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团队读后感(优质17篇)
读后感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思考和感悟,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和评价的一种文字表达。那么如何通过读后感来传达自己对书中情节发展和结局的思考和感动?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以期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一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找份你热爱的工作,你的人生有一半是幸福的。”“热爱”是一个十分可爱的词,它指的是爱的程度很深。深到何种程度呢?深到全身心地投入去奋斗、去付出、去享受和拥有。即使在遇到阻力和挫折的时候,仍然迸发出十足的热情。
我曾经满怀激情地投入房地产行业,从普通的话务员做起到业务员、案场置业顾问,但是到此就没有后话了。究其原因,除了楼市惨淡之外,我发现我在一年多工作当中,并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我想要掌握的工作技能,而老总关注的也仅仅是销售业绩,很少有相关的职业培训。因此我对工作的热情渐渐殆尽,甚至出现了迷茫和厌倦的情绪。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甚至过了那个“新鲜期”就开始变得被动消沉,缺乏自我管理。现在我在余世维老师的这本《赢在职业化》中找到了答案。
余世维老师被尊称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是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美国哈弗大学企业管理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等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并且有着卓越的管理经验。他在《赢在职业化》的前言中说道:“对每一个职场人士来说,无论你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一名普通员工,都必须重视一个问题,即职业化。”
我回顾在商会网近4个月的工作状态,发现了很多导致我焦虑、自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上班总是迟到?为什么工作日志老是迟发?为什么总是临时安排一天的工作?为什么总是需要领导的督促?为什么总是被批评?为什么商会秘书长对我并不太热心?……余老师告诉我,究其原因,是我的职业化程度远远不够。
余老师从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四大板块,结合多年管理经验,旁征博引,围绕如何做到职业化给了我许多指导性的意见,我基于这四个方面,在重新审视岗位、定义自我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改进方法和出路。
我认为采编外联岗位在商会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一个职位,也体现了我们商会网和其他网络媒体、平面杂志社的差异性――这也是我十分佩服何总的一个原因,这个看似并非要职,却承担起公司公关策略,直接实现和商协会的对接与合作。官方地说就像是商会与公司之间的.桥梁,通俗地讲就是负责情报反馈和战情深入的“线人”。对于这一职位不仅要具备采编能力(学习能力)还有需要具备极强的外联能力(公关谈判能力)。我时常关注公司人员应聘情况,对于采编外联这一岗位真可谓是百里挑一,并非是人事不力或是张总挑剔,而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而我也是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理解、批评与改进的过程中渐入正轨,因此在偶尔听同事抱怨的过程中,我反倒是暗自庆幸当初能被张总选中。
现阶段,适逢商会大会启动期,采编外联职业化迫在眉睫。这也是我需要从菜鸟迅速提升到另一个阶段,实现从自我认知到自我转变到优秀的自我管理的过程。我决定根据余老师的四部曲进行转变。
首先,在职业化的工作技能上,要做到认真做事和弥补技能上的不足。
“弥补技能上的不足”指的是根据岗位任命书的内容和专业度进行的优化。需要做到:量化工作,做好计划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尽快形成好的工作习惯。坚持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余老师在书中说道:“一个人天天上网没有用,重要的是抓了多少有用的信息。电脑不会代替我们去思考,反而会让我们沉迷电脑里边,不知道寻找答案。”十分在理。
其次,在职业化的工作形象上,我需要进一步改进。
杨澜说:“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喜欢看书的女孩,她一定是沉静且有着很好的心态,一定是出口成章且优雅知性的女人。”
衣柜里无需再添加花哨时尚的服饰,而是提升品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品,穿出气质与品位来。
当然,我也需要坚持练习剑道,这对自己的胆识与风度、气质与内心是很好的修炼。
再者,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尤为重要。余老师说:“所谓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就是用心把事情做好。”这就和演员拍戏一样不要永远局限在角色本身,而是要通过自我的理解和感应去塑造角色,就拿《亮剑》来说,说到李云龙,人们想起的就是李幼斌那张脸而不会想到黄志忠,为什么?因为作为演员,前者无论从演技还是经验、角色塑造上都更深入人心。我想工作也是这样,只有用心去工作,然后不断累积经验、不断学习才能把事情做好,才更能创造自己的可能性。
这其中,余老师谈到了学会理解和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学会帮助别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体现了好性情与大智慧。
最后,职业化的工作道德是我要倾其一生去寻求的方向。“所谓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就是对一个品牌的坚持,对一个品牌信誉的坚持”余老师如是说。在书中我也并没有找到最终答案,我只能浅薄地谈一点自己的观点,即:在其位,谋其正,忠于职守。现阶段,作为员工而言,我需要做的是认同公司的文化及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去工作,将个人品性和公司理念相结合,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始终如一。不要总是抱怨公司的管理制度如何,薪资待遇如何,而是通过自己的“忠于职守”,真切实际地为公司创造利益,体现自身价值的前提下,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要敢于直言,寻求合理性。但是我们往往容易曲解、甚至根据自己粗浅的见解去歪曲一些事实。
正如李嘉诚所言:“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如果要成为领袖,就要比同业多走一步。”
这本书即是告诉我作为一个员工需要去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到更好,在这样一个探求、学习、犯错、改进过程中去赢得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么,未来有一半的生活才可能是幸福的、成功的、收获良多的。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二
在锦江都城我是一名新晋前台主管,来到锦江已经快五个月了,在这五个月里让我懂得道理要比在其他酒店懂的还多。在汉庭的时候干什么都有前辈看着,不会的前辈干,可是到这里我慢慢感觉到了工作上的压力,以后干什么都要靠自己。我慢慢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它需要行动和热情,需要努力和勤奋,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踔厉奋发的精神。我们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才可以获得所给予的回报。
如今,不少员工把薪资作为他们选择工作的标准,把薪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尺度,于是常常听到他们抱怨,“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就为这点钱,需要那么卖命吗?”“市场经济要讲究等价交换,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他们总是想,反正老板给的也不多,所以只要能应付老板就万事大吉,没必要那么认真对待。
这便是打工者的“哲学”,这种哲学在现实中无处不在,他们希望干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钱。他们的信念是老板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这样才不吃亏。“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真的就不吃亏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两个道理:
首先,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如果你的回答仅仅是金钱,也不能说你错了,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一样。可是,一个人只是简单的为了钱而工作,岂不是成了金钱的奴隶,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工作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只是为钱而工作,为钱而奔波,那么你对工作来说只是工具而已,没有了自我。除了谋生,我们还可以追求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从中获得的成就感,比如同事间的友谊,比如自身的.成长。所以工作不仅仅是金钱的获取,更是自我的再次升华。
其次,我们是在为谁工作?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今生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用什么去重新点燃工作激情,实现自我价值?是耳提面命的空洞口号,还是触动心底的反思?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员工大会上说:“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处境非常艰难,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受不了苦的走了,嫌赚钱少的走了,剩下的都是一心希望阿里巴巴成功的人。结果,当初留下来的人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如果我们都能像阿里巴巴留下来的那些人一样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责任、忠诚、敬业,成功将不再是空话。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的工作任务都视为新的开始,一扇成功的大门将为你打开。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一个人工作只为了钱,认为是在为别人工作,那将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怜又可悲。只有做真正的强者,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最后说说职业化吧,它是一种协作精神,十条建议里条条都告诉我们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人达成协作,实现共赢,要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此我想陈述一下我阅读完刘老师文章的对应观点:
1.使自己升华,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学会尊重他人从而赢得其他人的尊重。
2.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多方位的思考。
3.职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缩小版社会,不要妄想别人一直去帮助你,能靠的人只有自己。
4.在职场中不同的社交工具,使用的规则也不同,要学会把握细小的分寸。
5.保持冷静果断,让大家看见一个干净利落的你。
6.办事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以“时间就是金钱”来衡量,尽量减少大家的时间投入。
7.必须要简洁明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大家对你进一步的认可和肯定。
8.换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阐述不同的观点,避免不要的口舌之争。
9.时间观念必须要把握到位,不光是礼貌还有自己在职场的基本底线。
10.“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说到做到,学会遵守承诺。
以上是我的读后感,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三
提到优秀员工,不禁会想到时传祥、张秉贵、李素丽等这样的老一代的模范员工,他们担任平凡的工作,但工作的不平凡。回想一下他们的英功伟迹,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荣誉,是因为他们同时具备赤诚的心和过硬的技术。
对于一名大连新航道企业培训员工来讲,赤诚的心是什么?是胸中有一团火,有为企业内/外部客户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从而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工作使命。正如时传祥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和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贴心人”的李素丽。
而过硬的技术则是张秉贵的“一抓准”、“一口清”和“接一问二联系三”的超人本领。除了令客户满意之外,还要练就一种高超的业务技能,从而引导或者超越客户的需求。
我们把具备“赤诚的心”和“过硬技术”这两种特质的人叫做优秀员工。在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态度”(英文:attitude)和“能力”(英文:ability)。
那么职业化员工与优秀员工的区别在于哪里呢?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职业化员工除了具备“态度”与“技术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并且运用一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我们把这方法和技巧称为软(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控制情绪的能力等等)。
除天生的性格与心理恐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当众讲话的培训方法。
所以,对于一位培训师来讲,如果已经具备了培训的能力和态度,再掌握:“压力转换”、“身体语言”、“专业形象”、“眼神运用”、“语音运用”、“课堂点评”、“开头与结束语”、“资料准备”等一系列的培训技巧。我们则相信他/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职业化培训讲师。
又如,一位普通员工需要将他/她的工作准确地汇报给自己的同事或上级,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沟通技巧。在这里简单概括为“听”、“说”、“问”三种技巧。首先,他/她要了解表达中最重要的5w1h原则(what;where;who;when;why;how),然后通过有效地倾听,准确获得对方的反馈。其中,反馈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最后利用一些“开放式”或“封闭式”等提问的技巧,确认倾听的准确性和获得更多信息。
此外,作为一名企业的职业化员工,还应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具备正确的方法与技巧。例如:待人接物的技巧(商务礼仪)、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目标与时间管理)、组织安排的技巧(会议管理与商务写作)、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技巧(压力与变化管理)、表达能力与合作技巧(谈判与团队合作)等等。
总之,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是使员工能够愉快且有效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看似简单的方法和技巧,其中蕴含了很多的职业细节,“粗心”的人很难发觉。例如:一张信纸的折叠方法,与对方握手的力度,接听电话时的响铃次数等等,这些都能够直接体现一位员工是否具备职业化素养,和一个企业或团队的整体形象。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企业管理者来讲,做正确的事远远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所以,只有同时具备了“态度”、“能力”和正确的“方法”,才算走上了自己真正的职业发展道路。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四
工作中我们经常提到团队,团队建设,团队合作等等。新闻中也频频出现某某某犯罪团伙。那么团队和团伙的区别是什么。有人说团队有领导,有目标,有组织纪律,分工明确。其实团伙不也如此么?!一个犯罪团伙也有相同的特征;有人说团队是褒义词,团伙是贬义词。其实这些都是很空洞的表面的东西。究其根本,团队和团伙究根本区别在于人心。
一个团队里面人与人真诚相对,彼此信任,敢于托付,那么这个团队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团队。团队管理就是带队伍,带队伍带的就是人心。首先要有平等意识,管理者领导者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多的是也是从基层锻炼,不断提升修炼的结果。想要有平等意识,也就是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自己走向领导管理岗位前,也是普通一个员工。用自己当员工的心感知团队每个成员的心,有共鸣有共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团队凝聚力,做成事,网上最近炒的东北某局长因为说臭不要脸而引咎辞职就是例子,是不是有些人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呢,也不一定。
的团队,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战胜竞争对手,创新客服内容和形式,就会困难重重,实现组织目标,也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要学会带队伍之前先带好自己这颗心。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最好的选择。让别人干什么,自己不这样做,就没有多少信服力。表面上的前呼后拥,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更多的是体现了管理者,领导者权利和地位,真正的团队战斗力,来自于同甘共苦,为了共同的目标,领导者,管理者更多的付出。
内心的驱动力应该是是一种无私的责任心。自我责任感,不浪费团队成员的时间,为大家的未来职业增值,为组织的目标实现而努力,管理者领导者更多地是扮演了桥梁作用,培养好人,用好人,实现对组织的承诺,这些需要责任心驱动力。
要有一种更为宽广的职业胸怀,持续不断的学习力。不断自我超越,有人超过自己,真心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感到高兴,知人善任;有甚者,举荐甚至让出自己的位臵,是更高的境界。在别人否定自己之前,自己先否定自己,这样的胸怀更能带出优秀的队伍,自我否定就是胸怀,目前自己还没有这个境界,这点要得益于自己多年形成的持续的学习力。
我们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有共同的信仰,有责任感,敢于担当。基于这种团队精神,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心智凝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五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这是赵本山的经典作品《卖拐》中的台词,不管其是雅是俗、是对是错,总之其形象的描述了一个伙夫或大款的形象。职业化就是既能做正确的事又能正确的做事,简单的说就是干什么像什么,职业化管理就是使员工干什么像什么的管理,例如,对销售人员的职业化管理的结果就是使销售人员无论从性格特征、技能、行为和形象都要像一个销售人员。国外9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都推行了职业化管理的举措,国内一些优秀的企业(如华为、联想等)也成功的实行了员工的职业化管理。本文在简单介绍职业化是什么和推行职业化的意义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企业如何实现员工管理的职业化。
职业化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从事什么职业的人,他的性格特征、知识技能、行为表现和形象装饰都应非常符合该职业的要求,其内涵由内而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职业素养,指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从事该职业的道德品质特征与基本素质特征;第二个是职业技能,指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从事该职业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第三个是职业行为规范,指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从事该职业过程中的行为操作标准。一个职业化的员工就是符合“本性的倾向、术业的专攻、举止的方寸”三个方面的员工。
职业化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业务策略特点和人员成长的内在发展规律,提炼出同类业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特征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该类业务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标准、知识技能资格标准和行为规范标准,并以此标准来选择、规范与培训该类业务人员,提高其技能,改进其业务行为,以提升员工个人工作业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实现员工“职业化”管理的意义。
职业化管理最终的意义就是在明确了员工做什么的基础上,规范员工如何做过程,从而保证企业对员工做得怎么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化管理不仅明确了职业的技能与知识标准,而且明确了职业的素养标准,完善了人才招聘的标准体系,为人才的招聘提供了相对客观的依据;(2)职业化管理不仅提供了明确的培训规范与依据,而且明确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3)职业化管理通过职类职种的划分,开辟了多个职业晋升通道,打破了单一行政晋升的局限性;(4)职业化管理通过变个人榜样为职业榜样,加速了员工整体业绩的提升;(5)职业化管理通过明确不同职业员工行为的标准,为员工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指南,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学会正确地做事。
三、如何实现员工“职业化”管理。
“项目化运作”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尤其是集团化运作的公司)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企业推行员工管理的职业化,就应该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下面就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介绍企业推行职业化管理的步骤与举措。
第一步,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主要做好组织和人员准备的工作,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进小组、标准开发小组和标准评审小组。项目领导小组3-5人,由公司领导成员担任,负责动员、支持与指导思想的确定;成立项目推进小组3-5人,由人力资源部领导担任,负责项目的具体的支持、跟踪、宣传推进;标准开发小组5-8人,主要由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组成(也可以包括其他相关部门人员),负责核心素质、知识技能资格和行为标准的开发;标准评审小组5-7人,由相关领域专家和公司主要部门主管,负责对项目开发小组工作成果的审核和评定。
职类职种通常包括:管理类(经营职种和管理职种),技术类(研发和工艺或系统维护两个职种),管理支持或专业类(财务、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三个职种),营销类(销售和销售支持两个职种),作业类(操作和维修两个职种)。职种职类划分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行根据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以部门为单位,将每个部门所有职位的职责、权限、责任、上下级汇报关系和任职者要求全部核实清楚;其次,将工作性质、应负责任和核心素质、知识、技能要求相同或相近的职位,不分部门地归并一起,形成若干个职位集合;然后,根据工作性质和应负责任给这些职位集合进行命名,并根据所有职位的特点,确定该职种的定义。
第三步:项目开展(二),即开发职业任职资格标准。
必备知识是员工完成业务工作所须掌握的知识点,是获得相应资格的前提,是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保证;专业技能是员工工作行为的内在支撑,是综合所学知识与自身素质形成的综合能力,一般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由关系建立、团队合作、解决矛盾、人际敏感性等),影响力(由团队发展、说服力、应变能力、有策略的影响能力)等,领导能力(人员评估能力,培育与辅导他人能力,授权能力,激励能力,建立期望的能力等),沟通能力(口头沟通,倾听,书面沟通等),判断和决策能力(信息管理、分析归纳、战略思考、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推断与评估能力,决策能力等),计划与执行能力(分析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重要性识别能力等),客户服务(客户导向、客户管理谈判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等。行为标准是描述员工应该以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来开展工作更容易取得好绩效,通常包括三个层次,即行为模块、行为要项和行为标准。行为模块是指某类专业关键的业务工作模块;行为要项是指有效完成某业务模块的关键内容;行为标准是指有效完成行为要项的成功行为步骤。
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有两个基本的步骤:一是标杆人物分析与实地观察;二是职业化标准提取与编制。标杆人物分析与实地观察,目的是通过标杆人物的分析,确定该类业务任职资格标准的一手资料,主要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职业化标准提取与编制,即在职种职类划分与定义的基础上,对标杆人物分析和实地观察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整体,提取任职资格标准各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具体步骤包括职业素养分析、行为分析和知识技能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任职资格标准的雏形,提交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整体架构是否合理;标准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公司人才培训总的方向,完整性如何;标准的可操作性如何。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
第四步:项目运作(三),即制定职业化任职资格管理的机制。
在建立起各个职种职类和关键岗位任职资格标准的后,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基于任职资格标准的相关机制,保证将职业化管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首先,配备任职资格专员,由熟练掌握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与管理方法的专业人员担任,其必须深刻准确的理解任职资格标准和评价程序,能够及时对任职资格的标准及流程进行维护,能够根据任职资格标准,配合招聘和培训相关人员,建立基于任职资格标准的招聘选拔机制(主要指设计相关考察与测评方法,编制相关题目,建立相关制度)、培训开发机制(主要指设计相关课程,建立相关职业晋升与开发制度),配合人事与职称管理人员,对相关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定级,逐步建立企业内部自身的职称评价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于任职资格职称体系的绩效和薪酬体制。
第五步:项目运作(四),即开展员工职业任职资格的评定。
员工任职资格评定是指为证明员工是否达到相应任职资格,为按相应职业行为标准要求开展工作而进行的鉴定活动。任职资格评价的依据是任职资格的标准,因此,任职资格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职业素养(核心素质)的测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测评,职业行为规范等级的测评三个部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开发的标准和公司的日常运作方式,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与程序,编制相应的评价表格,讨论确定评价的周期、评价小组成员组成等;然后,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从公司关键岗位入手,自上而下逐步地对公司内所有人员进行任职资格标准的评定;最后,对评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备案,并确定下一次应用计划。
进行职业资格评定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评价人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时,既要给予被评价者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被评价人达到任职资格标准的要求;(2)职业资格的评定必须以改进员工自身的工作效率为目标,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获得评价结果,而且还要得到员工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3)鉴于职业素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及绩效的评价不能完全用定量的指标确定,因此,职业资格的评定需采用测评与评议相结合的方式;(4)为了能够将职业资格评价的结果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进行评定之前,必须明确评定结果将如何应用,并让员工清楚评定结果对其有什么直接的、现实的利益关系,激发员工参与并支持评定的动力。
第六步:项目运作(五),即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根据人员任职资格评定与分析的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1)以职业任职资格标准为标杆,制定与设计招聘选拔及配置的策略与方法;(2)根据员工任职资格的评定结果,制定培训的计划,设计培训的课程;(3)根据前期职类职种的梳理结果,为员工设定多元的职业发展通道,并根据评定结果,协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
四、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现实中还经常出现管理者角色错位、忙而无效的现象,经常出现优秀员工的经验不能共享的现象,经常出现员工不能做正确的事和不能正确的做事的等现象。职业化管理就是解决以上现象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能够帮助我国企业在职业化管理的水平上更进一步。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六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就像一场足球比赛,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同场竞技,其结果不言自明。
有人统计,目前中国企业的效率是美国的1/25,日本的1/26,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是中国企业的员工目前还不够职业化。
有一家生产乐器的中国企业,废品率高于10%。有一次其公司负责人了解到日本同行的废品率仅是1%。于是他去日本企业考察,发现在日本的企业里,员工进行生产的操作台上面物品摆放整齐划一,没有任何私人的物品。桌子上面都画好格子,哪个位置放置什么工具,哪个位置放水杯,而且位置的安排十分符合劳动操作规范和程序。楼梯上也有一条线,员工走楼梯都靠右侧行走,以方便他人紧急通行。日本员工在工作时间几乎没有闲聊的,都是在聚精会神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在同行的这家中国企业里,上班时间员工聊天、吃东西、干私事,可以说干什么的都有,上个厕所也要花半个多小时。
对此,那位公司负责人不由得感叹道: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的确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战略最终都需要员工来完成,而员工能否出色地完成工作则取决于其职业化程度的高低。所以说,职业化员工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因为制度制定得再完美,如果没有职业化员工去贯彻执行就等于一堆废纸。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很多优秀企业的领导人对员工的职业化问题越来越重视了。
美国某报社记者曾经采访张瑞敏,问他在企业中扮演何种角色。他说两种角色:一是设计师,二是牧师。要不断布道,使员工接受职业化教育,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瑞敏强调: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在于铸造职业化员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有一次,海尔驻广东分公司的一名员工用出租车给潮州的一位客户送当时还十分少见的滚筒洗衣机。然而,在离潮州还有2公里的地方,出租车被检查站扣住了。这名员工只得卸下洗衣机,站在路边拦车,但没有一辆车肯停下来。
最后这名员工背着75公斤的洗衣机走了3个小时,硬是把它送到了客户家中。知道了事情真-相的客户,非常感动。
的确,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员工的未来和发展,而且还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
调查统计显示: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40%~50%;但如果这名员工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化素质教育,那么他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从而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他个人的职业竞争力。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企业的部门经理摇着头感叹:“这个人能力尚可,就是职业素质太差了。”
其实,我们的身边不乏很多高智商、高学历,甚至是高能力的失败者,他们的失败并非能力不足、学识不够,而是在于缺乏职业化素质。同样,我们身边也大有学历不高,却取得职业成功的人,但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都是由于具有高度的职业化!
那么,怎样才能将自己打造成职业化员工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第一,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第二,要有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七
公司组织观看余世维博士的《打造职业化团队》,通过学习我颇有感触,余博士在书中讲到职业化就是专职化或者专业化,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第二个是职业化的工作形象,第三个是职业化的工作态度,第四个是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协作是沟通、是信任、是有共同认识、有共同目标的团体。这种协作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具备“协作”精神的团体正是余博士提出的“职业化团队”的体现。协作的团队不是互相依赖和要求的群体,而是主动寻求需要帮助的群体。网络和通迅方式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应该突破办公桌的局限,利用各种资源寻求更为广泛的“协作”。余博士“打造职业化团队”,它要求的是个人的职业化,更强调了团体的职业化,任何企业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优秀团队里面最优秀的人便成为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应该是能寻找和开拓新疆域的开拓者,他就像骑在马上的将军一样,旗帜一挥,所有的将士都接踵而来。真正“职业化的团队”并不是按人数算那么简单的,优秀的团队总是能让“效益最大化”,在任何时候,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信任是构建团队的“基石”,而“团结”更是一种的企业精神,它们能让企业形成一股集体向前的力量。优秀的团体不是个人的功劳,他需要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开拓精神,真正拥有开拓精神的群体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而价值是让企业存在和发展下去的最基本要素。
“协作”必须具备“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它更是余博士在“打造职业化的工作团队”中“团队”工作的体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我们必须懂得协调作战,带动、组织、融入一个优秀的团队。我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都是沟通良好并有共同目标的团体。这种沟通包括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领导和领导之间,更包括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沟通,而目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协作”的团体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核心文化。比如说看病,无非两种办法,一种是找医生,一种是看医书自诊。对人也好,对企业也好,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懂得自诊自救,防患于未然,因为送到医生那里通常是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了,而协作的团体总是能预先发现病状并把它阻止在萌芽阶段。在公司里面,我们是个整体,就像是整幢房子的砖和瓦,如果某一处出现了问题必然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互相诊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真正做到齐心协力构建摩天大楼。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对余博士提出的职业化四点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我们对自己做的事内行不内行,知识丰富不丰富,技能好不好,这是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第二,我们的样子像不像搞这一行的,合不合乎这一行的规矩,有没有这一行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这是形象;第三,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很认真去做,凡事力求完美的做好,这是态度;第四,公司一成立就想一直运营下去,我们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做到时时、事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代表并维护着公司的形象。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八
近期,在部机关统一组织下,我们集中观看了余世维博士《打造职业化团队》系列讲座光碟。通过观看《打造职业化团队》,我觉得职业化同样适用于组工干部队伍,应从自身做起,着力打造职业化组工干部队伍。有以下几点体会:
1、要有职业化的组工干部工作形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部门,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组工干部的形象好坏,直接决定着组织部门在公众当中的形象。余世维指出:职业化的工作形象就是看起来像那个行业的人。那么我们组工干部就是力求让外面的人看我们像个组工干部的样子,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树立可信、可靠、可亲、可敬的新形象。讲党性,就是要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毕生追求,与群众真交深交,以心换心,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上帮助群众建“聚宝盆”,在排忧解难上送群众“及时雨”,在开拓市场上给群众栽“摇钱树”,在减轻农民负担上给群众吃“顺气丸”,最大限度的锤炼自已的党性。重品行,就是要经常反思自己在言行举止上有无不妥、不适之处,有什么闪失或过错;经常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对组工干部的要求,自我检查、剖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使自己永远处于洁净而清新的状态。作表率,就是要做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表率,做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表率,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表率,做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表率,做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表率。
2、要有职业化的组工干部工作态度。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一个能力再强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没有用心做事,也一定无法将事情做好。余世维讲述了做事情不用心的四种表现:同样的错误要犯好几次;什么事情都不主动沟通和关切;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没有危机感。这四种表现或多或少在我们组工干部身上出现。组工干部怎样才能做到用心做事呢?一方面每个组工干部每天都要坚持审视自我:我有哪些优点?我有哪些强项?我有哪些缺点?我有哪些不足?我该如何发挥我的优点和强项去弥补不足?我为组织部可以做些什么?我怎样可以实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另一方面,组工干部做事要雷厉风行。要坚持今日事今日毕,不和稀泥,坚持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到位,坚持每件事情事前有规划部署,事中有反馈,事后有总结。
3、要有职业化的组工干部工作技能。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我们的理论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不仅影响工作大局,而且制约组织工作对象的成长和进步。因此,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提升工作技能。一要善于学习提高。要坚持学用结合,武装业务本领,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要少一些应酬,多一些阅读;少一些娱乐,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调研。既要学理论,又要学业务,争做一名政治理论的“研究员”、精通业务的“政策通”、熟悉情况的“活字典”。二要勤于实践探索。勤于搁下面子,甘当小学生,向群众学习;勤于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勤于针对问题学、带着问题学,真正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高度统一,作学用结合的表率。三要力争成为“多面手”。在精通组工业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尽量多学些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电脑操作、公文处理、待人接物、摄影、演讲等,成为“多面手”。
4、要有职业化的组工干部工作道德。组工干部的工作道德归结起来就是16个字,即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对己清正就是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自觉管好自己的心、自己的嘴、自己的手;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管得住小节,用一颗责任心做事,以一颗平常心对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笃行、戒骄躁、弃奢侈,不为权所诱,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动,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人公正就是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人之基、处世之道,认真履行组织工作职能,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识人察人中要看能力、看业绩、看民意、看品行,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用人导向。对内严格就是坚持从严治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对组工干部个人来说就是要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自身建设十二条要求,从严要求自己,绝不给部机关丢脸,绝不给部机关抹黑。对外平等,就是要胸襟开阔,海纳百川,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用组工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增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九
在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记得一位做电器开关的美女杨总就像我叙述了他的副总的依赖情节。她说,排这位副总去工商局去办一点事结果,这位副总去了工商局不知道该找谁办事。就一个劲的打电话问她。结果找人了这位副总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工商局负责的同志沟通。最后,杨总总结了一句。让他去办事比我自己去还累。
也就是我们要懂得与为企业价值交换。
职业化员工要承担责任,更不能将事情办砸以后将责任推给领导。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交换价值是商业逻辑也是职业化员工的原则。作为职业化员工就是用独立人格交换商业回报。当然,前提有共同的理想与价值观。这样对于无论企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非常公平的。
依赖领导的员工永长不大,总是喜欢躲在领导的避风港里面偷渡时光。这样的员工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自己的领导呢?永远不敢面对这世界的黑暗就永远不知道如何度过黑夜,这一生就永远不会在黑夜中前行。难道这一生永远不会遇到黑夜吗?当遇到黑夜来临时就会车仰马翻,难道度过黑夜并在黑夜中前进就是能力吗?我们需要这样的能力支撑我们走过一生的职业生涯。
依赖领导的员工就想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缺失了独立人格的员工永远不懂得交换价值,用独立人格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吧。用暴风骤雨验证我们的开拓精神,用扎实的独立人格魅力实现价值交换能力,这才是真正商业人格的职业化员工。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完美的说出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靠自我一人是无法在社会中取得重大的成绩的,仅有越来越多的好的队友才能够和自我一齐,战胜困难,迎来成功。
学习《团队精神》一书后感触最深的是一句话“规则是给别人定的,更是给自我定的”在我们天天喊“团队精神”的时候,很多人,尤其是领导人本身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团队精神不只是向员工讲的,也不只是要求员工做的,更是要求领导人身先士卒的,而最基础的就是遵守规则。
君不见,此刻很多领导享有特权,对下属的要求严对自我的要求松,对别人的要求严对自我的要求松,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可是真正的进行执行的时候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原因在哪里就是领导人本身就没有从内心准备去遵守。很多规章制度制定以后首先被限制的不是下属而是领导人本身,所以最早去破坏制度的常常也是领导本人。制度的执行监督者碍于是领导就没有办法去执行监督,既然监督的人员没有去监督,也默认领导这种破坏制度的行为,那么别人也就随着去破坏这项制度,最终导致的就是制度形同虚设!
所以,所有的领导人在制定制度并准备让制度起到足够作用的时候请三思:我是否能够是否能够不破坏这项制度我是否能够模范的遵守并执行这项制度假如能,那么我们就去起草制定、认真完善细化,然后颁布并坚决的执行!假如不能那么我们还是不要去“光打雷不下雨”,因为假如你不执行那个东西就是假的,就是摆设,这样这项制度就可能降低你的威信!
从那里我们能够看出制定制度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团队精神》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了。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企业部门来说,制度的制定都是很简单的,仅仅就是出现了一件事情然后去寻找一下其他企业的类似或者相关制度,进行一下修改就变成了自我的制度。其实,借鉴是很好的方法,可是没有目的性没有区别性的去借鉴,构成不了自我的特色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我们制定制度以前必须要以构成我们自我的特色,透过这种特色来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要仅仅的借鉴或者照搬。在制度制定和借鉴之前要首先去调研一下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自实际状况掌握翔实的基础上再思考进行借鉴,根据我们自身实际状况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能真正顺利解决我们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的适应企业。
另外,在《团队精神》这本书中看到了“曹操用将,优势互补”的说法,感觉很有借鉴:企业用人和古代的曹操用将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企业中的员工是每人有每人的特点,每人有每人的性格,能够说千差万别,军队中的将领当然也是一样,可是曹操的用人是独具匠心的,注意了各个将领的性格互补,我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对人员的安排也就应象曹丞相一样,进行差异化的安排,保证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又避免人员存在的劣势,实现优势互补,无论是年龄互补、个性互补、潜力互补等等都要围绕不出现问题,组建高效团队为核心,避免使企业运作过程中在用人上出现软肋,假如真正的出现了这种软肋就就应尽快去弥补,透过辅助人员的优势来弥补“主官”的缺陷。毕竟世界上每个人完美的都只是某些方面不可能处处完美,可是我们能够用大家的完美来塑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现有的企业中经常出现老好人,他们不愿意去落实未完成工作的原因,不愿意去考察到底是谁没有绩效,不愿意去损害任何人既得的可是不合理的利益,不愿意去得罪任何人,其实我觉得老好人有的时候也是被逼的,被自我的思想逼得,他们想多边讨好,避免因为自我得罪了别人而遭殃,很多老好人就是契可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谨遵的原则就是“不要出现问题”,不会去思考突破。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一
《职业化团队》一书是我进入职场的第一课,它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在这本书里我开始对职场有所了解并明白了如何能做出正确的事情。给即将进入职场的我奠定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
绪论中主要介绍了职业化是什么。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对于我的理解就是你若想或正在从事一项工作,一定要具有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工作素养,符合这项工作的工作形象,做事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和打响品牌持久战的工作道德。对我的启发是:我会把做好这个岗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写出来。隔一段时间和自己比较,自己已经做到了什么还欠缺什么,不断改进。
如何具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呢?首先你应该像个做事的样子,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做就要做好,要不然就不要做。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一个萝卜一个坑,既然你在这个岗位,那么你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关注与你所从事的工作相关的内容。不要把工作只看成工作而要把它看成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你才能更专业、更有经验,才能不断地创新(模仿+改良=创新),才能慢慢的成为不可或缺的人。
如何具有职业化的工作形象呢?首先从表观来看,公司的整体环境一定要干净整洁,日用品一定要精致(精致指细致、高尚、典雅),各个方面都要与公司的定位相匹配。其次就是员工的衣着要得体和整洁,谈吐要平易近人。最后是自己做事的方法。一定要清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第一种是自己常用的方法,第二种是我们的前辈或领导建议我们改善的方法;第三种是我们从别人那里学到的方法。
如何具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道德呢?既然你是这个公司的一员,那么你就应了解公司的每个流程,关心公司的每个部门。我想学到更多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就会不断思考我在每个阶段我对自己的规划是什么,要进步到什么程度。按照“每一天要做一件实事,每一个月做一件新事,每一年做一件大事,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鲁冠球”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进步来推动企业的进步,再靠企业的进步来勉励自己进步,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双赢机制。书中提到“宣传是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进行宣传活动。因此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把宣传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从“小”“稳”“强”“大”“久”一步一步的来打造品牌战役。我觉得我们的河图现阶段正由“稳”向“强”过渡,这就需要对企业加大宣传扩大市场需求,但品质是绝对不能丢失的。
-----------------。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余世维博士,著名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管理培训大师,华人最权威、最资深的实战型培训专家。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后,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曾任美国富顿集团(中国)。
总经理、美国雅黛公司副总裁、日航公司台湾地区副总裁等职。
本书有五章,主要讲了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以及在职业化过程中,主管应该怎么做。结合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摘录一部分内容拿出来讨论。
一、参考主要竞争对手在宣传、讲座、咨询、报名、上课各个阶段是怎么做的,检讨自己做得不够职业化的地方。可能自己长久呆在公司感觉不出来,也可以听听别人怎么说。
二、对于客户(主要是学生和老师)的投诉意见(每个公司都会有的)应该分类,然后再向下追根究底地去检讨,看真正的原因在哪里,一般就那么几点,把这几点改过来就比较专业了。
三、要做到专业,第一,你知道的要比客户知道的深:要熟练掌握咨询员应该知道的问题,不能顾客来问了非要找到某一个人才能解答,而是应该每一个人都要能够回答出这些问题。如果咨询员不在的话,作为财务我也应该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第二,你知道的要比客户知道的范围广,这就是多元化的知识。比如作为助教,不仅要按咨询员手册上面的要求做,平时也应主动地去了解一些与学习考试有关的资料,与学生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他们也会觉得你做得很专业。说到这一点,我顺便说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在课间或者中午休息的时候在黑板上留下一些天气预报、健康小知识等,也许有的人不会在意,但是我们是在用心的做,在为学生着想。
五、把各地的问题拿出来交流,有些整理成文档作为内部培训资料。比如像上次在厦门开会整理出来的一些东西是需要落实到实践的,还有比如说咨询员手册就非常好,但是同时也要及时地更新,供大家随时学习。其实我觉得我们公司这一点还是非常好的,大家都在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有的同事在上在职研究生,也有的同事参加一些其他的培训,或者报名参加一些考试,都在充电,平时也会抓紧时间看书,这种氛围是很好的,但同时如果我们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搜集一些信息,平时出现的问题,分析应该怎么解决,进行整理和传阅,这样或许效果会好些,每个咨询员都应该有自己的资料和档案,要善于搜集和整理档案。
六、介绍产品要说到利益。在介绍你的产品的时候,你不应该只是介绍这个产品的性质(它是什么),你应该进一步说出它的特色(它有什么用途),如果能更进一步地说出其中的核心价值就更好(它对你有什么用处)。我们应该把公司的产品找出来,把性质统统写出来,把功能的部分空着,把利益的部分也空着,让员工去填,说这个地方你打算怎么说,你觉得这个利益该怎么填,然后,再拿这个问卷问你们的大客户,叫你的大客户也替你填填看,这个产品对我来讲有什么功用,对我来讲有什么利益,你就会发现客户填的和你们公司填的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如果你不太会讲利益,那么就请客户告诉你。
七、建立客户的安全感。客户为什么对卖方总是没有安全感?换句话说,客户怕什么?这是因为卖方总是喜欢掩盖问题的真相。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出现过失时,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它们,解释它们,并为它们道歉。更重要的是利用它们,要让人们看到你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会让你赢得客户的信任。
八、意外的惊喜。比如好的酒店如果碰上老客户的结婚纪念日等,他们就会把房间布置得很浪漫,也会送上鲜花等,这就是给客户意外的惊喜。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推出一些赠品性质的东西的话,学生也会记在心里,说不定也能帮我们做一些宣传推荐。
九、上菜的菜理论。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把全部的缺点一次讲完,剩下来的全部都是优点。每隔一段时间表现出一种差异化,给客户以惊喜。每个产品都要做出差异化,第一,我们的产品别人不能代替;第二,我们的本事别人不能模仿。
十、品牌形成的三个阶段:喜欢――信任――依赖。客户一旦依赖你,你就慢慢形成了三个成果:知名度、影响力、忠诚度。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二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他所在的团队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才能在事业的进取过程中左右逢源,勇往直前。这是我在通读《团队精神》一书过程中得到的最深刻感受。
作为一个早已加入团队并一直在团队中工作的人,我也不只一次听说过“团队精神”这个词,但通过全面学习《团队精神》一书,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团队精神,认清了团队的巨大力量,体会到了一个伟大团队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其平凡的队员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一个人要想真正地超越自我,只有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做起,发挥潜能,成就团队的成功,进而收获自我的成功。
海尔公司把自身的价值观定义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可见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书中所言“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那么,作为团队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创造出一个优秀的高绩效团队呢?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找到了。
首先,要学会服从集体,与团队保持共同的目标,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责任到此,请勿推辞”,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座右铭道破了天机:每一个团队的成员都必须学会服从,必须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是构建团队精神的基石。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不断增强主动性,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不是仅仅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委屈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如果每一个人每天都能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兢兢业业地全身心投入工作,那么大家的成就积累起来,就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其次,要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学会与别人沟通,不断增强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个人的得失是孕育在团队的成败之中的,因此大多数时间里,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完全托付给团队中的队友,没有完全的信任是不可能完成工作目标的。《团队精神》一书中讲到了一个蚂蚁搬动巨蟒的故事。一群蚂蚁在扛一条巨蟒的时候,因为没有站在一条直线上造成了动作不协调,只能使巨蟒在原地摆动无法前进,后来经过蚂蚁军师的协调和调动,蚂蚁们很快整齐地排成直线,迈着统一的步伐向着回家的方向前进。蚂蚁凭什么能够战胜巨蟒并将重量数百倍、数千倍,乃至数万倍于自身的巨蟒搬回家呢?对于一只蚂蚁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笑谈,然而对于由无数蚂蚁结成、动作协调一致的蚂蚁团队来说,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应该看到,信任是靠沟通来完成的,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团结协作。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三
最近阅读《团队精神》一书,通过这本书的学习,真正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强大。一滴水在阳光下很快就会被晒干,只有汇入江河湖海才能得到无限的循环。同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只有把个人投身整个团队中,才能激发出无限力量,促进整体发展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实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越来越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一个人就算是浑身是铁也捻不了几颗钉子,而一个团队就能筑成钢铁长城,一个人好比一滴水,一个团队能将点滴汇聚成大海。当今时代的较量是知识和资本力量的较量,更是团队力量的较量。现在所谓的人才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独立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对团队共同目标具有参与意识和使命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因此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合作是一种智慧,是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成长。不要认为成长仅仅是关系到自己的事情,当一个人借助别人的力量的时候,他可能得到更快的成长。当我们为团队付出时间、精力、热情和智慧的同时,团队也会给予我们成长的平台和发展的机遇。
团队力量的发挥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双赢的实现来自于团队精神的牢固树立。团队精神之所以在现代管理中被反复强调、高度重视,是因为团队精神确能产生巨大的功能。
一是能产生合力。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人们相互结合所产生的合力,并不是每个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哲学上讲整体决于部分之和就是此理。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人与人之间十分融洽、亲密,成员都热爱团队,这就形成了团队的内聚力。每个成员对团队做出的努力也就越大,从而增强工作效率。在2019年工作会议上,彭纯董事长指出,“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全行上下团结奋斗、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是能形成互补。在现实生活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经历、知识结构、能力、性格特征各自有别,互有短长。家庭中夫妻的结合以及工作中团体的搭配都需要互补。正是总分行业务人员和我们信息科技人员的互补,让我们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线上线下金融服务。
三是能促进交流。工作中的相互交往与帮助,能增进团队成员间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产生一种亲密感,发生相互之间的依恋之情,从中吸取力量。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元。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交流可以促进我们对有用的信息收集,更利于自身和团队的成长。通过和总行部门、子公司、分行间的交流,我们更明晰了业务需求,能开发出更优质的系统。
通过阅读,提升了我自身对团队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加深了团队的意识,学会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考虑他人能为我做什么,还应考虑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和辅助,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作者:林伟龙)。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四
《团队精神》这本书中看到了“曹操用将,优势互补”的说法,感觉很有借鉴:企业用人和古代的曹操用将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完美的说出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靠自己一人是无法在社会中取得重大的成绩的,只有越来越多的好的队友才能够和自己一起,战胜困难,迎来成功。
学习《团队精神》一书后感触最深的是一句话“规则是给别人定的,更是给自己定的”在我们天天喊“团队精神”的时候,很多人,尤其是领导人本身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团队精神不只是向员工讲的,也不只是要求员工做的,更是要求领导人身先士卒的,而最基础的就是遵守规则。
君不见,现在很多领导享有特权,对下属的要求严对自己的要求松,对别人的要求严对自己的要求松,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真正的进行执行的时候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原因在哪里?就是领导人本身就没有从内心准备去遵守。
很多规章制度制定以后首先被限制的不是下属而是领导人本身,因此最早去破坏制度的常常也是领导本人。
制度的执行监督者碍于是领导就没有办法去执行监督,既然监督的人员没有去监督,也默认领导这种破坏制度的行为,那么别人也就随着去破坏这项制度,最终导致的就是制度形同虚设!
所以,所有的领导人在制定制度并准备让制度起到足够作用的时候请三思:我是否能够是否能够不破坏这项制度?我是否能够模范的遵守并执行这项制度?假如能,那么我们就去起草制定、认真完善细化,然后颁布并坚决的执行!假如不能那么我们还是不要去“光打雷不下雨”,因为假如你不执行那个东西就是假的,就是摆设,这样这项制度就可能降低你的威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制定制度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团队精神》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了。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企业部门来说,制度的制定都是很简单的,仅仅就是出现了一件事情然后去寻找一下其他企业的类似或者相关制度,进行一下修改就变成了自己的制度。
其实,借鉴是很好的方法,但是没有目的性没有区别性的去借鉴,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我们制定制度以前一定要以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通过这种特色来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要仅仅的借鉴或者照搬。
在制度制定和借鉴之前要首先去调研一下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实际情况掌握翔实的基础上再考虑进行借鉴,根据我们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能真正顺利解决我们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的适应企业。
另外,在《团队精神》这本书中看到了“曹操用将,优势互补”的说法,感觉很有借鉴:企业用人和古代的曹操用将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企业中的员工是每人有每人的特点,每人有每人的性格,可以说千差万别,军队中的将领当然也是一样,但是曹操的用人是独具匠心的,注意了各个将领的性格互补,我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对人员的安排也应该象曹丞相一样,进行差异化的安排,保证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又避免人员存在的劣势,实现优势互补,无论是年龄互补、个性互补、能力互补等等都要围绕不出现问题,组建高效团队为核心,避免使企业运作过程中在用人上出现软肋,假如真正的出现了这种软肋就应该尽快去弥补,通过辅助人员的优势来弥补“主官”的缺陷。
毕竟世界上每个人完美的都只是某些方面不可能处处完美,但是我们可以用大家的完美来塑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现有的企业中经常出现老好人,他们不愿意去落实未完成工作的原因,不愿意去考察到底是谁没有绩效,不愿意去损害任何人既得的但是不合理的利益,不愿意去得罪任何人,其实我觉得老好人有的时候也是被逼的,被自己的思想逼得,他们想多边讨好,避免因为自己得罪了别人而遭殃,很多老好人就是契可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谨遵的原则就是“不要出现问题”,不会去考虑突破。
团队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
团队精神的基础——挥洒个性。
团队创造团队业绩。
团队业绩来自于哪里从根本上说,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一句话,团队所依赖的是个体成员的共同贡献而得到的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
这里恰恰不要求团队成员都牺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要求团队成员都发挥自我去做好这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团队精神的形成,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
这样的氛围越浓厚越好。
团队精神的核心———协同合作。
一次,联想运动队和惠普运动队进行攀岩比赛。
惠普队强调的是齐心协力,注意安全,共同完成任务。
联想队在一旁,没有做太多的士气鼓动,而是一直在合计着什么。
比赛开始了,惠普队在全过程中几处碰到险情,尽管大家齐心协力,排除险情,完成了任务,但因时间拉长最后输给了联想队。
那么联想队在比赛前合计着什么呢原来他们把队员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精心组合:第一个是动作机灵的小个子队员,第二个是一位高个子队员,女士和身体庞大的队员放在中间,殿后的当然是具有独立攀岩实力的队员。
于是,他们几乎没有险情地迅速完成了任务。
可见团队的一大特色:团队成员在才能上是互补的。
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保证就在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注重流程,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凝聚力。
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
在这里,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所有成员为之而奋斗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向心力、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很难想象在没有展示自我机会的团队里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同样也很难想象,在没有明了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
那么,确保没有信任危机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损害最大的莫过于团队成员对组织信任的丧失。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一支箭易折断,一把箭难折断”的寓言,团队精神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而要营造一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却非易事,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就大,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的群体不过是乌合之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靠自然的力量去营造一个团结的群体显然是不现实的,企业最终是一盘散沙。
还应拧成一股绳,这其中的学问可不是一点半点。
读罢《团队精神》,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在耳边回响,作为一名房地产从业人员,思绪自然向着销售团队精神如何铸造的思路倾斜,心中所感所悟。
感情与凝聚力
《团队精神》一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到感情。
因为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必须有感情,把一些互相之间有很深矛盾和隔阂的人放在一起,无论如何是形成不了很强的凝聚力的。
地产这个团队是讲感情的,也正是这种浓浓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吸引着你我。
但感情不等于凝聚力。
凝聚力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结合,有时过分地讲感情,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反而会破坏凝聚力。
凝聚力与竞争力
凝聚力与竞争力,由字面理解,应该是一种合力,但它们有各自的着力点。
凝聚力对外来说,有一首革命老歌颇能说明问题———《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一个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无疑会形成这个团队较强的'竞争力。
“抱团打天下”必然比单打独斗要强得多。
古代的兵法中就讲,要想歼灭敌人,分而歼之乃之上策。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五
在看了余世维关于职业化团队的讲座后,折服于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同时自己也收获良多。
职业化团队,顾名思义,职业与团队二者至关重要,我们是否在工作中做的够职业,够专业。给人以像个做事的样子。而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做到够团结,以大局为重,注重与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的和睦相处,做到和谐发展,这也很关键。而大家在一起工作,够团结,够职业是每个人都很期盼的。
在没参加工作之前,不管在饭店,餐厅,车站,银行。都会时不时地从耳边响起大家对这些场所的评价,而很专业太不专业等等这些词语常常听到,我们也时不时地说起。而这也就是顾客对他们的服务够不够专业的评价。顾客的这些评价基于多方面,例如其员工的服务态度,柜台,店面是否干净整洁,物品摆设是否方便顾客,给客户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他们是否够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客流。而这些职业化的表现都是通过里面的员工所体现出来的。就像苏州观前街上傣妹火锅与对面的帮贵火锅一样,去两家吃饭你就能发现在傣妹里不时有服务员来回穿梭于顾客中间,这样随时为顾客提供服务,不管是点菜还是加汤都很方便,而帮贵里面就不怎么样了,本来服务员就少,而且还三三两两在柜台那边站着,()很少有在顾客之间来回提供服务的,你要加点汤要等好久。这一比较,谁够专业就很明了了。何况二者临面而开,真的很难想像会有一天帮贵能够超过傣妹。
所以对我们员工来说自己的一言一行更多的是代表公司的形象,是给顾客最直接的印象,而从讲座中也可以体现出我们这些公司员工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当然了,要想有更多的发展,更好的进步还要多读书,不光是自己与工作相关的书,其他可以增长见闻的书都可以多看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优秀,在与外界交往的时候给外界的印象才最好,而同时也给自己所在的公司加分。在讲职业化时不能忽略了团队意识,团队意识与职业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大家都做的够专业,够投入的时候。大家都用心去做事,互相协作,自然会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而团队的目标,计划,各人的分工,权限上都会得到很好的协调。而当大家都朝同一个目标迈进时,大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很难想象还会有互相扯皮,拆台的现象出现,而如果这些想象存在的话,只能说他们还太不够专业,太不职业。
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在职业化上,在团队意识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跟同事学,向领导学,自己额外充实,总之,在与每一个交往过的人中都可以得到够职业够团结就是对我们的最好的评价褒奖了!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六
最近拜读了李慧波的《团队精神》一书,该书围绕团结协作论述了团队建设的好坏对于领导者和员工意味着什么;高效团队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团队成员何以才能相互信赖、协作和进步;团队中的大多数人如何激励;少数人如何引导;怎样将团队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等主要资料。
书中引用了超多生动、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诉说并论证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例如书中描述了张瑞敏领导的海尔团队发挥团队精神、集中力量克服难关的生动事例。从这个事例看出,海尔集团神奇般的崛起和茁壮成长,不仅仅仅得益于他的统军人物张瑞敏,还得益于张瑞敏率领下的整个团队中的每位员工的努力。海尔把自我的价值观定义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单干的价值”。这种价值观不正是团队精神的生动写照吗!
书中还列举了韩国三星集团、我国蒙牛集团等著名企业快速发展崛起的事例,无一不是依靠团队精神、依靠企业凝聚力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1+1是等于2的。那么,为什么说1+1大于2呢因为这其中的每个1都是充满团队精神的1,如果一个群众、一个机关、一个团队,我们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团队精神,那么,这个群众、这个机关、这个团队就必须是个和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工作起来就必须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这难道不是1+1大于2吗。
团队精神就是公司上下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协同共进。就如航行于大海的巨舰,有智慧舰长的正确指挥,有勇敢船员的协同配合,在这艘巨舰上每一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凝聚成劈波斩浪的巨大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只要具备了这种精神,就能在激烈的竟争中长盛不衰。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观表现,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凝聚力。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
职业化团队读后感篇十七
最近,我读了李睿编著的《狼性团队》一书,感触很深。狼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狼群在寻求目标时共同进退的团队精神,狼在群居时有秩序、守纪律,狼在捕猎时良好的心态和进攻中使用的各种策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其实从狼身上表现出来的狼性精神不是狼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中用几千年的艰苦生活磨炼出来的。
狼之所以在这个时代能引起我们的关注,是因为它们强大的生存能力。人与狼进行了多年的捕杀与反捕杀的斗争,自然界的恶劣环境也成为人类的帮凶,而狼却一直生存至今。此动物凭着自己的顽强,在人类的仇恨中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狼的这种强大的生存能力正是由它强烈的求生精神激发的。为了求得生存,狼经常忍饥挨饿。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失败。它们也不像人类那样垂头丧气或者变成消沉的懦夫。
它们所做的就是再次投身于眼前的.工作,及时运用从实践与挫折中学到的知识,再次发起冲击。作为部门的一名负责人,我们应该不辱使命,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和引导员工要想狼一样克服消极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和处理工作、生活以及所处环境中遇到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还有面对困境、挫折与失败时,狼居然有卧薪尝胆等待机会的强者心态,不禁令我肃然起敬。在这个地球上比狼强大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但狼的一生是成功的。我们管理者应该学习狼的这种精神与信念,面对困境,毫不畏惧,要有一种充分准备耐心等待的坚韧精神。同时,要像狼一样在实战中不断训练自己的捕猎技巧,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因为我们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我们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更像团队的风向标,如果我们垮掉了,部门的员工就将步入我们的后尘,所以我们应具备直面失败的勇气,才能在挫折前屹立不倒,我们带领的这个团队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要知道安逸的生活是消耗我们智慧和本领的最大杀手,惟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寻求更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就应该不断磨练自己,充实自己,在管理中总结经验,做到因材施用,尽可能发挥团队每一成员的潜能,扬长避短,协同工作。
一个团队要发展,就该拥有狼的这种协同合作团队精神。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文化,就是要在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图发展。也只有这种狼性团队文化,才能带领我们奋力拼搏,永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