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总结是一种反馈和沟通的方式,可以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要善于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以下是一些团队合作总结案例,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团队协作和绩效。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1、教具:投影仪。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若干。
一、复习导入。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3、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
4、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另一类是分母不同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请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2、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3、就分母不同的加法算法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们进行讨论。
4、结合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5、交流汇报。
(1)“与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3)“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练一练。
1、第1题,看图填一填。
2、第2题,估计下列那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0,再算出来。估计分数加减法的得数大小比估计整数运算的结果要困难得多,为此,在开展本题练习前,再一次复习用分数表示直观图。
3、第3、4题,独立完成。
4、第5题,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议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作草图即可。
四、总结。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巩固练习。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教学得与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三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酸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灵活解题的能力。
口算卡片,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80+1020+5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86—87页。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能够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在我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1、针对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2、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问题。
a。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b。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3、解决问题:a。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算法。
师: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想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
生:整数加法。
师:在笔算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你能结合着整数加法的方法说一说小数加法的方法吗?
(板演的同学说怎样计算的这道小数加法。)。
师:给他评价一下。
生:(评价)。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小数加法怎样进行计算?
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4、解决问题:b。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学生独立列式并竖式计算。
指名板演,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评价。
师小结。
5、独立完成:1。3—1。25。
师巡视,指名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方法。
师:3应该和2对齐还是和5对齐,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答)。
师:我想要检验一下自己做的这道题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方法?
赶快试一下吧!
学生演算,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五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简单小数加法计算过程,将整数加法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发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算的。
8+6=?
28+5=?
37+9=?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说明减法的问题明天再研究)。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小组合作、交流)。
(可能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是以元作单位用小数,二是以角作单位用整数)。
学生试笔算小数加法(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怎样计算?
反馈练习:
1、列出2.8+2.1、6.4+0.9、19.2+0.9的竖式,然后计算。(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2、96页做一做。
三、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1题第一部分、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减法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简单小数减法计算过程,将整数减法、小数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减法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一、准备题。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算的。
25-8=?
3.7+0.8=?
10.7+0.5=?
二、探究新知。
根据学生昨天提出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列式然后合作学习。
(可能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是以元作单位用小数,二是以角作单位用整数)。
引导观察比较:整数减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小数减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试笔算小数减法。(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怎样计算?
当十分位上被减数不够减时,向个位借一为什么到十分位作十?
4、反馈练习:
1、
13.8-4.7=。
5.2-1.9=。
10.8-5.9=。
2、97页1题后面部分。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97页2题、3题、6题。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六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原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一、揭示课题。
二、笔算加减法复习。
1、完成复习第5题。
(1)学生笔算。
(2)比较每组题的异同之处,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法则。
2、分组完成复习第6题。
(1)学生分组练习。
(2)分别说说笔算加减法验算的根据。
三、混合运算复习。
1、完成复习第8题,只口答运算顺序,不计算。
2、学生混合两步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7、8题。
教后随笔:
课题三:千克、克、时、分、秒和直角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课本第二页至第四页内容及相关习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问题中,经历概括总结加、减法意义的过程,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概括,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培养抽、概况、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知理解。
学习难点:加、减法意义理解,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人盼了一百年的铁路,是一条行走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青藏铁路。号称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他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地图,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实际问题?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请尝试列式。
814+1142=1956。
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回忆: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1)出示例1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题,进行解答。
试着解决这两道题,看看谁的速度快?
这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请你再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联系?
想一想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减法呢?(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回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请再次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这三道题的计算和减法的意义可以看出,减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相反的运算,相反的运算在数学中叫做逆运算,所以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想一想加数加数与和之间有什么关系?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1.完成课本第三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第1题。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算法的道理?
3.完成课本练习一第2题。
完成课本练习一第3、4、5题。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1-3年级数的运算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在“对密码活动”入手,创设了“游玩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经历8和9的加减法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在表达交流中内化,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计算,体会算法多样性,同时初步渗透“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此外,在教学9的加减法时,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数学建模意识。
【教材分析】。
《8和9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
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数数法”“想加算减”和“数的组成和分成”多样性算法。通过系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在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本知识点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对今后学习笔算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就本节课的教学而言,学生要得出运算的结果其实并不难,学生已学习了。
8、9的认识,在学习。
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中,借助情境创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提取数学信息、提炼数学问题和列出算式的过程,将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渗透到一图四式教学中,把概念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而不能仅仅指向知识点的传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8和9的加减法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在游玩数学王国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合作探究。
(一)第一站:花园。
1、谈话,发现数学信息。
2、开放探究,学习8的加减法计算。(1)探究8的加法计算。
师:如果我们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朵小花,该怎样列式计算呢?(板书:5+3=83+5=8)。
师:求一共有多少朵小花,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小结:一共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你是怎样计算5+3和3+5的得数的?先摆一摆,再想一想。(2)将8的加法学习方法进行迁移,学习8的减法计算。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朵小花,思考过程是这样的:(1)列式。
(2)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请同学们也按这样的过程来解决还剩多少朵小红花。(交流后板书:8-3=58-5=3)。
3、交流探讨,辨中“感悟”
小结:计算8的加减法时,利用8的组成,计算更简便。
(二)第二站:数学宫殿。
1、小组合作,解决9的加减法问题。
师:请看这幅小棒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图上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写四道算式。
2、交流汇报。
(板书:5+4=94+5=99-5=49-4=5)。
3、小结:计算9的加减法时,利用9的组成,计算更简便。
三、学以致用第三站:智慧乐园第一关:
四、总结收获。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收获,使得所学知识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
五、板书设计:
5+3=85+4=93+5=84+5=9。
8-3=59-5=48-5=39-4=5。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内容: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教学准备:课件。
一、情景导入。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新知。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出示课件。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三、巩固新知。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引导: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8和9的加法和减法。还知道了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55页练习十一第6、7题。
5+3=8。
5+4=93+5=8。
4+5=98-5=3。
9-5=48-3=5。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
一、激情导入:
二、复习加法:
1、复习加法含义: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看,第一位来咪咪家做客的是谁呢?那第二位呢?(教师贴出2只小狗,3只小猪的图片)。
师:哪个小朋友能根据刚才老师演示的情景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
师:谁能帮这位同学解答?
生:2+3=5(只)。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要用加法。
师评价:说的真不错。
2、复习连加:
生提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2+3+1=6(只)。
师:这次是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总数?引导学生得出:像这种把几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的问题,我们要用加法来解决。(板书:加法)。
3、复习特殊的加法问题:
生:6+4=10。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解答呢?引导学生了解把吃掉的和还剩的合起来就是篮子里原来的苹果数。所以用加法计算。
4、列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师:小朋友们,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用加法来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三、复习减法:
1、复习减法含义:
生提出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10—6=4。
2、复习连减:
师:在咱们做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算式:10—2—3=这种算式有个名字,谁还记得?(连减),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算式中的数字提一个连减的问题?指生提出几个连减问题并解答。
3、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要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能举出几个?
指生边提问题边解答。
四、综合练习:
师:刚才有许多同学都没有机会发言,特别着急,没关系下面就给每个人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加减法的问题?再请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解答,小组长要记录好你们组一共提了几个问题,一会儿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
五、课堂小结: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在活动中体验靴子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板书:6+4=。
4+6=。
(3)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把书上59页算式的结果填完整。
(4)交流汇报:任选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大家。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小红在玩抛花片的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动画。
(3)交流小红抛花片的结果。
(4)在书上写填一填把这个结果用四道算式记下来。
(5)请你想一想,小红再抛一次结果会怎样呢?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按照你的想法可以列哪些算式呢?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和同桌一起找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交流后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
谈话:小兔子也想来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请你用小兔子伞上的数字减其他伞上的数字。同桌活动后全班交流。
3、开火车口算卡片。
4、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谁说得多。
同桌相互说以后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观看动画。
(2)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想想做做6。
(1)读懂文字。
(2)观看动画。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4)独立完成。
(5)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3题。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情景,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学生自由举例)。
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那些同学有过购物经验?(学生举例)。
师:非常好,大家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6.45元,《童话选》单价是4.29元。
生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元?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答?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生:数量关系式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拿来展示一下?生:6.45+4.29=10.74(元)。
6.45+4.2910.74。
答一共要花10.74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生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45-4.29=2.16(元)。
6.45-4.292.16。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2.16元。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十分位不够减,依照整数减法的方法向前一位借1当十。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点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生2: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生3: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三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1.加法。
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课中操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c.5+1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2、能根据情境图所反映的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兴趣。
重难点:
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看一幅图能列出4个不同的算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情境图,提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列式计算(多媒体动出示)。
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可能说,有2只蓝猴,8只黄猴,地上4只,树上6只,树上有5个桃子,猴子手里拿者5个桃子等。)。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那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你们可真爱动脑筋,那其它的问题你们会求吗?自己先说说,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5+5=10,10-6=4,10-4=6,10-5=5等。
三、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老师贴花的图片,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
师: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1)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求一共有几朵花?算式:7+3=10,或3+7=10。
(2)一共有10朵花,拿走7朵,还剩几朵?算式:10-7=3。
(3)一共有10朵花,拿走3朵,还剩几朵?算式:10-3=7。
(培养学生看图要全面的看,仔细的看,从不同角度去看,培养学生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的能力。)。
四、轻松一刻。
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唱“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精神既得到了休息,又复习了10的组成。)。
五、练一练。
1、55页第一题。
师:同学们看图会做10的加减法,那不看图你还会做吗?请把课本翻到第55页看第一题,试着填一填。
(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都可以。
2、电脑出示55页第二题。
(1)小组讨论,提问题,写算式。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六、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10。
如:学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和8组成10”接着,小猫、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培养学生独立看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结束,复习10的加减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
2、看图、说图意、写算式。
(2)看图你想知道些什么?(自由发言)。
板书:7+3=。
3+7=。
(4)我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操场上有10个小朋友,其中有3个在踢毽子,跳绳的有几个?
操场上有10个小朋友,其中有7个在跳绳,踢毽子的有几个?
板书:10-4=。
10-6=。
(5)你能算出每一题的得数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板书结果。
3、观察、分析,谈谈你的新发现。
(1)仔细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这4道算式各表示什么?
(3)如果不看图,你会算吗?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根据数的组成算加法,根据数的分解算减法,数数的方法,想加算减法……)。
三、再次观察图,探索所有10的加减法算式。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并板书:
根据红绿领巾来分,可以写出:5+5=1010-5=5。
3、师:刚才的这几组题如果没有图,你可以怎样算?请你选一道来同桌互说。
4、汇报,我是怎样算的。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五、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做一做”第1题)。
(1)师生一起玩。
(2)同桌俩人合作,互相出卡片“凑十”
(3)小组比赛,组长负责,轮流当裁判出示卡片,其他三人比快。
2、猪八戒吃西瓜。
(2)师:谁能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3)学生填写表格.
(4)把算式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说一说.
例:10-3=7表示有10块西瓜,猪八戒吃了3块,还剩7块。
[设计意图:将书上单调的练习题转化成猪八戒吃西瓜,学生兴趣盎然]。
3、算一算、比一比。
(2)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我们干什么?
(3)填在书上,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结束后评出5个“计算能手”。
六、全课小结。
总评:
4、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和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篇十六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计算。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评价意识。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记数。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课件出示8和9的组成,想一想水果后面藏着谁?过渡语:通过刚刚的复习,发现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数字王国里的8和9也想来挑战一下你们的加减法,同学们做好迎战的准备了吗?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板书:8和9的加减法)。
二、新课。
(一)、数字王国的8和9特别的热情,给同学们带来了漂亮的太阳花,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太阳花同桌之间摆一摆,摆好之后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通过你摆的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现在开始。
1、找同学汇报自己是怎么摆的,并提出问题。
生:我是这样摆的,左边摆了5朵,右边摆了3朵,我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朵太阳花?
师:把学生的摆法展现在黑板上,并将学生列的算式板演在黑板上。
2、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追问还有其他的列式方法吗?
生:5+3=83+5=8板书观察两个加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加的两个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小结:两名同学回答的都非常准确,从观察的角度不同,花朵的排列顺序就不同。正式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我们才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哪位同学能通过观察这幅图列出四个算式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5+4=94+5=99-5=49-4=5板书算式。
说一说两个减法算式各个部分表示什么?
(三)、同学们真聪明,数字王国中的8和9想再次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好,请看大屏幕!
1、填一填6+2=2+6=8-2=8-6=小结:要求学生说算法(数学、组合、想加算减等)。
(四)、想一想。
教师在黑板上摆放好学具小兔子左边四只、右边四只。问题:
1、老师摆了几部分?
2、各摆了几只?
3、你能列出几个算式?生:4+4=88-4=4板书。
三、练习。
1、做一做、来火车开起来。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3、4、四、小结。
1、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我学会了___。
2、通过观察,我发现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___不变。
3、通过计算、观察,我能根据一个算式,写出相应的其它___个算式。
4、在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___。
五、作业。
数学书练习十一。
11、12、13题。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多多感受数学知识给我们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