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通用21篇)
教案是教师为备课和教学设计而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教案编写要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每个教案范文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一
教学难点 :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导入 :
(板书课题)。
二、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
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二
学习、把握诗中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较难捉摸,应作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作者及作品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
2、播放朗读录音。
3、课文分析:
〔明确〕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与我的关系。感情:怀念与痛悼。
第三部分〔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感情: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感情:讴歌与赞美。
诗,是十分讲求意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所谓“意象”,用艾青的话说就是“纯感官的,具体化了的感觉”。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记事写人来抒发的,而这些事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现的,这一系列的意象又写出了人物形象。
〔问〕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来写?
〔明确〕描写了一系列图景,有“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满青苔的石椅”,给人创造一种孤独、凄凉、冷落的意象。
〔问〕在第二部分中回忆了大堰河对我的爱抚,作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
〔明确〕诗人不惜笔墨进行了铺排,先用8个排比句刻画出8个细节,这8个真切、动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写得非常具体、充分。还写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来衬托出大堰河对我的爱。大堰河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劳动是极繁重的,作者用了6个排比句写出来,然而她却是“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真正的母爱。又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的描写,有切糖、夸画、赞儿,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问〕在第三部分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写大堰河的葬敛之薄?
〔明确〕用了“同着……”五个意象,犹如五组电影的特写镜头,给大堰河这一勤劳、善良、普通农村妇女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也升华到了极致。这与前三段中通过塑造大堰河形象来进行抒情不同,作者抛弃了具体的叙述或描写,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发似的激情。
4、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时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艾青曾经多次说过:“诗人必须说真话。”他还说:“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别人的心。”这首诗正是依靠真情实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动人的意象,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这点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四、板书设计:
艾青。
段落大意诗人感情大堰河形象修辞手法。
一、大堰河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身世悲苦低微反复。
二、大堰河勤劳、善良、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勤劳、善良、无私反复、排比、对比。
三、大堰河身后的悲凉和一家人的不幸同情与控诉命运悲惨反复、排比。
四、对大堰河的怀念和礼赞讴歌与赞美灵魂高尚呼告、排比。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4.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
教学设想。
借助朗读本诗的录音带,加强朗读指导,着重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应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时教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朗读;明确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导入新课。
1.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明确:借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这种抒情方法,可以称为间接抒情法。《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样是抒情诗,但是抒情的方法与《词二首》大不一样。它们的不同处:
(1)《词二首》主要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运用间接抒情外,也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诗歌的最后两段,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炽热的`感情。
(2)《词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则主要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边叙事写人,边抒发感情。
(3)《词二首》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借助神话传说等抒情,增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对比、反复等手法抒发感情,强调了对大堰河深深热爱和对旧世界愤恨的感情。
3.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指导预习:
根据课文《预习提示》和注释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把难懂的字、词、句写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研习新课。
1.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岐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艾青写这首诗,既是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对黑暗世界的诅咒。同时表现出作者背叛地主阶级,向劳动人民靠拢的真诚愿望。
2.学生试读。
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读后要进行正音。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
[4][5]。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四
(一)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三)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分析: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深切的眷恋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段),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串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她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爱。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段便是明证。第13段,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噜苏,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二)诗人除了通过塑造大堰河形象进行抒情之外,还采用什么方法?
分析:直抒胸臆。
借塑造形象抒情或直抒胸臆,都是为了塑造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诗言志。”缺少抒情主人公就称不上抒情诗。抒情主人公一般是诗人自己,但又不限于诗人自己,往往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在学习本诗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分析:如第4段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段中六个排比句,都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第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对她特有的深情。第3段,首尾句反复写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段,都采用开头和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四)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分析:为了表现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可以先让学生寻找这类句子,体会它们所起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和点拨,着重体会第4、6段的对比。这两节,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然没有发什么议论,但诗人的感情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这些都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以及对主题的表达。
(一)导入新课。
1.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明确:借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这种抒情方法,可以称为间接抒情法。《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样是抒情诗,但是抒情的方法与《词二首》大不一样。它们的不同处:
(1)《词二首》主要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运用间接抒情外,也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诗歌的最后两段,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炽热的感情。
(2)《词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则主要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边叙事写人,边抒发感情。
(3)《词二首》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借助神话传说等抒情,增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对比、反复等手法抒发感情,强调了对大堰河深深热爱和对旧世界愤恨的感情。
(二)按诗节依次讲解分析。
第1段。提问: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大堰河的身份、地位以及作者“我”的关系。)。
第2段。提问:这里的“我”是两个人的儿子,一个是地主的儿子,一个是大堰河的儿子,这两个“儿子”的含意有什么区别?(前者“地主的儿子”,这是在血统意义上说的;后者“大堰河的儿子”,这是在抚养意义上说的,进而具有感情的、阶级的意义。)。
第3段。提问:为什么看到雪使作者想起了大堰河?(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有关文字。作者幼时是在一种被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才感到温暖,得到母爱。人在寒冷孤独时,本能地希望得到抚慰,得到温存,希望回到亲人的身边。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看到飞雪在铁窗外飞舞,作者自然想到了曾给自己无限温暖的母爱的大堰河。)。
第4段。齐声朗读,体会诗中的深情。这一段集中写了大堰河的勤劳朴实的形象。诗中运用了“在……之后”这一状语格式,而且反复使用,多次强调。在每个状语中都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大堰河辛勤劳动的情景,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同学们一一找出。
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劳动情景,给我们一个什么印象或感觉呢?一是大堰河什么活儿都得干,从吃到穿,里里外外处处操劳;二是大堰河十分繁忙,从早到晚,一时也不停闲。(由她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可以推知夫儿们已脱下衬衣入睡,她还在忙碌。)。
提问:诗中为什么不这样写:“在你吃饱了饭之后,在你睡了一觉之后……”(这样写就不能表现大堰河的艰辛,也就不能体现大堰河对乳儿的关心爱护之情。)。
第5段。简单交待“我”的阶级出身——“地主的儿子”,但与大堰河结下了深厚的母子之情。提问:哪个词表明“我”不情愿离开大堰河?(“被”“领回”)。
第6段。提问: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自己出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很优越?(“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纽扣”“安了火钵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这么优越的家庭条件,作者“我”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忸忸不安”一词不仅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表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因此本节的头尾两句重复了相同的一句话,“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正表明了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
第7段。提问:本节开头“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与此诗第2段中哪一句相照应?(“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大堰河在地主家劳动的项目有哪些?(洗衣、洗菜、切萝卜、掏猪食、扇炉子、背团箕、晒粮食)大堰河从事这些劳动时的神情又怎样?(始终是“含着笑”)。
讲解: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4段里那样给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即“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极繁重的。多样的,更是艰苦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对常人来说。那些劳动没有一样能够使人笑。到结了冰的池塘去洗菜,把结着冰屑的萝卜切开,在那冰冷刺骨之时能够笑吗?面对着猪吃的麦糟,嗅着那刺鼻的馊味儿,扇着呛人的炉烟,常人在这时能够笑吗?然而诗中却始终写大堰河“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不仅如此,如果联系第5段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这一节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表明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是真正的母爱!
第8段。通过为乳儿切冬米糖和梦中吃乳儿的结婚喜酒这样两个细节,表现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第9段。写大堰河死时还念着乳儿,同时表现作者因未能最后看一眼乳母而内疚悲痛的心情。
第10段。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敛之薄。提问;这节运用了不少定语做修饰,找出来,说说这些修饰语的作用。(“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表明大堰河一生凄苦之沉重,“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一手把的”表明安葬之菲薄。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也含着对大堰河深了的悼念与歉疚。)。
第11段。提问:在这一节里写“我”与大堰河的后代的感情上的联系,你能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吗?试作分析。(“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一句,表明诗人对大堰河后代悲惨命运的同情,对旧世界的憎恶;“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一句,表明诗人与被压迫遭痛苦的阶级兄弟心连心。)。
讲解:当“我”飘泊回到故土时,及大堰河的儿子们碰见了,诗中把这说成是“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而在第6段中写“我”回到自己家中,却说成“做了新客”;且看着“不熟识的妹妹”,一切都感到“忸怩不安”。两相对比,诗人的亲疏爱憎何等鲜明。
第12段。提问:诗人赞美的仅仅是大堰河吗?(不是。诗人把对大堰河的爱升华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爱,本节诗中深情地写道:“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现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第13段。此节是全诗之总括,照应了全诗。
(三)写作方法简析。
1.找出诗中运用了对比的地方。
讲解:这些对比不仅写出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热爱追念之情,而且表现了诗人在实现了阶级立场转变后产生的强烈的爱憎,这是诗人以此诗宣告与地主阶级决裂而投向劳动人民怀抱的思想基础。
2.找出诗中运用排比和反复修辞方法的地方,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参考“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一)重点内容图示。
一、大堰河与我(1~3段)。
悲苦低微的身世。
怀念与痛悼。
反复。
间接抒情。
二、大堰河勤劳、悲苦、
善良的一生(4~8段)。
勤劳。
善良。
眷恋感激。
反复。
排比。
通过记事来。
抒情。
三、大堰河身后的悲凉和一家的不幸(9~11段)。
命运悲惨。
同情与控诉。
反复。
排比。
边叙事。
边抒情。
四、对大堰河的怀念和礼。
赞(12~13段)。
千千万万劳动。
妇女的化身。
讴歌与赞美。
呼告。
排比。
直接抒情。
(二)关于“紫色的灵魂”的理解。
有一种说法:紫色是悲哀、不幸或伤痛、死亡的象征。这不符合诗意的。我认为,紫色应是高贵的象征。请看以下例证:
在古代,帝王称为“紫微星”,宫墙的颜色用紫红色,“紫气”用指帝王之气,皇城称为“紫禁城”,皇宫称为“紫阁”“紫台”,如杜甫《咏怀古迹》诗有“一去紫台连朔漠”句,其中“紫台”就是皇宫;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诗句中的“紫陌”也指京城(道路)。不仅如此,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以紫色为贵。《辞海》“紫衣”词条注:“紫衣,紫色的袍,古代公服。杜预注:‘紫衣,君服。’唐制,亲王及三品服用紫。”《现代汉语词典》对“青紫”一词这样注释:“指古代高官印绥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古诗里说:“朱紫尽公侯”,这里的“朱紫”指的是王公贵人的服色。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五
一、大堰河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身世悲苦低微反复。
二、大堰河勤劳、善良、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勤劳、善良、无私反复、排比、对比。
三、大堰河身后的悲凉和一家人的不幸同情与控诉命运悲惨反复、排比。
四、对大堰河的怀念和礼赞讴歌与赞美灵魂高尚呼告、排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训练朗读能力。
重点: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教具:多媒体。
教程:
一,布置预习。
收集有关艾青的资料,做好文学常识卡片,读好预习提示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听配乐朗诵寻找诗歌表达思路和感情线索。
二,导入新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多媒体画面)。
显示课题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怀抱乳儿的大堰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
显示学习目标。
a,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
b,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c,训练朗读能力。
四,速读全诗。
(1)点拨研讨作者的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研讨诗的诗体特征。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把握诗的感情脉络,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明确:显示多媒体画面。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掉。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
五,朗读研讨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概括主要内容:突出我与大堰河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着重体会第三小节:。
a,景物描写的意境特征:凄凉,衰败,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的作用: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
c,揣摩这一小节朗读的声调(低沉,缓慢)重音及停顿的节奏。
六,点拨研讨第二部分。
学生概述第4节主要内容。
显示多媒体画面。
搭好灶火之后。
拾起鸡蛋之后抱拍去炭灰之后。
掐死虱子之后抚摸尝过熟饭之后。
包扎伤口之后放好酱碗之后。
补好破衣之后。
明确: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诗人回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中心描画了8个生活镜头,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深切的母爱。
(4)出示多媒体画面:(大堰河怀抱乳儿,深情,凝重的画面)。
(5)学生想象描述大堰河的双手:粗糙,黑,骨节粗大,但非常温暖。
(6)激发联想:大堰河勤劳慈爱的双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庭充满温馨,使这个被亲生父母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回忆,联想一下自己母亲双手的形状,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深深感到母爱的深广。
朗读研讨第5,6小节。
明确:仅有物质生活但没有爱。
b,研讨诗人如何借助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确:鲜明的对比更能显示大堰河家是贫穷的,但充满了爱;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心里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作业:
后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七
学习、把握诗中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较难捉摸,应作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作者及作品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
2、播放朗读录音。
3、课文分析:
〔明确〕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与我的关系。感情:怀念与痛悼。
第三部分〔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感情: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感情:讴歌与赞美。
诗,是十分讲求意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所谓“意象”,用艾青的话说就是“纯感官的,具体化了的感觉”。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记事写人来抒发的,而这些事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现的,这一系列的意象又写出了人物形象。
〔问〕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来写?
〔明确〕描写了一系列图景,有“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满青苔的石椅”,给人创造一种孤独、凄凉、冷落的意象。
〔问〕在第二部分中回忆了大堰河对我的爱抚,作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
〔明确〕诗人不惜笔墨进行了铺排,先用8个排比句刻画出8个细节,这8个真切、动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写得非常具体、充分。还写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来衬托出大堰河对我的爱。大堰河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劳动是极繁重的,作者用了6个排比句写出来,然而她却是“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真正的母爱。又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的描写,有切糖、夸画、赞儿,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问〕在第三部分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写大堰河的葬敛之薄?
〔明确〕用了“同着……”五个意象,犹如五组电影的特写镜头,给大堰河这一勤劳、善良、普通农村妇女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也升华到了极致。这与前三段中通过塑造大堰河形象来进行抒情不同,作者抛弃了具体的叙述或描写,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噴发似的激情。
4、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时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艾青曾经多次说过:“诗人必须说真话。”他还说:“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别人的心。”这首诗正是依靠真情实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动人的意象,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这点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四、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八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2.字词练习 2.完成字词练习。
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
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
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xx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板书课题。 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
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步探悉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
书) 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尊敬。
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艾青。
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 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 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母的陌生。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爱。
四、本课小结 。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
典押忸怩冰屑悉索凌侮叱骂漂泊。
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
(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
(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
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
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新诗的特点。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初度课文,体会诗歌。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资料。
三、听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听的时候注意字词。
四、结构层次: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五、主题全解: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做出来的,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六、写作特点。
七、关于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蒋海涛)。
(选自《艾青研究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有删节)。
2、创作回忆(艾青)。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
长期以来我们语文老师一直关注着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这节课我有意地关注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至少我在进行一种尝试。我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勇于尝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感受大堰河对作者浓浓的爱,感受大堰河的形象。于是我大刀阔斧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对文本进行了细致地取舍。教学思路就是通过体会诗歌语言来感受诗歌传达出来的爱。
为了渲染一种母爱的氛围,我用了两节课来上课,第一节我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听了小说《疯娘》。小说大约播了25分钟,我和同学们就在静静的.听着,不由自主地流泪。从这个小说里我们体会到了一个“疯子”母亲对他的儿子爱到骨髓。大家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同时也都在想着自己的母亲。我知道时机成熟了,这时候可以进行诗歌教学了。于是首先我说“大家眼里噙满的泪水,让我想起了我最早最感动的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妈妈是最善良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
然后请同学们谈感受,谈母爱,谈真情。几位同学分别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个环节很感人,让在座的也很感动。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一
湖南省资兴市黄草中学:黄晨铭。
第5课第1课时课型:点拨法、讨论法、朗读法、体会法。
编写日期:2005年2月28日执行日期:3月4日总序号:09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训练朗读能力。
重点: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教具:多媒体。
教程:
一,布置预习。
收集有关艾青的资料,做好文学常识卡片,读好预习提示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听配乐朗诵寻找诗歌表达思路和感情线索.
二,导入新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多媒体画面)。
显示课题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怀抱乳儿的大堰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
显示学习目标。
a,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
b,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c,训练朗读能力。
四,速读全诗。
(1)点拨研讨作者的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研讨诗的诗体特征。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把握诗的感情脉络,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明确:显示多媒体画面。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掉。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
五,朗读研讨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概括主要内容:突出我与大堰河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着重体会第三小节:。
a,景物描写的意境特征:凄凉,衰败,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的作用: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
c,揣摩这一小节朗读的声调(低沉,缓慢)重音及停顿的节奏。
六,点拨研讨第二部分。
学生概述第4节主要内容。
显示多媒体画面。
搭好灶火之后。
拾起鸡蛋之后抱拍去炭灰之后。
掐死虱子之后抚摸尝过熟饭之后。
包扎伤口之后放好酱碗之后。
补好破衣之后。
明确: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诗人回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中心描画了8个生活镜头,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深切的母爱.
(4)出示多媒体画面:(大堰河怀抱乳儿,深情,凝重的画面)。
(5)学生想象描述大堰河的双手:粗糙,黑,骨节粗大,但非常温暖.
(6)激发联想:大堰河勤劳慈爱的双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庭充满温馨,使这个被亲生父母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回忆,联想一下自己母亲双手的形状,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深深感到母爱的深广.
朗读研讨第5,6小节。
明确:仅有物质生活但没有爱.
b,研讨诗人如何借助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确:鲜明的对比更能显示大堰河家是贫穷的,但充满了爱;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心里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作业:
后记:
湖南省资兴市黄草中学:黄晨铭。
第5课第课2时课型:点拨法、讨论法、朗读法、体会法。
编写日期:2005年3月6日执行日期:3月7日总序号: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训练朗读能力。
重点: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教具:多媒体。
教程:
继续研读诗歌:
第7小节,讨论:大堰河在忙碌,贫困的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含着笑?
显示多媒体画面:。
笑
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炖肉晒麦。
明确:大堰河纯朴,宽厚,如同祥林嫂命运悲惨但很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过多的祈求,诗人对大堰河既赞美又同情.
朗读研讨第8小节。
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深爱.
点拨讨论: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点拨讨论:为什么说大堰河的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七,点拨研讨第三部分。
(1)揣摩朗读的.声调与节奏。
明确:抑郁,哀伤,沉重,缓慢.
(2)显示多媒体画面:(大堰河的坟墓)。
明确:社会的不公道.
指导学生用憎恨的语气朗读11小节。
教师点拨: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劳,善良,淳朴,仁厚,像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的心中同时也将会矗立在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让诗人及每一位读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赞美的诗呈献给这位神圣的母亲.
鉴赏体会第四部分。
(1)显示多媒体图画:(大堰河辛勤劳作的身影)。
(2)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3)讨论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
明确:紫色象征高贵,“紫色的灵魂”,热切地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
(4)讨论:这首热烈,深沉的赞美诗仅仅呈给大堰河一个人吗。
明确:不仅仅献给大堰河,也呈她的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大堰河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九,总结全文。
教师点拨:一个地主的儿子却把他心中最深情的赞歌唱给千千万万的如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这在30年代中国文坛实属难能可贵.
显示多媒体画面。
大堰河:勤劳善良仁厚慈爱。
我:怀念感激憎恨赞美。
教师小结:艾青的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通过一组组。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二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识记重要词语。
技能目标::学会通过品析词句来把握形象,品味情感。
认知策略目标::通过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从关键词句的角度解读诗歌。
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离《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背景比较远,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感情;诗歌的篇幅比较长,90后的高一的学生学习耐心有限,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诗歌的情感真挚,感情脉络清晰,要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预习要求】。
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层次,体会课文大意,体会课文手法。?
【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导入(教师说)。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美好的情感,任时光流转,这些美好依旧不会褪色。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诗人艾青的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聆听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深回忆。
2、请说说你所了解的艾青(学生说)?
艾青:(1910-)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论其诗知其人”,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及诗的创作背景:
19艾青出生于浙江一地主家庭。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诗人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狱中。这是一首自传性抒情诗。
3、补充介绍:艾青与崀山。
在新宁旅游,你会经常听见当地人把“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这句话挂在嘴边。这句话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说的。艾青恐怕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会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了当年浪迹他乡的民谣。
1938年10月,艾青写了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不久,即随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避战乱迁来新宁,他在这里又写下了著名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诗人的眼里,山已经成了劫难中祖国大好河山的缩影。无疑,山的美质启迪了诗人深沉的感情。艾青当时曾对他的学生说过,崀山有多么多么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艾青这些也许无心的口吟却被当时几个有心的学生记住了,虽然没有白纸黑字记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搞崀山风光调查的时候,当地一位姓马的老学生掷地有声地说,当年艾青老师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甲桂林。”为慎重起见,1986年,新宁县政府专门派人带了崀山风光录像带去北京找诗人求证,当看到“将军石”时,艾青的子女问,这块巨石这么像将军,是不是人造的?艾青说:“天生的,天生的。”当时去北京求证的这位干部告诉记者:“在艾青家里放录像时,他看得很兴奋,说一直没有忘记崀山。因为崀山,后来我和艾青还成了忘年交。”
这次,艾青欣然命笔,将半个世纪前的口吟化成了史实,但将“甲桂林”改成了“赛桂林”,艾青对来人强调,“赛”是比赛的意思。这幅字成了崀山镇山墨宝。如今,艾青的这句话连当地的山里小儿都能朗朗上口,俨然成了当地民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训练朗读能力。
重点: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教具:多媒体。
教程:
继续研读诗歌:
第7小节,讨论:大堰河在忙碌,贫困的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含着笑?
显示多媒体画面:。
笑
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炖肉晒麦。
明确:大堰河纯朴,宽厚,如同祥林嫂命运悲惨但很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过多的祈求,诗人对大堰河既赞美又同情。
朗读研讨第8小节。
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深爱。
点拨讨论: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切糖,贴画,赞儿,做梦。
点拨讨论:为什么说大堰河的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七,点拨研讨第三部分。
(1)揣摩朗读的声调与节奏。
明确:抑郁,哀伤,沉重,缓慢。
(2)显示多媒体画面:(大堰河的坟墓)。
明确:社会的不公道。
指导学生用憎恨的语气朗读11小节。
教师点拨: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劳,善良,淳朴,仁厚,像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的心中同时也将会矗立在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让诗人及每一位读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赞美的诗呈献给这位神圣的母亲。
鉴赏体会第四部分。
(1)显示多媒体图画:(大堰河辛勤劳作的身影)。
(2)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3)讨论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
明确:紫色象征高贵,“紫色的灵魂”,热切地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
(4)讨论:这首热烈,深沉的赞美诗仅仅呈给大堰河一个人吗。
明确:不仅仅献给大堰河,也呈她的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大堰河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九,总结全文。
教师点拨:一个地主的儿子却把他心中最深情的赞歌唱给千千万万的如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这在30年代中国文坛实属难能可贵。
显示多媒体画面。
大堰河:勤劳善良仁厚慈爱。
我:怀念感激憎恨赞美。
教师小结:艾青的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通过一组组意象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的一生的片断,构成了由怀念到感激由同情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借助于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十,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全诗。
课外阅读艾青诗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若娃》《礁石》,谈谈你对艾青诗的认识,写一篇三四百字评论。
后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四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2、字词练习。
2、完成字词练习。
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
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板书课题。
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
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步探悉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书)。
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尊敬。
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艾青。
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段):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母的陌生。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爱。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
典押、忸怩、冰屑、悉索、凌侮、叱骂、漂泊。
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
(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
(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五
教科书27页一33页。
教学目标 。
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性。
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弗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
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
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
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
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
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
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
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
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
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
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
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
板书课题。
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
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
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
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
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
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
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
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
情。
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
步探悉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
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
情。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部。
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
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呢?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
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
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
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
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
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
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
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
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
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
书)。
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
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
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
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
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
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
尊敬。
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
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
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
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
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
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
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 参考。
教学步骤 。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
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
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
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
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
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
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
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
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
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
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
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
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
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
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
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
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
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
么作用?
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
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
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
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
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
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
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
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
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
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
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读。
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
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第7、8段?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
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
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
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
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
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
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
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
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
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
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
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
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
母的陌生。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
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
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
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
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繁重而多样。
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
了她的什么品质?
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
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
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
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
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
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
利关系的爱。
三、赏析《给乌兰诺娃》(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通过对教材所选诗歌的学习,我。
们对艾青的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为。
了加深对其风格和思想的了解,提。
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我选取了他的。
另一首诗让大家欣赏。
板书诗歌《给乌兰诺娃》,抽学生朗。
读。
2.指导完成随堂练习2。
1.充满感情的朗读《给乌兰诺娃》,体。
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感受诗歌。
的意境美。 。
2.回答问题,听取教师评讲,在教师的。
常导下体会诗歌的荨杏特色与思想。
情感。 。
四、本课小结 。
五、课末板书设计 参考。
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像云一样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j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j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六
1、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寄托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诗中细节描写和排比句式对诗歌感情表达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句式运用的妙处和诗人的情感。
2、合作讨论,深入探讨诗歌的深层含意。
3、思维拓展,感知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真挚感情,培养对人民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细节描写、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及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叙事诗的抒情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请大家想想母亲每天都为你和一家人做了哪些事情,一年到头都为家里做着什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诗人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2、写作背景。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信息筛选。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这首诗是一首什么诗?
明确: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大堰河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悼。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回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身,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能力提升。
2、她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这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四)分析鉴赏。
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突出了大堰河勤劳、慈爱的品质。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明确: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明确: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明确: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
明确:微薄的葬礼。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6、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
7、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
明确: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课堂小结。
大堰河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却也受尽欺凌、尝尽艰辛。诗人用真挚的情、用朴素的笔去怀念大堰河,去讴歌大堰河。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七
(一)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三)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分析: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深切的眷恋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段),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串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她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爱。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段便是明证。第13段,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噜苏,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二)诗人除了通过塑造大堰河形象进行抒情之外,还采用什么方法?
分析:直抒胸臆。
借塑造形象抒情或直抒胸臆,都是为了塑造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诗言志。”缺少抒情主人公就称不上抒情诗。抒情主人公一般是诗人自己,但又不限于诗人自己,往往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在学习本诗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分析:如第4段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段中六个排比句,都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第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对她特有的深情。第3段,首尾句反复写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段,都采用开头和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四)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分析:为了表现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可以先让学生寻找这类句子,体会它们所起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和点拨,着重体会第4、6段的对比。这两节,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然没有发什么议论,但诗人的感情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这些都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以及对主题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明确:借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这种抒情方法,可以称为间接抒情法。《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样是抒情诗,但是抒情的方法与《词二首》大不一样。它们的不同处:
(1)《词二首》主要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运用间接抒情外,也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诗歌的最后两段,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炽热的感情。
(2)《词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则主要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边叙事写人,边抒发感情。
(3)《词二首》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借助神话传说等抒情,增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对比、反复等手法抒发感情,强调了对大堰河深深热爱和对旧世界愤恨的感情。
(二)按诗节依次讲解分析。
第1段。提问: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大堰河的身份、地位以及作者“我”的关系。)。
第2段。提问:这里的“我”是两个人的儿子,一个是地主的儿子,一个是大堰河的儿子,这两个“儿子”的含意有什么区别?(前者“地主的儿子”,这是在血统意义上说的;后者“大堰河的儿子”,这是在抚养意义上说的,进而具有感情的、阶级的意义。)。
第3段。提问:为什么看到雪使作者想起了大堰河?(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有关文字。作者幼时是在一种被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才感到温暖,得到母爱。人在寒冷孤独时,本能地希望得到抚慰,得到温存,希望回到亲人的身边。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看到飞雪在铁窗外飞舞,作者自然想到了曾给自己无限温暖的母爱的大堰河。)。
第4段。齐声朗读,体会诗中的深情。这一段集中写了大堰河的勤劳朴实的形象。诗中运用了“在…之后”这一状语格式,而且反复使用,多次强调。在每个状语中都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大堰河辛勤劳动的情景,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同学们一一找出。
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劳动情景,给我们一个什么印象或感觉呢?一是大堰河什么活儿都得干,从吃到穿,里里外外处处操劳;二是大堰河十分繁忙,从早到晚,一时也不停闲。(由她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可以推知夫儿们已脱下衬衣入睡,她还在忙碌。)。
提问:诗中为什么不这样写:“在你吃饱了饭之后,在你睡了一觉之后…”(这样写就不能表现大堰河的艰辛,也就不能体现大堰河对乳儿的关心爱护之情。)。
第5段。简单交待“我”的阶级出身--“地主的儿子”,但与大堰河结下了深厚的母子之情。提问:哪个词表明“我”不情愿离开大堰河?(“被”“领回”)。
第6段。提问: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自己出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很优越?(“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纽扣”“安了火钵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这么优越的家庭条件,作者“我”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忸忸不安”一词不仅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表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因此本节的头尾两句重复了相同的一句话,“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正表明了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
第7段。提问:本节开头“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与此诗第2段中哪一句相照应?(“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大堰河在地主家劳动的项目有哪些?(洗衣、洗菜、切萝卜、掏猪食、扇炉子、背团箕、晒粮食)大堰河从事这些劳动时的神情又怎样?(始终是“含着笑”)。
讲解: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4段里那样给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即“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极繁重的。多样的,更是艰苦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对常人来说。那些劳动没有一样能够使人笑。到结了冰的池塘去洗菜,把结着冰屑的萝卜切开,在那冰冷刺骨之时能够笑吗?面对着猪吃的麦糟,嗅着那刺鼻的馊味儿,扇着呛人的炉烟,常人在这时能够笑吗?然而诗中却始终写大堰河“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不仅如此,如果联系第5段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这一节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表明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是真正的母爱!
第8段。通过为乳儿切冬米糖和梦中吃乳儿的结婚喜酒这样两个细节,表现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第9段。写大堰河死时还念着乳儿,同时表现作者因未能最后看一眼乳母而内疚悲痛的心情。
第10段。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敛之薄。提问;这节运用了不少定语做修饰,找出来,说说这些修饰语的作用。(“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表明大堰河一生凄苦之沉重,“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一手把的”表明安葬之菲薄。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也含着对大堰河深了的悼念与歉疚。)。
第11段。提问。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八
第5课第1课时课型:点拨法、讨论法、朗读法、体会法。
编写日期:20xx年2月28日执行日期:3月4日总序号:09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训练朗读能力。
重点: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教具:多媒体。
教程:
一,布置预习。
收集有关艾青的资料,做好文学常识卡片,读好预习提示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听配乐朗诵寻找诗歌表达思路和感情线索。
二,导入新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多媒体画面)。
显示课题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怀抱乳儿的大堰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
显示学习目标。
a,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
b,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c,训练朗读能力。
四,速读全诗。
(1)点拨研讨作者的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研讨诗的诗体特征。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把握诗的感情脉络,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明确:显示多媒体画面。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掉。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
五,朗读研讨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概括主要内容:突出我与大堰河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着重体会第三小节:。
a,景物描写的意境特征:凄凉,衰败,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的作用: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
c,揣摩这一小节朗读的声调(低沉,缓慢)重音及停顿的节奏。
六,点拨研讨第二部分。
学生概述第4节主要内容。
显示多媒体画面。
搭好灶火之后。
拾起鸡蛋之后抱拍去炭灰之后。
掐死虱子之后抚摸尝过熟饭之后。
包扎伤口之后放好酱碗之后。
补好破衣之后。
明确: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诗人回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中心描画了8个生活镜头,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深切的母爱。
(4)出示多媒体画面:(大堰河怀抱乳儿,深情,凝重的画面)。
(5)学生想象描述大堰河的双手:粗糙,黑,骨节粗大,但非常温暖。
(6)激发联想:大堰河勤劳慈爱的双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庭充满温馨,使这个被亲生父母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回忆,联想一下自己母亲双手的形状,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深深感到母爱的深广。
朗读研讨第5,6小节。
明确:仅有物质生活但没有爱。
b,研讨诗人如何借助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确:鲜明的对比更能显示大堰河家是贫穷的,但充满了爱;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心里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作业:
后记:
第5课第课2时课型:点拨法、讨论法、朗读法、体会法。
编写日期:20xx年3月6日执行日期:3月7日总序号: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训练朗读能力。
重点: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教具:多媒体。
教程:
继续研读诗歌:
第7小节,讨论:大堰河在忙碌,贫困的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含着笑?
显示多媒体画面:。
笑
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炖肉晒麦。
明确:大堰河纯朴,宽厚,如同祥林嫂命运悲惨但很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过多的祈求,诗人对大堰河既赞美又同情。
朗读研讨第8小节。
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深爱。
点拨讨论: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切糖,贴画,赞儿,做梦。
点拨讨论:为什么说大堰河的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七,点拨研讨第三部分。
(1)揣摩朗读的声调与节奏。
明确:抑郁,哀伤,沉重,缓慢。
(2)显示多媒体画面:(大堰河的坟墓)。
明确:社会的不公道。
指导学生用憎恨的语气朗读11小节。
教师点拨: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劳,善良,淳朴,仁厚,像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的心中同时也将会矗立在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让诗人及每一位读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赞美的诗呈献给这位神圣的母亲。
鉴赏体会第四部分。
(1)显示多媒体图画:(大堰河辛勤劳作的身影)。
(2)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3)讨论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
明确:紫色象征高贵,"紫色的灵魂",热切地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
(4)讨论:这首热烈,深沉的赞美诗仅仅呈给大堰河一个人吗。
明确:不仅仅献给大堰河,也呈她的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大堰河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九,总结全文。
教师点拨:一个地主的儿子却把他心中最深情的赞歌唱给千千万万的如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这在30年代中国文坛实属难能可贵。
显示多媒体画面。
大堰河:勤劳善良仁厚慈爱。
我:怀念感激憎恨赞美。
教师小结:艾青的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通过一组组意象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的一生的片断,构成了由怀念到感激由同情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借助于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十,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全诗。
课外阅读艾青诗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若娃》《礁石》,谈谈你对艾青诗的认识,写一篇三四百字评论。
后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十九
学习、把握诗中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较难捉摸,应作为教学难点。
一课时。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
〔明确〕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与我的关系。感情:怀念与痛悼。
第三部分〔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感情: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感情:讴歌与赞美。
诗,是十分讲求意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所谓“意象”,用艾青的话说就是“纯感官的,具体化了的感觉”。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记事写人来抒发的,而这些事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现的,这一系列的意象又写出了人物形象。
〔问〕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来写?
〔明确〕描写了一系列图景,有“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满青苔的石椅”,给人创造一种孤独、凄凉、冷落的意象。
〔问〕在第二部分中回忆了大堰河对我的爱抚,作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
〔明确〕诗人不惜笔墨进行了铺排,先用8个排比句刻画出8个细节,这8个真切、动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写得非常具体、充分。还写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来衬托出大堰河对我的爱。大堰河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劳动是极繁重的`,作者用了6个排比句写出来,然而她却是“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真正的母爱。又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的描写,有切糖、夸画、赞儿,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问〕在第三部分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写大堰河的葬敛之薄?
〔明确〕用了“同着……”五个意象,犹如五组电影的特写镜头,给大堰河这一勤劳、善良、普通农村妇女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也升华到了极致。这与前三段中通过塑造大堰河形象来进行抒情不同,作者抛弃了具体的叙述或描写,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噴发似的激情。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时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艾青曾经多次说过:“诗人必须说真话。”他还说:“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别人的心。”这首诗正是依靠真情实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动人的意象,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这点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艾青。
段落大意诗人感情大堰河形象修辞手法。
一、大堰河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身世悲苦低微反复。
二、大堰河勤劳、善良、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勤劳、善良、无私反复、排比、对比。
三、大堰河身后的悲凉和一家人的不幸同情与控诉命运悲惨反复、排比。
四、对大堰河的怀念和礼赞讴歌与赞美灵魂高尚呼告、排比。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二十
2、教学重点: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诗人情感的变化。
3、教学难点: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诗人感情的变化。
4、课型:新授课。
5、教法:学生自己动手找段落,师生共同分析。
6、教学内容:
上节课,我们写的作文是《我的父亲(母亲)》,从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拳拳的爱心?今天,让我们跟着艾青,体会他的奶娘——大堰河带给他的感动。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篇文章。
这是一首写人的诗歌,我们来看一下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文段。
同学们能找出来。第4节,第7节。
我们先看第四节。
同学们读。
7、我们看里面的意象:
搭好灶火,拍去炭灰,尝到饭熟,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补衣服,包受伤的手,掐虱子,拿鸡蛋,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大堰河的勤劳能干。除此之外呢?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就是作者反复说的那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从中作者体会到了温馨的母爱。
第7节,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用抱过我的两手劳动了。”连续使用了6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的感情,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这能体现她的“善良”。不是亲生儿子却像亲生儿子一样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能体现她的“质朴”。
第9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从侧面体现了她的“善良”。
第5节与第6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5节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到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家里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在3—10节中,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的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一二节,作者交待了自己和大堰河的.关系,由雪想起大堰河,第11至13节,作者对大堰河的遭遇表示同情,对无情的旧社会进行了控诉,对自己的保姆进行了讴歌和赞美,并由此推及到像大堰河一般的保姆——社会上受苦的劳动人民,揭示了文章主题。
8、作者的感情线索:怀念与痛悼——眷恋与感激——同情与控诉——讴歌和赞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二十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诗人1933年于狱中创作的。在诗中,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
本课在教学时,侧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运用讲解法、朗读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分析诗中“大堰河”的形象,理解诗中细腻的细节描写、大量排比句式、反复修辞的使用和铺陈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的情感。
拟定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范读课文,营造气氛,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分析诗中“大堰河”的形象,大致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二课时:在朗读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一些精彩感人的细节,体会诗中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深入理解诗人蕴涵于诗中的深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细节描写、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及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叙事诗的抒情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维目标。
1.分析、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诗中细节的描写和排比句式的运用及其对诗歌感情表达的作用。
3.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句式运用的妙处和诗人的情感。
4.合作讨论,深入探讨诗歌的深层含意。
5.思维拓展,感知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
6.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生 我会写妈妈。写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背我去看病,在我做错事的时候耐心地教育我。
生 我也写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对我生活上的照顾的确不少,我选择写她引导我学会读书并且爱上读书的事。
生 我写我的父亲。我听过不止一位同学说,怕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较为严厉。但我与我父亲的关系就像两兄弟。在生活中,父亲教给我很多日常的生活知识,在学习上,父亲和我一起探讨难题。
生 我想写我的外祖母。我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我一直是跟随我的外祖母一起生活的。我的外祖母是一个很时髦的人,从她身上你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一个老年人。她为人可活泼呢,有时我觉得她比我更像一个小姑娘。
师 父母或祖父母往往是照顾我们的生活,引领我们成长的人。我想不少同学在初中或小学的时候都写过类似写人的记叙文吧。(学生笑)同学们选择父母等作为写作的对象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然而,著名的诗人艾青,却把心中的赞歌献给了自己的保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今天我们来欣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这位优秀的诗人,他把他心中最美最真的赞歌献给他的保姆。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讨论:在诗中可以看到“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生 童年生活不幸。
师 诗中哪里告诉我们“我”的童年生活不幸?
生 没有父母之爱。诗中写道: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生 可能“我”很小就被家庭抛弃了。因为有一句诗: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这句诗既是说“我”不认识那四个字,也应该是指“我”没有享受过家庭的快乐。
师 分析得好。对“天伦”的理解很正确。
生 大堰河很疼爱“我”。因为诗中两次重复写到“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生 大堰河对“我”的疼爱还有一句: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这一句也是两次重复写到的,更直接写对“我”的疼爱。
师 同学们都能分析诗中的诗句,看到诗人童年生活的影子。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这是艾青在多年之后,回忆对他的童年生活的回忆。
【多媒体课件显示】。
我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我是这个家庭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按理说这是要喜庆的。但因为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我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我,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很快,就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妇女很小的时候从一个叫“大叶荷”的邻村卖到我们村,这个村离我们村大概五华里。“大堰河”这名字,小时候只是听口音的,1973年我回家乡,乡亲们谈起这首诗时告诉我,“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我们家乡的土音“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所以,我在诗里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从哪里来就叫哪里的名。我在“大堰河”家一直住了五年。诗里写了:“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五岁那年,因为我要去念书了,被父母带回去了。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回到父母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所以,我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
师 这是艾青的一段自述。
师 童年的生活中,没有家庭的温暖,只有大堰河给了小艾青母亲般的爱。艾青由此对大堰河是怀着多么深挚的感情啊。而这一首诗的创作还有一个特定的背景。它是艾青在狱中写成的。
师 艾青在1932年四五月间从法国回到上海。不久,他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与江丰、力扬等一些美术青年,组织了“春地美术研究所”(即春地画会)。1932年7月12日,他们十二人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在第二特区法院看守所。后来,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第十条,刑法第九条、第四十二条”为罪名,判处他有期徒刑六年。一天早晨,艾青从看守所的窗口看到外面下雪,想起了大堰河这位以淳朴的感情深爱着他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动。因为看守所的生活也不允许我反复修改。”
深入探讨,整体感知。
生 大堰河是勤劳的。诗中第4节写了她一连串的劳动。煮饭、补衣服、帮小儿子包扎伤口。还有第七节也是写她劳动:洗衣、洗菜、喂猪、晒大豆和小麦。
师 概括得好。我们把这两节诗读一读,看一看大堰河的劳动生活,诗人通过对大堰河劳动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生劳作的大堰河的勤劳形象。
【第一、二小组同学读第4节,第三、四小组同学读第7节】。
生 大堰河的生活很贫困。诗中写到“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就是说,她只能以做保姆为生,还有她的“园地”被典押。还有,诗中第10节写大堰河死时的情景,“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师 读得很细致,连诗人描写大堰河下葬的细节也注意到了。的确,诗中的大堰河虽然辛勤劳作一生,但生活却仍然极端贫困。
生 我认为大堰河是善良的。她生活虽然贫困,她喂养我虽然是迫于生计,但她对我仍还有真挚的感情,真心地关爱我,虽然“我”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在第8节诗中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
课堂小结。
大堰河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却也受尽欺凌、尝尽艰辛。诗人用真挚的情、用朴素的笔去怀念大堰河,去讴歌大堰河。
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改写成“我和大堰河的故事”,可以对诗中内容进行取舍,可以对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但是不能随意地胡编乱造。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一节课,我们品读了艾青写给大堰河的诗。现在,我们来听听同学们写的“我和大堰河的故事”。
【三位学生读出他们改写的小故事。教师简要点评】。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学生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生 这首诗中使用最多的是排比的句式。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这八个排比,具体地写了大堰河繁重的劳动,赞美了她勤劳的品格。
生 第4节运用排比句描写大堰河的功劳,我觉得写得很具体。就是排比句的运用使这种描写变得非常具体可感,形象生动,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大堰河一刻不歇地劳动的身影。
生 第4节的排比句是具体地描写了大堰河的勤劳,也可以看出她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和照顾着她的乳儿,也是歌颂她善良的品格的。
师 分析得很细致,几位同学的分析正是对这首诗中排比句的运用和它的作用的最好的分析。排比句的运用使内容凝练,又具体丰富。这是从内容上分析的,在诗歌的音韵上有什么效果呢?同学们自己读读第4节,感受一下排比句在音韵上的作用。
生 排比的句子句式是基本相同的,很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 我觉得读起来很有气势,似乎一气呵成。
生 我还觉得像海浪一样,一拨接一拨,一句接一句,很有节奏感。
生 诗的第3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第11节、第12节,全都是运用排比句式。
生 是反复。
师 对。这首诗中还使用了多处反复,既有句子的反复,也有词语的反复。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反复的例子,并且分析它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生 在很多的诗节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包括第1节、第3节、第4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10节。
生 还有词语的反复。如第10节,“同着”这个词反复使用了五次。第12节中“呈给”这个词反复使用了八次。我认为反复的作用应该是强调吧。
生 我觉得反复修辞与排比句式的使用,在作用上有很多的相似点。
师 请说说有哪些相似点。
生 内容上的铺陈使得内容都很丰富,音韵上都很整齐,节奏感也很强。
生 一节诗的开头与最后一句的反复还得令结构上首尾响应,结构可以说是非常完整,像一个完整的圆。
师 排比和反复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表达效果上却有相似处,同学们可以发现,有些地方既使用了反复,那么排比就会伴随着同时出现,如第12节。反复运用“呈给”,也同时使用了排比句,是一连八个句式相似的句子。其他诗节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师 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表达了酣畅淋漓的抒情效果。排比句式与反复修辞的大量使用,使诗人的情感如千里黄河一泻汪洋,势不可挡。我们再次诵读诗,体味诗中的抒情效果。
深入研讨,挖掘主题。
生 诗人的家乡是浙江,那一带是江南的水乡,河是随处可见的,所以诗人首先想到大堰河的村庄也会有条小河,并以小河命名那个村庄。
师 结合地理环境分析,很有道理。
生 也觉得是因为河多,令诗人想到大堰河的村庄也有河;但我想诗人也许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河多,也就是说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是很多很多的。诗的倒数第2节的倒数第二句,“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可见,我认为,诗人是歌颂大堰河,也是要歌颂像大堰河一样的许多劳动妇女。
生 我觉得诗人是特意选用“河”作为大堰河的名字的。因为在人类产生之初,河流就是孕育人类的。所以我认为诗人特意称大堰河为“河”,是要表达是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哺育了自己。
师 同学们的联想越来越丰富了,都言之有理。
师 这个问题问得精彩。同学们讨论讨论,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 我觉得紫色是高贵的颜色,诗人可能是歌颂大堰河高贵的灵魂。
生 我觉得是揭示大堰河受欺压。因为紫色是伤痕的颜色,诗人可能是要显示大堰河的不幸,生活艰苦,受人欺凌。
课堂小结。
一个“紫色”留给我们这一课的学习一个精彩的结尾,同学们在课后继续讨论吧。可惜诗人艾青几年前已经去世了,不然我们可以写封信与艾青讨论。现在我们只能与他天上的灵魂对话了。
布置作业。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选择诗中你认为最富于感情的一段,反复朗读,以求成诵。
板书设计。
富有气势,便于抒情。
拓展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永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17。
鉴赏提示:《我爱这土地》一诗作于抗战初期。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新奇,也突兀,不禁令人驻足,令人沉思。诗中的“鸟”是泛指,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吟咏的杜鹃、鹧鸪那样,它是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接着诗中出现了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诗人用上了大量修饰语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情感,形成了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然后用“我死了”,与前面的描写构成强烈的对比,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全诗的结尾,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蓄足了势,唱出了最高音符。这是对祖国深挚之爱的最强音啊!在那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所歌唱的“土地”也就具有了格外动人的力量。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同学们回答这道题时,应再详细一些,可多加分析,不要只列出一两句评价的话。
参考答案:前文有对大堰河形象的细致分析,概括起来说:大堰河是一个勤劳、淳朴、宽厚、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诗中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她品格的尊敬和赞美。
二、命题意图:本诗抒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叙事抒情。叙事成分以及典型的细节很多,同学们要善于找出这些并加以分析,主要是分析表达了大堰河与“我”的感情。
参考答案:如第4节,集中写了大堰河的勤劳朴实的形象。诗中运用了“在……之后”这一状语格式,而且反复使用,多次强调。在每个状语中都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大堰河辛勤劳动的情景:搭好了灶火,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尝到饭已煮熟了……这些细节体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关心爱护之情。
三、命题意图:排比和反复手法是本诗的重要特色,要找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揣摩其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反复手法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其他修辞格也需要了解其表达效果,而不是单纯地了解是哪一种修辞格。
参考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繁重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这样写,省去了许多笔墨,扩大了诗歌内容和意境上的容量。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0、11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