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论文(专业21篇)
总结是回顾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总结要注重文字的准确性和凝练性,避免言之无物的空洞陈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一
通过前期的工作,建设学校的项目设计有了的明显的理念提升,各校的特色建构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
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
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
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代理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
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
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
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二、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在省厅工作部署的指导下,我市将把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举措,不断将这一项工作推向深入。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
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
一是建构特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推进的“评估奖补机制”。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加快研制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鲜明的目标导向,引领学校不断优化实践。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市、区两级对有关学校的定期督导、评价,明确工作阶段性目标,对于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学校,实施市级奖补、区级增量配套,保障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二是建构研制特色文化建设研训体系,形成文化建设的“专业发展机制”。联合北师大、华师大、南师大等高校,教研部门、教科研部门、师训部门等直属单位,建构多方力量整合的、面对不同对象的特色文化建设研训课程,针对校长文化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大特色文化建设领域的有关课题,如区域推进的机制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发展研究等教科研工作的引领力度,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特色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形成文化建设的“高端引领机制”。市、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整合在宁专家资源,借力聚智。在市一级组织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课程开发、教师课程能力发展、文化发展评估等四个专项的专家团队,同时每一个区组建一支学校文化建设的专家团队,并且,各级各类团队中的专家,尽可能避免兼任,最大可能性地为南京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多视角的指导。要通过与专家团队协调,形成常态化的研讨活动、分享活动、指导活动、评价活动,形成在专家全程介入下的工作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二
近些年,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深化和发展,农业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农业农村档案意识日益增强,档案的凭证和参考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农村档案作为农村文化的一种载体,忠实地记录了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和物质繁荣的进程,对于促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是农业农村档案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业农村档案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门类相比,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更有它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一)农业农村档案文化产生的基础。村级档案文化建设与村级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在各类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档案资料,一般包括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党务公开、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议事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在农村土地承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土地征收征用、退耕还林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有关村办企业管理、村居文化建设、村居历史沿革等内容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是形成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内涵的基础,丰富着档案文化的内容。
(二)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农业农村档案作为农村文化的历史记录,是农业农村传统和现实最原始、最朴素、最根本的活动反映,档案文化建设和繁荣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明确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中现实性和价值性,就必须将档案和文化两者有机结合,在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上,要提高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意识,健全档案文化建设管理网络,建立档案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建设中,特别强化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务公开、承包合同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使档案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农村生活,更加关注农民利益,更加适应农业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管理的多元化。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档案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就宏观管理(软件管理)而言,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必须发挥好档案和文化的结合功能;对于档案文化建设中形成的档案、图书资料的管理(硬件管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保管的物质条件,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建设多位一体、功能全面的图书室、档案室、阅览室,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二是日常管理即跟踪服务,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不丢失、不损坏;严格执行借阅制度,严格遵循档案文化法律法规以及借阅利用的程序规定。搞好档案文化编研工作,编写参考资料、汇编丛书文件、参与编史修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服务。
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要围绕农村工作中心,采取“档案搭桥、文化唱戏”措施,规范管理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使档案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一)与时俱进,加强档案文化体系建设。围绕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加强档案文化资源体系建设,加强开发利用档案文化体系建设,加强档案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档案文化现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把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上升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层面来抓、上升到“繁荣文化、造福社会”高度来抓。
(二)依法行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发展。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指导工作,把档案文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除对《档案法》贯彻落实情况和农业农村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外,还要对档案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建立起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考核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文化建设意识,使档案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三)巧借外力,落实档案文化政策。目前,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各级党委、政府已经提出相应文化方面政策,这为档案行政部门提供一个做好“档案文化”工作的机遇,我们要巧借外力,及时出台一些有关指导性文件、政策,使档案文化工作有序进行,抓好落实。有条件的地方,先抓试点,抓好示范,以典型带动,全面铺开。
(一)创新理念,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任务。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具体承担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目标落实,为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促进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大发展。广大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文化建设中要树立起正确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提高文化素养,塑造良好形象,立足岗位做贡献,依法行政,服务社会,将行业文化融入农业农村档案建设中,提高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2、健全网络,发挥机构功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注重健全管理机构,发挥机构功能,发挥好国家赋予的职能;对基层联合档案室职能不能弱化,使联合档案室建成联系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纽带,建成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发展的中心;逐步建立起了以联合档案室为中心,辐射本辖区各行政村的档案文化管理网络,发挥档案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使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为开展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3、提高素质,加强能力建设。干好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光有积极性不行,还必须解决能力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发挥好建设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主力军作用,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档案文化发展交流研讨”活动,特别是加强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标准、档案文化宣传等理论方面的交流;加强档案文化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提高了档案人员档案文化业务理论水平,加快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提升了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整体水平。
(二)抓好落实,巩固档案文化建设成果。
1、部门协作,抓好基础工作。档案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建立起“系统抓、抓系统”齐抓共管的局面,强化对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挖掘整理,抓好档案文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水平,提高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与文化部门的联系,在调研、培训、指导、检查等方面,发挥行业部门的组织优势,对农业农村贯彻落实好政策业务标准,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帮助开展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改善档案文化发展的氛围。
2、严把质量,规范业务标准。档案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档案业务的要求。在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中,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把依据国家业务标准,规范档案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整体水平,作为加强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对农业农村档案管理考核中,严格按照管理考核办法,在体制人员、制度设施、管理利用、监督指导等方面,都要按照考核标准落实,使档案真正成为档案文化发展的源头,为农业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精神力量。
3、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示范。在加强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树立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及时挖掘总结推广记录服务农业农村建设中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档案文化精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带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全面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的特点,找出档案文化建设有价值的方面,进行典型推广。树立样板,典型示范,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
(三)立足当前,发挥档案文化的作用。
1、理解内涵,服务中心任务。弘扬档案文化,其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局,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要以“服务中心、便民利民”为宗旨。当前,民生工作是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民生档案涉及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劳保、劳力输出等档案,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中,档案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挖掘档案资料,发挥档案凭证作用和利用价值,为社会生活和领导决策服务,同时拓展业务服务领域,落实民生中心任务。
2、突出特色,丰富档案内容。各地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条件丰厚,文化历史悠久。在加强档案文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围绕当地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丰富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内容。企业发达的地方,着重积累丰富“招商引资”档案文化建设;旅游产业发达的地方着重丰富“旅游开发”档案文化建设;有的地方可将无公害果品、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等收集进室,大大丰富了室藏档案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当地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
3、资源建设,增强竞争能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能够激发村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农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农业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水平,提高农业农村建设的竞争力。如档案文化资料为农业农村“有机品牌”鉴定、论证提供强有力的凭证依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提供最原始的佐证。这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资料扩大了当地农村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档案“品牌”文化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三
摘要: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农村文化建设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是历史的机遇。本文就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新疆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有助于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良性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
一、引言。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我们通常情况理解的农村文化,包括稳定文化队伍,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文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快速稳定,是保障实现小康社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事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态度,等深层心里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化程度,当前农村文化现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问题。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建设好的农村文化,是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拥有好的农村文化,才能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从文化上来说,农村文化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一个有5000多年历史的农业国,广大农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农村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健全农村文化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社会稳定方面来说,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还较大,特别在新疆,团结与稳定是发展的大前提。只有通过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缩小经济差距,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行政面积最大的省区。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东部和南部依次与甘肃、青海和西藏三省区连接,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相邻,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邻,边界线长达5300多千米,为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区。属于干旱区,降雨少,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重要的产免基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理环境的严峻与经济的落后都制约着我区的文化发展。
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新疆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恶劣,人才也相对比较匮乏,新疆的农业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新疆民族团结稳定的大问题。
自以来,新疆文化事业预算支出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有0.51%,并不能适应新疆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新疆还有3个县无图书馆,18个县文化馆和6个县图书馆有馆无舍,154个乡镇、街道无文化站,2982个村无文化室,6个县无影剧院。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尚欠发达。反映在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上,其总体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从新疆人口接受教育的状况看,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为总人口的5.14%、高中为12.9%、初中为27.53%、小学为37.95%,文盲占总人口的5.56%。
截止年底,通过自治区验收实现普九的县市达65个,实施普九的地区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9.45%。同时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一般高达50%以上,而在文盲半文盲中,又有60%以上是中、青年人。农牧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滞后,影响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使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宗教向农村地区渗透有了可乘之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定的严峻挑战。
教育程度低,经济欠发达,使得新疆文化贫困现象大量存在。文化贫困是指相对于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而言,某一社会群体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知识、感念、习俗和技能上的滞后于缺乏的现象。新疆一些县,尤其是贫困县目前新疆有27个国家级贫困县,占自治区县(市)总数的34%地处边远、生态恶劣、灾害频繁、人才匮乏。全面实施“反贫困”行动,从政策、资金、制度等多方面对新疆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扶贫开发,对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这些地方的物质条件离小康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疆的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个目标来展开各项工作,只有经济发展搞好了,文化建设才能得到农民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近年来在自治区委、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贯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方针政策。农村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农村文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比如民间雕刻艺术、哈萨克族刺绣及布衣、新疆曲子、维吾尔族传统乐舞艺术、新疆农民画等新疆特色艺术活动发展迅速,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基层文化馆站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现在上上下下都重视文化,也干劲十足。但调研发现,各方面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某些理解偏差。上到不少领导,下至许多百姓,认识上存在片面化、简单化、物质化的倾向,往往习惯地认为:投入更多资源,建起漂亮设施,配备相关条件,搞些集体活动,再敲锣打鼓向外宣传,就做好了农村文化工作。这种实为形式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背离了文化建设重在熏陶人、教育人、引导人、改变人的实质内涵和价值旨要。付诸于工作时,必定产生思路、规划、目标、措施等方面的失误,突出表现为“以手段为目的”、“为文化而文化”,忽视了农村整体精神风貌和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精神文化诉求的发展变化及对经济社会的深层影响。重表轻里、重物轻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结果必然与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及各族群众的期待“南辕北辙”。鉴于这一较为突出的思想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我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实质内涵、价值取向、目标任务、考评标准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坚持求真务实,匡正思想误区,有效指导实践过程。
三、文化建设机制不健全与虚设。
在发展现代文化的号召下,一座座新建改建的文化站室、农家书屋破土而起,给田间地头增添了现代气息和靓丽风景。但亲历之下,调研到的农村文化设施都令人遗憾地感到“外表光鲜,内质孱弱”。一则文化资源实在匮乏,以主要的品种――书刊为例,数量短缺、种类单一、内容过时,不适合农民阅读的问题无一例外非常突出。电脑电视、健身器械等大件多摆而不用、坏而不修。村民集体文化活动没有上级安排就很少开展,偶尔的活动一般也是“热热闹闹,基本无效”,有些文化室只用于麻将棋牌;二则开放时间少,服务不规范,“铁将军把门”是常态,即使短暂开放,时间也不固定,问及原因,有限的兼职管理员推诿于“农民忙,没人来”。问农民时,很多人说:“到那里没意思,不如自己看电视谝闲传”。
上述现象突出反映了农村文化服务工作普遍存在的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弊端。解决之策是整合各种资源,尽快建立自治区农村文化场所建设投入、配套保障及科学运作的统一体制和各项制度,包括文化资源引进和应用,定时开放场所,日常组织活动,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和工作评估等重点方面,彻底解决“好建不好管”的问题。
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多于内涵,模式常年不变,效率始终不高,效益基本不大。不少基层领导和部门可以“应景”,却远远没有“入心”,不知道当前形势下该如何工作才能产生更大实效。
笔者认为:在基础建设方面,必须看到,受空间分布和经济地理的影响,我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仍有较多漏洞,不少贫困乡村尚未覆盖,很多农民还没有真正受惠。因此必须扩大规划范围,将所有农林牧场、自然村、边境居住点全都纳入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争取短期内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工作实施方面,针对“该干什么”的困惑,应明确两个切入点:一是全力促进农民致富。依托乡村文化站室的设施资源,发挥文化促进作用,提供更多致富书刊,开展更多致富讲座,发布更多致富信息,创建致富文化氛围,开展致富对外宣传。以文化帮助农民致富,用致富引导农民学习文化。二是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帮助农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树立科学、和谐、包容、多元的精神文化取向,消除极端、偏激、反世俗、反进步的不良取向,乡村文化机构可与政府部门、援建单位、宣传机构、爱国宗教人士作用互补,形成反对极端宗教思想的基层工作体系。
五、急需增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做大做强农村现代文化,增强其持续投入和发展的动力,仅靠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的推动还远远不够,必须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通过改革促进农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针对基层干部群众以文化为“事业”而非“产业”的普遍观念,要在乡村大力倡导“文化就是发展”、“抓文化产业就是抓新型生产力”,通过典型带动在广大农民当中树立“文化兴业”的强烈意识和愿望。针对基础条件薄弱的问题,上级政府应制定扶持农村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用人、产权、市场等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并在基础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基层政府应在信息、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便利,积极鼓励本地人、外地人在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企业和文化设施。
针对缺乏发展经验的问题,应尽快出台《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分析农村文化产业与推进“四化”战略、民生建设、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提出依托科技进步和文化援疆,在保护挖掘传统文化并培育发展现代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工作任务和政策保障。
针对市场环境问题,应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及其文化消费水平与意愿加以不断完善。针对人才缺乏问题,应从区内外高校毕业生中有计划有针对地引进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文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当中。
六、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作风待转变。
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改变农民精神面貌,重点环节是基层组织,实施主体是乡村干部,工作要领是循循善诱、以情动人、平等参与。干部的作风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作的优劣与成败。当前,尽管上级反复强调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乡村干部存在群众观念差,服务意识弱,工作简单粗暴等问题。在组织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时,“昂首望天,不接地气”,总是习惯于采用行政命令、发号施令的方式,手段机械,作风强势,态度生硬。农民被动参加,心猿意马,内心毫无触动。一些见过世面、思想活络的中青年农民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转变农村文化工作的风气十分重要。
首先,教育和引导基层干部“真正把自己同普通农民放在平等位置上,把农民当朋友,多听农民朋友心声,多为农民朋友着想,工作中欢迎农民朋友一起集思广益和积极参与”。
其次,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活动一定要坚持“群众喜闻乐见”,切合农民接受力,刺激农民兴奋点,提高农民参与度,从“下里巴人”入手,逐步向“阳春白雪”升华。
第三,加强教育,正本清源,培养农民的文化自主性、自觉性,使其树立“接受现代文化,参与移风易俗,既不是为了政府,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家的幸福生活和子女的人生发展”基本观念。
参考文献:
[1]陈楚洁,袁梦倩.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3).
[2]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j].社会科学组织,(3).
[3]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以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研究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
[4]李智萍.农村文化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性[j].农业考古,2010(1).
[5]韩美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村文化境遇[j].社会主义研究,(11).
[6]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11).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四
(一)片面强调档案资源的拥有,忽视公众的利用需求。
档案资源的拥有情况包括实体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和利用者习惯。资源拥有情况决定着档案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直以来片面强调资源拥有为主导,把是否拥有丰富藏量作为衡量档案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制定档案文化资源开发计划、进行档案编研、采用展览、陈列、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文化宣传,其根本出发点也仅在于应付档案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并非是为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满足利用者需求。
档案文化影响力的扩张需要档案文化与社会大众互动才能实现,而这种互动是以一致的心理认同为基础和前提的。然而长期形成的被动服务的思维和做法难以适应当前档案文化既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服务,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既为城市发展和市民服务,又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服务的新要求。对于公众而言,社会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文化传播范围狭窄,手段单一等原因导致公众对档案文化的认知十分有限,对获取档案文化价值的信心不足,对档案文化的认同和认知度差。
(三)档案文化提供者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素质。
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档案文化提供者的知识素质还比较差。一方面信息技术推动档案文化传播是必然趋势,特别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得技术又熟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因为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需要,一些优秀人才因为编制问题而被拒之门外,这两方面原因使得档案文化人才缺乏,面对档案文化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基础差、缺乏必要的培训等原因,档案文化提供者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很欠缺,因此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培训是当前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一项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也是一个基础环节。
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本着符合实际和可扩展性的原则逐步推进。但是,实践中违反档案文化规律和攀比之风助长了建设的盲目性,许多地区和部门在档案文化建设目标、计划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档案文化资源拥有情况、信息技术使用以及对档案文化未来走向的认知则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档案文化。不同地区、部门在档案文化建设中保持差异性这是尊重档案文化发展规律的体现。
(五)档案文化管理体制障碍。
由于管理体制障碍,档案文化缺乏统一部署、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多头分散管理,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实践中档案馆(室)功能不完整,管理条件、技术手段落后,抑制其发挥档案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再如档案文化建设涉及到档案、图书、情报等信息资源,尽管三者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服务方法都一样,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他们处在条块分割管理中,无法实现资源的共通共享,这样无形中增大了管理成本等。
通过分析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增强档案文化凝聚力,扩大影响力,激发创造活力,提升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档案文化建设未来走向为:
档案文化定位:既注重数量与规模,又注重结构和质量;既注重文化生产能力,又注重创新能力;既注重发展速度,又强调发展的持续性;既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又注重体制、机制的科学构建。基于此,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时一是发挥档案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紧紧抓住建设档案精品文化这一载体,不断推出文化精品,树立档案文化的影响和形象;三是以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档案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增强档案文化的活力;四是做好社会服务,只有服务社会,为公众认可,档案文化发展的根基才能牢固;五是加快人才的培养,为档案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谋划全局,整合资源是提升档案文化的基础。
谋划全局,整合资源,最根本的是要以社会共享为目标,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网络与平台,积极推进档案文化资源共享浙江省档案局在实施浙江记忆工程中,全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浙江记忆工程既包括浙江名人、浙江方言、浙江名镇(村)、记忆浙江、浙江之最、浙江老照片、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浙江档案文献编纂、家庭档案、家谱族谱等重点项目,又包括区域特色文化、城市记忆、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企业、老字号、典型建筑物(构筑物)、口述历史等各地统筹推进项目通过构建浙江记忆名录体系,共建浙江记忆保护网络,搭建浙江记忆利用平台,实现彰显浙江记忆文化品牌、提升档案部门文化形象、优化档案文化产品服务、构建档案文化建设平台的目的。
(三)创新机制推广档案文化精品是关键。
注重文化的创造力,打造社会和公众认可的档案文化精品是关键,创新机制就要加快档案文化产品由资源型向需求型转变,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深挖档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工作和创新。比如对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理论文章、著作、珍贵文献记录、专题数据库、图书等采用项目论证、专家咨询评估、公众参与、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机制,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文化精品。随着《西藏元代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至此我国已有《纳西东巴古籍》、《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大金榜》、《清代样式雷图档》、《清代内阁秘本档》和《传统音乐档案》等9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些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档案文化精品是机制创新的结果,彰显了我国档案文化记忆品牌,提升了档案文化精品的价值,增强了档案文化竞争力。
(四)全方位、多途径传播档案文化是目的。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曾对档案文化的传播方法和途径做过精辟地论述: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一是要努力把档案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尽量或善于采用新兴的、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文化形式,把档案转化为影响更加广泛的、大众或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以便让它“传得开”;二是不管采用传统或新兴的文化形式,都要努力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以便让它“立得住“”留得下”。这为传播档案文化指明了方向。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五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另外重要的一环,则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导而不是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宏观调控,搞好服务,改善环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对农民给予引导与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政府要努力提高农民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形成文化自觉。亦即,使农民自己产生文化方面的诉求,并自觉地组织与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二)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地方政府要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估方案分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情况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进行评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列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一些能量化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农村特色文化投入的收益评估机制,提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真正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而是在大搞文化形象工程。这就亟需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构建健全的收益评估机制,以保证相关政策法规与资金投入作用的有效发挥。而文化收益自身的特点及评估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文化收益评估方法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应注意积累实际评估项目中的操作经验,用理论指导经验,用经验修正理论,以逐步提高评估机构对农村特色文化收益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肖正德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六
摘要: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广场群众舞蹈,而且发展了广场群众舞蹈。舞蹈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宣泄压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而且能够益心健体,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喜爱。广场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大众参与、娱乐身心、发展友谊、维护健康的活动,能让人们的精神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放松,在放松的同时获得乐趣,并由城市带动逐渐向农村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大院、广场都是广场舞发展并迅速壮大的土壤。
一、广场群众舞概述。
广场群众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它泛指那些非专业人员参与的非舞台表演艺术的舞蹈。其表演是具有浓厚的普遍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其舞蹈基本上是人人都可以跳的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舞蹈。
二、民族民间舞元素在广场群众舞的应用。
(一)秧歌元素。
秧歌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民族舞蹈精华和宝贵艺术遗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我们北方广场舞蹈创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它有着简洁欢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情趣昂然的姿态和红火热闹的场面,主要以东北秧歌较为广泛流行。秧歌舞具有: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等特点。
(二)草原歌舞元素。
广场群众舞中草原歌舞元素一般都应用于具有藏族特色的流行音乐,如“天路”、“草原上的格桑花”,还有凤凰传奇演唱的系列歌曲等等,这些音乐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素以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欣赏那高耸入云、晶莹圣洁的雪峰和层峦起伏、雄壮肃穆的'崇山峻岭,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使群众舞更富有大众性,更容易推广,使其在全民健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简单而又具有藏族舞蹈特色的广场群众舞蹈,适合广大群众学习和表演,同时也能使广大群众更深的了解藏族文化,使民族性的文化得到更广的发展。
(三)蒙古舞蹈元素。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快吸慢呼是蒙族舞蹈的呼吸特点,蒙族舞对步伐及肩部、手部、臂部的训练,必须用呼吸。以呼吸带动踏步、拖步的起伏,控制关节的平衡性使气力相互协调,还需要呼吸来衔接前后动作,表达感情。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多以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三、民族民间舞元素在广场群众舞中的作用。
(一)使广场群众舞内容丰富多彩。
各种不同风格的民族舞元素的从新融入,给广场群众舞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广场群众舞蹈将传统的民族舞蹈动作元素加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它保留各种舞种的风格特点,由开始的徒手扭秧歌发展到利用扇子、长绸、灯笼、花束、手鼓、花棍、花灯、花伞等各种道具进行表演,增添了动态之美,增大了表现力,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细观我国第二届中老年广场舞蹈大赛,形式的范畴已从传统的秧歌发展为中华民族民间舞、健身舞、集体交谊舞、服饰风采、秧歌五项。
不难看出,这样一来,既使民族性的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使广场舞蹈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广场舞以崭新的姿态和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领域中异军突起,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民族民间舞元素在广场群众舞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进程、自然条件造成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如,朝鲜族舞蹈庄雅秀美,维吾尔族舞蹈诙谐风趣,藏族舞蹈高亢豪放,傣族舞蹈优美典雅,蒙古族舞蹈剽悍奔放,汉族舞蹈热烈欢快。这些舞蹈以自娱性与表演性相结合,充分展示在农村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中。茶余饭后和劳动之余,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娱,常常形成舞者越舞越热烈火红、观者越看越激动的局面。长此以往,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是一种融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博大恢宏的民族精神。它能引发民族的共鸣。民间舞蹈是最传统的舞蹈,经过无数舞蹈研究者的努力,形成了完整而又系统体系。中华民族民间舞的这种继承与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奠基工程之一,它同样能够维系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它同样将对建设巩固先民的精神支柱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应当充分估计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在广场群众无风靡中华城市大地的同时,也在席卷着农村。广场群众舞蹈在不断地吸收各种舞蹈元素,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广场群众舞蹈的源泉。虽然现在人们的舞蹈素质还比较弱,但人们的舞蹈意识已经很强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民族民间舞蹈会在广场群众舞中的到广泛应用。民族舞蹈的精华久会完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中华文化又会以这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周大明.由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j].大舞台,2006(01).
[2]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01).
[3]许恩.在传统与现代中徜徉[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4).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七
摘要:
在高等教育不断得到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推动高校得到良好的进步,由此可见,做好高校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方面融合了儒、道、释等多家优秀的思想精华,而在形式方面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具备养生、修身、礼让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将茶文化应用于高校文化建设中是符合整体发展趋势的。本文针对茶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及开展途径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提供借鉴。
关键词:
1、前言。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形成到发展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融合了多家优秀的思想精华,而且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求人才的主要场地,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文化建设这一环节的工作来发挥辅助性的作用,而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实,需要借助茶文化的融合。因此,将茶文化融合到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茶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对高校整体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将茶文化应用于高校文化的建设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1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茶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第一个层面表现在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不仅是生产茶叶的大国,而且也是茶叶的故乡,茶在中国的出现以及发展的历史已经长达千年,由此衍生的茶文化也早已经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需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来予以继承与发展,而茶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这三个层次所构成,其内容的组成丰富多样,形式也是千变万化,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充分接触、学习、感受茶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有效的继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茶文化中包含了优秀的儒家、道家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合茶文化,让学生在茶文化的学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2有利于充分发挥茶文化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茶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第二个层面表现在有利于充分发挥茶文化各个方面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茶文化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将茶文化应用到高校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充分发挥茶文化各个方面的功能,以此来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茶文化具有美学功能,以茶德、茶艺、茶礼等方面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又比如说,茶文化具有养生功能,长期饮茶有助于人体健康,将茶文化应用到高校文化建设中,让学生通过接触茶文化来充分提高自身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茶文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茶道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二是茶文化精神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
3.1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茶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形式,而且具有多层的社会功能,要想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所能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茶文化。首先,由于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要从课程设置入手,让茶文化知识的教育走进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茶文化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设置茶文化相关的课程,高校可以通过必修课或者是选修课的形式来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计入学生的总学分中,以此来推动茶文化课程得到良好的开展。其次,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作用,缺少任何一方的作用,都将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因此,在高校设置茶文化相关的课程之后,教师一方面要从教学内容安排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落脚点,在讲述必要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讲解一些历史典故、人文趣事等,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将教学场地转换成茶楼、茶室等地方,让学生一边观摩一边学习,身临其境地去充分感受茶文化。通过采取这些形式,在丰富茶文化教育手段和形式的基础上,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得到良好的开展。
3.2明确茶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全面营造茶文化的校园氛围。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且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茶文化有效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促进整体的发展,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明确茶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全面营造茶文化的校园氛围。目标是行动的前提,在目标的指示下行动才能合理开展,因此,在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茶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才能让茶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营造茶文化的校园氛围,以此来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于这一方面所能采取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在对校园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将茶文化的相关理念融入其中,在理念的指导下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为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茶文化过程中搜索相关的信息提供便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茶文化知识;第二,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或者是社团,因此,高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座谈会、展览、演讲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充分学习茶文化知识;第三,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高校可以邀请民间的艺人或者是专家来校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多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茶文化,从而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3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各个方面资源的建设。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衍生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其组成内容呈现着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要想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采取的第三个措施就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各个方面资源的建设,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因此,在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高校领导层要意识到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将对高校多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茶文化研究室、茶艺练习室、茶叶审评室等,促使茶文化有效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除此之外,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各个方面资源的建设,比如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不仅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而且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地去学习跟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4、结束语。
茶文化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对于高校多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此为探讨点,进行了上述论点的探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3]丁冬生.高校文化育人的效应及其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八
: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按照“集中化供水、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思路,有效地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东部,东连普定、镇宁、南接关岭,西邻晴隆、普定、水城、北纳雍、织金。全区所辖5个镇14个乡,25个居委会,220个村委会,20xx年末,总常住总人口64.95万人,其中乡村总人口52.1518万人。国土总面积179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43公顷,地形走向西北高而东南低。年降水量1476.4毫米,无霜期294天。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9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达5.17万千瓦。
多年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六枝特区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兼顾,治理与开发并重,防洪与抗旱并举”的原则,紧抓机遇,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来抓,引水、提水、蓄水工程相互补充,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修建各类小型饮水工程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
经过多年的努力,六枝特区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农村人畜饮水现状和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就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2.1农村饮水工程多以村组为单元,数量多,规模小,补助资金分散,自筹能力有限,已成工程建设标准和供水保证率偏低,稍遇干旱,群众无水吃,重复出现饮水困难。
2.2“重建轻管”,受传统观念和农村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多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水费只计收运行费用,不提留大修及拆旧费用,存在水费征收不到位,工程运行困难,维修费用无着落,致使一些工程失修、闲置、甚至报废。
2.3大多数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为本村的群众,业务生疏,影响了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要全面、科学、长期、有效地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必须改变过去多级治水和小型供水工程遍地开花的模式,走“集中化供水、市政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路子。
3.1整体规划,科学选择水源,实现优质水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配,确保水源水量满足供应,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合理开发水资源,确保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明晰工程产权,集中供水工程由水利事业单位承担管理,独立供水工程由投资者承担管理,由管理者负责主体工程的运行、维修及水费征收,真正落实工程管护责任,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
3.3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实施项目配套。项目规划要尽可能地集中,扩大供水规模,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供水成本,管理成本,减轻受益区群众的投资负担。
4.1强化政府行为,落实目标责任。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为农村广大群众谋利益的公益事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也不能单靠群众自发来搞,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才能确保顺利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必须有政府行为作保障,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狠抓落实。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阻拦,同时便于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质量,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彻底克服“重建轻管”现象。
4.2科学规划。总结过去建设人饮工程的教训,深入调研,充分分析,合理科学制定规划,确定辐射、覆盖面广,一有定规模和效益的农村供水工程。
4.3落实管理主体,组建管理机构。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要根据工程规模,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收费、有制度”原则,落实管理主体,组建管理机构。对乡(镇)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水利水保站管理,组建由受益群众代表参与的供水管理组织负责经营;对一个村组的小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管理,在村民自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村民管水协会负责经营。
4.4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工程管理机制上,适应水市场发展的需要,创新机制,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国有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县、乡、村(组)、户分级管理,供水站长(或农户户主)负责经营。有关管理经营事项由产权各方商议决定,管理者决策,经营者实施。凡产权各方讨论通过事宜,管理站(或农户)应按程序办理,工程改扩建投资、供水外经营项目未经产权各方批准,不得随意进行。要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制和经营权限,经营者对管理者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避免管理中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科学性和合理性,凝聚产权各方的合力。
4.5落实管护责任,保障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要明确专人全面负责该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4.6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按水利部《乡镇供水水价核定原则》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实现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应由乡(镇(水利水保站在全乡(镇)饮水解困工程中进行统一调配,使各饮水工程保持安全运行和不返困。
4.7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安全。
4.8要加强节水宣传和用水治理,提高农村群众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制定用水定额和节水考核标准,强化定额治理,限量用水、超量加价,降低管网漏失率。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是稳定广大农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要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按照“集中化供水、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思路,有效地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九
摘要: 综上所述:乡镇文化站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基层文化单位。
是一种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当前特别是乡村文化工作队伍人员知识结构偏低。
有的乡村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乡镇文化站机构,但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
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没有得到扶持,基础薄,起步困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站干部普遍以乡镇为主管理,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无法调配,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
同时,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任务是综合性的,要应对多个部门,难以专心于文化工作。
根据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因地制宜,首先是政府要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的功能,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然后是文化站要从当地情形出发,制定乡镇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深度,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些少数乡镇党委领导,由于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不是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乡镇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工作发展滞后。
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首先是乡镇党政领导要提高对做好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提高了,措施得力了,工作也就上去了。
文化站也要积极配合上级举办的各种科学、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向上级反馈乡村文化活动情况,及时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同时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必要的文化活动内容的调整与活动形式的更新,及时将外面先进的信息资源传递到乡村,使农民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与时俱进。
三、加强文化站队伍的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乡镇文化站的文化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首先要加强自身成员的学习和提高,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函授班及加强个人业务自修,不断学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同时,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加强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头脑,使农民能信任自己,让他们产生亲切和依靠的感觉。
只有这样,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村落文化的建立是整体乡村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单元,村落文化是沟通社会与家庭的桥梁,村落文化是农民学习和传播知识的理想场所,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的发展便于农民直接参与,增进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调动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精神,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哨阵地。
因此,乡镇文化站应随时与农民保持联系,了解农民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要。
与农民一起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和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应对企业文化与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文化和农村群众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乡镇企业的崛起及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必将有力地推动乡镇文化以至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站要利用文艺手段和方式,协助企业组织一定规模的业务活动和联谊活动,协助培训文艺人才,围绕企业文化开展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使有关企业从中利益,乐于在经费上对农村文化事业作出反馈。
这就为文、企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六、乡镇文化站要做伯乐,及时发现人才,培养村落中新的文化和科技带头人文化站的成员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必须保持走乡串村的良好习惯,甚至到田头地边去与农民交流,做农民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激发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帮助鼓励村级文化室的建设,有条件的村要加大对文化室的投资力度,建力各类活动室,使农民有地方去,有地方学习。
综上所述:乡镇文化站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基层文化单位。
是一种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最直接与广大农民群众打交道的文化工作单位,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它承担着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为一体,服务于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另外重要的一环,则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导而不是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宏观调控,搞好服务,改善环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对农民给予引导与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政府要努力提高农民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形成文化自觉。亦即,使农民自己产生文化方面的诉求,并自觉地组织与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二)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地方政府要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估方案分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情况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进行评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列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一些能量化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农村特色文化投入的收益评估机制,提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真正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而是在大搞文化形象工程。这就亟需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构建健全的收益评估机制,以保证相关政策法规与资金投入作用的有效发挥。而文化收益自身的特点及评估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文化收益评估方法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应注意积累实际评估项目中的操作经验,用理论指导经验,用经验修正理论,以逐步提高评估机构对农村特色文化收益评估的准确性。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一
(一)档案资源来源单一,缺乏应有的文化厚重感。
近年来高校机构调整,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目前,高校档案馆的档案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接受、一是征集。按照工作惯例,学校各部门依照档案预立卷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的党群、行政、教学、科研等九大类档案(包括声像)移交给档案馆,或由档案馆提出征集要求,校内各部门组织提供相关档案,最后由档案馆统一管理利用。这些档案以文书为主,是一所高校发展历史和精神品格养成的历史再现与信息记载,为高校总结经验成绩、创新工作思路、制定行政纲领、开展校园文化等提供了物质依据。但征集接受的这些档案沿袭了档案“详于政事略于文化”的一贯传统,致使档案文化信息的覆盖面和辐射能量受到了不利限制,与高校师生的生活产生了距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冲突和利用矛盾。档案文化中信念、向往、追求以及理想、道德、情操等文化因子的隐匿不活跃,对实现档案文化熏陶、教化、激励的社会功能,从而建设先进的高校档案文化产生了巨大阻力。
(二)高校档案文化意识淡薄,尤其是档案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不够,缺乏文化创新观念。
由于早期对于档案功能、属性的狭隘理解,高校文化建设中档案被边缘化,致使很久以来人们都没有建立起档案文化的概念,档案文化意识更是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人们历史溯源寻求经验开拓创新的社会需求越加迫切,档案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才被强化凸显,档案文化意识才逐渐建立起来。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建立自觉自省的档案文化意识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档案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高校档案工作者,更是亟待建立和强化档案文化意识。而高校工作实践中,档案文化意识还处于一个较为低下的水平,师生的档案文化意识还远远不够。首先,对于档案价值的认识在很多人眼里仅仅是有用的、有益的,缺少对档案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其次,高校档案工作被狭隘地理解为档案的接收和保管,对档案蕴含的文化信息忽视甚至无视;再次,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很少与校内其他部门进行文化互动,积极融入校园文化的主动性欠缺,这些不足都不仅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同时也对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营造宽容、尊重、关爱、合作、向上的文化氛围,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产生了阻力和障碍。
(三)高校档案文化与地方文化联系薄弱,缺乏足够的联动促进。
档案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不是在仅仅围绕档案活动这一封闭的领域产生的,档案文化个体的研究也不可割裂开来。历史经验表明,档案文化依存于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为社会文化的前进发展提供资源信息和动力。高校在特定地理区域办学,其文化发展必然会打上地方风俗习惯、心理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的深深烙印。高校档案文化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因素,与地方文化相依互补,才能不断地丰富高校档案文化资源,提高高校师生的档案文化兴趣,推动高校档案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参与地方建设的项目不多,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某种程度上仍像是自娱自乐。不可否认,高校在与地方文化沟通交融上正在做着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如我校每年定期举办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师生的档案文化生活,但这类活动的文化覆盖面仍然较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和高校建设先进档案文化的内在要求。
(四)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浅尝辄止,重政治轻文化。
档案编研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以档案实体和围绕档案展开的文化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产生了可以传播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成果,并在这个过程实现了档案的文化价值。目前高校大多进行了档案编研工作,但开展情况不尽人意。整体上看,不少高校的档案编研成果与学校发展和师生的文化需求结合不紧密,利用效果较差,缺乏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从高校档案部门的具体操作来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着档案编研的题材较窄,重行政轻民生的现象普遍,师生喜闻乐见的档案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发;档案编研成果大多是大事记、文件汇编,编的成分多,研的成分少且形式陈旧,缺乏新意;没有把高层次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的档案编研工作当成重要工作来抓,无法实现档案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档案编研工作少有精品等突出问题。档案编研工作的萎靡徘徊停滞不前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发展。
(五)高校档案文化宣传方式陈旧,宣传范围不广,深度不够。
由于工作性质和观念的影响,档案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多处于幕后位置,默默奉献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档案工作常态。长期缺乏宣传使得档案工作逐渐远离了高校师生的.文化视野,既不利于高校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档案文化自身的发展。高校档案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档案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翔实丰富感染力强等突出特点,为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开发了一条新途径。近年来,高校宣传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宣传形式、途径、技术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档案的宣传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展览上,宣传范围仅限于高校校园,与社会文化还没有实现紧密对接。新时期高校的文化发展亟待开放的、亲民的,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生机蓬勃的档案文化的积极参与,这也是档案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许多高校建立了校史馆,开展了档案学术讲座、档案征文比赛等文化宣传活动,但较之其他部门工作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
(一)做好高校档案征集工作,丰富档案文化资源贮存。
高校档案工作首先要注重收集和征集富含文化元素的档案,要将档案资源从文献、文物、文书的旧框架里解放出来,将那些文化性强政治性较弱的档案纳入到档案收集范围,摆脱高校档案馆自身缺乏档案文化资源的困境。可以通过调整征集接受范围,通过学校平台制定规范性较强权威性和强制力的政策文件,将档案接收的范围扩大至文化性档案资源。其次,高校文化档案征集工作要主动出击,与学校各部门、师生、校友以及地方文物单位、档案部门等加强联系合作,征集接收蕴含丰富文化信息和社会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高校档案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
(二)加工提炼高校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高校档案资源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可靠的第一手素材,蕴含着高校办学过程中凝练的精神底蕴和文化特色,以这些档案为基础,结合大学生校园活动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切实可行。如我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档案优质服务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已成为档案管理和档案文化宣传的一个品牌活动。档案以鲜活生动的面孔走近了高校师生的生活,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增进了师生对档案的感情。此外高校档案部门努力开发现有馆藏,同样可以推出档案文化精品,如现在很多高校建立的校史馆就是档案文化展览的精品。
目前,产业化已成文档案文化发展的一个热点并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了档案的文化价值。高校也要依托先进的大学文化与地方文化等紧密结合,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展开高层次的档案文化管理和服务,可以通过制作校园微电影,校史人物专题片或出版发行大型文化画册等多种形式推动高校档案文化建设。
(四)加大档案文化宣传,做好档案服务。
高校要在保证安全机制下利用档案信息网站、媒体等多种渠道面向社会开放档案信息,优化档案服务,简化档案工作手续,增进师生和社会公众对高校优越档案资源的了解和利用。
(五)高校要创新档案人员培养机制。
抓好档案专业人才和兼职档案员队伍建设,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档案自觉意识强、专业知识丰富、业务熟练并兼有计算机、历史、外语、法律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二
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范文一:关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思考。
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农村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本思想以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现。
当前农村文化设施状况如何?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形势发展和农民目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诸如此类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自磐安县复县以来,全县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体农村文化工作者立足农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具体表现在:
1、阵地丧失,设施荒废,硬件不姓“文”
目前,农村文化站绝大多数一无象样的办公场所,二无能够提供健康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新渥镇、安文镇、尚湖镇,是省、市级“东海明珠”镇乡,但实际离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章子”的现象很普遍。
活动器材陈旧落后,根本无法应付开展活动之需,全县除了个别乡镇文化站有几件诸如照相机、电视机、民乐器材之外,其他乡镇文化站活动器材基本空白。
图书室基本上是破旧危房,仅有的一些书籍也是陈旧霉烂,由于多年未进新书,根本无人问津,图书室自然也就变成藏书库了。
由于一方面政府多年对文化的投入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我们现有的文化设施也在不断地消失、挪作他用,造成了恶性循环。
2、队伍不稳定,职能错位,软件不姓“文”
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有的连基本的农村文物保护、农村文化市场引导与管理、民间艺术的挖掘与整理等工作职能都搁置一旁,视为他活。
文化站职能职责不明确,三分之二以上的文化站对自己职责、任务是什么、一年要干些什么工作不知道,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而是要文化站兼任其他工作,使得文化专干不可能再考虑文化站的本职工作。
有的乡镇文化站岗位已缺员多年至今没有配套专干,或者随便把没有业务专长的其他干部顶替。
从始,乡镇文化站的牌子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被撤消,基层文化员队伍归属于镇乡管理,日常的文化建设职能作用发挥愈加有限。
二、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农村,绝大多数由于缺乏文化公共设施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
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
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
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
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坡;三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呈上升趋势,群众生活缺乏安全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
目前乡镇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部分乡镇却没有把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待,一些乡镇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一,对文化站撒手不管了,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是个包袱,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文化工作不影响单位排名进位、个人晋升,文化工作抓与不抓无所谓。
在一些乡镇领导看来,需要投入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可以先放一放或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的。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站缺编严重,另一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进不来。
文化站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一是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管理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换了县文化部门根本不知道。
文化专干地位低待遇差,是“弱势群体”。
文化专干很寒心,许多都不愿意再干文化工作。
其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部分文化专干不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没有把创新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还是停留在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上。
经费困难加上一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不敢也不愿开展工作。
造血功能不能强化,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
再次,长期以来财政对文化的“欠帐”太多。
改革开放以来,90%以上的乡镇没有新建文化设施,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
以文养文,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也很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普遍得了“贫血症”,急需输血。
促进农村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三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然而落实到行动上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建设依旧摆脱不了困境。这从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也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为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情况,为了使文化建设赶上经济建设的步伐,为了能使人们更深一步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为了探索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深层原因,我们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9人和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3人,在陈维达教授的指导下,我们以大邑县作为调研对象,于7月21日——7月31日展开了为期十天的暑期调研活动。相关情况及分析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西部农村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我们选取了成都市大邑县作为样本深入当地取得第一手资料,为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二)、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总体为成都市大邑县大邑县政府的各个部门及个乡镇全体农民.调查范围包括5个乡镇(悦来镇、王泗镇、安仁镇、新场镇和鹤鸣乡)15个村(社区)。
(三)、内容设计。
本次调查内容设计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情况及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农村经济情况等。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面访和座谈会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其中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方法上我们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面上我们走访当地各个相关职能政府部门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点上针对农户我们采取入户访谈和调查的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五)、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向大邑县五个乡镇共15个村、社区的农村居民发放问卷220份,共回收205份,回收率93.18%.清除无效问卷21份,实际有效问卷184份,问卷有效率达89.8%。
(六)、受访样本的基本情况。
1、性别和年龄结构。
本次受访农民中,男性占45.7%,女性占54.3%,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从年龄结构上看,31至40岁周岁的中年人比例最高,占到35.33%。
2、受教育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比重分别占到40.22%和39.23%,高中占到15.22%,大专及本科以上仅占5.43%.考虑到样本的年龄结构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因素,大邑县农民受教育程度应该高于此次调查结果.
3、受访农民收入状况。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5个乡镇家庭年收入以9000元以上为主,占到整个样本的39.67%,某些乡镇的个别家庭年收入达到30000元左右.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19.02%,主要集中在边远的丹凤乡,30006000元之间占25.0%,6000元9000元的家庭有16.3%.这与我们在大邑县统计局收集的农民人均年收入3200元基本相符.
(一)大邑农村经济生活状况概述。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前沿地带,其西部为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隆起的缝合带。是一个农业大县,平原,丘陵,山区皆有。2011年大邑整个国民生产总值545406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97元,最近几年经济增长保持在10%以上。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7773元,纯收入4649元。当地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工业,旅游业。农村居民收入层次划分较为明显,山区(如西岭镇)收入最高,平原地区次之,丘陵地区收入最低。在本次调研的几个乡镇,王泗(地处平原地区)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10元,悦来镇(大部分面积属于丘陵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10元。而人均农民总支出达6865元。通过大邑统计年鉴,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增长在10%左右,而人均支出增长达30%。而主要支出依旧是生活消费支出和教育支出,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说明居民生活成本在增加。
城乡一体化取得明显效果,成都市统计局统计2011年大邑县城市化率为31.1%,2011年城镇化率的目标是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3.1%。大邑农发局土地流转管理中心统计,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农用地流转总面积达19.43万亩,增长16.07%,其中:耕地流转面积4.82万亩。农用地流转面积已占全县农用地总面积的28.24%。安仁镇在城乡一体化中走在最前面,成功的创造出安仁模式。安仁镇将打造成为西部一流的历史文化名镇,为了配合整个工作,安仁镇对安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农户,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启动了规划占地450亩的农民新村建设,完成了新村广场、道路建设、5000平方米的绿化,已有100多户农户入住。许多人在政府的推荐、培训下,到周边企业实现就业。政府还出谋划策让居民自主创业,开办农家乐,并制定了证照办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县就业局还对新村内的部分失地农民进行了烹饪、礼仪、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
城乡一体化改革主要通过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重组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缩小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农民新村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文明,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繁荣,逐步缩小并最终消灭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1、农民收入提高与收入差距。
据统计,2011年大邑县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为7773元,则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年总收入约为20000元。而调查显示,约60%的家庭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下,家庭年收入在两万元以下的比例则更大,农村居民也存在收入差距问题。且由此可看出,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主要集中在收入较高的那40%群体中,而收入较低的那60%收入并无显著变化,农民收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函待解决。
2、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与主要支出。
(1)主要收入来源。
由下图可看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居民所占比重仅排第三位,低于个体经商和打工收入。这说明农业作为一项收入在居民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传统农业经营的低收益表现得非常明显,被人们在逐渐抛弃。
超过一半的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所得,且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居民打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七成以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农民社区的建立,农民手中的土地减少,这一比例有可能会继续增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政府应作好农民创收、增收的跟进措施,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主要支出。
家庭支出里面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食物支出、教育支出和日常生活用品支出。在被调查的184个样本中虽然有31个样本将农业开支作为家庭支出的第一位,但是有130个样本没有选择农业支出作为其家庭前三位的支出,可见农业支出占家庭指出的比例是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调查的地方农民失地严重和外出打工的较多从而造成了农业支出不足。
在被调查的184个样本中,有115个样本将食物支出列入其主要支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家庭还在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努力时,说明农民的收入太低,经济问题仍然是农民的主要问题。
在家庭第一大支出选项中教育支出是仅次于食物支出的第二大类支出,这个教育支出不是对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教育支出,而主要是子女高中及大学教育的支出。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来说,孩子上大学的教育支出几乎是其家庭全部收入的总和。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主要分布在悦来镇、王泗镇、安仁镇以及鹤鸣乡四个区域,农村文化建设有其共同性,但也有区域上的差别。下面以农户的问卷调查为依据,首先总体分析大邑县农村地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针对有较大差异的指标进行地区横向比较,分析地区差异的原因。
农村文化主要包括个人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活动两个方面。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体文化活动。
1、日常娱乐方式。
针对空闲时娱乐方式的调查中,农户的选择集中在电视,看书看报和麻将扑克上,80%以上的农户都选择看电视作为首要的娱乐方式,分别有9.14%和4.0%的将看书看报及麻将扑克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农户除了电视外,第二主要的娱乐方式为看书看报,比例占到36.0%,第三为麻将x牌,比例为14.29%.
可见,农民目前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自然而然,他们获得信息方式也主要通过电视,这与我们的调查完全一致,92.4%的被调查对象选择电视作为获得信息的方式,同时,通过报纸获得信息的也占到35.9%。其他方式(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则不足10%。
在我们的调查中,不会使用电脑的比例达72.1%,绝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脑,而手机普及率也较低,且主要用于日常通信,并非作为获得市场信息的工具。所以,农民只有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得信息。
电视和报纸作为农村居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而,针对农户看电视和报纸的兴趣偏好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关注的方面。
2、电视收视情况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主要是新闻,占有效样本的64.9%;在66个有效样本中,选择看报纸是为了了解新闻的占64.6%。可见,绝大部分农民还是很关心时事的,尤其时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
在农户经常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除新闻外占绝大部分以外,其他一些农民感兴趣的节目包括连续剧电影,法制,综艺娱乐和农业科技,选择比例分别占到55.9%,29.4%,22.4%,18.8%。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法制方面的节目需求也就进一步的增多。
与之相对应,农户希望地方电视台增加的节目也以地方新闻为主,占64.9%,与前面不同的是,选择希望增加连续剧电影的人数只占16.6%,而希望了解农业科技和经济政策解读的排二,三位,分别占有效样本的32.5%。
这充分说明了农民尽管经常看连续剧,电影类节目,但他们最希望增加的节目还是关于农技知识和经济政策方面的节目,这说明农民对自身利益的日益重视,并且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关注。但由于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这类时事节目太少,而多是连续剧,电影,农民没有更多的选择,除了新闻节目就只有收看电视剧,电影。所以,农民看电视剧,电影的比例才会较高。
除电视外,报纸也是重要的信息渠道,从我们的调查来看,64.6%的看报者目的是为了了解新闻。另外,为了增长见识和了解市场信息的也占到了56.9%和36.9%。可见,报纸对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针对农民日常读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5%的农民从来不看,在余下的样本中,选择法制法律类书籍的比例最高,为23.9%;其后依次是农业科技和小说类、文化教育和经济管理,比例分别为14.7%、14.7%、11.4%和8.7%。
可见,从来不看书的农民比例占到一半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所调查的对象多属于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不识字的比例较大,即使识字的农民文化程度也较低,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但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平时读书的比例在增大,他们有一定文化基础,也渴望通过书籍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读书学习是提高农民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尤其是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另外,政府也应该为农民的读书需求提供条件,如开办免费图书室,丰富图书种类等。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加快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脚步。
(二)、公共文化活动。
除开个人进行的娱乐活动以外,村里及当地政府或民间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也是体现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我们的问卷中也涉及了乡村公共文化方面的调查。由于公共文化具有区域性,同一地区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地区的横向比较来分析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从所调查的情况来看,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做的较好的是安仁镇,而王泗和悦来的丹凤乡以及鹤鸣乡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则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免费放映电影次数。
我们在调查村里一年免费放电影的次数时,累计有近70%的安仁农户选择放过一次以上,其中42.9%的农民选择3次以上,这些农户多集中在安仁镇金井社区。而王泗镇和丹凤以及鹤鸣乡分别有77.9%,97.6%及92.9%农户选择了没有放过(这里不考虑为商业宣传而放免x电影的情况)。
2、公共文化组织。
针对村里是否有文化团以及逢年过节是否进村演出的问题,仍然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有79.3%的安仁被调查对象选择“有”,而其他三个地区则选择“没有”的占绝大多数。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少农民对于平时的文化生活并不重视,觉得无所谓,而逢年过节则希望能够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比如观看文艺表演等。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家中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留守在家里的妇女和老人一方面要担负起繁重的农活,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孩子的教育,全家的主要任务都是为了多挣钱,为生机而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文化活动。而逢年过节则全家都在家团聚,也没有繁忙的农活和工作任务,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间。如果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此外,农民对文艺演出的水平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农村特色,贴近农民的生活,有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就可以了,这样的文艺演出费用并不高,加之有特长的农民还可以自己亲身参与演出,又能减少演出的成本。与此同时,在愿意为文艺演出支付的票价的调查中,选择5元以内的占43.82%,不愿意花钱的占38.2%,另外,愿意花5-10元以及10元以上的分别占13.48%和4.49%。
可见,愿意花钱看演出的农民占到了60%以上。所以,政府可以适当收取5元以下的费用,加上当地乡镇企业对演出的赞助,资金的问题可以解决。为了让所有农户都能享受到有限的文化资源,针对农户居住比较偏远,比较分散的乡镇,单独举行演出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可以采取免费接送的形式,将他们集中到人口集中的大乡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文化演出的外部性。当然,具体采用分散还是集中的表演形式,取决于文化演出的规模,以成本收益对等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文化要求。
在对各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的'调查中,情况同样如此,安仁的总体情况远远好于其他三个地区。在安仁居民社区,报栏,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和体育设施都比较齐全,选择的比例分别占42.9%,46.4%,67.9%,60.7%。安仁镇农户对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较好,选择非常满意及较满意的合计占51.7%。而王泗镇,丹凤乡以及鹤鸣乡的公共文化设施都十分缺乏,甚至没有。而农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程度也较差。王泗和悦来镇选择不满意的比例都在60%以上,鹤鸣乡则达到80%以上。
安仁的公共文化设施十分齐全,但是选择一般以及不满意的比例仍然达到了48.2%,接近有效样本的一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调查样本选取的问题,我们在调查安仁镇时是以社区为主,也有小部分被调查农户不是属于社区范围以内,文化设施并不健全,无法享受到社区文化设施的便利,这部分农户选择一般或不满意的比例较高。
另一方面则主要反映了农村居民还没有养成文化消费的习惯,平时多喜欢呆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打麻将,而不习惯看书看报或者锻炼身体。
4、知识培训。
针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见识,扩展知识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在文化建设中,针对农民的知识和素质方面的培训比休闲娱乐方式更加重要。
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这对于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也是制约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头等大事,提高农民素质也应刻不容缓。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生活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就能更快更好的展开。
在针对是否有知识培训的调查中,安仁要稍好于其他三个乡镇,有48.3%的调查对象选择有,而在王泗,悦来以及鹤鸣三地,选择有的分别只占14.5%,27.5%,7.1%。
除开培训的数量,我们也对培训的质量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各种知识培训对于农民增长见识、学习技能有十分明显作用。在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中,有71.43%的人选择了“很需要,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选择“一般,还凑合”的占14.29;还是有10.39%的人选择了“内容没有实用性,走走过程”。
可见,由于培训对丰富农民文化知识有明显的效果,绝大多数农民都希望能接受某些类型的培训。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仍有少部分人(14.29%)认为培训缺乏实用性、或者太简单、或者太深奥,说明效果较差的培训还是存在,有个别培训仍然不符合农民的需要,缺乏针对性。这种情况应该尽量避免,基层政府在组织培训时,对培训类型以及难度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农民的切身需要为准,而不是农民去被动适应培训。
此外,在对培训的宣传上,基层政府也应发挥积极的能动性,大力宣传、号召、引导农民积极参加,而不应抱着“愿来者来,不愿来不来”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农民有积极性参加各种培训,使有限的培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地区对比状况。
在对农民希望参加的培训项目所进行的调查中,选择法律知识,就业知识以及子女教育方面的人数比例没有明显地区差异,而其他选项如农技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卫生健康知识以及产品销售,经营管理知识等都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区差异。
(1)、无地区差异的指标。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希望接受法律知识培训的人数都在30%以上,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加强,法制观念有所提高,开始重视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农民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消费环节都会涉及到法律知识。比如,“厂家+农户”模式中,如果农民有法律知识则能更好地指导生产;在交易农产品,特别是批量农产品时,则更易涉及到法律方面的知识。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将指导农民生产、销售过程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利益受到侵害,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相比之下,政府在法律宣传方面做的工作则很不够。针对基层政府是否组织有法律知识进村宣传活动的调查中,总共有58.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没有,不清楚的占22.8%,选择有的仅占18.9%。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四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五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50以前的奴隶社会。广场舞源于社会生活,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舞蹈,是传统舞蹈的延伸,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涌现了许多文化广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场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广场舞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随处可见广场舞爱好者,已然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绪、生活和人际关系,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广场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对广场舞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使其更具现代舞和地域特色,被更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广场舞已然成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舞动中强身健体,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广场舞的特点。
当下广场舞可谓是最火热的业余活动,人们在早晚出门时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广场舞活动。相较其他活动方式而言,广场舞具有集体性、娱乐性、自由性、自发性的特点,是群众参与性活动。人们在进行广场舞活动时,表演场地与围观群众是相通的,群众也可以自行参与其中,以集体舞蹈形式呈现在人民面前。民众多选择欢快的音乐,让人们在舞蹈和音乐的感染下放松身心,赶走一天的疲倦和不良情绪。广场舞多是民众自发组织的,自掏腰包购买设备,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意愿选择活动的地点和时间。广场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风俗习惯、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其广场舞也有相应的差异。广场舞没有任何的功利性色彩,是民众为了自娱开展的活动,人们在参与中感受舞蹈的魅力,彼此交流感情,宣泄情感,观赏者也可以得到精神享受,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场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人们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广场舞的作用。
广场舞是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人们在进行日常锻炼时不仅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消除不良情绪,还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愉悦身心,锻炼人们的记忆力,具有健身、健心、健腦、健美等多项作用。此外,开展广场舞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交友娱乐,在活动参与中人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感受舞蹈的魅力和乐趣,对于提高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愉悦心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农村开展广场舞活动,能够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广场舞是一个群众性活动,它具有娱乐和健身的双重功能,是不同民众的组合。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见解都不尽相同,开展广场舞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文化传播的场所,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一改过去农村群众业余生活枯燥乏味的状况,便于民众在休闲娱乐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减少隔阂和矛盾。便于民众彼此学习,共同进步,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奠定基础。
在农村开展广场舞活动,能够加快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发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由于广场舞活动没有什么门槛,普及范围较广,可以借助广场舞这一平台进行文化建设,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可以在活动中传递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民众进行讲解,加深民众的认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人们的修养和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便于人民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提高整个农村的文化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将广场舞作为该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境界,充分发挥广场舞的独特魅力,唤起民众的活力,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文化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2]徐国科.探讨乡村广场舞的兴盛对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j].中华民族博览,2016(08).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六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量少。我市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农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乡(镇)、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大。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乡镇(街道)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因“三权”下放而鞭长莫及。
4、经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5、主动性弱。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文化站“三权”下放乡镇,文广站的管理由以条管理变为以块管理后,对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十分不利。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阁,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
6、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撂荒”,因此,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许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贯彻落实到基层,市里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也不能很好地参与。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七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xx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八
广场舞在社区中的广泛兴起,大大促进了社区体育文化生活的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广场舞对社区体育文化生活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2.1广场舞有助于繁荣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广场舞的广泛开展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为社居民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平台,成为社区居民茶余饭后重要的一项体育锻炼活动。广场舞由于属于群众自发性自娱自乐项目,其不受运动场地、时间、设施以及运动服饰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社区居民容易参与到该项目中,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广场舞必然会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人们通过参与广场舞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弥补了人们情感的缺失。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居住多年连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而广场舞运动则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无论年龄、性别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广场舞,通过广场舞展现自我的价值,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机会。
2.2广场舞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只有大力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广场舞所产生的正面、积极地精神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广场舞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它是将积极向上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愉快的旋律展现给社区居民,比如近些年所流行的《最炫民族风》广场舞,给人一种愉悦、振奋的精神,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广场舞所营造的氛围有助于提升整个社区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因此社区通过广场舞会提升整个社区精神文明的构建,在全社区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2.3广场舞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建设需求,确保居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体系。
社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的前提就是要保证社区健康发展,在平时的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他们需要在社区中寻求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而广场舞由于其动作简单、舞姿优美适合于不同阶段的人群进行锻炼,人们通过参与广场舞会将平时工作中的各种压力释放出来,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广场舞属于全面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全面为服务对象的,因此广场舞的开展能够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了基本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迎合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需求。
2.4广场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不仅包括陶冶人们的精神文化,而且还包括要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人们的体质。广场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运动形式简单,更重要的是因为广场舞能够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一是广场舞有助于增加人体的骨密度,防止骨质增生。人们经常参与广场舞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有效的锻炼,刺激骨无机盐密度提升,抑制破骨细胞分泌;二是改善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三是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
3推动广场舞运动开展的主要对策。
3.1普及广场舞健身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广场舞的认识。
广场舞属于新兴运动项目,其在社区中的普及率相对还不高,尤其是在社区年轻群体中的普及率不高,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区居民对广场舞的认识还不全面,认为广场舞属于退休人员的运动项目,不适合年轻人员,因此提升广场舞在社区中的普及率: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传统媒介工具,加强对广场舞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广场舞的认识水平,比如社区公共服务部门要与新闻媒体单位建立合作,开展专门宣传广场舞运动的报道,并且要组建各种形式的广场舞运动比赛等活动,以此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广场舞运动中。其次社区要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广场舞健身知识的宣讲,向居民讲解正确的健身方式。比如社区可以利用社区公开栏,以动漫的形式向居民展现广场舞健身运动的知识视频,让人们观摩正确的动作。
3.2政府部门要重视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广场舞运动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近些年,由于广场舞噪音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矛盾纠纷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为广场舞运动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以此解决广场舞运动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冲突,具体的建设措施:一是政府部门在构建体育基础设施时一定要结合居民社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和完善广场舞硬件设施,比如广场舞的场地建设要远离居民生活区,并且要给予一定的硬件基础配套实施,例如修建公共卫生间、修缮照明设施、电力设施等等;二是合理规划体育文化活动室,尽可能的为广场舞提供专门的运动场地,避免过大的噪音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三是政府部门要给以广场舞运动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购买相应的运动设施,比如购买音箱、服装等。
3.3加强对社区广场舞健身运动的指导。
综合城市社区广场舞运动的开展效果分析,影响社区广场舞运动的重要因素就是社区广场舞的指导教师队伍短期,社区广场舞的形式很大一部分是离退休的舞蹈教师领队传授的,而一些小区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就会导致该社区的广场舞运动形似过于单一化,以笔者所在社区为例,笔者所在的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其老年人居多,根据调查很多人愿意参加广场舞运动,但是广场舞运动却很难开展起来,追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应的指导教师,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社区广场舞指导教师的建设:一是社会志愿者要定期组织专业的舞蹈教师深入社区指导居民开展广场舞运动,普及与广场舞相关的知识,丰富社区居民的广场舞的运动内容;二是街道办要发挥组织服务职能,组织社区爱好广场舞的居民定期到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通过个人学习实现以点带面、逐级放大的效应。
3.4加强广场健身舞活动的组织管理。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十九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就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培育文化团体,加强文明创建,倡导社会新风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近期,按照市委宣传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对部分县(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等多方面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一)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最明显的是打仗斗殴、偷盗抢劫、残害妇女儿童等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淳朴民风得以发扬。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政策,加大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阅报栏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县为例,农村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达到了100%,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广场5个,装备农家书屋38个,阅报栏38处,添置书柜50余个,协调市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关工委捐赠图书近2万册,发动县内干部职工捐赠图书1万余册,使农家书屋藏书达到或超过了省市要求标准。
(三)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有新的起色。
各地、各部门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文化部门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仍以**县为例,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各驻村干部积极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篮球赛、拔河赛、卡拉ok大赛等文体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文化事业发展进步较快。
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卓有成效。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意识和水平明显增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核率达到90%以上。建设完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所、卫生院,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都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要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有些同志说起来重视文化建设,忙起来就放在一边,或者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有人认为,没饭吃不行,没衣穿不行,没房住不行,没钱花不行,文化活动不搞没什么大问题。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还是认识问题,没有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由于认识不到位,倡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就缺乏动力,更别说扶持、建设农村文化了。
(二)乡镇文化站建设相对滞后,文化阵地萎缩。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一个乡镇来讲,是文化发展的的龙头、支柱,xx年,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站合二为一,变成乡镇文体广播站,职能上被削弱。80%文体广播站没有专门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器材、设施,无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乡镇文体广播站只有1个编制,文化干部身兼数职,且大都不是专业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比较困难,指导培养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力不从心。
(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匮乏,农民文化活动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四)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方式过于简单。
一说起农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人们马上想到了扭秧歌,再其它,基本想不起什么了。扭秧歌与前些年也大不相同了,以前一到年节儿,各地经常组织秧歌汇演,男女老少披挂上阵,很是壮观;现在的秧歌参与者多是老年人,以锻炼身体和创收为目的,文化含量打了折扣。农民缺乏主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意识和动力,农村文化活动主要靠相关部门的文化下乡,但由于各地文化部门的人员有限,精力有限,资金有限,文化下乡还没有形成制度和规模。
(五)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乏保障。
而投入的资金只占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一少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进步。
由于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滞后,致使先进文化和思想还没有完全占领农村阵地,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良思潮还占据一定空间,庸俗、丑恶的垃圾文化正在一定范围内侵蚀着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发展规划。
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关心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切实把发展农村文化摆上日程,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考核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确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文化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多出精品。尽快制定出优秀作品的奖励政策,鼓励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立足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从根本上说,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要添置设施,更新内容;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种: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举办各种培训班,科技讲座,引导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积极要求文化消费的热情,引导民间文艺人自编自演健康向上的、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
(三)创新机制,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一是要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对乡镇文化站人员建立“准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文化站人员的学历、年龄,特别是业务、特长技能要设置硬性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保证文化工作者的待遇,稳定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二是要以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为基地,分期分批对文艺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养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艺人和“土专家”,扶持一批文化专业户,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三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的沟通、协作,争取有特长大学生到农村实习,搞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新鲜理念,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四)强化服务,使“三下乡”活动向纵深发展。
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经费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共同合作。同时,注意探索促进“三下乡”与农民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提高。
(五)干部进农家,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推广xx县“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的成功经验,选派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专业特长的干部长驻农家,指导发动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各驻村干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此为基础,促进各村屯、各乡镇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创新活动形式,举办文艺汇演、农模大赛、健身操比赛、卡拉ok大赛,乐器演奏、二人转、交谊舞、街舞培训展演,农民书画展、征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六)多元投入,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市县乡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农民文化大院,还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农村文化发展基金。通过政策鼓励、商业化运作,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发展事业,按照“民办公助、一主多业”发展思路,采取结对帮扶、文明共建、挂牌命名、评比表彰等措施,促进文化中心户建设,“xx”期间,力争达到一个村建有一个以上的文化中心户,一个乡镇有一个以上的民办演艺团队。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二十
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究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已日趋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农民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它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战略意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显著,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的产品及其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改变,但乡村文化建设从整体上落后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目前而言,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
(一)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優惠政策和其它相关的扶持政策等仍未出台,而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范发展。
(二)地区差异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也不能见成效。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实际上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进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有的地区领导干部站位高,重视度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真正做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的阶段,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一些经营性的民办文化,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注重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市场运作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高品质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因为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的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仍未形成一定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
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没能让农民真正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由于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而农民群众对文化形成和内容的接受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和认同的过程,加之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和物质生活的满足,农民主动开展文化建设的观念淡薄,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渴求,再者由于农民劳作时间的季节性,也决定了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未能形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科技进步及现代化建设相互交融,先进的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就目前现状而言,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各级干部应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结合文化工作实际,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理念。要着力解决群众观念、基层观念不高,工作作风不实,自觉意识不强,宏观视野、战略思维不宽等问题。要切实改变“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文化人无处谈文化”、“文化活动无新文化”这样带有普通性的问题。要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和意识,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来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务实创新,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农村文化的主管部门必须明确当前面临的各种难题,积极借鉴典型经验,做到分管领导亲自抓、负责人件件抓、文化干部详细抓,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为农村文化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时代工程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加自觉地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新农村文化服务项目而需要增补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布局,为乡(镇)、村的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的建设、运作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政府可搭建基础平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整合形成合力,努力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
(三)强化队伍建设,培育文化人才。
在统筹兼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中,要克服“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下大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全面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抓好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基层文化管理者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实践者、推动者,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要重视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管理者的配备和在职培训,实现管理人员更新和知识更新,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要认真做好村级宣传文化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使之尽快适应不断更新的文化建设活动。二是抓好专业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遵循文化艺术人才成长规律,运用市场配置功能,为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引进一批文化艺术人才。三是抓好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对各级各类文艺表演队伍的投入、培养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为农村农民服务的能力,激发其服务的动力。
(四)整合文化資源,活动形式多样化,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文化资源和文艺载体日趋丰富,我们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电视、广播、通信网络等资源,加强乡(镇)、村级组织的文化影响力、号召力,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创造条件,加强宣传,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文化、科技信息,以促进农业生产、丰富农民生活,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是有娱乐身心、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等功能,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方面。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使农民群众经常“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开展”,使他们脱离牌桌、赌桌和其它低级庸俗的活动。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要加大对文化下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农民都知道此项活动是“政府买单、农民看戏”,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力挖掘乡土人才,培育指导老师,大力培养农民文化文艺方面的兴趣,让文化下乡活动与农民产生互动,让农民成为文化下乡活动的主角,在文化下乡活动中获得知识,得到乐趣,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进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一项系统的、时代工程,也是一个破旧立新,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动态过程,建设好新农村文化,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二十一
目前全市农村文化机构设置比较健全,文化工作人员队伍比较稳定,全市8个乡镇、86个自然村都建有文化站、文体活动室,(乡镇建有文化站,村屯建有文体活动室)各镇政府配有主管文体领导(副镇长或副书记兼)和主管文化的站长,各村文化室有主管文化的村支部委员,有独立的乡镇文化设施。的乡镇机构改革中,100%保留了文化站牌子,市政府重新核定文化站编制,目前共有专、兼职文化干部10人,95%以上是大专以上学历,农村文化室文艺骨干总数已经达到400多人,农村文化活动组织45个,还有大批的文学爱好者在农村坚持创作,骨干也达48人,全市形成了以文化馆为龙头,镇文化站为枢纽,村文化室为网点的农村文化工作三级网络,使全市农村文化阵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1、州文化局倡导的“明星文化系列”创建活活动成为近几年推进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从1997年,明星文化创建活动引起了各乡镇人民政府的重视,并形成了比学赶帮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1998年的头道镇明星文化教育中心、明兴村文化室,的崇善镇明星文体站,西城填明星文化中心,八家子镇上南村明星文化室等文化明星的创建很大程度激活了已显颓势的农村文化,成为近年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2、村文化设施建设从指令性的15个文化站及90%的村普及文化室一度让的农村文化事业走在全省前列。随着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文化站室建设退步明显。近年来,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自觉意识增强,一改过去的单纯求乐意识,科普、法律宣传、读书看报也融进了文化站室建设中去。新修建的文化站室趋于多功能化,尽可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头道镇延丰村文化室、镇兰村文化室、西城镇中心文化室、东城镇彰项村文化室等都是新形式下涌现出的典型。头道镇还把电影院改进为集放映、演出、集会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市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战绩斐然,普及率达到95.5%,绝大多数农民都可以在电视上接受信息、新知识,观看电视节目成为农民最普遍、最有效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市图书馆是国家三级图书馆,参与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向工程,并成立共向资源基层网点,有流动文化科技图书库,60%乡村文体活动室建有图书室,在农村建立了20个图书流通点,农村集镇文化市场建设也有新的起色,除以往的台球厅、电子游戏厅、练歌厅继续红火,近年又兴起了网吧,农村集镇与城市一样共同进入网络时代。
3、农村文化队伍向高素质转变。目前从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专业干部有10人,90%是大专以上学历,兼职文化管理辅导人员约90名,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成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文化个体经营者、民间艺人、业余文艺爱好者近千人共同为农村文化的新繁荣做出了贡献。
4、农村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提高。
一是农村文化活动得到普及。各镇每年都斥资开展大型文体活动,如头道镇崇善镇的运动会,南坪镇、东城镇的民俗节、龙城镇的文艺演出等。由于从农民自身的愿望出发,活动质量也有提高。
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改善。据调查,农民已习惯于把腰包里的钱投入到文化生活中去,不再排斥对“玩乐”的支出,可见农民渴望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如今在农村,自资聘请健身操教师、农作物专家、科技信息部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邀请艺术团演出,电影队放映更是常见。农民自发举办活动占了农村文化活动很大的比重。头道镇菜农的秧歌队伍11年内不间断活动,以及百村门球训练场,都是农民自发活动的代表,打麻将、扑克、下棋、打乒乓球等传统活动继续显示很强的生命力。
三是农村文化活动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市有关部门通过阵地宣传、图片展览、文艺宣传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振奋了精神,坚持了信心。如文化、科学、卫生“三下乡”活动,市文化艺术团百场演出,市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站”、电影公司的“2131”工程等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活动的实效性让农民真正受益,也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首先是认识不到位,有些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的重要性缺乏应有认识,有的甚至认为,不抓经济不得了,不抓文化照样搞,致使各级部门一系列发展农村文化的方针政策在那些乡镇落实不力。有的则认为,经济一抓就见效,文化繁荣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费力不讨“上级”的好,就只看眼下,不管天下,只热衷表面文章而不深入实际。有的则曲解上级目标项目建设,搞片面重点培养,把做出来的特色文化拿出充场面,除此之外,其他工作根本不去做。
二是经费紧缺。首先是地方财政投入少;其次是镇文化站于部工资偏低,难以保证;再次是补文化创收效益极低,多数文化站没有一点造血功能,发展后劲只是一句空话。
三是设施设备落后,缺乏时代感及竞争能力。调查中我们发现,文化站的软硬件设施大多陈旧。以图书为例,考察10个文化室,数量超过200册的仅有六家,再看内容,80%都是过时书刊,有的文化室还存在有文革时期的书刊,作为收藏无可厚非,但作为学习宣传,则要怀疑图书室的实际意义了。不光图书,陈破不能再用的乐件,失真的收录机等也比比皆是,这样的设施是不能再满足当今农民的文化需要的,更谈不上与其它外来文化的竞争。
四是农村xx信徒增加,文化主阵地受到挑战。目前市xx信徒2392名,年龄结构向年轻化蔓延。如今走到一些村子,可以看到最漂亮的建筑就是教堂,相比之下文化室显得很落魄,这足以说明这个村的文化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民间组织来我市农村投资兴建了许多文化场所,从另一面可以看到外来文化对我市文化阵地的冲击。
五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剧增,农民性别比例失调,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的不安定因素。目前农闲状况下,我市农村余劳动力24,973名。经常外出打工人数占农村人口的10%。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及女青年80%出外打工,造成了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形成了农村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安定因素。文化活动缺乏主体。劳务经济异军突起,农村中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时间不多,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电视,老年农户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就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了主体。
一是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与时俱进,在持续深入调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出新形式下我市农村文化发展的规划。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调动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打造农村文化艺术的品牌,如:东城镇的朝鲜族民俗活动――四鼓乐,头道镇的老年人文艺演出,龙城镇大型集体舞表演等,都要在近期内培养成规模演出。坚持“炕头”演出形式不断翻新和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以落实农村电影2131工程为载体,努力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力求每年保证为全市8个乡镇免费放映80场电影和炕头演出100场。文化馆正着力培养不走的乡下文化,进一步完善农村“大文化”建设。
三是抓好农村设施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争取多渠道扶持。加大对农村文化站基层建设的资金投入,尽快改善软、硬件设施,逐步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要求,力求农村的文化工作一改过去的单纯的取乐方式,把科普、法律宣传、读书看报融进文化室活动中,使新型的文化站室趋向于“一功多能”,以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品味的精神文化。
四是强化农村文化工作的素质,多搞些具有实效的业务学习,并协助培养优秀的文化骨于力量。在农村文化工作中,搞好硬件建设必不可少,软件建设更要加强,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在经济落后,硬件设施较差的乡镇,更要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先搞好软件建设。鼓励优秀人才为发展农村文化多做工作,提倡奉献精神,鼓励搞农村题材创作的专业人员多下基层,深入农村。解决软件问题,文化馆、站适当引进人才是必要的,最主要还是立足本地,面向群众挖掘人才。一定要看到广大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要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作用。要为农村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发现、培养、提高,促进人才成长。
五是进一步管好农村文化市场,扫除精神垃圾,保障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各区农村文化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精神垃圾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影响较大。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要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合法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紊乱。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引导、鼓励、扶持,加强管理,保护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六是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搞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如何发挥小城镇文化中心的导向作用、辐射、带动、推动周围农村文化建设;二是如何向广度、深度进展,在现有的基础上普及、完善、提高;三是如何建设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时期农村文化;四是面向21世纪的农村文化建设,怎样能够使文化成为群众的自觉需求。
七是狠抓落实,做到权责明确。上级的各项工作落实了,农村文化工作也就上去了。借鉴“木桶理论”,我们说,我市农村文化的繁荣度取决于农村工作薄弱环节。
农村文化正处于发展中的关键时刻,重视农村文化,解决农村文化中产生的新问题,丰富充实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量,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