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汇总15篇)
人类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那么总结就是对这种认识进行概括的手段之一。写总结时要注意文字的简洁和清晰,言之有物,不啰嗦和冗长。参加一些总结交流和分享的活动,可以借助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来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一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学生实验后上台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环节:感受活动,总结观点(约3分钟)。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习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2、几种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怎样保证小车开始时的速度相同?
4、实验中,如果我们把表面换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吗?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
7、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怎样?
通过这些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实验,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第三步:用flash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肯定和总结。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正确的。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渐渐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力推理,不是凭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00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演示和总结,对前面提出的观点进行判断,为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合伽利略的实验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第四环节:科学推理,得出新知(约5分钟)。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动画能够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提问: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不受阻力时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静止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教师讲解: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在科学正确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再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观点和探究过程与伟大科学家是一致的,从而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环节:剖析定律,强化理解(3分钟)。
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难题,通过对这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节难点。
3、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的含义,并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
用视频冰球比赛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强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阐述实验推理法的应用。
第六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回归课本。
分析课本开头三幅图片,分析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2、情景讨论。
本环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3题为下一节的惯性学习做好铺垫。
第七环节: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约4分钟)。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用5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
(1)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将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赛跑时,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2)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位。
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越()。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状态,而是()。
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作业:
(1)上网查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贡献。
(2)以“假如力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两个:通过书面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小论文的写作,需要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同时通过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形成对知识的复习回顾。
四、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力求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探求,创造性的发现物理知识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六、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及作用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分析、教学程序及设想、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是本章的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表格法和关系式法表示变量关系,而图象表示以其直观性有着其他表示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思想、使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形成自己的数学方法等;本章是函数学习的初步,而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其中图像的观察以及用图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学习的基础,为后面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以及这些函数图象的分析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图向学生传达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节中我会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并对图象加以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一些生活中熟识的图形充满了好奇。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认识和简单的分析的能力,基本上能通过个人分析和小组合作解决书上所提及的问题。
本着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学情分析,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三、学习目标:
1、会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合书上的引例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和课堂实验的.发现,让学生从图中分析不同时间内温度的变化情况)。
2、结合具体情境,能说出图像上的点表示的实际意义,预测以后的变化过程;
(我会在图像中给出具体的点让学生来分析,并能预测图像的走势)。
3、学生能读懂生活中常见的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像并能获取相应的信息。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变化、水位变化的图像,并能对图形加以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我将通过典型例题突出重点)。
难点:从图像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以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来突破难点。)。
四、教法分析:
根据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动手实践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体验成功,以激发学习兴趣。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每个环节的设计及意图: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1、动手实践、激趣导入由一个水温测量的实验引入:
意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2、展示图像、进入新课通过实验展示图像,引导学生分析进入新课学习。
意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的动机。
3、样题检测、达成目标通过目标样来题检测学习目的标达成情况。
意图:通过例题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兵教兵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从而化难为易,突破本课难点。
4、过关测试,能力提升。
意图:及时巩固通过图象法探究两变量间关系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5、知识梳理,强化认识。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作答,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6、分层布置作业:
意图: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并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六、评价建议:
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发言,小组展示、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通过小组互评与自评的形式)。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从而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
七、教学反思: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刚才,我仅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评价建议等方面说明了这节课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过程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附:
实验方案:
工具:一只敞口玻璃杯、一个家用温度计、酒精灯和一块电子表。
问题:
(1)当观察时间为3分钟时,玻璃杯中的水的温度是多少?
(3)t每增加1分钟,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4)估计当t=8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你能制作一幅图反映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玻璃杯中水的温度的变化情况吗?试试看。
教学反思:
本节说课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预案,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我认为本节课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课堂不是培养学生“学新知识”,而是去“生长新知识”
2、创设情景,先易后难,认知规律。
3、整个课堂力图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当教师的教学设计富有创造性时,才能把学生带入创造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实践性,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富有创新性。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创造性的时候,学习过程便充满美的魅力,成为学生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学成功之乐,在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三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cai课件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四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及依据:
教学重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认为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及依据: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程序
(一) .导入新课:问题引入:
1.物体原来是静止,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物体会如何呢?误导学生:物体受力就会运动,物体不受力就停止。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请学生思考原因实验事实与经验相违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1)"物体"选用什么?
(2)要使物体"运动"起来,你认为怎样做更合理?
(7)结合上述要点讨论实验步骤(可参照p66)并做一做完成表格。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交流,并进行试验。再思考问题;
(8)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9)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10)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学生在完成上面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在经对其中一些关键词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五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第1节,主要内容有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发现历程,是对前面所学惯性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习,也是对后续所学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等知识的铺垫,是物理学中的基础,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由我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学生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渗透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因此,本节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推理过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理想实验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课程目标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有: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
为了顺利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通过这些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学生实验,如何让课桌上的字典运动?停止用力会怎么样?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容易得出与亚里士多德相同的谬论:物体运动需要靠力维持。这时我演示第二个实验:推动一个玻璃球,撤去推力,小球没有立即停下,这样学生就得出了与之前相反的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学生好奇之时,我顺势出示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并告诉学生们,在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意图: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二)新课讲授
然后是学习新课环节,通过ppt我向学生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动态图,并加以解说。学生观察实验后思考问题:如果轨道的表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受到哪些力?这些力是怎样的?对小球的运动有没有影响?小球会如何运动下去?思考完毕后学生自由发言,并由我进行点评归纳,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问题的思考学生不难总结出: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力为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为了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我向学生解释,在伽利略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力这个概念,所以直到牛顿的出现,在引入力这个概念并对前人的成果总结后,才有了今天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意图: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变难为易,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提高
为了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和应用,我带领学生进入巩固提高环节,学生先自主阅读“牛顿第一定律”部分,了解什么是惯性。然后由我演示实验,桌面上放一斜面,斜面末端放一铅块,在斜面顶端先后两次释放同体积的木球和铁球,观察铅块被撞开的距离。观察试验后思考讨论: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实验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不难回答,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在学生回答后,我及时给予鼓励,并强调:惯性是标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没关系。
意图:这样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自主思考问题,总结规律,锻炼学生了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小结作业
教学过程的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本环节,学生同桌之间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回顾本节内容,提问的问题可以是: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影响惯性的因素是什么等等,课后独立完成思考与练习,并书面上交作业,作为下节课复习的载体。
意图:学生通过问答和练习,了解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了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在后续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六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加以深化。
(一)引入: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女子100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
(二)新课进行:
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4、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实例探究与巩固练习。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教师总结: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l,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
(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略。
六、教学后记。
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方法:
我是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的,当然另外还需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并着实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将活的规律变成死的公式。
有待思考的教学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比较精确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但是对于我们地处偏僻的城步苗乡来说,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生素质,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七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学习直角坐标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实际运用部分,因此,也为后续学习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索、交流、实践、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数学思考。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直角坐标的思想,并能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解决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坐标确定地理位置.
情感态度。
1、通过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学习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3、初步形成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用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点.
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选取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发展人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主动探索与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一般规律.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八
本节内容是物理必修1第6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和平衡力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
1、知识与技能。
(2)惯性是所有物体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前面5章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结合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来归纳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中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总结规律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情况,其只是根据实验推理的、合乎逻辑的定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思考运动与力的关系,引出动力学,说明动力学的奠基人是牛顿,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整个力学知识的关键,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介绍早在20xx多年前,古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论断,通过“迷你实验室——图6-5书本的运动”的实验来说明,当推力撤去后,书本并不会立刻停止运动,而是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导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2、演示实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面一步一步说明当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假想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当另一倾角逐渐减小为零时,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持续运动下去。
3、演示“迷你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这里提出“如何实现完全理想的情况”而介绍气垫导轨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如课本图6-7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滑块的运动情况。注意提醒学生这是一个近似实验。
4、介绍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笛卡儿对伽利略观点的补充,最后由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并分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其是一个推理的而无法用实验证明的论断;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通过“信息窗——图6-9太空中的航天飞机”来重点引导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特性”。
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c、惯性是性质而不是力,其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等。
(三)巩固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有关惯性知识的应用,加强对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课本课后作业1、3、4、6。
(五)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新课程的具体目标要求出发,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力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出发,围绕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为主题,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澄清错误认识。但在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调节。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九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2节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说明如下: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做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再通过大家熟知的乘车现象建立惯性概念,并通过身边实验体会惯性现象,最后运用惯性原理解释某些常见的惯性现象。
为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本节课的要求和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目标导学法(即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法、发现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目的是达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新的学习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科学探究实验来完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大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验探究、学习新课和回顾总结、重温要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从生活走向物理。
通过两位同学的争论,让学生思考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维持,从学生的课前争论出发,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尽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观点,以活跃思维。接下来,再简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对类似现象的思考认识,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化两种观点的矛盾,激发学生探究。这时,便将学生顺其自然地引入了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课。
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事先按学生素质的高低进行优差组合结成实验小组。由于我校属于农村校,部分学生尚不能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操作等。因而在实验开始前,我先指导学生确定实验中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在发生变化,尽量使学生自己分析、推论,参与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阶段教师仅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我充分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大意。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认为实验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对实验的评估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论述,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感悟认识的逐步深入,感悟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一直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一直运动,物体有一种“惰性”。这种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再结合交通安全、生活实例深入理解惯性,并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渗透交通安全意识。
采用赏识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等多种能力。设计的问题有梯度,分散了难点,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在点拨过程中,强调控制变量法的重要性,同时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
(三)、知识运用和练习。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牛顿第一定律得出过程及内在含义和惯性应用两个要点。
(四)、回顾总结,重温要点。
围绕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总结,注意全体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五)、推荐作业,巩固升华:
1、针对本节课的探究实验,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与理解。
2、完成课后作业,并收集更多的惯性现象。
本节课作业题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验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十
《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三章运动和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是质点动力学的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
知道质量是描述惯性的物理量;
【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定律的内容,定性的实验推理过程,尤其是关于惯性的学习和用其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解释等。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其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对本定律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按照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亚里斯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会识别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
(2)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漫长、艰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史实回顾,增进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
为了突破重难点,提倡教学新理念,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当学生再次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时,使他们保持新鲜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自学、讲授、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解释生活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曲线运动的热情。
2、新课教学:
此过程分为两部分:
(1)历史的回顾。
本部分通过学生预习两个历史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生平故事,利用生活现象,分析得出每个人的观点。
(2)惯性。
同学们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得出惯性的概念。通过视频及学生举例说明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3设计典型的练习题。
每一知识点讲完后设计典型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体会成功。
4、小结。
请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5、布置作业。
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定性分析。
略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十一
尊敬的法官和老师们:
早上好!
我是4号选手。我今天的讲座是牛顿第二定律,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习情境、模式、设计、黑板书写、评价、发展和得失八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门课的理解。
(一)教材。
牛顿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学第八章第一节。它包括以下数据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必要定律以及;惯性。这节课是一小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三定律之一。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建立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前力效应的延伸,为以后研究两种力平衡奠定了基础,它起到了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作用。教科书将牛顿定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我制定了以下立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的必然定律并理解其含义。
2、能够利用物体的惯性来解释生命和自然中的相关现象。
过程和方法。
1、探索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
2.、体验建立牛顿第一必要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了解牛顿第二必要定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难点是建立牛顿第一必要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教学中应采用实验探究与科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以及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合理地推测和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其次,学习者是八年级学生。优点是:经过半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必要的实验探索技能,并在第八年第一学期学习了第1章机械运动中的力的作用,在第八年第二学期学习了第1章第一节中的力的作用。他们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为这一部分的学习铺平了道路。不利的一面是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量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改变。
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当物体坚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它们才具有惯性。我不明白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慢慢理解。
教学有方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采用“五环三步一中心”的问题教学法。在“问题解决”环节,主要采用“演示法”和“科学推理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以及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正确实施上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让学生从“学”变为“学”。
本课将从以下环节开始:
创设情境,介绍新知识和rarr提问,激发思考和rarr合作与交流,解决问题和rarr总结,加强理解和rarr知识转移,巩固应用和rarr扩展创新,扩展升华。
第一步:创设情境,介绍新知识(约2分钟)。
高尔基说;好奇心是理解的开始,也是理解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新的课堂来介绍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们可以从他们周围的例子中感觉到科学就在他们身边。
思考:当水平滑动滑板不再在地面上踩踏板时,它最终会停止。物体运动需要力吗?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既熟悉又好奇。他们带着悬念进入新课堂,了解原因,这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第二个链接:提问并引发思考(约8分钟)。
1、探索实验中使用的方法,观察哪些结论。
3、的数据是什么。什么是惯性?
4、相关的惯性的大小是什么?惯性可以解释什么现象。
此链接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约25分钟)。
首先,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此链接分三步设计:
第一步:用flash课件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严格的推理方法感觉到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直观的flash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伽利略的梦境实验,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索铺平道路。
第二步:探索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老师展示以下问题,学生分析。
1、我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放置在木板上的几个不同物体的功能是什么。
3、如何在实验开始时确保汽车的速度相同。
4、在实验中,如果我们用更光滑的玻璃替换表面,汽车。
5、的运动情况会有任何变化。如果表面比玻璃光滑。
6、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汽车将如何移动。
7、如果静止物体不受力,那么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些难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演讲中,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解决问题。这不仅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还会培养他们的实验和探究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第三步: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结论。
老师强调了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依靠力量来维持”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伽利略关于“运动不需要力量来维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运动物体会逐渐停止的原因是由于阻力的作用。因此,力会改变对象的移动状态,而不是保持对象的移动状态。
2.、梦境实验是基于实验而非想象的合理推理。正是伽利略有勇气坚持真理,而不是迷信权威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完成了他的梦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20xx年,为笛卡尔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对动画的观察得出结论,如果表面是绝对光滑的,并且运动物体的阻力为零,那么物体将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问题:一个移动的物体将永远不受阻力地移动。没有阻力的静止物体会发生什么。
经过讨论,学生们可以得出结论,静止物体会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保持静止状态。
老师的解释:为了解决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十二
在课前我一直为这节难上的课做很多准备,甚至担心自己上得不好,也听了同组前辈们的课。因此,在教案上又吸取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也为课堂上如何把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更佳向同在高中教学的同学请教,从而为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是活的,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意外。
有人说“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者,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他们才是这个舞台的真正舞者。我在课堂上首先是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让踊跃的同学上来协助我的操作,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实验演示两三次还是比较顺利的!那会不会让学生感到就完成这两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呢?我作了说明,这是算是带有验证性的探究实验,更多是验证,探究是如何去改进这个实验装置,让效果更佳。这些我在演示前都已经强调,并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写一份改进报告给我。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首先进行的是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拉力作用下,当让学生放开控制小车的开关,应该看到的是拉力大的小车发生的位移较大,可是拉力大物体位移却越小,顿时课堂一片哗然。我马上说了一句:“这叫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应该找出问题所在,重要的.是把问题解决,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就这样我已经发现控制小车的细线陷入开关处的橡皮垫内,我把问题解决,同时向学生抛出如何来改进这个实验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呢?这节新授课总体还是顺利的,也让我明白让学生主动活动的课堂充满活力,学得开心。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也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我想有些活动下次可以先安排学生课前分组完成。
如何做到让学生都乐于发挥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我欠缺的不只是经验还有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十三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重点、难点。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四、教法与学法。
“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内涵加以深化。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女子100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
(二)新课进行:
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4、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目的:培养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的能力)。
实例探究与巩固练习。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教师总结: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l,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十四
牛顿第一定律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把牛顿第一定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本章乃至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但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本节课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思考:水平滑动的滑板,不再蹬地时,它最终会停下来,那物体运动需要力吗?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6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对于同一现象,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靠思考不能回答,需要实验验证。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学生在教师演示过程中,认真观察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结论: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正确的。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渐渐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理推理,不是凭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xx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动画能够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提问: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不受阻力时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静止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教师讲解: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在科学正确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
教师再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观点和探究过程与伟大科学家是一致的,从而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难题,通过对这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节难点。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或”的含义,并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
以上是我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设计和理解,我的我说可完毕,谢谢大家!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十五
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指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目标,还应兼顾另外两个方面的目标。
2、重视实验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牛顿第二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教材内容特点1、更深入的定量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2、使用定性的语言文字叙述和定性、定量的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学情分析知识基础高一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并不陌生,但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量间的关系问题还较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学习能力1、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思维能力及实验设计操作能力不强;2、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欠缺。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及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及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和过程。
学法指导。
方法指导指导学生认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及分析归纳的方法能力培养通过探究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验2、轻、重物体在空气中的下落,实验3、用磁铁吸质量较大的物体和质量较小的物体。
实验设计。
及讨论。
例举生活中质量相同作用力不同加速度好像不同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