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文化报告(通用19篇)
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份有效的报告呢?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确保内容能够全面、清晰地传达给读者。其次,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数据收集,确保报告的内容有可靠的依据和支持。此外,还要注意报告的结构和组织,使得整个报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下是一些优秀报告的案例,可以作为写报告时的借鉴和参考。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一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根据《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县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并报请州政府审批,将“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四类17个项目公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其中,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3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7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6个。今年还争取资金2.1万元对7个文化传承人进行了补助。在17个项目中,重点对向阳乡阿乌族的“古代兵器舞”和“泸西木雕”进行了深挖。其中,把《泸西木雕》的制作技艺和工艺制成光碟,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20xx年,我县投资70余万元修复了西寺,投资90余万元对逸圃、石洞村汉代文化进行考古发掘,使我县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保护。
在开展“泸西县民族文化普查”和“阿庐文化”重点片区调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编辑了《泸西县文化艺术志》、《民歌集成》、《民舞集成》、《民间器乐集成》和民间传说《飞鹤集》等书册。编纂保存了一些民间歌曲、故事、谚语、歌谣、戏曲、曲艺音乐、舞蹈、器乐等文化形式,同时,编辑出版了近16万字的《泸西阿庐文化调查》一书,以及40万余字的《阿庐文化》系列从书,投资17万元出版了《菊谱新诗》、5万元出版了《石洞逸圃考古发掘》,创作了《阿庐文化》杂志,完成了13万字的《话说红河泸西篇》编撰工作。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阿庐风光、风情、传说、工艺和饮食,以及阿庐由来、阿庐方言、阿庐文物等9个方面的内容,并在县文化馆建立了保护名录档案。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县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针对土地开展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文艺队下乡演出,宣传相关政策。此外,为推进烟农文化学校建设,我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文艺进村演出活动,并创作了四口快板《说说烟农学校》、小品《烟嫂烟哥哥》等文艺节目,将烤烟生产和烟农文化学校建设的互惠互利,用文艺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午街铺镇凤舞村和山林哨建盖了民族文化培训室、活动室和陈列室,投资9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永宁、旧城、三河文化站,投资40万元建设旧城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4万元在午街铺镇11个村委会建设了11个篮球场。县文化馆还充分利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休闲广场等条件较好,人口集中的地方,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县文化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和走访了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之后,一致认为:当前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在县委、县xxx的重视之下,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我县民族文化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县本身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较难平衡,建设和吃饭的予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在县委,县xxx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下,也千方百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文化建设大项目,大资金无法落户我县,使我县缺少建设民族文化的大手笔,给文化工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困扰。再者由于各级财政尚有不少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不可能充分顾及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工作爱谈不爱投的局面。
(二)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启动困难。
一个与泸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形式或实体的挖掘整理、宣传打造、直至市场化运作将是提升泸西城市品位、宣传泸西旅游形象,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省我州都有许多成功先例,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较高,大家都在讨论以文化提升gdp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民族文化产业化产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充裕的资金投入,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及非常专业的艺术人员、策划人员目前我县都不具备或不成熟,结果只能是谈的多、动的少,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三、工作建议
(一)建议县xxx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二)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xxx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四)建议县xxx重建阿庐艺术团。
目前的县级艺术团队还是要以政府扶持为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民族文艺团队,广泛网罗各类突出的文艺人才,并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艺术团为基地,收集整理我县各类音乐、舞蹈、器乐、戏剧等传统民族文化形式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宣传展示和重点打造,宣传泸西,宣传阿庐古洞,在此基础上再来逐步寻求民族文化市场化运作和树立泸西民族文化品牌之路。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二
贵州,是中国西南的一块瑰宝,她浩瀚的山峦,深遂的峡谷,原始的森林和美丽的溪水潺潺,一直吸引着各类旅游者到这里一探究竟。然而,贵州除了自然风光的魅力外,还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图景。近期,在贵州旅行过程中,笔者就深入接触了贵州的民族文化,下面将带领大家一同学习认识。
【正文】。
首先,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作为诞生地的苗族文化,在贵州省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苗族人民环境环绕着秀美的山峦,因此,苗族人们天然的就锲而不舍地守护了大自然的资源,他们传承给后人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保护环境的精神。
其次,贵州苗族还有着极具文化深意的摆手舞,它源于古代苗族的祭祀活动和宴席舞蹈,通过手势的表现和动作的舞蹈形式,表达出了苗族人民朴素的生活信仰和对生活的向往。在“摆手舞”的现场,我们时常能看到身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姑娘,身姿曼妙,手舞足蹈,如同清泉般纯洁动人。
除了苗族文化,贵州的侗族文化也是一大亮点。侗族以唱歌、跳舞为生命的表达方式,他们很少说话,却在音乐中表达人生的风险与激情。侗族的“大歌”,孚古云:“歌者必客,客者必歌”,这也说明了侗人端庄、好客、忠厚的性格特点。同时,侗族婚礼上的“抢绣球”,被誉为世界上“最疯狂”的婚礼仪式之一。侗家青年抢不到球就不得成婚,这传统的婚礼仪式,凝聚着侗家人凭借智慧和勇气追求幸福的精神。
另外,贵州的布依族文化就以她的独特美食,服务于上万珍藏在布依族文化的饮食文化中。布依有一句话,叫做“脊背不能忘土,胃口不能忘家乡味”,这句话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时刻都在想念家乡的美食。在贵阳、安顺、遵义等地区,街头巷尾的布依族餐馆以其别具一格的味道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荔波豆腐糙米粉、龙州脏腑套餐以及毛旗鱼汤。
最后,关于“苗族风情街”是我们旅行的一个重要站点,它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同时,也是游客深入认识苗族文化的好去处。在苗族风情街的每一个展位、每一项活动,都能感受到苗族人充满魅力的文化底蕴,从而深深地感受到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
【结论】。
通过本次旅行的体验和认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贵州的民族文化不仅多彩多姿,更是中华民族一道重要的文化符号。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旅行认知这些文化,我们可以学到更多丰富多彩的人文因素,真正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挥之不去的魅力。在今天,我们需要鼓励更多的人前来贵州等地品尝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地继承、弘扬和发展我们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血脉。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三
活动名称:
七彩云南,哈尼风情。
活动背景。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的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民族风俗浓厚,非常富有历史色彩,他们的住房、服饰、食品、节日、风俗都非常具有特色。
活动宗旨。
通过展示哈尼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中教信仰、生活习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承载傣族民俗风情,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同学们课外生活,让更多同学老师认识、了解哈尼族人民的`生活我系特举办此哈尼族文化月活动。
活动主体。
本次哈尼族文化月活动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前期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达到预热,让全院师生了解活动概况,中期通过活动展演、长街宴等一系列活动向大家展现哈尼族风貌,让更多同学了解、认识哈尼族,后期则是哈尼文化讲座,旨在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哈尼族民族风俗及历史文化。
活动地点:
经济管理学院喷水池广场。
活动时间:
11月14日----28日。
活动对象:
文华学院舞蹈系学生会及全院师生。
活动负责人。
主办单位:文华学院舞蹈系团支部。
策划承办单位:舞蹈系学生会。
协办单位:单位。
邀请单位:
赞助商:xxx、大学生精英论坛。
活动宣传。
(一)宣传部。
时间:11月14日(星期三)进行张贴海报、挂横幅、礼仪拿着展报游动、小规模游街、发卡片+传单+歌伴舞蹈等宣传。
1、经管学院喷水池处设点进行舞蹈、卡片、传单宣传。
2、学院外商业街、校内球场、食堂门口进行礼仪游动宣传。
3、到时得现场进行拍照。
(二)外联部。
负责联系一些商家,更大范围的宣传我们学生会,拉到些赞。
6、活动开展。
1舞会的会场布置。
2舞会的司仪。
3舞会的会场服务,包括会场的秩序维持工作。
4舞会的流程。
(1)开场舞。
(3)增加一些趣味游戏,用不同的形式去宣传。
比如说2:哈尼文化常识抢答赛规则:主持人宣读题目后,现场起最先手嘉宾进行抢答,答对者将荣获一份奖品。
(5)最后,由我们舞蹈系学生会送一份神秘的礼物给到场老师、嘉宾并合影留念,以促进感情。
时间及地点:11月28日(周三)在经管学院附二栋楼102阶梯教室《阿密车》舞剧编导老师进行哈尼族文化讲座。
(1)会场布置。
(2)司仪、主持人。
(3)作人员领嘉宾签到就坐,会场服务,包括会场的秩序维持工作。
8、活动物资及经费预算。
(1)物资需求及人员安排。
(2)经费预算。
红丝带1包·20元·气球20×5=100元·宣传卡片0.5×50=25元。
合计:1791元。
9、工作人员安排分配。
一、宣传(11月14日)地点:喷水池定点宣传、游动宣传。
人员:6个礼仪+2个男生敲鼓+1个播音讲解+1个发传单卡片+1个照相=11人。
礼仪:6照相:1。
敲鼓:2传单:1。
播音:1。
主要负责人:
展演(11月21日)。
地点:喷水池。
舞台布置:6主持人:2。
服饰道具管理:2崔场人:1。
放音乐:1后勤:4。
维持秩序:2礼仪:6。
主要负责人:
1.菜肴:4。
2.礼仪:6。
3.食品介绍:2。
主要负责人:
(三)哈尼文化讲座(11月28日)地点:附二楼102阶梯教室。
人员:场地布置4人+维持秩序4人+6个礼仪+4个后勤=18人。
1.会场布置:4。
2.活动主持人:2。
3.司仪:4。
4.后勤:4。
5.维持秩序:4。
主要负责人:
10、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
在活动中可能出现摔跤、磕碰、扭伤、食物过敏等问题,所以后勤同学提前准备好双氧水、纱布、创可贴、食用醋,轻微的磕碰或食物过敏及时给予视察清理解决,伤情严重后勤同学应将其送到校医院处理。
11、收尾工作。
(1)活动工作人员及老师评委选手合影留念。
(2)全体工作人员清理场地,归还东西。
(3)学生会开总结会议。
xx.11.12。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四
讲座之一侗族概况。
侗族,人口有251.4人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1958年制定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侗族的宗教信仰多为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侗寨的房屋一般是用杉木建造的木楼,多为二至三层,在河边或山坡上的房屋大多为吊角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此种建筑吸取了汉族古代建筑的精髓,又突破了塔楼的常规,下部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飞檐重阁,形似宝塔,高耸寨中。鼓楼一般一姓一座,较大的寨子有三四座以上,那是侗族人民开会娱乐的场所。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桥。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艺的要数“风雨桥”。这种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5座多角宝塔形楼亭,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构造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服饰朴素,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男子多穿对襟短衣,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女子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腿,包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饰等。
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侗族的主食是大米,山区则多食糯米。侗族还喜食酸味,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离酸”的俗语。油茶是侗族人民的普遍嗜好,也是待客佳品,做法是用谷雨茶同糯米炒成糊状后再冲水,拌以茶油炸好的米花、黄豆、花生等,其味鲜美,清香可口。
侗族传统节日有侗年、吃新节、祭牛神节等。吃新节时,旱稻刚熟,家家尝新米饭,供奉祖先,并唱侗歌、侗戏,举行斗牛活动。
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古楼大歌”,它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复调音乐:即若干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有机整体的一种音乐形式)的说法。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文化空前的交融和人员空前的流动都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国际社会就更加迫切地意识到需要抓紧时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迎来了非常好的时机。加上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而**是藏民族文化的根据地,作为科技厅下属的一个部门,更作为一个以信息为工作的本所,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去保护藏民族文化。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六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民族成员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积极因素出发,探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和利用不足的原因,并从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以及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已经内化成学生心底的价值取向,外化成了日常的行为准则。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共性因素,能够有效地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1]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却是多元统一的。每一种民族文化对其民族成员都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文化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为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来丰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例如,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节日文化等,探索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而后者往往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密不可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虽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在思想根源上大同小异,都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追求。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能够有效地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各项教育内容,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每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多样性也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后者,提供了历史、文化、心理、道德等方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充实和完善。”[2]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教育,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受到骑射和游牧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有着“重朋友”“讲义气”的传统,这些教育资源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因为有着民族渊源,更易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每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不同民族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上。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中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多,这种独特的优势为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符号性和仪式感。通过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相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例如,探索将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结合,将少数民族的行为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展示特殊性和一般性、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行富有民族特色、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活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特色文体活动,能够有效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院校也仅开设了以个别民族文化为主体的选修课或者辅修课程,课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小,没有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授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强,导致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容易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同于一般性知识教育,把课堂变成讲授知识点、识记文化要素的过程,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在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课程的考试和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即使修过相关课程,学生仍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理解,仅局限于表面化的知识掌握。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技能不足。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受到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文化技能方面显现出不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出现本领恐慌。例如很难区分风俗习惯与宗教行为、个人陋习与民族传统等,导致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行为管理、轻思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倾向于简单说教,缺少深入细致的引导。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教师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对课程缺乏归属感,投入不足,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三)缺乏有效的文化载体。
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以某种特别的形式延续下来。在民族院校中,趋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时空的限制,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缺少必要的形式要件。这种条件下,表现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也高度趋同,比如更加侧重易于表现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而对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以及传统美德等方面表现手法空洞。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简单等同于主题教育、在内容上简单等同于文体活动,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对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群体来说,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多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封闭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较低。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兴趣点被不断的分散,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弱。以至于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的“专利”。民族院校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在新兴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的运用上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要不断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的作用。
(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民族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授课主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研究,通过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选修课等方式,着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文化特征,把“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有效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内容上进行甄别和选择,重点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度高、具有正能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内容充实、规范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融入到建筑、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实现学生人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在充分盘活原有少数民族文化教师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引进力度,注重民族学相关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文化技能,一方面,通过选派学生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实习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使他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技能培训,聘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工作队伍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题研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聘任民族地区教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兼职宣传员,有效补充少数民族文化育人队伍。
(三)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实现从制度管理的刚性约束为主向民族文化的自觉转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深入新疆、西藏、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加深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与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等共同精神追求的共同点,构建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实施文化建设推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歌曲赏析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四)营造良好氛围,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民族院校要注重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上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建立一批主题鲜明、工艺精湛、特色突出的文化景观,让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综合运用书报、网络等媒介宣传和普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qq群、微信平台等推送民族名片、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和信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覆盖范围。注重选拔、树立、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人物,深入挖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感召力。
[参考文献]。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七
[摘要]文章论证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如何发挥特有优势,用现代传播手段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增值,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库”的应有作用。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xx文化搭台,xx经济唱戏”的活动,在我国广泛兴起;“美食新概念”、“购物文化节”、“茶文化”、“酒文化”,等等,物与文化的结合举措此起彼伏、铺天盖地。在传播学已经进入“后传播时代”的今天,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如何挖掘、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值,并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使其不断增值,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光荣、艰巨而又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其独有的特质,是其他文化资源不能替代的,这是有着最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馆藏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独具的优势。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而论,她位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最壮观的民族大道中段,是广西最大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馆舍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主楼10层,书库大楼20层,整个建筑由一、二、三段组成,其中一、二段凌驾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水上图书馆”。到目前为止,拥有政治、经济、法律、及其他各门类学科图书244万册;中外文期刊两万余种;音、像带及学术期刊光盘两万多件,被誉为“八桂学府,壮乡书城”。其中,地方文献部藏有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11个少数民族的大量文化资源。自治区已经投资5000多万元,对老馆进行改扩建,把该馆建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高精尖技术装备,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国家一级图书馆。目前新馆已建成,阅览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2195平方米,一楼为入口大厅、检索大厅,二楼、三楼均为阅览室。新楼入口设计合理,人流集散便捷,不迂回,不穿越,不同性质的人流分流明确,自然通风采光。新馆可容藏书400万册,拥有3500个座位,电脑网线达到1000个信息节点。
广西,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唯一临海的自治区,具有出海、亚热带双重地理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各方的努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已经逐步显现出其巨大价值:被称为壮族歌仙的“刘三姐文化”、壮族“三月三歌节文化”、中国绿城——广西南宁的“绿城文化”、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民歌节文化”、以壮族为创始民族的“铜鼓文化”、壮族特有的民居“干栏式民居文化”以及现在正在兴办的“东盟博览会文化”等等,在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工艺美术、山川风物等方面,都显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显现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而人文价值、历史价值是一种品牌、一种无形资产,在某种条件下,又可转换成经济价值。就是这些已经显现出巨大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还缺乏作为无可替代的“信息库”、缺乏“图书馆作为”浓墨重彩的这一笔!笔者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现在藏有明清以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图书四万余种。壮族文化资源之丰富,是全国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比拟的。在挖掘、丰富、扩大、增加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上,是大有作为的,是独有的优势。就是上面提到的、已经初步显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一些方面,也极待补充、增加其民族文化的含量。像“刘三姐文化”所以产生在广西,产生在壮族,绝不是偶然的。因为自古以来,广西就有“歌海”之称,每年“三月三歌节”,漫山遍野都是对歌的群众,民歌资源非常丰富。壮族的《布洛陀》《嘹歌》《姆六甲》等,早已经在民间流传。再如“干栏式民居文化”,在我国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就有“干栏式建筑”的实物,距今已有八千多年;远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有临水的民居,都是“干栏式建筑”;笔者在泰国的湄南河上,亲眼见过大量的“干栏式民居”,只是建筑材料已由木质改进为钢筋水泥而已。壮话属于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壮族与越南、泰国、老挝的某些民族,都可直接用语言交流。壮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800多万,是我国最重要的跨境民族之一。其实,从血统、语言、文化、分布、社会、经济各个角度上看,不管是壮族、布依族,还是越南的侬族、岱族,其实都是一个民族不同的称呼而已。再如远播东南亚的“铜鼓文化”,据广西专家考证,是由壮族的先民“濮人”在黄帝时代创始的,几乎和中华文化同样悠长。所有这些,都需要充实、传播,扩大其覆盖面。还有大量的广西图书馆已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极待扩大其影响。像发源于广西金田的“太平天国文化”,这是改动中国历史的大事件;震动中外、在我国革命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百色起义文化”,更是中国革命史上壮丽辉煌的一章;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文化”,在全国、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宁明的“花山崖画文化”,更是壮族悠久历史极待解读、极待挖掘的文化瑰宝;桂北的“红瑶文化”,更已吸引了全世界旅游、观光的眼球……总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都极待加上“图书馆作为”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本以无可估量的价值再次增值!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播不可回避的现状是: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库”的图书馆,在现代化传播手段的建设上,还是比较滞后的。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领导重视”、“政策倾斜”的“等、靠、要”观念,在某些人的头脑里,仍然根深蒂固。目前,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经济,说“重视”,得市场重视,说“倾斜”,得市场倾斜。市场需要、用户需要,才是我们的“领导”,才是“倾斜”的所在。若想让市场“重视”,让市场向你“倾斜”,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新兴的传播学,吸引人类的眼球;用传播学的手段,引起市场的“重视”,引导市场向你“倾斜”。新兴的传播学学科,自从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特别是自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因为,现代社会已从以纵向结构为核心的简单社会,转向了以横向结构为中心的复杂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合力与力的平行四边形”,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特征。尤其是互联网诞生以来,线性函数已经无效,只能是非线性函数。传播学已跨越口传播、印刷物传播而进入第三代的多媒体传播的“后传播时代”。到底统计,我国已有互联网用户8000多万,这是个空前巨大的“受众群”。不可估量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面对如此巨大的“受众群”,正是通过多媒体传播使其充值增值的大好良机。谁认识不到这一点,谁就是落伍者,将后悔莫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已建立起计算机管理系统、缩微拍摄、阅读系统以及音像视听等自动化设备。目前,图书馆所有业务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自动化计算机网络体系,整个图书馆网已纳入国际互联网中,并且与县级以上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或ppp拨号系统进行联网。广西图书馆已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数目数据和多个全文数据库,其中,已建成书目数据56万多条、连续出版物数据库0余条、中文古籍数据库13000余条、视听资料数据库23400余条、外文图书数据库20000余条、科技小报索引数据库、广西文献索引数据库、广西名人文库以及农村适用信息、太平天国资料、广西地方志、广西民族民俗图文等全文数据库。凭借这一现有基础,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播方面,尚须充实、加强、扩建的有:
1.为每一个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立项,建立起专题传播网络。这首先就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将每个专题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以筛选、归类、充实,建立起便于检索的数据库,建立起相应的网页。这一数据库面对的不仅是广西5800万各族人民,也不仅是我国13亿人民,而是全世界。这将对旅游观光业、民族制品业、餐饮美食业、医药保健业、服装鞋帽业、娱乐休闲业、体育健身业、珠宝饰品业以及民族史、民族文化、生态研究学等等,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将打破历史造成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落后、封闭,改变一直停留在“借书还书”、“阅览复印”的传统服务模式,使“死”资源变成“活”资源,变“读者上门”为“图书馆上门”,使图书馆变成不分节假日、不论刮风下雨,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的“上门”的“读者服务”。这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值增值,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生态价值。是“图书馆作为”浓重辉煌的一笔。目前,互联网上电子书刊许多都是收费的,而图书馆是全民的福利事业,是免费的。这种“价格优势”是电子书刊业无法竞争的。据笔者的实践体会,当在互联网上开动“搜索”引擎搜索时,图书馆几乎是完全缺位的。最活跃的是销售企业、旅游业,其次是政府部门,图书馆连个人“博客”都不如。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许多还处于“内部”状态。这和图书馆“信息库”的地位很不相称。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在这场“知识爆炸”中,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加上“信息库”——图书馆这枚“超级重磅炸弹”。
2.互联网传播的前提是“愿者上钩”——因为需要。用户上不上钩,不需要“领导重视”、“政策倾斜”等客观条件,关键是“图书馆作为”要做得到位,适应用户需要。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受“输入困难”的困扰。许多民族书刊存在大量的生僻字,要造字,输入缓慢。特别是一些珍本书、善本书,生僻字连篇,输入十分困难。而且读者借阅又受到一定限制,大大影响了这些“宝贝”价值的发挥。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现在有了“汉王文本王”之类的具有一键进入word的智能键,所有生僻字,完全可以一键进入,“输入”一本书,也就是几十分钟,大大加快了输入速度。新兴的电子书刊业,是没有这些珍本书、善本书“宝贝”的。一旦图书馆的珍本书、善本书变成电子版,加上又免费,电子书刊业是无法跟图书馆竞争用户的。图书馆的专题网页。要制作得漂亮,吸引眼球。当用户“搜索”时,图书馆的网页就可“一拥而上”,特别是那些使一般用户头痛的生僻字,用户可以立即复制保存,节省了大量的精力、时间。
3.互联网的数字化传输手段,是文、图、声同时传播的,其科技含量的先进性是当前任何一种媒介无法比拟的。纸传媒,虽然可以文图并举,但无声;就是最先进的电视,虽然有声有图,也是活动的,但它的文却常常缺位;而且,这两种传媒也只能单独、不能同时进行。有一个很典型的例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王申生,根据自己十几年临床诊断积累,个人编排了一个多媒体资料库。用户把这资料库搜索到后,在菜单上点击“二尖瓣狭窄的听诊练习”,在出现的人体图片心脏部位,再点击一下,耳机里就会出现这位“病人”的心跳声,就像临床医师直接用听诊器听到的一样。俨然是一部临床诊断学的多媒体教科书。他这一多媒体资料库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许多医院下载后,作为培训进修医师的教材。国家卫生部还将把它纳人全国医师统考题库。这个例证说明:多媒体的传播优势,目前是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比拟的。制作这种多媒体资料库,对图书馆“单位”来说,集体的人力物力,不知要容易多少倍!电脑的复制、下载的存储功能,更是其他任何传媒无法做到的。用户需要的文化资源,经过互联网到手后,可以任意复制、翻录。电脑对图版的修整功能,还可弥补原件的某些不足。电脑的编辑功能,又可以把文、图、声任意编排。就是光盘,也可任意复制。那些珍本书、善本书“宝贝”,将发挥出无穷的潜值。数字化传输的访问人数记录与传统的借阅统计,不知要高出几十几百倍,图书馆将“门庭若市”,带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大覆盖、大播种、大丰收!
4.利用网络传播快、广的优势,在网上发布征集、呈缴地方文献的通知,不断充实馆藏。要知道。有许多地方志、族谱、民族史、个人作品,都忠实地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家族、民族、个人的历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文字未能正式发表,而流传在民间,这就需要图书馆利用其特有的收藏优势,向各方征集各种文献以便不断地充实和丰富馆藏,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广西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网上发布了地方文献征集的通知,并将征集来的文献迅速做成数据,以供需求者在网上查询,或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文献,发挥地方文献的增值作用。
总之,要建立起“图书馆传播体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值升值,有赖于传播的到位;传播到位,吸引眼球,又反过来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响,使其充值升值。这是一种“正”循环。是加法;反之,传播不到位,不能吸引眼球,就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扩大影响,也就不利于其充值升值,则是“负”循环,是减法。是“正”循环,加法;还是“负”循环,减法,把柄,就掌握在图书馆同行们的手上!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八
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网址:http://)、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发布公开招聘公告。
(二)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报考人员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网址或219.151.4.99)报名。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名申请。报考人员于2016年9月21日9:00—9月23日17:00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提交报名申请,并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彩色证件照片(jpg格式,20kb以下)。每位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职位为进行报名,根据所报职位要求,填写《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2016年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附件二)。报名申请被接受后,系统会向报考者反馈一个报名序号。报名序号作为报考者查询报考资格审查结果、报名确认、下载打印准考证和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请妥善保管。截至2016年9月23日17:00,已提交报名申请但由于报名表信息不完整、错漏、相片不符合规定等原因导致初审未通过的人员,视为报名失败。
注意:考生在提交报名信息并成功上传照片或审核未过修改报名信息后,都需进行报名确认操作。点击“报名确认”按钮后,审核单位才能对提交的报名信息进行审核;若不进行报名确认,审核单位将无法审核报名信息。在2016年9月23日17:00前不进行报名确认的考生,即视为自动放弃报名。报名确认后,报考信息将不可再修改。
报考人员须如实填写本人有关信息和材料,所提交的有关信息、证件与笔试、面试时使用的证件必须一致。报名表填写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自负。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2、报名确认及缴费。报考人员提交报名申请后,招考单位将在24小时内完成初审并对初审合格人员进行确认。报考人员于2016年9月21日9:00至9月24日17:00期间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报考人员通过资格初审后不得再改报其他职位。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须于2016年9月25日17:00前在“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缴纳100元报名费。未按期确认及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3、网上打印准考证。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并缴费成功后,请于2016年10月26日9:00至10月29日17:00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并打印准考证。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考试院0851—86831833、86810676。
4、报名要求:原则上要求本人亲自报名和填写相关信息,信息填写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自负。报名人员只能选择一个职位进行报名。
5、单个岗位的报名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达不到3:1比例的,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后,该岗位招聘计划减少或取消,减少或取消的岗位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上进行公示。
(三)考试及资格审查。
考试由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实施。
1、笔试。
初审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参加统一组织的笔试,笔试采取闭卷考试。笔试时间:2016年10月29日上午。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相应类别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科考试。两个科目题本为合订本,两个科目连续进行考试,中间不间断。考生不得提前交卷、退场。考试范围以《考试大纲》为准。
笔试综合成绩为笔试各科目之和折算为百分制,以60%比例计入总成绩。
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考生须携带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准考证方能参加考试)。
未完成笔试科目或未取得有效成绩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笔试成绩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上公示。
2、资格审查。
根据应聘人员的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单个岗位招聘计划数与该岗位参加资格审查人员数1:3的比例确定资格审查人员。同一岗位应聘人员笔试成绩末位并列的,同时进入该环节。参加资格审查人员名单、时间及地点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上公布。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按照《招聘方案》和报考人员网上打印的《报名表》,对拟进入面试人员是否符合报考职位所需资格条件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不合格的,取消进入面试资格,该职位拟进入面试人员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审查合格者方能进入面试。资格审查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在招聘过程中发现有违纪违规、材料不齐、提供虚假信息或应聘人员条件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等情况的,随时取消应聘资格。
资格审查所需材料:
(1)《报名表》2份;。
(2)毕业证、学位证、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附本人照片的户籍、身份证明);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但在办理聘用审批手续时,必须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应聘岗位所需的其他相关材料。
(5)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聘人员,须分别提供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6)本人近期正面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
3、面试。
面试由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
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确定为参加面试对象。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上公布。
面试内容为结构化面试,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位适应性。外语讲解员职位需加试口语(口语测试占面试总成绩的60%)。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未参加面试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的资格。
面试成绩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上公示。
4、总成绩计算。
(1)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分,笔试成绩占60%、面试(包括专业测试和结构化面试)成绩占40%。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同一岗位应聘人员总成绩末位并列的,按实际成绩计算,如仍并列的,笔试成绩高的进入下一环节。
(2)总成绩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上公示。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九
贵州民族文化宫是一座展示贵州各族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近期,我有幸参观了贵州民族文化宫,并对其展示的各种珍贵文物和生动的民族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增长了对贵州各民族的了解,并对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贵州民族文化宫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物。在各个展厅中,我看到了各个民族独特的服饰、工艺品和器物等,每一件展品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苗族的银饰、侗族的蜡染、布依族的布艺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贵州民族的智慧和技艺,也让我更加了解了贵州各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观看这些文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贵州民族文化宫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歌舞和表演技艺。在参观期间,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苗族舞蹈表演。舞者们身着传统的苗族服饰,饰以精美的银饰,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动人。他们的舞蹈动作生动活泼,充满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文化宫还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演奏和传统戏曲表演,让参观者领略到了贵州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之美,也更加全面地展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鲜活和多样性。
此外,贵州民族文化宫还介绍了贵州各民族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在展厅中,我仔细观看了各个民族的历史陈列,了解了每个民族的兴衰发展过程以及其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了解他们的历史,我对贵州各民族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贵州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贵州民族文化宫的陈列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贵州各民族的文化遗产。
最后,贵州民族文化宫给我留下了对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通过参观这座民族文化宫,我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贵州的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无论是通过参观学习还是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贵州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综上所述,贵州民族文化宫展示了贵州各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精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参观,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贵州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统艺术等。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此付出的努力。希望贵州民族文化宫能够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为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贵州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
“…蒙古民族除了成吉思汗还有别的名人吗?布里亚特蒙古不是俄罗斯的吗?图瓦是蒙古人吗?车臣不是俄罗斯的分支吗?…”常常有人问起这个话题,特别是外地的异族或异国朋友问起这类话题。
1,蒙古族是世界最古老的人种之一。
更准确地来讲,做为世界三大人种之一,蒙古人种这个人种概念范畴包括了今天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以东的广袤的西伯利亚(xiabar蒙古语泥泞的音译)地区,欧洲及美洲北部的极地原土著居民,美洲的印第安人、玛雅人等古老居民都可以认定是蒙古人种。
欧美的教科书或百科大全至今仍旧这样统称世界人种。
知道了这个大致的地理范畴,相信就不会再去争论亚洲那些古老的土著居民、特别是北方的游牧部族的属性了。
(注:这里所指的仅仅是其人种范畴,并不指民族属性)。
2,蒙古族是亚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亚洲现有民族1000多个。
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12个(蒙古族就属于这个范畴,不足千万人口),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有32个,人口在1亿以上的有4个。
历史上,亚洲北方先后涌现出众多的游牧民族,蒙古只是其中的一个。
有关匈奴与蒙古是否是一个民族,学术界历来有争论。
但可以认定的是,蒙古在形成民族的过程当中,匈奴、东胡、室韦等北方部族起了很大作用。
反过来讲,世界上从未有与生俱来的单一民族成分。
就以今天的汉民族来讲,其中就融合了所有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过的那些民族成分。
甚至严格来讲,如果一定要钻牛角尖,那么,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一带,相对北方的汉族,可能成分要更纯一些。
3,蒙古族是人类史上唯一建立过真正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大帝国的民族。
前面说过,即便是今天,世界所有蒙古人的总数仍旧不足六百万。
但在八百多年前,蒙古人就是以比现在还要少得多的百万人口,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里,征服了远比自己人数超过千百倍、且文明程度远远高于自己的诸多国家和民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这在人类史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自成吉思汗于公元12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起,崛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历经多年的对外征战,成功地向外扩展了她的帝国版图,版图西起欧洲腹部的伏尔加河流域,东至南海,横跨欧亚大陆4000英里。
向南,蒙古人最远则征服过位于赤道附近的爪哇、印度尼西亚等岛屿诸国。
这些国家的史书上都有相关的记载。
而我们无论是翻阅欧洲史还是亚洲史,再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具有开拓精神的民族。
4,鼎盛时期的蒙古远征。
无论是对世界史来讲,还是蒙古史而言,毫无疑问,中世纪的历史是由蒙古人做导演的英雄史诗。
东西方的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交流,归根到底要归功于蒙古民族发动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远征。
远征使得自古以来封闭的东西方各国,开始进入蒙古铁骑建立的世界舞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业的发展。
历史上,蒙古人发起过无数对外远征,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
(1)1219--1223年,成吉思汗亲率十多万蒙古军前去征讨中亚的hurzam花剌子模帝国,起兵原因是对方杀死了450人的蒙古商队。
结果:花剌子模帝国被蒙古所灭。
(2)1235--1241年,蒙古利用第一次远征获悉的军事情报,再加上后来的刺探,制定了“以时间征服全部欧洲”的作战计划。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读音zhu)赤的次子拔都汗,担任这次的远征军最高统帅,时年拔都37岁。
其它各路大军元帅也都为蒙古诸王之长子,所以,中国史书称这次的远征为“长子西征记”。
年轻的统帅率领15万蒙军,仅以6年就征服了上述庞大作战计划的2/3的地区。
并在伏尔加河畔建立了蒙古的金帐帝国。
之所以没有继续征讨西欧和南欧,并非对方的抵抗,唯一的原因是在1241年,就在蒙古大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西欧等地时,从蒙古本土传来了时任大汗窝阔台大汗驾崩的消息,心悬皇位的拔都汗随即停止攻势班师东返。
途中,得知新皇帝已产生,逐在金帐开始治理和统治东欧各国达240年之久。
直到1480年,莫斯科公国推翻了蒙古的统治。
(3)1253--1260,旭烈兀(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忽必烈之弟)率军发动了第三次远征。
远征的起因是第一次远征时臣服蒙古的中亚诸国叛乱。
包括今天的叙利亚、大马士革、报答(即伊拉克的巴格达)波斯(今伊朗)乃至埃及东北部都在远征的范围之内。
此外,忽必烈时期,蒙古先后几次远征日本,均因台风突袭告以失败。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次,日本史书分别称之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
5,蒙古的.四大汗国(汗,蒙古语khaan帝王之意)。
除了上面提到的金帐汗国外,蒙古先后共建立过四个汗国,分别是以成吉思汗的四位太子继承地为原型扩展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
这些帝国名义上附属中央的蒙古大帝国,实际上却是各自独立的王国,甚至有时为争夺牧场和人口相互开战,这些,也是导致蒙古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6,蒙古名人。
首推被欧美誉为世界千年第一人的成吉思汗,也是蒙古民族伟大的缔造者。
生于公元1162年,逝于1227年,一生征服44个国家和民族,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人为枷锁,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承和交流。
忽必烈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蒙古元王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中国自唐末以来混战400多年的割据局面。
还使得西藏、大理王国等第一次真正归附中央政权。
开创了中国今天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初蓝本。
换句话来讲,今天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是蒙古人打下的最初版本,包括今天的北京,在元代称之为大都。
蒙哥大汗(mongke1208--1259),是东方最早研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第一人,可惜人们只知道近代康熙帝如何研究西学等等,殊不知蒙古人早在13世纪就开始研究西方科学了,而且这个研究者还是率领千军万马远征宋朝的皇帝。
此外,十三世纪的博学者合赞汗、元代著名营养学家忽思慧、古代天文学家乌鲁别克、古代蒙古族神医墨尔根、伊希丹金旺吉拉、十八世纪科学巨匠伊希巴拉珠尔、蒙文铅印术的创始人特睦格图、还有清代的科学家明安图(1692--1765)现在世界已经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发现的行星了。
而文学诗歌方面的就更数不胜数了,这里只提《青史》作者,伟大的尹扎纳西、还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即可。
近、现代乃至当代的科学家就更多。
如:
李四光,卓越的地质学家;。
巴玉藻(1892--1929);早期最杰出的飞机设计制造者;。
古拿(1892--1972)、来自辽宁阜新的现代杰出的医学家;。
杨石先(1896--1985),南开大学原校长、当代杰出的化学家;。
萨本栋(1902--1949)36岁时就出任厦门大学校长的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博士;。
朱洪荫,中国著名成形外科专家、北京整形医院创办人著名教授;。
向斌南,中国著名建筑学专家、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委员会委员;。
萨本茂,中国海军高级女工程师、三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抛开这些不谈,离我们最近的,就有中国试管山羊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副院长旭日干博士,是我们大家耳闻目睹的科学家,当今的生物克隆技术,正是依赖在他的试管山羊的理论和基础上。
再回到开头的一些问题:
布里亚特蒙古世代居住在贝加尔湖畔的蒙古古老的部落之一,他们是俄罗斯联邦里的布里亚特加盟共和国,首都是乌兰乌德。
而图瓦共和国则是位于蒙古西北部、比邻哈萨克斯坦等地的蒙古古老部落,而车臣,则比较敏感和复杂了。
我们只需知道原先的那个远离蒙古本土,孤悬于欧洲腹地的金帐帝国就可以了。
她的民族属性在几百年来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尽管他们仍旧认为自己是蒙古后裔,但其外表和语言等,早已与当地居民无异了。
现今的乌兹别克就是以金帐帝国第九任皇帝“月哲别,也称乌兹别克”演绎而来的。
但“车臣”这个词则是不折不扣的蒙古语seqin的音译。
如果说,蒙古的影响还有哪些?鉴于篇幅所限,这里只提一下,包括可可西里、乌鲁木齐在内的中国诸多地名,车站的站、蘑菇、胡同等现代汉语中的蒙古词汇,还有蒙古政教合一的产物---现今的**喇嘛制度及印度莫卧尔(mongol的音译)帝国的泰姬陵等等,都可以从中领略这个昔日伟大民族辉煌时期的无限风光!
爱我们的民族,也爱我们的这片热土吧,无论上面居住的是哪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让我们共同开创我们美好的明天。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之为民族的不可或缺的特征.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的文化,一旦丧失了其民族特性,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导致整个民族的.衰亡.在新的形势下,更要特别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是必须强调文化建设的民族性,二是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三是必须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
作者:王永强作者单位: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元氏分院刊名:天府新论cssci英文刊名:tianfunewidea年,卷(期):2004“”(6)分类号:g03关键词:民族文化继承与发扬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二
报名参加公开招聘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端正、人格健全。
(三)安心应聘岗位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具有胜任应聘岗位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五)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放宽到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非在职)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
(六)身体健康,符合应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七)符合应聘岗位要求的其它具体资格和条件。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圆满完成“”规划任务,组织实施“”规划,顺利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过去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过去五年尤其是这两年多来,我省发展思路更加完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干事创业激情更加高涨,全省人民共同开创了科学发展新局面、谱写了后发赶超新篇章、踏上了同步小康新征程。
——我们坚持抢抓机遇,贵州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支持我省力度空前加大,出台了国发2号文件,为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了强大动力。批准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差别化产业、土地等政策和一批试点示范工程,审批核准一批重大项目,新增转移支付4000多亿元,为我省推动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坚持加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翻了一番以上,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排位上升到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600元,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09亿元,年均增长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2亿元,年均增长1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14亿元、支出达到275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9%和28.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分别是20xx年末的2.8倍和2.6倍。
——我们坚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5∶41∶46.5。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51∶49。工业化强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54亿元,年均增长16%。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64亿元,年均增长13.9%。发展空间布局不断趋于合理。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到36.5%。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建园区111个,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贵阳、遵义、毕节“金三角”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黔中经济区加快建设,贵安新区启动实施,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日趋活跃,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以“四在农家”等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增加值达到2700多亿元,年均增长23.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新增耕地124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2%,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完成营造林1800多万亩,治理石漠化48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5%,“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计划”,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我省,开工建设88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专利授权1.6万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2.2%。
——我们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公路里程3.8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670多公里,总里程达到2600多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500多公里。60个县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与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行政村基本通公路,乡镇基本通油路或水泥路。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部完成,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客运专线和贵阳至重庆快速铁路、织毕铁路开工建设,新增铁路100多公里,在建1400多公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升级为4e级,二期扩建工程基本建成,新建扩建一批支线机场,进出港人次翻番。新增内河高级航道里程270公里。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和52个骨干水源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多万亩,水利工程总供水量提高到98.8亿立方米。电力通信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统调装机容量增加到3200多万千瓦,建成500千伏主干网架和“五交两直”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行政村通电话。
——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了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省属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建立了省、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实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引金入黔”成效显著,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毕节、安顺试验区改革取得新成效。毕节、铜仁撤地设市。监狱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区域合作跃上新台阶,举办了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重要活动。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3.9%。累计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870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6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57.3%和46.8%。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获落地签证权,建立国家级、省级外贸基地12个。
——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753元,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4.9%。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1万套,解决32.8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造农村危房144万户。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两基”通过国检验收,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64年,人才总量达到224.7万人。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地氟病等地方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和文艺创作生产不断繁荣,“多彩贵州”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承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省运动员连续两届奥运会获得金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57‰。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扎实推进“平安贵州”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降”,摘掉了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全国第一的帽子。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坚持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谋发展促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请省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2件,制定省政府规章31件。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复议,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五五”普法通过国家验收。实行省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制度,自觉接受监督。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省级行政审批从1296项减少到556项,14个省直部门设立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市县乡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站,43个省直部门和市县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基层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项目观摩等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纠正不正之风,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20xx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3%,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7%,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3.7%和31.2%。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其中扶持设立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投入18亿元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3万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05万学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4.7%。投资662亿元,全面完成“十六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五年来尤其是这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定不移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是完全正确、十分有效的,贵州走上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新路子。五年来的变化告诉我们,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只要我们不自甘垫底、不消极等待、不瞻前顾后,只要我们提气鼓劲、创先争优、增比进位,只要我们加快赶、全力转、奋力超,完全可以改变贫困面貌,冲出“经济洼地”,创造美好未来。五年来的发展启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赶超与转型的关系,既要通过加快发展速度,扩大总量,增强实力;又要通过调整结构,提升层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做到在赶超中转变、在转变中赶超。必须处理好做强产业与做优环境的关系,既要通过激发全民创业,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实体经济,壮大特色产业;又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化解瓶颈制约,优化投资环境,为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内生动力;又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经济调节,搞好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既要通过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又要通过保障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需求,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必须处理好借助外力与自身发力的关系,既要通过主动作为、开放创新,向上争取支持,向外引进要素;又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构筑“精神高地”,向内激发活力,向下抓好落实。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脆弱,转变发展方式紧迫;基础设施依然滞后,教育科技和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改革开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管理水平不高,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压力还很大;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为主题,提出了“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的奋斗目标,号召全省人民广泛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总攻“绝对贫困”、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奋力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我们仍然肩负“赶”和“转”的双重任务、面临外部机遇聚合和内部机遇凸显的双重机遇、具备比较优势明显和后发优势突出的双重优势,作出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坚定战略部署不动摇、坚定目标任务不懈怠、坚定思路政策不折腾,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小康自信,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把同步小康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国发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继续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子,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xx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工业经济比重提高到44%、城镇化率提高到46%、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5%、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71%、信息化发展指数提高到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和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政府工作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十破十立”,克服阻碍发展的传统思维和陈旧观念,改变见事迟、行动慢、效率低的习惯定势,创造性地用足机遇、用好优势、用活政策,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赶超促转型、以突破促跨越。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大红利,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加注重开放的力度、广度、深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三个不能代替”,突出“三个核心指标”,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带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坚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围绕全局抓重点,抓好重点带全局,统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统筹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一)构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是我省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础。做大做强工业。坚持集聚化、特色化、循环化理念,集中力量发展酒、烟、茶、药和食品等特色轻工业,加快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一体化,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现代信息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做特做优农业。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实施“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确保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按照产业化要求,着力发展烤烟、蔬菜、马铃薯、高粱、茶叶、核桃、水果、油茶、中药材和草地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壮大一批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流通和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保险制度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做新做实现代服务业。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把我省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把旅游和文化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会展、研发设计、软件服务、动漫创意、社区服务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
(二)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延伸到县以下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我省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通连接周边省(区、市)的快速铁路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连接主要工矿区、重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机场码头的支线铁路或专用公路,推进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贵阳市轻轨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0公里,现有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0%和65%,行政村通油路达到85%。铁路营运里程超过38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1400公里。加强机场和基地航空公司建设,增加航线,加密航班,基本构建“一干十三支”民用航空体系。加强出省水运通道建设,通航能力超过3000万吨。形成大中小微相结合的现代水利工程网络。推进夹岩、黄家湾、马岭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和一批中小微水利工程、引提水工程、应急水源工程,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建设通往产业园区、城镇新区和大型灌区的输水管网,合理调配水资源。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4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形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计划,建成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新一代移动网络,推进宽带普及提速,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加快信息兴业、信息惠民、信息强政。形成覆盖城乡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电源项目和输电通道、天然气管道建设,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形成“三横一中心”省内输电主干网架,建成覆盖全省的坚强电网和连接中心城市的天然气管网。
(三)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绿色生态的城镇发展空间布局,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黔中城市群建设,做大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引领项目先行,加快推进贵安新区建设,做到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提升县城支撑能力。围绕扩大规模、改善环境,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搭建产业发展和转移承接平台,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极。提升小城镇融合“四化”能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打造“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融合点。提升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加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乌江经济走廊建设,支持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形成黔中率先崛起、各区域竞相发展新格局。
(四)构建面向基层面向民生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努力办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和“四项突破工程”,以控辍保学为重点,确保以县为单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办学能力,加快清镇职教城和市县职业教育院校建设。优化学科设置,提高办学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花溪大学城、贵州大学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民族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提高教育质量。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35年。实现更充分稳定的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扶持小微型企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让更多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安居乐业。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城镇新增就业275万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更快增长。坚持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通过促进全民创业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扶持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围绕建设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双十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4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500万人,40个县、900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统筹层次。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医疗纠纷调解制度。鼓励社会办医。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度,确保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实现“双降”。创造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建成保障性住房80万套、生态移民安置房34万套,全面完成统计在册的19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启动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满足人民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实施“八大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若干省级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一批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文化遗产,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多彩贵州”等文化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营造更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加强“平安贵州”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服务,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安全生产体系,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解决群众诉求,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把“三州”民族地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构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撑体系。改革开放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更好条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兼并重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能源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电信等领域,更多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提升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能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投融资和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毕节、安顺试验区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着力提高经济开放度,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格局。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深化新一轮跨省合作交流。加强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外贸基地建设,搭建开放平台。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营造创业、创新、创优和重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坚持科技引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体制,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建成贵州科学城,设立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左右。
(六)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科学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国土资源开发空间格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重化工项目资源循环利用改造,完善城镇雨污分流收集管网。发展环保产业和林业经济,节约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3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市(州)中心城市和乡镇农村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和90%,淘汰落后产能20xx万吨左右。完成营造林1550万亩,治理石漠化62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推进生态文明与制度建设融合。建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资源性产品税费征管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文明与社会管理融合。加强贵阳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着力整治脏乱差,建设一批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绿色城镇、绿色乡村,把绿色创建活动融入社会管理。推进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融合。举全省之力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办成展示我国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我省对外开放的高端平台。推动生态文明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增强全民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20xx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真落实以县为单位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部署,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大投资力度。把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拉动作用。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完成民间投资5000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完成工业投资4000亿元、交通投资975亿元、水利投资170亿元、电网投资120亿元、通信投资80亿元、城镇建设投资1200亿元、房地产投资1500亿元。千方百计强化投资抓手。切实抓好国发2号文件的项目化、实物化落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国家批准我省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千方百计搞好投资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力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增加300亿元左右。统筹安排地方财力,拿出必要资金支持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向总部争取更大支持,拓展融资渠道,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贷款余额力争1万亿元。积极争取国家增加用地指标,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盘活存量土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环境容量。
(二)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强化科技支撑,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在能源、冶金、化工、白酒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助推企业上市,促进资本扩张。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和催生一批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推动民营企业进产业园区、进标准厂房,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民营中小企业。全面完成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任务,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强与世界500强、大型民企和央企的合资合作,引导更多战略投资者落户我省。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5项,引进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0项,新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中科院贵州现代资源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中心,搞好院士专家援黔行动,培育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研发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650亿元。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扶持世界性和全国性品牌,培育区域性品牌,发展新兴品牌,保护名优品牌。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落实政府和企业责任,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930万吨,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三)着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围绕“四化”同步,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滚动发展,做到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推进“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为全省发展集聚更多要素、积蓄更多能量。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着力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确保实现“五通一平”、努力实现“七通一平”,新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优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企业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积极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促进更多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本地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保障园区用工需求。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商务成本。通过组织新一轮项目观摩活动、开展园区规划中期评估等工作,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力争实现企业利润、社会就业、政府税收和环境保护多重效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挥山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突出园区重点产业培育,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园区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保障道路、灌溉、用电、信息畅通便捷,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视园区农产品市场开拓,运用传统和现代流通方式,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抓紧制定出台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和政策意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有序展开。重点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注重特色发展,彰显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和文化品位特色,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城镇。坚持多元投入,整合各类资金,统筹推进小城镇机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省直部门工作责任,推动30个省级示范镇率先出形象、出效益。组织召开第二次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重点打造100个城市综合体。按照体现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的要求,探索具有贵州风格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从商贸、居住、会展、旅游、文化等方面进行功能区分,实现城市综合体错位发展。坚持分层推进,切实将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等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市(州)政府所在地、经济强县县城和其他县城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坚持分步实施,今年要重点抓好20个左右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强规划、招商、征迁等工作,探索路子,形成示范。近期要召开现场推进会,启动部署城市综合体建设。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立足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眼于创新旅游业态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旅游景区品质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区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加强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和功能配套,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旅游景区整体包装、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办好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带动和促进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交通瓶颈。组织实施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方案,新增8个县通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公路65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279公里。加快贵广、长昆等快速铁路建设,力争开工成贵铁路等项目,加强铁路客货场站建设。推进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毕节、黄平机场,加快仁怀、六盘水等机场建设。加强重点航运工程建设,建成农村渡口360个。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工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和20个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对271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启动5个中型灌区建设,新建600口机井。加快完善电力信息服务网络。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完善省内500千伏主网架。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智慧城市、智慧景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建设。
(五)着力抓好改革开放重点工作。继续把今年作为“改革开放年”。在深化改革方面,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强主业,壮大实力。规范行政审批、核准、备案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构建矿业权二级市场,争取国家在我省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现省直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引金入黔”力度,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和教科文等领域的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开展省直管县(市)试点,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稳步推进乡镇合并和乡改镇、镇改办工作。在扩大开放方面,承办好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第xx届中国科协年会,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高端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推进会等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的合作发展,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交流。利用外省开放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实现外贸进出口80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
(六)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抓好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围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循环化,促进矿产资源向深加工企业集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直供电试点。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饮用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江河湖库保护治理、煤层气综合利用等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材料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加强“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200平方公里。
(七)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广“四在农家”模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贵阳经验”,打造“温馨家园”,建设新型社区。推广“铜仁经验”,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加强社会管理。推广“余庆经验”,倡导“一线工作法”,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推广“阳光工程”,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注重关爱弱势群体。实施关爱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三关爱工程”,加强对流浪儿童、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重视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注重公共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加快“天网工程”建设,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抓好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互联网管理,打击网络犯罪。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重视国防动员后备力量转型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双拥优抚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参事等工作。
(八)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民生实事切实办好。投资550亿元,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实施扶贫生态移民3.6万户、1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2)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0万户,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0万套(户)、竣工9万套(户)。(3)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压缩5%行政经费支持计划实施;新建和改扩建300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80万平方米。(4)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42元以上,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799元以上;新建和改扩建150所乡镇敬老院。(5)继续实施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工程,建成130所,新开工130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提高到6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全面实施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2种大病保障工作。(6)新建乡镇计生服务站5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500个,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奖励帮扶计生家庭达到132万户。(7)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万人;继续实施“3个15万元”扶持政策,新增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8)建成通村油路1万公里;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新建、改造、维修农村通组和串户道路6500公里。(9)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10)新建14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200个农民文化家园;新增1300个自然村通电话、1200个行政村通宽带、52万座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接收站;新建440个村级、55个乡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30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各位代表!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加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监督。严守政治纪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省委领导,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省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同心同德做好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大力提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于政务,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以干事创业的实绩造福于民,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进一步点燃各族人民的创业激情,激发各类企业的创造活力。围绕增强政府推进力、执行力、公信力,加强督促检查,严肃行政问责,注重绩效评估,把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项目;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向老百姓承诺的事要切实办好,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要认真兑现;加强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反对说空话,坚持干实事,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洁自律。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强化执法监管,推进综合执法。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惩腐败分子。注重反腐倡廉教育,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做到敬仰党的事业、敬畏手中的权力、敬重服务的人民。
各位代表!贵州的山水钟灵毓秀,贵州的人民勤劳智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共同创造多彩贵州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
2
3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四
高高的山上云雾缭绕,睡了一夜的小草贪婪地吮吸着甘露,小鸟唱着歌迎接喷薄欲出的太阳。薄薄的雾霭中走出一个人,这就是诗人贾岛。
山上杂草丛生,一道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天边。路边的花朵竞相开放,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蜜蜂、蝴蝶不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俯瞰山下,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一幢幢房屋鳞次栉比,菜园、树林、田野......到处充满了悠闲的田园气氛。
贾岛踱着步,皱着眉头走在山路上,不时地环顾四周,似乎在找些什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山上清新的空气,动听的鸟啭,泥土的芬芳,美丽的景色,都不能驱赶贾岛心中的郁闷之情。
原来贾岛要去拜访一名隐士,可怎么也找不到。突然,他眼前一亮,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有一位童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小说,贾岛心想:也许这个儿童就是隐士的童子吧。
他加快步伐,走到童子的身边,和蔼地问:“请问童子,你师傅隐居在这儿吗?”
童子放下手中的读本,看了看贾岛,点了点头。
贾岛又问:“那你知道你师傅去哪儿了吗?”
童子说:“不太明白......哦,也许他在山顶吧!”
贾岛迫切的问:“那你可知你师傅去做什么吗?”
童子思讨了片刻,答曰:“师傅去那边采药了,但我不太清楚他的具体去处。”
贾岛翘首遥望山顶,只见那儿云雾环绕,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影在晃动,却又马上消失在无边无际的云雾之中......
贾岛眺望着远处,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啊!多么清高、恬静、悠闲自在的生活啊!”
于是,他诗兴大发,提起笔写下了这首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五
俄罗斯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衔接欧洲文化和亚洲文化的'一种中间文化,体现了该民族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体系.这种文化形态是由地缘位置、社会机制、宗教信仰、蛮族入侵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在诸多世纪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者:郑芷莲于长春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7刊名:西伯利亚研究英文刊名:siberianstudies年,卷(期):31(1)分类号:g03.512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文化宗教地域文化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六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艺术设计理念体系的宝库。很多公认的先进设计理念其实并非源起于西方,而是更早之前便在我们的各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园林规划设计中有着鲜明体现,而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正是这种思想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再比如,“美善相兼”、“尽善尽美”是我国民间艺人一直秉承的审美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刺绣艺术,不仅有着鲜明的色彩、明快的线条、活泼的针法,而且其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如蒙古包、门帘、毡子、服饰、荷包、碗袋、驼鞍、马鞍垫等等,含盖到蒙古族人住、穿、用、行的方方面面。正是艺术性(美)和实用性(善)的完美结合赋予了蒙古族刺绣蓬勃的生命力,对于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探讨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中国民间艺人早就有了深刻的阐释。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设计思想,我们需要真正领悟并提炼出来,使之与当今时代背景吻合,进一步构建出科学系统的中国设计理念体系,这才是中国当代设计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运用民族文化符号,打造个性化视觉风格。
艺术设计服务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大体可分为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这三类设计的社会功能都需要通过相应的物质形象来承载,因此视觉效果是任何艺术设计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的艺术设计同台竞技,缺乏独特视觉风格的设计只会被淹没于信息海洋。中国艺术设计要一枝独秀,必须形成个性化的艺术设计风格。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积累下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财富,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财富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根据文化结构的两层次说,民族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如各民族的建筑、绘画、雕塑、工具、服饰等;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如各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节日习俗、音乐舞蹈等,这些都是中国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对民族文化的利用,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和再创造,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视觉风格。就少数民族建筑来说,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生态环境差异很大,同时各民族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因此民族建筑类型众多,各有特色,如苗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哈尼族的蘑菇房、黎族的船形屋等等。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解构方法,从民族传统建筑中提取造型和材料等方面的符号元素,这些符号元素,不仅可以应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还可以应用到艺术设计的其他领域。精神文化同样能被提炼成具体的视觉符号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中国著名设计师陈绍华设计的申奥标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标志形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采用了流畅的水墨笔触,五环如行云流水,神韵轻柔,极具太极神功。标志完美地融合了传统水墨文化和太极文化,既准确表达了奥运会的主题,其鲜明的中国风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凝聚民族情感,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
地球村的形成把人们的消费区域扩大到了全球范围,激烈的竞争下单纯依靠物质功能已难以打动人心。正如人们选择“iphone”、“香奈儿”不仅仅因为它们的物质价值,更看重的是它们所蕴含的某种文化意味上的象征符号。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以复杂情感替代纯粹功能的审美需求,而设计师们也在探索着将更多的人文关怀融入设计,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界的大势所趋。民族文化积淀着民族的智慧,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追求。在艺术设计中,创造性地提炼和运用好民族文化的独特元素,不仅能形成极具个性的视觉风格,更能使人们直观清晰地体验到文化符号中蕴涵的深刻情感。“吉祥”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延绵千年的永恒主题,它表达了世世代代中国人对于幸福美满的情感追求。中国人是一个重视感情却又含蓄内敛的民族,在感情表达上习惯于借物抒情,婉转间接地表露内心情感。蒙古族的烟荷包,其用途不仅仅是用来装烟,更重要的是用来传情。蒙古族以烟象征火,用烟荷包来表达红红火火的祝福;烟荷包上的刺绣图案也寓意不同,寿桃祝愿父母健康长寿,双喜花象征双喜临门;烟荷包上的飘带数量也寄予了美好情感,两根飘带送给老人代表长命百岁,三根飘带代表两人心心相印。中国吉祥文化数千年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图形符号,通过暗喻、谐音以及象征等手法表情达意,如谐音“福”的蝠、谐音“禄”的鹿,寓意连年有余的莲花和鱼,寓意喜上眉梢喜鹊与梅花等等。作为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精神信仰,中国吉祥文化的.视觉表象及其内涵意象能够增加艺术设计的意境与深度,同时大大提升设计的情感价值。
四、传承民族精神,发挥文化教化功能。
在西方文明体系下建构和主导的全球化,不仅表现为技术和经济层面的西方化,而且还包含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的扩张。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强势冲击下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时代话题。设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承袭了传统文化的血统和基因,又具有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使命。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容为艺术设计提供养分的同时,也需要艺术设计努力去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美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这是艺术设计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纵观历史,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民族文化都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它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比如关于人类的起源,在苗族古歌《枫木歌》中,吟唱到枫树干和枫树心生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蛋孵化出人类,这个起源神话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观。同时,在苗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坐在一块土,便是一家人”、“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这些世代相传的俗语充分体现出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道德风尚。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所包涵的积极、优秀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推动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其内在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理应与民族精神和社会道德一致,否则艺术设计也就缺失了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山西民居室内装饰中有名的“炕围画”在美化室内环境的同时就兼具文化教育的重任,如以“桃园三结义”宣扬仁义,以“二十四孝图”宣扬孝悌,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品德,以“打柴、渔猎、耕田”劝勉子孙勤俭等等。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把教育融于艺术之中是从古之圣贤便开始倡导的。在艺术设计中,适宜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出中华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够丰富设计的内涵、提升设计的品味,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更履行着文化教化的重要使命。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强势冲击下,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不断降低。设计界也是如此,中国的设计成了西方设计的拷贝。“瞻前顾后,现代设计的结论几乎都是别国的模式。而当代设计文化的引入和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中国特色的设计思想还没有形成,寻找和确立中国现代设计之路便是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不能一直跟在西方设计后面邯郸学步,而应该关注其中文化因素、时代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抓住其本质的东西,然后立足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理念、风格、情感及教化价值的艺术设计,并使之符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和需求。只有凸显了其民族性和文化身份,中国设计才具有了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的特性,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于世界设计顶峰。
作者:宋翠君单位:南通大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七
一、调查内容及过程。
我主要对黟县的风俗进行了调查,一方面我从小在黟县长大对黟县的一本风俗比较了解,也切身体会了很多。另一方面,黟县有着世界闻名的西递宏村古名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风俗。所以我主要对以下的内容进行了调查:
(1)黟县的方言。
(2)黟县的传统节日。
(3)黟县建筑。
以上的内容是有些是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尤其是年长的一些的居民进行口述了解,有些是通过走访当地的特色村落和古名居以及当地的商店进行调查的,有些是自己从小感受到的,另外还有就是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的。
二、特点介绍。
(1)黟县的方言。
黟县方言具有很多特色。一种是,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诸如:黟县方言管太阳叫“热头”,月亮叫“月光”;晚上为“夜高”,睡觉说“困搞”;黎明为“蒙蒙光”等。再如吃早饭,我们叫吃“天光”,吃稀饭我们叫吃度(du去声),吃中饭叫吃“点心”或“钟点”,吃晚饭叫吃“老昏”。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因为音译后的与原句意思,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如黟县方言把挨骂,说成是“驮段”;称撒娇为“为奇”;称少见为“奇数”;称正中下怀为“倒板一十六”。
黟县方言的另一特色是,保留浓郁的古文化特色。诸如:黟县方言把妇女称为“老孺”,而“孺”是明、清时期,对妇人的尊称;而把打扰了、谢谢,说成了“聒噪了”,而“聒噪”是宋、元时打招呼的习惯用语;还有,黟县方言把窗子称作“槛”,把腌菜称着“盐齑”。这种带有古文化色彩的语言,曾使许多外人处于尴尬境地。传闻,一位黟县人因外地朋友仓促来访,准备出门张罗酒菜时,被朋友一把拉住,坚持只须家常便饭就行。主人解释说,不巧家中没别的菜,只有“盐齑”,客人听说大为高兴,连声说道:“嘿,有?腌鸡?还不行吗?,不瞒你说,我平生最爱吃?腌鸡?。”谁知上菜时,主人端出了一碗腌菜,客人顿时感到受到了捉弄。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才从别人那里了解到,黟县人就是这么文诌诌地把腌菜称着“盐齑”,让人听成是“腌鸡”,造成诸多误会。
黟县方言还有一种特色是,同一语言,由于发音的微弱变化,使别人能准确领悟到你所言的物体大小、高低。诸如,山、屋、路、刀、碗、盘、桌、凳等等,道地的黟县人,完全能从别人的发音判断出它的体积、容积。这种发音的些微变化,很难使用拼音来注解,只有亲耳聆听,才能加以区别。
县方言中把打哈欠称之为“卖花也”,是因为打哈欠时的口型,像是在喊“卖花也”。
(2)黟县的传统节日黟县的节日也是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下面选讲了了几个重要的节日和我们家乡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我们称之为“过年”。除夕那天人们会早上去祖坟祭拜,表示一年结束了向祖先汇报这一年的情况,并且祈福来年好运。下午大家很早就贴好春联,然后鸣鞭再吃年夜饭,年夜饭一定会有道菜——鱼,并且不能把它吃完,尤其是留着鱼头和鱼尾表示“年年有余”。吃完晚饭人们换上新的衣裳出去窜门,小孩子去拜访长辈并且会收到“压岁钱”。然后回来守岁,现在很多人是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也有玩游戏等活动。零时,由男子开门鸣爆焚香,敬拜四方神明,叫作“出行”。早起,先烧香焚纸敬拜祖宗容像,后吃“锡格子茶”。
“锡格子茶”,是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锡格子茶制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格”是装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欢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儿,就是享受“锡格子茶”。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便按照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八仙桌旁。八仙桌正中间,则高高矗立着一只圆圆的、扁扁的、周边雕有花纹的、层层叠加的塔形锡器工艺品,一般由一底、一盖、一提篮以及中间的四层组成,这就是那类似果盘的“锡格”,寓意为“步步高、年年高”。将锡格从塔形样式除去提篮、掀盖、去底再将中间四层分别搁置于桌上之后,你会发现,那四层里边分别摆放着黟县的地方特产茶点千张酥、寸金糖、芝麻糖(我们称之为“麻片糖”)和花生(或花生糖)。这些茶点都是当地人家进入腊月之后自己用土法制作或自产的,各自寓意为:多片酥糖、多层叠加、外边有五彩色纸包裹的“千张酥”——步步高;外形既像金条又似元宝的夹心糕店“寸金糖”——吞金进银,招财进宝;黑、白芝麻打制的片状糖“芝麻糖”——节节高;花生或花生糖——生男生女、儿女双全。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的绵白糖,拿剥开的茶叶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又被添加满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的八仙桌上。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从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如此“茶俗奇葩”沿袭至今。
我们家以前这些糕点都是自己制作的,后来渐渐的变成买现成品了。我的外婆家现在仍然在用“锡格”,也有很多人不用这种锡格了而是改用了塑料制作的类似于锡格的乘物盒子。而且现在里面装的吃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特产,还添加了很多其他产品,但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清明节这天,家家都要带上祭品登山扫墓,祭祀已故亲人,将坟地杂草清除并培土,整修坟包,然后插上纸钱(纸剪的钱串),俗称“挂钱”。大部分的“钱”都是自己家剪的,现在也有很多的直接购买。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会在门上插上艾叶,挂菖蒲用以驱邪。有些人家仍然保留着喝黄酒的习惯,小孩子挂蒜头在胸前??但是这些习俗现在渐渐的淡化了。
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又名中元节,家家会上祖坟祭拜祖先,但是不会跟清明节一样扫墓培土之类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挂钱”而已。
中秋节现在只是保留了家家聚餐、吃月饼、赏月的习俗而已。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人们早上吃“腊八粥”,腊八粥跟现在的八宝粥有着类似的感觉,各家所放的原料不一样,但是基本上花生、豆腐、桂圆等各家都会放的。传说是托灶神爷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时,要说地上人家的清贫、节俭,俾求苍天明年赐福,给予一个丰收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全面打扫,俗称“扫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年”是给逝去的祖先过的,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祖坟鸣鞭,“挂钱”,烧纸??让祖先们在底下过年。有当地的老奶奶们说只有让祖先们过完年我们在可以过好春节的。
(3)黟县建筑。
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黟县的古名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中宏村、西递、屏山和关麓就保留着多数古名居且宏村和西递已经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黟县古名居建筑其主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讲究风水”,二是“注重雕饰”。一般而言古村落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不仅要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周密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通常村落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的,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散列于山麓或丛林之中,浓绿和黑白相互映衬,山和水相互辉映。古民居的外观造型也颇具特色,除了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并且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步低落的形式,节省了材料,又有防火的功能,故又称为“防火墙”。
“天井”也是黟县古名居或者徽派建筑的一个建筑形式,几乎每一幢的古居民住宅都有天井。天井使得室内光线充足,而且通风降湿,天井的两侧建有廊房,通常还会修有排水的水沟,使室内居民宅与外部的水系统联系在一起。宏村村落就是一个用内部活水来贯通全村的村落,当然这个活水是后来人工建成的,并不是天然的。村中每一家的水都会联系在一起并且流过南湖和半月湖。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水流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对于民居的雕饰,有砖雕、木雕、石雕三雕。像木质的廊房等的窗户和门上一般都会雕有饰品,且都是取材于自然之景物如荷花、梅花竹子、石头、人物等等之类。而府宅大门则一般都会用石雕砖雕在门上方装饰以显示这户人家的社会地位。黟县的建筑除了典型的古名居之外还有就是牌坊。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相对比较少,其中宏村和西递都有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黟县的商人在外经商获得财富之后都会回来修建牌坊来显赫自己的殷实财富。祠堂和石塔也是黟县建筑的一个类型,都是各具特色的。其中有云门塔、尚德堂、笃敬堂等等。
三、个人意见。
黟县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她的民俗特点既有中国民俗文化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黟县的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气息浓厚,方言独特具有研究意义。我们需要对这样的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措施,不能让太多的现代化侵蚀百花般的中国村落文化。
关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榕江县八开乡亚类村为例。
张兴明*陈轶豪。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人进城务工变得越来越频繁。近年来,随着亚类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能唱苗歌、吹芦笙、跳芦笙舞以及制作苗族服饰、手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少;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农村年轻人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加之主流文化的冲击,苗族人逐渐被“汉化”,就更没有人愿意去学习和传承苗族的传统文化。因此,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在我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当地政府也对此积极采取命名传承人、争取国家文化传承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村民们对苗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我们根据我村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等方面通过登门拜访和村头访谈的形式就我村对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情况展开调查,发现我村在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字】苗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建议。
*张兴明:男,苗族,1995年生,贵州黔东南人,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13-2班,电话:18770811129,电子邮件:*陈轶豪:男,汉族,1995年生,上海人,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13-2班,电话:13482235423,电子邮件:
一、调研背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少数民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要实现各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亚类村来说尤其重要。
(一)亚类村概况。
差,直到2004年村里才通公路。全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分别。
有四个自然寨,218户,937人,其中中共党员26人,全村区域。
及少数侗族和汉族等,其中苗族占60%以上,这里的群众思想。
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意识较差,人民生活水平较为落后,经济来。
亚类村也渐渐地朝着这种不容乐观的方向发展着,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从我村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经济上发展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村风也更加文明淳朴??但伴随着这些发展,我们原来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苗族技艺等却不经意间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了。村里一幢幢新盖了房子都砌上了水泥墙,原来代表着苗家人独特建筑的吊脚楼越来越少;以前,村里的苗族传统节日很多,吃新节、姊妹节、芦笙节等等节日热闹非凡,村民们聚在一起唱苗歌、吹芦笙、跳芦笙舞、斗牛以及举行一些祭拜仪式,但是近几年,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能够继承这些苗族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不再有年轻人愿意学苗歌、吹芦笙、跳芦笙舞等,至于继承传统苗族服装和工艺制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已经失传;我村当地苗族的欢庆节日举办的次数也逐渐减少,有的节日甚至都不举办了,村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以及一些妇女,村子变得越发冷清。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兵家常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于一个村庄、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这个民族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观察、村头访谈以及登门拜访等方式,根据村里老人的讲述以及我们的调查结果,找出我亚类村现在苗族人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节日欢庆的方式等与以前存在的不同,发现我村在苗族文化保护和继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看法,旨在改善我村苗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状,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一些基本的调研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锻炼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自我动手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情况调查结果。
(一)苗族语言。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苗语是苗族同胞的母语,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加上各个地方生活习性的差异,苗族分为不同的系别,分为黑苗、红苗、白苗、短裙苗和长裙苗等,因此,苗语也有很强的地域性,各个区域之间的苗语有较大的差别。
亚类村的苗族属于黑苗,其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组苗族语支,亚类村主要有苗、水两个民族,苗语是我村苗族同胞沟通交流主要的甚至可以说唯一的语言,除了学生上课用汉语教学外(大多为方言教学),村里苗族同胞都是用苗语交流。让我们高兴的是,在访谈中村民告诉我们,村里每个人都能说一口流畅的苗语,显然苗语对亚类村苗族同胞来说早已根深蒂固,有的老年人甚至听不懂也不会说当地的方言,更不用说普通话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改善,一些家长也会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教他们说苗语的同时也教他们汉语。这些家长说:“孩子一旦上学了,就得接受汉语教学,教孩子说汉语也是为了他们上学时能更快地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至于听不懂汉语而拖学习后腿。”但是,我们也产生了一丝担忧,万一越来越多父母从小偏重于孩子的汉语教受而忽略了苗语,那久而久之,我村的苗语会不会面临灭绝的可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芦笙及芦笙舞。
芦笙作为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对苗族人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苗族同胞对芦笙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芦笙舞是伴随着芦笙吹奏出来的乐声而有节奏性地舞动的一种舞蹈,有很强的表演性,是苗族人民欢庆的最普遍的方式。
沉。苗族芦笙舞分为斗牛芦笙舞和歌塘芦笙。
舞(当地叫做踩歌塘)两类,斗牛芦笙舞一没有女生伴舞,芦笙声响亮而高亢悠扬。踩。
笙舞,但是遗憾的是,随着外出打工的人的增多,村里。
能熟练吹奏芦笙、跳芦笙舞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芦笙节。
也好久没举办了,只有过年的时候会跳一会儿芦笙舞,但是参加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在农闲时节只要遇上学生周末或放寒暑假,我们就来教他们学习吹芦笙,但是现在没人想学了,很多学生也都寄宿在学校,没机会学,芦笙的传承越来越困难咯。”村里的芦笙师傅王发庆如是说。我们在访问过程中也发现,其实还是有一些年轻人有学习芦笙的渴望的,但是由于常年外出打工,回家了也很难找到机会和师傅手把手学习,加上吹芦笙需要很大的肺活量、灵活的手指和一定的吹奏技巧,学习起来也不见得容易,因而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地愿意学习吹芦笙,会吹芦笙的人少了,芦笙节跳芦笙舞也就很难进行了。
(三)苗族民歌。
如果说苗语是苗族同胞之间交流的直接方式,那么苗族民歌就是人们表达内心理想与美好祝愿、男女传情达意的最好的途径。亚类村苗族民歌历史也很悠久,主要分为苗歌大小调、情歌对唱和祝酒歌三大类。大小调主要是一些人们表达愿望、讲述古老故事的歌曲,起调属于小调,歌曲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叙述的中心属于大调。大小调的曲调往往比较高亢,歌词的内容比较固定,有独唱和对唱两种类别,独唱一般偏向叙事纪实,对唱一般偏向于表达互相之间的祝福等。情歌对唱顾名思义就是男女之间传情达意、互相表达爱慕之意的歌,一般曲调比较悠扬,听起来有些伤感,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可改动性,歌词大意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任由自己改编。祝酒歌当然就是在酒桌上相互之间敬酒时唱的歌,歌词往往比较风趣幽默,略有互相调侃之意,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祝福的歌曲。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亚类村的苗族民歌传承情况不容乐观。村里82岁的歌师潘云岩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学苗歌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晚上总是有很多的孩子主动来我家请我教他们唱苗歌,现在不要说主动来学,连叫他们听他们都不愿意听了。”从村头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年长的老人家大都是会唱苗歌的,为人父母的中年人也或多或少听得懂也会唱一些情歌和祝酒歌,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会唱苗歌的人几乎没有了。14岁的韦通胜这样说:“苗歌既难学又不好听,流行歌曲好听又易学,我更愿意学流行歌曲,而且在学校没人唱也没人教,也没有人想学。”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我村苗族民歌的传承情况是一代比一代差,没人学、不愿意学成了苗歌无法传唱下去的主要原因。
(三)苗族服饰。
量石膏与浸液反应后静置沉淀,用同样的方法制出足够多的沉。
淀物,其次将棉线纺织成的白布浸入沉淀物中染色,一段时间。
后捞出漂洗晾干,如此重复使其定色,当染成深黑色时将晾干的布匹置于敲布石上捶打让布匹光滑,最后裁缝成底装,完成后用不同颜色的线刺绣出鲜艳的图案花纹,有的还配上银饰,如此便做成了上衣;围兜用于固定上衣的下摆,苗裙和裹腿布均是统一的黑色,绣花鞋各种花鸟形状的刺绣图案更是繁琐复杂了。亚类村的妇女平时为了方便劳作都穿的是蓝色便装,现在的便装都是从街上购买布料缝制而成的,只有盛装仍然沿用传统制法。遗憾的是,由于制作繁琐加上不方便劳作,亚类村男子均已不穿苗服了,只有少数人家里仍收藏有一两件苗族男装,庆幸的是大多数家庭都备有一件女盛装,有女儿的家庭更是有两件以上,但绣花鞋由于制作复杂现已渐渐减少了,甚至已经没有了,穿苗服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如此下去,亚类村苗族服饰的传承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制作出这样精美服饰的技术也将会面临失传的可能了。
四、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流文化的冲击。
(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村由于生源较少,再加上师资力量极其匮乏(村里只有一个老师),因此村里只有两个年级,三年级及以上必须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就读,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因此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四)新生代年轻人的兴趣使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我村年轻人学习和继承苗族文化的一大动力,但是随着年轻人逐渐接触到主流文化,兴趣有所转移,年轻的一辈学习苗族技艺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淡,年轻人更喜欢听流行歌曲而不是苗歌,更愿意去学习流行乐器和现代舞蹈而不愿学吹苗族芦笙和跳芦笙舞,人们嫌苗族服饰制作太过繁琐复杂,有的人甚至觉得它不好看、银饰穿戴起来太过笨重、不够舒适方便等原因,便对苗族服饰失去了兴趣。因此,对苗族文化没有兴趣也成为了我村苗族文化传承的一大障碍。
五、促进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的建议。
(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及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
家乡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我们思念亲人的地标,它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它的繁荣需要我们共同打造,进行家乡文化资源调查旨在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调查目的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家乡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进行了此项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三、调查内容。
情、社会发展,出版了以诗歌为主的各类专著70多套,发表文艺作品1万多件,有些作品被译成英、法、俄、意等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
赛。作曲家杜兴成也拿出稿费设立了杜兴成文艺奖,重奖诗乡文艺人才。诗人艺术家中,也兴起了十分浓厚的传帮带之风,教出了一大批青少年文艺人才。
绥阳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从东汉时期的尹珍在旺草设讲学堂到宋代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挽救欧洲文明的绥阳人冉琎、冉璞兄弟,留下千古佳话,贺龙元帅驻军郑场、游览卧龙寺,使绥阳革命老区引以为豪,在当代又涌现了廖公弦、李发模等著名诗人,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名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艺作品2万余件,出版各种文艺著作100多部。
2012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475.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1.3亿元。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省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改革发展的势头持续向好、开放创新的态势持续向好、和谐稳定的局面持续向好、干事创业的氛围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
过去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进入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29.5%。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9万亿元和1.5万亿元,年均增长21.4%和21.2%。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达到2.59万亿元,年均增长4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83亿元,年均增长1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03.4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80元和7387元,年均增长11.8%和14.4%。城镇化率提高到42%,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0%,森林覆盖率超过50%。五年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2%左右。
过去五年,我们迎难而上,克难奋进,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中央对我省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国家出台国发〔20xx〕2号文件,批准设立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批准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我省纳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将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实现中直机关、东部城市对我省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全覆盖。累计安排我省转移支付9540多亿元。
(二)强力破解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铁路里程达到303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01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2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63万人次。高等级航道达到690公里,乌江基本实现通航。开工建设夹岩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和滋黔一期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10亿立方米,解决1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信光缆60万公里,出省带宽3000gbps,100%的建制村通宽带。电力装机容量5065万千瓦,建成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及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和贵渝成品油管道。
(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效。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坚持“六个精准”、“六个到村到户”、“四到县”,制定实施“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意见和“1+10”等政策文件,实施“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和精准扶贫“特惠贷”。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贫困县gdp考核。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四)狠抓重点发展平台建设和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5个100工程”完成投资1.4万亿元。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8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64%;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4.2%,建筑建材业年均增长21.6%;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40∶60;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25.5%。特色轻工业年均增长15.6%。民营经济年均增长23.7%。
(五)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306.5万人、建成区面积461平方公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三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总量增长1.5倍。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3.7%和8.2%。
(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加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贵州建设,发挥生态环保“两把利剑”、“两个问责”作用,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完成营造林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8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万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3%和82.7%。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复。八大河流实行“河长制”。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七)全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后发赶超优势叠加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完成改革任务385项,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175个。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321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到7项。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拍挂制度,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13.7万户。推进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和毕节试验区改革,毕节、铜仁撤地设市。财税金融、社会事业、司法行政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全方位扩大开放。“1+7”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强势推进。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和黔渝新欧货运班列开通运营。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实现通关一体化。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旅发大会等重大开放活动。招引落地500强企业134家,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3%。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新建5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59个院士工作站,建成贵州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5%,人才总量超过360万人。
(八)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897.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45.2万人。完成教育“9+3”计划,启动基本普及教育,1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中职“百校大战”基本完成,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和贵州大学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走出穷省办大教育的图强之路。新增三甲医院22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海龙屯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建成省博物馆新馆和贵阳孔学堂,实现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恢复举办省运会。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关爱救助保障。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4万套(户),改造农村危房192万户。完成受地质灾害威胁的238所学校治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年均下降13.2%和14.7%,刑事案件年均下降3.3%,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九)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执行力公信力不断提高。提请省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8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从20xx年起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省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集中在公共平台交易。办好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设立省政府开放日,政府透明度位居全国前列。全面推进民生监督工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0xx年,是我省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亲临我省视察指导,要求我们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在我省视察指导时,要求我们鼓起劲来在赶超中实现科学发展,弯下腰来坚决拔掉穷根,携起手来唱响民族团结的绚歌。按照、的重要指示,全省上下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进出口总额增长1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增长10%和10.9%。
过去一年,我们狠抓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启动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组建贵州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设立省政府“扶贫专线”,建成“扶贫云”。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96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2.7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和10.7%。我们强化运行调度和要素供给,出台稳工业23条、扩投资23条、促消费29条等具体政策措施,新增建设用地20.9万亩,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1亿元,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46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2683.4亿元,发行政府债券2350亿元。我们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大数据和大健康、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农业增加值增长6.5%。我们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完成95项改革任务,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900多户。25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2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我们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518个、建成263个,实施ppp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资431亿元。实施信息、住房等消费工程,农村电商网点超过1000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快递业务量增长50.7%。我们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成营造林4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集中整治赤水河、乌江、清水江等流域污染,建成30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我们大力提高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启动实施健康贵州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加强“平安贵州”建设,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定不移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是完全正确、十分有效的。五年来的历史性变化告诉我们,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贵州的干部群众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只要我们坚持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完全可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后发赶超,创造美好未来。五年来的发展启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必须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既要“赶”又要“转”,在全力赶超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跨越发展;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政风政纪,严查腐败案件,以务实举措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城乡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慢,新兴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体制机制不够活,创新能力还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稳增长、扩总量任务艰巨;社会治理能力还不强,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市县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社会矛盾日益复杂,防风险、促和谐任务艰巨;少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政策措施不落实,转职能、提效能任务艰巨。我们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厚望。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时期。我们既要看到,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我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重要窗口期、决战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定战略部署不动摇,坚定目标任务不懈怠,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以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五大发展理念贵州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5%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50%,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5.8%、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60%;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0%,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经过五年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新跨越、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新跨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跨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跨越、社会建设和法治保障新跨越。
今后五年,重点实施两大战略行动,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
——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住用好国家“补短板”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提高贫困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覆盖率,加快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以村为单位油路(水泥路)、110千伏以上线路和变电站、通信光纤和4g网络、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大扶贫推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品、乡乡有产业扶贫基地、县县有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大扶贫推动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重点依托城镇、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完成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带动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大扶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带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通过大扶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跃上新台阶。实现“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农民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力打赢抢先机突围战。坚持把大数据作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大力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统筹建好用好“云上贵州”及其应用平台,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商业价值、管理价值、社会价值,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型。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全力推动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我省产业企业有机嫁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改造,推进生产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形成一批满足大数据应用需求的产品和系统,培育一批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50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运用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快速提升。完善电子政务云,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机制,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社会事业数据资源整合,推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提升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精准性和有效性。运用大数据推动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坚持民生导向,在公用事业、医疗卫生、减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消费维权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大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转型升级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5个100工程”有机更新、完善功能,加快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平台。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加快建成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大健康医药养生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一批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改造提升、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推动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促进航空航天、智能终端、高端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壮大,推进酒、烟、茶、药、食品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广泛培育、快速提升服务业。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实施“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双培育”、“双退出”行动计划。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引进落地100户以上500强企业,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业、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让“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到,新增2个千亿级产业园区、5个千亿级产业,新增5万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00户以上。
——大力构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在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全面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培育黔中城市群,支持贵阳市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支持贵安新区建设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加快把花溪大学城建成现代化新兴城市。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区域次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特色小城镇。加强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创造更多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建筑精品。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促进进城农民安居乐业。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经济带建设,支持3个自治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到20,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30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500万人以上,黔中城市群城镇人口达到1000万人。
——大力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创建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力度。实施循环发展引领和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到2020年,力争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超过90%,县级以上城市pm10和pm2.5浓度稳定在二级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大力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重大突破。以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计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20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超过60%,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大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在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建成贵阳至昆明、重庆、成都等高速铁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500公里。公路里程达到20万公里,其中普通国省道超过2.6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7000公里,建成“六横七纵八联线”高速公路网络。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加快形成“一枢纽十六支”机场布局和通江达海水运出省大通道。建成一批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150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00万亩,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构建“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出省带宽突破1万gbps。建成“三横一中心”500千伏网架,力争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建成西南地区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县县通天然气管道,乡镇供气全覆盖。
——大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优先发展教育。基本普及15年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大众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建设健康贵州。实施“百院大战”等五大建设工程,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行最严格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完善医疗救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强文化遗产和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大力构建动力支撑体系,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上实现重大突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落实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政策措施。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深化教科文体等社会事业和司法、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两高”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1+7”开放创新平台,办好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培育壮大开放经营主体,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加快推进与各省区市通关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好各类开发区,增加创新资源供给。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建成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实施人才引领工程,推进创新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人才总量达到530万人。
20xx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xx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五年美好蓝图,我们已共同绘就;同步全面小康,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梦想。我们要满怀激情、勇于担当,协力攻坚、善作善成,在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努力建成一个经济发展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就业收入更加稳定、民生保障更加牢靠、社会秩序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贵州!
三、20xx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8个贫困县、120个贫困乡镇摘帽,2000个贫困村退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进出口总额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1.5%;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城镇化率提高到4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一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坚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优先搬迁,投资180亿元,搬迁30万人,整体搬迁3200个贫困自然村寨。建好用好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支持银行成立扶贫营业部,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收益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办法。统筹打好脱贫攻坚战。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为1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和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等工程,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打好绿色贵州建设脱贫攻坚战,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转移支付,让一批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在贫困乡村优先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项目,加快打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建、改扩建200所贫困地区村级幼儿园、200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打好社会保障兜底攻坚战,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兜住民生网底。强化各类扶贫资源整合。争取国家扶贫资金支持,加大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出台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整合培训资源,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规范化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名。用好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结对帮扶力量,实施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万名专家服务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强化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
(二)强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确保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办好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和数博会、电子商务峰会,引进落地一批大数据优强企业。积极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推进“互联网+”专项行动,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培育50家“互联网+”示范企业,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260亿元,呼叫服务超过12万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00亿元,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500亿元。加快打造大数据应用平台。逐步把分散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平台整合接入电子政务云,推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主动开放数据并迁入“云上贵州”。积极申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贵阳大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打造全省统一的应急管理平台。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贵州”建设,实施光网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以上,通信光缆达到77万公里,出省带宽超过4000gbps。争取建设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中心承载服务器能力达到40万台。推动大数据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贯彻执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和信息数据采集应用办法。
(三)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从三次产业全面发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统一建立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库,制定“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双培育”、“双退出”行动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确保引进500强企业20家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80亿元,新增1万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出台进一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工业类财政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基金投入使用方式,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大技改投入。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制定降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下大力气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和草地畜牧业养殖规模,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下大力气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600家,“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超过500万亩,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400个。加快西南粮食城等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粮食流通体系,保障粮食供给,粮食产量1100万吨以上。推广“三变”改革经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服务,加快农业现代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成一批农产品大型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仓库。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和互联网,拓展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贵农网电商平台建设。农村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以山地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加快山地公园省建设,制定实施山地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山地旅游业态,大力引进培育旅游文化龙头企业,加强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强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营销,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和22%。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打造西南重要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动漫、家政、养老、康体、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千方百计深挖内需潜力,确保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万亿元。强化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交通投资1800亿元、水利投资240亿元、城建投资1600亿元、电网投资94亿元。建成沪昆客专贵阳至昆明段,开工贵阳至南宁客专、贵阳至兴义等铁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618公里,改造普通国省道828公里;新增高等级航道50公里以上;仁怀机场和兴义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开工黄家湾等50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建成投运的县达到63个,新增解决2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30个县建成天然气支线管网。加大产业投资,加强“5个100工程”内容建设,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设立一批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工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亿元左右。扩大民生工程投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500亿元以上,农村危房改造投资66亿元。创新拓宽投融资渠道,争取中央新增各项补助150亿元左右;争取国家引导基金支持,实施一批ppp项目;鼓励银行设立县级分支机构,村镇银行覆盖76个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7万亿元。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策并施促进居民消费。重点扩大旅游、住房、汽车、养老、用电等消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快旅慢游”体系,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打通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住房之间的政策性通道,有序化解房地产库存。研究启动轻型货车下乡政策,落实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推动医养结合,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刺激居民用电消费,带动煤炭电力行业发展。多方聚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搞好服务,支持城区和经济强县率先发展,帮扶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加快发展,带动发展潜力县竞相发展。
(五)加快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制定实施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和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钱”三挂钩机制。城镇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6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70万人以上。加强城镇地上地下硬件建设。实施城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改造城中村、城镇棚户区43万户。实施城镇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新增城镇绿地面积50平方公里。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建城镇地下给排水管网900公里、供气管网200公里。加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完善城市应急体系。
(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确保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坚持以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创客空间,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种子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完善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激励政策,激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新潜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900亿元。坚持以改革激活内生源动力。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开展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等改革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出台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规则。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实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争取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试点。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土地增减挂钩改革,制定“多规融合”管理实施办法,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物采购方式改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开放引进先进生产力。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强力推进“1+7”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新增一批外贸基地和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力争与泛珠三角各省区实现通关一体化。实施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方案,加快粤桂黔、黔湘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办好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等开放活动,精准招引落地一批大企业、好项目,满腔热情为落地企业搞好服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七)加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完成退耕还林130万亩、荒山造林398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大气、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建成18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强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工和建成一批生产生活垃圾、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项目。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和84%。实施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强化生态环保监管。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扩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用好“两把利剑”,强化“两个问责”,做到铁腕治污、不欠新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入实施林业产业倍增计划。开展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创建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
(八)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把稳定就业作为经济发展优先目标。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退军人、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就业。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新建、改扩建3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新增13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26个县基本普及15年教育。加快推进高校建设。完善提升清镇职教城。狠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五大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积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推动苗药进药典。筑牢社会保障网底。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降低工伤保险等缴费率。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救助保障政策,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急难有救。织牢公共安全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应对能力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事件发生,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打造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成一批生态体育公园。大力发展民族等各项事业。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建制村率先全面小康行动计划。重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和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方志、参事等工作。
围绕实施“1+7”民生工程,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2)扶持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万人。(3)建设300个农村幼儿园、300个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100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4)对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配置校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补助标准。(5)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18%和10%。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6)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8.65万套、建成22.2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0万户。(7)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其中通组路和串户路6500公里。新建公共停车位1.6万个。(8)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移动网络有效信号实现全覆盖,多彩贵州“广电云”实现村村通。(9)完成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10)建设5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新建12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新建和改造32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各位代表!财政是政府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将更加注重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法,硬化预算约束,集中力量办市场办不了的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禁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和省对下转移支付正向激励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无效低效的支出调整下来,将重复错位的支出整合修正过来。既要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又要支持各地加快发展。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控制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提高税收收入、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将清理保留的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转变为基金,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税源。更加注重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县域经济的作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深入实施“引金入黔”工程,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创新,加大对脱贫攻坚、新兴产业、“三农”等领域和企业技改、兼并重组的支持,保障重点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坚持从严治政,清正廉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中央和省委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拓展民生监督工作,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二)坚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公职人员都要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建立政府决策执行纠偏机制,健全重大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及倒查机制。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省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充分体现人民意愿。
(三)坚持简政放权,规范运行。以行政权力瘦身为市场主体强身,清理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力打造“数据铁笼”,建立扶贫资金使用、财政收支、国有资产经营、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大数据监管体系,实现对权力集中部门和重点岗位全流程规范管理,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真正做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
(四)坚持优化服务,便民利民。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网上办理等服务,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实现省市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构建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五)坚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办扶危济困的实事,多谋精准脱贫的良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高度重视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能力建设,加强对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运用,不断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决策执行能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各项部署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增加暗访暗查频次,强化正向激励,严肃行政问责,让“实干家”有为有位,让“太平官”无处可混。
各位代表!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决胜同步小康的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苦干实干,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20xx年1月26日在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陈敏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的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9251亿元、人均4295美元,财政总收入21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亿元,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翻番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6.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完成99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效果明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比减少69%和91%,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1%。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我省进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首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赤水河、乌江流域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保“六个一律”举措作用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与时俱进提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医药、建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5%和20.2%,旅游总收入增长22.2%。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贵广客专通车,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通高速公路县增至79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增速排全国第1位。“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量创近五年新高,粮经作物面积比达41∶59。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日益改观。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贵州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增长。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有效开展“双服务”大行动,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等政策措施。力求总量、速度、位次三类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0亿元,增长10.8%,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力促一产、二产、三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力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增速排全国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增长30.5%。力抓能源资源、资金、劳动力三种要素有效保障,原煤产量1.85亿吨,发电量1677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11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力保财政、企业、居民三个收入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亿元、增长13.3%,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向贵安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38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按规定为纳税人减免税300多亿元。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实施。煤矿数量从上年1704处整合到808处。实体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启动实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清单。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新增入规工业企业630户。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农业合作社超过2.4万户。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达到15个。建立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机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精准推进。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积极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制度。财政省直管县达到52个,税制改革营改增范围扩大。成立3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研管理自主权。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发展意见,启动外资外贸、开发区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进出口信用担保机制。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施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信访工作诉访分离改革。
(三)狠抓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增强动力活力。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大数据招商等重大活动。双龙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贵州电子口岸、遵义航空口岸开通运行,国家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获批建设。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200多亿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被国家列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筹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0多亿元,科技贡献率超过44%,全省人才总量达到320万人。
(四)狠抓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推进提质转型。重点培育“五大新兴产业”。出台大数据、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建筑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等政策措施。贵阳·贵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批创建,“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线运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巩固提升“四个一体化”。制定实施“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完成项目投资370亿元,13户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做特做优“五张名片”。促进酒烟产业提质增效,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五张名片”工业增加值增长22%。
(五)狠抓重大平台和重要通道,优化空间布局。把“5个100工程”作为主载体。完成投资4863亿元。产业园区新增企业2260户。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商品化种植基地796万亩。示范小城镇开工建成一批综合配套项目。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43个。新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把贵安新区作为新高地。出台创新贵安新区管理体制、支持贵安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0多亿元。把重要通道作为强引擎。铁路营业里程超过2490公里。开工环贵州高速公路南部三州段。
贵州民族文化报告篇十九
有个孤儿,不晓得叫那样名字,没田没地,没依没靠,寡钓鱼过日子,有一顿没一顿的怪造孽。
有一回,孤儿去钓鱼,老半天了,一条鱼都没钓得,只钓到个螺蛳,冒火甩下河去;有掉到那个螺蛳,又甩下河去;再钓,还是掉到那个螺蛳,回回都是这样。孤儿心想:“往天,哪一回都钓得鱼勒,多少总有点,这回咋弄古怪呢,老是钓得这个螺蛳!哎!恐怕是有缘分吧!一颗螺蛳打九锅汤,拿回去打汤喝也要得。”
这就拿回家去了,先放在水缸头养起。
第二天,孤儿去钓鱼,这回可是钓得不少,换了两升米回来。没想到一进屋,就见桌上摆得有鱼有肉,热气腾腾;桌下有锅煮好的糯米饭,也是热气腾腾的,满屋子香完,叫人直吞口水。再下细看屋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是谁搞的啊?怕是寨邻哪个好心的嫂子,见他造孽来帮忙的。他去感谢寨邻嫂子,人些都没得哪个开腔,都说不晓得这个是勒。没人晓得就算了,饿了就吃,他就吃,吃了也没碍那样事。
以后孤儿还是天天去钓鱼;还是天天有人给他烧饭弄菜收拾家务。他又去感谢寨邻嫂子们。人些都跟他说:“我们没得帮你做那样,你莫感谢我们。若要晓得是哪个帮烧饭弄菜你也不难;明天,你假巴意思出去钓鱼,走起半路,就悄悄打转回来,躲在门外,从门缝往里布,就看到是哪个了嘛!”
“快放开我!弄个搂起,像个哪样子嘛!”
孤儿说:“我一松手,你就跑了咋个做?”
女子说:“没跑!我是龙女,看到你造孽,霸意来痛你做一家的嘛!”
孤儿松开手,他俩就做了夫妻,就摆饭吃。
吃过饭,龙女就对孤儿说:“你这个草棚棚好漏哟,咋能住嘛!今晚些,我来修一下子。一刚,你就到对门坡上去,到处把草标插起,回来就睡吧!要是听到响大雷,下大雨,刮大风,你都莫害怕,只管睡你的瞌睡就好了。”
当真,孤儿睡齐半夜醒来,听见外面大雷大雨,大风刮得凶。他一点都不怕得,只管睡自己的。第二天起来一看,哎呀!他那个草棚不见了,换成了高大瓦房,修得老实好,三合头四合头天井,走马转阁楼;两边厢房吊脚楼。安逸老火,孤儿高兴昏完。
龙女说:“你再看看对门坡哈。”
孤儿抬头一看,喔唷,原来那个荒草坡坡上,他插过草标的地方,都变成了水汪汪的梯田。这会儿孤儿有房屋,有田地了。一发势富豪起来了!莫提高兴死罗!
龙女痛孤儿过了一年,生了个崽,夫妻二人,男耕女织,日子越过越富足。孩子慢慢长大了,一家人乐呵呵,比哪个都安逸。
你日子好过,就有人眼红,就要捣你的鬼。
一天,孤儿上山犁田去了,龙女在屋里睡觉,俗语说:“熟睡如龙”,当真,她的瞌睡老实大,一睡下去,任你咋个吵闹都不会醒的。那些眼红的,不安逸孤儿过好日子的人,趁龙女熟睡时,拿鸡血,鸭血敷在她嘴上;拿鸡毛鸭毛粘在她嘴边;床下还搁一大堆。整归一了,就呼喊呐叫跑上山去吼孤儿,说:“哎呀呀!不得了啦!不得了!你还在这点犁田呀?!你那个婆娘是筒妖怪勒!偷吃了我们家好多鸡鸭哟!你还不快点回家把她撵走!”
孤儿说:“乱讲!屁都不信!哪有这种事哟!”
“乱讲?老子们怕是吃多了!”坏人些说,“不信,跟老子们回去看看嘛!”这就吆起一路回来,孤儿进屋一看,龙女还在呼呼大睡。当真,她嘴上硬是有鸡鸭血和鸡鸭毛勒,床脚也有一大堆。孤儿傻眼了,没话可说了。
坏人些说:“这筒妖怪,你不撵走,二天鸡鸭吃完了,她就要吃人了勒!”
孤儿答应把她撵走。
龙女睡齐天黑才醒来,见孤儿日眉鼓眼地对着她,觉得不对头,就问:“你为啥子这样看着我嘛?”
孤儿说:“你是个妖怪,我不要你了,你各走吧,由哪里来,回哪里去!”
“你疯了呀!我咋个是妖怪嘛!”
“你看看你自己嘛!嘴上粘的鸡鸭血和鸡鸭毛,床下还摞一大堆,你偷吃了人家的鸡鸭,不是妖怪是什么?”
龙女摸了一把自己的嘴,是有鸡鸭血和毛勒!她明白自己睡得太死了,遭坏人些整了,任咋个说,孤儿还是不相信她,红黑要撵她走。
龙女说:“你还是要想一想勒,我走了讪,你父子俩要受苦勒!”
孤儿说:“你走你的,没啥子幺你了台!不用你操心,我们不会受苦的。”
龙女没办法,这就走了。
走了一段,龙女又对孤儿说:“还是不要撵我走吧!我走了,你父子俩当真要受苦呀!”
孤儿还是不听,就吼:“走!走!走!快走!少罗嗦!”
走齐河边,龙女又说:“还是不要撵我走吧!我走了,你父子俩硬是要受苦勒!”
孤儿还是不耳她,更大声吼:“去你的吧!我们不用你操心!”
龙女跳进河里,就喊:“我的田地,我的房屋,我的牲畜些,统统随我走!”她这一喊,田地,房屋一发势都不见了,只是孤儿从前的那个草棚棚还在;鸡鸭牛羊纷纷往河里跑去。孤儿只抓住羊子的两只角,羊角都拧歪了,所以,现在的羊角,才是那个样子。
龙女走了,孤儿一发势又变回了穷光蛋,他再去钓鱼,屁都钓不到一个,没得法子,就天天去挖荒。
一天,孤儿在挖荒,又热又累,渴得要命,就叫孩子拎个葫芦下河去打水来喝。
孩子到河边去打水,就想起妈妈来,他把葫芦摁进河里,水从葫芦口进去时,就“乓乓噗噗”和“逗喽嘡啷”地响着,孩子就唱:
“乓乓噗噗,我妈水上冒!
妈妈回来哟,回来把我瞧!
逗喽嘡啷,我妈冒水上!
妈妈回来哟,回来把我望”
龙女听见了,就从水里冒出来,给孩子梳头,捉虱子,一边梳一边哭,叫孩子拿葫芦接她的眼泪带回去给他爸爸喝。
孤儿喝了龙女的眼泪,又凉又甜,就问孩子说:“你是从哪里打来的水,弄个好吃法?往天你打的水,不是这个味道嘛!”
孩子就老打老实地跟他说了。
孤儿听了,就教孩子说:“你明天去打水,要这样要那样把你妈妈哄回来哈。”
第二天,孩子又去河边,又“乓乓噗噗”地唱那个歌。龙女又从水里出来,又哭着给孩子梳头,捉虱子,孩子又用葫芦接妈妈的眼泪。
母子俩要分手了。孩子就哭:“妈妈呀!我一个人回去好怕哟,你送我一段路吧!”
龙女就送他走了一段。
孩子又说:“妈妈呀!你再送我走齐那棵枫树脚嘛!”
龙女又送他,刚走拢枫树下,孤儿就跳出来,一发势就抱住龙女不放,向她认错,求她跟他回去。
龙女说:“我回不去了,你们那个人间,有坏人在,好人就不得安生,你父子俩也莫回去了,离开那个人间吧!龙宫我也不想回去了,你要愿意,我们就在这河坎住下,永不分离,你看要得不?”
孤儿说:“只要你不离开我,往哪堂都要得;我们就在这里安家,永不分离。”
“吱吱东,
吱吱西,
谁是我阿爸,
谁是我阿妈,
吱吱南,
吱吱北,
阿爸在这里!
阿妈在这里!”
贵州版的田螺姑娘,有很多贵州地区方言,用方言讲起来是很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