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的人际关系论文800字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字(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800字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字篇一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交往困境;交往原则
新世纪大学生要与人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对人际关系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科学态度,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交往科学素质。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交往与人际交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认识到它在自我内在人格力量发挥中的作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特征的陶冶、文化艺术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借助于社交来实现。所以,作为现代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交友八方”。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心里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成败。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前进方向,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但在现实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这一问题的形成,而这些因素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又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和影响因素
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中后期,从其心里发展水平来说他们是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边缘人”。这个阶段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人际交往时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展现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交往能力本身就是生存的智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安全等的需要,增强价值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减少孤独,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我国有关研究报告:由于交往能力较差,交往方法不当,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63%的同学们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难觅”,只有25%的同学感到“有知心朋友”。可见,大学生整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国内心理学界在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时发现如下几个特征:交往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的整体性特征;互动性与开放性的时代特征;交往需求迫切,但主动性不够,以同龄人交往为主,如其同室、同班、同乡的交往;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由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决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大致分为三情况:其一,人缘型。这类学生与人交往积极主动,交际面较广,大约占20%。其二:孤僻型。这类学生平日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在人际冲突中自我调节能力差,大约占3%。其三:中间型。这类学生占大多数,其特点是出于前两者之间,一般表现不突出,人际交往范围较窄,行为上随大流,不爱显露头角[2]。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主要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又分为学校、家庭、社会观念以及信息网络化等方面,而主观方面也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人格及个体能力等。首先,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忽视了无法因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其次,家庭因素对于年轻一代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任何在家庭中生活的人,几乎都无法摆脱家庭对他的熏陶。理论上说,家庭的优点会成为促进子女成才的积极因素;其缺点,则会成为子女成长的障碍。第三,依据调查发现,43.6%的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原因在于经济,习惯等问题。激烈的社会竞争蔓延到大学校园,引起大学生之间的利益之争,更加导致了大学生人际沟通网络的狭窄与人交往的缺乏。目前大学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是否是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党员,是否获得过各类奖学金是大学生参与就业竞争和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资本,为此,很多大学生在暗地里展开各种较量。最后,有专家认为由于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比较重,网络极易成为许多人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上网成瘾不仅响学习,还会让人缺少交往,忽略现实的人际关系[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关系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需注意克服以下几方面:晕轮效应,首应效应,近因效应以及社会刻板效应等,另外,我们要全面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要建立一种和谐的于己于人均有良好效果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其关键要素是需要运用并发展人的交际魅力和人际生命力。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而生活的,不管大学生所寻求的是哪种需要,自我的意义都存在于人们与外围世界的相互关系中。
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守以下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真诚原则。马克思把人们之间真诚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语说“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说法都是对真诚及其作用的高度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列出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大学生指出他们所喜欢的品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们评价最高的性格是“真诚”,在八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竟有六个与真诚有关。真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信任原则。管理学家戈登・希尔曾说:“信任是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没有外形、没有内质,但却指挥者我们的行为。而且其存在与否将决定我们的行动,仿佛它是一种有形的力量”。在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彼此都要讲求信用。人与人之间要是缺乏信任,生活也会处于无序与恐惧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式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保证。
(三)热情原则。美国教育家卡耐基在《积极的人生》一书中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情。没有它,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追求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是建立良好个性品质和交往心理的关键时期,学会以一种热情直率的态度对待别人,也必然会获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从而将愉快与友情长久地系于身边。
(四)理解原则。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是至理名言。只有理解,才能消除人际关系发展中的某些隐蔽因素,如猜疑、嫉妒等,使人际关系不至于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收获真心。
(五)尊重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尊重”放在人们的高级需要中。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所有人,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个性、习惯和隐私。只有做到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六)交换原则。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指出:社会是一种商品交换,不只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是诸如赞许、荣誉、声望之类的非物质交换。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交往的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回报,这样双方的关系才能继续发展,在交换中互利性越高,双方关系越稳定、越密切。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一位大学生必学的人生课程。作为一个具有卓越才能的新世纪优秀大学生,不仅要德才兼备、身心素质良好,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存技巧与艺术。
【参考文献】
[1]存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2]聂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3]张生.大学生心理健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xx.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800字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字篇二
摘 要: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方面,大学宿舍成员之间都会形成各种交往关系,而这类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将对其中宿舍成员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大量因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所引致的伤害事件不绝于耳,且这类危害还将对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惑与精神压力,甚至引发后续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就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展开论述,分析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并藉此提出协调宿舍人际关系和大学心理健康的实践措施,以期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宿舍 宿舍文化 文明意识
1 引言
大学生群体对现实世界以及现代社会中各种关系的认知尚处于塑成期,心理健康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因此,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形成和维系过程中,大学宿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大学生各种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场所,其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也将直接牵涉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故对如何维系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2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了几类,而根据其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实现了和谐,即满足了第四层次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由此可见,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大学生对宿舍产生一种归属感,并赋予宿舍特殊的感情。近年来,大学生宿舍冲突事件接连发生,其社会影响不禁让我们为之咋舌,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根据相关学者今年对国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有六成大学生认为与室友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能够共同分享喜悦与悲伤;有三成大学生曾经嫉妒过室友,而在这些大学生中,对嫉妒心理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其中四成学生会将嫉妒隐藏起来,不会体现在外在行为上,另有五成学生则会由于嫉妒而公然顶撞室友或者产生冲突。由此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时下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同时,各种因素所造成的个体差异也使得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并不如想象中的和谐,且其中的事件亦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部分更严重的现象。
3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
3.1个体间的差异
大学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经历,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以及作息时间,比如,有些学生不注意生活细节而对其他同学造成了困扰,如若不能互相理解包容,时间久了就会彼此之间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引致各类冲突的出现。
3.2心理上的差异
大学生多处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与认知阶段,无法妥善处理自身个性中所带有的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自卑与自傲、谦虚与嫉妒、猜忌与闭锁等心理特点,从而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加上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个性中的独立自我思想根深蒂固,团体生活使其产生各种不适应的症状,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3.3知识技能差异
部分学生从未独自生活,生活太过依赖他人,在处理各种人际问题时往往只凭直觉、情绪和经验,不具备为人处世方面的基本技巧,从而时常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4 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策略
4.1以宿舍人际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开展以人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将自身遇到的人际方面的问题讲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并及时解决。同时,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立,使其成为每位“新”同学必须认真修读的一门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心理教育资源,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认知和处理能力展开培养和训练,使之形成坚强、理解和包容的心理品质,此外,可以借助专业心理专家的协作,加强学生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程度,使其在发现自身问题后能主动去寻找方法及时“对症下药”。
4.2积极宣传寝室文化,树立宿舍文明意识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意识到宿舍文化的重要性,但能够将建议和措施落到实处的却少之甚少,由此,寝室文化在校园中、在塑造健康心理时、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时并没有产生实质上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必须摒弃口号化的作风,坚决执行制度化、规范化、道德化,要切实将这种良好的文化气氛保持下去,使之成为激励学生努力生活、努力学习的后备力量。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更为丰富的寝室文化评比活动,设置月度和年度最佳寝室等称号,给予应有的奖励激励,使得宿舍成员从此自觉自愿地为寝室文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以此形成一种意识:“宿舍是我家,我爱我家”,从而对宿舍逐渐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藉此进一步提高宿舍人员间的和谐度。
5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深化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基础,也要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希望本文上述研究能够对提升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以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促使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能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梅华,陈虹,黄伟东.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2]孙东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xx(01).
[3]姚福清,兰倩.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及应对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01).
[4]刘春雷,李铁镔.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01).
[5]衣庆泳.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的教育对话[j].大连大学学报,20xx(05).
[6]蒋和丰,李化树.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4).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800字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字篇三
摘 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团结,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人们形成互补,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措施
在新时期,人们不仅希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真诚希望精神生活的充实和高尚,渴望人间充满真情和爱心,渴望能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情感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必将成为人们的必需品[1]2。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交际双方在心理上应该是健康的,具有高尚的交际品德,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以诚相待。人是富有感情的,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他人理解并与之共鸣。如果交际的双方缺乏感情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互不尊重,那么交际双方就无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的人心理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有的人遭遇了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造成了心理障碍,心情抑郁、冷漠、焦虑,在各种心理困境中不能解脱,最终迷失自我,丧失了事业追求和人生乐趣[1]1,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2.语言健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把“舌头”、美元、计算机称为当代社会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武器,并且把“舌头”排在首位,可见语言的重要。人们通过使用健康的语言来交流思想和感情,从而引起交际双方心灵的共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会说话,言语得当,对人诚恳,人际关系可以和谐相处。如果对人冷漠,使用尖刻训斥的口气,冷嘲热讽的语言,必定伤害对方的感情,使之反感,从而引起矛盾,使关系紧张、不和谐。有的人有时就是几句话,造成了悲剧。如东南大学一位教授、博导因停车时发生口角,引发打架身亡。该教授生前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不到50岁就死了,实在可惜。古人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说明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语言的好坏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因此,人们一定要注意语言要健康、要美,不能使用带有“暴力”的语言,因为它能轻而易举地划破人的心灵;“语言暴力”发于口,却源于心,它折射出道德修养的缺失。只有饱含深情、真挚亲切的话语才能让人感到和蔼可亲,才能和谐相处。
3.行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人们的行为是健康的,也是美的;只有健康的、美的行为,才是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这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实质所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诚信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如果交际双方缺乏信任和理解,尔虞我诈、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则只能恶化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相处,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只要保持友善、互助、宽容、和谐的交际心态,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同志,做好工作。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功能
所谓功能,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或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功能。
1.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团结、产生合力。合力是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若干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所产生的总的作用。人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健康和谐,就会团结一条心,彼此协作,智慧就会多,力量就会大。可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集体力量的黏合剂,领导、组织、群体的效能寓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建设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团结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如果在交往中与他人关系不和谐,矛盾重重,心情就会郁闷,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失常和机体功能的失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对人们的心理及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人心情舒畅,热爱学习、工作顺利和生活愉快。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得到别人的信任、鼓励和支持,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人格的尊重。这样,心情就会舒畅,身心就会健康。
3.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形成互补。互补,是指人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补,有知识互补和性格互补两种。知识互补主要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互相补充。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显得太有限了。因而,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希望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众家之长,使各有专长的人之间产生知识互补行为,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性格互补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它能使人们和睦相处,关系密切。
4.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增进友谊,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一个单位如果存在着拉山头、闹纠纷、“窝里斗”、互相推诿、互相猜疑、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就会内耗严重,人心涣散,这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损害了集体利益。因此,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成群体内部的团结,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搞好这项工作。
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社会公德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自觉地以社会主义道德来调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以履行责任为动机,使自己的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要大力弘扬道德模范榜样的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道德模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受到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各种竞争非常激烈,精神压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难免会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着心理疾病的煎熬。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0%。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3.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情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定要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情操。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诚实守信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华文化中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以诚信立人,以诚信立国,以诚信求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诚信友爱的关系,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友爱的前提。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信任和理解;没有友好关爱,更无从谈社会和谐。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增强团结。恩格斯指出“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4]423。在人民内部,要从团结、和谐的愿望出发,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消除隔阂,纠正错误,解决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全国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这一亮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要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153,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增强本单位、本部门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石磊.干部心理健康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xx-11-18,(1).
[3]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xx.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