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优秀18篇)
学习是人一生的必经之路,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写总结的时候,要注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描述,避免片面性的观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考古诗词篇一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2016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201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2016语文知识。(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3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
很差差还行好很好。
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
红苹果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
黄苹果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
青苹果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
高考古诗词篇二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论语》中认为复习旧知识好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恕”的含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孔子从“贤”与“不贤”的角度来谈学习态度。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鱼我所欲也》。
1.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面对生与义选择时做出的决定。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能做到舍生取义。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尾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全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要承担重任必须磨练心志。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身体上磨砺于人。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四、《曹刿论战》左传。
1.《曹刿论战》中,曹刿在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运用恰当的战略战术:彼竭我盈。
3.《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具体体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曹刿论战》中,曹刿担心有埋伏而“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追逐败军。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5.《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后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因为曹刿认为“三而竭”,并且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述前两次击鼓的效果。
5.一鼓作气,再而衰。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到“__________,
__________”,这表明主人公邹忌是一位美男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
真思考,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仔细思考得出客。
人称赞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用自己亲身体验推。
及齐威王,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朝臣和百姓对待齐威王的态度来说明“王之蔽甚矣”。
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后。
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情况可以受到“下赏”。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6.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六、《前出师表》诸葛亮。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
高考古诗词篇三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8.在诉说思念的古诗词名句。
9.伤感古诗词名句集锦。
高考古诗词篇四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高考古诗词篇五
20xx高考即将来临,你要记住一个道理:提高一分,干掉一千!每年的高考语文古诗词填空题题目和答案都在本篇日志中,赶紧背吧!
1、孔子语录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6、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 陋室铭 (刘禹锡)
12、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7、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8、 蒹 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高考古诗词篇六
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i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1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
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5.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背。
6.初中生必背古诗词。
7.高中语文必背的古诗词。
1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
高考古诗词篇七
(1)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重阳节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0)杜康: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3)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6)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17)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9)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0)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21)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5)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26)黍离:语出《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7)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高考古诗词篇八
家长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勤快的好学生。但我们会发现,其实真正学得好的,往往是那些会偷懒的学生。
语文学习,偷懒有法。掌握方法,学习其实真的可以做到:快乐、高效!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懒人学习法。
一、活用错题本。
[误区]活用错题本=错题摘抄?
no!很多同学,都很聪明,但并不智慧。同样的学习时间,但是知识掌握情况却千差万别,那便是死学和活学的区别了。
活用错题本,让我们学习由事倍功半,变成事半功倍。而何谓活用呢?很多同学都有做错题的习惯,但仅仅把错题整理做成了错题摘抄本。这道题错了,好,下次题型一变,继续错,好,错题本又可以增加内容了(心中那个满足啊~)。于是,考前捧着厚厚的错题本,以表示自己曾有多用功、多刻苦。当成绩惨不忍睹,想想自己付出那么多(起码错题本是足够的厚),得到的分数那个冤啊!
这样的错题摘抄其实压根就是死学,把自己累得半死,没有把知识掌握好,真心是不会偷懒。活用错题本,就是活化知识,把问题逐个突破。
活用方法有三:
1、串联知识。用活页本整理错题,可以及时补充,把知识进行串联,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有的放矢。从错题整理中,找到自己的短板,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加长短板上。
3、分析和总结。把错题进行整理,不断补充变式题,比较类似题型的变化,总结方法。
二、知识整合。
[误区]备考就是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单打独斗?no!
知识点从来都不是零散、单一的,高考备考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的过程。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归纳整合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古人曰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日损,几近于道,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点讲到的活用错题本,其实就是整合的方法之一,有效运用错题本,可以进行基础知识、阅读技法的整合。
而古诗文的整合,可以从内容、主题、类型、作者等角度入手。以下的案例供同学们参考:
[案例一](按内容进行整合)。
课题:一切景语皆情语,任是流水也有情。
山水小品类文言文的整合。
内容:对《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进行比较阅读。
[案例二](按内容进行整合)。
对高中史传类文言文进行整合,包括:《寡人之于国也》《荆轲刺秦王》《出师表》《鸿门宴》《赤壁之战》。
教学重点:熟知事件、鉴赏人物、感悟道理。
[案例三](以作者为线索进行整合)。
李清照3首词(以南渡为分野)。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三、巧记知识。
[误区]语文=死记硬背?
no!
很多人闻语文色变,因为好多东西要背啊。作为文科,语文要背的东西真不少,基础知识外,就古诗文就要背那么多,还有古诗文的注释,还有那些作者及他们的作品,一大堆。那如何是好?死磕?不,记忆方法其实有很多,最笨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把自己累得半死还不算,还滋长厌学情绪。
1、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法。
(1)自然背诵法。自然背诵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不采用任何记忆方法帮助背诵,只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自然背诵法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
(2)抓线索背诵法。抓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背诵的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图像再现背诵法。图像再现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出来。
(4)联想背诵法。联想背诵法是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目的的一种背诵方法。
(5)串字背诵法。在一定数量的诵读基础上,将语言材料几个句子的首字或关键字串在一起,并附加一定的意义,使之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组成句子的,有时还要使用谐音的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就是串字背诵法。
(6)强化链接背诵法。强化链接背诵法,指对背诵内容之间的链接处进行强化记忆的一种背诵方法,能使背诵的课文成为长时记忆,也便于背诵时脱口而出。
2、汉堡包复习时间。
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而言之:人的记忆周期是7天。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一周的学习看做是一个汉堡包,如果只是面包片,那多寡而无味啊。只有在里面配以青菜、肉排、芝士、酱料(复习),这样才能成就美味(掌握知识)。
四、活用课本。
[误区]书本无用?
no!《考试说明》中提及:全卷课内知识考查约占30%,课外知识考查约占70%。于是,就有只看课本的古诗文,然后就置身于题海中的误区。
语文课本和高考其实有密切联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例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真正学好这些例子,才能实现升华到举一反三的转折。否则,语文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缘木求鱼。
重视课本的复习,善用课本,用好课本:
1、熟悉课文,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基础部分内容是出自课内的,所以课本不可丢!
2、利用课本,提升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对学生而言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认真研究课本,会有意外发现。
古诗文阅读的考查是学生阅读能力测试的重中之重,抓好课本,是王道!
3、紧扣课本,提高写作能力。
入选到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彩美文,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高考作文复习应不断挖掘课本这一宝藏。
写作总有人大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匮乏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学生缺乏积累肚子里没有墨水,没法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其实我们大可从熟悉的六册教材入手,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使课本成为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高考复习必须回归课本,将课本与复习紧密结合起来,挖掘课本无穷宝藏,形成知识迁移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高考古诗词篇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3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4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5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思乡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描写鸟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常考诗句有哪些?网还会为大家总结,请大家关注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古诗词篇十
一首诗给在我们眼前,不管是不是考试,我们首先做到的事,应该一眼把它“罩住”。那么“罩”什么呢?应该“罩”的是这几点:
(一)古典诗歌的分类:
古典的诗歌分几大类呢?当然分类的方法很多,类别也很多,但是,一种开玩笑的、却是最见效的分类法是——两大类:
第一大类:男人的诗。
那么想一想,中国古代的男人都干什么?
1.人在外面打仗,这就是边塞诗;主题基本是歌颂边塞风光、歌颂将士作战勇敢、对战争的反思,等等。
3.人在家里想象,这就是怀古诗、说理诗、抒情诗。怀古不是目的,目的是伤今、讽今、反思今天。说理是说明人生大道理。抒情的就多了。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你所学过的这几类诗歌,它的基本主题是什么呢?闹清楚类别,实际上“主题思想、观点、主旨”就不会跑得太远了。
第二大类:女人的诗。
女人诗又分“真女人”和“假女人”两类。不是真的女人写的还是男人写的,而是指内容。
“真女人”诗写的是闺怨的、思妇的,表达对情人、夫君的怀念、怨恨和婚姻爱情的不如意;而“假女人”诗是借女人情感说其他的事情——注意,这类诗是不考的。
(二)一眼看清诗歌的风格。
诗歌有几种风格呢?教材上教过我们的是十种风格,按风格的“粗、细”可以分成四大类。
1.粗线条的:它们是“雄浑壮阔”、“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
2.线条的:“平实质朴”。
3.线条的:“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活泼俏皮”。
4.细线条:“缠绵伤感”。
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注意,这些风格不能同时写两个以上,准确说,就应该只写一个就对了,所以必须一下子“罩住”,其实就是弄清楚。
(三)养成通读的好习惯。
不管是不是考试,好习惯都是重要的。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古代人的题目起的比现代人好多了,所以一定先看明白了题目,比如《春怨》,比如《金陵晚照》,比如《寻梅》等。
2.解诗歌作者,如果这个作者你在高中中学习过他的作品,一定要把这个作者的风格、生平在大脑中简单的过滤一下,有助于你答题。
3.助诗歌的注解。考试时有的作品给注解,这个注解非常重要,比如xx年的天津卷中有“这部作品作于南宋灭亡,作者被俘虏,押送北上的路上”,这样的注解绝对帮助你做题。
4.句都不可以忽略。诗歌一般不长,不会超过8-10句话,所以,每一句话都不能忽略,不要认为,考查的是第三、四句,与第一、二句没有关系,不对!
5.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高考古诗词篇十一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唐.马戴.《出塞》)。
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凉州词》)。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8、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1、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1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14、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
高考古诗词篇十二
1.黑云翻()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3.等闲识得东风雨,万()千()总是春。
——朱熹《春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贺知章《咏柳》。
5.()毛浮()水,()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6.()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苏轼《赠刘景文》。
8.千里()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高考古诗词篇十三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2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2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2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2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3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3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3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3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3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4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古诗词篇十四
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高考十年来,古诗词测试的基本情况是:全国卷从1996年起,基本是考两道选择题,一道分析理解,一道分析鉴赏。2002年起,全国卷调整了试题比例,加大了主观题,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上海卷自1993年以来,有客观题、主观题,但主观题比例大。2004年上海市考试手册作出这样要求:“能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可见,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尽管上海卷的题型量还未固定,难度上有加大趋势,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寻找到一些基本规律,是能游刃有余的。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有关诗词知识的测试范围很广。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从诗歌体裁、押韵、对仗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了测试。掌握诗词知识,不但要记,还要会用。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题就是一例。
高考古诗词篇十五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4、寒冬炙炉独炼铁,夏日雪山斩苍狼。
5、心中傲气悬红日,挚握天下洒风霜。
6、笑看四海非凡士,且待明日吾为王。
7、男儿立志出深山,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9、金风呼罢朔风呼,休糊涂,莫踌躇。
10、十载寒窗,织就壮行图。
11、闻道燕园春色美,博雅塔,未名湖。
12、少年不负好头颅,望雄都,渺通儒。
13、太液琼浆,分我一杯无?
14、且待金风再呼日,抖征尘,踏新途。
15、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16、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17、辛苦一年,收益一生。
18、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19、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20、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21、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22、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23、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24、修身,治国,平天下。
25、没有常胜,只有常省。
26、苦海有涯。而学无涯,志者战高考,惰者畏高考。
27、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28、不要回避哪怕是一个简单得不好意思的问题,其实它对你很重要,其实它对别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难题。
29、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30、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
31、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32、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33、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34、乐学实学,挑战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
35、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36、忘时,忘物,忘我。
37、诚实,朴实,踏实。
38、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39、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40、奋起飞翔,路在脚下。
41、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42、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43、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44、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45、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46、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47、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学苦思;稳定心态,不馁不弃;全力以赴,夺取胜利。
48、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49、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50、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高考古诗词篇十六
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还有的80天中一定不能只顾做题,要把基础知识夯实,例如8分的默写题,这就是高考中送分的题,但好同学因为马虎经常丢分,所以基础知识必须巩固,保证得分。其次,不要陷入题海中,最后阶段的复习固然还要做题,但这时绝不能陷入题海,提高成绩的关键是精练善思。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份试卷,对本次训练中自己的提高与失误认真分析,及时总结。最后,素材的收集,搜集意义深刻的文章,新奇的事件,并对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吸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在考试中属于较费心力的题,尤其是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感觉那个句子都是对的,总是没有头绪,其实病句题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的技巧,是比较容易完成的。首先要知道病句主要分为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大类,主要错误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次、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寻找语病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再次、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没有发现语法错误就从逻辑角度入手,分析句子的推论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恰当等问题。
属于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这需要学生丰富的诗歌阅读量,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诗歌的基本涵义。在做题时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入手,首先,读题目,题目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试卷中出现的题材都有其特定的情感范围,这就为我们做题降低了难度。例如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在考试中要合理分配时间,尤其是作文要留足时间,遇见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先易后难,会做的要做好,不会做的要填满。最后,再次祝高三的学子一切顺利!
高考古诗词篇十七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2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2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2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2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3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3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3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3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3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4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高考古诗词篇十八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论语》中认为复习旧知识好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恕”的含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孔子从“贤”与“不贤”的角度来谈学习态度。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鱼我所欲也》。
1.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面对生与义选择时做出的决定。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能做到舍生取义。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尾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全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即要承担重任必须磨练心志。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身体上磨砺于人。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四、《曹刿论战》左传。
1.《曹刿论战》中,曹刿在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运用恰当的战略战术:彼竭我盈。
3.《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具体体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曹刿论战》中,曹刿担心有埋伏而“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追逐败军。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5.《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后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因为曹刿认为“三而竭”,并且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述前两次击鼓的效果。
5.一鼓作气,再而衰。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主人公邹忌是一位美男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认真思考,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仔细思考得出客人称赞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用自己亲身体验推及齐威王,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朝臣和百姓对待齐威王的态度来说明“王之蔽甚矣”。
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后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情况可以受到“下赏”。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6.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六、《前出师表》诸葛亮。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刘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等人治国的贤能,在接近文章结尾处,也规劝他应该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追念先帝留下的教诲。(诸葛亮《出师表》)。
5.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6.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诸葛亮在《出师表》规劝刘禅“,”,以免堵塞忠臣劝谏的道路。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七、《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和孩子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现在常常用《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而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三峡》郦道元。
1.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自三峡工程完成之后,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在《三峡》中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三峡》中写山高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郦道元《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春冬之时三峡水的特点。
5.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九、《马说》韩愈。
1.历代名家的坎坷经历正印证了韩愈在《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马说》描写千里马未被发掘而最终“不以千里称”惨遭埋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韩愈借笔下之《马说》充分抒发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他在。
结尾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食马者对千里马日常的驱使与喂养情况,与后文食马者“天下无马”的感叹对照,表现食马者浅薄愚妄。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十、《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是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又点明了全文主旨。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室主人交往之雅。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作者在文中结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十一、《小石潭记》柳宗元。
1.《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柳宗元用鱼影侧面描写出小潭的水清澈透明的样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岸势峭拔多姿。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溪流曲折悠远。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倘徊欢,m尔远逝。
十二、《岳阳楼记》范仲淹。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2.《诗经》必背名句30句。
5.高考:家长必知细节。
6.司考《刑法修正案(九)》必背新增考点。
7.高中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
8.【推荐】2017高考生必知的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9.高考背后的故事。
10.那些高考狂热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