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大全(13篇)
总结是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症结的重要方法之一。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模板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一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的现象;
(3)应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2、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推导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简单的物理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何建立已知与未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物理方法的学习。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推导过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决平面镜问题的关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学生作图时要注意用虚线;平面镜成像,其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含义是像正立且与物等大。
2、教学难点之一是如何澄清学生头脑中"像"的概念。要突破这一点就要让学生清楚物理中像的准确定义,生活中像、影、相又指的是什么意思。严格区分教学中的相似与物理的"相似"有什么不同。
3、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抓住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1、平面玻璃,蜡烛两只(完全相同),火柴,大白纸一张(8开或更大一些),直角三角板,铅笔。
2、教学用直角三角板、直尺。
1、光线和光束。
光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而从光束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物体发出的光束,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光线是光束的抽象结果,实际是不存在的,而光束是客观存在的。在画光线时注意光的传播方式用直线表示,要用实线,而光的传播方向箭头一般标在直线段的中央部分。光束可分为平行光束、发散光束、会聚光束三种情况。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所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现象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但有折射现象的同时一定有反射现象,只是反射现象有时极不明显而不考虑。通过作图介绍入射点、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有能量损失(被吸收)。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时也要有能量损失。
3、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因果关系要注意)。
(2)(法线居中)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果关系)。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能成虚像的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反射光线仍遵从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漫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而反射光线是无序的,不能成虚像的反射,但每一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是由于两介质的界面不光滑平整而造成的。
演示在白纸中央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然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直线的一侧点一个点a,将平面玻璃垂直于纸面且与纸上直线重合放置,将一支蜡烛点燃竖直放在a处,在a点这侧看点燃蜡烛的像。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直线(平面玻璃)的另一侧,缓慢移动直至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好像未点燃蜡烛也燃烧起来一样。在纸上记下未点燃蜡烛的位置。在同学们都看清楚的前提下,将点燃的蜡烛熄灭。让同学讨论看到的现象,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由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光具作用为会聚的光线(或发散的光线)所形成的跟原物"相似"的图景。这里的"相似"一词与数学的相似含义不完全相同,数学中的相似是指对应处成相同的比例,而这里的"相似"有时不同对应处比例不同。例如哈哈镜中人的像与人相比相差很大,但仍认为是人的像。
(2)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可用眼直接观察,可在光屏上显示,具有能量到达的地方。
(3)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不可在光屏上显示,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关于像的概念让学生一定要很清楚,特别是要区分生活中的"像"的概念。
a、像片是物而不是"像",画像和像片具有相同的含义。
b、照相,实质上是取得一个与人"相似"的一幅画片,只不过不是用笔画,而是通过成像的原理制作就是了。照"相"与长"相"具有相同的含义。
c、"看电影"也有人误认为是"看电像",在初中就学过像的概念。但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是要看银幕上的图景,银幕上的图景对于底片(拷贝)来说是像的位置,像呈现在银幕上,作为物被眼晴看到,若真看"像"应眼睛向着放映机看,那是不可能的。
d、"成像是客观的,观像是有范围的"、若电影院银幕处未放银幕,放影机放影时,拷贝上的像仍呈在放银幕处。戴近视镜的同学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物,而是这些物正立缩小的虚像。
a、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即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平行光束。发散(会聚)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发散(会聚)光束。
c、(将演示实验中的白纸呈现给学生,通过作图,测量得出)像点和物点关于平面镜呈面对称。
例1已知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控制反射光线。一束光线与水平成40°角射来,欲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放平面镜与水平面成____角。答案:20°或70°。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二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闲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
6、板书设计。
(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伊通第五中学的钱小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本次说课清晰流畅,明了直观。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平面镜成像是对光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它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一下三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接着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最后,是情感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三个目标中,情感目标是动力保障,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于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观认识,还没有能过向抽象认识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如何研究虚像的环节中运用平面镜和平板玻璃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虚像。因此,这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由以下的教学流程展开(新课引入、新课教学、总结归纳、实际应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首先是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由于本人教学物理的同时兼班主任工作,经常会有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照镜梳妆,要不就趁着科任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在有阳光时用镜子,钢尺在墙上或是黑板上反射光斑。很多老师都很困扰,虽然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但对于成像规律及特点不很清楚,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从教参四个引入方案中选择了第一个,也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我用一块较大的平面镜,同时让学生自带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
(1)你的像在平面镜中的什么地方?
(2)在平面镜中,你的像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
(3)当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的像的大小改变吗?你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本设计方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提出问题”作必要的铺垫。
2.此时,学生已经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所以第二个环节我将进行新课教学,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提出猜想。由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将提出下列不同猜想(像与物左右相反;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由于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自己之前的猜想,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进行比较。到这里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学生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同学们选定器材:平面镜、平面镜固定底座、两支蜡烛(模型)、白纸、刻度尺、用白纸充当光屏,进行实验。
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初中光学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为后续学习扫除障碍,我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来理解他们,这样既巩固了对反射规律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时。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在这里学生会得到像不能用白纸呈接到的结论,暂不急着说是虚像,而是提出疑问,为什么像用纸接不到呢?从而进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之后再回来补充虚像的特点。)。
3.总结归纳:实验结束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4.接下来展示平面镜成像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平面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其实,平面镜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平面镜的例子呢?我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水面倒影等。同时我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平面镜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师生进行交流生成了动态的课堂效果,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5.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6.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现状,我一直坚持分层次作业。必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反馈;选做题是学优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综合和拓展,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延伸。
六、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板书的设计意图是突出重点、再现过程。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四
《平面镜成像》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2)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是:1、虚像的概念;2、平面镜成像原理。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用具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玻璃板,一张8k白纸,一盒火柴,两根等高的蜡烛,刻度尺,笔教师演示器材:火柴,蜡烛,玻璃板,光屏,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节课的具体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五、学法指导。
科学探究法等效替代法。
六、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5分钟)。
播放影片《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在宝玉房间照镜子的趣事片断。
教师:刘姥姥把谁看成了她的亲家母?学生:她自己。
教师:哪的自己?学生:镜中的。
教师:物理学中把刘姥姥照的那面表面是平的镜子称为平面镜;镜子外面的她称为“物”;镜子里面的她称为“像”.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有关“平面镜成像”.由此引入课题。
(本环节学生怀着好奇心观看影像,感受“刘姥姥”第一次照镜子时颇有趣味性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避免了解释“像”是什么的困难,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二)、组织探究(30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1.观察,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2.猜想与假设:
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点?本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是“近大远小”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出示课件)并告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逐步验证、学习同学们提出的其他猜想。然后介绍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在猜想之后就是验证猜想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与像比较。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用刻度尺量出每次实验中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连接每次实验中两只蜡烛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4)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出示课件:展示疏理后的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不要让蜡油烫到手,实验完毕要及时熄灭蜡烛。
(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5.分析论证: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时间大约5分钟)在得出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后,学生自然对成像原理有极大的了解渴望,而这一知识点却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里我安排了用纸条模拟光束,理论分析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来进行难点的解决,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像物对称”这一成像特点。
首先我带领同学们一起用纸条模拟光束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四)、课堂小结(4分钟)。
2.教师小结:平面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例如:平滑的桌面,平静的水面,平滑的金属面,它们都相当于平面镜。它们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多媒体课件再现“桂林山水”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湖光山色美如画,这其中就有平面镜的巧夺天工。
(五)、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搜集平面镜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实际应用,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准备。
2、利用光在两平面镜之间多次反射,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制作一个万花筒或潜望镜。
(六)、板书设计。
(1)虚像。
(2)像物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4)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市xx中学。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观看录像:为什么杯中的蜡烛可以在水中燃烧?将学生带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平面镜自我观察,观察后提出与平面镜有关的问题。可能的问题: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有什么关系?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积极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法。同时符合把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理念。
2.猜想假设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实际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可能的猜想: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1.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2)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强调分工合作,相互交流。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小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本节课我着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平台,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所以应引导学生主要用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来完成本节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并提醒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共同体验成功的愉悦。
4.分析论证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学生总结可以不受限制,可能会提出与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互相质疑中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5.交流评估1.各组之间交流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提供自己的成功经验,找出实验的不足等。
2.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等反射光线时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小组交流并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三。虚像1.教师用白纸承接多媒体投影的像,问学生能不能用白纸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2.利用多媒体从理论上分析平面镜成虚像。
通过让学生感受虚像,然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理论上分析,突破教学难点,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四。应用拓展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平面镜的应用,多媒体播放平面镜应用例子,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像和改变光路。2、活动:观察潜望镜。使物理与社会充分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目。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4.教师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1.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课堂练习。
2.学生按要求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作好小结。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六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用“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2、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让学生“找错误”、“解决视力表的距离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美与和。
谐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录像、ppt课件、风景图。
(2)教师器材:镜子、玻璃板、刻度尺、旋转展示台、蜡烛、火机。
学生器材:小镜子、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象棋子等。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七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
2、虚像的概念;
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体验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暗示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按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
(1)提出猜想:
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平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以前接触到的探究活动相比,难度要大一些,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随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进行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时,将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直接选平面镜的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替代物,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就会陷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可能会有学生受到“水中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该演示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体会更加深刻。这样就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在得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关系后,近一步提出“怎样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学生在前一步的探究活动中已掌握了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像物等大等距”的结论,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在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针对性反馈练习,学生将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由非实际光线相交形成。
接着再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从而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这样,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突破“虚像”这一难点。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一段有关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影片,通过这段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虚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八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2、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3、能积极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研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的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两部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各种面镜。文中共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信息链接。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平面镜,蜡烛(两根完成一样的),玻璃板,光屏,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用过平面镜,你曾用平面镜做什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让学生回答。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九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情境中识别物、像、平面镜;。
2.能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并说出器材的作用;。
3.能与同伴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与记录数据;。
5.能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相关的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实验,经历确定虚像位置与比较像与物大小的过程,体验“等效替代法”;。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尝试用物理语言归纳实验结论。
2.在实验和分析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五)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二、教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谈话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两个铁夹作为玻璃板支架,白纸,光屏,一盒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笔。
教师演示器材:打火机两个,蜡烛两支,平面镜,平板,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吹蜡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新课。
教师:本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玻璃板,点明玻璃板我们称为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是镜子。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平面镜成像”。教师板书课题。(本环节学生怀着好奇心观看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进行新课:
(一)观察:
由小时候照镜子到镜后找像引入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表演照镜子,学生充当像(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位置跟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呢?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课件)。
(三)猜想与假设:
(四)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设计实验:(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方案交流,,筛选出最合理的探究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并从中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2)怎样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怎样测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出示课件:展示疏理后的设计方案)。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不要让蜡油烫到手,实验完毕要及时熄灭蜡烛。
(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3)小组交流实验记录和数据,各小组派代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5)再次点燃平面镜前的蜡烛,用光屏在后面接收,观察能否接受到烛焰的像.,得到平面镜成虚像.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教师:烛焰发出的光,经过怎样的路径进入人眼,让我们看到像的呢?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
烛焰上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点s’,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际上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人眼的光也不是由像点s’发出。像点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光的反射。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十一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
6、物与像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制作步骤:
2、把点燃的蜡烛放1653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
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
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扩展资料: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清晰度降低,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4)在桌子上铺白纸的目的是便于记下蜡烛、玻璃板和像的位置,从而确定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关系及物、像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
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
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拓展资料:
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image)。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制作步骤:
1、在纸2113上竖一块玻璃板5261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点4102燃的蜡烛1653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
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
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扩展资料。
实验:
【仪器和器材】。
蜡烛,12cm×15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贴有反光膜的汽车用玻璃),12cm×10cm普通透明玻璃片,玻璃胶。
【制作方法】。
在透明玻璃12cm边涂上适量的玻璃胶,将其固定在12cm×10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间(要保证两玻璃面的垂直),并在反光面位置两侧的底座玻璃上画线。
【使用方法】。
将做好的装置放在方格纸上,并让装置上的记号线与方格纸上的中线重合。
【实验技巧】。
做实验时方格纸上的记号,应将物体的整个底部形状画出。
【实验方法】。
本实验总方法:实验归纳法。
用未打开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清晰度降低,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4)在桌子上铺白纸的目的是便于记下蜡烛、玻璃板和像的位置,从而确定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关系及物、像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成像特点: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仪器和器材准备。蜡5261烛,12cm×15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贴有4102反光膜的汽车用玻璃),12cm×10cm普通1653透明玻璃片,玻璃胶。
2、在透明玻璃12cm边涂上适量的玻璃胶,将其固定在12cm×10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间(要保证两玻璃面的垂直),接着在透明玻璃的两侧放置蜡烛(两根蜡烛要确保在同一直线上)。
3、多次移动并测量两根蜡烛与透明玻璃之间的距离,记录下来;
4、做好实验后收拾器材,根据所得数据分析研究。
本实验总方法:实验归纳法。
用未打开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扩展资料:
但在实验中,我们常用薄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因为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为了更清晰的看到“镜”中的像,我们要求玻璃前的物体要尽可能的亮,而环境要尽可能的暗。而玻璃后的物体不需点亮,环境要尽可能的暗。所以平面镜成像实验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但不能改变光束性质,即入射光分别是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光束时,反射后仍分别是平行光束、发散光束。
像距与物距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上下相同,左右相反。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实际上是前后相反,但是教科书上是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十二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abcd。
3)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a.30b.45c.60d.90.
6)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a.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12.5cm。
(2)。
(3)玻璃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和测出像到镜面的距离.
(4)答:3.8105km虚。
(5)凸面镜凹面镜光路潜望。
2.选择题。
(1)c。
(2)b。
(3)a。
(4)d。
(5)b。
(6)a。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十三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习。
6、板书设计。
(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