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案(汇总23篇)
编写一份合理的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教案的内容应该贴近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教案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等。此外,教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掌握好教案的编写方法和要点,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守财奴教案篇一
“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欧也妮四肢发抖。老头儿接着说:
“不是吗,这是查理的东西?”
“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
“咄,咄,咄,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父亲……”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老爷!老爷!”母亲嚷着,在床上直坐起来。
葛朗台拔出刀子预备撬了。欧也妮立刻跪下,爬到父亲身旁,高举着两手,嚷着:
“父亲,父亲,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的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这口梳妆匣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一个受难的亲属的,他托我保管,我得原封不动地还他。”
“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父亲,不能动呀,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听见没有?”
“老爷,求你!”母亲跟着说。
“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依也赶到了楼上。
欧也妮在手边抓到了一把刀子,当做武器。
“怎么样?”葛朗台冷笑着,静静地说。
“老爷,老爷,你要我的命了!”母亲嚷着。
“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
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
“你敢吗,欧也妮?”他说。
“她会的,老爷。”母亲说。
“她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哎,先生,你瞧,太太死过去了!”拿侬嚷道。
“噢,孩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拿侬,你去请裴日冷先生。——得啦,太太,”他吻着妻子的手,“没有事啦,咱们讲和啦。——不是吗,小乖乖?不吃干面包了,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吧!……啊!她眼睛睁开了。——嗳嗳,妈妈,小妈妈,好妈妈,得啦!哎,你瞧我拥抱欧也妮了。她爱她的堂兄弟,她要嫁给他就嫁给他吧,让她把匣子藏起来吧。可是你得长命百岁地活下去啊,可怜的太太。哎哎,你身子动一下给我看哪!告诉你,圣体节你可以拿出最体面的祭桌,索漠从来没有过的祭桌。”
“天哪,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的妻子跟孩子!”葛朗台太太的声音很微弱。
“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
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喂,欧也妮,喂,太太,这是给你们的,”他一边说一边把钱掂着玩,“哎哎,太太,你开开心,快快好起来吧,你要什么有什么,欧也妮也是的。瞧,这一百金路易是给她的。你不会把这些再送人了吧,欧也妮,是不是?”
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父亲,把钱收起来吧;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
“对啦,这才对啦,”他把金路易装到袋里,“咱们和和气气过日子吧。大家下楼,到堂屋去吃晚饭,天天晚上来两个铜子的摸彩。你们痛快玩吧!嗯,太太,好不好?”
“唉!怎么不好,既然这样你觉得快活,”奄奄一息的病人回答,“可是我起不来啊。”
“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他搂着她,拥抱她。
“噢!吵过了架再搂着女儿多开心,小乖乖!……嗨,你瞧,小妈妈,现在咱们两个变成一个了。”他又指着梳妆匣对欧也妮说,“把这个藏起来吧。去吧,不用怕。我再也不提了,永远不提了。”
不久,索漠最有名的医生裴日冷先生来了。诊察完毕,他老实告诉葛朗台,说他太太病得厉害,只有给她精神上绝对安静,悉心调养,服侍周到,才可能拖到秋末。
“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
“不用多少药,调养要紧。”医生不由得微微一笑。
“哎,裴日冷先生,你是有地位的人。我完全相信你,你认为什么时候应该来看她,尽管来。求你救救我的女人;我多爱她,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因为我家里什么都藏在骨子里的,那些事把我心都搅乱了。我有我的伤心事。兄弟一死,伤心事就进了我的门,我为他在巴黎花钱……花了数不清的钱!而且还没得完。再会吧,先生。要是我女人还有救,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虽然葛朗台热烈盼望太太病好,因为她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虽然他对母女俩百依百顺,一心讨好的态度使她们吃惊,虽然欧也妮竭尽孝心地侍奉,葛朗台太太还是很快地往死路上走。像所有在这个年纪上得了重病的女人一样,她一天比一天憔悴。她像秋天的树叶一般脆弱。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有她那样的一生,才有她那样的死,恬退隐忍,完全是一个徒的死,死得崇高,伟大。
到了1822年10月,她的贤德,她的天使般的耐心和对女儿的怜爱,表现得格外显著;她没有一句怨言地死了,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在这个世界上她只舍不得一个人,她凄凉的一生的温柔的伴侣——她最后的几眼似乎暗示女儿将来的苦命。想到把这头和她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孤零零地留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上任人宰割,她就发抖。
“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下一天早上,欧也妮更有一些新的理由,觉得和她出生的、受过多少痛苦的、母亲刚在里面咽气的这所屋子分不开。她望着堂屋里的窗棂和草垫的椅子,不能不落泪。她以为错看了老父的心,因为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依与克罗旭他们,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可是到了全家戴孝那天,吃过了晚饭,当唯一知道这老人秘密的公证人在座的时候,老头儿古怪的行为就有了答案。
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他对欧也妮说:
“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
“对。”
“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
“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噢!父亲……”
“好吧,那么今天晚上一切都得办了。”
“你要我干什么呢?”
“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小姐,令尊既不愿意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
“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让我说呀,葛朗台。”
“好,好,朋友。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对不对,小乖乖?”
“可是,克罗旭先生,究竟要我干什么呢?”欧也妮不耐烦地问。
“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留虚有权……”
“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
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
“小乖乖,这张文书送去备案的时候要花很多钱。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以了!……嗯!按月一百法郎,行吗?”
“你爱怎办就怎办吧,父亲。”
“小姐,”公证人说,“以我的责任,应当告诉你,这样你自己是一无所有了……”
“嗨!上帝,”她回答,“那有什么关系!”
“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
“噢!父亲……”
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我祝福你!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你现在爱做什么都可以。”
“明儿见,克罗旭,”他望着骇呆了的公证人说,“请你招呼法院书记官预备一份抛弃文书,麻烦你给照顾一下。”
下一天中午时分,声明书签了字,欧也妮自动地抛弃了财产。
可是到第一年年终,老箍桶匠庄严地许给女儿的一百法郎月费,连一个子儿都没有给。欧也妮说笑之间提到的时候,他不由得脸上一红,奔进密室,把他从侄儿那里廉价买来的金首饰,捧了三分之一下来。
“哎,孩子,”他的语调很有点挖苦意味,“要不要把这些抵充你的一千二百法郎?”
“噢,父亲,真的吗,你把这些给我?”
“明年我再给你这么些,”他说着把金首饰倒在她围裙兜里。“这样,不用多少时候,他的首饰都到你手里了。”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
话虽如此,老头儿尽管还硬朗,也觉得需要让女儿学一学管家的诀窍了。连着两年,他教欧也妮当他的面吩咐饭菜,收人家的欠账。他慢慢地,把庄园田地的名称内容,陆续告诉了她。第三年上,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变成了习惯,于是他放心大胆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让她正式当家。
五年这样的过去了,在欧也妮父女单调的生活中无事可述,老是些同样的事情,做得像一座老钟那样准确。葛朗台小姐的愁闷忧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尽管大家感觉到她忧苦的原因,她从没说过一句话,给索漠人对她感情的猜想有所证实。跟她来往的人,只有几位克罗旭与他们无意中带来走熟的一些朋友。他们教会了她打韦斯脱牌,天晚上都来玩一局。
1827那一年,她的父亲感到衰老的压迫,不得不让女儿参与田产的秘密,遇到什么难题,就教她跟克罗旭公证人商量,——他的忠实,老头儿是深信不疑的。然后,到这一年年终,在八十二岁上,老家伙患了风瘫,很快地加重。裴日冷先生断定他的病是不治的了。
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个人在世界上了,欧也妮便跟父亲格外接近,把这感情的最后一环握得更紧。像一切动了爱情的女子一样,在她心目中,爱情便是整个的世界,可是查理不在眼前。她对老父的照顾服侍,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可是守财奴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所以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儿改变。
从清早起,他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卧室的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密室里头不用说是堆满了金子的。他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极不放心地把看他的人和装了铁皮的门,轮流瞧着。听到一点儿响动,他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而且使公证人大为吃惊的是,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哈欠都听得见。他好像迷迷糊糊地神志不清,可是一到人家该送田租来,跟管庄园的算账,或者出立收据的日子与时间,他会立刻清醒。于是他推动转椅,直到密室门口。他教女儿把门打开,监督她亲自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然后他又一声不出地回到原来的位置,只要女儿把那个宝贵的钥匙交还了他,藏在背心袋里,不时用手摸一下。他的老朋友公证人觉得,倘使查理•葛朗台不回来,这个有钱的独养女儿稳是嫁给他当所长的侄儿的了,所以他招呼得加倍殷勤,天天来听葛朗台差遣,奉命到法劳丰,到各处的田地、草原、葡萄园去,代葛朗台卖掉收成,把暗中积在密室里的成袋的钱,兑成金子。
未了,终于到了弥留时候,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依说着:
“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父亲。”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亡,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有时他说一句: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守财奴教案篇二
“好,那没钱怎么办呢?”
“想办法呗。”
“那怎么想办法呢?”
…………。
“老师,有钱就有错吗?”
“没有,一点也不。但要问问钱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谁会这样问呢?”
“为什么不问呢?”
“为什么要问呢?”
“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好!人家拿的扣的是公家的,又不是哪个个人的!”
“老师,我不愿意那样生活,那会使一个人失去他的精神。”
“你得当心!‘精神’这个词如今并不时髦了。”我微微一笑。
“时髦的东西只是一层皮!”一个你讥讽起来。
“但是,你要知道,这样会推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的增长!”我又微笑着。
“老师,那样的人一定是有缺陷的!”
“但是物质利益也不是洪水猛兽啊!”我头一扬。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有一个你则悠悠道来。
“但是,……”
“是的。但是,是悟记呢,还是死记呢?是六经注我呢,还是我吞六经呢?”
哦!哦!我听到了你们这些孩子——很多人,在我背后“哦”着……。
下课了,我走在走廊上,我感觉这外面的阳光格外的柔细。
守财奴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课文学习,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二、品味巴尔扎克在刻画“葛朗台”这一形象中所运用的夸张的漫画式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作品中对人物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分析把握“葛朗台”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
难点: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抓住一个特点写一篇读后感。
2、了解巴克扎克生平及主要著作。
3、了解《欧也妮·葛朗台》小说梗概。
二、课堂教学:
(一)导入:
《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在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两盏灯,总不瞑目,直到非常了解他的心细的老婆将其中一盏灯吹灭了,他才放心死去。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挝了一把,挝了一手油,回家来一顿饭咂一个手指头,已经咂了四个了,没想到睡觉时被狗舔了最后一个手指头,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无独有偶,在外国文学中,也有类似的吝啬鬼形象,比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悭吝人》),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死魂灵》),还有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那就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课文题目叫做《守财奴》。
(二)复习旧知:
1、了解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巴尔扎克1799年出生于巴黎西南图尔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十二、三岁时,从给他补习数学的艺术学院图书管理员那里借阅了大量书籍,并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救星:“只有读书才能使我头脑活着”,否则“这种制度将完全摧毁了我的生命”。通过阅读,他广泛地吸收了各种理想,学到很多知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814年迁居巴黎。1816年入法律学校攻读法律,曾在诉讼代理人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实习生,目睹了围绕财产而展开的形形色色的激烈斗争,接触到金钱统治一切的黑暗内幕,给他很多感触。毕业后没按父母希望从事法律工作,毅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829年他发表历史小说《朱安党人》,这是他的成名作。此后20年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他集中精力,进行了规模宏大的《人间喜剧》的创作。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因劳累过度,巴尔扎克于1850年逝世。他的生命是短促的,但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中说,他的“作品比岁月还多”。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2、了解《欧也妮葛朗台》中课文之前的故事梗概:
在法国索漠城一所古老而荒凉的住宅里,住着城里最富有的葛朗台先生。他本是个箍桶匠,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后来又四处钻营,做过市长,并继承了几笔遗产,于是跃居为首富。
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举止朴素,餐桌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他的家中只有妻子、女儿欧也妮和仆人拿侬。老葛朗台对待太太就像使唤奴隶一样,毫无感情可言。而仆人拿侬则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对于葛朗台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占有别人的每个金币,然后珍藏起来。为了不浪费每个金币,除购买十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他对家中一切开支都非常吝啬,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
索漠人都知道尽管葛朗台一毛不拔,但他手中有着万贯的家产,很多人盯着这份财产羡慕不已。如果葛朗台去世,欧也妮将是惟一继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其中有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一个是克罗旭,是本地公证人的儿子。另一个是格拉桑,本地银行家的儿子。有一天适逢欧也妮过生日,这两人都赶往葛朗台家为欧也妮祝寿。葛朗台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嘀咕道:“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休想!我利用这般人替我钓鱼!”正当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玩牌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进来了一位十分漂亮的青年,他就是葛朗台的侄儿,23岁的查理。
查理带给葛朗台一封信。信中其实是一封遗书,原来查理的父亲已经破产,并打算自杀,因此把查理托付给葛朗台照顾。这一切查理并不知情。欧也妮被查理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谈吐所打动,暗暗爱上了他。甚至不顾家中的禁令,为查理燃起了火炉和蜡烛,还跑上跑下尽量使查理满意。
葛朗台知道查理在这里只能是一个生活负担,必须赶他走。第二天,葛朗台将载着查理父亲死讯的报纸递给查理,查理看完后痛不欲生,几日没有出门。欧也妮则在怜悯查理的同时,爱意愈深。查理此时也感到了欧也妮体贴入微的友谊。
葛朗台决定将查理打发到印度去。欧也妮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堂弟做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家传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海誓山盟之后查理离开了索漠。葛朗台知道欧也妮将全部私房钱全给了查理后,变得像野兽一样凶残。他将欧也妮锁在房间里,罚女儿只吃冷水和面包。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结果妻子吓病了。公证人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他说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可以以女儿的身份分走他的一半财产。葛朗台害怕了,才将女儿放了出来。
(三)梳理课文。
1、我们解读一篇小说,一般总是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和环境,所以,接下来,我们先来通读课文,复述故事,理清情节:
节选部分的主人公是谁?(葛朗台)。
情节:
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设置了三个主要情节:
(1)抢夺梳妆匣。
(2)诱骗继承权。
(3)看守密室。
2、这段小说的主人公是葛朗台,关于这个人物的性格,题目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守财奴”是什么意思?(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关于这一点,课文的第一段给了我们更多的交代,下面让我们来齐读第一段,在读的过程中,请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来概括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3、吝啬是一切守财奴的共性,而在葛朗台身上,吝啬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除了有这个共性之外,他还有其他的性格特征。接下来,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个片断或细节,作简要的分析,并说说它体现了葛朗台的什么性格特征。
守财奴教案篇四
师: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有就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李健吾先生说,这四个吝啬鬼写得都非常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
(点评)从四大“吝啬鬼形象”谈起,旨在明确鉴赏的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四大形象并举,从横向比较中显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地位,激发鉴赏主体的阅读兴趣,促使鉴赏主体与作品文本的渐次接近。
师:读小说,第一感觉、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进一步理解、评价作品的基础。读完课文之后,你一定会觉得课文中有些片断、有些细节非常生动,令你过目不忘。请同学举出一个你认为印象最深的片断或细节,并说明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点评)课文是长篇小说节选,是原著中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之所以成为精彩片断,因素很多,或来自词语安排,或来自叙述角度,或由于意象、隐喻、象征的启迪,或因细节勾勒的独到……在审美初始阶段,鉴赏主体尚未能对作品文本的深层意蕴有整体性把握的时候,正是这些精彩片断成为激发起审美注意和特定的期望情绪的兴奋点、共鸣点。由这些兴奋点、共鸣点形成的“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往往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之中。当然,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年龄性别的不同,第一感觉与第一印象也因人而异。课堂上组织阅读中自然形成的第一感觉、第一印象的自我感受共时交流,可以形成自由品味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愉悦,进一步推动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积累时绵延不绝的语言流的解读。
生1: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葛朗台抢女儿的梳妆匣,因为它深刻反映了葛朗台自私自利、唯金是图、见钱眼开的性格,一看见金子,眼睛就闪光,反映了他爱财的一面。
生2: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归还他女儿梳妆匣的那段话,反映了葛朗台的虚伪。
生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临死前看见法器的神态和动作,它反映了葛朗台嗜金如命、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性格。
生4: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临死前每天都要看他的金子,表现出他临死前依然不忘占有金子的性格。
生5:我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课文最后“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一句,可以看出葛朗台的本性。
生6: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这两个动作,表现了葛朗台为了金钱,可以不顾父女的亲情。
生7: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临死前抓十字架,表现了他至死不变的守财的性格。
(点评)七人谈第一印象,各取一种角度,作局部的欣赏,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既反映鉴赏主体对作品文本的一种独特的自我情感的移入,也是从某一角度与作者双向交流的结合点。从兴奋点、共鸣点的结合点上切入,是由一般阅读通向文学鉴赏的一条便捷途径。
师:刚才请了几位同学谈了自己阅读后的印象,谈得很好。看来是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不过,这只能算是一般的阅读,还算不上是鉴赏。鉴赏,鉴赏,一鉴二赏,鉴别,欣赏(板书:鉴赏)。在理解的基础上去鉴别它,欣赏它,并进而获得初步的评价和认识,这才叫鉴赏。
(点评)由此引出“鉴赏”的概念,初步阐明概念的内涵,同时明确地规定了课型:文学鉴赏课。接着指出鉴赏的第一步应从“品味语言,理解形象”着手。
师:刚才大家讲到了“抢梳妆匣”,大家对这个场面非常感兴趣,外部的动作很多,很形象。“看守密室”和最后“手抓法器”也讲到了。但有一个场面没讲到,那就是“骗继承权”。可能觉得平淡,味道不大。这说明感知还不太完全。即使讲到的,还嫌粗糙,没有深入下去。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反复地品味语言,进而去理解其意蕴,获得对形象的深入理解(板书:品味语言,理解形象)。
(点评)这里教师附带指出另一个场面“骗继承权”尚未能引起大家注意。这是一种点拨,也是教师根据他的生活积累、审美情趣从另一角度找到的与作者及文本的双向交流结合点。先提一下,作为鉴赏的另一个重点。
师:在“抢梳妆匣”这个场面中,你们认为最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是哪个?
生(齐答):“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句特别生动,特别形象?好在哪儿?
生(部分):“纵”“扑”两个动词好。
生(部分):比喻好。
师:还有呢?(学生沉默)。
生(齐声):不好。
师:一点感情色彩没有,不好。那么换成“老家伙一纵一扑……”好不好?(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说“不好”)为什么不好?老家伙是对人的一种轻蔑的称呼,带有嘲弄的意味,这种称呼往往出现在人物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作者的感情压抑不住的时候,这里矛盾冲突刚刚开始,有点欠火候。
师:再看“箍桶匠”,“箍桶匠一纵一扑……”好不好?(学生思考)箍桶匠跟葛朗台什么关系?(生纷纷小声议论)葛朗台原来是箍桶匠,他由箍桶匠发家,从一个粗野的不文明的下流社会的人慢慢爬上了上流社会。这个称呼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他是怎样发家的。怎么暴富的?这不蛮好的嘛,给我们很多联想?我们若把它与“老头儿”比较一下,不足就明显了。“老头儿”重点在哪儿?(生齐:“老”)多大岁数了?(生齐:“76”)76岁的老人如老虎一般一纵一扑,令人惊愕,令人喷饭,令人深思。
师:还有。大家一起看,葛朗台把梳妆匣抢到手后,他说“什么东西?”“噢,是真金!金子!”把这几句合在一起理解,葛朗台在讲“什么东西”的时候,知道不知道梳妆匣是真金的?(学生纷纷摇头)他并不知道这是真金,只是眼前黄澄澄的一闪,于是“一纵一扑”,如老虎一下子扑上去。像这样,我们反复品味语言,葛朗台老头的形象在我们脑子里越来越鲜活。
师:小说中,不仅有人物、语言的正面描写,还有许多侧面的隐蔽的描写。举一个例子,当抢梳妆匣双方矛盾斗争白热化的时候,仆人拿侬讲了一句话:“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言外之意是葛朗台从不讲理。拿侬是一个深知葛朗台为人的人,她都看不下去了,可见葛朗台吝啬疯狂到了怎样的程度,这就很好地从侧面烘托出了葛朗台的嗜财如命。
读小说,不仅要品味语言,而且要抓住这种空白之处,展开想像,这样才能获得饱满的审美感受。(板书:展开想像,再现形象)。
(点评)开始对“抢梳妆匣”这个场面作“语言品味”的师生双向交流,在动态交流中进行小结,并向鉴赏的下一步骤“展开想像,再现形象”的过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大家认为比较平淡的场面:骗继承权。这部分有两处侧面描写,请大家找一找,议一议。
生8:一个在78小节,“骇呆了的公证人”一句,因为公证人是很了解葛朗台的,这时候他都被骇呆了,可见葛朗台的吝啬作风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
师:充满激情的程度。(生笑)。
生9:还在52小节。“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拿侬和克罗旭“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从上下文看,葛朗台并没有老到经常哆嗦的地步,他的身体还是比较好的。拿侬和克罗旭都看错了。这是另一个侧面描写。
(点评)教师作为鉴赏主体的一方,谈自己对“骗继承权”这个场面的两点审美共鸣两处侧面描写的佳妙。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另一方,对教师的审美共鸣点表示认同,并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与教师作具体的交流。
守财奴教案篇五
我的学生说,那“守财奴”葛朗台其实是很可怜的,你看他多像一头骆驼,只知道一个劲地往自己的身上堆积东西,却从来也没有想到去休息一下,哪怕是短暂地停在路边,眺望一下远山的风景,做一点灵魂的逗留也是好的。可是,他不,他就是那么神情专注地积攒,不断地积攒,凶狠地积攒,残忍地积攒!
我呢,又想起了柳宗元《蝜蝂传》。那小爬虫不也贪得无厌,执迷不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终于“坠地而死”吗?一个守财奴就是一个蝜蝂的西方活化!我说,你们很不错,这些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所谓“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定性的评判;但还是不够的。因为,在我的心中我很清楚,你们是在把玩着当下的你们的所谓的聪明,向着一个逝去的历史作一次无谓的炫耀。这不是你们的高明,而恰恰是相反。
你们很懂得花钱是不是?那么就让我问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吧。对于都市的华区美宅,你们愿不愿意去买一套?你们很多人则不假思索地说,有钱就买。
“好,那没钱怎么办呢?”
“想办法呗。”
“那怎么想办法呢?”
…………。
我看出,你们顿时陷入了沉思,一个集体的沉思——好一个宏大的叙事啊!你们也居然思考起了社会的问题了,而且是在语文课上!我看看窗外,春后第一场雪仍皑皑满野,但阳光正细细地舔舐着洁白的雪面。我甚至都能听到那滑滑的唇吻的摩挲声。
终于,你们中的一个率先站了起来,其实你也可以坐着来回答我的问题,包括拒绝回答我的问题;你也可一直保持沉默嘛。但是你,一个出自官宦家庭的孩子,你首先站了起来。
“老师,有钱就有错吗?”
“没有,一点也不。但要问问钱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谁会这样问呢?”
“为什么不问呢?”
“为什么要问呢?”
我隐约地感到了窗外的阳光有点儿刺眼,我让你坐下了。我于是对着你们这些瞪着大眼的孩子们说,让我们暂时从守财奴的可怜的阴影里走出来,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我们的周围,以及那些芸芸众生,来共同来求征“为什么要问呢”这个答案吧。
我说:“很多人的工资在账面上与我也不相上下,他们因为是官能买得起那里的房子;可我是一个教师就买不起,要知道,我很节俭的。为什么呢?”
“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好!人家拿的扣的是公家的,又不是哪个个人的!”
我刚想“开导”这个你,但转而一想还是暂时撇开这个问题吧。我说,让我们一道儿来看看一些人相似的人生轨迹吧。于是,你们又讨论起来了。一谈到现实,我感到,你们有使不完的兴奋和激动!
我在细数着,秒针在一点一点有节奏的跳动着,我听到你们的心也在有节奏地撞击着。终于,我期待的情形出现了——我渐渐地看到了你们有些人的脸上一些异样的表情,甚至有着一种恐惧的东西在里面。你们虽是认真的孩子,你们思考得却很深入。
“老师,我不愿意那样生活,那会使一个人失去他的精神。”
“你得当心!‘精神’这个词如今并不时髦了。”我微微一笑。
“时髦的东西只是一层皮!”一个你讥讽起来。
“我们需要精神,那一种极尽物欲之享的生活,他的精神一定是空虚的。”又一个你说。
“但是,你要知道,这样会推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的增长!”我又微笑着。
“老师,那样的人一定是有缺陷的!”
“但是物质利益也不是洪水猛兽啊!”我头一扬。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有一个你则悠悠道来。
我很欣慰。你们想到了君子,想到了一种风范,一种价值。因为我刚刚研究了三遍《论语》后,写了一篇《论语的要义》,并向你们鼓吹了“君子”的精神和风范。
“但是,……”
“是的。但是,是悟记呢,还是死记呢?是六经注我呢,还是我吞六经呢?”
你们回答说,那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说,即便如此,也有三六九之分呢。有些人成了书的奴隶,而有些人则成了主人。同样是读书,有些人是食古不化,而有些人则能融会贯通。所以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腐儒与通儒的天壤之别。
但有些人,貌似通脱,在骨子里却也还未蜕尽腐儒的蛇皮呢。现在,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西方的圣贤,只有他们永远也转述不完的陈词滥调,就是毛泽东斥之为“言必称希腊”的那种,在精神上也是可怜的。在他们,虽然有时甚至能看见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可感觉的世界,但到底看到也还只是达上“物质的闪光”(鲁迅语)的层次呢!这是读书人的悲哀!这就是精神的“奴役”,物化了的精神的“奴役”!
我说,还是让我谈点历史吧。我并引述了我在1995年安徽比较文学学会上的一篇文章《文学与人文构图》的结尾的话。
“鸦片战争后,曾经繁荣的文化成了异族文化的奴婢,时间又仿佛回到了野蛮洪荒的时代。文明,一方面意味着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野蛮。在西方我们野蛮的东渐之后,我们的文明甚至不堪一击。我们的文化于是四分五裂。中国人被迫向侵略自己的侵略者学习,由此带来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包括人格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了文化难民,而今在热烈地向西方学习,以自救图存,这是多么具有讽刺却悲惨沉痛的事情啊!
“我们否定了传统,也就否定了与传统的任何联系,而对外来的影响,也因缺乏深悟而使这个民族的魂灵四处飘荡,因而在文坛上……各种流派粉墨登场,热闹一阵,终于什么也没有了。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我们的作家缺少一种独立操持、坚忍不拔的内在气度与不趋时务的宁静达观之心。他们仍缺少下面所涉及到的对自由的认同与把握:一方面指作家不废江河的向生命荒原的进发意识,给世人带来全新的风气或开拓崭新的领域——这是与世俗、庸政、恶教相摈或相抗的一种文人气象。另一方面指作家独具慧眼浸润了审美风情的文人个性。他们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笔下的感染力与震撼力。无论东方与西方在文学的观点上差异是多么巨大,但对自由的宣扬、守护与尊崇都是一样的,诚如美国h?m?卡伦在《艺术与自由》中说:‘尽管人们可以以各种手段去驯服它并为自己的目的去打破它,为它套上挽具以便驱使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自由是一种精神,而精神是不被驯服并拒绝为他物驱使的。它曾使艺术始终朝着生命之亘古荒原进发,并作为探索生命的激情和行动的拓荒者而生存下来。’”
我想,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得有一个自为目的的主心骨的东西才行。我又自然地谈起了人民网2003年3月3日《朱永新委员与人民网强国论坛交流实录》里朱市长的一段话来。“我们很容易把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概念化、形式化、口号化,学习型的社会,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大家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工具,是为了得到某种荣誉,得到某种职称,得到某种成绩的一个途径。而是它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一个人吃饭一样,我们在出国的时候,无论是在火车的车厢里,无论是在飞机场的候机室里,我们都看到很多老外都在静静地看书。”
哦!哦!我听到了你们这些孩子——很多人,在我背后“哦”着……。
下课了,我走在走廊上,我感觉这外面的阳光格外的柔细。
守财奴教案篇六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野心勃勃的老葛朗台从箍桶匠成为暴发户的发家史,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前面的情节是:葛朗台的弟弟在巴黎因破产而自杀,侄儿查理来到索漠城投奔他。欧也妮为了帮助堂哥查理,把她积攒的钱送给了查理,立即被葛朗台软禁起来,每天"只有清水面包,没有取暖的火“。随之他又借故逼走了查理。查理临走时,把母亲留下的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保管。就在这时候,葛朗台太太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欧也妮就要继承母亲的遗产,他就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可"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于是他决定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自己到死都能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
《守财奴》虽是从《欧也妮·葛朗台》中节选来的,可它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学习时可以先梳理故事情节,从不同的情节中去把握老葛朗台性格特征的不同侧面,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学习这篇小说,还需要仔细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资料显示屏]。
小说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描写资产阶级发家的过程中;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典型形象,暴露了资产阶级的一些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巴尔扎克曾对各色各样的贪婪作了透彻的研究。"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鬼形象之一,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一个著名的典型,早已脍炙人口。
巴尔扎克把资产者嗜钱如命的本质真是揭露得淋漓尽致。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资产者的典型。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设计a。
·梳理故事情节,看看在不同的情节中葛朗台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
《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先说第一个问题。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第二部分也应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他那反常的行为动作,二是他的语言。前者如:"葛朗台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写出了等待欧也妮在放弃财产文书上签字的紧张,生怕女儿改变了主意。还有:"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此夸张的动作,揭示出葛朗台心中的无法抑制的喜悦,他终于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应好好地感谢她。后者如:"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在葛朗台眼中,金钱就是生命,当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后,他就觉得有了命啦。同时,他不仅认为堂兄妹之间是交易,就连亲父女之间也是一种交易。一个被金钱扭曲了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第三部分写葛朗台看守密室,也应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超乎寻常的听力和视觉,一是始终未变的占有金钱的语言。在葛朗台82岁时,老家伙患上了风瘫,他不能自如动弹,可守财奴的脾气却变本加厉。他大多数时间"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可每当收钱的时候,便立刻清醒“。他还有令人吃惊的听力,"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都听得见“"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跟睛里“,只要能睁开眼,"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我们不难看出,是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维持着葛朗台行将就木的生命。
总之,从葛朗台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葛朗台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他极端自私,对妻子对女儿都是这样,他从不考虑妻子女儿的心理需求,只想着自己的金子。葛朗台又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他聚敛金钱,守护金钱。他认为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只要给钱就可以解决。当太太死去之后,"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他的眼中、脑中只有金子,没有人性,没有情感。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年龄特征不相符合的举动,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病情特征不相一致的动作。金钱主宰着他的一切,金子就是他的命。小说正是通过描写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还应说说两处穿插的作用。第一处穿插交待葛朗台太太的病故,使得情节向诱哄继承权发展,同时也可见葛朗台的吝啬。明知太太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但他还是舍不得花太多的钱医治太太的病。第二处穿插交待教女儿管家,仿佛就在安排后事一般。一般人一死百了,什么都不再牵挂,即使牵挂,更多的也是在感情上,但葛朗台牵挂的还是他的金子。他训练女儿,只是让她为自己管理钱财,"到那边"还需欧也妮向他交账,把葛朗台嗜财如命的守财奴本性刻画得人木三分。同时这一交待也为小说后面写欧也妮作了一个铺垫。
设计b。
学生自读小说,能复述基本情节内容,集中做两件事:
第一,欣赏品味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一些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如:"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咄,咄,咄,咄!“"看比动手更要不得。“"人生就是一件交易。“"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细节描写如:当欧也妮答应在文书上签字时,他生怕公证人克罗旭的多嘴使欧也妮翻悔,他说:"一言为定。"然后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一"拍“。当教士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他竟在让他亲吻那镀金的十字架时,"作了一个骇人的“"抓"的姿势。这样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是十分传神的。
守财奴教案篇七
t:你这个态度和我开始时一样,可是现在我有点怀疑了,当我们在大笑葛朗台可怜的时候,没准人家在冷冷地望着我们说:疯了,发了疯了。
你知道幸福的准确解释么?
z:你以为呢?
t:我以为你这个态度不对,太主观,这么重要的问题可不是我认为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否则对于葛朗台是否幸福的讨论根本就没有必要。(翻开《现带汉语大词典》1411页)。
幸福:1.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为人民谋幸福/今天的幸福是先烈们流血汗得来的。
2.(生活境遇)称心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越来越幸福。
可见幸福就是舒畅,就是称心,就是如意,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z:那么葛朗台他活地称心如意么?他整天提心掉胆,紧张得很。防备亲人都象防备阶级敌人一样呢。
t:噫,一个奋斗的人怎么会没有紧张,一个充实的人难道就不怕失去。我倒认为越幸福越紧张呢。再说,你怎么只看到他的紧张,你看到他的喜悦和快乐没有。那很小很丑陋的收获他都兴奋地搓着手,笑逐言开。一生大笑能几回啊!
z:他拥有那么多的钱,却是那么吝啬,他要钱何用?他根本就不懂得生活。
t:你很有点小资呢,你以为什么是生活,生活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他物质享受上苛求自己和至亲,但他自有他丰富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应该是以质量而非数量来评价的,毫无疑问,守财使他生命的潜能爆发,使他耳聪目明,使他几次的起死回生。
他的一钱不花恰是无用的大用,你有点矛盾啊,你既然觉得他活的可耻那就干脆别让他浪费生活资料好了啊。再说,你明明知道要他掏钱是要他的命,既然守财是他的快乐,他为什么要委屈自己,与其让别人来评价自己,不如从心所欲,得其所哉。而且不习惯享受也不能说是致命的缺点罢。
z:你太偏执,这么狭隘的东西怎么能叫幸福。
z:那照你这么说,杀人犯在杀人的时候也是幸福的,荒谬之极。
t:你看你比我偏执,你只对了一点点,却起码错了一半,应该这么讲,这杀人者若是在杀人时感到了快意,满足了心愿。应该说彼时他是有幸福感的。若杀人时毫无乐趣,是被逼无奈,是工作所需,何谈幸福。
z:你真是快乐至上主义!
t:哎,这幸福本来就happyness,happy就是快乐,这虽然是洋话,你也应该懂一点的。
z:(很不以为然地笑笑,低头狂批作业)。
t:好罢我问你,什么是你的幸福?
z:(无可奈何捎带愠怒)我认为我在改作业时没人打扰就是幸福!
t:呵,你的幸福观比我还要狭隘呢。(捧了茶杯走回座位)。
t:(停一停,又走回来)其实我知道问题症结所在了,世上人各有各的幸福,随你晤言一室之中也好,还是放浪形骸也罢。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不谈有多崇高,总得透着点善良美好,否则你的幸福就没人认可。
z:(抬起头来)这就对了嘛!
t:对什么对,将自己的幸福观强加与人,是最要不得的,看到老葛朗台掂着几个小钱企图逗妻女开心,我不由想到一个朴实的笑话:问一位雄癞蛤蟆,什么最美,回答是他最爱的雌癞蛤蟆。虽然我们往往打着大多数人的旗号广播自己的观点,但聪明人总是少数。
z:太聪明也不好!
t:什么是聪明呢?
z:你烦不烦。
守财奴教案篇八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
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要完成这项交易,就要撒谎,就要欺骗,就要玩弄手段,就要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例外,直到“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才心满意足。综上所述,葛朗台与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作者所着力刻画的葛朗台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就不是一个葛朗台了,而是他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最基本的待征,即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其社会意义就在于此。
(一)导入 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题注,然后补充以下两点: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见附录)。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守财奴教案篇九
教学重点:1、了解情节,认识守财奴形象及社会意义。2、理解本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鞭挞拜金主义的现实主义立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投影出示«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片断,请学生指认中国超级"吝啬鬼",由此引出"世界四大吝啬鬼"。其中吝啬鬼中的典型代表吝啬鬼中的吝啬鬼是葛朗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2•激趣:葛朗台的性格又何止吝啬二字所能涵盖了的,读完全文,说说你觉得他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二梳理情节。
1•作品用丰富多彩的情节集中地表现守财奴的性格,大大小小的情节组成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梳理故事情节,看看葛朗台在不同的情节中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
投影出示:抢夺----。
诱骗----。
看守----。
抓取----。
引导学生通过抓动词完成动宾短语的填写来理清故事情节。
抢夺----梳妆匣。
诱骗----继承权。
看守----密室。
抓取----法器(镀金的十字架)。
三分析人物形象。
•本课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学习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动。为避免分析流于琐碎和面面俱到,各部分有所侧重,抓人物富有个性化的动作集中在"抢夺梳妆匣"和"临终抓取镀金十字架"中,而抓个性化的语言放在对"诱骗继承权"的分析上。
a.抢夺梳妆匣。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纵和扑;比喻的替换);"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盯摆和推,不符合年龄特征);"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扔以及前后态度的对比)。
b临终抓取法器。
"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抓"与"触碰摸"的比较)。
c诱骗继承权。
学生分角色朗读"下一天早上,欧也妮更有一些新的理由……"直至"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其他同学思考。
欲擒故纵法("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
情感诱骗法("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
引导学生比较这一部分和"抢夺梳妆匣"对话描写的不同,学生分析比较后得出这一部分葛朗台的语言缺少表示神态动作口气等的提示语。
"是啊,是啊,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动作,添出合适的提示语,要能彰显人物性格特征。(放飞学生想像的双翅,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四释题。
课文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是富于深意的,的确,在这个家庭中充斥着冷漠虚伪欺诈专制等,生活在如此的家庭中,欧也妮心情如何?("葛朗台小姐的愁闷忧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入选课文的时候,编者加了"守财奴"这一题目,也是匠心独具,"奴"就是"奴隶",葛朗台一辈子"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著狂",他的守财奴本性至死不变,在"看守密室"和"临终抓取法器"中达到高潮。
五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六反馈练习。
要求:拟写寻人启事。
假如葛朗台走失了,请代欧也妮拟一则寻人启事,要能够有葛朗台的典型特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等,注意细节描写。字数在150以内。
教后记:课堂容量较大,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中,特别是根据原文人物语言添加合适的提示语更刺激得学生摩拳擦掌,直至结尾拟写寻人启事,又掀起了高潮。
作者邮箱:
守财奴教案篇十
分析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
一、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意在表明它的内容不仅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而且是对当代法国社会的揭露和讽刺。“人间喜剧”忠实地记录了从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政、波旁王朝复辟,知道七月王朝的法国历史。它以资产阶级的发迹兴起与封建贵族的没落沉沦为“中心图画”,充分描绘围绕这一阶级大变动所引发的整个社会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金钱如何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求、追逐、争夺;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和对人的命运的捉弄,令人触目惊心。
《欧也妮·葛朗台》就是“人间喜剧”中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一部代表作。
2、文章相关情节简介: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拉格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洛许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葛朗台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去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夹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将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洛许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记叙的顺序,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本质与夺取女儿梳妆匣的情景。
第二部分:葛朗台剥夺女儿财产继承权的经过。
第三部分:葛朗台之死和至死不变的性格。
二、探究交流。
1.什么叫“守财奴”?
2.文中涉及到的“财”有哪些?
3.葛朗台又是如何“守”的?
(二)小说是怎样描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的?
2.接下来有哪两个动作?
3.作者在第一段已经给他下了一个怎样的评语?
4.欧也妮是如何阻止父亲的?葛朗台是怎么说和做的?
5.葛朗台为何最后又把梳妆匣还给了女儿?
1.为何用“搀”?
2.“差不多是很慈祥了。”差不多,差哪一点?
3.他常在女儿面前哆嗦,他为什么哆嗦?
4.“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为何用“小小”?
(四)在看守密室一节,小说侧重对葛朗台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2.通过哪些生动具体的语言来表现葛朗台性格的?
3.这个人快死了,女儿这样照顾他,他心里有没有暖和?有没有父女感情?
(五)小说是怎样描写葛朗台生命的最后时刻的?
1.临死的时候看到镀金的十字架,葛朗台做出什么样骇人的动作?
2.葛朗台在临死的时候给女儿留下的遗嘱是什么?如何理解葛朗台这句临终遗言?
(六)怎样理解《守财奴》的“奴”字?
a、引导思考:《项链》中玛蒂尔德奋斗了10年才偿还清了一挂36000法郎的项链,而葛朗台的财产达20xx万法郎之多,需要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中产阶级奋斗5000年。但是葛朗台除了有那些钱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葛朗台占有金钱却不懂得享受金钱可能带给他的乐趣,他支配金钱又被金钱所支配,他既是金钱的主人,又是金钱的奴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葛朗台很穷,穷得只剩下钱了。
尤为可叹的是,是钱葬送了葛朗台的命,而这些钱葛朗台一分也带不走。
b、把握主题:通过对葛朗台这个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原始资本积累期间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启迪思维: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没有他那么多的钱,但是我们有的是和父母兄妹的亲情、和同学朋友的友情、和老师的师生情……这些都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我们拥有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它们都是一些无价之宝,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甚至我们后来的人。说到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填空题,请大家做一做:
题目:金钱能买到……,但买不到……。
守财奴教案篇十一
教学重点:1、了解情节,认识守财奴形象及社会意义。2、理解本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鞭挞拜金主义的现实主义立场。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1•投影出示«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片断,请学生指认中国超级"吝啬鬼",由此引出"世界四大吝啬鬼"。其中吝啬鬼中的典型代表吝啬鬼中的吝啬鬼是葛朗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2•激趣:葛朗台的性格又何止吝啬二字所能涵盖了的,读完全文,说说你觉得他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二梳理情节。
1•作品用丰富多彩的情节集中地表现守财奴的性格,大大小小的情节组成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梳理故事情节,看看葛朗台在不同的情节中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
投影出示:抢夺----。
诱骗----。
看守----。
抓取----。
引导学生通过抓动词完成动宾短语的填写来理清故事情节。
抢夺----梳妆匣。
诱骗----继承权。
看守----密室。
抓取----法器(镀金的十字架)。
三分析人物形象。
•本课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学习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动。为避免分析流于琐碎和面面俱到,各部分有所侧重,抓人物富有个性化的动作集中在"抢夺梳妆匣"和"临终抓取镀金十字架"中,而抓个性化的语言放在对"诱骗继承权"的分析上。
a.抢夺梳妆匣。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纵和扑;比喻的替换);"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盯摆和推,不符合年龄特征);"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扔以及前后态度的对比)。
b临终抓取法器。
"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抓"与"触碰摸"的比较)。
c诱骗继承权。
学生分角色朗读"下一天早上,欧也妮更有一些新的理由……"直至"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其他同学思考。
欲擒故纵法("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
情感诱骗法("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
引导学生比较这一部分和"抢夺梳妆匣"对话描写的不同,学生分析比较后得出这一部分葛朗台的语言缺少表示神态动作口气等的提示语。
"是啊,是啊,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动作,添出合适的提示语,要能彰显人物性格特征。(放飞学生想像的双翅,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四释题。
课文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是富于深意的,的确,在这个家庭中充斥着冷漠虚伪欺诈专制等,生活在如此的家庭中,欧也妮心情如何?("葛朗台小姐的愁闷忧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入选课文的时候,编者加了"守财奴"这一题目,也是匠心独具,"奴"就是"奴隶",葛朗台一辈子"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著狂",他的守财奴本性至死不变,在"看守密室"和"临终抓取法器"中达到高潮。
五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六反馈练习。
要求:拟写寻人启事。
假如葛朗台走失了,请代欧也妮拟一则寻人启事,要能够有葛朗台的典型特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等,注意细节描写。字数在150以内。
教后记:课堂容量较大,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中,特别是根据原文人物语言添加合适的提示语更刺激得学生摩拳擦掌,直至结尾拟写寻人启事,又掀起了高潮。
作者邮箱:
守财奴教案篇十二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
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要完成这项交易,就要撒谎,就要欺骗,就要玩弄手段,就要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例外,直到“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才心满意足。综上所述,葛朗台与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作者所着力刻画的葛朗台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就不是一个葛朗台了,而是他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最基本的待征,即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其社会意义就在于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题注,然后补充以下两点: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见附录)。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守财奴教案篇十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自学法,讨论法。
一、研习新课。
思考[1]: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思考[2]: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3]: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三、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2、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人生与追求"。
守财奴教案篇十四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野心勃勃的老葛朗台从箍桶匠成为暴发户的发家史,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前面的情节是:葛朗台的弟弟在巴黎因破产而自杀,侄儿查理来到索漠城投奔他。欧也妮为了帮助堂哥查理,把她积攒的钱送给了查理,立即被葛朗台软禁起来,每天"只有清水面包,没有取暖的火“。随之他又借故逼走了查理。查理临走时,把母亲留下的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保管。就在这时候,葛朗台太太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欧也妮就要继承母亲的遗产,他就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可"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于是他决定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自己到死都能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
《守财奴》虽是从《欧也妮·葛朗台》中节选来的`,可它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学习时可以先梳理故事情节,从不同的情节中去把握老葛朗台性格特征的不同侧面,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学习这篇小说,还需要仔细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资料显示屏]。
小说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描写资产阶级发家的过程当中;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典型形象,暴露了资产阶级的一些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巴尔扎克曾对各色各样的贪婪作了透彻的研究。"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鬼形象之一,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一个著名的典型,早已脍炙人口。
巴尔扎克把资产者嗜钱如命的本质真是揭露得淋漓尽致。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资产者的典型。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梳理故事情节,看看在不同的情节中葛朗台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
《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先说第一个问题。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第二部分也应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他那反常的行为动作,二是他的语言。前者如:"葛朗台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写出了等待欧也妮在放弃财产文书上签字的紧张,生怕女儿改变了主意。还有:"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此夸张的动作,揭示出葛朗台心中的无法抑制的喜悦,他终于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应好好地感谢她。后者如:"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在葛朗台眼中,金钱就是生命,当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后,他就觉得有了命啦。同时,他不仅认为堂兄妹之间是交易,就连亲父女之间也是一种交易。一个被金钱扭曲了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第三部分写葛朗台看守密室,也应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超乎寻常的听力和视觉,一是始终未变的占有金钱的语言。在葛朗台82岁时,老家伙患上了风瘫,他不能自如动弹,可守财奴的脾气却变本加厉。他大多数时间"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可每当收钱的时候,便立刻清醒“。他还有令人吃惊的听力,"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都听得见“"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跟睛里“,只要能睁开眼,"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我们不难看出,是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维持着葛朗台行将就木的生命。
总之,从葛朗台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葛朗台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他极端自私,对妻子对女儿都是这样,他从不考虑妻子女儿的心理需求,只想着自己的金子。葛朗台又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他聚敛金钱,守护金钱。他认为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只要给钱就可以解决。当太太死去之后,"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他的眼中、脑中只有金子,没有人性,没有情感。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年龄特征不相符合的举动,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病情特征不相一致的动作。金钱主宰着他的一切,金子就是他的命。小说正是通过描写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还应说说两处穿插的作用。第一处穿插交待葛朗台太太的病故,使得情节向诱哄继承权发展,同时也可见葛朗台的吝啬。明知太太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但他还是舍不得花太多的钱医治太太的病。第二处穿插交待教女儿管家,仿佛就在安排后事一般。一般人一死百了,什么都不再牵挂,即使牵挂,更多的也是在感情上,但葛朗台牵挂的还是他的金子。他训练女儿,只是让她为自己管理钱财,"到那边"还需欧也妮向他交账,把葛朗台嗜财如命的守财奴本性刻画得人木三分。同时这一交待也为小说后面写欧也妮作了一个铺垫。
设计b。
学生自读小说,能复述基本情节内容,集中做两件事:
第一,欣赏品味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一些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如:"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咄,咄,咄,咄!“"看比动手更要不得。“"人生就是一件交易。“"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细节描写如:当欧也妮答应在文书上签字时,他生怕公证人克罗旭的多嘴使欧也妮翻悔,他说:"一言为定。"然后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一"拍“。当教士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他竟在让他亲吻那镀金的十字架时,"作了一个骇人的“"抓"的姿势。这样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是十分传神的。
第二,就小说中葛朗台的种种表现让学生做一些评价,目的在于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把握。设计c让学生介绍小说节选部分之前的内容,突出体现葛朗台吝啬性格的情节、语言和行动。然后再拿读本上的泼留希金与葛朗台作一比较,谈谈这两个吝啬鬼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也可:以说说自己知道的文学作品中的其他吝啬鬼形象,以期加深对葛朗台性格的认识。
守财奴教案篇十五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文《守财奴》,作者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小说,是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节的片段。课文通过对葛朗台这个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原始积累期间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其中主要写了四个故事:一是抢夺梳妆匣,二是骗取继承权,三是看守密室,四是临终嘱咐。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确定为: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
(2)教学难点:理解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3、教学安排:两课时。
1、激趣法:为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相关情节和故事梗概,如葛朗台的发家史,欧也妮和查理的爱情。
2、情景设置法:通过学生表演及播放剧情录像,再现小说的情景,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感知。
3、讨论法:根据小说的主题,联系现实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情景体验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参与剧情表演,共同讨论等体验小说的情景,品味小说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
1、以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吝啬鬼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说起,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2、速读课文,梳理情节,整体感知课文。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3、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巴尔扎克对人物的语言描写高度个性化,使人物的语言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身份,符合人物性格。为此,首先让学生找出对葛朗台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葛朗台与女儿及太太的对话,并指出,这些语言充分显示了一个金钱占有狂和守财奴的性格特点。接下来让学生找出有关葛朗台的动作描写,并让学生表演,体会这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然后点明葛朗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在分析了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之后,通过播放课文的录像,让葛朗台这一人物更加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其性格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有人说,葛朗台为了金钱,逼死了妻子,葬送了女儿的一生,是可恶的;也有人说,葛朗台一辈子做了金钱的奴隶,是可悲的。那么,葛朗台为什么这么做呢?请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是本文的难点,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评价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并通过作品启示他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还需要有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千万不可沦为金钱的奴隶。
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守财奴形象之一,他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对黄金的占有欲贯穿于他的全部思维活动和行动之中,对金钱的追逐、聚敛、守财完全支配了他的心灵。
板书设计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此一目了然,易于回忆,具有直观性、艺术性。为此,我把文章的情节按顺序排列,最后综合概括人物的性格,这样葛朗台这一典型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抢夺梳妆匣——惜金如命专横。
诱骗继承权——狡猾欺诈吝啬。
看守密室——贪婪执著贪婪。
临终嘱咐——至死不变虚伪。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在你身边有没有类似葛朗台这样的人,如果有,请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
守财奴教案篇十六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一)导入新课。然后学生自读注释,老师补充: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介绍作者: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区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冷爱妻子呢?
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象,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8.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叫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9.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0.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11.讨论难点: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诚,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板书总结。
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
抢夺。
交回。
诱骗继承权骗财。
提出。
诱骗狡猾欺诈。
骗到。
看守密室。
兑换金子。
结局。
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
临终嘱咐。
守财奴教案篇十七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自学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整体感知。
思考[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思考[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思考[3]: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思考[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思考[5]: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思考[6]: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7]: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情节发展表(右图)。
四、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五、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守财奴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整体感知。
思考[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思考[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思考[3]: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思考[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思考[5]: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思考[6]: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7]: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情节发展表(右图)。
四、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五、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守财奴教案篇十九
一、通过课文学习,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二、品味巴尔扎克在刻画“葛朗台”这一形象中所运用的夸张的漫画式手法。
重点:通过作品中对人物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分析把握“葛朗台”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
难点: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一、导入新课。
《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在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两盏灯,总不瞑目,直到老婆将其中一盏灯吹灭了,他才放心死去。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揩一手油,回家来一顿饭舔一个手指头,已经舔了四个了,没想到睡觉时被狗舔了最后一个手指头,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在这四个吝啬鬼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
二、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三、简介故事情节。
1、了解《欧也妮葛朗台》中课文之前的故事梗概:
2、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守财奴教案篇二十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
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要完成这项交易,就要撒谎,就要欺骗,就要玩弄手段,就要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例外,直到“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才心满意足。综上所述,葛朗台与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作者所着力刻画的葛朗台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就不是一个葛朗台了,而是他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最基本的特征,即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其社会意义就在于此。
三、教学过程 设计。
(-)导入 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题注,然后补充以下两点: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见附录)。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区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冷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象,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
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8.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勾画重点,加上批注。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叫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9.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0.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11.讨论难点: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诚,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小资料]。
点石成金变丑为美。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进行比较。
—郧县中学 吴平安。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的典型。对他们做一个简略的“平行比较”,有助于对各个典型总体上的把握,从而深化对每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三个守财奴中,若讲“年纪”,夏洛克比其他两个要“大”三百多岁。当这位犹太富商在威尼斯发放高利贷的时候,正是充满了血腥气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夏洛克这一艺术典型的出现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他是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者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的亮相,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创业”初期资产阶级特有的精神面貌:在积聚财富的发家过程中,夏洛克身上体现出极端的残酷性与恶毒性。为了发财致富,他敢于以任何手段,包括用血淋淋的人肉,去扫除横亘在面前的障碍。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在历史舞台上初露头角的时候,它必然急于为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寻找根据,因而又带有明显的虚伪性与欺骗性。夏洛克操起肮脏营生,干着罪恶勾当时,从未心慈手软,可是一旦言之于口,似乎还不免有几分羞羞答答,躲躲闪闪,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引证一番《旧约》故事,替自己壮壮胆,以“撑起堂皇的门面”来,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行径,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宗教外衣。
资本来到人间,经过几百年发展,当它人格化为葛朗台老头时,已经是一个个人刮目相看的庞然大物了。他由一个地位低下的箍桶匠,一跃成为一名商界巨子,不但经营地产,发放高利贷,还从事国际贸易,染指金融证券,甚至出任过市长,在政界露过头脸,已不单纯是一个生意人了。他像老虎和巨蟒一般吞噬着金钱,胃口之大,。心肠之狠,城府之深,手段之高,与夏洛克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他背弃誓约出卖存酒;看准行情玩公债投机;他能在全城人不知鬼不觉中抛售黄金,一夜之间牟得暴利。凭着对社会深刻的洞悉和对人心入微的体察,他几乎无往而不胜,聚积起一个人在十九世纪可能聚积的最庞大的财富。他也无须效颦前辈,去引证什么《圣经》条文,为自己的巧取豪夺,蚕食鲸吞辩解了。而是对自己的心机和手段,暗中欣赏,为之陶然。
三个守财奴中,倘排“辈份”,泼留希金要算最高的了。他虽与葛朗台同是十九世纪初叶的人,却还生活在俄国专制主义农奴制度的萌庇之下,是一个拥有上千个魂灵的农女。主,是最腐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代表。标志着民族意识觉醒的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虽然被沙皇政府镇压下去,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毕竟已到了黄昏暮年。泼留希金就是这样一个黑暗王国中的公民,他的愚昧、昏庸、狠琐、畸型,特别是他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处处都在显示一个病入膏肓的制度在行将就木之前的征兆。
世间的守财奴都视快快发财为人生的唯一幸福,把金钱的损失看作人生最大的痛苦。三部作品中都并非偶然地出现了主人公与至亲骨肉在金钱问题上的冲突。夏洛克纵然腰缠万贯,对独生女儿却一毛不拔,甚至禁止她恋爱结婚。当后者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感召,从地狱般的家庭出走之后,使夏洛克大悲大恸的不是失去了女儿,而是携走了他的金银珠宝,寻访下落又不免破费钱财。泼留希金对儿子抱有“偏见”,觉得他要输光自己的财产,连其死活也毫不注意。他对女儿也怀有“猜疑”,害怕女儿女婿会挥霍自己的产业,对她的私奔同样不屑于寻访。葛朗台在独生女欧也妮的婚姻恋爱和财产继承权上,更是威胁、软禁、欺骗、蒙哄、剑拔弩张地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终于逼死了妻子,断送了欧也妮一生的幸福。
殊途同归,这些冲突的结果,最终是使家庭的温情全然被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取代了自古以来奉为神圣的人伦关系。不过钱财在这三个守财奴手中,所起的作用却大不一样。夏洛克视金银如公羊母羊,懂得要像“母羊生小羊”一样,毫不怠慢地叫“母金生子金”;葛朗台更深话“钱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它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生产。”他已经领悟了资本在流通中增值的奥秘。尽管夏洛克让金钱生息的手段是一种封建主义的剥削方式,葛朗台的活动带有更多的现代资产阶级的色彩,但他们都力求把钱财转化为资本。可是在泼留希金的庄园里,它却只能变成肥料和垃圾,化为尘埃和石头,以至于连这位农奴主都“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除了征收地租之外,他所能做的,充其量,也不过是在乞乞科夫收购死魂灵时,低三下四地乞求多增加几个戈比而已。
像文学史上许多不朽的典型一样,三个守财奴都不是性格单一的类型化、定型化的人物,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性格侧面和主导性格方面的统一。莎士比亚无意于把夏洛克写成一个十足的魔鬼,他虽是一个贪婪狠毒的高利贷者,同时又是一个生活在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他的肩头同样承受着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若干世纪以来所承受的种族的和宗教的迫害。他不免在稠人广众之中被人骂作异教徒和杀人的狗,长袍和胡须上被人吐上唾沫,甚至像野狗一样被人踢来踢去。这未尝不能博得观众和读者的一点恻隐之心。巴尔扎克则把撒旦一般恶魔的力赋予了笔下的葛朗台老头。他在黄金的巨流中左右逢源,可是必要时却又会耳聋口吃,装愚守拙。他不仅把索漠人玩于掌上,而且“开巴黎人的玩笑”。他干预亡弟的破产案,是因为“想把巴黎人捏成齑粉,非得找些材料让他施展一下狡狯的本领不可”。作为资产阶级的暴发户,葛朗台是从劳动人民中分化出来的一员。从他身上似乎还能隐约窥见昔日箍桶匠的影子,他可以修理楼梯,看侄儿钉几口很好的箱子,“凡是不用花钱的地方他都很阔气”。相形之下,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则带有更多的否定的特征,而这正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是必须予以全盘否定的。
艺术典型作为主客观的统一,除了上述的“再现”因素之外,必定还有“表现”的因素,它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评价,渗透着作家的情感和理想。对于人文主义理想在“快乐的英国”的实现,莎士比亚是充满信心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与这一理想相悖的丑恶和污秽,却又是一个艺术家的敏锐直觉越来越难于回避的。他在安东尼奥和鲍细霞身上倾注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而夏洛克的冷酷、自私、吝啬和对金钱的贪欲,则处处显示出与这一理想的格格不入。因此全剧的基本冲突,就是“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然而夏洛克终于在法庭上败诉,有情人亦终成眷属,人文主义原则胜利了。夏洛克的出现像一个不和谐音,但人文主义理想在不和谐中求得和谐,保持了莎士比亚早期戏剧中乐观愉快的主旋律。
巴尔扎克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云诡波谲的政局和光怪陆离的世相,简单地归结为人们毫无节制的“情欲”,而一切情欲之中对金钱的贪欲,则始终是他最得意的题材。我们在葛朗台身上感觉到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法则的冷酷无情,正是巴尔扎克“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通过典型化所形成的强烈艺术效果。
守财奴教案篇二十一
南京市人民中学杨洁。
教学重点:1、了解情节,认识守财奴形象及社会意义。2、理解本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鞭挞拜金主义的现实主义立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投影出示«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片断,请学生指认中国超级"吝啬鬼",由此引出"世界四大吝啬鬼"。其中吝啬鬼中的典型代表吝啬鬼中的吝啬鬼是葛朗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2•激趣:葛朗台的性格又何止吝啬二字所能涵盖了的,读完全文,说说你觉得他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二梳理情节。
1•作品用丰富多彩的情节集中地表现守财奴的性格,大大小小的情节组成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梳理故事情节,看看葛朗台在不同的情节中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
投影出示:抢夺----。
诱骗----。
看守----。
抓取----。
引导学生通过抓动词完成动宾短语的填写来理清故事情节。
抢夺----梳妆匣。
诱骗----继承权。
看守----密室。
抓取----法器(镀金的十字架)。
三分析人物形象。
•本课重点dd鉴赏人物形象,学习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动。为避免分析流于琐碎和面面俱到,各部分有所侧重,抓人物富有个性化的动作集中在"抢夺梳妆匣"和"临终抓取镀金十字架"中,而抓个性化的语言放在对"诱骗继承权"的分析上。
a.抢夺梳妆匣。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纵和扑;比喻的替换);"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盯摆和推,不符合年龄特征);"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扔以及前后态度的对比)。
b临终抓取法器。
"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抓"与"触碰摸"的比较)。
c诱骗继承权。
学生分角色朗读"下一天早上,欧也妮更有一些新的理由……"直至"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其他同学思考。
欲擒故纵法("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
情感诱骗法("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
引导学生比较这一部分和"抢夺梳妆匣"对话描写的不同,学生分析比较后得出这一部分葛朗台的语言缺少表示神态动作口气等的提示语。
"是啊,是啊,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动作,添出合适的提示语,要能彰显人物性格特征。(放飞学生想像的双翅,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四释题。
课文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是富于深意的,的确,在这个家庭中充斥着冷漠虚伪欺诈专制等,生活在如此的家庭中,欧也妮心情如何?("葛朗台小姐的愁闷忧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入选课文的时候,编者加了"守财奴"这一题目,也是匠心独具,"奴"就是"奴隶",葛朗台一辈子"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著狂",他的守财奴本性至死不变,在"看守密室"和"临终抓取法器"中达到高潮。
五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六反馈练习。
要求:拟写寻人启事。
假如葛朗台走失了,请代欧也妮拟一则寻人启事,要能够有葛朗台的典型特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等,注意细节描写。字数在150以内。
教后记:课堂容量较大,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中,特别是根据原文人物语言添加合适的提示语更刺激得学生摩拳擦掌,直至结尾拟写寻人启事,又掀起了高潮。
作者邮箱:woshikaka11@。
[1]。
守财奴教案篇二十二
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
2.理解分析。
a小说的情节结构。
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
〖教学设想。
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
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
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
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
三.整体阅读检测。
(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
面面相觑弥留。
逆情背理执著。
恬退隐忍箍桶匠。
癖好轻手蹑脚。
憔悴撬。
(二)简答。
1.主要人物是。
2.葛朗台的幸福。
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
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
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
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讨论上面5.6两题。
板书总结。
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抢夺爱财。
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
抢夺。
交回。
诱骗继承权骗财。
提出。
诱骗狡猾欺诈。
骗到。
看守密室。
兑换金子。
结局。
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
临终嘱咐。
三次冲突-----财产的抢取与占有。
四次缓和----财产的保护与死守。
五个转折点。
五.练习。
见一课一练。
六.课外练习。
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
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练习。
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a.身份。
美丽的金洋。
这交易划得来。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
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是交易。
b.性格。
简直是反动派抹自己的脖子。
要不要花很多的钱。
我有我的伤心事。
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l也行。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儿牵肠挂肚。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
总结:人物语言要表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2.讨论课后练习三。
三:讨论生动的动作描写。
精读“抢夺梳妆匣”“临终抓法器”两节。
三.讨论传神的细节。
四.总结.小说的主题。
五.比较、鉴赏与评价。
2.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阅读。
参考角度a主题b人物形象c塑造人物的方法。
七、练笔布置。
人物描写,写一个执着于某一事物的人,侧重于语言与动作。
守财奴教案篇二十三
《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先说第一个问题。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第二部分也应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他那反常的行为动作,二是他的语言。前者如:"葛朗台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写出了等待欧也妮在放弃财产文书上签字的紧张,生怕女儿改变了主意。还有:"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此夸张的动作,揭示出葛朗台心中的无法抑制的喜悦,他终于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应好好地感谢她。后者如:"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在葛朗台眼中,金钱就是生命,当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后,他就觉得有了命啦。同时,他不仅认为堂兄妹之间是交易,就连亲父女之间也是一种交易。一个被金钱扭曲了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第三部分写葛朗台看守密室,也应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超乎寻常的听力和视觉,一是始终未变的占有金钱的语言。在葛朗台82岁时,老家伙患上了风瘫,他不能自如动弹,可守财奴的脾气却变本加厉。他大多数时间"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可每当收钱的时候,便立刻清醒“。他还有令人吃惊的听力,"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都听得见“"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跟睛里“,只要能睁开眼,"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我们不难看出,是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维持着葛朗台行将就木的生命。
总之,从葛朗台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葛朗台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他极端自私,对妻子对女儿都是这样,他从不考虑妻子女儿的心理需求,只想着自己的金子。葛朗台又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他聚敛金钱,守护金钱。他认为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只要给钱就可以解决。当太太死去之后,"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他的眼中、脑中只有金子,没有人性,没有情感。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年龄特征不相符合的举动,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病情特征不相一致的动作。金钱主宰着他的一切,金子就是他的命。小说正是通过描写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还应说说两处穿插的作用。第一处穿插交待葛朗台太太的病故,使得情节向诱哄继承权发展,同时也可见葛朗台的吝啬。明知太太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但他还是舍不得花太多的钱医治太太的病。第二处穿插交待教女儿管家,仿佛就在安排后事一般。一般人一死百了,什么都不再牵挂,即使牵挂,更多的也是在感情上,但葛朗台牵挂的还是他的金子。他训练女儿,只是让她为自己管理钱财,"到那边"还需欧也妮向他交账,把葛朗台嗜财如命的守财奴本性刻画得人木三分。同时这一交待也为小说后面写欧也妮作了一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