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调研报告范文(14篇)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路,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报告的语言应简洁明了,尽量避免使用难懂的行话或术语。这些报告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阅读。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一
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它是职工学习和提高综合素养的最好平台,是职工聪明才智的表现,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彰显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广大职工来自一线,文化生活较少,日常生活枯燥乏味,应有的文化建设跟不上,不能很好地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职工凝聚力不强,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及奋斗目标,容易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甚至出现不稳定状况。
(二)一线职工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广大职工富含创造性和积极性,如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提供创作的平台和机会,往往会形成具有凝聚力的职工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确立奋斗目标,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发展态式,助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如何做好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需要先说说职工队伍与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职工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前沿文化,是最能直接体现职工思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意识形态。职工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和以团队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理论,延伸了文化的内涵,把职工队伍建设放到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挖掘和开发人力资源提升职工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就是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就是深化职工队伍建设,用职工文化建设推动职工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人才当量密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就是导向,她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职工什么是大力倡导的,什么是大力反对的,什么是企业道德所不允许的,什么是需要我们弘扬和践行的,简单一句话,就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职工队伍建设中,职工思想较活跃、个性很强、自我约束能较差、随意性较大,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宗旨来引导,没有企业文化准则来规范行为,没有树立统一的奋斗目标,那职工就是一盘散沙,难以将职工的力量聚积在一起,就形不成一种合力,展现不出企业的凝聚力。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她都需要“文化”来牵引和引导职工,用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把职工聚积在一起,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效应。
文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对人具有塑造心路历程、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通过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让广大的职工之间树立起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培养出一批精于管理、专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人才队伍,激发职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职业生涯得以规划、自身能力得以提升、才能得以展现,与他人形成相互支持、密切协作、目标一致、精诚团结的优秀团队,让职工队伍的凝聚力通过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得以增强。
职工文化建设能够使职工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具有对职工队伍建设融合的作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好了,职工队伍建设也同步推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就跟上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也能充分彰显了。职工文化的建设基于在所有职工长期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在职工文化的作用下,职工间的交流变得轻松、频繁,能够使职工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到集体中去,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觉得自己是企业的真正主人,有了发挥特长的平台,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形成一支优秀的团队。
(一)明确职工文化建设的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有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形成,使得广大职工能够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使其明白在做什么,为谁而做,最终的目标是什么。通过统一的行为准则、共同的奋斗目标来统领职工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工作目标,并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具有合力的企业氛围。
(二)引导职工队伍建设,坚持职工文化与党建、群众工作相结合,促进职工积极培育职工文化的新理念,推动职工队伍建设。将党群工作融入职工文化建设日常工作中,通过开展党群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职工凝聚力,提升职工队伍建设水平和企业软实力水平。
(三)加强企业文化执行能力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企业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宣讲、实践统一的企业文化。推进制度标准建设,贯彻执行企业统一的制度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管理。推进行为规范建设,认真贯彻企业道德规范,引导职工养成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习惯,自觉维护企业利益。
(四)丰富宣传载体,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平台,大力弘扬企业文化,推进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创先争优选树先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和企业归属感。
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职工的进步和企业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团队,争做知识型员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养,推进企业健康、科学发展。
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积极占领职工群众思想教育主阵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组织必须勇敢担当教育和引导职工群众的职能,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提炼传统精髓、符合企业特色的职工文化建设,坚定职工群众理想,凝聚职工群众力量,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职工队伍状况也发生深刻变化,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价值取向都呈现多样化、差异性特点。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积极占领职工群众思想教育主阵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职工群众重温“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敢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也要增强职工群众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劳模事迹巡回演讲、寻找最美职工、我为善行点个赞、企业精神宣讲等活动,牢牢把握主流舆论的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引领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职工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积极性,努力成为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秉持高尚道德情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职工文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能否抓住职工群众的特点诉求,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职工文化的好处。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在职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创新,努力拓展职工文化建设的新空间。围绕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把职工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通过开展绝技绝活展示、技能擂台赛、趣味劳动竞赛等活动,使职工群众在活动中体会劳动光荣、奉献快乐的幸福;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职工文化建设与“共建共享”相结合,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职工代表听证会、职工意见卡等活动,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畅通职工信息反映渠道,稳定职工思想情绪;围绕提升职工幸福感,把职工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关爱相结合,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建设心灵驿站等方式,引导职工群众树立良好心态,合理表达诉求,实现理性维权;围绕提升职工文化工作水平,把职工文化建设与打造“工”字文化品牌结合起来,通过加强职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职工文化艺术节等途径,吸引广大职工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鼓励职工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工会组织在职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找准传统文化建设与新时期职工群众需求的契合点,增强职工群众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成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新领域,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健全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改革发展与保障民生的新成就,宣传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职工先进典型,形成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导向;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工会网站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职工文化活动,通过开设主席信箱、维权热线、班建园地等栏目,着力打造职工群众与企业党政、与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之间的交流平台,着力打造职工群众通过网络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平台;要主动利用微信微博发布工会工作信息,用职工听得明白、看得信服的语言和方式,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宣传的主动权,促进先进职工文化成果的快速传播,从而形成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
职工文化建设说到底还是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权益服务,要积极发挥职工文化建设团结职工、激励职工、鼓舞职工、凝聚职工的特殊作用。在新形势面前,尤其要密切关注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虑、所盼,研判和把握职工群众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职工文化建设领域实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宗旨。要加强帮扶维权体系建设,不断扩展帮扶领域、充实帮扶内容、提高帮扶实效,通过建立职工帮困基金、育才助学、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等活动,推动工会帮扶维权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工会组织“去行政化”,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工作原则,把职工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职工文化建设课题,探索建立企业领导层与职工代表对话会等活动,在平等交流中为职工释疑解惑,在排忧解难中让职工感受关爱,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让一线职工群众得到工会组织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二
职工培训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安全文化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其主要对象是人的因素,强调人的承诺,实现“不愿”犯错的目的。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总的作用是通过培训改变人的态度、行为、价值观,提升人的技能和安全行为能力,推动和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实现全局安全生产的目标,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基础性作用。
所谓基础就是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安全行为能力,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就目前太原铁路职工培训基地的工作来分析,2013年培训员工2万多人次,占到一线职工的20%以上。其中,新职员工2760人,新职员工入路的第一次培训尤为重要,传授知识的重点放在了铁路安全知识,专业基础技能,以及铁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目的就是实现新职员工角色的转换,基本安全技能知识的掌握和增加对铁路认知度、信赖感、归属感。高铁储备人才和工班长等职工培训是对既有职工新的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目的是让职工适应铁路发展需求,把握铁路技术发展动态,掌握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要求,熟练应用新的技能标准,在太原铁路局的高铁安全开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2系统性作用。
职工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它可以把职工拥有零散的、点滴的知识串联起来,我们知道,在路局建立的三级教育网络中有路局级、站段级和车间级。站段和车间的培训以应知应会、应急处理演练、救援演练为根本,路局级培训基地则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可以说是站段、车间职工培训的延伸和提高,更注重系统性,从原理、条例到实际操作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责任心、工作态度等非技术科目,从人的全面塑造出发,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安全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1.3宣传性作用。
安全文化要深入人心,要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没有固定的宣传阵地是难以实现的。培训基地每年要接纳2万多人次的培训任务,而且是来自于全局各个系统、各个工种,这就形成了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的宣传阵地。安全文化的营造,安全教育基地的建立,安全的案例警示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大家谈活动的开展,全局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目标的宣传,都会在职工心中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使职工的行为有所改变,态度有所转变,铁路共有的价值观会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全局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1.4长期性作用。
职工培训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次培训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不断的重复,反复的教育培训逐步改变的。众所周知,人是影响安全因素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同时又是决定性因素。铁路要保障长治久安,就要在职工培训上加大力度。尤其近几年来新职员工的来源大部分是复员退伍军人,相对而言其文化素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明显不足,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有长久的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做支撑。可喜的是这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职工培训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使职工培训在转变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人的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培训基地软硬件的增强,随着站段、车间培训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职工培训的长期性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职工在创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如上所述,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2.1培训的定位要高。
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绝不是简单地完成技能传授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而应定位于企业安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率提高的高度,因此培训工作的整体标准要高。从培训流程的设定,到培训的组织实施方案制定,再到培训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都要高标准,都要从铁路安全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开发与生产过程相一致的精品课程,和企业文化内涵相一致的培训目标,让职工学员从踏进培训基地的第一步开始就强烈地感受到培训的氛围和环境,通过教学实施,让职工学员强烈地感受到培训对自己的重要,逐步改变职工的心理安全状态,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2.2培训的内容要拓。
培训基地培训内容不能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而应帮助职工学员构架起安全防护的整体框架,提高其综合素质,把把握安全的钥匙交给职工自己。在培训的实践中我们知道,来自繁忙一线的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是知道工作标准的,操作规程也清楚,只是干的时候凭经验,减步骤,忽视和忘记了安全的危害,是责任心问题。他们每天听到的是安全的提醒,受到的是安全的监督,但除此之外,一些个人必须具备的人文知识却很难有机会听到,这就客观上为培训基地提出了要求,一定要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要让他们听到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高层次讲授,让职工内心强大起来,武装起来,提高他们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克服“无知者无畏”的片面认识,使他们能够成为自觉维护铁路安全的守护神。
2.3培训的方法要新。
培训方法就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巧,方法直接关系效果。方法的创新在于体现学员为主体,在于采用科技手段让学员受到视觉、心灵的冲击。以学员为主体就是让来自一线的职工学员主动参与到讲课的过程中,针对主题展开讨论,事故案例当堂分析,学员登台讲结果,教师提炼讲标准,实现模拟现场,场景教学,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应用科技手段就要尽可能建立安全教育基地,通过事故案例展示,让学员体会到自我的责任;通过铁路发展历史展览,让学员感受到铁路发展的光荣历史,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声光电模拟事故现场,让学员身临其境,使其身心受到冲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增强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按标作业的自觉性。
2.4培训的师资要优。
实现培训目标的首要前提是建设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职工培训的现状和发展的角度看,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结构应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首先要根据培训的整体定位和思路做好框架构建,把教师按培训内容的重点模块进行重组,可以分为专业类、管理类和企业文化类,各类别下进行细分。不同组别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现场调研分析,确定“攻关”课题,使教学的深度有进一步提高。其次要组织教师多深入现场,广泛收集职工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技术、文化素质、作业情况、培训情况、管理基础、心理状态等,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第三是要规范地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把技术能手、高级技师聘请为培训基地的兼职教师,使培训更适用、更有效。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三
近年来,在师市、场党委的领导下,全场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广播、数字电视、农家书屋、基层文化站建设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但从总体上看,基层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明显滞后;与日益繁盛的城市文化建设相比,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层连队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不相适应。
1、一线职工文化生活单调贫乏。在日益富裕起来的连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滞后,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单调。调研结果显示:在基层连队职工文娱活动看电视占80%,玩麻将占10%,打牌占10%,可见,当前农民在劳动之余的文化生活是以看电视、玩麻将、打牌的娱乐文化为主,基层文体活动不足,广大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还很有限。
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在走访和调查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现象: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尽管建起了较为现代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但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得不到保证,无娱乐设备。不少文化站的活动厅室、必要设备等均难以令人满意;大多数文化站条件简陋,有的站只有一块牌子、一张办公桌。二是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调查中我看到,不少文化站、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等基本上符合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要求,但缺少软件设施,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地开发,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不少活动室都是大门紧锁,桌上布满灰尘,几乎没有使用过。三是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在调研中发现,基层的文化活动多注重形式,但内容陈旧,很少给农民真正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即使是开展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往往也是形式上热热闹闹,没有真正送到农民心里,收效甚微。
作缺少人手,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导致基层文化活动基本处于随意、自发状态。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非常突出,各基层连队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只作为兼职,连队事务繁杂,无暇从事文化工作,一年到头,开展不了几次文体活动。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时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职工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4、对于一线职工而言,存在以下问题:
1)年龄大。现在一线职工队伍的平均年龄在45周岁左右,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自身条件不足,由于年龄等原因,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基层组织文体活动组织人员困难。
2)素质低。一线职工基本初中毕业,小学毕业大有人在,无任何文艺专长,极个别会唱歌的都是靠自悟形成,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这就是基层不能很好参与上级组织的一些大型文体活动的原因所在。
的必由之路。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重要思想的理解,真正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到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从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抓好文化建设与抓好经济建设同等重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同等重要。小康建设是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不可或缺。文化建设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在文化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把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起来,才能形成新的强大的发展优势。现在许多基层干部在观念上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对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内涵缺乏深刻把握,只重视抓经济工作,忽视或狭隘地理解农村文化建设。事实上,文化是经济的导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没有文化支撑的经济往往是难以为继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保障文化建设的统筹发展和长效运转,把握住基层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真正把基层文化建设这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2、强对基层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基层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健全文化组织机构,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3、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引导和推动职工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基层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职工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基层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基层连队,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兵团文化、连队文化、家庭文化,推进基层文化普及工作,提高一线职工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文化温饱”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送下乡的文化产品往往不符合职工的胃口,结果是无法消化或者消化不良,产生的文化效益就非常有限。所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实际需要,考虑职工的接受度。从建设主体看,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该是一线棉农,而不是城市文化人。仅仅靠一两次文艺演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遵循农民主体的原则,鼓励农民主动参与,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如果在文化的创造上,一线职工成为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就不仅会造成一线职工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会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失去源头活水。因此,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一个根本问题,即人的问题,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充分发挥一线大田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基层文化建设还是要让广大基层职工当主角,要重视培养和扶持各类职工文化队伍,培养一批文化示范户,通过他们带动广大职工参与文化活动,从而活跃基层文化气氛,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从基层文化建设干部队伍看,他们应该集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活动“专家”于一身。有这样的身份和本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才能得心应手。为改变目前一些基层文化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应真正让懂文化、会管理、擅经营的新人、能人脱颖而出,努力发现和培养业务骨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真正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文化队伍,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工作需要,实现基层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目前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围绕当前实际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领导屯垦戍边事业的能力,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以建设和谐兵团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坚定不移地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尽最大努力消除兵团所存在的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兵团的社会文化氛围,培养和谐的兵团精神,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长期过程中,陶冶兵团精神,提高兵团职工文化素质,为兵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更新,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突出,在推动**区“工业就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实现职工素质的提升,做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精神财富。工会组织维护好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点之一,也是新时期赋予工会工作的历史使命,更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做好职工文化建设。
当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就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关键战略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更新,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突出,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文化传播的形式、内容和受众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职工的文化底蕴、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经济生产,社会进步。因此,在推动**区“工业就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实现职工素质的提升,做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精神财富。工会组织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点之一,也是新时期赋予工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工会组织必须要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财富。维护好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做好职工文化建设,不仅是工会科学维权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地关注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区总工会面区内80个企业,60个机关事业单位和83个村级(社区)基层工会,共11189人,开展了以“推进职工文化体系建设,丰富精神生活,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工会职工(特别是对村级农民工和社区下岗失业工人)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经济进步、企业发展要求的职工文化建设。
区总工会通过调动各基层工会,加大宣传力度和重要性,积极争取广大职工参与,并制作业余文化生活调研问卷,由基层工会选出代表性职工参与问卷答题。问卷主要从职工工作内容、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等方面着手,为业余活动理想标准(期望)重点,对不同年龄年阶段、性别、文化程度、职称、技能、工作环境及职工个体偏好进行调研,为进一步全面了解我去职工文化现状,以及为进一步搞好职工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突破方向。调研结果剖析如下:
(一)与年龄关系。30岁以下职工,2266人,占调研职工总数20.25%;30-45岁以下职工5595名,占调研职工总数50%;45岁以上职工,2769人,占调研职工总数24.75%;即青中年职工占职工70%以上。相比其他人群,青年职工更倾向于体育、文化和娱乐活动,针对中青年职工群体,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将是不错选择。46岁及以上职工,对团队建设的需求更高,针对老年职工,组建各种文体协会将是他们的首选。但要意识到中国老年化程度在不断加重,**也是如此,特别是原**汞矿离退休、下岗工人数量庞大,年龄也在60岁以上(这部分离退休人员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而这一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主要的空闲时间都勇于散步、聊天、打牌等,核心在于打发时间,轻松身心。
(二)与性别关系。调研统计,女性职工4028名,占调研职工总数的36%,相比占职工总数64%的男性职工,她们更倾向于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男性职工更倾向于各种体育活动。
(三)与文化程度关系。大中专以上职工人群更倾向于参与文化竞赛、书画协会和加强体育锻炼等利用身体健康的活动而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人群大多数空余时间用于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和打麻将、扑克等赌博性质的活动。
(四)与职称和技能关系。高级专业技术或技能人员更为倾向团队建设,且对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的需求最弱,而初级者对体育活动情有独钟。
(五)与施工区域关系。大中型规模以上的企业职工对团队建设比较青睐,说明大中型规模以上的企业中文体协会、兴趣小组或许会是很好的职工文化建设方向。小型企业或外出施工则对阵地建设最为青睐,说明外出施工项目部需要加强对职工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为职工提供开展业余活动的场所。
第二部分存在问题。
(一)缺乏对职工文化更深入的理性认识。
1.存在概念不清的现象。误认职工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部分企业、社区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的发展》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作为衡量职工文化建设的标准和依据,将班前宣誓、看板管理等典型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错误地等同于职工文化建设工作。
2.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误将文体活动等同于职工文化。部分企业单位、科室、班组汇报仅围绕“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做大篇幅的总结归纳,而忽视了职工文化建设的本质---职工综合素质提升。
3.存在可有可无的思想。认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经营生产,为谋求企业利润是最高准则,职工业余需求属个人行为,可有可无,从而忽略了“企业职工”与“职员本身”之间的属性区别,缺乏对职工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二)缺乏统一规范的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文化建设参差不齐。
1.软硬件建设程度不统一。不同企业、社区阵地建设水平很不均衡,部分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和城镇中心社区建有篮球场、足球场、桌球、台球、健身房、甚至室内羽毛球馆等文体设施,但有部分企业、社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用于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设施少,有的甚至没有的现象。
2.活动参与普及率不统一。部分单位座谈职工,尤其是施工一线职工,反映参与工会活动较少,工休矛盾、众口难调、等陈旧问题仍暗流潜涌。“施工技术人员无暇参与”、“老职工参与不了”、“觉得没意思”等现象制约着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部分工会活动参与率及普及率不高。
3.制度保障程度不统一。部分单位对职工文化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检查、激励、约束职工活动的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对比,也存在部分单位,尤其是项目部,缺乏完善的职工文化管理制度,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开展处于无序状态。
4.自主管理能力不统一。
调研显示,企业、社区工文化建设对行业环境和项目部经营形势依附性很强。不可否认,经营生产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工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否,但反之,职工文化建设也能影响职工精神与情绪,进一步影响企业经营生产、社区和谐。
5.社会环境、风气不好,职工自身认识不高。
有部分职工由于思想认识不够高,或者社会环境、风气限制,大量的业余空闲时间他们更愿意参与打麻将、斗地主都能形式多样的赌博性质的游戏,或者上网玩游戏等,而不愿参见体育文化活动。有些地方普遍只存在提供赌博、上网的娱乐场所,而很少建有体育锻炼和文化休闲场所。
(三)缺乏职工文化涉及内容的创新发展。
1.外在形式传统。“下场棋”、“打场球”、“唱个歌”、“答个卷”等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的活动载体仍然占据了部分项目部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2.内涵触及不深。职工文化建设依然停留在浅层,多以娱乐导向为主,超越活动,能触及职工心灵,对职工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内心深处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
3.激励效果不佳。大量职工文化活动依然依靠发“纪念品”等物质奖励吸引职工参加,福利化现象严重,“一个笔记本”、“一个围腰”、“一瓶酱油或醋”、“一幅挂历”等。有的甚至是利用一些滞销过期的物品“改头换面”来当做奖品。这种传统及敷衍的激励机制已显过时,并不受广大职工群众的青睐,建立深层精神和物质激励机制,让广大职工参与进来值得探索、深思。
第三部分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坚定职工理想信念。工会组织应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广大职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等政治理论,用理论武装全体职工的头脑,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导职工文化建设。引导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爭先创优,勇于创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企业的优良传统。强化企业意识,凝聚企业精神。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追求效益和发展,还要实现道德的经营,企业需要道德价值,如团队精神、职工文化等,道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会组织在抓职工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要组织开展加强道德教育的“道德模范评选”、提高员工技能的“劳动竞赛”、培养职工主人翁精神的“献计献策”、“节能减排”等活动,注重发动广大职工出谋划策,共同提炼企业管理理念。把抓职工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突出文化的内聚力,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理性认知职工文化,加强职工文化自信意识的引导和促进。
等机会,不断探索和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系统理论。
2.工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引导和促进职工自信意识的觉醒。调研显示,公司职工文化自觉意识较强,时刻践行**“干一流的,做最好的”核心价值观,面对诸如矿业开发生产、城市建设工程等题,一往无前,从不退缩,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自主管理意识趋于常态化。另外一方面,有的职工缺乏文化自信,表现在:为人处事保守低调,表态发言轻声细语,待人接物踌躇满志,仪表仪容不修边幅,因四海为家而自卑,因终日奔波工地而寡言少语。殊不知,企业职工自信资本未能充分挖掘:四海为家应以流动为荣;**汞矿工人精神作为新中国企业精神60强为外人所津津乐道、啧啧称赞。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者引导职工文化自信意识的觉醒:
(2)加强人文关怀,从细微处入手,搭建展示职工价值的平台;。
(3)弘扬劳模精神,用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职工,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文化氛围;四是树立优越意识,将企业经营形势及业绩时常向职工通报,加强职工自我“优越意识”,调动职工的激情。
(三)摸索统一标准,推行建设项目部职工文化标准化阵。
部分企业在职工文化场地标准低,甚至空白的问题。建议试行职工文化阵地建设“6+2”准入标准,即:1个篮球半场、1个综合活动室、1个乒乓球台、1个桌球台、1个职工书柜、1台卡拉ok点唱机,1个活动(或兴趣)小组、每月至少1次大型集体活动。
(四)不断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单位及项目部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不少单位反映职工文化建设载体单一,部分年轻工会干部反映职工文化建设缺乏有效方法,建议各项目部大力开展职工文化品牌建设,解决职工文化落地问题,着力打造职工文化建设一项品牌,从零开始,走出第一步,建立长效机制,日积月累,在职工心中奠定品牌烙印,如: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篮球运动会”和企业职工集体参与职工婚礼、生日等。
(五)统筹兼顾,促进职工文化建设“两转两延一提升”
1.组织方式从外部娱乐向内心关注转变。如何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推动劳动保护监督力度、为施工现场职工提供劳动休息和心理休息,提供便利措施改善职工饮水、如厕环境等,进而让职工感受到“尊严生活、体面劳动”,是下一步工作值得思考的出发点。
2.激励机制从福利型向荣誉型转变。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生理、安全、心理、社交、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逐级上升。纵观公司现状,职工收入和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提高,第一二层次职工生理、安全需求已经得以满足,而心理需求往上的需求层次是职工内心最渴望但又最难以企及的层次。故传统的福利型激励,如发放小纪念品等,已无法充分调动职工参与职工文化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将建设机制从福利型激励向荣誉型激烈转变,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提高职工的自信,推动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科学之选。
3.建设空间从企业驻地向施工现场和社区延伸。目前职工文化建设几乎全部集中在企业,施工现场和企业临时工作区域未有涉及。从当前看,职工在其工作的施工现场所处时间更长,部分职工居住也在施工现场,这就要求建设工作需要从企业向施工现场或社区延伸,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空间覆盖,扩大职工文化建设受众面。
4.工作方法从一气呵成向持续改进提升。职工文化建设不是一气呵成的工作,它是工作质量提升的系统工程。这要求实施主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从方法论入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职工文化建设工程是一个经历“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循环反复过程,,通过不断了解职工文化需求,建立合理的文化工作计划,精心实施,加强工作过程和效果的检查,快速响应调整,持续改进工作质量,同时积极探索文化延伸,才能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达到职工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建设目标。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五
近年来,县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于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和谐社会、服务职工群众,以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为总抓手,积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不断加大教育力度,强化宣传引导,结合东至特点,在职工文化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着力提高了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目前,全县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组织20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会94家,非公有制企业工会577家,工会会员约6000余人,全县10多家企业创办了自己报(刊),近万名职工参加了文体类协会组织。
一是文体活动特色鲜明。围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创新形式,扎实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组织举办“树窗口形象、展农金风采”第二届文明服务礼仪大赛,展示窗口一线职工的文明风采。主办“激情点燃中国梦汗水浇灌新家园”庆“五一”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讴歌全县广大劳动者为东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通过定期举办全县职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联赛和马拉松等活动,增进职工之间的友谊和协作。联合县委宣传部、团县委以“青春喜迎十九大、文明新风我引领”为主题,成功举办了隆重而浪漫的首届汉式集体婚礼。
二是文化阵地日趋巩固。坚持以党建带动为牵引、组织建设为基础、作用发挥为关键、健全机制为保障、职工满意为目标,制定出台了《县总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活动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创建“职工之家”达标活动,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90%以上达到了合格职工之家标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职工之家创建率达60%以上。其中,县医院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以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重点,选树了一批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示范单位。通过典型引路、榜样带动,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选择鸿庆楼大酒店、老街社区、华尔泰公司建立了集爱心妈咪小屋、心理咨询室、更年期休息室、健康书吧等功能于一体女职工“阳光家园”。按照“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广信农化公司试点建立了以改善职工食堂、宿舍和文体活动设施为主的职工“幸福家园”。在创建实体阵地的同时,县总工会着力打造东至工会网,逐步完善功能,突出发挥宣传、服务、交流的窗口作用,努力为基层工会和职工构建便捷温暖的“网络之家”。
三是劳模精神大力弘扬。每年在“五一”期间,县总工会通过与县电视台、池州日报东至版、今日东至等县内媒体合作,以“弘扬工匠精神、展示劳模风采”为主题,精心制作专题节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职工为“三美”东至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创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7家,补助工作经费10余万元,进一步发挥了劳模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使之成为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的有力载体。开设“劳模大讲堂”,不定期到园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巡讲,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
一是对职工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基层职工文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比如部分基层单位职工文体活动偏少、职工书屋建设不到位、职工活动设施缺少投入、行政领导对职工文化活动关心不足,甚至部分单位很少或没有职工文化活动。有的对职工文化活动的内涵在认识与理解上存在偏颇,将文体活动等同于文化活动,认为只要经常组织些文体活动,促进职工之间多交流,就是开展了职工文化活动。
二是职工文化活动缺乏创新。部分单位以工作任务重、企业生产经营繁忙为由,组织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较少,甚至全年不开展文化活动,即使有活动形式也比较传统,内容比较陈旧,缺少创新,没有新颖性和新鲜感,不能利用先进文化设备和条件开展职工文化活动。
三是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要么建设落后,要么有而不用,比如一些单位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书屋建立后,真正在引导职工自觉读书,提升综合素质上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有些单位文体活动室的建设形同虚设,仅仅挂个牌子,设施不够完善,使用情况也不理想。
四是缺乏县级综合文体活动场所。文体活动场所是文体活动的载体,是文体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我县目前仅有一座县级体育场馆--尧城体育馆。受面积影响,馆内仅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两个场地又相互叠加,不能够同时举行两场不同的体育活动。且尧城体育馆由县二中初中部管理,每次开展活动都要同县二中初中部进行协调商量,极为不便。县内没有一座游泳馆,游泳爱好者普遍集中在尧渡河东山段游泳,存在安全问题。我县综合文体活动场所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和职工的需求。
五是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偏弱。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发展日新月异,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各级工会干部对充分利用新媒体组织引导职工、团结凝聚职工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对新煤体新技术掌握运用能力普遍滞后和偏弱,从而使工会在吸引和凝聚新生代年轻职工开展文化活动上做得还不够好,没有显现出群团组织应有的活力。
一、坚持政府驱动。
职工文化活动的本质是职工文化,职工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内容,建议政府发挥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难题。按照“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原则,推动职工文化活动的普及,让职工在业余时间能够进教室、上舞台、入球场、到户外。同时把职工文化建设纳入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范畴,将县级综合文化馆、体育馆、“职工书屋”等职工文化活动载体纳入民生工程通盘考虑、同步推进。尤其要将县级综合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列入到县总体规划之中,并付诸实施,争取在县城建一座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各乡镇政府要充分整合乡镇文化站、活动中心等资源力量,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辖区内企业的力量,采取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逐年建设一批有质量、有内涵、有活动的文化阵地。
二、坚持工会推动。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着力打造职工服务平台、职工服务中心、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等职工文化服务平台,为工会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服务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切实解决现有文化设施功能弱化、任务简化、作用虚化的问题,使之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素质提升的“加油站”、人生发展的“充电站”。各级工会组织要面向不同的职工群体,通过把握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阅读偏好、生活习惯、社交特点和思维方式,积极运用职工喜爱的新媒体技术搭建好文化活动的网给平合,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要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的沟通反馈机制,根据基层和职工需要,不断完善活动内容和项目,努力形成工会配送、按需订制、自主选择、分类服务的格局,切实符合职工需求,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三、坚持公益联动。
职工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是整个社会公益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保持职工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地位,积极争取社会公益文化事业资源,与多部门合作联动,合力打造面向全社会、面向企业、面向职工群众的新型文化活动品牌。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着力创建本单位本企业的职工文化活动品牌,使职工文化活动在服务职工的同时,推动职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六
根据上级工会关于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会从9月份开始,组织办公室、宣教部门开展了对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选取国有、外资、非公等不同类型的10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及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
1、企业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所调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一般是企业行政、人事、综办部门或工会;供电、移动等国有企业每年文化建设的投入20万元以上,几家外资每年企业文化投入8--10万元,非公等其它规模企业每年文化2—5万元;所调查企业基本将文体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围绕经营理念建立了以制度文化体系、展室、文化手册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职工对企业文化认可主要来自文化活动和培训;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较大,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大较大。
2、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企业负责职工文化活动的部门是60%以是工会,其它基本上是企业综合办或行政、人事部门;所调查企业有面积为50平米--400平米的职工文化阵地,一般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设施,部分企业有职工书屋、舞厅、学习培训室等;职工文化建设及开展活动每年投入2—10万元。企业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一般为音乐舞蹈、、户外休闲、球类这几种;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至少半年一次或不不定期活动,经常开展的文体活动有文艺演出/晚会、单项体育比赛、运动会、户外休闲、,职工基本全部参加单位组织文体活动情况。
3、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
所调查企业职工普遍感觉生活精神压力一般,业余时间主要有哪些安排、娱乐上网浏览聊天、户外休闲,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支出平均为500-1000元,主要支出项目为上网、健身、娱乐。所调查企业的职工对单位文化活动和设施基本满意,希望单位开展和参与音乐舞蹈、学习培训、室内健身等文化体育活动。
目前,全县共有民营企业689家(其中工业企业218家),个体工商户6200多家,从业人员约54000人(其中季节性临时用工约占55%)。
按照企业生产规模主要分为三类企业,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如下: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如糖业公司分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中等风电企业,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20%。这部分企业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特别是县供电分公司、移动公司、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度,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些企业均做到了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作为我县重点企业的糖业公司分公司、矿业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企业建设职工室内活动室、职工书屋等,即是企业重视文化建设的体现。
2、中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如恒泰水泥公司、祥云食品公司等,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30%。这类虽然进行民一定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职工文化活动,但是基本上着重追求经济利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搞一些文艺节目、打一些宣传标语,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与深层次的认识。有的企业文化流于表面,仅仅通过举办简单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得不到协调发展,也不能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七
同志们:
今天我们组织区县总工会分管领导、宣教部长、文化宫俱乐部主任,到奉贤区南桥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观摩奉贤区职工文化建设推进会,主要是学习交流奉贤区总工会在推动职工文体场馆转型发展和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今年8月份,我与市总宣教部负责同志专门到奉贤区总工会和南桥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学习调研,在学习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奉贤区总工会在推动职工文化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完全符合职工文化发展的方向。
今天的会议既是观摩会,也是现场会,奉贤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奉贤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奉贤区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系统分析了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面对职工文化缺场地、缺经费、缺资源、缺人才的情况,他们认为职工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集聚资源,形成就近、就便、小型多样的模式去服务职工。工会建立后,怎么转起来呢?从实践经验看,更多的企业是从职工文化活动入手,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体现在技能的提升上、体现在岗位的建功立业上,着力在服务职工、促进发展、维护权益上体现工会的作用。文化活动是符合年轻人特点需求,也符合总量达95%非公企业的需求。
职工文化坚持“工会主导、企业主体、职工主角”的理念值得推崇。工会主导,就是工会要组织、指导、推动职工文化,加强与区县文化局、体育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共同推动职工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发展;企业主体,要以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关心职工文化生活,支持职工文体生活,帮助企业解决场地、资源紧缺等困难,引导企业走进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让企业有积极性开展活动;职工主角,体现在以职工为本,文化活动要符合职工的需求,提供职工便利,关键是职工愿意参与。上海有xxxx多个社区文化中心,这些资源要好好利用,特别是开放的时间要适应职工的特点,像南桥镇文化中心不是到晚上6点关门,而是到9点关门,因为很多企业的职工都在这个时间段参加活动的。
奉贤区总工会善于整合资源,特别是注重引导职工文化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做到“三个借力”,通过政府的地方教育附加费,通过社区学校来开展职工培训,借用地区图书馆开展“流动书箱进企业”,特别是与社区文化中心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做到文化阵地共享、文体活动联办、文化人才共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精细化。
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是体现了创新转型和融合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通过社区文化中心把文化送下去、把企业请进来、把职工的服务做到位,这个做法值得肯定。奉贤区正在规划建立新的工人文化宫,未来的工人文化宫应该成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成为“四个中心”、“四个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奉贤区总工会还提出要与政府相关方面建立职工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建立职工艺术团、建立指导员队伍、建立示范型企业,加上原有的流动书箱进企业、地方教育附加费、组织职工培训的“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挂牌等,形成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新的探索和有效抓手。
以上四个方面特点,不仅是奉贤区总探索实践的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就下一步工作讲几个意见:
上海正在积极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职工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就是推广奉贤区总工会和文化局、体育局、教育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在顶层上推动这项工作,通过制度设计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来推动职工文化发展。之前市总工会与市教委、市文广局、市体育局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推动本市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改革创新,促进职工文化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本市非公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要很好的贯彻落实。
在顶层设计上,文化场馆应该建设成什么样子呢?文化宫对于职工来说应该是教育培训中心、交流展示中心、体验互动中心、创作传播的基地;对于工会组织来说,应该是示范指导基地、组织策划基地、资源配送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建立“四个中心、四个基地”,使职工文化场馆真正成为职工精神文化家园,成长成才的学校,人生出彩的舞台,身心健康的港湾。
顶层设计后,要加强政策落地。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实施给予支持,地方教育附加费是一个方面。地方教育附加费是总工会、人社局、财政局、教委联合制定推动的,其中把职工文化教育培训纳入其中,工会负责职工综合素质提升,要结合自身特点,在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更好的落实,让社区文化中心更好地服务企业,让企业更好地走进社区文化中心。要加大探索力度,适合不同职工队伍、不同人群、不同企业,把“学校和乐园”工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目前,已经有文体场馆的要加强转型,不符合工会文化定位,甚至是有悖于职工文化发展方向的必须马上停止。如果存在问题,要加快转型,要解放思想,要坚持职工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坚持文化宫正确的办宫方向。
文化宫要突出公益性定位、菜单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品牌化打造。同时,要抓融合发展,推动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与社区文化中心建立共建协议,与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融合,与体育局、社区学校和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的融合发展。具体抓手是“3个2”,打通20个市区工人文化宫、22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xxxx0多家职工书屋的通道,形成有机联系和工作互动。
转型发展还要求我们在队伍建设上,打破传统的思想禁锢,探索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以职工为主体、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市、区建立职工文体协会,在区县建立职工文体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工作原则,线上活动,线下展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工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职工文化转型发展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职工文化的繁荣发展;工会与相关部门、企业与职工、上下之间、内外之间都需要协调发展;体现绿色发展要求,从文化角度应体现在职工文化的正能量,集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开放发展就职工文化而言,应体现在面向社会、面向职工、面向企业;共享发展是要体现在所有发展都要惠及职工、惠及企业、惠及群众。
党的群团会议强调,工会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防止和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工会要服务基层、服务职工,要接地气,要防止“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隔空喊话、封闭运行”的现象,工会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职工,各级工会要结合明年十三五的起步,认真研究,认真谋划,要形成自身推动工作的方案,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八
建设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烟草商业企业的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或初级阶段。如何使建设有序、全面实施,真正实现文化管理的科学、精细、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认为,是时候建立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了。本文基于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讨论了一些点。
企业文化又称企业文化(corporateculture),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自觉遵循的一系列概念和行为模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传统习惯。所谓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种多样化、动态、全面、开放的评价体系,可以反映烟草商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以企业内外评价指标为参数,贯穿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该系统的建设有其必然性和实际需要。
(一)这是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目前,整个行业正处于从快速发展到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增长模式从扩展到内涵增长,管理模式从广泛到精细的关键时期。《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生效。可以预见,作为一家烟草商业企业,它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努力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提高服务水平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是应对这一变化和挑战的必然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评价企业文化建设,跟踪和掌握企业文化变化规律及其内外部影子。
(二)这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正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观念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秀的企业文化将对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改革、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如何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如何实现在烟草商业企业的正确定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及实践上重视和面对的课题。事实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烟草商业企业既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仅局限于主观考察判断企业文化现状,而非从动态的角度、从量的要领上考察把握企业文化的变化趋势。因此构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规范科学发展,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三)这是解决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问题的迫切要求。
烟草商业企业自组建以来,也逐步探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受专卖体制以及各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发展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特别近年来烟草商业企业在自身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中长期的长远规划,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
(2)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一些烟草商业企业尽管也进行了企业形象策划,但基本上是视觉上的文化策划较多,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建设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规范要求。
(3)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评估。即在思想观念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不深,把其简单化、口号化,表现在企业内部,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在对外宣传方面,通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社会赞助等,再利用媒体报道达到宣传目的等等。但具体到工作效果、工作效益等则另当别论,当然更谈不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反馈、完善和提升了。另外随着工商企业的分离,商业企业要保持自身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力就必须建立起区别与工业企业品牌文化的服务文化。
上述问题的存在证明,在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下,构建一套具有烟草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相信这一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对我们嘉兴烟草正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试点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必须要立足实际,力求实效,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改造现实企业文化状况、构建目标文化模式的过程,而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有助于这一过程的实现,但由于其内容较为复杂,如不加以引导,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背道而驰。因此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应以企业理念系统的构建为重点,通过思想和精神的传递和引导,进而全面提升烟草企业的工作面貌。可以说导向性原则是一条首要的构建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构建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要保持其完整性和协调性,从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环境的关系、内部结构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三)独特性原则。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特殊性是由烟草行业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体制,各地烟草专卖局(公司)都是“两栖”单位,他们一方面要代表政府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去管理市场,另一方面又要作为企业来经营市场,这一特殊性体现在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就是要紧密结合烟草行业特点、地域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构建。
(四)落地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落到实处。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与烟草企业的各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等融合起来,要注意避免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脱离员工的实际思想行为方式等。
(五)效能性原则。在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要杜绝求大求全,而是要根据烟草企业的实际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以争取投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实际效果。
(六)长期性原则。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种特点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这也同时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必须贯彻长期性原则。即将其纳入企业总体工作的范畴,从组织落实、人员安排、财务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使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发展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步完善,持续不断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架构。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企业文化要素构成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等方面把握企业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我们烟草商业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作出如下描述:核心层面的理念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幔层面的行为文化;表层面的物质文化。这四者的关系是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又规范着行为文化;理念文化是形成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核心所在。同时在这四个基本层面下面包含若干个参数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二)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参数构成。评价指标参数实际上是综合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具体列出如下指标体系:
(1)理念文化层面构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涵盖要素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凝聚力(烟草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工作积极性,以及内部关系的和谐度)、企业经营方针的执行度、卷烟质量保证度、守法经营度等等。
(2)制度文化层面构成。制度文化是得到企业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从的由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在这个层面涵盖的要素有烟草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岗位管理标准、岗位操作规程、治理结构完善度(有健全有效的程序化机制)、组织结构合理度(设置合理、职责明确、运作高效)、信息处理效率、领导决策机制的执行度和民主化程度、员工管理企业的参与度等等。
(3)行为文化层面构成。包括领导素质指标(员工认同度、领导能力、个人品质)、员工素质指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指标(企业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设备素质指标(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完备和使用率)、员工行为指标(政策执行度、工作效率、员工离职率)、经烟户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社会美誉度等等。
(4)物质文化层面构成。物质文化层面在评价体系中处于表层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指标:市场净化率、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增长率、利税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市场培育指标、企业内部环境指标(安全的工作环境、卫生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文娱环境)、企业形象指标等等。
在一个四层整体构建的评价体系框架下,通过一些参数指标的选取,并导入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对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的文化建设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但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应在其中注意哪些问题,这些是在具体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的。
(一)重视参数指标选取的针对性。要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就要选取相关的指标,由于在上述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涵盖着多项评价指标,各指标又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突出针对性,即要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与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相关程度,并运用分析方法理论选取与企业文化建设关联度大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进而进行计算评估。
(二)重视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必须看到在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定性参数指标占有一定的比重。定性指标其性质决定了其易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所以为增加定性参数指标的准确性,就必须做到把定性参数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而对定量参数指标为便于核算,也需要进行分类,统一计算口径。最后就是其中相关计算数学模式的导入问题,结合我们嘉兴烟草商业企业的实际,我建议应把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范畴,在具体构建中要进行充分调研,并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研讨,制订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体系方案,其中包括统一的计算模型。然后选择一两个单位进行试点,逐步进行修订完善。
(三)重视参数指标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正确掌握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而实现正确的评估前提是评价体系中相关参数指标的准确性,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牵涉到一个文化调研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文化调研是企业对文化建设进行梳理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它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做到客观性和规范性。在具体操作上有如下设想,一是在市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在各县局选定一至两个调研员,按要求开展相关专题的文化调研,并负责具体数据的上报汇总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在具体调研方法上建议灵活运用如下方法:
4、问卷调查法,可用来收集参与者的主观性情况,也适用于客观数据的分析,便于进行量化统计。
在当前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对我们烟草商业企业来说正逢其时,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为之去探索去实践。信随着这一体系的建立,必将有力推动我们烟草商业企业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九
随着公司薪酬改革的近些年来不断深入,岗少人则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会使得工会女工工作出现明显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努力实现我女职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女职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十分积极作用,结合我厂女职工工作实际,对我厂五年来三年的女职工工作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我厂在职女职工有111人。女职工委员会4个,建立女职工组织4个,兼职女工主任1人,兼职计生委员1人。女职工参加建功立业工程7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6%,可以参与素质提升工程80人,占女职工总数的72%。
五年来,我厂下用女工委在公司工会组织和公司女工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研究发展观,围绕中心,突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面落实深入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和提升女职工素质工程,加大组织建设和完善女职工维权工作机制,增强女职工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公司经济发展给与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女职工队伍的新变化和党员队伍主要特点。
五年来,随着外部经济危机的不断扩散,失业人群迅速扩大,引起家庭不稳,离婚率升高,公司目前内部薪酬改革的实施,我厂女转折职工队伍出现了新变化、新特点。我厂女职工中,单亲女职工中产占10%左右,另有83%的女职工上有老,下有小,感到都市生活经济压力特别大,作为外贸企业基层工作的她们,多数处于文化水平低、生活底子薄,缺技术、缺经验,思想猜疑较大。为了更好地关心关爱广大女职工的生产、生活,厂工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让广大女职工学以致用,累计培训女工371人次,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女职工的业务技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解决广大女职工的逐步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针对我厂女工工作和有鉴于生活问题,我们做了一些粗略地的调查了解了解工作。
1、培训后女职工工作情况。
经过培训后的广大女工,她们中文化较高些的,先后在公司目前公开招聘中招聘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其他部门的业务人员、财务人员、或是文职人员,她们收入稳定,工作环境较好,占参加培训女工人数的15%左右,80%的女工经过培训能够轻松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有5%的女工,她们文化水平低,原业务专业技能基础差,在工会的帮助下,放下思想压力,到行保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现在,一小部分女工生活基本都处于稳定状态,生活较为安逸,心境较为平和。一些生活上,还处于相当困难的女工,在自食其力的同时,工会每年还为公费其发放助学金,能够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广大女工,已不再是前几日前不久薪酬改革之初时的颓废、一筹莫展的失落,而是有了对未来生活的新依恋与新向往。维持现状也已不再承诺是这些女工们的要求和希望,她们有更高精神追求与生活标准。她们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纷纷竖起援助之手,帮助那些与自己并不相同有着相同经历的那些姐妹们,并带领她们走向幸福。她们中的名誉主席人物有,运行车间赵晓华陆定一、张艳丽同志;行保科的侯兰萍同志、苏卫同志、刘金梅同志,石横的刘杰同志,赵芳同志,化验室的安文同志、田恩光同志,她们都是培训后女工中凸现的模范人物。
(二)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取得新成果。
我厂工会女职工组织相配合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了对建功立业活动的指导,切实采取措施,推动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差异性发展。随各级女职工组织将建功立业系列活动融入到“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十二五’、和谐奔小康”主题活动和“工人先锋号”活动中,以开展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为载体,充分发挥女职工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我厂化验室女职工、调度室女职工、运行车间女职工发挥“半边天”作用,“巾帼不让须眉”,以“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为动力,发挥自身优势,高尚围绕企业生产重点和项目广泛开展爱岗敬业、岗位立功、岗位奉献给和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言等竞赛活动,发挥女职工在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积极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我为外贸企业献计献策”和群众性群众体育经济技术创新文艺活动,连续多年获得公司十几年标杆班组。五年来,女职工提合理化建议达128条,被采纳65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xx年,我厂张明慧等15名女工代表城市管理局参加市妇联主办的第五届“百万妇女健身活动”的拳法比赛喜获二等奖;20xx年柿园水厂李伟等15名女工第五届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参加郑州市代表直属机关运动会太极拳重点项目比赛喜获一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固噜我厂刘杰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个人喜获20xx第三届郑州市人口和第五届计生工作先进个人。
为弘扬先进,发挥作用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女职工组织创新健康发展,激励广大工会女职工工作者和认真贯彻股份公司提出的“开源节流,兴利除弊,实事求是,稳中求变”的工作理念,围绕“安全优质供水”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自主加压,深挖潜能,实现公司早日脱困的战略目标建功立业。近几年,市、公司总工会多次开展了各种性质的表彰活动。在争创活动中,厂快滤班、化验班、调度班分别公司荣获多次总工会命名表彰的先进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在广大女职工中产生了较大反响,起到引领者了很强的示范带动和引领关键作用。
(三)女职工身体素质提升工程取得获致新成效。
全厂、公司不断进行的竞赛活动项目不断增加,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共举办岗位练兵、技术比武100多场(次),许多卓越女职工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军职的'先锋和模范。争创市级行业女状元1名(李冰洁),市级先进女职工1名(刘杰),局级先进女职工4名。20xx年,我厂女工刘双双、刘婷在公司“党员的风采“演讲比赛中会特别奖分别荣获一等奖、优秀奖;20xx年“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我厂女工宋丽娟获得公司安全征文比赛一等奖,20xx年刘婷、刘双双分获公司安全征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张璇获三等奖的好成绩;20xx年,公司工会在春秋水厂举行了主题公司为“提高技能、激发活力、展示风采、健康饮食”的职工食堂白案技术比武,柿园水厂代表队女工苏卫等技高一筹,获得评委一致好评,荣获团体第一名骄人成绩;女工黄海咏20xx年底获得郑州市自由泳比赛第一名,自由体操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厂工会女职工组织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广大女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用争做知识型女性价值体系引领女职工,以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女职工职业化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情趣及身体素质,我们以幸福加油站讲堂、在岗培训为依托,大力开展女职工素质主题教育和素质达标,促进了女职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疾病预防、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几年来,共开办若干培训班50多期,通过实施女工素质提升工程,女职工业务技能上所了一个档次,生活品味上了一个等级,8名女职工走上中层领导岗位,5位女职工当上了班长,8名女职工进入运营管理岗位。
(四)女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其他工作取得新突破。
厂工会女职工民间组织组织认真贯彻履行职责《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有关规定》等法律法规,把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当作工作重点来抓。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深入了解和关心女职工生活状况。在全厂范围为特殊工种女工建立健康档案,监督股份公司为她们发放监督有害津贴;设立谈心阁,让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惑的女工排忧解难;通过摸排,对10多名离异女工进行了沟通,对这些弱势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们女孙女工委作为她们坚实的依靠。
二是申报积极为广大女工办理安康保险,大力开展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组织工作,切实为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五年来为125名女工办理了安康保险,3次到期续保工作,参保率99.5%。我们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干部想方设法,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争取近万名女职工的共识,组织动员广大女职工参加普查,有效地防预爆发了女职工妇科大病的发生,提高了女职工逻辑思维。目前,形成了成形每年一查必查的贯例,普查率达由20xx年的96%达到20xx年的98%,普治率达96%。
三是切实开展困难帮扶工作,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我们工会女工委把帮扶困难女职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得,列入将困难女职工纳入工会帮扶着力点,建立健全困难女职工文档,切实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努力解决困难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先后建立困难职工文档25个,帮扶困难女职工85人。送货员李冰洁罹患癌症,申请人厂女工委为其申请救助资金了近一万元,多次到医院探望,并委任女工到医院陪护;女工宋凤琴20xx年被查出子宫癌,我们女工委为其申请了7000元困难补助金,杨清晴身患多种疾病,家庭困难,困难我们每年对她进行困难医疗保障1000元,对患病女工,厂女工委总是及时到医院拜访探望,送去组织的温暖,五年来累计看望女工105人次。
四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多样的女工娱乐活动。五年来,工会累计为全厂110多名女工组织“三八节“登山、郊游5次,茶话会2次,跳绳、踢毽比赛1次,极大地丰富了女工的乒乓球精神生活。
五是依法维护女职工各种权益。女职工“五期保护”权益在我厂全部得到落实,女职工休息、休假及生育待遇权利全部得到保障,妇科病普查工作坚持合理化、经常化、规范化。
(四)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厂工会女职工组织护理人员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扎实工作,不断增强了凝聚力;工作作风更进一步转变,为女职工认识服务意识不断强化;重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数据宣传等各项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根据本厂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等活动公益活动,不断创新企业工会女职工工作传播方式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式,推进群众化、民主化建设和作用的发挥。针对工会女职工工作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女职工工作理论的卫生系统研究成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与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广大女职工的理论水平,努力适应新时期女工工作的可能需要。
阐释在总结女职工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女职工其他工作还存在韦泽利斯县一些问题,各基层工会女职工工作发展不平衡;企业老总不够重视,女职工队伍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女工干部文化程度较底,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组认真研究和解决。
1、公司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女职工组织工作,增加女职工工作岗位,减轻女职工精神压力,提高女职工天长地久指数。近年来,卫生系统罹患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低,专家指出这与女同志平时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过大密不可分,所以,各级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在研究部署工会重点工作时,要向领导建议优先考虑安排全盘考虑女职工党务工作,不能女职工工作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2、要建立健全女职工社会团体,加强女职工干部配备。要切实关心关心女职工干部的成长退步,帮助解决女职工干部在工作、生活上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要提供支持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工作和活动,不断增加女职工工作开支,并剔出工会工作经费预算,为公会女职工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扩大铁路职工组织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宣传阵地,宣传女职工工作,表达女职工的期望,反映女职工的呼声。要通过工会刊物和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展示女职工工作业绩增长,为公司照护发展做贡献。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十
近期,xx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女职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专题调研活动。调研采取上门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重点对xx市20家大、中型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了解。根据对20家非公企业的调查和解剖,我们认为,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但总的看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市非公企业女职工的现状是比较好的,主要表现在无论是从稳定劳动岗位、保障经济收入,还是履行劳动合同、参与社会保险等,都比预料的要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地处湘中的xx市,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去年下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96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6家被破停产,25家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三分之一以上企业产能明显压缩。特别是在造纸和纺织行业中,16家造纸企业环保改造后仅剩3家,25家纺织企业仅剩2家。而这些企业是女职工相对集中的行业。从我们调研的20家非公企业和调查的1981名女职工的情况来看,20家企业全部建立了工会女职工组织,有19家企业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都能落实女职工四期保护,有8家企业开展了共同约定行动,全部缴纳五种保险的企业有6家。有3家以出口为主的商业纺织、造纸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订单减少,外汇收入大幅下降。其中xx明星麻业有限公司情况最为突出,从去年起,该公司产品订单比同期减少50%,亏损484万元。
面对金融危机,在市委领导和市总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女职工组织因企制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女职工度过难关。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在企业开工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生产操作培训和竞赛,以老带新,为企业以后的生产培训更多的人才;xx资江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以丰富的文化活动稳人心,以提升职工技能留人心,以送温暖关爱行动暖人心,提高女职工应对危机的信心和能力;沅江市恩泽有限公司创造性地让工会女职工代表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通过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会议制度,群策群力,在金融危机企业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创利增收;辣妹子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知名度很高的非公企业,女职工占了职工比例的80%,在金融危机中她们把握时机,逆势而上,一个季度便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盈利。公司为所有女职工缴纳了各种社会保险,今年还为部分女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为了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公司除了举行各种技能培训外,还拨款购买了各种器材和服装成立了女子管乐队。辣妹子公司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非公企业危中求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希望。
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工作虽然已经全面启动,女职工委员会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非公有制企业起步晚、历史短、管理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工作的难度比国有和集体企业要大。加之一年多来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4个方面:。
1、女职工组织组建工作面临新的情况。
在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女职工组织难度较大。从我们调研的20家大中型非公有制企业来看,全部建立了女职工组织,大部分企业能发挥作用,但也有少数是停留在徒有虚名上。从客观上看,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分布散,人员流动性大,女职工队伍不稳定,有的企业季节性生产用工,随意性大,即使有的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女职工组织,但在政治、经济待遇上没有全部落实到位,更不要讲维护女职工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有组织存在,却无工作开展的现象。从主观上看,主要是一些企业投资经营者对组建工会和工会女职工组织存在着疑虑和缺乏正确的理解,有消极抵触情绪,不愿配合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和阻力,导致形成组建工作缓慢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的被动局面。
2、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遇到新的困难。
企业与职工在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企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促进职工福利待遇的提高。但在金融危机下企业需要减负,而金融危机影响下女职工更需要保障,所以我们的权益保护工作遇到了新的难度。在少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低,绝大部分女职工不太了解国家关于女职工保护的有关法规和特殊权益,干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打算。一些企业虽然形式上签订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但不送交劳动部门签证,所签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女职工投诉无据,一些私营企业用员工手册代替劳动合同,还有一些企业合同中,无女职工劳动特殊保护内容,有的条款甚至还违反规定。极个别非公有制企业只签了用工合同,不签订集体合同,有的非公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及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但不能履约落实,女职工妇科病定期检查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有部分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出现明显滑坡现象。原来一些经济效益好,各项法规执行比较好的企业,在企业改制后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有所倒退,主要体现在将原有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改作它用,部分女职工下岗后,她们的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对其进行保护了。
3、女职工培训提高工作受到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女职工由于结婚、生育、抚养孩子、四期保护等生理因素制约,使女职工丧失了许多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机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自身素质受到影响,职场没有就业优势,技术技能相对简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大都来自农村,她们法律意识淡,小农意识浓,临时观念强,技术技能低,从事的大多是一些非技术性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外围工种。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她们。面对金融危机,企业的出路在技术创新,女职工的出路在技能提高,而技术创新对广大女职工技能带来的是巨大挑战。此次问卷调查1981人,就有1865人为了提高就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希望参加各种技术技能的培训,这无不说明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的素质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同时也对各级女职工组织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4、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新的课题。
调查表明,面对金融危机,女职工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对前途充满忧虑。有1386名女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是保证现在的工作岗位,967名女职工希望工会提供帮助不降低现有工资福利待遇。很多企业的倒闭和大量农民工返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等,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希望企业满足女职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担心企业裁员,失去工作机会,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些情况表明,当前非公企业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就是要解决女职工的信心问题。因为,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有信心才会创造奇迹。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一
现将我们调研的具体情况据实汇报如下:
全镇在职教职工的平均年龄38.32岁,其中小学教职工(含幼儿教师)平均年龄40.00岁,初中教职工平均年龄35.37岁。从年龄上看,全镇教职工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鼎盛时期,这与我们调查前的预测相去甚远。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该镇实行男55岁,女50岁内退政策(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呈现出生物年龄未老,而心理年龄早衰的景象。三是教职工年龄差距较大,全镇45岁以上的教职工就有99人,而80后出生的仅37人,教职工老龄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
该镇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有明显疾病的教职工就有29人,占全体教职工的8.2%。其中患颈腰椎病的'8人,患心血管病的4人,有残疾证的6人,其它各种疾病患者11人。患病者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原民办教师群体。工作的压力,农活的繁重,子女的困扰,使他(她)们劳心劳力,疲惫不堪,以至心力交瘁,积劳成疾。
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舍不得自掏腰包定期查体。进入新世纪以来,该镇教师只有20xx年组织过一次免费查体。在这种状况下,教职工不能提前发现病情,防患于未然。结果积小病为大患,以至于疾病缠身。就在我们撰写这份调研报告期间,又有一位被查出患心脑血管病的张姓教师,拿着县中心医院的诊断书,到中心校找领导请病假住院治疗。
我们之所以看重第一学历,是因为教师通过函授、自学助考,甚至民师考师范(恢复高考制度头10年除外)后取得的学历,实在不敢恭维。说白了通过上述途径取得的学历就是拿钱买学历。此种现象不独教育部门仅有,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了这种“注水学历”、“泡沫学历”的弊端。在这种氛围的异化下,教师拿学历,本意并非为了增长学识,而是为了与工资密切相关的晋职晋级。因此,曾一度出现过一种怪现象,同一年龄段的教师,第一学历是专科毕业的不如中专毕业的来得实惠,后者可以边教学,边领工资,边拿钱买更高的学历,即增加了教龄,又获得了提前晋职晋级的机会。
从民师考师范这件事来看,1987年以后考入师范的教师,并不是全日制的,真正在师范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两年的学制,在校时间充其量不过一个月左右,甚至只是考取后缴费的时候和毕业拿文凭的时候去过两次师范学校。其余时间,却照常在原单位上班,致使这部分教师因被扣去两年的教龄而愤愤不平!
要想改变这种把取得高学历当买卖做,自欺欺人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成人高考的管理力度,加强自学、面授的过程性管理,严把每门功课的毕业考试关,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学业质量水平,使他们真正获得真才实学,做到学有所成,名实相符。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二
潮州工艺琳琅满目,光彩照人,是优秀的潮州文化的一部份,是潮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潮州的陶瓷,自晋以来,已有深厚的根基,至宋代的笔架山窑,更是名震遐迩。笔架山宋窑有百窑村之称,其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产品源源不断地远销海外,使潮州成为广东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前些年,新西兰学者露易.艾黎访问,当他在博物管的陈列室见到笔架山宋窑出土的瓷器时,高兴得叫起来:“啊,它的故乡原来在这里!”近年,日本福冈市的一批学者组团携带当地出土瓷器的照片,寻根访祖来到潮州,印证了他们出土的瓷器正是笔架山窑的产品。解放后,潮州的陶瓷业得到继承和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盛产瓷器的枫溪被誉为“南国瓷乡”。1978年,将枫溪陶瓷工人创制的1.3米高,三层《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礼品赠送朝鲜的金日成,更使潮州陶瓷声誉鹊起,身价百倍。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州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在潮州,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
潮绣。
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现,明、清两代更趋成熟。《潮州府志》云:“潮州妇女多勤纺织”,“织任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清末,潮州还出现过二十四名“绣花状元”,并赴南京参加全国刺绣比赛。潮绣讲究构图均称,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针法千变万化,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潮绣因其瑰丽多彩,技法精巧而著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深受青睐。
此外,还有巧夺天工的潮州抽纱,多姿多彩的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银饰,潮州嵌瓷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潮州饮食。
潮州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由潮汕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潮州工夫茶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在粤东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在中古以前潮州地区因地处蛮荒而不发达。自宋代以来,随着城市手工业的逐步繁荣和城镇人口的增多,加之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等因素,潮州地区逐渐开始发展,并且具有特殊的地方特点。但总体上说水平不是很高,也谈不上对中外饮食文化有什么影响力。
到了近代,由于潮属地区人口剧增,商品交换意识增强,逐渐有潮人外出谋生而居于诸如广州、香港、上海等都市,更有不少潮人移居东南亚等各国。在这些有一定数量潮人居住的城市和国家,也就开始有潮式饮食的店铺开张经营,但早期还多是平常小食和中低档次的饮食店。
而在潮州本土,由于19世纪60年代汕头开埠,各国在汕头开办洋行,商业的发展,商埠的形成,流动人口的增多,相应的饮食业也就随之而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专业厨师。所谓“舟车云集,商旅辐辏”,消费能力很快攀升。当时汕头埠有永平、陶芳、擎天、等30多家著名酒楼,还有四五十家饭店酒馆。其中,也有外地经营者开设的酒家,这样,各著名酒家在交流、融会、竞争中竞相推出名牌菜、特色菜和改善环境设施。当时流行有“陶芳好鱼翅,好空气,永平好布置”等口头语。在这个时期,潮菜悄然地走出粤东。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差不多都有潮菜的菜馆酒家出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潮菜第一个飞跃发展时期。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三
调研时间:2010年7月7日至2010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
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里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来!调研中还得知扭仁村是周围人口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达旦的歌声在这也是常有的事。
职工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四
为深入了解xx镇女性职工的生活生产状况及实际需求,充分拓展与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与责任,近期,xx镇妇联联合镇工会、劳动部门,选取镇内10家企业,通过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查看资料、召开女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开展女职工权益调研活动。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镇以建设“东海新型工业重镇”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以新型工业集中区为载体,认准新型工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企业服务,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了汽车部件,新型电子原材料、服装织造、石英加工等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给xx镇女性就业带来了机遇,大大增加了女性再就业人数。
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企业都能正常发放女职工资与保证正常休假,并为女职工缴纳了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有些特殊行业,如石英业,还与女职工签订了专项保护合同。女职工劳动权利、经济权益基本得到保障。
另外像xx服装厂,xx食品厂、xx花卉种业公司等大企业还建立了女性组织与兴趣小组,经常组织开展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
通过调研总结,我们发现,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做法:
1、各项法律法规日渐成熟。近年来《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企业职工生育保障暂行办法》等与女职工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女职工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增强了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各种维权渠道日渐畅通。在镇妇联的努力下,全镇15个行政村妇女维权站全部建立。并与镇工会、劳动部门联合,将维权服务进行拓展,在镇12家已建工会企业,设立妇女维权窗口,由企业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这种“一站式”服务的建立,不仅使妇联、工会、劳动保障等部门,履行好管理、监督职能,更能对女职工问题,做到及时了解,及时对接,及时解决,从而遏制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行为的发生,使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各项政策资金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为企业出台了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大开信贷之门,为企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企业正常运转,利润得以保障,使得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资金与精力应用于职工利益的保障,如女职工婚假、产假、年假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充分保证这些带薪假期的执行。
1、少数小企业未能为女职工缴纳医疗、养老等保险。尤其是工艺品加工型企业,因为职工工作时间较为灵活,且多数是兼职行为,职工流动性比较大,从而使管理较为混乱,企业难以保障她们应有的保险利益。
2、女职工特有假期保护仍有不到位。虽然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约,但仍有企业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熟视无睹,如在女职工产假前,以“耽误工作”、“影响企业利益”等借口,想法设法“鼓励”女职工辞职或无薪休假,使得女职工产假工资无保障,生育费用得不到报销。
3、残疾女性就业难。我镇现有残疾人(持证)842人,女性277人,但真正在企业上班的人,却只有180人,其中女性为63人。作为特殊群体,他们在求职中常被企业以身体欠佳,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借口而拒绝,甚至有些企业,直接说出“我们不招残疾人,这里又不是慈善机构”的话语伤人拒绝。企业的这种做法,不仅使她们失去了自食其力的机会,更易造成她们心理上的.自卑与悲观。
1、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妇女工作,企业老板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本着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就行,男女同工不同酬,女职工权益没能得到维护。
2、女职工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受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影响,她们缺乏一定的法律维权意识。在她们心里,只要有班上又能兼顾家庭就行,即使受到不平等待遇也是忍气吞声,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实在不行这家干不好就换家干,从而导致部分侵权事件的恶性循环。
3、维权组织的“空白”。不少小企业既没有成立妇女组织也没有成立维权部门,即使有些企业虽然成立了,却空有其表,如同虚设,并不真正作为,从而使妇女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妇女维权“无人管”。
完善妇女维权组织的建立。一方面各极妇联组织、工会、劳动保障部门等,应鼓励和督促企业建立妇女维权组织,并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关规定与措施,切实发挥好这些组织的基本职能与作用,听好女职工的心声,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要鼓励与引导企业在女职工中积极创办兴趣小组,进一步提升女职工素质,活跃女职工生活,从而激发广大女职工的智慧、力量和热情。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维权氛围。以舆论宣传为先导,借力各项重大节日,如“三八节”,“124”普法宣传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