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案(专业23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用来指导教学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案的编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教案的编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备课和教学,特别整理了一些精选教案范例,供您参考使用。
角的认识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1.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与其它图形区分开来。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自制的圆形蛋糕,小兔、小猪、小猫的头饰图片各一张,各种图形的饼干若干。
2.教室的四周摆放各种圆形的物品。
活动流程。
一、引题,引发幼儿兴趣。
1.今天小兔要过生日,有两个朋友来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并请幼儿向小动物问好。
噢,原来是小猪和小猫来啦。
2.朋友们送来了一个蛋糕还有各种美味的饼干。出示自制的圆形蛋糕和饼干。(通过教具吸引幼儿的眼球,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认识图形。
1.宝宝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可以提问个别幼儿。回答圆形。然后讲解圆形的特征:边不是直的,没有角,摸一摸是光滑的。
2.因为小兔喜欢吃圆形的蛋糕。看看美味的饼干里有没有圆形,小兔还喜欢吃圆形的饼干。请幼儿在各种形状的饼干里找到圆形的饼干,并检查幼儿是否拿对。
3.现在宝宝们来告诉老师小兔、小猪、小猫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4.请宝宝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苹果,西瓜,篮球,碗,盆等)。
活动结束。
角的认识教案篇二
1.使学生能够大胆地、大方地介绍自己,并学会自我介绍的一些基本方法。
2.指导学生认识班里的同学和任课教师,知道他们的'一些情况和特点。
3.对班级同学和教师产生亲近感和进一步交往的兴趣。
一、导语。
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你认识几个小朋友啦?说说他们的姓名?
二、揭示课题。
板书:我叫……我家住在……我喜欢……我会……。
2.同桌互相介绍。
3.反馈:说说你的同桌叫什么?家住哪里?他喜欢什么?他会什么?说说名字的由来。
三、才艺大比拼:拿出自己的绝活,来比一比,赛一赛。
五、小结。
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同学和老师,了解到了他们许多情况,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就能做好朋友。
角的认识教案篇三
1.认识“手”字以及手的发散字,引起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2.通过感受知道“手”是很灵活的、引起幼儿发散思维。
“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你们喜欢吗?”谜语:一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小朋友抢着回答说:“这是手。”
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有很多用处,你们看看老师两只手在做什么?(老师做手影游戏:小鸟飞,小朋友愉快的跟着老师一起做)。
做手影游戏真有趣,以后有机会我们在做好吗?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小袋子,袋子里面有许多小东西,请小朋友把手伸进去摸一样东西,先讲出这是什么东西,然后在摸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东西。(小朋友争着上来摸出了喜乐瓶、小铃铛、铅笔等等物品)为什么我们的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呢?小朋友说:“那是因为我们的手很灵活,很敏感。”
老师出示手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汉字手字)那么,这个手字是怎么么写的呢?为什么手要这样写呀。(有一个小朋友说,因为手字很象一个手)(当老师拿出一个“拿”字)为什么这个字下面有一个手字?(小朋友抢着说,拿东西要用手,所以拿下面有一个手字底)
老师相继出示“打、扶、扔”教小朋友认这几个汉字,然后问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朋友说旁边都有一个提手旁,然后请小朋友做“打、扶、扔”的动作。问:为什么都用提手旁,小朋友说:因为这些字都是手的动作。为什么提手旁是这样写的呀,胡启浩小朋友说的真好,他说提手旁就是一个手字少了一撇,这些动作都是用手做的,所以就用了这个提手旁。
接下来老师又出示了“拇、指”两个拼字,问,你们认识吗?这就是我们的大拇指、小拇指的拇指两个字,他们是用提手旁和母旨的发音合并成一个字。然后出示提手旁的若干拼字,谁认识这些字,请小朋友自己读,不认识老师教。使小朋友看出这就是拼字。小朋友很高兴想拼字。
我们还有许多提手旁的字,以后在区角活动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学拼字好吗?
由于应用了猜迷语,手摸物品,运用手的感觉猜出物品名称和手影游戏的综合手段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引起了幼儿的学习趣兴。通过手的形象和手的动作,理解提手旁字的意义。老师运用形象的拼字游戏,激发小朋友学习汉字趣兴和拼字的积极性。通过游戏使幼儿快速的认识许多汉字。
角的认识教案篇四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懂得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的大小。
3、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8和9的写法。
一、复习。
1、填一填。
(),1,(),(),4,(),(),7。
7,(),(),4,(),(),1,()。
请同学口答完后,全班读一读。
2、看图写数。
投影出示7朵花。
一共有()朵花。(7朵)。
再添上一朵花,现在一共有几朵花?(8朵)。
如果再添上一朵是几朵呢?(9朵)。
二、新授课。
1、8和9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与哪些数字有关,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8位小朋友,9个人,8棵树,8个字,9盆花,9只蝴蝶)。
(2)请大家用小圆片和三角形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数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拨7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8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让学生反复说说)。
(2)出示直尺图。
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强调7的后面一个数是几?8的后面一个数是几?
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从0读到9,再从9倒数到0。
3、数的比较。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和第二幅的点子图,比一比,哪一幅图的点子少?哪一幅图的点子多?(第一幅少,第二幅多)。
7和8比较,因为7在8的前面,所以7<8。
反过来,8>7。
第二组让学生完成。
4、几个和第几。
出示10只蝴蝶,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5、指导8和9的书写。
(1)认清8和9的字形。
(2)说明写8和9的笔顺。
(3)教师示范。
(4)书写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1题。
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顺数和倒数。
2、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2题。
四、布置作业。
8和9各抄写一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角的认识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热爱祖国。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二、探究新知。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随读生回答。]。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0。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9。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3。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3。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个十万。
七、课后反思(结合经验、问题、学生表现以及改进意见进行反思)。
角的认识教案篇六
小班《认识圆形》的教学反思《认识圆形》这节课在开始部分我首先和孩子们一起玩抛皮球的游戏,然后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什么物体和这个球的形状一样的呢?借助故事情节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孩子们给小兔送生日礼物的办法了解,圆形的特征,孩子们都能勇跃的参与进来,并且在动手将圆形的物体从许多物体中拿出来,孩子们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务。紧接着提供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幼儿不受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建立激励鼓舞的环境,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使幼儿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开展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励了幼儿自主探索。给了幼儿一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再一次次的尝试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自主的学习。
角的认识教案篇七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二、复习图形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三、游戏—铺路。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角的认识教案篇八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观察: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
学生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仔细阅读教材18页例1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
(3)小组内互相交流:组织整理好汇报的内容(如:有什么发现?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2.小组汇报:
(1)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你们是怎么验证的?(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质疑)。
学生: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课件出示圆柱和相应的名称)。
(2)观察、比较圆柱底面的特征。
学生: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板书:面积相等)。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3)感知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师: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与底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面)再用手摸一摸。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
(4)圆柱的高。
课件显示:一个圆柱高度变化过程。
请同学观察:圆柱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引导:哪段距离表示圆柱的高?请看屏幕,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
(课件出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教师: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显示并用有颜色的线闪烁。
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教师:你能在你的圆柱上指出这条高吗?(圆柱中心的高,指不到)。
面对无数条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为了方便一般测量侧面上的高)。
教师:请看这样画一条线段是它的高吗?(三角板斜放)。
预设: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5)小结圆柱特征。
教师:现在谁来完整的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教材p18做一做第1题。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名称。
2.教材p20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答案,不是圆柱的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游戏拓展,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1.出示一个硬纸板做成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用长尾夹将其10cm的长固定在小木棒上。
学生:转动起来是一个圆柱。
教师:是怎样的一个圆柱?你能用具体数据来描述一下吗?(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一个圆柱)。
2.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5cm长的那一边夹住后再转,转出来的圆柱跟刚才的一样吗?
想象一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圆柱?(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
出现的圆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物体大小差不多?
3.同一个长方形,为什么转出来的圆柱不同?
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长是150厘米,宽是30厘米,快速旋转,会形成一个多大的圆柱?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油桶。
4.考考你:教材p18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通过想象、用手势比划大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圆柱辨长方形,层层递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想?
角的认识教案篇九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四中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及时鼓励。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这道题就藏在数学书中36页,谁能找到它,快速的练一练。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快速的找到37页练一练第二题,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看谁的动作最轻画的又快又好。
4、数一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5、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
一.教学内容:p2---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
3.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新。
三.重点难点。
1.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2.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
创新点:注重以旧知带新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5.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
p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6.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
(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
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看书质疑。
问: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有34560783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2.课本p4页的做一做。
3.判断题:
(1)十个一千是一万。()。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四)课后延伸。
看书:p2---4。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1、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 使学生懂得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的大小。
3、 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8和9的写法
一、 复习
1、 填一填
( ),1,( ),( ),4,( ),( ),7
7,( ),( ),4,( ),( ),1,( )
请同学口答完后,全班读一读。
2、 看图写数
投影出示7朵花
一共有( )朵花。(7朵)
再添上一朵花,现在一共有几朵花?(8朵)
如果再添上一朵是几朵呢?(9朵)
二、 新授课
1、 8和9的认识
(1) 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与哪些数字有关,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8位小朋友,9个人,8棵树,8个字,9盆花,9只蝴蝶)
(2) 请大家用小圆片和三角形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 数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拨7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8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让学生反复说说)
(2)出示直尺图
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强调7的后面一个数是几?8的后面一个数是几?
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从0读到9,再从9倒数到0。
3、 数的比较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和第二幅的点子图,比一比,哪一幅图的点子少?哪一幅图的点子多?(第一幅少,第二幅多)
7和8比较,因为7在8的前面,所以7<8。
反过来,8>7。
第二组让学生完成。
4、 几个和第几
出示10只蝴蝶,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5、 指导8和9的书写
(1) 认清8和9的字形
(2) 说明写8和9的笔顺
(3) 教师示范
(4) 书写练习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1题。
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顺数和倒数。
2、 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2题。
四、 布置作业
8和9各抄写一行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观察实物图案,抽象出数学意义中的角,了解角的组成部分,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有小。
设计思路
导入角——感受角——认识角——比较角——
教学过程
内容
画面
1、在几何王国里的点线之家呀,有一群小伙伴正在快乐的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动画视频,停顿1分钟)
2、看,它们都组成了一些什么平面图形啊?哦,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一个我们以前没见过的图形。
3、这是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它的名字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1、你知道图片中哪些地方有角吗?相信观察仔细的你一定能够找到,我们一看吧。
2、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拿出你的数学书,找出数学书上的角,再用手摸一摸、扎一扎,你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感觉到这里尖尖的,有点扎人,这里直直的?嗯,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顶点”,直直的地方叫做“边”。
3、我们再来观察这些实物图,找出它们的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你发现了吗?如果还没发现,那你就再认真观察想一想,不然我就要说答案咯,好了,我要说了,它们啊,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下面,我们来认一认,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呢?
5、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角了。在几何王国里有一对好朋友,它们都是角,一个叫蓝角,一个叫红角.可是有一天,他俩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课件出示动画,停顿1分钟)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你能看出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哈,它们是一样大的。好,那这两个角哪一个大呢?我们继续来用重叠法比一比,咦?原来,这个黑角大,红角小哦。
1、好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们学习了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而且还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河学会做角。
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几何角,三角板,小棒,硬纸条,图钉,毛线,扇子,长方形纸。
一、猜图引入。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很多图形,老师今天把它们藏在一个本书里,只露出其中的一部分,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最后出示圆形,并和其它图形进行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从而引出“角”。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角是一样有趣的图形,它的身上有很多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认识角。
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直观感知角。
1、出示红领巾,它上面有角吗?有几个角?你能指出来吗?
2、感知三个板上的角,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顶点、(直直的)边、(直直的)边。
4、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图形,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
6、动手做角。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既然角在生活中到处可见,那你想不想当一个魔术师,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变出一些角来。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小棒,硬纸条,图钉,毛线,下面请大家分工合作,尽量把这些材料都用上,做一做,拉一拉,折一折,摆一摆,变出各种不同的角来,注意,做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放音乐)。
师:现在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给大家听听。
7、比较角的大小。
师:平时,你们再哪里看到过这样大小可以变化的角吗?
扇面的两条边叉开的小了,扇面上的角就…。
师: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师有大有小的)你能猜一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板书: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1)用眼睛来看比较角的大小。
师:既然角有大小,看这里有两个角,谁大谁小,(出示)。
师:对,大小明显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出。
(2)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角,它们谁大谁小,我们用眼睛不容易看出,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移到一起用重叠法来比较,把两个角的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也重合,看,另一条边,在外面的就大,在里面的就小。(演示)。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现在假设你是角,你想怎么样向大家介绍自己呢?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 的联系和区 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 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 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 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 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 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 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 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 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 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 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 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 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 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 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 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1、通过帮助兔、猫、熊猫、猴妈妈买菜的场景,了解这四种动物的食性。
2、通过买菜的场景进一步发展计数能力,并加深对物与物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3、用游戏的方式体会学习的快乐。
一、设置兔、猫、熊猫、猴妈妈没有空买菜的场景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买菜。
幼:好。
幼:知道/不知道。
幼:4样菜/不知道。
师:对/我们看照片噢,
二、出示兔、猫、熊猫、猴家的照片并要求孩子看清楚每家人家一共有几个人?
师:我们先一起来数一下她们家里的人数,好不好?
幼:好(数)。
师:小兔子家有几个人?
幼:三个。
师:我们要买几样菜?
幼:3样。
师:小猴子家要买几样菜?
幼:3样。
师:为什么?
幼:因为有三个人。
师:小猫家里有几个人啊?(一起数)。
幼:10个。
师:对,我们要买几样菜?
幼:10样。
幼:好。
师:好,我们去买菜咯。
三、出示森林超市。
师:看我们到了,这家店叫森林超市。
幼:森林超市。
幼:对。
幼:想清楚了。
师:现在可以去买咯。
四、请小朋友来买。
五、每个小组都买完,老师拿出完成的东西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都买对了吗?
幼:没有。
师:哎呀,小兔子妈妈要着急了,买了这么多东西呀,我们的宝宝吃不下呀,
幼:把他拿掉。
师:萝卜和青菜哪个是小兔子吃的呀?
幼:都吃得,可是蘑菇不吃的。
师:小兔子不吃蘑菇的吗?
幼:吃的/不吃的。
幼:再去买呀。
师:好我们请小朋友再去买一点给猫好吗?
幼:好(买)。
师:鱼和老鼠猫都喜欢吃吗?
幼1:老鼠不喜欢吃的。
幼其他:喜欢吃的。
师:小猴子家的东西有没有买对?
幼:对的/不对。
师:小猴子家有几个人?
幼:3个,应该买3样。
师:对,那么猴子吃西瓜吗?我们也要回去看看书查一下好吗?
幼:好。
师:熊猫吃西瓜吗?
幼:不吃的/吃的。
师:好一样的,我们应该回去查一下资料看看熊猫除了竹子还吃不吃别的东西。
总结:今天猫妈妈,兔子妈妈,猴子妈妈和熊猫妈妈都非常的高兴,因为小朋友们帮她们买了小宝宝喜欢吃的东西,小兔子吃到了新鲜的萝卜,青菜。小猴子有香蕉,桃子吃。熊猫宝宝有新鲜的竹子吃。小猫也有了鱼和老鼠吃。她们真开心,她们让我谢谢我们的小朋友。
幼:没有。
师:大家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给他们做一点好吗?
幼:好。
幼:好。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1、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一个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2、学具:白纸2张、剪刀、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师生一起观看录象)。
小朋友,刚才的录象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二、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逐步形成角的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出示课件]。
边
顶点。
边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通常为了方便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在旁边标上1。)。
(二)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why?
b:汇报。
(三)角大小的认识。
t:小朋友,现在拿出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小圆片,然后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三、实践活动。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四、第二次尝试练习。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q1:数角。
q2:思考。
对这个图形剪一刀,那么还剩几个角?
a:猜。
b:动手剪——证实。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七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五一都去哪儿玩了?今天许老师要带你们到更远的地方,到我国的大江南北去欣赏祖国壮美的河山。
课件出示长城、介绍长城,再问: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吗?提示:长城全长6700()填上合适的单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复习。)。
出示答案:“千米”引出课题。
二、新课:
1、了解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情况。
(1)看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说说你对千米都有哪些了解?
(2)根据学生的回答,学生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又等于多少千米?学会正确地读法。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你认为一千米实际到底有多么长,你能想得出来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从学校大门出发到叶廷鹏鹏纪念馆门前大约500米,来回约是一千米。闭眼想一想这一千米的长度。
让学生根据已知的长度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例如:学校的大门到最里层教学楼的距离大约是50米,2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旗杆高10米,100根旗杆头尾相接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课前准备:让学生先了解学校内各场所有长度。两幢教学楼之间长约50米;旗杆高10米;篮球场的长约25米;多媒体教室长约15米等等;)。
(3)根据了解的一千米长度,同桌讨论:从林步桥十字路囗沿乡交车往平阳方向出发,大约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选择:练川卫生院;柳洋路囗;上桥路囗;)反馈时说说你的想法。
(4)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从你家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
对学生先前可能提出的1千米的路进行回顾。(刚才某同学说的距离是一千米吗?课后,选择同学们讨论的一种方法去验证。)。
3、千米的应用。
(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在表示路程、河流的长度或象长城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时往往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2)课件出示:长江,黄河、我国南北、东西长。
(4)课件出示1小时的路程。
成人1小时约行5千米;
自行车1小时约行15千米;
公共汽车1小时约行60千米;
火车1小时约行90千米;
飞机1小时约行1200千米。
4、千米和米的化、聚(在欣赏景色同时展开教学)。
要求讲法要准确,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5、刚才在领略我们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你还收获了什么?
三、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系统整合。
四、综合练习。
(1)填写单位。
(2)千米与米的化聚练习。
(3)大数字化聚。
(4)看书质疑:书上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千米的一些知识,你们看看,有什么新收获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再与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探讨探讨。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五、你认为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八
1、使学生认识8、9和10;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8、9和10;4、会写8、9和10。
写8、9和10。
1、(出示课件)数喜羊羊,青蛙,鸽子。
2、看尺子填数字。
3、数珠子。
4、看点点写数字。
1、(出示课件)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吊环?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分别引出8、9、10。
2、指名生上来写数字。
3、指名根据数字画点点。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数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抢答某数的前后是几?
写8、9、10各写了5排。
8很多孩子写不好,有的.能连写,有的不能连写。9的孩子写得真的像个球。有部分孩子把10写反。
角的认识教案篇十九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第“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3、观察。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角的认识教案篇二十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寻找数量是8的物品1、老师提供一些玩具,让小朋友数出8个2、可在班级里或幼儿园里找找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角的认识教案篇二十一
1、感知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识颜色,激发幼儿对各种颜色不同玩法。
活动准备。
塑料篮子(红、黄、蓝、绿)4个、塑料果蔬模型(红、黄、蓝、绿)若。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一个大盒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份礼物,请小朋友猜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呢?(幼儿自由谈)。
二、观察交流:
1、(围坐)。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拿的是什么东西?(从盒子里拿出实物西红柿,引导幼儿说出实物的名称、颜色)。
(幼儿可集体自由说说:也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认一认)。
(幼儿讨论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2、出示第二种实物,香蕉。
师:孩子们说说它是什么,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实物名称、颜色)。
(幼儿讨论,展开想像。)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想法。
3、出示第3、第4个实物(绿色的大树叶、蓝色的杯子)。
(问题设计同(1、))。
三、游戏:
1、出示红、黄、蓝、绿四个塑料篮子。(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师: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水果或一种蔬菜(幼儿自由拿)。
(个别提问幼儿手上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水果或蔬菜。)。
2、师:老师手上拿的是红色的西红柿,谁手上拿的东西也是红色的请站到老师这里来。(引导幼儿再次说出各自拿的是红色的.)。
3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辨认自己所拿的东西认黄色、蓝色、绿色。
师:我们要把果宝宝,菜宝宝送回它们的家,谁手上抓的是红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红色的篮子,拿着黄色水果或蔬菜的就送到黄色的篮子,拿着蓝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蓝色的篮子,拿着绿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绿色的篮子。
——放背景音乐《丰收》。活动在歌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次活动设计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1、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红、黄、蓝、绿4种颜色。
2、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活动看一看、拿一拿、辩一辩强化幼儿的感官。
不足:我设计的问题过于单调、乏味,不新颖,请专家老师给以指点。
角的认识教案篇二十二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段)。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边)。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角的认识教案篇二十三
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正确读写8和9。
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
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
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
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
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1、动手操作。
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
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
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
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
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
师出示点子图9。
2、出示尺子图。
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
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比较大小。
4、基序数。
把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p591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车厢是谁?
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
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