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案设计范文(18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到学科知识在学生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上的要求,适度难易。这些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变通性和可操作性。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一
《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二
即刻反思、调整。下午在七班上课时,去掉文本解析环节,插入与课文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视频,突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视频中的人物对白与课本基本吻合,学生借助画面加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朗读效果较好。拓展训练的题目是:
男生对此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参与者情绪高涨。
教训:授课内容宁精毋滥。与其水过地皮湿,不若拣起一粒芝麻。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三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四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三)诵读,思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五)教师小结。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五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六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1、本文“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值得体会与学习。
2、在学习中,除继续巩固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外,还可选取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阅读,更为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握人物形象,领略人物魅力。
3、进一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感悟思考。在疏通文意,理清思路,积累文言词汇,背诵精彩段落等方面放手组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时鼓励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鼓励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1、诵读感悟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一课时。
1、请同学们说一说,三顾茅庐讲的是什么?
明确: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明确:是诸葛亮在隆中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3、老师评价,导入新课学习。
正所谓“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走进陈寿的《三国志》,去重温那一次伟大的会谈吧!
1、给下列打点字注音:
陇亩()。
倾颓()。
猖獗()。
存恤()。
夷越()。
2、熟读课文,借助注解,疏通文意。
3、掌握重点字词句:
(1)找出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董卓已来()。
(2)一词多义。
谓:谓为信然()。
谓先主日()。
已: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信: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谓为信然()。
然志犹未已()。
用:遂用猖獗()。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3)词性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下列是什么句式。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君与俱来。()。
时人莫之许也()。
2、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5、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1、熟读课文,能顺利翻译。
2、完成基础训练。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七
《隆中对》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在学习了《陈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两篇讲读课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是对学生前面讲读课文的检测和实战训练,同时又为下一课《出师表》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1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积累文言实词,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理解隆中对策的基本内容。
文言文重点语句的翻译训练;对比阅读理解。
根据这节可相对简单的特点,加上班级同学学习小组健全,运作良好,同学的自学能力较高,可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方法,教学时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安排学生分组训练,完成翻译的任务。
文言文的学习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助的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习习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习。合作性学习时,可由学习小组内的组长安排进度,边讨论边动手,在共同完成翻译的基础上,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课前预习: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正音,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发现错误的读音及时更正。将重点的文言文实词勾划出来,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全文朗读,翻译。
一、导课:由“三顾茅庐”的故事导入。
1、简介《三国志》及“四史”的相关知识。
2、解题“对”的含义“对策”。
二、检查预习:由学习小组在课前将预习题写在黑板上,题目包括文学常识,字音和重点实词(预习题由学习小组出题,但是教师必须提前检查,做到与教学统一,并对试题进行指导。)要求出题的小组安排同学在黑板上完成预习题,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预习题。
三、讲授新课:
1、组织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课文。
2、听写重点文言实词:谓许 躬 虽然 信然 器 屈致 凡 屏 度
猖獗 挟 殆 胄 揽 将 身 箪
3、在听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文的翻译训练,同学根据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一个同学记一段,便于交流。
4、在学生自主翻译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出重点直译的句子,对翻译速度快的同学进行专项训练。
1、时人莫之许也。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3、君与俱来。
4、凡三往,乃见。
5、非唯天时,亦抑人谋也。
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5、检查学生翻译情况,安排同学在黑板上翻译重点句训练。
6、交流翻译结果,对重点句及时更正,并指出翻译的方法,特别是判断句,省略句的翻译。
四、再通读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本文篇幅较长,教学前的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预习中,处理读音,朗读节奏,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为教学打下基础,也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指导学习小组出好课前预习题,对课堂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拔尖。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用定向训练题进行专项训练。教师的教学采用点拨的方法,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做好尖子生的培养。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时】:两课时。
【教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解题: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4、齐读课文。
四、新课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九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
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习,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平抱负勾画出来。
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
一、课文题解。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
做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
2.课后练习一。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准备]。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曹操”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曹操”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曹操”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孙权”来表演!
师:“刘表”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刘表”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师:“刘璋”来表演一下!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师:除了“隆中对策”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显示竞赛结果,“龙队”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习呗!(众人笑)。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教学反思]。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二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目的1。
一、导入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四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教学设计示例 2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
做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
2.课后练习一。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五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三、诵读,思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六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讲授法
:两课时
: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解题: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4、齐读课文。
四、新课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七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现象。
2、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
4、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诸葛亮对当时时局的超前分析和应对策略的提出。
了解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形象的写法。
尝试“角色演读”法学习,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有选择地扮演角色,发挥自己“主角”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1、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作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2、社会形势
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坚、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也有匡汉室之志。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一、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1)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2)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3)古今异义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古:常常;今:每当】
此人可就见【古:接近,趋向;今:副词,表结果】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拜访;今:照顾,回顾】
主上蒙尘【蒙受风光,专指皇帝遭难出;今:蒙上灰尘】
遂用猖獗【古:失败;今:猖狂】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一天天;今:太阳,天日】
二、课堂导学
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孙权:
刘表:刘璋:
张鲁: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4、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
5、体会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写作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隆中对教案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准确下列字音。
沔挟胜殆暗殷。
2、学生齐读课文。
3、老师范读课文。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三、学生讨论回答。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快速阅读。
二、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三、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四、请学生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五、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五、把《出师表》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