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热门12篇)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意义,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何在读后感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一些读者撰写的精彩读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启发。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一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他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二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微笑一种美德,有时对着陌生人微笑你会收获到许多,有的回以微笑,有的是无视而过,有的大概摸不着头脑不清楚为什么吧。我也收到过陌生人的微笑但都没有回应过,在想他是谁我认识吗,其实我们不应该吝啬我们的笑容,不冷漠的对待一切那会产生距离,不可逾越的距离。
我的朋友说我有时太过太冷漠,不太容易亲近,就好像我的面前有一道冰墙散发着冰冷的气息。其实我也有所感觉,但又难以改变,对于朋友我会微笑但对于陌生的人就很难了,因为我对人天生就保持着戒心会冷漠也正常。
有次我心情特别好对着陌生人微笑,那时发现什么都很美好对着他们微笑,我所收到的是别人对我的微笑,是会心一笑,是友好的笑,是开心的笑,微笑时如此的美好。
学会说“谢谢”和“对不起”,或许有时会说谢谢但却并没有养成习惯并不是经常说,对不起也是有时自己的自尊心不许你说对不起,矛盾就随之而起了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的事,现在反而矛盾变大了,有时放宽心态一切都可以解决。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三
又是一个暑假的来临,时光飞逝,我们转眼间就长大了,童年的事情又似乎近在昨天。亲爱的老师在布置必要的练习时,也向我们推荐了不少有益的书籍,这本《中华美德故事》就是其中之一。翻开书页在桌前静静阅读,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与升华。在众多的故事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吴猛饱蚊”,他向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孝道。
吴猛是晋朝的人,字世云,自幼十分孝顺。夏季蚊虫众多,吴猛家境贫寒,买不起蚊帐;房屋破旧,又临近水边。他为了不让蚊子烦扰父母的睡眠,就脱了衣服先躺在床上,用自己的血喂饱蚊子。就算又疼又痒,他却一直坚持着。他对父母的`爱与孝心贯穿了炎炎夏日,他金子般的心也成就了万古流芳的美名。或许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没有想过太多,那一刻,他只是一个儿子,也和我们一样年少。
他们期望的安全不要觉得是啰嗦,他们无微不至的保护不要觉得是麻烦。让他们觉得欣慰。
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把这样的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就更不可能热爱祖国,关心他人。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父亲的背驼了,眼花了;母亲的腰弯了,耳背了,到那时你一定也已经长大。时光的印记不可磨灭,却可以选择印上痛苦还是欢乐。父母脸上深深的皱纹都笑成了梦一般的花朵。不要等到来不及的那一天,因为那会让你后悔一生。真正的孝道,是爱的永恒。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四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五
暑假期间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的《曾子杀猪》让我印象最深刻。
文中主要介绍了,有一天,妻子要去市场买东西,为了不让儿子跟着,便跟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去市场买东西,回来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便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十分不舍,便请求他不要杀猪,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言而无信,既然答应了儿子,就不要后悔。”于是曾子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办到。以前我常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情也不能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被老师、妈妈责骂。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之后要写一篇日记,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呀,古人曾经说:“言必信,行必果。”我决心要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个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六
中华美德是我们中华儿女都应当做到的美德。美德使人欢乐,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却一点也没做到。
像最美女教师袁文婷、父老乡亲的贴心卫士柯尊知、用孝心撑起一片天的孟佩杰等,他们都做到了。
袁文婷那天正在上课,忽然大地开始晃动,四周的墙壁也开始晃动,是地震了。墙塌下来了,袁文婷站在讲台上张开双臂,而她的手臂下头藏着七个学生。
柯尊知是父老乡亲们的健康卫士,他把为老百姓看病当做自我的职责和义务,不管多忙多累,只要老百姓需要,他总能用最快的速度赶去。
孟佩杰用孝心撑起了一片天。她每一天要上学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不管多艰难,她都永不放弃。
我长大以后,也要为国效力,做个好人!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七
我读了《中华美德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在这本书中,孟佩杰大姐姐的孝心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她!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很小的时候就挑起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的重担,真是了不起啊!她认为:家是一个港湾,有孝心就是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用坚守酿造幸福。是啊!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做儿女的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啊!这让我想起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的袭击;父母的爱是一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生长。父爱是一棵大树,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下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洁身自爱,经常因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想放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你的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个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快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只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当我们的父母生病时,还坚持去地里劳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幸福。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我要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
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八
读了《中华美德颂》之后,我深有感受!其中,“最美司机”吴斌给我了深刻的印象。吴斌叔叔是杭州的一名客车司机,有一次,他正在专心致志开车时,一大块铁片从天而降,铁片击破风挡玻璃后,重重的砸在了吴斌叔叔的腹部,他的腹部正在流血,他的三根肋骨都被撞断,大半个肝脏破裂。但是,他忍住了剧烈的疼痛,稳稳地将客车停在高速公路的安全区域。客车上的旅客都安然无恙,而吴斌叔叔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看到这里,我感叹道:“平民英雄”吴斌叔叔用生命履行了职责!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没有吴斌叔叔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已经长大了,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比如吃完饭后,我会帮妈妈刷碗,晚上帮爸爸妈妈捶捶背,让爸爸妈妈感受到幸福;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妈妈整天帮你做这做那,我们应该心疼一下父母,不要让他们太累。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河,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身边。
我身上的不足还有很多。我没有诸葛亮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精神;也不可能像孟佩杰那样不但不惹母亲生气,还逗母亲欢笑的孝心;我也没有宋鱼水的公私分明,总会因为怕被孤离而放别人一马……这些,都是我要改正的缺点。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希望中华的美德之花开遍世界,希望中华的美德之花唤醒人们的意识,希望中华的美德之花能引人们进入另一个繁荣的未来!我们所付出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做一个有中华美德的人。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九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美德颂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读《中华美德颂》中《生命在互相帮助中延续》这篇文章所感受到的。20xx年7月4日18时,湖南的一个大型煤矿挖掘基地,一场突如其来的煤矿透水事故发生了,在恶劣的条件下,仍然有三个人在暗无天日的矿井下活过了整整三天,他们就是因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才共同度过难关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就是靠着互相分吃各自身上所带的'食物存活了下来。
这个人世间好比是布满无数支蜡烛的大厅,这些蜡烛就好比一个个人,有的在燃烧着闪耀良知和博爱的光亮,照耀着大厅,有的却熄灭了这种光,熄灭的越多,大厅就越暗淡。相反,如果人人都闪耀着这种光亮,就能让这个大厅永远光辉灿烂。
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应该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公认的最可赞赏的品质。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不拘束自我,在道德的天平上,他的砝码最重;在历史的明镜前,他的身影最长。助人为乐是美德,它荡涤了私心杂念的尘垢,像金子一般,像水晶一般,它的光辉永不磨灭。助人为乐的光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闪亮的。然而却有不少人,不愿让它的光辉渗入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些在急需帮助的人的身边悄悄走开而熟视无睹者,会不会自惭形秽?明明那感人的光辉就在面前,却依然在灰暗中藏身。为何不肯让自己也成为这灿烂光辉的拥有者?是害怕让别人的麻烦事来麻烦自己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却实支配着一部分人的思想。然而助人为乐是不嫌烦的,也许你助一臂之力,正可以化麻烦为顺利。助人之后,至少自己的心里是愉快的,个人的灵魂获得了一次洗礼,个人的情操获得了一次升华。
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而不可抛弃。它是一颗不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社会舞台上,永远熠熠闪光。助人为乐是永恒的美德。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十
在这个暑假期间,我们通过老师的引导读了一本新书《中华美德颂》。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被称为世界的“文化之都”“礼仪之邦”。谈起中华美德,同学们多多少少都能说出一些,比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明礼诚信、自尊自强等等。对我们民族而言,中华美德就像源泉,滋润人的心灵成长。
孟佩杰的孝心感动了我,她在艰难里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孝道充满每个细节,我一定要向孟佩杰学习。
几天后,妈妈说浑身无力,还有些冷,我认为是发烧了(这是我根据我多年的发烧经验判断的`)。我给妈妈先量量体温,37.5度,低烧,然后让妈妈躺在床上休息。这时,我想起我曾下定决心要向孟佩杰学习。我想:我一定要照顾好妈妈。我给妈妈盖上被子,回想着以前妈妈发烧吃的什么药,什么剂量,弄了一些让妈妈吃掉了,并让她睡了个好觉。妈妈病好以后,直夸我会照顾人,呵呵!我只是尽到了做儿女的责任了。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中华美德就像脊梁,支撑起人们的胸膛;中华美德就像号角,鼓舞人们前行的脚步。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一起为中华美德行动起来吧!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十一
我读了《中华美德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我们伟大的中国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中,中华美德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待人诚信,为人正直,尊老爱幼,尊爱师长……它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是一副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它是一首歌,它的歌声美妙动人,它激励中华儿女努力拼搏……雷锋叔叔,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你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在我上学坐的车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那两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爷爷、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
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篇十二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有着5000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有着深厚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说到中华美德,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说一些,比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清正廉洁、自尊自强等等。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中华美德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华美德?带着这些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
原来,在远古时代,中华美德的雏形就已经初露端倪。这一时期的历史往往夹杂着神话,人们用神话来表达思想、心理、意志和性格。通过神话故事,我们可以勾勒出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状况。在神话故事中,蕴含着中华美德的雏形。例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都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勤劳勇敢、克服困难的美德。
在从夏代到清代的`近4000年历史中,中华美德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德体系。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非常丰富,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了先民敬畏天地、亲近自然的品质。古人在提出以“仁、义、礼”为最高标准面对自己时,也追求“慎独”、“修道”的思想。中华美德在近四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深入人心。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犹如森林的生长。在中国的沃土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美德的种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分枝,长成小树。小树根系交错,枝叶相连,成林。森林年年更新,中华美德年年更新。尤其是在我们生活的当代,中华美德更是蓬勃生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拥有这样一片珍贵的森林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华美德大则大,小则小。大到国家利益,小到一言一行。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同学们,让我们把中华美德传播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