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语录读后感范文(19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书籍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的文章形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有深度和影响力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理解和分析所读之物,从中提取出核心观点和主题,明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其次,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思考和感受,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验。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读后感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其他作品的观点,以丰富和深化读后感的内容和层次。最后,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读后感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饰,使之更加准确、精炼和有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一
今天终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看完了。很是让我感动。
作者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裹着一双小脚,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却用一生的生活经验,指导着自己的为人处事,并潜移默化地教育着自己的后辈,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透着智慧。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换个角度,换个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
姥姥说:”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难的关,总会过去的。很简单的话,仔细品品,很有些哲学的味道,耐人寻味。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诉我们,表面上我们帮了人家,实际上,是人家接纳了我们。
这是让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书,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书。看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二
作者倪萍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悟出许多人生大智慧的姥姥,别看姥姥说的都是土话,大白话,但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那种朴实、真诚,没读过书的姥姥用她承继和累积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处事为人,并将其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子孙,而就在这么质朴的语言中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倪萍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以及姥姥对倪萍那种无私伟大的爱。
姥姥的一生可谓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数,她的包容、豁达、感恩与执著,给他人带来挚爱的温暖,随着姥姥的远去,我的泪水逐渐在往心底里流淌,也随着作者的想念开始寻找已离开我们的至亲,寻找那些无限眷恋在一起的日子,感受着回忆带给我们的幸福,仿佛能感觉她们就在我们身边,一转身就会找到她们的影子。在这本书中,姥姥的那几句平凡却富有人生哲理的话语一直记在我心中。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靠山山到,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
“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就得掂量掂量,有时一句话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抬起来。”
“有苦也不是坏事,苦多了甜就比出来了。你吃一块桃酥试试,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试试?你那嘴呀就想找块咸菜往嘴里塞。
孩子,别怕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
“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儿走多了再走直道儿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嘛,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语言,却那么让人亲切,靠平凡去感动世人,用一句句贴心的老理儿去点醒世人,我相信,这位可爱的姥姥将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永生,时刻提醒着我们“乐就是福”。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三
外婆和奶奶,小时候的我一直搞不清关系,因为奶奶在我很小时就离开我们了,所以我一直喊外婆为奶奶,后来长大了,明白妈妈的妈妈是外婆,不是奶奶,但已经叫习惯了,一直没改口。
小手拉大手
小时候的我,奶奶拉着我小小的手去上幼稚园,早早地在门外等着牵我的手回家。每一天我都有点心吃,我最爱的是吃奶奶煮的红心番薯糖水,一碗热腾腾的番薯糖水,一个人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加糖搅拌,一口一口地吃,吃下去的是番薯的香甜,也是奶奶疼爱我的心意。偶尔不用上学的周末,奶奶会牵着我的小手我去她的家,路感觉很遥远,奶奶一个人从我家到她的家,都是走路的,带着我,却总是坐三轮车。我和奶奶说,我想走路,因为走路可以一路玩,看更多的风景,但可能也是因为习惯奶奶牵着的手,可以和奶奶聊更多的话。
同个屋檐下的夏天
在奶奶家住一整个夏天,是小学的暑假。奶奶每天会到市场买菜,偶尔会买冰淇淋雪糕,很多不一样的牌子,有五羊冰淇淋甜筒,巧克力味飞鱼,红豆绿豆雪糕棒等等,好像妈妈都不会这么任性买这么多不一样口味的雪糕给我,所以我会特别兴奋和开心。
奶奶会一个人去缴电费水费,会煎很好吃厚厚的鸡蛋,始终如一口味的鱼,奶奶不识字,但是会用铅笔在白纸上记数,数哪一天需要干什么事,这个月的煤气用了多少天。奶奶还会讲故事,四五个版本,但我百听不厌,因为每一次奶奶讲得很生动,奶奶会讲谜语,让我猜,夏天的很多个午后,和奶奶躺在地板上,听着故事猜着谜语睡着了。
在窗外看望
从奶奶家回到自己的家,是小时候最不情愿的事情之一,要大人骗我说去公园我才愿意。从楼上下楼梯走到大马路,我会偶尔抬头看奶奶家的阳台,发现奶奶正站在阳台和我招手,好像和我说什么,但不知道奶奶在说什么,就这样她看着我小步伐地回去,我看着远远叮嘱着我的奶奶,就这样,走几步,回头看几眼,直到上了车,阳台越来越小,车拐了弯。
距离联系
因为读书,除了暑假,很少可以和奶奶相处一整个夏天那么长的时光,放学回家,会很经常习惯打电话给她,聊学校的事,聊吃什么。过年,一家人去奶奶家,可以碰见很多小朋友,收奶奶的红包,围在一起吃午餐和糖果,玩游戏,和奶奶聊天。
和奶奶相处的日子很长,也很短。日子很长,因为她填满我童年的回忆,日子很短,因为我慢慢长大了,奶奶慢慢老了,没有那么奢侈的时光可以像童年时那般挥霍,俩人聊的天少了,讲的故事也忘了。
奶奶在这两年因身体原因住过院,抢救过,重症监护室里生死一线中回到我们的身边,看姥姥语录,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奶奶当时的时光,很多人都有特别亲的奶奶,在生命里温柔地善待过我们,爱着我们,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教会我们待人接物,是她用最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生活的道理。
书还没看完,会继续看下去,感恩倪萍老师用细腻的文字掀起我和奶奶很多的回忆,感恩健在的奶奶还在身边,还可以一起相处时光。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四
《姥姥语录》是这么饱含作者对姥姥的爱以及对姥姥的孝心的一本书,有那些令人读后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让心变得柔软酸楚的话语。使人心为之动容。这位99岁的姥姥虽没有文化,但是总会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非常巨大的启迪。让我带大家走进这位99岁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终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员,她用她真挚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朴,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一生。
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难时刻,姥姥总会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姥姥,因为那不是她的风格。姥姥平凡质朴才是她最美的特点。读《姥姥语录》发现,所谓的平凡人,智慧却是非凡的。姥姥和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家一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比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运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时候,生活的时候,不只是一份高学历,更是要有一颗对热爱生活的心。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
倪萍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开心一点,就想了一个点子:说欧洲某国家收购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问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剥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开始剥瓜子。那时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偷偷吃掉这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来临走也要让朋友带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挣了钱。这件事可见倪萍是费尽心思让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乐乐。从此可见作者倪萍十分爱姥姥,也体现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虽然这本书中有许多姥姥这个农村妇女不太正确的见解,但这话语十分朴实,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启发。这也许就是作者倪萍怀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五
假期里张建平校长推荐了《姥姥语录》这本书,书中的姥姥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她安享九十九岁高龄,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况,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终保持一种淡泊自守、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遍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子不后悔,下一辈子他还上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姥姥的话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帮助别人。还有姥姥好强的心理,但那并不是争强好胜。
一生平庸的姥姥却贪命。姥姥活了快一个世纪啦,但她还是不想走。姥姥的每个精神都值得我去学习。姥姥用她最朴实、最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让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六
经过张建平校长的推荐,我在网上订购了四本全部出自著名主持人笔下的书籍。其实,我在之前并不认为这四本书会有多好,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我真正去看之时,我发现我错了。其中,倪萍的《姥姥语录》深深打动了我。
这一章主要写的是姥姥离世前,倪萍先后用整理报纸、剥瓜子的方式,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变着法儿不让姥姥老“,但在姥姥病危时,未能赶回去见姥姥最后一面,留下终生遗憾并沉痛怀念至今。
姥姥说:”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你帮了别人,早晚人家也会帮你,不信你试试?这一辈子你试不出来,下一辈子你孩子也能试出来。“”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够数了,福又回来了。“种善因得善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姥姥一辈子没上过学,不认得字,但却对做人的准则有实实在在的领悟。我们这些受着高等教育成长起来的”文化人“,是否想过”我为人人“?有没有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别人?有没有肆意浪费着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不曾意识到节约克制?有没有翅膀硬了,就再不会关心含辛茹苦哺育自己成长的长辈?这足以使我们这些”文化人“深刻反思一通。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七
看到姥姥,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暑假公公带着侄女来玩了些日子,每天都是我来操办一天三顿饭,当忙完吃完饭我洗碗筷的时候就会想起爷爷,因为自己开始顾家了,会懂得换位思考了才知道爷爷的不易!奶奶是地主家的女儿,从小都不干活,家里的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是爷爷做的!因为爷爷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也算是招的上门女婿,爷爷从招进奶奶家的那刻,再到有我爸和我叔,然后到我和我弟这辈,这么大一家子的'饭菜都是爷爷一天三顿换着花样的做!而我们还会埋怨他做咸了,做淡了,做多了,做少了!因为我爱吃红烧土豆,所以爷爷顿顿都有红烧土豆!这也会引起我们的埋怨!因为这些埋怨,所以我从小都没有怀着感恩的心去享受爷爷做的美食!现在想起来,感觉只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爷爷做的一大桌美食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时候,因为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那才叫家!所以我一直很怀恋爷爷做的各种好吃的!
自从自己天天想着今天吃啥,明天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大热天的留着汗,在厨房里蒸着桑拿做出来的一桌子好吃的,别人都没动过,还觉得你做的不好吃的时候,自己有多难受!
所以说,懂得尊重别人有多重要!不停告诫自己一定要教育好女儿,妈妈并不是你的保姆,妈妈在这种大热天里,想破了脑袋给你做的好吃的,为了让你吃得营养长得身体棒棒才做的,你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来享受这些美食!哪怕妈妈做的不是很美味,但妈妈毕竟不是大厨师,可是妈妈也是用心来做的,一定要懂的尊重和感恩!别人都不是欠你的,也不是义务的,你要懂得这些道理!懂得感恩!同时也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八
最近读了倪萍写的《姥姥语录》,感觉写的很平实、很感人,还有些风趣。
姥姥虽然没上过学不识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劳善良、精明能干,是个让人爱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说毛主席语录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我看姥姥语录也可堪此评价,往往真理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们中国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代表,她勤俭持家、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坚韧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劳,也经过一些磨难,但姥姥的晚年的.过得非常幸福、子孙也非常有出息,这些都证明姥姥是个有大智慧、大福气的人,可亲可爱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实。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了《姥姥语录》更是深有体会,《姥姥语录》让姥姥成了我们大家的宝,她的话朴实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记住她的话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益处。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九
一本倪萍撰写的《姥姥语录》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倪萍姥姥——一个99岁的农村小脚老太太简直是太棒了!太可爱了!
当我这个还算年轻的姥姥走进99岁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时,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满快乐的,是极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没念过书,却那么崇尚念书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气,那么有骨气!怪不得养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辈儿孙!
倪萍的文笔是平实的,朴素的,没有太多的修饰,完全是质朴的白话儿,却让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勤劳善良,胸怀博大,充满智慧的姥姥跃然纸上,仿佛就在身边。之所以那么打动我的缘故,读着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想起了自己没有文化的小脚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可能这就是没有文化却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们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进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对她的深刻影响,想想自己的言行将对后辈儿孙的潜移默化,姥姥深感责任重大。
倪萍姥姥说:“心闲着闲着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着,躺着就是心脏有病了。”我虽然退休了,没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懒。我很佩服倪萍为了不让姥姥闲着,给姥姥安排了整理报纸和嗑瓜子儿出口的“挣钱工作”,看到此我哑然失笑。
姥姥我可别让心闲着,好书还是要经常读读,好戏也要经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
今天,我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书中的姥姥,不是遥不可及的伟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她就是我们身边可亲可近的普通老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朴素老人,她就像一杆称,让我遇事在上面称一称,便明白了几斤几两,让我心中有数。
有这样的一个老人,好像一张刷不爆的银行卡,告诉了我们无穷的人生道理,让我品尝了姥姥至始到终的善良,也慷慨地给我们一笔又一笔精神财富,让我懂得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让我明白了路漫漫而修远,坚定了勇攀高峰的信念;让我知道了保持自我,知足常乐,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的重要;聚集身边的小幸福,品味生活的大快乐。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一
读一本好书,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会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读完后就肯定会有一些感受。
《姥姥语录》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写的,写的是她与99岁姥姥共同过的日子的书。
当我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着书中的姥姥竟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经去世的姥姥。
书中的姥姥是一个很慈祥又很可爱的姥姥。她爱吹牛,她爱骂人,但是骂人的话只有两个词,加上她一把年纪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让姥姥骂他。其实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当我犯错或调皮的时候,我姥姥总是骂我‘败家子’,骂完以后就会问我饿不饿渴不渴,想吃什么之类的问题。倪萍的姥姥爱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来,然后开始轮流叫人起床,她会大叫‘起床啦’如果没有反应,她会用大冰手去冻你,如果还不齐,她就会掀开你的被子。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为姥姥做这么多,对姥姥这么孝敬,让我很羡慕,因为我已经没有机会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当过节的时候,我会和妈妈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时候姥姥就会一大早搬着板凳在门口坐着等我们,看到我们时,会很开心的站起身来招呼我们,屋里饭菜都准备好了。每当这时候我都感觉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边。吃过饭,我和妈妈想帮姥姥收拾,姥姥总是板着脸说:”我有那么老吗?老到什么都需要你们帮忙的地步吗?“这个时候我们谁也不敢再帮忙,因为姥姥已经生气了。姥姥就是这么可爱。可是姥姥终究是老人,每个老人都会面临着去世,姥姥当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远离开了我们,看着姥姥那像熟睡的脸,我想起姥姥总爱对我说的那句话‘小静啊,什么时候你有时间多陪我几天啊?’姥姥对我那么好,她的这一个小小的愿望我都没有帮他实现,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为她做一些事该多好啊。姥姥也是这样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没能为她做任何事,还真是可悲呢。虽然会很,但却弥补不了什么。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倪萍对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让我及时明白了:如果你想为你的亲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紧时间,不要等失去机会了才在原地独自后悔。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二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家人还健在,只要让长辈感到满足,幸福,这即是孝了。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三
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样,姥姥只会宠着自己的孩子:会带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兴了就哄,就逗。因为我没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会这么片面,读过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姥姥也会教给孩子影响他一生的话。
书中倪萍的姥姥就教会她很多的事情,而姥姥说的话也变成了语录,变成了贴近生活的哲理。姥姥曾这样说过“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不怕存钱。”这句话是倪萍问姥姥“你不怕我爱我妈就不爱你了?”的答语。爱是无限多的,可以把爱分给妈妈,分给姥姥,还可以分给更多爱自己的人。这一篇一直在讲倪萍认为自己的妈妈不够爱她,她把这件事给姥姥说了以后,可姥姥却说“你妈不是亲妈,也不是后妈,是个合格的妈。”妈妈知道应该怎样爱孩子才会让孩子懂得更多,妈妈不管孩子怎样误解,但她最终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而我们呢?说什么孝顺,孝顺是美德吗?不,是应该的。有哪个父母说照顾自己的孩子是美德?没有。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无论为他们做多少,也是补偿不了的。父母总是想给我们最好的,可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不仅是姥姥的话,这本书里的其他内容也是很有哲理的。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四
久没有看过一本书,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气读完。一个99岁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书,吃过大苦,也享过大福。朴素无华的语言里饱含着世间最透彻的智慧。两个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经常是潮湿的,想到两年前已经离开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话语曾经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为我的外婆写一点东西,几度提笔,几度垂泪,几度止笔。外婆是个佛教徒,每天过着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动荤腥,正月七月要守斋。外婆的腿动过两次大手术,这让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终认为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这一生才会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点燃一支香和一盏油灯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团上前额着地,低声细语,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减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着保佑一大家四代几十口人能够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够工作顺利,读书的能够学习好考个好学校。最后扶着灶台艰难的站起来。20xx年的国庆,我回老家看她,带着相机专门想要给她和外公照相,对着镜头她双手合十习惯性的做了一个礼佛的姿势,神态安详,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妈妈翻着以前的老照片对小侄女说:“姗姗,奶奶现在已经没有妈妈了呀。”小侄女才刚一岁,这话更多的是呢喃自语。听到我觉得很心酸。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我也会说同样的话。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时想要为父母做一顿饭,洗洗碗,帮妈妈带带小侄女,陪他们买买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着。却发现能够为父母做的却是少之又少,内心的愧疚无以言说。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心里有气有怨,说出来就好了,不管真对真错,别留着,留日子长了,就长在身体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装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给你希望,你就赶紧起来去往前走,有多大劲就往前走多远,老天会帮你。别再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了。
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
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钱才值钱。
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一会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儿又接着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
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有一百个快乐,一辈子能碰上几个这样的日子。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五
小时候春晚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里提到过倪萍的《日子》,宋丹丹说她要写本《月子》,还好不是坐月子。
读了才知道倪萍原来是山东人,书里也有些山东的韵味,即使她刻意避着。我常觉的有些道理得是方言讲出来才有感觉,普通话太普通,像在念天书。
我有个山东同学给我多次讲过她母亲的育儿观:养娃就像种树,即使有些枝枝岔岔,只要给它定时施肥浇水,它是能够长大的。这说法形象。
我妈也是爱说能说的人,而且很多话一经她口就特别有水平。我学习不顺,我妈说,人生的路总是弯弯曲曲,平坦的路往常都在后面,你鼓点劲,坚持一下,就能看着了。相比之,我爸不爱说,更多是身教而非言传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小时候我一直生长在县城,没有机会体会隔辈亲这种情感。仔细回想,只在老家待会一个暑期,和我爷我婆的记忆也很难串联。记忆里,打我初面见到他们二老直至他们离世,他们的样貌在我记忆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我想是我没有仔细观察过他们吧。说来遗憾,我甚至不知道我爷我奶的名字。我婆是基督教信徒,但她识字不多,一本圣经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我真希望她最终在书里找到了生死的答案。我爷是大家长,很有威严,对我父亲很严厉。因为家里男娃多,且我是最小的,自然待我不亲。他最后生病的时间里,我去看过他,他不认识我。
日子在过,人在日子里老去,这是生活无变的真理。上周和家里打电话时,我妈给我又把舅家娃要结婚的事说了一遍,我爸和我的话也越来越多了,而这就是父母老态。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六
上周的时候去六楼的图书馆借了一本《姥姥语录》来看,倪萍写的,走的时候借书的师傅说,这是什么书啊,我说是倪萍写的《姥姥语录》,师傅说,哦,倪萍还是挺有才的,我说:是啊,所以她写的书才想看看。
我拿着书嗒嗒嗒的就下楼了。
坐在班级里翻来这一本姥姥语录,仔细的看着,倪萍的姥姥很长寿的,虽然老人家没有活过一个世纪,但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也是对生命的至高崇尚,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做人处事的道理,确实比我们吃过米还多,姥姥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对这一句话我深有感悟。
可能在我年纪尚轻的时候不会太理解这一句而现在参加工作了才知道的,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
小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能力也不能体现我们的任何人生价值,父母是我们最大的靠山,有人欺负了我找我爸去,没钱了找我爸去,想吃什么了,妈妈给做。
那个时候,父母俨然是我们一座最大的靠山,山上郁郁葱葱,我们想要的什么都会有。
如今,年过20了,父母的背也一点一点的变弯了,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已经不像是当年的那一个青翠欲滴的山了。
就如姥姥说的那样,靠人人老,父母正在像年老迈进,我们的人生却刚刚开始,我们有年轻的资本和结实的臂膀,这一次,我们就成了父母的山!这一次,我们要靠自己,参加了工作终是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
以后我们就是自己的靠山,父母的靠山。
有关姥姥去世的悼词范文。
姥姥去世的悼词。
姥姥追悼会上的悼词。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方案。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七
一口气看完了《姥姥语录》,这里面没有太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境,用姥姥的话说“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过的事儿”,但却深深的吸引着我,也许不仅仅是觉得姥姥的话语吸引我,姥姥和倪萍的那份情感更让我羡慕不已。
看着倪萍和姥姥有趣的对话,让人觉得很亲近而又有哲理,不禁感叹,用白岩松老师的话就是“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一定没文化。
”姥姥那些看似平凡、陈芝麻的小事,但却句句有理,让人信服,为之惊叹。
姥姥说:“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
给人一座金山是帮,给人一碗水喝也是帮。
你帮了别人,早晚人家也会帮你,不信你试试?这一辈子你试不出来,下一辈子你孩子也能试出来。
”姥姥这乐于助人的思想,已经落实到她的生活中了,她也想把这个好想法分享给我们,让我们看到,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多帮助他人,“好人有好报”,就是这个理。
“这就是太阳的好哇,管谁都赶不上它公平,不偏不向,不歪不斜,对谁都一样,给你多少就给他多少”世上不公平的事很多,但太阳是最公平的,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的客户,给客户服务是否到位,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的服务是否让客户感到满意呢?
姥姥说:“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
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着自己,最后你就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
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了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想着别人,记住别人恩情的人还是有很多的,虽然我还没达到姥姥那个境界,我经常也会想,你认为的好事对别人来说也是好事吗?有时我不确定,我便不行动,但当我确定了,我会尽我的所能去实现。
在我这些年的经历中,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也许我遇到了很多像姥姥这样为人处事的好人,我知道我会记住那些曾经在我困难的`时候想着我的人。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乐观的面对生活,更是让我们不自觉的被姥姥那颗知足、宽容、感恩的心感动。
书中姥姥那些语重心长的话,那些实实在在的理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样是小时候经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对姥姥那种浓浓的爱时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对外甥女的特别疼爱和外甥女对姥姥那种浓浓的依恋与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不由得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
姥姥懂得疼爱,却不溺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要学会靠自己,要坚持,要学好,不让自己闲下来才能把日子过的更充实。
姥姥的生活常识用在我们为客户服务上同样可用,从姥姥说的话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感触。
质朴无华的语言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贴心而温暖,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书中那些真实而打动,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儿的大白话而豁然。
这就是《姥姥语录》,一本朴实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却那么让人亲切,它靠平凡去感动世人,用一句句贴心的老理儿去点醒世人,我相信,这位可爱的姥姥将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永生,时刻提醒着我们“乐就是福”。
我平时读书不多,没想到第一次认真读的书,竟然出自倪萍之手。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曾经光鲜美丽的“央视一姐”,永远端庄贤德的站在舞台一角,用她特有的主持方式,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的人审美和思想,如今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却一直不曾停下艺术人生的旅程。
这本210页的胶印版图书,我读了整整一个月。
起初它放在我的枕边,我用打发时光的眼光去读它。
书里的姥姥时不时的会跑出来,穿着对襟蓝布大衫,用木质的簪头将稀疏的头发挽成个髻子,盘腿坐在我的床边,我累了就躺在她绑着裹腿的大腿根儿上,任凭她操劳的手抚摸我的额头,细细软软的喊我的小名,原来所有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散发着土布一样温软的气息,那是倪萍的姥姥,也是我的。
姥姥去世已经6年了,从那个时候起,我特别抵触暮春初夏的时节,因为姥姥是伴着丁香花的香味走的,那香味儿和姥姥身上的味道一样,清香恬淡。
她比姥爷大几岁,那个时候都兴这样的“姐弟恋”。
文革的时候,姥爷打成了“右派”,生性刚烈的他一下子得了中风,既而半身不遂,在床上瘫了36个年头,姥姥一个人带大了7个子女,还有我们12个外甥男女,甚至在82岁的时候还在帮忙照看大表姐的小女儿。
她是骨子里爱美的女人,直到去世,都坚持不拄拐棍,于是家属楼前前后后都知道有位颤巍巍的姥姥,摸索着花园台子,扶着墙角,去菜场买菜,然后在颤巍巍的回家,给我们这群小兔崽子烙“炉羔子”。
我是她最惦念的那个孩子,一直都是。
从刚从产房抱出来,她就是我最亲近的那个人,倪萍说在她的眼里,“姥姥就是妈,妈就是姥姥”。
她为了给我热牛奶,挨过姥爷的棍子,也曾为了给高三的我做饭,把电饭锅的内胆放在煤气上烧成了废铝,还曾亲自把我的手交给我的老公,要他一定好好的疼我一辈子。
她一直那样的操着心,一刻也不停。
她最爱和老妈吵架,她总觉得老妈太爱说教我,在她的眼里,我永远是没有缺点的懂事孩子。
姥姥在世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都要来我家过,我喜欢抱着她的瘦瘦的胳膊睡觉,喜欢吃她做的菜,就算是最普通的食材,用最普通的方法做出来,味道都是一等一的好吃。
那时的我多么的幸福,我坐在书房温书,姥姥就拿个板凳坐在我的对面,把小米、大豆、高粱有时还有豇豆,铺在地板上,带着花镜找粮食里的米虫。
在2009年一个春天的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姥姥给我做的小棉花被子找不见了,我的心一下子不安,买了当晚的火车票回去,19个小时的之后,看见姥姥坐在床上,用小勺子挖香瓜吃,我的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她在,家才是家。
看见我的电脑包坏了,85岁的她非要给我缝一个新的,包的内衬是她年轻时候自己织的老布,在她眼里几千块的电脑是个十足的“大物件”,她用弹好的新棉花絮在里面,又弄来一块紫花缎子给我做成了包面,她努力的踩在叽叽作响的老式缝纫机上,用疼爱的心拉起牵挂的线,她舍不得老,只要我们还需要她。
然而,时隔一个星期,包上的姥姥味还未消散,她就安静的走了,人生原来有那么多的来不及。
当读到《姥姥语录》,我又看见姥姥颤巍巍的向我走过来,她从淡紫色的丁香花树下走来,在老家鸡棚里摸出来白灿灿的柴鸡蛋,转身进屋,又去柴垛上抱一捆柴,日子的流彩映在姥姥身上,真美。
于是,我把这本书仔细的包上书皮,放在包里,在清晨、傍晚,于车上、课间,带着虔诚的心一字一字的去看,仿佛姥姥还在,仿佛她从未离开。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八
高考前一星期,我回家见到姥姥,她老人家拉着我的手,让我送她回家,我答应她,等下星期高考完带她回家。
考完到家,我问,姥姥回家了?我妈立刻就泪崩了,我的眼泪也流个不停,没表情,没意识,木木的听我妈把姥姥去世下葬的经过讲了一遍,老妈满满的自责和懊悔,毕竟姥姥是在我家住着发的急病……怕影响我高考就没告诉我。有时我也庆幸没能送姥姥走最后一程,没能见到她躺下的样子,我的脑海里才留住了姥姥一贯的倔强老太太模样。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人去了,孩子们大了,大炕拆了…可不变的是对姥姥家的那种情感,那种印在骨子里的幸福感!
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九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
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