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教案(通用17篇)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案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实施和学生参与。这些教案范文对于教师编写教案和改进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木头人教案篇一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幼儿熟悉儿歌。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
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输了,就要重头开始。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小百科:木头人这种游戏考究令行静止的能力。
木头人教案篇二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一、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
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小结,结束活动。
木头人教案篇三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
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眉飞色舞》。
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
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木头人教案篇四
1、能听辩乐曲中的延长音,初步了解乐曲ab段结构。
2、能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尝试控制自己的动作。
3、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师准备:音乐《七士进阶》、橡皮筋。
幼儿准备:熟悉音乐游戏《打蚊子》的玩法。
一、播放音乐玩打蚊子的游戏进教室,调动幼儿情绪。
师:孩子们,你们玩过拍蚊子的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拍蚊子的游戏吧。
(教师播放七士进阶的音乐,在延长音结束时做拍蚊子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玩游戏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橡皮筋舞蹈,初步感知音的长短。
1、播放音乐,教师出示橡皮筋,听到音乐中的延长音时拉长橡皮筋,听到短音时收放橡皮筋,通过橡皮筋的拉伸和弹回,感知音的长短。
师:橡皮筋今天要来给小朋友跳一段舞蹈,我们来看看它的表演吧。
2、给每位小朋友发一根橡皮筋,随音乐舞蹈橡皮筋,更直观的感知音乐。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橡皮筋的表演,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3、幼儿自由发挥,用各种拉伸的动作做出拉长后的橡皮筋。教师及时表扬动作创新的幼儿。
4、师:橡皮筋真神奇,轻轻一拉就可以变的很长,有没有小朋友能用橡皮筋来表现一下。
三、尝试新游戏《有弹性的木头人》玩法。
师:你们会玩木头人的游戏吗?木头人的动作是怎么做?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奇怪的木头人,这种木头人是有弹性的,我们一起来玩吧!
1、播放a段音乐,请幼儿自己创编身体动作来给a段打节奏(可以用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动作来表现)。
2、播放b段音乐,教师模仿木头人的动作,在听到延长音时做各种拉伸动作,音短时做快速收回动作。
3、请幼儿大胆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激发幼儿做出有弹性的动作表现音的长短。进一步感知音的长短。
4、完整倾听音乐,用孩子们创编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5、随音乐完整做游戏一次。
四、幼儿与同伴合作共享表演的空间,尝试控制自己的动作。
1、请两名幼儿相互合作来玩弹性木头人的游戏。
2、教师在每次游戏结束时小结幼儿玩的情况。
本次活动我以游戏为主线,采用了逐层深入的方法,层层深入,层层递进,让幼儿边玩边学,在不同的游戏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不同的游戏,使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
在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木头人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认为木头人会做什么动作呢”,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当时,幼儿就在老师的语言提示和音乐声中,即兴地创编了木头人走、跑、跳、唱歌、跳舞、玩游戏等动作,感受了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通过一个个游戏,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拓展自己的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开启了幼儿的想象思维,从而让这次的游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有刺激性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充分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整个音乐活动中,我注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动静相结合。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本次的活动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游戏的音乐性还不够,体现在游戏活动的第三环节中,还应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发散性思维,鼓励幼儿创编个性化的动作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控制,来培养幼儿动作的自控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丰富整个游戏活动。
木头人教案篇五
“木头人”的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游戏之一。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产生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动作。这次活动设计对该游戏的引入和改编,使幼儿能够更加喜欢木头人的游戏,对该游戏充满好奇心和想玩的心情。同时可以加强孩子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快乐、有意义地成长。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在逐次提高难度要求的前提下,愉快游戏。
幼儿已有玩过简单“木头人”游戏的经验并且保有持续的`游戏兴趣;安全合适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户外操场;活动中准备自制“魔法棒”一根,口哨一只,适合游戏的快乐音乐。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幼儿队列入场,跟随音乐热身准备。
提问: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
我们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一会更好地玩哦!好吗?
(本小节在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身体和心理上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二、游戏环节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教师先组织幼儿玩最简单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集体扮演木头人,念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三个木头人,扇扇扇,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大家念完儿歌后每人做一个造型动作,在十秒时间内不准动。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要一起玩吗?
(幼儿有玩这个游戏的经验,并有浓厚的游戏兴趣,熟悉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从而也使游戏规则的建立与巩固,便于下一个游戏环节的操作。)
2、游戏:魔法师
那我这位魔法师要拿着我的魔法棒来施魔法了,我的咒语是“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的大象吧!”
听到周咒语后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幼儿依次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也可请个别幼儿来当魔法师进行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玩教具、包括游戏环境形成很好的互动群体,是的游戏效果明显,幼儿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3、游戏:木头人的快乐多
提问: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木头人”呀!
那请快乐的木头人一起跳起来吧!
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术棒”,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在游戏中,幼儿从简单的听指令变木头人,到木头人标造型,再到听音乐自由变“木头人”,游戏的教育目标层层的达成,幼儿的自我能力水平也得到逐渐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游戏。
提问:今天我们的木头人们表现真棒!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吗?还想玩吗?
激发幼儿游戏情绪,为下次游戏准备。
(游戏活动往往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尤其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游戏更是意犹未尽,但适当的结束也是一种规则的建立,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木头人教案篇六
1.通过撕、剪、贴、画制作“木头人”,并做出各种动作造型,引发幼儿对美工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1长方形各色纸2糨糊3抹布4剪刀5卡通粘贴纸6水彩笔7蜡笔8范例两个木头人
1.引起兴趣:游戏木头人要求幼儿做出各种动作。
边念儿歌边游戏(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幼儿摆出动作后,老师鼓励,描述动作造型,加深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2.出示范例,学变动作造型:
(1)幼儿表演动作造型
你们做的动作真棒!谁来表演给大家看?(幼儿做动作)老师这儿有一个木头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这个动作教给我的木头人吗?(幼儿把范例的木头人摆出自己的动作的造型。)
(2)分别请几名幼儿表演。(谁还愿意来表演?把动作教给木头人。)提示幼儿可以两个木头人一起做动作。
3.学习制作“木头人”
你们想也要一个会做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吗?
(1)木头人的身体用哪一张纸合适呢?你把它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把它做成身体?
对折再对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儿试做,老师指导)。
(2)找一张合适做木头人腿的纸,想一想,怎么做?
对折,撕出两条腿。分开两条腿,折平。粘在身体下面。
(3)取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各种样子的脸,画上头发。可以画女孩,可以画男孩,也可以画上次我们画的水果,车子等奇怪的娃娃。
(4)在空的地方画圆圆的手、脚。画好后,剪下来装在身体上。
(5)你还可以个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蜡笔、粘纸(出示材料),你们想怎样打扮都行。
(6)木头人做好以后,你来教他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动作,贴在墙上,我们来比赛哪个木头人的动作最好玩。
4.幼儿制作,巡回指导:
(1)帮助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制作
(2)指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结伴组合做动作
5.评价作品:老师和幼儿一起参观,讨论木头人们在做什么。请幼儿相互介绍。
木头人教案篇七
1.通过游戏,利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角色动态。
2.愿意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合作做画的乐趣。
3.复习用牙刷喷色的基本技能,能大胆使用不同的颜色丰富画面。
1.幼儿操作的若干“木头人”,每组白纸人手一张,幼儿操作背景四幅,胶水人手一支。
2.教师范画一张,绿色、红色、兰色、黄色水粉,旧牙刷,吸管喷色工具若干。
(一)倒如情景。
1.游戏“木头人”,游戏2遍,教师表现幼儿有代表性的动作。
(二)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讨论折叠“木头人”。
1.幼儿独立折叠欣赏“木头人”。
a幼儿折叠“木头人”。
b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折纸。(把幼儿的“木头人”有一定意图的摆放在黑板上)
c引导幼儿欣赏。
2.幼儿合作折叠欣赏“木头人”。
a教师启发幼儿观察组合图象。
b幼儿小组合作做画。
c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想象,请先完成的组在组里交流)
d幼儿欣赏合作作品。
(三)操作活动:
1.教师出示范画。
2.启发幼儿按自己兴趣折叠3—4个“木头人”造型,喷色,制成动态人影。
3.巡回指导幼儿喷色。
请小朋友回到桌子旁边,帮助木头人摆各种动作,然后放在纸上用牙刷喷色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创造的动态形象。
木头人教案篇八
《一、二、三,木头人》是一首幽默有趣的歌曲。全曲歌词内容浅显易懂,曲调简单流畅,节奏变化鲜明,富有游戏性,特别适合小班的幼儿来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因为是小班的幼儿所以我设计的游戏规则就是幼儿在歌曲最后一句句尾处表现木头人的不同动作造型,并在敲击乐器时候保持不动。这样的设计对幼儿来说没有什么负担,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熟悉歌曲旋律,学习随音乐快慢变化演唱歌曲。
2、能在歌曲最后一句句尾处表现木头人的不同动作造型。
3、体验“木头人”的风趣与幽默,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电脑课件,木鱼乐器一只。
一、复习韵律活动“红绿灯”。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音乐王国去玩,路上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熟悉旋律,初步理解歌词。
师:“音乐王国到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吧。你们看,是木头人,他们在做什么呢?你们来听一听。”
师:“刚才你们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2、幼儿学唱。
3、随音乐快慢变化演唱,幼儿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师:“刚才我们已经会唱木头人的歌了,这次木头人要和你们玩个游戏,注意听这次唱得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教师不断加快演唱速度)幼儿学习随音乐快慢变化演唱歌曲。
三、学习音乐游戏。
1、在教师语言引导下,集体创编木头人不同的动作造型。
师:“现在你们都是木头人,老师说123变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摆一个造型不动,看谁最像木头人。”
2、观看课件,讲解游戏规则“木头人先干什么?敲木鱼的时候木头人动没动?”
3、幼儿随教师清唱,用手指在自己腿上点拍木头人走的节奏。
4、幼儿跟着琴声,再次练习。
5、幼儿四散随乐玩游戏,并在教师鼓励下,寻找空间进行活动。
师:“木头人准备出发了,注意了这次我们会边走边唱,看谁会找空地方。”
6、幼儿边看课件边根据音乐快慢变化,完整游戏。
师:“我们来和动画里的木头人一起来玩一玩,这次更难一点,音乐会越来越怎么样呢?你们来边听边做。”
木头人教案篇九
1.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学习木头人游戏。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游戏的.乐趣。
1.帽子。
2.歌曲二首。
3.木块,小口袋。
一、引入。
1.天气越来越冷了,跟着我做热身操吧!
2.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3.今天我们要来玩木头人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怎么做?
4.全体玩木头人游戏,看谁玩得好。
5.教师小结玩木头人规则。
2.引导幼儿去国王的宫殿去取木头,但是必须通过玩“木头人”的游戏来获得木块。
3.国王出场,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4.游戏开始,教师扮演国王在前面走,幼儿跟在其后,练儿歌,当练到最后一句时,孩子们都要定在原地,一动不动,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可以奖励一块木块,然后将木块装进小口袋里。
5.游戏难度提升国王指定某动作,幼儿一动不动的摆好国王说的造型,坚持最后者赢得一块木头。如: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变成小兔子,123,不许动。
6.师幼反复进行游戏,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7.打开小口袋,拿出木头,看看自己的成果。
1.国王:哇!你们可真厉害,都把我的木头都拿完了。
2.教师:谢谢你们帮我赢来了这么多木块,下次我们一起出来用这些木块搭城堡好吗?
3.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木头人教案篇十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儿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
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输了,就要重头开始。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木头人教案篇十一
1.复习分类配对,学习按序号拼装木块的方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合作的重要,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学习了拧螺丝的方法。
2.贴有数字标记的木头人拼装部件,装饰成红、黄、蓝、绿的“小树”匹棵?衣服四套。
3.相关课件(两段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导入主题。
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分组搬运游戏材料。
(1)按颜色分类。
场地上四个角,各放一棵小树(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颜色树上的叶子作为自己的标记。同样颜色标记的幼儿就是一组。
(2)搬运木块。
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按颜色分类,又轻又快地搬运木块。
评价幼儿“搬运木块”的情况,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搬运木块的方法.感受合作的重要。
(1)引导幼儿观察木块上标记的数字规律。
师:请你们仔细看看木块上面,发现了什么?都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又有几个呢?
(2)让幼儿自己探索木头人的拼装方法。
(3)各队幼儿合作拼装木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等会儿请每个队把完成好的作品,挂在支架上.然后一起把它抬到前面来放好,所有队员都回到自己队的位置,就算完成任务了。哪个队拼得又快又好,就奖励一张笑脸娃娃!
(4)展示评价各队拼装的作品,分享探索方法和合作经验。
师:请最快拼好木头人的队,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拼的?其他队的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吗?
师:每个队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在你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下,木头人都开心地对我们笑呢!你们高兴吗?我们来玩个“木头人的游戏”吧!
(1)与幼儿共同观看经装扮后的木头人视频,激发幼儿装扮木头人的兴趣。
(2)分别请两名幼儿为木头人穿上不同类型的衣服,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给木头人穿衣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相信的话,我们就请两个小朋友来试试。
(3)引导各队幼儿讨论、协商,进一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分工合作装扮木头人。
(4)展示各队装扮好的木头人,组织幼儿小结合作经验,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现在各个队都把木头人装扮好了,你们说,漂亮不漂亮呀?刚才哪个队最快?他们穿得怎么样?他们刚才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其他各队的小朋友也表现得很不错,正是你们的共同配合才使木头人变得这么漂亮!你们真能干,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活动延伸:
将木头人投放在游戏区角中。在表演区,创造“小舞台”的场景,鼓励互相配合操作木头人,让木头人动起来,尝试表演木偶戏。在娃娃家,收集各种材料,装扮木头人,鼓励幼儿大胆创意,为木头人设计发型、服装、表情等。
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童装店发现了几个店主准备丢弃的“木头人”模特。跟真人几乎等高的“木头人”看起来形象生动,而且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拆卸、拼装,很有意思,但要一个人独立完成拼装也有些难度。如果以“木头人”为素材,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游戏,通过带有挑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探索、感受、体验合作,肯定会受幼儿欢迎。
木头人教案篇十二
活动主题的选择: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一.热身活动:
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一不许动,
二不许笑,
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本游戏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教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并进行了相应的创编。
木头人教案篇十三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游戏活动写清楚,有重点地把经过写具体,并写出游戏所得的`感悟,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
2.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游戏活动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乐写作文的兴趣和善于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调动各种感官观察后说说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用笔写下来。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激趣导入。
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想玩吗?
二、初玩游戏,初写作文。
1.学习游戏规则。
游戏都有规则,每个人必须遵守,否则就玩不下去了。请看这个游戏的规则:每个人学一种动物的样子行走。等老师喊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之后,所有人的动作马上停止不动,就像被孙悟空点穴一样,谁动谁就输了,游戏也就结束了。
指名读,说一说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2.秘诀分享。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还有一个秘诀呢!想不想知道?
自己的动作尽量夸张,这样静止下来就很搞笑,就能成功逗笑别人,获得胜利,不过自己要保持好姿势,不然一动也就输了。
3.初玩游戏。
谁想先来玩?指八名学生上台。
你想扮什么动物?要走出这种动物的特征。走走看!
思考:要把这场游戏生动地描写出来,需要抓住什么进行描写?要怎样观察才行?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猜别人)看听想)。
调动全部感官,先要观察全场,再锁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目标观察仔细,还要用眼睛的余光继续环视全场及观众的反应,这样就能做到点面结合,既顾及全局又突出了重点。(板书:点面结合)。
4.其他台上同学玩游戏,台下其他同学要细心观察哟!
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观察后练说。重点引导学生把游戏过程说具体。相机记下关键词。
4.学生练写,游戏开始了,。在交流评价中巩固上述写作方法。
(板书:点面结合)。
三、再玩游戏,说出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
1.想不想一起玩?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就在座位附近活动就行,注意动作要夸张,反应要迅速。
全班一起玩游戏。
说一说,你在游戏时感受到了什么?描述要具体一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重在心理描写。
2.学生交流练说,重点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游戏者的角度把话说清楚。
3.学生接着写作文。这一次,是全班同学一起玩游戏。
四、修改自己的作文。
出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求:拿起笔,大声念,多念几遍,不合适的就及时修改。
评价:文章内容、行款格式和书写。(疏密有致、规范、整洁、流畅、美观)。
五、写出自己游戏的收获,提升作文质量。
2.如果用这些收获作为结尾,文章就有了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3.小结游戏(活动)作文的写法。
写游戏作文的时候,要按照游戏活动的顺序,抓住游戏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游戏的过程写得悄悄具体清楚,在末尾处还可以写出自己游戏的感悟或者收获,使文章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六、小结游戏作文的写法。
写游戏作文的时候,要按照游戏活动的顺序,抓住游戏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游戏的过程写得悄悄具体清楚,在末尾处还可以写出自己游戏的感悟或者收获,使文章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七、作业:
1.课后加上开头,拟个题目,完善作文。
2.玩玩别的游戏,按照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练写作文。
木头人教案篇十四
: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轻快的音乐。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3.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亲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硬卡纸约8×16厘米一张,筷子一根,胶带一卷,彩色笔一盒。
【活动过程】。
1、家长将卡纸自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两个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处各画一只鸟和一个鸟笼。
2、引导孩子观察鸟身体上的图形以及个数,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亲子合作用胶带把卡纸从中间线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顶端。
4、家长启发孩子快速转动筷子,让卡纸左右转动,看看图画有啥现象发生。(筷子快速搓转,由于视觉暂留的原因,看起来小鸟是关在鸟笼里的。)。
5、家长引导孩子找出小鸟进出笼子的奥秘。
木头人教案篇十五
1、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及自我控制能力。
2、学会民间游戏《熊和木头人》,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知识经验:熟悉游戏《熊和木头人》。
2、环境创设:户外、室内活动场地均可。
一、引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入:“小朋友们知道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吗?”“木头人会动吗?”
“木头人不能做什么?”
二、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
1、幼儿按秩序站好。
2、教师讲解玩法:
(1)教师扮演熊,幼儿扮演木头人,按秩序站好。当教师往前走的时候,幼儿也跟着走,可以学动物,摆出各种造型。教师一边走在队伍前,一边喊“熊和木头人”,口令结束时突然回头,这个时侯幼儿不能动,无论原来是什么姿势,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被教师发现有人动了,就要退出游戏,在旁边观看。
教师提问:“说完口令后,小朋友们要怎么做?”
教师提问:“如果木头人说话、笑或者动了,要怎么做?”
(2)请个别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
三、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讲评指导。
1、游戏第一遍,教师在前面慢慢地走,幼儿在后面慢慢地跟,摆出造型。
2、游戏第二遍,教师在前面加速地跑,幼儿在后面跟着小跑,摆出造型,在第一轮活动的基础上,加快速度。
四、讲评游戏情况。
1、游戏中,教师要多表扬坚持时间较长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指令及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为提高幼儿兴趣,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师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声音不够大,排队秩序混乱,
环节可以更加丰富一点,更加深入,如熊去抓木头人,木头人同伴来营救等。
木头人教案篇十六
《我们都是木头人》是一篇小学中年级活动作文,本文以大家都来参加活动的形式呈现。能让学生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有条理、清楚的记述活动,语句连贯、通顺。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既有形象的描写,生动的记叙,从中体会学生高兴的心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情分析。
《我们都是木头人》是一篇记述文,经过同学们的观察,按活动过程的顺序写,不仅层次清析,而且用词要准确精当,语句生动优美。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不需要过多讲解,只需要交给学习方法,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去体会活动的过程,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本文第一步我主要采用以做游戏的方式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这游戏的认识。第二步也就是做游戏,其中有两个部分。第一是让全班一起游戏,在这一分钟的游戏中,通过学生的眼去看、耳去听、心去感受,让学生有所体验。并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去提醒学生时间的消逝以及自己该做什么,让学生在写的时候,能通过自己各方面的感官并有顺序的进行叙述;第二是部分学生当“木头人”,部分学生当“逗笑人”,“逗笑人”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去逗“木头人”。第三步是评,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仔细的观察,。逗“木头人”的同学是怎样充分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同时也要时刻注意“木头人”的表现。还让学生关注另一方面,也就是做为“木头人”有什么可以写的,想想那可以写得也就更多了。比如自己摆了个怎样的造型;“逗笑人”是怎样逗自己的;自己在这过程中是怎样表现的,特别是自己的内心活动;结果怎么样等等。通过这么一个游戏体验,又何愁学生没有“源头活水”和“下锅之米”。通过这节课,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写作时,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而且都是有感而发。这也是我们乐于所见的,也就是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快乐作文,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习作积极性,增强信心。
2、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并能有条理地描述。
3、引导学生通顺、完整地写下活动中最感兴趣的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并能有条理地描述。2、引导学生通顺、完整地写下活动中最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并能有条理地描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2、平时常玩什么游戏呢?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课件)。
三、游戏。
(一)、演“木头人”
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板书“演”)。
1、摆姿势。
2、演一演。
3、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
(引导:演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呢?)。
(二)、逗“木头人”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
1、说活动方法。
2、请两位“木头人”上台,请三位同学来逗,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了,评一评谁表演得最有趣,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坚持到最后没笑的“木头人”评他为“超级木头人”。(板书“评”)。
3、评委们注意观察(课件)。
(1)、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2)、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
5、评出“逗笑专家”和“超级木头人”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那个动作、语言、表情)。
(三)、同桌互相亲身体会“木头人”和“逗笑者。
四、写一写。
请记录下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五、评一评。
木头人教案篇十七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只。
2、地面上画好写有数1-10的方格。
1、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集体念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要求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造型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动。
2、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
(1)教师手持“魔棍”,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师”巡视,变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游戏中“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小马”“变成小兔”等指令,“木头人”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
(2)“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
(3)“木头人”跳舞。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棍”,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4)随着音乐,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