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模板19篇)
在生活的旅程中,我们时常会收获一些宝贵的感悟。在写感悟时,要注意结构的安排和逻辑的连贯,使之更加易读和理解。感悟是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间万象的感悟和理解的展现。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一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有宁夏闽宁镇群众在福建专家指导下用菌草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情节。从福建推广到宁夏,从中国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菌草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是林占熺,此前,10月29日,林占熺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详细科普了菌草。
以草代木解决“菌林矛盾”世界难题。
在国际上,菌草的英文名字就是汉语拼音“juncao”,因为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木材为原料,在我国每年仅栽培香菇一项就要砍伐阔叶林1000万立方米以上,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菌林矛盾”。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同时寻找到一条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菌业可持续发展新路,我国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终于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综合技术。
菌草技术有效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在菌草技术研发之初,利用分布广泛的芒萁、类芦、斑茅、五节芒等野草作为培养料栽培食药用菌。之后,经过30多年系统选育,已经筛选出高产优质菌草草种49种,可栽培58种食药用菌。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周期短、效益高。菌草种植后3~6个月就可采收,3吨鲜草可以产1吨鲜平菇,成本比用木屑低10%~20%,而且栽培出来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品质好、风味佳,药用菌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
综合利用发展菌草循环产业。
从最初的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饲料、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围绕“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生产,我国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菌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直接用作牛羊猪鹅鹿兔及鱼类等的饲料,经发酵可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饲料紧缺问题。
菌草在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中也有用武之地。以草代煤发电,每公斤巨菌草热值为3580大卡,碳排放与燃煤相比大大减少。菌草也可用于生产乙醇、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
今天,菌草技术已在31个省区市506个县推广应用,并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为我国脱贫攻坚和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5月,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
改善生态成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
菌草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发明,巨菌草、绿洲1号等优良品种作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而且根系发达,保水保土、防沙固沙效果好,适应性强,无生物侵害性。
其中巨菌草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贫瘠土地上快速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实验基地,2013年种植的巨菌草收割后,其根系至今已9年,仍有良好的固沙作用。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后,沙地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8.97%和197.43%。经研究,巨菌草等品种还有吸附重金属、改良盐碱地等功能,可有效改良土壤、净化水质。
目前,我国已在沿黄河9个省份40多个县市建立示范基地或产业园区,形成了黄河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地区菌草生态治理的系列关键技术和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为建设黄河千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和菌草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菌草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之中。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二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以他专注的菌草技术,阐释了匠心应有的模样。
林占熺回顾了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话,“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菌草技术正是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食用菌成为福建山区贫困地区农户增加收入的短平快项目,但由于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以木材为原料,大规模发展以后,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产生了“菌林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83年,林占熺开展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克服了种种困难,发明了菌草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经近4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菌草技术已经发展成为菌与草交叉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新领域。经援外与国际合作,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
林占熺表示,2017年,菌草技术被联合国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重点项目,向全球推广,为世界减贫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三
“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11月19日上午,___。
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回忆起20多年前一件往事。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于是有了上述对话。
林占熺是谁,《山海情》和他背后的故事又有什么联系,引发热议。
原来,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就是林占熺。那次会见之前,正是在__。
的推动下,菌草为“闽宁合作”打开了一扇门。那次会见之后,林占熺很快远赴南太,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林占熺将国内扶贫经验推广到国外,先后承担我国菌草技术援外培训项目和菌草技术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斐济、中非等国项目。现在,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在巴新,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为“中国草”。
“如果把菌草技术看作‘鱼’,我们在援外中不仅给了‘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整个产业。”林占熺曾这样评价。
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
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还流行一首歌谣:“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福建与宁夏,大海与高山,相隔千里的两地,究竟是怎么被菌草神奇地连接在一起的呢?
故事要从1971年说起。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学习小组”报道,当年28岁的林占熺在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在一线调研中,他发现以树木为主要原料的菌业生产消耗了大量林木资源,带来难以化解的“菌林矛盾”。他思忖着,应该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种菌之路。
1983年,林占熺随省农委科技扶贫考察团前往闽西,汀江上游的荒凉情景令他震惊。“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这一段话,描述的是上世纪40年代福建闽西长汀地区的贫穷,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贫瘠的景象仍让人触目惊心——“悬河”高出两岸耕地一两米,四周山丘荒秃、满目疮痍。
生态恶化和贫穷落后两大难题纠缠不休,在林占熺心中,保护森林资源,“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想法愈发强烈。
怀着这一想法,40岁的林占熺毅然放弃行政工作岗位来到福州,向福建农学院(原福建农林大学)工程队借来5万元,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三年夙夜攻关,用芒萁、五节芒等野草栽培食药用菌最终成功,菌草技术从此诞生。“当时我热泪盈眶。”林占熺说。自此,巨菌草以其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开启全球旅程,也撒播了友谊的种子。
菌草技术研发成功后,林占熺手把手地教福州各地农民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菌草技术先在罗源扎根,随后辐射闽侯、闽清、永泰等地,成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闽清县省璜镇下坂村曾是“穷山村”,1992年至1994年间,农民利用芒萁、五节芒等栽培香菇,人均收入700多元,盖新房、添轻骑、买彩电,生活越过越美。
自1986年起,菌草技术开始由福建向全国各地推广。1991年,菌草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1995年,菌草技术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__。
带队来到宁夏西海固,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作出顶层设计。他被这里贫困的现状深深震撼了:“改革开放好多年了,我们还有这么穷的地方,我心里受到很大冲击。”
同年4月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被列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宁夏荒芜的戈壁滩连雨水都存不住,更别说庄稼。菌草不仅能代替树木种植各种食用菌,而且根系发达,可以防风固沙,成为扶贫的最优选择。
林占熺和助手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选取彭阳县的废弃窑洞发展“窑洞种菇”。“1999年,我们还在贺兰山下的荒漠上种下了菌草。”林占熺说,在当时的闽宁镇,第一次种植菌草成功后进行测产,亩产鲜草12吨,是当地玉米产量的3倍。群众种蘑菇的原料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是为荒漠变成绿洲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2007年的数据显示,宁夏有1.75万户百姓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十年时间,写下了一串了不起的数字。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的任务,凌一农本计划悄悄地离开。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推开大门他看到的是拎着东西、依依不舍成群送行的村民。
这一幕,在今年爆红的扶贫剧《山海情》中,被称为“最大泪点之一”。
“《山海情》是一部难得的扶贫剧,它真实还原了菌草技术助力脱贫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当年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林占熺说。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
2000年7月5日,林占熺由此赢得“全国扶贫状元”、福建省政府记一等功等殊荣。在这个专门给他一个人颁奖的颁奖会上,__。
指出,菌草这个优势在全国相当突出,要继续让它在扶贫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也是在那个时候,在__。
的推动下,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种植技术示范项目落地巴布亚新几内亚,一直运作到现在,成就中国和巴新之间的一段扶贫佳话。
作为传统农业国,巴新全国有83%的人生活在农村。虽然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但农业技术落后。菌草,成为中国农业援助巴新的一个重要项目。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四
“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___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如此说道。林占熺是《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农技专家的原型,远赴南太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林占熺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坚贞忠诚、信念崇高、不辞辛苦、笃定致远、勤勉奉献的品质。奋进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路,党员干部必须以林占熺为标杆,脚踏实地、担当作为、锐意进取、艰苦奋斗。
“大我”之忠诚。人之至德,莫过于忠。林占熺听从党和组织安排、坚决服从工作,不远万里到南太,推广菌草种植技术,诠释了“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大我追求,将个人融入集体、将个人汇流大局,方才成就“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历史佳话。一百年来,正是因为这种“大我”之志、“大我”之怀、“大我”之诚,支撑着无数共产党人攀山越岭、勇建新功、创造辉煌。对标“林占熺”式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为追求远大、坚定信念的强大实践动力。
“忘我”之牺牲。不计得失,一心为公。1989年,林占熺在福建尤溪县推广技术期间发生车祸,摔断了两根肋骨,只是住了4天院就匆匆出院,又开始走村串户传授菌草栽培技术。一百年来,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赢得群众、得到拥护,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一心为公、一往向往、一以贯之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至高地位,以群众高兴、答应、愿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标“林占熺”式干部,把自己放低、把群众放高,无私奉献、锐意担当、默默付出、耕耘作为,以“忘我”之格局成就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政治品格。
“无我”之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脱贫攻坚期间,林占熺扎根乡村、推广技术,造福一方群众、为脱贫攻坚大局添彩,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无我”之境界,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精神品格和价值涵养的最高臻境。对标“林占熺”式干部,就得以“无我”砥砺自我、以“无我”打磨自我、以“无我”激励自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大战大考之中,彰显一名共产党人刚毅顽强、英勇奋斗、追求远大、昂扬奋发的政治风骨,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荣光。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五
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学习了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两位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两位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两位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为公司、为企业踏实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和熊波两位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两位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听完报告会,我们的眼圈都红了,是因为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动,更是因为被他们勤于学习、忠于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所折服!虽然我与两位先进人物素未谋面,但他们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心上。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前辈们的指引下,我想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两位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这也是我们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就难以胜任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有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业务、学知识、学政策。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尽职履责,无私奉献的好作风。两位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自己病重的身体,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听完这次报告会,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好品质。两位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作风的侵蚀,保持农发行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标准要求,把组织的信任当成对自己最大褒奖。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农发行事业的挚爱,对自己的工作热情。郭、唐二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两位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农发行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近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学习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对自己解动很大,感触很深,通过学习更坚定了自己干工作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从全国全区的发展形势都产生重大变化,但是我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落实还不够到位,抓具体事务多,学理论政策少,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老眼光看待新事务,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思想框框多,今后要有发展的信心,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不能要短期行为,要做长远打算,要有进取精神,不能满足现状,要和工作好,工作强的同志做比较,要善一发挥主动能动性,对上级文件要学深学透,不能照抄照搬,要举一反三,针对实际提出具体的措施,尤其是在自已的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灵活运用,既要讲政策,讲原则,又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思想方法主要是指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务的态度。我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辨政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去以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去考虑,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制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常讲没有责任的事业是没有希望的事业,责任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干部职工而言,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事业的责任感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是对事业忠诚的具体表现,责任是动力,责任也是压力,有了责任心,动力大,活力足,就会自我加压,责任心强,什么问题都不会放过。只有抱着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事业第一工作第一的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才能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六
11月19日,中共中央___。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
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__。
___。
忆起20多年前一件往事。
在福建工作期间,__。
同志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就是林占熺。那次会见之前,菌草,正是在__。
的推动下,为“闽宁合作”打开了一扇门。那次会见之后,林占熺很快远赴南太,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闽宁草”,点草成金的致富草。
2021年10月,林占熺在宁夏石嘴山市宝丰村的丰收现场向老乡介绍菌草。林良辉摄。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任务,凌一农计划悄悄离开。但他推开大门,竟来了一群送行的村民,手里拎着东西,眼里饱含不舍。”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幕。
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
1983年,林占熺到福建省长汀县考察。当地民众希望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但砍树种香菇不仅没有让长汀人富起来,反而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土地沙化、悬河高耸,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回到学校后,林占熺专心寻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即“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1986年,林占熺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
随后,菌草技术开始由福建向全国各地推广,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级星火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林占熺和团队一起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前往固原市彭阳县。他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挑选了27户农户,将废弃的窑洞改造成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半年内,参加试验的农户,每户收入达2000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在不到50平方米的菇棚里种平菇,纯收入达1万元,比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还高。
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造产值近亿元,种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
有位当地的老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流传至今——“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1986年至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6个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户脱贫致富。而且,“以草代木”培育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以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
“中国草”,扶贫援外的友谊草。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被当地老百姓称作“林”草。因为林占熺姓“林”,这是他们对中国专家的一种感激之情。
2001年,菌草技术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了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20年来,林占熺秉持“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坚定信念,置生死于度外,多次前往国外,传授推广菌草技术。
回忆起中国菌草推广团队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时的情形,林占熺感叹道,“困难重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没有退却,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菌草落地生根,很快利用当地野生菌草栽培出了各种食用菌。
宣告成功时,当地召开了五千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喜获丰收的菌农欢乐地呼喊着“中国,菌草”!
2001年至2019年,林占熺先后22次前往巴新组织实施菌草技术项目。如今,菌草、旱稻技术已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16个地区累计8600多农户,3万多民众因此受益,还创造了巨菌草产量每公顷853吨的世界纪录。
建设示范基地、开展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实施培训推广、推进商业合作与组织会议参观……以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发端,从南太到非洲,从南亚到拉美,再到联合国舞台,菌草带着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友谊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菌草技术是一项着重扶贫、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技术。如果说把菌草技术看成是‘鱼’的话,我们在援外中不仅给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一整个产业。”林占熺说。
至今,菌草技术已传播至世界106个国家,还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要项目。中国先后举办了270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国内外培训了1万余名学员。为培养菌草技术专业人才,中国政府还资助11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完成菌草技术专业学习。
今年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开始不久,在主办方的隆重介绍下,与会人员用热烈的掌声向林占熺表示敬意。
在当天的论坛上,已是78岁高龄的林占熺对菌草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会为了菌草事业继续奋斗下去,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七
自2020年三月以来,新冠疫情在祖国各地大规模爆发,全国人民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战役当中。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且传播迅猛,令人猝不及防,又因为是一种人类前所未见的病毒,所以有一段时间使得全国人民都忧心忡忡。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家的经济受到冲击,全国的教育体制受到新挑战,但是最受考验的还是我国的卫生防疫系统。
在疫情之初我国政府就积极调动全国顶尖的医疗力量驰援湖北、支援武汉,将疫情控制在了可控范围内,采用了歼灭战的模式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将疫情从大规模分割成小区域,在各自区域内有效地治疗、阻断疫情传播。在整个的抗疫过程中,我处在寒假期间,而后又由于疫情的原因在家中过完了大三的第二学期,在疫情期间,我在家中积极了解新闻时事,了解抗击疫情的进展,期待着尽快开学、早日返校,在这期间我不仅被全国各地的抗击疫情的英勇事迹所感动,身边的一些小事、一些普通人做的细枝末节的小事也让我更为感动。
我家在辽宁省鞍山市,被称为祖国的钢都,就在这样一个人民拥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城市,自然也少不了在寒冬中、在严峻疫情下的感人事迹,而且这些事迹就在我身边悄然发生了。小区门口的保安大概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印象最深的人了吧,他们从疫情之初便守在小区出入口,一开始带着口罩拿着喇叭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出门,不要走亲访友,网上拜年更为安全便捷。他们给出入门的小区住户测量体温,不厌其烦地和大家说着:“您好!量一下体温,谢谢配合。”在东北的寒冬里,零下二三十度,我想即便是厚重如他们身上的羽绒服也抵挡不住这冬日里的凛冽刺骨的寒风,如若不是这样,他们也不会冷得在门前来回小跑、一直搓手,怀里抱着热水袋。可是即便是这样,也从未见他们发过一次牢骚、从未见他们有一丝愠怒,他们依旧贯彻着东北人的热情乐观,仿佛这只是一次全国性的重感冒,而他们,就是守护在我们家门前的“黑衣天使”。
每天我一早起来,天空才刚刚放亮。只要我一接近家门,就会闻到有种的消毒水的气味。当我打开门时,一阵夹杂着浓烈消毒水气味的寒风袭来。我向外看了看,只见地上温漉漉的,楼梯扶手上挂着一层细密的消毒液的水珠。而这些消毒液的喷洒者——社区工作者,没有留下任何印记,神秘地消失在静谧的楼道里。他们总是轻轻悄悄,好像给人们在梦里送去安全。到现在也没有看到过他们神秘的身影。他们还自愿打扫社区,在角落里喷上消毒液,让病毒没有藏身之处。我缩回身去,感到待在被消毒过得家园里,是最安全的,也是最温暖的。
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两位社区工作者,带着医用口罩,给每一位进来的人测量体温。每当他们测得来人的体温正常时,眼角的紧张就变成了愉悦。他们不敢睡觉,就连吃饭也望着玻璃窗,生怕只是一转眼,传染源就进入了小区。他们熬重了双眼,熬皱了脸庞,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在社区里奔波的脚步。他们早出晚归,只为保障待在家里的我们不患病。他们总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居民,任劳任怨地工作着。他们总是说:“只要你们安全,我们就会安全。”这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充满了温暖之情。在他们的努力和居民的配合下,我居住的社区里没有一位患病的人。我觉得,这些社区工作者就是我们社区的“逆行者”。
除了社区工作者,我还在大型商场门外发现了一两位穿着隔离衣的商场工作人员。他们负责给进入商场的人们测量体温。他们也像社区工作者们一样认真负责。在新闻中,我时常会看到脱掉隔离衣的医生,脸上和身上都被汗浸湿,皮肤也被勒出一道道痕。我想,这些商场工作人员也是一样的吧。但是他们没有表现出丝毫委屈,就像医生一样,忍受着汗水的侵湿。当顾客为他们加油鼓劲时,他们就充满信心地同样回应一声:“加油!”
后来小区门前建起了酒精消毒通道,他们也不必重复枯燥乏味的工作,只需在岗亭里同我们一起走过这个冬天,感恩。
我的姐姐是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之后,她被调去一线,也因此,她和我们已经隔离了很久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但是通过朋友圈,我可以看到她一直在为战疫付出,每次视频都没有办法看清楚姐姐的脸,防护面罩下说话的声音也不是很清楚,但每次就那么几分钟的通话,我也能感受到,奋战在一线的他们,真的有拼尽全力的抗疫。同时我的爸爸也是这次疫情中的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的执勤。他和其他志愿者帮社区分配物资,有水果,有蔬菜,一直默默为大家付出着。还主动为防护隔离点建立隔离栏,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都不愿意动工,大家都害怕新冠病毒,但是总要有人站出来,于是我的爸爸,他主动站出来了。
像以上一样的保护者还有很多,他们正做着不易被人察觉,却至关重要的防疫工作。他们拖着沉重的脚步,汗水流淌在脸上,他们心里都充满了坚定,也让我们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抗疫的战斗中,我们一定会赢!致敬,守护在我们身边的抗疫英雄!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共同战“疫”,我们“同袍”共情、偕作、偕行,我宣誓我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亲爱的祖国!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八
前段时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张富清老人英雄事迹的报道时,我心潮澎湃、深受感动,惊愕于原来人民英雄就在我们身边。4月30日,当我现场聆听了张富清老人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后,感慨良深,思绪万千,被老人的可贵品质深深感动,眼角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昨天,有幸参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电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张富清事迹录制现场,再此触动而流泪。特别是当听到老人说出“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我死都不怕,还怕吃苦啊?”的动情话语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动于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的英勇气概,感动于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更感动于他深藏功名不居功的高尚品质。老英雄对党的那份忠诚与敬仰、对革命事业的那份热诚与执着、对生活的那份从容与坚毅、对名利的那份无我与淡定,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向英雄致敬,向榜样看齐。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干部,我将始终对标对表张富清老人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质,坚守“六种心态”:
始终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之心。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做到爱党、信党、护党,永葆赤子之心,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党性锻炼,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基,以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切实为党分忧、为党尽责,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始终坚守对事业的崇敬之心。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旺盛斗志,珍惜党给予自己的干事创业平台,认真对待党组织分配给自己的每项工作任务。坚持任务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弃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前进路上不骄不躁,满怀激情,干事创业。
始终坚守对组织的感恩之心。我从普通农民家庭走出来,受组织多年培养和锤炼成为一名党员干部,深感荣幸,无比自豪。我将始终把这份感恩融入自己工作和生活之中,始终保持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担起义不容辞的岗位责任,以工作成绩回报组织关怀,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殷切期望。
始终坚守对生活的平常之心。始终以平常心待人处事,懂得“知足常乐”,保持平常心态,正确认识到自己也是普通群众的一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工作,满足但不自满,自豪但不自傲,做到心如止水、无欲则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始终坚守内心的那份宁静,不与别人比待遇,多与别人比成绩,在淡泊之中怀有大志,清贫之中向往奉献,学习上不知足、工作中知不足、生活中常知足,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始终坚守对名利的淡泊之心。张富清老人无数次因提起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友而恸哭流泪,深深触动了我。比起张富清老人在战火年代的浴血奋战、在和平年代的艰苦奋斗,今天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好了不知多少倍,今天工作的付出,比起张富清老人的赫赫战功又算什么呢?我将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坚持笃定从容的步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权、名、利,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积蓄前行力量,努力行稳致远。
始终坚守对法纪的敬畏之心。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时时处处从小事小节上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做到心存敬畏、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实加强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健康的精神追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浩然正气。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九
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人们感动于老英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佩老党员一辈子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境界。大家纷纷表示,将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以张富清为榜样,积极弘扬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砥砺前行,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后,就做了一方的父母官。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在张富清的记忆中,带着乡亲们修路是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高洞管理区地处湖北与四川交界处,全部村寨都在四面悬崖的高山上,不通电、吃水难、路难走,是来凤县出了名的艰苦地区。每天一大早,张富清就和所有修路的村民一样,提着自家的农具,开始一点一点挖山修路。开始还有村民会特别留意这位“上边下来的领导”,可是没过两天,张富清就彻底和村民融为了一体。当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要大公无私,要与民相知,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为官一方不仅要造福人民,还要有奉献精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如果想当官又想发财,那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张富清同志隐藏军工,默默无闻六十载,正体现了这样的为官之道。
为官还要清廉。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但是,李甘霖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得知张老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革命,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后来老人做完手术回来,李甘霖发现老人只选了一个3000多元的晶体。张富清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医生给我推荐7000多元到2万多元的晶体,我听到同病房的一名农民只选了3000多元的,我也选了跟他一样的,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
张富清的为官之道不仅值得当代政府官员学习,也值得我们年青一代,正要踏上仕途的人学习,张富清精神将会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任务,凌一农计划悄悄离开。但他推开大门,竟来了一群送行的村民,手里拎着东西,眼里饱含不舍。”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幕。
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
1983年,林占熺到福建省长汀县考察。当地民众希望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但砍树种香菇不仅没有让长汀人富起来,反而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土地沙化、悬河高耸,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回到学校后,林占熺专心寻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即“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
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1986年,林占熺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
随后,菌草技术开始由福建向全国各地推广,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级星火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林占熺和团队一起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前往固原市彭阳县。他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挑选了27户农户,将废弃的窑洞改造成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半年内,参加试验的农户每户收入达2000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在不到50平方米的菇棚里种平菇,纯收入达1万元,比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还高。
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造产值近亿元,种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
2021年7月,林占熺在宁夏菌草种植地向来宾介绍菌草技术。
有位当地的老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流传至今——“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1986年至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6个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户脱贫致富。而且,“以草代木”培育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以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
03。
“中国草”,扶贫援外的友谊草。
1999年,林占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做菌草技术重演示范,村民喜获丰收。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被当地老百姓称作“林”草。因为林占熺姓“林”,这是他们对中国专家的一种感激之情。
2001年,菌草技术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了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20年来,林占熺秉持“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坚定信念,置生死于度外,多次前往国外,传授推广菌草技术。
回忆起中国菌草推广团队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时的情形,林占熺感叹道,“困难重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没有退却,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菌草落地生根,很快利用当地野生菌草栽培出了各种食用菌。
宣告成功时,当地召开了五千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喜获丰收的菌农欢乐地呼喊着“中国,菌草”!
2001年至2019年,林占熺先后22次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组织实施菌草技术项目。如今,菌草、旱稻技术已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16个地区累计8600多农户,3万多民众因此受益,还创造了巨菌草产量每公顷853吨的世界纪录。
建设示范基地、开展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实施培训推广、推进商业合作与组织会议参观……以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发端,从南太到非洲,从南亚到拉美,再到联合国舞台,菌草带着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友谊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2019年,林占熺在卢旺达指导当地农户菌草种菇。
“菌草技术是一项着重扶贫、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技术。如果说把菌草技术看成是‘鱼’的话,我们在援外中不仅给‘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一整个产业。”林占熺说。
至今,菌草技术已传播至世界106个国家,还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要项目。中国先后举办了270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国内外培训了1万余名学员。为培养菌草技术专业人才,中国政府还资助11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完成菌草技术专业学习。
今年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开始不久,在主办方的隆重介绍下,与会人员用热烈的掌声向林占熺表示敬意。
在当天的论坛上,已是78岁高龄的林占熺对菌草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会为了菌草事业继续奋斗下去,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一
作为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一直致力于菌草援外,当天的论坛上,他受邀上台致辞,介绍了菌草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已是78岁高龄的林占熺对菌草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说,自己会为了菌草事业继续奋斗下去,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林占熺与在论坛现场展示的巨菌草和用菌草技术栽培的菇。林清智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菌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户大量砍伐树木用于栽培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主产区树越砍越少,导致菌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产生了矛盾。1986年,林占熺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此后,该技术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畜牧业、生态治理等领域,并“以草代木”生产板材、纸浆等,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的科研新领域。
“菌草技术能够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离不开习近平主席的关心支持。”林占熺说,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菌草技术的国际发展合作,亲自推动菌草援助项目于2001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成功落地,开启了菌草援外的新元年。至今,菌草技术已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培训国际学员一万余名,还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重要项目。
20年的实践中,林占熺带领团队创新了菌草援外项目实施模式,以减贫为目标,将技术本土化、简便化、标准化,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创建“示范中心+旗舰点+农户”的模式,带着技术进村到户,让当地最穷苦的群众也能参与,数以万计的村民增加了收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致富带头人、企业家和技术骨干,为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
调研、讲学、谈合作、建基地……为了推广菌草技术,林占熺到过50多个国家,其间,既有奔波万里的辛劳,也有见证丰收的喜悦,他欣喜地看到,菌草技术在国内外扶贫、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的召开让林占熺对菌草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期待。在他看来,“菌草”是新的农业资源和生物材料,而对新事物的了解、应用、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隆重召开相关论坛意义非凡,有利于普及菌草知识,有利于推进菌草技术在全球推广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对整个菌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菌草是新的农业资源和生物材料,菌草产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大,菌草不仅可以代木栽培食用菌为人类提供优质菇类食品、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还可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相关产品。本次论坛是菌草援外新的里程碑,开启了菌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谈到未来,林占熺表示,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还要抓紧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筹建国际菌草研究中心等,来为菌草援外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他不能停下奋斗的脚步。
林占熺坚定道,他将坚持“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宗旨,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让菌草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幸福草”。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二
这个春节,谁都没有预见是这样过的。“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白衣天使请愿“上战场”,广大党员干部为了切断传染途径,日夜坚守岗位。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时代是出卷人,疫情阻击战就是一场大考。要确保一线干部心无旁骛答好卷,打赢疫情防控战,“后勤保障”要跟上。对此,四川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十条措施》,紧扣组织部门有效发挥作用履职路径,采取政治激励、工作激励、组织激励、精神激励“干货”措施,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实;河南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的若干举措》,从6个方面明确了23条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具体措施,推动各级组织部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多省组织部门出台激励关爱“硬核”举措,必将激发一线干部战“疫”激情。
在战“疫”中培养选拔优秀干部,让一线干部敢为有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危险无处不在。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对为守护群众健康而笃定逆行者、对把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者,对防控工作做得出色者,疫情结束后,就是要大张旗鼓表彰、奖励,该培养的培养,该提拔的提拔,既让干部坚守一线,又激励更多干部冲锋一线,充实一线防控力量。
摒弃形式主义,让防控工作落在实处。疫情阻击战,防控是的任务,也是最难的任务。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少一些形式主义的督查,检查,一线干部更能严格把关,“哪怕十防九空”。
当好“娘家人”,解决好一线干部的后顾之忧。为了防控疫情,一线干部在前方战斗,但他们也有妻儿老小,组织就是他们的“娘家人”,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多了解他们的体温、家庭菜单、生活必需品清单,和不定时的其他生活需求等,也是一种温暖。让一线干部集中精力做好防控工作。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充分激发一线干部战斗激情,让他们心无旁骛答好“战疫卷”,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坚信,疫情阻击战,上下同欲者,胜!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三
“我报名!年满70岁以上者应该优先去。没有万一,万一有万一,无牵无挂了!”说这话的是__省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休医生——__,一位精神矍铄、干劲十足的老党员、老医生。庚子年初一,面对筠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武汉的号召,他第一个站出来斩钉截铁地如是说道。
由于年事已高,__老同志最终未能实现他驰援武汉一线的心愿,但他没有气馁。他立即发起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抗疫志愿者团队——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在筠连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奔走在各个社区、乡村积极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得知筠连县真武村一位贫困老人腿脚疼痛、走动十分不便后,__医生和志愿者们立即赶往他家,并自费送上慰问品。临走时,__嘱咐道:“您尽量少受凉、多休息,等疫情过后尽快到社区医院治疗,有啥子不舒服的记得随时联系我们哈。”老人特别感动,连声感谢:“何老师,大过年的,真的很谢谢你们!”像这样走村入户送医上门,__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__,1949年出生,__省筠连县镇舟镇人,中共党员。1968年从卫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志愿到国家最贫困最偏远的筠连县高坪苗族乡卫生院工作,这一干就是40来年。20__年调任筠连镇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主任后,经常有不少高坪乡的苗族同胞们不远百余里,走山路专门到县里来找他看病。他们说:何老师就是能治好病,很舍不得他离开高坪乡!
从医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并始终坚守在最基层、最前线,他把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苗族乡的同胞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使他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并多次受到省市县乡的表彰和褒奖。
他常说:人要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干才行!退休后的他,并没有选择到北京享儿女们的福,而是继续留在筠连镇社区卫生院,坚守着他的岗位,传播着他的大爱!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四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几十年,坚持不懈,精神可嘉,堪比愚公,由衷敬仰,这就是一个基层党员的信仰,宁静致远,沉默有声。
这名干部的心灵感悟,就是全县党员干部学习老支书事迹后共同的心声。
“学在深处强信念提境界,做在实处拔穷根奔小康。”龙南县龙南镇党委组织委员罗俊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黄大发同志就是最好的活教材,“大发渠”就是最好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再学习,再宣传,全县再次掀起“大发渠”精神学习热潮。”中央级的新闻报道还在持续,学习老支书精神的高潮火热掀起,让“大发渠”精神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坚强精神动力,也正在龙南县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白: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五
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工作的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长汀县。在一户农家看到的场景,深深刺痛了这位农学院的教师。
“有一个小孩子拉着我的手,向我讨东西吃。我当时给县领导提建议,我说农户特别困难,你们特别照顾一下。”
眼前的孩子,让林占熺仿佛看到了幼年的自己。
1943年,林占熺出生在武夷山南端的福建连城,祖辈务农,家境贫寒。客家人有一句老话:养子不读书,等于养头猪。读书用功的放牛娃林占熺,1964年成了家族里少有的大学生。
“祖祖辈辈20多代,从河南移到福建800多年,考上大学是非常少的。想学点什么好的知识,让农民不要那么辛苦,过上好日子。”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六
20__年12月,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起张定宇的高度警惕。在那之前,他刚刚应对完12月初爆发的冬季甲流。
当月29日,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4天后,该院正式开辟专门病区。
凭着多年在传染病领域的专业经验,张定宇感到这个病不简单。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带领大家率先采集了这7名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送往中科院病毒研究所进行检测。
“为什么要采集肺泡灌洗液?因为我们发现,一些病人在做咽拭子检测的时候是阴性,但病情却在持续加重,肺部ct异常,我们怀疑病毒已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果不其然。”张定宇说,病毒躲在肺泡里,咽喉检查根本不起作用,到后来病人肺部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病情进化非常凶猛,但究竟这是一种什么病毒,谁也不知道。
科学家团队从分离样本中,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面对新的病毒,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
在夜以继日的诊治中,该院医护人员发现,他们以往用于抗艾滋病的药物“克力芝”,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疗效。很快,这种药便在金银潭医院率先用于治疗。
王立伟(化名)是华南海鲜市场的经营户,首批7名感染者之一。他的妻子和姨妹,也在这次疫情中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月5日,王立伟的妻子来到金银潭医院,坚持要住院。张定宇看了她的肺部ct后发现,虽有阴影,但症状较轻,建议配合药物,居家隔离疗养。
在家坚持每人戴口罩,实行分餐制。两周后,她的血象在免疫力和药物帮助下恢复正常,肺炎治愈了。
“在我接诊的轻症病人中,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例。眼下,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重要。传染病不是绝症,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惧。”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七
20__年8月21日午时,《致富快报》的记者走进了袁隆平的办公室。袁隆平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请秘书给来访者泡茶,又递上香烟。他明白来访者是江西老乡,又是为“三农”服务的一份实用性很强的报纸的新闻工作者,向农民传播党的各种惠农政策,供给信息和可操作的技术,方向很对头,农民朋友喜欢,长期坚持下去,报纸就有生命力。
当他明白记者代表报社大热天远道而来恳请他担任报纸的顾问,以及请他题词时,他爽快答应了:“好。我反正有60多个头衔了,多一个无妨。可是头衔太多了,好累,反而成了包袱。但你们的报纸是办给农民朋友看的,我愿意当这个没有级别的顾问。”
然后,他伏在办公桌上,颇认真地在白纸上写下“祝农民朋友早日致富”和“祝《致富快报》越办越好”两幅题词。
尔后,经记者请求,袁隆平和来访者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一位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多次请辞和推掉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头衔,偏偏欣然担任一张不起眼的小报的顾问,这段佳话很快被传为美谈。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八
说起卢永根想必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作为__年感动中国大人人物之一他的事迹也是众说周知的,1930年12月2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
一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因患重病,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
3月的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为科研奉献了一切。”
今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其夫人徐雪宾教授的善举,刷爆了华农人的朋友圈。华农的学子和校友们纷纷留言,或回忆在校园里与卢院士的接触,或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林占熺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篇十九
姐把哪打村是彝族聚居村,在彝语里是“水草丰沃、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地方”,距离昭觉县城29公里,距西昌66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全村共有492户、1892人,其中,贫困人口96户、375人。因为海拔高、资源贫瘠,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脆弱,居住环境较差,受教育程度低,无致富产业,被国家评定为极度贫困村。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安全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从1790元提高到5950元,实现整村脱贫。
主动迎难,践行使命。
交流”等方式深入沟通。慢慢的就跟大家熟悉了,他们也愿意接纳他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把真实的情况和困难告诉他。白天认真记录,晚上在电脑上完善资料,摸索帮扶措施。就这样,一个书包、一双筒靴、一件雨衣、一本笔记本成为他入户走访必须装备。在参加村“两委”组织开展的“脱贫致富感党恩”组织生活会时,党员及村民代表踊跃发言,气氛热烈,交心谈心至深夜,因气温骤降,他被冻成重感冒。第二天一早,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来村里调研,胡总理在听取他工作汇报时问:“小肖,是不是生病了?”他点点头,咬紧牙关继续汇报。等调研结束,县领导立即派车将他送往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经过两天治疗,他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因为村里扶贫工作才是他最揪心的事情。
找准穷根,脱贫致富。
里,还新建了支部活动室、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贫困村面貌一步跨千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发展特色产业稳增收。用好用活各类资金210万元,带动村民引进种植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470余亩,增收42万元;养殖半细毛羊1100头,增收82万元;养殖西门塔尔牛430余头,增收260万元;养殖乌金猪1400余头,增收110万元;种植玫瑰花820亩,增收70万元;带动93户贫困户养殖玫瑰鸡,增收24万元。三是转移富余劳动力促增收。对270名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后,有组织转移到广东、西藏、新疆、浙江、海南等地,从事架电线、采棉花、电子设备组装等工作,每年带回打工收入910万元。20__年实现全村收入1498万元,人均纯收入798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收入5950元,实现了整村脱贫。
禁毒防艾,巩固成果。
要脱贫先脱毒,禁毒防艾是昭觉县脱贫攻坚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为了加强监管,驻村工作队摸索出一套“家支监管,卫生院跟踪治疗”的网格化管控机制,即全村432户农户自由组合,8-10户为一组,推举威望较高的村民任组长,加强自他监管,互相监督。重点监管在册吸毒人员、艾滋病患者及怀疑对象,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强制尿检、发检。截至目前,全村已锁定吸毒人员45人,艾滋病感染者24人。在和艾滋病的阴霾下工作,尽管难度很大,但他仍将尽全力发挥好应有作用,当好“宣传员”和“监督员”,带头培养“防毒防艾,从他做起”的意识,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用最坚决的态度与和艾滋病死磕到底。
争先创优,勇树标杆。
20__年,他们探索并付诸实施“民生为主、扶贫为先,增收为主、产业为先,基础为主、路水为先,人居为主、环境为先,巩固为主、教育优先”的“五为主、五为先”扶贫理念,并作为“大凉山区”易地扶贫典型,在彝族地区、深度贫困区进行推广。新华社、新京报、东方烟草报、四川电视台、凉山电视台以及境外媒体bbc进行多次报道。国家民委调研后,初步决定将姐把哪打村作为今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场会的主会场之一。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春华、刘延东、李希、曹建明、万钢及中组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外交部、科技部、中央办公厅领导先后深入姐把哪打村调研,对驻村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通过三年努力,他个人也荣获省、州、县“优秀第一书记”称号。州委组织部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转行进入行政,在当地乡党委担任副书记。但他深知,他来的时候是行业派他下来的,现在立的也是行业的口碑,做事要善始善终,做人要心怀感恩,他毅然回绝了邀请,决心做一个忠于烟草、感恩烟草、“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的烟草人。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不被认可的“小阿依”到老乡依托的“小书记”,他用自己的双肩抗下组织的重托,用耐磨的双脚走进老乡的心间,用知识和热情点燃村民致富的希望,用坚强的意志践行对党的忠诚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