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教案(汇总17篇)
教案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教案应该具备启发性和引导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启示。
忆读书教案篇一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1课时。
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今天就让培根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吧。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3、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4、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
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7、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9、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
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
忆读书教案篇二
通过活动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读书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性地阅读书籍,并且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1、物色好主持人。
2、小品、诗朗诵、演讲等节目排练。
(一)引入活动。
甲: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书,是人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甲:书,就像一片海洋,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乙:书,就像一位老师,让我们学会许许多多从没学过的知识。
甲:书,更像我们的朋友,可以把以前发生过的感人故事讲给你听。
乙:书给了我们精神的养料。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书,浇灌了我们的梦想。
合:六(1)中队主题队会《书,浇灌我们的梦想》现在开始。
(二)活动具体安排程序:
甲:勤劳的蜜蜂爱和花朵交朋友.
乙:奋发的种子爱和土壤交朋友.
甲:刚强的矿石爱和烈火交朋友.
乙:有为的孩子爱和好书交朋友:
甲:古今中外有学问有成就的人都喜欢读书,他们从书中得到了教育,得到了知识,对人类做出了贡献。
乙:他们对于读书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队员讲关于读书的名言。)。
甲: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生答)。
乙:喜欢读书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我们来听听这两位同学是怎样读书的?(相声《王文学和潘名著》)。
甲:我建议同学们还是不要学他们,空有其名。其实,阅读首先是要有选择的读,选择适合我们年龄的、健康的书籍去读。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增长。
乙:好的书籍要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究竟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呢?下面请我们中队的读书之星推荐好书。
忆读书教案篇三
《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谈读书的作用。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的方法,而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高产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为完整。
其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狡黠者鄙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这些话都充满了成熟的人生经验。
培根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谈读书》多用简洁短句,虽然也有句,但每个句子几乎能独立,似并排而立。说理上,培根喜欢用对比论证,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一个问题,于是就形成了对仗的平衡句式,其中还灵活穿插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热爱读书,你就会热爱生活;学会了读书,你也就学会了生活。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3、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1、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自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2、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那我们看看几百年前的先哲对读书是怎样看待的。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贵族家庭,培根小时候很爱学习,13岁便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2、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谈了读书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
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富有哲理。
1、合作编写《读书名言精语评》。
2、采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全班交流。
先读出句子,然后再对句子进行点评,可以从修辞、内容、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
例句分析:
(1)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人的天性是各种各样的,这其中有应继承发扬的,也有努力克服的,好比野生的花草,有繁茂与美丽的一面,也有疯长破坏美感的地方。要使花草只呈现出美丽的一面,就需要人们对它们修剪、移接,而人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明智明理,并且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努力趋向人性的完美。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人们读书要有正确的心态。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书本中学到知识,而不要用挑剔的批评的眼光看书,随时准备和书本辩论;但我们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完全丧失自我,书本中也有不正确或偏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不要轻易盲从。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课外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
2、自拟一条读书名言。
忆读书教案篇四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前言】。
《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所写的著作《培根随笔》中的一篇文章。
【释义】。
1.怡情:使心情愉快。
2.傅彩:增添光彩。
3.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4.矫:做作,不真实。
5.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6.鄙:看不起。
7.诘难:诘问,为难。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10.滞碍:不畅通。
1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12.阐证:阐述论证。
【课文赏析】。
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忆读书教案篇五
为庆祝第27个“世界读书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学校特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系列主题活动,让师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在读书中享受生活,在读书中感悟人生。
书香伴我成长
20xx年4月1日——4月30日
第一阶段:活动宣传(4月1——4月5日)
1、利用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介绍世界读书日,宣传“书香伴我成长”系列主题活动。
2、以学校名义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宣传此次活动。
3、宣传标语
世界读书日介绍
好书伴我行,书香遍校园
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
与名著为伴,塑美好心灵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识渊从书中出。
不畏淤泥浊我心,自缘身在书香中。
博览群书一生充实,多读好书终生受益。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4月6日——4月22日)
1、每位语文老师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
2、做好板报宣传
3、安排一次以读书节宣传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4、每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每天10分钟背诵指定篇目。(1)组织安静阅读,引导学生静静地打开一本书,沉浸在书香的世界里。
5、每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读书交流活动课。
6、建立班级图书角,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比活动。
7、在班级内组织有关读书心得的主题班队会。
8、开展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朗诵比赛活动。
9、开展一次“书香伴我成长”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的展评活动。
10、倡议开展“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4月23日----30日)
对各项活动进行评选表彰
(一)系列活动之一:教师活动
参与对象:全体教师
1、开展“每月一书”年度读书活动。
2、向学生推荐一部好书。
3、教师读书笔记、原创作品展示。
4、教师朗诵比赛。
(二)系列活动之二:学生活动
初一年级
1、每日一读(背)活动
内容:《弟子规》
时间:早读时间、语文课前五分钟
2、“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比
3、书面形式:读书手抄报展览
4、征文比赛:“我的读书故事”
初二年级
1、每日一读(背)活动
内容:《弟子规》
时间:早读时间、语文课前五分钟
2、格言背诵。美文摘抄。以班级为单位,要求每班每天在前黑板醒目处抄写一则格言,要求学生正确背诵、默写。
各班语文老师利用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每人每周摘抄一段美文。可以是课文内容的链接,可以是优美的写景文字,亦或是励志感人的心声表达。通过摘抄,集中朗读背诵。
3、诵读竞赛。
4、“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比
5、征文活动:“我的读书故事”
高一年级
1、每日一读(背)活动
内容:《弟子规》、《少年中国说》
时间:早读时间、语文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
2、硬笔书法展示:
3、配乐朗诵比赛
4、征文活动:“我的读书故事”
高二年级
1、每日一读(背)活动
内容:《弟子规》、《少年中国说》
时间:早读时间、语文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
2、文化墙展示:
3、与成人礼的融合。
4、经典诵读比赛。
5、征文活动:“我的读书故事”。
忆读书教案篇六
知识与本事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完美情感。
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以往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日我们一齐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资料,理清文章思路。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
(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资料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能够改善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资料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忆读书教案篇七
1、了解读书笔记的概念及种类。
2、把握读书笔记的基本结构。
3、掌握读书笔记的写作技巧。
【】:学会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
2课时
【】:讲授法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古语: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人格。书何以具有如此的魅力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书的评价,就可以找到答案:
书是顾问――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半亩方糖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
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相反却应该学以致用,比如苏轼在当年参加科考写的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用了这样一个典故:尧手下一个司法官三次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三次赦免了他。可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却不知这一典故的出处,经过再三询问,原来苏轼根据《后汉书・孔融传》的记载加以发挥,自己杜撰了这么一个典故,结果欧阳修非但没有批评苏轼,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夸苏轼读书简直读活了。
对于读书的方法,南宋大儒朱熹曾总结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虽然很有道理,但仍有一些不足,读书时除了心到、眼到、口到以外,还有一点不可或缺,那就是手也要到。
1863 年记了 23 本.这些笔记再加上他的其它笔记,其总字数至今未有人能精确地统计出来.
又如: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少年时期只上过 6 年私塾,后来在长沙仅仅读了4个月的师范学校.他的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他从19岁到43岁的漫长岁月中,每天晚上必定要读3 个小时书,结果成了博学的教育家。徐老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告诫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要仔细研读,还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一)、定义
读书笔记又称随笔、札记,是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种文体。
(二)、作用
还可以把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使我们更容易记忆。
2、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对读物内容深刻理解过程中,我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好的、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理解、消化你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
3、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是眼、脑、手同时并用的过程,有时候我们眼睛虽然在“看”书,可是大脑却在想着别的事,即“开小差儿”了,特别是长时间地看书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写读书笔记则有助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4、激发创造性阅读。写读书笔记时,由于边读边想、边想边记,就会加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活跃。由于在阅读时各种信息的相互撞击,会产生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构思、新的发明,就会加强联想、激发创造性思维,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过程。
忆读书教案篇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积累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完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以往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日我们一齐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二)、作者简介。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
(三)、扫清生字障碍。
生字:
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傅彩吹毛求疵多音字:嚼、好。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五)、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用自我的话总结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读课文,选出你喜欢的语句,说明喜欢的理由并进行简单的赏析。(能够从语言修辞、思想内涵、表达观点、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1、读书目的:
(2)对不一样的书,要不一样地读。
(3)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笔记结合起来。
2、示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评析:列举的资料丰富翔实,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六)、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忆读书教案篇九
教学目的:
1.能理解和背诵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我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会圈点勾画和做读书卡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和质疑问难的本事。
4.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和品鉴本事。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本事和品鉴本事。
教学难点:对作者富有哲理性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谈话式为主。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引。
二、个性阅读。
1.师生互读,并稍做点评。
2.学生用自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
思考回答:本文主要论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品读深究:
再次浏览课文,要求学生:勾画你最喜欢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或者你不喜欢的句子,简述理由。
同时经过谈话、质疑,引领学生生成、完成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景而定)。
四、实力做证。
1.给同学写卡片。
2.朗读:
男生:读书足以怡情,我要读好书;读书足以傅彩,我要读好书;读书足以长才,我要读好书。
忆读书教案篇十
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要具体、简要、可行、可测: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自学的时间:
1.学会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意思填词语:
3.了解作者。
4.怡情傅彩。
学生看书、看例题、做测试题,教师巡视。(教师出示问答题或测试题让学生检测自学情况)。
测试题:
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建议教师预设)。
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
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引导归纳,回扣目标:
1.根据作者来谈读书,谈谈学生的读书方法。
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3.归纳这篇文章的名言警句。
分必做题、选做题或思考题。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学困生,当堂批改学困生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堂堂清”。
必做题:1.1、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3)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4)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明、含义深刻。
(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
2、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板书设计:
培根比喻论证。
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抓住文本重点,这篇课文很有思想价值,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愿意读书的人不多,能够读书的人也基本上是被逼的,因此,我把体会文中有关读书名言的句子作为重点之一,让他们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课前补充的一些读书名言也是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因为这是一篇议论文,文体知识也应该是一个重点,我侧重于论证方法的教学。
忆读书教案篇十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不解之缘。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请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哪个著名作家的读书心得?(回忆冰心及作品,引出课文探究)
(一)精读课文
1冰心奶奶在读书中有许多感受,这些描写她感受的词语你在文中找出来了吗?
【点拨明确】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感到“尤其欣赏”,“气愤填胸”;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的一个好处: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说要“多读书”,你能从文中找出她读了哪些书吗?(喜欢读哪些书,不喜欢读哪些书?)
【点拨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岳飞》《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开篇谈“读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明确】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其中“一……就……”的句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谈到读书时那压抑不住的情感,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读书深厚的兴趣和深切的体会。它激起我们阅读下文的强烈兴趣。
【点拨明确】“修身”出自于儒家经典《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代指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统书籍,微有讥讽。文中最后一句话说明读书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比拟的。
【点拨明确】“更”和“唯一”用得恰当。作者一生喜欢读书,因伤腿行动不便,自然少去诸多的应酬杂事,这便成了作者最佳的阅读空间。从“更”“唯一”两个词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读书的深厚兴趣。“消遣”一词本义指“用自己感受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的时间”,在这里指作者伤腿期间愉快的读书。
(二)走进语言
1“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一句中“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
【点拨明确】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理解词语的含义。因为作者当时年龄尚小,读书只能一知半解。即使这样,大部分内容是看得懂的,随着自己知识越来越多,也就“越看越懂”了。)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点拨明确】(1)表达出渴望和眷恋之情。(2)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阅读大著作的渴望。(答此类题要理解加点词的意思,也要结合文意、句意进一步理解其深层的含义。“悬念”在文中是惦念、挂念的意思。惦念、挂念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对故事感兴趣,渴望知道故事的发展、结局。“咬了牙”表明作者下了很大的决心,那时作者只有几岁。)
(三)走进主旨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归纳。这是一篇写读书乐趣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年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各界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四)走进写法
1贴近现实生活,有真情实感。
写贵在以情感人,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本文之中。小时候因大人不能满足自己听故事的愿望而“含泪上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泪眼朦胧的充满着无限期待的小女孩;“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一下子就勾起了读者心中同情与善良的本性。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浓浓的真情实感,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读者。
2语言准确、平实,读来感觉亲切、自然。
如:作者小时候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也似曾相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中“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看似重复、啰嗦,但仔细品味就会恍然大悟,作者这样写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调读书对自己的重要性;“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仅用了十个字,就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道出了选择的必要性,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认同了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三、拓展延伸
1师生畅谈自己读书的体会、感受。
冰心一生与书相伴,才有此心得指导我们读书,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
2名言警句交流。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读书,请同学们交流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自己总结的也可以。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人谈话——歌德
(3)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我们自己的名言。
3名著考查交流。
大家一定也读了许多书,下面我考考大家。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2)《三国演义》中“三国”指哪三国?
(3)“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可能知道,你知道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了什么字?
(4)“哪吒闹海”出自哪部书?
(5)“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他是哪部书中的人物?
【点拨明确】1.刘备,关羽,张飞。2.魏国,蜀国,吴国。3.精忠报国。4.《封神榜》。5.鲁智深,《水浒传》。
4写作方法点拨。
(1)为什么要把握详写和略写?
【点拨明确】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详尽;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简略。详略得当,能使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详略不当,势必造成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
(2)如何把握详写和略写?
【点拨明确】处理详写和略写,首先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的中心事件或中心议题要详写,其他事件和问题要略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性材料则略写。
其次,要根据文体性质决定详略。说理的,重在阐明主要论点的论证部分,因此,说理部分要详写,引证事例则略写。
忆读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的:
1、以读书月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2、通过开主题班会――小小故事会,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真正地多读书,读好书,体会读书的乐趣,领悟读书的真谛,推动校园文化,提升小港实验学子的'文化品味。
3、引导实验学子广泛阅读书籍,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明理益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学习的观念,努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故事在小队中讲一讲
2、每队选出2――3人在班中讲一讲,可配上动作、表情等。
活动过程:
一、 唱队歌。
二、各小队上报参赛队员
三、 当场抽签,确定讲故事的先后顺序
四、依次上台来讲故事。
五、选出你认为讲得最棒的队员,以及你认为讲得最好的故事并说出好在什么地方
六、当场表扬,发放奖品
七、辅导员讲话并作活动小结
忆读书教案篇十三
(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领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
理清记叙顺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ppt,黑板、音频播放
(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古代北宋诗人)
(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读几遍,多次品味,你才能知道其中蕴涵的真正意义。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表达过读诗,也就是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
(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外国)
指出读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著有《繁星》、《春水》两本现代诗集。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著有《小桔灯》、《寄小读者》(书信),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被称为“世纪老人”。
展示图片:暮年之际仍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在灯下看书的冰心
字词梳理(个别读。齐读,注意字形):悬念:笸箩:酷爱:消遣:天罡:地煞:繁琐:堆砌:水浒传:津津有味:索然无味:怒发冲冠:义愤填膺:为人处世:
根据意思猜成语:个别问,齐读
气愤填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
若有所失: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无病呻吟: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津津有味:津:唾液;味:兴趣。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人情世故:人情:人之常情。世故:处世的经验。人情世故是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学生听录音,边听边整体感知
1、标段落序号(15个自然段)
2、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个问
(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
3、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文章主题?怎样给文章划分层次?个问,分析,学生答不上来时,可稍微分层次给他们,然后概括段意。
主旨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回忆自己幼时读书的经历。读书好,多读书。
第三部分(12—13)谈“读好书”
第四部分(14—15)点明文章主旨。
解题:文章题目是“忆读书”,那作者冰心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样读书感受?(个问)
(2)《聊斋志异》:这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
(4)《精忠说岳》:“没什么印象”爱古典诗词,十分动人的。
(5)《茶花女遗事》林译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才尝到“满……一……”,“一个……的滋味”(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比)
(5)《西游记》精彩(情节对比)《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人物对比)
《封神榜》烦琐《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从脑中抹去;(语言风格对比)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记得写副板书1
(6)第13自然段: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比较)
(7)文章末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过渡语:看黑板,这里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作者对一些书的评价?(对比)
情节对比、人物形象塑造的对比、语言风格的对比,表达作者对书的好坏的评判。
过渡语:那怎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情节要精彩,人物形象塑造要如生,语言要质朴,饱含情感——这也是作者评价好书的标准!
副板书2
探究: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齐读)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指导儿童读书的话,结合课文,说说哪些话体现了这九个字所表达的.一些意思。(合作探究,同桌讨论,发言)
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得快乐
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学做人、增知识
书看得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欣赏美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层层递进!箭头指向
(全班再把这句话齐读一遍,注意重音的把握)
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小组讨论,发言)
(齐读第11节)这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个问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对前文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与前文是一个总写与分写的关系。升华文章的主题。
(1)叙述的顺序是什么?
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作者评判书好坏的标准,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老师指着板书,试着让学生用“记叙了…表达了…希望…”总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必修作业:积累词语,按格式抄写;翻阅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
2、选修作业: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们只看到辉煌的结果,忽视了辉煌背后付出的艰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到彩虹。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回忆童年,像梦一样)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白发苍苍依然要有一颗奋斗的心,要充满活力与生机。)
忆读书教案篇十四
ppt展示冰心图片,引入本课。
二、作者介绍。
ppt展示,介绍冰心其人其作。介绍“爱的哲学”。介绍本文写作背景。
三、研读课文。
(一)预习检查。
给字词注音及解释。
(二)快速阅读并解题。
1.从题目看,哪个字是行文的线索?
3.哪几段是文章“忆”的部分?
(三)找出主旨。
冰心在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板书)。
(四)以读带思。
1.齐读课文,感受“冰心体”的语言魅力。
2.划分文章层次,了解作者行文步骤。
文章的结构是?请你试着划分文章层次并归纳大意(提示:用简单的语言)第一部分:总说(1节)。
第二部分:多读书、读书好(2——11节)。
第三部分:读好书(12——13节)。
第四部分:概括全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4节)。
3.分析这三点各自的侧重点:
读书好:侧重于读书的作用、价值。
多读书:侧重于读书的数量。
读好书:侧重于对书的选择。
4.思维训练。
(1)读书有什么好处呢?(陶冶性情、增长知识、有助写作、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些书?(在文中划出,回答后ppt展示,同时做文学常识巩固练习)。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在文中划出,注意对比)。
(4)文中哪一句话集中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5)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请用三个成语对这三个读书心得做一个注解。
教师提示其一:读书好,可以说成是“开卷有益”,引导学生说出之后的“多多益善”和“择善从之”。在此做阅读指导,分析后二者。
(五)拓展迁移。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2、《三国演义》中“三国”指哪三国?
3、“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可能知道,你知道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了什么字?
4、“哪吒闹海”出自哪部书?
5、“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他是哪部书中的人物?
四、作业。
1、请阅读一首冰心的诗歌并摘录你喜欢的诗句。
2、请选择一部本文中提到的名著进行长期阅读。
忆读书教案篇十五
设计者周节。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目标设定。
2、通过默读、速读,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冰心资料学生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学)。
教师导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导语:
【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冰心的语言,去结识一下这位爱读书的女子吧!
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
二次备课。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字典,正音、释义。
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在学案上给出方法,实效指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
课前观看学案,总结、发现、梳理问题。
合作交流:(互学)。
小组长检查,汇报学案的内容。展示点评:(群学)。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阅读后完成:
1.读准字音;
2.注意句子通顺、连贯思考:
小组展示字词学习的情况,展示课文的朗1.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了文章的顺序,我们看一看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明确:
三、学生展示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题目中思师归纳讲解。考)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或她对我们少年儿童的读书有怎样的建议?)课文重点写了这句话的哪个内容?明确:
2、冰心奶奶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觉得怎么样?(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明确:
课题。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
设计者周节。
1、通过朗读美文,了解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品味平实、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目标设定。
2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交流读。
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1.指名有感情朗读。2.提问:上节课我们听冰心老人给我们讲了她读书的感受,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个感受是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前面我们已经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探讨读书到底有哪些好处?怎样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互学:
1、通读全文回答:作者之所以喜欢读书,是因为读书好。读书。
有哪些好处呢?请你试着概括。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明确:
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结合课题,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2、“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明确:
3、细读12-13段回答: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如话家常。作者。
作者说要“读书好”,那怎样才是个对书非常有感情的人,你从文中哪能得到一本好书?明确:
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感情?
例:“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一……就……”好处:
比较之后,作者喜欢读哪一类的悲惨。)书?(请从原文中找句子来朗6.指导朗读读)。
总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一本好书呢?明确:
1、请你搜集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2、迁移活动:有感情地齐读、享受冰心的美文。冰心妙语录一:
能感染人、陶冶人。
板书设计。
有助于写作读书体会。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
教学随笔。
读书好能扩大知识面。
忆读书教案篇十六
1.了解冰心及其代表作品。
2.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印象深刻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1.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
2.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冰心极其作品的资料。
2、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有关书或读书的名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谈话歌德。
2、作家作品介绍:
3.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二)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指名读文,思考冰心奶奶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请默课文,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同学汇报:(1)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2)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感受读书带给人的美好。
读好书。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所以作者一谈到读书,话就多了!朗读第1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
读好书。
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
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3.文中还有一句能表达作者读书情感的句子?(我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读书经历、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四、总结提升。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所以,我们要:(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
只有:(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才能感受到(生齐读)读书好。
附: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忆读书教案篇十七
ppt展示冰心图片,引入本课。
二、作者介绍。
ppt展示,介绍冰心其人其作。介绍“爱的哲学”。介绍本文写作背景。
三、研读课文。
(一)预习检查。
给字词注音及解释。
(二)快速阅读并解题。
1.从题目看,哪个字是行文的线索。
2.记叙文的记叙方式有顺叙、插叙、倒叙三种,本文采用的是哪一种你的依据是什么。
3.哪几段是文章“忆”的部分。
(三)找出主旨。
冰心在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板书)。
(四)以读带思。
1.齐读课文,感受“冰心体”的语言魅力。
2.划分文章层次,了解作者行文步骤。
文章的结构是请你试着划分文章层次并归纳大意(提示:用简单的语言)第一部分:总说(1节)。
第二部分:多读书、读书好(2——11节)。
第三部分:读好书(12——13节)。
第四部分:概括全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4节)。
3.分析这三点各自的侧重点:
读书好:侧重于读书的作用、价值。
多读书:侧重于读书的数量。
读好书:侧重于对书的选取。
4.思维训练。
(1)读书有什么好处呢(陶冶性情、增长知识、有助写作、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冰心读过哪些书(在文中划出,回答后ppt展示,同时做文学常识巩固练习)。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在文中划出,注意比较)。
(4)文中哪一句话集中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5)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请用三个成语对这三个读书心得做一个注解。
教师提示其一:读书好,能够说成是“开卷有益”,引导学生说出之后的“多多益善”和“择善从之”。在此做阅读指导,分析后二者。
(五)拓展迁移。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2、《三国演义》中“三国”指哪三国。
3、“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可能明白,你明白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了什么字。
4、“哪吒闹海”出自哪部书。
5、“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他是哪部书中的人物。
四、作业。
1、请阅读一首冰心的诗歌并摘录你喜欢的诗句。
2、请选取一部本文中提到的名著进行长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