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些记忆范文(19篇)
情感表达是人们用语言或文学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冗长和无关的内容。在读完以下的总结范文后,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和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纪念一些记忆篇一
20xx年8月5日,杭州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511中队开创小队的队员冒着酷暑,来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文一大院,用镜头探访50年代的筒子楼“鸟枪换炮”后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容颜,拍摄最美杭城的历史记忆。
这里保留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幢苏式建筑,曾经一度破旧不堪。不过,现在这个小院子变化可大了:队员们走进改善后的院子里,只见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楼房坐落其间,绿树成荫;名为“文一大院”的院落墙上还写着“集体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为人民服务”等标语,留下了历史的些许记忆。
队员们热情高涨,寻访院子里每个角落的历史,面对镜头自信满满的展示着自己,与历史来一个亲密接触。拍摄期间,在该院子居住了三十多年的王阿姨还给大家讲述了“文一大院”的前世今生,每个队员都听得津津有味,并时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王阿姨深入交流。
最后,队员们参观了修缮后的筒子楼内部,这个改造提升后的筒子楼,内部已一应俱全,与现代化的小区相差无几。居住在这儿的居民们说,是庭院改善改变了他们的环境,提升了他们的居住品质。
这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一大院,是杭州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的缩影,蕴含着杭州深厚的文化元素,是杭城最美的风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纪念一些记忆篇二
时光过得可真快,一眨眼,我也已经在这世上呆了十几年了,看看现在的自己:“品学兼优喜欢助人为乐。”而小时候的我呢,却截然相反。
小时候的我比较悲观,常常遭人欺负,又因为自己是外地人,好像觉得低你们一等。那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在玩着滑梯,这时来了几个大班的孩子,他们插队到了我前面,我说:“你们插队了,你们应。”说到这时,他们几个恶狠狠地瞪着我,使我把另外半句话宁是咽了下去,他们还不肯罢休,最终,我只能离开了滑梯。
还有一次是在上小学时,哥哥带着我去外面玩,这时旁边来了几个大孩子,他们在旁边辱骂着我们,我也就骂了他们两句。在那一天的晚上哥哥一直没回来,找了一晚上,爸爸才终于找到了哥哥。直到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哥哥是看不惯我被骂就去找他们“评理”去了。听爸爸说:“那是哥哥被几个人按在阳台的墙角下,接受着拳头的洗礼。如果我晚来一些的话,你哥哥可就危险了。”
还有小时候我所经历的种种,使我的童年时代几乎成为了灰色的。
两年前,我从小学毕业了,每当我看到童年时的照片,就会想起我“灰色”的童年,就会想起我童年时所经历的种种,每当那时,我的心都在默默流泪。在学校中与同学闲聊时,每当听同学留起美好的童年,每当听同组的同学唱着《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我就在想:“我不能让我的少年时代也成为灰色的,我一定要在少年时代留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未来的我回忆。
纪念一些记忆篇三
在埋葬之前。
浓浓淡淡。
慢慢流逝又不经意。
想起的画面。
3、秋天的来信。
林间传来小草沙沙的脚印。
枯黄的.相思像雨落的痕迹。
她的钢笔沾染两种不同的墨水。
褐色的躯体和黑色的泪滴。
便利店的阿姨。
泛黄的信笺上声声叹息。
“道声别吧,已是冬季!”
瞬间又覆盖上洁白的雪纸。
纪念一些记忆篇四
在每天的生活中,有许多令我难忘的事,但一直让我铭记在心的,就是那次去甜品站的经历。
又是一个周末,但并不像一般的周末——天色阴暗,空气中氤氲了闷热与烦躁,好似街上的每一个人头上带着一片乌云,闷闷不乐,包括我在内。叮铃——叮铃——我的手机响了。我不耐烦的拿出手机,急躁躁地按开,原来是我的同学:麻烦给我带杯麦乐酷过来,回来给你钱。我只好答应了,但是烦躁的心情还是让我变得闷闷不乐。
我来到了周边的一家快餐店,里面很凉快,如同清爽的秋风刮跑了酷暑的炎热一样,我不好的心情也被一并吹走了。当快排我到时,旁边来了两个人,年轻的那位气着举着手中的圣代,说:你们这个甜品站什么服务态度,啊,才给我们这么点儿冰淇淋!服务员赶紧给他们换了一杯。我观察了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讲多一点儿的,味道还比较好呢。
因为书包放在了学校,所以我吃完午餐后,我一手提着我自己的一杯汽水和赠送的玻璃杯,另一手提着没吃完,要带走的食品。虽然东西不沉,但是很是费力。凉风消失了,乌云又回到了我的头上,我吃力的走向甜品站,在那里排队,好似在烤架上吊着一样,使人有一种无形的恐惧。
不一会儿,终于等到了我。甜品站的服务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妈,个子差不多和我一般高,不过她看起来有些令人惧怕——卷曲而微红的头发,干瘪的`嘴唇,很难想象她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我小心翼翼地将我拿着的东西放在窗口前的白色台子上,她似乎注意到了什么,嘴好像要张开似的。一杯麦乐酷,谢谢。我说。他收过钱,一句话也没说的,飞速的做了起来,好像他就是这一整个甜品系统的核心一样。不一会儿,饮料完成了,不仅多而快,而且里面溢出了棕色的泡泡,好似一颗颗即将爆炸的炸弹一样,飞快地向上冒出。但是就在这时,我望望那杯华贵的汽水,又悄悄那白色台子上的东西,在我的脑中上了一个疑问:我该怎么拿这四件东西呢?会不会它们会在途中撒掉我脸上立马露出了困惑,我愣了一会儿,像是一个雕像,仿佛冻结在时间与闷热的无限困惑中,不能自拔。喂,拿好。我从沉思中省悟过来——那位大妈递给我了两个普通的塑料袋。我被这而震撼了,那个服务员可能可以管都不用管,甚至会冷漠地把饮料推给我,招呼下一位顾客,而她,就像我的母亲一般,默默地,无私地帮助我,帮助我走出困境。
我微笑着,对他说了声谢谢,她那张酷似树皮的脸上也露出了欢似阳光般的笑容。我走下台阶,她用大喇叭对我说了一句:欢迎下次再来。这又好似一缕世上最清爽的秋风,我的全身的烦躁与热,都被这缕风而吹走了。
啊,那最令我难忘的,不就是那位服务员的热心吗?在我生活中接触的每个人里,在我社会中经历的每件事里,他总是让我在许多人中想起,她那纯洁的心灵,在我心中写上了深刻的一页。
纪念一些记忆篇五
我原以为记忆是模糊的,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但在夕阳下,蓦然回首,身后那串歪歪斜斜,磕磕绊绊的步履,便构成了生命中宝贵的回忆。
再打开一扇大门,那是一幅绚丽的画面。当清晨温暖惬意的晨光透过薄纱落在地板,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我踏上去上学的路上,我跑着、跳着、笑着;在校园里,欢快地奔跑,嬉戏;放学后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清风,和你在树下谈天说地。
轻轻推开最后一扇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附属的景象,现在,这段日子我忽然长大。课间再也没有从前的追逐打闹,而是在奋笔疾书。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打在地上,散出星星点点的光晕,窗外没有了欢笑声,只有屋内“沙沙”的笔声。可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更加充实。
我们都在时光里磕磕绊绊的找他,然后一点一点离开最初的模样了,我们不会再为任何事做停留,因为我们要抓紧时间,留下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纪念一些记忆篇六
那时节,村庄里几乎没有汽车来过。大路上是大轱辘的木板车,几匹马拉着的,咕噜噜咯吱吱地碾过我们羡慕的小眼神。车上用的是牛皮搓成的粗绳子,我们都叫它皮车。那些皮车们很忙,也很牛,根本不把小孩当回事,无论我们是多么的眼馋,多么的渴望能在皮车上坐一回。
皮车们在乎的是大垛子大垛子的庄稼,从田里往打麦场上运,大口袋大口袋的粮食往山外运。谁也不知道山外面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只有皮车才知道。
偶尔在冬月闲天里,大皮车们挂上红布条吱吱扭扭地出发了,那是要去娶亲了。穿大红棉袄的新媳妇骑在马上,娘家挑几个很有脸面的亲戚做上皮车送亲。送亲的客人是极尊贵的,一个个矜持地坐在炕上,喝茶吃宴席,拿手绢儿擦着嘴角,席毕再拿手绢儿包几个肉丸子带走。因为送亲的人少很稀罕,我们村就称稀客。
我那时最远大的理想就是当一回稀客,做上皮车享受一下被人抬举的贵重。在家里总被使唤来使唤去的,还见天被尕姑姑呼来喝去骂着真是窝囊透了。盼归盼,可惜一回稀客都没当上。即便到现在,也是半回稀客都没得当过,大约这辈子没有送亲的缘吧。
我的两个姑姑算起来是比我要大几岁的,可总也不出嫁。尤其是尕姑姑,我恨不能一下把她给出嫁掉,可惜她总在家耗着,没法当个稀客么。还有个表姐也是比我大好多的,可她也硬是熬着不结婚,老姑娘吧唧的,还笑话我远大的理想。什么话么,我是想当个稀客哩,又不是拦路打劫个青豆角子烧山药蛋子的。令人伤心的是她们出嫁的时候我漂泊在外,居然又没当成稀客,真是难过蔫了。
偶尔有亲戚家嫁女儿或娶媳妇,我奶奶就携着尕姑姑穿上新衣裳美滋滋地赴宴去了,哪有我的名额啊。呜呼,真是伤心,我那讨厌的尕姑姑,我那张牙舞爪的尕姑姑,曾经多少好事被她抢占了啊。对于夹缝中求生存的我来说,那个小小的心愿是藏了多么大的奢望啊。
每逢我愤愤不平地时候,我的玩伴丫丫就讨好我,表示一定要早早出嫁,让我当一回稀客。她要骑大红马,让我做皮车,还答应把她存着的一块手绢借给我。主要是我的那块太破了,总拿来揩鼻涕。但是丫丫拿不定主意要嫁给谁。我俩就挑来挑去,最后她打定主意要嫁给那个“耍把戏”的小伙子。那是我们村唯一来过的“杂技艺术团”,丫丫眼光还是挺长远,追星也追得地道。只是我们从没想过等丫丫长大后到哪儿去寻觅那个“耍把戏的”,或者是等她长大后他还会不会变老。总之,丫丫决定要嫁给“耍把戏的”时,一脸的羞涩,一份不可言说的喜悦被她小心翼翼地收藏起。
我的邻居尚增娃知道丫丫将来要嫁给“耍把戏的”时,显然很气愤。每次过家家都是他又当“红马”又拉“皮车”的,把我和丫丫背来背去,容易么。可是冷不丁丫丫长大后并不嫁给他,这让他很没面子。他是见过世面的人,不能忍受这种委屈。
尚增娃见过的世面就是出过山,见过一辆汽车。他跟着那辆卡车屁股跑了好久,为的是追着闻汽油味道去了。而且,还吃过西瓜。但根据我的小小经验,他吃不吃西瓜很难说。因为某次我爹从外地回家,带给我一枚熟包谷。小伙伴们每人从我手里分一叶包谷皮,只有尚增娃耐心等我啃完包谷棒,把包谷芯要去嚼了。这么家的一个人,我有些小小毒恶的推测他只不过是在山外溜了一回西瓜皮而已。
但他总是坚持,他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觉得丫丫不嫁给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那念念不忘当稀客的瘾。所以,他寻个借口和我吵架,拒绝给我当“皮车”背我。也许还没有和好的时候,很荣幸我妈来接我,让我居然在山外风光了一年多。
其实我是被妈东家西家捎带着流浪了一年多时光的。但对于我来说流浪绝对不是个啥事,就算十年也不成问题。大约我生来就携带了那份抵御生活变故的特殊细胞,知道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所以很能随遇而安。据说我在那个叫横梁的山村里穿着破烂的大红花布衫,生活的很舒心,不想爹,不想妈,不想家。
回到村里,我简直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荣耀的不行。更重要的是我是穿凉鞋回来的,村里都叫“漏风鞋”。我说“漏风鞋”是爹在山外给我买的,小伙伴们的目光就顺着大路往山外飘。山外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当然我出去过。坐汽车是个什么样的感觉,也只有我知道。当然,我最知道坐车的滋味了,那个难受啊,晕车晕得厉害,吐了半天,吐得肠子都疼。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条平坦的大道穿越了老家的村庄。再多再好的汽车,也粘不住孩童们的目光。乡村里随处可见的是摩托车,几乎家家都有农用车。一面是乡村田园的和谐美景,一面是现代化生活的展现。老家的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地踩着季节变换的脚步忙碌。山里春种秋收,山外打工做生意,候鸟一样的飞来飞去,成为生活的一种程序。
尚增娃放了几年羊,后来贷款买了辆汽车跑运输。他不放弃土地,也不拒绝运输生意,属于白手起家富起来的`那拨人。对于各种车辆的奔波,乡村早已不当回事。乡村已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乡村。
丫丫一家去了新疆,我童年好多玩伴也都离开了村庄,和我一样,漂泊在山外的世界。艰辛是肯定的,收获也是肯定的。其实我们都在艰难的收获童年时种在山外的梦而已。
路边的村庄一个一个从车窗里移过,绿树红瓦,清风溪水,田园生活的清雅扑面而来。偶尔有一头牛横在路中央,慢吞吞地腾开路,甩甩尾巴走了。也许等我们老了的时候,会回到这种恬淡的生活状态,依旧会回到自己童年的村庄。
那条河叫萱麻河。
萱麻是一种植物,生命力旺盛的很,但是不能碰的。指尖偶尔不小心蹭它一下,手上立刻红肿起来,又疼又痒痒,过个一两天才可消下去。
论理它是含着些毒性的,可是我奶奶用开水烫熟了喂猪,猪们吃得可欢呢,从没种过毒的。依稀记得偷偷尝过一口,扎嘴戳嗓子的很难吃,不如别的野菜绵软可口。
大约萱麻这东西个性太强,象征一种气势吧,所以那条河就叫做萱麻河,我们的村庄也跟着就叫成了萱麻河。就算现在,常常有人问我:你老家是哪儿的?不用思索,顺口就回答:萱麻河的呗!这五个字念叨了好多年,说不上自豪,但亲切感还是很浓的。
一条沟里的七八个村庄,笼统的都称萱麻河,都吃这条河里的水。过去吃,现在吃,未来估计也得吃。现在离河远的人家都修了水窖,是国家扶持的“雨水集流工程”,天上下雨时接雨水,不下雨时,用农用车从河里拉水,灌在水窖里存着吃,水质倒也清澈甘甜,一点也没啥改变。河里的水是奔跑的水,窖里的水是躺着的水。想来运动着的水多些筋骨,休息的水绵软一些,区别仅此而已。
离河近的人家就不必存水了,反正河里的水大。不像别的地方,水淌着淌着就干枯了,前几年还行,如今几乎没水了。我们村的人有个毛病,从很早起河岸两旁都栽满树,大树伐了小树补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决不让地闲着。所以生态保护的好,水流几乎没怎么改变。天旱的时节河就痩些,来几场雨,又恢复了原来的肥样。
挑水必然在清晨。前面是晃荡着水桶的人,后面是晃荡着尾巴的牛羊。吱呀吱呀的扁担,牛哞哞的呼唤,和美的都快溢出诗情画意了。
每次回老家,清晨不愿起床,喜欢趴在窗前看这种亲切的乡村田园景致。可惜婶总是不好好搭理我,只好蹭几天就溜走的。我的好多诗意就忍痛割爱了。
总想啊,如果我父亲还健在的话,他一定清扫干净院落,炖一锅小鸡蘑菇等我回家。红泥火炉煮酒,赏阶前山花,听河水流过山村,看小桥流水人家。父亲的笛音渐起,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人间景致呢!
就在前几天老家来人,说新修的一条高速公路要打村子里穿过。新公路顺山脚下走,我家的老院子被征用了,叔得搬迁。我问什么时候修啊?她说还没定下来,只是征用地段打了记号。估计快了。
于是一种粘稠的乡愁糊在我的心上。山脚下那一河岸的树肯定要被伐去一半吧?老家的院子拆了,叔可以得到一院子新房子。而我,再也无法找到栖居内心的家了。多少年漂泊在外,但只要想起那个童年的现在的老房子,内心都是安宁的,充实的。
每次回去,甚至都能捡到幼年的脚丫印儿。不管童年快乐与否,但保存童年的记忆对人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一条新的公路崛起延伸到山外的时候,许多我美好的记忆都将被带走,留下残缺的梦。
老家的人们都非常兴奋地巴望着公路早些动工。路不是一年可修好的,修上两年,村里靠拉沙运土家家都可锦上添花进财了。社会在飞速发展,生活在高速运转,没人理睬我多愁善感的记忆,没人在乎我饥馑的童年梦。只在现实生活里打捞着越来越殷实的日子,盘点愈来愈现代记忆。一切都在改变,生活加速还原其固有的美好。
也许现在挂在山腰里的那条大路,多年以后就成了回乡的人们怀旧的乡间小道了。一河水,承载游子们的漂泊了许多年的足迹。那份清冽,可洗去一身的尘土啊。
纪念一些记忆篇七
7月12日下午,我们去世界上最全面、最真实、最能了解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暴行的场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凭吊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纪念馆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遇难者雕像,遇难者露出痛苦的表情,令人看了不寒而栗。在纪念馆的四周,竖立着南京大屠杀标志碑、“300000”雕塑、哭墙、浮雕《劫难》、和平大钟等。我们进入南京大屠杀陈列馆,看到馆内摆放着许多当年侵华日军使用过的实物,有枪支、弹药、钢盔、水壶等。有大屠杀遇难同胞的雕像、照片、纪录片,有遇难同胞的档案、资料,以及他们的亲人悼念他们的物品等。随后,我们又去参观了遇难同胞的尸骨坑。南京共有6个埋葬遇难同胞的万人坑,最多的一个坑里埋了5万多人呢!使人看后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营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使人们得以过上快乐的生活。
【例文二:游南京大屠杀同胞纪念馆】。
就在昨天,我刚从南京回来。这一路上,仅仅两天,从嬉笑到沉思,我仿佛是亲身经历了几十年前那场刻苦铭心,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刚进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被一阵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有着说不出的难受。踏进纪念馆的第一刻,暗暗地,满目全是那馆内天花板上明亮的“遇难人数:300000”,刺目的占了整整全部的天花板!两边的`墙壁上,凹凸不平,走近,发现,竟是遇难人名单,伸手,触摸,那字字都磕痛我的指尖!
转弯,进入了另一个区域,一个近4米深的巨型坑映入眼帘,我探头向下望去,累累白骨啊!面对如此骇人的场面,我有的只剩凄凉与愤慨!
“中岛部队集体屠杀二十六万三千八百三十三人,任意屠杀三百六十六人,暗杀一百八十九人,伤害二十人,强奸五人,拒奸致死八人,抢劫勒索三二人,烧死一百七十八人,强制服役三人。”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小小角落中的一小段文字,一长串一长串的数字,就如那星星点点的火花,骤然燃起了满腔的愤怒,整整的满腔的愤怒!
我望着纪念馆中那不堪的画面:枪杀、活埋、刺杀、火烧、水溺、屠杀……日本人肆意玩弄着中国人,把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当作游戏一般玩耍。《拉贝日记》里说到:“在开车穿过城市的路上,我们才真正了解到破坏的程度。汽车每开100至200米的距离,我们就会碰上好几具尸体。”而日本人居然想把南京大屠杀从血写的历史上永远地抹去!他们甚至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这是多么可笑啊!
祖国的耻辱,历史的污点!那血的教训!中华的伤疤啊!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作为一名中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勿忘国耻!
纪念一些记忆篇八
5月9日下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党性修养,传承革命精神,努力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我院党委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副处级干部参观“时代记忆纪念馆”。
党员干部们分别参观了气势恢宏、象征长征精神的时空隧道、珍藏宝贵红色图文资料的八个展厅,在高清led巨屏下回顾了毛主席从19至1949年的丰功伟绩。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此次参观使党员干部们深刻感受到共产党百年奋斗铸就的辉煌历史,更加坚定信心,强化党员意识,为推进医院事业健康发展不懈努力。
纪念一些记忆篇九
八载刀光狼影,千城遍地殍灵。军民揽辔奋长缨。
举旗除孽障,挽臂振雄风。余屑犹存迷梦,木铎警示东瀛。
安澜长剑佑苍生。誓言舒壮志,铁血筑长城。
浪淘沙—勿忘《国殇》。
八载战东洋,血祭炎黄。中华儿女剑弩张。数亿臣民挽臂膀,共筑铜墙。
群起灭豺狼,何惧寒霜!锤镰高举卫家乡。甲午警钟犹在响,勿忘《国殇》。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
亡我之心气嚣张。
“三光”政策灭人性,
全民抗日烽火扬。
八年苦战获全胜,
解放神州兴富强。
如今谁敢再来犯,
定叫敌寇丧边疆。
《那些不曾远去的身影——献给抗战牺牲的英烈们》。
那些不曾远去的身影。
年轻,阳光,鲜活。
高大或矮小,贫贱或卑微。
每一个胸中都跳动着。
热爱母亲博大的心。
当战争和侵略,杀戮和血腥。
伴随着噩梦降临。
你奋然崛起。
迎向法西斯的铁蹄。
即使碾得粉碎,化为灰烬。
也要用你单薄的身躯。
挺起山一样脊梁。
遮挡身后的母亲和土地。
那些不曾远去的身影。
英勇,坚贞,顽强。
将军或士兵,显贵或贫民。
每一根血管里流淌着。
华夏祖先赐予的.不屈的魂。
无畏的你,怎能容忍。
滴血的刺刀刺穿母亲的身体。
禽兽的魔爪践踏母亲的土地。
即使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流尽身上最后的一滴血。
也要捍卫母亲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七十年了。
那些不曾远去的身影。
在母亲的心中。
永远年轻。
撒遍大江南北的葱翠。
是他们投下和平的绿荫。
七十年了。
那些不曾远去的身影。
在母亲的心中。
永远年轻。
那些放飞祖国蓝天的白鸽。
是他们发出欢快的谐音。
《恸南京大屠杀亡灵》。
倭寇屠城罪逆天,
恣行暴戾惨人寰。
深沟浅壑隆尸嵴,
小巷大街成血潭。
河耻山殇仇共戴,
椎心泣血恨悲含。
碑铭史鉴亡灵奠,
民族振兴狼子湮。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一
今天下午不上课,全班去参观博物馆。忘了是谁说过,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请到它的博物馆去。我早知道湛江博物馆离我们学校不远,但我一点想去的念头都没有。可能是我对湛江的感情还有深到想要去了解它的程度。虽然说不用拘在教室上课是一件令人稍感愉悦的事情,不过老师明说了,要交观后感。于是一开始,这只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仅此而已。
题外话扯太多了。不过这次湛江博物馆之行,还是有话说的。
总的来说,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很不愉快。在我的心中,“博物馆”这三个字,它的本身就是很庄严得了。何谓博物馆,就是浓缩了历史的地方,就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桥梁。可是眼前的现实和我梦想的相去甚远。或许它只是一栋建筑物,刚好里面存放的是与过去有点关系的东西,又刚好它被称为“博物馆”。
来到门前时,大家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掏出手机和相机,拼命地拍啊,照啊!照了个人的又照集体的。一拨人照完了又换一拨。我们站得的很整齐,表情却僵了。我突然害怕这汹涌的人群,害怕从他们口中发出的声音。老师让我们来的目的我不得而知但我想一定不会是让我们来到这里拍一堆的照片,回去喜滋滋地传上qq空间,建了一个新的相册,就叫“博物馆之行”。只是为了让来访的好友看见20xx年3月24日,本人去了一趟博物馆。那些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傻傻的拍了很多,但我已不再想上传到哪里。其实这些照片要的话,网上那么一搜,就会闪出了一打。就算拍了照片,又传上了空间,好友知道你去过。那再往后呢,过后有多少人会解读历史,记住历史。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不就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发生在我们的过去的事情,而不是只有到此一游的证据罢了。
人群一涌而进,突然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喧闹,空气混杂起来。身处闹市之中,我们岂能用一颗谧静的的心去感受流淌在我们身旁的一切,它所要倾诉的话语我们又怎么能听得见。我逃也似的跑上了二楼。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看看那些我不曾熟悉的过去,默默地又默默去亲近我们的祖祖辈辈。可是人们都不懂,在这里,连呼吸都是一种亵渎。其实不该说大学生没素质,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通病。多少年了,总是会在一些杂志和报刊上看到类似那样的文章,说中国人到国外旅行,每到一处都是大声的喧哗。以致外国人在一些地方特地用汉语标明不要做什么什么之类。我相信,只要是中国人看到这些文章一定会很气愤,说老外看不起咱中国人。其实我们不能怨别人,是我们自己不要了自己的脸。才丢脸丢到全世界去。熟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犯错不要紧,但要紧的是知错却不改错。中国腾飞了,gdp直线的增长了。在别人眼中看来,只不过是一群暴发户而已。不然这么多年了,连大学生都不知道在一些公共场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别人。或许应该这么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说来也是,读了十几年书,也不见在哪个年级开过个人修养问题的课程。中国相传的“礼仪之邦”没有继承下来,谁之过?我从二楼下来,坐在门口坐等着大队伍转移到二楼了,才走进大厅。我观察了一下,坐在门口的那些也许是工作员的阿姨,也是唾沫满天飞,说的不亦乐乎。这里已经没有一处可以栖息的地方。回去时,我在门口转了几圈,又看见了那炮口里面塞满了垃圾。扔的人不该,管的人不该。其实不是我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这一幕一幕真的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会想,历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根探源又是为了什么。就像是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去和回忆,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也有它的过去和回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副巨幅油画。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1889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年代,离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年。即使透过照片,我也难以想得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不管是之前的鸦片战争还是眼前的抗日战争,留给我的是历史书上的一串串文字和一幅幅黑白的图片。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祖先先可是战斗了1。
寸金桥我常常走过。可是我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抗法烈士。我以为这是关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典故。孰不知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啊。原来它承载的是如此沉重的意义。昔日的寸金土地莫不是血流成河,尸骨皑皑。谁可知道,脚下坚立的土地,沉睡着多少灵魂。时时刻刻守护着他们誓死都不愿放弃的家园。我们是幸福的,没有战争。我们是幸运的,在先人的庇护下,不知天高的成长。我不得不为我们的祖先深深地感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武器先进,想要取得胜利并非是一件难事。可是一百多年前,经济等多方面的实力与西方相差甚远。凭的是满腔的热血,对祖**亲无限的热爱,对家园的坚定守护。纵然赤手空拳,硬是让敌人畏惧三分。用那血肉身躯,挡住千军和万马。
人总会有一死。好男儿就应当保家卫国,在所不惜。死亡,谁不曾害怕过?这战争没完没了,似乎看不到尽头。我害怕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妻儿身边。我多想像以往一样,在地里回来后,一家人喝着热热的菜汤。前有古者,后有来人。我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前方已尸骨皑皑,后面还有无数的人倒下。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我又看见了她如花的笑靥。如果风会说话,请告诉她,战争一定会有结束的那一天,要好好的活下去,把孩儿抚养成人。
战争呵,从古至今,让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母亲,若不是你太过孱弱,你的孩儿怎么会遭受如此的耻辱。可即便这样,我也不曾有过一句怨言。
战争的世界,我们没有在里面。硝烟四起,妻离子散,家园破碎的悲痛,岂是生在蜜罐、长在蜜罐里的我们能够领悟的。唯一可以窥的一二的,只有那时的诗人留下给我们心海澎湃的诗篇。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座纪念碑,铭记历史,铭记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我们的幸福,曾经牺牲了性命。
有点多,你选着抄吧!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二
在进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通道边,几个铜像已经先像我们揭示了中华民族被日寇侵略时的悲惨灾难。
这样令人愤恨的惨状在日军侵华之时太多太多,大量当时的图片报纸及回忆录,真实的还原了当时那段民族泣血的悲惨历史,我已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耳边传来沉重而又悲怆的音乐,仿佛瞬时把我带入了当时的灾难现场,看着我国同胞如同竞技游戏般的被日本人杀害,我好想高喊:恶魔,住手!但却还是看着他们高扬着手中的屠刀残忍的杀害我的同胞,然后放肆而狂妄的笑。再多的愤恨,再多的呐喊终是成为一腔怒气堵在胸口,无声的化为泪水充满着我的眼眶。
一十二秒,每过一十二秒,在那黑暗而精密的空间里你就会听到一滴水滴落下的声音,那是一个生命消逝的声音,我从不知道,一十二秒竟然有着这样沉痛的特殊意义。那些日本战犯丑恶而又狰狞的嘴脸一个个出现。30万人,30万个鲜活的生命在那黑暗而罪恶的6个星期中从他们的手中毁灭。纪念馆的大墙上镌刻满了在那场灾难中牺牲的人的姓、名,有些甚至连姓名都不曾留下,我们以这种方式纪念着那些苦难的人们,同时也让今天的人们铭记着当时的耻辱。勿忘国耻!万人坑中那层层叠叠的森森白骨,无一不在揭示证实着日本那个血腥的民族在我们身上留下的伤痕和沉重苦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那道屈辱的伤口虽然已经结痂痊愈,但是留下那一道道疤痕仍在时刻的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时刻鞭策着我们自强。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我那多灾多难的祖国已经崛起,也定会在我们的自强奋进中发展的更加繁荣富强!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三
1、幼儿的记忆发展非常迅速。
一般说来,3~4岁,孩子还不能有意识地记忆,这时,如果孩子能背诵一些儿歌,基本上也是有口无心,边学边忘。
5岁,孩子开始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记忆行为,这时,家长教孩子念儿歌时,如能侧重理解、复习,能取得一定的记忆效果。
6~7岁,孩子开始运用一些记忆策略。这时,如果你让孩子学习、背诵一首唐诗,他往往能自己运用复述的方法帮助记忆。
2、幼儿善于记忆具体的事件。
孩子对生活中的特殊事件,特别是那些对他有重要意义或者他感兴趣的事,很可能一次就牢牢记住了,这方面,孩子的记忆能力甚至超过了成人。大人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童年的往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而成年以后的记忆,反而不那么清晰了。
3、幼儿的形象记忆比抽象记忆强。
幼儿很容易记住具体生动的形象,但对抽象的概念往往怎么也记不住。很多父母教孩子背诵古诗,但孩子转眼就忘记了,就是因为他并不理解古诗的含义;相反,对于卡通故事,他却总能牢牢记住,这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对此感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卡通故事总是以各种生动的形象出现,有利于孩子记忆。
4、幼儿的记忆与动作发展密切相关。
动作能激发孩子的想象,促进记忆。如果你要让孩子记住“出门要说再见”,与其对他一遍遍谆谆教导,不如让他跟着你操练一次“出门说再见”的动作。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四
我出生在康乐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始终认为,红色是生命,红色是幸福,红色代表春天的生机,象征青春的活力,因此我爱上了红色,以为红色是和平。小时候爱戴红领巾,长大后热爱五星红旗,我爱歌唱红色的经典歌曲,来赞颂红色的生命,追求和平幸福的快乐。
岁月的长河虽然漫漫的流去,红色的土壤却伸手可掬。老革命们都在感叹那些远去的孤帆远影,历史的颜色已经染红我们青春的衣衫。莲花山的巍峨和肃穆,映衬出足古川飘逸的白云,于是有了杨家河,利用岁月沉重的流动,赋予康乐的大地活泼的生机,给胭脂三川的儿女以英勇的血气,也让一座座大山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个个村庄有了山花烂漫的象征。在康乐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我们静坐不得,更不能无动于衷。
因为这里有一条曾经让无数红军战士敬畏的英雄河——杨家河,这里有一块载入史册的红色的土壤——景古地区,这里有一块组建过多少家园和梦想,也滋润了许多沃野和希望的红土地——景古苏维埃政权。这里是一块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肥沃土壤,同时也是背负着悦耳的莲花山花儿的红色革命的摇篮。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一群头顶红五星,身穿旧军装,脚踩破草鞋的5000多人的红军队伍,从江西、到贵州,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吃树皮、饮冰雪,饱尝了人世间别人都不能吃的苦难。“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滩泥毡扎营盘。”血战万源城,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智取腊子口,在“风雨浸衣骨更硬,革命理想高于天中”来到了康乐的景古地区。
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雄壮故事,都有一段红色的记忆,那是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那时的故乡还是多么的空白和消瘦啊,每一寸土地,都长满了苦难的忧伤,祈盼着对幸福、自由的渴望,是你们用共产党人的爱国衷肠,和北上抗日的斗志昂扬,给这块一穷二白的土地,照来了耀眼的光芒,康乐人民红色记忆的篇章,便从这里由灿烂走向辉煌。
红军将士们在艰难中播种希望,在贫瘠中寻找适合红色种子生根、发芽的土壤。红色的火种播种到康乐的沃土上,胭脂三川便燃起熊熊的革命火光。那是一群非常优秀的英雄儿女啊,他们舍小家保大家,新婚的丈夫告别妻子,毅然踏上了那条红色的.康庄;年迈的父母叮嘱儿子:一定要跟着红军迎来革命胜利的曙光……一时间,华夏大地演奏着一曲曲“父送子,妻送郎,夫妻双双上战场”的优美乐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你们响彻寰宇的呐喊;“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你们血火铸炼的光环,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革命誓言。
听,那一曲曲雄壮有力的军歌,向全世界庄严宣布:红旗,是一种最能凝聚色彩的生命力,红军,是一支永远拖不垮、打不败的文明而威武的胜利之师。
康乐,生我养我的肥沃土地,珍藏着无数红色的记忆,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巍峨成今天的丰碑,你用顽强的信念,哺育了二十几万各族儿女,没有比这更艰巨的任务,没有比这更沉重的道义。你依然无私地弘扬着革命的正气。我一直坚信,你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你所有的红色,都为我们而凝聚、亮丽。
那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主人公,永远活跃在康乐这块红色的土壤,那一枚枚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军功章,时时把我们的道路照亮,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五
七十个春秋走过,时光刈除了。
战争投给这座城市的灾难和苦痛。
一遍遍大风吹过,雷雨浇过。
却未褪尽这处牢狱沉淀的血腥。
这一页历史太沉重了。
穿过啾啾鸟鸣,幽暗的过道。
我忍痛揭开这道深重的伤口。
叩响历史深处的国难记忆;。
向日寇太原集中营。
——中国的“奥斯维辛”发出指控!
我相信:这座遗存的牢狱。
一岁一枯荣的老树,悲凉的水泥通铺。
每一扇栅窗,每一块墙砖。
每一道嵌满血泪的砖缝都是有记忆的;。
连那髙高耸立俯视城下的拱极门也会记住。
这座人间地狱的恐怖和狰狞——。
阴森的高墙、电网、炮楼,凄厉的枪声。
鬼子的暴打声和狼狗狂吠声……。
曾经囚禁了我十万战俘和劳工啊。
膏药旗下四万泣血的亡灵痛彻古城。
罪恶滔天!多少劳工刺刀下充当苦役。
多少女子被逼“慰安”遭受欺凌。
多少生命用于细菌战试验,活体解剖。
多少生命当成活靶子,刺杀训练新兵……。
什么“太原工程队”“大东亚共荣圈”
我愤然举起国难记忆之闪电。
撕碎法西斯的遮羞布,也刺向靖国神*。
引爆参拜者复活军国主义的狂梦!
寇旗落地、炼狱倒闭之际出生的;。
见证了:正义战胜邪恶。
随着血火中新生的古城一路前行。
如今乾坤朗朗,车水马龙。
这历史的.遗存已鲜有人踏进。
我且捧起警觉的诗心。
拭去墙头文物保护牌匾上的落尘;。
激活漠视者遗忘者的神经元。
唤醒国人的忧患心和澎湃的血性。
一起叩响国魂,让和平的阳光。
永照神州每一处山川和生灵!
《一尊断头的石佛》。
一尊没有了头颅的石佛。
在我面前沉默。
阳光在山岗上驻足。
低垂云朵。
不是雷电,不是野火。
不是时间的利刃,
不是自然的陨落。
在今天扎进我的眼窝。
屈辱源于贫困。
被奴役只因懦弱。
昏睡了一百年的巨龙。
醒在烈焰燃烧的浓重夜色里。
我听到了南京30万冤魂的哭诉。
在地层下日夜点燃怒火。
死亡的炼狱,哀鸿遍野。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神州山河。
一尊大佛,被强盗砍掉了头颅。
一腔热血交给了日出日落。
她没有死去。
她站着就是为了站着。
让人间记住苦难。
让眼睛识破罪恶。
当靖国神*军国主义的幽灵。
一次次企图复活。
当贪婪的目光觊觎着。
钓鱼屿周围的绿波。
一尊断头的大佛,
就是一座火山正在喷射。
岩浆就是十四亿中国人的。
热血,伤痛与怒火。
就是天空不会闭上的眼睛。
就是大地上不会沉沦的。
昆仑与太行的骨骼。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六
天津时代记忆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津南区,于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建成开馆。纪念馆是在天津市津南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下,由天津荣程集团斥资建设的公益纪念馆项目。纪念馆旨在通过陈列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纪念物品和珍贵照片,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通过追寻时代记忆净化心灵,鼓舞人们健康向上的热情,激励那些正在奔波有责任心的人们,影响祖国的青少年,使纪念馆成为天津乃至全国弘扬正能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由一个时空隧道、八个展厅、两个体验馆,一个放映馆、一个革命教育会议室构成。最大的亮点为一条气势恢宏、象征长征精神的时空隧道,以高清led巨屏纪录了毛主席从19至1949年的丰功伟绩,一尊毛主席铜像威严屹立于时空隧道的顶端。时空隧道两侧的展馆里展墙上展出200幅上世纪50至70年代有代表性的毛主席的珍藏老照片,展柜里陈列着种类丰富的各类红色纪念品。
时代记忆纪念馆开馆后,荣程集团将继续投资建设时代记忆园和时代记忆广场,为天津市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一个全方位回顾和感受“时代记忆”的场所。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七
念罢史书尽释然。
抗击敌侵同仇愾,
战胜日寇近独鲜。
七七事变燃烽火,
十月协定灭阵烟。
周而复始无忘本,
年年彻响抗倭鞭!
对孪。
所有的刀客都隐退江湖。
让我的诗歌冲锋陷阵。
大帐内运筹帷幄。
战场上危机四伏。
与一首诗歌相对孪。
我血淋淋的人头就挂在午门中央。
奋勇厮杀。
一些语言从此流离失所。
两军阵前节节败退的。
总是一些单刀直入的文字。
倾听一曲大刀的歌。
心,腾起愤怒的火焰。
硬骨铸就了钢刀。
胸腔迸发愤恨的音符。
裹着漫天大雪飞翔一滴滴热血。
寒光炫闪一列列铮响的刀锋。
大刀炫闪弓的`弧光。
大刀疾驰箭的速度。
顶着硝烟嘹亮义勇军进行曲。
节奏起伏信天游的风。
吹碎浓重的乌云。
刀锋挑着血色拭红一轮霞光。
交织太行山的一株株早春。
顺着脊梁的方向挺进八年。
最后一个秋天,内心的大刀。
削下开心的金果。
西边太阳就要落山了。
微山湖畔,那把。
枣庄葫芦制作的琵琶。
在夕阳喷血的时刻。
一声枪响,轰然断了弦。
一列火车。
拽着断弦隆隆搓出一根长索。
浸着微山湖的碧波。
套上困兽的脖子。
六十年了。
那列火车一再穿梭枣庄。
那些铁轨上的声音。
总是回荡那把琵琶的乐音。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俊俏的小伙子仍旧在微山湖畔。
弹着琵琶哼唱这首老歌。
只是爵士鼓有力地震颤了枪声。
蔡宁简介: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书画联谊会理事、东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工程学院美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书画研究所创研员。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八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当然,我也不例外。小时候,在我的小小的百宝箱中装着五彩缤纷的理想。今天,我就开启它,把里面的宝贝一一展现出来。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我的第一个理想——当一名女警察。小时候的理想到现在想起来既可笑又幼稚。当时的我只是迷恋于她们漂亮气派的警服和她们抓歹徒时的飒爽的英姿。可是不久,我的理想就发生了改变,因为我比较懒,也了解到了军人的辛苦。
之后,当一名画家成为了我第二个理想。特地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毛笔、宣纸、颜料等绘画用品。但是因为小孩子贪玩的天性,和我作什么什么不像样的毛病。第二个理想又化作泡影。
如今的我是一名即将步入中学殿堂的六年级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傻丫头。现在的我,对一些事物已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在的我,已经有了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理想。那就是——做一个有用的人,或许有人会说,这不算是理想。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始终不变的,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现在,有不少人经常自豪地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但是。有的人连一些基本的小事都没有做好。所以,我们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想法。要脚踏实地为自己的理想奠定基础,最终才能实现它。
纪念一些记忆篇十九
现在的九一八纪念馆已经在石雕日历的后面了,很宏伟,其的设计别有一番意义:从九一八事变的第一枪,到东北的沦陷,再到日本禽兽对中国人的屠杀和细菌试验,整个展道呈下坡设计,越走越阴暗;然后从东北抗联抗日,直至日本战犯被审判,展道呈上坡设计,越走越明亮。在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文物,还有一些场景的重现。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幕幕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追溯历史,让人深思。
给我印象很深的有高科技仿制的沈阳城墙,巨大的城墙上两道裂缝十分醒目,象征着当时的中国大地已经动荡撕裂,面临像墙体一样“倒塌”的危险。城门中的“老虎凳”也是给中国百姓用的刑拘,向我们展示着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城墙下是一组名为“流亡恨”的雕塑,雕塑中的老人、青年,用他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默默地讲诉着流亡的凄惨和对当时社会的怨恨!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革命同志的鲜血唤起的不是消沉而是越发坚定的斗争。“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白桦林海里,莽莽雪原中,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战士们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马占山、赵一曼,这些英雄而传奇的名字,代表了用鲜血写成的中国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结尾,是关于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展示。在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人民将战争魔鬼改造成人,还看到了溥仪曾穿过的囚服。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组织囚犯参观东北制药厂、游西湖探风。我也深深为中国共产党的仁慈所折服!
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战争遗孤自发捐建的铜质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写着“感谢中国养父母碑”,雕塑中一对中国农民夫妇,领着一个日本男孩,母亲慈爱地俯视着孩子,孩子依恋地仰望着母亲。这是一幅流淌着中日两国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实写照———战争中的日本遗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国农民的照料,后来大都成为两国友好的使者。回国后自发赠送了这塑雕像。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九一八历史纪念馆”感想颇深,雨还在下,天还在阴。我为生在和平年代感到幸福,为能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感到骄傲。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需要,是时代的召唤。
灾难和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灾难和耻辱中获取教训。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79年了,但那段血的历史不容忘却。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事变,就是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坚定意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警惕日本帝国主义思想再次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