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优秀17篇)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必备工具。教案编写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文,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一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翻译: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
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
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朝暮暮度此生。
对照翻译: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朝暮暮度此生。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
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一、导入。
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示范诵读。
学生读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
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设问: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
(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
(板书:纤云飞星金风玉露;柔情)。
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具体鉴赏。
(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
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
预设生成:
“纤云弄巧”:“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
衬托了人物:衬托了织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衬托了情感:“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暗衬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金风玉露”:即秋风生起,白露为霜时节,以“金”、“玉”相饰。
赋寒凉季节以吉祥的喜庆(举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吉庆,祥和)。
写出了情感的珍贵真挚纯洁。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缱绻美好。
“忍顾鹊桥归路”:这真像柳永雨铃霖中“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就着这个古老爱情故事的唯美,难怪秦观感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板书:唯美)。
(感受这样的唯美,我们一起在上一次鹊桥,感受他们的爱情吧,诵读。)。
(二)鹊桥里的人生——豁达。
(描绘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确是《鹊桥仙》这首词流传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际飞评“(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化腐朽为神奇!”
(将这句话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较历代三首咏叹七夕爱情故事的诗作。
(屏幕出示或老师口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乞桥楼空,影蛾池冷,佳节只供愁叹。(清纳兰容若鹊桥仙(七夕)。
明确:学生会找到两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比较后得出结论:历代诗歌咏叹七夕是悲吟寻恨(腐朽),而秦观多了豁达之气(神奇)。
秦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豁达理性?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样爱情?
(屏幕上打出两句话)“古之伤心人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引入秦观生平资料,事先发给学生)。
设问1:同学们看完资料后,有什么认识?
可能有的看法:没看到他的豁达,就看到他的失意。
但看到了他作为文人的多情,痴情。
提示:就词作中的这个爱情故事而言,我们用现实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我们现实的爱情中所不希望的情形,请同学们默读词作思考。
明确:
次数少,但情意深。
“银汉迢迢”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爱情绵长,不可断绝。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久长。
找出来后追问:而秦观是怎么去看这些不如意的?(抓住刚才找出的不如意一一作解释)。
从短看到长。所以词人会感叹牛郎织女“相逢”“胜却人间,正所谓“此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看到他的至情至纯。
(再读词作,感受爱的豁达,感受词人至情至纯的情怀)。
(三)鹊桥中的文化——经典。
因为有了至真至纯的情感交织,《鹊桥仙》里的爱才能如此完美,因为有了至彻至透的人生领悟,爱才能如此豁达,至爱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鹊桥仙》就变成了爱的文化的经典。
这里面有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大家是否能发现呢?
明确:塑造的艺术形象:传统的`艺术形象(织女)。
“纤云弄巧”这可以是一个劳动的场面,沉浸在爱情中的织女体现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巧慧。
咏叹的情感:忠贞。
西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达情感的方式: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求子、祈福、种生等等。
(对比现在的七夕节和我们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
何一部艺术作品生命力恒久的根本。
课堂总结。
一对苦苦等待的爱人,让我们感受了爱的唯美、情的永恒。
一场朝暮期盼的相聚,也让我们品茗了爱的坚贞、人生的真谛。
而一段荡气回肠的传说,更让我们涵咏了中国文化的绵延悠长。
一首《鹊桥仙》,让后人玩味不够,品味不足,让一代代的读者徜徉其中,品味爱情、思考人生、承传文化,真配得上世人的评价: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我们再一次诵读词作,去感受它流传千年的美,让我们的唇齿留香!
【板书设计】。
鹊桥仙秦观。
爱情(唯美)。
鹊
桥人生(豁达)。
相
会文化(经典)。
【教后反思】。
教学思路。
立足文本,夯实基础。
尽管要在这堂课上求突破,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首词作常规教学中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找找词作中“美”的体现,比如人美,景美,情美,让学生按着鉴赏诗歌的一般思路完成对词作的理解。如何对一首诗词进行鉴赏,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是讲了很多的,这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并最终掌握的共性的东西。
探究思考,个性解读。
这首词作从角度的切入上我认为遵循了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提倡“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我以“美”为切入口,分成三块:爱情,人生,文化,其中爱情的“美”是常规教学中都会体现的,所以在这个板块中我没有花太多时间,而将重点亮点放在了第二个板块,探究词作里的人生“美”,作为整堂课程的高潮部分。引导学生结合课外的一些资料,进行探究性阅读,个性化解读。这个教学的思路在课堂上基本予以了清晰呈现。我以为,诗歌教学不仅仅是利用掌握的鉴赏知识求得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能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密吟恬咏,以玩其味”,和词人进行灵魂的交流,获得更深层的审美体验,而这也是让学生真正感受作品魅力的关键所在。
2、教学方法。
遵循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原则,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诵读词作,由句到篇,再由篇到句,引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在读当中进行审美体悟。
3、教学实施。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真正完美的语文课只能存在于理想的中,在这堂课中,虽然角度的切入,课件的制作,教案的详尽上已经做足了功夫,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忙乱。
首先,在“鹊桥上的爱情——唯美”这个板块中,暴露了我的课堂教学的智慧不够,设计的问题不太清晰,让学生无法抓住要点,达不到我的预设。甚至出现了被学生带离轨道的情况,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次,在“鹊桥中的人生——豁达”这个板块中,没能做到精讲精析,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味作者情感方面有赶鸭子上架,急于求成的问题。这个板块本应该是这首词作解读的一个亮点,但因为第一个板块中浪费了太多时间,生怕时间不够,为了提高教学的节奏甚至是直接将结果提供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致使在这个环节中显得紧张忙乱,亮点没能充分呈现,尤其是在知人论世这一个环节上,对词人的生平匆匆而过,学生没能有深刻体会,发给学生的补充资料没有起到很大效果,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师生交流显得生涩。
最后,在“鹊桥里的文化——经典”这个板块中,问题设置不够针对性,学生挖掘不到这个深度,所以无话可说,大部分是我讲,致使这个环节中的课堂略显沉闷,而且花的时间过多。
可见,上一堂课,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带来心态和状态的极大不稳定,从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从时间的安排,问题的设置,过渡语的衔接,主次的处理等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的筹划和处理,同时,课堂上会出现备课预设之外的情况,非常需要有丰富的积淀和教学的智慧,才能牢牢地掌控课堂。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步骤:。
一.话题导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播放录音。
3.全班齐读。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四、品味意境,鉴赏要点。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下面逐层分析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板书:“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时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明确:〈古诗十九首〉中,把银河写成“清且浅”,两岸相隔也不远,似乎近在咫尺,连对方的神情语态也宛然在目。但一水之隔,又是远在天涯,有无限相思也只能含情脉脉对视。而此词中“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写出银河之辽阔,两地相隔之遥远。两诗写法不同,都是为了突出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可谓异曲同工。〈天上的市街〉中的描写却是不同,它给人展示的是作者心中的天国乐园。在郭沫若笔下,牛郎织女这对情侣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他俩骑着牛儿过天河,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对幻美的追求,也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反映。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如果是好作艳词的作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而本词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秋夜一见,已胜过了人间普通男女的日夜厮守。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4.“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且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已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词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提问: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四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赏析。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片片云朵作弄出巧妙的图案。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传恨:牵牛星、织女星流露出终年不得见面的离别之恨。飞星,指牵牛星,织女星。
银汉迢迢暗渡:在黑夜里渡过辽阔的天河相会。迢迢,遥远的样子。暗渡,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一相逢:指七夕相会。金风玉露,指秋风的气候。金风,秋风。玉露,晶莹的露水,古代诗词中常将金风和玉露并用。
忍顾鹊桥归路:怎么忍心回头看那从鹊桥回去的路呢?忍顾,怎忍回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双方的感情若是牢固、长久,又怎么在于是不是朝夕相处?朝朝暮暮,在这里指朝夕相聚。
天上中的云彩不停地变幻着奇巧的图案,牛郎、织女守候在宽广的银河两岸,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的夜晚才相会一次。可这如同秋风、露水般的短暂相逢,却要胜过人世间那些伴侣的日日夜夜长相厮守。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时期扬州高邮人,著名词人。由于苏轼的推荐,秦观做过太学博士,并整理国家藏书。因党派之争,在政治上再三遭受打击,被贬斥到遥远的西南。死于赦免后北归途中。
秦观出于苏轼之门,但诗词却自成一家,尤以词名为盛。他的词以善于刻画,用字精密,富于情韵见长。词集有《淮海居士长短句》问世。
本词是根据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写的。词人突破俗套,以全新的独特手法反映出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尤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扫陈腐,翻出新意,成了千古绝唱。
上阙:写佳期相会,感叹相逢之艰难与可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以极其简约而又经济的笔墨,以轻盈明快的笔触,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了气氛。在作者的笔下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不禁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和尘世间的人们,仿佛也感动了世间万物为之动容,在这相会佳期,彩云都来为他们“弄巧”,流星也来为他们“传恨”,足见词人对牛郎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所持的态度。“银汉迢迢暗渡”写的是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的夜里悄悄地渡河相会的场景,是情节的推进。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里,作品由前三句的描写与叙述转为议论,进而直接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态度:他们虽然难得见面,每年才能有一次难得的如“金风”、“玉露”般短暂的相聚,然而她们却千百年来守候在遥远的银河两岸,经年守望,心心相印,至死不渝。难得的一年一度的聚会,难得的互诉衷肠,互吐心中无尽的思念和柔情,却要远远胜过人世间那些伴侣的日日夜夜长相厮守。
下阙:写依依惜别之情,揭示爱之真谛。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三句话极言牛郎织女情之缠绵,相聚之短暂,离别之苦痛难忍。“柔情似水”,一年才难得一次相聚和倾诉,这缠绵悱恻的柔情,婉如这天河中的悠悠流水,短暂的一个夜晚怎说得完呢。“佳期如梦”,这相聚梦一般短暂,梦一般转瞬即逝,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如幻的难以名状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巧妙地表现了牛郎织女临别时的依恋与怅惘。一年才有这短暂的一聚,又要匆匆惜别,各回其岸边重新守候,那分别的路,看不忍,不看也不忍,复杂、痛苦、无奈多种感受跃然纸上。读之令人揪心,思之催人泪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直至地老天荒,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同时也是词人对真爱的深刻感悟。这一感悟之笔,使全词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思想极致高度。
作品以写景、叙事、议论、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独特手法,以构思的奇巧,以新颖的意境,以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的风格,将古老的题材,古老的爱情故事,绽放出了新鲜耀眼的火花,是对传统的言情作品的一个挑战。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
了解宋词的基础知识及作家经历。
领悟词中深远而优美的意境,并背诵诗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的意境的领悟和词的背诵。
教学方法:
讲读与背诵结合。
所需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鹊桥仙。
秦观。
一、关于宋词:
词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词是一种配乐的诗歌。唐代传入了大量的西域音乐,称为胡乐。胡乐和民间音乐结合,称“胡夷里巷之曲”。这种音乐在宴会上演奏,称“燕(宴)乐”。词是配合燕乐的歌。这种配合燕乐的歌,字句有长短,故又叫长短句。晚唐时期,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
词从产生直到北宋初期,都是风格柔婉,表现细致缠绵的感情,称为婉约派。到了苏轼,用词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创造了一种豪迈的风格,称为豪放派。到了辛弃疾,这种豪迈的词风进一步宏扬。
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柳永、苏轼、李清照。
南宋:陆游、辛弃疾、陈亮、岳飞等。
二、作者简介: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元丰进士,曾受学于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被苏轼荐于朝,历任太学博士等官职,后被贬,又徙郴州、雷州。以词著称于世,其作多写男女恋情,或感叹身世,风格轻柔,词情俱佳,尤能创造性的刻画人物形象,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沙行》(雾失楼台)等。
三、词欣赏。
(一)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二)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三)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知识拓展]。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的:
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步骤:
一.话题导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播放录音。
3.全班齐读。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四、品味意境,鉴赏要点。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称赞秦观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下面逐层分析这首词的情致理趣。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板书:“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时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明确:〈古诗十九首〉中,把银河写成“清且浅”,两岸相隔也不远,似乎近在咫尺,连对方的神情语态也宛然在目。但一水之隔,又是远在天涯,有无限相思也只能含情脉脉对视。而此词中“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写出银河之辽阔,两地相隔之遥远。两诗写法不同,都是为了突出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可谓异曲同工。〈天上的市街〉中的描写却是不同,它给人展示的是作者心中的天国乐园。在郭沫若笔下,牛郎织女这对情侣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他俩骑着牛儿过天河,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对幻美的追求,也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反映。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如果是好作艳词的作家,在这个地方定会不惜笔墨大肆渲染;而本词只有这么简单的两句:一句说相逢的时令,一句说这样的秋夜一见,已胜过了人间普通男女的日夜厮守。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4.“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且在朝朝暮暮!”这是词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已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词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提问: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是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片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议论遥相呼应,使得全词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联绵起伏的情致。同时,升华了词的主旨,使词的命意超绝。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板书:“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可畅所欲言,不求一致,但要适度把握,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明确:爱情是一种玄妙的感情,它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们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思维形式变化以及所做出相应的表现和反应等等,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爱情观。对于爱情的理解和定义很久以来就有许多的说法。然而爱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一个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找答案的悬疑,而且得到的答案将会是各种各样的。那么爱情观则更是一个说不明白的话题。
《鹊桥仙》一词情意之洁、格调之高,达到了爱情词的顶峰。情之所钟,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已足矣,何必非每日耳鬓厮磨,须臾不可分离?这种境界是修养高尚的反映,和柳永的“闲捻针线伴伊坐”比,高下立见,不可同日而语,即使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则可谓深情,却不及此高超通达,自有一种神仙气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独步千古一点也不过分。秦观能写出这样的一种爱情名句,有他自身的才情,但客观上也是有一个时代的原因。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婚姻上实行父母包办、一夫多妻,再由于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以及封建的礼教、男尊女卑等,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老妻置异县”和“重婚姻、少爱情”的情形。中国古代士人虽以家庭为基础,但又崇尚兼善主义,他们更多的把光阴用于仕官羁旅,所以日常跟他们接触最多的不是女子,而是他们的同僚、朋友。中国文人写友情的作品绝对多于爱情,写婚后的也要多于爱情。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有共同的学问、情趣,志同道合;苏东坡对其妻的爱,《江城子》中可见一斑……还有许多在爱情中消遣人生的落拓文人。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她的《神女峰》不仅是一首爱情诗,也是对一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叛和挑战。古老的中国在精神和观念的遗产上,曾经保留着许多体现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优秀传统,但是,其中也确有不少属于糟粕的“精神鸦片”,因此对于“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所煽动起来的“新的背叛”不要一概嗤之以鼻,更不要把腐朽当神奇,把脓肿当作是“艳若桃花”。“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不正是一种对于新的精神和观念的呼唤吗?做一个具有真实的人性的人,总要比做一具木胎泥塑的偶像要好吧。即使人会“速朽”,而偶像可以“千秋万代”,可是前者是生命,而后者却永远不可能享受到生命的欢乐。
舒婷写这首诗是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恋爱自由、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快捷便利,对待爱情人们更多的是“儒家”的很传统的心态。舒婷的诗是对传统爱情观的背叛,它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掀起了沉闷空气里的轩然大波。放弃原作的意图和要表达的愿望,只从现实的社会来评说这两种“爱情观”。“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无异于“不求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而“两情真是久长时,也愿意朝朝暮暮”只会是“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那么,爱情这个难辨的命题终究没有一个更为合理、更为美妙的答案。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七
1、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词欣赏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意境,理解情、景、理交融的特点,背诵《鹊桥仙》。
难点:以短暂与永恒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一学生缺乏诗词欣赏能力,不善于背诵。
【教学内容分析】。
中的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知识,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并能熟读成诵。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提升人的认识,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及策略】。
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设计运用思维导图。它通过整体把握,条理分析,抓住关键词来整理大脑混乱的思维,帮助学生品读揣摩,理解课文,熟练背诵,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
从所学的诗词中找出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说说里面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明确学习目的。请学生看星座图。教师运用想象性的语言结合图片描述这首词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并齐声朗读此词。
三、品读揣摩。
教师抓住关键词从情、景、理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这首词,并逐一显示思维导图。
三、拓展交流。
请学生结合所学的诗词说说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中包含的思想情感。教师适当补充。并指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观升华到一种极为崇高的精神境界。最后显示思维导图的全貌:
景情理。
上阕纤云飞星银汉相会前:传恨一相逢与人间无数。
金风玉露短暂与永恒。
下阕水鹊桥相会时:如梦久长与朝暮。
临别前:忍顾。
四、熟读成诵。
在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教师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
教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是怎么学习的。
六、作业布置。
1、从本单元的宋词中选择一首做一个新的思路图。
2、选读一首爱情诗,准备参加朗诵会。
3、借助思维导图,将本词熟读成诵,准备默写。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八
这首词选自语文版第三册,是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牛郎织女真挚不渝的爱情和悲欢离合的复杂心绪,体现了作者对纯真深挚爱情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词欣赏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意境,理解情、景、理交融的特点,背诵《鹊桥仙》。
难点:以短暂与永恒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教具准备:录音机朗诵带。
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的爱情诗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譬如:唐代诗人元缜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另外《梅花三弄》引用的千古绝唱“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今天我就来赏析宋代词人秦观的以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鹊桥仙》。
二、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1、秦观:字少游,北宋词人,号淮海居士,是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之一。此人少年好俊,胸怀壮志,攻读兵书,准备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2、秦观词的特点: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凄迷幽婉,清丽典雅,属婉约派。情韵兼胜,淡语有味,浅语有致。
三、背景知识: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四、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诵读。
学生齐读、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分小组赛读。
2、然后让学生说出上下阙的内容:
上阙:情侣奔赴鹊桥相会。
下阙:情侣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
五、词句赏析。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纤云弄巧”引出会织彩云的织女,“飞星传恨”引出急切想见到自己心爱的妻子的牛郎。“银汉迢迢暗度”写七月七日夜,他们从天帝强划的迢迢银河两边双双暗度。
2、“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会。作者只写这么简单的两句:一是说相逢的时节(秋天的早晨),二是说这样的相逢远胜于人间的相逢。
值的回味的是“金凤玉露”一语,他不但使这秋天的风露,有它的象征意义,秋天的露水晶莹剔透,象征着他们的爱情纯洁和高贵,一年只有一次,这此刻是情侣之间最美好的时刻。
至于,“胜却人间无数”的深刻内蕴,则无妨作为一个悬念暂且留下,看多下阙,自会明白。
3、“柔情似水,佳期入梦,忍顾鹊桥归路。”
这一句,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柔情似水,佳期入梦”(从修辞上来讲:比喻,对偶)。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如情比作银河里的水,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意。
“忍顾鹊桥归路”是写不忍心回头看刚刚相会过的鹊桥和分离时的归路,这一句则表现他们难舍难分、难以割舍的情感。是呀,一次短暂的'相距却是此后长久分离的开始,此情此景,让人如何承受呢?因为来自不易,所以难能可贵,所以他们短暂的相聚比人间夫妇的朝朝暮暮更让人感动,更让人留恋。这就是“胜却人间无数”的所在。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词的结句,意思是写两个人的爱情若是象织女和牛郎那样,真挚牢固又长久,又那里在乎什么表面上的时时相守、朝朝暮暮!
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的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这就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到这,词的主旨就升华到一个哲理高度。这是其一。
只要两情久长,真心相爱,即使不是天天在一起,也胜过朝夕相处卿卿我我的世俗爱情,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其二。
六、课外拓展。
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默写这首词。
八、板书设计。
鹊桥仙(北宋)秦观。
上阕:思念之情鹊桥相会胜却人间无数。
下阕:离别之情两情久长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九
《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
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示范诵读。
学生读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
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设问: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
(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
(板书:纤云飞星金风玉露;柔情)。
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具体鉴赏。
(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
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
预设生成:
“纤云弄巧”:“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
衬托了人物:衬托了织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衬托了情感:“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暗衬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金风玉露”:即秋风生起,白露为霜时节,以“金”、“玉”相饰。
赋寒凉季节以吉祥的喜庆(举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吉庆,祥和)。
写出了情感的珍贵真挚纯洁。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缱绻美好。
“忍顾鹊桥归路”:这真像柳永雨铃霖中“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就着这个古老爱情故事的唯美,难怪秦观感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板书:唯美)。
(感受这样的唯美,我们一起在上一次鹊桥,感受他们的爱情吧,诵读。)。
(二)鹊桥里的人生——豁达。
(描绘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确是《鹊桥仙》这首词流传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际飞评“(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化腐朽为神奇!”
(将这句话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较历代三首咏叹七夕爱情故事的诗作。
(屏幕出示或老师口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乞桥楼空,影蛾池冷,佳节只供愁叹。(清纳兰容若鹊桥仙(七夕)。
明确:学生会找到两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比较后得出结论:历代诗歌咏叹七夕是悲吟寻恨(腐朽),而秦观多了豁达之气(神奇)。
秦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豁达理性?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样爱情?
(屏幕上打出两句话)“古之伤心人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引入秦观生平资料,事先发给学生)。
设问1:同学们看完资料后,有什么认识?
可能有的看法:没看到他的豁达,就看到他的失意。
但看到了他作为文人的多情,痴情。
提示:就词作中的这个爱情故事而言,我们用现实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我们现实的爱情中所不希望的情形,请同学们默读词作思考。
明确:
次数少,但情意深。
“银汉迢迢”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爱情绵长,不可断绝。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久长。
找出来后追问:而秦观是怎么去看这些不如意的?(抓住刚才找出的不如意一一作解释)。
从短看到长。所以词人会感叹牛郎织女“相逢”“胜却人间,正所谓“此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看到他的至情至纯。
(再读词作,感受爱的豁达,感受词人至情至纯的情怀)。
(三)鹊桥中的文化——经典。
因为有了至真至纯的情感交织,《鹊桥仙》里的爱才能如此完美,因为有了至彻至透的人生领悟,爱才能如此豁达,至爱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鹊桥仙》就变成了爱的文化的经典。
这里面有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大家是否能发现呢?
明确:塑造的艺术形象:传统的艺术形象(织女)。
“纤云弄巧”这可以是一个劳动的场面,沉浸在爱情中的织女体现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巧慧。
咏叹的情感:忠贞。
西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达情感的方式: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求子、祈福、种生等等。
(对比现在的七夕节和我们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
小结:这首词作将继续流传,一定是要有我们现在正在丢失但却有慢慢重塑价值的东西,文化是任何一部艺术作品生命力恒久的根本。
课堂总结。
一对苦苦等待的爱人,让我们感受了爱的唯美、情的永恒。
一场朝暮期盼的相聚,也让我们品茗了爱的坚贞、人生的真谛。
而一段荡气回肠的传说,更让我们涵咏了中国文化的绵延悠长。
一首《鹊桥仙》,让后人玩味不够,品味不足,让一代代的读者徜徉其中,品味爱情、思考人生、承传文化,真配得上世人的评价: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我们再一次诵读词作,去感受它流传千年的美,让我们的唇齿留香!
【文学网小编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
纤云弄巧,飞星流恨,银汉迢迢暗渡。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思想感情】。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赏析】。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读后感】。
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写的是留传千古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词的上片,以简洁的笔调,写出了他们七七佳期相会的盛景。词的下片,则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们依依惜别,将爱永存心间的忠贞。作者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意境新颖。牛郎、织女被王母强行隔开后,一年才有一次鹊桥相会。词人既没有慨叹他们聚少离多,更没有抒发缭绕于胸的脉脉相思。而是自出机抒,将笔锋定格在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上。
匠心独具。宋时多数人对爱情的看法,就是两情相慕,必形影不离,分分相爱,秒秒相亲。而秦观却否定了这种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他要倡导与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独辟蹊径。起句的“纤云弄巧”,以轻柔多姿,优美巧妙的云彩,来显示织女手艺的精巧绝伦。然而,就是这样美丽多才多艺的仙女,却不能如己心愿,与相爱的人共渡美好生活。那飞驰长空的流星,也因为看到他们的离愁别恨,伤悲而坠。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慨,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结,以字字珠玑、落地金石的警策之语,宣扬了人间爱情的真谛,使词让人读来余味隽永。正因为人们心中都渴望,能拥有这样的爱情,才使得这首词能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
悠悠千古,无论是人间,还是仙境。何处不是在为情痴,为情狂?天上人间,何时听不到“情到深处人孤独,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感叹。人非草木,仙孰能无情。朗朗乾坤,怎一个“情”字了得。
现实中,因为情苦,演绎出多少潸然泪下的故事。网络里,因为情累,写下了无数悲伤哀怨的文章。一个“情”字,多少男女立过:“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誓言。一个“情”字,多少男女发出:“五百年佛前青灯相伴,怎就求得个擦肩而过”的感叹。
不管是誓言也好,还是感叹也罢,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虚假世界的爱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都应当是首位的。虽然爱情是一种深刻在心尖上的情感,但你如果太在乎,太在意,就很容易心生猜忌与疑虑,也许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都会胡思乱想,而使其变的面目全非,最终必然导致情恨,情伤,情亡的结局。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是告诉人们,相爱的男女,不能像藤蔓与树一般,相互依附、彼此寄生、时时缠绕。而是要在深厚感情基础之上,彼此给对方保留一个宽松的空间,同时保有自身人格的相对独立。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意的相通,心灵的默契,彼此在快乐的氛围中,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只有这样才能共享,你幸福着我的牵挂,我沉醉于你的柔情。一起搜寻属于彼此的时空,一起数着只为彼此的心跳,为对方的忧伤而忧伤,为对方的快乐而快乐,这种至情至信的爱情境界。
茫茫人海,匆匆苍生,相逢相遇,离合悲欢,都是当以珍藏的情缘。当岁月在我们额头刻满沟痕,当今天成为久远的往事,只要保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信念,笔尖流淌出的,就定然是永恒的思念。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一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扩展。
文学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句,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名家点评。
沈际飞:(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臭为神奇!(《草堂诗余四集·正集》)。
李攀龙:相逢胜人间,会心之语。两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谈。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少游此词谓“两情若是久长”二句,最能醒人心目。(《草堂诗余集》)。
黄苏: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少游此词谓两情若是久长,不在朝朝暮暮,所谓化臭腐为神奇。凡咏古题,须独出心裁,此固一定之论。少游以坐党被谪,思君臣际会之难,因托双星以写意,而慕君之念,婉侧缠绵,令人意远矣。(《蓼园词选》)。
秦观生平事迹有哪些?
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邗沟居土,后人称其淮海居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时期文学家。
他生性豪放,文辞洒脱。十五岁时丧父,自动喜读经史兵书。宋神宗元丰八年,考取进土.他也是苏轼的门生,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大学土”,深受苏轼的赏识。20岁,写出《浮山堰赋》;24岁,作《单骑见虏赋》。其文擅于议论,《宋史》评其“文丽而思深”。由于文采出众,后经苏轼向王安石举荐,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即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又升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等官职。在政治上,它倾向于旧党,所以在“新党”执政期间,遭到贬官,被任为监处州酒税、后又被贬至郴州、横州、雷州等地,在前往滕州的途中病逝。建炎四年,南宋朝延追谥其为“直龙图阁学士”。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二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出了牵牛和织女夫妇相距之遥远。然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正面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怀。接下来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又写织女的内心独白,那阻隔了他们夫妇的银河既清且浅,相去也并不甚远,却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当织女回眸河汉时,强烈的相思再也无法抑制,情感达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凝视对岸、悄然无语、外表极平静而内心极凄苦的思妇形象,“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境界高绝。上片写聚会。“纤云弄巧”两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两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上那些朝欢暮乐、日日厮守而实际并无真实感情的薄情男女的鄙弃。下片写离别。“柔情似水”,形容牛郎织女缠绵之情,犹如天河中悠悠的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两情若是”二句是对牛郎织女深情的慰勉,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二、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然后,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上。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盈盈”写水之物貌;“脉脉”写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
《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词人以飞逝的流星比喻织女手中的金梭。勤劳而手巧的织女无止无休地织着彩霞云锦,而自己却终生孤寂。这里是写景,也是抒情。“迢迢”说明牛郎织女相距之远,同时也极尽摹写二人相思之苦。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作者有感而发的议论。作者把难得的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主人公纯洁高尚的心灵和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爱情真挚而专一的道德情操。这一慨叹,使得词的格调清奇而高绝。词的下片,以“柔情似水”开惜别之端,把情人相会时的那种情意,比作悠悠无声的流水,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缱绻。然而,这一夕的佳期竟然像梦幻一样倏忽而逝,牛郎织女就更加感到割爱的痛苦。接着,作者又以“忍顾鹊桥归路”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一个“忍”字把他们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作者以高尚的精神境界,迸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而这字字珠玑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历久不衰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同是取材于“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传说,虽立意不同,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却都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爱情故事,使其得以世代流传。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三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脱尽哀怨缠绵,两情相守如星河朗照,一股俊朗之气。
袭来。想象中写尽天河两岸相思,又写尽世间儿女情怀。执手相。
看,瞬间已是生生世世,永无尽止,更何必朝朝暮暮?末句代代。
传唱,映证人间天上无数眷侣情长。”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过程与方法:赏析《鹊桥仙》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鹊桥仙》缠绵悱恻的情愫,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词。
教学难点:感受《鹊桥仙》缠绵悱恻的情愫,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蝶恋花。
【译文】。
栏杆边的秋菊笼罩着烟气,似是含愁,兰草沾上露水,有如饮泣,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明月不了解离恨的痛苦,月光(一直从昨晚)到今晨穿过红色大门斜照到屋里。昨夜的秋风使绿树的叶子凋落了很多。今晨,独自登上高楼,远望天边,直望到路的尽头(也不见离人归来)。想要给他寄去诗笺和书信,但是山长水远,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鹊桥仙。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名篇佳作不少,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秦观十分推崇苏轼,也颇得苏轼的赏识,他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当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的诗词都很有名,但诗的成就远不如词。他的词长于写景抒情。音律谐美,语言雅淡,委婉含蓄,饶有馀味。秦观词的内容,局限于歌唱男女间的爱情和抒写个人的愁怨。他的.词风,远袭温庭筠,近效柳永。“将身世之感,打并入恋情”,是秦词的又一显著特色。秦观很善于将仕途失意、人生困顿的感慨融会到离情别恨的描写中去。秦观因与苏轼的关系,一进入仕途,就被视为旧党的成员,在新党执政期间,一贬再贬,最后远谪郴州(今湖南)、雷州(今广东),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这种身世飘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爱情描写之中。
【译文】。
绚丽的细云是织女的巧手绣出来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传递着离愁别恨,他们悄悄地度过了遥远的银河。秋风白露之夜一年一度的相逢,便胜过了人间情侣间无数次的相逢。两人间温柔的情意就像流水一样缠绵,相会的日期短暂而美好,就像做了一场梦一般,怎么忍心回头看那又要分离归去的鹊桥路呢?两个人的感情倘若是天长地久的,又何必在于朝夕相伴。
【内容解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纤云弄巧,为二星的相见设置了一个美好的环境。暗度,悄悄度过,含有彼此无言却情深意长的默契感。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玉露,既点明了季节和时间,即初秋的夜晚,又含有褒扬、赞美的色彩。胜却,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爱情理想:理想圣洁永恒的爱胜过尘世间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描摹缠绵缱绻的神态。佳期如梦,相会的日子短暂而美好,像做梦一般,描摹心理。忍顾鹊桥归路,描摹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爱情所追求的是心灵上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只要爱得深,爱得专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相处,也同样是美满幸福的。
青玉案。
【译文】。
那个美女不到横塘路来,我只能目送她的芳踪远去而已。她的青春年华要和谁一起度过呢?(她住在)月亮桥边一座花院之中,(她闺房的)窗子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门是红色的,(这地方)只有春天才知道。(我伫立在那儿,直到)天边的彩云飞走,长满芳草的水边暮霭渐生,(我只能)用我的如同江淹的彩笔写出令我断肠的相思诗句。如果要问我的闲愁共有多少?它就像平原上如烟般广阔无边的青草,满城中随风飞扬的柳絮和江南的梅雨一样多。
课后练习:第一种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
貌,“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境界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做学问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
作业布置:预习《关汉卿散曲二首》。
板书设计: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五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词中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虚实兼顾,融情、景、理于一炉。有趣的是,婉约词家在写作上常以议论为病,而今作为婉约派大师的秦少游,直接在这篇名作中抒发了议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自由流畅的句子,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这说明议论运用得好,也能赢得极好的艺术效果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六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鹊桥仙秦观教案设计篇十七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把握词中经典名句的文本含义及其延伸内涵。3.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导入:
爱情是人类最珍贵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对爱情的传诵古今中外皆有,外国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则有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传、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其中牛郎织女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中,而最早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应该是《古诗十九首》里边的《迢迢牵牛星》,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经久不衰的应该要算秦观的《鹊桥仙》了。在咏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中,诗人们更多的是将眼光投注在牛郎织女的不幸上,对此倾注了他们的同情。而在这首《鹊桥仙》中,秦观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牛郎织女的爱情,并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的热情赞颂,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句。
一、秦观简介:
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从内容看,秦观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二、解题: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鹊桥,据说牛郎织女长年分隔银河两岸,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会。在这一天,多情善良的喜鹊从四方涌来,自觉搭成一座桥,牛郎织女由此桥渡河相会。
三、基本解读: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这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
2“纤云弄巧”纤薄轻盈的云彩,变幻出优美巧妙的图案,不仅暗示织女精巧绝伦的手艺,而且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秋夜空图。“弄”和“传”字拟人化手法,点出漫天瑰丽的云霞和流星也都颇通人性,一个为他们的相会感到高兴,另一个为他们传递着离愁别恨。
1.在《迢迢牵牛星》中,也有描写织女的心灵手巧的句子,是怎么说的?(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是直接描写心灵手巧的织女因相思而终日不成章,突出相思之深之苦,《鹊桥仙》却是委婉含蓄,二者大相径庭。
2.“银汉迢迢暗渡”经过长途跋涉,两人终得一见。“迢迢”不仅形容银河之辽阔,牛女相距之遥,相见之难,也表明他们的相思如银河水绵绵无边。“暗”字一是点出会于七夕之夜;二是表明相会无声无息,人们难以察觉。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议论。“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这里点明时令,牛郎织女虽然终年难得一见,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秋夜他们终于得以相会,一述衷肠,其情意缠绵,已胜过了人间普通男女的日夜厮守。金风玉露,不单指秋天的风露,更是一个大背景。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更显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小结:上阕写聚会,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几句写两位主人公相会时的情景。“柔情似水”,“似水”照应前面的“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之水,既深且长。“佳期如梦”,“如梦”,一是甜美,二是短暂。在此是二者兼备。同时,这还是他们相会时复杂的心情写照。他俩平时只能在梦中相见,此时真的相会了,却又“乍见翻疑梦”了。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常有的心态。但这毕竟不是梦,因为归路就在身后。“忍顾鹊桥归路”,“忍顾”是不忍回头看。相逢太短,不忍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眼又成分别的归路。才相见又分离,一次短暂的相见却又是此后长别离的开始。正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5.如果是柳永,在这鹊桥归路前的心情一定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如果是李清照,在这离别时的反应自然是: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但是,秦观却在山穷水尽的之处独辟蹊径,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唱。“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彼此诚挚地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处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的热情歌颂,也是他申明的爱情观:爱情所追求的不是朝朝暮暮的相依相随,而是心灵上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只要爱得深,爱得专一,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这两句是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遥相呼应,使得全词在结构上,叙事与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同时,这两句升华了词的主旨,使词的命意超绝。明代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这是此词与包括《迢迢牵牛星》在内的其他咏七夕的作品最大的不同。
小结:下阕写离别,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
四、思考:
解释:
两者提倡的都是一种纯洁的爱,这样的爱情都是美好的,无所谓对错。
舒婷诗倡导的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爱,敢于冲破世俗枷锁的爱。这是一种感性之爱,充满激情,但是缺乏理性。
秦观词倡导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之爱。此爱圣洁无比,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爱:因为深爱,所以选择坚守;因为坚守,所以爱得深刻。
现在同学们芳华正茂,对异性有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但希望同学们能够理性地思考:这种情感真的是爱吗?如果不是,自不必说。如果是,那也不妨告诉自己再等等,等到条件成熟了,再去追求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