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羊教案(实用13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记录。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和紧凑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小山羊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有关太阳的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开火车轮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到第自然段,写了什么?师用课件出示下表,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习回答)。
特点数据。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热表面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2、指点:从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列举数字)。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
4、(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回答。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指点。(引用传说)谁能说说《后羿射日》的传说?如果课文不用传说,光用数字,你觉得好吗?(光用数字,比较枯燥。课文引用传说,就生动多了。)。
(2)指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口头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这儿在传说以后,用了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
(3)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钢铁呢?(突出“抵得上”“变成汽”等词语)。
作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
(4)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很小。
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谁还能说这样的句子?老师鼓励。
(二)第二段(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提示:大家都分析的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
2、(课件出示第二段)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不尽然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学生训练句式)。
(课件出示句式)(1)有了太阳。
(2)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3、指点:第四自然段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的密切。
4、提问: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那一句话来概括?(同学们回答)师指出这叫“段首概括”。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心的话,它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然段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5、齐读这段。
(三)学习第三段(太阳与自然的关系)(课件演示)。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的关系怎么呢?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1、太阳水雨水蒸气小水滴云。
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同学们自己用箭头连接关系,老师指导)。
太阳云雨雪太阳。
小水滴热风冷。
水蒸汽。
水热量多热量少。
课文还有一个段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大家快把它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5-7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段(总结段)。
1、(课件出示第四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背诵。
三、总结。
1、这一课的学习,使们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雨雪霜,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课文也使我们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说明文,说明文一般在写作上常“引用传说”“列举数据”“进行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
四、作业。
1、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运用学到的说明事物的方法,把收集到的太阳资料,仿写成一段介绍太阳常识的小说明文。
小山羊教案篇二
1、学习山羊遇到危险会动脑筋。
2、理解“机灵”的含义。
3、复述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山羊和狼的.头饰。
1、复习上―次学习的绕口令,回忆山羊的特点:它有长长尖尖的角,特别会爬山……引出故事机灵的小山羊)。
2、老师借助山羊和狼头饰讲故事。
3、提问:
(1)狼碰上了小山羊,它怎么没有吃它呢?
(2)秋天的时候,狼找到了小山羊,它为什么又没有吃它呢?
(3)小山羊机灵吗?
4、请小朋友选择当狼或小山羊,在老师复述故事时,模仿角色对话。
附:
有一回,小山羊在羊圈外面玩,不巧被一只狼碰上了。
狼说:“我要吃掉你!”
小山羊求道:“放了我吧!你看,我太瘦了,没有什么肉,只有骨头。请你耐心地等一等。等到了秋天,我就会长胖了。”
狼看了看小山羊,说:“哼,你是太瘦了。那好吧,等你长胖了我就不客气了。那你叫什么名字?”
树叶开始落了,秋天到了,狼来找小山羊了。
“机灵,机灵!”它使劲地叫着小山羊的名字。
“哎,我在这儿啦!”
狼顺着声音找过去,看见小山羊呆在羊圈里,羊已经长胖了。
狼瞪着小山羊看了半天,叹了口气,说:“唉,我怎么那么傻呢?它说它叫。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园语言教材十分具有灵活性,要求教师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质,既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要适应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
小山羊教案篇三
在《小山羊》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变式训练,做到了一举多得。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生:小山羊该准备小虫、小鱼、骨头、青草。
生:小山羊该把虫子送给小鸡,把鱼送给小猫,把骨头送给小狗,把青草送给小牛。
师:礼物分好了。小山羊请小鸡吃虫子,小鸡会怎样说呢?
生:谢谢你,我最喜欢吃虫子。
师:小山羊请小猫吃鱼,小猫又会怎样说呢?
生:谢谢你,我最喜欢吃鱼。
师:小山羊请小狗吃骨头,小狗会如何回答呢?
生:谢谢你,我最喜欢吃骨头。
师:小山羊请小牛吃青草,小牛说--。
生:(抢答)谢谢你,我们一同吃青草吧。
师:下面我想请几名同学分别扮演小山羊、小鸡、小猫、小牛、小狗,谁想参加?
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
通过上述小山羊请客这样的变式训练,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这几种动物吃食的不同,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山羊教案篇四
1、学习山羊遇到危险会动脑筋。
2、理解“机灵”的含义。
3、复述故事。
1、复习上—次学习的绕口令,回忆山羊的特点:它有长长尖尖的`角,特别会爬山……引出故事机灵的小山羊)。
2、老师借助山羊和狼头饰讲故事。
3、提问:
(1)狼碰上了小山羊,它怎么没有吃它呢?
(2)秋天的时候,狼找到了小山羊,它为什么又没有吃它呢?
4、请小朋友选择当狼或小山羊,在老师复述故事时,模仿角色对话。
有一回,小山羊在羊圈外面玩,不巧被一只狼碰上了。
狼说:“我要吃掉你!”
小山羊求道:“放了我吧!你看,我太瘦了,没有什么肉,只有骨头。请你耐心地等一等。等到了秋天,我就会长胖了。”
狼看了看小山羊,说:“哼,你是太瘦了。那好吧,等你长胖了我就不客气了。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机灵。”小山羊说完,赶紧跑了。
树叶开始落了,秋天到了,狼来找小山羊了。
“机灵,机灵!”它使劲地叫着小山羊的名字。
“哎,我在这儿啦!”
狼顺着声音找过去,看见小山羊呆在羊圈里,羊已经长胖了。
狼瞪着小山羊看了半天,叹了口气,说:“唉,我怎么那么傻呢?它说它叫‘机灵’呀!”
小山羊教案篇五
1、理解儿歌的内容,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3、体验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山羊图片、白象图片,课件,山羊和大象头饰各一个。
一、观察体验。
——出示山羊和白象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其特征。
——小结:山羊的特征是长着一撮白胡子;白象的特征是长着长长的鼻子。
二、欣赏儿歌。
1、激发兴趣。
山羊年纪小小的,却长出了老爷爷才有的白胡子。大象的鼻子最长,像根擀面杖一样,又长又大。
2、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整地欣赏儿歌。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三、学习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
——教师和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教师分组请幼儿表演儿歌。(可以分成山羊组和白象组)。
四、表演游戏。
教师出示山羊图片,幼儿念儿歌第一句;教师出示大象图片,幼儿念儿歌第二句;教师出示老狼图片,幼儿做害怕动作,并说“老狼老狼,去,去,去”。
活动应变。
1、儿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用提示的形式与幼儿进行儿歌接龙。例如:教师说:羊羊。幼儿说:小山羊,年纪不大胡子长。
2、教师可以准备一根擀面杖,让幼儿认识,激发幼儿的联想。
1、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游戏看图表演。
2、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儿歌仿编,例:象,象,大白象,耳朵大大像扇子。猪,猪,小粉猪,身体圆圆像气球。将仿编儿歌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表示,制作成图册,例:绘画一头粉色的猪,故意突出猪的身体部分,然后在旁边绘画一个气球,帮助幼儿记忆句子:猪,猪,小粉猪,身体圆圆像气球。
语言区:
1、把山羊和大象的图片贴在语言区,鼓励幼儿看图表演儿歌,帮助幼儿复习儿歌。
2、摆放制作的图册,鼓励幼儿翻阅图册,说出对应的儿歌内容或动物特征。
主题展示区:张贴大象和山羊的卡通形象。
1、家长帮助幼儿复习、仿编儿歌。
2、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真实的动物,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如果幼儿在活动中说出其他动物的特征时,教师可以现场随机编成一句儿歌,丰富和增加幼儿的知识。
小山羊教案篇六
1、学习山羊遇到危险会动脑筋。
2、理解“机灵”的含义。
3、复述故事。
山羊和狼的头饰。
1、复习上—次学习的绕口令,回忆山羊的`特点:它有长长尖尖的角,特别会爬山……引出故事:机灵的小山羊)。
2、老师借助山羊和狼头饰讲故事。
3、提问:
(1)狼碰上了小山羊,它怎么没有吃它呢?
(2)秋天的时候,狼找到了小山羊,它为什么又没有吃它呢?
(3)小山羊机灵吗?
4、请小朋友选择当狼或小山羊,在老师复述故事时,模仿角色对话。
附:机灵的小山羊。
有一回,小山羊在羊圈外面玩,不巧被一只狼碰上了。
狼说:“我要吃掉你!”
小山羊求道:“放了我吧!你看,我太瘦了,没有什么肉,只有骨头。请你耐心地等一等。等到了秋天,我就会长胖了。”
狼看了看小山羊,说:“哼,你是太瘦了。那好吧,等你长胖了我就不客气了。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机灵。”小山羊说完,赶紧跑了。
树叶开始落了,秋天到了,狼来找小山羊了。
“机灵,机灵!”它使劲地叫着小山羊的名字。
“哎,我在这儿啦!”
狼顺着声音找过去,看见小山羊呆在羊圈里,羊已经长胖了。
狼瞪着小山羊看了半天,叹了口气,说:“唉,我怎么那么傻呢?它说它叫‘机灵’呀!”
小山羊教案篇七
设计理念:
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搜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要求中的多种形式(读、填、议、演),采取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方式,自选内容分小组自主讨论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自然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有意识地积累“随手一扬(扔、抛)”、“津津有味”、“狼吞虎咽”、“一扫而光”等词语。
4、在阅读中,议一议小动物们的行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学习做生活的主人。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教学准备:师:教学挂图,苦瓜、辣椒、柠檬各一个生:到菜市场观察苦瓜、辣椒、柠檬,并亲口尝尝它们的味道,向周围的医生、厨师或家长询问它们的用处,了解怎么做才更好吃的方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准备,谈话引入课题师:孩子们,你们平时都吃过哪些味?你在吃这些味时会有什么表情?(生自由回答)。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的课外作业,你了解得怎么样?师拿出苦瓜、辣椒、柠檬,生自由说。大家都说得很不错,它们在厨师小山羊手中,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味道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厨师小山羊》这一课。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字。
三、再读课文,议议、填填、演演。生自由选择一二自然段、三四自然段或五六自然段与自己的伙伴一块按下列的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学习的段落,并认真观察相应的图。
2、读后填一填下表:谁。
在哪里。
摘什么。
怎么吃。
味道。
怎么做。
3、议一议两种小动物的行为,说说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4、演一演你学习的故事,在表演时,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想像加上运用,进行对话。
四、集体交流,读中感悟。
1、各小组汇报填写内容及议论小动物们行为的结果。老师根据汇报板书:
小猴。
刺猬。
小兔咬。
随手一扬。
尝
随手一扔。
啃
随手一抛柠檬。
苦瓜。
辣椒做柠。
又酸又香。
炒成。
狼吞虎咽。
烧麻辣。
津津有味。
(好喝)。
(好吃)。
(好吃)檬茶。
别有风味。
菜
一扫而光。
豆腐。
胃口大开。
厨师小山羊在板书过程中,可让生对“随手一扬(扔、抛)”“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津津有味、胃口大开”等词进行解释说明。
2、抽生表演,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表现了课文意思,动作是否准确等。
3、齐读最后一段,说说小山羊为什么能把酸的、苦的。、辣的都变成好吃的?生自由说,师板书(酸的、苦的、辣的,聪明、爱动脑筋、会想办法等)。
五、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你知道这三种植物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吗?
2、如果你是厨师小山羊,你还会怎么做出好吃的来?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附板书:小猴。
刺猬。
小兔咬。
随手一扬。
尝
随手一扔。
啃
随手一抛柠檬(酸)。
苦瓜(苦)。
辣椒(辣)做柠。
又酸又香。
炒成。
狼吞虎咽。
烧麻辣。
津津有味。
(好喝)。
(好吃)。
(好吃)檬茶。
别有风味。
菜
一扫而光。
豆腐。
胃口大开。
厨师小山羊(聪明、爱动脑筋、会想办法)。
小山羊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能用“像……像……”和“有人……有人……”造句。
3、积累并运用描写雨后美景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喜欢听歌,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想听吗?这唱的是什么季节的歌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夏天雷雨前后的情景。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指名说)板书:前、时、后。我们还知道了哪几节是写雷雨前?哪几节是写雷雨时?哪几节是写雷雨后?板书。
二、学习“雷雨前”
1、下雷雨前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自己读读第一、二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非常闷热、难受、无精打采)。是吗?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再自己大声读读、找找、划划。
2、讨论交流。(指名说)。
(1)句子:太阳像个大火球。
a.这里把太阳比做了什么?说明当时的天气怎样?谁能读出当时的感觉?
b.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句子: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a.为什么从这里可看出来?
b.是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使得柳叶毫无力气,打着(卷儿),小花也无精打采,难受得(低下了头),小作者还担心湖水被也被(烤热了),小鱼也被(煮熟了)。
c.谁能试着读一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那中闷热、难受的情景。
d.蜻蜓为什么要低飞?
e.好闷热的天,真实让人受不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老母鸡躲在树阴下不敢出来,听到知了难受地叫。)。
(3)正当我们热得受不了,闷得受不了时,谁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呢?蜻蜓飞来时,你心情怎样?为什么?你能读出那种感受来吗?(是呀,让人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三、学习“雷雨时”
1、蜻蜓的消息是真的吗?雷雨果真来了.夏天的雷雨有什么特点呢?自己读读读三小节。
2、讨论:(1)先风,再云,接着打闪,然后打雷,最后下雨,按一定的顺序。
(2)下起来急而大。(板书:急而大),从哪里看出来?
3、能通过朗读把急而大的雷雨表达出来吗?自己试--指名试。
四、学习“雷雨后”
1、夏天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了一阵,风(停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条彩虹)。
2、雷雨后的大地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大声读读4、5、6小节,谈谈此时的你又会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景色清新宜人)。
3、你们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呢?再自己仔细地读一读,找一找。
4、反馈交流。
(1)句子: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a.此时的柳叶和小花会说些什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读出柳叶、小花的心情。
(2)句子: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a.此时的小鱼心情怎样?你能读一读吗?
(3)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
a.是呀,漂亮的景象吸引了人来乘凉和散步,你觉得会有哪些人呢?
b.你能用“有人……有人……”来造句吗?(公园里,操场上)。
(4)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
a.把湖水比做什么?为什么?
b.清清的湖水能照出桥,照出天,照出小学生,还能照出什么?
(5)你们喜欢最后一句话吗?为什么?自己读读。
小鸟指什么?彩虹指什么?
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指什么?你能用“像”来说一句话吗?
那么美的句子又该怎样读呢?(指名读最后一句)。
5、指导朗读。
雨后景色清新宜人,而课文又描写的那样美,想不想再美美的把雨后景色读一读。
齐读4、5、6小节。
5、我们想不想把这雨后美景留在我们的画上呢?画雨后美景。
前(1、2):闷热。
板书:雷雨时(3):急而大。
后(4、5、6):凉快美丽。
小山羊教案篇九
1.学会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会认4个字。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同字框。
2.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2.用简练的句子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作好铺垫。
一开课,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马大哈管理员》的故事:从前,森林动物园来了一位新管理员……猴子马大哈先生。他认为动物园应该改变原先的生活方式,就对小羊说:“你太瘦了,不要再吃草了,改吃肉吧!这样会使你变胖的。”又对小兔说:“别吃青菜萝卜了,换换口味,吃鱼吧!鱼很有营养。”然后对小猪说:“现在流行瘦身体,你太胖了,不要吃饭了,还是吃草吧,这样会变得苗条些。”小动物们一齐反对,可是猴管理员就是不听。从此,小羊望着肉和骨头,一口也吃不下,很快就病倒了;小猪整天吃草,身体苗条了,可连拿勺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小白兔没有青菜萝卜吃,哭着找妈妈,眼睛都哭红了。森林里一下乱套了,猴管理员一心想把动物们管好,可是越管越槽,最后只好把他换了。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这个马大哈先生到底错在哪儿呢?那么他应该让小羊、小兔、小猪吃什么呢?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羊是吃什么的呢?对!羊是吃草的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山羊》的故事。
二、结合插图,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标出自然段。
2.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3.让学生纵观全图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和小山羊做朋友,学生可以边看图边叙述。
三、进一步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2.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正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拼音和生字的找朋友游戏。
(二)学习生字的形。
1.认识新偏旁“同字框”
2.自学生字的字形,理解字义。
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比比谁记忆字形方法最好,一会儿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学生汇报学习字形字义的过程。
羊: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上面是八字头,下面是三横一竖。笔顺是,组词:山羊、羊肉。
和:合体字,左右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口”字加上“禾木旁”就是“和”字。组词:和气、和平。
虫:独体字。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中国的“中”字下面加上一提一点。组词:虫子。
你: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上面是撇,横钩,下面是个“小”字,合起来是“你”字。组词:你好、你们。
牛:独体字,可以用中午,“午”字来记,最后一竖要写长些,上面露头。
草:上下结构,用熟字加偏旁来识记,用“早上”的早字,上面加上“草字头”就是草。组词:小草,草原。
同:认识“”同字框。半包围结构,同字框里面加上一笔横,一个口字。
5.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自己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你、草”。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写后同桌相互评议,相互纠正。
6.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作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朗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边读边和插图对照,能用一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小山羊教案篇十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山羊遇到危险会动脑筋。
2、理解“机灵”的含义。
3、复述故事。
准备:
山羊和狼的头饰。
活动与指导:
1、复习上—次学习的绕口令,回忆山羊的特点:它有长长尖尖的角,特别会爬山……引出故事机灵的'小山羊)。
2、老师借助山羊和狼头饰讲故事。
3、提问:
(1)狼碰上了小山羊,它怎么没有吃它呢?
(2)秋天的时候,狼找到了小山羊,它为什么又没有吃它呢?
(3)小山羊机灵吗?
4、请小朋友选择当狼或小山羊,在老师复述故事时,模仿角色对话。
附:
有一回,小山羊在羊圈外面玩,不巧被一只狼碰上了。
狼说:“我要吃掉你!”
小山羊求道:“放了我吧!你看,我太瘦了,没有什么肉,只有骨头。请你耐心地等一等。等到了秋天,我就会长胖了。”
狼看了看小山羊,说:“哼,你是太瘦了。那好吧,等你长胖了我就不客气了。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机灵。”小山羊说完,赶紧跑了。
树叶开始落了,秋天到了,狼来找小山羊了。
“机灵,机灵!”它使劲地叫着小山羊的名字。
“哎,我在这儿啦!”
狼顺着声音找过去,看见小山羊呆在羊圈里,羊已经长胖了。
狼瞪着小山羊看了半天,叹了口气,说:“唉,我怎么那么傻呢?它说它叫‵机灵′呀!”
小山羊教案篇十一
1.学会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同字框)。
2.会认4个字。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同字框。
2.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2.用简练的句子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一开课,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马大哈管理员》的故事:从前,森林动物园来了一位新管理员—-猴子马大哈先生。他认为动物园应该改变原先的生活方式,就对小羊说:“你太瘦了,不要再吃草了,改吃肉吧!这样会使你变胖的。”又对小兔说:“别吃青菜萝卜了,换换口味,吃鱼吧!鱼很有营养。”然后对小猪说:“现在流行瘦身体,你太胖了,不要吃饭了,还是吃草吧,这样会变得苗条些。”小动物们一齐反对,可是猴管理员就是不听。从此,小羊望着肉和骨头,一口也吃不下,很快就病倒了;小猪整天吃草,身体苗条了,可连拿勺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小白兔没有青菜萝卜吃,哭着找妈妈,眼睛都哭红了。森林里一下乱套了,猴管理员一心想把动物们管好,可是越管越槽,最后只好把他换了。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这个马大哈先生到底错在哪儿呢?那么他应该让小羊、小兔、小猪吃什么呢?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羊是吃什么的呢?对!羊是吃草的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山羊》的故事。
板书: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标出自然段。
2.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3.让学生纵观全图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和小山羊做朋友,学生可以边看图边叙述。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2.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正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拼音和生字的找朋友游戏。
1.认识新偏旁“同字框”
2.自学生字的字形,理解字义。
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比比谁记忆字形方法最好,一会儿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学生汇报学习字形字义的过程。
羊: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上面是八字头,下面是三横一竖。笔顺是,组词:山羊、羊肉。
和:合体字,左右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口”字加上“禾木旁”就是“和”字。组词:和气、和平。
虫:独体字。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中国的“中”字下面加上一提一点。组词:虫子。
你: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上面是撇,横钩,下面是个“小”字,合起来是“你”字。组词:你好、你们。
牛:独体字,可以用中午,“午”字来记,最后一竖要写长些,上面露头。
草:上下结构,用熟字加偏旁来识记,用“早上”的早字,上面加上“草字头”就是草。组词:小草,草原。
同:认识“”同字框。半包围结构,同字框里面加上一笔横,一个口字。
5.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1.自己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你、草”。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写后同桌相互评议,相互纠正。
6.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作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边读边和插图对照,能用一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小山羊教案篇十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使学生了解讲信用是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2.在学习课文中,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讲信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两个朋友吗?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课题,生齐读两遍。
二、复习检测。
1.出示词语练读。
2.游戏巩固生字。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来说说小灰兔和小山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2)出示第一自然那段。指名分角色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里等啊等啊,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灰兔来。直到快吃午饭了,小灰兔才来。
出示句子:他对小山羊说:“刚才在路上遇见了小刺猬,我们聊了一会儿,耽误了一点儿时间,咱们吃了午饭再去吧。”说完就走了。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屏幕出示句子:小山羊吃了午饭又在家里等。等啊等啊,直到太阳快下山了,小灰兔才来。
(2)这次小灰兔还是这样满不在乎的吗?屏幕出示:他抱歉地对小山羊说:“刚才我顺路去看望了小花狗,我们一起玩了一会儿,所以来晚了。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去采蘑菇吧。你等着,我一定来!”指导朗读。
4.教师总结过渡,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
2.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讨论:在这之前,小山羊不是都坚持在家等小灰兔吗?为什么现在却犹豫了呢?
四、总结全文。
小灰兔的两次失约,动摇了小山羊的再次等待的信心,他对小灰兔开始失去了信任。看来,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就要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议一议:第二天早晨,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
五、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积累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3.总结: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讲信用的故事,准备参加专题故事会。
小山羊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大兴安岭那种特有的温柔的美。
2、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有关大兴安岭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展示大兴安岭景色的课件,配乐。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兴安岭)。
对,同学们都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到什么?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1)初读课文后,你知道大兴安岭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亲切、舒服)。
(2)文中几次提到“亲切、舒服”?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请在文中标画出来。
学生汇报后教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引入: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作者为什么感到亲切、舒服呢?让我们一同去体会吧。
三、分析体会,感受真情。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自己默读第2--5自然段。并适当作旁注。
(1)这几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岭、林、花)。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从字、词、句上去体会。汇报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在我们头脑中已形成了大兴安岭和秦岭这两种景象请大家用简笔画把它们画下来,看看谁画得像。
(3)展示简笔画。
3、用刚才学习“岭”的方法,自学“林、花”两部分,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自读这两部分内容,找找大兴安岭“林”和“花”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并提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
在学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体会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在这里的好处,领会著名作家朴质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课件,配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问:当作者看到“岭、林、花”之后又引发了他的联想,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画下并作旁注)。
指名让学生读出看到的和想到的。
问:这两者有联系吗?谁能说一说。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4)总结:作者参观了大兴安岭,不仅领略了它美丽的景物,还体会到它与人的关系多么密切。它不仅让人感到亲切、舒服,还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和和支援了国家的建设。因此,人们把兴安岭与国家的兴盛安定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让人感到亲切、舒服了。
四、小结全文,升华感情。
1、整篇课文作者围绕着“亲切、舒服”这条主线展开的,课文三次提到了这种感受,分别是由什么引发的?(学生联系课文回答)。
2、同学们可以感觉到什么呢?(随着作者对大兴安岭了解的深入,作者这种亲切、舒服之感逐渐加深,最后与国家联系在一起。)。
3、大家一定很喜欢这篇课文吧?那么就请你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试着背诵一下吧。
作者邮箱:shyu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