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热门15篇)
读后感可以促使我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实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写读后感时,可以选择具有争议性和启发性的话题,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一
因此,教师对应认真对待历史教材中的每一项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它们的内涵,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
丰富多彩文学艺术史是整个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如何把握好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让光辉灿烂的文化给学生全新的洗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学习,初中生要“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的一代人。
要实现上述目标,文学艺术史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文学艺术史是整个文化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课堂上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却大多开展得不很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艺术史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素材没有被充分挖掘。
初中历史教师在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过程中应挖掘出哪些教育素材,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呼唤生命的情感。
日常教学中,一些老师对文学艺术内容,或根本不讲,或只强调社会背景,而忽视其人文内涵,这就错失了对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一个大好机会。
爱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所在。
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大爱。
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熠熠生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英雄的气魄表现了人类与厄运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梵高的《向日葵》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高雅圣洁人生的追求;我国著名诗人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生命的曲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有力地控诉了法西斯对人生命的摧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培育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培养对生命世界的珍爱。
教学这些文学艺术史内容时,教师可以精选其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感受,通过深入评析,揭示其中蕴涵的理性追求和人文精神,把学生的生命情感引入更高的境界。
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使之感受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
初中生的审美观还相当模糊,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去辨别美,都是无从而知。
但靓、帅、酷等词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审美字典里。
通常,我国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中,这些学科承担了美育功能的大半,但“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的审美教育,这种功能是其它学科难与分庭抗礼和望尘未及的。
文学艺术史的教学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只是从视觉、听觉来实现,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到追求美、实践美的过程。
如我们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是为了通过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的陶冶作用和诱导力量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从而教育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认识历史发展方向,培养为人类美好理想献身的精神。
历史教材中的古今风流人物、民族精英,他们所迸发出来的思想之光和焕发出来的精神风采,为我们展示了生动感人的审美对象,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
从孔子首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品格到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专一奉献,从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的高风亮节到谭嗣同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这些人物的形象一旦潜入学生们的内心,就能像灯塔一样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
古今中外名人辈出,其言行事迹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通过学习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让学生体会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务真的治学态度;从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让学生为他们的傲傲铮骨而感动;老渔夫桑地亚哥证明人性是强悍的,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溶进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文学艺术史教学过程中,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古典名著读后感评比、故事擂台赛、历史短剧表演和书法比赛等竞赛类活动,通过学生的培养,更好的挖掘出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而且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
总之,文学艺术史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的作用愈显突出。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更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修养,克服各种困难,挖掘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素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3斐伏尔《美学概论》,第40页,转引自劳承万《审美中介论》。
4鲍丽倩《历史新教材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历史教学第3期。
5《教育的艺术》190页,苏霍姆林斯基。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二
《希利尔讲艺术史》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我刚读完绘画部分。这本书的绘画部分介绍了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美术史。主要内容包括:
·穴居人洞穴里的壁画。
·古埃及陵墓、神殿和两河流域宫殿里的壁画。
·古希腊的绘画故事和花瓶绘画。
·的绘画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作品。
·17~18世纪的几位画家。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派。
·印象派画家和作品。
·后印象派、非物象画派、超现实画派和其它现代派画家。
希利尔重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作品。绘画部分有29章,其中有10章在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希腊的愚人画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介绍。
希利尔认为:描摹出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出伟大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像,简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拼凑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的画家。
我认为:描摹出一幅画也是很不容易的,创作出一幅画就更难了。光和影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作品的效果往往是摄影作品很难达到的。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时,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你能在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感受到使柯罗激动的东西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写作上,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丝毫不放过使我们激动的东西。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三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欲完整透彻地说明20世纪末期艺术史研究的状况似乎不太现实.我诚心向那些有意更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的朋友大力推荐多纳尔德・普莱茨奥斯最近所著的一本评论文选,它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题为艺术史的艺术.这本书概览了自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开创了艺术史研究这一门专业以来,艺术史研究所沿循的.主要方向,并且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期这一期间发表的文章中选出相应的代表性作品收入.
作者:罗纳尔・德莱乌贺慧玲作者单位:刊名:第欧根尼英文刊名:diogenes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四
艺术通史阅读对于提升公众的审美素质,引领公众的人文关怀,对于吸收人类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激励当代的艺术创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一般读者层面,需要史料更加翔实的读本以开阔眼界;在专业读者层面,需要了解西方艺术史学新的成果以深化学术研究;在普遍兴起的大学艺术史课程里,更需要一本牢靠的艺术通史著作以资参考。
20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的艺术通史著作被引进到国内,有的过于专门化,有的又过于简略。同时,我国学者编写的世界艺术史著作,或是艺术部类不全,或是只限于某个地域。而修·昂纳和约翰·弗莱明合著的《世界艺术史》改变了这一状况。此书从1981年第1版问世以来,便以结构的完整、资料的新颖和见解的缜密成为各类艺术史中学术质量上乘的版本,受到西方艺术史学界的普遍好评,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资料最新、累集最完整的艺术史通史。
《世界艺术史》全书以“世界史”的视角涵盖全球,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经,宽广的地理全景为纬,将大量的材料予以贯串重组,以求体现艺术作品和现象在历史时空中的原貌,勾勒出艺术历史起承转合的脉络,并在强调艺术创作与社会发展之间指涉关系的同时,注重艺术本身形式内容的变革兴替。内容直到20世纪的录像艺术,书中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各艺术门类,另外也包括丝织、钱币、陶瓷、镶嵌、印刷、金银器等工艺美术与设计等艺术内容,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艺术史》与其他版本的世界艺术通史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值得注意:首先,作者以“世界”为视野的历史写作理想显得更加突出,贯穿在历史叙述中的整体观和有机观更加明确。长期以来,在西方学者的“世界”艺术史著作中,以西方为中心或以“西方”代替“世界”的历史观念往往居于主导地位,西方之外广阔地域的艺术史现象往往未被纳入研究领域或语焉未详。东西方世界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各国的艺术史共同组成了璀璨的世界艺术史。
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书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美各国各地区的艺术都给予了一定的笔墨,全书体现出权重平衡的客观性,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其次,本书作为通史,在时间跨度上做了最大努力,上起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20世纪的尾声,史料中收入了大量的专题、个案和最新的艺术现象,使得此书有了一种贴近现实的姿态。可以说,它既是20世纪艺术史界的掩卷之作,又是艺术史走向新千年的提示之作。再次,在历时的叙述模式中,作者执意营造了读者可知可感的空间,通过背景介绍、概念探析、原典与文献这些烘托“正史”的精彩板块,是历史更加立体起来,让读者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图像,获得更为深入的知识,也可以探究阅读中生发的学术命题。这种结构在艺术通史体例中颇见新意。
另外,作者在写作此书时尝试引导读者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艺术现象进行具有启发意义的比较。例如,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文明”文化与其邻近的“野蛮”文化并置观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由野蛮走向开化的过程;又将重在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和重在写实的西方水彩画两相对照,从而看出东西方对于艺术的态度差异。通过这些比较,作者试图在艺术纷繁复杂的“个性”中总结出内在统一的“共性”。
通史之难在于一个“通”字,除却以上优点,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作者虽然努力以“世界”为观照对象,在古代部分介绍了很多有关中国艺术的内容,甚至还及时吸收了中国考古发现的新史料,但在现代部分,却忽略了极具特色的20世纪中国艺术,在对当代中国艺术的选取上,也很不尽完备。这种学术局限性需要中外学术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需要中国艺术史学者下更大的力气向世界推介我国的现代艺术。当然,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世界艺术史》依然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艺术通史。通读《世界艺术史》,各国艺术奇葩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的心境,使读者自发地从各种艺术的比较中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奥秘,更敏锐地感知世界。经海峡两岸学者通力校译,中文版《世界艺术史》已经面世,希望此举能使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此书。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五
本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建筑三个部分,分别从最古老的画、世界上第一座雕像、最古老的房子讲起,一直到现代派画、现代雕塑、当今世界建筑新思想,娓娓道来,每个部分又分为20多个章节,每个章节四五页,适合睡前读给孩子听。
书中附了大量经典图片,有些图片在希利尔的三部书里重复出现,这些名画、雕塑、建筑在当地应该就好比清明上河图、司母毋大方鼎、长城故宫在中国一样,是人人都知道的吧?它们就是你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我只能说,读这本书,使我草草地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的艺术史,因为实在不懂得欣赏,看不出毕加索的画好在哪儿,看到咱们上海、天津、哈尔滨的那些外国风格的建筑,依然分不清哪些是哥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
从小到大,我们大人都没有受过艺术的熏陶,如今的孩子忙得很,也不能静下心来去欣赏什么艺术品。小地方对地方文化没有什么系统的教育,我曾经在清风楼碰到一个外地男子,问我“邢台不是殷商古都吗?殷商旧址在哪里呢?”我从没听说过殷商旧址在哪儿,很是尴尬;读后感·对美术音乐就更不重视了,我们大部分人从来没有真正见过一幅名画,见到的只是图片,就跟我们看到印有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明信片,那并不是真正的瀑布。
我所见过的雕塑就是卧牛、三人塑像和郭守敬。第一次去参观博物馆,是一个姐姐带我们去湖北省博物馆,讲解服务已用完,展厅好几个,东西又多,瞎看一气,也没记住什么,出馆时等待的姐姐问我们有没看到三件镇馆之宝,才恍然大悟。以后每逛一个博物馆,能和孩子了解深入一下镇馆之宝,目的就达到了,不要想着件件不落。
这部书是美国人写的,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所以介绍的内容主要是他们的老祖宗所在地--欧洲的,中国的东西一点儿也没有。我想,他们可能不了解中国,如果是介绍中国艺术史,该给孩子说些什么?绘画、书法、诗词、建筑、青铜器?这个问题要交给刘老师。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六
很多人认为神圣的幻觉是艺术,而福尔对艺术的定义是“和谐的最崇高、最富表现力的形式,是仰仗对物质和智能的厚爱来证实它的一致性的生动形式。”我对艺术的见解却又停滞在一个领域中,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去阐述这套《世界艺术史》,它捕捉的层面,已经跨越了我所了解的信息点上。此刻,我不是一个书评人,我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读者。
艺术概括生活,它用言语捕捉我们周围的表象,它返照人,也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艺术世界史》其作品篇幅之浩瀚,构思之宏伟已能窥见几分。艾黎·福尔的文笔很惊艳,用法国人独具的情感文字,去描摹艺术史,是很奇妙的搭配,这本书散发着诗意,且也在不断的再版,他的努力慰藉了与之同时代的人,也宽慰了遗忘艺术史却想捕捉艺术的人们。
福尔的文笔精简,像慢慢渲染的国画,可以听见先哲的沉思,山野的鸟鸣,甚至是夜晚的宁静。
在史前艺术中,我们能感受到征服的欲望,当原始人用几条简略的线条把野兽的`姿态和形象捕捉下来时,艺术诞生了。在洞窟艺术中,我们都能找寻到那些构图沉稳,飘逸起伏的景致,像云纹锦缎,像阿尔塔米拉壁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色泽,越加显现出不同的韵味。
作者的文字代入感很独特,他把人与人,人与森林,人与野兽的接触,都一一靠拢,把解体文明和新生文明的过渡,再一次解析。
艾黎·福尔所说,“我所构思的艺术史不是经由准确无误的诗意的移植,而是通过尽可能栩栩如生的诗意的移植完成的,它是由人类建构的造型诗章。”艺术不是复制的工艺品,它更多是人类对艺术的理解,他在神庙中,有一段这么描述,岁月对待神庙就像对待大地一样,岁月把雕像、色彩从神庙怀里夺走,同样地,岁月也让森林沉入大海,让高山盖满沃土,让山泉干涸,听任神庙被付之一炬,留下一片废墟,在废墟旁红棕色的野草下,到处是裸露的焦土。80万个炎炎赤日烘烤着神庙,随着太阳西沉,神庙便被沉浸在灿如烈焰的漫天红霞中。
这段无疑把神庙的和谐之美,溢了出来,即便它早已破败不堪,他依旧用他的笔触去修饰雕琢那里的美,仿佛它没有废墟的痕迹。
我想艺术就是大脑中迸发的构思,是考古者对现存文物的描摹,甚至是对远古的一种讴歌,在人类的曙光中,我看见了菲迪亚斯中给我们带来的慷慨情绪,甚至是普拉克西特利斯与之不同的感受。那些青春的躯体,都传递着圣洁和理想。
艾黎·福尔从原始人开始定位艺术的起源,用八个章节写了艺术发轫,也用八个章节写了东西并进,这些艺术的步伐从远古到东西方,一步步递进,他把不同时期的图片去贴近历史,用自我情感的文字,去装饰艺术的真实和联想,有人也责备福尔的艺术史不像艺术史,更像一篇讴歌的诗篇,但我个人觉得艺术除了时间,它本质是一样的,就像作者认同它是诗意的移植,由人类建构的造型诗章。他不拘于章法,他只求那份随性,所以,这本书倾向性明显,那些工艺装置的不断改进,道德范畴和美学范畴的融合,让这些影响相互交杂,它的积极性是可以遇见的。
《世界艺术史》这本书影响了数人,我也是其中一人,我没有看完,也无法看透。我觉得每一个感受美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诗意。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七
经过几周的中国艺术史课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对中国历代的'美术知识有了一些了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深。
在中国历史的了解中,我对宋代的那段历史有一些过多地了解。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虽然他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然而却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在诗歌方面的发展从唐以后的豪放大气转为细腻委婉,造词组句也更加生动细致令人细细品味,意境深远。在经济方面,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一片市井的繁荣,而这一切的繁荣正是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科技方面也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印刷术、航海罗盘、天文方面的水运天象台等等,这些科技发明是人类的文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段历史,我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之一,在这段期间,尽管军事上处于薄弱的地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的淋漓尽致,人民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而这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
中国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缔造了很多的历史名人,在这些众多的名人中,我对朱耷的印象相对来说比较深。朱耷是明朝皇室的后裔,在国破山亡后,他在逃离和悲伤中过完余生。因此,每当我看到他的作品,我就感觉到一种孤独悲伤的情感。在他的一些鸟禽图中,简短的几笔墨痕就勾勒出一只孤傲但又落寞的禽鸟,画面中反映了朱耷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他的气节。例如,在他的一幅画中画了两只停在树枝上的鹰,其中一只昂头张望,但它的眼神中却是一股傲然不懈的神情,像是对清朝的不屑;另外一只耷拉着头,畏缩着脖子,羽毛也松软杂乱,好像是一种无奈的忧伤的感觉,从这幅画中就看出了朱耷自己身影的写照。因此,每当我看到他的画的时候,我都被他的画深深的打动。
每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给予了这个民族的根和生存下次的养分,这不只体现在民族中,也体现在现在的企业品牌中。在众多的品牌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三福”这个衣服品牌店,这里的衣服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轻人,这里的衣服款式多样,并且体现时尚。这是一个普通的类似于连锁的衣服店,在这个店的品牌商标中,就体现着这个品牌所要体现的年轻、时尚的品牌气息。在它的品牌的标志中,是以九宫格为原型的九块具有跳动气息的红、黄、蓝三样颜色的色块组合而成,让人看起来活泼而具有亲切感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品牌店的时尚、年轻的经营文化。因此,每当我买衣服的时候,我一般都回去那,在那里除了价格实惠外,主要还是倾向于他的品牌文化。
因为我的专业是建筑学,专业性质的要求需要我们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涉足于哲学、音乐、美术、科学等领域。而这次中国艺术史的选修课就很好的给我提供了一个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通过学习这门课,也确实受益匪浅。关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前我是倾向于走一步是一步的思想,但是最近我发现人生还是需要适当的规划。在我的未来几年,我打算在毕业之前,学会专业的制图三维软件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另外打算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具备有外国人交流无障碍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我在这学习的几年中,将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我也将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自己的计划,追逐自己的梦想。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八
入门读物,有趣比专业更重要。
记得之前在看ted演讲的时候,听过一个生物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很多人说我教小孩不严谨,常常不严谨忽略个例,但其实并不是我不严谨。倘若和我交流的是个教授,我当然会十分严谨各种特殊情况都考虑上,边边角角,一处不落。但是和我对话的只是一个个刚接触生物的小孩子,要是弯弯绕绕,每说一个大规律后都要加上一个but的话,孩子们就会觉得很难受,兴趣度就没那么强烈了。我作为一个引路人,要做的是帮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而不是对一个初学者吹毛求疵。”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忽然想起了这位生物老师的这番话,并且深以为然。以前中学美术鉴赏课老师则以兴趣为主,但奈何课时太少,难以形成体系,而市面上其他西方艺术赏析又太专业,很难找到既有趣直白又系统有思考的入门级书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就不得不作罢。
《大话西方艺术史》则很好的平衡了兴趣和知识框架体系,以浅白幽默的话语将知识、框架、见解一一道来。每一节的开头都足以有趣吸引眼球,而每一节的结尾都以“意公子说”的方式向我们传达蛰伏于艺术并高于艺术的闪光品质与价值观。
正如意公子所说,“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界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虽然始于兴趣,但总能收获新的知识与观念。这也许就是接触一门全新学科最好的开端吧。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九
凡高的“表现主义”在《星空》中体现的十分明显。1889年也就是他自杀的前一年,凡高完成了这幅画。当时凡高生活在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疗养院里,后来他在那里自杀。这幅画中,艺术家并没有表现天空的样子,而是传达了他对浩瀚宇宙的感受。天空中布满了呈旋涡状爆发的星星,让土地和人类蜷伏其下。
莫奈的系列主题作品体现了他对光纤和色彩的潜心研究——《鲁昂大教堂》系列甚至多达30余幅。在这个系列中,每一张作品都是莫奈从同一视角,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气候条件下观察大教堂所得到的。他可以在多达八块画布尚同时作画,在一天中随气候的变化从一块转移到另一块。
莱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画。达芬奇关注的是不管从外表上还是在内在性格上都能描绘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个人形象。蒙娜丽莎安静地坐着,双手交叉,她嘴角上扬,双目直视观众,微微露出笑容。达芬奇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是通过服饰的华丽,而是通过对心理的精细描绘得以展现。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
8月14日,《星体艺术史》全国巡回签售发布会的第一站在上海文化地标衡山和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投射绘画、书籍内容分享,“用艺术看懂你的灵魂”。多位知名艺术家、媒体人莅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朱剑辰用星体角度、从34个通俗的艺术问题出发、抛开无聊难懂的“艺术流派”说,为艺术家、艺术爱好者重新建构了看艺术的视角。活动现场,他以金星和火星在东西方的形象切入,让现场观众了解本书是如何用“星体”的抽象特质串联起艺术史作品的。
《星体艺术史》以十个行星为原型重新编写了艺术史,不再以地域和时间来划分,这就解决了一个艺术史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视角。作者的研究方法基于荣格艺术心理学、符号学和星体文化,由人的本原出发,寻找人性和真实。
正如徐冰在本书的序言中所提到的:“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己创造的艺术的解说,但解说至今,终于把艺术解说成了越发复杂和不清楚的东西。本书作者做了新的努力,试图避开社会、政治等陷阱,从自然、人的原本出发,借助星体理论对‘艺术’做细致的比对,寻其‘法像’与‘真像’。”
之所以产生如此特别的角度,与作者的经历不无关系。朱剑辰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系mfa(艺术硕士)。归国后开设光子视觉事务所。他擅长通过解构与实验探索中间态的造形语言,涉猎领域包括空间艺术指导、文化艺术项目视觉概念到高端消费品设计。
在设计领域,他获得过德国if奖、德国红点奖、台湾地区金点奖、意大利a奖最高奖项铂金奖、美国graphis金奖五大国际奖项。而在艺术领域,他是gucci品牌合作艺术家。作品在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展出,并获得日本h.a.c财团的新锐艺术家奖。长期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合作经历,让他对艺术作品的关注点在于“人”的本源。
除了分享和书有关的内容,朱剑辰还展开了冥想实验。他引导观众完成简短的冥想,之后通过投射绘画的方式来完成一颗自己的“灵魂之树”。创作完成后,剑辰用分析大师作品的方法论,挑选了3位观众的作品进行深层投射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观众将体会到《星体艺术史》书中核心的“抽象的精神性”和图像之间的链接方式,并了解自我。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一
因此,关注自然和艺术,就是关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特别是艺术,即用艺术形式所构建的和现实世界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的诗意的世界,它,简直就是“诗意的栖居”的最最根本当然也是最最坚实的保障。
艺术的胜景,一直以来都是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们的世界的版图上的。然而,在艺术的大千世界里,真正称职的导游,却从来都是少的。因此,当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了《希利尔讲艺术史》这本书时,第一感觉,便是我遇到了一位好导游。有能力跑前跑后为我们介绍自然风光的导游数不胜数,而有能力在艺术的版图上耐心地为我们指点江山的文化导游可就少之又少了。越少,自然也就越是弥足珍贵。
希利尔的全称,是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和我们的文化国宝鲁迅先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作为美国卡尔沃特教育体系的创建人,希利尔十分地了解传统教科书的种.种弊端,了解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课程体系,因此,他便独出心裁,畅言艺术,最终,为全世界的孩子们捧出了这套包括《希利尔讲艺术史》在内的趣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
以对话或提问的形式切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在艺术的圣殿里逛游,很显然,是它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仅是这一个特征,就使它避免了呆板、生硬和僵滞等毛病。绘画、雕塑和建筑,希利尔就像是在课堂上自自然然、大大方方地讲课一样,讲来讲去,就讲了这三个部分。也可能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等太浩繁、不太好讲的原因吧,因此,希利尔也就避开了。
“这幅画出了什么毛病”、“(让人误以为是真的)愚人画”、“石头里的故事”、“寻找宝藏的人和一个秘密”、“第二优秀和最优秀的骑士雕像”、“女式建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麻烦的圆顶”……你听,希利尔已经正式开讲了。我们,只是把眼睛、耳朵、脑子和心灵都准备好了,自然也就行了。是的,最好,还要再准备好一双手,准备好一双手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不断地往我们的心里拾。往我们的心里拾宝贝,这,才是一个正经人的正经事儿。
希利尔在讲“世界上最古老的绘画”时,是从自己的小时候的绘画经历开始讲起的:“小时候,我在上课时,总喜欢拿着一支铅笔。我的木头课桌上有两个小圆圈,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十厘米。我就用铅笔尖在其中一个小圆圈上轻轻地戳了一下,接着,又在另外一个小圆圈上轻轻地戳了一下,两个小圆圈就神奇地变成了一双小眼睛。我在这双眼睛上分别画了一个圆圈,然后用一条弧线把它们连了起来,看上去就像是一副眼镜。第二天,我又在眼睛下面加了鼻子和嘴巴。
第三天,我又画上了耳朵和头发。第四天,我又在画好的头上加了一顶俏皮的帽子。第五天,我又在脑袋下面加了一个身子,还有胳膊、腿和双脚。就这样,一个完整的小人就画成了。”希利尔在讲“以假乱真的画”时,所采取的,依然是同样的现身说法:“小时候,我养过一只小猫,没事儿的时候,爱经常地逗它玩。有时候,我也会把它抱起来,让它自己照镜子。
它每次看到镜子里的猫时,都认为那是另外一只猫,于是,就自己和自己打架。它弓起背,对着镜子大声地发出‘喵喵’的叫声,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过,如果你给小猫看一张画着小猫的画,它就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就像根本就没看到一样。小狗也是这样,它会对着镜子里的小狗‘汪汪’地狂叫,但对图片中的小狗却总是视而不见。原来,它们虽然能看见图画,却不懂得欣赏图画。
有些人也是如此,他们能看得见画,却不一定懂得如何去欣赏。因此,能不能看到东西,与会不会欣赏东西,实在不是一回事儿。《圣经》里有句话说得好:‘有眼睛,却不会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样的讲法,确实是与众不同、饶有兴趣的。讲述中,悄悄地,就把希利尔自己的思想也融入其中了。会讲不会讲,主要是看讲法;讲得好不好,主要是看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思想。确实,是这样的。
“描摹一幅画是很容易的。即使不描摹,看着一样东西描摹出一幅画也难不到哪儿去。成千上万的人都能画出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一处漂亮的风景,但这些画都只是简单的临摹而已。还有许多人可以临摹伟大的画家的作品,有些甚至临摹得非常地像,简直是让人辨别不出真假。但很少有人能够全凭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一幅全新的画,能够将各种零碎的碎片组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称得上是伟大的画家。”很显然,希利尔在导游的过程当中,他是丝毫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的。虽然,这些观点并不新鲜,然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导游的态度,却是非常地诚恳的。做文化导游的最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诚恳,这点,希利尔无疑是懂得的。希利尔更懂得,只要是进入了创造的层面之后,那么,每个人就都是艺术家。
成为一位艺术家,确确实实是很容易,然而,又确确实实是很不容易。看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自然也就知道了——有一天,教皇请米开朗基罗去为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作大型绘画,米开朗基罗拒绝了。就在这时候,嫉妒他的人也便开始鼓唇摇舌,四处散播谣言,说他只会雕塑,不会画画。米开朗基罗自然是听在了自己的耳中的,于是,就决定用自己的真实的绘画水平攻破那些像乌鸦一样在空中乱飞的谣言。
可是,当他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在巨大的穹顶上作画是何等地困难:躺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危险,就不说了,仅是只能看见一小片,根本就无法建立画面的整体观这一点,就让他万分作难。而且,当他在头顶上作画时,画笔上的颜料总是时不时地滴在他的脸上,有时候,连眼睛都很难睁得开。
而且,还要不断地下来上去,再下来再上去……本来,他是雇了一些助手性质的合作伙伴的,只因,那些合作伙伴的绘画水平远远不能令他满意,想来想去,最终,就还是辞退了所有的合作伙伴,独自一人,承担起了这项艰巨而又繁冗的创作。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西斯廷教堂的绚丽多彩的穹顶,才终于呈现在众人的眼前。在众人的眼中,那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神话。神话的诞生,自然是因为米开朗基罗的精湛的技艺以及坚忍的不服输的性格。有着怎样的性格,就会有着怎样的生命局面,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无论做什么,是一定要有具体的东西的。讲世界艺术史,无疑也是。否则的话,就没有任何的鲜活的感觉了。因此,希利尔在讲到法国写实主义风景画和肖像画家柯罗时,便直接地让柯罗自己开口说话了:“假定某一景色曾使我激动过,那么,我在潜心表现它的时候,是一定要丝毫也不放过它曾使我激动过的东西的。”想想看,我们错过了多少曾经使我们激动过、使我们的心灵震颤过的东西啊!
这,就是激活。听人讲课,如果我们的某根神经得到了彻底的激活,进而与头高气硬、摩拳擦掌、捋臂揎拳、跃跃欲试的感觉猝然相遇的话,毫无疑问,我们便是不虚此行了。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二
“大话”两个字你就能知道本书是通俗易懂向的',就很适合我这种艺术素养不是很高的人去阅读,是一把打开你艺术兴趣之门的钥匙。所以如果本身就是艺术专业的话就毋需浪费时间阅读本书啦。
时间线很明显从山洞中的壁画讲到当代艺术,时间跨度万年不过区区几小时就能阅读完。真的很有趣的一本书,感觉像一个“导游”带我走完了这段西方艺术史。
我出去旅游的时候总爱做足攻略,或者购买导游服务,不然我对一无所知的地方真不知道要怎么去感受。当你对风土人情有几本了解的时候,你在去体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兵马俑说白了就是个土坑,人俑破败且颜色褪去,如果没有那些故事那个时代的加持,真的很普通。我赞同艺术需要去感受,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好在哪里。奇葩说有过一个命题“救画还是救猫”我第一反应就是救猫,我确实听不见远方的哭声,我感觉只要艺术家存在艺术就不会消失,可是眼前的生命你不救就消失了。很喜欢和学艺术的朋友一起看展,可以收获很多,自己去看展时感觉很寻常的事情也会变得厉害起来。
美是艺术嘛?艺术当然是包含美的,但艺术不仅仅是美。“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艺术的内核不单单是美丑。我所认为的艺术,它有着对一个时代有着颠覆性作用,它包含着这个时代里的特色,它是永不枯竭的素材库,它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从这些风格的更替来看,每当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总会有强烈的批评和反对,可历史很好的像我们证明了,没有人会给批评家立碑的,所以“艺术家”们不要压抑你们的好奇心限制你们的想象力勇敢的创作吧。
我不学艺术,可我想学会感受艺术。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三
至少对于学习美术,或者爱好艺术,想要真正了解艺术发展重要史实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讲艺术史的好书很多,比如《詹森艺术史》,比如《艺术的故事》。前者是整个人类从古代艺术开始一直到当代艺术的通识读本,适合有时间细读。而后者的经典性自不必多说,唯一的遗憾在于现代主义之后的当代艺术,很多内容并无提及,而它们却是我们在逛重要的美术馆艺术区画廊的时候,常常会遭遇到的。对于文学、科学、哲学,甚至于对于商业学习,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看重他们历史经典文本和传统的价值与必要性,可往往对于美术(或者音乐也包括?)某些人却有一种理论,就是只相信自己赤裸的眼睛和耳朵。这固然也没有错,我们用本能去识别图像和声音,这应该构成艺术欣赏和创作的一个基础。但是正如文学创作是由之前的无数文本和经典,以及传承所支撑,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今天的作品的道理一样,画画与看画其实也差不多。
如果我们对于绘画以及其他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是怎样一步一步沿着前人的足迹,踩着巨人的肩膀走到今天来的过程,完全不知情的话,就会有很多的误解,很多的费解,很多都莫名其妙,很多的不尽兴,也就往往离人类所创造的一个优秀的文明的领域渐行渐远,很是遗憾。古典主义还好说一点,因为它其中所描绘塑造的形象往往是通过肉眼就可以识别的。而随着近现代具有更加的前端性与探索性的各种思潮的兴起,艺术变得不再仅仅是为眼睛服务了,它触及与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的深刻的乃至于深奥和艰深的问题。是的,它们在艺术上都有所反映。这本书的历史断代刚好就是囊括了这样的一个时期,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重大革新的艺术,例如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开始,这些今天毕竟还好理解。又一直讲到了现代主义的产生,直到今天最新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重要现象与潮流,而后一部分才是跟我们当下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不容易凭空理解的部分。
这本书刚好就接续上了《艺术的故事》所停止的那个部分接着往下讲。我们在美术学院,或各种美术专业里面学习的同学,往往是敏感于形象、感受、甚至想象力,但是对于整体的知识框架、脉络、结构、观念、理性的部分相对而言会较弱一些。更何况很多美术体系的教育者,很多老师本身充满了人格的魅力,以充满了感性和着迷的态度去学习,他们讲出的东西也就难辨真伪,或价值的重要性难以判断。我们真是要凭造化去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可能才会给自己指出,或者帮助自己找到一条真正适合的道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的可以展开自学,不一定非要等着人把现成的答案喂给我们,我们可以自己探寻,通过一些有价值的著作,甚至直接到美术馆、博物馆、画廊里去观看,观察原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甚至一桶浆糊很难澄清。但真的如果愿意在艺术和绘画-美术(本书不止绘画雕塑,艺术的概念在今天也已经大大拓展,大家自己去看)这件事情上好好的下点功夫,真的想做好的话,用点心思多研读几遍,多琢磨琢磨,慢慢的脉络就会清晰起来。然后再将当代艺术的一些重要议题加入进来,例如全球化,例如女性主义等等的问题。进一步的结合着作品去理解,慢慢的,整个从现代到当代的艺术发展的路线图也就清晰的在我们脑中形成了。
当我们掌握了有利的工具与武器的时候,就不容易被人欺骗与忽悠,对事情也有了自己的更有力量的判断,也就更能够推动我们的创作欣赏与通过艺术了解人类社会的工作了。感觉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当然任何一本书不可能在短短的篇幅内,就让我们彻底的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所有好处,但它提供了一个整体的线索,一个路线图,或者说一个藏宝图。根据它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自己所喜欢的那些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相信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与惊喜。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四
《希利尔讲艺术史》这本书是在读书交流会上听一位老师谈读书心得时知道的,当时听了那位老师的介绍就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回来便也买了一本。本书是一位美国的小学校长作者希利尔写的,他发现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内容特别枯燥,孩子们很难有兴趣去读去理解,要学好艺术史首先是要对历史产生兴趣。于是,希利尔就自己写了一本给孩子们看的历史书。
这本书描述了世界上的艺术史,分别讲了:绘画、雕塑、和建筑三个点。它的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层出不穷,不像其他历史书那样枯燥无味,而是十分有趣的。这是因为作者希利尔经常在文中掺杂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和自己的趣事所创造的结果。在这里没有伟人,即使是伟人,也是以他是一个有特殊才能的普通人出现的,喜欢这样的叙事方法,还辅助了必要的地图,看得一目了然且十分轻松。
我认为,希利尔先生从不孤立地讲述一件艺术品,他总能在作品中发现生活的气息,并生动地加以讲述,以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兴趣中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如“这件作品大概是这样的,女孩科林斯的墓前有一个花篮,里面装着她生前的心爱之物,有一天一颗毛莨花长在了花篮边,花的茎叶越长越多把篮子包了起来成了个美丽的花篮。后来,一个建筑师看见了,突发奇想,做出了一种立柱,科林斯式柱出现了。”这种梦幻般的文字不禁让人陷入美妙的艺术幻想中。
这里摘抄一段希利尔语录:“最好的老师是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更好的事物,并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正的文化注入学生灵魂深处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很美地阐述出了一位优秀教师应有的追求。
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许多著名的画、雕塑和教堂,更让我用另一种轻松的方式重新认识了许多在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这本《希利尔讲艺术史》让我系统地了解了世界各国的艺术风光。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篇十五
作者希利尔通过讲述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艺术来源于最普通的生活,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而每个真正的艺术家也都永远保留着一颗童心。
我最喜欢读的是〈天才画家达.芬奇〉。奥纳多.达.芬奇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他天生就是个左撇子,能从右到左写字。他是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画家。在著名的巴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里,保存着达.芬奇的一幅名画,这幅名画就是《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意大利的贵族妇女。她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那微笑是如此美妙,仿佛画家的画笔当初稍有一点变动,它就会消失不见了。达.芬奇之所以可以把人物画得这么惟妙惟肖,是因为他知道如何运用阴影和光线,他还懂得怎样处理明暗之间的过渡。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知道怎么运用这种绘画手法的画家。
达.芬奇创作绘画之前,先进入生活仔细体会,直到有了灵感,构思成功才开始绘画。他这种热爱生活,贴近生活,慎密构思的方法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