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教学设计(汇总13篇)
总结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和规划未来。做出明智决策需要我们充分权衡各种因素。这是一些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总结范文,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脏、脉搏跳动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风格不同的音乐。
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学生静坐体会。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能够承受的运动的负荷也不同,于是会出现有些人运动后呼吸与脉搏跳动的次数变化非常大的现象。
4、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靠平静时的次数了?
四、拓展延伸。
1、小资料: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呼吸频率。
年龄每分钟呼吸次数。
新生儿40—50次。
5岁儿童20—30次。
10岁少年25次以下。
15岁青少年20次以下。
成年人16—18次。
心跳频率。
年龄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140。
3岁儿童110。
4岁儿童100。
10岁少年90。
成年男子70—722。
成年女子76。
德国综合理科教材(初中版2)。感觉这些数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所以利用资料卡的形式向学生作推荐。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小组讨论,交流,把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可以自己先去找些资料来自学一下。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保证数学思考的时间,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并说明理由。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等待,一定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及交流思考成果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考的实际效果。虽然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冷场的感觉,但短暂的冷场后,也许就会换来学生惊人的发现。在教学本节课时,测量方案的设计是不能在三两分钟内就完成了的,在学生得出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后,我就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学生一时表述不清,但他们思考后就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石块,水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石块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石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后,结合生活的实际可知: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方法后,我又问:你还有其它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将石块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把石块放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没过石块后,再把石块取出,下降的水的体积也可以是石块的体积。多独到的思考!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三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及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学会读数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物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良好时机。
本节《走进实验室》是本章《走进物理》的中心节。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认识了国际单位制及误差。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一节《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奠定了测量的基础,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量对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层面
学生在小学学过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学生经历过。
二、能力层面
初三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对三落四,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容易产生片面性。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测量错误,漏写单位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尽管学生前面学习过大部分长度单位及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对于指数的科学计数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
1、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测量的注意事项。
4、通过观察实验室,了解观察对物理学的意义,了解收集信息的途径。
5、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1、通过“模块一”中的长度的测量以及“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1、2的达成效果。
2、通过“模块二”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3的达成效果。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先分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让组长带笔记录小组同学观察实验室的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结合课本第7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观察的相关知识。
2、在班级找两位身高相似,但由于体形等原因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两位同学(事先考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右两侧。
提问:目测,哪位同学高一些?
比较,用一人的身高去测量另一人的身高,引出原始尺(一人的高)。找一参照物,分别与他们的身高比较,引出刻度尺(参照物)。
提问:若一人在我们教室,而另一人在遥远的美国,怎样方便地知道谁高呢?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四
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魔方和牙膏盒)怎样求出规则物体的体积?
2、(出示橡皮泥)怎样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
3、(出示石块、土豆、苹果)猜测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出课题。
二、讨论方法,探索方案。
1、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学生演示不同方法。
3、强调测量注意事项。物体要完全浸没,我们在用溢水法测物体体积的时候,要用到量筒。先把量筒放平,读刻度时,视线要与水面在同一平面上,现有的量筒容积比较小,溢出的水一次可能装不下,就应该先一次倒到最高刻度,几次测量的和就是溢出水的体积。
4、课件展示具体方法,给方法命名。(溢水法、升水法)。
5、教师演示:"苹果浮在水面上,如何测量它的体积?"抛出问题,引起思考。
(1)教师介绍"沙测法"。
a、将物体放在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装满沙子。
b、用尺子刮平。
c、将物体和沙子一起倒在长方体的盒子里。
d、将沙子倒回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将沙面摇平。
e、用尺子测出容器中沙的高度(或测出沙面到容器口的高度)。
f、利用长方体体积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容器中沙的体积(或利用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g、物体的体积=1立方分米—容器中沙的体积。
(2)解决如何让物体完全沉下去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
1、师: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2、读《数学万花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生活中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会收集资料并分析资料;能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2.愿意合作与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做到珍爱生命。
3.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明确人体的呼吸器官。
2、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收的气体是否相同。
教学准备:
胶管,水槽,玻璃片,火柴,集气瓶,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愿意吗?
师:好!请同学们起立。游戏时请你们闭紧嘴,用手捏住鼻子憋住气,坚持不住就坐下松手。
师:能谈谈刚才屏气时的感觉吗?
生:难受、胸闷、头晕等。
师:总之憋气的感觉好受吗?如果憋不住了我们就要干什么?
师:这节课咱们就研究呼吸。(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
二、探究活动。
师:老师有时会听到有的同学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不吃饭了!但大家有没有听到过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不呼吸了!是啊!呼吸就意味着生命存在,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师:既然呼吸对人类这么重要,那关于呼吸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问题,引导出为什么呼吸、怎么呼吸、用什么呼吸、呼什么吸什么?等问题。
1、认识呼吸器官。
师: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用什么呼吸,你觉得我们都用什么来呼吸?
生答部分呼吸器官,师记录在黑板上。
师:可能有的同学对于身体里面都有哪些器官不太清楚,我们也没法把他打开来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身体内部的结构图,你可以在图上把他们圈出来,一个小组一张。
师:鼻子里边有鼻毛,可以把大颗粒的微尘挡住,而嘴巴不行。另外鼻子还有什么?对鼻涕,它可以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鼻腔保持湿润,鼻腔还能温暖吸入的空气。所以我们一般要用鼻呼吸。
师:从鼻子进去以后,空气又到了咽、喉、气管、支气管再到肺,然后再出来,怎么出来?对又原路返回。(别讲解位置边介绍器官的构造)。
2、吸什么呼什么。
师:那么到底我们吸什么呼什么,光靠猜不行,我们要去验证一下。
(1)收集气体。
师:来,谁先给老师送点你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用用?
怎么啦?不舍得吗?来,你给老师送点,行吗?
生面露难色。
(生分组讨论。)。
师:刚才,各小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一定找出了好办法,哪个小组先说说?
学生可以想到吸进的气体就是我们周围的空气,所以就把集气瓶放在桌子上,它里面盛得就是我们吸进的气体。
师:吸进的气体我们收集到了,那呼出的气体怎样收集呢?
学生交流想法,引导出学生说出排气集气法,并介绍排水集气法。
师:我的这种方法叫排水集气法。请看屏幕(边讲边演示)用这种方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时,首先要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用手扶助瓶子,接着把胶管的一端伸进集气瓶里,从胶管的另一端向瓶子里吹气,等瓶子里的水排出去了,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最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上。
生分组收集气体,师巡回指导。
师:两种气体我们收集到了,那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谁有办法?
师:看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要紧,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火柴,小组同学可以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讨论一下。(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
(小组讨论。)。
师:谁先说说你们想到的办法?这个小组。
学生应该可以讨论出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瓶子里来验证那瓶的氧气多,那瓶的二氧化碳多。然后动手操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实验时瓶盖上的玻璃片移开一个小口就可以了,火柴是伸进瓶口而不是扔进瓶里,做完后及时把玻璃片盖上。仔细观察,还要做好记录。
(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在实验中配合得非常默契,哪个小组上来说说你们在实验中的发现?(报告单大屏幕展示。)学生交流汇报。
办法1:用胶管向石灰水里吹气,看能不能变浑浊?
办法2:把石灰水倒进集气瓶里,摇一摇,看是否浑浊?
师:那赶快动手试试把!(生动手)怎么样?石灰水变浑浊了吗?
师:看来,我们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什么较多?
生:二氧化碳。
师:对,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呼吸就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板书:氧气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的得到充足的氧气,经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呼吸。
3、怎么呼吸。
出示动画演示。
师:其实在呼吸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就是膈(在图上指出),那么膈有什么作用呢,咱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出示呼吸模拟装置,让学生认识装置各部分模拟人体的器官,然后演示操作。
生:感冒、咳嗽、哮喘、鼻塞、肺炎等。
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卫生,不污染空气,锻炼身体,经常呼吸新鲜的空气等。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说得真不错。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老师也查阅了许多资料,这里有一组图片,咱们一块来看看。
师:(大屏幕播放播放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惜自己的呼吸系统。
四、肺活量。
生:想!
师:请小组长上台来领。(每人一个气球)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听好要求:先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尽最大的力气来吹气球。只吹一次,不能吹第二次。然后把气球拧紧,别漏气。听明白了吗?准备好,开始。
(生吹气球)。
师:请同学们把你吹的气球举起来,大家互相看看,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一样大?
生:因为我们的力气不一样大。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因为我们的肺活量不一样。
师:你说得很正确。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肺活量吗?请看屏幕,谁来读一下?(抽生读)它是检测我们呼吸器官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医院里有专门测肺活量的仪器。刚才,有的同学吹得气球很大,说明你的肺活量大,而有的同学吹得气球比较小,说明你的肺活量较小。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六
1、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2、尝试探索及学习不同的长度测量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一寸虫图片1张,集体记录图表1张,投影仪。
2、幼儿测量用图(知更鸟、苍鹭、老鹰、巨嘴鸟、大雁操作纸)、1寸和2寸吸管若干,黑色记号笔若干支。
一、引出测量我明白了,你们是看出来的,准确地说,你们使用目光测量出来的。
二、故事引导,理解测量。
1、导入情景,初步测量。
2、提出测量要求:一寸虫会做的事情你会做吗?那么,听清楚我的要求:不搬小凳子到桌子上,用小碗里的一寸虫去测量一下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你用了几条一寸虫长?3、简单测量,操作后引导孩子表述操作结果,提问:谁能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们测量的?追问:3条一寸虫的长度就是——3寸。(强调一条紧挨着一条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三、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逐个统计测量结果,并提问:你测量的是什么鸟?测出来的长度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出示各种鸟的测量结果,并将幼儿用到的方法用图标列出来。)。
2、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辅助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
四、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教师小结:的确,测量工具的不同,会造成测量次数的不同,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1、抛出问题,形成冲突:如果请你来测量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多长,你会选择一寸虫吗?为什么?你觉得用什么工具则两比较合适?(活动目标:将经验成功迁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根据进行测量)。
2、幼儿自由讨论,留下尾巴,引发欲望。(保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记录表使用得较为成功,较好地呈现了本次活动的主要重难点的内容,在知识点的展现、归纳上比较清晰的。作为科学活动的常规模式来说,列表归纳的方法应该推广使用,用着十分便捷的作用。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七
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身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本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借助水,采用猜测、讨论、实践、操作、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一系列的感知、体验,获得测量的结果,学生在说说测量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已学过的知识,小组是如何合作测量的,学生在汇报过程中互相学到了多种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时空,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积极感情,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节课我重视了“生本”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学生获得了有效参与的机遇,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和机会,也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实验用具,满足了每位学生实验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还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节实践活动课,数学只是作为一种计算的工具,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新尝试。在探究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提高了难度,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中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欣赏别人。关注学生互动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基础。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3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3米”?
(4)教室门长2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8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九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家里有没有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的爱打扫吗?拖过地?
生:有。
师:前两天,老师也在打扫卫生,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朝一个方向拖地,一个是在水泥地上,一个是在瓷砖上,你们认为老师在哪个地方拖地相对来说累点?生:水泥地上。
师:真聪明,还真被你猜对了,拖完地老师觉得是水泥地上比较累,为什么是水泥地上会相对累点呢这是为什么呢?生:水泥地粗糙。
师:嗯,这个大家在生活中都有感触,你觉得我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拖地比较累的原因是什么?生:有摩擦。
师:这摩擦对于我往前拖地起到了什么作用?生:阻碍。
师:生活中你有感受到摩擦力吗?并请你演示一下。生:走路。。。。
二、摩擦力的测量。
师:摩擦力无处不在,那我们能不能把这摩擦力测出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他是如何测量摩擦力的。
师播放视频。
生:水平拉、慢慢拉、刚拉动时读数。
(如果学生说不出,再看一遍视频)。
师出示注意点,师:老师标注的红色字体一定要注意。
师:现在老师让你们来玩一下,但是有要求:利用桌上给定的材料,想办法使小木盒获得最大的摩擦力与最小的摩擦力。
生开始游戏。
生汇报最大摩擦力和最小摩擦力,并询问如何得到。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生: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师: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生: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在猜测中打2个问号。
三、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生:用砂纸,木板,砂纸的反面来分别拉小木盒,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师:那请同学们摸一下,这三个面的光滑程度是怎么样的,如何给它们排序?
生:砂纸最粗糙,砂纸的反面最光滑,木板较粗糙。
统一三种材料的光滑程度排序。
师:这是你们改变了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体的重量。
师:我们统一3个钩码。
师:你觉得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同学们?
生:固定这三个面,水平拉动,刚好拉动读数,记录并分析,整理器材。
师:很好,请同学们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ppt,并分析数据写出你们的发现。
生实验,师巡导。
师请几组学生汇报,同时展示数据。
师:所以你们刚才对于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四、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师: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根据上一个实验,你们能否自己做呢?
生:可以。
师:谁来说说这个实验当中的改变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生:不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改变的条件:物体重量。
师:你打算在哪个面上实验?
生:砂纸上。
师:物体重量打算怎么改变?
生:0个、2个、4个钩码。
师:好,我们就按照这同学的说法进行实验,都统一在砂纸上做实验,分别放0、
2、4个钩码。同时完成你们的记录单。
生实验,师巡导。
师找学生汇报。
师:所以对于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课后思考。
如果老师穿着轮滑鞋与你拔河,你有信心把我拔赢吗?
板书: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
光滑。
小
粗糙。
大
摩擦力。
物体。
重
轻
阻碍运动大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呼吸和心跳已经有了一些粗略的体验,甚至有和多学生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一些知识,教师在课前应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概念。
2、重证据、重数据,用数据说话,培养良好科学素养。
实验数据是实验结论根本依据,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快慢是有变化的,但是,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实验过程中如何测量?这就需要测量相同时间内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测量、记录、整理、分析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研究者重要的基本功。小学生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其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由生活经验到数据验证、由猜测数据到实测数据,培养探究习惯。
对于呼吸和心跳情况,课前学生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脉搏的次数进行预测,并跟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使之在生活经验与实验验证、猜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用数据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些科学现象,培养学生搜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探究习惯。
4、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做以适当的调整–高抬腿跑改为下蹲运动。
原来课本上活动记录里的表格很复杂,成年人都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才能看明白,小学生要填好这个表格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我把原来的表格简化了一下,使之更加简洁而有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二、教材解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回顾整理评价完善小结。
1、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我们只要计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了。一般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间接法”。早在20xx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是个能吸水的物体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展开讨论,把你的设想告诉老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 [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点评:一上课就拿出橡皮泥,在之前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橡皮泥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样来计算。孩子有的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然后老师说那墨水瓶怎样来计算,得想办法。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 :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总评: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并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再分工。再动手操作之前,小组内同学充分地讨论并制定出测量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和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方案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学生提出困惑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理性和深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了。
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测量,(出示课题:石块体积的测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活动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p54――――p55《有趣的测量》。
活动目的: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活动准备: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点评:一上课就拿出橡皮泥,在之前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橡皮泥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样来计算。孩子有的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然后老师说那墨水瓶怎样来计算,得想办法。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点评: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袁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来测量。如果我们可以测量,你想你打算怎样来测量墨水瓶?学生有的用水,用沙子,到底用什么方法?老师引领学生明晰了探究的思路,和学生共同的制定出了方案,有了方案之后再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操作和试验。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总评: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并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再分工。再动手操作之前,小组内同学充分地讨论并制定出测量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和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方案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学生提出困惑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理性和深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了。
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测量,(出示课题:石块体积的测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