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理的论文(专业12篇)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它给每个人带来机会和希望。写作总结前,先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过程,整理出重要的信息。这些范文展示了不同写作水平和风格,有助于培养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性。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一
即通过营造有利自己宽松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心情舒畅的状态,以达到健康益寿之目的。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错位、名利熏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整天过的是消沉、灰暗、呆板、枯燥的生活,所看到的社会都是阴暗和肮脏,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丧失对生活的审美观,心里便会充满黑暗、仇恨、嫉妒和不满。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其生活氛围都不可能和谐、宽松。为此,白领丽人要做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女人,就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心胸豁达,淡于名利,对周围的人宽宏大度。没有危机,少了是非,她周围的生活气氛便始终会是和谐、宽松的。
2、友善术。
易生气和易妒嫉的女性比性格沉稳冷静、信任他人的女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由此而引出对同伴不友善女性更易早卒的结论。这是因为,友善的心态能使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最佳状态,可促进体内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酰胆碱等,而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肌体的控病能力。而不友善的女性往往怨天忧人,动辄怒气中烧,从而引起肾腺素等应激激素大量释放,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肌肉发紧,导致不良情绪加剧,造成心理、行为的恶性循环。因此,提倡友善的处世方法,是现代白领丽人尤为要注重的。
3、敬业术。
有关专家认为,敬业是白领丽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在工作上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1)乐于工作,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2)能在工作中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对人的态度是正面的态度多于反面态度;(3)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适当的了解,并乐观积极,愿意努力发掘其身心智潜能,对于无法救补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过于自卑;(4)对工作中的问题,能用实效之法谋求解决。
4、戒逸术。
好逸恶劳是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祖国医学认为“饥、饱、劳、逸”四者致玻随着生活的安定和富裕,人们的饮食起居比过去有很大改善,吃讲营养,住讲舒适、行即坐车、膏粱厚味、安逸少动常导致“逸病”的发生。患逸病的人,大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起居无常,不是发懒贪睡,就是闲坐不动。民间谚语所说:“坐了等瞌睡,睡了等病来。”而白领丽人逸病的防治则在于勤勉、多劳,重要的是要克服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消极情绪。应根据自身条件,选学一二门艺术,每日安排一些家务和体育锻炼,促进健康。
职场女强人要有哪些心理素质?
1、坚定不移的理想。
她们有非常明确的目的、肯定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轻易被外人的看法动遥她们意志坚强,对事情有主见。正因为她们决心坚定,最后才有丰收。这种人是标准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2、自立自强。
她们具备成功所需的才华和本领,而且充满自信。
3、勇于做决定。
她们只针对重点思考,在适当的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而且绝不拖延,立刻就做。
4、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她们不找借口,不怪别人,不发牢骚,不吐苦水。遇到错事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会推卸责任。
5、勇于认错。
要是犯了错,就勇敢承认,动手改进,继续往下做。不要找理由解释,否则只是浪费时间、精力、金钱和其他的宝贵资源。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二
(一)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检索和质化访谈,自行编制《女性重刑犯基本情况调查表》。共12个条目,主要用于了解被试的年龄、民族、案由、文化程度、原判刑期、入监时间、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原家庭居住地及类型、家庭关系融洽度等人口学信息。测量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下简称,scl-90)为测量工具,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每一个项目依据被试最近一周内有无及严重程度采用5级评分制,依次记为1、2、3、4、5分,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二)研究程序。
主试由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干警担任,在测试监区,将女性重刑犯按照受教育水平分成初中及以上和小学及以下两类,初中及以上群体根据主试要求进行团体施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小学及以下群体由主试通过主试将题目和选项读给被试,然后由被试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时间控制在60分钟之内,所有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的问卷统一编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检查并录入,并由专门人员进行数据核对,剔除极端数据。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差异分析。本研究抽取scl-90中內隐行为因子中抑郁与焦虑2因子。
二、研究结果。
(一)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得分,见表1。分数范围在1.43-2.11之间。女性重刑犯在躯体化、强迫和其他3因子上得分最高,均超过2,分别为2.11±0.77,2.04±0.63和2.01±0.66;在偏执和恐怖2因子得分最低,均在1.5以下,分别为1.47±0.50,1.43±0.47。
(二)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
比较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scl-90各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数的两两比较发现,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是家庭关系一般的群体得分高于家庭关系融洽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家庭关系不融洽和一般的群体得分高于家庭关系融洽的。这表明,家庭关系的融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特点。
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具有以下特点:。
(1)躯体化症状严重。有明显的身体方面的不适应感觉,如腰疼、精力下降、活动减慢、肌肉酸痛等。
(2)强迫心理较为明显。可能有不属于自己的想法,感到自己有罪,应为自己的过错受惩罚,感到苦闷,严重的可发展成强迫症。这与谭春生的研究一致。
(3)偏执和恐怖表现不是明显,这可能与女子监狱重刑犯监区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关。5月开始在监区宣传《刑法修正案(八)》主要内容,在重刑犯了解相关政策后于7月份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监狱心理矫治总体要求,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心理干预方案,主要分为日常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干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亲情、社会帮教、监狱干警与服刑人员谈心个别教育等形式。
(二)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
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scl-90各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家庭融洽度越高,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就越良好。有研究表明,家庭既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重要指标。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调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监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共同任务,只有监区、家庭和社会都参与到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的矫治工作中来,才更有利于服刑人员心理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三)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
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女性重刑犯在躯体化、强迫和恐怖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文化程度低的得分高,心理健康水平就低。这与史梁等人()、周习文、刘贵萍的研究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个体知识经验丰富与否的重要表现指标,文化程度高其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对自己的所犯的罪行、监狱的管教等认识相对较清晰,配合度也较高,对导致其犯罪的认知因素的调节水平也较理想,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水平也较好。
(一)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适的能力,使她们具备一定的压力应对和抗挫折能力。监狱可结合女性重刑犯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健康课、讲座、宣传栏、心理广播站、报刊、心理保健操、心理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牢牢把握“纵线”和“横线”两条线索相结合,即纵线针对不同服刑阶段的罪犯,横线针对不同情况的罪犯,在服刑的各个时期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各有侧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刑初期:在这一阶段,罪犯由于原有社会角色的转换,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监狱的严格管理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在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上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改造环境,十分漫长的刑期使他们产生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忧虑、对现实改造的恐惧怨恨、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帮助罪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改造现实,适应监狱环境,内容应主要涉及角色转换、适应环境、确定目标、调节情绪、压力应对方面内容。服刑中期:这段较长的时期内,罪犯会逐渐适应改造生活,但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家庭的变故、改造中的压力等,这些现实的问题极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较大波动。一些罪犯原有的心理问题加上监禁生活的影响,容易形成监狱人格,她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全面凸显,这一阶段教育重点应把握合理认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抗挫折能力、情绪管理等不同方面。良好的自我认知模式建立能帮助罪犯重构自我意识,培养正确的认知模式;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使她们发掘自身资源和能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帮助他们构建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提高狱内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度,感受当下的温暖;挫折能力的提升使她们具备抵抗突发事件的自我修复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能使她们以良性情绪应对生活的低谷,并能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很快地调整过来,在逆境中重生。服刑后期:此时期女性重刑犯度过漫长服刑生活,将由“监狱人”重新变为“自由人”,因为长期与社会脱节,即将面对亲人和社会,她们会产生一种既盼望又恐惧,既喜悦有不安的复杂矛盾的回归心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把握回顾改造,展望未来,树立新目标,及时调整心态。通过教育,获得支持和鼓励,以向上的心态重新走向社会。
(二)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咨询工作。
针对改造中出现一定心理问题的女性重刑犯,干警应采取及时发现,主动咨询的态度,利用多种咨询手段,开展个案咨询工作。咨询应以疏导教育和促进成长的原则,帮助她们走出心理困境。咨询工作应“点面结合”,利用个案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了常用的个案咨询外,还应结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监狱环境相对封闭,女性重刑犯具有一些共性心理特点。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解决罪犯带有共性的问题,一次活动可以有较多的受众参与者。在活动中,她们更容易放松心理,打开心门,减少对干警咨询师的戒备心理及阻抗,在活动中当他们了解到其他人也遇到和自己类似的问题和压力时,会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和孤独感,可以较轻松地相互学习,探讨中审视自我,并获得彼此的社会支持,感受到团队的温暖。监狱可开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入监适应、压力应对、感恩、自我效能感提升等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的同时开展,可以解决较大受众面与点对点的深入咨询的良好结合,取得有效的咨询效果。
(三)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对遇到重大变故,处于心理危机状况的罪犯,应及时开展危机干预。容易引起危机心理的事件包括:家庭变故、经济困难、狱内人际关系失衡等。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人群一般性格较为内向、敏感、易冲动。女性重刑犯出现心理危机时,表现不一定十分外显,这时就要依靠干警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排查出危机人员,主动进行干预。危机干预要注意适时宣泄、合理获得心理支持的原则,帮助其面对危机事件。还可以通过与家属、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帮助,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来共同处理化解挫折和危机。
(四)其他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
除了以上的心理健康和咨询的手段以外,还可以开阔视野,整合狱内外资源,结合监区文化、社会帮教、三课教育等多种教育资源。实现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营造出轻松向上的改造氛围;利用各种社会帮教、亲情帮教的感召力来重构她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展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来提升她们的素质,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作者:张鑫张磊单位:云南警官学院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三
在创业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国成功的女商人或女企业家为数不多,成大气者寥寥无几,专家认为,关键是女子在创业时没有走出心理误区。
不可否认,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往往给她们创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从生理特点看,女性有着特殊的生理特点,一生要经历月经期、婚后的妊娠期、生育期、哺乳期,以至中年时期的更年期。这些都给女性成功带来一些男性所没有的特殊困难,使女性学习和事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中断。此外,女性一般身体与体质较弱小,生理负担沉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男性等,女性这些固有的特点,往往给她们在智能的发挥、职业的选择、成功的机会方面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可是,生理的弱点并非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科学家认为,男人多半是左半球的人,女人多半是右半球的人。大脑左半球是管抽象思维活动的,大脑右半球是管形象性和运动性活动的。从大脑两半球偏侧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男子职业选择倾向于抽象思维类职业,女子则倾向于形象思维类职业。有人把职业抽象划分为高技术类、高情感类,认为男人更适合前者,女人更适合后者,这不无道理。女性天生的直觉、理解力、柔性、协调性决定其在管理层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子更适合创业,自己当老板。
事实胜于雄辩,
由妇女领导的法国企业不仅更有利可图,而且更有活力。调查表明,年营业额在1亿—5亿法郎之间的中型企业,由妇女领导的企业的平均收益率是所有企业平均收益率的3倍。在美国,大约有540万名妇女自己开公司,这个数目占美国所有企业的28%。实践证明,认为妇女只在零售业和服务部门开设公司的看法是一种误解。在农业、工业和熟练技术性行业里已有许多公司是女老板。妇女掌管的公司通常相当小,发展十分缓慢,但是与其它一般公司相比,“死亡率”低、破产少。一般来说,女店主要比男子在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方面投入的资金多,更受社会欢迎。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无一不证明女子创业的优势,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女性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绝非男性公民所能想象的。
首先,如何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依然是创业女性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有一些女性在鱼与熊掌间做着艰难的选择。
其次,她们缺乏人际关系网。要成立公司,创办人必须与律师、会计师等方面的人打交道,这正是女性的弱点。另外,即使有了好的点子,也必须寻找创业资金。最常见的做法是争取风险投资者的支持,而在这方面,女性也并未得到金融界和风险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女性创业的雄心未泯,无论成功与失败,她们都力争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弄潮儿。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四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利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事物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做到冷静而稳妥的处理事情。同时也能有心胸开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
2、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假如一个人不能客观制定目标,结果往往是目标落空,在个人心理上蒙受打击,产生挫败体验,给自信和心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4、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应学会对不愉快的事冷静分析,学会理智抑制不必要的冲动,不感情用事,做到情感适度。
5、学会交往,乐于交往人际交往是需要掌握方法与经验的,再差的人际关系也是可以调整的,首先迈出交往第一步,逐步学会乐于并善于交往。人际支持系统可以让烦恼变得无意义。
6、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排除体内一些致郁废物,转移人的注意力,宣泄人的压抑情绪,给人带来一份好心情。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五
论文摘要:《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和《简·萨默斯的日记》分别创作于莱辛的早年、中年和晚年。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玛丽、安娜和简体现了莱辛在不同阶段对女性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从屈从于命运,到追求自由,再到重新认识人生的心理成长历程。
论文关键词:莱辛女性心理成长。
多利丝·莱辛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早期成名作品《野草在歌唱》、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金色笔记》和后期代表作《简·萨默斯的日记》,这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共同构成了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玛丽、安娜和简体现了莱辛在不同阶段对女性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探索。生活于殖民地,被禁锢于种植园的玛丽惨死于黑人家奴的镰刀之下;安娜和简与玛丽不同,她们都是“独立自由”的女性,都在故事的结尾看到了希望;简又与安娜不同,安娜在故事的结尾终于克服了写作障碍,是在事业上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简则是在个人的感情世界里看到了希望。这三个命运各异的女性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从屈从于命运,到追求自由,再到对生活有了新认识的过程。
一、玛丽之死。
在许多评论者看来,玛丽的死根源于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和白人至上的思想,这使她在与自己的黑人家奴摩西发生了暖昧的关系后,又对其百般侮辱,致使摩西对她举起了复仇的镰刀。在惨剧发生前,玛丽已有预感,但她还是选择了迎接死亡,而不是逃离。死亡对她而言或许正是一种解脱,解脱窒息的种植园生活,解脱毫无爱意的夫妻生活,解脱软弱无力的自我。玛丽自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直到死神降临。小时候受惯了父亲带给她和母亲的不幸,长大后由于童年的阴影无法正常地恋爱、结婚,嫁给迪克也不过是在他人的闲言闲语打击下的冲动之举,对于迪克她既不理解,也无爱意。初到种植园虽然一切都不如意,但玛丽还是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竭尽所能地充实自己的新生活。但种种努力都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归于失败,想象中的新生活非但没有开始,反而使她陷入更大的困境。
玛丽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都是残缺的、不幸的。她本人也缺乏改变自身处境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的动力。婚前她安于自己的单身生活,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打算。如果不是因为偶然听到别人谈论自己不恋爱、不结婚的闲言闲语,她或许会继续单身生活。在城镇生活的小圈子里,她永远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或发起者。在她单调沉闷的生活巾,偶尔也会有一点点激情。在与迪克邂逅之后,她曾有一段时间期盼迪克的再度出现。像这样对生活有所期待在她婚后来到迪克的农场后也有过。
刚到农场,她不惜耗尽所有的积蓄美化自己的新家;她还饲养鸡,多少可以补贴家用;她也曾建议和极力劝服迪克种植烟草等。这些曾经偶然进发出的热情的火花,很快又熄灭。在她的思想里,迪克依然是家庭的支柱,而她不过是家庭里的主妇,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出面。面对艰难的生活,她最终的选择是放弃。首先,在迪克的威胁下,她放弃了赶走摩西的想法。又在摩西强有力的男性吸引力面前放弃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主仆及自人和黑人的界限。托尼的出现又使她放弃了与摩西建立起来的模糊不清的关系。她的意志始终屈从于外在的他者,而她自己内心的声音她几乎听不到,或者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淹没。她的灵魂早已死去,死在摩西镰刀下的不过是一个躯壳。
二、“自由女性”安娜。
安娜自称“自由女性”,她对这个词的使用与男性分不开。所谓“自由”,一个方面就是脱离了男性,不依附于男性。在故事的开篇,摩莉指出,在他人眼中安娜和自己之所以被认为是同一种人,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过着同样的生活,都不结婚。事实上,摩莉始终是想要再结婚的,而且最终也结婚了。安娜没有再婚,但是她的生活从来没有完全脱离男性,无论是在安娜自己的生活里,还是在她创作的小说里,都不停地有男性介入。其实安娜生活的部分不幸就来自于不幸的.婚姻,她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一种在精神上也可以与自己协调的爱情生活,这促使她不断地与各种类型的男性相处。这种追求在故事的最后有了一个结果,虽然索尔不可能成为她婚姻生活的伴侣,却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持,使她克服了写作障碍。虽不能以结婚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安娜已经得到了她需要的东西。安娜的生活始终不曾脱离自己的事业。无论从事多年的革命工作,还是写作都在她的生活中贯彻始终虽然她对自己的革命工作颇多微词,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也许从事革命工作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它有多么的伟大,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而在于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摩莉的儿子在丧失了信念后开枪自杀,玛丽恩则是从接触这种革命工作开始自己的新生的。因此,事业的意义有时是超出了获取金钱的。对安娜而言,事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写作。写作不但是她谋生的手段,也是她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由于写作障碍她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她的梦境都是关于写作障碍的隐喻。当她在索尔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写作障碍时,她的生活也出现了转机。因此,安娜的“自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三、重新认识生活的简。
简与安娜一样都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女性,但是简更胜安娜一筹,她衣着华丽,衣食无忧,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她的前半生都在忙忙碌碌的事业中度过,忽视了家庭,到了年过半百还是一个人生活。简从未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疑问,从来没有留意到自己除了事业之外还拥有什么,直到某天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中缺少了什么东西,才下定决心去学习。她与莫迪的母女情,与理查德的爱情都使她既从自身的角度,也从他人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
简对自己、对人生的认识是通过重新确立与他人的关系完成的。简认识莫迪之前,她对自己的母亲、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家人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只有像她自己一样光彩夺目的人和事。这些光彩夺目的人和事之外的现实,诸如生老病死,贫困破败,都被过滤出了她的生活。无意中走进莫迪的生活,使她看到了自己一直视而不见的、努力逃避的人生的必然过程。在莫迪身上,她看到了一个倔强的、不断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在照顾莫迪的过程中,她似乎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看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与莫迪的交往是她第一次与他人有了深层次的精神共鸣,也为她之后与理查德的爱情做了准备。
在与理查德的爱情中,简已经不再是个为事业放弃一切的工作狂。她渴望与爱人共度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不需要工作的日子,甚至产生了退休的念头。当事业不再是她生活的全部时,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都开始显现,树木、花草、街头的陌生人……在与理查德的爱情里,简是一个全心全意付出爱情的恋人,完全不同于她在自己的婚姻中扮演的那个自私的孩子一样的妻子。
简对人生、对自我的再认识是建立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她寻找到的生活方向也将和她与他人的关系不可分离。这种依赖于人的人生要超出依赖于事物的人生。简获得的对人生的理解会比安娜的事业更长久地支持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从玛丽到安娜,再到简,莱辛笔下的女性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她们身处不同的人生境遇,都或多或少遭遇了人生的不如意,甚至是不幸。时代的变迁使有的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却只能向命运缴械投降。从这三个不同的女性身上,人们看到的既是时代的变迁,也是女性的进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步。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六
就总体而言,职场女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更大的心理压力,陷入心理困境:
1.1就业带来的压力。
我国长期存在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严峻形势,社会就业压力大。职场女性之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大引起的;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还时常左右着行业用人的标准,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女不如男”的观念,即使十分优秀的女性,在竞争中往往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才能得到认可。众多职场女性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炒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在同样的工作水平上,女性在就业、岗位竞争、升职、提薪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有的单位在优化组合、干部任免中歧视女性,使女性在择业、再就业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许多职场女性在感受不公待遇的同时,时常觉得焦虑不安,工作兴趣减退,动力缺乏,内心压抑,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1.2双重角色的压力。
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是指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不同角色的角色规范不同。社会要求女性独立、勇敢、竞争、工作干得生气勃勃;家庭要求女性温存、体贴、贤惠、勤劳、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定位要求女性承担多重负荷,她们不仅要与男性一样在职场拼搏,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庭劳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比男性付出更多。双重角色冲突使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陷入两难境地,当双重角色出现矛盾时,往往要求女性须有所取舍。很多职场女性,在工作和家庭问题上无力分身,最后心身疲惫,以至于相当多的职场女性无法把“事业、婚姻、子女教育”调和到一个平衡状态,进退维谷时的心理冲突使职场女性紧绷的神经变得脆弱,经常出现烦躁不安、神经过敏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1.3自身因素的失衡。
由于特殊的生理因素,职场女性要面对经期、怀孕、分娩、哺乳、更年期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伴随生理变化的同时还有较大的心理波动,任何一个生理阶段处理不好,都容易造成生理、心理疾病,这也是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通常要高于男性的原因。在生育哺乳、提前退休等阶段,女性不仅被迫中断职业生涯,而且经常由于个人体形的改变、容颜的衰老等问题令女性心情沮丧。不少职业女性事业心较强,目标制定过高,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但是,一些高素质的知识女性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的时期却正是婚育的最佳时期。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有些人常常遇到挫折,使期望难以实现,于是怨天尤人、无所适从、拒绝接受事实,以致出现心理障碍。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七
纵观人类发展史,除了蛮荒的母系氏族阶段之外,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和艺术是一个男性建构的社会,可以说是一部以男性为主体书写的历史,历史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透明的信息时代,如果继续沿用男性主导的社会规则而忽视女性的存在和感受都是背离多元时代的特质。事实上,女性不仅一直存在,而且运用自己的特殊方式在默默地书写。后现代哲学大师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指出:“向总体性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表达之物的见证人……”这里的不可表达之物,笔者以为来自非主流的声音或者边缘的声音。艺术进入后现代发展阶段,艺术家通过展示失控的身体,对身份、法则等总体性概念发起攻击,挑战了我们身体的完美形态,并重新演绎了人性的心理伤感、创痛、迷恋和恐惧。
女性主义艺术率先发出边缘的声音。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先驱汉娜威尔克在作品《姿态》中对传统审美意义上“美丽”的概念进行辩证反思,什么是美丽?什么又是性感?汉娜威尔克直面镜头,挤眉弄眼,以各种重复特写和连续动作,或者让两眼凹凸变形、用力搓揉脸部、拉扯皮肤,或者咧嘴吐舌、痛苦微笑。她把身体当做一种雕塑原料;一方面借以讽喻人类任意改变身体形貌的意志暴力;一方面又改变身体的物理属性成为具有“意志媒介性”的文化身体。为了解除女性身体固化的定性符号以及女性身体在男权目光审视下的脆弱和无助,尝试将身体的“不舒适”和艺术的“唯美感”对立起来,打破传统艺术的桎梏。苗族是一个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的民族,而这本“史书”就是由苗族女性共同“书写”的`,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的方式书写的史书,这在世上是独有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苗族刺绣艺术既是服饰的主要装饰,又是独立的工艺品。面对儒家文化的主流声音发出了自我边缘的声音,在苗族刺绣中依稀可见远古大战的刀光剑影,有偏居西部的迁徙声音,在后代今人的技艺传承中,题材的选择没有限制,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渔猎生活和农耕生活中的人物、动植物、自然现象都可以成为苗族刺绣的对象,活泼生动,生活气息浓厚。她们常在家务之余,默默地穿针引线在造型和纹饰图案中书写苗族女性对于生活风俗的记忆、眷念和希望。
二、隐形的声音。
琳达诺克林在对女性画家历史的挖掘中,17世纪女艺术家简蒂莱斯基就是一个例子,她的作品《苏珊娜和长者》长期被误认为出自男性艺术家之手。简蒂莱斯基的个人生活经历凄惨,创作艰辛,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被荒谬地实施酷刑。《苏珊娜和长者》取材日常所见的宗教题材,却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作品以戏剧性的场面展示了男性压迫与女性反抗的历史事实,隐晦地流露出自己的感受,表述了男性的色情目光和女性的受伤身体关系。苗族刺绣隐含着苗族世代族群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变迁。为了使黔东南苗族完全纳入汉族的“大一统”的范围,使其完全汉化,各个朝代曾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使用粗暴的手段强迫苗族女性易服改装,遭到了苗族人民的强力反抗。热爱自己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苗族女性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把自己祖辈传下来的刺绣艺术遗产保存了下来。最后采取了“男降女不降”的策略,苗族男装基本汉化,而苗族女性的服装并没有多少改变。可以说,苗族女性不仅用一生在书写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用生命和行动在捍卫和传承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例如:黔东南丹寨的上衣肩背纹样必有图腾崇拜的“窝妥”,在苗族人心里,服饰纹样就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如果纹样变了,死后去了阴间祖神也不会相认,这种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心照不宣的既定符号。在这个过程中,苗族刺绣运用隐形的声音,记录和传播刺绣的古老技艺,有苗民迁徙的历史,有对故土家园的热爱,有对图腾崇拜的传承,更有苗民对待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憧憬。由此可见,女性主义艺术的隐形符号传达女性反对男性与苗族刺绣的隐形符号传达边缘对抗主流的声音有着相似的观念。
三、多元的声音。
相对于男性的阳刚与主动呈现的积极与张扬来说,女性的阴柔与被动呈现的包容、谦卑、安静、细腻等特质是这个浮躁的时代稀缺的元素,所以我们需要弥补和改变单一的男性主导的社会,走向多元宽容,利于人类多种文明的共同发展。从女性主义艺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元的声音。在材料、技艺、形式与观念上展示的多元性成为后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例如:美国艺术家朱迪芝加哥的作品《晚宴》,本身是一个假想的晚宴场景,使用了多重的女性相关元素,三角形象征女性,等边形象征平等,以陶瓷替代大理石传统材料(象征男性),并且在白色陶瓷地板上书写999个女性的名字,而桌上的39个陶瓷盘以女性生殖器官的花朵形状加以呈现,每个单元配置有刺绣、餐巾、餐具和玻璃酒杯。按照次序从平面逐渐变成高浮雕,意味着现代女性的逐渐独立和平等。朱迪芝加哥运用纺织和陶瓷等工艺美术对抗纯美术,消解了纯艺术与工艺美术的界限,男性艺术与女性艺术的界限,以此来表达对女性的礼赞和致敬。
苗族刺绣艺术工艺复杂,材料多样。通过衣肩、衣袖、下摆、腰围等展示出来。就材料而言,传统的苗绣以自织自染的黑色亮土布为底,自制的蓝靛,再加上黄豆水等材料反复染色、捶打,平滑发亮,很难褪色。就技艺而言,至少20多种工艺,主要有平绣、堆绣、辫绣、锡绣、马尾绣、破线绣等。以丝线、棉线为主进行制作,有时添加金线、银线,呈现色彩斑斓的视觉美感。比如,辨绣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台江、西江等地,平时便装与节日盛装有所不同。总体特色是层次分明、厚重粗犷。刺绣进入当代,苗族艺人为了增加表现力,常在绣面上装饰不同材质的小饰品,比如玻璃纽扣、有机亮片等当代材质,只要能够美化装饰苗绣,可谓无所不用。苗族刺绣艺术不仅针法繁多,技艺精湛,同时,还能与时俱进,呈现多元的声音,令人惊叹和赞赏。从边缘的声音、隐形的声音和多元的声音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苗族刺绣艺术不仅传承古老的技艺,还需要现实的开拓,它的发展不再仅仅是程式化和类型化的表达,而是基于当下时代的思考,应该是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刺绣艺术。而女性艺术不再仅仅是政治的诉求,而是回归到女性身体特有的感受和表达。由此可见,女性主义艺术与苗族民间艺术在不同的语境之下上演着相似的戏剧,描绘着相似的场景,通过比较研究更加坚定本民族的艺术选择,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多元化、丰富性都有着深远影响。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八
经过本人测试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每月实际使用的流量却是包月流量的2陪!包月费用还是那么多,这是真的!现将接入方法公开让大家一起分享!
(本人用的是上海移动,有朋友已测成都可用,其他地方移动未测试,有些地区不一定会支持,大家自行测试一下)。
不解释,直接上接入点设置教程:
1.设置---无线和网络---移**络---编辑接入点名称2.点“菜单”---新建apn--名称:中国移动3.apn:输入10086,4.代理:空5.端口:空6.其他不用设置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九
女性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为女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上都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女性心理健康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和探讨了女性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女性心理健康学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自己的情绪与情绪管理。
在学习女性心理健康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情绪对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女性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如焦虑、压力、愤怒等等。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我学会了更加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我学到了情绪管理的技巧,例如深呼吸、积极思维、寻求支持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第三段:建立积极的身体形象和自尊心。
女性常常受到外界对身体形象的严格要求和评判,这可能对她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学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建立积极的身体形象和自尊心是重要的。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形象评价,同时也学会了关注和爱护自己的身体。我明白到自尊心对女性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努力发展自己的自尊心,避免自卑和自我贬低。
第四段: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压力及完成角色转换。
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中常常承受双重压力,这会对她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学的学习使我明白到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重要性。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设定优先级,并与家人和同事的沟通来降低压力。同时,我也学到了角色转换的技巧,例如在不同场合中灵活转换自己的角色,这有助于我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和压力。
第五段:寻求帮助和建立支持网络。
女性心理健康学的学习让我明白到,寻求帮助和建立支持网络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专业人士,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女性的心理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学到了寻求帮助的勇气和能力,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和挑战。建立一个健康的支持网络不仅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还可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结尾段:总结并展望未来。
通过学习女性心理健康学,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事情。我将继续关注女性心理健康学领域的新发展,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帮助其他女性改善心理健康。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我可以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女性,并帮助更多女性改善她们的心理健康。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十
据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柠檬、芒果和薰衣草的香味,能够改变基因活动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帮助人们减轻心理压力。不过,橙的气味仅仅有助于女性克服紧张情绪,对男性的作用却不大。
此前,澳大利亚几位科学家在对橙的气味进行研究之后曾指出,橙发出的气味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但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却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完全正确,该小组负责人乔安纳-列尔纳教授表示,橙的气味仅仅有助于女性克服紧张情绪,对男性的作用却不大。
列尔纳教授称,他在得知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现之后决定对橙油的上述功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说:“考虑到人们在受到牙病困扰并到牙医那里看病时往往会感到明显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的实验就从牙医的等候室里开始。”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请一批牙病患者填写心理测试的问卷,就他们在等待接受牙病治疗前那一段时间的情绪状况做出如实回答。列尔纳教授称:“所有闻了橙油味的女患者均表示不再那么害怕看病了,而那些没有闻到这种气味的女患者则并未表现出这种迹象。而且,我们在测试的`过程中仅释放了少量的气体,因此这些女性一般不会注意到与普通的牙医等候室的空气有什么不同。但是,男性患者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吸了这种气体的患者与没有吸到这种气体的患者在心情的焦急程度上没有显著区别。”
列尔纳教授表示:“我们尚不知道男性的情绪不受橙气味影响的原因,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女性对于气味的敏感程度显然强于男性。”
研究发现,柠檬、芒果和薰衣草的香味,能够改变基因活动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研究人员表示,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压力环境下,这两种细胞呈现较高水平,而水果香味能使两种细胞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超过100种基因在压力状态下会超速转动,而水果香味则可降低这些基因的活动性,从而达到减压效果。
据称,上述研究发布后,德国很多牙医诊所都开始在患者等候室里喷撒橙油,以便至少女性患者能够因此而减缓心理压力。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十一
很多人都认为,女人一旦过了三十岁就进入了衰老的年纪,久而久之让很多的女性也开始产生了一种怕老的心理。究竟女人怕老是一种什么心态呢?为什么女人怕老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女性心理,探究一下她们为什么怕老。
其实女人怕老是一种焦虑心理,她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完美的,然而残酷的现实让她们无法接受,于是她们开始焦虑,开始怕老。
女人为何怕老呢?
因为不管怎么样,30多岁的女人们在生活中的确出现了以下症状。
走在大街上,让男人的回头率大大降低;在单位里,无人再央求着为她效力;社交场上,没人追着她要电话号码;在家里,丈夫不再对她用“亲爱的”、“宝贝儿”之类的昵称。
很多美貌的女人都会将30岁之前与30岁之后的自己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自己年龄大了,那种岁月留下的痕迹让她们无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让她们对老产生了恐惧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桃乐西・卡耐基在其《心灵的成熟》一书中指出,成熟比保持年轻更有魅力,“心灵成熟的人不会衰老,即使他已白发斑斑,仍然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聪明睿智,善于创造”。“年轻,尽管具有一切吸引力,却只是成年的一种准备,人生戏剧的一个排练阶段。由于想要永远生活在年轻的阶段中而否认自己的成年,是一种逃避责任、不敢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对人生的幼稚企图。”
其实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所以面对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不需要有过多的担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衰老,所以很多人会有恐惧的心理,而这种害怕就是对死亡的一种焦虑,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心理。
“人为什么怕老?那是一种对死亡的焦虑。”某医师表示。
老意味着优势的丧失。
其实每一个人对生老病死都有着同样的焦虑,这也是人的最深层的焦虑,专家指出“怕老的人,心里并不是真的怕老,其实是怕死。”
人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老太可怕了”,因为“老”意味着很多优势的丧失,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事已高的长者,人们都普遍怕老、怕病、怕死亡。
怕失去的人易焦虑。
专家问来访者:怎么样才能不担心?他们回答说,看到钱财每一天都在增加才不担心,哪一天不增加,就担心了。”专家指出,这背后的因素就是焦虑,想要拥有更多才行。所以她引用了心理学上的一句名言:“成就越大的人,是通过症状来获得的。”换言之,那些努力、那些不安,都是焦虑症状的表现。
由于觉得“变老”意味着正在加速失去、“死亡”意味着彻底的失去,因此人们往往在拥有时反而会很害怕,整天提心吊胆会失去拥有的,总觉得有些迹象表明自己就要失去了、或者下一刻就要失去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心理调整不过来造成的,所以面对任何事的时候,小编建议还是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注重心理健康的保健,相信这样子你会生活得更加快乐,减少更多的恐惧和焦虑。
那么女人该如何正确地面对“老”,克服怕老的心理呢?
女性在即将跨出年轻的门槛时,要消除对年长的心理恐慌,克服停滞感,不可朝后看,妄图唤回已逝的青春,而必须朝前看,学会集中精力注意于现实和将来。
作为女人,应该及时的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不论是在事业上的还是在家庭上的,甚至将目标定在一些业余爱好上,这样一来女人的生活才会更加有趣,自然注意力也就不会放在怕老上了。只要女性能够有决心,怕老的心理一定可以彻底克服。同时我们还可以辅助一些保健品来延缓衰老,例如多利亚奇亚籽就是一款很好的延缓衰老的保健品,多利亚奇亚籽原产于南美洲,含有20%的植物性omega-3ala、37%的膳食纤维、丰富的全蛋白质、抗氧化物及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全面平衡营养素。点击进入养生商城购买多利亚奇亚籽,原价280元现在只要240元,快来抢购吧!
为了克服女人的这种怕老心理,女人要从心理上认真对待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你还需要恐慌啊?
第二,你有什么目标?
一个成熟的女人活得自信,美丽。在这个年龄阶段,女人不再谈论年纪,但是她们却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魅力――成熟的自信。如果有事业心,有目标,这样的女人,会让人觉得更加钦佩不已。年龄,是赋予女人博弈的资本。你经过岁月的磨砺,懂得了更多,因而也更清楚内心的所想所要。
第三,你能抗拒老去吗?
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既然不能抗拒老去,为何不从容地老去。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人与自然是不能抗衡的。反而,不去一味地注重脸上的苍老,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其他地方,你的心情会更加年轻,姿态也会更加年轻。
女人,终归不是靠一张面子活着的,要终归感谢岁月老去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历练。换个角度看,老,也是一种幸福。
当然,面对年龄的挑战,女人们也不应该束手无策,想让你的自信心保持得更久,我相信你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体重。
因为年龄常常和你的体重成正比,由于生理的原因,女人们常常是年龄越大,体重就越高,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你的体重,是让你保持年轻的状态的重要措施。
2.保养好皮肤。
专家的看法是女人从25岁起就要重视保养自己的皮肤了,而且,所谓的皮肤保养并不是只指你的脸部的皮肤,你应该重视你所有暴露在外边的皮肤,从颈部到手腕、脚腕,这些地方常常因为得不到细心的呵护,而过早地出现衰老的状况,每天洗完澡用好一点的润肤霜,全身擦用,我想这是最为用心的呵护,至于脸部的皮肤,不一定用最贵的,但一定要最适合你的皮肤的化妆品,除了必要的场合,尽量减少彩妆,因为浓妆艳抹只会让皮肤加快衰老,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多利亚奇亚籽,它有着延缓衰老的作用,保证你的皮肤还是那么年轻。
3.只穿比你的年龄年轻10岁以上的服装品牌。
想要保持外型上的年轻态,你不一定总要穿那些昂贵的大品牌的服装,因为昂贵的衣服常常过于庄重与正式,会让你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大10岁以上。
尽量选择那些更显青春气息的运动类的服装品牌,颜色鲜艳,质地舒服,重要的是这些款式往往比较活泼的服饰,会带给你一种朝气蓬勃的状态,使你从视觉上就比较年轻化,这是一种保持青春态的非常智慧的一种选择。
4.坚持运动的习惯。
无论怎么忙,每天都要坚持运动30~40分钟,这会让你肢体柔软,身手敏捷,拥有明亮的眼神和轻盈的身姿,这对一个女人的魅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5.跟比你年轻的人交朋友。
无论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你的朋友圈里一定不能缺少比你年轻的朋友,他们是你内心充满活力的来源,跟他们在一起,哪怕什么也不做,也足够让你感染一些青春的气息了,更何况,朋友在一起总要交流和沟通,许多年轻的心态就是通过这样的交流得来的,可以说,只要有比你年轻的朋友愿意跟你在一起,就证明你还没有老的迹象。
对于女人来说,想要化解对于年龄的焦虑,除了在心态上进行调整以外,还可以通过外在行为上的调整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学会和自己的年龄做最好的朋友,接纳它,比时时的想要从内心里抗拒它,显然更会让你的心境快乐一些,坦然一些。
在女人所有的烦恼中,相信因为害怕年龄所带来的衰老是所有女人共同的梦魇,但是,在所有女人的快乐中,还有什么比你一直保持着一种年轻的状态更让你快乐的,这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无论是烦恼还是快乐,都将在你自己的选择之中。
所以,无论你是30岁,还是40岁,每天出门前请对着镜子里的你说“现在的年龄真好,她让我即漂亮又有风情,我喜欢现在的我”。.除了必要的时候,请忘掉你的年龄,你只记得你出生的那天就好了。
别在乎别人在公开场合谈论你的年龄,如果他们发现你的年龄和你的状态差距很大的话,那就是说明你成功了,你只需要把你的年轻态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结语:以上就是大学网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女人为什么怕老这个女性心理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女人,男人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只不过没有女性明显而已。当你有了这样的心理,请不要恐慌,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只要你有一颗坦然的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老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女性心理的论文篇十二
“乌托邦”(utopia)一词源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的小说《乌托邦》。“乌托邦”的词意含糊dd既表示努力追求“福地乐土”的崇高,又表示寻找“乌有之乡”的徒劳dd反映了乌托邦思想固有的含混性以及它同历史的含糊不清的关系。乌托邦精神正是女性主义的根本精神。因为,在历史上真正的两性平等从来不曾存在也从未被实现过,这正是一辈辈女性的生存现实,所以女性主义精神所追求的是一种“乌有之乡”;但乌托邦精神也是女性主义的本质所在,因为女性主义者总会揭示出当前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丑陋,男权主义、等级压迫、种族主义、生态危机,勾画与现实世界形成强烈对比的未来世界――“福地乐土”,并且提供了一系列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和途径。现代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的思想内涵可概括为三点:第一,消灭社会性别压迫,代之以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消除种族压迫和等级制度,代之以民主和平等;第三,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妇女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具体内容。
20世纪60年代后期,伴随着美国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也空前高涨。1970年米利特的《性的政治》这一女权主义经典作品的问世,激发了一批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女权主义小说在高峰期主要以妇女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见解为“内容”,因而出现了大量描写妇女的性生活和受*待的日常事务小说,其表现比过去更为袒露,更富有同情意味,但手法上并无新颖之处,某些小说只是成功地公开了一般属隐私的妇女生活的某些方面。而艾丽斯・沃克在创作中常以揭露黑人女性的悲惨境遇为主题,以寻求改变黑人女性命运的良方为己任,对美国民权、女权运动的问题产生深入思考,针对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主义、种族主义、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妇女主义(womanism)。沃克在散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searchofourmother’sgardens,1983)的扉页上写下妇女主义的奋斗宗旨:“妇女主义者热爱音乐,热爱月亮,热爱自然之灵,致力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完整,包括男人和女人”。这一主张的终极目标已经超越了种族、性别局限,甚至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它倡导人们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一个男人与女人,各种肤色人种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这些主张都与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内涵不谋而合,是现代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的具体再现。
(一)消解两性二元对立关系,消灭社会性别压迫,建立新型两性关系。
艾丽斯・沃克在作品中描写的黑人男性充满在白人社会的价值标准与理想幻灭的扭曲下失去理性、绝望、痛苦的个性,而他们的绝望与愤怒往往会转化为对黑人妇女的残酷粗暴。这种传统女性是在南方黑人社会中常常出现的――善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对于男性来说,黑人女性永远只是他们满足性欲的对象和工具。事实表明,充满性别压迫的父权制社会体制才是黑人女性几百年来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
以黑人女性的遭遇为例,沃克向所有女性提出了拯救自我的方案――妇女主义。首先,沃克启发女性形成意识觉醒,摆脱父权制社会规定给她们的传统角色,重塑自己的性格形象。我们在沃克1976年的小说《梅丽迪恩》中可以发现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位觉醒女性。
第二步,沃克向女性同胞们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姐妹情谊。在黑人妇女有限的生存空间中,来自于周围男性――父亲、丈夫、兄弟和白人男性的只有暴力和压迫。要想拯救自我,她们只能求助于自己的母亲、姐妹、其他女性朋友。沃克提出女同性恋的方案只是为了让女性们能相互信任、相互团结、共同抵御男性压迫,这一手段的提出也是为了从根本上摧毁父权制社会的存在根基。妇女主义思想就是要用女同性恋的方案来颠覆男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让女性取得心理及生理上真正独立成为可能。
第三步,妇女主义者在取得了独立自主之后,并不是要与男性彻底决裂、对立。沃克在著名小说《紫颜色》中就成功的塑造了这样的妇女主义者――茜莉,她们对男性抱着一种宽容的人文主义关怀,通过实现自己的独立来帮助男性们改变对女性的看法和态度。对男人们之前奴役、*待自己的行为不计前嫌,协助男性调整自己,重塑两性之间平等、宽容、尊重、和谐的新型关系。
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重新考虑女性的价值和生存状态,以改变女性的现状为己任,勾画了一个两性和谐共存的理想未来。它目的是取消男权中心体制,同时“走出激进女权主义的狭隘空间,清楚地向人们表明:女性受难的同时男性也在受难,女性解放的同时也是男性的解放,它探寻的不只是女性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健康发展。”
(二)消灭种族主义,瓦解人类社会等级制度,实现各种族人民的和谐共处。
在美国现存的社会状态下,种族歧视就是等级和特权制度存在一种典型体现。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者也以反对种族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关系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17世纪初期的奴隶交易开始,黑人民族的悲惨命运就被锁定其中。整个黑人民族一直都有着追求自由、平等和非暴力的美好梦想。作为被压迫的对象,黑人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要接受来自于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的整体剥削。因此,对她们而言反对种族主义与反对性别主义的斗争是交织在一起的,她们的独立和自由是与整个黑人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妇女主义者的的奋斗目标是“致力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完整,”这是妇女主义者对全人类美好未来的一种勾画,也正是她们伟大的跨种族、跨性别的宽容情怀的一种体现。为了实现人类最终的和谐共处,妇女主义者首先要学会把这些昔日蹂躏、*待她们的、被白人折磨的扭曲变形的黑人男性团结成为平等、独立的男性战友和同事,妇女主义者不是分裂主义者,她们对渴望改变和寻求进步的男性有着强烈的宽容情怀。
(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寻归自然,主张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平等共存。
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与对女人的压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沃克的妇女主义主张是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再现。妇女主义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统治和压迫,主张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稳定、和谐关系。沃克指出:“妇女主义者热爱音乐,热爱月亮,热爱精神…”。由此可见,“自然之爱”是妇女主义者的根本之爱。她们“热爱精神”,这里的精神是指创造并维持万物的无所不在,保罗万象的无形之物,万物皆有灵。妇女主义者认为,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是与人类一样拥有灵性的,无贵贱高低之分的。在小说《梅丽迪恩》中,主人公对自己曾祖母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她生活在名叫“圣蛇”的农场里,一天当她站在一块洼地中间晒太阳的时候,忽然感觉到自己好像进入到另外的一个世界,她感觉到内心深处无比的喜悦空灵,好像自己已经离开地面飘飘欲仙了。这种感受让曾祖母好像获得了新生,从此她拒绝一切信仰,到暮年时只喜欢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沐浴阳光,因为太阳是她唯一信仰的神灵。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才能感受到自然的灵性,进而得到心灵的进化和修复,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会再混乱和困惑,生活也会变得宁静,和谐。从生态角度来看,人类只有视自然为朋友,尊敬自然万物,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否则会造成对自然无穷尽的掠夺,引起生态危机,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沃克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曾流露出这样的观点,人类“以金钱和欲望为基础的发展观和生活方式必将给真个世界和自然带来各种不幸和灾难。”妇女主义思想中对人类不断恶化的生存境况及未来进行冷静思考,提出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回归自然的方案也是现代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妇女主义是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的真实再现,对现实诸多问题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高于现实,是一种没有实现的理想,具有“乌有”之精神特点,但是乌托邦的真正意义不在它对理想社会的具体规划和实际可行性,而在于内在的乌托邦精神,即批判性,超越性和目标性。批判性指对美国现实各种问题不满,激励人们对理想进行生生不息的追求;超越性和开拓性指它提出停止对女性、弱者、地球停止剥削,实现人类生存完整和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美好蓝图。虽然超越现实,却可以成为一种清晰明见的目标,使人们的行动从被动过渡的趋势变为主动争取的自由。
参考文献:
[3]walker,alice.bythelightofmyfather’ssmile.newyork:randomhous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