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景区导游词(精选1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一
今天我们将登船游览薄山湖风景区,去领略大自然赐予驻马店的瑰宝。
在去景区的途中,我把景区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薄山湖景区距确山县城20公里,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潮水面积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岭之间。湖两岸有十万亩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环绕湖周。薄山湖景区由朗陵景区、大坝景区、东大山景区、九子沟景区国部分组成。今天我们游览活动主要安排在湖上,其间我们要游览湖心岛、毛竹林、九子沟,游湖还途经灵龟岛、“绿色长城”、大钩潭、禹王治水、处、骆驼岩、将军壁、猴儿崖等,整个游程约15公里,需要3~4小时。
现在,我们站在薄山湖大坝上。它雄伟壮丽,拔地而起,把薄山和李岗山紧紧连接在一起。大坝高48米,长545米,坝顶宽8米,库容6亿2千万立方米。大坝东边这座山叫薄山,古时属朗陵县,西汉高祖四年设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的结合部。西南是连绵起伏、巍峨雄壮的千里桐柏山;西北便是雄伟壮阔的千里伏牛山。薄山即是临近、迫近大别山的意思。
游客朋友,请大家向前看,我们左前方的这个小岛叫湖心岛,小岛呈椭圆形,像一条大鲸鱼,随着湖水水位的升降与南面的小岛若即若离状若母子。人们赞美湖心岛为“山依碧水水绕山,山幽水静鱼鸟欢,世人都晓西湖美,人上湖心赛神仙”。湖心岛以植物景观最具特色,岛的东南面是一个大型自然植物园,有南北植物470多种,其中最珍贵的植物有杜仲、野大豆、南京坷楠树、日本花旗松、野皂英等。这里是植物科普游览的园地。
听景不如看景,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下船信步湖心岛,走进桃花源吧。大家都知道黄山的迎客松,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树我们叫它薄山迎客梨(棠梨),它以昂扬的姿态欢迎各位的到来。前方这座亭子叫迎曦亭,是观赏湖光山色的眺望点,在这里,正对我们的这座山叫老虎岭,如果是傍晚,夕阳辉映下,就像一幅“一虎来饮水,惊走打鱼船”的泼墨画卷。
大家看左前方湖中一扁圆形的小岛,岛的中部绿树青青,岛的两头芳草菌茵,酷似一只惟妙惟肖的观赏佳品绿毛龟,这就是万年灵龟岛。相传是一只万年灵龟好心救了过海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但是又被粗心的蓝采和误了封仙机会,在这等了三千多年,化作这座万年灵龟岛。好了,现在请大家回到船上,继续我们的游程。
告别了鸟语花香的湖心岛,我们下一个景点是翠竹溪。竹系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我国竹的种类繁多,约250余种,以江西奉新的大毛竹、广西花坪的纺竹、湖南君山的湘妃竹、四川重庆的慈竹、安徽池州的罗汉竹最具特色。毛竹原产我国,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经济价值最高、栽培面积最大的竹种。毛竹竿高通直,竹材坚韧,纹理直,蔑性好,具光泽,是良好的建筑和竹器用材,又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可制造乐器,工艺品等。我们前方这个港湾通向一条优美的山谷,那就是毛竹林景区。河南信阳、南阳、驻马店市为毛竹栽培的北缘地带,在小地形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成林,您可以感受一下这条山谷的地形与众不同之处。您看这片毛竹有的粗壮,有的稚嫩,满眼弱翠葱茏。竹以其有节、中空、常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可入诗又可入画,赞美竹子如“未曾出土先有节,即使凌云也虚心”。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爱竹,他常引用苏东坡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好了,大家照过相后我们就到下一个景点“绿色长城”。随着游船的前行,我们将要到达湾转景变的s型大峡谷了。现在请各位向右前方看那道山脊,您看它像不像咱们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呢?这里就是薄山湖“绿色长城”景区。薄山湖还是鸟的王国,主要有鹤鹰、白鹭、灰鹭、雉、莺鹊、啄木鸟、鸥、斑鸠、布谷鸟、百灵、白头翁、画眉等,大家看湖边那些悠闲散步的白鹭,它是鹭科鸟类中最为秀美的一种,有著名的诗句为证:“一行白鹭上青天”。过去只有在千古诗句中才能领略的意境,在眼前的薄山湖却是一幅平常景象。
薄山湖控制流域面积580多平方公里,湖内河汉纵横,四周山峦起伏,植被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这些优越久地理环境,形成了湖内适宜多种鱼类迅速生长的有利条条。据不完全统计有墨鱼、黄刺鱼、龟、鳖、黄鳝、虾,蚌、螺等,还有在中原地区不多见的鲳鱼、金色鲤鱼、鳊鱼、白鳝、翅腰(当地俗称)等。最好的要算桂鱼了,桂鱼也叫花鲫鱼,体形似鲫鱼,比鲫鱼宽而肥,头部和背部有圆形黑斑,它的肉特别细,特香,吃起来味道独特,是名贵的上等鱼之一。薄山鱼要用薄山湖的水来婉才好吃。客人最为称赞的是四种清炖鱼,即清炖花鲢、清炖鲳鱼、清炖鲫鱼、清炖甲鱼。今天中午大家就能品尝到我们薄山湖的“全鱼宴”了。
现在横在我们面前的这道长的山岭,叫“舌头山”,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是疏青衣水通溱水(溱水河),薄山湖就是接头河堵坝而成。当年禹王带领部下皋陶一队人马,来到这儿,发现“舌头山”阻挡上游来水,夏季洪水泛滥成灾,禹王就和他的部下驻扎在“舌头山”对岸的亮子冲上,开挖“舌头山”。人们为了纪念禹王治水,在亮子冲山建有禹王庙,白龙庙现在仅存遗址,庙里的龙碑被当地老百姓收藏保存完好。
各位朋友,此刻我们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大钩潭”。大家注意看,上游来水在舌头山绕了将近360度,河水冲击着亮子冲的崖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深潭,这是薄山湖水最深的地方,深达50米。
绕过了大钩潭,就到了骆驼岩。相传它是大漠国的国王,因听说南方多美景,便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这儿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喝过河水以后,它就不愿意离开这里,成为今天我们薄山湖的“骆驼岩”一景。
过了骆驼岩就到了“糜龙柱”。这个石柱从水底直直伸出来,直指蓝天,糜龙柱左边的山林就是薄山湖原始森林带。高大挺拔的马尾松遮天蔽日,其间时不时有松鼠探头探脑,野鸡在湖边展翅低飞,还有豺、狼、獾,最凶猛的要算野猪。野果有野山楂、山葡萄、野生狱猴桃、山李子、山柿子、山梨、棠梨、山核桃、沙果、无花果、八月炸、山枣、酸枣、栗子、石榴等,这些山果酸甜可口,以产量高,质量好,种类多而著称。最著名的是薄山板栗,是豫南特产之一。
随着游船的前进,我们来到了九子沟口,我们东边的这座山叫芦塘山,海拔385米,鲁王寨和九子沟都坐落在这里,它山高林密,一面环水,三面峭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山沟通往山寨。相传殷商年间,封王的一名骁将羌尤跟着封王南征北战。后来,封王施行暴政,残杀无辜,羌尤不想跟随一个昏庸残暴的君王,他一路南下来到淮河流域溱头河畔,发觉这一带山环水绕,林深谷幽,物产丰富,便驻扎于芦塘山上。当武王得知羌尤起兵反封的消息时,便派来特使,共商收编合并伐纣灭商大计。羌尤答应武王的要求,从此归附于周。武王封羌尤为鲁王。封王得知羌尤反叛,恼羞成怒地带着兵马攻打鲁王寨。一场恶战打的天昏地暗,不幸的是鲁王九个儿子全部战死在这条惟一通往山寨的山沟里,后人至今还称它九子沟。如今,山沟内古战场、攻防工事屯兵谷、练兵场遗址以及九千多米寨墙的残垣断壁犹在,令人们凭吊遗迹,遐想无限。请大家往前看,这里九子沟口外湖湾的一道石壁,此地峭壁林立,岩石突兀,像一位身披盔甲,腰带佩剑的大将军,威武雄壮,高大挺拔,屹立在曲折回旋的湖畔,引人注目,叫将军壁。和将军壁隔水相望的一扇巨大的悬崖峭壁就是猴儿崖了。壁高四十余米,长达百余米,崖上云雾缭绕,崖下碧水深潭,崖面平整如墙,岩质裸露呈颗粒状,在湖水辉映下闪闪发光。
我们站在对岸眺望,可见悬崖倒影“行舟侧畔千帆过,鸟飞鱼跃凌空起”,呈现出一幅名为“猴崖泛舟”的画面。这便是《确山县志》中记载的确山新增八景之一的:“浪水飞鱼”景观。每当大雨滂沱之时,条条山水从崖顶飞泻而一,潭中浪花四溅,响声轰鸣,气势澎湃。
女士们,先生们,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您今后有机会再来薄山湖。再见!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二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__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此时佛教也从深宫走进了市井民间。随后,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时期,安息国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三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结晶,艺术实践得结果,堪称我国雕刻艺术宝库,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饰提供了极为丰富得资料,它是佛教流传到我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得典范。
1那么,千千万万佛像是何人所谓呢?他们又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事实上,绝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为自己营造得功德窟,龙门石窟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时佛教兴盛,帝王将相们深信“轮回报应”,“造佛得佛报”。
于是他们不惜花费大量得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父母,亲朋好友营造公德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统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从思想意识上统治人民。
通过开凿扩大石窟来宣扬佛教。
第三个原因,开凿石窟得风尚是沿袭佛教发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来得。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
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
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18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
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
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
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
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
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
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
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
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但是如果你掌握这些情况以后,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得东西是非常有价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龙门前,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就在此营建,它不是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兴建而成得,而是陆续开凿,经历了众多得朝代,相继大规模营建得。
开凿时间长达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历史了,我们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点,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来重建得,而龙门石窟确实从1500年前遗留下来得。
现有佛像十万余尊,佛窟,佛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3600多块,洞内造像多为唐代河北魏时期开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会问,朝代不同,我们要怎么区分哪个朝代得呢?洞窟中虽然都是佛或菩萨,但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跟当时得世俗相结合得,唐代呢,有一个众所周知得审美观点,就是以肥为美,当时人们认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则天啊,杨贵妃杨玉环啊,她们都是除了漂亮以为,都有一个共同得特征,就是丰满。
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圆润丰满这样一个特点。
等一下到龙门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脸庞,肩膀,身材浑厚,圆润得那种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则以瘦为美,北魏造像得特别是:瘦骨清风。
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种就是北魏得造像。
在这里,我已经清楚得讲过了,所以到了龙门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李师傅了,此次云台山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部修武县境内,距焦作市区30公里,因为山势险峻,山峰之间常年云雾缭绕而著名。
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国家aaaa及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机密后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六个国家级称号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辖区有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青龙虾、万善寺、子房湖、茱萸峰、百家岩、叠彩洞等十大景点。
十余处以太行山山岳自然风光为主体,奇异水景为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可供休闲、游览、开展科普及科研等多项活动的综合旅游区。
云台山以山称奇。
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
踏千阶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北望太行山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
云台山以水叫绝,垂直落差达314米的云台天瀑雄冠华夏;天门瀑、白龙瀑、黄龙瀑、丫子瀑、情人瀑、九连瀑…形成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不老泉、王烈泉、三官泉…清冽甘甜。
中原第一景红石峡(温盘峪)、中原第一峡谷青龙峡、自然天成,雄奇险秀,潭瀑泉成群,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浑厚。
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这里不仅有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墓;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得隐居地(至今还有刘伶醒酒台、嵇康醉剑池、孙登啸台等遗迹)和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而且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
云台山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水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整座山峦,名木古树,奇花异草遍布其间;种类可达4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名贵中药材200多种,至今还有流传着药王孙思邈在此炼丹采药、服丹成仙的动人故事。
云台山的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又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各大肉多,体质健壮,其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较强的益气补肾、驱寒暖胃的功能。
是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另外云台山还有十足全虫、白山药、山木耳等,均别有特色,远近有名。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云台山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山区人民,民风淳朴,向往真、善、美,对云台山有着深厚的情感。
一道泉流,一块石头,在他们眼里都成了有血有肉有活泼生命的东西,并把他们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由此编制出许多神奇美妙的故事。
这些传说故事,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寄托了云台山人民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爱憎与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感。
朋友们,我们过了一线天桥,很快就可以看到有“中原第一景”之美誉的红石峡的全貌了。
xx年6月15日,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姜春云来此视察时,曾对这里的自然山水风光大家赞赏,称“中原第一景”。
xx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xx,在视察景区后,欣然提笔将其称为“景区之瑰宝”
在没有下到红石峡之前,先介绍一下红石峡的概况。
红石峡是14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地质遗迹,这里悬崖陡峭,红岩绝壁,是我国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他兼容北雄南秀之美,丹崖碧水、奇峰幽谷和数不清的潭溪泉瀑交相辉映。
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山岳景观,不会为“缩小的山水世界,扩大的艺术盆景”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到碧水、丹崖、蓝天的精妙组合。
谨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再次提醒大家走路时注意安全。
(顺石阶缓行到谷底)红石峡是一个精巧婉约的峡谷深涧,从地面上看,红色的峡谷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万绿丛中一线红,下地则是内藏锦绣,历来以三奇著称于世,第一,其在小中见大,红石峡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2米到30米不等,在这紧凑的空间里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观于一峡,融奇、雄、秀、险、幽、奥于一涧,巧妙地将大自然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融为一体。
江山川精华荟萃于方寸之中,不可谓不奇;第二,奇在深藏于地下,山为地下之山,水为地下之水。
千般美景和万般风情皆深藏在地面之下,第三,奇在四季如春,这里群山环抱,峡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进行充分交流,盛夏时节,峡外酷热难耐,峡内却凉爽宜人。
隆冬季节,峡外天寒地冻,峡内却花红柳绿,温润如春,引起冬暖夏凉、温度适中,所以又名长春谷。
(棋盘山)在红石峡东南端的峡谷上方,有一座奇异的小孤山,山体一色紫红,高约30米,长约20米,厚约米多,呈长方形板块,且石板平面上有许多规则的方格。
酷似一幅巨大的棋盘,人称棋盘石。
千百年来,他以独特的造型、抽象的语言应和着白龙瀑产生的回声,如同一位满腹经纶的老者在不辞辛苦地向来此观光游览的宾朋讲述着红石峡中九条龙的故事:红石峡中的九条神龙为何时分时合?棋盘山为什么是直立的?岩石上为什么有龙的爪印?红石峡中的石头为何是血红色?黄龙潭里为什么会有一对相吻事?如此等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些神话传说虽流传很久,但却久传不衰,因为它们具有褒扬真善美,揭示假恶丑的永久魅力。
(白龙瀑)在峡谷半山腰的位置上,我们往东南方便能看到红石峡的第一挂瀑布------白龙瀑。
从谷南端崖壁的涧口处跌落的那挂瀑布就是白龙瀑。
共分为三叠,垂直落差60余米,上下段短而隐,下一段长且露。
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因它毗邻云台山西南大门,故又称“迎宾第一瀑”。
(白龙潭)俗话说:“有瀑必有瀑”白龙潭的正下方就是该瀑布自天而降,积水而成的白龙潭,一瀑一潭,一动一静,一上一下,相映成趣。
传说,白龙潭是白龙王的水晶宫。
潭水清澈,波光潋滟。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白龙瀑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龙潭,可是潭水却不见涨起,也不见外流,大量的水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呐?原来白龙潭下有一条巨大的暗流河,大量的水顺着河道潜流而去,一路奔至修武县五里源乡的海蟾宫。
因此海蟾宫那里的水质特别好,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生产的松花蛋更是品质优良、口味纯正,有机会我们可以亲自去品尝一下。
(黑龙潭)再往前走,突然有一深洞映入我们的眼帘,洞长`三十米,洞内伸手不见五指。
洞内路面铺有石板,上可以走人,下面有渠水,现在,让我们手拉手向前行进,一同进洞吧。
(处山洞口)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听见谭飞瀑鸣的流水声,又可以看见飞檐陡壁,险情奇趣贯穿其中,回味无穷。
这个峡谷就是在距今145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期间,由水动力作用和地壳的不断抬升造成的。
他已经是一位具有十亿多岁的沧桑老人了。
(一线天)过了黑龙洞,这里涧水分割山体,中间有急流飞泻,绝壁高耸,崔嵬对持,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犹如泰山压顶,使人倍感惊险刺激。
(黄龙潭)这里峡宽二三十米,被与青龙潭相邻,前后对比相对开阔了许多。
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
浅绿淡黄的菌类游丝,漂浮在潭水上面,吸附在水底的鹅卵石上,把滩底掩映的清新流翠。
好像能工巧匠为黄龙潭铺设了一层金丝绒地毯。
潭中的石头倒影在水中,参差错落,好像一个水式庭院。
(含羞石、相吻石)在黄龙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分别位于潭中央的含羞石和潭东北的相吻石了。
据传说,这块含羞石无论春夏秋冬的水位怎么变化,她总是若隐若现地浮在水面上,十分奇怪,好像一位年轻漂亮的仙女见了美男子一样羞羞答答。
很不好意思地诉说着爱慕之情。
潭东北,那两块跃出水面,宛如一对情人相拥相吻的红色奇石,这是黑、百二龙王的龙子龙女的浪漫化身。
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恋之情。
( 逍遥石、龟背石)在黄龙潭的西北角还有一块奇石,高2米,长3米,宽约1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文理自然,古朴浑厚。
传说,庄子当年云游此处的时候,见之如老友后,顿时突发灵感,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逍遥游》,后人为了纪念此事,将其命名为逍遥石。
在逍遥石的旁边有一块巨石,上面有龟背纹理,所以叫龟背石。
(青龙潭)青龙潭位于黄龙潭北面,二潭相辅相成,时时相连,宛如鸳鸯交颈,潭内有一块奇石,时而浮上水面,时而又沉入水中。
人称“金龟浮水’。
神话告诉我们,仙界如同人间一样,也有命运的沉浮和坎坷。
(黑龙潭、黑龙瀑)过了青龙潭,来到的就是黑龙潭和黑龙瀑了,在这里,碧绿的潭水映衬着朱红色的山体所透出的鲜艳让人惊叹。
(悬石)顺着步道往前走到一弯曲处时,就是家在峭壁间的那块巨石,摇摇欲坠,人站到下边不免会感到心惊肉跳。
这块石头在当地又叫试心石。
未婚男子在心爱的姑娘求婚时,女方为了考验小伙子的诚心和胆量,就让他站在这块石心石下,对天发誓,与爱妻永结同心,否则天理不容。
现在,每到情人节这一天,都会看到许多情侣在诗心石下相对窃窃私语,山盟海誓。
(黄龙潭)面前的这条姿态壮观的瀑布,银白色的水幕从谷顶倾泻而下,声如闷雷。
青苔巧妙地生长在泉水的周围,与泉水交相辉映,雄伟壮观中不乏芊巧丽质,宛如一块硕大精美的水体雕塑。
在水体雕塑南面的水中还稳稳地躺着一块形似元宝的巨石----元宝石。
(天然壁画)从黄龙潭向北走过两座铁桥,(天然壁画)从黄龙潭向北走过两座铁桥,大家可以看到右前方有一幅珠光闪闪、色彩斑斓、宛若天工妙手编织的山水壁画。
泉水从一条石缝处向下溢出,有无数个塔松形状的苔藓铺垫,勾勒出无数珍珠银丝的线条。
并且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因其形状像针线,所以也叫“针线瀑”,每当阳光照射到水帘上时,便会呈现出另一番更为壮丽的景象,各种染色的水珠在青苔的衬托下熠熠发光,犹如.颗颗宝石珍珠镶嵌在山体上,因此又被称为“珍珠滩’。
珍珠潭流光溢彩,满目生辉,人们在此都会目不转睛的欣赏,久久不愿离去。
(天女散花瀑)常言说得好:好花成对,好事成双。
在珍珠潭的北面上方,有一条雄壮的瀑布与之相伴,人称为“天女散花瀑”。
两条瀑布上下错落,一南一北,一高一低,一明一暗,一雄一秀。
天女散花瀑源于三秀谷的谷底,落差30米,飘飘洒洒,飞花碎玉,能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该瀑布平时水量有限,但一到雨季,便一反常态,化做一条长龙,在人行栈道的正上方跃涧飞向对面山崖,形成 “苍龙过涧”的奇观。
好了,朋友们,待会儿我们就要顺这崖前栈道上去了,千万不要让美丽的风景从您眼前,指间,身旁溜走,赶快拍照留念吧。
沿崖前栈道盘旋而上就到了子房湖大坝子房湖
(在子房湖大坝安排休息)朋友们,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汪绿水,便是子房湖了,子房湖因西汉名将张良(字子房)在此隐居而得名,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
大家看,这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300余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出约100米,水容量为1亿立方米,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领略高峡出平湖的秀丽景色。
子房湖山青水碧,四季风景各异,春可临水赏山花,夏可入水戏碧波,秋观水天共一色,冬览山水扮素裹,置身于此,尽可得山水之乐。
于是,便有人赋诗赞曰:“天光湖色应心开,双浆展翅一字排。
清风乘坐歌谣去,夕阳驮得好梦来。”
古人云:“山之名,以人著”。
子房湖之所以闻名于世,于西汉名将张良密切相关。
张良,字子房,是秦末汗初著名的大军事家,政治家。
两千多年来,他一直被儒家所推重,为道教和民间所神化。
宋代的《太平广记》中的《神仙传》更是将张良列为“神仙”之列来记载。
传说,张良在博浪沙阻击秦始皇未中,经常在云台山来避难,因在河边踩住尹伊的脚印儿得到的“神”助,后因出山投奔反秦起义军而得志,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一代名臣。
历史上,张良作为西汉刘邦的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协助刘邦实现了亡秦灭楚大业,统一了天下,建立了西汉,而后功成身退,拒荣华富贵,重返云台山隐居。
他也因此躲过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杀身之祸。
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另有专家认为是15亿年前),体型小,扇径仅10毫米左右,晶莹透明,古称 “桃花鱼”,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xx年3月17日~20日在都江堰召开的 “中国红色名录”研讨会已正式将中华水母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 “极危生物”。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的 “桃花水母“已发现的有英国索氏,日本伊氏,和中国四川大渡河,四川灌县(基金都江堰市)以及湖北秭归五类,然而,前四类目前早已绝迹,仅存标本,秭归的 “桃花水母”也因三峡工程而面临灭绝的困境,已受到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在内的`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目前云台山景区已经邀请有关部门组织相关的生物学专家,水产学专家对 “桃花水母”进行了系统研究,实地考察,并提出了科学论证和建议方案,从而使“桃花水母”这一珍贵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好了,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体力也恢复了,我们启程继续参观游览吧!
(乘车赴潭瀑峡途中) 游客朋友们,请大家顺着我收支的方向往湖对岸看,看见了吗?那座雄伟挺拔,高耸入云的山峰,多像一名头戴战盔,身披铁甲的大将军啊!他就是张良的化身,当地人都习惯地称它为“将军峰”,也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张良峰”了。
再往前走,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沟谷, 名曰“黄楝沟”。
沟内景色宜人,泉瀑溪流, 奇峰异石。
最起初是沟边朝天伸展的那几座山峰,相连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独家独户的自然小村庄。
故事,老百姓靠天而食,苛捐杂税沉重,有人躲到佛掌峰上,筑青石为屋,青石铺路,开垦良田,遍栽果树,在上边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也因此躲过了官府的勒索。
他们在那里无忧无虑的快乐似神仙的日子,把自己的家园叫做“天堂”。
在子房湖的尽头,还有两个小村庄沿子房湖东西而建,这就是当年张良隐居时住过的村庄:子房村。
在隋末唐初,刘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囤积粮食、兵器,故后人也将它称之为“东仓”、“西仓”。
(车至潭瀑峡停车场)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千米叠彩瀑,这里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善于水的奇妙组合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们面前的这两条风格迥异的峡谷是闻名遐迩的泉瀑峡和潭瀑峡,左边的是泉瀑峡, 右边的是潭瀑峡。
按照我们的游程,请大家先随我们进入潭瀑峡,来感受这里如梦如幻的景色。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峡长1270米,峡谷东面,峭壁为耸,苍岩横卧;峡谷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争奇斗艳。
(地质博物馆)这里这一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便是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它是为纪念xx年云台山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而专门修建的。
地质博物馆内部分上下两部分, 上层出售当地土特产品、珠宝玉器、艺术品、饰物等,下层由影视厅和展厅组成,影视厅全天候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录制的地质资料光碟,讲述云台山的地质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展厅中展出的是各种珍惜奇特的岩石、化石、矿石等, 并详细标注名称、成因和矿物含量。
此外,还有反映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的图片、名人字画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来云台山的游客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能了解到在数亿万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中,大自然是如何造就了云台山叹为观止的灵山秀水的,特别是在xx年初, 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以后,这里更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驻足观赏。
(行至潭瀑峡牌坊处)请大家往我手指的方向看,对面山头上有一位老人,你看他头戴乌纱,身披官袍,悠然自得的坐在高山凹处,仿佛在思考什么,那就是被当地人所传送的“唐公石”。
说起唐公石,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明嘉靖年间,敢审诰名夫人的七品芝麻官唐成知县,因审了诰明而名声大震,但因此也遭到了官官相护的达官贵族的排挤,此后仕途坎坷,历遭磨难,在贬官途中,他曾在此游山玩水以泄胸中愁闷。
从此打消了仕途之念,在此隐居至终,后人名名此峰以示纪念。
(沿山间步行道路前行)在云台山的风景画廊里。
潭瀑峡可谓是大自然的上乘之作,因为隋末农民起义军刘武周曾在此安营扎寨,所以又名“小寨沟”。
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帘瀑、流瀑、彩瀑、奇石等景观,风光宜人,宛若秀丽江南。
所以,人们还给她起了雅号:“潭瀑川”。
(渡仙潭)这个潭水就是“渡仙潭”,渡仙潭水深幽静,水剔透如玉,绿如翡翠, 色如黛玉。
岸石色泽如丹,犹如人面桃花,据传说,渡仙潭具有普渡众生之功能,凡饮此潭水着,是蛇可以变成龙,是人可以变成仙,故名。
传说,当年女娲补天时,曾“杀黑龙以济冀州”,黑龙的子孙四处逃窜, 其中就有一条大黑蛇,躲在潭瀑峡西边的荒山中,每当夕阳西下,他便来此潭中饮水和沐浴,因得了数千年的云台山山水的灵气,修仙成龙,每逢大旱之年,他便在此升空, 为人间布雨,所以民间又将其称作“龙蛇潭”。
在潭的西北上方横握着一块巨石,状似碾盘,溪水长流,故名“磬石”。
潭西边基岩下,有一大石坎,名叫“龙蛇坎”石龛檐头,长着一排古柏,别看树小但是树龄可不小。
虽过了一百多年依然常青。
龛前放置了几块石头,就是过去民间的祈雨台。
(情人瀑)过了渡仙潭,这里有山路、水路两条道路通往峡谷深处,沿水路走不远,看见有一群瀑布自高层岩石上跌落。
瀑布分为三层,每个横断层都有两条瀑布相吸引融合在一起,如情人耳鬓厮磨。
窃窃私语, 流水终年不断,象征永结同心,所以人们把它叫做“情人瀑”。
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翡翠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朋友们,看完情人瀑,我们来到了翡翠潭的身边。
这里的潭水深不可测,比如翡翠,因而得名 “翡翠潭”。
潭内多泉,潭上方有双瀑,时合时分,大家看,潭西北上访有一“翡翠宝珠”,宛如人工造园。
传说很久以前,山阳城久旱不雨,麦苗眼看就要枯死,龙蛇多次行空,兴云无云,布雨无雨。
于是,翡翠仙自从项链上取下宝珠,向上天祈雨,刹那间甘霖普降,时旱情得到了彻底缓解。
这块翡翠宝珠也由此留在了人间,成为云“台山一宝”,同时也成了翡翠潭的标志。
金龙卧波 朋友们,过了可以检测出您的体型是否标准的“减肥石”后,我们便可以看到“金龙卧波”奇观了。
看见了吗?着银光闪闪,哗哗作响,由高处自由跌落的瀑布就是“银龙瀑”。
瀑下那一渊深潭便是“金龙潭”。
据说,谈内有条金龙,平常在潭底从不露面,但如果遇到阳光明媚的日子,金龙便会在碧波间出现,于是,人们便把这一奇观叫做“金龙卧波”。
丫字瀑 在往上走,大家是不是觉得眼前突然一片开阔,对了,这就是潭瀑峡中最宽阔的地方了。
大家瞧,“丫字瀑”在接我们了。
丫字瀑高10余米,挂在两层山阶上,程丫字形,瀑下潭深五六米,所以这里的人们都管它叫做“丫字瀑”。
丫瀑潭 朋友们,在丫字瀑下,也由一汪碧水,名叫“丫瀑潭”。
这里水色湛蓝,水面宽阔,可供游人泛舟嬉戏,游泳玩闹。
在丫瀑潭下有一块大平石台,泉水从台下缓缓流下,形成一条长50米的宽瀑。
台上台下,长满了苔藓,斑驳陆离,如诗如画,俗称“漫水滩”。
据传,这里曾时天羡慕雨后晒太阳的地方。
清漪池 大家看,前面有一个丹石碧水的仙池,那就是秀丽的“清漪池”了。
在清漪池的池水之下有一条深沟将其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水深不一,水色艳美无比。
无论有没有微风吹拂,水面上总是泛者清清的涟漪,十分可爱,令人悠然陶然,看在眼里,无限喜悦荡漾在心里。
这里水浅而清澈,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
俗话说:水至清泽无鱼。
但在这清池中却有小鱼生长,这些鱼为了保护自己,鱼身逐渐变得透明,在清澈的水中很难找到。
水帘洞 水帘洞是一个天然洞穴,洞顶为水草石檐,在石檐上挂着一条高七八米,宽五六米的珠帘。
你看它一条条,一线线 如晶莹剔透的珍珠从洞顶直垂下来。
经阳光一照,闪烁着宝气珠光,令人赞叹不已。
唐代药王孙思邈当年在云台山采药时,就常来此处歇息。
如果你有兴趣进入洞中,隔珠帘向外望去,可见绿树,岩壁,山石,游人组合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那将是另外一种乐趣。
石虎 大家看水帘洞门外的这块石头象什么?狮子?马?麒麟?不,都不是,它是一制猛虎。
这只猛虎据称是药王孙思邈的坐骑。
当年这只石虎也曾是一只有血有肉的猛虎,药王曾骑着它,天马行空,穿山跨涧,在云台山里到处采药,救死扶伤,济世救人。
碧玉潭,不老泉 大家看,这就是碧玉潭,潭水宛如一块碧玉珍藏在沟谷之中。
潭的西面为红岩陡壁,东面则是岩溶景观,潭北面的石阶上有一漏斗,内有暗流潜出。
您看,在潭东悬崖与珠帘洞相接处还有几个悬泉,常年流水不止。
其中有眼泉水从离地面1米高处喷薄而出,这就是潭瀑峡中最为著名的“不老泉”了。
经专家考证,潭瀑峡内的不老泉集太行山夏雨冬雪,渗漏流动50余公里复出,时不可多得的优质矿泉水。
《修武县志》记载魏晋时期逸人王烈,渴饮此泉,饿食黄精,活到338岁时仍健步如飞。
唐王试剑石和点将台 进入峡谷之前,我曾给大家讲过,谭瀑峡(小寨沟)名字的来历与隋末明初农民起义军刘武周有关。
这里为什么又会出现唐王试剑石和点将台呢?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为统一天下,曾在此讨伐刘武周。
正当两军对垒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代向唐王李世民献来宝刃一柄,名曰:嵇康剑,并称此剑是当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嵇康亲手锻造,甚是珍贵。
李世民得剑后,高高举起宝刃朝这块青石连劈两下,所以,至今,这块青石上还有横一条,竖一条两条剑痕,不信,大家上前仔细察看验证一下。
看过唐王试剑石,大家可上来参观一下“唐王点将台”你看它坐南朝北,酷似一把巨型大扇,扇轴着地,扇面凌石腾空,形象庄严威武。
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在攻破刘武周兵寨前,曾立于台上,布兵点将,以鼓舞士气。
龙凤潭 朋友们,这里就是潭瀑峡的尽头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汪潭水,名叫龙凤潭,又叫“唐王饮马池”。
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攻占刘武周的王寨后,曾在这里饮马以示胜利。
龙凤潭潭水清澈,水底和地面全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就而成,翠绿色的游丝将潭水染的鲜艳无比。
清风拂来水面微波荡漾,倒影摇曳,真是妙不可言,恍若仙境。
坐井观天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面绝壁, 其形状为一个“u”型沟谷,三面环山,一面敞口,在这里,我们四周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下头顶一片蓝天了,真有坐井观天的感觉。
龙凤壁 请大家顺着卧手指的方向朝北看,这是一幅龙凤呈祥的图画,真是美轮美奂,美妙绝伦。
大自然以天作画笔,以山为画卷,以泉水、苔藓以及蕨类植物作墨水,勾勒出如此活灵活现的一条巨龙和一只仙凤来。
在一簇簇青苔高挂的山崖上,仿佛有一只孔雀在翩翩起舞,雀尾下有一挂剔透晶莹的水帘,当地蒋其称作“凤尾挂珠”。
此外,附近还有“灵龟吐珠”、“云龙播雨”、“蝴蝶石”等诸多小景点等待着大家。
(沿山路折回到潭瀑峡停车场)大家知道华夏第一高瀑在那里吗?它就在云台山泉瀑峡的尽头,泉瀑峡全长3000多米,是以一条以华夏第一高瀑为标志、以深潭幽涧为特色的深谷。
峡谷内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如同仙阁,沟壁和谷底有数不清的清泉流出,看后令人心旷神怡。
主要特点是“一长双高”,“一长”指泉瀑峡峡谷幽长,“双高”指在泉瀑峡尽头的云台天瀑高可如云和谷口的宝塔峰高耸入云。
(宝塔峰)朋友们,你们看,泉瀑峡有多热情,尚未进入峡谷,就有奇峰迎接我们了。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座雄秀兼具,高耸入云的山峰就是双高之一的“宝峰塔”了。
宝峰塔海拔1158米,印章四宝塔而得名。
好了,朋友们,欣赏完宝峰塔后,我们便一同进沟参观游览吧!
索道观瀑 各位游客,我们走到这里,有空中,陆地两条路线通向大瀑布。
我们如果乘坐缆车,则只需花费十几分钟即可跨出省界,欣赏瀑布的源头,俯视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姿,站在崖顶可见山下游人如织,观瀑台,奇石,飞瀑,亭子,走廊等景点微缩眼底,点缀在山林中,犹如一个个秀在大山身上的可爱的装饰物,美丽至极。
远望脚下,雄奇指出莽莽苍苍,幽深之处岭黛山碧,空谷传音,美妙之处悠悠然然,令人心醉!
路功 朋友们,在泉瀑峡北面的悬崖峭壁之上还有一条古栈道,俗称路功,是古代一个寡妇所筑。
看见了吗?就是我手指的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关于路功的来历,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当年,由于云台山壁立千刃,山民行走多有不便。
但地有位妇女,因其丈夫和儿子在此采药,先后不慎追崖而死,于是,他也就变成了孤苦伶仃的寡妇。
这寡妇心地善良,为了不让悲剧在别人家重演,便行乞十年,讨得“三斗金,三斗银”,捐钱雇工,并由山神点化,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条栈道,使豫晋两省交界的地方逐渐热闹起来。
后人为纪念她,将此称为:路功,并在栈道最高最险处的岩石上,凿龛建庙,题刻“灵护古今”几个大字,把她奉为路神山神敬仰。
后人凡经此地,都肃然起敬,交口传颂这美丽动人的传说。
双秀峰,独秀峰 朋友们,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便能看到双秀峰和独秀峰了。
您看,在这里,南有独秀峰,北有双秀峰,三峰对峙,隔河相望,遥相呼应。
游人悼词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只有飞鸟和野猴才能光临其上。
幽潭
朋友们,俗话说得好:山无水则无趣。
进入泉瀑峡后,一路上总有流水陪伴在我们左右,大家也是一路踏水嬉戏而行,甚是快活惬意。
然而在这里,全瀑峡不仅为我们安排了踏水而行,现在又为我们准备了可以乘舟戏水的节目。
这里是一个深而狭长的幽潭,人们需乘坐橡皮筏才可通过。
你们看,由于这汪碧水深藏在这条窄沟深涧之中,堪称是幽中之幽,澳中之奥的绝佳境地,故名“幽潭”。
幽潭两侧奇石耸立,泉源密布,水帘千丝万缕,互相交织,源远流长,水声清脆悦耳,不仅使人想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
我们抬头向上看,看到蓝天在此合为一线,绿树掩映,一半是蔚蓝色,一半是翠绿色,将这幽潭打扮得幽奥神秘。
倘若独驾一叶轻舟,轻轻漂入水中,荡漾入梦,那真是飘飘欲仙。
幽瀑 朋友们,这就是幽瀑。
你看她洁白如练,随风飘洒,姿态娇美,尽收眼底,让人怜爱有加。
于是,人们不由得为这银白色的瀑和碧绿色的潭而拍手叫绝,丽日下,二者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只见白瀑愈加洁白,碧潭则愈加翠绿,谭瀑联袂将美演绎到了极至。
孔雀泉 朋友们,刚才一路攀登而来,想必大家已有些乏累。
但不要着急,等大家一看到孔雀泉,所有的疲劳便会一扫而光。
看,这就是孔雀泉。
它位于郁郁葱葱,堆苍集翠的孔雀林的下方,是一组悬泉。
你看它银瀑高挂,高约数十米,在泉瀑下方绿茵遍布,串串水珠自然垂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放光,恰似孔雀落在山涧,光彩照人。
得夹克到近处仔细观看,以此来洗掉一路风尘劳顿。
沿石阶至观瀑台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观瀑台”,这里是欣赏云台天瀑的最佳位置。
在这观瀑台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边从天而降的云台大瀑布,而且向北还可以看到古栈道“路功”犹如一条锦带缠绕在山间;向东望去则可见双秀峰,独秀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向南看则可见孔雀林中数不尽的孔雀泉竞相开屏,蔚为奇观;向下俯瞰,如临仙境瑶池,大有超凡脱俗之感觉。
云台天瀑 前面就是垂直落差达314米、由“华夏第一高瀑”之美誉的云台天瀑了,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它的风采吧!他上吻蓝天,下盖石阶,犹如晴天雨珠,临空飘落, 宛如透明玉带,又象翩翩起舞的少女的乳白色衣裙,因风作态,变幻无穷,亦梦亦真。
站在它的近旁,你会充分领略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宏雄伟气势,甚至可以倾听到它的心跳、感觉到它的呼吸。
波浪石坪 朋友们,大家请看这一块奇特的波浪状地面。
这就是“波浪石坪”。
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表面不同于其他石头,这利一岩石层面上是一处珍贵的地质遗迹,面积共有500平方米,台面波状起伏,活似凝固着的水波纹。
传说古时候,世间有共工氏,因为争夺皇帝的位置, “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了五色石用来补天,在这里杀死了一条兴风作浪的黑龙。
霎时间,血流成河,波浪起伏,凝成了这波浪形谷地,眼前的这块石坪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它形成于5亿年前水动力作用较强的滨浅海环境中,足由海水的潮汐等作用形成的。
目前,这种巨型纹理,堪称为中华一绝。
沿山路返回,从潭瀑峡停车场返程。
景区是以三国胜迹灞陵桥为依托,自1990年以来分期复建的文物旅游景区,位于城西八里处,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归刘挑袍处。
景区由灞陵桥、关帝庙两大部分组成,共有六个景点:门阙、照壁、青梅园、灞陵桥、关帝庙和桃园。
关帝庙为清代建筑,其他均为仿汉建筑,整个景区是以集桥、庙、园为一体的园林建筑。
这是景区的大门--门阙。
阙上浮雕着上古神话传说人物伏羲和女蜗;两边是门吏,他们身体微躬,面部表情恭谨,手里拿着欢迎贵宾的饰物迎接大家的到来!前面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照壁,上面浮雕着《汉关帝神游之图》,描绘的是关羽神游许昌的情景。
青梅园是根据“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辟建的纪念性建筑。
相传,曹操的夫人卞氏来到许昌后,每逢春来夏初,就想起家乡的青梅。
当时,兵荒马乱,卞氏吃不到青梅,唉声叹气。
曹操就派人从乡下移来梅树,种在丞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
每到成熟季节,果实累累,香溢满城,卞氏吃到青梅以后,眉开眼笑。
有一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南阳,走到半道,将士们渴得走不动了,忽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片梅林!”,一传十,十传百,将士闻之,口皆生津。
霎时,人人浑身是劲,个个如虎添翼,一鼓作气,攻下南阳。
曹操班师回到许昌后,为纪念这次胜利,精选青梅,酿造美酒,犒赏三军,并在梅林里建造一座亭子,全用梅木雕刻,曹操亲书匾额“青梅亭”,还把“望梅止渴”四个大字写在影壁墙上。
从此,这个故事便流传开来。
青梅亭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方。
曹操每到颖阳军营,总是要到这里把酒畅怀,赋诗抒情。
并且把它作为军营的接待宾朋最高礼遇的地方。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后人有诗赞曰:“绿满园林春已终,二人对坐论英雄。
玉盘堆积青梅满,金箪飘香煮酒浓”。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活”字门前。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
鼎立于这个时代的魏、蜀、吴三国都有一批智勇双全的文臣武将。
特别是曹魏集团,更是被人们誉为“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凭借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业绩和灿烂的三国文化。
这个“活”门便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丞相府新建一座花园落成了,曹操巡视后,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只是临走的时候,执笔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众人们不解其意。
曹操的主簿杨修非常聪明,说:“门里添活,意为,阔',丞相是嫌门太阔”。
于是工匠再筑围墙,改造停当,又请曹操视之,曹操大喜,问:“谁知我意”?左右答曰:“杨修也”。
前面就是灞陵桥了,千古流传的关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灞陵桥距许昌市八里处,又名8里桥。
为什么叫“漏陵桥”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大概与《三国志评话》的作者有意借名桥、写名事、为名人歌功颂德有关,把关羽挑袍的地方写成西安灞陵桥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谐音,以讹传讹,沿以为习。
无论是“八里桥”或是“灞陵桥”,由于这处遗址的历史影响,不失为许昌的一处名胜古迹。
关羽在许昌辞曹归刘并非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事。
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额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而且还亲自率领部将赶到灞陵桥头给关羽赠袍送金,为其饯行。
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身上,并勒刀回头称谢日:“蒙丞相赐袍,导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
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一败涂地,最后只带十数骑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因此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后人于溺陵桥畔修建了关帝庙,以作纪念。
此桥的始建年代无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
原桥青石灰砖结构,三孔,通长17米,高2.88米。
桥上遗留构件有石雕栏板、戏水龙头、望桥、石狮、石猴等,都存放在关帝庙内。
桥北为明末总兵左良玉泼墨手书“汉关帝挑袍处”的巨型石碑。
桥南是《关王辞曹操之图》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这座仿汉观赏桥。
桥长121米,单拱双柱,柱承栌斗,支顶拱体。
青石栏板上浮雕仿汉画像,内容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大多是反映汉代农桑狩猎、民俗天像等现实生活。
质朴生动,令人退想。
东阅台的正中入口处,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西月台南北对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烟,代表着帝王之仪。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五
(黑龙潭)再往前走,突然有一深洞映入我们的眼帘,洞长`三十米,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洞内路面铺有石板,上可以走人,下面有渠水,现在,让我们手拉手向前行进,一同进洞吧。
(处山洞口)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听见谭飞瀑鸣的流水声,又可以看见飞檐陡壁,险情奇趣贯穿其中,回味无穷。这个峡谷就是在距今145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期间,由水动力作用和地壳的不断抬升造成的。他已经是一位具有十亿多岁的沧桑老人了。
(一线天)过了黑龙洞,这里涧水分割山体,中间有急流飞泻,绝壁高耸,崔嵬对持,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犹如泰山压顶,使人倍感惊险刺激。
(黄龙潭)这里峡宽二三十米,被与青龙潭相邻,前后对比相对开阔了许多。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浅绿淡黄的菌类游丝,漂浮在潭水上面,吸附在水底的鹅卵石上,把滩底掩映的清新流翠。好像能工巧匠为黄龙潭铺设了一层金丝绒地毯。潭中的石头倒影在水中,参差错落,好像一个水式庭院。
(含羞石、相吻石)在黄龙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分别位于潭中央的含羞石和潭东北的相吻石了。据传说,这块含羞石无论春夏秋冬的水位怎么变化,她总是若隐若现地浮在水面上,十分奇怪,好像一位年轻漂亮的仙女见了美男子一样羞羞答答。很不好意思地诉说着爱慕之情。潭东北,那两块跃出水面,宛如一对情人相拥相吻的红色奇石,这是黑、百二龙王的龙子龙女的浪漫化身。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恋之情。
(逍遥石、龟背石)在黄龙潭的西北角还有一块奇石,高2米,长3米,宽约1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文理自然,古朴浑厚。传说,庄子当年云游此处的时候,见之如老友后,顿时突发灵感,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逍遥游》,后人为了纪念此事,将其命名为逍遥石。在逍遥石的旁边有一块巨石,上面有龟背纹理,所以叫龟背石。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六
八里沟景区到了,请大家下车,随我一起游览这奇山秀水!
八里沟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上八里镇松树坪村,距新乡市50公里,总面积为40平方公里,是一处以原始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名胜区。目前,景区已经开发出桃花湾、山神庙、玉皇宫、羊洲地、一线天、红石河等六个小景区150多处景点。景区内瀑布飞泻,池潭清澈,森林茂密,民居古朴,兼具北方山水的雄浑和南方山水的灵秀,被旅游界同行和专家誉为“太行之魂,中华风骨”,是河南省南太行旅游区的精华。
朋友们,现在我们位于景区的门前,眼前的建筑是山门和桥头堡,两座建筑均为仿古汉阙式造型,样式古朴大方,风格素净雅致,充分展现出八里沟人朴实待客、和睦经营的信念与追求。
进入山门,我们迎面看到的是一座寿星石雕。由于八里沟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平均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5000个以上,是大城市闹市区的十几倍,整个景区好像一座“天然氧吧”。所以这里自古流传着“常到八里沟,能活九十九;常住八里沟,能活一百九”的民谚,我们的这座寿星石雕正表现了八里沟人对各位健康长寿的祝愿。
现在我们所站位置右边的那座灰色小庙叫二仙庙,根据庙前辩识古碑推测,这座庙最晚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己经有了,是目前我们景区最悠久的一座古庙;向左边看,远处那座耸立的山头好象是人的两个手指头,它的名字叫做拇指峰,拇指峰的手势好象正在欢迎大家前来八里沟呢!
现在,桃花湾水面上陆续开发了飞索、晃桥、竹筏、漂流等项目,并且还有一处面积比较开阔的沙滩,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一会,然后我们再一同前往抱犊桥、将军潭及将军潭瀑布。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抱犊桥,传说是东汉光武帝手下大将马武小时候抱牛犊过河的地方。后来马武成为东汉的开国将军后,回到家乡修建了这座小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桥命名为抱犊桥,并把桥下的水潭和瀑布命名为将军潭和将军潭瀑布。再向前走大家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古朴的仿古茶楼,它就是景区为纪念马武而修建的马武居茶楼。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七
欢迎大家光临龙潭峡谷风景区观光旅游!今天由我为大家作导游服务,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欢乐。
龙潭峡谷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西北部群山之中、黄河的重要支流——青河川的深处,东距洛阳市80公里,属新安黛眉山峡谷群世界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
青河发源于黄帝密都青要山北麓,流经龙潭峡谷,在红崖山前与山窝河汇流,注入今天的黄河万山湖(小浪底水库)。青河川曾是古代中原地带通往山西绛州、侯马、太原一线的交通要道。
龙潭峡谷地处豫西中山、低山、丘陵区,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奇特,出露的地层包括中元古界的熊耳群马家河组和汝阳群石英砂岩、下古生界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还有部分上古界、新生界岩层。地球形成已有46亿年,在距今12亿年前后,华北地区还是一片海洋,后经地壳运动,古海底沉积层抬升出露,在新安北部黄河南岸形成820余米厚的紫红色石英砂岩,构成了这一带山的主体。大约从24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的地壳新构造运动(也叫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基本奠定了今天地球的地表地貌。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这一带原先出露地表的海底沉积层——紫红色石英砂岩,又经过上隆下降、崩裂塌陷,和长期的水冲浪旋、风剥雨蚀,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岩嶂谷群,呈现出高峡长谷、山嶂岩洞的地貌特征。这种地貌特征,既体现了这个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也是研究黄河演化贯通历程的有力佐证。这里显现的沉积构造遗迹种类(如波纹、泥裂、交错层理等)多达数百种,成为反映华北古海洋沉积层特征的天然博物馆。近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后,在新安北境的黄河主干道上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辽阔水面,碧波万顷的万山湖和独具特色的地质公园互为映衬,红石韵,黄河魂,山光水色,两相辉映,构成了万里黄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璀璨明珠。龙潭峡谷就是这黛眉山峡谷群地质公园中的典型代表。
在我国,由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峡谷多由碳酸盐岩构成,石英砂岩峡谷并不多见。它发育于太行山东西麓的嶂石岩地貌,其特色是单面崖墙,沿横向笔直延伸;惟独新安的石英砂岩峡谷,是双面崖墙,两壁高耸立陡,弯曲延伸很远,构成逶迤壮观的巨大峡谷群,从而丰富了这类地质地貌形态的类型。因此,在全国大峡谷的比较中,新安峡谷群地质遗迹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学上具备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点,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和科普价值。
龙潭峡谷处地偏僻,受人类生活干扰较少,生物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生态环境优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栎树林、杂木林、侧柏林、刺槐林构成,主要风景树,有青檀、白蜡和三叶槭等。
龙潭峡谷,以它罕见的地质构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博物馆。
石英砂岩峡谷,是双面崖墙,两壁高耸立陡,弯曲延伸很远,构成逶迤壮观的巨大峡谷群,从而丰富了这类地质地貌形态的类型。因此,在全国大峡谷的比较中,新安峡谷群地质遗迹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学上具备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点,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和科普价值。
龙潭峡谷处地偏僻,受人类生活干扰较少,生物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生态环境优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栎树林、杂木林、侧柏林、刺槐林构成,主要风景树,有青檀、白蜡和三叶槭等。
龙潭峡谷,以它罕见的地质构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博物馆。
在青河川的前段通往龙潭峡谷的路上,有三处景点,各具特色。它们依次为惠风洞、将军石、千年古檀。
惠风洞:走进青河川,首先见到的是右首崖脚的石洞。它是由白云质灰岩沿裂隙溶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含有泥质白云质灰层。裂隙比较发育,洞体宽窄不同,洞深莫测,洞口有风流动;盛夏森森然冷气爽人,隆冬则暖风融融,似有盎然春意。所以,无论三伏数九,总是清风宜人,招人驻足流连,被人们称为惠风洞。
将军石:惠风洞外左侧,高高的石崖上有尊将军石,形象宛然一位将军披甲戴盔,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龙潭峡谷的路上。将军石旁边有小象鼻造型石,对面山上有巨石像坦克等。这些都是由白云质灰层岩沿裂隙溶蚀和崩裂塌陷而残留的地表剩余物。
千年古檀:再往深处,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约30米,冠幅约40米,树冠硕大,枝叶茂密,遮天盖地;树干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围6。5米;树根裸露抓伏在岩石上,纵横交错,如盘龙卧虬,仅靠吸收白云质灰岩和石英砂岩之间的水份生长。它顽强求生的铮铮铁骨给人以深刻启迪。
青河川中段突现一座山峰,叫红崖山,山前有红崖寺遗址
红崖山:处在青河川正中,雄伟挺拔,峰峦叠翠,把青河川岔开:右边为山窝河谷,地势较缓,是古道通往黄河渡口的必经之地,并与峪里峡谷风景区连接;左边就是龙潭峡谷,又称“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黄帝密都青要山腹地,与双龙峡谷风景区连接。
红崖寺:山前的红崖寺,始建于唐朝初年,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名播四方,香火极盛;唐武宗时,大兴灭佛运动,红崖寺一度被毁。宋、元时期,更名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师住持,还是这条古道上名闻遐迩的著名寺院。
元末明初,寺院毁于战火。明正德年间由法师宗玺主持重修,到嘉靖龙飞甲辰岁秋仲月由净恩法师主持续建竣工。后来,随着时势的发展,这条古道逐渐被废弃,寺院也随之萧条。
红崖寺遗址南侧新建一座石牌坊,是龙潭峡谷风景区的入口。牌坊前、后各有坊联。
前联为:八里迷谷,桩桩迷景逗客伫;千尺险峡,步步险象着人惊。
后联为:关峡相望,岚为轻云绕;潭瀑联珠,水呈青龙飞。
两副对联形象地概括了峡谷内天造地设的雄奇景观,这就是我们要游览的地质公园——龙潭峡谷风景区。
龙潭峡谷全长4公里,从平面图上看,它很像一条东西横卧的巨龙,而且峡谷内处处以龙的传说为宗,所以历来人们都叫它龙潭峡谷。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这里又是石英砂岩地质奇观展览馆。龙潭峡谷(包括周围的峡谷群)反映的是距今12亿年前后华北古海洋沉积的特征,属于典型的中元古界紫红色石英砂岩构造。峡谷内悬崖如切,绝壁欲倾,长峡瓮谷,回旋迷离。崖壁上下,由流水长期冲刷旋蚀深切而显现的层理、节理纹路,把崖墙装饰得如帐如幔,幅折弧曲,形成高峡瓮谷,置身于此,大有如梦如幻的感觉。而且,由于地壳抬升和下陷交错形成的落差瀑布和水潭十分发育,每处潭、瀑都与周围地质环境,组合成一组别有韵致的自然景观,亦奇亦幻,原始古朴,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八
各位朋友:
濮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现在我们带领大家去参观的景区就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而建成的,叫戚城文物景区。
(进入戚城景区)
濮阳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戚城遗址是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戚城文物景区总占地面积760亩,自1991年3月起,历时5年建成,其中有纪念景点5处,文物及遗址展示3处。
古书记载,淄阳上古名叫帝丘,是传说中五帝之一“颛顼”和他的部落生活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天称濮阳为“颛顼遗都”。颛顼的历史功绩是观天象、制历法、改革原始宗教。前面的这座高台建筑——玄宫,就是纪念人文始祖颛顼的。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在《大宗师》中说:“颛顼得道,以处玄宫”。意思是说,颛顼悟出了天地之道,在玄宫主持了宗教改革,玄宫因此而得名。
这是颛项和夫人女禄的塑像,他们既是功勋卓著的中华人文始祖,也被历代尊称为天地人三界的神灵。从东面的壁画,我们可以看到头戴羽冠,。手执玉钺的颛项帝被四周光环笼罩,表示其法力无边。频项为黄帝之孙,他所处的时代为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他规定男女有别,确立父系制度;他注重收集各部落先进的生产生活经验,收集百药以医万民。颛顼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区分神职和人事,设立专门的司天和司地的官职,“通天”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此后逐渐演变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但另一方面,由于设立了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官职,农业和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壁画上这是南正重,那是火正黎,“南正”和“火正”都是官职,重和黎就是颛顼的两个负责“司天”和“司地”的大臣,古书称之为“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西面的壁画描绘的是颛顼帝“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场面。直到今天,我们仍称一年分为366天的历法为“颛顼历”,这要算是中国早观象授时的记载。颛顼帝还禁止近亲结婚,说明人类早就认识到其危害。
在两边长廊之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淄阳历代名人塑像,共有20尊。淄阳位于黄河下游之滨,地灵人杰,涌现了政治家吕不韦、改革家商鞅、军事家吴起、侠士荆轲、天文学家僧一行……可谓群星灿烂,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不仅是淄阳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在石器时代之后是青铜时代。石器时代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传说时代,和“三皇五帝”相始终,而青铜时代则和夏、商、周三代相始终。夏代,淄阳是其邦国昆吾所在地,昆吾手工业发达,是夏代青铜铸造业的中心。文献所记载著名青铜礼器——九鼎,就是由大禹的儿子启用九州所贡之铜在昆吾铸造的。我们面前这一座水榭式建筑——铸鼎轩,即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而建,中间这尊彩塑为夏启。
好,让我们沿着九曲回廊,欣赏一下垂柳倒映的玄湖风光,然后到戚城历史陈列室参观轰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中华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标志物,源远流长的中华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那么,龙文化起源于何时何地呢?1987年8月在淄阳西水坡遗址的考古发现给我们提供了答案。这是一次远古时代的宏大葬仪,共由四组蚌图遗迹组成,以龙虎蚌壳图案作为陪葬,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其进行碳14科学测定,结果为距今6460±135年,专家们据此推测墓葬与文献记载中的“三皇五帝”时代相关,那么,墓主人是三皇五帝中的哪一位呢?是伏羲、黄帝、还是颛顼?尚无定论。
这一发现可以称之为中国“帝陵”,“王陵”。因为三皇五帝都和龙有关,只有他们才能享有如此高规格的葬礼。再看出土的仰韶文化特大陶鼎和陶鼓,在我国同时代的考古发现中实为罕见,其风格展现了特有的“王者之气”。濮阳古称“帝丘”,又是五帝之一“颛顼”的故都,在此发现中国“王陵”、“帝陵”是十分自然的。
再看右侧的龙图案,形象不仅生动逼真,艺术性很高,而且从中国龙的艺术发展历程来看,它的颈、爪、角以及整体构图,已经具备了发展到后来中国传统文化龙的大部分要素和创意。蚌龙身上所特有的精、气、神,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征服自然、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写照,专家们誉称为“中华龙”是当之无愧的。濮阳也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龙乡”。
现在我们在东、西、南三面回廊中所看到的26幅春秋卫国史壁画,形象地再现了自公元前ll世纪末,卫康叔受封立国,之后都城三迁一直到定都帝丘(即今天的濮阳),后于公元前239年为秦国所灭这8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著名的成语典故如大义灭亲、退避三舍、螳臂挡车、好鹤失国、桑间濮上、郑卫之音等就出自卫国史,历史名人孔子居卫十载,留下了许多佳话。卫国和鲁国同为“礼仪之邦”,卫国作为一个千乘大国在春秋战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前面这座巨形雕塑是为纪念五帝之一颛顼的。这座雕塑名为“帝颛顼乘龙至四海”。
戚城会盟是春秋时代重要的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在西边看到的是雄伟的古城墙遗址。而面前高大的土台建筑便是春秋诸侯会盟举行仪式的会盟台。会盟盛行于春秋时期,当时诸侯或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一种具有制约作用的礼仪活动。会盟各方协议达成后,在会盟台上对天盟誓,然后杀牲取血,饮血坎牲(即喝血后将牲埋起来),对神灵做出信守诺言的保证。
主持会盟者叫盟主。那时,盟主多半凭仗自己的实力,打着“以德服人”、“抑强扶弱,辅佐周室”的旗号来发号施令。据《春秋》、《左传》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的近一个世纪内,诸侯在卫国会盟十四次,其中在戚城就有七次,内容牵涉结盟、背盟、续盟、援救被侵国家等事宜。面对这座高台,我们仍然可以想见诸侯历次会盟的壮观场面。1991年2月5日,江泽民曾亲临戚城遗址,对其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戚城是卫国北部的一个边邑,向北隔黄河与晋国相望,南与鲁接壤,西与郑毗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成为诸侯争夺的一个战略目标。同时,戚城又是卫国孙氏家族的采邑,孙氏家族权倾朝野,其立场的向背直接影响到卫国的政局和诸侯势力的均衡,所以,史书记载,许多历史事件与戚城有关,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在与戚城有关的政治事变中遇难。
戚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上的部分为周长1520米的古城残垣,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地下则保存着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汉代等不同时期历史遗存。
好了,戚城文物景区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
你们好!我叫xxx可以叫我李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青天河,游客朋友可以跟我走了。
我们现在在河南省博爱县境内,大家看:这里清清的水,碧绿的叶,含苞待放的花朵,刚探出头的小草,吐出嫩芽的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多像一群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到处都是生气勃勃,到处都是春意盎然。
到了青天河码头了,我们买票上船。看,青天河河水特别清,清得能照出人影;青天河河水又特别绿,绿得像一块翡翠。这里的山也别有特色,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千奇百怪,姿态万千。
到河对岸了,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青天河瀑布走去,山路左边是一座座披着绿衣的高山,右边是哗哗流淌的小溪。再向前走,我们就会听见雷鸣般的巨响。走近一看,好大的一条瀑布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禁想起李白的这句古诗。站在瀑布脚下向上望,瀑布多么像一条剪不断的白练啊!
走过吊桥,继续行进,我们就来到山顶。这里有许多油菜地。油菜开花啦,这儿一片,那儿一片,黄澄澄,金灿灿。桃花开了,红得像火,粉得像霞。山顶上,白云缭绕,仿佛触手可及。站在山顶向下俯视,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十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以北12公里处,主峰是茱萸峰,海拔1304米,因为山势突兀,好像一口大锅,覆盖在群峰之上,在古代被称为“覆釜山”又因为它山势高耸,森林茂密,山间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又被称为“云台山”。从地理学的观点看,云台山在地形上是属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称“太行云台山”。
云台山自古就是豫北名山,现在已建成了云台山风景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现在开放的主要景区有:温盘峪、茱萸峰、老潭沟、小寨沟等。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温盘峪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峪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温盘峪全长近1公里,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
好,游客们,我们继续向西前行,经过了子房湖和漫水桥,映入大家眼帘的有一座山门,上写“老潭沟”三个大字。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民间干旱之苦,不顾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在这里的一个深水潭中,人称“龙潭”,这道沟被称为“龙潭沟”,后有人为表示对龙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就成了“老潭沟”。
由于地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剧烈的断裂构造,形成了东西走向的“u”形断崖,因而这里出现了东西走向的沟谷景观,还有又高又陡的崖墙地貌景观,大家请看,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老潭沟的尽头,就是著名的云台山瀑布,它落差达到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称为“天瀑”,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十一
八里沟距郑州仅120公里、距洛阳仅160公里、距开封仅130公里、距少林寺仅140公里、距新乡市50公里,辉县市20公里,景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景区内重峦叠嶂、怪石嶙峋、猕猴跳涧、溪流潺潺,这里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峻、险、幽为一谷。
新乡八里沟山势独特,三级绝壁逐层下降,重恋叠嶂连绵,嶙峋怪石相望,既有泰山之雄浑,黄山之秀丽,又有嵩山之挺拔,华山之险峻,巍峨壮观,傲然屹立。景区内四季水流不断,三溪九湾,飞瀑鸣涧,瀑潭连天,水质甘洌,水色清澈,游人赞为“中原九寨,北方水世界”。
新乡八里沟20__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旅游接待、种养殖于一体,是一处保留完整的以原始自然风光为风景名胜区。八里沟景区处处充满着神秘,步移景异,各有所奇。新乡八里沟景区主要包括桃花湾、山神庙、羊州地、红石河和一线天五大游览之地,称为八里沟五品:一品红艳欲滴桃花湾,二品古意昂然山神庙,三品清泉潺流羊州地,四品飘渺仙境红石河,五品人神洗练一线天。共150多处景点。有北方十分罕见的瀑布群。仅渠瀑、帘瀑、沟瀑等大小瀑布就100多处,是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的瀑布群体,其中八里沟大瀑布落差200米,四季流水,气势恢弘,被誉为“太行天瀑”;有山体观音、马武神像、钟山九佛、石人迎客、老子布道等山体景观;有先人洞、龙凤洞、八宝洞等洞体景观;更有一线雄关、五彩泉等人间奇观。
主要景区红石河碧水横溢,红绿相映,色彩斑斓,明丽如画,因海拔1100米被誉为“太行天河”;太行主峰玉皇峰,东观日出,西望云海,南眺黄河九曲,北览千峰竞秀。新乡八里沟山清水秀、风光古朴、原始天然。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植物种类1700种,年平均气温14度,气候宜人。景区大气负离子含量达5000个/立方厘米,是一处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景区山体呈三级绝壁,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潭瀑相连,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水瀑之声不绝于耳。八里沟独具“奇、险、秀、幽”之特点,是太行山水精华荟萃之地。
新乡八里沟的山,八里沟的水,甚至八里沟的每一块石头都引起世界的好奇。如今,八里沟景区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度假的前卫。也已成为游客向往的一个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景区内宾馆茶楼均依山傍水而建,多为秦汉风格的仿古建筑。度假区掩映在原始森林带中,均系石头砌成的农家小院,置身其中可以彻底摆脱了高楼林立的都市束缚、全身心品味世外桃源,享受大自然的舒爽。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十二
红旗渠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面积为五平方公里。红旗渠风景区是由红旗渠分水苑和青年洞景区组成,主要有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络丝潭瀑布。红旗渠风景区被称为“中国水长城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9月,被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土资源局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1960年林县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入林县。沿漳河南岸绕悬崖,越峡谷,逢山开洞,遇河架桥,开凿长达70公里的总干渠,渠高4.3米,宽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从分水岭向下,分凿三条干渠。第一条干渠沿太行山东麓向南与英雄渠汇合,全长41.5公里,著名工程有桃园渡桥,桥长100米,高24米,宽6米,其上可行汽车。十干渠与英雄渠汇流处称“红英汇流”,渠水奔腾,飞瀑喷雪,好似银河倾泻。
第二干渠全长48公里,东南流入安阳县。第三干渠东北流经4公里长的曙光洞而入东岗乡。整个工程劈开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条,挖砌土石1640万立方米,用工4000多万个。红旗渠的建成,全县形成了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网,建水库、池塘400多个,建中小型水电站80多个,灌溉面积40万亩,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并提供了工业用水。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十三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今天我们将登船游览薄山湖风景区,去领略大自然赐予驻马店的瑰宝。
在去景区的途中,我把景区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薄山湖景区距确山县城20公里,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潮水面积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岭之间。湖两岸有十万亩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环绕湖周。薄山湖景区由朗陵景区、大坝景区、东大山景区、九子沟景区国部分组成。今天我们游览活动主要安排在湖上,其间我们要游览湖心岛、毛竹林、九子沟,游湖还途经灵龟岛、“绿色长城”、大钩潭、禹王治水、处、骆驼岩、将军壁、猴儿崖等,整个游程约15公里,需要3~4小时。
现在,我们站在薄山湖大坝上。它雄伟壮丽,拔地而起,把薄山和李岗山紧紧连接在一起。大坝高48米,长545米,坝顶宽8米,库容6亿2千万立方米。大坝东边这座山叫薄山,古时属朗陵县,西汉高祖四年设县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这里是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的结合部。西南是连绵起伏、巍峨雄壮的千里桐柏山;西北便是雄伟壮阔的千里伏牛山。薄山即是临近、迫近大别山的意思。
游客朋友,请大家向前看,我们左前方的这个小岛叫湖心岛,小岛呈椭圆形,像一条大鲸鱼,随着湖水水位的升降与南面的小岛若即若离状若母子。人们赞美湖心岛为“山依碧水水绕山,山幽水静鱼鸟欢,世人都晓西湖美,人上湖心赛神仙”。湖心岛以植物景观最具特色,岛的东南面是一个大型自然植物园,有南北植物470多种,其中最珍贵的植物有杜仲、野大豆、南京坷楠树、日本花旗松、野皂英等。这里是植物科普游览的园地。
听景不如看景,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下船信步湖心岛,走进桃花源吧。大家都知道黄山的迎客松,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树我们叫它薄山迎客梨(棠梨),它以昂扬的姿态欢迎各位的到来。前方这座亭子叫迎曦亭,是观赏湖光山色的眺望点,在这里,正对我们的这座山叫老虎岭,如果是傍晚,夕阳辉映下,就像一幅“一虎来饮水,惊走打鱼船”的泼墨画卷。
大家看左前方湖中一扁圆形的小岛,岛的中部绿树青青,岛的两头芳草菌茵,酷似一只惟妙惟肖的观赏佳品绿毛龟,这就是万年灵龟岛。相传是一只万年灵龟好心救了过海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但是又被粗心的蓝采和误了封仙机会,在这等了三千多年,化作这座万年灵龟岛。好了,现在请大家回到船上,继续我们的游程。
告别了鸟语花香的湖心岛,我们下一个景点是翠竹溪。竹系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我国竹的种类繁多,约250余种,以江西奉新的大毛竹、广西花坪的纺竹、湖南君山的湘妃竹、四川重庆的慈竹、安徽池州的罗汉竹最具特色。毛竹原产我国,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经济价值最高、栽培面积最大的竹种。毛竹竿高通直,竹材坚韧,纹理直,蔑性好,具光泽,是良好的建筑和竹器用材,又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可制造乐器,工艺品等。我们前方这个港湾通向一条优美的山谷,那就是毛竹林景区。河南信阳、南阳、驻马店市为毛竹栽培的北缘地带,在小地形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成林,您可以感受一下这条山谷的地形与众不同之处。您看这片毛竹有的粗壮,有的稚嫩,满眼弱翠葱茏。竹以其有节、中空、常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可入诗又可入画,赞美竹子如“未曾出土先有节,即使凌云也虚心”。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爱竹,他常引用苏东坡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好了,大家照过相后我们就到下一个景点“绿色长城”。随着游船的前行,我们将要到达湾转景变的s型大峡谷了。现在请各位向右前方看那道山脊,您看它像不像咱们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呢?这里就是薄山湖“绿色长城”景区。薄山湖还是鸟的王国,主要有鹤鹰、白鹭、灰鹭、雉、莺鹊、啄木鸟、鸥、斑鸠、布谷鸟、百灵、白头翁、画眉等,大家看湖边那些悠闲散步的白鹭,它是鹭科鸟类中最为秀美的一种,有著名的诗句为证:“一行白鹭上青天”。过去只有在千古诗句中才能领略的意境,在眼前的薄山湖却是一幅平常景象。
薄山湖控制流域面积580多平方公里,湖内河汉纵横,四周山峦起伏,植被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这些优越久地理环境,形成了湖内适宜多种鱼类迅速生长的有利条条。据不完全统计有墨鱼、黄刺鱼、龟、鳖、黄鳝、虾,蚌、螺等,还有在中原地区不多见的鲳鱼、金色鲤鱼、鳊鱼、白鳝、翅腰(当地俗称)等。最好的要算桂鱼了,桂鱼也叫花鲫鱼,体形似鲫鱼,比鲫鱼宽而肥,头部和背部有圆形黑斑,它的肉特别细,特香,吃起来味道独特,是名贵的上等鱼之一。薄山鱼要用薄山湖的水来婉才好吃。客人最为称赞的是四种清炖鱼,即清炖花鲢、清炖鲳鱼、清炖鲫鱼、清炖甲鱼。今天中午大家就能品尝到我们薄山湖的“全鱼宴”了。
现在横在我们面前的这道长的山岭,叫“舌头山”,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是疏青衣水通溱水(溱水河),薄山湖就是接头河堵坝而成。当年禹王带领部下皋陶一队人马,来到这儿,发现“舌头山”阻挡上游来水,夏季洪水泛滥成灾,禹王就和他的部下驻扎在“舌头山”对岸的亮子冲上,开挖“舌头山”。人们为了纪念禹王治水,在亮子冲山建有禹王庙,白龙庙现在仅存遗址,庙里的龙碑被当地老百姓收藏保存完好。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太吴伏羲陵。太吴陵坐落在谁阳县城北,古蔡河畔,城湖之滨,是祭祀三皇之首太吴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占地875亩,建筑雄伟,殿宇巍峨,古柏参天,劲松叠翠,号称天下第一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淮阳老城通往北关途中路东环城湖里,有个方形土岗,那便是伏羲当初画八卦的地方,叫做八卦台。台中央有座八卦亭,亭顶天棚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封图。亭东有棵歪柏树,便是传说中的那棵神奇的八卦柏。八卦台南边有一片较深的城湖水域,便是伏羲养白龟的地方,叫做白龟池。
说来也巧,1984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少年在白龟池里竟钓出一只稀世白龟,重2.3市斤。周身洁白,玲珑剔透。其盖上花纹居然和传说中讲的完全相符,引起了不少学者的重视。但因管理条件简陋,颜色已赂有改变,淮阳县已于1997年8月1日又由这一少年将其放归蔡池。
伏羲氏生于成纪,他率领部落,由西向东,逐水草而牧,选择了黄淮平原,定都宛丘(今河南谁铂)。伏羲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到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立下了伟大的功绩。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他的主要功德是结网罟、兴渔猎,养牲畜、充庖厨,画八封、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造琴瑟、歌扶徕,正姓氏、制嫁娶,建屋庐、始定居,尝百药、制九针,造于戈、饰武功,以龙纪官、分理海内。他在以古陈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序幕。后人因此称他为“人祖”、“斯文鼻祖”、“龙师”。“太吴”即是人民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象日月那样光明。
传说伏羲氏在位120xx年,死后葬于陈。为纪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人们就在宛丘筑陵、建庙。据记载,伏羲陵墓始建于春秋,汉代在陵前建祠,以后历代帝王不断扩建太吴陵,成为帝王朝祖祭拜的重要场所。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改道,明以前的建筑除苏氏中书《太吴伏羲氏之墓》的墓碑外,其他已被洪水吞没殆尽。明英宗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在一片废墟上重建陵园,后又在清代多次修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太吴陵园区。
我们现在看到的陵园内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整个陵庙的布局分为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垣高3米,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琉金,楼阁掩翠,金碧辉煌,华彩璀璨。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建有渡善桥、九龙照壁、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仰观门、俯察门、钟鼓二楼、东西廊房、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寝殿、先天八封台、伏羲陵。大家听到建筑的命名后,就知道整个陵区都蕴含着伏羲先天八卦的基本原理,。一字形照壁,象征混沌未开的无极门意为由无极而生太极。术极门两侧三才门。三才门根据“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命名,五行门,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太极门东西的仰观门、俯察门意味着太吴伏羲氏仰观察而画八卦。根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又有两仪门、四象门。
统天殿显示“大哉乾元乃统天”之意,表明太吴伏羲氏一统天下,至高无上之地位。显仁殿源自《系辞传、) “显诸仁,藏诸用”。太始门,太始者,原始之萌也。统天殿俗称大殿,是陵庙中轴线上最主要的建筑。殿高17米,面积390平方米。该殿单檐歇山式,面阔5间,进深3间。脊上中间三节彩釉陶楼,楼下有一小龛,龛内方框雕楷书“太吴伏羲殿”5字,两边配以兽驮葫芦,骑马武士(二十八宿)。殿正门上悬:“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封结绳,以理海内”,“象天法地”,“抱一木式为”,…“斯文鼻祖”,“一画开天”等木匠。明间檐柱楹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中间匾额书写“宝笈开源,名迹久传”八个大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彻笔。殿内铁铸楹联“后天地。而生,朱园犹堪寻圣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此外还有:“人根之祖”、“中国一人”,“教以人伦”;“万派一系”,“佑我无疆”,“默佑黎民”等匾额。殿中设落地罩式神龛,青石座位。龛上据为花冠形,雕“都宛丘,结网罢,养牺牲,作甲历,画八卦,定嫁娶,龙纪官,造琴瑟,葬于陈”九幅浮雕图案。宪内塑有太吴伏羲氏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赤脚袒腹,手托先天八卦太极盘。左右配享朱襄、吴英。殿前设月台高七级,可容千人跪拜。月台两侧配东西廊房、钟鼓二楼,形成一座庄严的四合大院。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
显仁殿位于统天殿后,是一座双檐挑角的建筑,它面阔7间,进深5间,坐落在13级直壁式高台之上。龙凤大脊,殿周有回廊,用独特的地方手法彩绘。殿台东北角方石上有一孔,传为“子孙窑”。殿前原有铁熊一对(今无存),清康熙年间重修碑两通。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出太始门,经八封台、陵桓门,便是太吴伏羲的陵墓。陵高20多米,边长182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显得高大雄伟;气魄非凡。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通,宽3尺,高15尺,上有“太吴伏羲氏之墓”7个大字,据传碑为苏小妹用丝巾作笔写成。陵左右各立明重修碑一通。陵上有白擅,周有古檀,苍翠峥嵘,浓荫匝地。人们1976年发现陵西侧古柏树权间长出一颗白檀树,枝叶茂盛,当地人称“两柏夹一檀,打的粮食吃不完”。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甘肃庆阳北石窟寺观光旅游!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满足诸位客人的需求,使北石窟寺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庆阳北石窟寺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样,属甘肃早期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其风格与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相近,在中国佛教石代佛教圣地,全面体现了古代陇东佛教活动的兴衰与发展。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一颗艺术明珠。
陇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带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塬的西侧,东北距庆阳地区行署所在地西峰市25公里。这里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西汉至晋代为安定郡,北魏时归泾州,唐代为宁州,五代、宋时属原州彭阳县,元代为镇原州,明清属镇原县。其地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北魏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开窟造像的风靡,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胜地。据史料记载,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20xx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康生久为,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于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财,“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无论奚康生当初开窟建寺的动机如何,足见当时佛事活动之兴盛,而陇东的劳动人民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粗犷的黄土高坡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精美的艺术瑰宝。
北石窟寺自北魏开窟建寺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这样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宋、清碑文记载,古代寺院、殿宇轩昂、龛像俨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辉、佛光普照、僧众云集、阁楼峻丽、蔚为壮观。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清末兵燹。战乱烽起、寺院建筑,付之一炬。僧众遭戮,佛事废弃。新中国成立,1959年甘肃文物工作队在陇东进行文物普查,重新发现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对这一佛教文化古迹开始清理保护。寺院现有大小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碣7通,各代游人题记150余方。其窟龛分布密集,形如蜂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窟院南北长125米,宽40米,面积为5000平方米。窟龛分布的岩石断面南北长120米、高20米,大小相间,可分三层雕凿,造像均为高浮雕和圆雕,形象逼真,风格各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165号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位于窟区正中,是北魏永平二年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门两侧高浮雕两尊守门天王,其事高5.8米,身着铠甲,足蹬战靴,怒目锁眉,神情威严,大有震慑一切邪魔的气魄。身旁横卧两尊雄狮,虽年久残损,然张口舞爪,威态犹存。
该窟好象一座高大的殿堂,空间宏大,气势磅礴。覆斗式顶,距地面高14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为长方形,面积340多平方米。窟内东(正壁)、北、南三壁雕七尊立佛,佛高8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鼻大唇厚,体魄雄建,褒衣博带袈裟,施无畏手印。俨然一派华夏民族伟人的形象。关于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出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为以后七佛窟的兴建开创了先例。《魏书·释老志》简述佛教经义时,曾说:“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增一阿含经》卷四云:“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这些记载,说明七佛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佛经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说法教”,“照明于世间”,而且可“解除”一切众生的生死病痛之苦。北魏王朝编造七佛的种种“功德”,对七佛和弥勒的宣扬是在于极力沟通人神之间的界限。北魏从太祖拓跋硅到宣武帝元属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禀“皇帝即当今如来”之义旨,为北魏七个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则歌颂佛教历史,加强佛教正统思想的传播。二则讨好朝廷,歌颂皇帝功德,安抚民众,巩固北魏统治政权。因而供俸七佛在当时陇东地区十分盛行。七佛造像成为北石窟寺的一大特色,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晚唐,题材形象十分突出。这说明北石窟寺在陇东古代是一处非常正统的佛教圣地。而当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陇东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不惜血汗来雕凿如此宏伟、众多的七佛像,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愿望。
165窟还有十尊4米高的胁侍菩萨和两尊5.8米高的交脚弥勒,3.05米的骑象菩萨和阿修罗天王像,胁侍菩萨面目人俊秀、身材修长、婷婷玉立、神态自若。交脚弥勒头戴方冠、颈戴璎珞、肩披天衣,下着长裙,面带微笑,恬静而雅。骑象菩萨风姿娟秀、仪容恬静,柔情绰态,嫣然含笑,堪为驱除邪恶的善与美的化身。三头四臂的阿修罗天王像酷似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雕刻刀法粗犷简炼,形象生动奇特,三副面孔,三种表情,一喜一愁一怒,表现了他面对人生不同心态,一手举日,一手擎月,一手执降魔杖、一手握金刚杵,表现其法力无边,勇猛不屈的气魄,显示了劳动人民不甘屈服封建统治势力,勇敢捍卫美好生活的坚强斗志。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十四
林州红旗渠景区官方旅游网创建于,是用于发布红旗渠景区旅游信息的专门网站,为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州市(原林县)境内,开凿于太行山腰,西起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浊漳河侯壁断下,干、支、斗渠全长1500公里。
历史上这里是个山穷、水穷、地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全境地势国西高东低,总面积为204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1993年底有17个乡镇,53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97.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2万人,实有耕地面积80.69万亩。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流水漏失,缺乏良好的隔水层。在山地丘陵地区,虽有裂隙山泉分布,但涌水量很小。
几处盆地内大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不太丰富。漳河(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五条河流皆为山地型,大多数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地或邻近县山地,基流很小,河床纵坡大,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干涸无水,汛期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开发利用难度大、效益小。
唯独流经林县北部边界的浊漳河,水量比较丰富,沿林县境一段长15公里全是峡谷陡壁,河床低下,在天桥断处修渠引水,不能通过海拔470米的分水岭,素有“守着漳河种旱地”之说。
全县不仅水源匮乏,而且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自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中,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有30次,小旱小灾连年不断。因此,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且饱尝缺水的苦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人们经常翻山越岭,往返几公里、十几公里远道取水。
一遇干旱,广大农民不仅逃粮荒,而且逃水荒。据旧志和碑文记载:“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因为缺水,难讲卫生,地方病和传染病时而流行。“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就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水,维系着林县人的生命。人们惜水如命,如果谁任意把水糟蹋掉,不仅铸成过错,而且严重的是前逆祖宗后坑子孙的罪孽。所以,只要谁能帮助老百姓兴水造福,谁就会受到尊敬和爱戴。
明万历年间,滋阳县(今河北省行唐县)举人谢思聪奉命来林县担任知县,他在熟悉林县县情的基础上,动员老百姓修筑一条9公里长、一尺宽的水渠,引洪峪泉水,解决了合涧一带数个村庄的人畜吃水。人民感恩戴德,世代不忘,起名为“谢公渠,”并为其修建“谢公祠”,他的事迹载入历代篡修的《林县志》。
抗日战争时期,林县是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领导全县人民一面抗日,一面开展大生产运动,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设施。林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任村一带曾率领群众修筑了一段引露水河水的的小型渠道,被称为“抗日渠”。
在县南合涧河西村,八路军及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率领军民,修了一条长2公里,宽、深各0.7米的渠道,引淅河水,浇地百余亩,被称为“爱民渠”。尽管有一些水利用职权程,水,仍然是制约林县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严重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革,生产力有了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改变林县的贫困面貌,关键是抓水,只要有了水,其他问题就都好办了。
于是,在全县开展了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1957年,中国共产党林县委员会响亮地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斗口号,这一口号激励了一代人。
广大群众更加坚定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决心,水利建设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建设到中型建设,日趋发展,到1959年为止,全县建成英雄渠、淇河渠、抗日渠、天桥渠和弓上水库、要街水库、南谷洞水库、石门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水浇地面积由建国初的1.2万亩增加到1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
随着水利事业的日益发展,中共林县县委对“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奋斗目标越来越高,胆子越来越大。认为原设想在全县有了几条中型渠道和水库,就能解决水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水利设施,仍经不起大旱的考验,还不能彻底改变林县水源匮乏状况,必须到外界去引水,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才是长远大计。
1959年6月,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委员会领导成员分组到邻近县去考察新水源。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亲自到县境北部的浊漳河考察,从林县到山西境内,步行百余里,深入沿河村庄,询访群众,对浊漳河的流量和开发利用价值作了详细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及时地组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勘测。
县委通过反复讨论,并请示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征得中共山西省委同意,得到中共晋东南地委、平顺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县内广大干部群众对解决缺水问题呼声更高,抓住时机,毅然决定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兴建“引漳入林”工程。
在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时期——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上马,参加建渠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每人每天0.5公斤粮食(原粮)、1.5公斤蔬菜的艰难条件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和险滩峡谷中,摆开战场。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没有经济、物资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林县人民艰苦创业历程中的“第一部曲”。
红旗渠来之不易。国家和人民群众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各级党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在那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人民群众顶酷暑,战严寒,吃糠咽菜,忍饥挨饿,挥汗洒血,团结战斗,无私奉献,才取得了红旗渠建设的伟大胜利。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在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至林州腹地。第一干渠长39.7公里,第二干渠长47.6公里,第三干渠长10.9公里。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沿渠还兴建有“长藤结瓜”式的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提水站45座。并利用渠水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红旗渠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其余85.06%都是林州自筹资金。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有81名干部和群众光荣的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并涌现出诸如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一心扑在红旗渠建设上的副县长马有金,为红旗渠建设贡献青春的工程技术人员、共产党员吴祖太,舍己救人的女共产党员李改云,以及农民工程技术人员路银,除险能手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钻洞能手王师存,铁姑娘队队长韩用娣、郭秋英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的模范事迹,将永远激励林县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再夺取更大的胜利。
随着红旗渠配套工程的建成,形成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及其它引、蓄水工程作补充和调节,能引、能灌、能蓄、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52.2万亩,提水灌溉1.8万亩,全县有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
红旗渠通水43年(1965-)的运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总引水量为75.6亿立方米,年均引水2.8亿立方米,解决了100万口人和4万头大家畜吃水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与些同时,还带动了林牧业、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事业的发展。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现在以致将来的重要水源和生命保障,因此被广大群众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河南景区导游词篇十五
子房湖大坝岔路口大家看,这里有两条岔路:一条是我们刚才所走过的通往泉瀑峡和潭瀑峡的下道;另一条则是由河南省武陟县通往山西省陵川县的武陵公路,即上道。云台山景区的叠彩洞和茱萸峰两大景点便盘桓于此。下而,就让我们一同前去一睹它的“芳容”。
南天门朋友们,这里是叠彩洞第l号山洞,人称“南天门”,过去在门的右上方山顶,曾有一个魁梧的石人,威风凛凛,像唐朝著名大将尉迟敬德的。所以又称“敬德把门”。大家看,这里东有金山峰直插云霄,西有银山峰刺破青天,俨然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山阙.因此,南天门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双驼峰朋友们,再往前走,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双驼峰了:看见了吗?在飘渺的山雾云岚之中好像有两只骆驼在向我们信步走来,神态惟妙惟肖。倘若您侧耳细听,仿佛还能听到有悠扬的驮铃声从远处传来。此情此景,颇似塞外茫茫的戈壁景象,又恰如海上的海市蜃楼奇观,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