划公司完成《王屋山(济水源)创建国家5a级景区概念性规划》《王屋山(济水源)资源价值评审报告》初稿编制,积极推进《王屋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王屋山创建国家5a景区提升方案》编制。2020年,完成投资4.12亿元,重点实施了王母洞综合开发、王屋山道文化产业园、索道及天坛峰改造提升、思礼镇卢仝文化休闲产业基础设施、王屋镇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5个重点项目。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景区指挥中心、道境广场、王屋山索道、天坛峰改造项目已开放营业,获游客一致好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荣获“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道德经》原土石刻、吃“土”盛会、黄帝祭天大典等活动和演艺受游客热捧。2020年11月15日,王屋山景区5a级景观资源价值通过省旅游局初审,王屋山5a级景区创建快速推进。
三是小浪底北岸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合力凸显。完成投资1.768亿元,推进度假区供电、供水、供气、道路、厕所、排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进小浪底空铁、黄河湿地公园、自驾车露营地、龙骏健康养老养生、河之洲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整合提升xx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服务楼、张岭半岛等域内项目。11月6日,经《河南省旅游度假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公布,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六
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提升《xx市旅游宣传营销规划》,并逐步推进落实;通过央视、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北京西客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高铁等主要渠道,网络媒体、官网、官微等新媒体,全方位塑造“愚公故里传奇xx”的整体旅游形象;加强与携程、途牛网、蚂蜂窝、去哪儿网等ota(在线旅行网站)的深度合作,建立在线xx旅游体验馆,联合开展xx旅游攻略大赛等,利用线上推广进行精准营销;举办xx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黄河小浪底文化旅游节金牌旅游节庆活动,以及女娲文化旅游节、五龙口踏青节、黄河三峡野玫瑰节、济渎庙春节文化庙会、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赴京冀晋、济水沿线城市、中原经济区城市、太行沿线城市、沿黄结点城市等重点客源地开展“愚公故里传奇xx”旅游品牌巡回推介活动;适度开发以韩国为重点的境外机会市场,做好xx韩国推介活动和韩国旅行商xx踏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黄河华夏文明旅游线、中华山水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万里茶道旅游线。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七
站位“一核两带多点”发展布局,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政策方面,完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构建宣传、文广、镇办、文旅集团、各a级景区等部门和企业“一盘棋”宣传平台;积极推进旅游协会重组工作,成立旅游商品协会分会、宾馆酒店协会分会,强化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产品方面,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龙头旅游线路,重点打造王屋老街、小浪底空轨、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新校区和愚公移山精神纪念馆等项目;打造王屋山福源小镇、济水源小镇、盘古小镇等特色小镇;规范自驾车营地、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服务方面,持续推进“五比一创”旅游服务提升活动,举行服务技能竞赛、导游风采赛等活动,开展旅游执法、旅游服务、乡村旅游等培训,提升全市旅游服务品质。要素方面,充分发挥餐饮业协会的作用,利用好首届黄河鲤鱼美食大赛、中原餐饮博览会等活动成果,做特、做新xx味道,叫响“中国黄河鲤鱼美食之乡”“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等特色餐饮品牌;推动万道捷建、万洋、豫光、力帆电动汽车进军旅游商品及装备开发;加快精品民宿民居开发。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八
一是完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与公安、工商、物价、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8项长效综合监管机制,将旅游监管拓展到22个职能部门。加强与县区之间的旅游执法检查联动,逐步建立起属地管理的旅游市场纵向监管体系。加强区域合作,联合临沂、德州、聊城等市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会同各地处置多起涉及两地、多地的旅游纠纷。二是实施专项整治。开展“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对旅行社实施动态监管,建立旅游纠纷先行赔付机制,全部实现出境游保证金第三方监管,通过约谈企业负责人、发布出游警示、向媒体通报违法违规案件等形式,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三是强化旅游安全与应急处置。与县区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层层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先后4次与消防、公安、卫生、安监、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排除安全隐患66个。四是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体系。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旅游、旅游志愿服务、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泉城旅游啄木鸟”飞出济南,受到中央文明委领导肯定。招募约2万人的旅游志愿服务队伍,开展50余场“文明旅游和志愿服务十进”、“旅游爱心工程”等主题活动,全面完成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目标,营造良好的文明旅游氛围。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志愿服务先锋行动上榜名单中,我市先锋人物、组织、项目和示范基地均榜上有名。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九
1.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制定并印发旅游“厕所革命”行动实施方案,确保旅游“厕所革命”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截止目前,143座旅游厕所已完工119座,正在建设24座,完工率83%,其中渤海新区、任丘、东光、肃宁、孟村、盐山、泊头、河间、青县、吴桥、南皮、运河区12个县(市、区)已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完善“综合便捷”游客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建有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14处,自驾车房车营地3处,绿道风景道9条,交通标识牌215个,旅游停车场55个。
3.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今年以来,我委积极筹备编制《xx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按相关规定于6月22日进行了公开招投标,河北旅游研究院中标签订合同后,进行了三期实地调研活动,于11月2日召开了初稿讨论会,预计年底前完成编制工作。
4.建设“智慧智能”旅游信息化体系。为做好智慧旅游项目工作,我委赴省旅游委、承德等地进行前期调研,通过征集方案、公开评审方式,制定了《xx市智慧旅游总体方案》,经市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评审通过后,智慧旅游一期项目正在按照招投标程序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完成项目一期建设。目前,2家4a级景区完成与省旅游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对接,17家旅游景区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十
1.加强全域旅游营销整合。建立“1+4+n”全域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形成以县旅委牵头、三个管委会(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县石浦渔港开发管委会、县大目湾开发管委会)、县旅游集团为主的营销协调小组,促进全县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营销整合、宣传及推广。研发制作《全域旅游产品线路手册》,推出静心疗养游等慢游全域象山自驾线路6条、滩涂体验之旅等象山乡村旅游线路5条,海洋学院研学游等4条特色旅游线路,开通《趣象山》海滨旅游直通车20余班次,设计推出高铁休闲纯玩4日游、直通车纯玩3日游两款产品,形成了较好的市场效应。
2.深化全域旅游品牌形象策划宣传。拍摄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片、包装设计象山旅游伴手礼、策划制作《“嗨”象山全域旅游》画册、《漫游象山》旅游指南、《象山手绘地图》。进一步深化“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旅游形象,策划包装并全新推出象山旅游品牌ip—“嗨象山”、吉祥物—“象宝”、象山旅游logo,成功举办8.28杭州“嗨出象山味”象山全域旅游品牌发布会和中国(象山)长三角滨海旅游创新发展峰会。持续举办三月三、中国开渔节、海鲜美食节等各类节庆及“春季旅拍”“四季象山旅游摄影展”、“5·19”旅游日、开渔之旅走进宁波南塘老街、美丽乡村环浙骑游赛等一系列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3.强化旅游合作营销。加强与新媒体、自媒体、影视媒体等合作,通过县内县外、线上线下,形成全方面、多层次、一体化的宣传模式。引入湖南卫视《72层奇楼》《全员加速》、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等大型综艺节目来象山拍摄,推出秦岚带你游象山vcr;与象山港网站、象山报等合作推出象山全域旅游杯点睛好新闻大赛、《味道象山》《小乔带你游象山》《旅游致富带头人》《旅游民宿主专访》等各项宣传栏目;策划举办全域旅游融媒体采风大会和“夜话象山”媒体交流会,与象山微生活合作推出《寻找100家最值得去的小店》栏目。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十一
1.招商签约成果显著。本届大会,集中展现了xx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和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目光。大会期间,发布了52个重点旅游招商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包括吴桥全域旅游合作开发、南大港世界非遗文化生态小镇在内的21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1262.925亿元。
2.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本届大会为来宾安排了两场精彩的文化演出。开幕式文艺演出以优秀的武术、杂技、《诗经》诵读等文化资源为核心,将xx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充分发掘、有机整合,给来宾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新编大型情景杂技剧《江湖》彰显吴桥杂技人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集知识性、娱乐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杂技文化盛宴。
3.观摩项目丰富多彩。我市精心筛选出7大项目作为本届旅发大会的观摩项目。与会嘉宾和媒体代表于9月27日兵分两路对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吴桥运河景观带、吴桥杂技山水田园综合体、东光森林公园、南皮张之洞纪念馆、泊头十里香酒文化产业园、泊头市运河景观带7个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全方位感受运河文化内涵、体验xx旅游资源特色。
4.宣传推广声势浩大。新华社、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央视二套《第一时间》、三套《共同关注》、中国旅游报、中青网等中央层面媒体对xx旅发大会进行了深入宣传;河北公共频道播出两次专题报道;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xx日报、xx晚报等媒体进行了专版宣传;各种宣传报道稿件、节目共计30余个,囊括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平台。
5.服务接待周到细致。本届旅发大会有700余人参会,我委立足出席领导级别高、参会人员广泛的实际,根据出席领导、参会人员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在餐饮住宿、安全保卫、医疗救助等方面,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无缝对接的服务方式,为与会代表提供便捷、及时、有效的服务,实现了“无疏漏、零失误”的目标,确保了旅发大会圆满顺利召开。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此次旅发大会以“旅游+生态”的发展模式,开发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倡导生态、绿色、低碳、健康出游,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大会承办地围绕项目提升共造林2235亩,植树148.41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320亩,生态恢复修复面积67平方公里,拆违拆建面积20.774万平方米,清理垃圾21.5万吨,治理河道20公里;大会期间协调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为大运河吴桥段和东光段紧急调水1000万方,水质达到了四类以上标准,推动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改善;吴桥县、东光县、泊头市共打造了3个风格各异的运河公园,使xx运河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7.乡村民生问题有效改善。通过旅发大会的辐射带动,乡村各项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城乡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推动旅游与扶贫工作的融合发展,旅游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仅吴桥县安陵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就吸引了3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此次旅发大会共改造乡村33个。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十二
2020年全市41个旅游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前三季度,全市87个旅游项目完成投资46.36亿元,同比增长22.1%,力争全年完成投资额突破60亿元。目前,沧海文化风景区金沙滩完成铺设3.1公里,预计2020年5月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恒大童世界的游乐区、童话商业街、主题广场、生态停车场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2020年5月份完工;碧桂园文旅健康生态城的凤凰酒店共4层,建筑面积3万平米,现主体施工已完成,正在内部装修,预计2020年5月完工;武术文化特色小镇被列入2020年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和河北省大运河规划重点项目,已完成《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一期项目用地坐标点已经确定,用地288亩规划调整请示省政府已批复,土地收储已完毕,预计2020年1月初进行招拍挂。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十三
1.优化旅游交通环境。协调推进象西线、盛宁线、茅石线、沿海南线等5条公路两侧景观提升,加快建设县客运中心旅游集散咨询中心,打造半边山、斑斓海岸等旅游公路4条,新建高速出口、泗洲头何婆岭、保税区购物中心等旅游驿站6个。增设旅游交通专线5条,其中客运中心(县旅游集散中心)至影视城、影视城至中国渔村两条旅游交通专线已经开通。加快甬台温高速复线、石浦高速支线及东陈等3条连接线建设,全面提升全县交通路网格局。
2.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厕所提升工程,新建乡村旅游点厕所25个,旅游景区改造厕所27个,交通集散点改造厕所13个,加油站改造厕所23个,18个镇乡(街道)均发文开放沿街沿路企事业单位厕所,全县3a级厕所达22个。推进旅游标牌标识提升,中心城区、沿海南线等主要公路全面完成双语化改造。
3.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和大数据平台建设,象山县智慧旅游平台于9月16日中国开渔节正式上线。通过建立地区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县旅游大数据中心与县外、县内相关涉旅数据实现交换和共享,并与省、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全域wifi覆盖工程,完成全县22个旅游特色村网络全覆盖。
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篇十四
1.进一步加强旅游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力度。今年以来我委共召集旅游综合执法联席会议2次,与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市旅游企业相关工作会议4次,组织全市联合执法13次。指导大部分县市出台了各自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制度,南大港成立了旅游派出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所,渤海新区、河间市、青县等全域旅游示范区也正在着手创建旅游综合监管1+3机制。为全市989名导游更换电子导游证,为46名新通过导游办理了导游人员资格证书,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监督力度。今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暨旅游安全生产“利剑行动-1”专项行动、全市暑期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暨暑期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利剑行动-2”专项行动、暑期旅游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我委共约谈问题企业10家,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做出了正面引导和有效处置。
3.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旅游安全大检查及专项排查治理行动6次,发现安全生产隐患100余处,对4个县市下发旅游安全生产警示函,对32家旅游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xx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力量430余人次,检查旅游企业(含分支机构)400多家(次),对有问题的旅游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2份,取缔违规设立的旅行社分支机构2个,所发现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在旅行社行业领域全面推广旅行社责任险,全市旅行社参保率达到100%。
4.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力度。重点开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春季行动、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xx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大检查活动,出动旅游执法人员220余人次,检查旅行社及分支机构69家,检查景区7家次,对发现的导游服务质量不到位等8个问题当场责令其改正,对景区标识标注不规范等3个问题警告其做出及时整改。受理旅游投诉62件,其中12301受理转办投诉44件,到单位和电话投诉18件。现绝大部分已调解完成,结案率100%,无超时限结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