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热门18篇)
编写教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效果。教案的评价标准应当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对应,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接下来是一些成功教案的分享和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学提供借鉴。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一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引导教师改进方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防止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应注意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从生活真实问题或趣闻史实中取材,设计出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考题)命题中,要克服繁、难、偏、怪题,不出是似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3.时代性:强化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真实的新科技信息、生活信息、学生学习活动信息、当地的社会信息作为试题的背景设计以信息给予题、设计题等方式,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开放性试题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主要包括试题开放、解题过程开放、答案开放、表达方式开放等类型。开放性试题答题时思维是发散的,同时也要严谨才能符合答题要求;能力要求是高的,但所用的知识却是基础的,题目起点高、落点低,而科学探究试题是让学生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类试题主要涉及环保问题、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
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6.实用性: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具体目标和要求参照中考新探索。今年目标要求有部分降低[新探索p60部分;p62中(二)(四)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部分拓展[酸、碱、盐];适当增加对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对强化的知识在适应性练习中有适度体现。
初中化学学业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容易题(难度值0.7以上)约80%(80分)[客观性试题;白直题]
中等题(难度值0.50.7)约10%(10分)[计算、小综合、小分析属于中等题]
稍难题(难度值0.30.5)约10%(10分)[实验及知识点的综合属于难题]
全卷难度值约0.80
试卷包含有选择题、填空题(含简答)、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题型。四种题型的占分比例约为:选择题约30%(30分),填空题约36%(36分),实验与探究题约24%(24分),计算题约10%(10分)。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要求能依据题意简单表述实验过程与方法;填空题要求直接填写结果;计算题应能依据题意演算步骤。结合实际设计部分的开放性、探究性试题。
全卷总题量(含小题)控制在18题以内。题量的变化体现在选择与填空中[说明:赋分将有所提高,以一张两码答题卡所能容纳填题位置设计。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二
170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2元素(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180课题1金属材料(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空气(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190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课题1水的组成(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原子的构成(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200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课题4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4爱护水资源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4爱护水资源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4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210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3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离子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水的净化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水的净化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20课题3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初三化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初三化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初三化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初三化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件-初三化学(人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件-初三化学(人230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溶解度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化学肥料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燃料和热量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燃料和热量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240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初三化学(人教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初三化学(人教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2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课题1金刚石、课件-初三化学(人教版绪言课件-初三化学(人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件-初三化学(人250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课件-初三化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元素课件-初三化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元素课件-初三化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课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件-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课件-初三化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260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课件-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课件-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2.p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1.p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课件-初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初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初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课件-初270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课件-初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课件-初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课件-初三化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课件-初三化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课件-初三化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课件-初三化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件-初三化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件-初三化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初三化学280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拓展性课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290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初三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二)(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二)2(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一)(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一)2(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走进化学实验室(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示例(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doc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新人教九年级科学期初测试卷-浙教版[原创]340。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三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
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2.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3.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四、溶液。
1.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过程。
nh4no3溶于水吸热;h2so4(浓)和水混合、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
2.蔗糖的水溶液、乙醇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而不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事实上蔗糖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蔗糖分子和水分子)。
但凡是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而不是自由移动的电子。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故不能导电。当它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后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才能导电。
3.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4.浓盐酸和浓硝酸有强挥发性。在空气中溶质会挥发(h2o挥发的很慢可以忽略),所以溶液质量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四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应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2、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反应、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五
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秘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的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2、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操作,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一些生活简单变化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对铜加热变黑实验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篇二】。
材及学情分。
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体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
标知识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能初步辩别纯净物、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树立尊重客观事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
3.空气的作用。
4.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难点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法学法2。
指导实验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1、介绍仪器和药品名称教师边演示,边讲述实验过程,动作要慢。
2、熟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推测同此得到的结论。
教学过程。
1、通过阅读p33页的图,体会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2、学生阅读,看图、分析这几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
3、能叙述出氮气、几种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六
style="color:#125b86">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
(2)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坩埚钳、酒精灯、10%的稀盐酸、鱼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几类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同时了解了水和无机盐也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无机盐的重要作用。
【提出问题】。
人体生长过程中需要6种营养素,根据营养素的组成元素,你认为人体中含有哪些元素?
【学生回答】。
由水可知人体内有h、o两种元素,由糖类的组成可知人体中含有c元素,由蛋白质的组成,可知人体内含有n元素。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7~p98,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以多媒体展示)。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1.50多种,除c、h、o、n以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油脂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氧元素、钙元素。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超过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
【阅读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8,了解常量元素中钙、钠、钾三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与探究】。
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取两根鱼骨,其中一根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另一根放在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一会,10分钟后取出。
【交流回答】。
学生观察实验,描述现象、进行归纳、得出结论:鱼骨中含钙元素。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牛奶、骨头汤、绿色蔬菜、肉类、豆类都含有钙元素。
【归纳总结】。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却很大。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元素,若人体缺乏,就会生病。
【课件展示】。
出示一些患者的图片,请学生根据教材p99的表格,回答各是由于缺乏哪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
【提出问题】。
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是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碘、补氟应该怎么补充?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说出了许多种做法:如食用海带、紫菜、碘盐补碘,常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交流讨论】。
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p100的讨论题目。
【学生回答】。
前后四人一小组,得出结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元素过量也会得病。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七
一,对于期末复习,本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答题能力、争取考出好成绩的原则,现制定以下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现状分析:
现在我任教的4、9、10班的化学期中考试基本情况如下,4班期中考试平均成绩倒数第一,9班第六,10班第三,其中,9班2个最高分99分,10班1个最高分99分,9班优秀率25%,10班优秀率49%,9班及格率69%,10班及格率78%。整体来看,4班基础很差,学习习惯很有问题,学习过于浮躁,9班班级内的同学间差距太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69分,10班整体情况较好,基础掌握不错,但特优生不多。
二:期末考试目标:
根据三个班的班情,期末考试总体目标是三个班的总平均分达到全年级平均分,四班在倒数第一的基础上进步一名,九班争取减少差生,特别是50分以下的学生,10班主要多培养尖子生、彻底消灭差生。
初三化学组决定用半个月时间复习上册共七章内容,利用学案章节复习,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填空、过关练习、章节练习、其中穿插部分考试,检测学生复习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老师少讲多点评。
四:具体复习方法:
1.梳理基础知识中,主要抓住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填、自己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都能拿到基础分。记不住的重新记、多次记、反复记,确保每个同学过关。
2重点知识一定加大复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非常熟悉解题思路和涉及到的相关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稳重、不失误、少丢分。
3适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信息题、实验探究题,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次是市调研考试,难度比重估计较大,而且这种题型也是近年来成都市中考的一种趋势和热点。而我们学生在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方面的练习会在每章每套模拟题中以一定比例出现,让学生适应这种考察方式,掌握答题技巧,尽量争取更多分数,以适应明年中考考察方式。
4为了提高平均分,还应该准备一套针对差生的复习方法,计划在全班性复习的基础上,对差生“再炒一次回锅肉”,所以这次我在印资料的时候也每套资料多印了些,准备在复习时让全班同学都做到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再给部分差生来一次“小炒”,争取让他们“回味无穷”。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八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物质的加热。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m有机物等于mh+mc不含有o元素;
大于mh+mc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大于理论含氮量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缓慢氧化的条件(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九
一、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服上的油污洗去)。
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举例说明乳化现象;(2)用洗涤剂去油污与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与化学实验;(2)无土栽培的营养液;(3)医疗上各种注射液。
五、知道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蔗糖溶液和食盐水中溶质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六、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七、了解饱和溶液。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kno3/ca(oh)2溶液分别可以采用什么措施变成饱和溶液。
八、了解溶解度的涵义?查看溶解度性或溶解度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什么叫溶解度?“20摄适度,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含义是什么?
(3)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各举一个例子?
九、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
(2)20摄适度,o2的溶解度为0.031表示什么意义?
十、了解结晶现象,胆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
(1)常见的结晶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溶液?
(2)如何将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kno3晶体?
(3)过滤和结晶这两种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混合物?
十一、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需要哪些仪器?主要步骤?
(2)固体作溶质和液体作溶质(或浓溶液稀释)的区别?
十二、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2)稀释:溶质质量不变。
m浓*c浓%=m稀*c稀%或m浓*c浓%=(m浓+m水)*c稀%。
(3)与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不含不溶性杂质)+-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
第十单元酸和碱。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哪两种?它们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分别显示什么颜色?
(2)什么样的花朵汁液适合做酸碱指示剂?
二、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1)酸和碱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2)浓h2so4和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三、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或碱溶液:如何稀释浓硫酸?
四、实验探究酸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盐酸的用途有哪些?
五、实验探究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六、学会通过实验探究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
七、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八、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如何用ph试纸测试溶液或土壤的酸碱性?
九、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一、了解nacl、naco3、nahco3、caco3等盐的名称、俗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如何检验co32-?常见的沉淀有哪些?
四、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1)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
(2)学会判断一些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五、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几种元素是什么?
(2)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分别什么?什么叫复合肥?举几例?
(3)如何鉴别氮肥/磷肥/钾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2)氨基酸在体内的作用是什么?(3)淀粉的代谢过程。
二、知道某些物质(co、甲醛、黄曲霉毒素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1)co如何使人中毒?(2)甲醛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3)黄曲霉毒素使人中毒原因是什么?
三、了解某些元素如:ca、fe、zn、i、f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人体缺乏ca、fe、zn元素对人体分别有什么影响?
四、初步认识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五、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六、了解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七、用简单的实验区分棉线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织成的不料?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
1、让学生能巩固初一初二学过的法律常识,了解记忆并理解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2、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梳理,了解中考的命题趋势和方向,体会按照出题者的思路去解答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看题,做题,改题,来充分挖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入,做到举一反三。
1、“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则会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会伤害人的身体,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无视法律的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邪教的本质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
3、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作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
4、法律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所以把法律称为“国法”);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根据违法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6、对社会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这种行为叫做一般违法。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7、一般违法和犯罪区别是它们违反的法律不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应受到的惩罚不同。
9、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10、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11、我国法律规定,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12、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13、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专门的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14、家庭保护: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15、社会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的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一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服上的油污洗去)。
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举例说明乳化现象;(2)用洗涤剂去油污与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与化学实验;(2)无土栽培的营养液;(3)医疗上各种注射液。
五、知道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蔗糖溶液和食盐水中溶质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六、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七、了解饱和溶液。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kno3/ca(oh)2溶液分别可以采用什么措施变成饱和溶液。
八、了解溶解度的涵义?查看溶解度性或溶解度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什么叫溶解度?“20摄适度,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含义是什么?
(3)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各举一个例子?
九、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
(2)20摄适度,o2的溶解度为0.031表示什么意义?
十、了解结晶现象,胆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
(1)常见的结晶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溶液?
(2)如何将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kno3晶体?
(3)过滤和结晶这两种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混合物?
十一、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需要哪些仪器?主要步骤?
(2)固体作溶质和液体作溶质(或浓溶液稀释)的区别?
十二、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x100%;
(2)稀释:溶质质量不变。
m浓x浓%=m稀x稀%或m浓x浓%=(m浓+m水)x稀%。
(3)与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不含不溶性杂质)+-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二
通过复习,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使他们的知识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各种能力,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复习前的诊断,以历年中考试卷为住找出考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挖掘考点确立复习重点;用上年的中考试题,在复习之前检测,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明确复习难点,向学生下发复习意见,征求意见,收集学生对复习的建议和要求。
2.复习方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单元为重,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网络,并弄清记忆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全面夯实基础。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运用发现探究,抓紧考点。复习之前,大同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该牢记住一定先过关。
第二阶段运用训练为主,强化知识点,以中考说明为主,要复习依据,按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配以中考复习训练题,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借助多媒体,增大复习教学的容易,课件集体设计,共同使用,还要走近实验,既培养学生能力又能挖掘兴趣。
第三阶段把时间还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并对学生的考试方法进行辅导,看成长记录本,看重点试题,同学之间讨论,向教师质疑。
1.组织学习《银川市20xx年初中毕业,开学考试学习考试说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了解命题和要求,了解通常知识的考点,使整个复习有针对性。
2.研究复习方法与复习教学模式注意讲练结合,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各准备一节示范课,与校内同行观摩与借鉴。交换班级传授,学生有新奇感,在方法上是有互补性。
3.统一进度,统一方法,统一使用资料(用好中考说明,选择性使用),统一考试时间,统一使用中考信息。注意阶段性检测,把好命题关,阅卷阅卷流水作业,教师逐题分析,主要错误出现在哪里,分析产生的原因,如何帮助学生改正,找出学生答题中的亮点,便于教师讲解。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投入更多关爱,提出更多的建议,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希望,让学生尽力去做,并且做的更好。
1.4.20———4.30复习酸.碱.盐知识的学习。
2.5.8———5.15进行全书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复习。
4.进行化学用语的复习(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方程式)意义和书写。
5.化学与生活实际问题。
6.化学计算(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第一阶段按章节复习,目的在于夯实“双基”
第二阶段分块复习。
构成物质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与社会发展。
科学探究。
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1.在前期复习中更要注意基础。
3.在中后期复习中,要紧密联系实际。
4.把握热点,关注社会,知识迁移。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三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m有机物等于mh+mc不含有o元素;
大于mh+mc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大于理论含氮量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四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物质的加热。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m有机物等于mh+mc不含有o元素;。
大于mh+mc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大于理论含氮量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缓慢氧化的条件(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
1.课本要“预、做、复”。每堂新课之前,要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实验、方程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实验、结果梳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课堂要“听、记、练”。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子式、实验现象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减少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化学解题思想,如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化学答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
它是快速,准确解答化学试题的重要环节。仔细研读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字眼看清楚。
二、合理分配时间。
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稳中求快。考试时间紧,不可草草完成试卷,不要想着等做完了再检查再修改,要力争一次成功。时间安排要合理,同时严格按照理化规定时间答题(化学答题时间不少于50分钟,不多于55分钟),切不可做物理时想着化学还没做,做化学时想着物理还没做完。遇到难题可先放下,不要因为这一小题而使整套试卷不能完成。可把不会做或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记下来,等全套试卷做完若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
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切不可为省时间对一看就会的题草草作答,这样容易使会做的题丢分,不会做的题也得不到分。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五
通过复习,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使他们的知识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各种能力,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及复习重点。
1.复习前的诊断,以历年中考试卷为住找出考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挖掘考点确立复习重点;用上年的中考试题,在复习之前检测,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明确复习难点,向学生下发复习意见,征求意见,收集学生对复习的建议和要求。
2.复习方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单元为重,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网络,并弄清记忆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全面夯实基础。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运用发现探究,抓紧考点。复习之前,大同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该牢记住一定先过关。
第二阶段运用训练为主,强化知识点,以中考说明为主,要复习依据,按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配以中考复习训练题,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借助多媒体,增大复习教学的容易,课件集体设计,共同使用,还要走近实验,既培养学生能力又能挖掘兴趣。
第三阶段把时间还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并对学生的考试方法进行辅导,看成长记录本,看重点试题,同学之间讨论,向教师质疑。
三、复习措施。
1.组织学习初中毕业,开学考试学习考试说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了解命题和要求,了解通常知识的考点,使整个复习有针对性。
2.研究复习方法与复习教学模式注意讲练结合,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各准备一节示范课,与校内同行观摩与借鉴。交换班级传授,学生有新奇感,在方法上是有互补性。
3.统一进度,统一方法,统一使用资料(用好中考说明,选择性使用),统一考试时间,统一使用中考信息。注意阶段性检测,把好命题关,阅卷阅卷流水作业,教师逐题分析,主要错误出现在哪里,分析产生的原因,如何帮助学生改正,找出学生答题中的亮点,便于教师讲解。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投入更多关爱,提出更多的建议,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希望,让学生尽力去做,并且做的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六
以化学《新课标》为指导,紧紧围绕山西省中考化学考试说明,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化学成绩和化学素质,力争使学生在中考取得较好的成绩,使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
1、利用第一轮复习,通过章节复习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2、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
3、利用第二轮复习,通过专题复习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4、利用第三轮复习,通过中考模拟训练强化重点,对重点题型分析归类,强化解题规律,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调节学生的迎考心理情绪,提高信心和斗志,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状态。
本届学生基础差,纪律差、难于教学管理。利用科学有效的课堂学习和复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学生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化学兴趣,有较强的,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潜力,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近年来,山西省进行中考课改,理化合卷共150分,化学占70分,时间占60分钟。试题一般四大题15小题左右,题型有单项选择(7题)、填空题(5题)、实验探究题(2题)、综合计算题(1题)。难点分散,一般学生在实验探究题中较易失分。其它题目一般较为基础属得分点,但需要细心。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明确中考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考试热点知识。
3、通过综合练习、模拟考试指导学生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和答题技巧等;反思知识。
4、通过三轮复习,做到知识点面结合,基础与能力融合,落实“导学练”复习模式,精讲多练,对于重难点抓反复,反复抓。
5、督促学生做好练习,适当批改;改好检测试卷,做好试题讲评订正工作,形成错题集。
6、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实施学生结对子活动。
总的来讲落实三轮复习计划,每一轮结束组织一次复习检测进行复习反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复习(时间:3月18------4月5)
1、第一轮复习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使用好《中考习题精选》。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是基础复习阶段,也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4月5日第一轮复习检测
第二轮复习(时间:4月6-----4月30)
1、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同时辅以2009年全国各省地市中考试卷进行练习。专题复习是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也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2、四月底尧都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3、5月6日第二轮复习检测
第三轮复习(时间:5月7------6月20)
1、第三轮复习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10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模拟测试是依据考题进行综合复习,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或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
2、五月20日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3、考前全真中考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七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毕业班的英语复习课很难教,枯燥无味,需要有基础、又要有毅力和耐心的学生才会跟得上。这时如果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听从教师的安排与倡导,促使复习质量的提高;相反,则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满足学生各种的需要,如关心、尊重、自身价值。根据这些需要,经常进行“学生需要或意见调查表”,了解学生需要的结构与层次,及时解决学生的合理需要,而有些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并作好解释工作。在不断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理解、体贴、尊重、信任他们,把每名学生都当作天才来培育。他们也就尊重、依赖、喜欢你,从而融洽了师生感情。这样不断地深入培养,才会出现乐教乐学的喜人局面。
总之,九年级的英语总复习要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中考的发展,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科学地安排,周密地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十八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碳、铁丝、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