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论文(热门12篇)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总结。如何通过阅读名家作品,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总结范文都有,可以参考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职业素质论文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技能,还要拥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是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今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有较高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样的人才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我国各方面发展的瓶颈,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
(一)语文教学是进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立志做新时期的建设者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除了要全面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外,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和本质,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呢?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课文内容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有陶冶人的情操的,有启迪人的心志的,有反映人物的优秀品质的,有写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要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感情灌输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文道统一的教育。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对于中外文化遗产,拿什么?怎样拿?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教师在讲解时态度要明朗,观点要正确。在人文素养渗透时要让学生懂得“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人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要教育学生仍不能忽视吸取古今中外科学文化艺术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方法,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按自己民族的需要去吸取、去发展、去创新。要让现代青年学生深深懂得无产阶级“拿来主义”的方针: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都要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不能学。
(二)对照学生表现情况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表现各种各样,有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有违反校纪校规的;有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也有不愿学习来学校混日子的;还有行为习惯差,对人没有礼貌的,针对这些情况,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如:对于行为习惯差,对人没有礼貌的学生,在讲《说“习以为常”》一文时可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给他们明确指出每个人的.天性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年幼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要想改变却不容易。有些学生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不理不睬,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及早地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必将处处与人引起摩擦不受欢迎,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开导他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该讲究礼貌。
(三)用典型人物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典型人物很多,课内的,课外的,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都可以联系起来,伴随着学生知识的获得一并进行,使他们的思想品质得到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说,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发展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记叙了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作者虽然身有残疾,但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表现了作者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可请学生思考:虽然我们有正常的天赋——健全的五官和四肢,但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有没有深刻认识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是否在懈怠中虚度光阴呢?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有无价值,可用提问和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他们的幸福观是什么,通过对比提问来增强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使他们每一天都能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在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真正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方法地引导学生走近人文,不仅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到发展,更要体现其人文特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职业素质论文篇二
职业学校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关爱自然的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环保知识。职业学校教育带有职业性,学生在了解将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后,会更加重视专业领域的环保,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烹饪教学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并且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将会提高未来烹饪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也可以帮助烹饪劳动者在以后的工作中选用合理的烹调方法,改进影响环境的烹饪方式,尽量减少烹饪对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前,学校烹饪专业教学与环保的现状是:教师和学生缺乏环保意识,不注重环保行为;使用的设施设备不够环保;教材缺少环保内容,注重教学成果,但缺乏过程研究。经过对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实际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环境保护与烹饪教学融合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养成环保习惯,提高环保意识的目的。
2.1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一,教师要及时给自己“充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真正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主动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注重对教师进行环保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第二,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树立新榜样。在操作时,专业教师要正确加工原料,合理使用水、电、煤气等能源,这样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逐步培养其环保意识。
2.2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融入环保知识。
目前,烹饪专业所用的教材大多数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在原料知识方面,只介绍讲解了原料的名称、种类、季节、品质特点及应用,很少有关于绿色原料的知识,学生不能在教材中深入地了解绿色食品的知识。通过在德国教学法的学习,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拓展学生环保方面的知识。比如在原料知识的讲授时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前给学生安排任务,制作绿色食品的宣传片,收集绿色食品素材、包装标签标准及绿色食品的法规、制度。在收集整理绿色食品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了。
2.3在操作课中推进环保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节能意识及习惯。
2.3.1备课中渗透环保意识。
目前的烹饪专业操作课主要传授专业技能,很少涉及环保方面的知识,专业教师应该挖掘操作课中有关环保方面的内容和方法,并设计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选用低污染、低能耗的厨房设备。例如:让学生使用电磁炉烹饪,与传统炉灶相比,可节省多达40%的能源,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压力锅煮食物可以减少时间,减少燃料;原料的洗涤次数和时间合理,可以节约水资源;原料的处理方法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少用对人体不利的烹饪方法,如烟熏、腌腊、重复高温油炸等,这样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上的环保意识。
2.3.2操作间安装节能设备,有效地利用能源。
目前,烹饪学校的操作间设备主要是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往往不会考虑环保因素。学生也不了解厨房节能设备的重要意义,能源的消耗比较大。我们可以在操作间的设备上安装节水阀、节能灶头等节能设备,也可以使用一些新型能源,比如太阳能烤箱和热水器、新型电能厨房设备等有效地利用能源。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可以使学生了解节能设备的有关知识,认识节能设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多使用节能设备节约能源。
2.3.3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由于学生长期以来没有环保习惯,操作间能源完全是自由使用,学生能源的使用量难以控制,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可以在操作间能源开关处加装计量表,或采用厨房能源智能卡管理系统,记录和存储并可以查询学生每节课能源的使用量,每节课都由学生填写能源使用量记录表,安排课代表进行累计,每个月在班级的告示板公示,教师分析评比,期末评选出节能标兵和能手,学校给予表彰。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又使学校对每个学生的能源使用量做到心中有数,达到合理控制学生操作练习成本的作用。
2.3.4采用环保的.厨房垃圾处理方法。
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渗透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废水处理方法:烹饪课上把清洗蔬菜与清洗有油脂的物品及原料分开进行,这样可以将洗菜的水循环利用;在含油的清洗池安装餐饮隔油―oilsepartor设备,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油。废油的处理方法:每次操作课的食用油不重复使用,下课收集余油,由学校统一收集交专业单位收购及处理。垃圾处理方法:垃圾分类,分为三种颜色的垃圾桶,注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便于学生分类和处理。
2.4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推进学生的环保行动。
第一,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也有利于推进环保行动。可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的星级酒店,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厨房环保信息,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酒店厨房节能环保的措施,并提醒学生注意酒店对废水、废油和垃圾的处理。让学生写出参观酒店有关环保节能方法的报告,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的方式,既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又可使学生接受环保教育上升到身历其境的阶段。第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利用阅览课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查阅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与环保知识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科普读物,搜集整理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资料,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室、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保节能知识,营造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第三,举办有关烹饪环保知识专题讲座,例如:如何绿色烹饪;烹调过程中的节能方法,或者请厨房环保厂家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节能设备的介绍和讲解,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环保节能方面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四,组织有关烹饪环保知识竞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定期组织环保知识竞赛,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选出学生参加,可以是辩论赛,也可以是笔答、抢答等竞赛方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通过竞赛增长了学识。
2.5环保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烹饪专业的学生完成学校学习内容以后,都要去酒店实习,主要目的是使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这段实习期间往往没有安排学生学习节能环保方面的内容,因此专业教师要在学生实习前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酒店关于环保方面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激励学生由提高意识到自觉参与,积极引入环保的理念改进生产技术,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写一份有关实习酒店的环保建议报告,写出实习酒店在环保方面的做法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环保教育的意义更加深远,作用更加重要。环境保护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将知识经济对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环境教育的良机,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开展环保活动,指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形成关爱自然的品格,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教学,努力建立环保型中餐专业课堂。
职业素质论文篇三
摘要: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新闻从业人员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其工作内容必须保持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文章研究分析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措施,为新闻从业人员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人员教育。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只有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才能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只有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在社会中的引导性作用。
职业素质论文篇四
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许多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往往是国家级贫困县、市成片集中的地区。
究其原因,这里面有历史和基础设施差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人才。人才是形成生产力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民族地区各种经济项目的开发建设,但由于相配套人才的缺位,往往是产品的质量上不去、成本降不下来,国家投入的巨资并未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由于人才缺乏,在民族地区许多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一般是向外输出原材料或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低下。
有些自然资源虽极具开发价值,但至今仍躺在深山中,没有开发利用的能力,出现“躺在聚宝盆上,却世世代代受穷”的不正常现象。现在,民族地区已基本上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将逐步得到改善,那么人才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瓶颈”因素。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以满足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的需要。因而,一个地区的人才结构必须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否则不仅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曾通过计划分配的形式使许多高学历人才来到民族地区工作。他们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由于民族地区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差,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高经济收入的吸引,这些高学历人才绝对大部分已流失。就是在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高学历人才,也由于同样原因而“孔雀东南飞”。
高职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联系,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毕业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高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力,还只有吃苦耐劳、扎根民族地区创业就业的思想准备,能很好地切合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发展高职教育。
“发展经济就必须先发展高职教育!”不少民族地区的政府官员把高职院校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大学”。正是这一原因,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众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要顺利地进行西部大大开发开发,必须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要求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在《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以多种方式支持西部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支持西部地区办好一批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把发展民族高职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以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
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是构建良性互动关系的目标。
当前民族地区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高职教育理所当然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积极主动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把教育的活动目标渗透到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中去。
(一)发展高职教育,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式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又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传统农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在市场竞争所处的地位就越不利,经济发展就越落后。面对这种情况,在民族地区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发人力资源新的需求和新的.分配格局,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努力做好以几点:。
1优化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步。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走向,准确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可能出现的新的人才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并据此开设新的专业。同时,还应科学制订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设置和编写符合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及教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扩大高职教育的服务范围。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然会出现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向城镇及其他产业转移人员。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占有绝对多数,因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制过程中,下岗失业人数占有较大比重。同时,民族地区一般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大,就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富余人员向城镇和其他产业转移。这些在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下岗人员和需要转移的其他人员,要求及时再就业,这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是否能持续、稳定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应扩大服务范围,采用多层次的教育形式,不仅要搞好全日制的学历教育,还要搞好短期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下岗人员、农村转移人员的再就业,实现人员的顺利分流,为当地政府分忧,主动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二)发展高职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二十一世纪头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将面临诸多挑战,“三农”问题是其中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就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民族地区,由于农业所占比重大,农村贫困面广、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低,“三农”问题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就更重。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发挥重要作用。
1为农村培养创新专业人才,使之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
这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最基本途径。在民族地区,一方面由于农民素质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一般是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解决温饱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使农民进一步贫困化,从而再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使农村经济走出这一“怪圈”,是民族地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将举足轻重。在农村,勤劳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致富则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在这方面,高职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可以大显身手。高职院校可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培养一大批只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农村广开门路,发展新型农业。事实上,在民族地区一些受过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回乡后通过艰苦创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中,创办加工和经营企业,开展特色养殖和种植,已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并带动一批产业链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可以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加大农村基础建设规模,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实现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高职教育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区位优势,都有利于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因此,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应主动深入到当地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去,做好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急需人才,或直接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针对目前农民素质低下,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难的问题,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还应挖掘内部资源潜力,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形式,使农民学到一、二门实用技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然后让其创业就业,或组织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就业。这种“短、平、快”式的职业培训,一方面有利于快速消化农村富余人员,还有利于农民快速脱贫致富。仅就农民外出打工来看,在民族地区的许多农村已形成支柱产业,有的甚至是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外出打工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还为当地今后的经济建设锻炼了一大批创业人才。
3利用自身在科技上的优势和资源直接为“三农”服务。
高职院校拥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有的教师本身就是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在民族地区是难得的宝贵资源。高职院校可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委派本校有关专业的专家深入到乡镇企业、农户、田间地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验基地的设备和技术,开发和推广优良品种,以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三)发展高职教育,为民族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
民族地区在经济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起点。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采用,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否则,高新技术与先进设备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形成经济优势。目前,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少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一些外地客商在民族地区投资办企业,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影响了高新技术、设备的进入。针对这种情况,高职教育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必须首先了解国内外有关高新牡术的发展动态,掌握具有前沿性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知识,培养出适用的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促进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高职教育还应采用“订单式”的教育模式,定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构建良性互动关系的途径。
(一)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多层次联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高职教育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
即校企构建一种相互提供服务的平台,达到为我所用,共同提高的目标。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一方面企业十分缺乏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缺乏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低。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有利于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作为高职院校一方,能根据企业的要求,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及时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学校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可靠基地。作为企业一方,能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关的实践实训设备、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以及参与专业课教学的兼职教师,使企业成为学校进行实践实训教学的基地和毕业主就业的基地。这种双向服务机制,有利于校企双方长久保持良好的合作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2成立校企联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即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应主动争取企业界的支持,聘请企业有关人士共同组成专家团,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活动等进行咨询和指导。在民族地区,由于观念落后,学校习惯于关门教学,与企业缺乏联系,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职业教育方面的泰斗黄炎培先生指出:“学校设什么科,要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所以只从教育界做功夫是不行的。”这说明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有企业界的参与指导,只有这样,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有利于得到企业界的理解和支持,使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3校企科技合作开发。
民族地区的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且科技开发能力较弱,高职院校在专业技术人才、科技信息资料和实验设备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己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与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科研水平、壮大办学实力、提高社会形象和地位。
4校企合作办学。
这是高职教育吸纳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办职教的一种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应走出校门,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争取企业投资于高职教育,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工作。校企合作办学能使高职教育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经济活动中,得到企业最充分的支持,从而促进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教产研结合,壮大办学实力。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在民族地区投资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及其他经济开发项目,并形成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系列产业链。高职院校可挖掘教育资源潜力,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出现的投资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人才和设备兴办产业。这样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有利于高职教育形成新的资金来源,壮大办学实力。
(三)积极主动争取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
为了尽快促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制订了许多扶持民族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国家的民族政策,吃透精神,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联系,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得到支持,并把发展民族高职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到当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政策层面上的长期保证。笔者所在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积极努力,使学院的发展受到省、州政府部门的重视,把学院列为“省、州共建”的两所高等院校之一。通过政策扶持,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还有利于高职教育与民族地方经济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坚定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信念。
(四)突出民族区域办学特色,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植根于民族经济社会的沃土之中。
在民族地区,由于在人文与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经济。为了充分利用地域内的资源优势,民族地区政府提出了“打民族牌、唱特色戏”的快速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高职教育应主动切合这一战略思路,围绕民族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培养人才,为“打民族牌、唱特色戏”服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有机地融入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职业素质论文篇五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应用型设计人才;使学生在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经济型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认清人才需求的发展形势,在把握培养原则的前提下,不能忽略了素质教育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进步,对艺术领域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近几年出现了“艺考热”的风潮,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也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在校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设计的基本技能,走上设计一线的工作岗位,但是在专业技能外却缺少一些人文底蕴、个性修养、发展思维等综合能力素质,不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适用性、岗位性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些年素质教育成为了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以适当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并实现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首先,一般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学制短,课程任务繁重,为了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更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在专业教育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至于“发展素质教育”成了一个口号,而没有具体行动。
其次,大部分教育者总是把素质教育放在嘴边,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不知道如何把素质教育作为课程传道授业。也有些院校片面的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隔离开,认为将时间花在开展“素质教育”上看不到效果,得不偿失,简单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课外活动。
再者,在国家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政策鼓励下,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缺乏个人修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
(一)结合社会需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拓展专业素质。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站立在时代潮头浪尖的学科,要时刻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形势,以此为根据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三个阶段入手,彼此之间要强调联系性、共通性、连贯性、针对性的原则,使单门课程不再孤立的培养学生的某一单项能力,并且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拓展。如:在景观设计课程中,除了让学生设计出具有设计感的方案以外,并让学生能够从人文地理、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绿色污染等多个方面考虑案例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行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教室中完成教学过程的,授课过程简单,教师只能通过一些形式上的作业去努力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就要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艺术需要创新,创意性的教学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尤为重要,它能够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能够激发师生互动交流的设计热情,也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经常让学生去接触社会,了解市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够锻炼学生在市场、社会中的个人适应能力。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设计比赛,请一些学者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引导师生共同创办实践工作室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具有浓厚设计氛围的教学环境。
(三)大力发展教学的实践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对未来设计师的培养要求是独立的、全面的。从好的创意产生到图纸的表达,再到方案的实施,每个步骤都要求设计师亲历亲为。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实际真题,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题目的现状、要求、市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参与投标,或者跟客户实际沟通交流,不但完成了实践教学环节,又能培养学生融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又或者在课业的布置上采用公司化教学,把设计公司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社会价值。
此外,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开始增设顶岗实习课程。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这就要求学校送出去的学生一定要有适应岗位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己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面临就业时能够马上适应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来源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杨雄《法言学行》)。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在七尺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肩负起影响学生人格、品格的重要任务。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坚定的职业操守,有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兼顾学术和人格上的感召力。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而决定是否能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关键不仅在于专业能力的强弱,还在于综合素质的高低。一个设计师即使具备了优秀的专业素质,而缺失了与客户有效沟通的能力,或者缺失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或者缺失起码的诚信与职业道德等其他素质,都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因此,培养出具有高等综合素养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才是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杨雄,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j],青年研究,,(12).
[2]张玉芳,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32).
[3]翟玉肖,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意义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13).
职业素质论文篇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负面现象频繁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中,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因素影响并制约着新闻媒体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组织实现商业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发行量等,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职业道德观念,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部分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虽然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不具备专业的任职资格,进而难以对职业规范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以及新闻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个别新闻从业人员忘记了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借助新闻工作趁机进行非法勾当。
1.3管理机制落后导致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丧失。
受管理机制、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丧失职业道德。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个别报纸、广播电台等媒体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但成效不明显。管理机制落后主要变现为:用人机制僵化,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使得优秀的年轻新闻从业人员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职业素质论文篇七
中职学校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建立职业素质培养体系。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总体原则。首先,由于各类职业都有其本身不同的特点,从而对从业人员有着特殊的素质要求,即使是同一职业的不同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素质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及专业人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要求人手,以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连贯的培养过程,教育内容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每个阶段,各个培养阶段应相互贯通且有机链接。第三,职业素质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教学体系应以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直接指向,根据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养成的内在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年级组织实施。
根据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应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职业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顶岗实习)和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在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心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职业素质培养必须依托职场环境,中职学校要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第一、二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和职业道德认识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基本素质、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第三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教学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接触企业文化,明确自己的未来岗位走向和岗位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第二、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及专业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第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将职业素质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经历认识一巩固一内化这一过程,使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以教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工作”的目标出发,使职业教学从传统的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中职学校要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学习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成为学生检验学习效果、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与自我修正的手段。学习评价体系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个人及企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职业素质为中心的学习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可由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两部分组成。其中职业基本素质由爱岗敬业、遵守职业纪律、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定性进行测评;职业能力由所学的课程或完成的工作任务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定量评价和学习过程的与人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定性评价。
职业素质论文篇八
职业素养是每个人具备的素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职业素质。
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自我总结栏目!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由××师范大学××教授主讲的职工职业素养的培训学习,×教授的讲课非常轻松活泼,让我在笑声中了解到职工素养的重要性,也让我从×教授列举的实例中对职工的职业素养有了更多方面的认识。
先做人,后做事,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一个员工要有个人发展,也离不开企业这块平台,良好的品质和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基础。所以,职业素养是每个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员工好的职业素养,将是我公司整体风貌的展现。简单而言,职业素养是员工对自身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体现,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十点基本的职业素养,下面我将从这十个方面谈谈关于职业素养的一些心得。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为人处事以诚相待;守信,则是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诚实与守信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优良品德,是思想和行为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
我们应该像海绵一样,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同行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向行业专家学习;同时应该养成计划与总结的习惯,做完一件事,要善于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很好的总结归纳,将其提升到理论与流程的高度,避免犯二次错误。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与低成本等竞争策略的实施,需要通过员工们的持续创新来实现。一个员工要想实现价值增值,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责任就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责任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国家及至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当我们坚守责任时,我们就是在坚守最根本的人生义务。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我们不能推卸责任,推卸责任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他又在完善自己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会给别人一种信任感,会吸引更多的人与自己合作。“责任保证一切”,责任保证了信誉,保证了服务、保证了敬业、保证了创造……正是这一切,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
所谓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企业管理专家指出,一家企业的成功,30%靠的是战略,30%靠的是运气,另40%靠的是执行力。可见,执行力是何等重要,仅有战略和运气是不行的,必须有强的执行力。
举止礼仪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身体姿态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用优美的体姿表达礼仪,比用语言更让受礼者感到真实、美好和生动。
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样的态度是受欢迎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欣赏他人的,包容的,自信的,乐于助人的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有感染力的环境,每个人都愿意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使人的压力减轻,也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积极的态度就是乐观豁达,要有乐观平和的职业心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工作要主动、必须做到位,尽自己最大努力做自己份外的事情也是一种收获。天长日久提高的是自己,快乐的也是自己,用好的心态面对一切!
忠诚是员工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良好品质,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忠诚是一种气节,是一种能力。有忠诚之心,才会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会拥有更好的职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忠诚不是一种纯粹的付出,忠诚也会有回报,企业并不仅仅是老板的,同时也属于员工的。忠诚是企业的需要,是老板的需要,但更是员工自己的需要。作为一名员工,你必须忠诚才能立足于职场,你自己才是忠诚的最大受益者。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不能小看,细节方显魅力。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在今天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胸怀大志,满腔抱负,但是成功往往都是从点滴小事开始的,甚至是从细小至微的地方开始。如果不遵守从小事做起的原则,必将一事无成。
什么是敬业?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敬业精神,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更难以担当大任。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才能长久,才能卓越,对待工作不是一般努力就可以,而是虔诚,不是尽力而为,而应全力以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应该为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作用。根据学院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部署,我系确定了装工081等5个班级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试点班级,通过三个学期模块的训练,学生在德育、专业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现就以下几方面作简要总结。
主要通过新生入学。
军训。
法制教育、文明守纪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信心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学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学动机。通过成功校友进校园、专家讲座、企业代表座谈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提高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不断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岗位、新的环境。要加强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他们摒弃以往“从一而终”的老观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通过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以“够用”为度,同时还适当拓宽专业应用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
主要是指学生的社交礼仪、语言表达、协调沟通、组织管理等。我们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开展、组织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到工地、到现场,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使学生认识了生产的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的组织专题社会调查,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生存意识,树立危机感,从而增加了学习动力。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到社会大舞台中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在不断发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素质论文篇九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起了核心作用,那么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当一个人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时,他所考虑的不仅是企业的利益,还有下属员工的福利,给他们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要与同行竞争,这个时候他所肩负的不是一种使命,而是一种责任,要带领企业团队向上奋发,与客户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以达成双赢。
一天的培训时间里,给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是在课间休息的时间里单独与王平老师进行沟通。发现我以前的思想里有一些毛病,需要加以改善。
下面仅就我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一些思考,谈谈我对如何建设优秀团队的几点粗浅认识,以便共同学习和交流。
一、团队的力量。
培训的开始,王平老师用一个寓言故事来告诉我们团队的力量,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跑,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来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什么来了?是蚁群,小小的蚂蚁单兵做战,肯定不如狮子、大象,可如果是团队作战,那所有的动物就不是对手了。由此可见,团队如果有强大的凝聚力,目标一致,劲往一处使,有着良好的协作能力,有着充分向心力。这三个力量有多大,它的战斗力就有多大。结合实际,当我们是一个团队里的一份子时,要与每个人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要有集体荣誉感,知道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与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当然,当独自去完成一项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不能退缩,也不要害怕自己的能力完成不了。必须要有成功的欲望,只有行动了,才能知道结果。过去并不等于未来。当我们真正完成的时候,就会知道以前自己是多么懦弱与无能,其实,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相信自己!当然,相信自己与别人的支持,团队的信任与支持分不开,所以,一个团队只有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那么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得多。
当要集体完成一项工作时,我们要有组织、有纪律地接受并对这件工作进行计划,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目的,当然计划的时候必须具备人、时间、环境,以及考虑到其它影响工作的因素,面面俱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考虑清楚,那么工作就会高效率地完成。
二、团队的定义。
为什么我们经常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窝虫?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就是说明了中国人特有的毛病,相互之间不能协作,会上不发言,会下乱说话。团队不等于一群人。一个团队由少量的人组织,这些人具有互补的技能,对一个共同目的、绩效目标及方法做出承诺并彼此负责。团队不等于团伙,管理好了是团队,管理不好了就成了团伙,人数方面612个人为最佳,人不能太多,一方面是人多了管理不过来,另一方面人多了容易有滥竽充数的。团队成员之间要有互补的技能,多层次的,不能一类人要么都会,要么都不会,这样遇到问题就没有解决的条件了。
三、团队成员的甄选,首先是看一个人的心态过关了,然后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选择::个人品质:品质就是道德,是我们择人最关键的第一要素,看品质应从三方面来考察:一是看诚信,诚信乃为立身之本、处世之根,自古就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试想心术不正之人于团队而言,可谓害群之马不为过也!二是看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对于职业营销人来说就是获取雇主菁睐的重要筹码之一,职业道德体现在个人的敬业精神和视公司利益至高无上的心态;三是看责任心,只有责任感的人,才会对家庭负责,才会对朋友负责,才会对公司负责,才会对社会负责,试想无责任心的人谁敢用之。个人能力:个人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沟通协调管理能力,营销职业的最大特性就是与各种各样的人或组织打交道,你怎么去与人沟通,怎么去协调这样与那样之间的关系,怎么去管理你的客户、你的渠道或你下面的团队,这就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管理能力;二是观察分析决策能力,市场机会与威胁在哪,竞争对手弱势与优势在哪,自己如何面对所处的各种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需要具备非凡的观察分析决策能力;三是计划组织控制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场变化是瞬息之间,这就需要有驾奴市场变化之能力。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其实就是我们所要求的精神面貌,个人形象代表着团队形象,代表着公司形象。入微见著,从个人我们可以看出个人背后的团队,我们在挑人时,往往首先看的是工作经历,以及受教育和培训的经历,其实更重要的是任聘人在面试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从这些形态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任聘者的综合素质。
职业素质论文篇十
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不断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岗位、新的环境。要加强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他们摒弃以往从一而终的老观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通过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以够用为度,同时还适当拓宽专业应用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
职业素质论文篇十一
“人脸识别控制厕纸”应当被当作非常手段而绝非长远之计。采取这种强制手法无异于扬扬止沸,治标不治本,要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
其实天坛公园被迫运用该技术去防偷厕纸也是迫不得已的,很多景点即使厕所内外都贴满了警示牌,却无济于事。天坛公园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门面,配备厕纸是必需的,但如果纵容偷厕纸的行为,必然引起浪费。“人脸识别控制厕纸”虽能解决燃眉之急,却并非上策。在这里是带不走厕纸,可到了其他地方,有些人照样“席卷八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我们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在香港的公园里,地上是几乎见不到任何垃圾的,没有任何人的强制要求,但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这一习惯,他们靠的是什么?是自己的素质与修养。听很多去过香港旅游的朋友们都说,看见公园地面上没有一块垃圾,干净的不得了,自己就是想乱扔垃圾也不好意思了。所以说,一个民族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相信中国游客出国旅游的负面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了。诸如:随地吐痰、顺走酒店用品、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苍蝇不叮无缝蛋,外国人不欢迎中国游客绝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某些素质低下的人在不停地给祖国抹黑。
毋庸置疑,强制手段在短时间内是最有效的,且不说这样安不安全,人不人性,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减少不道德的行为。但归根结底,强制手段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敌暗我明,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能管控到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的,对于其他的不良作风也是鞭长莫及,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是可以源远流长的根本大计。
一个素质高的人,可以“辨乎荣辱之境,定乎内外之分”,即使没有任何督促,他也会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但提高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是说上一节礼仪课或者读几卷书就能做到的。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在这个漫长的过渡期中,采取强制手段也无可厚非,但最终的目标亦该是提高素质,不应该本末倒置。
提高素质是根本大计,而强制手段永远不能反客为主。
职业素质论文篇十二
一年以来,在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忙下,经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必须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思想、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
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一年来,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在下基层前,注意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收集信息,争取对调研的问题事前有所了解,也有利于调研中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对领导调研中的讲话总是认真聆听,汲取养分,收获颇丰。四是尽可能地向周围理论水平高、业务本事强的同志学习,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也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经过实践有效地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根据机关的统一安排和领导的指示衔接好、安排好领导的活动。领导参加的每次公务活动都作好记录,一年来基本未出差错。
二是较好的完成了呈送领导阅示的文件资料的接收、清退工作和处理好领导对人民来信的批示。对每次批示文件的来向、去向都作好登记,一年来,未出任何差错。
三是尽可能根据领导关注的“三农”问题的热、难点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供领导参阅;四是自觉服从办公室的领导,主动衔接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所交给的任务。
认真学习市委办关于《加强市级领导同志秘书管理的意见》并在工作中按此要求自己,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了政治坚定、谦虚谨慎、把握原则、谨慎交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生活中团结同志,一年来没违纪发生,没为领导形象抹黑。
虽然在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还存在必须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作当中主动向领导汇报请示的多,为领导出注意想办法的少。
二是调研不够,有些情景了解得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多,掌握材料不够充分,使工作被动。
三是处理一些工作关系时还不能得心应手。
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