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精选15篇)
人类社会因对新鲜事物的渴求而不断发展进步。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得体、规范,不要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总结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压缩或扩张)。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装满沙子、水的杯子问:什么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
师:[提供塑料袋1个],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塑料袋”意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事实。)。
1、小喷壶实验。
自学书本实验要求,学生演示。
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纸的奇遇”
自学书上的内容,学生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讨论,汇报。
3、“舞动的小球”实验。
猜想:本来浮在水面的小球,会在什么位置呢?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使用有孔的瓶盖又会有什么发现发生呢?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分组实验,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体会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师:看到大家的实验成功了,你们是那么的开心,我的心也痒痒,手也痒痒,我也想做两个有趣的实验。
(1)演示实验:舞动的小球(瓶口套气球)。
(2)演示实验:水火“相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和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教师简介注射器(见过吗?哪里见过?怎么玩?平常都是怎么玩的?今天的玩法很特殊,一定要注意,看看我们怎么玩。)。
(2)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水占据空间的大小有变化吗?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空气,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一样?
动手试画(拿出记录纸),解释这样画的理由。
四、总结延伸,拓展应用。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二
本实验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内容,该实验直观、形象、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通过实验变看不见的空气为看得见,变摸不着的空气为摸得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空气占据了空间。
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用同样大的力量分别压缩和拉抻空气和水,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而水占据空间的多少不会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白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一通过吸管,将密封瓶中的半瓶水挤出来。
实验二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这是两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无可厚非。但是,空气毕竟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摸不到的物质,所以学生无论是做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感到比较抽象。实验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活塞,分别能观察到: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小或拉大,而水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这也是一个经典的实验,但根据空气的特征,教师演示起来,以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看起来仍然是不那么分明。同样产生一种抽象感和不切实感。
三、实验创新与演示。
1、实验创新。
空气占据空间试验时,我将课本上的试验一和试验二改为“会移动的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装水的水槽中,分别用带完整盖的去底塑料瓶和盖上钻了小孔的去底塑料瓶套在乒乓球上,由于空间占据空间的原理,实验中的乒乓球会处于不同位置,很轻松就找到了这里面的秘密就是:空气占据空间。并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实验“能否使乒乓球听从我们使唤,让它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通过“让乒乓球反复的听我们的使唤”这个游戏自己亲手将塑料袋的空气赶到塑料瓶,再让塑料瓶的空气回到塑料袋中,让学生更有乐趣,能自主创新地直观的感受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占据空间。
2、实验器材:
一个装了水的水槽、一个乒乓球、两个去底塑料瓶(其中一个盖是完整的,一个盖上钻了小孔)、塑料袋。
3、实验过程:
(1)往装有水的水槽里放入乒乓球,让学生猜一猜“如果用去底的塑料瓶罩在乒乓球的上方,然后竖直的压入水底,乒乓球会在水的什么位置?”然后由学生动手实验。由于发给学生的瓶盖有两种,学生实验后的答案也有两种:水底和水面上。学生会很好奇的去寻找为什么不同,瓶盖完整的空气在瓶里占据了空间,水出去,乒乓球下沉;瓶盖有孔的空气出来了,乒乓球仍然在水面上。
(2)设疑“能不能让乒乓球听我们的使唤,想让它在哪里就在哪。
里”,学生动手实验,瓶盖完整的,先将塑料瓶竖直的压入水底,乒乓球在水底;再松开瓶盖随即盖紧,乒乓球在水中;然后完全打开瓶盖,乒乓球浮出水面。瓶盖有孔的先用手捂住孔,将塑料瓶竖直的压入水底,空气占据空间,乒乓球在水底;再松开捂住的小孔随即捂紧,乒乓球在水中;然后完全松开,乒乓球浮出水面。很明显乒乓球能听我们使唤的秘密就是:空气占据空间。
(3)设疑“能不能让乒乓球反复的听我们的使唤?”这时分发实验材料塑料袋。教材上有用塑料袋兜满空气的实验,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用兜满空气的塑料袋捂住瓶盖打开的塑料瓶口,用手把塑料袋里的空气慢慢压入塑料瓶里,空气要占据空间,赶走了瓶里的'水,乒乓球由水面到水中,最后沉入水底;再慢慢的松手,塑料瓶里的空气慢慢的回到塑料袋里,空气腾出了空间,水慢慢的回来,将乒乓球慢慢的浮出水面,乒乓球由水底到水中,再浮出水面。学生真切的感受受的空气占据空间,巩固强化认识。
1、实验创新。
在操作实验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时,用一个注射器抽进带有乳白色烟雾的空气,另一个则抽进染上颜色的水。这样,学生就会观察和感觉得更仔细、具体、形象些。
2、实验器材:
两个注射器、两个集气瓶、一只水彩笔芯、一个打火机、一支香烟。
3、实验过程。
(1)用一个集气瓶装入水,将水彩笔芯放入水中,调制一瓶带颜色的水。用打水机点燃香烟,收集带白色烟雾的空气。
(2)用一只注射器抽进10毫升的有色水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将活塞往下压,水的体积没有变化,再用力将活塞向上拉,体积还是没有变化。
(3)用一只注射器抽进10毫升白色烟雾的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将活塞往下压,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小。再用同样大小的力将活塞向上拉,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拉大。可见,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四、实验效果。
1、在第一个创新设计实验中,“会移动的乒乓球”不仅直观,操作简单,而且通过球位置的变化让学生切身体会了空气占据空间,使实验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实验原型中,在水里添加色彩,在空气中注入烟雾,使实验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亮丽、有趣。因为八、九岁的孩子毕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正贴近他们的心理,为其所喜闻乐见,继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五、自我评价。
对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其次体现在遵循学生心理特征,八、九岁的孩子喜欢色彩鲜艳,喜欢具体形象生动。在实验活动中,学生就像在欣赏、操作魔术一样,既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三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删除了一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吗。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三、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四、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把“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策略。
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塑料杯、纸巾、水槽;矿泉水瓶、吸管、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和简单。
八、说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三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活动二: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活动三: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三、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首先,我指着满满一水槽的水,问学生:这这水槽里有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水槽里有水,于是我就引出科学概念,用科学的话说,应该是:水占据水槽的空间。接着,就问:杯子里有蜡烛,用科学的说法该怎么说?学生很快答出:蜡烛占据杯子的空间。然后,我就开始点燃蜡烛,并且将蜡烛放在泡沫块上,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蜡烛按在水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都说蜡烛会灭掉。此时,我却说:我能让蜡烛在水底下继续燃烧。学生都不相信。于是,我将大烧杯扣住蜡烛,往水下压。当然,蜡烛能继续燃烧了。看到这个现象,学生都能说出原因,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于是我接着问,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首先出示三种材料,分小组讨论,用现有的材料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出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纸巾没湿。这个实验就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接着让学生讨论:怎么办,才能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呢?学生探讨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个活动: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先用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引入,让学生明白乌鸦用石子占据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那么,如果,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遇到困难,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平时喝盒装饮料的经验进行思考。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就是水像喷泉一样,从另一个吸管里冒出来。
第三个活动: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首先让学生猜测,水能流进瓶子里吗?并且解释原因。有部分学生能够猜测,在密封的瓶子里,水是流不进去的。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接着,演示将橡皮泥去掉,会怎样?水流进去了,空气跑出来了。
第三个环节: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首先,让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拓展教学:空气和水一样,都要占据空间。那么他们占据空间的情况一样吗?想不想来比较一下?我们下一节再来研究。
九、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四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5课的学习,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删除了一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吗。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把“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小组材料:塑料杯、纸巾、水槽;矿泉水瓶、吸管、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和简单课件。
本课主要分三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活动二: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活动三: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三)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首先,我指着满满一水槽的水,问学生:这这水槽里有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水槽里有水,于是我就引出科学概念,用科学的话说,应该是:水占据水槽的空间。接着,就问:杯子里有蜡烛,用科学的说法该怎么说?学生很快答出:蜡烛占据杯子的空间。然后,我就开始点燃蜡烛,并且将蜡烛放在泡沫块上,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蜡烛按在水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都说蜡烛会灭掉。此时,我却说:我能让蜡烛在水底下继续燃烧。学生都不相信。于是,我将大烧杯扣住蜡烛,往水下压。当然,蜡烛能继续燃烧了。看到这个现象,学生都能说出原因,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于是我接着问,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首先出示三种材料,分小组讨论,用现有的材料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出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纸巾没湿。这个实验就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接着让学生讨论:怎么办,才能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呢?学生探讨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个活动: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先用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引入,让学生明白乌鸦用石子占据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那么,如果,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遇到困难,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平时喝盒装饮料的经验进行思考。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就是水像喷泉一样,从另一个吸管里冒出来。
第三个活动: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首先让学生猜测,水能流进瓶子里吗?并且解释原因。有部分学生能够猜测,在密封的瓶子里,水是流不进去的。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接着,演示将橡皮泥去掉,会怎样?水流进去了,空气跑出来了。
第三个环节: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首先,让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拓展教学:空气和水一样,都要占据空间。那么他们占据空间的情况一样吗?想不想来比较一下?我们下一节再来研究。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五
空气占据空间吗整个思路我是这样设计:理解两个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而恰恰这也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是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
要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主要安排: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达到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实验,交流实验情况重点让学生解释: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进一步明确空气占据空间。学生有了这两个充分实验对空气也象水、石头一们是占据空间的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我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注射器对比实验法,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无限科学知识的向往。
点评: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它有别于原来的自然学科。现行的《科学》教材,课本里的文字明显变少了,也没有什么结论性的话语,更多的是让孩子去摸索、去探究,因此我们老师考虑更多的是每节课需要组织什么样的活动,准备哪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1、灵活处理教材,正确使用教材。
教师在充分备课,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立足教学实际,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取舍、重组后,分解成以下四个活动:(1)空气占据空间吗?(2)杯中的纸会湿吗?(3)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4)对空气占据空气的解释等。把画一画,即用图形来描述空气受力会产生压缩或扩张这一环节册去(因为空气本来就抽象,如果再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难度加大了)。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顺畅,并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这一课改新理念。
2、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使学生亲历问题的产生(空气也会像石子一样占据空间吗?)——猜测假设(会、不会)——操作验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实验:把矿泉水瓶中的水挤出;杯底塞入纸巾,杯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看看纸巾是否会湿。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得出结论(“空气”同“石子”一样也占据空间)……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已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也正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探究场景,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习才能做到入境、入心,也才有那感人的一幕,即学生发自内心的心声:“太好玩了”!……这正是科学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注重合作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本节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良好习惯:(1)学会倾听。课中老师引领学生在与他人交谈时,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听清老师的要求及提问,使其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2)学会表达。仅仅会听还是不够的,课中教师能激励学生充分表达,为学生彰显自我,体验成功搭建了平台;(3)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比如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敢于质疑,积极辩论,最后达成共识。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六
新课程倡导留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创造性也是无限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思维实践。有结构的材料首先应具备科学性。用科学的器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生才会逐渐理解科学的真谛,最终形成正确地科学素养。
如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时,学生设计实验、自行准备材料,因为学生自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也是在探究。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供了带漏斗和弯管的胶塞、烧瓶。问学生: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吗?在实验中,有的用手堵住弯管的出口,向漏斗内倒水,水流不进去,稍稍松手后水流入烧瓶;有的在弯管出口处套紧一个气球,向漏斗内倒水,水流入烧瓶,部分空气“跑”到气球内,气球鼓起来了;有的把烧瓶内倒满水,用嘴用力向漏斗内吹气,水从弯管流出一部分;还有的把烧瓶内灌满水后用手堵住弯管出口,把烧瓶倒过来“头”朝下,水一滴一滴由漏斗口流出,烧瓶内不断冒出一个个气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引发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时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点燃起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的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必将会促进每个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七
延伸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的火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边讲边演示的方式给同学们曾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进而提出问题:“瓶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水面为什么会上升?”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什么叫占据空间,是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另外一个瓶子,让学生去积极思考,能不能也把这个瓶子里的水挤出来,用什么方法。一系列情境的设置,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而让学生上来试一试,则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了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充分探究,给足学生动手的机会。
三、平等对话,引学生奔赴真理天堂。
在本课的两次探究实验中,并不是如老师所愿的,所有的学生都能探究出正确的结论来,相反的,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是存在异议的。比如说,在做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时,有些学生就说我们的纸湿了,而此时我也并没有责怪学生操作有误,或者粗暴地说他们做得不对,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你们的纸会湿?而人家的没有湿。”学生通过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知道了,原来是自己的杯子没有竖直倒扣入水中,而导致水事先流到了杯子里,赶跑了里面的空气,所以纸湿了,如果竖直倒扣入水中,速度也比较快的话,水是流不进去的,进而知道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
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大的,有学生汇报说:向下压活塞时,装水的注射器能被压下去,装空气的注射器不能被压下去。实验结果正好相反。很多小组听了他们的汇报,都不赞同,也有的小组,赞同他们水是能够被压下去的,而我并没有一票否决他们,而是鼓励全班同学,再来做一次实验,并且亲自指导了汇报结果错误的小组,当他们再次实验时,才发现了,是自己实验操作的失误和没搞清对象才造成的。我鼓励他们将现在实验结果再向全班同学汇报一遍,并且引导他们分析了第一次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老师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科学探究之路,教学生分析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教学生不怕失败,在反复实验中,得出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践出真知”的至理名言,或许在这一堂科学课中,学生都能有所体会。科学探究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实验与发现中才获得真知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以平等地态度对待他们,已朋友的身份引领他们,学生的探究会更深入,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八
2、指导学生学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实验研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1、塑料杯子(也可用还盖去底的饮料瓶)、钉子或小刀;杯子、沙、水、泡沫小块(上插小红旗,旗杆可用大头针制作)、吸管、玻璃水槽、注射器、气球。
2、“贮藏室”真空袋的使用录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
(1)你能说说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吗?
(2)什么地方有空气?
(2)学生讨论,提出正确的方法。
(3)根据方法,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教师演示。为什么水进不了杯子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为什么水又能进杯子了呢?杯中的空气在水的压力下从孔中赶了出去,杯中的空间被水占据了。
(6)根据以上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课题)。
(1)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水又能赶走空气自己去占据空间,反过来,空气能不能把水赶走,自己去占据空间呢?(出示水槽,内有一只沉入水底的玻璃杯以及一只杯子,一根吸管)。
(2)学生讨论,结合课文第44页下面一组插图,自己想出办法。
方法一:一只杯子倒扣压入水底,慢慢倾斜,让空气进入倒扣的装水杯子中,将水赶跑。
方法二:用吹管向倒扣的水杯中吹气。
(3)提问:你能用这种方法把沉船打捞上来吗?
(4)学生讨论。(将钢桶灌水沉入水底,焊接在船边,再向钢桶内灌气,将水赶出,就使沉船浮了起来)。
(5)学生分组实验。
(6)学生设计实验。让一只注射器中的空气去占据另一只注射器的空间。(用两只注射器和一根皮管做成连通器)。
(7)学生分组实验。玩一玩空气去占据空间的游戏。(每两位学生相互按连通注射器,或将其中一只注射器放入水槽中,注入空气上浮,抽去空气下沉)。
课后感受。
学生都能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现象,但应用的却不够。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九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六课。本课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然后和水作比较,通过实验发现用同样大的力量压缩空气和水,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而水占据空间的多少不会发生变化。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探究中,大胆探索,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深入探究,张扬个性;让学生运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延伸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的火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边讲边演示的方式给同学们曾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进而提出问题:“瓶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水面为什么会上升?”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什么叫占据空间,是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另外一个瓶子,让学生去积极思考,能不能也把这个瓶子里的水挤出来,用什么方法。一系列情境的设置,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而让学生上来试一试,则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了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充分探究,给足学生动手的机会。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十
第一段:引言(100字)。
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它是我们无法触摸却又无处不在的存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逐渐意识到了空气占据空间的重要性。从它对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到它在科学实验、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关键地位,空气占据空间无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段:空气是生命之源(250字)。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空气这个存在。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需要呼吸空气来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每一天,我们大约需要呼吸2万多次,吸入1.5万公升的空气,而呼出相对应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意味着生命对于空气依赖的重要程度。
除了供给我们呼吸的氧气以外,空气还通过风来调节温度。在炎热的夏天,微风降温,使得我们感到清凉舒适。而在寒冷的冬天,风会让体表感觉更加寒冷。这一切都归功于空气占据了它的空间。
第三段: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50字)。
空气占据空间除了对于生命的维持外,它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我们骑车时,我们需要向轮胎里注入空气,以保持轮胎的正常工作。在家里,我们使用空气泵为汽车轮胎充气,同时也会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在科学实验中,空气的存在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化学实验中,许多实验室设备需要利用空气进行反应,以产生理想的实验结果。同时,空气的存在也促进了飞机和火箭等交通工具的飞行,使得人类的世界变得更加便捷。
第四段:空气与自然界的关系(250字)。
空气与自然界的关系密不可分。空气的存在使得水蒸气能够在大气中存在,形成云、雾、雨等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空气的运动形成了风,吹拂大地,迎接我们每一个人。风也带来了传播花粉的方式,促进了植物的繁衍。空气中的氮气、氮氧化物也在植物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空气还对于地球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层能够阻挡阳光中的有害紫外线,维护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
第五段:结论(350字)。
空气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氧气,帮助我们维持生命。与此同时,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轻松解决各种问题。在自然界中,空气交织着我们的生活,调节着温度,促进着植物的生长。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现象,珍惜它的存在,并为保护大气环境做出努力,以确保我们和后代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十一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教学后记。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十二
本节课我是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激趣引题,从物体占据空间引入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二)空气让瓶中的水向上升:感知空气占据空间。
(三)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杯中的纸巾会湿吗?
(四)巩固运用。
(五)课后小结。
在整堂课中学生对动手做实验这一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对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记录都没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在“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这一实验中的现象和记录都未完成的记录,甚至还发现许多小组连实验记录单怎么写都不知道。这也是我的一个失误,备课不充分。
这一堂课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学生按照科学书上所显示的把两根吸管放入瓶中,可是怎么往瓶中吹气,水还是没有被挤出来。那时候我也一头雾水,下课后才明白过来原来可能是吸管被橡皮泥堵住。对于这一点想象当时没有及时解决,可能让学生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扰。
教学容量太大,以致于在上课时好几个知识点都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学生的回答引导得也不够自然,给同学的发言都不够。理论总是灰色的,只有实践才是最具活力,今后我要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十三
本课是对于空气性质的继续探讨而展开的,空气由于它比较特殊的状态,即看不见也摸不着,那么它是否会像固体,液体那样也会占据空间呢,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想去了解的问题。因此这堂课正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问,整堂课学生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热情,课堂气氛比较的活跃,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整堂课中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会变化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前一个实验是在老师的慢慢引导下完成的,老师应作到循循善诱,从学生的原有思维出发,一步一步的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探索到正确的实验方法。老师的职责和使命是做一个摆渡者,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前进和跨跃,从不懂到懂,从不明白到明白。第二个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来探究,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操作整个过程,以及会得出怎样的结论,让学生慢慢脱离老师的指导,学会独立的探究和实验。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必须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探究了科学,即使自己的探索失败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使他们懂得了探究的过程是漫长和艰苦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任何科学结论的得出都要经历很多失败,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思考“压缩空气的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我比较精心的设计了每一个细节,甚至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我都试图预设,希望学生按照我设计的思维模式开展学习。上完课后我才发现,其实,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有些是老师无法预料到的。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指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用老师的思维模式去框住学生的思想。我也体会到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无拘无束的,当我们给他们提供适宜的条件,就会迸发出绚丽的火花,我们教师应该是助燃剂,所以必定要求老师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才能使课堂成为生长智慧、施展才华的沃土。所以课堂中学生应自主探究,亲历整个科学的过程,只有这样,整个课堂才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看见孩子们最精彩的智慧之花。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十四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篇十五
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由于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所以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就相对困难。
其次,占据一词,意为取得并挤占。所以占据空间其实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需要借助其他可见媒介,通过几个有递进关系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中由浅入深地不断感知,才能让他们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概念,初步理解物质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衷于探究是科学家基本性格的组成,也是孩子的天性。在整节课中,我变任务驱动为问题驱动,利用一个个递进的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表达、实验、解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有结构的材料是良好的课堂结构的基础,也是使学生认知不断深化的依托。本课我结合教材中实验,提供了带孔塞的塑料杯、a4纸、打气筒和医用滴管,针对上述实验材料,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探究活动:
层次二:用杯底塞纸团的杯子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纸团不湿,是受到了杯内空气的“保护”,初步证明。
层次三:拔去孔塞,让纸团变湿--纸团湿了,空气从小孔“逃走”,水占据了杯内空间。
层次四:用打气筒和医用滴管让空气重新回到杯内--空气把水挤走,重新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教材中实验二为打孔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太软的杯子容易捏扁,学生不容易施力,较硬的杯子打孔时杯子容易炸裂,而且,若把打孔环节交给学生的话,所费时间较长,孔与气针的大小匹配也成问题,所以本课我选用软硬适中,并且提前打好孔,只是在杯底塞好孔塞,在打孔观察环节,学生可以直接取下孔塞,减少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难度。
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我们发现,让学生反复使用“占据空间”一词,去描述和使用,就会使学生更好理解占据空间的概念。
所以在学生已经通过几组活动认识到空气能够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之后,我顺势出示“水为什么进不去”视频,一是让学生尝试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解释水进不去的原因,而是通过利用可视化的烟雾模拟空气,让学生看到水把空气挤出瓶外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