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优质18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经验和心得。总结应该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观点。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明白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正视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3、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难点:学习创作科幻小说的要素。
教学准备:
收集学生喜欢的科幻人物图片,制作成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把疑问列出来,以备课上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学生很喜欢科幻故事,通过让学生介绍所读过的科幻故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2、从学生的介绍中,教师适时引出学生熟知的科幻人物,如哈利.波特等,让学生说说喜欢他们的理由。
3、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科幻小说。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问学生有什么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小组解决不了,拿出来共同解决,教师把有探讨意义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2、让学生试着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
3、通过理清情节链,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顾环境,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应。
三、研读课文,探究想象。
2、围绕“洞”这个基本点,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
4、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方面能够为我们创作科幻小说提供借鉴?
5、总结:你会写科幻小说了吗?
四、拓展延伸,欣赏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说说想到些什么?
2、让学生试着在课后写一篇科幻小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学生的作品。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微型科幻小说,文章关于环境污染的话题,学会很熟悉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之初,感到仅停留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上,一节课将无法深入下去,所以,就把讨论分析文章的写法作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希望学生能由这篇课文而联系到他们喜爱的科幻小说以及科幻小说的创作,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为他们在课余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另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也想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明白想象力的重要性。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15个生字。
2、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处理:
本文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术语,学生理解有困难。采用略读的形式,只要求学生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并积累文中的一些词汇。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话到底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一读《电话的发明》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认字表生字互相检查并组词。
3、默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关于贝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引导讨论。
1、理请层次。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尔发明电话的原因?(第二自然段)。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遭遇失败?(第四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发明成功?(5--8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
贝尔是怎么想到要发明电话的?你觉得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3、读第四自然段。
“沃特森苦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4、读5--8自然段。
理解“欣喜若狂”
5、讨论:电话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二、、指导写字。
文章来源莲。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四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课件录音机。
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四、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
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
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五、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轻薄便宜)。
六、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七、作业:(1分)。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贵)(粗厚)(轻薄便宜)。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五
1、弄懂标题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4、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
5、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1、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1、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找故事的影子,让学生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
2、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复杂,可安排学习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这样,便于把握文章内容,便于理解、分析。
3、文章的结尾很有特点,与开头相呼应,整个情节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好。
4、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发挥想像,续写本文,学写科幻小说。
(一)课堂游戏:环境保护大会。
1、认领角色。
全班同学都必须暂把自己变成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植物,或者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大海、蓝天、东江、泰山、黄河、课桌、黑板、马路、老虎、床铺、大熊猫、梧桐树、草坪、垃圾箱等。
2、请每们动物、植物或东西,每一种大自然的杰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一段话。(教师可先举例:床铺:“我最倒霉了,我不像个床,简直是个狗窝,床上的被子从来不叠,臭袜子还藏在床垫底下,你说难过不难过!最糟糕的是,我的小主人还喜欢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结果我身上又是饼干屑,又是瓜子壳,这哪里是床,分明是个垃圾桶。”)。
3、教师小结。(只要你学会替别人着想,你就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洞、小石头、喂,出来……)。
2、根据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内容,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明确:既可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1、再看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存在哪些疑点。
如:
(1)、洞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这样的“洞”吗?比喻什么?
(2)、文章真正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3)、那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洞”的认识有没有把问题解决了呢?
2、组长把问题列举出来,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3、教师补充关键遗漏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如: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明确:既表现和讽刺了人们的幻想,又用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了社会公害。
(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各抒已见:
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来自人类本身。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文章结尾,天上传来“喂——出来”及掉下来块石头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欣赏图片,谈感受。
1、完成课后第三题。
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2、上网或在图书馆收集有关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六
1、通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现实与想象思维的关系。
3、增强环保意识,激发探索热爱科学的情趣。
1、理解现实与想象思维的关系。
2、增强环保意识。
1课时。
1、通读课文,把握文意。
2、理解现实与想象思维的关系。
3、展开合理想象,作续写练习。
一、漫画导入。
学生上讲台展示所画漫画,解说故事内容。
第一幅,画上无底洞,围着许多人。
第二幅,画上许多垃圾车开来。
第三幅,画上工人头顶上飞来一块小石头。
二、自读课文,思考。
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怎样的道理?
明确: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三、探究文本。
2、探究这篇科幻小说的深意。结合练习二,讨论交流。
四、展开想象。
明确:
1、从那个无底洞中来的。
2、意味着原先人们扔进洞里的垃圾污物将接踵而来,大自然对人类进行的一次次惩罚的行动即将开始。
3、展开想象,先口头作文,再书面作文。
五、拓展延伸。
课后调查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人们是怎样进行环保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词语,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2.了解这篇小说的深意,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小说主题。
3.了解科幻小说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师引导,采用问答、讨论、表演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报复,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懂得珍爱我们的环境,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明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2.体会小说风趣的语言风格。
3.探究作品的寓意与主题。
【教学难点】:
1.了解构想由基本点到整个故事情节。
2.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小说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
一、由影片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科幻影片,后让学生谈谈这段影片的真实性、并说说它的体裁。(科幻作品)。
师:同学们平时阅读过不少课外书籍,那么科幻小说同学们都喜欢看吧!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科幻小说?根据学生在读书中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思考来谈谈对科幻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有理则行)。
2.请两位同学介绍自己所看过的科幻小说,并对故事情节作简要概述。
例《星球大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归纳: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学生可记下笔记。
二、自主学习。
由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简笔画,画中内容是在一个离城市不远的村庄,出现直径大约1米左右的黑呼呼的大洞。以“洞”为基本点,让学生构想一个故事。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以及平时观察。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再现文中故事情节。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
让学生分角色、分组准备并表演,表演时应与课文内容大体一致。(让学生分别扮演村长、村民、新闻记者、科学家、商人、警察、市民)。
三、合作探究。
1.让学生探究课文内容。体验科幻小说想象的奇妙、生动、合情合理等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请组代表回答。
(1)一场台风过后,小庙被台风卷走,留下来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2)人们探头张望,有人猜疑狐狸洞,有人对洞里喊,有人丢小石子以探深浅,有人主张埋洞,有人担心、害怕。
(3)后来洞被一个商人买下,用作处理城市垃圾的中心。
(4)后来城市的天空中先是一声叫喊声,后来小石子又飞回来了。
(5)有可能,但丢进洞中的小石子不可能再从天上飞下来。
由以上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明白:想象的世界多虚幻,虚幻的情节又是根据生活(现实)加以想象的,所以故事的情节发展又合乎情理。
2.作者简介: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他的微型小说很注重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他尤其擅长写科幻小说,本文便是他的一篇科幻小说。
四、小结。
请同学讨论后归纳: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科幻小说,观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认识了新星一这位作家,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了解,小说留下的启示,我们将在下节课中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中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日本微型小说鼻祖”。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八
一、学习目的:
1、简要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2、结合人们处理垃圾的现实情况,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1)想象奇特的艺术美。(2)文章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复述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预习作业:
1、收集有关微型小说、科幻小说的文学常识和著名作品名称,以及有关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
2、简要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并试给各部分拟个小标题。
3、字词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哂笑()牟取()贪婪()履行()肮脏()签订()棘手()。
众目睽睽()逍遥法外()。
(2)辨析下面的.形近字――注音、组词: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九
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范天华。
一、目标聚集。
1、弄懂标题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4、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
5、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1、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找故事的影子,让学生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
2、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复杂,可安排学习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这样,便于把握文章内容,便于理解、分析。
3、文章的结尾很有特点,与开头相呼应,整个情节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好。
4、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发挥想像,续写本文,学写科幻小说。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游戏:环境保护大会。
1、认领角色。
全班同学都必须暂把自己变成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植物,或者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大海、蓝天、东江、泰山、黄河、课桌、黑板、马路、老虎、床铺、大熊猫、梧桐树、草坪、垃圾箱等。
2、请每们动物、植物或东西,每一种大自然的杰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一段话。(教师可先举例:床铺:“我最倒霉了,我不像个床,简直是个狗窝,床上的被子从来不叠,臭袜子还藏在床垫底下,你说难过不难过!最糟糕的是,我的小主人还喜欢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结果我身上又是饼干屑,又是瓜子壳,这哪里是床,分明是个垃圾桶。”)。
3、教师小结。(只要你学会替别人着想,你就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洞、小石头、喂,出来……)。
2、根据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内容,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明确:既可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三)、探究活动。
1、再看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存在哪些疑点。
如:
(1)、洞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这样的“洞”吗?比喻什么?
(2)、文章真正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3)、那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洞”的认识有没有把问题解决了呢?
……。
2、组长把问题列举出来,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
1、阅读理解课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底蕴,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基本表现特点。
2、探究作品的内容实质,培养学生质疑思辩能力,领悟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现实与想象思维的'关系,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体味课文的人文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教学重点】。
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质疑思辩导学方法。
第三单元整合复习导入。
二、课文分析。
1、教学引领:
本文是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表现环保这一主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2、学生活动: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筛选文中信息。
三、课文探究。
1、教师点拨:
从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2、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启迪:
本文出现的后果是我们想象中的吗?有谁来描绘一下这种局面?
4、学生活动: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可能出现的景象。
5、教师调动:
请同学结合课文分析一下,造成这一场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6、学生活动:
学生分别分析处理洞和利用洞两大主要情节。
7、学科整合:
请生物老师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洞里的物质是否仍存的原理。
四、课文拓展。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是:只顾眼前利益,漠视环保的自然规律,人类必遭报复,那么,请同学们进一步调动思维,结合我们身边的今天,用一句简明的语言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收获,可以用我认为,我明白,我提议等字眼提起自己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将最好的语言告诉身边的朋友和亲人,让我们人类永远进步,让大自然永远与人造福!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一
1、弄懂标题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4、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
5、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1、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找故事的影子,让学生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
2、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复杂,可安排学习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这样,便于把握文章内容,便于理解、分析。
3、文章的结尾很有特点,与开头相呼应,整个情节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好。
4、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发挥想像,续写本文,学写科幻小说。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游戏:环境保护大会。
1、认领角色。
全班同学都必须暂把自己变成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植物,或者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大海、蓝天、东江、泰山、黄河、课桌、黑板、马路、老虎、床铺、大熊猫、梧桐树、草坪、垃圾箱等。
2、请每们动物、植物或东西,每一种大自然的杰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一段话。(教师可先举例:床铺:我最倒霉了,我不像个床,简直是个狗窝,床上的被子从来不叠,臭袜子还藏在床垫底下,你说难过不难过!最糟糕的是,我的小主人还喜欢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结果我身上又是饼干屑,又是瓜子壳,这哪里是床,分明是个垃圾桶。)。
3、教师小结。(只要你学会替别人着想,你就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洞、小石头、喂,出来)。
2、根据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内容,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明确:既可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三)探究活动。
1、再看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存在哪些疑点。
如:
(1)洞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这样的洞吗?比喻什么?
(2)文章真正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3)那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洞的认识有没有把问题解决了呢?
2、组长把问题列举出来,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3、教师补充关键遗漏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如: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明确:既表现和讽刺了人们的幻想,又用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了社会公害。
(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各抒已见:
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来自人类本身。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文章结尾,天上传来喂出来及掉下来块石头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课堂活动。
欣赏图片,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三题。
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2、上网或在图书馆收集有关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洞人类地球。
喂出来首尾呼应,污染环境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警醒: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重点难点:
1. 这则科幻的小说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 这篇科幻小说幻想的无底洞讽刺了什么?
(二)科学幻想小说:
简称“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的科幻小说。
(三)文章内容: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
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
(四)写作特点:
联想和想像的巧妙运用。
科幻小说是一个想像世界。作者的想像奇妙、丰富、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深不可测的黑洞,是一个奇特的想像,垃圾扔进洞里,世界从此清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更是一个奇妙的想像。作者的想像又是如此丰富,一个个情节联翩而至。每个片段都有鲜明生动的情境和形象。即使写政府官员丢扔机密文件,也仿佛看到他们的悠闲神态,有的在谈论打高尔夫球,有的在谈论弹球房,这些都折射出现代都市的生活。
想像世界是虚幻的,虚幻的多数情节却又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像的,所以联翩而至的情节显得合乎情理,自然而然。有人发现这么一个洞,自然人们会探头探脑张望,自然有人会疑猜狐狸洞,自然有人会对洞里喊叫,自然有人会丢小石头以探深浅,如此等等,每个情节都显得很自然。最后小石头飞来,也合情理,垃圾既然没有消除,有朝一日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篇末写到小石头为止,初看莫名其妙,再一想,恍然大悟,接下去将要发生的一切也就不难想像。
(五)重点难点突破。
这个深不可测的洞,实质上,正是人们的幻想。文中说到,城市的废物和污水本来是排放到海洋里去的,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漂流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海看作深不可测的洞了。人们把废气排向大气中,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飘散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气层看作深不可测的洞了。试看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办法,都有一种苟且心理,作者幻想出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正是集中表现了人们的幻想,讽刺了人们的幻想。作者假想有这么一个洞,既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可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小说写道:“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这些话完全是现实的。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社会公害。治理公害确实是棘手的任务,但这是无法回避的,舍此决不能保护环境。
小说写道:“刚开始时,村里人都有点担心,生怕会出什么事情。”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们担心的事情,不久真的出现了,一声“喂——出来!”奇怪的叫声之后,一块小石头也飞来了,接下来,倾泻到洞里的各种各样垃圾都会倾盆而下,这个城市就要遭殃了。可惜当初人们的担心未能阻止荒唐行为。商人为利润驱使,村民见到眼前利益也不再坚持。如果重视人们的忧患意识,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起初,很有道理的话往往不被重视,盲目的冲动却非常强劲,结果吃了大亏,才悔不当初。可见,凡事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小说中说,城市垃圾倒进了这个洞里,有相当一个时期,海洋和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晴空万里,清澈如洗。这就是说,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还会因此而欢庆“胜利”,得意洋洋,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而且隐患显露之初,人们还不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们的生存,才会警醒。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例如盲目垦荒伐木,人们何尝不为农田面积的扩大,为木材产量的增加而欢天喜地。但是,过了若干年,洪水滔天,人们才醒悟当初伐木垦荒破坏了生态,造成了水土流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由此可以领悟,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一时,不考虑将来。
“喂——出来!”这喊声,这题目,富有哲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环境污染的因素不断积累,到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害。世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量变到了质变,结果就“出来”了。鉴于此,负面的事情做不得,小错误要及时纠正,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2. 学习作者的想像思维,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从这篇科幻小说的想像世界中,我们可以悟出,单有基本情节还成不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故事。必须进一步想像具体的细节。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像,就能想出一系列具体细节。怎么让洞突然出现呢?作者想出小庙因台风而倒塌。村里人发现了会有哪些反应?作者想到人们会探头张望,有人猜是狐狸洞,有人大叫,有人扔小石头,后来用栅栏围上,有人提议重建一座庙,这些都是不难想像的。村庄就在城市近郊,城里人知道了又有哪些动静呢?作者想到记者,想到科学家、学者,想到看热闹的人,想到警察。人们怎样测量洞的深度呢?先用绳子系上秤砣,再用科技手段,想做音频分析。再想这个洞怎么成了城市垃圾箱,想到商人的点子。再想哪些城市垃圾扔进了洞里,想到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污水、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这些都是现代城市的垃圾,作者列了10种,做了足够的铺叙。最后是垃圾怎么出来,叫声在哪里响起,石头从何处飞来,作者想像为“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可见作者是根据谁制造的祸害就加到谁头上的想法去想像的,同时制造奇幻的效果。至于写到哪里为止,与其多不如少,写到小石头为止,反而含蓄,警示作用反而强烈。
由此可见,丰富的想像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情节去加以充实。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三
1.学习文中词语,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2.了解这篇小说的深意,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小说主题。
3.了解科幻小说特点。
学生预习,师引导,采用问答、讨论、表演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认识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报复,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懂得珍爱我们的环境,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明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2.体会小说风趣的语言风格。
3.探究作品的寓意与主题。
1.了解构想由基本点到整个故事情节。
2.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
一、由影片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科幻影片,后让学生谈谈这段影片的真实性、并说说它的体裁。(科幻作品)。
师:同学们平时阅读过不少课外书籍,那么科幻小说同学们都喜欢看吧!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科幻小说?根据学生在读书中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思考来谈谈对科幻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有理则行)。
2.请两位同学介绍自己所看过的科幻小说,并对故事情节作简要概述。
例《星球大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归纳: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学生可记下笔记。
二、自主学习。
由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简笔画,画中内容是在一个离城市不远的村庄,出现直径大约1米左右的黑呼呼的大洞。以“洞”为基本点,让学生构想一个故事。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以及平时观察。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再现文中故事情节。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
让学生分角色、分组准备并表演,表演时应与课文内容大体一致。(让学生分别扮演村长、村民、新闻记者、科学家、商人、警察、市民)。
三、合作探究。
1.让学生探究课文内容。体验科幻小说想象的奇妙、生动、合情合理等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请组代表回答。
(1)一场台风过后,小庙被台风卷走,留下来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2)人们探头张望,有人猜疑狐狸洞,有人对洞里喊,有人丢小石子以探深浅,有人主张埋洞,有人担心、害怕。
(3)后来洞被一个商人买下,用作处理城市垃圾的中心。
(4)后来城市的天空中先是一声叫喊声,后来小石子又飞回来了。
(5)有可能,但丢进洞中的小石子不可能再从天上飞下来。
由以上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明白:想象的世界多虚幻,虚幻的情节又是根据生活(现实)加以想象的,所以故事的情节发展又合乎情理。
2.作者简介: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他的微型小说很注重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他尤其擅长写科幻小说,本文便是他的一篇科幻小说。
四、小结。
请同学讨论后归纳: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科幻小说,观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认识了新星一这位作家,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了解,小说留下的启示,我们将在下节课中继续探讨。
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中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日本微型小说鼻祖”。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四
1、能通过品读、分析小说典型情节,理解小说环保的主旨。
2、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洞”窥人,以“洞”窥世,洞察人性的蒙昧与觉悟,思考人类自身问题。
3、能创作性地续写结尾,在科幻小说特定的情境下,培养创作能力,在与原结尾的对比碰撞中进一步深入文本,发出自己的声音。
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洞”窥人,以“洞”窥世,洞察人性的蒙昧与觉悟,思考人类自身问题。
1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介绍看过的科幻电影进入本人的课题。如《哈里·波特》、《阿凡达》,引起学生对科幻的兴趣。
以什么样的语气读出题目?并找出依据。
二、作者简介和科幻小说的常识。
1、作者简介。
星新一(1926-1997),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作为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由于其人生经历的坎坷,他对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他把笔触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剖析卑劣的人性,表达对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反思。同时他的科幻小说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想象奇妙,情节曲折,结尾出人意料又富有哲思。
2、关于小说和微型小说。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环境、情节。
小说情节的四部分组成是: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根据篇幅长短分为几种类型?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3、什么是科幻小说?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科幻小说三要素。
1、科学2、幻想3、小说。
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三、读懂故事,初步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并且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文的内容。
洞现——探洞——填洞——洞变。
2、学生朗读广告公司打的广告。
本公司有一个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洞!
据学者们估计,其深度至少有五千米!
这是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料等危险物品的最好场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四、探究主旨一。
1、朗读课文感悟,从“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到完。
2、想一想,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下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这一故事告诉我们: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报应终究是要来的。
然后列举一系列的关于环境污染的例子。
3、探究想像。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五、探究主旨二。
品读探究“洞”察人性。
2、请你说实话——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你会往这个洞子里投东西吗?
3、思考:
人性的阴暗面:自私!虚伪!浅薄!愚蠢!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利欲熏心!目光短浅!贪婪!自以为是!
2)故事中,洞的产生是因为什么?
六、小结。
七、作业。
洞成了天然的垃圾场,成了可怕的焚尸炉,成了阴暗的保险柜。面对这样近乎荒唐的人们,这个世界接下来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个任劳任怨的洞最终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搭乘想像的翅膀,续写与小说具有连贯性的结尾。
八、板书。
破坏自然——必遭大自然的报复。
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终究要自食其果。
(人性的阴暗面)。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五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其三要素。
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擅长写微型小说。
二、检查字词。
哂笑:讥笑。
拍板:指主事人做出决定。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牟取:谋取。
胸有成竹:花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三、阅读课文画出情节链。
1、自读。
2、交流。
四、作业 。
第二课时。
一、探究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1、谈谈自己的耳闻目睹,人们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和废弃废水的?
2、为什么人们这样处理垃圾与三废?
3、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5、透过小说的情节,我们应该领悟到那些道理?
6、关于小说主题,对三种意见你同意哪个说法?
二、学习作者的形象思维,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三、展开想象,接着小说的结尾写下去。
1、自写。
2、交流。
四、完成目标。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六
”报告队长,a城覆灭!””队长,b城出现大量变异人和变异动物!”“”队长……”
人们前段时间发现了一个洞,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往这个洞扔东西,尸体,污水,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生化废料等应有尽有的东西,人们却没想到,这个洞会顺着轨道一直通道人类上空!经过长时间的飘荡,这些东西一个一个从天上掉了下来,人类当初扔的东西他一个一个归还给人类!
这样下去,人类真的会存在吗……他不敢再想下去了。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七
一、学习目的:
1、简要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2、结合人们处理垃圾的`现实情况,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1)想象奇特的艺术美。(2)文章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复述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预习作业:
1、收集有关微型小说、科幻小说的文学常识和著名作品名称,以及有关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
2、简要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并试给各部分拟个小标题。
3、字词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哂笑()牟取()贪婪()履行()肮脏()签订()棘手()。
众目睽睽()逍遥法外()。
(2)辨析下面的形近字――注音、组词:
a、婪、焚b棘、刺c狐、弧、孤d博、搏、缚e肮、炕、吭。
[4]。
玩出来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八
(1)有同学看过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吗?是否喜欢小魔法师哈利.波特呢?其实,这一系列电影都是有科幻小说改编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科幻小说,下面请大家翻到15课《喂--出来》。首先请大家结合课本下脚注释了解作者概况(教师同时播放幻灯片补充),接着我们一起来了解“科幻小说”的相关知识(播放幻灯片),了解完相关文学常识之后,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奇妙的世界。
(2)走进作者:星新一,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星新一的作品庞杂,除科幻小说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1976 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恶魔天国》(短篇集)、《人造美 人》(短篇集)、《声网》(长篇)和《梦魔的标靶》(长篇)。
(3)背景介绍:20世纪中后期,由于之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同时人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作者创作此篇科幻小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对人类做法、思想、道德的探讨和思索。
(4)科幻小说知识:科幻小说是指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科幻小说包含“科学”、“幻想”、“小说”三个要素。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科幻小说之父是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我国科幻小说作家是高士其。
1、给下列紫体字注音
哂( )笑 牟( )取 众目睽( )睽 棘( )手
铆( )钉 贪婪( ) 履 ( )行
2、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哂 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牟 取:谋取名利。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开端(1~23):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
发展(24~38):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
高潮(39~50):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
结局(51~56):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满)
基本情节:一阵台风过后,小庙到了,人们发现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这个洞被卖给一个商人专门用来倾倒垃圾,最后垃圾飞回来了。
1、小说中人们对这个洞有哪些反应? 这个洞最终被用来作什么?
(1)警察:
记者:
学者:
村民:
商人:
补充“胆小怕事的老人”:
“沉浸在眼前的美好生活中眯着眼睛洋洋得意的工人”:
2、这个洞最终被用来做什么?
明确:叫声和小石头都是从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来的。过去丢进洞里的东西都将出来,让这座城市的居民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
这篇小说的结尾采用徇环式的结构。
体现了作者“谁种下的苦果,谁亲自去品尝”的观点。
4、这个洞代表什么? 洞:代表人类生存的土地。
5、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提示:城市的废物排放到哪里?)
人们一直把海洋,大气看作是深不可测的洞,随意向它们排放废物、污水和废气,以为这样
做能让垃圾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一种苟且心理,作者假想出这个洞,是为了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为了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将遭到灭顶之灾。
6、文中两次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照应文题,为下文作铺垫,引发下文情节。
第二次照应文题与前文,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小说以“喂--出来”为题有何用意?
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明确: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但是回声终究传出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
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启迪:学习了这篇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小说,你领悟到哪些道理?
明确:“喂--出来”这一题目富含哲理,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积累最后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之后,量变引起质变,结果就“出来”了。因此,我们平时应注意及时纠正小错误,多做正面的事,少做负面的事。
1、针对身边各种自食恶果的现象,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建立美好家园,我们应该怎么做?试提三条建议。
2、完成课后练习三:展开想象,给小说续写一个200左右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