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高中语文教案(优质18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学习这些范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一
(一)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
(二)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
(二)《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巨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骄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作者及《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夏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孽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钦仰仗权好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季君嫁给新任浩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征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情节结构。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走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三)曲词鉴赏。
通过对曲词的鉴赏,主要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松野草带花桃",描写苏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来的形象,点出他在南明灭亡后隐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头株陵重到","猛抬头"三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昆生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转,表现了他的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袜陵重到"的情态。"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的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写的是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这里一连用"残"、"废"、"瘦"、"空"四个词作修饰语。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在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马,更显凄凉。"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本应是游人如织、笑语喧哗的古城,如今却是只剩"萧条",夕阳古道上,连个人影也见不着。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写的是长板桥边的景象。长板桥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风景十分优美,如今却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横跨青溪的半里长桥,如今已没有一片红板,而且秋水长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见剩下的一株弯弯的垂柳。夕阳残照本来就显得冷冷清清,而这夕阳残照下的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冷清清的落照"与"一树柳弯腰"互相映衬,愈显冷清;一个"剩"字,尤其意味深长,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时过境迁、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这里只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把人带入十分悲凉的意境,用笔极简,造境极精。
【离亭宴带歇拍煞】一曲三个"眼看他"的叠用;使音韵整齐,语气贯通,加重了语意,给人以今昔变化之大之快的生动快感。"金陵玉阶营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果乌"等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产生了情声并茂的强烈表达效果。
(四)借景抒情。
《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着明显的不同。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曾隐居曲阜石门山中读书著述,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南巡至曲阜时,被召讲经,受康熙赏识,“特简为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二十五年(1686)被派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一带治河。这期间,他到过扬州、南京,结交故老遗民,凭吊南明遗迹,搜集明末传闻,为后来写《桃花扇》准备了素材。康熙二十八年(1689)回到北京。经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并论,称“南洪北孔”。第二年(1700)以“疑案”被罢官,不久即回乡度日,直至终年。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传奇《小忽雷》(与顾彩合撰)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塘文集》《长留集》等。
苏云)……我三年没到南京,忽然高兴,进城卖柴;路过孝陵,见那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柳云)呵呀呀,那皇城如何?
(苏云)那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了。
(赞掩泪介,云)不料光景至此。
(苏云)俺又一直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没一个人影儿。
(柳云)那长桥旧院,是咱们熟游之地,你也该去瞧瞧。
(苏云)怎的没瞧--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
(柳搥胸介,云)咳,恸死俺也!
(苏云)那时疾忙回首,一路伤心,编长一套北曲--名为'哀江南'。待我唱来。(敲板唱弋阳腔介)俺樵夫呵!(唱)。
【哀江南】【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二
《劝学》是学生刚入高中是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认为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汲取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营养,二是应领略古代典籍的博大艰深,三是必须积累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汇语法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在学习中获得教养”的主题,首先了解古代贤哲在此问题上的看法,然后以文本为平台,致力于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所感悟,从而具体感知古代文化典籍的魅力,吸收人生成长的精神营养。
正是强调学生感知的需要,教学中要突出诵读、涵泳的方式,透过文本建立与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渠道。力避教师一包到底的传统讲授的方式。
1.了解学习是完善自我,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了解比喻、对比在表达中的具体作用。
3.在理解文意,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1.辩证认识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具体理解比喻和对比手法在语境中的作用。
3.了解文中“于”“之”“而”以及“绝”“劝”“日”“知”的意义及用法。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相互指导。
3.学生自愿表演朗读。
4.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纠正朗读中暴露的错误。
5.老师朗读,也可由学生品评。
(二)介绍作者。
1.阅读题注,明确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荀况,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系荀子和门人共同编著。
2.补充介绍。
(1)稷下: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附近,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因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荀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2)兰陵令: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令,开始了他一生中短暂的仕途生涯。兰陵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原为鲁地,鲁灭亡后归于楚。荀子在兰陵一边做官,一边著述,同时收徒讲学,进入学术创造的一个高潮。
(3)孙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荀子为孙卿。
(三)讨论第一段。
1.讨论几组比喻的作用。
(1)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比喻:说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2)糅木为轮的比喻:说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本体是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学习可以修身益智。
(4)第一段5个比喻,都是正面设喻,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5)比喻的表达效果: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2.讨论首句“学不可以已”与比喻的关系:开宗明义,提出中心;从逻辑关系看,是因果关系,首句是果,结论,5个比喻是因。
3.讨论“可以”“以为”古今意义是否相同:“可以”这里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都是能够的意思。“以为”这里与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是“拿它做”,现代汉语是“认为”。
(四)结合自身情况,用比喻说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修身益智的作用。
1.分组。
2.讨论。
3.由学生自行评价。
(五)当堂背诵第一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鼓励学生在大致能背的时候勇敢的尝试背诵。
3.找出背诵过程中暴露的共同问题想出巧妙的背书方法。
第二课时。
(一)讨论第二段。
梳理5个比喻的内部关系。
1.“登高博见”与“跂而望”为一组,本体是前面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跂而望”喻“终日而思”,“登高博见”喻“须臾之所学”,说学习能事半功倍。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为一组,说善于借助外物则效益倍增。
3.5个比喻就是5组正反对比,都是阐述学习的作用。
(二)当堂背诵第二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组织背诵竞赛,比速度,比正确率。
(三)讨论第三段。
1.讨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意义及写法:前两个先正面设喻,后两个再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积累,其本义在四个比喻的中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骐骥驽马、锲朽木及锲金石的比喻的意义和写法:骐骥驽马的比喻先正面后反面,锲朽木锲金石的比喻先反面后正面,都是说学习要持之以恒。
3.蚓与蟹的比喻的意义和写法:蚓是正面设喻,蟹是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用心专一。
4.明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定语后置,“之”为结构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5.第三段的比喻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四)当堂背诵第三段。
1.理清层次结构来帮助背诵。
2.集体背诵。
3.理解性背诵。
(五)课文的逻辑结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阐述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可见先秦荀子散文达到极高的理性思维水平。
(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的理解。
(七)作业:整理课文里有关语言现象。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同煣。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三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
课件或小黑板。
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1.教师导入: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出示课件2。)。
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出示课件3。)。
1.给加点字注音。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积累运用”部分。)。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明确:(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
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是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它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
(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在分析问题时,充满着辩证的色彩,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很有说服力。结尾总结全文,深化论述的中心。)。
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如有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通过文中重要、疑难语句理解作者对王权和奴性的批判;联系历史和现实加深对奴性的认识和批判。
:一课时。
一、导入,读一首打油诗。
皇上。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皇帝是这样的吗?做皇帝如何?你想不想做皇帝?有个怪老头,他也瞄上了王位,写了一篇杂文《我若为王》,过了一把皇帝瘾。他就是蹲过大牢却常常怀念监狱的聂绀弩。
三、作者简介。
四、理解主旨。
(一)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一遍了,也已经随着聂先生去领略过一番做王的滋味儿了,那么大家说说做王以后到底是怎么样的呀?(学生说出做王后的种种光景,教师指导:作者层层递进,尽显帝王威风八面,越说越起劲,简直心花怒放了)。
明确:如果到此结束就浅陋了,属纯粹的“无厘头”,假想为王成了泄欲的工具,那么就毫无杂文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品读文章的最后三段。
1、那么作者为王后感觉如何?感到单调,寂寞,孤独——这样做王有劲吗?没劲。刚才心花怒放的热闹一下子冷却了。
2、孤独寂寞可以使人更加冷静地思考问题,于是作者接下来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呀?提出“为什么人们要这样”的问题。
3、作者醒悟到:我生活在奴才们中间,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个奴才的首领罢了。
4、醒悟之后,“我”要怎么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用文中的话回答)?
“醒悟之后要杀奴才、灭奴种;因为“我认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
5、结果会怎么样?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为什么?理解一个疑难句子。
(三)、批判奴性。
1、什么叫奴性——奴才的品性、德性。
2、奴性的特点。通过文中与句概括归纳;让学生有表情朗:“读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他们的全部语言:‘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把那种深入骨髓的奴颜媚骨读出来)。
3、像这样可恨的奴才有很多。比如:在先秦时期,齐桓公的厨师易牙为了讨好主子,心甘情愿的杀掉自己的孩子,烹成肉羹,献给齐桓公;联系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并加以评价。
4、结合课文和历史,说说王权和奴才是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危害?
点出这篇杂文的深刻指出就在于不是单纯的批判王权,而是对奴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五、现实意义。
2、回顾打油诗。
皇上。
——看电视剧有感。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教化奴儿们,别长脊梁骨。
最近帝王剧泛滥,许多电视剧严重违背史实。要知道封建社会是产生不了民主的,所谓的明君也只是从大局上维护和绵延王权专制和残暴。作家余杰说的不错,在一个民主、法制、科学的年代,大唱帝王之赞歌,鼓吹专政独裁,张扬奴性意识,宣传封建思想,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看来,走向真正的民主,我们任重道远。
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没有奴性的人,说真话,做真事。聂绀弩本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六、总结。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说,从今天起做一个真正的人。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五
二、启发学生好好把握现时,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学习。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教学内容和步骤]。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期,文中一再提到,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劝勉人们,“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2、课文可分成几大部分?概括其内容。
课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点,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断工作看作人生真谛。开头迂回地引出这个话题。先引爱因斯坦三段话。一引爱因斯坦,说论题之难;二引爱因斯坦,点到“自我努力”;三引爱因斯坦,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个人自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缪,他们的回答充满悲观主义色彩,雨果悲叹人生短暂,加缪悲叹人生只是不断的苦役。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与雨果、加缪的区别,在于悲观与乐观,积极与消极。在以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为代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看来,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实满意,无怨无悔。康德认为,一旦自满自足,无所事事,生命就毫无意义。认识借助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断的进行创造性工作。爱因斯坦认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赋予人生以奇异的色彩。孔子认为“生无所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息的劳作之中。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师的言论,把人生的意义与工作联系起来。
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的表格。
工作的动机从何而来?议论要引向深入,就要向人的心灵开掘。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这三个部分一一展开论述。
对往事的回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课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第二课时。
二
爱因斯坦所说的“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义”,是一个很深邃的概念。这种意义是“一个人很难知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科学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科学发展到今天,尽管已经大大推进了人类的知识,但是远远谈不上穷尽了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个人掌握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极其有的。
2、“苦和甜”不是主观的感觉和感受吗?为什么说“来自外界”?
“来自”说的是来源。苦和甜的来源是在外界。有苦的东西和甜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苦和甜的感觉和体验。
3、“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人是什么”呢?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大林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4、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样意思?
用我们的放来说,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暂时的。雨果是在悲叹生命的短暂。
5、“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
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7“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8怎样理解“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
这就是说,人类和个人的本质都是由其历史决定的。拿个人来说,他为什么是这样的。要看他的历史,一个30岁的人,是30年的历史决定了他现在成为这样一个人。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某一国家的今天,也是某一国家历史发展的结果。今天的人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
10、为什么说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青年时代生命力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人到了垂死的时候,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可见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同是老人,有的不怀什么希望,有的还是充满希望,表明它们的生命力有很大差别。
11、为什么说“‘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在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
在物理学中,时间不断推移,“现时”的任何一个瞬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可以说无所谓“现时”。人们把眼前一段时间称为“现在”,只是人们的一个观念,所以说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
12、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0,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13、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14、为什么说“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
把握不了现时,蹉跎岁月,那么一切都等于0,即使怀有希望,也只是肥皂泡。
15、作者为什么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
往事——现时——未来,是生命的进行曲。人是有思维的,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决定着怎样把握现时。所以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可以从生命的过程上去阐明问题,可以从想和做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可以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阐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结合时代的要求阐明我们应该怎样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三
按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三方面摘抄本文格言式的精辟议论。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六
教案设计说明: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十、作业: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七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用散文的笔法写就的一篇艺术评论,谈的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因偶然缺损双臂而意外获得了非凡的美学价值,观点建筑在哲学,文艺美学的基础上,表述又极具概括性,因而内涵深蕴。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对残缺与完美的感悟。
2、深入探讨重要语句,体会句子含义。
3、虚实相生无中生有的艺术辩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
在巴黎的中部,有一座著名的宫殿,它的名字叫卢浮宫。有这里荟萃着无数人类文化瑰宝。其中以卢浮宫三宝最为引人注目。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而有了永远的魅力,还有张开翅膀奏响海战凯歌的胜利女神,只是她的头颅已经失去,还有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
不知道是岁月的流失或者是一次意外使她残缺了双臂。而事实上米洛斯的维纳斯共有两尊,可是耐人寻味的却是,双臂完好的维纳斯默默无闻,可是断了双臂的维纳斯却漂洋过海,穿越了久远久远的时代而大放异彩。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教师引导:日本作家清冈卓行认为:对维纳斯而言,无情的历史,偶然的毁坏,恰恰成全了维纳斯,使她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或得的珍品。这是一个很大胆、很特别的观点。作者这个看法的建立基础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对这个观点的完整表述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
2.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上述问题。
3.学生默读完毕,找到答案,回答:作者是以艺术的名义反对对维纳斯所进行的任何复原工作的,他认为维纳斯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4.教师引导: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是作者的根本思想,也是本文的中心。不知大家读着这句话时,心中有没有产生疑问。
三、引导学生研究探讨问题。
1.教师引导:课文其实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的,除了我们已经看过的一、二、五段外,三、四段是在谈论第一个问题的,六、七段则是谈论第二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这四个段落快速找出你认为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语句。
2.学生快速浏览,划出语句。然后回答。
3.根据学生的疑难语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讨论完毕,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教师小结。
听了同学们对断臂维纳斯艺术的分析,我倒突然有了许多感悟,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一是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会铸就艺术的完整二是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舍去一些东西,但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一件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这也就是艺术上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原则。
五、扩展训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哪些人或事物(可具体也可抽象),他们正是为了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不完整、不圆满而更有价值。
例1: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红楼梦》有两度残缺,一是后四十回的失落。二是结局,宝玉披着大红氅子,在茫茫的雪地里踽踽独行,不知去向何处,只能看到走向一片苍茫。这个结局是残缺的,它打破了花好月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但正是这种残缺才使它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例2:诗歌是残缺的,它正是因为空白而带给了读者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而正因如此,才让它成了文学殿堂的一朵奇葩。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的刻画。
六、小结。
人生是残缺的,总有一些无法弥补的缺憾。但正是因为有了痛苦的加入,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真正经历伤痛的人,才算出真正活过。黛玉的美在于她没没能实现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即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梵高的美在于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停感到巨痛,贝多芬的美则是在失聪后用黑白键撞击出生命的悲壮文章。如果说生活中的残缺让平凡者泄漏出生命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魄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让人雀跃与敬仰。人间没有完美,完美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地方。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才点燃了人们探索追求的激情。所以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我们应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实当我们学会正确对待残缺时,我们就会发现,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板书设计:
残缺+联想=完美。
虚实相生。
参考资料: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发现。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著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断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这是值钱的东西的农夫,立刻将它们埋原,并报告了在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稍付定金,即通知当时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几乎与此同时,在爱琴海搞测量的一位法国海军士官,名叫鸠尔丢孟都尔维尔对此表示了更大的关注。这是一位希腊艺术的爱好者,当他看过这些雕像的块片以后,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并第一个断定这就是维纳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诉农夫,法国决定把她买下,要他不必再到处声张了。随即赶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陈详情,促使大使下了决心并派专人前去交易。不料岛上的长老出于本岛的利益而中途插手,开会议决命农夫将雕像卖给在土耳其任职的一位希腊大官,当法国人赶到岛上时已经是雕像装船的关头了。见此情景,他们几乎要动武,命令法国船舰随时准备行动。顿时,爱琴海上战云密布。恰巧,一场暴风而解了围。它推迟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为法国使者争得了斡旋的时机,他们软硬兼施,把雕像终于转到了法国船上。后来又给岛上赠送金钱,从而取得了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雕像顺利运抵巴黎,由于种种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1821年3月2日,国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献礼。从这一天开始,她便成为法国国家财产。当时的登记名称是在希腊群岛中的米罗所发现的维纳斯像,并被陈列于罗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目睹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
2、关于维纳斯的文化背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
3、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魅力。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整尊雕像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的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一书阐述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种能力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性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2、把握的结构,体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对父爱与母爱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等,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观点与材料的结合,探究作者对父爱与母爱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难点:对父爱与母爱的本质的理解及部分关键语句的理解。
1、教法:点拨法、提问法、归纳法。
2、学法:品读感知法、勾画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下子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有相当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过渡句、总结句、中心句等标志性语句弄清课文结构层次,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发言交流等形式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最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其中把握“父母对孩子的爱”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对弗罗姆的观点大胆质疑,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爱父母,做一个具备爱的能力、懂得爱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大家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吗,现在我们一齐朗诵一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味了慈母的温情,同学们想一想,之前我们学过有哪些描写父亲的文章,可能我们初中时学习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最为记忆深刻,父亲的背影一直印刻在作者与我们读者的心中。父母之爱是我们永恒的歌唱,父母给了孩子最质朴最无私的爱,而孩子也应怀感恩之心去回报父母,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交流爱的传递。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从理性高度审视人间至爱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作者简介。
弗罗姆(1900~1980)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他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最重要的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他1956年所著《爱的艺术》一书,是其中第二章《爱的理论》的第二节。弗罗姆认识到父爱和母爱的不同,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父爱的性质,典型地体现了他的学术渊源——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既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
(二)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文中关键句,提出问题。
1、题目为什么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叫“父母对孩子的爱”,说明原因。
因为包含两个方面的爱:一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另一个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2、那么哪些部分主要写孩子的爱,哪些主要写父母的爱?这两部分的过渡句在哪里?
(三)梳理文章的结构并把握文章说明的内容。
再一次浏览全文,学生讨论后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每一段内容。
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1、一个成熟的人为什么要把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综合起来?
3、我们又怎样努力在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在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对于作者的观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阐发、评价。
1、作者指出的父爱与母爱的本质,以及他们的积极面、消极面,你认同吗?并说出理由。
2、你认为作者所说的母爱与父爱的不同之处在于母爱是无条件的这种观点成立吗?
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就如同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同学们现在是高中生了,如果像弗洛姆说的应该是“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了,我们应该来想想怎样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训练自己对父母的爱?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九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北宋两位词人柳永和苏轼的词。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词从总体上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的词音律和谐,美妙动听。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学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它到底妙在哪里。豪放派代表苏轼本单元有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首豪壮的怀古词,《定风波》虽然记的是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却表达出词人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类词。一提到豪放词,大家肯定马上想到苏轼,但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是谁呢?(学生齐答:辛弃疾)对,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板书课题及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二)、作者简介。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辛弃疾的一些作品。像“醉里挑灯看剑”“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等。那么对这些词的作者,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有没有哪位同学主动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好,_同学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辛弃疾。(学生答: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的南宋词人。他的词多是抒写爱国热情的,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好,请坐。_同学讲的很好。她很简洁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辛弃疾,但把主要内容都概括到了。下面我来补充一下,请看大屏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平。了解一个作家的主要经历对我们解读他的作品有很大帮助。我们来看。
(屏幕上显示: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擒拿叛徒张安国。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_而被免职,归居上饶。从此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不久,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_而被免职,归居上饶。从此闲居20年。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这些同学们都不需要记在笔记上,只要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在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切,就是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并写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的背景了。当他为了销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词人的无限感慨就涌上心头。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中。
(展示课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
首先,我们来一起朗读一遍。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词人的感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始。)。
好,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很有气势。基本上把词人的那种悲愤之情给传达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分析这首词。首先,来看词的上片。
(展示课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下面有注释,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千里清秋”,境界壮阔“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水悠悠之景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蕴蓄着深厚的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这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秋字并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接下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岑,小而高的山遥岑:远山“遥岑远目”这里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词人看到了什么呢?“玉簪螺髻”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里用的是倒装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啊?(学生齐答:移情)对,这一句用的是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_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楼,即赏心亭。“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同学们觉得它会包含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几句有自己的理解不妨大胆的讲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同学你来讲一下。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种伤神,为国势担忧。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的。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按书上的来。杜甫有诗说,“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馈赠和观赏吴钩这样的宝刀,表示能凭借宝刀从事征战,杀敌立功,以锋利的吴钩陪衬怀有豪情壮志的少年。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展示课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
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二十句,用了三个典故,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是第一层意思,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_,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
1、认识8个生字,学写“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积累aabb形式和“()的()”形式的词语。
3、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旨。
活动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提出贯穿全文的三个问题。
1、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
活动二:学生自主探索、主体参与,以学定教,解决主要问题。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通过边读边画边想找答案。
2、学生自主读文,读中感悟。随机教学,相机出示课件。
(1)指导朗读第一节。朗读中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梳理、蓬松的羽毛等词语。
(2)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词语你还会说吗?发散思维,积累aabb形式的.词语。
(3)结合课件,多层次的朗读,感受小鸟的活泼可爱。
(4)通过阅读第二节理解为什么要爱鸟,抓住“扑棱棱、捕捉害虫、保护树苗”。
(5)相机出现生字“跃”,学生先观察,师范写,学生再练写,学习写好“足”字旁的字。展示写字成果。
(6)师生合作,有感情地诵读,并指导学生尝试背诵。
(7)观看课件,结合第三节读读、议议,说说怎样护鸟。
3、引导学生小结活动收获,检查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完成课后练习题。活动三:深化主题、内化行为,课题延伸。
1、出示课后思考题,说说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2、课外延伸:在生活中怎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保护鸟类?为下一节课的语文实践活动作准备。
补充活动:整合教学内容,出示与课文整合后的儿歌,拓展阅读。
小鸟小鸟爱唱歌,
叽叽叽、喳喳喳,
拍拍翅膀扑棱棱,
蹦蹦跳跳真活跃。
少先队员来帮忙,
放鸟巢、树木牌,
鸟儿有了崭新的家。
小鸟小鸟真可爱,
我们都要爱护它。
第二课时。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一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墨家的“兼相爱则治”的观点。
1、导入新课。
人生选择题:
1)如果你天生对机械有极高悟性,小到制造木鸢,大到建造机关城,你会选择什么。
2)如果你是从大儒钻研学术,——不耕田二不劳作,年纪轻轻颇有见地,你会选择什么。
2、写作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3、作者介绍。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诸子,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大师,有“非儒即墨”之称,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4、题目解说。
《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人们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5、层次结构。
起——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
承一一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转——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
合一一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全文分析。
1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2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现?
见课本第一段。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4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5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时间或安静学习时大声谈论,有的人为了求快,打饭或看病时喜欢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人。人应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来,由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6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差别的。
非攻:反对现行战争。(儒家支持贤能君王发动战争,支持“仁义”的大国兼并小国,主张“贤”人消灭“不肖”之人)。
7、写作特点。
1意质而语显。
文章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辞,就近打比方,浅显通俗,重在以理服人。具有逻辑严密、一气呵成的特点。
2论证严密,明辨是非。
本文先指出议论的焦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再通过对比,顺理成章得出结论。论辩一气呵成,富于说服力与逻辑力量。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二
2.通过情节的分析理解最后的长春藤叶的意义,理解文章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4.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艺术及精巧的结构安排。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长春藤叶的意义及文章的主题的把握。
2.贝尔曼人物形象的理解。
3.最后结尾情节的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
三.教学设想。
四.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写下300多篇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白菜与皇帝》、《四百万》、《西部人心》、《市声》、《滚石》等。
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的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笑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
二.字词整理。
烘锅矮墩墩砖砌蹑手蹑脚一筹莫展唠唠叨叨绷着窗槛瞥着怒号冥冥中。
三理清文章脉络(由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开端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
2(12—36)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但是琼珊已放弃主观上的努力,只等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自己也该离开人世了。
3(37—50)最后一片叶子始终贴在墙上,这使琼珊觉悟到自己的错误,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4(51—55)结局琼珊病愈贝尔曼去世。
线索明线:琼珊病重——琼珊病危——琼珊转好——琼珊脱离危险。
暗线:贝尔曼画长春藤叶——贝尔曼生病——贝尔曼病危送进医院——贝尔曼去世。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
2.最后的长春藤叶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习。
1.怎样理解贝尔曼的杰作?
明确:他的杰作就是他用画出来的那一片最后的长春藤叶,这副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反映了普通人之间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2.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哪一个情节?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会有遗憾么?
明确:是贝尔曼冒雨画常春藤叶的那个情节,可是这个情节作者并没有写出来,这就形成了情节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体现了作者的巧妙的构思技巧。
二.人物分析。
1.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
明确特点:艺术界失意、酗酒、唠叨、暴躁、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平凡的甚至有点让人感到讨厌。
善良具有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
内在和外在形成对比。
三.环境描写。
第18自然段,第44自然段。
阴沉灰暗的色调,悲凉的情调,烘托出作者悲凉、孤独、绝望的心情。
四.主题。
文章通过写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这样一个故事,歌颂了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与死、抗争和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线索明线:琼珊病重——琼珊病危——琼珊转好——琼珊脱离危险。
暗线:贝尔曼画长春藤叶——贝尔曼生病——贝尔曼病危送进医院——贝尔曼去世。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三
1.把握全文精髓。
2.用课文观点阐明其他问题。
多媒体
两课时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全文内容的融会贯通,首先要理清全文的思路。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见练习二: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1、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明确:意思是,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
2、尽尘滓,独存孤迥。
明确:意思是,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钱塘洪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明确: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所阐释的观点是: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这段引文指出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洪要求完整,像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王士反对这样求完整,要求精粹,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就是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写出来就行了,不必求完整。赵执信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画出来的龙虽然见首不见尾,只有一鳞一爪,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到完整的龙。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才可以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体,离开了完整的龙去画一鳞一爪是不成的。也就是精粹要从全体中来,离开了全体就谈不上精粹。这三种看法,赵执信的看法是最完整的。
作者从这段话里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课文开头几段所说的“全”和“粹”的统一、结合,“虚”和“实”的相生、相成,这是艺术的最高成就。
4、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确:意思是,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
第一问。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等艺术表现空间的共同特征,就是运用了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第二问。中国绘画:列举一些画为例,引用笪重光的一段话为根据,来说明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式。中国戏曲:列举一些戏曲中的.人物虚拟动作,来说明中国戏曲表现空间的方式。中国书法:以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为例,来说明中国书法的虚实结合。中国建筑:以《诗经斯干》用舞的姿势来形容周宣王的宫室,来说明中国建筑处理空间的审美原则。作者把上述材料融会贯通在一起,比如用论画面空间的话来论戏曲,在论戏曲时又举齐白石画的例子,尤其是阐释了中国绘画、戏剧、书法、建筑等艺术中贯穿着舞蹈精神,从而得出它们虚实相生的共同特征。
明确:这两首诗都是从实处下笔,凭虚处传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语语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和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四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其次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管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到达了非常纯熟的境地。《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非常重要。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舞学生作共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局部的集中学习,有了肯定的古诗鉴赏力量,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喜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日,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会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危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模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尝。
1、诗歌中的抒情仆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严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妙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心、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予了对亲朋的美妙祝福。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衬托仆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净和美妙。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构造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仆人公的心情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__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假如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假如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进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进展临时作一完毕,一方面为下文的进展作一伏线,所以按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楚地表现了仆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仆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仆人公极度苦痛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仆人公的苦痛,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终两句除了表达仆人公黯然苦痛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期才有“终老”之“悲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五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
(一)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二)研读课文。
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
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
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4、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5、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三)归纳赏诗之法。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因此我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
1、分析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
(鉴赏程序相类似,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
五、说板书设计与课外练习。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
任选一角度,对《登高》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记本上。
:口语交际。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口语交际·讨论。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德能共长。
教
学
重
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
学
思
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
教学。
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
学
资
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论语》。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六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感受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说明性文字的写作风格。
重点:掌握辨别信息、筛选信息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1、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引导。
2、讲读结合,以读带读。
媒体设计。
图片、文字、视频综合运用。
在记叙、议论、说明三类文字中,你最喜欢读哪类文字?最擅长写那类文字?为什么?(以多媒体展示)。
(说明: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学生会以此展开对旧知识体系的回顾与筛选。)。
1、无目的阅读——筛选信息混乱。
说明性文字真的让大家手足无措、知难而退吗?
(说明:教师以质疑方式引入,要求学生在教师不做任何要求的情况下自读课文,读后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最明确的信息,进而引导学生:说明性的文字并不难,因为每个人读一遍都会有收获。以此鼓励阅读说明性文字的信心,激发阅读兴趣,但教学重点并不在此,在于探究:同一篇课文为什么大家得到的信息不一样?原因何在?)。
明确:辨别信息、筛选信息与每个人的经历、学识、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有关,何况我们要求的是无目的阅读。(多媒体显示)其实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阅读目标,所以我们只有明确阅读目标,才能在阅读中少走弯路。
2、有目的阅读——筛选信息。
教师按照思维的规律,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和学生一块设置阅读目标,并有目的地依次展开设置好的阅读目标:
文章说了什么——文章怎么说的——说这些有什么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
(2)作者阐明的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
(3)第1、2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5)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说明什么?
问题的多少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
在这样依次展开的阅读中,学生会发现他们的答案、信息统一多了。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为什么统一多了?
因为有了阅读目标。
那么一篇文章阅读目标一般从何而来?
从题目、作者、中心句中来。
(说明:这是整体筛选信息。)。
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呢?通过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怎样辨别和筛选呢?你刚才是怎么做的?
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自己想,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向教师咨询,最后共同归纳(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强调规律):
整体信息的筛选:
关注题目、作者(知识积累)、中心句,寻找关键句、总结句、总提句、过渡句、反复出现的句子,看清文章结构。
局部信息的筛选:
句式特点、长句的层次,重点词语、代词的指代作用,修饰成分。
教师在这个时候用视频播放有关达尔文和进化论的有关影片,学生看完后重读课文,巩固深化理解信息的筛选。
(说明:以上内容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视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教师在问题的选择上,知识的明确、归纳上,时间的分配上都要因地制宜,若按两课时计,应把后面的内容放入下一课时。)。
1、以多媒体展示两段文字,让学生进行整体和局部信息筛选的练习。
2、利用筛选信息的方法,欣赏品味作者的人格魅力。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通过这样的说明性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尤其注意虚词的运用。
明确:看似生冷枯燥的文字,其实正透着作者那严谨不苟的科学态度,因为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文如其人,达尔文正是以这样严肃、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这种精神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随着教师的明确强调,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达尔文的科学著作及后人对他的评价的图片与文字,使学生的理解立体起来。(党红英)。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七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
课件或小黑板。
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三、合作学习。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四、反馈交流。
(出示课件3。)。
1.给加点字注音。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积累运用”部分。)。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明确:(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
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是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它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
(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在分析问题时,充满着辩证的色彩,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很有说服力。结尾总结全文,深化论述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拓展训练。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如有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赞美高中语文教案篇十八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
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分析信陵君的人物形象;。
4、学习本文记事写人、布局谋篇的方法。
1、遇事能冷静处理,不急不躁的品格;。
2、培养自信,体验成功。
一课时。
一、导入:回顾信陵君、候生的性格特点。
二、学生分组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1、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突出魏公子待客以诚,和宾客们的以死相报。
2、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政治远见。
3、认为作者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4、认为课文主要描述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5、归纳学生观点:通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贵品格,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远见和爱国精神。
三、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讨论归纳史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1、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通过对比互衬,明暗交错的手法刻画人物。
3、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富有个性。
4、情节曲折生动,细节细腻逼真。
5、结构式上前后照应,详略得当。
四、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信陵君又为何不加劝阻?
学生甲:侯嬴“北乡自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第二,中考虑到将来东窗事发,魏王如果怪罪下来,他一定难逃死命,与其将来被开刀问斩,不如现在为节义而死,还能留下一世美名,至于劝阻,那是因为信陵君以前劝过侯嬴但是没有劝住。
学生乙:侯嬴“北乡自刭”是不想与信陵君阴阳相隔,因为信陵君在救赵以前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从后文他让士兵回家的做法可以看出这一点。信陵君看出了侯嬴的良苦用心,因此没有劝阻侯嬴。
学生丙:侯嬴“北乡自刭”是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的表现,无论“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否成功,他都不会独存于魏。因为如果信陵君救赵成功,肯定不为魏国所容,他肯定会留在赵国,而侯嬴自己一个人留在魏国也没有意思。如果信陵君救赵失败,侯嬴肯定不会一个人留在魏国苟活于世。信陵君很了解侯嬴的为人,知道他一旦决定了的事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故没有劝阻。
教师补充:侯嬴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在当时,尽管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是守信用,践诺言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以死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被认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信陵君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自己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2、信陵君为了怜“姊”而牺牲魏国的利益,这是否算得上“义勇”?
学生甲:信陵君“窃符救赵”不是义勇行为,他是一个叛徒。首先,他身不应该背叛魏王私调魏国大军去做一件无益于本国的事情;其次,为人臣子,不能报效祖国反而做了违背国君之事,事后他就不应该留在赵国苟且偷生,而应该以死来向国君谢罪。
学生乙: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义勇行为。首先,信陵君杀死晋鄙并非出自个人情感、个人道义,而是以大局为重,拔兵救赵实际上是救六国,从另一种意义上是救魏国,这里更能体现出他的政治远见。而杀死晋鄙是不得得已而为之,从文中“于是公子泣”“晋鄙嚯咋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说明信陵君在杀晋鄙之前已经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而杀晋鄙是别无选择的做法。
学生丁: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义勇行为。他在“说王万端”的情况下,他欲率门客与赵国共存亡,在偶然中得窃符救赵之计,虽说这是违背魏王命令,但这也是救赵的最好方法。他能养门客3000人,并能推贤任士,这也是他的领导才能。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来要求古人。
3、在这篇课文里突出表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甲:这是司马迁的一种理想道德。他歌颂那些忠于知己、能为知己者奋勇牺牲的人而憎恨那些朝秦暮楚,不念旧交,甚至落井下石,卖友求荣的败类。在此,他所正面歌颂的人物大都具有忠于知己,为知己尽心尽力,甚至在紧要关头能为知己奋勇献身的特点。
学生乙:在封建社会里,士能如此,不失为一种美德,是值得称颂的。但是,这一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信条,是一种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处世哲学,尽管侯嬴、朱亥与信陵君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但本质上他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主子与奴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所以统治者与士的关系只能是“知”与“被知”、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某些士人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之后便踌躇满志,把统治者视为知己,表示要为知己者用,甚至为知己者死,无非是要报知遇之恩,尽力而为效忠而已。这与我们所提倡的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献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4、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对我们当前的高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学生甲:信陵君从大局着眼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们复习备考应该不拘泥小事中,不要被生活中的一些不快搅乱了自己的心情,而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也就是抓住最后的90多天时间,一心一意迎接高考,服务于高考。
学生乙:我们应该学习侯嬴善于用智谋取胜的策略。侯嬴知道不能通过武力夺取兵权,就用智先骗取虎符,而后让朱亥强行夺权,椎杀晋鄙,从而解除了赵国之围。高考备考也是一样,我们不能仅仅凭苦学——这种“勇”,更要动脑思考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也就是巧学——这种学习中的“谋”。
学生丙:我觉得侯嬴遇事冷静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高考,要做到急而不乱,这样学习效率还会高一些;在平时考试甚至是高考时,保持平常心尤为重要。因为高考不仅是对我们智力因素的检测,而且是对我们非智力因素的检测,谁赢得了非智力因素的胜利,谁就赢得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