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热门13篇)
持久是指能够长时间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或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总结应该注重详实的数据和客观的分析。下面是一些写作总结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一
首先,工业化条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是在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为了躲避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住在大城市内的一些高、中产阶级纷纷迁移到郊区,以寻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由于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和交通道路条件、郊区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又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我国的城市郊区化则主要基于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旧城改造和工业外迁等因素而产生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商品化制度以及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又加速了城市郊区化的步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仍然存在。区域之间的各类要素流动具有较明显的非均衡性。大城市以及城市中心区域的吸引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城市郊区化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郊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市场经济水平不同。我国城市郊区化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以后城市富有的高、中产阶级向郊区转移,而是相对那些并不富裕的工薪阶层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郊区化,是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郊区化。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郊区化是建立在城市交通没有明显改善,郊区的公共配套设施较为落后的基础上,郊区的商业、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业与城市市区差距太大。同时又缺乏方便的城乡运输系统,不能满足长距离快速出行的要求,使大多数城市的郊区化只局限在近10公里以内发展。西方国家较普遍的是在离市中心20公里的远郊区,它们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高、中产阶级以私人轿车和高速公路为主的城市郊区化。
比如以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为例:美国实施城市郊区化的有关政策中,影响较大的是州际高速公路计划、住房贷款政策和低价汽车政策。美国有了公路网和便宜汽车后,许多企业利用国家政策导向,加快标准化住宅区和郊区多功能购物中心等设施的开发,导致城市人口大规模向外移动,市区不断向周边延伸,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我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战略设想。
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加快推进城市郊区化进程。上海郊区农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2%左右,国内有些省市gdp的比重超过30%。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达47%,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民的实际收入中,非农收入占到70%以上,240万农民劳动力中大约有170万从事二、三产业。上海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农用事业设施也较完备,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中心,市内三资企业总量达11000多家,目前市区的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大规模向郊区辐射,要充分发挥上海特大型城市的综合实力优势,在全国率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进程,营造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以上海为例,结合中国国情实际情况,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进程,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
第一,加快郊区交通网络建设。重点设施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网为主干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沿着交通主干线,推进城市郊区化发展,尽快形成与上海特大型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市郊区化的城镇体系,即“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网络体系。这些城镇要位于交通枢纽和交通要道上,高速公路的两侧,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要在上海市市区周边逐步形成一批规划有序,环境优美,备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镇。
第三,积极鼓励在郊区建房买房。对在郊区建房买房实行低息贷款政策,在市区购房维持原有利率不变。只有实行银行贷款鼓励政策,使人们在郊区有了住的地方后,才能使市区中心人口大量向郊区转移。为了适应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要坚持有序扩散,因势利导原则,严格控制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引导中心城区居民和外来迁徙人口向郊区新城镇转移。坚持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方针,通过郊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产业转移,使郊区周边城镇成为上海市人口的主要载体。
第四,加快郊区社会发展。要高度重视郊区社会事业发展,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郊区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与城市享受同等水平。全面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郊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把教育工作放到郊区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提高郊区劳动者的素质,使广大农民加快完成向新型农民的转换。鼓励在郊区进行大专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研发中心的建设,激励师生就地创办科技型企业,提升郊区产业的科技水平。按照城市型社区的发展目标来规划郊区发展,努力建设城市化转型的乡村杜区,使郊区农村社会发展能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五,重视生态平衡。郊区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努力使上海郊区成为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区域。要把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彻底改变忽视和疏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按照建设一流生态城市的要求,将中心城区与整个郊区的生态环境统一纳入一个大系统中考虑。要根据城市规模与原有绿地基础、气侯、土地、地理等因素,综合考虑生态绿地布局,建立城市、乡镇与农田相互协调的生态环境体系。上海郊区应该形成以湿地、绿地和环保产业为依托的水净、土净、气净的大都市生态环境。通过增绿造林,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城乡生态环境。重视废气、废水、固定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六,取消私车牌照费,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上海为缓解城市交通难,从2000年起实行无底价拍卖私车牌照,今年中标价已突破4万元,4年来共拍卖11万余张。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有利有弊。总的来看,产生了以下负面效应:一是抑制了汽车消费热情。尽管上海市民的消费能级位于全国前列,但是上海的汽车销售只相当于中西部城市的水平,特别是低价位的经济型轿车更是业绩惨淡。经济型轿车悦达起亚、千里马在上海的销量大约千辆,与其在重庆市的销售基本相当。不断上涨的私车牌照价格使消费者望而却步,这限制了汽车的普及,增加了汽车进入家庭的困难。二是产生了异地上牌照现象,造成上海税费流失。以10万元价位的汽车为例,每辆车一年要流失1.2万元左右的税费。大量外地牌照的汽车由上海人在市区使用,上海交通容量没有减少,交通管理的难度却大大增加。三是汽车不能进入家庭,由于缺乏交通工具,使市区人口向郊区转移受到阻碍。推进城市郊区化,鼓励、发展和普及经济型低价位轿车势在必行。
第七,鼓励中高收入阶层向郊区转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中高收入阶层一般是在市区有一套房子、郊区也有一套房子。可以鼓励他们将市区中的房子卖掉、搬到郊区去住。中高收入家庭一般都有汽车,到城里办事交通方便。中下收入阶层可居住城里,每天上下班也方便,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随着中高收入阶层向郊区转移,带动了郊区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为汽车服务的第三产业和为人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郊区城市化发展。
第八,要善待进城务工的农民。目前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市区、郊区、卫星城镇务工,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鼓励他们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哪个城市和地区吸纳的外来劳动力多,哪个地方经济竞争力就强,发展就比较快。对农民工进城设置过高门槛,只会牺牲本地经济发展活力。政府和企业都要善待农民工。凡吸纳农民工单位,要提供相应的住宿条件,保证必要的卫生设施,妥善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和子女上学问题,决不允许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注意劳动保护,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逐步使农民工融入当地生活。要切实做好郊区离开土地的农民的安置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二
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总则。
第一、井位。
1、钻井施工地点:____省____市____县____乡。
2、地形图。
3、井位设计图。
4、地层构造图。
第二、国家、部、局对钻进工程施工的批准投资计划、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文件号及影印件。
第三、井别:
第四、钻井口数:
第五、井深结构:
第六、质量:
1、井身质量合格率。
2、固井质量合格率。
第七、价格。
1、调整井单价___元/米,合计金额_____万元。
2、开发井单价___元/米,合计金额_____万元。
第二条工程期限。
本合同钻井工程自____年__月__日开钻至____年__月__日全部钻完。
第一、因天灾或人力不能抗拒的原因被迫停工者;
第二、因甲方提出变更计划或更变施工图而不能继续施工者;
第三、因甲方不能按期提供技术文件、技术图纸和钻井施工条件,被迫停工或不能继续施工者。
第三条钻前准备。
第一、甲方在开钻前应办妥征地拆迁和井场道路的垫方;清除施工场地及进出道路范围内影响施工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管线、树木、青苗等阻碍物。解决施工用的水、电和钻机安装搬运的'道路。
第二、甲方按时向乙方交付井位设计、完钻井深、层位和完井要求,负责钻井区块的断层分布图;断层数据;小层平面图;构造图和邻井图压力资料数据,并向乙方进行地质和工程技术要求交底。
第三、乙方在开钻前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和熟悉各种设计图纸,参加地质设计交底,编好施工图预算,负责安排钻机运行计划,施工方案,做好一切施工准备。
第四条工程款结算。
第一、按不同的机型、井别、井深、另加风险金,确定承包费用。对承包范围以外的费用,按规定结算。
第二、本合同自签订生效之日起,甲方应在____日内按工程费用总额____元的百分之____一次拨给乙方,作为乙方备料及施工费。
第五条施工与设计变更。
第一、乙方在组织施工中,必须为油田开发着想,严格按照部、局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以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1、钻井施工设计有错误或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与实际不符造成的事故由甲方负责。如乙方及时发现并通知甲方,甲方接到通知后立即(当天)提出修改或变更设计,经双方同意后方可改变施工计划,由此而引起的费用增加,由甲方承担,并由甲方赔偿乙方的经济损失。
2、钻井施工中如有设计变更,超出原设计标准或加大钻井难度时,需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同意,甲乙双方办理有关增加的生产费用手续后方可施工,费用由甲方承担。在设计变更尚未批准前,任何一方不得强行施工。
3、甲方未尽协助义务给乙方造成损失。
第三、在钻井施工中,由乙方本身原因造成的损失自理。
第四、钻井井是隐蔽工程,乙方在施工中必须按标准操作,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记录,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验收。
第五、甲方遇到特殊情况,要求乙提前完成区块钻井任务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乙方因此增加的费用由甲方负担。
第六条完井验收、结算与保修。
第一、乙方在完井前____日,应及时通知甲方,如甲方不能按期验收,须提前通知乙方,并与乙方另行商定验收日期。但甲方必须承认乙方的完井时间。甲方推迟验收,其间发生的管理费、车辆费由甲方负担。
第二、施工完毕的井要以部、局的统一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甲方不准提高验收标准。
第三、经检验合格的井,从验收即日起为移交完毕。移交后发生井口套管头损坏、晃动或井口帽子丢失、井下落物,乙方概不负责。
第四、由于甲方提供的资料、数据不准确或其他原因,造成钻井质量不合格,由甲方负责。
需乙方修井的甲方还要承担修井费用和乙方的窝工费,窝工费按每小时___元计算。
第五、乙方本身原因造成不合格的井,由乙方自己承担。
第六、施工完毕并已验收合格交给甲方的井,甲方在未射孔之前,若出现管内外冒油、水、气现象,乙方负责保修,保修期为六个月,超过保修发生管内外喷冒气油、水,乙方不予负责。
第七条奖励、惩罚与仲裁。
第一、乙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钻井任务,为甲方提前投产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效益,甲方应按总施工费用的____‰给乙方奖励。
第二、甲方不能随意借故拖欠或拒付乙方施工完毕、并已验收合格的井,如逾期不付,甲方应增付未付款项的利息。
第三、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第八条工伤事故乙方有责任教育工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文明生产、安全施工、防火防盗。
在施工中发生伤亡事故和乙方管理不善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均由乙方自负,不得因此影响工程进度。
第九条附则。
第一、本合同条款如对特别情况尚有未说尽事宜,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有关规定拟定附则条款,作为本合同之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但不得与本合同抵触。经双方确认的往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合同效力。
第二、本合同订立之前,双方签订的工程协议书,在签订本合同后可作为本合同之附件,与本合同抵触之处,以本合同为准。
第十条合同附件(略)。
第二、地形图;
第三、井位设计图;
第四、地层构造图;
第五、国家、部、局对钻井工程施工的批准投资计划、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文件影印件____份。
第十一条其它条款。
甲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
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
日期: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三
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大学本科生在完成文献调研(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文献综述的撰写)后写成的关于毕业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是开题者对毕业论文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开题报告主要说明选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本科生作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七个学期末或者第八个学期初,即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实施之前。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没有硕博研究生开题报告要求严格,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小于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大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开题,熟悉科研工作的一般步骤、流程和解决科研课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形成过程中,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是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开题者可以通过开题报告把对课题的认识和想法加以整理、概括、提炼,并通过开题报告的答辩明晰解决课题的思路,纠正一些可能错误的方法,以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更加明确,解决的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选题研究内容、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由于开题报告主要体现论文的构思和写作的大致思路,因而篇幅不必过长,一般以20xx字左右为宜,但要侧重把计划研究课题的题目、研究的.大致思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说清楚。
1.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有关历史背景,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现实应用中存在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必要性。
要写得具体、精炼,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这一部分内容的写法与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大致相同,但更加精炼。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总结三部分。
3.选题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主要介绍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基本基础理论以及研究内容的确定。重点写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理论、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包括对解决问题的一些假想或构思,可以问句的形式进行陈述。
4.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涉及研究中需要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收集的文献中的一些论点或论据;“研究方法”一般指归纳、分析、证明、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开题者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构思。
5.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应以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第一手资料为主,以创新性强、可信度高、科学性强的核心期刊文献为主,且一般要引用新文献,这些文献相对来说容易反映选题的研究最新进展和争论焦点。参考文献格式的写法可参照一般正式发表的学术期刊上的格式来写。
调研计划中,方案的制定要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因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周期偏短,在这一部分一般不提倡难度较大的调研方案。相反,一些电子文献的查找、简单的实验或就某个问题的问卷调查,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
关于开题报告的答辩,研究生的答辩时间一般是一个小时。由于每个教师指导的本科生较多,同时其要求没有研究生的标准高,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的时间较短,一般是陈述10分钟,然后评委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约10—20分钟。因此,文献综述部分宜精炼,不能为求全面而掩盖了综述的重点;同时,应该把报告陈述的重点放在拟研究的内容或关键问题上,并在陈述时对拟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阐述,尽量解释内容的含义,以及自己对此的观点或打算着手解决的构思,使人容易明白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另外,在评委提问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认真思考,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最好明确表示不懂,不能糊弄评委。要认识答辩的目的,答辩不是为了蒙混过关,而是通过答辩,从评委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中明白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使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受到启发。
一般来讲,学生在写开题报告时,往往只是知道开题报告要填写的表格及需要填写的内容,但难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范例。所以,在写作中仍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1.文献综述部分力求精练。
简要介绍选题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切忌长篇大论。关于这一部分的写作,很多同学常常是将文献综述的内容直接粘贴到开题报告中来,冲淡了开题报告的主题。正如前面所述,开题报告的重点应放在陈述拟研究的内容上而不是陈述文献综述。因此,这一部分的写作其实是单独文献综述的“综述”,即浓缩或提炼。另外,学生在写作中,要注意一些叙述的术语表达。例如,许多学生往往在开题报告中作如下的叙述:“本文主要对……问题进行了……研究”。须知,开题报告是在毕业论文形成之前就要写的,而文章还没有形成,因此建议改成“本选题主要对……问题进行……研究”。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部分,在写作中要简短醒目,叙述清楚很多学生在写作此部分时,常常叙述得很多,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也成了其研究的关键问题。有同学在写作时,把一些概念的定义也作为研究关键问题,给人一个无论什么问题都是关键问题的感觉。关键问题一般应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在这部分要把关键问题和选题用到的基础理论分清楚。
3.关于开题答辩进行中的问题。
为了使评委能对开题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开题时最好能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在演示时,应重点展示研究的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边展示边口头阐述,以便评委能对方案的可行性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4.关于开题答辩之后的问题。
这一部分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很多学生只重视开题答辩之前和进行过程中的准备工作,而对开题答辩之后的工作则极不重视,把开题报告当成了一种“期末考试”,答辩完毕后就不再考虑开题报告的问题了。实际上,开题答辩是对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能否如期进行的一个初步检测,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评委往往会提许多不曾想到的问题,纠正一些可能错误的认识,帮助同学们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答辩完毕后,应该根据答辩情况,再次修改开题报告,有时甚至可能要重新选题。
总之,一份较好的开题报告,不能仅仅停留在开题报告的一张表格上,不仅要把开题报告的表格内容填好,同时要重视开题报告进行中和答辩后的问题,在答辩完毕后还要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这一过程的工作,开题报告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也为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写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四
摘要:在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工作过程中凝练出导师特长导向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如何完善,从而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实施导师制特长导向是培养高职生个性化和专业特长的需要,有助于高职生的教育与培养,能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关键词:导师制;高职生;特长导向;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导师制特长导向是由高职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骨干教师担任导师,高职生通过具有专业特长的导师的指导,并参与体验导师所从事的科研技术研发、实训室的建设、实习项目等工作。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实施导师制特长导向,能进一步地提高高职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一、导师制特长导向工作实施的意义。
1、导师制特长导向是改革高职教学模式的需要。导师制特长导向的实施,既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又延伸课堂教学,弥补了以前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导师制特长导向的实施,延伸了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空间与时间;通过合作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专题性指导,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等多种途径,促进了“教”与“学”观念与模式的转变。导师制特长导向在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技能拓展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社会需要的实际技能,适应择业、就业、创业的需要。有意识培养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对未来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无疑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2、导师制特长导向是引导高职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良好的学习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制特长导向充分发挥了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兴趣出发,从专业爱好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制特长导向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拓展知识面,促使高职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的习惯养成。
3、导师制特长导向是探索高职创新性教育模式的需要。引导学生对创新性课题进行研究,进行科学分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强与不强,对就业将产生重要影响。高职生导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潜能,进行不同的指导。在研究方法和思路方面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避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放任自流及流于形式。
4、导师制特长导向是培养高职生个性特长的需要。实施导师制特长导向,改革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实施因材施教。由于导师―般在专业上都学有所长,同时所指导的学生人数有限,因此,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因人而异地制定其学习计划、指导其专业课程学习,这样就会不断地激励学生的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一个具有专业特长的高职生,必将在就业中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传统的教育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以相对封闭的、静态的和单一标准要求、评价和衡量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统一规格的。现代教育是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实施导师制特长导向的方法和步骤:
1、导师聘任办法。为了使导师工作有章可循,我系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办法。
这些管理办法主要从担任导师的条件、导师的职责、权利、义务、导师聘任与管理、待遇、监督考核以及学生申请条件、学生选拔办法、管理细则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鼓励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有专业特长的骨干教师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在学习上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利用在校的时间,掌握更多、更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构与操作技能。
2、导师任职条件。包括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干部,担任高职生导师必须是政治思想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具备某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专业特长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在聘任与管理上,采取个人申报,各系部及有关处室推荐,专家组审议,系部批准,考核不合格的'导师系部予以解聘。对导师实行学期考核,动态管理。
3、导师指导。导师每周进行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指导途径上,既要有集体辅导,也要有个别辅导,通过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与学生交流;既可开展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加强沟通。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
三、通过导师特长导向制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1、培养高职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就业力的关键。导师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具备知识宽广,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职生,就业力将得到提高。
2、提升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是提升就业力的重要措施。高职生参加课题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开展,普遍采取研究性学习方法。导师提出课题的要求,介绍参考资料,由高职生自己设计课题内容,自己查找学习资料,不明白的地方与导师沟通和交流。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性格特征、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导师工作计划,以个别交流为主要形式,开展经常性的、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
3、拓宽高职生专业知识面是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导师要指导高职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使高职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和加强,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4、强化高职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就业力的现实途径。导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涉足”交叉学科学习成为可能.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机遇,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拓宽了渠道,在竞争中更容易找到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工作岗位。积极参加实践是高职生提升自身就业力的现实途径,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能力。进行专业实践,使特长生可以尽早进人工作角色,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四、如何运行完善导师制特长导向。
1、实施技能高职生为主的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导师制与研究生的导师制不同之处在于,高职学生的导师应该着重于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拓展。导师在技能上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培养一批技术拔尖的有专长的学生,使学生毕业时,凭借“毕业证书+综合发展”、“毕业证书+特长”、“毕业证书+实践经验”、“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等不同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就业力。
2、建立严格的导师选聘制。导师的遴选既要审核导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术成果.还要审核导师的道德水准,即导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高的育人热情;导师的聘用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建立科学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导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奖励优秀者,淘汰不称职者,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能胜任融教学、科研、育人管理为一体的教育指导工作。
3、实行导师与副导师协作制。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困难。导师严格按照素质、学识、职责等综合要求进行配备,副导师相对导师而言,适当放低要求,可以是一般教师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干部,这样导师制更能发挥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特长的职能,这无疑会对高职生就业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体系。一要与教师业绩挂钩。二要与教师工作量挂钩。三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奖惩结合的原则,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我系就建立了“十佳导师”评选制度。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十佳导师”候选人绩效述职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使考核评价科学公正。在学生中可以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评选“专业拔尖学生”,可推荐优秀生就业。
5、举办成果展示。为检验实施的成效,使学生的特长有施展和锻炼的舞台,举办高职生成果展示。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拔尖才能,如作品展览,现场制作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看到自己特长的价值,博得同学的称赞,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成果汇报,充分展示学生多方面的特长,为高职生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导师制特长导向有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潜力的提升。但这只是外因,在拥有良好的外部条件的时候,高职生的自身重视和努力显得更为重要。导师制特长导向是对高职教育教学的一种补充,通过导师制特长导向这种模式。在高职生中能培养专业技能强的学生,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应飚.导师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10.
[2]张贵.导师制究竟应该导什么[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03.
[3]郑礼平.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j].教书育人,2005,09.
[4]管越峰.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8.
[5]刘文龙,赵小平.高职高专院校的导师制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4,04.
[6]于春滨.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值得借鉴,云南大学新闻网,,09.
[7]王延树.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双导师制的设想[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五
歌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被誉为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形式。千百年来,音乐史上有众多的经典歌剧和经典唱段名垂青史。中华民族歌剧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同样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唱段。作为民族歌剧的演唱来说。一方面,随着我国声乐演唱事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从声乐演唱观念还是演唱技术来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歌剧演唱和歌剧本体化相脱离的现象。与歌剧本体化的脱离,具体说来就是,演唱中过于对歌唱技术的注重,而对于唱段、对于歌剧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情感的表达不够重视。很多经典歌剧和唱段,甚至成为了演唱者炫耀歌唱技巧的工具。歌剧本来就是供人演唱的,本无可厚非。
但是演唱不是“滥唱”,想要表演好一门艺术,首先应当对这门艺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而这种“滥唱”的根源,就在于对歌剧本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拿一些经典唱段来说。很多演唱者,特别是声乐学习者,甚至连个完整的歌剧都没有看过,熟悉了旋律和歌词就开始演唱。《珊瑚颂》、《一抹夕阳》、《我的虎子哥》这些作品的歌词和旋律,可能几小时之内就可以牢记,但是这些唱段的前因后果,所要表达出的情感,没有的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没有充足文化知识修养,是做不到的。所以说,歌剧演唱,首先要对歌剧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面对作品的时候,放下身架,踏踏实实的去理解和体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融入作品之前,不要轻易的就演唱,那将是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歌唱的不负责任。
二、注重表演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长时间以来,民族歌剧的表演环节,一直都是困扰着民族歌剧发展的难题。改革开放之前,民族歌剧的创作和中国的传统戏曲联系较多,那一时期的歌剧演员,都是戏曲演员出身,所以在表演环节上,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华民族歌剧的大发展,越来越接近于本质和纯粹的歌剧,所以戏曲演员,虽然表演上能够胜任,但是演唱环节上,已经不能满足声乐技术发展的需要了。而另一方面,掌握着先进科学的声乐演唱观念和技巧的歌唱者,表演技巧和经验却又相对匮乏。而且随着歌剧唱段经常被单独的演唱,所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新时期下,中国歌剧无论是在创作数量还是创作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迫切需要既会表演又会演唱的全能性人才,才能满足歌剧的实际需要。
具体说来,现有的民族声乐歌唱者,要主动对表演知识进行补充和学习,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演出歌剧,或者最多演唱几个歌剧选段而不予重视。表演作为一门艺术,是和歌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是一小段单独的演唱,也同样需要的合理的表演。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声乐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具体的培养内容,可以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世界上所通用的表演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戏曲中关于表演的知识和技巧。这两个方面,分别应对着“歌剧”和“民族”这两个关键词。歌剧是一门世界性的表演艺术,需要有相对的世界性的表演知识和技巧作为支撑。同时,中国的歌剧是民族歌剧,民族性的歌剧表演,是民族二字的重要体现。中国戏曲和歌剧艺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对于戏曲艺术中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的借鉴,能够大大丰富歌剧的表演,使这种民族性得到突出。所以说,加强表演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已是刻不容缓。
三、将情感的表达作为歌唱的首要任务。
歌唱的最终目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歌剧自然也不例外,且歌剧具有戏剧冲突性,所以情感的更为的激烈和突出。情感的表达是歌剧艺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歌剧表演中,如何使歌词的文学语言与曲调的音乐旋律融为一体,如何读准歌词文学语言中的思想内容,从而理解并进行再创造,是每一个歌唱表演者必须深入探究的。歌剧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要能准确地表现出剧情中的意境与人物情境,真正做到发自内心有感而唱,声中有情,以情传声。所以说,民族歌剧中,演唱的首要和最终任务,就是的艺术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特别是新时期下,歌剧创作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各种类型的新的艺术形象层出不穷,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相对普遍适应性的观念和措施,适合不同类型作品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具体说,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对歌剧作品的全面了解。歌剧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创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作品呈现出了怎样的艺术风格等。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特征,获得和人物相一致的情感体验。第二个阶段中,主要是情感的融合。即演唱者和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融合。这种融合的也是人物情感表达的基础。演唱者要将自己的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通过想象,为自己营造出和作品相一致的场景,这个想象的过程中,可以一句也不唱,只是聚精会神的体验和融入,直到演唱者以为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了,这个融合的过程也就完成了。第三个阶段中,因为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演唱者此时已经有了一种表演的冲动了,这时候的演唱,已经基本上能够充分的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而需要注意的是,演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不能因为情感的过于投入而影响了演唱本身。过于激动时将音唱破或者是泣不成声,也都是不可取的。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获得与观众的共鸣通过自己精湛的表演之后,观众们也获得充分的情绪感染,这种共鸣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从而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完成了歌剧情感表达的最终任务。
四、对咬字行腔的艺术的充分重视。
我国民族歌剧艺术的演唱与其他歌剧演唱的最大区别是在语言上。我国民族歌剧艺术的演唱是在继承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包括传统的戏曲、说唱艺术),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与技巧,以民间说唱文学为基础,以音乐和说唱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注重“字正腔圆”,通过“腔随字走”等手段,追求咬字吐字及行腔的准确性。可以说,我国民族歌剧咬字行腔的艺术,是我国民族歌剧艺术表现的主要特征,又是我国民族歌剧演唱的重要表现方法。我国清朝戏曲声乐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指出:“凡曲以清朗为主,欲令人人知所唱之为何曲,必字字响亮……,一字之音,必首腹尾已尽,然后再出下一字,则字字清楚。”例如歌剧《白毛女》第二场中杨白劳《老天杀人不眨眼》的唱段中,用吟诵的强音唱出“县长财主豺狼虎豹,是你们逼着我写的卖身的文书,北风刮,大雪飘,哪里走,哪里逃……”在这里不仅要有清晰准确的咬字、吟诵与说白的完美结合,还要注重特别的处理。比如当念到“逼”字时,演员要运用强有力甚至咬牙切齿的咬字方法,字字句句,坚定有力正是这一风格特点,使这一唱段充分表现出了对黑暗社会的痛斥,对万恶地主黄世仁的无比愤恨,唤起了听众对杨白劳深切的同情,塑造了一个朴实坚毅的劳苦农民形象。
综上所述,民族歌剧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尝试,到初步具备了歌剧的形式,从单一的创作到多元化创作的过程。其中,作为歌剧的重要也是唯一的表现形式—演唱来说,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作为民族歌剧的演唱来说,一方面,要从以往经典的歌剧演唱中汲取经验和精华,特别是作为民族歌剧演唱本质性因素的继承;另一方面,要眼光外放,根据民族歌剧作品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对各种演唱进行研究和借鉴,以完美的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作品的主题情感为根本目的。唯有此,中国歌剧的才能充分的做到与时俱进,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4).
[2]李人亮.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戏剧文学,2004(1).
[3]于庚芬.民族歌剧演唱的二度创作[j].戏剧文学,2004(10).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六
利比亚。
动荡。
影响启示。
一、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
西亚北非的动荡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才能对其全面把握。从经济,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对其进行一定的剖析。
1.经济方面。
1):单一化经济结构脆弱。
西亚北非国家具有某些自然资源优势,但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石油、矿石等资源的定价权和国际货币,而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海湾国家的经济结构普遍比较单一,分别依靠旅游、运河和石油收入,因此这些国家仍然只能处在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末端,对始发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更为敏感。
一方面是就业岗位不足,另一方面,物价、房价水平又远远超过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在大规模动荡发生前,民生艰难已经成为突尼斯、埃及等国家的通病。
物价飞涨被认为是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埃及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之前,油、米、面等主要食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大米,在过去几年内,上涨了一倍,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2010年,埃及国内通胀率水平高达12.8%,列居西亚北非地区通货膨胀之首。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埃及的粮食价格一年间上涨20%,粮价成为通胀的主要推力。
长期以来,多数西亚北非国家都由政治强人及其家族牢牢把握统治权,一掌权就是20多年(如突尼斯的本·阿里)、30多年(如埃及的穆巴拉克和也门的萨利赫),甚至40多年(如利比亚的卡扎菲、巴林的哈立德、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没有人事和政策的更新。长期的个人和家族垄断统治,必然导致政权专横粗暴,贪污腐败成风,人民深恶痛绝。为了长期保持垄断统治,必然压制人民的政治权利,要么不选举,要么搞假选举,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三连任、四连任、五连任,乃至无限连任下去。在国家暴力机关的压制下,民众无可奈何,但是内心积累了强烈的不满,只是等待爆发的时机。
三.宗教原因。
阿拉伯世界的特点之一就是普遍的宗教信仰,还有一些国家仍处在部族社会,宗教问题和部族冲突交织的进程中。因此,认识宗教和部族因素在这次动荡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过程。
在动荡爆发初期,有的当权者试图赋予反对派和示威民众宗教色彩,将矛盾从政权问题引向宗教问题。宗教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同意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思想根源。然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想把埃及的街头运动“抹绿”,说这是伊斯兰极端宗教势力驱动的运动,但街头却没有出现伊斯兰旗帜;也门总统萨利赫说“基地组织”是动荡的幕后黑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也将反对派定性为伊斯兰极端分子、“基地组织”的追随者,却都没有拿出有力证据。在变革肇事阶段,这些因素都不存在。宗教、部族问题只是在街头运动形成规模之后,成为一种可以被用来变革政权结构,实现方方面面诉求的时候,宗教力量部族力量才跟进的。所以这场运动我认为是“三无运动”,无强大的反对党组织策划发动,无宗教因素驱动,无外来阴谋,特别是颜色革命来引发。所有的这三个因素都是在中后期跟进的,来利用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是地地道道的一个本色革命,或者叫无色革命。
三、对我国的启示。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这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稳定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物质保障。
2)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协调人民内部矛盾,防止出现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影响发展的主题。
3)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和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维护人民利益。
6)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总结:西亚北非问题值得深思,我们中国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是中国人们的福分,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七
[摘要]软岩支护是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的技术难题,软岩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隧道工程有着重要影响,软岩支护不到位时将可能引发隧道塌方、交通受阻等多重问题,而且后期修复难度相当大,因此有必要提高隧道工程施工中的软岩支护技术,提升隧道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岩支护;流变。
近些年来,我国在隧道工程软岩支护中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利地推动了软岩支护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现有的软岩支护理论和技术,并详细分析了软岩超前管棚支护技术。
目前普遍比较认同的软岩支护理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定性原则为核心的软岩支护理论,二是以定量原则为核心的软岩支护理论。以定性原则为基础的软岩支护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奥法和松动圈支护理论。新奥法,简称为natm,它最初是由奥地利学者总结的一套隧道设计与施工原则,在全世界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新奥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岩体视为了承载体,这一认识给传统的围岩支护手段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软松动圈支护理论是由董方庭等人依据围绕开挖空间所产生的松动圈以及松动圈在支护中的作用和地位而提出的,对于解决围岩支护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但缺陷在于应用这一理论难以全面地考虑软岩中出现的各种较为复杂的情况,因而所制定的支护方式也可能存在与真实的围岩状况不相适应的.地方。以定量原则为基础的软岩支护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支护结构与围岩共同作用理论和应力平衡原理。支护结构与围岩共同作用理论认为在原岩应力状态遭到破坏以后隧道能否继续保持平衡取决于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原岩应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坚硬的围岩周围的集中应力小,会比软弱围岩更加稳定。应力平衡原理认为软岩难以支护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弹塑性边界上存在着应力不平衡,而提高支架阻力可以使围岩周围的应力实现平衡。以定量原则为基础的软岩支护理论实用性不强的原因在于软岩支护涉及的参数众多,计算较复杂,且很难获得真实数据以确定软岩的真实应力状态。
1.2软岩支护技术分类。
软岩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决定了软岩支护工程必须实行人工支护手段,才能使围岩支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应用较多的软岩支护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砌体支护,砌体支护采用料石、砖和混凝土等材料,砌体支护作为一种较传统的支护手段,在实际中应用非常普遍,效果显著;二是支架支护,支架支护在支架间安装了拉杆和背板,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同时,支架支护形式较多,断面可以采用圆形、椭圆形、梯形、方环形、马蹄形等形状,还可进行壁后充填;三是锚喷支护,喷锚支护具有贴合性强、支护迅速和适应性强等多重优点,锚杆材料也可灵活地使用金属、钢丝绳锚杆和有机玻璃锚杆等,是目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一种支护手段。
2软岩超前管棚支护技术。
2.1受力原理。
超前管棚支护是现代软岩支护技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预支护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其原理是在即将开挖的隧道外轮廓周边分隔布置一定的外插角钻孔,安装惯性矩大的钢管,再进行注浆固结。注浆固结完成后会在拱顶形成加固保护环,这种加固环能够承受上部传递来的荷载,而拱内的围岩仅需要承受自身压力。在开挖轮廓周围遍布超前管棚,相应的加固环变形会变小,这时传递给隧道支护结构的上部荷载会显著减少。由于支撑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施工中的安全将得到保证。
2.2管棚施工。
管棚施工包括施工准备、定向布孔、钻孔、安装钢管以及注浆施工等环节。施工准备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确定注浆类型、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施工器材和机具。管棚定向有两种方法,一是安装定向套管;二是采用挂线定向,安装定向套管具有定向准确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更加普遍。设计图纸中布孔对于相邻孔间距离有明确要求,施工时要注意控制间距。钻孔前需要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减少漏浆的可能性,钻孔时先轻压然后钻进,以确保开孔质量。待成孔完成以后,经检查合格可以将钢管推送入孔。注浆一般要先将水压入管路中检查注浆管是否密封,同时还需要依据实验确定合适的浆液比例,注浆时先大后小,先稀后浓,注浆后应对注浆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浆孔需要补孔注浆。
3结语。
实践经验表明,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奥法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这是由于新奥法提出时的岩石力学发展尚不完善,传统岩石力学研究背景下诞生的新奥法与现代岩石力学理论很难完全适应。为此,我们还需要加强软岩支护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围岩变形机理,稳定准则及力学模型等支护理论中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八
作为一种对林权的限制符合民法法理学者一般利用物权法理来梳理和解释林权这一概念,使林权作为一个促进森林资源利用的民事权利。通过立法手段引入森林进入权,使得作为一项具有排他性私权的林权受到公法手段的约束,同林权的私法属性不产生冲突。林权作为森林资源非所有人的单位和个人的使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为《物权法》)第120条的规定:“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而这里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定,正是来自于《宪法》第9条有关拥有自然资源的环境权内容。因此,由环境权推导出来的森林进入权对林权加以限制有法可依。另外,虽然大陆法系将法律制度分为公法与私法,“这个前提并不意味着必须对公与私进行绝对的划分和截然的对立,现实中公与私之间是存在模糊的过渡地带的,而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法律问题恰恰更多地表现在这一领域”。民法中因为环境保护的考虑而对包括所有权在内的私权进行限制,使之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域外民法中都有所表现。
德国1976年12月20日制定的自然保护法以及各州制定的自然保护法中规定,“出于自然纪念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保护区的土地所有权,在行使方式上受到限制。在有些州里,这些区域还包括林区土地。”推定责任,这意味着法律对林木的所有权人和管理人设置了法定的义务,除非证明其已经尽到该责任,否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该项义务,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负有作为义务,避免给他人造成损害。借鉴德国的交往安全义务理论,其义务属于因开启公共交通而产生的作为义务”。
可见我国也为林权人设置了交往安全义务。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第90条的适用在扩张解释后还仅仅限于林木造成的损害。将公民行使森林进入权的风险来源仅仅限定为林木致害并不足够,林权人还需要对自己修建的、公民也可使用的森林便道有基本的看守照料义务;在进行林木采伐作业时也需要对森林进入权的利益相关方负有禁止接近作业危险区域的义务;对于原木临时存放点可能妨害森林通行的危险有告知义务等,这些都不是《侵权责任法》第90条可以涵盖的。因此通过明确林权人对进入森林娱乐休憩的公民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并以《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为请求权基础,可以在森林资源利用多样化的今天,对面对多样的森林利用风险的森林利用人进行保护;也可以依据“安全保障义务”题中应有之意的“相当性原则”“期待可能性原则”“信赖原则”,使得林权人仅仅负有与其责任相当的“补充责任”。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九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自1993年成立来,逐步发展成为以外语培训和基础教育为核心,拥有短期培训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的教育机构。(摘自百度百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消费者是营销中永恒的主题,是市场营销基本要素之首,因此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最初的新东方以短期英语培训为主,而英语正是我国初高等教育的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的英语辅导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得以流行并逐步发展。首先,速成教育满足了人们追求效率的心理;第二,短期高强度的培训可以确保学员的数量;第三,励志式的讲课理念降低了学科本身的专业性。“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校训使得新东方的课程中包含了大量激励因素,通过改变学员态度改变学生学习习惯。这点独具特色,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新东方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赢在起跑线上。
从成本上讲,新东方成功的注重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将学员时间成本降至最低,也为在职学生开辟了一定的空间。在营销过程中,他们注重的是完整的学习方案。针对英语学习,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考试,不同目的,他们开设了不同的项目,而每个项目都是循环渐进的,而消费者可以采纳他们的建议,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
大量学院同样师资意味着丰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员所负担的成本。
在便利性上看,新东方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多个校区,其选址和布局使得新东方具有易接近性。短期集中培训意味着学员餐饮成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针对没有新东方的城市,他们设有短期寄宿制学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最后,新东方在沟通方面,主要运用宣传页和网络,在宣传讲座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二、新东方的营销创新战术与战略。
目前教育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正确的营销策略,完善多样的营销模式可打开广阔的教育市场,使企业在众多教育机构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牢固市场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造出新服务项目的能力。新东方成立之初,针对出国考试培训项目,看重的是市场的潜在需求,长远的目光为新东方站稳中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新东方向各种教育领域进行了拓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进行有效的市场间隔,是新东方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例如,新东方的国外考试部根据国别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出国需求,他们形成了从留学咨询,到考试培训,到留学申请的,到代理签证等的一系列的服务,对整个出国留学产业进行了拓展针对国内市场,从大学四六级,到职称英语,到高教自考培训等。新东方满足了消费者的个别需求,战胜了一般化的教学项目。
新东方采用了多元化的营销战术,首先,校园营销尤为突出。在大学校园里,新东方的宣传随处可见。针对不同需求大学生,他们提供了完善的培养模式。例如,在国内谋求发展的学生注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意欲走出国门的学生关注国外各种考试。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覆盖了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当一种服务需求下降时,意味着满足另一个区隔市场的服务将得到更多关注。在杠杆的作用下,企业得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新东方的网络营销。学校的站结构划分清晰,内容精致,布局合理。调查表明,企业81%的收入来自培训课程。该网站注重的用户的参与度,并设有网络报名的超链接。新东方创建的论坛,为大学生提供了共同讨论的平台,通过教育资源吸引学员,通过老师与学员在论坛上互动,进行无形的宣传。其留学服务平台成熟的推广,通过网站上留学生活经历,吸引了消费者眼球。通过网络,除去企业网站本身,新东方老师会通过博客进行软宣传,推广新东方品牌。
同时,新东方在现有学生关注的人人网,qq空间的等平台上都有着较为人性化的宣传,许多学员或者以学员为角度的文章得到广泛关注,形成了口碑营销。利用社交网络的宣传,等同于用消费者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宣传力度较其他方式高出很多,提高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在虚拟通路方面,新东方开辟了在线教育服和远程教育市场,这是一次创新在实体教育的经验中,辅之技术支持,教育内容的'信息化,使得新东方的推广得以加速。远程教育节约成本,方便了消费者。
第三,新东方的书籍营销策略。新东方的培训课程基本都含有配套教材,通过课堂,新东方的大愚丛书得以发展,新东方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宣传。新东方精神从企业的一个刊物发展成为新东方图书的主题。不单是教辅书籍,大愚系列丛书包含了励志,留学经历等内容,迎合了不同读者需求,用学员自身经历,感动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走进这个企业的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品牌效应。由网络到书籍,纸质媒体可以说是对新东方网络营销的一种巩固。
在多元化的营销战略战术下,新东方逐步从教育机构走向集图书杂志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
三、新东方的品牌形成过程及现有缺陷。
通过回顾新东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市场需求是新东方发展的核一i1,。品牌的逐步形成依靠的是长远的市场眼光和多元化的营销战术。当多种战术共同作用时,新东方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广阔的市场和稳定的地位。新东方对市场的细部划分是品牌战略形成的关键,通过市场细分而逐步发展的多样化服务项目使得企业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还可以创造资源。
在新东方的迅速扩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阻碍了企业的全面发展;繁复的课程设置使得有些课程的质量与新东方整体的宣传质量不完全相符,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企业逐步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在教育营销上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十
一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1.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的位置:头尾、自己概括。
3.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能统摄全文、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二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明确论据时,要格外注意概括的事实。例如: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结果。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史丰收的速算法等等,无一不是如此。据说在一般飞机发明之前,很早就有人设计了直升飞机,但直到定翼飞机飞了几十年,直升飞机也没能上天。因为根据反作用原理,螺旋桨转动起来,机舱就要向反方向旋转,坐在里面谁受得了?直到四十年代,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决,而解决方式却又大出前人意外的简单:给机舱加一条长长的尾巴,端点放置一个向侧方旋转的小螺旋桨。
2.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三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四结构、层次:
1.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常见结构:总分式、层进式。
3.理清层次的方法:先了解各段内容,归纳段意;然后根据邻近段落在内容上的联系,进行合并;最后弄清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理清论述层次。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十一
傅代国。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产生收入的费用进行配比以正确计算损益。它是确定损益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基本涵义实质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期间配比。即期间收入与产生这些收入的这一期间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确定该期间的损益。其二,因果配比。所谓因果配比是指企业某一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与产生这些收入的费用进行配比。某一经济活动发生的成本、费用是因,取得的收入是果,因果进行配比以确定某项经济活动的损益,配比原则的时间一致性常常在企业对外提供信息中发挥作用。按照会计惯例,企业定期通过编制会计报表来对外提供财务信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这一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信息。为了保证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公允,防止企业利用时间差来调整财务信息,配比原则的时间一致性便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所规范的.配比原则就是基于时间一致性。因此,在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中,配比原则占有重要的地位。
配比原则的因果一致性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这一原则,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所需信息质量的保证;运用这一原则,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比如,企业进行是否生产某种产品或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决策时,其基本分析是成本效益分析,而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遵循配比原则的因果一致性是计算收入和确定费用正确性的保证。因此,在服务于内部的管理会计中,配比原则仍然具有规范的作用。
收入实现原则是规范收入在何时确认的原则。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在会计原则体系中,是确定企业经营成果的一对孪生兄弟,两者总是成对出现,并且有先后顺序。在确定经营成果时;首先按收入确认原则确定某一期间的收入,然后,按配比原则确定产生这些收入的费用、成本,最后计算出该期的损益;而决不是与此相反的程序。
在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规范的各项收入确认标准,所确认的各项费用的内容以及损益表的格式,均体现了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这一关系。比如,在实际会计核算中,均是按收入确认标准先确定各项收入,然后再结转各项成本和费用,损益表多步骤的排列方式也隐含地体现了这种关系,理解和掌握这一关系,也是十分有用的,在核算企业或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企业的某项经济活动时,决不能收入费用各自确认,或先确认费用,后确认收入,而是应该按收入确认的标准确认收入,然后与产生这些收入的费用进行配比,这样才能正确、便捷地核算各项损益。
[1][2]。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十二
[摘要]营销渠道整合是企业提高营销效率的关键问题。本文从企业的顾客角度出发,提出营销渠道的整合可以从整合营销传播、整合组织结构、整合顾客体验三条思路中进行选择;为了有效整合营销渠道,必须从战略层次而非战术层次上来考虑,以实现企业和渠道成员之间的资源联接、利益共享和能力扩充;通过渠道的有效整合,可形成所有权型、管理型、契约型三种整合市场营销渠道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营销渠道;顾客;战略整合。
营销渠道模式丰富多彩,如何整合现有的营销渠道,以提高企业营销效率,是企业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渠道模式整合,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企业的顾客角度对营销渠道整合进行研究。从顾客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商务客户还是普通消费者,他们都为了解产品背后的企业真实情况从而尝试产品、固化商务关系或品牌忠诚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以及共享一些想法的需要所驱动,生产企业如果只是想着将销售与中间商定货进行整合,就很可能会失去满足客户需求的机会。因为顾客希望生产商对渠道进行整合,而这种整合的理想结果是方便了他们与整个渠道的上游生产者进行沟通。
一、渠道整合的思路。
整合所有的商务流程、平滑定价与渠道边际管理通常是非常费力的工作,即使我们对渠道整合有了一致认可的定义,仍有许多种方式来实施这种战略。许多企业在进行渠道整合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思路之一。
1。整合营销传播。通过这种思路实施渠道整合的特点是:企业关注于保证顾客在所有的渠道中都能体验到同样的营销承诺与品牌信息。这里的整合行为主要是集中于传播公司的品牌、关键的营销诉求以及促销信息。常用的方式有:
(1)多数情况下,顾客列表被集中管理,这样就能由生产企业自己给顾客发送相关的传播内容,使顾客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获得相同的产品和商业信息。
(2)通过数据库营销的方式,将重点放在分析什么样的传播信息能打动顾客,促使购买以及保留忠诚顾客,什么样的信息在这方面效果不好。
(3)公司保持开放的姿态,让顾客能随意地与公司进行沟通和互动,同时,生产商并不主动地将顾客推向任何一个特定的渠道方。
尽管整合营销传播思路是进行渠道整合极常用的起始阶段,但这种思路和方法只对拥有直接客户关系的公司适用,采用这种思路的营销者必须确保平等地进行营销传播,即他必须确定,在承认不同渠道模式的差异性基础上,自己有能力、有办法让所有的渠道成员发出同一种声音。
2。整合组织结构。在这样的思路下,厂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相关资源将诸如邮寄产品清单、互联网和零售店等不同的营销渠道进行整合。这种思路对拥有相当广泛而多样的业务和产品单元以及零售终端的企业特别适用,它的具体运作方式包括:
(1)通过产品销售规划、过程运作协议、销售指导及其他人员支持等形式帮助多样性的渠道进行商务运作。
(2)与渠道成员共享顾客的购买行为信息,同时以不同渠道的投资回报效率为基准进行营销预算分配。
(3)与渠道成员共享技术与运营基础设施和专业技能,以强化渠道的整体行动,并相应地实现渠道结构整合。
3。整合顾客体验。这是迄今为止最少被企业所采用的渠道整合思路,但有可能是企业所能采用的最有效方式。它起始于对顾客行为的了解,这些行为包括收集公司和产品信息,以加深了解、尝试购买、决定购买、获取帮助以及共享观念。对所有这些行为的了解使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义“顾客体验”,在此基础上,企业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渠道整合:
(1)顾客将依据自己对便利与控制性的个人判断在不同渠道方式之间进行取舍。
(2)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优势。比如,网上商店对产品详细信息的介绍、促使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要真正完成一项交易,没有什么比个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采用这种渠道整合思路的企业必须明确,使收入和利润最大化是多渠道、交互式的目标。整合的动力来自于通过渠道获得理想客户体验的观念,一旦企业将这种观念传输到自身和渠道成员的日常运营行为之中,与关键客户进行实时互动关键点上的反应机制在不同的渠道中就能得到最大化体现。
1。营销渠道战略性整合的价值。要成功实现渠道的有效整合,企业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对渠道进行整合,而不是战术性的整合。很多研究成果都对紧密型公司间业务关系进行的论证表明,这种关系有潜力成为公司重要的战略资产。因此,营销者必须将从消费者到供应商的整个价值链条中的紧密型关系作为公司经营的重要资产来看待。战略性渠道整合的目的就是将渠道成员视为企业的商业伙伴,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战略模式来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与协调。
2。营销渠道战略整合的`关键因素。战略性渠道整合的形成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使参与这种关系的渠道成员将这种关系视为重要资产,从而将其纳入自身的公司战略计划。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相互依存度的预期。有人认为,企业要想达到内部的经营目标,就必须避免对交易方的过度依存。但这种看法忽略了通过紧密型公司间关系所能获得的潜在好处,即使这种关系可能导致一定的外部依存度。这些好处包括大量的共享信息、改进的交易效率、成本的节约、技术和流程上的创新、新产品导入市场的时间缩短以及对顾客需求的反应效率提升。此外,整合型公司间关系带来的行动一致性和活动质量的提升也是这种关系的重要好处。
(2)对关系灵活性的预期。尽管单独的关系灵活性并不必然导致渠道成员之间整合型关系的形成,但它仍是这种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灵活性是指渠道成员愿意依照关系的变化做出反应,以适应其合作伙伴需要的变化意愿。要从战略上进行渠道整合的思考,企业必须愿意与合作方进行沟通和洽谈,并在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时及时与合作方进行重新洽谈。另外,关系灵活性还包含了企业在其行为可能会对关系或合作方有所损害的时候,从合作伙伴的利益角度出发规制自己行为的意愿。
(3)对关系质量的预期。关系质量的一般概念是指公司间整合型关系的深度和融洽度。对关系质量的表述包括信任、忠诚、机会主义的规避等方法。在高质量的公司间关系中,信任和忠诚主导着合作方之间的互动以及各自对对方的看法。这样的关系能够鼓励从战略层面上进行渠道整合。当一个企业信任其渠道成员对自己的关系质量的时候,他对待对方的交易条件等因素都会与一般交易方不同。这时,企业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对整合性的渠道模式进行战略思考,并使之付诸实施。与此同时,渠道的各个参与方都会更加积极地寻求这种整合型渠道关系的优化方式。所以,对高质量渠道关系的预期鼓励企业对渠道整合进行战略性思考。
三、渠道整合的结果。
如果企业运用上述的渠道整合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将渠道整合放在公司战略的高度进行考虑,就会紧接着着手实现渠道整合的战略和具体战术。而渠道整合的结果就是形成若干种整合型市场营销渠道,基本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1。所有权型整合市场营销渠道。该渠道也称为公司式的垂直市场营销渠道,是指产品生产和营销的各个环节互相参股,即相关的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通过股权的形式达成战略联盟。偏重对渠道有高度控制权的公司往往采用这种形式。这其中有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之分。日本的丰田公司是后向一体化的典型,它对其重要的供应商都有一部分股权。而格力空调则是前向一体化的代表,格力空调西南销售公司是由格力集团与经销商共同入股组成的,这种整合方式使得制造商、经销商联系最为巩固。虽然渠道成员的独立性部分丧失,但是渠道的经营能力大为提高。
2。管理型整合市场营销渠道。这是通过某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成员(即渠道领袖)把不在同一所有权下的生产部门和分销部门联合起来的市场营销渠道系统。渠道成员一般会主动进行紧密合作来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渠道运转效率,权利主要运用于协助与支持。例如,一些名牌制造商就有能力从其经销商那里得到有力的合作与支持,如柯达、吉列、宝洁等公司无论在商品陈列还是在定价和促销等方面,都会得到经销商的通力合作。
3。契约型整合市场营销渠道。这是由不同层次的各自独立的生产商和营销商在合约的基础上进行联合,以契约为基础来统一他们的行动,以获得单独经营不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这可以被称为“增值伙伴关系”。例如,批发商的自愿连锁和一些特许经营组织都是契约式的渠道实现方式。批发商组织独立零售商成立自愿连锁,以利于与大型连锁店开展竞争。特许经营也是一种典型的契约式经营渠道。通过特许权,将从生产到经销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直达终端的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1]lindacireland。channelintegrationstrategies。targetmarketing,,vol。25,pp。34—36。
[2]erinanderson。twofirms,onefrontier:onassessingjointventureperformance。sloanmanagementreview,1990,pp。19—33。
[4]李琼,苏恒轩。论保险的整合营销渠道[j]。保险研究,2002,(6)。
[5]靳医兵。新型整合市场营销渠道对传统营销渠道的挑战[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6]劳伦斯·g·弗里德曼,蒂莫西·r·弗瑞,著。何剑云,等译。创建销售渠道优势[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农业政策浅析论文篇十三
目前,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环境中,满足消费者的药品需求对制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性。与此同时,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绿色消费,政府、企业、消费者都越来越支持“倡导绿色、保护绿色、实现绿色”的活动。制药企业如果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长远发展,就要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制药企业的绿色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维护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药品和药学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求,如图所示。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实行养护式经营,确保消费者使用药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制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在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促进企业及其营销活动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消费者对绿色营销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绿色营销的认知较浅,其中愿意为环境的改变和保护而支付相对较高价格的消费者较少,这一现象进一步分析则是大多数消费者之所以关注“绿色营销”主要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考虑,而不是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我国的制药企业中对绿色营销的认识不足,虽然在政府不断地促进与支持下,我国的绿色营销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经济体制上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绿色营销发展不够迅速的原因。
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资源的消耗者,制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这就要求制药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严格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引导和满足顾客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促进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加强企业的可持续生产,从而保证医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药企业采取绿色营销战略对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有利于制药企业扩大市场销路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现如今生活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社会环境意识加强,消费者意识到自己在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反作用于人类,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危机。成为新时尚的绿色营销主要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为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药品需求和消费决策行为。至今,世界各国的制药企业纷纷加入绿色营销的浪潮。在这种“绿色”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制药企业通过采用绿色营销战略,提供给消费者满足他们需求的、有利健康的绿色药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药品的市场销售额,更有利于企业树立在消费者面前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从而提高药品市场占有率。
2.2营造绿色文明,推动医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文明是指以保护环境和人类经济发展相互和谐、共同发展的一种新文明,而这种文明的发展目前只有通过绿色营销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制药企业通过采取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协调企业发展、保护环境、国家经济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协调得比较成功,不仅可以满足当代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而且也能满足后代人对资源的需求,消除了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威胁,同时还能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2.3有助于制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制药企业使用绿色营销的原理是降低原有资源的消耗,使药品在生产、使用或者最终废弃处理过程中,不会消耗较多的资源;选择最少污染的营销过程,使药品在生产、使用或最终废弃处理的过程中,对环境的伤害限度能够降低;加强医药产品的使用性与生命周期,使药品生产不会因为过度包装使用寿命过短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制药企业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加强,尽最大努力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率,提高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率,从而达到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式经营。采用绿色营销战略,制药企业应该考虑从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这两方面来提高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
3结论。
制药企业以绿色营销作为环保理念,以绿色文化为价值,以顾客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始终都和节省资源,重视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医药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制药企业将获益匪浅,因为绿色营销不仅加强了企业制药生产工艺,也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药品设计的完善,同时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拓宽了医药产品的营销渠道和市场,增加了消费者对制药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