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汇总18篇)
教案应该是教师教学思想和经验的反映,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和练习环节。下面是一些关于教案编写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一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赏析〗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分组完成下列问题〗。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2、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3、寒冬腊月,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钟情山水的独特个性却遇上了知音人,他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读此段,找出表现独寂的夜游者相逢的心境的词。
见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惊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
作者落拓不羁,放浪于山水之间的高雅情调得到了应和。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6、从小品文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
〖达标训练〗。
一、课堂讨论:对“西湖”诗文的认识有哪些?
二、自测题。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拿一小舟。
2、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c)。
a、顾之,客请与予对局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以河为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d、有两人铺毡对坐。
3、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是“一痕”、“一点”、“一芥”?
因为湖上雾浓,所以长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点”、“一芥”,形容船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白描清高自赏,淡淡愁绪。
《江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节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手搔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另外,俄国作家契诃夫在谈论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的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的气象混莽,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鉴于这些,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并背诵;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手法。
针对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1.导语;2.展示教学目标;3.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4.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这里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正音、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句、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教师答疑、检查自学);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包括学生质疑,学生老师答疑,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形成板书);6.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这里包括对白描手法的介绍,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7.总结语。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1、本课的亮点在于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来韵味,读出来精神,读出来灵魂,出了主旋律。
2、以“悟”突破。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心”三个步骤深入感悟。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进行赏析、品读,使学生能较好的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得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气氛。
3、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蜻蜓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课后第二题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白描。讲完定义后老师应该结合文本将一下白描在本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4、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学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5、这节课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有些缺点就可以弥补。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画面,音乐,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看雪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多媒体的运用也让条理更清晰。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格。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悟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格。
教学时间:2课时。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第六册《小露珠》第一课时教案。
执教者:江苏省淮安市朱桥中心小学徐应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5张小卡片4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徐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徐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二句话,指导读。
(3)齐读。
2、读2―4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投影出示3、4段话(1)自由读(2)指名读。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3、4自然段。
(4)齐读2、3、4自然段。
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六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投影出示最后一句。你们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
(4)齐读。
5、赛读第七自然段。
(1)下面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比赛读,看谁课文读得流利。
(2)每组选一名参赛。
六、教学生字。
临、黎、蝴、蝶、秆。
七、小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一开始向徐老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我想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出示小露珠图片,贴在黑板上。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次走进小露珠的世界。师引背:夜幕降临,草叶上,小露珠爬呀,,到黎明的时候,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黄豆粒那么大的小露珠去哪了呀?你们听,你们看。出示第一个句子。
(二)读(二三四)自然段。
(1)师读:“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谁来做热情的小青蛙和小露珠打招呼?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么热情的招呼小露珠呀?引导并点出像钻石那么闪亮。板书:闪亮。同学们见过钻石吗?说说看是怎么样的?引导读好这个词,读好这句话。
(2)你们这样动听的朗读把活泼的小蟋蟀也吸引过来啦!你们看,(出示第二句话。谁来做小蟋蟀和小露珠打声招呼呀?指名读。小蟋蟀眼里的小露珠是怎样的呀?引导并点出像水晶一样透明。板书:透明。同学们,老师这儿就有一个水晶的地球仪,大家来看看。师拿水晶让学生看,体会透明之美。多美的小露珠呀!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吧!(男生读,女生读)。
(3)一直在旁边玩耍的小蝴蝶也按捺不住了,它也来和小露珠打招呼。谁来做做这只轻盈的小蝴蝶呀?指名读第三句。随机出示“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小蝴蝶认为小露珠怎样呀?引导并点出像珍珠那么圆润。板书:圆润指导读准这个词。那些同学见过珍珠的,举举手。那谁来说说珍珠是什么样的?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串珍珠,同学们仔细看看,珍珠除了形状是圆溜溜的,它的表面怎么样?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实物。引导理解圆润是指颗粒饱满又有光泽。这珠串美吗?引导美读这个词,读好这句话。分组读。齐读。
(4)分角色表演读二三四自然段。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看,拿出头饰,老师请你们来扮演这三种小动物。谁愿意来?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同桌合作读,也可以分角色读。待会上台表演。请四位上台戴头饰表演读。多么动听的朗读呀!老师都被你们打动了。同学们,此时此刻,这么美的小露珠就在你的眼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
过渡: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同学们喜欢小露珠,鲜花嫩草们也喜欢小露珠。
(三)精读第六自然段。
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生闭眼想象,想想眼前仿佛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交流,随机出示:“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点出”格外精神“。同学们,我们平常说人有精神,做做看,引导学生挺直身子,做端正。那让我们带着饱满的精神读一读吧。读好这个词,读好这句话。说说还看到些什么?引出”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理解俊俏,找找近义词。读好这个词。师: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这是多美的景象呀!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出示一组图片,体会美后,齐读。
(四)略读第七自然段。
师:小露珠为植物们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她是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呀!谁来做做骄傲的小露珠呀?指名读第一句。多么可爱的小露珠呀!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露珠要走了。师读:二三四句。这么可爱的小露珠就要走了,此时此课,你的心情怎样?是呀,动植们也和你们有同样的心情。读第五句,要求读出自己的切身感受。要告别了,小露珠笑盈盈得和我们告别了,同学们,你们怎样和小露珠告别呢?(生自由谈)。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了小露珠的世界,我们看到了的小露珠,的小露珠,还有的小露珠。看到了小露珠映衬着鲜花嫩草的美景。小露珠这么美丽,这么可爱,难怪大。老师仿佛看到你们也变成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露珠,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课堂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师感谢你们。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感悟春天的小池塘的明丽。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春天小池塘美丽的景色。小池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今天,我们来细细欣赏。
二、细读第1、2自然段。
1、小池塘什么样呢?自读第1、2自然段。
2、你喜欢这个小池塘吗?为什么?
3、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当画家,边读课文,边用彩笔把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来。
4、生纷纷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准备画面。师在学生边读边画时巡视指导。
5、同座位同学互相读书、纠正。
6、师选几张画贴在黑板上,学生互相评议。(边评议边读相应的课文,评议,再读。)。
7、这些小朋友画得多好啊!当你们在画画时,你想到了什么?
8、小朋友,看了你们的画,听了你们的评论,老师确实感到你们已经把课文的美读懂了。
(1)下面我们各自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把小池塘的美读现出来。
(2)自读,指名读,评议,比赛读,评议,再读。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9、拓展训练。
(1)书上的比喻用得好吗?准确吗?为什么?(渗透比喻句的概念,比喻体与被比喻体之间的关系。
(3)生互相;讨论、交流。指名说。
三、教学第3自然段。
1、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要怎样赞美小池塘呢?(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2、“五彩”的世界有什么颜色?
(许多颜色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齐读“五彩?)。
四、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池塘的画面)这第美的池塘,能为它配音吗?自读。
2、每组选一个代表比赛。
3、现在我们不用书,还能为它配音吗?试试看。
4、学生看画面自背。
5、让我们一齐来赞美这个小池塘,全班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白云白鹅。
3、小池塘太阳气球五彩的世界。
(大眼睛)月牙小船。
星星珍珠。
教学后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了本课生字,认识了新偏旁,理解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课文学生感受春天来到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四
在“激情导课”环节中,我首先创设情景,带学生进入汉字王国迷宫闯关,既复习了上节课所认字,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学生预期效果进行了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入了第二环节“民主导学”。
在“民主导学”环节中,我采取自读、互拼、互认,游戏、动作体验、课中操等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检测导结”中,抽读生字卡片,检验了孩子的识字,对对子环节检测了孩子对相反词的认识。“反思总结”这一小环节中,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收获,比较欣慰。
说实在的,我也没有想到孩子们配合这么好,孩子们的大胆精彩发言给了我信心,让我也更加深信:“播种行为,收获习惯”的道理,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语言组织能力还比较差,有时会出现一些口误,特别是对学生精彩回答不能给予更准确及时的评价,今后要在语言斟酌上下功夫。
二、课堂时间把握不准,课堂密度出现前松后紧,以至于拖堂五分钟,我认为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辨别方向上浪费了时间。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有不足的课,我将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争取高效的课堂。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五
一、设境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春景图,引导谈话。
小朋友你们瞧,春天来了!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有位神奇的客人要来到我们中间,她会是谁呢?(学生猜测)。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出示课题,指导读题。(学生友好地向小池塘打招呼)。
这样的开头快速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起来。
二、配乐朗读,激发兴趣。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悠扬的伴奏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之文句本身的优美,必将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三、多向导读,入情入境。
(一)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了课文,我们对小池塘有了一些了解,课文内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教师简笔画“大眼睛”。
通过简笔画形象地突破了“睫毛这个难点。
2、小池塘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眼睛?(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导看图,说说哪儿像大眼睛,哪儿像睫毛?
4、各小组一边齐读课文,一边想象小池塘的样子。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参与评价。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
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交流,老师还将评价让位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池塘这只大眼睛看到了什么?
2、学生上台板书: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请四名学生代表上台在黑板上板演小池塘看到的景物,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强调书写姿势,要求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将教师板书的权力让位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板书设计的乐趣,又解决了如何在阅读课中渗透写字教学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选择喜爱的句子上台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教师走下了讲台,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听学生的见解,从旁指导着学生的自主发展。讲台成了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现的舞台。
(2)、相机播放.课件,使学生感受池塘倒影的美丽,读出喜爱之情。
(3)、反复诵读表现美,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这里通过让学生多诵读几遍自己喜欢的句子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情绪化的“场”,让学生主动地读,达到自读自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指导背诵。
《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池塘美、春更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学习资源,通过教师及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对话、协商、讨论,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能够加深对教材的体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
(1)、教师背诵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可看板书、找规律、画简笔画、边背边想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背诵,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
5、放飞想象,拓展训练。
还有什么景物也能倒映在小池塘里?它们又像什么呢?
“说话”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小诗人来作诗的情境,这样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
(三)、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课文。)。
让学生找合作伙伴,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表现课文,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的大胆尝试,学生在此情境中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体验到了成功。
板书设计:3.小池塘。
设计者为打破语文课堂“一头沉”的局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她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解难、设计板书、上台展示成果,用读来抒发自己的体验,逐步将学生带进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境界。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教的方式,由原来口授、设问、解答变为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的条件引导学生把以往过多依赖老师学习的只听、只记的学习方式变为提出疑问,借助讨论和老师提供的学习条件设计其活动,多方位探索。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质疑探索;处理信息,拓展学习,最终达到知识建构的目标,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小池塘的明丽。
教学难点:体会词句,感悟小池塘的明丽。
教学准备:1、课前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小池塘。
2、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参观情景,畅谈所见所感。
1、指生说说自己参观到了什么?
2、师相机板书:小池塘。
师:小朋友,你觉得小池塘怎么样?你想夸夸小池塘吗?指生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增加学生直观感受,然后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事,说感受,从而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师巡设指导。
2、多媒体显示小池塘中水波闪动,池塘边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小池塘像什么?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小池塘像大眼睛?同桌互相交流,然后指名说。
4、师: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师:“轻轻”、“一闪一闪”、“长长”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你能做一做吗?指生做轻轻眨眼的动作,同位互相观察。
师:谁想和他比一比?看谁能赛过他?
师:大家想读吗?好!一起来过把瘾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池塘里的冰被你们读化了,水动起来了,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似的。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第一自然段教学让学生自主读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使学生愿读、乐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读书意识。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录音范读第二自然段,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将自己读懂的地方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4)指组汇报。
(5)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
(6)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景物美吗?把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三)精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师:“五彩”说的是颜色非常多,很美,为什么说这个小池塘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呢?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3、指名说,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4、指名感情朗读。
5、感情朗读全文质疑。
(四)迁移练习。
模仿文中句式写话: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阅读与说话和结合,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有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体评价与反思]。
学生通过精读感悟理解课文,并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语言训练点,使听、看、说、读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美”字,让学生读也它的美,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审美情操得到。熏陶和感染,学完课文后,让生模仿课文句子说话,这样不仅培训了学生创造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七
《认一认》中的字都是高频字,其中相当一部分字,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并认识了。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识字高涨的热情,引领学生快乐识字,带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度过拼音学习向识字的过度阶段,结合我所执教的《认一认4》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突显“认”的主要任务。
《认一认》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认识《认一认》中出现的16个汉字。“认一认”中的生字注音,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黑色。红色的表示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拼音,黑色的表示没有学过的。当大屏幕出示“东西南北,前后左右”8个字时,我要求学生仔细看图,鼓励学生大胆拼读,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轻声认读。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拼读,学生在拼一拼、读一读的过程中既能复习已学的汉语拼音,又能发现哪些拼音读得不够准确,哪些音节自己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及时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学生充分享受自己念读的过程,即是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肯定和鼓舞,也体现了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课标精神。试教中,我教完生字以后便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口头造句,但学生的回答并不理想,我才意识到要求坡度不够,甚至是拔苗助长。学生刚开始识字,目标最好是单纯一些,涉及的内容多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冲淡了识字、认字的主要任务,结果是会适得其反。
一、整体入手,发挥韵文识字优势。
“认一认”是四言韵语,每行的四个字,椭圆形的浅蓝色块串连在一起,成为韵语的“一句”。《认一认4》中,“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就是固定词组。认读生字的时候,我请学生一行一行地读,两行连起来读,始终把这8个字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男女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同时,《认一认4》在编写中注意了押韵,每四句中的第二、四两句最后一个字都是韵脚,“走”和“右”韵脚是“ou”。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个规律,让学生读,而且还要如儿歌般诵读。齐读“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时,我示范4种节奏的拍手诵读,学生兴致勃勃地随我击掌练习,兴趣浓厚,“口、脑、手”并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巧设游戏,巩固识字效果。
这节课,我设计了几组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喜欢做游戏,于是我“投其所好”,将游戏适宜穿插于“方向、位置”的'教学中,学生沉浸于愉悦欢乐的气氛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认字反应迅速。在“玩中学,学中玩”,,加深了印象,初步理解“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所指的方向和位置,巩固了识字的效。
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要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学生打开书本,翻到第46页,我应及时提醒学生拿好书,坐端正,并检查一下学生的习惯姿势,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每天、每一节课上反复提醒,反复纠正、指导,只有常抓不懈,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注意师生互动的实效性。学生在击掌诵读等各种形式读字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眼睛始终看字,教师的手要指向学习的几个字,要求到位,训练扎实,才能促进学生的学,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朋、观、相、童、雷、香;了解这6个生字的结构;理解6个词语。
2、学习4个偏旁:“又”、“木”、“雨”、“禾”。
3、学习两个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图一幅,画有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各拿生字的一个部分,共两张。
2、字词卡片。
3、幻灯片若干张。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学生字,学习生字的结构和新偏旁。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已学的字:月、又、见、木、目、立、里、雨、田、禾、日。
(2)告诉学生:很多生字是通过已学的字拼凑而成,今天我们要讲的生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2、看图学字。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把图画上两个小朋友所举的两个字合起来是什么字?
3、拼拼读读。
(1)要求学生翻书拼拼读读生字,并对照图画进行拼读。
(2)指名试读,正音。
(3)教师范读,领读生字。
4、字词教学。
师生共同分析字形,初步理解字义。
(1)朋:让学生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结构的字?边书空边说笔画。
(2)观:让学生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结构的字?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又”跟我们已经学过的“又”是否有区别?然后指出这个“又”是偏旁,跟我们学过的“又”是有区别的。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又”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3)相:让学生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结构的字?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木”字跟我们已经学过的“木”字是否有区别?然后指出这个“木”字也是一个偏旁,跟我们学过的“木”字是不一样的。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木”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上述三个生字的结构是否有共同处?然后指名让同学说一下。老师最后点出这三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下面我们再学几个上下结构的生字。
(4)童:同学们一起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成的?它是否是上下结构?边书空边说笔画。
(5)雷:请一个同学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它是否是上下结构?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雨”字是否跟我们已经学过的“雨”字比起来有点小,这就对了,因为这里的“雨”字是作为一个偏旁。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雨”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6)香:请一个同学说说这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它是否是上下结构?边书空边说笔画。这里的“禾”字跟我们已经学过的“禾”字是否有区别?然后指出这个“禾”字也是一个偏旁,跟我们学过的“禾”字是不一样的。然后老师示范如何写这个新的笔画。注意跟字“禾”的区别。让学生书空几次。
5、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四个新学的生字的笔画,同时让同学们知道不同结构的生字在田字格中应注意如何分配书写空间,以使写起来的生字有种美感。
6、课后作业。
(1)熟读生字。
(2)书写6个生字各10次,注意今天刚学的偏旁的书写。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6个词语和2个句子,以进一步巩固生字,达到对生字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认读新学的生字、偏旁。
(2)请几位同学上来板书这几个生字,其余同学在下面默写这几个生字。
(3)通过一个形象的说明:同学们玩游戏时如果只有一个人玩时是否会感到没有意思,而两个人玩时会感到特别有意思。其实字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它,它会感到寂寞的,所以我们需要给它找个好朋友。
2、讲授新词语。
用幻灯片的形式顺次呈现要学的六个词语,并在其中配以辅助图片用以说明新词。下面词语未加说明都是事先呈现。括号里的内容为可能用到的情景。
(1)朋友。
同学们有没有朋友啊?老师很想跟大家交个朋友,大家愿意吗?“朋”是有两个“月”构成的,两个“月”在一起,是否可以成为好朋友呢?然后老师范读“朋友”,同学们跟老师念几次。
(2)观看。
同学们还记得“看见”这个词吗?今天我们学得这个词也有“看见”的意思。呈现“观看”这个词,不过这个词比“看见”这个词稍微正式一点,如我们说看电视节目,不能说“看见”,而应该说“观看”,同学们说对吗?然后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个词。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3)相同。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词,或者举个例子也可以。同学解释后,老师指出这个词就是“一样”的意思。同学们再看一下这个字“相”,它的两部分是否有相同之处。对了,它的左右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同学们真聪明。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4)儿童。
你们是儿童吗?对了,我们还有个儿童节呢!谁知道儿童节是几号?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5)雷雨。
同学们看图中的雨下得大吗?是否还听到有声音?同学们怕不怕啊?这就叫“雷雨”,呈现“雷雨”这个词,下雷雨的时候都有“轰隆隆”的声音,因为这时候天公发怒了。(啊!你问为什么天公发怒了?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希望你们长大了给老师一个答案,同学们愿意吗?)好的,接下去跟老师读几次。
(6)香花。
我想问一下有多少同学去过公园?请这位同学起来说一下,公园里有些什么东西?(很好,不过好象还有些你没说到,你说的都是好玩的,还有好看的吗?再请一位同学。)对了,公园里还有许多花,你们觉得这些花香吗?呈现“香花”这个词,我们把这些花叫做“香花”。老师范读,同学们跟着念几次。
接下去请同学们大声读几次刚刚学过的这几个词语,边读边书空。
3、讲授句子。
(1)呈现句子:“儿童公园里花儿香”,“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
(2)请几位同学起来念一下,看看谁念得。(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我们给这几位同学鼓掌。)。
(3)老师先范读句子一次,接下去同学们跟老师读。
4、书写词语。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把刚才学的词忘了吗?出示词语卡片,请几位同学起来读一下。然后书写这几个词语和句子。
5、课后作业。
(1)抄写这六个词语5次,句子两次。
(2)用上节课学过的'这六个字组词。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3)学过的这六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4)预习第二课生字和词语。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认识16个汉字,能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绍介绍呢?(指名回答)。
师、(评价)小朋友的方法真多。想不想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一认的第五课(出示课题,跟老师读课题)。
师、孩子们,请你用手遮住图,自己认认字。
请你用手遮住字,自己看看图。
生按要求自主识字。
师、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字,(注意评价)。
2、请一号同学拿出“戈”字,请二号同学拿出“果”字请四号同学左手拿“羽”、右手拿“舟”
3、去拼音读。
4、教师出示图,请同学上去找相应的图贴好。
5、反复读。
(课间休息)。
(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后,再用多种形式练读)。
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很高兴,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小牧童在自己的家乡生活得非常快乐,看,他正骑在牛背上高兴地吹笛呢!有一天,他想:我都这么大了,也该出去走走,找个好师傅,习武练功学点本领回来了!他会选哪些兵器,进一步认识(刀、戈、弓、矢)这里有四中兵器,他想:我挑选那种兵器去练本领呢?小朋友,谁愿意来帮他挑一挑?(学生自由选择,并简单说明理由)(相机教学:弓、矢必须搭配在一起使用,让学生做做拉弓射箭的动作;简单介绍戈以及图和戈字相像的地方,便于学生识记。)。
你们还知道哪些兵器吗?
谁来读读这四个字?(多种形式练读)。
(各种形式练读这四个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棵苹果树,谁愿意来摘苹果啊?(通过摘苹果游戏,巩固前八个字)。
小牧童高高兴兴地出发了。这天,他来到了一个集市上,看到一个老大爷的摊位上放着这些东西,你认识吗?(出示羽、角、齿、革)(指名回答,相机教学,革,包使用什么做成的?革就是经过加工的动物皮,所以我们常说皮革,皮革。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皮革制成的?齿,从象牙引到齿。…)。
有谁知道为什么要把这四样东西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指名回答)。
(各种形式练读这四个字)。
小牧童继续往前走,他又看到一个胖大婶的摊位上放着这些物品,小牧童可高兴了,因为这里有他爱吃的西瓜和很多水果。(出示瓜、果、麦、豆)。
你还知道哪些瓜?图上的水果有哪些?你还吃过哪些水果?
图上还有两样物品你认识吗?(指名回答,相机教学,麦,成熟以后可以碾成面粉,做成我们小朋友爱吃的面包,蛋糕,馒头等等;豆,这是什么豆?你还知道有哪些豆?)。
(各种形式练读这四个字)。
请你给学的字组词,并用其中的一个词说句话。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从下面的字词句,以及古诗中把你刚才学过的字划出来。出示小黑板。
生,划并读。
师总结:小牧童这一路上的收获可真大啊!他满怀信心的又继续上路了,后来,它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本领!我们小朋友的收获也真不少,不仅认识了16个生字,还知道了刀戈弓矢是古时候的兵器,牛马车舟是古时候的四种交通工具,羽角齿革都是动物身上的一部分,瓜果麦豆都是农作物。(学生看着图和老师一起小结。)。
为什么我们一般读认一认的韵文时不能打乱了顺序读呢?因为顺着读能把韵文读得更有韵味,像读诗一样。下面,我们能不能像读诗一样读一读这课的韵文?(指名读、齐读)。
老师要提高要求了,我指着哪个字你就读出哪个字,谁来试一试?(指名读、两名同学比赛读,其余同学做评委)。
今天回家以后,大家把认一认5的韵文像读诗一样读给爸爸妈妈听,甚至背一背,好吗?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
语文课称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了更好地体现课标要求,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口、手、足、耳、目等生字是身体器官的特点,创设画器官和看汉字指器官的环节,让孩子把生字同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同时我还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词语含有这些字宝宝,学生说出了很多,于是我相机出示了几个比较简单的成语,如:人见人爱、情同手足、掩耳盗铃、目不转睛等,还讲了《掩耳盗铃》的故事,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效果很好。但是在教学时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很早就认识这些字了,在课堂上他们就很难跟着老师步伐再把这些汉字学一遍,甚至有的时候他们还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
1、指导观察图画,认识汉字。让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教师相机出示汉字第一、二两组中,第一个字“人”上面画的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其余的7个字都是表示人体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认识自己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第三、四组的字所表示的.也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这种认汉的方法也是继承了传统的字块识字方法的优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字与图画间的联系,为理解字义打下基础。2、教学汉字读音,指导理解字义。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读。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读准每个字的音“人”、“金”、“山”是前鼻音,“手”、“舌”、“水”、“山”、“石”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3.指导诵读。先指导学生对这一组四言韵语的整体诵读。当学生读熟时,可采取击节而诵的方法让学生牢记读音。每一个字都要从看图入手,由图到字认真指导学生认读。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可以通过看图、读卡片等形式,巩固认识本课汉字。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前半部分8个字都是在说动物,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如果把课本中的8个字分开来一个一个教过去,不仅单调而且重复,于是我把这8种动物放到了一幅图中,为它们建立了一个动物乐园,给学生创设了学习汉字的情境,他们可以在参观动物乐园的过程中识字、认字。
一进动物乐园(课件出示动物乐园的门口),我就引导学生:“小朋友看看是谁在欢迎我们?”这样大家一起认识了“犬”。到教“虫”的时候我这样说:“还有一个调皮的小家伙在跟我们捉迷藏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样,学生觉得始终在和小动物们交朋友,学起来兴致很高。
在学习“鸟”时,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天上飞来一只怎样的小鸟?如果我问:“图上画的什么?”学生肯定会说:“图上画的是一只小鸟。”小鸟谁不认识呢?这样提问显然低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所以我采用了上面的问法。果然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天上飞来一只黄黄的小鸟。”“天上飞来一只可爱的小鸟。”小朋友说的真好,再仔细听老师的问题:“这只黄色的小鸟在干什么?”有学生举手说:“这只黄色的小鸟在天上飞。”还有说“这只黄色的小鸟在找虫子吃。”此时我再引导学生:“现在你能把这个字记在心里了吗?”学生很乐意就记起字来了。
在“鸟”字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而是改变了策略,:“天上飞来一只什么样的小鸟?”“这只黄色的小鸟在干什么?”这两个问题需要仔细观察,需要从大脑词语库中搜寻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虽然要求提高了,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回答并非遥不可及,还是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回答的。这样的识字过程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可以不止一种,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所以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发挥出来了。
课堂提问既要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而且还要根据课堂生成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改变策略,从而使问题更好地贴近学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在认识这16个汉字时学生结合图画基本上都能认识,个别读生字卡片时有几个没有记住。在读“人、手、舌、水、石”这些翘舌音时,有较多的学生发音有偏差,读得不够到位。还有“足”的发音,个别学生也不够到位。要加强训练。
学生间交流自己的知识时,学习兴趣较高,学生很喜欢,但同时也显示了学生间的基础差异。
整体看,整堂课中学生参与面比较广,学生学习的氛围也比较浓。虽然读时会遇到不少的`问题,但是学生都能主动的去学习。
教学本课时,孩子的积极性很高。看上去这些字都认识,但是不少孩子的第二声发音比标准。还有个别孩子不认字。要表扬的是孩子们在课上的专注度较上周有进步。上课时,我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中事物名称,然后才对应出示生字让学生对着图进行自主识字。同时将这些字做成一张张生字卡,以击鼓传花的方式引导学生来认读。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字来读。让认识的孩子先来当小老师,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认一认5中一共有16个汉字。其中第一组是古代兵器的名称,第二组是古代的交通工具,第三组是来自动物身上的,第四组是来自植物的。为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我主要采用以下几步进行教学。
现在拼音已经全部教完了,我就让学生利用拼音来识字,学生通过拼读拼音读出了生字,而且很有成就感。
会读了生字字音,还要让学生理解字义。于是,我让学生读出生字后,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这样,在认图中理解了字义。我觉得图文结合对理解字义是很有帮助的,所以用拼音读会了生字,也别忘了用生字上面的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学生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之后,我们还要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于是在认读过程中,我采用图字结合的方式,一边让学生观察图,一边让他们比对生字,说说这笔是什么?那笔是什么?比如:认读“牛”字,我写一笔“撇”,让学生说这就像是牛角,再写两横,这就像是牛的身子,最后一竖,就像是牛的尾巴。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记住字形了。
在教学完这些生字后,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练习。比如:用兵器、送信、变小魔术、找朋友等,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对所学的生字掌握得更牢了,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做到在玩中学,学中记,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效果比较好。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认一认3》中的字都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字,其中相当一部分字学生已在入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所以,在学习新字时,我从熟字入手,让会认的学生教不会认的`学生,并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这激发了儿童课外识字的积极性,也教给了学生多渠道识字的方法。紧接着,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认剩余的字,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在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时,我充分地借助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言语经验,有的还要让儿童亲自去体验体验。另外,我通过师生对话,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字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认识“父母”两个字时,我让学生介绍介绍自己的父母,在交流中有很多学生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怎样教好认一认,如何把一个个单调的汉字让学生学起来生动有趣一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学生要对汉字有兴趣,有识字的欲望,喜爱学习汉字。一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字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要么还掌握不牢,要么根本就不认识,怎样在差异中寻求教学的突破?为了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掌握汉字,课堂上我安排了学生领读,让会的学生帮助他们;开火车读;指名读。这些虽然都是平日经常用的方法,但不能不说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的'最好方法,只有换花样读,才能巩固知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会穿插“猜一猜”的小游戏。这些象形字很有意思,我有选择性地找了一些象形字的古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猜一猜今字是什么。一般我选择一些与今字相像的,比较好猜的让学生猜,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象形字的演变有个感性认识,了解什么叫象形字,另一方面学生一旦猜对就非常有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中国汉字渊源流长,古今字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通过古今字对比,强化他们对汉字结构的记忆。在课堂上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去繁从简,挑选容易的入手来猜,从效果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种猜字学习,积极性很高,以后的汉字教学还在思索,实践,反思,改进之中,希望有进一步的成就。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认一认》我注重了借拼音来识字,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看图来初步认识下面的汉字,然后指引学生寻找红色拼音来认读汉字。但在看图时学生由于受到下面汉字的影响,不能将图说得全面。在认读过程中学生按顺序都能读出来,但是打乱了就不会了,跟《认一认》的情况相同,而且这次的认字情况没有上次好,可能是因为这次的汉字比上次的难,笔画多得多,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只是张大嘴巴跟老师读,没有真正将字记在脑子里,看来课后的`补差工作任务艰巨。
在本节课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有一些字可以利用孩子形象记忆的方法来教学。
在教学“羊”字时,我出示图片和生字“羊”后问:“羊”字和图片上的羊哪儿长得很像?学生一下子就发现这只羊头上有两只突出的角和“羊”字上面的点和撇很像,这样让孩子在图画和文字之间建立了非常形象的联系,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来记忆汉字,我觉得既有趣又生动。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日月星光风雨雷电”这几个字都是学生熟悉的,我运用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很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行”这个字的意思不理解,图上画了一辆公共汽车,我就告诉学生“行”就是出门到别的地方去,“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古时候只能靠两只脚走,最多骑马、坐马车,现在我们可以坐汽车、火车,还可以乘飞机等,我还让学生自己说说是如何出行的.,学生意思理解了,这个字也就记牢了。所以学习应该联系生活,植根于生活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认一认一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认一认5》一课共有四组16个汉字,都是基本字。其中,有的是古代兵器的名称,有的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称,有的是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有的是农作物的名称。这些字均有注音,并配以表示字义的图画,便于学生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
低年级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本节课上我采取了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故事、小组争星比赛的学习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不断巩固识字的方法,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同时达到让孩子乐于识字的目的。
本课的生字共分为四组,在分组教学这16个生字时,我讲述了“小牧童想要出远门学本领”的故事。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依次引出了这16个生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小牧童想:我到底应该挑选哪种兵器来学本领呢?”这一问题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刀、戈、弓、矢”这一组关于古代兵器的4个生字的学习。“小牧童要去的地方很远很远,它要挑选哪种交通工具去才不累呢?”这个问题引出了“牛、马、车、舟”这一组关于古代交通工具的4个生字的学习。“选好了兵器,也选好了交通工具,小牧童高高兴兴地就出发了。一路上,他看到了这些东西。可是他一样也不认识,小朋友们愿意教教他吗?”这一问题引出了“羽、角、齿、革、瓜、果、麦、豆”两组生字的学习。为了教小牧童认识这8样东西,学生识字的兴趣特别浓厚,识字的效果较好。故事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四组生字的教学过渡自然,而且使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课的一开始,我便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归纳出识字的方法——读拼音识字和看图识字,使学生对这两种识字方法有了初步的印象。在后面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我又不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两种方法去认识汉字,真正掌握这两种识字的好方法。例如:在学习“转笔刀”时,由于“转”和“笔”两个字学生都不认识,因此当出现“转笔刀”的图画和生字时,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图画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便说出了“剥笔刀”。这时,我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转”和“笔”两个生字头上的拼音,让他们自己尝试拼一拼、读一读,还叫了一名学生站起来拼给大家听。这时,很多学生才知道应该读“转笔刀”。虽然这个过程很短暂,但却让全体学生都亲身体会到了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可以借助这个生字头上的拼音来认识它,强化了读拼音识字方法的掌握。
本节课上,我将重点放在了前面两组生字的教学,在教学“刀、戈、弓、矢、牛、马、车、舟”时,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他们选择哪个生字我们就一起学习哪个生字。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这8个生字的意思,每个生字我都配上了相应的插图,在学习时,学生图文结合,一目了然。本节课上,我还注重了学生识字量的拓展,如:刀、牛、车等字的教学,我设计了拓展的.环节,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刀”、“牛”、“车”和几种不同于书中的兵器、交通工具的图片和生字加上拼音都展示了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字的认识,了解该字的意思,强化该字的读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