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轮岗工作方案大全(13篇)
方案是指为达到某种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步骤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要充分评估其长远影响。接下来是一些经验总结,或许能对你的方案制定有所帮助。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一
1、合理配置,规避风险:根据内控要求,进行岗位轮换的方式防范管理风险;。
3、激励员工,开拓视眼:轮岗可以使员工积累经验,也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和能力所在,锻炼多方面的.能力,真正做到“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1、特定岗位实行定期轮岗:主管会计、出纳、费用会计等;。
3、个人申请经财务处负责人批准同意可以申请轮岗: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申请岗位轮换。
1、根据单位的发展需要,财务部门编制本部门的年度岗位轮岗计划,报单位审批。计划的内容包括轮岗的岗位、人员名单、时间安排等。
2、根据年度的轮岗计划,财务部门与轮岗人员沟通,按月编写具体的岗位轮换方案,方案内容包括轮岗的时间安排,岗前培训,工作流程表、工作目标,考核指标等内容。
3、轮岗前工作的移交,第一,完整的工作岗位交接,由专人监督;第二目前进展中的工作移交,包括目前的进展程度,目标结果,如何继续此项工作;第三,工作资料移交,如档案资料文件等。
4、报到:按照规定的时间(1-2周内)到新岗位报到。
5、工作考评:结合现岗位职责的考评内容进行。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二
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辽教发〔20xx〕159号)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xx〕21号)有关精神,为建立相对稳定、流动有序、公平合理、资源共享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以骨干校长、教师为交流重点,建立并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进一步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覆盖面,科学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区域内优秀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指各区市县(含先导区,下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而统一组织的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校长、教师的异校流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合理。遵循义务教育规律以及校长、教师成长规律,创新管理模式,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
2、公开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程序和办法,严肃纪律,加强监督。
3、以人为本。尊重校长、教师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交流,保障其合法权益。
4、促进发展。保持和发扬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骨干校长、教师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和教师(以下简称校长、教师)。
1、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9年及以上的教师(男55周岁及以下,女50周岁及以下)必须交流轮岗(个别偏远农村地区、海岛学校无交流轮岗条件的除外)。处于孕期、哺乳期或患病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诊断不宜交流轮岗的教师并在校公示后,可暂不交流轮岗;学校传统项目、特色课程的领衔教师,经本人、学校申请,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暂不交流轮岗,但延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对于任教满9年教师较多的学校,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有计划安排在3—5年内完成交流轮岗。
2、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三届(每届三年)应交流轮岗,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一届的可不交流轮岗。
3、各区市县可以根据本地区师资队伍实际,通过放宽交流轮岗教师年龄等方式,扩大优质师资交流轮岗范围,加大对超编学校和超编学科教师的交流轮岗力度。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也可参加教师交流轮岗。
4、根据《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xx〕75号)要求,公费师范生服务期由10年改为6年,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公费师范生工作满两年后原则上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其赴农村学校支教交流轮岗。
区市县每年交流轮岗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总量应不少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总量的15%。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三年确定一次本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其中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数量原则上分别不超过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30%。城镇学校或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5%,一般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城区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调转人事关系,形成真正意义的“人走关系动”;以城带乡交流到农村学校或农村学校之间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交流期间的人事关系可因地制宜,灵活管理,交流的时限原则上不少于2年(具体年限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坚持组织选派与个人志愿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1、区域内校际交流。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应交流教师指标落实到具体学校,根据学校层次、学科结构、教师队伍实际等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实施。
2、区域内划片交流。对部分地域较大的地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将地域内距离相对较近的学校划定为一个“片区”。“片区”内未完成交流轮岗的,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调配其交流轮岗。
3、教育集团内交流。实施紧密型办学模式的教育集团,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可在集团内学校之间交流轮岗,主校区交流至分校区视为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经历,分校区交流至主校区视为异校交流轮岗经历,交流轮岗期限不少于3年。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原则上在每学年开学前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交流轮岗实施步骤统一组织完成。具体的交流轮岗实施步骤如下:
1、统筹规划。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梳理辖区内学校师资需求和学校用人情况,统筹规划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2、制定方案。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明确交流轮岗的基本原则、条件、形式、程序、要求及奖惩措施等。
3、宣传动员。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交流轮岗政策的宣传,进行广泛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校长、教师充分了解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轮岗的自觉性。
4、个人申报。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学校提交交流轮岗申请。
5、审批实施。各学校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实际确定交流轮岗教师名单,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1、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满足教师交流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岗位聘用的需要。探索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推动区(市、县)域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的总体平衡。
2、在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含城镇学校交流、支教)、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安排本辖区小学、初中在本校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部分中、高级岗位,专项用于聘任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优先任(聘)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校级干部。
3、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评特级教师、区市县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时,须有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2年,或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有3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有在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且在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4、要加强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校长教师培训计划和项目,并予以优先安排。对积极参加交流轮岗工作并在新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要在各级评优表彰工作中予以倾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确保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完成。市教育督导部门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情况纳入市政府教育督导考核,并作为认定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的重要指标。
2、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优化师资配置的政策,引导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支持交流轮岗工作,为推进交流轮岗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认真组织,稳步推进。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校长、教师交流与学校办学特色传承的关系,优质学校交流轮岗到薄弱学校和一般学校的骨干教师数量必须多于薄弱学校和一般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出的数量,防止骨干教师“逆交流”现象发生,保护和调动各层次学校校长、教师积极性,确保交流轮岗工作稳步推进。
4、建立机制,规范管理。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常态化机制。每学年实施一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各学校要强化人文关怀,认真开好教师欢送会和欢迎会。每年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完成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后,要将本地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人员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本方案印发后,《大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废止。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三
公司干部员工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单一工作,岗位固化,安于现状,活力下降,不愿从事挑战性工作,进而造成岗位工作质量下降,不利于公司发现和选拨人才。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各部室间员工的'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部室间好的经验做法,激发员工活力、潜力和创造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机会。
公司在职员工。
操作能力应达到轮岗学习岗位作业指导书要求,考核合格。
开始时间:20xx年10月份。
每3-6个月为一个阶段,部门内人员轮岗由部门经理自行决定,跨部门轮岗由各部门提交名单,办公室汇总并提出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决定。
1、各部室自行拟定轮岗人员名单和轮岗计划;
2、各部室将轮岗人员名单和轮岗计划报办公室董亮处;
4、轮岗人员考勤由轮岗所在部门考勤,工资由原部室发放;
5、轮岗人员结束一个岗位学习时,其轮岗所在部门要对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轮岗所在部门经理签字后上交办公室,做出综合评价。
(一)轮岗部室:
要制定计划,积极参与,不断提升部门员工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轮岗时间或者不参加轮岗,轮岗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评,年底给予奖惩。
(二)轮岗人员:
轮岗人员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对于考评优秀者,公司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公司视作其不适岗,给予处理直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此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四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加快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着力降低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水平,切实节减行政运行成本,努力实现“十二五”节能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根据《2015年xx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中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以规范管理和节约资源为重点,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科学管理、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十二五”单位综合能耗全面下降的规划目标。
二、重点工作
(一)抓好用电设备节能
1.照明系统节能。已全面推广使用led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合理改造电路控制方式;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
2.空调系统节能。加强日常管理,夏季温度设置不低于 1
26摄氏度,冬季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空调滤网要进行定期清洗,提高空调能效水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办公设备节能。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积极采购能耗指标在2级以上绿色节能设备;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要设置为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以减少待机消耗。
(二)抓好用水节能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供、排水系统要定期巡查,做好供、排水系统日常维护及节水改造,杜绝跑、冒、滴和“长流水”现象发生;在新建和改建项目中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加大办公区内洗手间洁具、绿化设施等节水改造。
2.强化节水意识,注重日常节约用水。在洗手池、卫生间等用水设施显要位置张贴节水标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每个楼层设置废水回收点,提倡用废水拖地、浇花,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三)加强办公节能管理
1.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公文双面用纸。充分利用电子邮箱等网络平台,非涉密文件尽量通过网络传送;能传阅的文件、电报尽量传阅,减少复印数量,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准确计算发文数量,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
2.严格控制办公用品的采购和管理。严格落实政府采购 2
制度,不断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对办公设备采购方式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采购能耗标识在规定的高效节能节水环保产品,逐步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及高能耗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坚持统一采购、专人负责、领用登记制度。
3.加强办公通讯设施管理。不准使用办公电话、传真、扫描等设备办理私人事务。
(三)加强会务费和接待费管理
1、降低会议成本。控制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尽量合并开,能用电话、传真、行文说清的事情尽量不开会。对确需举办的会议,以节约、高效为原则统筹安排会议地点和有关会务事项,杜绝铺张浪费,降低会议成本。
2、控制接待标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28条办法”、“六个严禁”和“30条意见”等各项禁令,严格控制接待标准,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项事业中,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扎实推进全局节能减排工作,局机关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机关节能工作责任到位、运行顺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职工从自身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节能宣传月期间,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
(三)加强统计报送。搞好对能耗数据的采集、监测、分析。按照上级通知文件要求,及时上报节能工作情况。
(四)加强督查考核。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各科室综合目标考核,领导小组人员对各科室的节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整改。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约条例》和《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进一步做好我办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厉行节约,严格管理。结合我办实际,特制订本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节约一度电、节省一张纸的小事做起,逐步形成“人人节能、事事节能、处处节能”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 主要目标
到201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能耗比上一年度有所降低,用电节约5%,用水节约5%,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4%;二是安排公共机构节能领导职责分工,监督和督促公共节能工作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三是建立健全节能统计制度,每月统计能耗清单,定时上报上级;四是做好节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节俭意识。
三、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一)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假日不开空调,离开前半小时关闭空调。提倡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定期对空调进行节能清洗,提高空调能效。
2、办公室、会议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防止“长明灯”现象。
3、优先采用环保、节能型电器和设备,逐步淘汰高能耗和低能效的设施、设备。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室设备的待机能耗。设备使用过后,应随时关闭,在长时间未使用及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减少待机消耗。
4、下班时要关闭所有设备电源。
(二)节约用水,贵在点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防止其因老化而漏水。
2、培养节水习惯,自来水龙头要随时用随时关,尽量减少自来水滴、漏现象,坚决杜绝“长流水”现象,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
(三)节约使用办公耗材
1、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进一步节省办公支出,合理制定办公设备配备标准,严格控制办公设备采购,严格公务开支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支出。节约使用文印纸张、耗材,减少浪费;注重办公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减少维修支出;禁止用办公电话、电脑、复印机等办理私事,减少办公费用。
2、提倡双面用纸,减少重复打印、复印次数,设立纸张回收箱,注重复印纸的再利用。
3、节省墨粉,如果打印两份以上的文件,最好先打印一份出来,再复印,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墨粉。
4、旧文件袋若无明显破损,可收集起来,重新使用。
5、提倡自带喝水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
6、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制度,采购以节能、环保为先。
(四)公务车辆节能
1、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办法,提倡同一时间、同一方向拼车同乘,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非紧急情况下城区范围内外出尽量步行,不使用车辆。加强对车辆燃料、维修、保养费用支出的检查,阻塞漏洞,严格控制公车私用。
四、组织领导
成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为副组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五、工作要求
(一)认真做好节能宣传教育工作。
1、在用水、用电及醒目处贴上温馨提示小标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公物的好习惯。
2、每月组织全办干部职工学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政策规定,并增加节能降耗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导大家从小做起、自己做起。
(二)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
1、完善办公用品标准配置、采购和领取机制,详细记录办公用品的配置和发放记录。由专人负责,对每月的办公用品使用进行周期性的统计,并制作台账。
2、抓好节能监察和监控,通过限制消耗定额,对水、电、油、车等方面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和节约措施。加强可用资源重复利用。
(三)建立节能目标和评价考核制度。
1、根据上级要求,将节水、节电的目标定为比去年降低5%,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比去年大大降低。
2、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下发至个人,对定期统计的能耗数据,进行严格考核。
3、制订鼓励政策,严格奖惩。制订节能降耗、建设奖惩办法和措施,评选节约型个人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
为切实做好我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以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主线,提高全镇的节能意识,推广普及节能知识,使节能成为全镇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建立镇公共机构节能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以2015年统计数据为基数,今年实现水、电、油下降10%以上。
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点
(一)节约用电
1、空调系统节电。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禁止开窗、开门使用空调,上班晚10分钟开空调、下班提前10分钟关闭空调。做到室内无人时不开空调,人走关闭空调。坚持定期清洗 空调,提高空调能效水平。
照明管理,安排人员定时进行巡查,及时关闭不必要的灯具。
3、办公设备节电。计算机、打印机、复印及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不用时,应随时关闭;在长时间未使用以及下班后,要切断电源,减少待机消耗。
( 二)、节约用水
1、强化节水意识。加强对用水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切实做到节约每一滴水,使全体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2、强化用水管理。坚决杜绝“长流水”,在满足使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耗水量。
(三)节约用油
严格执行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进一步降低燃油损耗。
(四)节约用纸
少发文,发有作用的文。多校稿,减少纸张浪费,纸张一般两面使用,打印审稿尽量使用“报废”的纸张背面。
三、公共机构节能保障措施
(一)严格实行节能目标管理
根据县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比办法,建立镇公共机构节能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门领导为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责任人,全面负责节能工作。各办公室主任(所长、站长)为所在办公室(所、站)的工作责任人。
(二)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计量和统计制度
建立镇公共机构能源消费计量和统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帐,要求每年2月底前完成本单位上年度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并将统计报表报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三)开展能源审计
根据县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能源审计。加强全镇执行能源消费定额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超出定额使用能源的,按要求作出说明,并进行整改。
(四)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组织全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省、市、县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印发宣传标语和信息等开式,大力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相关知识,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有耻的良好风尚;动员干部职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一张纸、一支笔、一分钱,让节约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增强干部职工节能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奖惩
节能降耗达标考评优秀的办公室(所、站)给予通报表扬;对未完成任务目标、工作严重滞后的给予通报批评。
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3月5日
123县城-管局2011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
施方案
近年来,我局积极开展建设节约型单位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的潜力还很大,任务仍十分艰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海南省公共节能管理办法》,全面推动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切实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进一步做好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管理、强化宣传,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逐步改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我局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不影响工作效率和干部职工生活质量的原则;坚持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2011年 , 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一)2011年目标
通过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培养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良好的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通过加强日常能管理,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大力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加快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用能设备能效。
夯实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基础,逐步建立我局公共机构节能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制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公共机构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改,全面完成我局公共机构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更换,灶具节气、等改造工作。到2011年底,初步形成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节能指标
2011年,全局在2015年基数上,人均节电率、节水率、分别达到5%;公务用车车均百公里油耗在2015年基数上,实现节油5%以上。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节能目标,并贯彻落实。
四、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用能范围广,节能管理跨度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抓好节能工作,加强技术节能是根本。只有不断推进科
学技术在节能中的运用,才能保证节约的效能最大化。
1、加快用能设备节能改造。对耗能量大的空调、电脑、打印机、等用能设备,在综合考虑费效比的基础上,采用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积极实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
2、积极应用节能新产品。大力开展公共机构“绿色照明”行动,逐步淘汰高能耗灯具,更换为节能灯具;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节能技术较为成熟的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逐步更换公共机构办公区内的水龙头、洁具为节水型器具,杜绝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2011年年底前,我局公共机构和路灯所要完成节能灯具和节水型器具的更换或节能改造工作。
(二)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对打印室、食堂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三)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
评审。制定节能驾驶规范,加强车辆用油和维修管理,车辆维修费用和油耗实行单车核算,建立“一车一帐”制度。
(四)抓好节能采购
抓好节能采购是从源头上抓好节能工作的重要举措。要认真抓好节能产品、设备清单内节能产品的采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规定。从2011年起不再采购效能标识2级以下的办公产品。新购公车要优先采购节能环保汽车和清洁能源型汽车。按照省里要求,优先采购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经济效益显著的省级新产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成立由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站所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二楼,具体负责全局公共节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等工作。各成员也要明确专人,组建专班,细化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节能降耗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深化节能宣传和培训。
各站所要广泛宣传节能的重要意义,组织动员公务人员参加节能活动,使公务人员认识到行为节能的潜力,培养行为节能习惯,增强忧患意识、节能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节约型政府形象,影响带动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行为节能的养成。
(三)建立节能统计月报、季报、年报制度。
指定专(兼)职节能降耗统计人员,按月向乡公共节能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职责范围内的节能降耗的真实情况,为全面做好我局节能降耗工作奠定基础。
(四)实施量化考核。
单位按季度上报本单位能耗情况,领导小组根据上报数据及抽查结果定期按照能耗情况对各单位进行排名,并进行通报;每年年末,各站所按照考核表对本单位的能耗情况进行自评,并将自评情况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日常检查和抽查记录对各单位进行考核排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各单位办公区域用水、用电及空调、办公能耗品及用车等情况进行考核抽查,并将考核抽查结果作为年度考评的基本依据之一。
(五)兑现评价奖惩
建立各站所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纳入各站所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通过考核评价,评选一批“节能示范单位”和“节能工作先进个人”。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在节能工作中违反规定造成能源浪费和在节能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情况的单位下达整改意见书,并予以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行政责任。
节能工作任重道远,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率先垂范、带头节约,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为推进我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五
根据中共xx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科级以下干部交流轮岗暂行规定〉的通知》(明委办[20xx]18号)精神,本着"切合实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平稳推进"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1、成立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人事局,负责全县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的制定,对全县各部门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干部交流对象的调配,轮岗人员的统计备案。
2、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相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政工、组织、纪检、工会等岗位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干部交流轮岗政策的宣传发动工作,讲明阶段性对干部实施交流轮岗,是国家《公务员法》的要求,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是锻炼干部的必要措施,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根据交流轮岗的范围对象,对全县干部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各类型的干部人数、在单位工作时间、任职年限(时间截止20xx年5月30日止)、亲属关系、干部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等,各单位必须提供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花名册(表一),并组织政工干部认真填写《xx县轮岗干部花名册》(表二)、《xx县交流干部花名册》(表三)、《xx县符合交流条件但暂缓交流的干部花名册》(表四)、《xx县符合交流条件但不交流的干部花名册》(表五)和《xx县轮岗干部调配方案》(表六),做到不漏报、不虚报。属于“交流、轮岗”的人员,同时符合暂缓交流条件和不交流条件的人员,应当通过会上公布和上墙等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情况要留底备查),接受群众监督,上墙公示时间统一为7天。在公示期间各领导小组要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并针对各种思想反映采取集体谈话,个别谈心,消除各种思想顾虑。经公示后,将表二至表六(含交流轮岗方案)党群系统的报县委组织部党群科;政府系统的报县人事局干部管理科综合后统一上报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个人提出交流、轮岗意见的,填写《xx县干部交流轮岗申请表》(表八),表八只供给单位提交干部交流、轮岗方案时的第一参考。
领导小组集体讨论本单位干部交流轮岗方案,要组织交流轮岗干部认真填写《xx县干部轮岗登记表》(附表七)。
交流换岗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各单位的交流轮岗方案报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核、审批。
交流轮岗方案经县领导小组审批后,即可组织实施。
1、干部交流。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属交流的干部,方案提交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由所在单位统一集中交流对象集体谈话,提出相关要求,之后由单位统一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原单位工作移交。由单位一名领导带交流人员到新单位报到并介绍情况。
2、干部轮岗。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制定的轮岗方案,经审核后,即可组织实施。
交流、轮岗工作基本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将填写好的《xx县干部轮岗情况登记表》(表七)分别报组织部党群科、人事局干部科。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交流管理,科学配置教师资源,推进全县教育优质平衡发展,依据《xx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观点》(太政(202x)67号)《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观点》(x政秘(202x)12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掌握原则。教师交流应在编制限额内进行。超编学校不得交流进教师,学科教师多余的学校不得交流进同学科教师超编学校教师应向空编学校流淌。
(二)推进平衡原则。平衡在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构造、年龄构造、职称构造和性别构造等,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推进学校优质平衡发展。
(三)统筹聘用原则。职称岗位由流入学校统筹聘用,凡申请交流的教师,由乡镇学校交流到城区学校,中心学校或城区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在职称岗位聘用时,流入学校依据职称岗位余缺情况,统筹聘用,有岗可按现聘岗位聘用,无岗降岗聘用。
(四)以人为本原则。关怀爱怀一线教师,优先解决优秀教师夫妻两地分居、照顾家庭困难等情形。
(五)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交流步骤公开,交流结果公示。规范操作,严格纪律,增强监督。具备下列行为的不予交流:
1、近三年来有擅自离岗现象的;
2、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或受到纪律处分未废除处分的;
3、近三年年度考察、师德师风考察有不达标的;
4、在教师交流过程中弄虚作假、供应虚假证明的;
5、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相关规定及其他不宜交流情形。
(一)乡镇到城区学校交流。
1、城区学校范围本方案所指城区学校包括县直城区学校(含三中东校区)、北城中心学校、南城中心学校、新城中心学校和局直属学校(下同)。
2、交流计划今年拟交流进城教师40人。
3、申请交流教师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与申请交流的学段、学科相适应的学历、教师资格;
(2)在我县乡镇学校工作6年以上,且在现任教乡镇中心学校持续工作3年以上;
(3)近3年来年度考察均在“达标”等次以上。
4、交流步骤。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七
根据《关于东丽区中小学教师校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和《市教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改革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推进落实“区管校聘”工作要求,制定教育系统20xx—20xx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
以服务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创新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科学有序流动,调整、优化师资资源配置,缩小骨干教师在中心与薄弱(偏远)校际之间分布上的差距,促进各学科师资配备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东丽区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要坚持合理流动、师资均衡、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促进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偏远)学校流动,达到一名优秀骨干教师带动一批青年教师的效果。
(一)交流范围。
所有教学单位,包括中小学(含育才中学)、幼儿园、少年宫、教师发展中心、职教中心。
(二)交流形式。
1、调动交流(人事、工资关系随人到受援学校)。
调动原则:申请调动人员所在学校原则上是超编单位或是学科结构性富余的单位,且工作满五年以上,有合理的调动理由;调入单位须是缺编单位、急缺学科教师或专业人员;工作不满5年的教师、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教师,学校和教育局不受理调动申请。
2、优秀骨干教师的交流。
3、超职数聘任人员的交流。
4、中心地区的学校根据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有计划的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到相对薄弱(偏远)学校顶岗任教交流。
5、集团化办学学校之间的交流。
6、学校之间的学科对等交流。
(三)交流期限。
教师交流轮岗(调动交流除外)工作一般为两学年,交流期满后回原学校工作。20xx—20xx学年度交流的教师本学年度延续交流任教。
(四)交流程序。
1、交流教师条件。
以20xx年8月底为时间节点,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及以上的教师。
2、交流比例要求。
本校应交流教师人数为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20%(见点就入),应交流教师中的骨干教师人数为应交流教师人数的50%(见点就入)。
各校统计本校骨干教师情况,骨干教师称号的范围是20xx至20xx年经过认定的骨干教师称号;按照交流比例要求,将测算人数及推荐人选填入《20xx—20xx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推荐表》;严格按照满教学工作量测算,上报学校的需求学科和富余学科情况。
4、教育局人事科汇总后,按照交流轮岗比例要求,结合各校学科需求情况,作出交流轮岗安排。
(五)交流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教师交流期间,奖励性绩效工资由接收学校发放,工资关系仍在派出学校,仍享受派出学校的其他福利待遇。
交流期间交流教师由接收校负责日常考勤和考核,如实上报《东丽区教育系统交流教师工作月报表》和年度综合考评资料。派出学校要严格按照接收学校提供的考勤、工作考核情况,落实相关待遇。
交流教师在交流期间每月病、事假累计达到10天及以上,接收学校要将情况上报人事科,人事科将视情节决定该教师是否继续交流。
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如实上报交流教师的工作情况,不准瞒报漏报,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双方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交流教师在交流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学校的各项纪律要求,服从所在学校的工作安排。对不服从接收学校考核管理的交流教师,教育局责成派出学校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条例》作出相应的处分。接收学校要做好交流教师所有材料整理存档工作,以备上级部门的检查。
(七)建立激励机制。
将教师交流经历和业绩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优先考虑的重要依据。
(一)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测算与推荐工作。
各学校要对学校教师队伍进行分析梳理,召开行政会研究决定推荐人选,填写《20xx—20xx学年度教育系统教师交流轮岗推荐表》,上报人事科(本校教师的交流意向只作为参考,不作为最后交流的去向)。
(二)严格落实交流比例要求。
按照测算出来的应交流人数和应交流人数中的骨干教师人数上报推荐名单。推荐的骨干教师必须是在人事科备案注册的教师(附件1的名单)。上一学年度的交流轮岗教师继续交流,计入本学年度学校推荐名单,按今年新的测算比例要求,人数不足的学校再补充新的推荐人选。
严格按照市教委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要求,凡义务教育学校,无论超编校还是缺编校,必须严格按照“两个比例”要求完成推荐交流轮岗推荐工作。
(三)推荐的交流轮岗教师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放宽条件。
(四)上报的数据要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一旦查出将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五)为保证交流轮岗分配工作顺利进行,新学期开学前交流轮岗教师能够按时到岗,各单位要按规定时间将需要上交的材料上报人事科(交流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必须上报)。
1、上报形式:电子版通过qq传给人事科,文件名格式为单位编号+单位名称+附件名;纸质版盖学校公章,主要领导签字,标注学校编号。
2、需要上交的材料:东丽区骨干教师情况统计表(附件1)、20xx—20xx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推荐表(附件2)、20xx—20xx学年度学科需求与富余情况统计表(附件3)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八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学校教师资源,促进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校和边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人2号)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教师轮岗支教长效机制,有效开发和利用我市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逐步缩小各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相对均衡、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
全职到受援学校任职,派出学校不再安排任何工作。支教时间为1学年,期满回原学校工作。
从教职工超编的学校中,选派一名素质优良的教师安排到缺编学校支教。
组长:朱xx。
副组长:崔xx、曾xx、刘xx、卓xx、卓xx、林xx。
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各中学、中心学校校长。
(一)对派出学校的要求。
1、派出学校要根据教育局的安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支教人员,将名单报送局人事股。
2、派出学校必须按规定时间派员到教育局领取支教报到书,保证支教教师按时到位工作。
3、派出学校要关心支教教师,为支教教师排忧解难,每学期中和学期末,派出学校的领导要深入支教教师任教学校了解支教教师的工作、纪律及生活情况。
4、派出学校对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支教人员要及时派员替换。
5、派出学校对支教教师给予适当的交通、生活等补贴。
(二)对受援学校的要求。
1、受援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好支教教师的各项工作,为支教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2、受援学校要将支教教师纳入本学校教师管理,严格执行考勤方案,每月将出勤情况一式二份分别送原单位和教育局人事股,每学期末对支教人员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出勤情况、教学效果等实事求是地做出鉴定,并填写《xx市轮岗支教教师鉴定表》,一式二份分别送原单位和教育局人事股存档。
3、受援学校对支教教师不按时到位,不完成工作任务,不遵守纪律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市教育局人事股。
4、受援学校领导隐瞒包庇支教教师以钱代教,一经发现核实,将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三)对支教教师的要求。
1、要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按时到受援学校报到。
2、要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团结同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支教教师必须吃住在学校,有事因病须办理请假手续。
4、要积极参加受援学校的政治业务学习、教学教研等集体活动,承担不低于受援学校教师的平均教学工作量,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尊重家长,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支教教师支教期间每学期末都要写出支教工作总结材料,分别报送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
1、支教教师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不变,支教期间享受派出学校同级同类教师的福利待遇。支教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受援学校考核认定,并在受援学校领取。
2、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接受受援学校的管理。
3、支教期满,市教育局将派员配合受援学校对支教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并填写《xx市轮岗支教教师考核登记表》一式三份,派出学校、受援学校、市教育局各一份。
4、支教经历等同交流经历,对支教期满,考核合格的,在全省全面开展教师交流时,市教育局承认其交流经历和年限,不再安排相当年限的交流。
5、凡核实有以下行为者,考核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支教教师擅自缺勤超过10天或一年累计超过15天以上的。
(2)支教教师以钱代教或请外人替教的。
6、对做出显著成绩的支教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与职称评聘时优先考虑。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并继续支教。
7、本方案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九
一、目的二、对象:
客房的实习生:刘婷、王晓敏、刘晓倩、许春燕、汪蕾。
三、实习生分析及轮岗计划。
刘婷在学校学习的是酒店管理,对于客房这块比较擅长,有一些客房的基础。在客房的这段实习期间,学习比较积极,不懂的及时问。由于刚出学校,对于人际沟通还再学习。说话比较直,有点孩子脾气。
轮岗:8/19——8/31在客中进行轮岗。
对客房中心的知识及总。
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一周后能顶到岗上。
9/1——9/30大堂使者。
学习如何与客人交流,解决客人。
投诉。
王晓敏跟刘婷一样有一定的客房基础,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见解,勇于提出疑惑。但对与客人的投诉与对客交流需要加强。
9/1——9/15。
客房中心轮岗。
对客房中心的知识及。
总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一周后能顶到岗上。
9/16——10/15。
大堂使者。
学习如何与客人交流,解决客。
人投诉。
10/15——10/31。
查房的学习。
楼层只是的学习10/1——10/15。
客房中心轮岗。
对客房中心的知识及总。
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一周后能顶到岗上。
10/16——11/15。
大堂使者。
学习如何与客人交流,解决客人。
投诉。
许春燕、刘晓倩说话比较温柔,但是遇到事情反应会比其他人慢一些,而许春燕做事比较有条理。也比较虚心的学习,目前已经能够比较好的胜任客房中心这一工作。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十
(1)在水电处新入职职工集中培训结业考试结束后,将对新入职23名职工进行分组,共分三组,每组7~8人,每组选组长1名,负责全组日常工作。
(2)轮岗单位为供水工区、供电工区、净水厂三个单位。
各单位制订新入职职工车间培训方案,建立新入职职工培训台账,指定专职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授课课时不得少于小时。新入职职工成建制进入后,各工区安排原有技术岗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进入班组,签订“师带徒”协议,带领新入职职工学习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必须能够独立完成岗位操作任务。轮岗结束后处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部、安全检查部、工会组织考评,考评结果纳入考核。
(3)新入职职工在供水、供电、净水厂三大工区轮岗为期两个月;两个月期满后成建制调换轮岗单位。
(5)为期六个月的轮岗结束后,综合新入职职工轮岗期间的工作表现,各工区的评价,对新员工岗位进行定岗分配,同时新入职职工必须在轮岗培训后考取相应的资格证和操作证。以便在新的岗位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对各工区轮岗期间的考核方案。
为充分调动各工区高级技师、技师等对新入职职工的教育引导的积极性,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1)各单位制订本单位车间培训方案、建立个人培训档案,未制订方案或未建立个人培训档案的,缺一项经营考核2分。
(2)各单位必须认真组织轮岗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培训方案、教案、考勤表、培训影音资料、个人培训档案、新入职职工培训试卷装订后统一交处人力资源部存档。未按要求完成的`经营考核2分。
(3)未按要求签订“师带徒”协议的经营考核1分。
(4)各工区技术员、高级技师、技师等对新入职职工的教育培训未能按要求开展、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视情节考核技术岗位津贴的20%~100%。
(5)对新入职职工在轮岗期间,不能按要求进行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及格的给予延期转正。
(6)各工区不得在新入职职工在轮岗期间安排其他与培训无关的工作,一经查实将对工区领导班子严肃问责及考核。
(7)人力资源部、工会、安全检查部、纪委将对各工区职工轮岗培训进行监督检查。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十一
公司干部员工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单一工作,岗位固化,安于现状,活力下降,不愿从事挑战性工作,进而造成岗位工作质量下降,不利于公司发现和选拨人才。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各部室间员工的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部室间好的经验做法,激发员工活力、潜力和创造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机会。
公司在职员工。
操作能力应达到轮岗学习岗位作业指导书要求,考核合格。
每3-6个月为一个阶段,部门内人员轮岗由部门经理自行决定,跨部门轮岗由各部门提交名单,办公室汇总并提出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决定。
1、各部室自行拟定轮岗人员名单和轮岗计划;
2、各部室将轮岗人员名单和轮岗计划报办公室董亮处;
4、轮岗人员考勤由轮岗所在部门考勤,工资由原部室发放;
5、轮岗人员结束一个岗位学习时,其轮岗所在部门要对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轮岗所在部门经理签字后上交办公室,做出综合评价。
(一)轮岗部室:
要制定计划,积极参与,不断提升部门员工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轮岗时间或者不参加轮岗,轮岗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评,年底给予奖惩。
轮岗人员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对于考评优秀者,公司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公司视作其不适岗,给予处理直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十二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人〔xx〕x号)和xx市教育局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市财政局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x教人〔xx〕x号)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通过交流着力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机制,不断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为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校长合理流动,达到学校领导班子人员的优化组合,提升学校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骨干教师流动,进一步促进骨干教师的合理分布,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水平;通过普通教师流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多岗位任教对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作用,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
(一)均衡发展原则。以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为目标,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积极引导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流动、向空编学校流动。
(二)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把校长、教师交流纳入我市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区域特点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实施办法。
(三)积极稳妥原则。以人为本,稳步推进改革。统筹兼顾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教师支持、主动参与交流,保持教师队伍的动态平衡,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公开公正原则。公开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办法,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更加注重师德、能力和业绩,把真正优秀的教师校长交流到重要岗位上去,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一)交流对象。
1.校长:在同一公办学校连续任现职满xx年的学校校长、副校长(下同)。
2.普通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及以下的,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满xx年(不含支教时间)的。
3.骨干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及以下的,已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满xx年(不含支教时间)或已享受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奖满5年的。
4.在符合相应服务期的条件下,对尚未达到交流所需任教年限或其他不纳入交流范围的教师,自愿要求参加的,经所在学校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可纳入交流。
其他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纳入相应类别教师交流。
(二)暂不交流对象。
1.已有2所以上其他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均达到3年及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城区教师,可暂不纳入交流,但在现学校已连续任职满xx年的应纳入交流。
2.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教师,患重病并经指定医院诊断不宜交流的教师,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确实不宜交流的教师,可暂不纳入交流范围。
3.现承担学校特色课程的领衔教师、承担学校重大教科研项目的教师,经市教育局同意,可暂不纳入交流范围,但延长时间至多不得超过3年。
上述骨干教师系指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瑞安市级及以上名师,“三坛”教师(教坛新秀、中坚、宿将),学科骨干教师,以及经市教育局确认,并纳入市级骨干教师管理和校级后备干部管理的其他优秀教师。
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骨干教师在全市范围内交流,而普通教师一般就近或在同一片区内交流。xx年起,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分别不低于相应符合交流条件总人数的30%、15%、10%。对于超编学校,市教育局根据该校超编人数和学科结构情况,下达指令性交流指标。
(一)交流方式。
1.指导型交流。重点是鼓励城区学校的名师、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流动,指导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
2.合作型交流。各教育学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名校集团化”、“城乡互助共同体”、“联盟合作学校”、“双向对口交流”等形式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顶岗型交流。建立和健全新教师培养基地,既促进新教师培养,又缓解城区学校因选派教师参与交流而产生的任课教师不够的矛盾。
4.优化型交流。特长教师向特色学校流动,富余学科教师向空缺学科学校流动,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结构优化。
各教育学区、学校也可根据本片区、本校的特点,实行更有利于队伍建设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交流形式。
(二)交流步骤。
交流坚持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和组织安排相结合,坚持与教师培养、使用和优化教师队伍相结合。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制订交流计划,主要根据在本校连续任职时间从长到短推荐符合要求的教师进行交流。
市教育局把教师校长交流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每年3、4月份全面掌握在编教职工基本情况和全市范围内学校师资需求,统筹制定年度交流计划,并报市编委办、市人力社保局备案。按照年度交流计划,市教育局将当年交流任务和交流指标下达到各教育学区、学校。各教育学区、学校进行调查摸底,核清人员学科、年龄、教龄结构和学校工作年限等情况,根据交流要求和教师队伍的实际,提出年度交流方案上报审批。
上述交流对象原则上随迁人事关系,交流后服务时间不少于3年(经市教育局审批选派的各类支教人员计算交流服务时间),交流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选择回原学校任教,也可选择参加市内教师流动或统筹调剂到交流前所在片区同类学校。
(一)建立和完善与交流方案相适应的编制、人事管理机制。根据“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市教育局加强对交流工作的统筹规划、管理和指导,探索建立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的教师管理新模式。在全市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核定的总量内,根据岗位设置比例的总体要求,市教育局按照班额、生源和交流计划等,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管理义务教育学校岗位,互补余缺,合理调剂;并及时将调整后的教职工编制数、岗位设置方案,报市编委办、人力社保局、财政局备案。市编委办、市人力社保局应加强对学校人员交流后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和岗位聘任等相关编制、人事工作的.监督。
(二)建立和完善校长选拔、名优教师评选机制。义务教育学校新任校长应有在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的经历,其中每所学校任职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从20xx年开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评浙江省特级教师、瑞安市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时,被评选人须具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对积极参与交流并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建立和完善职称评聘机制。义务教育学校的中、高级职称教师原则上实行均衡配置,并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市教育局可在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一定的中、高级岗位,专项用于评聘交流教师,确保交流后聘任职级保持不变或高于交流前。
在职称评审中,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的通过率原则上不低于城区学校。凡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评聘中、高级职务(职称)时,应有在农村、欠发达地区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及以上经历。对交流的教师,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中可不受学校职称比例限制准予参评,并给予倾斜和优先推荐。对交流到薄弱学校的教师,原没有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优先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对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交流后在农村学校中、高级岗位任职满3年的,由市教育局实行统一考核,对其中表现突出的,如有相应岗位职数空缺,可在同一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等级内高聘一级。
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任职期间晋升中级及以上职称,以及获评瑞安市级及以上“三个层次”荣誉的,从取得高一级职称或相关荣誉之日起在本校服务期均不得少于2年,服务期内非组织原因调离本校的,停发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奖和相关待遇。定向评选的瑞安市级及以上的“三坛”教师,服务期不少于5年,服务期内非组织原因调离本校的,取消荣誉称号和相关待遇。
(四)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并进一步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边远山区和海岛学校倾斜。对城区交流到农村、人事关系随迁的教师,在农村任教期间按规定享受农村任教津贴。在绩效工资总量外,市政府设立教学奖励资金,用于参与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的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奖、生活补助及其他奖励等。对城区交流到农村任教的骨干教师,按照交流地域近远,其年度考核奖是城区学校骨干教师的1.5至3倍,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农村骨干教师和发达地区学校教师主动申请跨片区交流到农村薄弱学校,参照执行。优先资助参与交流到农村的名优教师设立工作室。国培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首先保证农村教师和参与交流的教师参加。
(一)提升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加大交流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在浙派名师名校长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优先向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倾斜。扩大农村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的培养规模。组织实施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加强考核管理。市教育局负责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的管理指导,把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列入对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交流教师校长档案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跟踪指导。各教育学区、学校要加强交流教师校长工作绩效的管理和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坚持考核管理和教师聘任相结合,把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严格交流纪律。广大教师校长要充分认识交流对促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服从组织安排和管理,积极参加交流活动。对应交流而不服从组织安排交流的教师,3年内不得参加各级各类评先评优和瑞安市级及以上“三个层次”骨干教师的评选,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在岗位聘任时,予以低聘一个岗位等级,停发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奖和相关待遇,同时取消或建议取消其相应荣誉称号,是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的予以免职。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教师校长交流的重大意义,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沟通机制,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师校长交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教育局要成立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规范和实施细则,具体指导和落实全市范围内的教师校长交流工作。选派交流教师的学校,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组织教师有序开展交流。接收交流教师的学校,要热诚对待每一位流入的教师,帮助教师解决交流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尽快帮助流入教师熟悉学校环境和文化,及时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流入教师的作用。
(二)加强政策宣传。市教育局和各教育学区、学校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多形式引导教师深入认识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消除思想顾虑。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大力宣传和总结交流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平稳有序推进。各教育学区、学校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结合本片区和学校实际,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工作重点和进度,循序渐进。保持和发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避免“削峰填谷”。坚决防止部分学校因交流而引发学校超编、超岗位结构比例配置等现象发生。解决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关心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任职的教师校长,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机构轮岗工作方案篇十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意见》、阳襄市《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事业单位人事方案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优化我校行管教辅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整体办学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为适应学校“四个一流”总体发展要求,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效和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增强活力和提高行管教辅服务水平为导向,体现岗位绩效和持续强化、历练的现代管理理念,在现有的岗位编制数额内,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方案,逐步实现我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新型用人机制。
1.行管教辅人员结合个人实际选择岗位,学校和应聘对象实行双向聘任、双向选择;
2.在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年龄在50周岁以下原则上实行岗位轮换,特殊专业岗位除外。
1.政治思想素质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学历达标,具有相应的岗位执业资格。
3.遵守教育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岗位职责职能,能适应和胜任岗位工作需要。
4.爱岗敬业,具有让服务对象、对口单位和教师、学生、家长满意的敬业精神。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1.学校公布各部门的定编指数和岗位职责。
2.个人填写“择岗意向书”。
3.各处室负责人根据应聘个人填写的“意向书”和“聘任原则”提出聘用人员名单,交主管校长和校长办公会协调研究。
4.校长审核,并在“择岗意向书”上签署意见后将其“意向书”返还本人。
5.所有参与聘任人员的择岗意向报经校长宣布,并以行文形式下发、备案。
行管教辅人员岗位设置(不含中层以上干部,共55人。)。
(一)校办、纪委(9人)。
劳资员1人;档案、保密员1人;校史资料收集、宣传文秘员2人;工作人员2人;收发员1人;司机2人。
(二)教务处(15人)。
教务员2人;学籍室2人;实验室5人、招生办1人、教研、继教员1人、图书室4人。
(三)学工处(4人)。
政教员2人;宿舍管理员2名。
(四)总务处(12人)。
水电管理员2人,绿化管理员2人,医务室2人,总务管理员2人,会计人员4人。
(五)后勤处(4人)。
食堂管理员2人,基建管理员1人,门面房管理员1人。
(六)现代教育技术处(7人)。
校电视台1人,电教员1人,多媒体教室管理、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4人,竞赛及档案管理1人。
(七)保卫科(2人)工作人员2人。
(八)老干科(2人)工作人员2人。
(九)教研处、团委、工会、妇委会暂不设工作人员岗位。
1.落聘的认定及政策。
(1)未被学校任何处室选聘者视为“落聘”。
(2)落聘人员无学校集体福利。1—3个月之内,可领取个人全额工资的80%;4—6个月内,可领取个人全额工资的50%(若调出本校,则从未上班的时间起停发其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超过6个月者,学校停发其全额工资,且按自动离职处理。
(3)学校同意落聘人员申请调出本单位。
2.拒聘的认定及政策。
(1)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于拒聘:本人择岗意向未得到满足,又不接受学校安排者;不符合“内退”条件而申请内退,未被批准且不上岗者;符合“内退”条件,但未被批准、又不上岗者视为拒聘。
(2)凡拒聘者,学校从拒聘下月起停发其工资和福利待遇,不与其办理调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