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教案(汇总22篇)
教案不仅仅是一份教学活动的安排,更是一种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体现。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科间的综合发展。编写教案要注重多元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反馈和指导。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一
1、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本词内容。
2、反复咏诵,体会本词意境和作者胸怀。学习截取生活小事以小见大的写法。
3、探究本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咏诵式自主探究式读写结合式。
咏诵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针对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的精美诗词,领略词句中的音韵和谐之美,熏陶渐染,形成和积累丰富的语感,并以此基础上体会文本的内涵。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归纳、整合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学习愉悦的方法。
读写结合式模式就是学生在反复吟咏成诵,充分感悟文本基础上,并以此为素材而进行的文本再创造,以读悟写,以写促读的一种双向互进教学共赢的教学法。
今天我们学习苏轼一首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他的诗词,一起走近苏轼,走进他的《定风波》。(课前让学生搜集,并要求写在课本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孤傲高洁,乐观向上)。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南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壮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富有诗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知微见著,举一反三。显示春的活力,惹人喜爱,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一来复习苏轼诗词,温故知新;二来整体感知,积累作文素材;三来熟知苏轼,为解读文本打基础)。
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词人情感,把准词的缓慢轻重,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本词内容。
明确: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序在全词中的作用?删去有何影响?
预设点一: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及写作缘由。
预设点二:人物的不同行为,为写下文写人物的粗犷豪放、乐观旷达的性格特征留下伏笔。
词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预设点一:沉着。
预设点二:通达。
预设点三:随遇而安。
预设点四:豪放。
学生之间自己去探究、发现、质疑,归纳、整合。
预设点:
“莫听”为何不是“不听”?
“穿林打叶声”写出风雨什么状态?
“何妨”是什么意思?
“吟啸且徐行”是雨中漫步,且歌且行吗?
“竹杖芒鞋”为什么“轻胜马”?“轻”是指行走轻快吗?
“谁怕”与“怕谁”有什么不同?你能想象“怕”什么?
下阕:
“微冷”仅仅是酒醒后的内心状态吗?
学生自主探究,生成:
……。
任何经典诗文,解读的空间是无限的,探事究理,深化解读,这是在品味语言和人物形象基础之上比较系统化整体条理化的多元解读,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交流、质疑之间,肯定碰撞出不少的思想火花。那是学生群体智慧的结晶。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何以小见大?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鉴赏《定风波》这首词的关键,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有人认为苏轼在词中表现的是无奈的“旷达”,对此你如何理解?
学生探究生成:
……。
多种诵读和多元解读是为了达成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写作则是学以致用的一种高级样式,可以此直抵他们生命的自觉。
预设点:
全词作为作文素材可用于:相信生活。坚守自我。乐观面对。保持从容。相信未来。
可据其中词句内涵,横向纵向挖掘,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作文。如“一蓑烟雨任平生”除了可用于上面或材料之外,还能用于“态度决定一切”“豪迈人生”等话题,甚至可用作作文标题或者文章论点。
可以作者为中心轴,多点辐射进行作文。
苏轼一生写了不少的诗词,试从下面诗词来对《定风波》作逐句延伸对点解读。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教后自我反思。
本课教学思路以诵读为先导,自主探究为手段,解读人物形象为目标,读写结合为训练点来设计的。意在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来唤醒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自觉,哪怕是一丁点的触动也是成功的,备课比较全面,驾驭课堂也比较从容,能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引导,积极穿针引线,上下衔接自然,课堂结构浑然一体,尤其注重读写结合,虽然不能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但学生课后的确写出一些漂亮的作文,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延续。尽管如此,课堂还是有美中不足,学生诵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该高昂读的很响嘛还是中调读的淡然澄净?我指导不得力,忽略了“归去”后的句号,没有及时引导。词人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归内心,是不需要宣誓的。同时讨论“归去”时,除了有“归山林”“归沙田”“有庙堂”“归自我(精神家园)”之说,还有人提出“无处可归”,这一很有见地的发现也被我忽略掉,真是不该。“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堂上有时学生就是我们的老师。向我们充满智慧的学生敬礼。
学生反馈。
我们学生之所以害怕古代诗文,是因为它难懂。老师让我们从多次诵读开始入手,甚至要求在背诵基础上来解读诗词,字——词——句——文,层次分明,步步为营,犹如庖丁解牛一样很是得心应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教师在授道解惑的同时,是不是有必要穿插高考诗词考试的题型和一些解题的步骤以及技巧,毕竟高考如何拿高分更是我们学生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始终认为如何做到提升鉴赏和注重解题两不误是语文老师讲授古代诗词的一个主攻方向,两者倘若做到和谐结合,相得益彰,让我们学有所得,这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语文的诗词课堂将更加生气盎然。
同行反馈。
古诗词教学,教师难上学生难懂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课堂往往一背了过,或者教师一窜到底,完全忽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本节课教师就是从学生熟悉的诗词开始切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领略词人从遇雨徐行到斜照相迎,再到渴望归去;由泰然处之,到欣然遇之,最后到超然视之。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见证了苏轼一次自我净化的精神洗礼,尽管润物细无声,但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与碰撞是震撼人心的,刻骨铭心的。这一点从学生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和沉思的表情可以预见。
“品味语言”和“多元解读”的梯度解读总给人如出一辙之嫌。“读写结合”点子虽好,但没有能在课堂展示,无法检验“写”的效果。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二
苏轼的《定风波》,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言似简,意实丰;景虽常,理却浓。可谓理趣盎然,启人心智。
《定风波》,尤其是作者工于炼字选词,比如“独、遂、轻、任、微、归”等字,“莫听、何妨、吟啸、竹杖、芒鞋、一蓑”等词。这些字词分别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作者守德超然的道家风骨、希望在前的儒家态度、无常归心的佛家思想。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如诗如梦的年龄,普遍对诗词有兴趣。但是他们多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意思上,追求景物表层的优美,浪漫情感的雅致,而较难深入理趣的内核。这就要求教师结合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情感特点、思维习惯进行启发诱导,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搭好阶梯,让学生越学越有成功感。此外,多让学生诵读涵泳文意。学生有所悟,才是有效。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准字音、感悟语言、分析和理解本词的三个理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件呈现法、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联想联系法、点拨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本词盎然的理趣,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
1.导入:
很高兴能认识我们高一(2)班的新朋友。请允许我唱一首歌的片段,来表达对大家美好的祝愿。师唱《明月几时有》。请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学生答:苏轼)这首词最吸引我的不是景,不是情,而是人生哲理。外面下着雨,让我想起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中也遇到一场雨,并因此写下一首《定风波》词,让我们来探索其中更为丰厚的理趣吧!
2.全班初读一遍全词,了解大意。老师适时正音板书。
3.再齐读一遍,再次领会大意。并思考小序中哪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发言,老师点评,并设问诱导推进,不断深入探究三个理趣。
(一) 遇雨: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呢?
补充:庾信的《邛竹杖赋》、芒鞋的象征含义
探究理趣一:守德超然
(二) 雨霁:苏轼是否彻底地做到了超然呢?
探究理趣二:希望在前
(三) 思雨:风雨已无,斜照暖人,苏轼为何还要归去?归去何方呢?
探究理趣三:无常归心
联系陶渊明《归园 田居(其一)》,引出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铭》,进而提炼理趣中的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大体对应道、儒、佛思想。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定风波》吧。(配《竹林听风》曲,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师随即板书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课后拓展阅读朱道林的《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尊敬的评委老师!再见!
首先我一直喜欢上古诗词鉴赏课。古诗词因其精炼的语言、美好的情思、小巧的外观、抑扬的节奏、悠远的画面等吸引着我。作为教师,应深入探索诗中的景、情、理。自己潜入越深,发现就越多。自己喜欢,就会让学生喜欢。自己陶醉,就能感染学生。
在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选拔赛上,我们这些选手共同上苏轼的《定风波》词,所谓同课异构。如何能出类拔萃?我颇费苦心。
古诗鉴赏应该上出特色来!《定风波》的特色有:序词对应、象征比喻、诵读品味、炼字炼词、趣味盎然等。
由于我对于趣味很着迷,就选择了趣味。经过涵泳文本,我发现了20种趣味。我在试讲课上,全部点到了这些。课后老师们提出建议,不要面面俱到了,给学生印象不深,只要突出一点即可。
我觉得有道理,马上选准了一个角度,即理趣,然后深入挖掘。后来又试讲了,有老师又提出建议,理趣繁杂,学生自主性不够,教学语言不干脆。我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了修改。总共五易其稿,敲定为三个理趣,三种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儒、道、佛思想。然后又画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另外,课件中的图片、文字、音乐,有效地助推了课的丰富性和流畅性,加之使用遥控笔,我可以灵活地掌握课的节奏,也可以自如地走到任何一位学生面前进行交流。信息技术助我一臂之力了。这节竞赛课,评委和学生反应都较好。
从理论到实践,我觉得古诗词鉴赏课要突出特色,详略得当,教学语言要干脆利落,多让学生解读,板书要精炼,再辅之以有创新的信息技术,定能打造出高效、长效的优质课堂!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三
1、三分诗词,七分读”,诵读三个基本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情感。
结合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情趣和理趣,及感情,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
指名一名学生诵读。(3分钟)
2、教师指导:“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
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
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
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 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听这首词想象风雨中的行者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
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漫画式的一个老者,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1、太复杂了,不好读。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小结: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如果让你找出最能体会作者心愿的词,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因(风雨)
(联系写作背景谈。)
(背景穿插: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传说他被贬黄州除了党派之争还和他评判王安石的诗有关。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安石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就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暗地里告诉皇上,直接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更改他的题诗。待到菊花开的时候,一日,苏轼到花园看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一地,苏轼方明白被贬黄州的意义。
由此可见苏轼之归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途中自然界之风雨,还有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仕途的风雨。——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归到何处?
苏 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 105多次。他要往哪归?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
多媒体展示苏轼在贬谪黄州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两例:
——《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
他想归哪儿?(形体,神:心)板书:归果(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如果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雨,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归”?我想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风雨:学习,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挫折坎坷,如何归?尽心,静心,真心,诚心。
(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归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请各小组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他人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定风波》。
结束语: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四
这首词是上学期学的,老师已为我们讲解了一番,可是今日再拿来读时,却又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滋味。
苏轼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词人,有关于苏轼的史料、《百家讲坛》、以及他所写的诗、词,我都读过、看过、背过。苏轼这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仕途上虽然多次遭受贬谪,但是仍然抱着一种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事实。而《定风波》这一首词,就体现了苏轼被贬之后,他能够坦然的去面对,没有其他文人的那种怀才不遇和满腹牢骚;他心中想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而我最钦佩苏轼的就是这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
这首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轼在出去游玩时,不巧遇到途中下雨,后来雨停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当时的背景的话,再读这首词,感觉就会不一样。苏轼写这首词是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这经历许多波折之后的苏轼就是《定风波》中的苏轼。这雨,就相当于贬谪,而苏轼在雨中的心情,就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并不看重这次贬谪,先看“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中略带俏皮,又带一些挑战性,而从“吟啸”和“徐行”来看,这分明是很轻松嘛,试想,如果你被老师一顿批,还会在雨中漫步,或者时不时的喊几嗓子?这说明,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都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而此时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者。这“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烟雨”是一语双关,代指政治气候,这不就是说,在这场里,我苏轼就能够穿着蓑衣,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来往自如。
然而到了下阙,看了就会给人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头看看曾经的沟沟坎坎,在转过头来,还是依然,这样心中无风无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淋雨之狼狈,也就是怀才不遇的心情。换种说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正凸显了苏轼会抱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仕途上的挫折,也表现出他对人生风雨的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这就是苏轼这首词所要体现给我们的一种心态。也许也是我们要在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榜样。
我想,做事情如果抱有一种平常心,那做起来就会顺利很多吧!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五
定风波,乃是苏轼一生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一段经历。这段历史发生在北宋末年,那个时候,苏轼已经成为了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坛和政坛上都有着相当高的声望。而这次高宋的政变,让苏轼落得了个事业双双破产、家中散尽财产的下场,苏轼更是被下放到了岭南地区的儋州,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岳阳楼之行,便是在将因这次定风波。对于苏轼来说,定风波是一段深刻而痛苦的经历,但正是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对人生、对社会认知的一次颠覆,也让他在困境中重新审视人生,领悟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真理。
首先,苏轼在定风波中体会到了人事无常的真理。定风波之前,苏轼是名利双收,处于他的事业巅峰,然而事业就如同飘渺的云彩,一朝被人打破。这次政变使得苏轼功名尽解,一夜之间名声扫地,原本极受景仰的文坛巨子也成为了众矢之的。通过这次事件,苏轼深刻领悟到世事变化无常,歌颂者很快可以成为批评者,而批评者也轻易可以沦为被批判的对象。这让苏轼明白到名利乃是浮云,从而不再过于看重名誉和地位。
其次,在定风波中,苏轼体悟到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道理。苏轼在被贬儋州期间,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反而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新家。他立志在这片土地上作出一番事业。无论是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还是为人民普及文化知识,苏轼都在尽己所能地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为人民提供帮助。苏轼在这个时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关爱和对社会公正的理解,他追求道义正义,把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再者,苏轼在定风波中体味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观。尽管处境艰难,苏轼仍旧坚守他的信念,他总是努力不懈地追求自己对文艺和善政的理想,从不妥协。在岭南,苏轼写下了他的《岳阳楼记》,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人道主义思考。这篇文章不仅在那个时候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后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积极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苏轼的这种担当和胸怀,为后人树立了不妥协和进取的榜样。
最后,苏轼在定风波之后,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反思,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重生。他明白了名与利的浮光掠影,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力量和个人命运的相互联系。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自己的艺术追求。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人生,将目光投向大自然和人民。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和,以及对世事的超然和洞察。苏轼的心灵成长和价值观的转变,既是他个人经历的成果,也是他对定风波的深刻体验的结晶。
通过定风波的经历,苏轼逐渐变得成熟,不再追求名利,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对社会、对人民的关注和纠正上。他成长为一个对人生充满热爱、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和作品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苏轼在困境中找到了自我,他的心灵之旅无疑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所启迪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勇敢面对社会的挑战,用苏轼的定风波之经历来充实我们人生的价值。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六
(1)出世了吗?没有。根据他人生经历得知:一生都在仕途上。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
(2)写在什么时候?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3)请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知识链接:乌台诗案。)。
(5)为何获罪?“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辙)提示可多解。(推荐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看如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来阐释东坡获罪原因。)。
说明:三问三读,以穿插背景知识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积累,引领学生由粗略感知到内容理解,逐渐走近苏轼,走进词人细致而丰富的世界。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七
苏轼定风波,纵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依然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一幕。苏轼,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人生经历中常常伴随着波折和困境。而《定风波》这首词,正是他在人生低谷中创作的杰作。通过分析苏轼定风波的心得体会,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到苏轼的胸襟和修养,更可以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有着深刻的启示。
第一段:《定风波》的背景和苏轼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的背景是他被贬谪广州,迫使他离开京城投靠南方。在他的一生中,遭遇了诸多的挫折和困境。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以极其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处境。《定风波》一词,描绘了他对自然界风暴的形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澎湃和矛盾。尽管身陷囹圄,但他的心态依然自由、乐观,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二段:苏轼对困境的认知和态度。
苏轼在《定风波》中表达了对困境的客观认知和积极应对。他写道:“落叶风前卷,游丝雨后飞。”这是对风暴来袭和结局的形象描绘。苏轼用形象的语言和场景,描述了他的心境和对困境的态度。他并没有嘲笑自己的命运,而是积极地把困境看作是磨炼自己的机会。他在“希夷公”这一角色中,表现出了对逆境的坦然和从容。
第三段:苏轼的处世哲学与心灵修养。
苏轼的处世哲学和心灵修养有助于他面对挫折和困境。他坚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足以成全一生。苏轼也有着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他善于借助自然界的力量来化解困厄。他在写《定风波》中表达的自然意象,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自然法则的领悟,这也成为他心灵修养的一部分。
苏轼定风波不仅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许多启示。他的坚韧不屈和积极应对态度激励着许多人。困境和挫折并非终点,而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积极面对这些挑战,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苏轼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境和挫折,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第五段:对于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苏轼的定风波给我们带来深思和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境,我们应该像苏轼一样,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从每一次挫折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放下困境,用宽广的心胸去容纳一切,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我们要相信,任何困境都不是永久的,只有在坚持与努力中,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总结:
苏轼定风波是一篇描写困境和挫折中顽强向前的词作,以他坚韧的意志力和乐观的心态,激励和鼓舞了许多人。我们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们要学会接受困境,从困境中寻找机遇,磨砺自己的意志,不断提升自己。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只有在风暴过去之后,飞翔在大自然中的蝶会更加美丽。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八
本文是一首诗词,因而重在朗读。本节课的教学以情感基调为切入点,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抓住词、句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感,在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了“手绘图画”的环节,实现各学科的联结,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九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密州出猎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词作描写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形象的动作描写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狂豪放派。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优化探究》相关练习。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一
此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风很大,雨点很猛,穿林打叶,风声呼叫,面对这样的情势,一般人都会惊惶失措的,可是作者用“莫听”二字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所谓,从容处之,外物不足萦怀,紧张什么?跑什么?我就要悠闲自在,不慌不忙地慢慢走。“何妨”、“吟啸”活现了抒情主体的泰然自若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超旷达观之状可掬。“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的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对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中的心理体验。只要能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也无风雨也无晴”。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是颓丧沉沦。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二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失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试题答案】。
1、c点拨:abd的正常语序应为:a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枣花簌簌落衣巾;d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暗渡迢迢银汉。
2、d。
3、b点拨:本项反引诗句,并非直抒胸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只能说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4、b点拨:“吟啸”是指“吟咏、吟诗”,既指低吟,又指长啸。
5、b点拨:并没有归隐田园的决心。
7、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
【模拟试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2、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下列诗词句全是写景的,从实写与虚写的角度看,不同的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c.一片神鸦社鼓。
d.大江东去。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6、7题(1992年高考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6、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
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7、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
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试题答案】。
1、d点拨:a:两个“风流”意思相同,都指“英雄的业绩”;b全对;c:“千古”表示时间很久,不是实数;d:赢得:只落得;可堪:哪堪,不堪。
2、b点拨:借代,其余为比喻。
3、b。
4、a点拨:以凄凉之景,表离情别绪。
5、c点拨:“力不从心”不当。
6、d点拨:据词的句式及格律来看,甲处应是五字,乙处应是六字。
7、c点拨:蔺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符合词中信息。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三
(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标准好男人,他的人生经历是否又如他的才华般流光溢彩恣意飞扬。?他又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感受其跳动的人生脉搏。
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
q: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判断一下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流派。
1、听录音。
找出与我门自己朗读的区别?节奏重音轻重缓急。
2、请一位同学读,师生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丰沛,节奏到位,停而不断)。
通过以往的诗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诗词的意象就是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物象呈现出来,比如冰雪儿代表人格的高洁折柳以表惜别。那么首先请大家找一找,这首词里包含了哪些意象?(分别找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什么意境?集思广益开动脑筋。
明确:
结合以上意象,相信大家已经对该词的意境和含义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有没有人能给大家把这首词的基本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把你自己想象成穿越版的苏轼,把这一段经历何感想给大家说道说道。
明确、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他的诗文名冠一时,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多媒体展示):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
生: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
师:对,我们看,短短四句,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足以看出苏轼的豁达。
2、全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一说你的理由。(给大家简单鉴赏一下0。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种江湖闲散的生活)。对,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时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那么对应的2马又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
(官场奔波)。没错,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轻装上阵,无官一身轻)。
3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文天祥《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双关,眼前景——预测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迎来雨过天晴的喜悦,乐观。逆境中曙光。
5、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
风雨,晴——指代官场沉浮政治多变。
面对这样的疾风骤雨,苏轼又是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应字词)?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在小序中我们看到,同行皆狼狈,苏轼却表现为:吟啸,徐行,轻。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更显得从容洒脱,心态闲适坦然。
2、竹杖芒鞋轻胜马。
而这种闲适坦然又在下一句中进一步体现出来。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
3、怎样理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这雨有什么可怕?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一个“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而“谁怕”,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
t: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政治上的晴雨不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能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对未来的乐观。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乐观和希望。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表层:回头看狂风骤雨的情形,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虚指自己对自己平生宦海风波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归去。(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八再次诵读。
通过探讨,相信你们对这首词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么请大家再次诵读该词,看看能不能对出其中的人生体验和感受。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成一片晴空了,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就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四
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
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
景,清商不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五
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乌台诗案发生后的第三年。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此间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片面夸大变法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人对苏轼的指控,派人到湖州将他押解到京,打入大牢。何正臣、舒亶等人将苏轼写的有关变法的诗文无限上纲,而与变法无关的诗文则引申曲解,牵强附会,欲置之于死地。对此神宗并不以为然,又怜惜苏轼的才华,加上太后和官员们的营救,百姓的焚香祷告,苏轼最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该词便在此情况下写就。
二。内容赏析。
上片主要写词人在绵绵春雨中的所见所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词人却毫不在意,并劝大家不要将其放在心上,是一种坦然面对风雨的态度。然后,将“竹杖”、“芒鞋”与代表身份地位的“马”作一比较,一个“轻”字显出对官场的漠视。“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为全词点睛之笔。词人不怕被贬,无惧生活坎坷;“一蓑烟雨任平生”透露出人到中年的沧桑阅历,几又几多轻视、几多豪气!任凭道路泥泞,衣衫尽湿,心灵仍然充满“晴”意,放声高歌。
下片写的是春雨初霁,夕阳晚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此时词人已物我两忘,面对“微冷”时忽逢晚照暖身,本应欣喜,然而苏轼既不以风雨为忧,也不为晚晴而喜。继续了自己的旅途,将一路的阴晴冷暖抛在身后,一种淡然的心境跃然。这应是经历坎坷波折、大起大落之后的平淡与坦然。
语意双关是这首豪放词应为其主要特色。表面上是写在路途中所遭遇的自然界的雨,实则暗指词人在官场仕途中所遭遇的政治风雨。其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句表现了词人无视官场风波、宠辱皆忘的旷达情怀,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句则是词人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愿望的生动体现。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六
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
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密州出猎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描写,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形象的动作描写,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狂,豪放派。
3、婉约派,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细节描写,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此时无声胜有声,移情入景,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相关练习。
事:苏轼遇雨。
怀:遇事要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表现手法: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七
《定风波》为苏轼名作,历来被人评为闲适从容。与《浪淘沙》的壮阔不同,它表现的是作者遇变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定风波》苏轼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准字音、感悟语言、分析和理解本词的三个理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件呈现法、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联想联系法、点拨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本词盎然的理趣,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
1.导入:
很高兴能认识我们高一(2)班的新朋友。请允许我唱一首歌的片段,来表达对大家美好的祝愿。师唱《明月几时有》。请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学生答:苏轼)这首词最吸引我的不是景,不是情,而是人生哲理。外面下着雨,让我想起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中也遇到一场雨,并因此写下一首《定风波》词,让我们来探索其中更为丰厚的理趣吧!
2.全班初读一遍全词,了解大意。老师适时正音板书。
3.再齐读一遍,再次领会大意。并思考小序中哪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发言,老师点评,并设问诱导推进,不断深入探究三个理趣。
(一) 遇雨: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呢?
补充:庾信的《邛竹杖赋》、芒鞋的象征含义
探究理趣一:守德超然
(二) 雨霁:苏轼是否彻底地做到了超然呢?
探究理趣二:希望在前
(三) 思雨:风雨已无,斜照暖人,苏轼为何还要归去?归去何方呢?
探究理趣三:无常归心
5.联系陶渊明《归园 田居(其一)》,引出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铭》,进而提炼理趣中的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大体对应道、儒、佛思想。
6.思维拓展: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处事思想?面临人生的风雨,你如何应对呢?
7.总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定风波》吧。(配《竹林听风》曲,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师随即板书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8.作业:背诵本词。
课后拓展阅读朱道林的《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9.结束语: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尊敬的评委老师!再见!
首先我一直喜欢上古诗词鉴赏课。古诗词因其精炼的语言、美好的情思、小巧的外观、抑扬的节奏、悠远的画面等吸引着我。作为教师,应深入探索诗中的景、情、理。自己潜入越深,发现就越多。自己喜欢,就会让学生喜欢。自己陶醉,就能感染学生。
在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选拔赛上,我们这些选手共同上苏轼的《定风波》词,所谓同课异构。如何能出类拔萃?我颇费苦心。
古诗鉴赏应该上出特色来!《定风波》的特色有:序词对应、象征比喻、诵读品味、炼字炼词、趣味盎然等。
由于我对于趣味很着迷,就选择了趣味。经过涵泳文本,我发现了20种趣味。我在试讲课上,全部点到了这些。课后老师们提出建议,不要面面俱到了,给学生印象不深,只要突出一点即可。
我觉得有道理,马上选准了一个角度,即理趣,然后深入挖掘。后来又试讲了,有老师又提出建议,理趣繁杂,学生自主性不够,教学语言不干脆。我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了修改。总共五易其稿,敲定为三个理趣,三种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儒、道、佛思想。然后又画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另外,课件中的图片、文字、音乐,有效地助推了课的丰富性和流畅性,加之使用遥控笔,我可以灵活地掌握课的节奏,也可以自如地走到任何一位学生面前进行交流。信息技术助我一臂之力了。这节竞赛课,评委和学生反应都较好。
从理论到实践,我觉得古诗词鉴赏课要突出特色,详略得当,教学语言要干脆利落,多让学生解读,板书要精炼,再辅之以有创新的信息技术,定能打造出高效、长效的优质课堂!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八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雨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上学期学的,老师已为我们讲解了一番,可是今日再拿来读时,却又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滋味。
苏轼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词人,有关于苏轼的史料、《百家讲坛》、以及他所写的诗、词,我都读过、看过、背过。苏轼这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仕途上虽然多次遭受贬谪,但是仍然抱着一种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事实。而《定风波》这一首词,就体现了苏轼被贬之后,他能够坦然的去面对,没有其他文人的那种怀才不遇和满腹牢骚;他心中想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而我最钦佩苏轼的就是这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
这首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轼在出去游玩时,不巧遇到途中下雨,后来雨停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当时的背景的话,再读这首词,感觉就会不一样。苏轼写这首词是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这经历许多波折之后的苏轼就是《定风波》中的苏轼。这雨,就相当于贬谪,而苏轼在雨中的心情,就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并不看重这次贬谪,先看“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中略带俏皮,又带一些挑战性,而从“吟啸”和“徐行”来看,这分明是很轻松嘛,试想,如果你被老师一顿批,还会在雨中漫步,或者时不时的喊几嗓子?这说明,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都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而此时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者。这“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烟雨”是一语双关,代指政治气候,这不就是说,在这场里,我苏轼就能够穿着蓑衣,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来往自如。
然而到了下阙,看了就会给人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头看看曾经的沟沟坎坎,在转过头来,还是依然,这样心中无风无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淋雨之狼狈,也就是怀才不遇的心情。换种说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正凸显了苏轼会抱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仕途上的挫折,也表现出他对人生风雨的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这就是苏轼这首词所要体现给我们的一种心态。也许也是我们要在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榜样。
我想,做事情如果抱有一种平常心,那做起来就会顺利很多吧!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十九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其中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定风波》。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动人的艺术表现,引发了广泛的涵义与讨论。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读过《定风波》后,对其中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个人对苏轼《定风波》的心得体会。
首先,苏轼在《定风波》中表现出深深的忧国之情。词中所描绘的定风波是他远离朝堂、归隐江南的象征。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苏轼投射出对满朝文武的不满与失望。他所表达的忧国情怀不仅仅是对朝廷腐败和无能的愤怒,更多的是对社会风气的担忧。他在《定风波》中选择借自然景象来批判社会,以期唤醒人们对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关注。苏轼用“风”来喻指社会风气的变异,用“波”来象征对人心的撞击和冲击,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变化与流转,他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殷切渴望。
其次,苏轼的《定风波》中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在词中,他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壮美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他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将云、花、春风等自然元素和人的思绪内心相融合,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温暖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苏轼提醒人们应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向往美好事物,追求幸福和喜悦。
第三,苏轼在《定风波》中呈现了对命运的思考。他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无边落木和长江滚滚来,寓意着命运的无常和无法抵挡的力量。苏轼这样描绘命运的力量,既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重大转折和挫折的思考。他深知人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但他并不向命运低头,而是鼓励人们要积极面对挑战,迎接人生中的风雨,不被命运所左右。
第四,苏轼在《定风波》中还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写道:“复下白波静,千钧救与投机泉”。这两句词句既表达了他对艺术追求深度的渴望,又展示了他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笃信自我价值的品质。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与世无争的态度。他希望通过艺术表现推动社会的美好前进,与社会共享人生价值。
最后,在苏轼《定风波》中,我还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自由的理想状态。他在词中写道:“遥闻浩荡汉阳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何用鞭牛作策杖。”这是对自己归隐江南之后的境况的描述,虽然无法在朝堂上发声扬名,但他依然保持文人的自信和自由。他认为,内心的宁静和境界的高远更加重要。这种理想状态,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放松和自在的心态,也启示着人们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苏轼的《定风波》无论从题材还是意义上都是一首卓越的词作。通过对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观的品味和对苏轼的追寻,我们能深刻了解苏轼对社会、自然、命运和艺术的思考和表达。他在词中所表现的忧国之情、对自然界的感悟、对命运的思考、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宁静的理想状态,都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读完《定风波》,我对苏轼的人生追求和独特的思想境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二十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
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
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二十一
《定风波》一词,借他人之事,抒自身之情。其下片云: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看。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
“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下面“诗老不知梅格”,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
苏轼定风波教案篇二十二
这首词写的是一件关于春天遇到阵雨的事,当时苏轼在黄州要买地种田,几个人一同前去做交易的时候,遇到了春天的雷阵雨。这首词前面有一篇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篇小序交代了,当时半路下雨,拿雨具的人先走了,苏轼和其他几个人,就淋成了落汤鸡,其他人心中甚是不悦,而苏轼却说:“余独不觉。”他不这么看,雨过之后天又放晴了,诗人领悟此情此景,于是心里就有了感想,这首词便由此而生。
人生在世,难免会经历曲折坎坷,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有过去的时候。经历过,再回头看看,其实也没什么。谁的人生不曾风里来雨里去?既然无法避免,尽力不虚此行。挫折不可怕,可怕的让挫折打败、一蹶不振;遇事尽力,即使有所意外,也一定不要介怀,应该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前行!每一次勇敢的超越,都会为你积累生命的厚度。也许,这就是生活给你最好的馈赠。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几十年如一日,点点滴滴的岁月里,写满了自己与学生的故事。工作中,我努力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我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我努力做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尽管我用尽浑身解数,也难免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对繁琐的工作,我抱怨过;面对不懂事的学生,我发怒过;面对教育中的挫折和失败,我无助过。可是每当我读到苏大学士的这首词,心灵都会得到触动,灵魂都会得到洗礼。我劝慰自己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淡然、清雅、平和、从容的心态,顺境或逆境,都淡然从容地去面对。努力做到成功之后不骄傲自满,失败之时不灰心丧气,收获的时候不自夸,遇到坎坷的时候不抱怨。学习苏学士淡定自若,宠辱不惊的胸怀与魄力。不断调整自己,超越自我,孜孜不倦,用最佳的心态潜心育人。
作为教师,我希望,我的育人过程如夏花绽放,我内心的淡定从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优雅美丽,由内而外散发着淡然平静。当尝过工作中的五味杂陈、历尽育人世事后,让自己更从容淡定地面对教育过程,工作中,努力耕耘,不问收获,让岁月赐予我更多的阅历和经验。未来的日子或许是一路风景一路歌;或许是含着眼泪在奔跑。无论为人师的过程中波澜如何折腾翻滚,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只有这样,教育的过程中才会永远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