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19篇)
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或者案例,进行借鉴和学习。培养自己坚持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进步。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前,有老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二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三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四
2、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7分钟)。
1、复习生字词。
3、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中,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1)、学生读生字、词。
3)、认读下列词语。
蟋蟀答应可怜拼命。
疼痛细嚼慢咽笑眯眯。
5)、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以后,他的心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入研读,了解课文(用时:20分钟)。
1、出示文段,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组织交流,学习“反刍”。
3、组织交流,引读课文。
4、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第5~17自然段,思考: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旅行的?从文中划出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2、再次快读该语段,思考: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3、结合课文和收集的资料,说说牛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
9、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升华情感(用时:8分钟)。
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2、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感悟。
10、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想象,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
2、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学生交流红头从牛肚子出来后,对青头说的话。
11、红头从牛肚子出来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五
1、会认“答、胃、齿、悲”等15个字,会写“旅、咱、怜”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2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一骨碌贮藏细嚼慢咽蟋蟀蹭来蹭去大吼一声知觉。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有一天,红头不小心(),青头()。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两个动物小帽子,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是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2、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说话练习: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的时候,青头()。
当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时候,青头()。
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当红头再来到牛嘴,但不能动弹的时候,青头()。
当红头留着眼泪感谢它时,青头()。
2、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1)在牛嘴里。
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师: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指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
师: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
师: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
生: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师: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
(3)青头鼓励。
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
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回到牛嘴里。
学生可能会说红头又被牛吞下去吃了。
师: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
学生说一说青头的做法。
(5)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领悟情感,总结升华。
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描述画面,复述故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画出它的旅游路线。
牛嘴里牛肚里(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2、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谁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说一说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六
一、多种形式阅读,进行朗读体验。
故事内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使其一口气读完,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课上读,分角色朗读,尤其是青头的话,句句在激励红头,给了红头信心。教师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理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从读中感悟出生活中的哲理——遇到困难、危险时,帮助朋友、鼓励朋友。在危险到来时要镇定、还要学会乐观的面对。
二、品词析句,深入体会。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青头语言及行动,理解青头奋不顾身帮助朋友的精神,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语文教学需要文道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感悟文字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
因此,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教师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不足之处: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七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重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关注科学童话理与趣的结合,让学生借助“捉迷藏——红头历险——好友重聚”这一故事线索及相关图示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利用牛的胃部结构图明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童话中蕴含的牛反刍的知识;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习过程在图文结合、小组合作中变得更具趣味性。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8个字。
3、能借助图片和路线图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牛肚子的透视图、?的序号标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享旅行经历,识记、书写“旅”
1、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
2。导入: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地点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识记“旅”字。
3、指导书写“旅+提示: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课文学习,把课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红头为什么会去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躲到草堆里,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进了嘴里。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引导学生读好“咱、偷”等生字,学习“答、应”等多音字。
(1)借助上下文理解生字意思。
(2)利用组词辨析多音字:
3、感知红头形象。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青头、红头游戏时的快乐。
(2)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捉迷藏。
4、过渡:可是,不幸发生了,红头被牛卷进了嘴里,一场特殊的旅行就此开始。
三、默读课文,明晰旅行路线。
1、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圈出表示红头所在位置的词语。
2、学生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牛嘴里——第一个胃一一第二个胃一一牛嘴里——喷出来。
(2)教师板贴牛肚子的透视图。学生拿序号标签,上台按顺序贴一贴红头到达的不同位置。
3、学生看图填空:
红头先被牛卷进了(),再被吞进(),接着来到(),然后回到(),最后()。
4、引导学生给这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红头历险。
设计意图:通过贴序号标签,帮助学生厘清红头的位置变化过程,并以填空的方式,加深对红头旅行线路的印象,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四、再读课文,了解牛的“反刍”
1、过渡: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并随文指导生字“齿、嚼”。
3、过渡:红头为什么要躲过牛的牙齿?躲过牙齿就有生还的机会吗?
出示句子: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1)指导书写“胃”字:注意“月”的撇要变成竖。
(2)出示牛胃图,学生观察,教师引导: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1)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咽”:做一做“咽口水”的动作。
(2)出示“吞”,学生做一做“一口吞下去”的动作,比较“吞、咽”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说一说其他与口部动作有关的字。
5。再次出示牛胃图,解释:牛把草吞到肚子里,草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再从第二个胃回到嘴里,这就叫“反刍”。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反刍”。
(2)教师小结:张之路爷爷可真厉害,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反刍”这样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红头的旅行故事里,科学童话真有趣啊!
设计意图:牛反刍的知识比较复杂,如果单独讲解则趣味性不足。通过自学,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换成自主探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
五、借助图片,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前文并填空:
红头先被卷到(牛嘴里),再来到(第一个胃),接着来到(第二个胃),然后(回到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
2、指名学生读第二十、二十一自然段,说一说故事的结局。
3、教师随文指导生字“眯”,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字中有“目”,说明和眼睛有关。
4、板贴课文第2幅插图,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
预设:好友重聚、红头得救、红头脱险。
5、引导学生借助板贴的图片,简单说说故事大意。
六、指导书写。
1、出示“旅、咱、救、拼、扫、刚、流、泪”8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分类。
左窄右宽:旅、咱、拼、扫、流、泪;左宽右窄:刚;左右等宽:救。
2、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注意点。如:“旅”左边的“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流”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分要写得宽一些。
3、教师范写“旅、救、流”,学生练写8个字。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复述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复述支架。利用图片和相应的小标题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学生提供讲故事的支架,教给学生“利用图片讲故事”的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命、胃”等5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请学生“开火车”(词语表中本)的词语。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体会。
二、朗读课文,体会红头的心情。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画出描写红头表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出示“拼命、急忙、大吃一惊、哭、悲哀”,并提示:这些词语会提示你对话该怎么读,自己先试着读读红头的话。
3、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旅行的惊险。
(1)教师引读第七自然段,学生接读红头的话:“救命啊!救命啊!”
(2)教师追问:你为什么拼命地叫?引导学生感受红头紧张、害怕的心情。
(3)教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师生合作朗(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朗读过程中教师相机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表演读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心情,能唤起学生的角色认同感,跟着主人公哭,跟着主人公笑。在角色中体会,在表演中感悟。
三、感受青头的言行,体会真挚的友情。
1、出示默读要求: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1)学生默读圈画,完成学习单。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单示例:
(2)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学习单,并完善自己的学习单。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单,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2、小结交流,回顾青头的言行。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
问题2: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它的?
问题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
问题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
(2)过渡:从青头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青头的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
3、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它们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找出相关段落。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并标上序号。
(2)学生汇报反馈。
预设:第十一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第十八自然段。
4、同桌分角色演一演青头和红头的对话,加上动作和表情。
5、引导学生讲故事。
(1)引导学生说一说讲故事和读课文有什么区别,并思考、交流讲故事的诀窍。
预设:讲故事时不用和课文的语言一模一样;可以加上表情、动作或自己的想象讲故事……。
(2)先请学生练讲故事,再指名学生借助板书的路线图和关键词讲一讲故事。
(3)学生互评,之后同桌互相讲一讲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依据课后第二题设计,通过关注青头的言行感受青头的内心世界,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命、胃、管、等、算+个上下结构的字。
2、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要点,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比如:“命”的撇、捺要舒展,中间的横不能丢;“管”要注意上紧下松,“官”的宝盖要撑住上面,盖住下面;“算”的竹字头和中间的“目”要写得紧凑一些。
3、学生练写,展示交流。
4、布置作业。
(1)回家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一些科学童话读一读。
(3)后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捉迷藏——————好友重聚。
红头历险。
红头:害怕悲哀喜极而泣。
青头:焦急勇敢镇静乐观。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八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学会真心帮助朋友,同时从小培养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等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了解故事起因。
1、指名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进行梳理、补充,重点引导他们说清楚故事人物的关系以及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等。
2、质疑:故事中的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呢?(不小心被牛吃进了肚子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1-7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的起因,适时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话进行描述(红头和青头在玩捉迷藏游戏,红头藏在草堆里,不小心被牛连同草一起吞进了嘴里)。
3、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注意想象两只小蟋蟀玩游戏的有趣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由对故事内容的感知顺势切入到对故事起因的了解,既凸显了教学安排的详略,为本节课的精读“旅行”经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故事情境。
三、精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认真朗读课文第8-18自然段,看看红头都经历了怎样的“旅行”过程,试着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简要说说它的“旅行”路线。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介绍感受红头先后待过的地点,同时归纳板书:嘴巴——胃部——嘴巴。
3、引导学生再次认真研读第8-18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红头表现的句子,想一想自己体会到了它怎样的心情变化过程。
(1)学生交流对红头心情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找出红头说的话,抓住第1、2句话(重点抓住两个省略号)体会“拼命求救”的强烈欲望,抓住第3、4句话以及“哭起来”“悲哀地说”体会其“害怕、绝望”的心情,抓住第5句话以及“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体会它虽然失去了挣扎的力气但却开始变得顽强、勇敢起来。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红头,再次准确体会它的情感变化过程。
(2)指名学生分别朗读红头说的话,注意读出它当时的心情。
4、过渡:当红头遇到危险时,作为好朋友的青头又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再读课文第8-18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说说青头的具体做法。
生:青头首先是努力地想办法来营救红头(师板书:救助)。
师:青头都是如何救助红头的呢?
生:它蹦到牛身上,想把红头从牛嘴里救出来。
课件重点出示第11、13、17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摔到、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大声喊、又跳到、爬到、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等词句体会青头为了救助好朋友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精神。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段落,边读边注意通过强调词语朗读重音的方式体会青头不顾自身安全想法救助朋友的精神。
师:为什么红头一开始感到害怕、绝望,但后来却变得勇敢起来了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青头对它的鼓励(板书:鼓励)。
师:青头是如何鼓励红头的?
生:青头对红头说牛的吃草特点,其实是为了告诉红头不要绝望,因为它可以借助牛吃草的特点逃生。
师:你不仅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一下子就说出了青头介绍牛吃草特点的用意了。
课件出示课文第16自然段,再次感受青头对红头讲的话的重要意义。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19、20自然段,看看自己又从中体会到了两位好朋友怎样的心情。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各自的语言描写体会红头死里逃生后的高兴、激动以及青头为朋友终于脱险了而感到高兴,以及对红头的安慰(板书:安慰)。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注意读出两个故事人物的不同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抓住了“旅行”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研读,并随着故事人物经历了情感的变化,感受到了故事的惊险有趣,更为感悟故事主旨奠定了基础。
三、感悟主旨,拓展延伸。
1、过渡:红头终于脱险了,我们也为这对好朋友松了一口气。孩子们,你们觉得红头成功脱险,青头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帮助红头分析、寻找办法,并奋不顾身地进行救助……)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简单评价青头,同时根据他们的评价归纳板书:遇事冷静、团结互助。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都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既可以从“友情”的角度谈感悟,也可以从“战胜困难”的角度去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回归到课文中,感受两个好朋友的深厚友情及它们面对困难时的具体表现。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面对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感受故事中青头的美好品质。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人物评价、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让学生从故事内容的感知上升到对故事人物以及故事所蕴含的主旨的体悟,实现了价值观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跟随着小蟋蟀红头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觉得是不是非常刺激、有趣?回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哟,比一比,看谁讲得最生动。
板书设计。
红头青头。
(嘴巴——胃部——嘴巴)(救助、鼓励、安慰)。
(遇事冷静、团结互助)。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九
1、认识“咱、偷、答”等15个生字,学会“旅、咱、怜”等13个生字,认识三个多音字“答、应、几”,理解“悲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学会真心帮助朋友,同时从小培养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等良好品质。
重点:感知朋友间的美好真情,懂得朋友在遇到困难时要真心帮助的道理。
突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青头在红头遇险时具体表现的几处描写,从它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中体会其对于朋友最无私的关爱和帮助;同时,还要联系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真实经历,进一步深化对友谊内涵的感知。
难点:体会遇到危险时要冷静机智、勇敢面对的重要性。
突破方法:教师一要引导学生从青头在红头遇险时仍然能够一边鼓励红头要勇敢,一边还能够清楚准确地根据牛的习性指导红头如何在险境中努力求生并最终救出红头的具体表现,体会冷静机智的重要性;二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遇事能够冷静思考对策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
教法: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谈话、角色朗读等多样化学习形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不断读懂故事的深刻内涵;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有机引入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边感悟、边积累、边运用,在对语言的想象体验、说话训练中学会不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法:朗读感悟法,以朗读贯穿学习始终,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演读、齐读等多样化朗读形式,既培养感悟语言文字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不断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实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等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法,借助对生活真实经历的认知,进一步体会遇事冷静机智、勇敢面对的重要性,培养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关于牛反刍的简单资料。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咱、偷、答”等15个生字,学会“旅、咱、怜”等13个生字,掌握三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的内容,了解牛的习性。
一、故事激趣,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它们决定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危险却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故事的经过和结局吗?(想)那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书写并注意生字“旅”的写法,同时读准字音(声母是边音“i”)。
3、引导学生由题质疑(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师及时肯定他们的质疑,同时引导他们从故事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故事激趣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激发了了解故事经过和结果的浓厚兴趣,自然引入了对故事的探究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教师读故事,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想自己从听读过程中对故事都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简单交流听读收获(知道了红头遇到了怎样的危险、知道了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脱险的……),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感知。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检查字词朗读情况,及时将容易出错的生字或词语做上标记。
5、检查生字识写情况。
(1)指名小组汇报哪些字词容易读错,教师根据大家的汇报适时重点出示“嚼、咽、怜、拼”等生字,指导学生“怜、拼、咽”都是前鼻音,“怜、咽”两个字的韵母要读准。另外“答、应、几”三个字是多音字,其中“答”“几”读第一声,“应”读第四声。
(2)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特点,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它们,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进行生字识记(结合形声字构字规律、汉字添加偏旁、形近字比较等多种方式)。
(3)教师再次出示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学生交流对生字书写要领的感知,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特别难写的生字,难写的地方都在哪儿。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聚焦“旅、胃、算”3个生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中:“旅”左窄右宽,左边“方”的第三笔横折钩注意横画部分略向右下倾斜,钩部分则要略向内收以保证字整体的稳定,右边部分最后两笔是点、捺;“胃”最难把握的是字的宽度,要注意“田”的最后一笔横画要与下面部分等宽,另外这个字的横画之间要注意等距;“算”上、中两部分要紧凑,下面的横画略长。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并进行重点笔画的书写强调。
6、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指导朗读部分句段,注意提醒部分字词的正确朗读。
7、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板书故事中的两个人物(红头青头),同时让他们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与交流巩固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字词识写认知的自主构建,也让他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巩固了认知,进一步扫清了阅读障碍。
三、研读课文,了解牛的有趣习性。
1、过渡引入:孩子们,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不仅故事内容本身非常精彩,还藏着一个关于牛生活习性的科学小知识。孩子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看看你们对牛有什么了解。
2、学生再读课文中关于牛的描写内容,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生:我知道了牛是有四个胃的。
生:我想为他补充关于牛胃的知识,这四个胃中的前三个胃都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才管消化。
师:你们知道“贮藏”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就是储藏的意思。
师:那么牛吃食物的时候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牛先把草吞进胃里,等休息的时候再把草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随文理解“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同时补充有关牛的四个胃的知识(牛属于反刍动物,具有瘤胃、网胃、瓣胃、真胃4个胃,在瘤胃内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它们可以分解和消化饲料中的粗纤维,这是能够给牛大量饲喂粗饲料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牛的反刍特点,能把吃进瘤胃的大量粗饲料吐回口腔内再细细咀嚼,在喂牛时必须使牛具有充分的反刍时间,以保证饲料的正常消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中蕴藏着的科学知识,既让他们获得了科学认知,又激发了学生对故事中红头的旅行过程的探究兴趣。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懂得了关于牛的习性的科学小知识。这个童话故事确实太有趣啦!那么,故事中的红头到底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旅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认识“咱、偷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肚子里旅c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1、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1、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根据表格提示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3、小结交流回顾青头言行。
(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
(2)当红头被吞进肚子里害怕的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他的?
(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
(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不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1、学生交流回顾路线图,
2、学生说说讲故事和读课文的区别(比如:不用跟课文一模一样,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红头和青头动作及心情变化的词语等。)。
3、师生合作讲故事。(由扶到放)。
4学生抓住“关键词”练习讲故事。
5、同桌之间互相讲故事。
6、汇报展示。
回家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二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红头的旅行路线。
2、学生结合路线图进行交流。
二、聚焦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悟真挚友情。
1、布置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直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学生交流反馈对话内容。
2、启发引导:青头、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如何?请认真读(它们的对话,圈出描写红头、青头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相机板书:害怕、悲哀)。
问题1:红头为什么拼命地叫?
问题2:红头说的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省略号呢?
问题3:红头为什么要哭?
问题4:红头为什么很悲哀?它心里在想什么?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老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
4、学生交流青头的心情,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提问:谁能给“急忙”换个词?(连忙、赶紧)谁能演一演"大吃一惊”的表情?
(2)引导:现在你就是青头,请你来演一演它着急、吃惊的样子。(板书:着急)。
5、教师向扮演青头的学生提问:青头,你这么着急,怎么说话一点儿都不结巴,也没有像红头一样急得哭起来呢?请学生再次(一读描写青头的段落,圈出关键词句并交流。
预设1:第十一、十八自然段的关键词“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蹭来蹭去”。
预设2:第十三、十五自然段的关键词句“不要怕”“你会出来的”“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青头的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什么,并通过朗(读出青头的勇敢、镇定。相机板书:勇敢、镇定。
6、同桌合作分角色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1)学生自由练读,展示。
(2)启发学生思考:从青头和红头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7、让学生再次默读全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预设:
青头和红头开心地一起玩捉迷藏。
遇到危险后,红头拼命向青头求救。
青头担心红头,鼓励、安慰红头,还蹭牛鼻子,帮助红头出来。
红头被救出后,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对青头表示感谢。
8、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9、相机引导: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
通过图画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以及谈体会的方式,由读到悟,环环相扣,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感悟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
三、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1、过渡:红头的旅行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可以把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路线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用上表现红头、青头心情变化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3、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蹦、摔、一骨碌、爬、跳、蹭来蹭去”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以及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4、同桌之间互讲故事。
设计意图:
本环节紧扣前一环节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反映任务心情变化的词语,利用路线图练习讲故事。既有讲故事方法的指导,又有故事内容的铺垫,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蒲公英去旅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2、感受6/8拍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2?34|5-|i50|i50|5432|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张老师您好。
二、诵读导入。
1、诵读学过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2、我们了解了蒲公英利用妈妈准备的`降落伞乘着风去四处旅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蒲公英去旅行》。
三、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感受6/8拍的节奏。
3、跟琴逐句学唱歌曲。
4、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分形式演唱歌曲。
四、诵读比赛。
1、诵读《蒲公英去旅行》、《植物妈妈有办法》(小组推选选手),感受诗一般的意境!
2、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五、小结。
让我们共同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吧!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四
青头和红头在玩捉迷藏,一头大黄牛走过来吃草,把青头也给吃到了嘴里。
青头看见自己在这么昏暗的地方,害怕极了,大声喊“红头,救命啊!我好像被牛吃到嘴里了!”
红头听了大吃一惊,说:“那该怎么办?”
“红头不要着急,我听说牛的肚子里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存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一会我发出信号,你就爬到牛鼻孔里。”青头大喊。
“我不敢呀!牛这么高大,我却这么小。”红头害怕地说。
“不要怕红头,你是最勇敢的。”
红头大声喊:“好,你一定要坚持住!”
青头说“好……我一定……能出来的!”青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青头在牛肚子里东走走,又西走走,怎么也走不出去,就当它要是去知觉的时候,想起来红头对它说的一定要坚持住,马上就往另一边走去。就在此时,牛进行了反刍,青头随着一团草回到牛嘴里,这一次,在牛打哈欠的时候,让青头看见了亮光,马上跑过去,发出信号“蛐蛐……”
红头听见了信号,马上跳到了牛鼻孔里蹭来蹭去,“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从牛鼻孔里喷了出来,青头也从嘴里喷了出来。
青头看见了红头,兴奋地说:“多亏你没有放弃救我,还给我加油,要不然我就出不来了。”
红头一把抱住青头:“哪有,是你自己的知识救了你。”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五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要好的.朋友。
一天清晨,它们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我们一起去草丛中练习唱歌吧!”红头说:“好呀!”话音刚落,红头就飞快地跳到了草丛中,青头连忙追了上去。
来到草丛中,它们站好姿势,高声唱起歌来。就在这时,一头大黄牛张开嘴巴,把它们俩和草一起卷到嘴里。
红头大声尖叫起来,青头却一点儿也不慌。
红头对青头说:“怎么办呀,这下怎么出去呀?”
青头淡地说:“莫慌,莫慌,我自有办法。”刚刚说完,青头拉着红头的手和草一起来到了牛的第一个胃,过了一会儿,来到了第二个胃。它们就这样静静地等着。
又过了好一会儿,它们回到了牛嘴里。牛张开嘴巴的时候,青头和红头趁机跳了出去。
红头兴奋地说:“青头,你真聪明,太棒了。”青头害羞地笑了!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六
有一天,青头在和红头玩捉迷藏的时候,被一头牛吃到了肚子里。
“救命,救命呀!”青头大声喊。
红头急忙问:“你在哪儿?”
“我好像……被一个……什么动物……吃掉了……快帮我看看!”青头断断续续地说。
红头围着大黄牛转了一圈说:“这是一头大黄牛!”
青头想:反刍动物呀,有了!“红头,我听说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事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消化的,一会我会被回嘴里,到时候你努力蹭蹭牛的鼻孔,让他打个喷嚏,我就有机会得救……”青头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红头回答:“好!你一定要坚持住!”说完便爬到牛鼻孔的位置等机会。
过了一会儿,青头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的嘴里。青头见状连忙叫道:“快蹭牛鼻孔!快蹭牛鼻孔!”青头一说完,红头就使劲蹭了起来。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青头和一小团草一起被喷了出来。
它们俩个一见面就抱在一起,激动得大哭起来。“谢谢你,帮我蹭了蹭鼻孔,要不然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青头边哭边说。
“不,是你的知识救了你!知识能够救人的命,以后我也一定好好学习!”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七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咱、偷、答”等15个生字,学会“旅、咱、怜”等13个生字,认识三个多音字“答、应、几”,理解“悲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学会真心帮助朋友,同时从小培养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等良好品质。
突破重难点:
重点:感知朋友间的美好真情,懂得朋友在遇到困难时要真心帮助的道理。
突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青头在红头遇险时具体表现的几处描写,从它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中体会其对于朋友最无私的关爱和帮助;同时,还要联系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真实经历,进一步深化对友谊内涵的感知。
难点:体会遇到危险时要冷静机智、勇敢面对的重要性。
突破方法:教师一要引导学生从青头在红头遇险时仍然能够一边鼓励红头要勇敢,一边还能够清楚准确地根据牛的习性指导红头如何在险境中努力求生并最终救出红头的具体表现,体会冷静机智的重要性;二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遇事能够冷静思考对策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谈话、角色朗读等多样化学习形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不断读懂故事的深刻内涵;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有机引入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边感悟、边积累、边运用,在对语言的想象体验、说话训练中学会不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法:朗读感悟法,以朗读贯穿学习始终,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演读、齐读等多样化朗读形式,既培养感悟语言文字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不断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实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等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法,借助对生活真实经历的认知,进一步体会遇事冷静机智、勇敢面对的重要性,培养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关于牛反刍的简单资料。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咱、偷、答”等15个生字,学会“旅、咱、怜”等13个生字,掌握三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的内容,了解牛的习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它们决定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危险却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故事的经过和结局吗?(想)那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书写并注意生字“旅”的写法,同时读准字音(声母是边音“i”)。
3.引导学生由题质疑(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师及时肯定他们的质疑,同时引导他们从故事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故事激趣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激发了了解故事经过和结果的浓厚兴趣,自然引入了对故事的探究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教师读故事,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想自己从听读过程中对故事都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简单交流听读收获(知道了红头遇到了怎样的危险、知道了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脱险的……),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感知。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检查字词朗读情况,及时将容易出错的生字或词语做上标记。
5.检查生字识写情况。
(1)指名小组汇报哪些字词容易读错,教师根据大家的汇报适时重点出示“嚼、咽、怜、拼”等生字,指导学生“怜、拼、咽”都是前鼻音,“怜、咽”两个字的韵母要读准。另外“答、应、几”三个字是多音字,其中“答”“几”读第一声,“应”读第四声。
(2)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特点,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它们,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进行生字识记(结合形声字构字规律、汉字添加偏旁、形近字比较等多种方式)。
(3)教师再次出示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学生交流对生字书写要领的感知,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特别难写的生字,难写的地方都在哪儿。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聚焦“旅、胃、算”3个生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中:“旅”左窄右宽,左边“方”的第三笔横折钩注意横画部分略向右下倾斜,钩部分则要略向内收以保证字整体的稳定,右边部分最后两笔是点、捺;“胃”最难把握的是字的宽度,要注意“田”的最后一笔横画要与下面部分等宽,另外这个字的横画之间要注意等距;“算”上、中两部分要紧凑,下面的横画略长。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并进行重点笔画的书写强调。
6.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指导朗读部分句段,注意提醒部分字词的正确朗读。
7.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板书故事中的两个人物(红头青头),同时让他们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与交流巩固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字词识写认知的自主构建,也让他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巩固了认知,进一步扫清了阅读障碍。
三、研读课文,了解牛的有趣习性。
1.过渡引入:孩子们,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不仅故事内容本身非常精彩,还藏着一个关于牛生活习性的科学小知识。孩子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看看你们对牛有什么了解。
2.学生再读课文中关于牛的描写内容,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生:我知道了牛是有四个胃的。
生:我想为他补充关于牛胃的知识,这四个胃中的前三个胃都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才管消化。
师:你们知道“贮藏”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就是储藏的意思。
师:那么牛吃食物的时候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牛先把草吞进胃里,等休息的时候再把草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随文理解“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同时补充有关牛的四个胃的知识(牛属于反刍动物,具有瘤胃、网胃、瓣胃、真胃4个胃,在瘤胃内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它们可以分解和消化饲料中的粗纤维,这是能够给牛大量饲喂粗饲料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牛的反刍特点,能把吃进瘤胃的大量粗饲料吐回口腔内再细细咀嚼,在喂牛时必须使牛具有充分的反刍时间,以保证饲料的正常消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中蕴藏着的科学知识,既让他们获得了科学认知,又激发了学生对故事中红头的旅行过程的探究兴趣。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懂得了关于牛的习性的科学小知识。这个童话故事确实太有趣啦!那么,故事中的红头到底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旅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学会真心帮助朋友,同时从小培养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等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了解故事起因。
1.指名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进行梳理、补充,重点引导他们说清楚故事人物的关系以及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等。
2.质疑:故事中的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呢?(不小心被牛吃进了肚子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1-7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的起因,适时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话进行描述(红头和青头在玩捉迷藏游戏,红头藏在草堆里,不小心被牛连同草一起吞进了嘴里)。
3.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注意想象两只小蟋蟀玩游戏的有趣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由对故事内容的感知顺势切入到对故事起因的了解,既凸显了教学安排的详略,为本节课的精读“旅行”经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故事情境。
三、精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认真朗读课文第8-18自然段,看看红头都经历了怎样的“旅行”过程,试着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简要说说它的“旅行”路线。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介绍感受红头先后待过的地点,同时归纳板书:嘴巴——胃部——嘴巴。
3.引导学生再次认真研读第8-18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红头表现的句子,想一想自己体会到了它怎样的心情变化过程。
(1)学生交流对红头心情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找出红头说的话,抓住第1、2句话(重点抓住两个省略号)体会“拼命求救”的强烈欲望,抓住第3、4句话以及“哭起来”“悲哀地说”体会其“害怕、绝望”的心情,抓住第5句话以及“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体会它虽然失去了挣扎的力气但却开始变得顽强、勇敢起来。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红头,再次准确体会它的情感变化过程。
(2)指名学生分别朗读红头说的话,注意读出它当时的心情。
4.过渡:当红头遇到危险时,作为好朋友的青头又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再读课文第8-18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说说青头的具体做法。
生:青头首先是努力地想办法来营救红头(师板书:救助)。
师:青头都是如何救助红头的呢?
生:它蹦到牛身上,想把红头从牛嘴里救出来。
课件重点出示第11、13、17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摔到、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大声喊、又跳到、爬到、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等词句体会青头为了救助好朋友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精神。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段落,边读边注意通过强调词语朗读重音的方式体会青头不顾自身安全想法救助朋友的精神。
师:为什么红头一开始感到害怕、绝望,但后来却变得勇敢起来了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青头对它的鼓励(板书:鼓励)。
师:青头是如何鼓励红头的?
生:青头对红头说牛的吃草特点,其实是为了告诉红头不要绝望,因为它可以借助牛吃草的特点逃生。
师:你不仅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一下子就说出了青头介绍牛吃草特点的用意了。
课件出示课文第16自然段,再次感受青头对红头讲的话的重要意义。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19、20自然段,看看自己又从中体会到了两位好朋友怎样的心情。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各自的语言描写体会红头死里逃生后的高兴、激动以及青头为朋友终于脱险了而感到高兴,以及对红头的安慰(板书:安慰)。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注意读出两个故事人物的不同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抓住了“旅行”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研读,并随着故事人物经历了情感的变化,感受到了故事的惊险有趣,更为感悟故事主旨奠定了基础。
三、感悟主旨,拓展延伸。
1.过渡:红头终于脱险了,我们也为这对好朋友松了一口气。孩子们,你们觉得红头成功脱险,青头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帮助红头分析、寻找办法,并奋不顾身地进行救助……)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简单评价青头,同时根据他们的评价归纳板书:遇事冷静、团结互助。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都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既可以从“友情”的角度谈感悟,也可以从“战胜困难”的角度去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回归到课文中,感受两个好朋友的深厚友情及它们面对困难时的具体表现。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面对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感受故事中青头的美好品质。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人物评价、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让学生从故事内容的感知上升到对故事人物以及故事所蕴含的主旨的体悟,实现了价值观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跟随着小蟋蟀红头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觉得是不是非常刺激、有趣?回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哟,比一比,看谁讲得最生动。
板书设计。
红头青头。
(嘴巴——胃部——嘴巴)(救助、鼓励、安慰)。
(遇事冷静、团结互助)。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通过活泼、童趣的语言,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同时文章有机地渗透了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前,有老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清楚明了,使学生一学就懂。因此,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教师无须作过多地讲解。同时,本课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可设计一定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想象交流。另外,青头身上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解救朋友的丰富情感和品质值得学生仔细朗读品味,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红头,仔细品读相关语句,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题为学生搭建倾诉的平台,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牛胃结构是很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牛胃的知识和图片,自己则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写了补充材料“牛的自述”,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牛胃知识,为想象提供知识源泉。学生就是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语文教学需要文道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感悟文字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因此,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在体会红头的危险遭遇后更深入感受青头对红头的帮助意义重大。然后在品读感悟青头的品质中更真切地领悟文章主旨。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红头在心中还会对青头说什么?”让学生通过红头的口气说出对文本思想的领悟,将文本承载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情意目标的达成就是这样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本课生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贮藏”“蹭”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红头经历了一次十分危险的旅行,体会青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积极的鼓励,及时的援助,帮助朋友红头拜托困境。
4.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
(教参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蟋蟀嚼贮咽蹭”6个,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3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本文的题材。
2.介绍课文题材。
板书:旅行。
指导“旅”书写。
3.了解主人公。
指导“蟋蟀”书写。
4.介绍旅行地点齐读课题。
二、学习1—7小节,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1.开火车读1-7小节。
2.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
三、学习8-20小节,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
1.自由轻声朗读8-20小节,圈出红头旅行的地点。
2.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说红头旅行的路线。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箭头。
过渡语:红头被大黄牛吞进了嘴里,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面。
课文就是通过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同桌两个合作读好对话。
出示对话。
3.交流省略号在句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了解标点的作用,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
(一)学习第一组对话。
(1)指名读红头的话,读出断断续续的语气。
(2)体会害怕恐惧的心情。
过渡语:红头陷入了危机,它的好朋友青头赶紧来救它。
(3)指名读青头的话。
(4)了解青头想表达的内容。
板书:从不咀嚼指导“嚼”的读音跟读一遍。
(5)体会青头说话时的焦急心情。
出示提示语理解“一骨碌“开小车读。
(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语:尽管青头这样指导,红头还是说——(小组读)。
(7)体会提示语的作用。
(8)了解此处省略号的作用。
小结:同学们,第一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反映出人物的心情;第二组省略号联系了下文,我们知道说话被打断,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
(二)学习第二组对话。
(1)那青头被打断了什么话呢?你说——。
正音:贮藏你读准了这个词,开小火车读。
解释:贮藏的意思就是——储藏你们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解释。
(2)了解层意。
读读这段话,你知道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安慰、牛胃的功能构造)。
看着图说说牛的胃是怎么样的。
出示图片:牛肚子结构图板书:四个胃、贮藏、消化。
(3)用上这两组关联词,把青头表达的两层意思连贯地说一说,小组讨论一下。
(三)学习第三组对话。
(1)引读红头的回答。
(2)讨论青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
(3)提炼牛是如何反刍的信息。
(四)小结。
(1)引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
(2)关注标点。
(五)体会青头的行为。
(1)解释蹭,和同桌演示。
(2)表演打喷嚏。
(六)体会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旅行。
积累词语:化险为夷有惊无险转危为安齐读。
(七)根据屏幕,说一说自己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四、总结全文。
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课文通过它们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生动而又有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从这次旅行中,了解到了一个科学知识,也就是牛吃草有——反刍的特点。以后我们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文体。一定要读懂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牛嘴。
从不咀嚼细嚼慢咽反刍。
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四个胃。
贮藏。
消化。
作业设计:
1.根据提示写出第7节和第11节的主要内容。
第7节写红头和草一起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节写青头大声告诉红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的胃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做个讲解员,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十九
青头与红头捉迷藏时,青头没注意被大黄牛吃掉了。青头在牛嘴里不知所措,一边躲过牛的牙齿,一边大喊:“救命!救命!”可它太小了,它的呼救声被牛吃草发出的声音给湮没了!
突然,牛又吃了一团草,把青头给吞下去了。红头以为青头死了,伤心地坐在地上哭泣。
“红头!不要哭,我没有死!”青头大喊,“你帮我看看是谁吃了我——”
红头抬头一看,是一头庞大的黄牛,大声叫道:“天呐!是一头黄牛!”
青头说:“哦?那太好了!”
“好什么好!你都被大黄牛吃了,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呜呜呜……”红头哭起来了。
青头急忙解释道:“红头,不要哭!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储藏食物,第四个胃才是消化的。一会等牛休息的时候,你想办法让牛张开嘴,我就趁机逃出去。”
红头听后想:我该怎么让牛张嘴呢?他眼睛一转,有了!拿起一根草爬到牛鼻孔,用草蹭牛的鼻子,想让牛打喷嚏。
而此时,青头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再从第二个胃又回到了嘴里,可他已经有气无力了。突然青头想起红头,赶紧抓住了一根狗尾巴草,向外爬去。“阿嚏!”就牛张开嘴打喷嚏的时候,青头纵身一跃,跳了出来。
红头看见死里逃生的青头,高兴地拥抱住青头。
青头说:“谢谢你!帮助我,不然我可逃不出来。”
红头害羞地说:“不用谢,就当你参加了一次‘大冒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