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随笔(专业18篇)
邀请函是邀请他人参加特定活动或事件的一种书面方式。总结要精炼凝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核心思想。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总结范例,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总结写作任务。
生活的随笔篇一
寥寥,是笔尖在纸面的休止符。
曾经以为无法放下的都放下了,曾经以为无法忘记的都忘记了,曾经以为无法释怀的都释怀了,曾经以为无法抹去的,都抹去了。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只有走过了才会顿悟。
在时间的荒原里,我们都长成了草,还未明白是怎样一场野火的到来,就已化为灰烬了。没什么遗憾,也无需惋惜,时间本身就是一个谜,等着我们去解,解开的那天就是所谓得道的那天,一缕青烟在天际划上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的确也无法去完美。
我很无聊,就用小鱼网逗鱼玩。那条金鱼被我搅得出奇愤怒,在水缸里胡乱扑腾。我坚持不懈的搅它,它终于无奈了,静静的沉在水底,不动。我小吃惊一下,以为它死了,于是满怀愧疚的搁下网,隔着玻璃看着它。它睁着眼睛,放佛也在盯着我看。过了一下,它猛地浮到水面上,潇洒的吐了几个泡泡,又兴高采烈的游了起来。它的大尾巴炫耀般向我摆了摆。我不禁哑然失笑,竟被这小东西骗了一场。离开鱼缸的瞬间,有种震撼的感觉,原来我们以为可以掌控的一切,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一种臆想而已,自己世界之外的种种,永远都是未知。
生活是相似的,因为人生的版本大体相同,谁也无法穿越生死的历程;然而生活又是不同的,每个人拿到手的角色不同,才有了跌宕起伏的剧情。说人生像一场戏,我觉得不妥,人生有时候更像一场游戏,就是我们很小时候玩过的一种简单游戏:魂斗罗。我们用尽一切办法从lever1打到通关,这个过程中,有的人通关了,也有人终其一生只停留在lever1,更多的人,则是倒在了通关的路上。
于是,人生有了错落不同的排列,其主宰,便是生活。
生活的随笔篇二
在十五岁的时候,我生出了一个愿景:我要搞清楚世界的来龙去脉,然后启蒙我身边的人。生出这个愿景,当然是因缘聚合的。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其究竟。总之,在很多要素的催动下,我生出了这个愿景。
多年后,我知道,这就是发心,而且算得上是发清净心、菩提心了。
在那以后,我一边纠结于学业一边纠结于梦想,离学后,我又一边纠结于俗世的事业一边纠结于梦想。世俗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会被拖拽进去。但我又知道,我的愿景使命,与世俗追求格格不入。由此,我会有纠结痛苦。
在每一个笔记本上,我几乎都写下过类似的句子:我的梦想是追求智慧,是求道悟道,是明明德;倘若有机会,再传道,弘道。
所以,在很多个场合,我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人生是一场修行,我就是行者。
跌跌撞撞走到现在,我心态上好了很多,自律性有待加强,在修行这个路上,要磨的不是一星半点。
我日常是如何修行的呢?我会沉思,会冥想,会在具体的事情上磨,譬如工作、爱情、其他种种。并不系统,想到哪是哪,领悟到啥是啥。一鳞半爪的。我会看各种书,听各位大师讲学。我没有系统的老师,也就没有系统的智慧。我全然是靠自己的好奇心、自律性去驱动的。我有时候也会痛恨自己的软弱无能愚蠢。我还没有智慧和勇气,像悉达多一样,抛妻弃子,抛去权位,专心修行。我会安慰自己说,其实你在尘世中,也是修行,在具体的功业上磨,会好过坐枯禅。这其实是不对的。
李叔同也懂得在入世中修行的道理,但他还是出家了,而且选择了戒律最严的律宗作为修行法门。勇气的背后是智慧。李叔同有智慧。
我想,我目前应该这样去修行。
明确此生的事业,是追求智慧,求得解脱,自觉觉他。安排每日的功课进行学习。还放不下红尘种种,就不刻意放下。但出离心会越来越浓,对尘世的执念会越来越浅。我想,在具体的事情上打磨,也是一种修行方式。但我自己要清楚,我算是来历劫的,因缘没到,就还要聚集因缘。
有了这样的发心和行为,功利心当然会降很多——但其实应该没有才对。我们这个星球上那些大智慧的人,那些原创派,都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们就是自己有了一个愿力,然后志于学,志于道,广博学习,成了集大成者,然后证悟出了自己的道理。他们没有具体的师承、宗派,他们以万法为师。既然如此,我也不必执迷于系统的学业。赤子之心,是最好的学习状态;处处皆般若,是最好的学习环境。至诚如神,有大问,有大愿,自性便是万法,不必拘泥其他。
生活的随笔篇三
俩个人相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只要做好自己,照顾好对方就可以了。俩个人的生活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尽情的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光。不用顾虑太多,只要自己舒服快乐就好了。
可是一旦俩个人的感情慢慢升华沉淀步入婚姻生活以后,那么那些快乐自由的日子就真的再也回不来了。婚姻生活不再是俩个人之间的事情,你嫁给了一个人就相当于嫁给了一个家庭。那么以后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就需要不停地在俩个家庭之间忙忙碌碌。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属于俩个人的时间也所剩无几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你本打算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其余的时间就属于俩个人了。可还没有行动,就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家里有长辈要过生日。于是马不停蹄地就得出门。到了地方以后,由于自己是晚辈,需要帮忙做饭,忙这里忙那里。家里人很多,动手的人却寥寥无几。你没有办法凡事只能全部依靠自己一点一点地来。等到终于可以歇口气了,人家又都吃完饭各回各家了。于是赶紧吃几口冷饭,然后快速的收拾碗筷。等到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的时候才发现一天就这样的过去了。好不容易挤出来的二人世界的时间就这样的泡汤了。让你连丁点抱怨的理由都没有。
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家族庞大,需要花钱的人和花钱的地方多不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家里的婆婆还要管东管西的,指手画脚,今天让你这样,明天又希望那样。让人觉得很疲累不堪。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感觉每天的生活很压抑,甚至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能冲淡我这种压抑的心情。
如果有了孩子,那么你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陪伴孩子的成长。及时的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的时间又被挤掉了很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曾经我一度的在想:“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天都让自己那么的疲累,甚至所有的付出却并不一定会得到认可。那么,我的付出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后来,我慢慢的想通了,俩个人的相伴相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付出了,才会有现今的成果。如果你一味的抱怨,不去学会改变自己的看法,那么你就会越来越深陷痛苦之中。婚姻不再等同于爱情,婚姻就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理解包容和付出,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里彼此的相守,在无数个最平淡的日子里彼此是彼此的依靠。
婚姻就是在未来不管什么样的日子里,或贫穷或富有,或健康或疾病,或开心或痛苦,或委屈或欣慰,他从始至终都会陪在你的身旁,从来就不会放弃给你幸福。
彼此的陪伴与相守就是婚姻中最大的幸福了!
生活的随笔篇四
昨夜,听秋雨淅淅沥沥,紧一阵,慢一阵的敲打着我的铁皮屋顶,让我想到了“雨打芭蕉夜雨寒”的凄凉景致。
关上门窗,收紧被窝,闭上眼睛,让思绪游走在雨中。
一缕缕惆怅,被雨点打湿,坠入草间,跌进水塘,在微枯的荷叶上站立不稳,被蛙声拽入溪水,无奈的看着荷花瓣在水中哭泣,我只好轻轻地托着她,在她的哭声里流着心泪。仿佛,这滴滴答答的秋雨,原是为了给她送行而来。
原来,你是那么的娇媚,那么的艳丽,那么的自豪,那么的自信,你不知道,有一天秋雨会来,你不知道,你的花瓣会无力抵抗小小雨点频繁地砸落,似乎更没有想到,你会败的落花漂流水,却仍被冷雨欺。
没有人为你挖坟葬体,你可怜的心事只有自己随风散漫的漂流,无奈的接受着大自然无情的淘汰。
雨过天晴,艳阳高照,而你的心事已经是再也收不回来,像漫天的白云,不,像送葬队伍里扎眼的花圈,浩浩荡荡,那凄美的一幕,曾经也牵动了无数惜花人的驻足,牵出了无数声长长的慨叹,为你风靡一时的风姿,为你决绝盖世的才华,为你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节。
真的不想与你说再见啊,真的不想你就此殒落消融,我的那越来越远去的青春梦!
似梦非梦中,我依然在独自心语着,与这雨中的花瓣轻声呢喃。我懂她,她懂我,风雨中我们有一丝灵犀相通着。
此时,青涩的莲子被你骄傲的举着,那是你花瓣离去后奉献的心血啊。你不愿离去,你的灵魂守在浊水中,守望着摇曳在冷风中的莲子,守护着淤泥中万缕情丝结成的莲藕。
你知道,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况已经是昨天的风光,已经是纸上的的文字,而今,水是那么的凉,凉透了你的心。
冷风一场比一场冷的刺透你的心肺,你的心脏搏动的越来越慢,几乎要被凝注。可你不想放弃,抓住中午仅剩的暖阳,你颤栗着立在水中央,竭力的保持着心里的那一抹绿色,哪怕再也昂不起头。
你似乎看见了寒霜后的败落境况,谢幕后,那光秃秃的舞台上,散落一地的垃圾,在风中低吟,怀念着自己曾经的风采。
你的躯体已然败落,但是灵魂却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那夜晚的霜花,就是你的化身。
冬雪覆盖大地的时候,一片纯白的北国风光里,有你隐藏在地下的果实。
待春风绿过江南岸时,你就会又一次得到蓬发的活力。那时,小荷露出尖尖角,万缕阳光拥抱你,春雨是为你接风洗尘的大礼,雷声是为你鸣响的礼炮,闪电是一束束烟花,为你的出生而燃放。
生活的随笔篇五
突然觉得我们幼稚无比。当初在俊波的时候总觉得好烦,时间过的好慢。每天都在3点一线徘徊。受太哥和生活老师的管束。无聊透顶……现在离开俊波了,才开始无比怀念那空荡的球场,明亮的教室,还有那总只装了一半水的游泳池和蓝的不真实的天空。
英语课上和mrh开玩笑,天南地北的聊大家的梦想。气氛好时,他们会叫我唱歌助兴。这是今后永远不可能再上到的课了。老师和学生完全是朋友,没有代沟和交流的问题。mrh上课会被我们羞,羞了3年,他也练出来了,他有时侯会反羞。
钟头儿的课上,我们老是嘲笑钟琦琦讲课走调[他太激动了]他特别可爱,就算他发再大火,只要他一笑,我们就全都笑了,心里一点都不害怕.他这就叫一笑顷城,二笑顷国,三笑顷我们心.
其实花花蛮好的,对人又好,没有太多话.而且讲课也好.就我太跳了,上学时嫌他烦.哎……花花,对不起了!
最后讲一讲太哥,她真的是一个好老师.虽然初1的时候,她有点恼火.男生和女生站在一起也会被骂,但他后来改了好多.对人又好.也肯接受我们的新鲜事物.她眼睛不好,现在当她学生的学弟学妹些,多照顾她一下.
虽然离开俊波了,但我的心还留在那里,永不会离去!
生活的随笔篇六
我曾经在一大型超市做过美工,负责超市日常活动的平面设计与广告安装。所以对超市很是熟悉。每个部门、乃至兼职人员(厂家驻超市的促销员,大多是形象不错的女孩子,漂亮的促销员会将那些用于试吃的食品给我,也会将赠品送给我)我都是有所接触过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超市也有乱七八糟的“怪事”。譬如:当超市晚上九点半即将打烊时,休闲食品的货架上经常发现一袋袋被撕开的食品,不用说这自然是顾客所为;还有一些顾客,他们的行为更是离谱,将称好的猪肉藏于休闲食品堆中。总而言之,我无法理解他们的种种行为,偶尔也对他们感到深恶痛疾。也许我有这些不满也是正常的,毕竟绝大多数的员工会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但随着时间与空间的迁移,人的思想也会随之变化。应该是变得更加地了解这个社会。以前的慕名奇妙的愤慨也逐渐变为理性的平静,经历的多了,自然会有更加全面的思考。说这些自然是由一些事发生在我的身上。说说也无妨。
昨天在一书店(这个书店我最早是六年前去过,是我经常去的一家书店),遇到了一件令我感到郁闷的事情。我看见一本用透明胶带裹得严严实实的书,手撕不开,于是我将随身携带的一串钥匙拿出来,准备用钥匙将胶带戳破,但也无用,最后只好用指甲剪将胶带剪破。可还没等我打开书,一个身高一米六的,身形瘦削的女工作人员,突然到我身旁将书拿走,并且告诉我说:“这个不可以打开来看的。”我出于绅士风度,只能放弃。概是因为指甲剪的声响暴露了自己。
回去的路上,我做了一个决定:明天必需打开那本书,并且准备好剃须刀片,以及语言上的对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待明天的到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感觉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了,侵害了我的知情权。而且我买书有自己的原则:一,必需看好,再买;二,至少看三次,才决定买之;三,网上的书,不买(因为看不到内容)。网络并非是万能的,网上可以卖的好衣服,却未必卖得好书。原因在于衣服通过图片便能反映其质地与款式,可以一目了然;而书的主要部分在内容,却未体现出来。
当我将那本书,小心地用刀片划开胶带,准备看的时候,还是被发现了,还是那个多管闲事的女员工。她向我伸出手,说:“把下面那本书递给我,不是不让你看吗!”我这次有备而来,张口回应说:“我准备买这本书的,不看好,怎么买?”她听我如此说,只好走开。我翻了几下,便知道这本书并不是我需要的。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
两年前,我对于买书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多讲究。以前到书店,如果觉得哪一本书不错(其实并未详细了解其内容),便会立马买之。可想而知,我经常后悔我的所作所为。许多书买回去之后,又作废品卖掉,因此浪费了许多钱。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数次了,难道还不长记性吗?必然是开了窍了。如今,每每去书店,快速地翻阅一部分感兴趣的书,筛选一部分喜欢的,但并不会买。第二次去,再翻阅这部分喜欢的书,比第一次要慢一些,等于是大概了解这部分书的主要内容,但仍旧不会买。等回家之后,分析其是否有实际价值,是否实用。第三次去,才会决定是否买书。等至少三次阅书后,才会买下来,回家慢慢品读。这便是我的购书之道。
我的购书之道,也是购物之道。道理都是相通的。买书,与买菜,买休闲食品一样。眼看清楚了才会买它。倘若,买菜的时候,如果老板不让你看菜品,直接将菜放塑料袋内或是直接用黑色塑料袋将菜品封好,你断然不会付钱。现如今,食品加工安全卫生屡屡出现问题,我们原本是相信这些商品的,但商家却存在侥幸心理,经常蒙蔽我们的眼镜,打着瞒天过海的旗帜。比如:不在食物本身上下力气,却在包裹上下工夫。有良知的企业还是有的,比如:华夫饼干,恒康瓜子,绿盛牛肉丁等品牌,经常派促销员过来,打开食品包装,免费给顾客品尝,试吃。这是值得赞扬的。“不要盛装,要裸装。”只有如此,企业才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对于消费者,企业均是双赢。恒康瓜子的包装,确为普通,普通到我这个普通的美工都能设计出来,但其质量却没得说。
静下心来想想,几年前的超市现象,仍旧历历在目。我清楚的记得那些被撕开包装的食品,都是一些普通到从未听说过的厂家生产。这些厂家从未做过活动,也没有促销员。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当初顾客的行为,并非不可理喻。而是一种明智:不先尝尝,不试吃一番,怎么知道食品好不好。我想这些被顾客试吃的食品的价值,也差不多是厂家聘请一个促销员所需的费用了。难怪这些厂家不用促销。
前一段时间,老家的房子装修,我回去的时候,恰逢赶集。街上各种叫卖,“来尝一尝,尝一尝,不甜不要钱!”我习惯于这样的买卖,真正地做到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但真正能做到的商家却不多见。试吃后,不满意,自然可以选择不买。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容不得商家的瞒天过海。
生活的随笔篇七
宁静的夜晚,一轮清冷的朗月,幽幽悬挂在黛色的夜幕上,泛着如水的冷光。轻纱般的夜幕掩啦上来,增添啦几许朦胧和忧郁。这样的暗夜,月色爬上来,敲打着我孤独的窗,落地成青霜一片。
初秋的夜,因为一份难释的情怀,浸透着莫名的思绪,让冷清的夜变得如此灵动……。
月色清亮,透着淡淡的安静;放一曲音乐,释放着浅浅的浪漫;心情朦胧,缠着深深的沉醉。坐在书房,手握一杯温热的茗茶,沉浸在婉转而悠扬的旋律包围中。沿着时间的阶梯缓缓而上,用音符轻触那心灵隐隐的角落,有一点点落寞。也有一点点孤独。让心在这喧嚣的尘世与寂寞独舞。当都市渐渐入睡后,方才缓缓打开心灵的窗,任思绪随记忆飘零,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我不怕黑夜的孤冷,只怕淹没记忆中你那温暖的身影。
初秋的夜,寂静包围啦四周,一切都安静啦,沉睡啦,只有心是醒着的,思念穿透心房的片片剪影;是消瘦的日历挽留记忆的过程。
阡陌红尘中,生命总是以不同的方式行走,欢笑、悲伤、欣喜或者哭泣,花开花谢,春去冬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样在这座水泥森林里不知疲倦的穿行,感受着自己,感受着周围的事物;偶而有一点寂寞,偶而有一点忧伤,而这些也只不过是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痛楚的蜕变和忧伤。
生活的随笔篇八
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
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
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
转折究竟是什么?
我问那永不停歇的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欢快的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水。”
我问那山路边那一树红梅,它笑笑说:“转折就是在严寒冰冻中朵朵鲜花绽放的时刻,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
我问那路边枯黄的小草,它抬起头说:“转折就是我辞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
一粒细沙告诉我,它的转折就是逃出蚌的束缚而获自由,看到属于自己完美的世界;一颗珍珠告诉我说,它的转折就是做了不与那粒沙一起逃跑的决定,经过磨砺,最终成为一颗闪烁无比的珍珠。
山林里迷路的人,清清的小河成了他的转折,他们可以沿着小河指引的路下山;沙漠里迷路的人,万分焦急,眼前一抹绿色,疏通了他们的经脉,给了他们一线生机。烈日炎炎下,一群农民伯伯辛勤劳动,口干舌燥,一棵大树成了他们的转折。
我不再问了,我已大概了解了什么是转折。
转折有许多,可以是人生的岔路,可通向光明,也可通向黑暗。
转折就是紧张时的一次深呼吸,失意时我紧握双拳。
愿你的人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的随笔篇九
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味道,是市井烟火的气息,是走在街头巷尾的那份热热闹闹。
当拉开窗帘迎接晨曦中那一缕馨香,生活是那样地静美。当每个清晨走在家门口大约50米长的巷子是,映入眼帘的是平凡人中最普通的一天的开始,温暖而又幸福,热闹而又欢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从清晨的巷口开始,生活的气息弥漫在了空气里,心生欢喜。五十米的巷口并不长,却也浓缩了生活的全部。每天的生活就此拉开序幕,演绎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家门口的巷口宽约8米,长约50米,两边是围墙,一边是交通指挥大楼,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另一边是小区未开发的一块宝地,暂时在里面种的是小区住户自己家的蔬菜,大家自发地划成了你家一块,他家一垄,都是绿的韭菜,红的大椒,巷子就在围墙之间,是小区人们进出必经出口,所以也成了流动早点的场所。
一张桌子,几条板凳,一个炉子,锅碗瓢盆,便构成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馄饨摊。馄饨的皮薄馅香,当锅里的水冒着泡在锅里翻腾后,摊主就会按照大碗15个,小碗10个馄饨,下到锅里,待馄饨漂浮在面上是,再用笊篱捞上,加上香喷喷的佐料,俗称千里香的馄饨就出锅了,最后撒上点绿色的小葱点缀在碗里,宛如绿色摇曳在枝头,不禁垂涎欲滴,来不及就要尝一口了。紧挨着馄饨摊的是一个买山东杂粮饼的摊点,在这个都忽然中了“三高”的人群,人们也都比较青睐这个杂粮。粗粮可以软化血管,对身体有益。老板娘是一个比较精致的女人,每天必是淡扫峨眉,头发高高地束起。只见她舀一勺杂粮糊,均匀地摊在铁板上,薄薄地一层皮。待成型后,再翻个面,此时就要根据客人的口味不同,加上鸡蛋、脆皮、油条,最后再配上一些绿色的海带丝和黄色的胡萝卜丝,一个五彩的面皮就呈现在眼前了。再把面皮卷起、折叠好,一个新鲜有着麦香的粗粮饼就做好了。此时咬一口,满口都是浓郁的麦香,打翻了整个味蕾的感觉,又香又脆。再往前走几步就是一个买蒸饭的摊点,摊主就是我家隔壁楼的邻居,每次去她那儿买蒸饭时总要和她聊聊在外上大学孩子的事情,她每天辛苦地出摊,可一想到在外求学的孩子,所有的辛苦都可忽略不计了。她卖的蒸饭是白糯米和黑糯米混在一起的,黑白相间,再配上白糖,芝麻,一卷一拧,一个蒸饭团子就做好了,握着刚出锅的糯米团子,仿佛握的都是生活的温度,暖在手心里,甜在心窝上。
在这个不到五十米的巷子里,还有买五谷杂粮豆浆的,烤红薯的,油炸糍粑、春卷的,偶尔还有其他小区来串巷卖日本料理的,烤羊肉串的,水果的。一个小小的巷口见证了生活的一切,看着造成匆忙的人群,有送小孩上学的老人来碗馄饨的,有开车停下来,摇下车窗来个蒸饭的,有脚踏电动车排队等着买饼的,一路匆匆。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平淡的生活。没有星巴克的优雅,没有大饭店的豪华,没有ktv的喧闹,更没有咖啡馆的精致。有的只是真实的生活,触摸到有温度的生活。弥漫在巷口的都是红尘里幸福生活的甜蜜味道。
生活的随笔篇十
但人生无从假设,不管满足与否,遇到对的是幸运,遇到不对的只好调整自我去适应。话虽如此,然则错与对又岂是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楚,你认为错的在别人看来或许恰恰是对的,这也是常有的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会有分歧。你不满的事不容的人不以为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念头在作怪,细究起来只是独异于人,实是有失偏颇。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是非准则,别人改变不了你,你也改变不了别人,那么只好独善其身。
现实就是这样,你实现不了最迫切的愿望,无法挽回最初的真情,那么只好努力去适应,那样才能面对现实、笑迎生活。
人生在世,所做所为,所得所失,所有一切终将逝去,诚如尘埃消失于无形。一念及此,万念皆空,世态百象,都是浮云。追求而得不到的,挣扎且痛苦的,纠结又迷惘的,一切的一切,都显得虚无缥缈,皆为劳心劳力,尽失生命真义,终究毫无意义。
皆因不能彻悟,这才烦恼缠身,于是乎,充实快乐遥遥无期!
想要充实快乐,谈何容易!只要心存执念,终究不能解脱。那么充实与快乐,便是镜中花、水中月,永远摸不着、够不到。
倘或不多想、不多虑、不多心,遇见的,错过的,得到的,失去的,都以平常心对待,幸运之神便会抛来橄榄枝,这时你会发现,原来充实与快乐就在身边,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这时候,你不会怪自己发现得太晚,因为,不再患得患失。
生活的随笔篇十一
午夜,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脑旁敲打着键盘。思绪像断了线的水珠子滴答滴答响在零点的钟声里,蓦然回想着从前种种,心中有种莫名的忧伤。本该是熟睡在梦乡的时刻,此刻的我却分外的清醒,抬头望向布满光线的灯盏,恍然间思索着前行的路。一直有朋友说,且进且行。我不想像他那样,明日复明日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或许在我的骨子里深藏着一个理想的生活梦境,只是现实的种种让我触及不到那遥不可及的梦。偶尔在零点的钟声里回味着,氤氲在骨子里的甜蜜。
接到团委的通知说要改版团刊,瞬间的欣喜过后换来了满脸的忧伤。做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刊,那是我由来已久的梦想,我曾试想着捧着自己做的刊物美美的阅读着。也不枉我在校媒界待了两年,在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中甚是羡慕他们拥有自己的刊物,除了惋惜外我别无他法。应该来说,我应该高兴才是,可我怎么也高心不起来。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的,也不惮以最坏的想法去迎合别人。我不习惯那样做,更确切说我讨厌那样做。在我看来,人在本质将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把别人想的那么傻,想着去算计别人。更或许别人是智者,大智若愚。俗话说:吃亏是福。更多的历练是造就成功的试金石,只有经了芸芸众生的平凡之后,才有尊享天鹅的高贵。
偶一日,和高中时的兄弟聚在一起闲聊时才发现原来曾经无话不说的朋友,竟然抵不过时间的消融,涤荡在了春风细雨中。在送别朋友后,独自走在阴暗的松林间,欣赏着一轮孤月。异乡飘泊的人此时分外凄凉,低头寻思着故乡的味道,久久不愿挪开。
不知不觉中,大学过了许久。望着厚厚的教科书,整齐地尘封在书桌上,一排一排煞是壮观。用一句话来总结大学,书发了,一本本摞起来,直到最后一本时,才发现大学快要过完了。至于其间的过程,谁也没在意。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自考的最后一场考试里,按部就班的抄着小抄上的答案,快写完时心中甚是窃喜。忽然老师走过来猛不丁的说了一句:“还是自己做两道题吧!”犹如晴天霹雳,久久敲击着自己的灵魂,是啊!每到考试时,在群里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小抄没?作为学生,这是极不称职的。但是,但这种教育风气下,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时间还很难。
我曾想做一个自由人,不受世俗的干扰。置身红尘中,追逐著名与利,渐渐地感觉失去了自我。当一个社会善且如此后,即使再想改变也就很难了。过分的清高反而会被孤立,世俗的嘴脸更受亲睐。当黑被颠倒的时候,一切也就看似自然了。一介布衣书生,本不该想太多关于书本以外的事,传统看来好好学习就是天职了。现实也亦然如此,关于身外之事,看过、闻过也就风吹过了。
我始终不甘心就这样迷糊的过着,但日子渐渐消融,而我也在消融中苟且的过着。真不知道,当有一天别人问及的时候,我该怎样回答!
生活的随笔篇十二
寒气袭人心已悴。
念念不忘春风暖。
切切之意盼春归。
花开花落花一季。
缘来缘去缘一时。
花花世界花花人。
不远万里寻知己。
又是一年春节至。
正是亲人相聚时。
年年岁岁人易老。
光阴似箭无归期。
静坐窗台前。
细看大雾漫。
不知风雪后。
何时艳阳天。
生命好似箭。
行程有近远。
目标可击中。
何处是终点。
生活的随笔篇十三
阿松是老挝万象我的雪糕厂的一个员工,是老挝北部乌多姆赛省人。雪糕厂有十个员工,为什么要写阿松?因为阿松出家在寺庙里当了三年多和尚,还俗不久就来我这里打工了,而且会些汉语,成了我的翻译。
阿松今年24岁,在老挝就算是大龄青年了,还没有找对象。在老挝女的最小13岁男的15、6就有结婚的,女的到20岁基本上都就结婚了,22岁还不结婚的话就算是剩女了!在琅勃拉邦一家熟悉的中餐馆,厨师中国人曹师傅32岁了,找了这个饭馆的一个服务员结婚,那女孩肚子已经很大了,我问多大年龄,你们猜猜看?回答:已经不小了,15岁啦!老高說:小曹阿,人家15岁你怎么下得下手啊?小曹指了指旁边的另一个服务员說:这个也15岁,孩子都2岁了!你看看,这在中国简直不可想象。老挝女人的生育能力很强,生两个有点少,三个很普遍,四五个很常见,如果只生一个,那就让人瞧不起了。(扯远了)。
阿松生活很有规律,早睡早起,讲究卫生,读书学习,四平八稳,做事慢說话慢。这些大概与他三年多的寺庙生活有很大关系吧。
阿松的汉语水平还算可以吧,书写能力强于口语,加上說话极慢,翻译时老高着急老挝人也着急。现在老高发现自己是个很笨的人,在老家陕西一口流利的宝鸡土话,能說会谝,但学了三十几年普通话,发音极不标准,来老挝好多次了,老挝语就是学不了,感觉比当年学英语还要难得多。因此,要上街就必须带上阿松。
說实在的,我很喜欢阿松,有文化讲规矩。过马路时,老高是中国式的,阿松是老挝式的,我嫌阿松慢,阿松认为我不讲规矩。
阿松最感兴趣的事就是与寺庙有关的事,如拜佛、布施,而且坚持不懈的动员老高参与。一天晚上,老高答应明天早晨和阿松一起布施,阿松高兴极了,立即去换零钞,回来准备跪地的席子,收拾好长衣长裤(老挝天气高温,平时都穿短衣短裤),然后上好闹钟。我說:阿松啊,平时你慢慢腾腾、拖拖拉拉,一說要布施,你看你办事的效率一下子达到了中国人的水平。第二天早晨5:00,阿松准时叫起了我,让我必须洗漱干净,穿戴整齐。我和阿松在门口刚铺好席子,和尚们就过来了(万象的布施比朗勃拉邦要早40分钟)。我们把零钞一张一张的布施给和尚,阿松表现得相当的庄严、神圣、虔诚。
我的雪糕厂出产品了,要送一些样品让街坊邻居品尝一下,阿松就提出能不能给寺庙的和尚们品尝一下?我說他们将来又不买阿,阿松說:他们是不买,但可以保佑我们卖的更多呀。我說那就送一些吧。阿松就兜了一塑料袋雪糕,飞快的跑向了寺庙,向来慢腾腾的阿松一下子变得让老高目瞪口呆。看来宗教信仰的力量巨大阿。
大概老高旅游贼心不死,爱打探民俗民族宗教民生问题,于是每天晚上就和阿松闲聊。老高增长了见识,阿松提高了汉语水平。一次,阿松很神秘的告诉我:我认识一个中国人,他說如果中国要灭掉老挝,有20人就可以了,我一直搞不明白,20人怎么会灭掉我们老挝?这涉及民族自尊心,我不好回答他,就說这个问题我搞不懂。
一天我带他去移民局办理签证延期手续,由于阿松对签证日期和出入境日期以及延期日期搞不清楚,整的老高满头大汗的拿笔在纸上把几个日期比划来比划去,最后终于搞清楚了。出了移民局,气得老高大骂阿松笨的和猪一样,阿松听不明白,說:猪是不是那个动物猪,那么笨又是什么动物,它们一样吗?气得老高没话說了,他还在追问。老高点了一根烟,擦了擦汗,很正而八经的說:阿松阿,关于猪和笨的问题咱们先放一放,我现在可以回答你那天晚上关于20人的问题了,20人是不对的!阿松說:哪应该是多少人呢?是不是需要好几万人?老高猛吸一口烟說:1000人就足够了!阿松楠楠的說:怎么还少了?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生活的随笔篇十四
用空闲时间翻了翻朋友圈的动态,也看了看读者对文章的评论,又有人在伤心,分手了,七八年的爱情断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花花世界,经不起人的成长。
有些人,将爱情看得太重,总以为爱情是唯一的精神粮食,唯有他能护自己一辈子。女孩儿大多是长情的,爱一个人就真的爱他,不背叛,不放手。女孩儿又大多是任性的,受不了三心二意,受不了对爱情马虎的人。女孩儿的爱,是世间最不带色彩的情感,纯白如雪,干净灵动。可是,万事变化无常,爱也可能存在时效性,爱情过了保质期,再爱只会让自己更受伤。
曾经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过去、现在、未来,随着时间在行走,却有着不同的命运长短。某一天,未来成了现在,现在成了过去,好像只会剩下过去。曾经如何相爱,牵手满崽校园的林荫下,用同一个mp3听着同一首歌,吃着草莓冰淇淋,相视而笑。曾经真的很爱,一个挣钱养家,一个貌美如花,一个辛苦应酬的白领,一个做着家务的女孩儿。一碗面可以做几个小时,只想着能让加班的他回家吃上熟悉的味道。曾经不想不爱,努力的打拼,各种方式赚钱,只想为她准备一场最浪漫的婚礼。曾经多好,就算偶尔吵架,也是情侣间的小打小闹,一会儿便好。
现在,生活真的是一把刀,斩断了所有的缠绵,没有了爱情,只剩下生活。没有房子,如何安家。没有轿车,如何外出。没有金钱,如何养孩子。没有体面的工作,如何见老同学。没有生活的资本,如何谈爱情。没有了爱情,如何一起生活。最后,一切向生活低下了头。
时间依旧前行,那时的现在成了曾经。曾经真的无奈,因为生活分开了,因为没了爱分开了。曾经的未来成了现在,而曾经的未来有你,现在却没有你。
刚开始分开,真的不舍,不甘心七八年的爱情如同打水漂,几起几落最后沉入水底。好长一段时间,将自己卖给生活,没有昼夜的工作,一杯又一杯的咖啡,一支支的烟带着朦胧的水雾。生病的时候,回想起过去,但是生活把自己拉回现实。慢慢地,爱上了生活。偶尔,出去旅游爬山;有时,出去游湖写生;时常,一本书、一株花、一壶茶就是一下午。
生活如同第三者,我失去了你,拥抱了它。它费劲心思,拆散了你我,最后我也心甘情愿爱上了生活。不都说,人要往前看吗?生活就是前方。期待过,你和生活能和谐,然后你我一起长久陪着生活。但是你和生活到了后面矛盾重重,你放手了,我也渐渐接受了生活。
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愿你能找到一个你爱的人,也爱你的人,你的生活接受她,她也接受你的生活的人。
生活的随笔篇十五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女孩为了打发枯燥乏味的打工生活学会了上网,她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会钻进网吧进入网络世界,虚幻的网络世界成了女孩的乐园,在那里面她可以忘记工作中不开心的,有什么心事也可以在上面倾泻,在qq的牵引下女孩认识了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无聊时就和他们聊聊,反正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虽然大家只是网络里的过客不可能会在现实中邂逅,也就没必要较真,但是有一个叫“剑”的男孩却吸引了女孩的注意,网络里的两人年龄相当,但是男孩的成熟、体贴让女孩有一种被爱的滋味,天天就这样聊着,但是女孩却慢慢沉迷了网络,女孩发现自己由开始对网络的——只是打发无聊时间变成后来——对网络的依恋,一天不上网心情就会很低落,她心里明白其实自己依恋的是网络对面的某个人,男孩qq图像是灰色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也是灰色的,男孩在线时整个人都精神了。某天男孩对女孩说:“我可以爱你吗?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我没女朋友,可以给我一次爱你的机会吗?我是真心的。”其实女孩早就对男孩动心了,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表达,现在男孩这样说了女孩害羞的接受了男孩的爱,女孩收到了男孩网上送的第一朵玫瑰,晚上睡觉都在偷着乐,那种被幸福包围的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网上聊了这么久,女孩想和男孩见面,女孩怯怯地问男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见面,我好想在现实中见到你哦!”男孩答应女孩等女孩二十岁生日时就过来看望女孩,还要送女孩一个意外惊喜。女孩开心的不得了,女孩天天在盼望男孩的到来,人逢喜事精神爽,女孩每天都是神采奕奕的。天天企盼时间快点过,那样的话就可以早点下班,早点下班就可以和网络上的男孩聊天了。不知道为什么对面的男孩有那么大的魅力,女孩很多次问自己为什么喜欢他——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男孩,单凭网上的寥寥数语自己的心就会飞到男孩那里去。但答案就是:“如果哪天和男孩在现实中见面了,不管他长相、性格怎么样,我都会接受他都会一如既往的爱他。”时光荏苒,女孩的二十岁生日来临了,本以为可以和男孩见面的愿望就会实现了,但是男孩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暂时脱不了身,不能过来陪女孩过生日了,还是下次再过来看望女孩吧!女孩曾遐想的无数次两人见面的浪漫情景顿时被一盆冷水浇醒了,事实是男孩不能过来看望女孩了,更不能陪女孩过二十岁的生日了,女孩心里虽然很委屈,但是他想男孩是有苦衷的,下次我可以去看他嘛!
生活的随笔篇十六
繁华的都市,车水马龙,匆匆前行的人群,拥有各式各样的面具。
身边的长辈总喜欢教育着,长大后,你就知道社会的黑暗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并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语重心长的样子让我不得不违背良心地堆砌起幼稚的笑容,然后再点点头。
其实,与我同年龄的人都早已经懂得如何虚伪。我亦如此。
而虚伪最常借助的工具就是面具。
某某人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性格开朗,爱笑,有许多朋友。
她心中却有无尽的伤口,怎么都舔不完。
割腕,跳楼,上吊,服毒她知道的自杀方式数都数不完,只是她从未想过自杀。
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她也不过是在黑夜里躺在床上,
心里暗念,哪个好心的人啊,拿把刀过来捅死我吧。
有时等不到那个好心人,她自己甚至双手举起,作握刀状,扯起嘴角,暗自微笑,然后双手猛然下冲。鲜血四溅!
一副绝美的画面,宛如当年剖腹自杀的日本士兵。
炽红的血液一滴,一滴地往下流淌,有节奏的音韵,难忘而动人。
这就是面具的威力,掩盖了一切外表与内在的差距。
就好像我们在长辈面前永远是后辈,在后辈面前永远是长辈。
改变不了的事实最让人揪心。
处不同的角色时戴不同的面具。
只是斗转星移后,你是否还记得面具下真正的自己。
抑或是,
你早已成为了那位奔向撕心裂肺的痛的某某人。
生活的随笔篇十七
隔壁的张叔叔又病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反正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浑身上下无力。
这下可急坏了李阿姨,忙着到处给他寻医问药,看了西医又看中医,忙了好一阵子,花了好几千,张叔叔的病硬是没有半点进展,反而卧床不起了。这下可让李阿姨慌了神,忙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把张叔叔送到医院,上上下下检查了遍,没病啊!望着李阿姨疑惑的双眼,身着白大褂的主治医生把检验单仔细地又看了一遍。然后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没病,就是身体很虚弱,要不在医院好好调理下?”可叔叔心疼钱啊,一个月就这点退休金,能经得起医院的折腾吗?一生节俭的张叔叔硬是在医院拿了点药就回家了。
一周后,张叔叔的病更厉害了,李阿姨急得只差去庙里烧香了。街坊们陆陆续续前来看望张叔叔,安慰李阿姨,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这咋办呀,老头子,你千万不能倒下呀……”李阿姨每天急啊愁啊哭啊,哭叔叔命运凄惨,从小没有爹妈,跟着哥哥嫂子长大,生了三个孩子,辛辛苦苦拉扯大,如今都不在身边,老了不中用了,也不知道怎么生了这个怪病。
那段日子,李阿姨简直成了现代版的祥林嫂,几乎见人就诉说。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张叔叔照样每天躺在死气沉沉的房间里下不了床。
听说父亲病了,张叔叔的大女儿忙回家探望来了。
“爷爷”随着外孙女一声甜甜而清亮的叫声,整个房间随之生机起来。“哎——过来我抱抱,一年没见,长高了长乖了!”好久没笑的张叔叔脸上居然笑成了一朵大菊花,他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移动着虚弱的身体,把8岁的外孙女拉在怀里,亲了又亲。小外孙女高兴地和爷爷捉起了迷藏,从石头剪子布玩到两只小蜜蜂,从炒茄子玩到编花篮,张叔叔整个人完全换了个样。
看见亲人他高兴呐,听说那天中午破天荒地吃了两大碗饭,这可是他平时吃好多药花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呀!
见父亲精神好了许多,大女儿的心里若有所思。
这段日子,自己工作太忙了,一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父亲太思念儿女们了,才患上了如此怪病。
大女儿索性给远在外地的弟弟妹妹们打电话,要求他们回家看看。张叔叔一听,忙双手一摆,敞开嗓门叫开了:“千万别打,看见你们我的病已经好了。他们那么忙,来去要好几百元的路费,别耽误了他们的工作。再说他们要挣钱养家呀!”
生活的随笔篇十八
直奔主题。
一句话可以说完的事情还要发邮件也是够了。
一个屏幕都被正文填满了还没说清楚一件事情也是够了。
面向个人的邮件没有说明自己是谁就「指手画脚」地安排工作也是够了。
面向全体人员的来自上级部门的邮件没有统一格式乱七八糟的排版也是够了。
同一件事情公邮和个人都发一遍好像浪费着公司资源还显得很重视一样也是够了。
同一个问题多次发邮件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回复多次也没有明确的答复这样的效率和质量也真是够了。
明明不同的数据应该通过多个附件展示的偏偏要合并在一个复杂的表格里好像这样才能显得简洁而又高大上也真是够了。
明明处理过程使用的数据文本和格式等等一系列信息可以删除而不显示在文件中的却没有删掉导致邮寄体积奇大不但占用空间接收和回复都贼慢也真是够了。
多少次回复了的邮件却在隔了多天之后来表示没有收到电联确认却信誓旦旦一口咬定没有收到要求重发即便拿出历史记录也拒不承认仿佛认错就是丢人一样也真是够了。
多少次在接收到但还没看到的邮件的时候就被告知迟迟不反馈以致产生工作不到位的错觉然后在茫茫邮件中挖掘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猛然发现因为未读数量太多而才刚刚收到邮件这样憋屈的感觉也真是够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