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专业15篇)
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学习文学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怎样做好时间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如果你对写总结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它们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一
来自妈妈的支持。
“唉,我又失败了。”在书房里传出了我的叹息声。妈妈闻声来到书房,见我正坐在电脑桌前发呆,就明白了我没做好兴趣动画,便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别灰心,想想在哪个地方出错了。”虽然只是一句话,却让我的心中平静了许多,感觉像是吹来了一股清风,将我的心中所有的烦恼全部都吹跑了,思维顿时灵敏开阔了许多,让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好几处错误,动画也做得比刚才更好了。
来自朋友的支持。
一句话是一种支持,它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抚平心灵的创伤;一句话是一种支持,它能够让人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看到前途无限光明。一句善意的话就是一种支持。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通过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同时,还注意通过让学生对具体事例的感受和认识。提高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儿童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从学生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课程体现了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倡导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实施知、情、行统一的综合评价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讲究教育的道德性,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四、活动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活动。
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
(二)课堂学习活动。
1、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课件出示小学生诚实事例的动画片及有关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看,问:你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是怎样对待的?对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小结:像他们这样,说话、做事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诚实守信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怎么才能做到诚实守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你相信我》这一课。
板书课题:《请你相信我》。
(2)学习新课。
活动一:我信任的人。
请看小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一个同学饰演老师,一个同学饰演小玲,一个同学饰演小丽还有三个同学饰演其它同学)。
内容是:一个叫小玲的同学平时不重视学习,经常补交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她为了不再受老师批评,想出一个骗人的方法,她把小丽同学的作业本上的姓名涂去,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后来她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完成作业,虽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人的品质最可贵;涂去别人的姓名,写上自己的姓名,即使一时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光彩。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小结:浪子回头金不换,勇于承认错误是好的开始,她是我们信得过的人。
让学生事先回忆在自己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自己为什么信任他?参照教材案例和表格,把自己信得过的人的姓名,以及信任的原因写出来。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也可以是父母、亲朋好友等。师生共同进行互动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向全班汇报。在交流的基础上,大家共同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活动二“悄悄话”信箱。
诚信真是那么重要吗?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狼来了》的故事。
(多媒体出示《狼来了》的故事动画片和图片,提问请你认真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在小组里几个同学说一说,再让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慌的危害真大啊!说慌不单危害别人而且也危害自己。
师: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或伤害。如某次约定,对方失约;本以为对方说的是真心话,事后发现是谎言;明知是对方做的错事,他就是不承认等。
让学生把遇到的类似事情和当时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要写上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然后情学生任意抽出一张阅读,读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活动三:走进“诚信乐园”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段。
(出事有关诚实故事的录像让同学们观看,观看后说一说各自的感受)。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
1、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生活在一个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生活和交往,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2、小组交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然后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诚信乐园”入园条件。
3、制作诚信卡。请学生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4、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诚信歌》、齐唱《诚信歌》。
(多媒体出示动画片和歌词)。
五、总结全课。
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六、课后延伸活动。
1、继续调查关于诚实守信方面的事例。(正反事例均可)。
2、访问身边的人,请他们举例谈谈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重要性。
3、收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古语、名言、警句等。
4、你认为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重要吗?请你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5、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是对某件事发表看法,也可概括地谈收获)。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三
《请你帮个忙》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是以请别人帮忙为主题设计的教材。教材先用一句话介绍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下面配了三幅图,每幅图都创设了一种请别人帮忙的情境,分别是问路人、借东西和请别人拿东西。图画中请别人帮忙的人面带微笑,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寻求别人的帮助。在图画下方还提示了六个礼貌用语。教材这样要求非常明确地提出本课的口语交际重点,学会请别人帮忙,请别人帮忙时要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创设的交际情境包含课堂内外,校园内。和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
1.在请人帮忙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你请别人帮忙”时,要把内容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请你帮忙”时,要做到说话语气热情、亲切。
2.在灵活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会自己请别人帮忙时应该怎样说、别人请自己帮忙时又该怎样说,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难点:。
学生能准确、合理、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联系课文引发思考,唤醒交际需求。
教学时,我从本单元的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小公鸡为小鸭子捉虫子吃,小鸭子呢在小公鸡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时出现救了小公鸡。通过回忆他们互相帮助的故事,唤起学生交际的欲望。
这样安排贴近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单元整体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自己碰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当你碰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从而引出如果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能迎刃而解啦,由此引入学习《请你帮个忙》。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示范交际,礼貌寻求帮助。
教材提供的是画面情景,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先示范模拟第二幅介入。借物插图,以评促学,以学定教。
1、创设情境。
教师请一学生向另一学生借水彩笔,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完以后发表建议。是帮助还是拒绝?在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引导并罗列注意点,请别人帮忙时,首先大致把自己的请求说清楚,其次用上礼貌用语,最后还要态度诚恳,眼睛看着对方。
2、提供句式。为降低开展交际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句式,
如:您好,请问我能---------吗?
请你---------好吗?
------------可以吗?
3、情景表演。
就借物、问路等请别人帮忙的情境,同桌和小组自由合作表演练习,在演练中落实注意点,提升实际交往能力。在全班练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上台展示箱机,引导学生在她人给给予帮助后,要真诚的对帮助者表示感谢,可以说:
谢谢你!
太感谢你啦!我又可以-------!
因为你的帮助我--------。谢谢!
四,引向生活。
引导学生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请人帮忙的事,和别人遇到困难请自己帮忙的事,比如做作业时有一位小妹妹摔伤了,需要帮助等等。创设焦急心情靓同桌和小组演一演。
三、实践活动。
1、做一做在学校里向老师,同学寻求一次帮助,在家里向长辈寻求一次帮助。
2、想一想平时生活中哪些忙可以帮,哪些忙不可以帮。
这样让学生在听,演、说的过程中领悟请人帮忙要讲话礼貌、语言得体,态度诚恳从而学会请人帮忙,具备礼貌交际的能力。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通过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同时,还注意通过让学生对具体事例的感受和认识。提高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儿童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从学生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课程体现了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倡导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实施知、情、行统一的综合评价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讲究教育的道德性,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四、活动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活动。
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
(二)课堂学习活动。
1.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课件出示小学生诚实事例的动画片及有关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看,问:你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是怎样对待的?对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小结:像他们这样,说话、做事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诚实守信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怎么才能做到诚实守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你相信我》这一课。
(2)学习新课。
活动一:我信任的人。
请看小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一个同学饰演老师,一个同学饰演小玲,一个同学饰演小丽还有三个同学饰演其它同学)。
内容是:一个叫小玲的同学平时不重视学习,经常补交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她为了不再受老师批评,想出一个骗人的方法,她把小丽同学的作业本上的姓名涂去,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后来她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完成作业,虽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人的品质最可贵;涂去别人的姓名,写上自己的姓名,即使一时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光彩。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小结:浪子回头金不换,勇于承认错误是好的开始,她是我们信得过的人。
让学生事先回忆在自己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自己为什么信任他?参照教材案例和表格,把自己信得过的人的姓名,以及信任的原因写出来。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也可以是父母、亲朋好友等。师生共同进行互动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向全班汇报。在交流的基础上,大家共同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活动二“悄悄话”信箱。
诚信真是那么重要吗?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狼来了》的故事。
(多媒体出示《狼来了》的故事动画片和图片,提问请你认真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在小组里几个同学说一说,再让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慌的危害真大啊!说慌不单危害别人而且也危害自己。师: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或伤害。如某次约定,对方失约;本以为对方说的是真心话,事后发现是谎言;明知是对方做的错事,他就是不承认等。
让学生把遇到的类似事情和当时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要写上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然后情学生任意抽出一张阅读,读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活动三走进“诚信乐园”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段。
(出事有关诚实故事的录像让同学们观看,观看后说一说各自的感受)。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
1.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生活在一个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生活和交往,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2。小组交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然后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诚信乐园”入园条件。
3。制作诚信卡。请学生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4。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诚信歌》、齐唱《诚信歌》。
(多媒体出示动画片和歌词)。
五、总结全课。
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六、课后延伸活动。
1.继续调查关于诚实守信方面的事例。(正反事例均可)。
2.访问身边的人,请他们举例谈谈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重要性。
3.收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古语、名言、警句等。
4.你认为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重要吗?请你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5。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是对某件事发表看法,也可概括地谈收获)。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五
1、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测。
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普米课件:请你猜猜我是谁。
2、合作游戏者(课前邀请一名教师及幼儿参与游戏活动)。
3、用牛奶箱做的大头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平时玩过什么好玩的游戏?
2、介绍游戏名称“请你猜猜我是谁”。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猜猜我是谁”。
(二)结合课件,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猜测内容。
1、出示课件画面一:七星瓢虫花纹。
(1)教师:请你猜猜我是谁?幼儿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猜测内容。
师:我们一起用完整好听的`话把它请出来。
(2)出示“七星瓢虫”画面,点数瓢虫身上的小圆点,了解“七星瓢虫”的名称。
2、出示课件画面二:青蛙嘴巴。
(1)教师:又有一位朋友来跟我们做游戏了。听它在说什么?请你猜猜我是谁?幼儿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猜测内容。
(2)出示“青蛙”画面,你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
(3)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捉害虫吧。(带领幼儿有节奏地边模仿青蛙的叫声边跳。)。
3、出示课件画面三:蜜蜂背部花纹。
(1)教师:这个游戏太好玩了,有位朋友也想玩,它呀寄来了一张关于它的照片,你们看。请你猜猜我是谁?幼儿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猜测内容。
(2)出示“蜜蜂”画面,师幼共同模仿小蜜蜂采花蜜的情景。
让我们跟着小蜜蜂一起飞到花园里采花蜜去吧。
(三)小结三位小动物的特征。
(1)师:刚才有几位朋友跟我们玩游戏了呀?他们都是谁呢?(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出示相应的动物)。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朋友都有哪些特征呢?(七星瓢虫身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小青蛙有大大的嘴巴、小蜜蜂身上有黄色和黑色的条纹。)。
(三)教师与幼儿玩“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课前邀请一名教师及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带上大头娃娃,分别请幼儿猜测,幼儿鼓励幼儿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猜测内容。
师: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
(四)结束活动。教师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玩“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一起去和后面的客人老师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六
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坎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人抢劫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活动一:我信任的人。
1.让学生事先回忆在自己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自己为什么信任他?参照教材案例和表格,把自己信得过的人的姓名,以及信任的原因写出来。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也可以是父母、亲朋好友等。
2.课上,师生共同进行互动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向全班汇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或伤害。如某次约定,对方失约;本以为对方说的是真心话,事后发现是谎言;明知是对方做的错事,仩他就是不承认等。
2.学生把遇到的类似事情和当时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要写上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然后请学生任意抽出一张阅读,读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三:走进“诚信乐园”
此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综合与总结,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梳理诚信的含义,疘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参考以下方式,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
1.老师用童话的方式讲“诚信乐园”的故事:生活在“诚信乐园”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也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生活在一个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生活和交往,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2.小组交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然后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诚信乐园”入园条件。
3.制作诚信卡。请学生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4.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七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蚰蚰》一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两只草虫的呜叫,为什么说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教学设想。
1、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济慈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诗中有画,立体感甚强,诵读时要很好体会。
一、导入。
二、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三、整体感知。
在反复朗诵中体味蝈蝈和蛐蛐这两个意象的内涵。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四、生成研究。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参见《读写导航》):
2、理解诗中虫鸣的内在意义。
五、深情朗颂。
六、拓展创新。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课处再阅读几首在班里交流。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
夜
〖课文简介。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设想。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重视朗读体会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一、导入。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三、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先感受后读诗。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四、生成探究。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五、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六、拓展创新。
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参见《读写导航》):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七、作业。
出去感受感受阳光雨露或感受月光星辰,然后写几行诗,要求写出美的意境。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八
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探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目标中应明确科学探究的理念,必要时还应补充探究目标制定的依据,即对教材分析和对学生状况分析以及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的筛选.
2.课前准备.我们需要结合探究内容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做好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准备,要提前设计探究过程中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语言,提前预见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猜想等.
3.探究过程.具体应包括:学生互动讨论情况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情况和结果;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归纳的情况;师生探究的体会和反思;课后还需要作补充探究或学习的问题.
4.探究体会和反思.包括学生对课堂探究的收获和对探究过程及探究方法的反思;教师对课堂探究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掌握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尽量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扩大学生自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要像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一样,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2.开放性原则.探究式教学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进行环境设计,更好的实现探究.
3.灵活性原则.学生在各个探究要素中的能力表现往往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能独立驾驭探究;有些学生不能独立进行,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或点拨.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地选择探究的侧重点和相对应的探究要素.
4.渐进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探究的问题也宜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教师的帮助、引导、示范下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然后再逐渐向更规范、更完整的科学探究层次发展.
5.多样性原则.探究式教学应该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优势互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探究式教学形式也是多样的,即可以是实验式的探究也可以是理论式的探究.
三、注重探究过程,认真抓好探究的三个基本环节。
1.学生初探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前完成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首先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合理情景,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困难或困惑,最后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积极思考中,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寻求问题的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共探.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猜想与假设的情况认真研究,并作筛选和加工.
引导学生在课上通过设计实验或用已有的科学知识通过推理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切忌教师“包办”,而应在“交流”二字上做文章,也就是说,教师课堂上不必把什么问题都讲深讲透,要及时放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谈心式”的交流中学习知识和方法,在严密而又轻松的思考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
3.探究反思.师生共探解决探究问题之后,教师应留有时间让学生反思本课探究式学习的过程、结论和方法,通过反思将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思维规律,加深记忆.
通过这种反思对照,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苦与乐,必然极大地提高其探究兴趣和自觉性.“自主、合作”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堂外,而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活动中.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设计出不同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精神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中,就一定能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作者:李应斌单位: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九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妈妈却不怎么支持我,说不支持吧,也有点冤枉她了,她只让我读一些作文书,其它的课外书怎么求就是不买,真是让我无奈。我常常想,如果我有反抗能力的话,我一定要和她叫叫板。在妈妈的这样要求之下,倒更激发了我对课外书的热爱。
我喜欢读童话、神话、寓言等类型的书,尤其是童话。不论是谁,只要被我发现他有童话书,便会死缠烂打向他借,即使是不认识的同学,也一个都不放过。我会花很大功夫和他套近乎,直到借到他的.书。书一旦到我手里,不把它啃完我是不会物归原主的,每到自习课,或者是偶有空闲,我就如痴如醉钻进了书里,和主人公共欢乐去了,不到迫不得已我是不会放下书的。面对这样一个女儿,妈妈常常无奈地说:“拿起童话,你简直就是个‘白痴’!”我自己私下也是这样认为,因为我对每一本童话故事都爱不释手,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有一次,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答应给我买一本童话书。星期天,接我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我,说她给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我高兴透了,到家后,第一时间就冲进屋子找书,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急的我满头大汗,快要哭了。妈妈正好进屋,指给我放书的地方。我扭头一看,啊!书居然放在桌子上,我刚才太急切,所以找不到。找到了,真好,拿起便看了起来。后来,妈妈叫我吃饭,催我睡觉,不知叨叨多少遍。以至于妈妈生气了。我才依依不舍的和书道别去睡觉。可刚躺到床上,我的脑中就闪现了一连串的问题:白雪公主的遭遇怎样?她死了吗?……白雪公主的命运闹得我怎么也睡不着。就拿起书奔向了厕所。过了好一会儿,我听到门外有叫声。原来妈妈急于上厕所,已经叫了我很多遍,在外面只差要用脚踹门了。
这就是我的读书故事,你读了之后请帮帮忙吧,帮我做通妈妈的工作,让妈妈以后支持我读书,我将感激不尽。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学难点:能辨认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不锈钢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纸盒子。
教师准备: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准备好的餐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
二、观察餐具特点。
1.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知道呢?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对四种材料的餐具进行观察,提示学生可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
2.学生小组边观察边进行讨论。
3.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科学用语,并总结、讲解。
5.拿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手册。
三、做游戏巩固练习。
1.“神秘的盒子”游戏。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点,教师回答“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据之前总结的四种材料的特点,说一说用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四、交流和总结。
提问:四种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
五、作业。
1.回家可以和父母继续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戏巩固练习。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别的物品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书设计。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点。
不锈钢碗反光光滑、坚硬。
陶瓷碗光滑、坚硬。
塑料碗光滑。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十一
讲授课教师话语从结构上可分为知识点、衔接和师生互动三部分,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不谋而合。知识点指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衔接包含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知识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师生互动从话语的层面上,主要指师生间对话式互动,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为经典范式(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简称irf)。同时也包括在学生相互讨论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协调语言。吴海江以思想政治课为例,从性质上把教师课堂话语分为“学术话语体系”“、教材文本话语”和“课堂教学”三类[1]。这三类代表三个层次,抽象的理论知识,经由教材文本和教师诠释,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相关的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接受、吸收。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性质上分类,教师话语的最终目的仍是回归到知识传授。教材文本、教学活动只是具体的载体和途径,为教学目标服务。而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能只靠教师单向性传授知识,更多体现为师生间多向性的交流与切磋。
二、学生中心课堂的教师话语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顾名思义,必然更关注学生的习得效果和学习感受。教师话语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换,在“量”与“质”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更复杂的话语结构和丰富的话语形态,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一)量的变化。
1.教师课堂话语总量减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们修正思想,重新审视和确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随着角色关系的调整,教师话语总量减少,“一言堂”的现象会逐渐消失。学生不再保持沉默,部分话语权会回归至他们,赋予他们发言表达的机会,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外语课堂为例,部分学者已做过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占用了65%以上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发言时间相对少[2-3];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话语占课堂时间不超过35%[4]。2.教师话语各组成部分比重发生变化。教师课堂话语总量减少,其各成分比例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对课堂话语做出适当调整,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压缩学术话语和教材文本话语,减少单向性语言,不明确表达自己对教材文本的指向性解读。相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开展“对话”,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编码“,煽动”学生主动占有教材,成为教材的驾驭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组织语言增加。例如在提问环节中,教师的展示性提问(displayquestions)相对减少,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questions)增多。教师以鼓励、试探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言,从片言只语,逐步深入。教师不仅注意师生间互动,也有意识为学生间互动创造机会,促使他们共同交流,建立合作探究的关系。这一环节中,教师在话轮中逐渐抽离,形成生生对话的纯学生语言。
(二)质的发展。
1.清晰性与逻辑性要求更高。清晰性与逻辑性是一般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单向性话语被压缩,要保证课堂信息量不变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加强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因为教师需在可控制的有限时间内,把知识点阐释清楚。鉴于此,教师的课堂话语需要更加简练、清晰和到位。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阐释也要以严密的语言组织联系起来,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快速地理解、掌握,主动参与课堂。同时由于课堂内容变得丰富,不同环节穿插着师生、生生间互动。这些活动同样需要教师的组织性语言牵引,使其符合教学目标,达到预设效果。否则教学活动就失去意义,妨碍学生有效学习。2.互动性加强。互动性,是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课堂话语最突出的特征。语言输出要经过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而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就是促使他们养成主动发现、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为学生提供更多言语表现的机会。语言输出不仅促进二语习得,也能助长其他学科学习。它是知识经过吸收、转化、升华而提炼的过程。学生的发言往往是他们对学习的领悟,也是他们作为学习行动者、体验者的具体表现。irf是师生互动的典型范式,但更多出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5]。可是匆促的评价会造成学生欲言又止,难以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加强与学生间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师生间的对话就不限于一组话轮,教师会与学生展开多组回合对话,层层深入;也会邀请更多学生加入会话中,扩大讨论范围,使话语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呈现irf的异体结构ir1f1r2f2,irr1f等[6]。学生在学习中探讨,探讨中反思,反思中进步,使学习变成了乐趣,成为了自觉。3.真实性凸显。真实性体现于自然情境中,区别于计划性的教学模式。现代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教师与学生交流,内容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认知层面,可以渗透至情感领域。事实上,情感教育业已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常说的“真善美”之“善”。在教育中渗透情感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心理品质。当然,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如果蓄意为之,那就会适得其反。教师会采用平实真挚的语言,循循善诱;也会推心置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当他们的“前车之鉴”,引发学生的深刻反思。真实性也体现在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毕竟课堂话语结构变复杂了,不可控因素增加了,容易造成一些计划以外的突发状况。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急智,化解难题,以巧妙的语言把危机转化成教学契机(teachablemoment)[7],随时随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4.权威性、强制性淡化。学生学习地位的提升使师生关系趋于平等,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者,他们的话语仅充当提示、指引作用,可辩空间增大。教师在教授中会故意“退让”,除了上述所言的提问环节外,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反馈手段也作了调整。以往教师较多使用评价性反馈,如同判官;如今则是平等的意见交换,充当话语作用,没有对与错的评判。即便学生在表述上出现瑕疵,教师也较多使用隐形策略,帮助学生自己意识问题,重新修正。教师话语权的削弱是为了造就学生“反客为主”,脱离依附,与教师展开对话。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再被动接受学习,需要主动介入课堂,针对教师教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发展批判性思维。孙茂华等人的话精辟概括出现代师生的教学对话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的师生对话没有僵化的学习模式、也没有施以霸权的话语行为。没有预定的真理和经验,只有不断的碰撞、交流和言说;是真正的民主、平等的交流和沟通。”[8]5.规范性减弱。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必然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样一来,不可控制的因素会增多,教师难以提前准备。师生对话也并非预设的固定模式,因此,他们在与学生交流的自然情境中,语言表达规范性往往降低。此外,网络用语已经渗透至日常生活中,深深影响年轻的学生。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在课堂中,巧用网络语言,能达到贴近学生,调动学生兴趣的效果。然而,网络语言的三大特点(即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与语言标准规范明显出入,也会致使教师用语规范性减弱。
三、对教师话语发展的几点思考。
教师话语发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需要从观念上适应师生的平等关系,从意识上肯定学生的学习地位以及作用,调整自己的教学话语,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表现的机会。教师也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加强教学表达能力、教材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然而在教师话语发展所呈现的诸多新特征中,互动性是最难掌握的,教师难以单凭一己之力实现,需要学讲授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生的高度配合。学生的反应恰好也是教师在课堂设计里最不容易把控的因素。学生的能动性有正反两面。教师如何拿捏到位,调动学生,使学生呈现出积极面而非消极面?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倘若学生仍旧保持静听、沉默状态,教师就难以继续课堂教学了。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当他们也想跃跃欲试的时候,教师应该如何把话语权轻松转移给他们,使他们能毫无压力地畅所欲言而非胆战心惊、欲言又止;教师又如何开展话题使他们有话可说而非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此外,当学生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时候,教师又如何组织语言,协调大家,使课堂话语不偏离教学主题,达到一定的契合度,向师生话语并存的理想模式迈进。以上问题会对教师造成一定困扰。毕竟在面临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也需要时间沉淀,累积经验,不断调整自己,适应转变。教师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具体行为。对于教师而言,除了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表达和沟通的艺术。
(一)表达艺术。
教师在讲授教学中,应注重把隐性话语转换为显性话语。汉语具有“形散意聚”的特点。教学(英语或双语教学外)一般以汉语为主。而课堂话语不同日常用语,涉及专业知识,如果追求“形散”,学生不一定能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解码所表达之“意聚”。因此教师在讲授中需要多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理解水平,尽量使用显性话语,突出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消化知识。教师的表达话语也要善于结合实际,把复杂抽象的专业表述转化为简单的形象化语言,辅以具体的比喻或实例呈现,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导学生如何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教学语言要体现激情与自信。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自主性不够,需要教师引导。富有激情的课堂语言可以“催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自信的表达乃彰显教师人格魅力的直接方式,引发学生崇拜,促使他们积极投入知识学习中。当然,激情与自信源自于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必须首先熟悉教学内容,练就能说会道的本领。
(二)沟通艺术。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睦友爱亦师亦友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为出发点,创设真实语境,与学生实时交流,使学生能寓知识理论学习于具体情境体验中,引发情感共鸣,点燃学习热情。教师要强化提问技巧,增加参考性问题提问,并通过适当追加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把零碎简单的回答提炼成较为有深度的答案;同时也可邀请更多学生参与讨论,表达多元化观点,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除了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所谓的师生对话是基于教师的细心聆听。即便学生表达能力有限,也要耐心听取,不能中途打断或急于表态,给学生造成压力,干扰他们的表达思路。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才容易敞开心扉,与之交流。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始终保持欣赏的态度。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的可取之处,对学生表示肯定。毕竟学生的自信心是从细微处中逐渐培养建立起来的。当然,教师的积极反馈必须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故意为之。倘若学生的回答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可以使用隐性策略或以追加提问的形式,暗示学生,提醒学生认识问题,主动做出自我修正。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背景,理解和诠释的角度、立场各不相同,教师要学会包容差异,甚至多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发挥想象力,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构建出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主张师生对话,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轻易实现,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毕竟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而在这崭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容易走弯路,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教师要有坚持的信念,耐心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习主动性,共同构建和谐的师生话语世界。
作者:姚少霞于夕真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十二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蚰蚰》一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两只草虫的呜叫,为什么说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教学设想。
1、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济慈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诗中有画,立体感甚强,诵读时要很好体会。
一、导入。
二、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三、整体感知。
在反复朗诵中体味蝈蝈和蛐蛐这两个意象的内涵。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四、生成研究。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参见《读写导航》):
2、理解诗中虫鸣的内在意义。
五、深情朗颂。
六、拓展创新。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课处再阅读几首在班里交流。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
夜
〖课文简介。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设想。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重视朗读体会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一、导入。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三、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先感受后读诗。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四、生成探究。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五、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六、拓展创新。
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参见《读写导航》):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七、作业。
出去感受感受阳光雨露或感受月光星辰,然后写几行诗,要求写出美的意境。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十三
有时候,我们需要说服一个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大家有什么想做但不被支持的事情吗?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礼貌地提出请求,去学会说服别人,从而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
乐学提示。
一、读懂教材寻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我们可以知晓以下几方面信息:
1.这位同学想找老师同意他办一份报纸,并请求老师提供帮助。
2.他先是诚恳地向老师说明来意,然后把办报纸的设想、目的、好处等讲清楚。
3.他在与老师见面之前,做了很多设想。比如设想如果老师不答应,他应该如何打消老师的顾虑等。
我们从这位同学的做法中,是不是可以了解一些说服别人的一般方法呢?
首先,要想好请人支持自己的事情;。
其次,要设计自己想做事情的目的、好处等;。
然后,要将自己的想法讲清楚;。
最后,要梳理需要别人帮助自己的事宜。
二、明确交际注意点。
为了让别人支持你,同学们要注意本次口语交际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态度要诚恳。当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诚恳,说话一定要有礼貌。
第二,理由要充分。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讲清楚,一定要说出充分的理由,包括做这件事的目的与好处等,均需表述清楚。
第三,设想对方的反应。同学们要设想对方可能出现的担心、疑虑等,恰当应对,想办法打消对方的疑虑。
三、参考任务定主题。
课本上给同学们提供了三个主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与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试一试怎样才能获得支持。
1.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2.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3.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同学们可以在和同桌互说的前提下,分角色表演,体会内心的感受,互相补充、指点,交流提高,找到合适的方法。
根据模拟的情况,结合实际,选定一个主题。然后在本子上,写好目的意义,想好说服别人的话语等。
老师将本次口语交际梳理成几句儿歌:
态度诚恳有礼貌,理由充分说清楚。
设想担心消疑虑,恳请对方支持你!
希望同学们借助上述的“法宝”,得到别人的支持。老师祝你们马到成功!
情境示例一。
李明:妈妈,您有时间吗?我想跟您说一件事。
妈妈:什么事啊?你说。
李明:我想去附近的游泳馆办一张游泳卡,学习游泳。您同意吗?
妈妈:你怎么突然想学游泳啊?
李明:现在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学习游泳。经常游泳,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而且锻炼耐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肺活量呢。
妈妈:那学习游泳时,你的安全谁负责?
李明:学游泳,安全肯定是第一位。我们除了购买必要的设备外,还要选择一家正规的游泳馆,要在家长、教练的陪同下才能下水游泳。您没有看到,每年暑期都有小学生溺亡的报道吗?这些惨痛的教训,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所以,我要好好锻炼身体,从学游泳开始。
妈妈:你说得很有道理。好,我听你的,咱们周末就去办理游泳卡。
李明:谢谢妈妈!
情境示例二。
请校长支持校内举行义卖活动。
王建:校长,您好!请问您有时间吗?
校长: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王建:校长,我代表我们班同学,想请您支持我们在学校内举行一次义卖活动。
校长:哦!这个想法很好!你们怎么会突然产生这个想法?
王建:我们班的同学看到很多学校都举行过这样的活动,主要是弘扬雷锋精神,让全体少先队员从小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校长:举行义卖活动,对你们的能力提升有什么帮助吗?
王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义卖活动,让我们很多同学熟悉理财,学会买卖,学会讨价还价等基本常识,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把加减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校长:你们能做一个方案给我看看吗?只要你的方案可行,有意义,我全力支持!
王建:可以。太好了!谢谢校长!
校长:不客气!你们的想法好,我还要谢谢你们呢!
主题延伸。
易予宸。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天,我走上讲台,是为了竞选班长一职,请大家支持我!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一直觉得,班长这个职位很光荣,既是班级的领军人物,又是班里同学的榜样,所以我非常想竞选这个岗位。
我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开朗活泼,拥有爱心,不歧视弱势群体……在班里,我不算是最好的,但是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是最努力的!
“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是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做事十分认真踏实的人,做任何事不做则已,做则一定会做好。也許我不是最优秀的,但只要我足够认真、用心去做了,那么我一定是最出色的!
假如我成功当选班长,我首先要管好自己,以身作则。因为只有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然后,我将会用旺盛的精力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来做好这份工作,我会和其他班干部一起管理好咱们这个大家庭,使我们的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如果这次当选不了班长的话,我也不会灰心,因为我给自己确立了这个目标,我就会朝着这个目标一直努力!即使第一百次失败了,但我仍然想第一百零一次努力成功。
戴尔·卡耐基说过:“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担当这个职务。”所以,同学们,请信任我,支持我,为我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作者系江西芦溪县芦溪镇第二小学六·2班学生,指导老师:刘莉】。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十四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全文按照访问的顺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这一部分是写景,作者用简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作者按照“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的顺序,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款待远客的情景。这一部分是叙事,语言朴实、流畅,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心感受和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体会文章按照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叙述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带着这种感觉写下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第一课《草原》的。
5、板书课题:草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书姿势要正确。
2、指生读生字、生词,教师及时正音。(可采用指名读、轮读、齐读等方式)。
3、你觉得哪个生词的意思比较难理解,而你已经理解了,介绍给大家。
4、默读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一会儿把你读懂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5、学生读书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写景)。
第2―5自然段分别写: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这部分叙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和体会草原美景。
1、初读课文后,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围绕草原“景色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
3、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朗读和背诵指导。
4、指导学生课上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体会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指生朗读课文。
2、默读思考、标划: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远道迎客――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等。
(2)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内――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等。
3、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客人们的表现――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依依惜别)。
二、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2、本文只是表达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吗?如果不完全是,那么,老舍先生还想表达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要表达的各民族团结互助,情谊深厚的主题)。
四、总结作业。
1、书写字词。
2、背诵第一自然段。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篇十五
《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是说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因此,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条件教学生逐渐学会拼读音节外,还应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懂得归纳识字的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对韵歌》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在其中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快乐,以及利用熟字巩固拼音的情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韵文内容可以让学生浅显的了解,并尝试让学生学习“对韵”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bpmfdtnl。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四、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五、教学方法。
谈话,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七、教具准备。
2.字母卡片。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6个单韵母,它们是---那么声母有几个呢?对,23个,我们也学了一些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出示卡片:bpmfdtnl)。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二)拼读音节。
1.学生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2.学生拼读(拼音+汉字)的音节。
师:词语头上的拼音你们会拼读吗?自己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拼读得很认真,那我们应怎样拼读音节呢?(出示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请一些同学来拼读一下。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请男生女生合作拼读一个音节。
3.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
师:男女生合作得不错,还有一些音节朋友想和大家交朋友,愿意吗?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桌两个人拼读可热闹了,老师请几对同桌来拼读一下。
师:看来,团结力量大。我请小组来拼读一下。
(三)谈话,揭示主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们都能准确拼读音节,还不熟练的同学不要紧,只要坚持练一定可以的。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叫:对韵歌。先看老师写课题。
师:同学们,跟老师读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第三单元里,我们背过一首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
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几个对子,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
师:今天我们也要再学习一首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
(四)初读诗歌。
师:同学们,请打开语文书43页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手指就指到哪个字。
师: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那就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真会评价。
师: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响亮、流利地读一读《对韵歌》。
师:第一二组和三四小组比赛一下。
师:四个小组都读得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学习过的八个声母。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诗歌里把我们学习过的八个声母圈起来。圈完了和同桌读读这些声母,注意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师:谁来说说这八个声母藏在哪里?我们一起读读吧。
2.找出水果名。
师:同学们,《对韵歌》中除了藏着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还藏着一些水果呢!找一找,用“-”画出来。(出示:葡萄架苹果园李苦对瓜甜)。
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些水果。你们知道葡萄长在哪里吗,那苹果呢?
师:你看(出示:葡萄,苹果的图片),多诱人呀!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师:你们吃过李子吗,什么味道?那西瓜呢?(出示李子,西瓜的图片)。
师:看到你们的笑容老师就知道有多甜了,老师忍不住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听--(师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们读一遍吗?
3.理解“习习绵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来了风婆婆和雨姐姐,它们从天南地北赶过来了,大家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对天南)。
师:风习习是怎样的?雨绵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动态图)。
师:同学们真会用眼睛观察生活啊!那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风婆婆和雨姐姐的温柔了。
4.学习对子。
师:老师上课不久说过这首《对韵歌》里也藏着对子,你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一边读一边找。
师:谁来说说有哪些对子?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一起读读对子吧。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少对子,那你还知道哪些想对的词吗?
师:学过的知识会运用真棒。奖励你们把诗歌再读一遍。
5.拼读生字。
师:刚才我们走进诗歌里,和诗歌交朋友,现在诗歌里的字词很调皮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葡萄苹果李风习习绵绵地北天南)。
师:谁来拼读,拼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
师:请男生或女生拼读。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那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它吗?(出示:苹、李、瓜、地、南)指名生拼读这些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想想打算怎么记住它。
师:同学们的认字能力越来越强了,刚才我们采用了“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等等记住了这些字。(出示:“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读拼音”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记住认识很多字。)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6.学写字。
师:好了。字我们会认了,我们要学写字了,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三个。(出示:果、风、北)。
师:谁把他们拼读一下。
师:这节课我们学写一个字―“果”,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谁来说说它的笔画顺序?
师:现在老师根据你们说的写,请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书空,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评价)。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果园里的收获可真大啊!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了一些自然现象,那我们更要懂得热爱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果”字写一行。
2.背诵《对韵歌》。
十、板书。
对韵歌。
苦对甜。
天对地。
北对南。
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这首诗歌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音节,因为学生已有前面几课的拼音储备,所以我采用各用形式,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例如: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韵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遗憾的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到位,可以在学生了解韵文内容后升华主题---我们应如何爱护大自然,最后教师总结以此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