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汇总15篇)
演讲稿需要经过多次排练和实践,使自己的演讲能够更加自然和流畅。演讲稿的结尾应该简洁有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无论是公众演讲、学术演讲还是商务演讲,这些范文都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一
所有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心里觉得我应该去这么做,而且这么做我特别特别地开心,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比如说今天的灯光,突然间没有往昔那么好了,今天的摄像不是你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妆之后总觉得你今天的黑眼袋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宾,今天的台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我一定要学会很好的忍耐,这样的一个特别尴尬或者是特别难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第一,度过了这个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你面对困难,你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你绕过困难,你有了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结束是那样,我们为何不开开心心的、欢声雀跃的,一碰一跳的能够朝着那样一个归宿去。因为我们心里面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对这个世界上认知的美好。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所以我特别在这里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跟我所有的的年轻的朋友分享的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的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即算你有一天经过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太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多么的苦难,我们应该多么用微笑去面对它。
我今年40岁,当然我得到了太多太多,得到了我很多受之有愧的观众给我的掌声和喜爱。因为我个人觉得在电视台,主持人只是最后一个完成者,如果我们今天现场没有灯光师,没有摄像,没有化妆师,没有音频师,这个节目完全不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所有的鲜花掌声给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受之有愧。舍得这个词我去查了一下,最开始阎王爷那时候好像在天上,有两个人说要投胎到人间去,有两种人生,一种是舍的人生,一种是得的人生。然后问两个人,你们两个人分别选什么样的人生。其中一个说,我要过得的人生。另一个人说,行吧,我就过舍的人生吧。于是乎两个人来到了人间。过得的那个人的人生,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乞丐。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他得到别人的资助,得到别人的怜悯,得到这个,得到那个。而说要过舍的那个人的人生,成为了特别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去给了别人。但是我想,我今天面对这么多年轻的朋友,80后90后,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这个舍和得的概念。我后来一想,不应该,与其在这里跟大家强调舍和得,还不如去考虑舍得背后的另外一个词,接受。上天地给你的东西,我们用双手去接着,捧在手心,当然也不必要高举过头顶,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受到这样的馈赠,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做你自己想做的任何让你快乐的事,前提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你可以一个人没看见,你可以一个人蹦着跳着回家,你可以怎么样都可以。所以,在这里要祝愿所有的年轻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你认为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希望你这一生当中,你往前,你往后,你停下来的每一个脚印,当你有一天回过头的时候希望他们成为诗句的话,你就踏踏实实地走好你人生的每一步。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二
2.“好看‘和”难看“之间,有一个过度叫’好难看”
8.唯有语言可以证明你是哪里人。
11.天地间没有一双足以抬起我的手,自然也没有一双踩倒我的脚,所以我在天地之间。
12.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
17.唯有语言可以证明你是哪里人。
18.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馈赠给你最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
19.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株特别健康的食物,因为惟有植物才不会自卑,你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株小草,在一棵大树旁边自卑。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三
汪涵参加《开讲啦》节目录制。据悉,他是第一位登上《开讲啦》的主持人。汪涵以湖南卫视当家一哥的身份亮相央视一套的《开讲啦》,在旁观者看来也是颇有突破性意义的事件,但汪涵则表示,自己很早以前的节目就曾经在央视四套播出过,因此对于自己即将上央视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感受。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做主持人18年了,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熟悉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的熟。但是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的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所以我说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它能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的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妥帖。就像顾城的诗写得一样:草在结它的子,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在舞台上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美国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叫约翰凯奇,他在一九五几年的时候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这样的。演奏家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琴谱,端坐好了以后,四分三十三秒之内,有指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一直静静地坐着。头十秒钟大家在等待,有可能这个钢琴师他在酝酿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动,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师起来,收起琴谱然后盖上琴盖说,我的演出完毕,走了。全场莫名其妙,但是安静下来以后,所有的观众体会到,虽然那一刻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们听到了琴键以外的音乐,自己的心跳,呼吸,小声地议论,些许的烦躁,所有的这一切放佛变成了《四分三十三秒》当中的音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想和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的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像我最开始,我大概是96年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我当时进到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叫做《男孩女孩》,我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节目可做,就这么一个栏目,每天大家上午就开会,然后中午到食堂吃饭,下午又开会,然后在办公室睡觉,然后又开会。但是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特别的新奇。但是后来打了很多次报告都没有留在湖南台。然后我就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我的人事关系还在的哪个电视台,湖南的一个地面频道。我特别珍惜一个称谓,我想我作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呆十年二十年,拿下这个称号。我在这个电视台,一进去开始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我们两个彼此认为是最帅的剧务,我和李维嘉。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们俩就在想,今天我抗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做过的。维嘉说,那我这个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做的呢。两个人每天有很多特别开心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现场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有个塑料袋,每一个塑料袋里有50多件礼品,我就负责每天录节目的时候往每个观众席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就做的特别快乐,因为我知道放不完的面条我可以带回家。然后后来我就当了现场导演,跟现场所有的观众朋友将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当然我们今天的现场的掌声全都是大家自发的,我们那时候要带领大家鼓掌。我那时候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我记得又一次我们的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哪儿来的现场导演,这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带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的。”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鼓掌鼓的多么的卖力。”我当时特别的快乐,因为所有的人靠去看当时的那个综艺节目要花很大的精力,求爷爷告奶奶得拿到一张票,我常常都在里面,特别的快乐。后来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哇,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你让他去试试吧。哇,可是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做了一个节目叫做《真情》,台长就问我们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可以。”然后还问了我们的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了。
所有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心里觉得我应该去这么做,而且这么做我特别特别地开心,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比如说今天的灯光,突然间没有往昔那么好了,今天的摄像不是你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妆之后总觉得你今天的黑眼袋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宾,今天的台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我一定要学会很好的忍耐,这样的一个特别尴尬或者是特别难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第一,度过了这个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你面对困难,你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你绕过困难,你有了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结束是那样,我们为何不开开心心的、欢声雀跃的,一碰一跳的能够朝着那样一个归宿去。因为我们心里面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对这个世界上认知的美好。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所以我特别在这里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跟我所有的的年轻的朋友分享的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的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即算你有一天经过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太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多么的苦难,我们应该多么用微笑去面对它。
我今年40岁,当然我得到了太多太多,得到了我很多受之有愧的观众给我的掌声和喜爱。因为我个人觉得在电视台,主持人只是最后一个完成者,如果我们今天现场没有灯光师,没有摄像,没有化妆师,没有音频师,这个节目完全不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所有的鲜花掌声给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受之有愧。舍得这个词我去查了一下,最开始阎王爷那时候好像在天上,有两个人说要投胎到人间去,有两种人生,一种是舍的人生,一种是得的人生。然后问两个人,你们两个人分别选什么样的人生。其中一个说,我要过得的人生。另一个人说,行吧,我就过舍的人生吧。于是乎两个人来到了人间。过得的那个人的人生,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乞丐。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他得到别人的资助,得到别人的怜悯,得到这个,得到那个。而说要过舍的那个人的人生,成为了特别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去给了别人。但是我想,我今天面对这么多年轻的朋友,80后90后,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这个舍和得的概念。我后来一想,不应该,与其在这里跟大家强调舍和得,还不如去考虑舍得背后的另外一个词,接受。上天地给你的东西,我们用双手去接着,捧在手心,当然也不必要高举过头顶,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受到这样的馈赠,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做你自己想做的任何让你快乐的事,前提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你可以一个人没看见,你可以一个人蹦着跳着回家,你可以怎么样都可以。所以,在这里要祝愿所有的年轻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你认为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希望你这一生当中,你往前,你往后,你停下来的每一个脚印,当你有一天回过头的时候希望他们成为诗句的话,你就踏踏实实地走好你人生的每一步。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四
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科学,因为科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从书本上来的。一本和科学有关的书,对我来讲具有特别意义的这一本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所写的《最初三分钟》。这本书其实是他拿诺贝尔奖之前三年写的,所以写科普书一个好处,就是很可能三年之后,你就获得诺贝尔奖了。我是在八十年代末那个时期读到这本书的,那时候我已经做研究生了,那本书给我一个非常大的震撼,是什么呢?仰望星空,看到有非常非常多的星星,那么这些物质是哪里来的?宇宙是怎么起源的?这也是哲学家们问了两千多年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面,他讲到物理学家、科学家现在有一个理论叫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实验和观测的验证,这个理论说,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仅仅三分钟的时间里面,就形成了后来形成恒星的这些物质。所以哲学家们问了两千多年,但是没有答案的一个问题,宇宙的起源是什么,物理学家和科学家就这么简单地回答了。这对我来讲是个巨大地震撼,科学的威力就这么大,它可以解决我们哲学家们,我们人类一直想找到的问题的答案。
所以198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我觉得我书读得显然不够多,那么怎么办?在科学院读了两年的研究生,我觉得我书读得还是不够多,知道的东西还是很少,我出国留学,到英国去读书,我到英国才发现,我书读得真的是不够多。为什么呢?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讨论我们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经常问一个问题,他说:“what’sthescienceofit(这里面有什么科学原理)?”就说你做的这个研究,或者我们讨论的问题,里面的科学是什么,问这个问题。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一脸茫然,我知道什么是天文,我知道什么是物理,我也知道什么是化学,生物,我都知道,我就是不知道科学是什么。这让我想起来,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然后一直到英国留学,竟然从来没有人,从来没有老师,教过我什么是科学,我学的都是科学知识,我学了很多,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方法是什么,一直都不知道。
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跟孔子有关的,叫作两小儿辩日。这两个小孩儿在那吵架,孔子发现了,孔子好奇心很强嘛,看看这俩小孩儿在干啥,发现一个小孩儿说,孔先生您是个圣人,您什么事情都知道,我们两个现在吵架,吵不出结果来,您给判一判。一个小孩儿说,肯定是早晨的时候太阳离我们近啊,为什么呢,早晨太阳看起来很大,那大嘛表明是离我们近;另外一个小孩儿说,胡扯八道,早晨的时候特别地凉,中午的时候很热,那热显然是离我们近嘛,但是看起来小一些。孔子一想这玩意儿麻烦了呀,早晨时候,那个又大又凉,这个又热又小,到底什么时候近。所以孔子说,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所以这个故事到这儿,是怎么结束的呢?两个小孩儿就嘲笑孔子说,哈哈哈,原来你并不比我们知道得多。但事实上,到底是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必定只有一个答案。当然我们今天知道一样近,对不对。为什么早晨凉,但看起来大呢?为什么中午看起来小,但是很热呢?这里面有大气科学问题,有测量学的问题,有传热学的问题,各种各样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两千多年来,我们没有去刨根问底,追问背后的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典型的,以诡辩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代替追求真理。
第二个故事其实更加脍炙人口,就是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他整天担心,这个气为什么不塌下来把他给砸死,天上的星星啊、太阳啊、月亮啊,为什么不掉下来把他给砸死,脚下的这个地,是不是不结实,会不会把他给掉下去了,那不就活不成了嘛,天天担心这些问题,所以寝食不安。他有一个朋友开导他,他说,你这个人真是没事找事,你看这个气就是气嘛,你天天在里面呼吸,在里面行走很自如,呼吸自如,行走自如,它显然不会塌下来,所以它不会塌下来。那行吧,气不塌下来,那天上的星星为啥不掉下来呢?然后他这位朋友又开导他,应对如流说,这个星星啊,这些东西就是光,光怎么会掉下来呢?就是光掉下来,砸着你也没事啊,对不对,说了没事了。他又说,那地要是万一陷下去怎么办?他说你看,你跺一跺脚,这个地就是一大块东西,结实得不得了,你不可能掉下去。所以结论就是说,因为天不塌,所以天不塌,因为地不陷,所以地不陷,不要担心。
我们经常讲,我们中国古代有辉煌的科技成就,例子,古代的四大科技发明,这四件中国古代的辉煌的成就全部都是技术,没有任何科学。我们没有刨根问底,追问这些技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你如果要追问的话,指南针背后的科学,背后的道理是什么?电磁学呀;造纸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化学呀;活字印刷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自动化科学呀;火药是什么?化学呀。如果我们追问这背后的道理,把它搞清楚,我们中国的科学早就领先了,落后的技术给我们中国带来的是什么,我想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也是我们对科学和技术不能够区分的一个例子,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就是科学的东西,但我们并没有真的知道,科学到底是什么。
几年前,当普京还是俄罗斯总理的时候,俄罗斯跟德国在合作研制一个天文卫星,这个项目它的科学的目标就是想理解暗能量是什么。普京听了这个汇报之后说,讲得非常地好,这个项目看来挺有意义的,但是我有两个问题,我想请教各位科学家,第一,暗能量有没有用?第二,暗能量是不是危险?他想知道这两个问题,因为花很多钱嘛。俄罗斯科学家一脸蒙,不知道怎么回答,德国科学家说,这个问题好回答,他说总理先生,如果一百年前我们问爱因斯坦相对论有没有用,相对论危险不危险,爱因斯坦的回答,就像上次王所长在这个地方对所有问题的回答一样,三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回答不知道呢?回答不知道的原因是这样,科学研究我们关注的是科学规律,爱因斯坦也不知道,但是一百年之后,我们看看相对论有没有用,危险不危险。核电站所基于的原理,相对论,我们都要到医院里面,经常啊,希望大家不要去,但是大家还是有机会去的,x射线的检查,还有ct的检查等等,我们经常都要用的加速器,加速器基于的原理,狭义相对论。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相对论很有用,危险不危险,危险得一塌糊涂,原子弹、氢弹的原理,就是相对论。暗能量,我们今天绝对不知道它有没有用,危险不危险,一百年之后是怎么样,也没有人知道,也可能很有用,但是用在哪,不可能知道,也可能很危险,怎么危险可能也不知道,这就是科学。科学所关注的是研究科学规律,发现科学规律。
到底什么是科学?科学简单地来讲,就是刨根问底四个字。科学本身还有三个性质,我把它叫作科学的三个要素,记笔记的赶紧记下来,一会儿说不定要考你们啊。第一个要素,科学的目的,发现规律。可以是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是人的行为的规律,可以是社会活动的规律,可以是经济学的规律,都可以,只要是发现规律为目的的,这就可能是科学,但不一定就要是科学。科学的第二个要素是科学的精神。
科学的精神有三条:质疑、独立、唯一。质疑指的是什么事情?有地心说,大家一再质疑,你到底对不对啊,和观测结果能不能对得上啊,有了日心说,开普勒还在质疑,你这个圆轨道对不对呀,你到底和天文观测能不能结合上啊,有了开普勒定律,牛顿还不满足,为什么有开普勒定律呀,不断地质疑。科学精神的第二个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不管谁做这个科学研究,美国人做,英国人做,中国人做,只要做对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唯一是说,最后你追求的科学规律是唯一的,即使牛顿不发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我们等的时间足够长,也可能小撒会发现,叫作小撒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是一样的,无非是早晚而已,不同人发现的,所以这个都是一样的,这是它的唯一性。那么科学还有方法: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逻辑化就是你可以根据一些公理假设,按照你的逻辑往下走,就叫逻辑化。定量化就是你要能够做计算,这个使用的是数学工具。第三条是实证化,你需要做观测、做实验才可以发展科学。所以科学有三个要素,有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
我们国家是航天科技的大国,去年我们的发射的次数,跟美国是持平的,但是我们如果数一数,我们在天上的,比如说天上的做科学研究的卫星的话,我们占的比例非常小。但是好的地方在于,现在我们国家逐渐地认识到了科学的作用。习总书记提出来,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要同步发展。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我相信我们在使用我们先进的航天技术做科学的探索,来探索宇宙、认识宇宙里面的科学规律,在这件事情,应该会做得越来越多。这实际上也是我本人,十几年前回国的一个原因。我觉得中国的未来,肯定会给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励志演讲文章2: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是教师。
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被邀请来《开讲啦》,跟大家能够交流,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都是有关我的事业。因为我大学毕业是1956年,然后做了研究生,1957年就开始参加一些工作,到今年应该是六十周年,还不敢说从教六十周年,因为我真正地站上讲台讲课是1959年。那么我想在我的近六十年的生涯中间,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主题,就是我非常非常热爱教师这个事业,我认为这个事业是社会不可缺少的。
我当教师可以说是,有家庭很大的影响,或者说家风的传承。因为我的父亲是教师,我的母亲是教师,那么在上一辈中间,我有两个叔父是教师,有两个姨妈是教师,还有两个舅舅是教师,所以我们家可以说当时我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教师之家了。然后有两件事情,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我母亲,因为我母亲是一个小学教师,当时她白天在学校里上课,晚上就做家庭教师。因为当时我们住在苏州,苏州大家知道非常出名的就是园林。我们当时住的是一个小的私人园林,然后花园旁边有很多住房,所以住的人家很多,大家知道我妈妈是一个小学老师,所以希望他们的孩子晚上也能够有人指导,能够好好做家庭作业,是这样。所以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比较多的时候,至少有八个到十个孩子,来到我们家来,在一张吃饭桌子上,然后我妈妈就指导,这个是一件对我印象很深的事。后来年纪大了,我想总结当时这个深刻的体会,就是觉得我妈妈那么被人喜欢,那么被人需要,所以我就觉得我妈妈这个事业,是非常非常受人欢迎,被人需要的。
第二件事情也是我妈妈的事情,抗美援朝的时候,前线有很多伤病员回来,结果正好他们治病、养病的房子,就在我们家住的那几间房子的旁边。这一次是我妈妈主动了,我妈妈看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就是治病养病,然后白天很多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干。结果我妈妈就去看他们,然后就跟他们说,你们有没有兴趣学点文化啊,就零零碎碎的时间,我妈妈去给他们补一点课,然后就教他们,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还很感兴趣。最后我就发现,他们称呼我妈妈的名称就多了,原来他们叫她阿姨,后来他们又叫她老师,再后来,有很多年轻的战士,叫我妈妈就叫妈妈。我就体会到了,我妈妈热爱这个工作,她认为她到哪里,就有这个义务,就有这个责任,来培养年轻人,所以她就努力在做。所以我想我从小就受到了这么一个熏陶,我从小呢倒是有这个想法,就是做老师很好,所以我初中上的那个学校,就是苏州的女子师范学校的附中,而我妈妈,我两个姨妈,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所以当时我觉得是很自然,将来我也去学,然后我将来也做老师,当时是有这个想法。
然后也可以说是巧,就是等到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妹妹,我们五个人都慢慢长大了,最后的结果我告诉大家,我们五个人都是当教师。有大学的教师,有中学的教师,有小学的教师,而且我们五个人找了五个配偶,这五个配偶我告诉大家,四个半是教师,大家一定会很奇怪,为什么是四个半?我给大家解释,那半个就是我的老伴儿,我们是同学,然后后来相识、相知、相爱以后,就形成了伴侣,那么他的工作单位,是北京市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但是他们研究院,有培养博士生的计划,他是一个博士生的导师,所以我叫他半个老师还可以吧。
那么我们这样的一个环境呢,就使得我们跟教师这个事业,我不大愿意叫它是职业,实际上它就是我们的一个事业,这个关系非常非常地密,非常非常地深。但是我新苏师范学校没有念完,当时就被调出去工作了,工作了有一年多以后呢,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了,所以从工作的年轻干部里头,抽调一些人去上大学。我当时很年轻,还不到十六岁,上大学上什么专业也不懂,在老师的动员下,我选的专业当时叫给水排水,就是城市建设里的一部分基础设施。你要供给大家自来水,保证饮用水安全,你要把所有家庭排放出来的污水都收集起来,都处理干净,防止污染,所以这个是事业上。
我后来怎么又会回到教师的岗位呢?这个就有一点故事了,这个可以看出来我后来遇到的好的老师对我的教诲,对我的影响。当时我记得我之所以能够到清华来,就是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我大学是上的上海同济大学,当时同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它选择了一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来组织参加国家考试。我们清华大学的陶葆楷老先生,他就是我答辩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就是我后来的导师,应该说是我一生的一个恩师吧,他对我的印象比较好。主要印象比较好的,一个是我说的普通话比较好,当时上海的大学生,很多不大会说,另外一个,就是我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回答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害怕。所以他在答辩完了之后,他就和我另外一位恩师,就是同济大学的老师,叫胡家骏,这位先生现在九十九岁,还健在。他就跟胡先生说了,他说我今年要招一个研究生,你动员这个女孩子来考我的研究生,他说她不错。
然后胡先生就马上来动员我,大家能猜想动员我的时候,我马上答应了还是不答应?我不答应,对了。我就跟胡先生说,我说已经上了四年学了,我不准备再上学了,我说我要赶快去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点贡献了,当时正是国家在号召建设大西北,我说胡先生,我要去兰州。后来大家猜想,胡先生跟我说了三句话,就把我原来已经下定的决心,给改变了。第一,我要告诉你,陶先生是我们中国给水排水,这个学界成就最高,学问最好的一个老师;第二句话,你如果能够考上陶先生的研究生,这是你这一生的一个重要的机遇;第三句他说,这次陶先生招一个研究生,肯定有很多人要去报名,你能不能争取考上还是问题,这是对你的一个挑战。所以大家听了胡先生的这些话,你说我要不要心动,我就完全被他打动了,又想去争取这个最好的机遇,又想去迎接这个严峻的挑战,我当时是年轻人,还是有点好胜嘛,我想我这个应该要试试,所以这样子才下定决心。所以我一直说这两位恩师,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恩师。
我到了北京了,胡先生跟我分开了,但是他还不断地关心着我。我曾经收到他一封信,那是八十年代了,我已经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胡先生知道了,他就给我写了一封长达两页的信,他说听说你现在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你还有没有时间做研究,你在教学上有没有受到影响,他说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在这个专业里,要有一个好学生,有一个好人才也不容易,他说你千万不要把你的精力太分散了。我收到那封信实在是太感动了,我想他远在千里之外,但是还在关心着我在干什么,而且还在指引着我,而且他的提醒很重要很重要。后来我也给他写了一封两页的回信,我就跟他仔细地汇报了,我现在在干什么,我说我有三个永恒的话题,在开这种会。第一个话题就是环保,第二个话题就是教育,就是学校该怎么办,第三个话题,我看今天有很多女同学,就是妇女,我一直对自己有两个原则,一个原则就是我不能不说话,不能光是去坐那儿去开会,但是第二个原则更重要,就是我不懂的事情,我不说意见。然后我也汇报给胡先生,我现在在做什么科研,在上什么课,然后我一天的时间,大体上分配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写了以后,我自己稍微安慰一点儿,但是也还有点儿忐忑,我不知道胡先生接受不接受我这样的说明。最后胡先生又给我写回信,他说我放心了,他说你那些工作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做这个工作,没有社会的支持,没有政策的支持,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放心了。这个故事,也是让我记一辈子。
陶先生当然故事更多,陶先生指导我,除了指导我怎么写论文,怎么收集资料,他还有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陶先生只要有一次会,一定要带我去。大家可以设想,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那个都是这个行当里的专家,我根本没有机会说话,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但是我听到很多很多,我认识到很多人。我后来才觉悟到,陶先生是用这种方式在教育年轻人。然后我们俩一起回来的路上,他会问我意见,他会来听我说,你的想法怎么样,然后我再讲了,他再跟我讲他的想法怎么样,所以这个教育人的方式,我觉得对我来说,实在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收获了很多很多。
刚才主持人讲到我现在还在讲课,主要就是因为我觉得环保事业,太落后于人类的需求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太多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得做更多的努力,而这个工作,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搞环保的人能够完成的?你在点头,但是我要摇头。因为产生污染的工业太多了,我们搞环保的人,我们的基础知识,我们学习的本领,够不够来发展它,来改变它的工艺,我们不太够。所以我们必须得依靠各行各业的人,大家都有这个环保的理念,他就都来发展清洁生产了,就像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我就觉得技术很重要,但是战略更重要。
特别中间做了一件比较大的事,就是19的时候,我就开设了一门新课程,就是完全从写提纲,写教材,然后讲课,都是从我开始,这个课程就叫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面向全校的学生,学生的来源不是环境系,而是各个院系,然后这个课,我不自己谦虚,应该讲还是很受欢迎。我最享受的是,我们每年八个礼拜的课,最后的第八周,我们那个课不是老师上,而是让学生来谈学习的体会,结果这堂课非常丰富。有一位同学有意思,他不是汽车专业,但是他从小喜欢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他居然可以去总结出,很多地方是危害环境,比如说消耗能源啊等等,然后今后应该怎么改进。比如我们也有同学,从小学就开始关心那个塑料口袋的回收,他就专门来讲塑料袋的问题。比如我们还有学生做了好多调研,调研清华大学电耗大的地方,不应该浪费的地方有哪些。他去专门调查清华大学所有的阶梯教室,如果晚上有课,那个教室三、四百人都坐满了,如果晚上是自习,他们总结下来,那个里头三十多人都可能,但是灯火通明,跟三、四百人坐的一样,然后他们就计算这个里头,电能浪费了多少。我可以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他们有更大的热情,更大的努力,在那儿从事这个事业,这个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我有一个博士生,大概三年以前毕业的,他做的研究,做的那个成果很前卫。然后我曾经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的时候,把他这个成果做了两个片子,在我的报告的中间,用了两张片子作为一个例子,结果受到了一个美国人的注意,他就来跟我交流。后来我们交流了一下,我就告诉他,我说我这个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我说你那儿有没有条件,有没有可能接收他,去跟你合作一段时间。那个美国人高兴极了,他说那太好了,到我这里来做博士后啊,或者做其它的都可以,我也很高兴,我想给这个年轻学生开了一扇门嘛。谁知道我回来以后才知道,我那个学生已经报了一个志愿,这个志愿就是清华大学在鼓励毕业生到边疆去,到基层去,他就已经决定了,是到他的家乡,一个镇,做一些管理的工作,而且最后他的决定是不改初心,还是到那个乡镇。现在我们还有联络,还在那儿做,做得很好,各方面都很好,所以他这个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所以我大胆地把我们古代的一个成语改了一个字儿。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后生可畏,这个“畏”是什么畏,是畏惧的“畏”,我建议,要把“畏”字改成一个欣慰的“慰”。我一点不觉得害怕,我一点不觉得有距离,我觉得欣慰不已,有这么多的好的年轻人成长。另外一个成语也想说,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好为人师,这个好为人师是不是贬义的,是在批评这个人,就是你老觉得自己了不起,到处要给人家讲这个讲那个,你就好为人师,是这个意思对不对?但是我觉得好为人师,我很能接受,但我不是说,想要表现我了不起,而是我觉得我阴差阳错最后当上了教师,我实在是非常享受做这个教师,所以我喜欢当这个教师。那么我觉得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把这些事业坚持到底,谢谢大家!
励志演讲文章3:大飞机的梦想。
大家好,我是蔡俊,是c919首飞的机长,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开讲啦》这个节目,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与首飞的一些小故事。
大家可能觉得我们是不是特意挑了5月5日这个日子,看上去比较好听、比较吉利,其实不是这样。当时的时候,上海四月份的天气不是很好,那么我们当时联系了中央气象台、上海气象台,还有我们自己的气象人员,一起来分析天气趋势,最后就是决定5月5日这个窗口的时间,足够让我们进行一次首飞。
到了5月3日晚上,我想应该是,很多人开始发朋友圈了,那时候因为已经正式公布首飞机组的名单。然后那时候就是一个微信朋友圈的轰炸了,大家都在关心这件事情。那天我跟好多朋友一直大概聊到晚上九点半,就开始休息。很多人都问我,你还有空聊朋友圈,不紧张吗?当时确实觉得还可以吧,因为我们做的准备确实非常充分,飞机状态那时候也是非常好。
5月5日早晨,我们起床以后看了下天气,当时定的是早上八点钟,但那个天气条件,实在是不能满足首飞的一个需求,然后我们和设计,还有我们的公司领导,以及气象人员进行一个商量,就是大家看一下,到底今天还有没有窗口。根据气象的预报,大家一致同意,在下午两点开始首飞,当时我们预计,两点首飞的话,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上飞机,但是我们做完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挺晚了,我上飞机的时候,就剩一个小时,就是我们其实比正常要少半个小时,来准备这个飞机。但是我们因为前期做了非常多的训练,准备也很充分,上去就噌噌噌,三下五除二就已经准备好了。有人可能会问我紧不紧张,当时我上飞机,上了次厕所,然后我准备完飞机,又上了一次厕所,中间也就隔十几分钟,我想张大伟肯定也觉得,他是不是很紧张。我们把救生衣都穿好,然后坐到位子上,我就搓了搓手,因为手上有点汗,又在衣服上搓了搓,我就做了个动作,跟大家说“开干”,这时候我们开始真的启动发动机。
我们先进行一个滑行,滑行的话,看下当天飞机的状态怎么样,然后再滑回来,跑道这边等着起飞的指令。接着就是进跑道以后,加油门起飞了,在这整个过程中,其实很多人还会问我紧不紧张。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其实我考虑更多的是飞机的状态,那些参数什么的,飞机的一些仪表,发动机的一个转速、温度,当时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参数,还有一个速度、方向,都是我最关注的东西,所以我也没时间去紧张,想其它东西。就这样飞机按照计划,在两点钟起飞。
当我拉第一杆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飞机,基本上就跟我们的工程模拟机状态非常相近,那第一杆非常有信心,等飞机稍微离地,高了一点以后,就带了一个十五度的一个姿态,那个姿态大家可以看一下,非常大,后面的试验可以说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到空域以后,按照既定计划,所有的试验点都是一次过的,过完以后,我们就接着按照计划返场、落地。那天风稍微有点大,然后可以说落得也非常不错,我个人感觉,第一次驾驶这飞机,能落成这样,我其实已经很满意了。
飞机到了停机位以后,到我们下飞机,其实过了挺长时间。当时飞机停稳以后,还有最后一个试验点,就是飞机舵面的一个检查,然后检查完了以后,我们会做一些关车前的一个准备动作,做完以后就是把两个发动机关了,关了之后,会把关车的一个检查单做完,那时候整个一个飞行算结束了。结束了以后,我们接下来就要面对这个仪式,其实我们在里面就梳妆打扮一下吧,仪容仪表整理一下,因为当时我们穿的救生衣,还要把救生衣脱了,然后把衣服穿好,把鞋子弄一弄。我们五个人,大家稍微讲了几句话,庆贺了一下,拥抱了一下,这时才开的驾驶舱门,我第一个从舱门里出来,我们的总设计师吴光辉,他就上来迎接我。
首飞是一个荣誉,大家都为首飞机长这个名额争得非常激烈,我们一共有十四名试飞员,六名是来自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的,还有八名是来自中航工业下面的试飞研究院的。我们最主要的就是一个理论考试和一个实操,评估都做完以后,当时并没有揭晓结果,而是把这些专家的意见,他们推荐的首飞机长打包封起来。11月16日的时候,当时那天我还在飞航班,中午飞机落地以后,我打开手机的时候,有很多人已经在祝贺我。当时真的非常高兴,能被选为首飞机长,但是我也立即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责任,在我肩上。我是机长,然后吴鑫是副驾驶,钱进是观察员,还有马菲和张大伟是试飞工程师,我就组了这样一个团。
因为当时讲,首飞是二月底,我们算了一下,也就一百天的时间,在这一百天的时间里面,我们要做低中高滑,系统培训,系统交底,驾驶舱熟悉这些,其实留给我们自己的时间,也就大概十天左右吧,得非常好地利用起来。我们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训练计划,做了非常完备的准备。因为是首飞嘛,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要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那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双发动机失效,多套液压系统的失效,然后是飞控系统的失效。那么我总共在工程模拟机,和我们的铁鸟上面,一共训练了将近二十二天的样子,这二十二天,每天基本上有六个小时在模拟机上来飞这个科目,一共飞了五百多个试验。如果懂飞行的话,大家可能会知道,我们可以做到,我不去碰那个操纵杆,我只靠两个油门和一个升降舵的配平,我就能把这个飞机从空中飞到跑道上落地,这是我们训练的结果。不光是我一个人,我们的吴鑫机长,他同时也具有这个实力。我们还飞过一些非常极端的科目,就是我不看仪表,只看姿态,油门的大小我们都不看,我们就这样来进行落地,这是我们训练结果,其实都还很不错。
12月28日的时候,我们首次进行一个刹车试验,就是滑行预试验,那个滑行预试验,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当时我们滑的距离并不太长。因为一开始,从我踩第一脚刹车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刹车系统有些问题,刹车压力上太高了。然后我们又进行了一节、两节、三节、五节这些速度的一个测试。然后发觉这个刹车系统确实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我们考虑到飞机的安全,经过商量以后就提出终止试验了。
当时肯定很多人都很失望,因为在大家心中肯定想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试验,这么简单的试验,我们都会有问题。我们下了飞机之后,马上就跟设计人员进行交流,把当时的这现象讲给他们听,然后他们就根据测试改装系统记录的一个数据,来进行一个分析,最后是找到了一个刹车系统调参的问题。经过跟供应商沟通,我们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个参数调整完了。调整完以后,我们又在2月28日进行了第二次滑行预试验,第二次滑行预试验,可以说是非常成功,那么最高滑到了三十节速,就相当于我们开车,大概有五十五公里每小时的样子,当时非常成功,为后面低中高滑树立了信心。之后我们就比较顺利地进行了一个低滑、中滑、高滑,到了四月底我们完成了所有的滑行试验,这时候我们就决定什么时候首飞。
其实首飞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事情,我想所有的飞行员,如果能参与到这中间的话,也会感到非常骄傲,毕竟是第一次首飞,还是飞的我们自己的飞机,是我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真的非常骄傲。不过这个骄傲,也离不开我们的工程师们,还有很多在背后支持我们的一些团队、设计人员,是他们给了我首飞的信心。那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励志演讲文章4:不突破常规就不是好设计师。
从星期三得到了《开讲啦》栏目组的邀请之后呢,我可以说觉都没睡好,不知道该讲什么。我们要说航空工业,在座的同志可能有很多人航空航天还分不太清楚。航天,它搞的是牛顿定律的,就是力大于(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我们航空搞的是属于以空气动力学为基础的,是速度与f(力)的关系。就是说我们的这个飞机能飞起来,推力不一定要大于飞机的质量,只要产生速度,由速度产生升力,升力把飞机托上天。这就是我们航空航天的一个基本原理的差别。
作为一个飞机设计师,设计一型很平庸能飞的飞机,应该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是要能设计出满足需求的一款精湛的飞机是非常难的。这里一个最简单的衡量的技术,就是说飞机设计和你实现的产品最终结果,你的结构重量是不是超重。好的飞机设计师,结构重量系数要低,就是说我设计好这个东西,比如说12.5吨,我们就要12.5吨。所以他问我,什么是最高水平的设计师,就是设计精准的。飞机设计就跟钟表是一样的,走得慢不好,走得快也不好,走得精准是最好的。飞机设计师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他更是一个艺术家,飞机是一个技术和艺术混合的结晶体,凡是好看的飞机,它的性能一定是好的。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讲是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完成的一个产品,所以说我们在做飞机设计的这个过程中,会在诸多的矛盾中去平衡、折中、选择。作为一型装备,我们一定是在三坐标下来理解,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经费内,在使用限制范围内,做出一个好用、耐用、管用的一型产品,而不是用最先进的技术,把它组合堆积在一起。
当年我们在歼-15研制过程中,这个飞机怎么着舰飞行的方法,我们都是一个空白。所以说研制飞机的同时,我们开辟了第二战场,就是飞行员驾驶策略的研究。舰载机的飞行事业是刀尖上的舞蹈,它的风险极高,就是飞行员在使用过程中,给他留有的操作空间都非常小,稍有不慎或者是反应有点迟钝就无法挽回。
世界各国的研制过程中,我们有很多这个舰载机失事的视频。分析了外国人的这个出事的内容,又根据我们自己的试验,我们总结出来一套,我们这个看灯、保角、对中的一种操作口诀,让飞行员来进行反区操作等等。这一系列保证了我们舰载机飞行员的一个同时培训、培养,所以说在的9月份,航母入列之后,西方人断言中国的舰载机还会有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在辽宁舰上使用,没想到两个月以后,我们在辽宁舰上成功地着舰了,而且一次五名飞行员,全部都安全地着舰。
过去人家都讲这个飞机的成本是制造出来的,实际上飞机的成本是设计出来的。每一个零件,加工的工艺,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工艺方法,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成本。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新的飞机设计理念,又要对全寿命、低成本来设计,融入了飞机设计的一个灵魂,这个也是反映在我们下一代飞机上,这些设计的一些方法。也就是说,新一代的飞机,它能跨代,一定是技术上有了拐点,它能实现这个跨代,一定会在方法上,在手段上有新的创新。
早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项目,要实现材料全部国产,研制一型飞机。其中我们有一个叫钛合金的型材,全机的飞机加在一起就要用二十公斤,就要投资五个亿的拉伸机,才能把这个型材拽出来。当时我们就想两种出路,一种就是不用钛合金,能不能用高强度的,又耐高温,强度又相当的东西来代替。还有一种就是说我们不用这种加工工艺行不行。在这个时候,北航的王华明老师,现在也是我们工程院的王华明院士,带着一个小核桃,一个3d打印的钛合金小核桃来找我。他说我用激光一点一点地把它加工出来的,激光堆焊出来的。后来我们说那你能不能给我们用这个工艺焊一个钛合金出来。结果他回去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做了这么一段钛合金的小样件。我们经过力学的一个测试,觉得它完全可以代替这个锻铸件的水平。这件事儿,当时我们国家在钛合金3d打印技术上,它是一个启蒙,一个奠基。这种技术对这种异型结构,就不是正规有规律的形状,这种结构做起来是非常简捷的,也非常快速。
另外它是增材制造,也是我们低成本制造的一个方面。过去特别是我们航空的这个结构件儿,一般是一百公斤的材料,抠到最后只有五公斤是有用的,九十五公斤都是铁屑扔掉了。所以说用这个3d打印的增材制造的方式,就是一点点,可能涨到六公斤,稍微一切削就可以来使用了,这也是低成本的一种方式。最后我们的3d打印实际上是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的一等奖。从一开始为了解决问题,在创意上产生了新的想法,最后又培育了这么一个领域的,一个制造行业。实际上3d打印,后来在国际上也风靡流行,是未来我们制造业的一大支柱产业。这就是我们在飞机型号研制过程中,返回来创新的一个故事。什么是创新?我个人的理解,创意是创新的源泉,最大的创新是创意,创新不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更新的一个概念。要有新的思路,这是我们最大的创新。
所以说我觉得,再给年轻人分享一个概念,我经常给我的年轻团队的人讲,就是说我们干任何一件事儿,得要树立“三心二义”的一种情怀。哪“三心”呢?第一要有雄心,你想干什么?就是说这个雄心壮志,不能说我今天想要当科学家,明天想当明星,后天想当政府官员,那不行,你得有一个目标。第二呢,要耐得住寂寞。实际上就我亲身感受来说,我们在1983年工作以后,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出国热,基本都跑了一大批。南下,深圳下海潮,也是“外面世界很精彩”。所以说我们这些人,还能在那种环境下,在一个搞科研的氛围、环境里头,继续从事航空事业的研发,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外面的精彩的影响。第三呢,就是责任心,就是说你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自己的责任心也就来了,要自己对自己这个工作负责任。实际上它包括你对家庭,对事业,对祖国,对人民等,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这个“三心”是很重要的。“二义”呢,一个是要讲情义,一个是要讲侠义。不管怎么着,就是人不仅仅是要有智商,智商高的人很多,一个人的成功还要情商的保证,只要有了情义和侠义,情商都会很高。培养自己这种“三心二义”的情怀,不管是将来对工作,对什么,都会有良好的收益,这是我自己在这个设计师成长之路上,自己总结提炼出这么一个过程。我的讲话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励志演讲文章5:导弹阵地有我们坚守的梦想。
大家好,我是“东风第一旅”旅长,按照当下比较时髦的一个称呼,我还有另外一个职业,叫“快递哥”,我的公司名称叫“东风快递公司”,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东风快递,全球必达!怎么才能全球必达呢?当然要靠我们的实力和能力,想让我们送到哪儿,我们一定会把货物给你送到哪儿。当然我们所送的东西往往都是对方不愿意接收的东西。
我们旅是我们国家组建最早的战略导弹部队,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大家都习惯于称我们旅为“东风第一旅”。1959年刚刚组建,我们就深居简出、隐姓埋名,直到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才首次揭开了我们神秘的面纱。战略导弹第一次亮相天安门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当时的英国《泰晤士报》有一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两句话:中国今天第一次把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他们有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到今年为止,我们旅已经走过了五十八个年头,从繁华的都市到戈壁大漠,从江南水乡到中原腹地,可以说我们的足迹也是踏遍了大江南北。在不断地部署调整转移过程中,我们这支部队先后圆满成功发射了几十枚的不同型号的战略导弹。这么一支历史厚重,战绩斐然的战略导弹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起初的时候我也是充满了好奇。2015年的5月,上任的第一天,我就来到了旅史馆,想从旅史馆里面找到我心中的答案。进入旅史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组反映“争气弹”上天的老照片。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部队刚刚组建,既缺少装备,也缺少人才,当时国际上曾经有人断言,离开了他们的帮助,我们的导弹就永远也上不了天。但是我们的前辈们就是不信这个邪!二百八十名官兵,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悄然离开了刚刚组建的北京长辛店的老家,一头就扎进了茫茫戈壁,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生活之中。没有教材,他们就组织官兵自己编写,没有教具,他们就组织大家自己制造。他们用白铁皮敲成各种各样的装备模型,将萝卜刻成各种各样的元器件,甚至把麻绳都当成了电缆线。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们也一度靠挖野菜,吃骆驼草充饥,但是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导弹飞天梦!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1963年10月25日7时00分,随着点火指令的下达,一枚导弹腾空而起直插云霄,十分钟后由落区传来了导弹精确命中目标的消息,导弹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次发射。这枚导弹的成功发射,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为我们中华民族争了气,也挺直了中国人的腰杆子!后来大家都形象地把这枚导弹称为“争气弹”。
就在这枚“争气弹”发射成功的当天,我们的一任老旅长叫董春儒,在弥留之际,我们老旅长他最大的愿望还是想再看一眼导弹发射的场景。当大家给他播放最近一次的发射录像时,他激动得满含热泪,握着老伴的手说:“老伴,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离导弹阵地最近的地方吧!”他的老伴既心疼又无奈,哽咽着说:“老董啊,我嫁给了你,而你却嫁给了导弹!”
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在我们新一代火箭军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我给大家看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是:左是山,右是山,身在山中何时出山?下联是:爱着山,恋着山,干在深山誓不出山!这副对联就是由我部的一名普通战士所写成的,当年他也是怀着报效国家的愿望参军入伍来到了我们部队,新训结束后被分到了一个四面环山、密林蔽日的一个山沟的部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的内心产生了摇动,他打起了退堂鼓。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左是山,右是山,身在山中何时出山?然而当他后来有机会第一次进入阵地,看到矗立在眼前的高达十几层楼高的导弹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马上要从事的岗位居然和国家的安危联系得这么紧密。从那以后他变了,变得开始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刻苦地钻研业务,很快他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导弹操作号手。在他给父亲写的另一封信中他就写道:爱着山,恋着山,干在深山誓不出山!
从何时出山到誓不出山,看起来非常简单,真是要做起来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我们的部队大都部署在大山深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环境条件相对艰苦,就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阳光,对于守卫我们阵地和导弹的官兵来讲都是非常难得的奢侈品。有的分队一天只能看到两三个小时的太阳,星期六星期天晒被子都要抱着被子满院子追着太阳光跑。如果是赶上阵地值守,一天24小时都要待在阵地里,甚至十天半个月都看不到太阳,更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
通信班长李加华在一次阵地值守的时候,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名新兵躲在一个墙角哭鼻子抹眼泪,他走上前去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名小战士是因为好几天没有看到太阳,感觉到心情比较压抑,心里堵得慌就想哭一场。李班长思考了一会儿,他找来彩笔,在一个白板纸上画了一个红红的大太阳,并且把他们熟悉的菜地、营房也都画了上去,还画了一个持枪站岗的哨兵。每天早晨起床以后,李班长就组织大家把太阳升起来挂在墙上,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再把太阳降下来。时间长了,就在阵地内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升太阳仪式。大家都说虽然生活中缺少太阳,但我们内心深处却洒满阳光!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正是由于他们的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才挺起了大国的脊梁。
我们国家的导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十几个学科,三十多个专业,大大小小几百个专业原理。在我们的官兵心中,一枚导弹就是一所综合大学,入学容易毕业难。给大家打一个简单的比方,要想熟练掌握一张中等难度的电路图纸的话,就好比要熟悉记住北京市三环以内的所有的大街小巷和行车的路线。而对于一名合格的操作号手来讲,他们要掌握这样的电路图十张、十几张甚至上百张。
对于我们这支部队来讲,阵地密闭训练就是比较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复杂的战场环境。开展阵地密闭训练,一开始就要彻底切断阵地内外的一切联系,在最关键的时候就连阵地外部的空气都不能进到阵地内部去。训练过程中,官兵的日常给养要降到平时的一半,生活用水也要限量供应,就连空气中的氧含量也要降到普通标准的八成。这还不算,在训练过程中,大家还要穿上厚厚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这种环境中训练,就相当于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一个流程下来四五个小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官兵们在脱防护服的时候一只靴子都能倒出半碗汗水来。这样的训练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天,往往一训起来就是十天半个月,困难之多,挑战之大,没有经历过你是很难想象的!但是我们的官兵,没有一个人提出退出申请,没有一个人离开战位,因为在大家的心目当中都认定了一个理,阵地就是战场,训练就是打仗,关键时候绝不当孬种!绝不当逃兵!
记得那是2015年的夏天,我刚刚上任就收到上级的命令,要求我旅赴西北大漠执行实弹发射任务。这是我平生参加过的七次实弹发射中,让我感觉难度最大,挑战最高,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进场前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随机抽点发射单元,当转盘上的指针指到发射二营那个方位时,发射二营官兵顿时间像炸了锅,摇旗呐喊,又蹦又跳,兴奋至极。发射二营进场后,正在进行紧张的安家和宿营工作,突然又收到导演部的命令,要求他们要提前七天完成实弹发射任务,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准时准点发射,发射的窗口只给了短短的一分钟,超过这一分钟,就算这次任务失败。看了命令,我也为发射二营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计划变动之大,要求之高确实史无前例。当时我通过远程指挥信息系统大声问发射营长:“能不能完成任务?”发射二营营长立即站起来高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请首长放心!”这话说起来简单,具体要落实起来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果按部就班的话他们就肯定完不成任务。受领命令后,发射二营紧急召开了一个会议,果断启用了快反流程,在一些关键的岗位上采取了人歇装不歇,连续操作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发射二营居然将发射准备时间一下压缩了五分之四,为圆满完成任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按照命令的要求,上午10时30分20秒,导弹准时点火顺利升空,几十分钟以后,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这个五分之四来得太不容易了,它凝聚了我们官兵平时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呀!如果说1963年我们打的那枚是扬眉吐气的“争气弹”,那么这一次,我们打的就是一枚随时能战的“硬气弹”!
伟大的祖国就是我们坚守的阵地,国家安全就是我们永远追求的梦想!就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祖国轻易不用咱,用咱就是出重拳”!虽然我们始终也没有和敌人正面对决,但是我们时刻准备着,准备随时亮剑那一刻!谢谢大家!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地熟。但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地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
主持人待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他能够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得那么自然,那么妥帖,就像顾城诗写的一样:“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地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站在舞台上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希望跟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地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我是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我读的是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后来我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我的人事关系依然还在那个电视台。我在这个电视台,开始是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人,我和李维嘉。
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就说:“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坐的。”维嘉说:“那我这个椅子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坐的呢。”那个时候现场有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都发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里面有50多件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我们每天就往塑料袋里放礼品,我们每天做得特别快乐。
后来我当了现场导演,给现场的观众讲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我记得,在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有一次,我们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就问身边的人:“这哪儿来的现场导演?”然后对我说:“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说:“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台长说。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我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地投入,鼓掌鼓得多么卖力。”
后来,我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呢。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台长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让他去试试吧。可以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后来做了一个节目叫《真情》,台长就问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那个主持人说:“可以。”然后台长还问了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灯光师说:“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
所有的事情,我都特别开心地去做。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再尴尬或者再难堪的局面,我都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度过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面对困难,你有面对困难的勇气;绕过困难,你有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归宿是那样,我们何不开开心心地,欢声雀跃地,一蹦一跳地,朝着那样的一个归宿去。
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所以我特别地在这里花这么长时间,所要跟所有的朋友分享的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地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就算你有一天经历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有太多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有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他们有可能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太多的苦难,我们应该用微笑去面对它。
“舍得”这个词,我去查了一下。最开始,有两个人,说要投胎到人间去,有两种人生,一种是“舍”的人生,一种是“得”的人生。然后阎王爷问两个人,你们两个分别选什么样的人生,其中一个说,我要过“得”的人生,另一个人说,行吧,那我就过“舍”的人生吧。
于是乎两个人来到人间,过“得”的人生的那个人,最终成了一个乞丐,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他得到别人的资助,得到别人的怜悯。而说要过“舍”的人生的那个人,成了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地去给了别人。但是我想,我今天这么多年轻的朋友,80后,90后,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这个“舍”和“得”的概念?后来一想,不应该,与其在这里跟大家强调“舍”和“得”,还不如去考虑舍得背后的另外一个词——接受。
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给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这样的话,有一天它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在一生当中,如果你希望有一天回过头的时候,你或往前,或往后,或停下来的每一个脚印,都成为诗句的话,你就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谢谢大家!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六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做主持人了,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熟悉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的熟。但是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的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所以我说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它能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的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妥帖。就像顾城的诗写得一样:草在结它的子,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在舞台上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美国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叫约翰凯奇,他在一九五几年的时候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这样的。演奏家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琴谱,端坐好了以后,四分三十三秒之内,有指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一直静静地坐着。头十秒钟大家在等待,有可能这个钢琴师他在酝酿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动,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师起来,收起琴谱然后盖上琴盖说,我的演出完毕,走了。全场莫名其妙,但是安静下来以后,所有的观众体会到,虽然那一刻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们听到了琴键以外的音乐,自己的心跳,呼吸,小声地议论,些许的烦躁,所有的这一切放佛变成了《四分三十三秒》当中的音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想和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的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像我最开始,我大概是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我当时进到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叫做《男孩女孩》,我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节目可做,就这么一个栏目,每天大家上午就开会,然后中午到食堂吃饭,下午又开会,然后在办公室睡觉,然后又开会。但是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特别的新奇。但是后来打了很多次报告都没有留在湖南台。然后我就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我的人事关系还在的哪个电视台,湖南的一个地面频道。我特别珍惜一个称谓,我想我作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呆十年二十年,拿下这个称号。我在这个电视台,一进去开始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我们两个彼此认为是最帅的剧务,我和李维嘉。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们俩就在想,今天我抗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做过的。维嘉说,那我这个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做的呢。两个人每天有很多特别开心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现场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有个塑料袋,每一个塑料袋里有50多件礼品,我就负责每天录节目的时候往每个观众席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就做的特别快乐,因为我知道放不完的面条我可以带回家。然后后来我就当了现场导演,跟现场所有的观众朋友将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当然我们今天的现场的掌声全都是大家自发的,我们那时候要带领大家鼓掌。我那时候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我记得又一次我们的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哪儿来的现场导演,这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带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的。”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鼓掌鼓的多么的卖力。”我当时特别的快乐,因为所有的人靠去看当时的那个综艺节目要花很大的精力,求爷爷告奶奶得拿到一张票,我常常都在里面,特别的快乐。后来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哇,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你让他去试试吧。哇,可是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做了一个节目叫做《真情》,台长就问我们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可以。”然后还问了我们的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了。
所有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心里觉得我应该去这么做,而且这么做我特别特别地开心,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比如说今天的灯光,突然间没有往昔那么好了,今天的摄像不是你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妆之后总觉得你今天的黑眼袋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宾,今天的台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我一定要学会很好的忍耐,这样的一个特别尴尬或者是特别难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第一,度过了这个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你面对困难,你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你绕过困难,你有了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结束是那样,我们为何不开开心心的、欢声雀跃的,一碰一跳的能够朝着那样一个归宿去。因为我们心里面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对这个世界上认知的美好。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所以我特别在这里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跟我所有的的年轻的朋友分享的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的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即算你有一天经过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太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多么的苦难,我们应该多么用微笑去面对它。
我今年40岁,当然我得到了太多太多,得到了我很多受之有愧的观众给我的掌声和喜爱。因为我个人觉得在电视台,主持人只是最后一个完成者,如果我们今天现场没有灯光师,没有摄像,没有化妆师,没有音频师,这个节目完全不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所有的鲜花掌声给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受之有愧。舍得这个词我去查了一下,最开始阎王爷那时候好像在天上,有两个人说要投胎到人间去,有两种人生,一种是舍的人生,一种是得的人生。然后问两个人,你们两个人分别选什么样的人生。其中一个说,我要过得的人生。另一个人说,行吧,我就过舍的人生吧。于是乎两个人来到了人间。过得的那个人的人生,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乞丐。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他得到别人的资助,得到别人的怜悯,得到这个,得到那个。而说要过舍的那个人的人生,成为了特别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去给了别人。但是我想,我今天面对这么多年轻的朋友,80后90后,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这个舍和得的概念。我后来一想,不应该,与其在这里跟大家强调舍和得,还不如去考虑舍得背后的另外一个词,接受。上天地给你的东西,我们用双手去接着,捧在手心,当然也不必要高举过头顶,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受到这样的馈赠,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做你自己想做的任何让你快乐的事,前提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你可以一个人没看见,你可以一个人蹦着跳着回家,你可以怎么样都可以。所以,在这里要祝愿所有的年轻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你认为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希望你这一生当中,你往前,你往后,你停下来的每一个脚印,当你有一天回过头的时候希望他们成为诗句的话,你就踏踏实实地走好你人生的每一步。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七
这篇演讲稿是汪涵在开讲啦节目现场的演讲《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非常励志,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做主持人18年了,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熟悉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的熟。
但是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的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所以我说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它能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的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妥帖。就像顾城的诗写得一样:草在结它的子,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
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在舞台上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美国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叫约翰凯奇,他在一九五几年的时候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这样的。演奏家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琴谱,端坐好了以后,四分三十三秒之内,有指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一直静静地坐着。头十秒钟大家在等待,有可能这个钢琴师他在酝酿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动,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师起来,收起琴谱然后盖上琴盖说,我的演出完毕,走了。全场莫名其妙,但是安静下来以后,所有的观众体会到,虽然那一刻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们听到了琴键以外的音乐,自己的心跳,呼吸,小声地议论,些许的烦躁,所有的这一切放佛变成了《四分三十三秒》当中的音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想和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的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
就像我最开始,我大概是96年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我当时进到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叫做《男孩女孩》,我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节目可做,就这么一个栏目,每天大家上午就开会,然后中午到食堂吃饭,下午又开会,然后在办公室睡觉,然后又开会。但是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特别的新奇。但是后来打了很多次报告都没有留在湖南台。然后我就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我的人事关系还在的哪个电视台,湖南的一个地面频道。我特别珍惜一个称谓,我想我作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呆十年二十年,拿下这个称号。
我在这个电视台,一进去开始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我们两个彼此认为是最帅的剧务,我和李维嘉。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们俩就在想,今天我抗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做过的。维嘉说,那我这个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做的呢。两个人每天有很多特别开心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现场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有个塑料袋,每一个塑料袋里有50多件礼品,我就负责每天录节目的时候往每个观众席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就做的特别快乐,因为我知道放不完的面条我可以带回家。然后后来我就当了现场导演,跟现场所有的观众朋友将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
当然我们今天的现场的掌声全都是大家自发的,我们那时候要带领大家鼓掌。我那时候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我记得又一次我们的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哪儿来的现场导演,这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带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的。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鼓掌鼓的多么的卖力。我当时特别的快乐,因为所有的人靠去看当时的那个综艺节目要花很大的精力,求爷爷告奶奶得拿到一张票,我常常都在里面,特别的快乐。后来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哇,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你让他去试试吧。哇,可是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做了一个节目叫做《真情》,台长就问我们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可以。然后还问了我们的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了。
所有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心里觉得我应该去这么做,而且这么做我特别特别地开心,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比如说今天的灯光,突然间没有往昔那么好了,今天的摄像不是你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妆之后总觉得你今天的黑眼袋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宾,今天的台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
我一定要学会很好的忍耐,这样的一个特别尴尬或者是特别难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第一,度过了这个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你面对困难,你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你绕过困难,你有了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结束是那样,我们为何不开开心心的、欢声雀跃的,一碰一跳的能够朝着那样一个归宿去。
因为我们心里面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对这个世界上认知的美好。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所以我特别在这里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跟我所有的的年轻的朋友分享的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的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即算你有一天经过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太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多么的苦难,我们应该多么用微笑去面对它。
我今年40岁,当然我得到了太多太多,得到了我很多受之有愧的观众给我的掌声和喜爱。因为我个人觉得在电视台,主持人只是最后一个完成者,如果我们今天现场没有灯光师,没有摄像,没有化妆师,没有音频师,这个节目完全不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所有的鲜花掌声给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受之有愧。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八
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人汪涵参加了样式的《开讲啦》节目录制。他是第一位登上《开讲啦》的主持人。
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此前多名业界大佬都曾担任过开讲嘉宾。日前,汪涵也参加了该节目的录制,他也成为首位登上《开讲啦》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开讲啦》的演讲稿: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做主持人了,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熟悉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的熟。但是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的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所以我说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它能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的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妥帖。就像顾城的诗写得一样:草在结它的子,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在舞台上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
美国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叫约翰凯奇,他在一九五几年的时候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这样的。演奏家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琴谱,端坐好了以后,四分三十三秒之内,有指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一直静静地坐着。头十秒钟大家在等待,有可能这个钢琴师他在酝酿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动,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师起来,收起琴谱然后盖上琴盖说,我的演出完毕,走了。全场莫名其妙,但是安静下来以后,所有的观众体会到,虽然那一刻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们听到了琴键以外的音乐,自己的心跳,呼吸,小声地议论,些许的烦躁,所有的这一切放佛变成了《四分三十三秒》当中的音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想和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的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像我最开始,我大概是96年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我当时进到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叫做《男孩女孩》,我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节目可做,就这么一个栏目,每天大家上午就开会,然后中午到食堂吃饭,下午又开会,然后在办公室睡觉,然后又开会。但是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特别的新奇。但是后来打了很多次报告都没有留在湖南台。然后我就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我的人事关系还在的哪个电视台,湖南的一个地面频道。
我特别珍惜一个称谓,我想我作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呆十年二十年,拿下这个称号。我在这个电视台,一进去开始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我们两个彼此认为是最帅的剧务,我和李维嘉。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们俩就在想,今天我抗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做过的。维嘉说,那我这个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做的呢。两个人每天有很多特别开心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现场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有个塑料袋,每一个塑料袋里有50多件礼品,我就负责每天录节目的时候往每个观众席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就做的特别快乐,因为我知道放不完的面条我可以带回家。
然后后来我就当了现场导演,跟现场所有的观众朋友将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当然我们今天的现场的掌声全都是大家自发的,我们那时候要带领大家鼓掌。我那时候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我记得又一次我们的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哪儿来的现场导演,这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带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的。”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鼓掌鼓的多么的卖力。”
我当时特别的快乐,因为所有的人靠去看当时的那个综艺节目要花很大的精力,求爷爷告奶奶得拿到一张票,我常常都在里面,特别的快乐。后来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哇,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你让他去试试吧。哇,可是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做了一个节目叫做《真情》,台长就问我们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可以。”然后还问了我们的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了。
所有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心里觉得我应该去这么做,而且这么做我特别特别地开心,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比如说今天的灯光,突然间没有往昔那么好了,今天的摄像不是你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妆之后总觉得你今天的黑眼袋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宾,今天的台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赶快在内心鼓掌,因为你的机会来了。我一定要学会很好的忍耐,这样的一个特别尴尬或者是特别难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第一,度过了这个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你面对困难,你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你绕过困难,你有了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结束是那样,我们为何不开开心心的、欢声雀跃的,一碰一跳的能够朝着那样一个归宿去。因为我们心里面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对这个世界上认知的美好。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
所以我特别在这里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跟我所有的的年轻的朋友分享的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的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即算你有一天经过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太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多么的苦难,我们应该多么用微笑去面对它。
我今年40岁,当然我得到了太多太多,得到了我很多受之有愧的观众给我的掌声和喜爱。因为我个人觉得在电视台,主持人只是最后一个完成者,如果我们今天现场没有灯光师,没有摄像,没有化妆师,没有音频师,这个节目完全不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所有的鲜花掌声给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受之有愧。
舍得这个词我去查了一下,最开始阎王爷那时候好像在天上,有两个人说要投胎到人间去,有两种人生,一种是舍的人生,一种是得的人生。然后问两个人,你们两个人分别选什么样的人生。其中一个说,我要过得的人生。另一个人说,行吧,我就过舍的人生吧。于是乎两个人来到了人间。过得的那个人的人生,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乞丐。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他得到别人的资助,得到别人的怜悯,得到这个,得到那个。而说要过舍的那个人的人生,成为了特别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去给了别人。但是我想,我今天面对这么多年轻的朋友,80后90后,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这个舍和得的概念。
我后来一想,不应该,与其在这里跟大家强调舍和得,还不如去考虑舍得背后的另外一个词,接受。上天地给你的东西,我们用双手去接着,捧在手心,当然也不必要高举过头顶,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受到这样的馈赠,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做你自己想做的任何让你快乐的事,前提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你可以一个人没看见,你可以一个人蹦着跳着回家,你可以怎么样都可以。所以,在这里要祝愿所有的年轻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你认为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希望你这一生当中,你往前,你往后,你停下来的每一个脚印,当你有一天回过头的时候希望他们成为诗句的话,你就踏踏实实地走好你人生的每一步。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九
汪涵是一位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他主持的《天天向上》获得了观众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该节目把知识传播给了我们,值得推广!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做主持人18年了,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熟悉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的熟。但是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的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所以我说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它能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的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妥帖。就像顾城的诗写得一样:草在结它的子,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在舞台上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美国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叫约翰凯奇,他在一九五几年的时候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这样的。演奏家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琴谱,端坐好了以后,四分三十三秒之内,有指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一直静静地坐着。头十秒钟大家在等待,有可能这个钢琴师他在酝酿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动,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师起来,收起琴谱然后盖上琴盖说,我的演出完毕,走了。全场莫名其妙,但是安静下来以后,所有的观众体会到,虽然那一刻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们听到了琴键以外的音乐,自己的心跳,呼吸,小声地议论,些许的烦躁,所有的这一切放佛变成了《四分三十三秒》当中的音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想和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的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像我最开始,我大概是96年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我当时进到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叫做《男孩女孩》,我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节目可做,就这么一个栏目,每天大家上午就开会,然后中午到食堂吃饭,下午又开会,然后在办公室睡觉,然后又开会。但是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特别的新奇。但是后来打了很多次报告都没有留在湖南台。然后我就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我的人事关系还在的哪个电视台,湖南的一个地面频道。我特别珍惜一个称谓,我想我作为一个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后面没有之一的话,很难。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经视最忠诚的员工,我愿意在这里呆十年二十年,拿下这个称号。我在这个电视台,一进去开始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我们两个彼此认为是最帅的剧务,我和李维嘉。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们俩就在想,今天我抗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做过的。维嘉说,那我这个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做的呢。两个人每天有很多特别开心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现场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有个塑料袋,每一个塑料袋里有50多件礼品,我就负责每天录节目的时候往每个观众席放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每天就做的特别快乐,因为我知道放不完的面条我可以带回家。然后后来我就当了现场导演,跟现场所有的观众朋友将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当然我们今天的现场的掌声全都是大家自发的,我们那时候要带领大家鼓掌。我那时候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我记得又一次我们的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哪儿来的现场导演,这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带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的。”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鼓掌鼓的多么的卖力。”我当时特别的快乐,因为所有的人靠去看当时的那个综艺节目要花很大的精力,求爷爷告奶奶得拿到一张票,我常常都在里面,特别的快乐。后来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哇,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你让他去试试吧。哇,可是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做了一个节目叫做《真情》,台长就问我们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可以。”然后还问了我们的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了。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主持了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地熟。但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地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
主持人待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他能够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得那么自然,那么妥帖,就像顾城诗写的一样:“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地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站在舞台上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
其实,我在这里特别希望跟年轻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用心地去做你认为该做的每一件事情。我是中专毕业,我没有读过大学,我读的是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后来我去了湖南经视,就是到目前为止,我的人事关系依然还在那个电视台。我在这个电视台,开始是做剧务,当时我们剧务组有两个人,我和李维嘉。
做剧务的时候,我们俩是最快乐的剧务,每天往这个演播厅扛椅子。扛椅子的时候,我就说:“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坐的。”维嘉说:“那我这个椅子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坐的呢。”那个时候现场有256个观众,每个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都发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里面有50多件礼品: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我们每天就往塑料袋里放礼品,我们每天做得特别快乐。
后来我当了现场导演,给现场的观众讲一些笑话,活跃现场的气氛,带领全场的朋友鼓掌。我记得,在当现场导演的时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厉害的。有一次,我们台长到现场来看节目,就问身边的人:“这哪儿来的现场导演?”然后对我说:“小伙子,你过来。”我就过去了,说:“台长,你好!”“把俩手伸出来。”台长说。我说:“啊,怎么做节目还检查指甲盖洗没洗干净?”我一伸手,手拍得特别红。他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地投入,鼓掌鼓得多么卖力。”
后来,我又当导演,可以让我特别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节目,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呢。没过多久,台里面做内部的晚会,台长说汪涵是学播音主持的,让他去试试吧。可以在全台同事的面前主持节目,开心得不得了。后来做了一个节目叫《真情》,台长就问当时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汪涵当搭档可以吗?”那个主持人说:“可以。”然后台长还问了一个灯光师:“小廖,你觉得汪涵可以吗?”灯光师说:“不错,暖场的时候,全场观众都乐成那样,让他去吧。”太开心了,我可以当主持人。
所有的事情,我都特别开心地去做。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接受;再尴尬或者再难堪的局面,我都一定要扛下去。因为面对困难无非三点:度过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面对困难,你有面对困难的勇气;绕过困难,你有绕过困难的狡猾。多好,你还要生命教你什么?你还要这个舞台教你什么?就像塞内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现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既然我们都知道最终的归宿是那样,我们何不开开心心地,欢声雀跃地,一蹦一跳地,朝着那样的一个归宿去。
叔本华好像也说过同样类型的话:如果你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所以我特别地在这里花这么长时间,所要跟所有的朋友分享的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这么健康;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能够这么自由地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就算你有一天经历了所有的东西,你会觉得:“哇,生命有太多苦难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有苦难了。很多哲学家穷其一生,他们有可能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生命有太多的苦难,我们应该用微笑去面对它。
“舍得”这个词,我去查了一下。最开始,有两个人,说要投胎到人间去,有两种人生,一种是“舍”的人生,一种是“得”的人生。然后阎王爷问两个人,你们两个分别选什么样的人生,其中一个说,我要过“得”的人生,另一个人说,行吧,那我就过“舍”的人生吧。
于是乎两个人来到人间,过“得”的人生的那个人,最终成了一个乞丐,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他得到别人的资助,得到别人的怜悯。而说要过“舍”的人生的那个人,成了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地去给了别人。但是我想,我今天这么多年轻的朋友,80后,90后,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脑子里,建立这个“舍”和“得”的概念?后来一想,不应该,与其在这里跟大家强调“舍”和“得”,还不如去考虑舍得背后的另外一个词——接受。
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给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这样的话,有一天它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在一生当中,如果你希望有一天回过头的时候,你或往前,或往后,或停下来的每一个脚印,都成为诗句的话,你就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谢谢大家!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十一
作者简介:汪建,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现任华大基因董事长,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名誉院长,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
第一个能做的事情,能够预防和预知出生缺陷。这就让我想起来当年我下乡的时候,我14岁就下乡农村,我们湖南湘西的山沟沟里面,有很多的近亲婚配,所以那个地方的出生缺陷相对严重一些。后来我学医以后,我就一直想,能不能把这个出生缺陷控制下去。出生缺陷大多数都是因为基因的缺陷造成的,我如果知道这个基因谱,出生缺陷不就能够控制住了吗?现在从幼儿园拼起,其实应该从妈妈的肚子开始拼起。如果受精卵是好的,怀孕的宝宝是好的,不带有任何出生缺陷,不带有基因的这些疾病,那么这个宝宝就在一个好的起步阶段。所以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的进步,现在对出生缺陷的检测,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经济上可以接受,临床的检测度、准确度比现有的方法,都有了极大提高的一个状态。如果我们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国、全世界去,中国不光能够成为控制出生缺陷最好的国家,可能也会成为控制全球出生缺陷领先的国家。
刚才小撒问大家愿不愿意活到一百岁,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物质财富带来的是什么?我就弄不清楚,那一个规则排列的碳(元素),那么值钱吗?而且把它用一个叫“克拉”的这么一个单位,然后还代表着圣洁,这不整个就是扯吗,对不对?不就是一个规则碳(元素)吗?还有那些金银财宝,金银财宝都叫“盎司”,都是虚拟的一些消费模式,就把大家引导过去了。特别是量化了以后,在银行里面有好多个00000存在那儿,就忘记了自己来到世界上是干什么的。
像我这种低消费的人,我就这一身衣服,当然是两件一样的,经常洗一洗,两天洗一下。在任何正规的场合下,我也不需要换个什么玩意儿去参加英国人传统的晚宴,他们这个燕尾服、那个大袍、领结,我也不需要。
在工业时代,我们所有的产品,包括你们桌子上放的加多宝,所有的这些都叫物质。物质生产出来,它可以被赋予价值,它有价值,它也可以给赋予价格,它就很容易交换。特别可恶的和可笑的是,有的人,先发达的人,做出很多引导性的样子来。名贵的鞋、名贵的衣服,你说那个鞋,那么高的跟,你穿着舒服吗?戴着那些什么金银财宝,你说你重不重啊?你看我啥都没有,当然眼镜戴着,刚才主要要看我写的什么东西。所以像这样的东西,就是因为他们走在前面了,他们制造出一个一个的消费热点,一个一个的虚拟的消费的模式,一个一个奢华的、满足人类莫名其妙虚荣心的这种奢华的心理状态。
非常可惜的是生命科学滞后,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命都没有被它价值化。特别是健康,没有给它分开,没有把它一截一截的怎么算。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没有什么量化的东西可以和生命去比。生命的价值是由健康来承载的,健康的根本是基因起到一个根本的作用。我生在这个世界上,我满足了我的衣食住行,我就要掌控我的生老病死,不光有一个健康幸福的生活,更应该利用这一段时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未来留下一点什么。
那些虚拟的东西,那些奢华的东西,我来“忽悠”你们,我来“传销”你们,远离它们吧。
我最恨的两个字叫养老,我都60多了,你看我要养吗?谁养谁啊!
我们要不要让中国的每一个老同志,能够老有所为、老而精彩?今天对你们讲比较遥远,如果你们的父母亲、你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现在一点都不烦你们,你看到他跟你一样健康,他也可以一块儿跟你上球场,他也可以一块儿跟你高山速降,他也一块儿可以登珠峰,你想想那时候人类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你是不是觉得很爽?如果我们年轻的姑娘们,这个皮肤叫颜值,能够长期地保持不变;我们的小伙子的肌肉力量,随便可以做50、100个俯卧撑,就像我现在随便做,你们估计没几个人做得过我。
上个礼拜我还见了一位91岁的老人,就是巴菲特的那个合作伙伴,在四万人的的运动场里面,6个小时没动回答50个问题,然后坐下来跟中国代表团又谈了半个小时,晚上吃饭的时候,又跟我们谈了两个小时,他91岁了依然在运作将近1000亿美金的一个投资公司。所以这些人都依然在做工作,在做贡献。
所谓一到“养”,那就变成社会负担了,叫作等着饭、等着睡觉、等着死。那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什么用?人生应该怎么样来选择?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人命关天,但是一到工作和学习上,我现在还活着,我就不管它关不关天了。我这个年龄,小时候的同班同学四十多个人,已经有十几个人离开人世间了,所以说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事情。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十二
所以我说主持人应该在舞台上像春风一样,它能够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得那么地自然,那么地妥帖,就行顾城的诗写的一样:。
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的美好。
我有时特别的希望,我站在舞台上,什么都不说,站在舞台上,就十分的美好。
美国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叫作约翰.凯奇,他在一九五几年的时候,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作《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这样的,演奏家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琴谱,四分三十三秒之内,手指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一直就静静地坐着,头十秒中大家在等待,有可能钢琴师在酝酿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动,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师收起琴谱,盖上琴盖,说:我的演出完毕,走了。全场莫名其妙,但是安静下来以后,所有的观众体会到,虽然你那一刻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们听到琴键以外的音乐,自己的心跳、呼吸、小声的议论、些许的烦躁,所有的这一切仿佛变成了《四分三十三秒》当中的音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困难无非三点:度过困难,你有度过困难的智慧;
面对困难,你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绕过困难,你有绕过困难的狡猾。珍惜每一个困难,它教会你成长。
塞内加: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
叔本华: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会更像一个智者而非受难者。
好的坏的都收下,接受生活给你的全部馈赠读书人几个愿望:第一、为天地立心。
第二、为苍生立命。
第三、为往圣继绝学。
第四、为万世开太平。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没有这个坟墓,那不就只能暴尸街头。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十三
如果我们把传统文化,放在古代一个真实的社会场景下面来认识它的本质,它真正起的作用,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承”。以上是中央电视台节目开讲啦的励志话语,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开讲啦。
欢迎阅读。
上一次下面的同学刚刚大学毕业,所以我讲的题目是“读书永无毕业”。你其它可以毕业,读书不能够毕业,要一直读下去。那么今天讲什么呢,我想讲讲我这几年,我自己读书的一点体会,包括读纸质的书,读电子书,读这个社会的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我就想谈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些看法。
我把“传”跟“承”分为两个概念,“传”我认为就是使它保存、流传;“承”,那就是要使它延续、继承,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给我们提出了不同的任务,我们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传”,我认为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我们要尽我们的可能把前人留下来的精神的、物质的文化,这些遗产都要在我们这一代,尽可能把它完整地保存下来。如果我们再不自觉地保存的话,它们很可能就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它就绝了。不要去区分它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先进还是落后,没有必要,有的时候你争论它该不该保存的过程中间,可能这个老建筑就倒塌了;这个文化的人,可能就已经去世了,或者已经丧失了再传的能力了。不争论,保存下来。
还有一些可能是古代人他们一种生存智慧,我们可能一时不理解的,你真把它毁灭了,或者任由它自生自灭,那么等你意识到的时候,也许已经没有办法再深入了解研究,更谈不上能够继承弘扬了。比如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就宣布废除原来的农历,完全实行公历。但是我们慢慢发现中国的农历并不是当时反对它的人说的是阴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特别是其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它是非常好地使中国那么多的农民能够把握住生产跟生存的节奏,这是一种古人生存的智慧。中国以这么小的比例的耕地养活这么多人口,那么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这二十四节气,这样的一种生存智慧是有关的。所以大家知道,最近这已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我们可能今天还认为是一种迷信,一种不好的习俗,也许它包含了当时的人,他们在特殊的条件下这样一种生存的智慧,那我们不妨把它留下来以后慢慢地研究。
那么这几年,又需要重新讲“孝”了。我看有的农村里面,把二十四孝图都重新放上去了。那这个“孝”里面,有些就是今天看来很可笑的。老人生了病,自己割块肉给他煮了吃了,就算你的心完全是好的,那么今天现在我们也明白人的肉不能治病的。那个冰里面,冬天,老人要吃鱼了,他躺在冰上说让冰融化然后鱼就出来,这也是,你浇点开水也可以嘛!对吧!你说这个人,这宣扬什么呢?宣扬这个,这叫“孝”?这些二十四孝里面的糟粕部分,模仿也没用的。还有的今天讲孝,叫小孩子穿一个汉服啊,跪着磕头啊,但是起什么作用呢?所以我这几年,特别我接触研究中国人口史,我慢慢体会到了,“孝”的本质不是那些表面文章,“孝”的实质就是要一代一代的人,为家族、民族、社会的繁衍、延续,做出贡献。为什么中华民族,特别它的主体民族——汉族,今天在世界上还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呢?“孝”的观念,起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所以你看从春秋战国时候,很多流传下来的故事,包括《赵氏孤儿》,那保存一个家族的后代,这是很神圣的事情,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绵延的确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到了今天,“孝”的本质变了没有呢?我觉得没有变。
我们看看,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只是知道发达国家他们开始晚婚了,不结婚了,不愿生孩子了。现在呢,连亚洲这些原来的传统国家现在也面临这个任务了,日本已经严重到人口下降,有人说将来到哪一天,如果现在这个人口下降不改变,日本人都要消失了。我们知道日本的内阁,专门有一个部叫少子化的对策部,对付什么?孩子生得少要想办法,但对付这么多年,好像没有改变这个事实。最近一次日本高考,已经很多学校招不到学生了。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那么中国呢,我们也碰到这个难题了,最典型的是上海,上海的户籍人口,不包括现在外面新来的,户籍人口是连续出现负增长。也就是上海的户籍人口,每年生的少、死的多,老龄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那么到现在政府放开两胎,大得人心,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并没有出现有些人想象放开以后的所谓的井喷,什么原因呢?大家都在计算生孩子的代价。所以我就想到我们这个孝道,今天有没有作用?我认为是有的,保证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人口繁衍。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就可以解决当代世界上,面临的这个难题。
那我这样讲这个孝道是不是就没有糟粕,没有需要扬弃的呢?也有的,比如说古代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是不包括女孩子的,男尊女卑,这个就是糟粕。这个部分,我们今天讲的,那应该是男女平等的,我们讲的“后”包括女性,所以我想,我这是举的“孝”这个例子,其它我们今天,我们讲,如果说继承传统文化,我想都应该把它具体化,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面,停留在盲目地颂扬。如果我们把传统文化,放在古代一个真实的社会场景下面来认识它的本质,它真正起的作用,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承”,在我们这代人里面有选择性地,进行合情合理地创新、转换,那么这样的传统文化,就能成为我们今天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并且通过我们传给子孙后代,使它在中国、在世界永远地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我还没有以这种方式来读过书,读书是希望环境很安静、人很少,然后心静下来,再慢慢读书。今天站在舞台上,和这么多朋友交流读书的体会,这还是第一次。但我感觉这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和交流的方式,我特别想把我的感慨与在座的各位分享。
大家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我在工作中常被问及:“为什么要读书啊?读书有什么用啊?”本来我以为是这种问题还用问,后来我一想,我年轻时候也这样。二十多岁时,我曾经到一位功成名就的老先生家去,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我看他还在看本书,然后我就把这疑问问出来了,我没好意思说您这么大岁数还看书有什么用,没想到他倒反问了我一句:“看书难道还要有用吗?”就像谁会问吃饭有什么用吗?这就回答了,读书本身是很有用的。
现在,我也经常碰到一些年轻朋友问我,读书能有什么用?能帮我涨工资吗?看一本书,今天挣一百,明天挣二百?看完找工作的攻略,然后马上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看完爱情鸡汤以后,能够找到白马王子和女神?虽然这些是功利主义,但是读书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作用。
其实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读书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人生的态度,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人们饿了,就需要吃饭;当人们精神饥渴的时候,就需要读书、学习。
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当时我正在农村上山下乡。我作为一个农民,天天在地里干活,干活一天挺累的,再去抽时间读书也的确实是个很苦的事。但是还是要一点促使自己想要读书,是什么?就是心灵的苦恼、心灵的沙漠,想读书。特别是当时正处于涨知识的时期,对人生、社会都有很多想去了解。所以即便生活条件苦一点、差一点,但是能读到一些书,还是能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就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大学生。
这是我个人的例子,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后来我仔细一想,如果要是没有高考制度的改革呢?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呢?那我读再多的书,能改变个人的命运吗?我忽然悟到我个人的读书学习,是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读书学习是离不开的。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这样的一个根本的路线。“实事求是”哪儿来的?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里的一句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书中确实有我们思想的闪电,有我们历史的智慧,有我们文学的滋养。
当今世界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战争、疾病等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诺贝尔得主就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回到2520xx年前去,向孔子寻找智慧。
耳熟能详的《法国人权宣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已经被誉为世界的黄金定律,这也是汲取了我们古人的智慧。
再过三年,也就是20xx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哪儿来的?两千年前《诗经》里面的,最早提出来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啊”,两千年前的古人对未来的社会就提出了历史的期盼,社会安定,人民富裕。所有的这些历史的智慧,都在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
屠呦呦女士,获得了诺贝尔奖,她就讲到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典籍给她以巨大的启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是,只要读进去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经历了那么多次民族、国家的磨难,文明却不间断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脉络。几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特质、精神追求,是通过历史的典籍传承下来的,典籍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将几千年的历史的记忆、几千年的知识、几千年的智慧,存藏在里边了。
我们要使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要使中华文明能在当今发扬光大,我们就只有一条路,就是读书。了解我们古人的记忆、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智慧,我们才能很好地把这样的文化传承下去。
人们常会问我,你怎么看待现在的阅读现象。比如地铁里,现在大家都是在那儿低头看手机,而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看到大家都是拿一本纸质书在看,你对这些现象怎么看?而现在我们中国人现在没有这种阅读习惯啊,到底赖谁呀?我说只要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历史,就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在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四十年来,我们经济上这样强大起来了,那么我们古人说得好啊:“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富了口袋以后,我们更希望富脑袋,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读书学习成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倡导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现在中国确实还有很多这样的读书人。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我们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天都有几千人在书香中过大年。刚刚视频里拍到的一个镜头,是我们一位大年初一的第一位读者,他是什么时候来到图书馆的呢?是大年三十的晚上的十点,一直等到大年初一。为什么?因为大年初一第一个进馆的读者,我们奖励一套文津奖的图书。我作为一个馆长,我在放假值班的时候,看到这些读者在馆里,我都非常地感动。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在平均每天到馆的读者,一万多人。还有,我们网站的点击量14亿次,国外人一听都很惊讶,天文数字!
我说我们中国人爱读书的人也很多。记得当年。
鲁迅。
说,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些人是中国人的脊梁。随着我们社会发展下去,我相信爱读书又善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赶上了一个读书学习的最好的时代。
《四库全书》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多少字?7.8亿字。《二十四史》多少字?四千万字。在这个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我们怎么读书?必须要是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思想精深、文化厚重,审美意识非常强,特别是经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欢迎的。
我特别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老子绎读》。这部书首先是老子的《道德经》,是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根本的一些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都在这五千六百字里。除此之外,这本书是我们的任继愈老馆长第四次修改的,九十岁的高龄解释了老子这本《道德经》。
什么是经典?这就是经典!经典要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我特别欣赏张载的“横渠四句”,作为一个图书馆人,作为我们这一个当代的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科学,因为科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从书本上来的。一本和科学有关的书,对我来讲具有特别意义的这一本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所写的《最初三分钟》。这本书其实是他拿诺贝尔奖之前三年写的,所以写科普书一个好处,就是很可能三年之后,你就获得诺贝尔奖了。我是在八十年代末那个时期读到这本书的,那时候我已经做研究生了,那本书给我一个非常大的震撼,是什么呢?仰望星空,看到有非常非常多的星星,那么这些物质是哪里来的?宇宙是怎么起源的?这也是哲学家们问了两千多年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面,他讲到物理学家、科学家现在有一个理论叫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实验和观测的验证,这个理论说,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仅仅三分钟的时间里面,就形成了后来形成恒星的这些物质。所以哲学家们问了两千多年,但是没有答案的一个问题,宇宙的起源是什么,物理学家和科学家就这么简单地回答了。这对我来讲是个巨大地震撼,科学的威力就这么大,它可以解决我们哲学家们,我们人类一直想找到的问题的答案。
所以198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我觉得我书读得显然不够多,那么怎么办?在科学院读了两年的研究生,我觉得我书读得还是不够多,知道的东西还是很少,我出国留学,到英国去读书,我到英国才发现,我书读得真的是不够多。为什么呢?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讨论我们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经常问一个问题,他说:“what’sthescienceofit(这里面有什么科学原理)?”就说你做的这个研究,或者我们讨论的问题,里面的科学是什么,问这个问题。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一脸茫然,我知道什么是天文,我知道什么是物理,我也知道什么是化学,生物,我都知道,我就是不知道科学是什么。这让我想起来,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然后一直到英国留学,竟然从来没有人,从来没有老师,教过我什么是科学,我学的都是科学知识,我学了很多,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方法是什么,一直都不知道。
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跟孔子有关的,叫作两小儿辩日。这两个小孩儿在那吵架,孔子发现了,孔子好奇心很强嘛,看看这俩小孩儿在干啥,发现一个小孩儿说,孔先生您是个圣人,您什么事情都知道,我们两个现在吵架,吵不出结果来,您给判一判。一个小孩儿说,肯定是早晨的时候太阳离我们近啊,为什么呢,早晨太阳看起来很大,那大嘛表明是离我们近;另外一个小孩儿说,胡扯八道,早晨的时候特别地凉,中午的时候很热,那热显然是离我们近嘛,但是看起来小一些。孔子一想这玩意儿麻烦了呀,早晨时候,那个又大又凉,这个又热又小,到底什么时候近。所以孔子说,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所以这个故事到这儿,是怎么结束的呢?两个小孩儿就嘲笑孔子说,哈哈哈,原来你并不比我们知道得多。但事实上,到底是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必定只有一个答案。当然我们今天知道一样近,对不对。为什么早晨凉,但看起来大呢?为什么中午看起来小,但是很热呢?这里面有大气科学问题,有测量学的问题,有传热学的问题,各种各样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两千多年来,我们没有去刨根问底,追问背后的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典型的,以诡辩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代替追求真理。
第二个故事其实更加脍炙人口,就是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他整天担心,这个气为什么不塌下来把他给砸死,天上的星星啊、太阳啊、月亮啊,为什么不掉下来把他给砸死,脚下的这个地,是不是不结实,会不会把他给掉下去了,那不就活不成了嘛,天天担心这些问题,所以寝食不安。他有一个朋友开导他,他说,你这个人真是没事找事,你看这个气就是气嘛,你天天在里面呼吸,在里面行走很自如,呼吸自如,行走自如,它显然不会塌下来,所以它不会塌下来。那行吧,气不塌下来,那天上的星星为啥不掉下来呢?然后他这位朋友又开导他,应对如流说,这个星星啊,这些东西就是光,光怎么会掉下来呢?就是光掉下来,砸着你也没事啊,对不对,说了没事了。他又说,那地要是万一陷下去怎么办?他说你看,你跺一跺脚,这个地就是一大块东西,结实得不得了,你不可能掉下去。所以结论就是说,因为天不塌,所以天不塌,因为地不陷,所以地不陷,不要担心。
我们经常讲,我们中国古代有辉煌的科技成就,例子,古代的四大科技发明,这四件中国古代的辉煌的成就全部都是技术,没有任何科学。我们没有刨根问底,追问这些技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你如果要追问的话,指南针背后的科学,背后的道理是什么?电磁学呀;造纸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化学呀;活字印刷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自动化科学呀;火药是什么?化学呀。如果我们追问这背后的道理,把它搞清楚,我们中国的科学早就领先了,落后的技术给我们中国带来的是什么,我想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也是我们对科学和技术不能够区分的一个例子,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就是科学的东西,但我们并没有真的知道,科学到底是什么。
几年前,当普京还是俄罗斯总理的时候,俄罗斯跟德国在合作研制一个天文卫星,这个项目它的科学的目标就是想理解暗能量是什么。普京听了这个汇报之后说,讲得非常地好,这个项目看来挺有意义的,但是我有两个问题,我想请教各位科学家,第一,暗能量有没有用?第二,暗能量是不是危险?他想知道这两个问题,因为花很多钱嘛。俄罗斯科学家一脸蒙,不知道怎么回答,德国科学家说,这个问题好回答,他说总理先生,如果一百年前我们问爱因斯坦相对论有没有用,相对论危险不危险,爱因斯坦的回答,就像上次王所长在这个地方对所有问题的回答一样,三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回答不知道呢?回答不知道的原因是这样,科学研究我们关注的是科学规律,爱因斯坦也不知道,但是一百年之后,我们看看相对论有没有用,危险不危险。核电站所基于的原理,相对论,我们都要到医院里面,经常啊,希望大家不要去,但是大家还是有机会去的,x射线的检查,还有ct的检查等等,我们经常都要用的加速器,加速器基于的原理,狭义相对论。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相对论很有用,危险不危险,危险得一塌糊涂,原子弹、氢弹的原理,就是相对论。暗能量,我们今天绝对不知道它有没有用,危险不危险,一百年之后是怎么样,也没有人知道,也可能很有用,但是用在哪,不可能知道,也可能很危险,怎么危险可能也不知道,这就是科学。科学所关注的是研究科学规律,发现科学规律。
到底什么是科学?科学简单地来讲,就是刨根问底四个字。科学本身还有三个性质,我把它叫作科学的三个要素,记笔记的赶紧记下来,一会儿说不定要考你们啊。第一个要素,科学的目的,发现规律。可以是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是人的行为的规律,可以是社会活动的规律,可以是经济学的规律,都可以,只要是发现规律为目的的,这就可能是科学,但不一定就要是科学。科学的第二个要素是科学的精神。
科学的精神有三条:质疑、独立、唯一。质疑指的是什么事情?有地心说,大家一再质疑,你到底对不对啊,和观测结果能不能对得上啊,有了日心说,开普勒还在质疑,你这个圆轨道对不对呀,你到底和天文观测能不能结合上啊,有了开普勒定律,牛顿还不满足,为什么有开普勒定律呀,不断地质疑。科学精神的第二个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不管谁做这个科学研究,美国人做,英国人做,中国人做,只要做对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唯一是说,最后你追求的科学规律是唯一的,即使牛顿不发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我们等的时间足够长,也可能小撒会发现,叫作小撒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是一样的,无非是早晚而已,不同人发现的,所以这个都是一样的,这是它的唯一性。那么科学还有方法: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逻辑化就是你可以根据一些公理假设,按照你的逻辑往下走,就叫逻辑化。定量化就是你要能够做计算,这个使用的是数学工具。第三条是实证化,你需要做观测、做实验才可以发展科学。所以科学有三个要素,有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
我们国家是航天科技的大国,去年我们的发射的次数,跟美国是持平的,但是我们如果数一数,我们在天上的,比如说天上的做科学研究的卫星的话,我们占的比例非常小。但是好的地方在于,现在我们国家逐渐地认识到了科学的作用。习总书记提出来,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要同步发展。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我相信我们在使用我们先进的航天技术做科学的探索,来探索宇宙、认识宇宙里面的科学规律,在这件事情,应该会做得越来越多。这实际上也是我本人,十几年前回国的一个原因。我觉得中国的未来,肯定会给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十四
首先,我很喜欢看这个节目,但是我看完了以后就有种感觉——被请来的嘉宾都是有头有脸的,但是为什么要整天让他罚站呢。大概是上辈子淘气淘得多吧,弄张椅子来坐坐如何,谢谢谢谢,这样舒服的多。
我的名字叫蔡澜,为什么叫蔡澜呢?因为我是南洋出生的,我爸爸说:“你就蔡南吧,南方的南”。但是我有一个长辈,这个名字也有个“南”字,所以说不好、忌讳,就改成这个波澜的“澜”字。古语也有云:“七十而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不必遵守规矩,一下子就活了。
这个人生真的不错,真的好玩啊。有两种想法,你如果是认为很好玩就好玩,你认为不好玩就不好玩。就像你走过去一出门,满天乌鸦嘎嘎嘎地叫。这个很倒霉,但是你想,乌鸦是唯一在动物中间会把食物含着给爸爸妈妈吃的,这种动物很少,包括人类也少了。所以说在这么短短的几十年里面,把人生看成好的,不要看成坏的,不要太灰暗。我是最喜欢跟年轻人聊天的,因为我想我可以跟他们沟通,我自己心态还算年轻。就是发现很多年轻人,还是跟我有一点代沟,就是我比他们年轻一点,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这么简单。我喜欢看书,我喜欢看很多很多的书,什么书我都看,小的时候就看《希腊神话》,喜欢看这些幻想的东西。那么就喜欢旅行,一喜欢旅行眼界就开了,看人家怎么过活。我在西班牙的时候去看外景,有一个老头在那边钓鱼,西班牙那个岛叫伊比沙岛,退休的嬉皮士在那边住的。这个老嬉皮在那边钓鱼,我一看前面那些鱼很小了,我一转过头来,那边的鱼大的不得了。我说:“老头,那边鱼大,为什么在这边钓?”他看着我说:“先生,我钓的是早餐了。”没错,一句话把你的人生的贪婪,什么都唤醒了。
在旅行中间,你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另外的一次,在印度山上,整天就煮鸡给我吃那个老太太,我说:“我不要吃鸡了,我要吃鱼呀!“那太太说:“什么是鱼嘛?”她都没看过,那是山上。我就拿了纸画了一条鱼给她,说:“你没有吃过真可惜呀。”老太太望着我说:“先生,没有吃过的东西有什么可惜呢?”都是人生哲理。
我出道很早,我差不多十九岁已经开始做电影的工作了。那时候跟一些老前辈一坐下来,一桌子十二个人,坐下来我最年轻。但是我坐下来的时候,我已经在想有一天我坐下来我是最老的呢。果然,这个好像一秒钟以前的事。我昨天晚上跟人家去吃饭,我一坐下来已经是最老的了。所以不要以为时间很长,就是这么一刹那就没了。提到墨西哥,我在墨西哥也住了一年,去到墨西哥的时候,我想买看有人家卖爆竹烟花,我想去买来放。我的朋友说:“蔡先生,不行,不行啊,死人才放的呀!”为什么死人要放烟花爆竹,其实他们那边的人生活很辛苦,人很短命,跟死亡接触的很多。那么一接触的很多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死亡这件事情变成一种欢乐的事情呢,那为什么一定要生着才庆祝嘛,人死了就庆祝呗。
我认为年轻人要做什么都可以的,只要有心的话,总有一天给你们做到,这个就是年轻的好处。在玩乐中体验人生,在平常的烟火气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到一个餐厅去,我吃了很好吃,我就写文章来推荐给大家。因为做生意的确不容易,我不会随便骂人。至少呢,我写的那些文章人家拿去,彩色放大了以后贴在餐厅外面。你到香港去看好了,通通是,总之做什么事情都要很用心去做,样样东西都学,有一本书教你怎么做酱油的,我也买回来看。像我,我也练练书法、刻图章,学完了以后,学多了就样样东西是专家。所以,人的本事越多越不怕,就是我一天坐飞机,晚上的飞机,深夜的飞机多数遇到气流,这个飞机很厉害就一直颠、一直颠,颠就让它颠吧,我就一直在喝酒。旁边坐了一个澳洲大肥佬,一直在那抓住的,一直怕、一直抓、一直怕。好,飞机(稳)定下来了以后,他看着我,非常之满意的看着我。他说:“喂,老兄你死过吗?”“我活过”。
年轻人,总要有点理想,总要有点抱负,总要有点想做的事情,要做就尽量去做吧!
汪涵开讲啦励志演讲稿篇十五
如果我们用基因科技,把出生缺陷拉到全世界最低,也让全世界人民共享这一科学进步带来的福祉,让中国的心脑血管发病率最少,让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最少,有了这些疾病的人,能尽快地恢复过来,我们都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
我曾经有一个职务,是中国性艾协会副秘书长,是什么呢?性病、艾滋病协会。当时我在做艾滋病研究,那个时候中国的艾滋病检测出来的发病率,大概是一万到三万人。十几个亿的国家、大国,只有这么一点点的发病(率),是全世界控制艾滋病最好的一个国家,大家都很自豪,说我们中国艾滋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后来,1994年的下半年年底的时候,河南的有一个防疫站的同志,带来42份样本找到我说:“我怀疑这些人是感染上了hiv了。”我说:“有那么多吗?”他说:“你试一下吧。”
因为当时做一个检测很贵,好几百块钱,那个时候大家的工资一个月才一百来块钱,没人做得起这个,我当时做这个研究的,我做了一下。42份中间有37份阳性,换句话说,他怀疑的那42个人中间,37个已经感染上了艾滋病。我就把那个结果拍下来,有一次艾滋病的学术讨论会,我就在会上讲了这个数据。讲着讲着,那个幻灯机停电了,为什么停电了呢?不让我讲,说我没有资格来讲这个数据。后来我也就没讲了,我也就没再说这个事情了。一两年以后,艾滋病在中国变成一个爆发性的发展,到了1995、,(对)国家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好多年以后,我想起这个事情来就是我心中之痛。如果那个时候,有这么一个平台,大声地去讲这个事情,我们国家的艾滋病可能就一直在几万人、十万人以内了,不像后来迅速地发展到好几十万。国家每年要花几十个亿,来做艾滋病的防治工作。而那个时候,如果我作为一个这样的工作者,讲真话、讲实话,大声地讲,高声地呼吁,可能我们国家的艾滋病防治,还是在世界上的最前列,艾滋病的发病率要低得多得多。
所以后来到了sars期间,我们知道sars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用了三十几个小时就把sars病毒的基因给解译了,用了72个小时把诊断数据就做出来了。这就是一个病毒啊,就是一个外来基因啊,这个基因在我们手里,它能跑得掉吗?它跑不掉的!
所以这两件事情让我深有感触,这个基因科技是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去年的埃博拉,把我们的实验室建在了塞拉利昂,基因科技在这个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传染病这一块儿。
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经常看见红十字会为了给孩子们、白血病病人配骨髓移植非常地困难。其实你要有一个基因数据库在那儿,一秒钟就配完了。不像现在我们配要好几个月,要花好几万块钱。我们几百块钱就做了,可能今年下半年,明年做可能几十块钱就做了,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肿瘤的病人。那得了肿瘤怎么办呢?什么叫精准医学?你那个肿瘤,我不管你从哪儿来的,你肿瘤的标志物在不在?肿瘤的标志物是什么?先给你确定了,那个效果就会好得多。那么感谢政府上个月给了我们许可,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已经使得几十个病人,在没有办法治疗,已经到了肿瘤晚期,医院告诉他你回家吧的时候,我们用这个靶向治疗的这种模式,现在把肿瘤抑制住了。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出生缺陷,跳那个千手观音的那些孩子都是90%是一针致聋的,带有基因缺陷的。这些孩子是不应该再变成聋哑人的,我们完全是能做得到。我当时跟天津市领导说,如果天津的聋哑学校,五到十年以后关不了一半,你就把我关起来。
我建议你们来思考健康的价值、愉快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从一个追赶的(gdp第)二的国家,变成真正引领世界、造福人类的国家。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不光在国家的发展中得到了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更因为自己的贡献,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进步,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我活了60岁了是一半,我还有下一半,我在下半场等着你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